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成语故事

王二麻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王二麻子”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乐不思蜀成语故事(共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乐不思蜀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

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刘禅惊慌不已,一点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篇2:乐不思蜀成语故事

【拼音】lè bù sī shǔ

【基本释义】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贬义词

【出处】 清・王韬《淞隐漫录》:“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近义词】乐而忘返 流连忘返 留连忘返

【反义词】归心似箭 安不忘危 一刀两断 饮水思源

篇3:乐不思蜀成语故事

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

辨形:蜀:不能写作“属”。

辨义:“乐不思蜀”与“乐而忘返”有别:“乐而忘返”无“忘本”的意思;“乐不思蜀”则有“忘本”之意。

近义词:流连忘返、乐而忘返、乐不可支

反义词:狐死首丘、归心似箭、落叶归根、恋恋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