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

zhengguoping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zhengguoping”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共11篇),欢迎阅读借鉴。

篇1: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

肖培东

很高兴因为益民的课,我能再一次与罗兰相遇。

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我读着《罗兰小语》在求职路上辗转奔波,干净清新的文字平淡中带着感动,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焦虑的心田。“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就不如因势利导,迁就环境,由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记着这般清新隽永的话语,我很快在那陌生遥远的土地上站立起来,找到了语文教学的乐趣。

《秋颂》里的秋天,明朗而闲适,带着罗兰个人独特的风格,读着读着,我们就会进入那个纯净高远的世界,忘却笼罩我们身心的无限雾霾和俗尘。“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罗兰的文字却是很自然地带着她的修饰,又纯净地让你看不到有何刻意,“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其文又何尝不是这样?她用淡淡而诗意的语言描画了一幅秋景图,又处处显现着人的品格和她的人生态度。“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诗化的语言与句式,浓情的点染和描绘,是其外在的美;而态度的旷达与淡然,思绪的透澈与洒脱,则是其内在的美。作者不仅仅是颂秋,更是歌颂这些“具有秋之美”的人。感性和理性的糅合,让我们无限神往着清淡脱俗的秋天和洒脱自然的人生境界。读到最后,我也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罗兰用她充满哲理味的句子告诉我们全部。

[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

篇2:春天喊我了!--肖培东读《草言草语》有感 (教师随笔)

肖培东

和我一起飞向兰州的,是鲍尔吉原野的《草言草语》。

读完《春天喊我 绿袖子》,我就坐不住了。仿佛座位上突突生长起许多绿草,团团把我给围住了,腿脚出没在狭窄的机舱空间,这时,似乎都伸进了春天的花园中,春天的屋檐下。我一定也被合欢树的曲枝扯住了衣襟,合欢的枝、龙爪槐的枝都从高处凑近了我的耳边,它们在轻轻地喊:“唔,春天喊你!”喊这话的还有春天的草,它们簇集在屋檐下,也踮起脚来朝我兴奋地摇起手臂。我甚至听到了它们的歌唱,青翠的声音,嫩嫩地,脆生生的,阳光流淌着,一路晶莹。

哪里有这样写春天的草,写春天的雨,写春天的土地的?

草原上的彪悍的风里走出来的蒙古汉子,怎么会有这样细腻和灵动的心思,怎么能把汉字经营到如此轻灵动人?

他写春雨,“春雨知道自己金贵,雨点像铜钱一般‘啪啪’甩在地上,亦如赌徒出牌”。他写土地,“然而在雨中,土地委屈着,浮泛腥气,仿佛埋怨雨水来得太晚”,“在犹豫的雨中,土地扭脸堵着气,挣脱雨水的臂膀”。他写春天的草,“对春天的到来,草们兴奋了一个多月。它们听远处含糊不清的广播,也挤在一起阅读人们扔在地上的旧报纸”。天,我只会写“旧报纸扔到了地上”,原野先生怎么就懂草的心,知道竭力生长的绿色是在读报呢?顺着他的文字,闭眼一想,还真是,小草就是在仰头读着报上的信息,就像年少时我们用报纸糊着房梁,只是我们忘记了寻找春天的文字,春草们可比我们更懂情趣。路过公园的人用报纸遮住了它们的身段,可它们不恼恨,不生气,还是嘻嘻笑着争先恐后地顶着铅字嗅着油墨去吮吸春色。“我们尊重春天。”草妈妈在说话的时候,手臂也不肯放下,怕错过每一道阳光。就这样乐观,自尊,清朗,热爱,它们的世界,天清地宁!

尊重春天,难怪一切那么美好!

原野先生用草妈妈的话,揭示了秘密所在。

春天喊我了!--肖培东

最喜欢他写《绿袖子》的那一段,亲切、机俏、诗意、哲理。草妈妈告诉草孩子们要穿上绿绸子衣裳,“不穿就不许出门,然后,伸开双臂,像献哈达一样,表达对太阳和人群的好意”。怎么可以这样温暖地说出草妈妈的叮嘱?绝不搔首弄姿,绝不惺惺作态,草妈妈和草孩子的对话,就是母亲与我们的对话。而最后两段,更让我动容:“它们准备着,每天都在练习迎接春天的礼节。草没有钱,它们原本想买一些贵重的礼物给太阳、春天和土地上的人们。不过,草家族的孩子对自己的绿袖子特别自信,练习的时候,它们并拢手指,尖尖地伸出去,不断伸出……”我读到这里,眼眶湿润。这是我见过的写草的最美丽的文字,我用目光细细舔舐它们,用手指轻轻抚摸它们,怕触疼了它们,怕看羞了它们,我竟然不知道,怎么样的表达才最合适。没有一个“长大”“生长”,可又处处感受春草的无限生机,温柔,但又那么有力量,自然的美和恬淡,自然的宁静和蓬勃,最重要的是,它们让我羞愧!无论是在屋檐下簇拥交谈,还是在荒原上柔姿曼妙,它们绝无半点埋怨,局促的土地遮不住它们萌绿的憧憬,粗犷的风沙掠不去它们对春天的渴望。“快长吧!阳光真好。”它们的语言永远那么洁净,那么乐观。它们对自己的绿袖子那么自信,并拢手指尖尖地不断伸出,美丽地活着,清醒地见证着时间的流转。哦,原野先生,童话般地写着,我们读到了一个精致又宽阔的春天的世界。这个世界澄澈透明,妙趣横生。我惊叹:这是一颗怎样温柔而敏感的心!

要多少的纯净,才有这样的细腻和善良!

要多少的寂寞,才有这样的安宁和豁达!

要多少的苍凉,才有这样的热爱和谦逊!

要多少的坚守,才有这样的童真和坦诚!

文字是遮蔽不了的,你的心,你的灵魂,你的高贵或卑污,你的纯真或粗糙,都在你的文字中。在原野先生天然的文字里,我们读到的不只是草原大漠的威武雄壮和无边凄凉,更多的是生命的萌动滋长和无限美好。他低着头,俯着身,亲吻着他那无比热爱的土地,亲吻着每一朵点缀在草丛中的矢车菊,亲吻着散落在草原上的点点绿色,亲吻着落日余晖下无限空旷中的那些微笑的生命。蒙古大地的山河花草,马牛羊犬,都是他的故乡,都是他的父老,他那么爱它们,亲和着它们,“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原野先生岂止是在感受,分明已经融为一体,血液和灵魂里都是花草的汁液,马粪的芳香。他珍藏青草的泪痕,他辨听花叶的低喟,他谦恭地和草原上的云彩交谈,他收集阳光碎片,还能兴致勃勃地看狗和狗打架,看风来的时候草的腰身和叶子前仰后合,在他们意味深长的微笑中思考人的进化。俗世红尘,滚滚俗流,能把自己的魂魄交给大地交给天空交给自然,能谦逊地说出“但我怎能比树和草更有资格谈论春天呢?”这样的自责之语,他的字里行间鸣响着儿童的天籁之音和哲人的诗意智慧也就自然而然。

他应该就是春天里那株卑微、洁净、自在又温暖的小草,只愿承载自然和岁月的风沙雨滴,不愿把自己张扬在世俗喧闹中。《草言草语》里,他多次写到草。“人实在无法想象,柔软像纸一样的草,怎么能钻透泥土的封锁;无法想象水洗过一样新鲜的草,是怎样渡过漫长的冬天的。”谦卑的力量,贫贱的力量,民主的力量,静默中,分分秒秒在生长。心如春草纯净,不与世俗为伍,远离喧嚣,融入自然,宁可渺茫遥远也不落庸俗。“春天喊我!”“阳光喊我!”用喜悦感恩,尽管卑下。鲍尔吉原野,以草的形象,借草的呼唤,探寻世道人心,叩问现代社会,展现心灵深处的厚重与真诚,让我们重新体验人心的淳朴和圣洁,体味人性的真切与善良。

尊重春天,可我们呢?那个叫世界的地方到底在哪?

我羞愧地伸出我污浊的手掌,并拢手指,不断伸向他的文字和思想。

我为我多年行走得如此俗气不堪而忧虑。

“河比天空和大地更有人间的气味。”原野不点破的想法,我多少读懂了。

原来,当我向另一个世界睁开眼睛,我就会对这样的世界闭眼。而这个世界,才是我们最不能亵渎忘怀的世界。

我向书页上每行天然的句子感激,微笑。一点点枯败的世界里,现实的事物逐步蚕食着精神的领地,而这样素朴优雅的文字,初如微风柔柔,读得厚了,渐成冷风阵阵,一层一层地为我们剥去树上恣肆的物质的叶子。我沉浸其中,如站在风口,心甘情愿地任它们掠过脸颊,划过手臂,拂乱头发,叩击胸口……

放下书本,看飞机窗外,阳光灿烂,白色的云朵厚厚无边。突然觉得,那就是一片硕大苍茫的草原,蓬勃的草叶争相摇曳,互诉美好,缠绕其间的,是鲍尔吉原野不沾烟火的文字,花环般地散发着芳香。

春天在喊我了!

[春天喊我了!--肖培东读《草言草语》有感 (教师随笔)]

篇3:语文的浅与深--研读肖培东老师札记之三 (教师随笔)

郭跃辉 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肖培东老师说:“浅浅地教语文,教字,教词,教句,教篇章,教我们能感受到的也应该要感受的思想。”浅浅地教语文,是培东老师追求的境界,于是书名取为《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但是我阅读了整本书之后,突然感觉,所谓的“深”与“浅”其实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培东老师说的“深”,指的是用高深的哲学、美学等深刻的理论去解读文本,用深奥的教学理论构建课堂,而他追求的“浅”,其实就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最根本的朗读,回归最基本的品读语言,说到底,就是回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最根本的语文使命上来。

读了王君老师的评培东老师执教的《斑羚飞渡》的文章,非常赞同王君老师对“浅”与“深”的辩证分析。就拿肖老师执教的《斑羚飞渡》来说吧,这节课没有“拆穿童话的虚构”,没有高深的生态主义与人类学的思想,没有刻意的情绪渲染,而是概括故事情节,让学生多角度评析“这是一次什么样的飞渡”,引导学生思考“灿烂”背后的主题理解,而所有的过程都贯穿着朗读课文,品读语言,咬文嚼字。这是“深”还是“浅”?恐怕很难定论。王君老师说:“培东的课,很少穿插其他材料,也几乎不拓展。我总觉得培东有一种课堂教学的‘洁癖’,他容不得稍微的臃肿和杂乱,他很刻意地就要‘用这个文本’来解决‘这个文本’本身的问题。这可能来源于培东的一种直觉和自信:对优质文本而言,其文字本身就是开发不尽的宝藏。”以“这一篇文本”为基础,紧紧围绕“这一篇文本”,解读“这一篇文本”,这就是培东老师“浅”的来源。

但我觉得,这种“浅”恰恰就是一种“深”。语文教学的“深”,说白了就是品读语言背后的精神与情感,就是以语言为抓手,透视语言背后的意蕴。我在广州二中跟岗时,邱海林老师说过一句话:“要把文字像茶一样泡开”,这不就是语文的“深”吗?难道只有在语文课上大谈文化融合才是深刻,在语文课上大谈生命情怀才是深刻,在语文课上大谈哲学思想才是深刻吗?语文的深刻,不同于思想的深刻,语文的“深”是表现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深”。兹举几例加以说明:

培东老师执教《孔乙己》,没有关注几乎所有老师都会关注到的“笑声”,而是抓住了几个“又”字: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抓住了几个“又”字,肖老师又反复指导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从而体会语言背后的情感。讲到掌柜的和酒客的对话时,肖老师又引导学生分析对话的语气,分析为什么作者不用“谁说”这样的引语,谁能说这样的分析就是“浅”呢?

培东老师执教琦君的《春酒》,就是一个题目“春酒”,肖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读,居然读出了两种不同的情思:回忆春酒时的陶醉、甜美、享受与回忆清醒之后找不到春酒的惆怅、忧愁。读出了这两种情感,这节课的基本脉络就确定了,即从文本中找甜蜜或惆怅的证据。一个简单的词语“春酒”,就要“泡开”如此多的韵味,谁能说这样的品读是“浅”呢?

培东老师执教《斑羚飞渡》,品读“灿烂”时,在教师的不断启发下,有一位学生提出了“为什么都是老斑羚去为小斑羚做出牺牲,却没有一只年轻的斑羚去为老斑羚付出呢”这样的具有道德冲击力的问题,教师顺水推舟,得出了“在死亡面前,生命无所谓老少大小,生命是平等的,从来就没有规定必须老的为小的做出牺牲,这样的道德绑架其实是不公平”的结论。虽然这样的结论不是定论,但出现在语文课堂上,谁能说这种思考是“浅”呢?

培东老师执教韦庄的《菩萨蛮》,从“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中的“尽”与“合”、“人人”与“游人”、“好”与“老”的品读中,读出了词人的人生感慨,教师无需再补充多余的背景材料,词人的情感就已经出现在学生心中了。对比解读“未老莫还乡”与“未老不还乡”,体会两个否定词带来的不同的情感,谁又能说这种解读就是“浅”呢?

培东老师执教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解读“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一句话几乎读出了所有关于演讲词的文体特征,如此精妙的设计,如此精彩的解读,谁又能说这节课就是“浅浅”地教语文呢?

不用再多举例了,我只想说,培东老师追求的“浅”,恰恰是语文的“深”,恰恰是语文的“真”。肖老师说:我只想浅浅地教语文,这句话不仅包含了“语文之深与浅”的问题,更包含了“语文教学之深与浅”的问题。就整个课堂教学而言,我更不认为培东老师的教学是“浅教学”。恰恰相反,这是一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时下很多语文课堂,追求“深度”,动不动就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考,运用高深的理论阐释原本浅显易懂的文本,误认为这就是“深度语文”,这实在是一种误解。还有的教师,又把问题极端化,认为朗读全文、介绍背景、分段品读、主旨概括、手法分析等步骤就是“浅”,其实那不是“浅”,而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平庸,一种没有解读意识、没有设计意识的慵懒。

我们再来看培东老师的课堂教学,从教学设计到教学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匠心”。读了十几篇教学实录,突然发现高明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总是用一个主问题贯穿全篇,这个主问题是建立在对文本透彻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并且是多年的经验与灵光的一闪之间的完美结合。这里面,有法可依但又无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因为高明的设计都是有规律的,例如抓住文本的关联之处,或者从题目入手,寻找一根贯穿课堂的红线,将所有的教学内容串起来;无章可循,是因为寻找这根红线,不仅需要一双慧眼,更需要长期的经验与实践。

不过不论如何,语文的“浅”与语文教学的“浅”都是功底、灵感、智慧的综合体现。最后用王君老师的一句话作为结语:“浅”,不是浅薄,不是粗糙;“深”,不是繁难,不是艰深。由“深”到“浅”,是思想的更加清澈,内容的更加简约,形式的更加简洁,是繁华落尽见真纯,是循文本天性而研,不矫揉造作去卖弄;循学生天性而教,不拔苗助长地去催熟。这是培东在当前喧嚣的语文乱世中的学术自觉。

[语文的浅与深--研读肖培东老师札记之三 (教师随笔)]

篇4:一课天然万古新--我读肖培东老师《斑羚飞渡》课例 (教师随笔)

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张 丽

读到第四遍,我决定把《斑羚飞渡》课例整理到我的电子读书笔记本里来。不知为什么,这个课例,越读越耐读,越读越有味--就像生活中有一种人,乍看普普通通貌不惊人,然而一举手一投足间都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叫你禁不住被他(她)吸引,甚至下意识地想去模仿。

仅从课例三大板块的名称来看,这个课例确实显得很普通:“整体把握”“灿烂的飞渡”“灿烂的背后”,没有任何噱头;但从小说主角斑羚开始,解读“飞渡”,理解“灿烂”,这条线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主问题其实只有一个:“斑羚飞渡,是 的飞渡”,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对话紧紧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仿佛玉碗中的水,不断注入,不疾不徐,清澈香醇,碗中的水位自然上涨,却不漫不溢,直到碗口形成巨大的张力,碗中的莲也丝丝缕缕飘散出清香来:妥帖、自然、轻柔、舒缓。

肖老师的课是长在朗读里的课,一个“咩”字成就了肖氏《山羊兹拉特》独特的“这一个”。我把《斑羚飞渡》里的朗读抽出来观察,发现肖氏朗读不炫技巧,不玩花样,肖老师的朗读指导重在品味词句的意韵,学生在得“意”之后肖老师又让学生再回到词句中读“言”,所以学生的朗读“得意”也不“忘言”,得“筌”又得“鱼”。比如:

生读: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扬蹄快速助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

这里,学生照读课文,语速很快。肖老师是如何指导朗读的呢?他说:

不是只有快速就完成了这部分朗读的,“突然”,是要有快速的启动感的,但有些动作要拿捏准语调语气,一味读快了就啥都找不到了。

这里学生读得比较快,但又似乎“快”得不够味,不得劲。肖老师肯定了“突然”一词是要读“快”的,但他没有进行打节拍式的技术指导(因为朗读是“技术”更是“艺术”),他注重用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去“意会”:“突然”是要有“快速的启动感”的。什么叫“快速的启动感”?我想象应该如同警匪片里摩托车猛踩下油门绝尘而去的瞬间:紧张、悬心!在这里,肖老师没有把朗读中的“快”机械指导成音乐中的1/4或是3/4拍,而是用了一个具体的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词“启动感”来启发学生的联想,因而学生的朗读就是建立在由肖老师的语言启发出的自我联想、体验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代入感”很强的朗读指导方式,它告诉学生:朗读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也是需要加入读者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所以,肖氏朗读指导说到底是一种“品”,一种“悟”,是“因意求声”,不是单纯的练“声”。

我读肖老师的课,一看他如何指导朗读,二看他如何点拨和追问,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语文老师的真功夫。一节课的问题设计、材料索引甚至文本解读都有可能借鉴别人的经验,但他在课堂上直面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生成时自然吐露出的话语,必然是他自己的东西,掺不了假。

看下面这个片断:

一个学生回答“这是 的飞渡”时说“这是‘拯救种族生存’的飞渡”,并朗读第14段“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肖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点拨“哪个词最能体现‘赢得了种族生存’的意味?”生答“赢得”,肖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寻找句子中“隐蔽起来的东西”,生答“竟然能想出”,师肯定并追问其中哪个词最有味道,生答“竟然”,师顺水继续推舟:“竟然”说明什么,生答:

“斑羚很聪明,能想出这样意想不到的方法来。”

“它们很机智,在生死关头想到了很难想到的方法。”

“斑羚很果断,它们很勇敢,对牺牲一点都不畏惧。”

肖老师总结,这一句既写出了飞渡的惨烈,也写出了斑羚的智慧和英勇,接着继续指导朗读其中“很强烈也很复杂的感情”,生自由朗读。

这个教学片断中的点拨是将学生所填入的叙述性的短语“拯救种族生存”一步步引导到形容词“聪明”“机智”“英勇”的过程。跳过这一段,我看到肖老师在总结“这是 的飞渡”是出示了一张幻灯片,上面显示的是肖老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预设回答:

PPT显示:

无奈的 残酷的 悲壮的 智慧的 精确的

勇敢的 坚定的 宁死不屈的 充满牺牲精神的

有尊严的 高傲的 从容的 快速的

团结有序的 自觉的 生命传承的

……

依据肖老师的预设反观刚才这个教学片断,我感觉学生回答的“拯救种族生存”似乎和老师预设的“生命传承的”意思更接近,如果是我,在学生回答之后,也许就会往心里的预设上靠,但肖老师没有,他的牵引不是强引,他没有把学生的发言当成完成自己预设的走过场的“跳板”,而是真正贴着学生的已有理解,一点点,耐心地抽丝剥茧,慢慢地,在学生的理解和老师自己的理解中寻求一种共识点--就像在火塘里生火,细细地拨弄着柴草,直到柴草下的火苗一星星、一点点生上来。在这样的点拨中,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提升,一步步清晰可见。

王君老师说培东老师课堂素材的干净已经到了“有洁癖”的地步,说实话,我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喜欢链接引用一些名家名言,仿佛这样可以更好地证明自己;我也喜欢精心准备一些过渡语,把它当成是课堂行进过程中的“提拉术”。我读肖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的总结语,感觉这些话语不是那么规整,不是多么华丽和深邃,但却都挺“走心”,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去。

比如《斑羚飞渡》最后的结束语:

“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小说中的猎人和斑羚都只是符号,他们不一定都是人和动物,但他们身上一定有我们这个社会的某种情绪。这片灿烂,其实代表着美好的、理想的世界,我们看到斑羚悲壮的身影,看到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也看到残酷竞争下的生存之道。同时,我们还应读出我们应有的反思,斑羚用尊严的背影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应该在这片灿烂里接受精神的洗礼。桥是用来渡人的,可是,我们却慢慢失去了我们心灵走向洁净走向崇高的桥。最后一句话,除了这个灿烂以外,我们还可以抓一个动词,“消失”。灿烂,是不应该消失的。如果曾经消失的话,就让我们重新找回。那悲怆的咩声,那灿烂的飞渡,是否能让我们如梦初醒?是否能让我们找回我们的精神之桥?”

这样的总结,谈不上有多么简洁深邃,但每句话里都有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印记,比如“悲壮”“尊严”“生存”,因而,坐在课堂里的学生都可以从老师的总结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获得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这也应验了肖老师在课堂开始纠正易校长所说的“期待肖老师的课”为“期待我们大家的课”,这课,真的是大家的:肖老师的、学生的、听课老师的,还是读他书的你、我、他的。

一“课”天然万古新,在丝丝入扣的点拨和声声动情的朗读背后,我感觉肖老师沉静的目光正从他明亮的镜片后,捕捉着眼前的一行行文字,将它们放到自己的心上,一字字地,解码文字内里的情和意。

[一课天然万古新--我读肖培东老师《斑羚飞渡》课例 (教师随笔)]

篇5:美的思考--肖培东(教师随笔)((教师随笔))

1 我们常常会把漂亮当做美丽,很多错误,也因此发生。

2 墙角的一株野草,极为平凡,秋风吹黄了颜色,冬雪冻软了姿势,可是春风一吹,它又苏醒了绿,母亲说,这是一株美丽的草。

3 妖艳和妩媚,往往伴随空虚和浅薄。虚荣的花瓣,最是拼凑色彩和图案,风雨很快揭穿了她的谎言。

4 沉默的大地,孕育了所有的生命,黑色,是它唯一的语言,时光,却把绿肥红瘦、姹紫嫣红赠与它谦逊的胸怀。

5 最美丽的往往最低调,比如饱满的谷穗、不语的果实。而那高扬着炫耀在枝头的红花,却总被岁月最先叼走。

6 孤独的大树,站在辽阔的荒原上。它们阅读着彼此的生命,荒原是美丽的,大树是美丽的。

7 能被时光惊艳的,是外在的漂亮。能被岁月印刻的,是内在的美丽。

8 我们的眼睛,总是被漂亮迷惑。我们的心灵,却只能被美丽征服。

9 枯叶褪尽了青春,依然歌唱着飘向大地,很快,沉默的大地又为它们配制了崭新的绿色。美丽可以再来,漂亮无法轮回。

10 你能记住哪一只鸟的飞翔?素朴的母亲却把你所有的路程印在眼底。

11 一只彩色的鸟,立在枯枝上。是枯枝美丽,还是鸟儿美丽?鸟儿飞逝了,陪伴你的还是那孤独的老树。

12 虚荣,往往会混淆在美丽中,就像成熟的时光里,你依然会有懵懂无知的行走。

13 用眼睛来映照的,往往被岁月剥蚀。用心灵来珍惜的,幸福才不会辜负。

14 母亲枯瘦的手掌,为你调制了世上最美的味道。

15 最没内涵的,往往最想借助装饰,却又最不懂得装饰。

16 听不见的音乐更美,看不见的美丽最美。

[美的思考--肖培东(教师随笔)((教师随笔))]

篇6:同里,故事从何说起(肖培东)(教师随笔)

一座石桥,卧在冷冷的夜色里,桥底的水,该在流动,可是听不到声音。

我对同里的印象是从这座石桥开始的。

和所有的古镇一样,只要进入了冬的深夜,寒风渐起,人群散尽,同里就是寂静得极不起眼的地方。纵横交错的长街小巷,忽而狭窄忽而阔坦,点点黄灯慵懒地睁着眼,一绺绺的木门倚成瞌睡人的姿态,它们才懒得去听谁的脚步声,见过大世面的,那一点声音根本踩不成历史,也说不上半点沧桑。光影斑驳,黯淡的树勾勒成冬夜的剪影,稍有个性的些许枝桠,也会桀骜不驯地伸展着,只是它们的诉说,夜空听多了,流水听多了,石板路听多了。

大多的思想都蛰伏了,只有石桥很有耐心地等候着,聆听着。它,最有风度。

夜色中,石桥的白色更清亮,清醒者的孤独也更浓厚。我怜爱地望着它,它稳稳地,不言语,只微笑,风吹的凉,光闪的愁,它都接纳,枯树的愤懑,长街的恣意,流水的矜持,尘埃的隐约,它都接纳。它,不是失眠,而是等待。它,怕我寂寞,怀抱从不蜷缩。

我愣了一会儿,这暗淡斑驳的天地间,还有这样一桥陪伴,一虹温暖,实在是一种惊喜。

清清冷冷的街巷,昏昏暗暗的灯光,旧色的灯笼早已收敛了迎来送去的笑容,很严实地倦了。流水静默,老树无声,享受了太多膜拜和赞美,同里太多的标签都已耐不住阒寂和清倦,径自做着自己的梦去了。唯有石桥,躺卧着,睁着眼,敞着怀,夜夜不倦地听风轻吟听叶酣眠,听古镇的呼吸由急促变得均匀,承受了白昼的喧嚣,又苦守着清夜大地上孤瘦的脚步。

这世间,真有一种等待,没有半点功利。

石桥,我没去看它的名字,如果真要有,我想喊它一声“父亲”。

它守着的姿态像我的父亲,它守着的耐心像我的父亲,我投入其中,它揽我入怀,它等候着我,竟也善待着所有走过抚摸过甚至嘲笑过欺辱过它的人。守着日复一日的孤独,承载年复一年的等待,永远,只用弯腰的姿势,没有时间,只有思念,只有陪伴。

我站在桥上,抚摸一桥白色,像抚摸你满头银霜。你安稳地坐着,抖落下多少灰尘,封存住多少生活的足迹。你从不诉苦,从无抱怨,俗世繁华里不孤傲,清寂空旷里不呐喊,草青叶黄,天苍水悠,你凝结成岁月的印象,泰然而立,如温和慈悲的老人,用深沉的眼眸凝视着同里的暮暮朝朝,问候着世人的奔波辗转。

一座石桥,卧在冷冷的夜色里,心底思绪,正在流动,你听得到声音?

我踩着桥那头的石阶而下,背后集聚着父亲一样的瞩望,开始走进同里。

[同里,故事从何说起(肖培东)(教师随笔)]

篇7:听肖培东老师讲课随想 (教师随笔)

向浩

.11.17,龙华新区初中语文首届“名师课堂”请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上示范课和做小讲座。一共上了三节课,上午在龙华中学给高三的学生上了一节作文指导课,下午在玉龙学校初中上了两节阅读课,课堂精彩灵动,启人深思。在课堂如溪水般流淌的过程中,我“处处志之”,虽“不复得路”,然获益匪浅。下面我把上课过程中,他启发我思考的思维碎片记录下来。

一、高三作文指导课

1.写作就是从观察到思考逐步内省的过程,从思考到角度的选择;从外部的活动慢慢渗透向知识内部的结构习得;

2.以自己写作的感受教学生写作;

3.由具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自然转合;

4.由文章的构思走向语言的学习,水到渠成;

5.极尽所能的用朗读来感受语言,习得语言;

6.师生的活动精彩在活动内部的对话,而非活动本身的设计;

7.写作需要凝视。凝,是聚神思考;视,是细致观察。

8.写作,是趋向自我“言语生命”生长的过程。

9.教学,一定是一种唤醒;教育,没有差生。

10.教师的语言和思维,是学生的习作的最佳范式;

11.知识,不是课堂的纽带;课堂的纽带,一定是情感。

12.把学生激活了,教师也不隐退,而是站在更高点继续呼唤。

13.学生的呈现,可以说明一切,也可以毁灭一切。

14.课堂下水:

我想

它是为每个杈丫而来的

绝不仅仅因为那些

待哺的孩子

因为她知道

仅仅看见自己的内心

就会丢弃了窝外世界

那么窝里的

永远会遭遇

某一片树叶的阻挡

杈丫

为这鸟窝

鸟窝

也为这杈丫

因为都是生命

15.写作,是一种生命参与。写作,是一种阅读缝补。

16.课堂是苍白的,生命将是苍白的。

二、听《春酒》随想

1.学生不熟悉文本怎么办?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让他们继续读。我们都知道,但做不到。心中有学生的老师,一定会停下来。

2.读“春酒”二字,就像给学生买了一双鞋,让孩子走出不同的路。买鞋,容易;想到买鞋,那是智慧。因为,买鞋给学生的时候,他早看到了课堂的远方。

3.带着学生发现作者独特的言语形式,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言语表达。言语特殊的地方,往往是作者最用心和用情的地方,读进去了,情感自然流淌出来了。这,需要讲吗?

4.朗读,是学生与文本的最佳交流方式。朗读,就像画素描,画着画着,形体有了;画着画着,明暗有了;画着画着,情感流进去了;画着画着,感受出来了。

5.能把最没有色彩的文字,找出来,读好了,语文还会没有色彩?

6.教师将文字的重组,是用特殊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作者写作缘由,当然,这就必然让学生了解了“这一篇”是如何写的了。

7.一位优秀语文老师,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文本,要有洞察力;对教学,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三、听《植树的牧羊人》随想

1.把教材用好,是我们对教材最好的理解。用教材,最低的要求,就是把编者的意图付诸你的教学。

2.教语文,我们应该关注什么?说得玄乎一点,就是关注学生30年以后如何读书写作。什么才是让学生离开学校后最重要的东西?我认为是他们在课堂上形成的习惯。

3.课堂的灵动,也缘于教师对文本的熟悉与透彻。

4.语文就像橘子,只有去掉油滑的皮囊,我们才能看见朴实无华的肉囊,然而,朴实的,才是最根本的。

5.我们的教学触角应该去哪里?可以去文章章法那里,可以去具体写法那里,可以去某些句子那里,可以去某些词语那里……对,这些我们都知道。但如何去呢?如何去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只不过肖培东老师做到极致了。

6.学生的训练一遍不到位的时候,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拽着走,他却停下来,等一等,帮一帮,扶一扶。这就是良心。

7.如何习得言语?就是慢慢地嚼,慢慢地嚼,嚼着嚼着,味道就出来了。

8.课堂上,教师影响到位了,学生会不断地给你送上惊喜。

9.这节课,如果用一段文字描述的话,那就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容淡定,引人入胜。

[听肖培东老师讲课随想 (教师随笔)]

篇8:肖培东:静水流深才是语文(教师随笔)

春节师生小聚,谈及母校往事,无不深情依依。夕阳操场,细雨校园,同窗情,师生情,成长往事,历历在目。

你们还能想起我的某一堂语文课吗?望着已为人父母的学生,我很有期待地问。

他们很认真地想了想,摊开双手:“怎么上的我都想不起来了,就觉得你上得很有意思,我们爱听,别班的同学总羡慕我们可以上你的语文课。”

《变色龙》一课,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狗的简笔画,给你们说奥楚蔑洛夫的“变”与“不变”。《宇宙里有什么》,我让你们上讲台说着“我是恒星”,你们不是说得很带劲吗?《沁园春雪》,我带你们读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何等豪迈!《说“话”》一课,我讲唐伯虎给祝寿写的诗句,你们听得脖子都伸长长的。好多课,我精心设计了导入,很快就激发了你们的阅读兴趣,你们迫不及待地就哗哗啦啦地翻开书。好多课,我费尽苦心整出个主问题,就想着引你们入彀沉潜在文本深处。好多课,语文活动都是那么饶有趣味,铃声响了你们还央求我再继续下去。好多课,结束的刹那,我们泪花蒙起,感动良久。这些,你们都记不住了吗?

他们摇摇头,说记不得了。

那你们能记得我给你们讲解的文章吗?文字里的道理你们现在还能说出一二三吗?

比如《皇帝的新装》,那里有对成人世界的复杂心态的解剖,那里有对童心世界的眺望。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是怎么样告诉你们三味书屋的美丽和精彩的,鲁迅为什么那么怀念那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比如《孔乙己》,我是怎么分析中国看客的普遍心态,是怎么叮嘱你们不要丢弃我们心里的善良和关爱,我甚至引用了鲁迅《这也是生活》中的“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一句。我讲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读过周国平的《人与永恒》,和你们一起背诵过泰戈尔、徐志摩、余光中……“年轻时,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我们一起决定,“要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这些,都蕴含着我冥思苦想的解读和搜肠刮肚的探究,你们都忘了吗?

想不起来了,就觉得有趣,有意思,有温暖。

那你们最能记住我们的什么?

哦,那次上课,我迟到了,想晃过你的身影溜进教室,没想到你正巍峨地站在教室的后门口。还有,班会课,他捣乱,你很愤怒地训了他一顿,我们全班都不敢出声,那个厉害啊。还有,下午自习课,我们偷偷地去操场上踢足球,然后,你知道的。那个晚上,你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去各个网吧抓我们。你带我们春游楠溪江,语文课上你放歌曲给我们听,我们学会了《光阴的故事》《菁菁校园》《永远是朋友》,今天,我们还可以唱给你听。还有,你和我们一起上学校春晚,你读着你写的文章。欢笑啊,泪水啊,山高,水长,能记得的太多了……

那我的语文呢?我的语文课呢?我那些自以为格外美丽的语文课呢?

他们回忆着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月光,我微笑着,还是有点不甘心。

后来,我给我的老师打电话,聊着聊着,我们也很快陷入往事的回忆中。那年的雪下得很大,我们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我们还把雪球砸在黑板上,硬是让老师写不成字。那年的夏季天特别热,高考场上,我考着考着就晕了过去,小旅馆里,老师一边给我放痧,一边抹着泪水。聚会的烛光,班会课上的表演,春节的饺子……我开始苦苦去想老师给我们上过的语文课,我摇摇头,刨不出多少记忆来。

泰戈尔说:“任何事物都无法抗拒吞食一切的时间。” 周国平说:“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语文课都去哪里了呢?我们怎么都记不得它的模样来了呢?是谁偷走了它?中学时期的摘抄本,旧色的,褪去了鲜艳,淡去了清新,却依然留有我认真的笔迹和青春纯净的时光,我望着三十多年陪伴我的它,突然想明白了很多。

再怎么自得的美丽语文,终究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铭记,时光流逝后改变了的容颜、谈吐和你的抒写,岁月洗涤后遗留在心底的精神、气质和品性,才最是语文。

原来,所谓精美的设计,所谓精深的解读,最多只是我们自娱自乐的过瘾,最多只是我们聊以自慰的美丽。语文,在时间的长河里,要的是积淀,要的更是融化,是改变,是升腾。没有什么美丽的语文课是永远的,比起惊艳一时的解读,比起精彩纷呈的设计,比起天外飞仙似的提问,那些因语文而养成的读写习惯,才是最最重要的。好好地说话,好好地写文,好好地欣赏,好好地做人,好好地生活。语文,它根植在你的心田,流淌进你的血管,和你的生命凝成一体。你举手投足间,你谈笑抒写中,你面对人生苦乐时,语文就飘逸在你的衣袖间,你的眉宇上,你的身心里。那些最美的课,最深的读,都只盛开一时,甚至,都只是为你流光溢彩。“真正打动人的感情总是朴实无华的,它不出声,不张扬,埋得很深。沉默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当一切喧嚣静息下来之后,它仍然在工作着,穿透可见或不可见的间隔,直达人心的最深处。”周国平说的感情,是沉默中的力量,我以为正是最美丽的语文的真实写照。我们太追求烜赫一时,可是静水流深才是最重要的教学!

时光才是最好的老师,它公平地评判了一切!过滤了所有的繁华,安静后留在我们的生命里还能平和美好地存在的,才是语文。

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不用刻意,但要用心!!!

[肖培东:静水流深才是语文(教师随笔)]

篇9:肖培东:我们都写过的作文 (教师随笔)

肖培东

和学生聊天,谈谈在中小学经常写的作文,竟然那么有趣。整理了一下,你们有写过吗?

1、下雨天,没有带伞,看别的同学一个个回家,望着越来越大的雨,好焦急啊。这时,一个熟悉的瘦小的身影,是妈妈,妈妈给我送伞了,那么大的雨水哦……

2、半夜,发高烧,外面一定下雨,我迷迷糊糊。妈妈或者爸爸(一般都是妈妈),背着我,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向医院走去……

3、考试考不好,心里无比失落,感到一点希望也没有,这时,妈妈(爸爸,老师,同学)来了,鼓励我,顿时,一股暖流……

4、路上,一定会遇见一清洁工(或者三轮车夫),我肯定开始看不起他,觉得他破破烂烂,可是后来,竟然帮助了我,顿时,形象高大了起来。

5、运动会上,我跑步,大概一千米,跑了一半,我肚子痛,我跑不动,这时,同学们喊“加油加油”,顿时,无穷的力量……

6、他是我的好朋友,是我的同桌。可是,发生了一件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后来,我们和好了。或者,他要转学了,送了礼物,哦……

7、爬山,一定是爬到半山,路越来越难走,山越来越陡峭,我想不继续了,这时,一个声音传来……

8、考试,我们是好朋友,他考不出来(或者我考不出来),求援。小纸条?要不要偷看?要不要给他抄?后来,我终于战胜了自己!哇,我好诚实!

9、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对妈妈说了一声“生日快乐!”,妈妈含泪说:“孩子,你长大了!”

10、我遇到了挫折(一般就是考试,或者竞赛),我落寞地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一棵树(一棵草,一朵花),它给了我力量!

11、路上,遇到老人摔倒了……

12、公交车上,一个老人颤巍巍地站着,让座的思想斗争开始了……

还有我们经常会用的词句,应该是这样的:

1、阳光明媚

2、万里无云(晴空万里)

3、兴高采烈

4、忐忑不安

5、神采奕奕

6、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7、天空瓦蓝瓦蓝的

8、光辉的形象

9、我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10 、记得有一天

11、啊!你是多么的高大!

12、母亲!你像……你像……你像

13、多少年过去了,我始终记得他

14、川流不息

15、瓢泼的大雨……

16、这时,我眼前浮现出……

17、啊!多么快乐的一天啊!

18、他大大的眼睛,浓浓的眉毛……

1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你们还能记得哪些吗?关于素材,关于语言。

[肖培东:我们都写过的作文 (教师随笔)]

篇10:喜听《愚公移山》--钱梦龙、肖培东、黄厚江 (教师随笔)

桥下镇中学 李栋

12月7日上午,有幸喜听钱梦龙老师、肖培东老师及黄厚江老师的三人合作《愚公移山》。

一开场,钱老师就问读书的内容,一句“年且九十”,用自己的年龄和形象引导学生明白“且”字意思。接着重点来了,通过学生的自读来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问山理解“方”,“万仞”。问多少人,明白这是讲两个老头的故事,对人物的语句进行有效指导。而肖老师则是引导学生重点品味朗读愚妻与智叟的句子,发现愚妻和智叟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让学生学会“如……何”、“甚矣,汝之不惠!”等句式特点,特别是朗读中体悟两人的态度担心和反对。随后黄老师对“曾”字及文章主题进行导读,让学生明白寓言的寓意,同时还进行了有效拓展,想象人物对话要求紧扣文本知识。

一节课三人同上,纯文本教学,没有任何辅助资料,就带着学生进行朗读、感悟,并进行了文言并重的经典教学。既有文言词语,比如“且、曾、毛”等词语,还有“如……何”、“甚矣,汝之不惠!”以及省略句的句式知识分析,更重要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品味,这一切是如此自然,水到渠成。三人之间衔接如此无痕,为什么呢?

用钱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教会学生阅读,教会学生读书。学生能学明白文章,虽有老师的教学引导,更多的是自己认真去读文本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能力。学生学会了自读文章,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那么老师教学生也就省力了。老师们的问题扣着阅读的方向,让学生的脑筋动起来,学生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找相关信息,进行语言的解读,这就做到了语文的味道。语文课就是这样玩出来的。而文本的拓展,让学生发现此文在现在生活中还应有的价值。黄老师的寓意分析就带领学生循着文本明白道理。

这就是真实的阅读教学,教会学生不借助外力,原生态的素读文本。读是理解文章最朴素、最有效的方式,文言教学离不开诵读。学生的自读理解了文本的内容,学生的品读懂得了重点句子的蕴含,学生的拓读明白了寓意。老师们演绎的教学把“文言、文章”和谐统一,文言知识是文言教学的基本抓手,也是形成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主轴和基础。三位老师都重视,使得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的文言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同时在诵读中体味了文本的意蕴。合宜的阅读教学,把语言的体味和文本的寓意有效融含,使之成为今天的经典。

[喜听《愚公移山》--钱梦龙、肖培东、黄厚江 (教师随笔)]

篇11:景仰,以语文的名义--听肖培东《卖白菜》教学有感 (教师随笔)

刘佳玲

今天,听了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的两节课:四年级的语言训练课和新入选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卖白菜》。课已结束一天多,但来自肖老师的关于语文关于文本解读的思考却绵长悠远……

教语文,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颗文学的心,给孩子一颗神往阅读的灵魂,那是课堂上最伟大的生成。这样伟大的生成,在肖老师的这一节语言训练课上可谓俯首皆是:鸟儿的鸣叫把树林子染绿了、这是一只年轻的鸟儿、我要像森林一样呼吸、每一个字都是长在书上的小草、金色的小孩子们散落了一地、忘了的诗句散落一地……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都成了诗人,成了童话作家。他引领着孩子们走向诗意、美丽、童话般的语文世界,走向充满想象的文字天地里去塑造这个世界的美好。

语文,从来都不是为了奠定我们的生存,而是引导我们去好好生活。肖培东老师在《卖白菜》这一课上做到了这一点。他引导我们走进莫言笔下那个极其穷苦的年代,去解读比穷还“穷”的究竟是什么,比穷还“更坏”的事是什么,文中的老太太和“我”究竟是“穷”在哪里、面对物质上的穷苦如何有尊严地活着……课堂的最后,我感动了,我不由再次去读文章中那句唯一的令人欣喜的一句话:“你看看它,你看看它……”是啊,这不就是好好地生活么?那么鲜活那么生动地活着!我的内心开始丰盈起来……于是,我们阅读,我们思考,我们丰富,我们提升……这些,都源于“语文”这块基石的存在。

肖老师就是这样,在他的语文课上清清地读,浅浅地教,却教出了智慧,教出了语文的深厚。他总是这么善于把自己积累的“清浅”“糅合”“融化”,再“糅合”再“融化”,最后化成语文课堂上一道道令我们景仰的风景!

瞧,这不就是他么?江南才子肖培东:儒雅淡定、沉稳谦和、清秀俊朗、朴素平实、含蓄内敛、清幽馥郁……举手投足间,全如永嘉山水,楠溪风致:儒雅,温婉。

课犹未尽……唯有景仰,以语文的名义。

[景仰,以语文的名义--听肖培东《卖白菜》教学有感 (教师随笔)]

相关专题 随笔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