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乙立里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乙立里”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农村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共16篇),方便大家学习。

篇1:农村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农村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

日常生活视域下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经营活动研究

二、研究缘起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城市逐渐取代乡村而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聚居地。众所周知,城市是伴随着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发展和扩张的。当今社会,人类对生活的追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因为在经济发达的工业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有基本保障,人们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生活内容,如健康的身体、闲逸的娱乐、安全的食物、医疗保健等。这些在现在的城市里都是比较欠缺的。第一,在城市里,由于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利益冲突,市民难以与周边邻居建立和谐的心理沟通关系,所以城市市民的心理都比较压抑。第二,激烈的社会竞争、快速的生活节奏,都市人所感受到的生活压力要比乡村居民强烈很多,出现“过劳死”、“亚健康”现象就不难理解了。第三,城市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水泥盒子,生活在这样的钢筋水泥森林中,人们无法亲近大自然,钢筋水泥将人与绿色隔离。按照现在的发展模式,城市发展的越快,市民与绿色的自然环境距离就会越远。第四,城市人口高度聚集,个人社会活动圈子集中,身不由己的应酬导致个人独处清净时间在减少,所以,市民想过上清净、闲逸的生活。

有专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H省Z市被调查的对象中,有40%的人感到心理压抑;25%的人认为城市人际关系复杂,感到心理压抑;只有12. 5%的人喜欢过城市生活。可见,市民对城市生活感到满意的不多,绝大多数的'市民想改善城市生活境遇,不喜欢城市生活的人自然就向往农村的田园生活。同样在H市的调查中,有56%的人选择田园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通过意向调查发现,当今市民向往的田园生活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庭院种植、郊外农家乐休闲度假、乡村体验旅游等方面,而其中选择庭院、屋顶、阳台等地种植植物的比例达到45.1%。`当今社会,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和空间随着城市的开发与发展日趋恶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途径之一就是开拓城市的绿色空间,建造田园都市。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和居住环境提出更高要求,科学技术和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要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2。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压力以及人类自身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城市建设者和规划设计者的目光集中向了建筑物的屋顶、阳台、墙壁等。

三、研究意义

从实践角度分析,该项研究利于楼宇农业生活方式在城市社区的扩大。通过本文对楼宇农业生活方式兴起原因、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产生的特殊功能等表征问题的研究,唤醒城市社区以及政府对楼宇农业生活方式的重视,也利于这些城市主体对这种另类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认识,从而倡导市民践行此类生活方式,推广此类生活方式。

从理论角度讲,楼宇农业生活方式是城市社区非主流生活方式,因而,很少有社会学者对楼宇农业生活方式展开研究。故该项研究,第一,具有丰富当今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研究内容的理论意义;第二,因揭示当今工业社会的城市家庭生活远离人类生活本真和出现异化现象的趋势,并用楼宇农业生活实践批判当代城市工业生活方式给市民带来的种种危害,具有丰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意义;第三,因楼宇农业是都市农业的一种类型和该项研究从生活方式角度对楼宇农业进行社会学研究,所以,该项研究不仅具有丰富都市农业研究内容而且具有开辟都市农业理论研究新视角的理论意义。

四、研究目的

目前大多数城市社区居民的闲暇生活是打牌下棋、K歌、聚餐、开party、逛街等娱乐活动,并把这些娱乐活动作为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但是这些日常活动没有产生改善个人健康状况、美化家庭环境、改进社区生态状况等积极功能。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私家桥车的普及、水泥森林的迅速扩大,城市社区尤其是大城市的社区的污染日益加剧,绿色生活空间越来越小,空间辐射日益严重,正在摧残市民的身心健康。因此,特别需要绿色生活方式来消解这些不利因素对市民生活的危害。楼宇农业以它廉价、环保、健康的特质越来越受到市民尤其是高龄市民和有闲市民的青睐,成为转变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目标和方向。

本研究的目标是,基于生活方式理论和多功能农业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在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证、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的方法,从微观层面分析楼宇农业生活方式对消解工业社会生活方式异化和促进市民健康生活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城市居民从事楼宇农业的动机和楼宇农业的多元功能。

五、研究结论

第一,楼宇农业是城市社区居民为了获取食物、增加家庭收入、强身健体、改善住区生态环境或打发闲暇时光,利用室内室外可用空间,从事种植和养殖活动的过程。楼宇农业是都市农业的一种,集生产、种养、审美、创意、创作、健身、体验、教育于一体,能产生生态、经济、人文功能。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生活方式是城市社区居民将楼宇农业作为闲暇时间内的活动对象,是城市社区居民及其家庭日常生活的典型手段、方法和形式。

第二,楼宇农业是工业社会的城市社区居民应对城市社区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活与工作压力大等生活问题,选择的一种适应性新型生活方式。是工业社会城市社区居民在生活方式上的必然选择,具有社会运行的必然性。楼宇农业成为城市社区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工业社会城市生活状态的必然反映。

第三,城市社区居民经营楼宇农业的人数在增加,而且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呈现出家庭成员经营楼宇农业的低龄化趋势和多空间经营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社区家庭将自家的屋顶、阳台、房屋外墙、庭院作为种植蔬菜、花草的空间。

第四,当今的城市社区居民经营楼宇农业的动机比较复杂,归纳起来有改善居住环境、丰富日常生活内容、打发闲暇时光、为家庭提供安全食物等心理考量。

第五,城市社区居民经营楼宇农业,客观上产生了诸多功能,如扩大城市社区绿色空间的功能、改善城市社区生态环境的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功能、传承农业文明的功能。这些特殊功能是保证推动楼宇农业在城市社区发展的根本理由。

篇2:农村社会学专业开题报告

一、研究课题

日常生活视域下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经营活动研究

二、研究方向

农村社会学

三、研究缘起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城市逐渐取代乡村而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聚居地。众所周知,城市是伴随着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发展和扩张的。当今社会,人类对生活的追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因为在经济发达的工业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有基本保障,人们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生活内容,如健康的身体、闲逸的娱乐、安全的食物、医疗保健等。这些在现在的城市里都是比较欠缺的。第一,在城市里,由于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利益冲突,市民难以与周边邻居建立和谐的心理沟通关系,所以城市市民的心理都比较压抑。第二,激烈的社会竞争、快速的生活节奏,都市人所感受到的生活压力要比乡村居民强烈很多,出现“过劳死”、“亚健康”现象就不难理解了。第三,城市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水泥盒子,生活在这样的钢筋水泥森林中,人们无法亲近大自然,钢筋水泥将人与绿色隔离。按照现在的发展模式,城市发展的越快,市民与绿色的自然环境距离就会越远。第四,城市人口高度聚集,个人社会活动圈子集中,身不由己的应酬导致个人独处清净时间在减少,所以,市民想过上清净、闲逸的生活。

有专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H省Z市被调查的对象中,有40%的人感到心理压抑;25%的人认为城市人际关系复杂,感到心理压抑;只有12. 5%的人喜欢过城市生活。可见,市民对城市生活感到满意的不多,绝大多数的市民想改善城市生活境遇,不喜欢城市生活的人自然就向往农村的田园生活。同样在H市的调查中,有56%的人选择田园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通过意向调查发现,当今市民向往的田园生活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庭院种植、郊外农家乐休闲度假、乡村体验旅游等方面,而其中选择庭院、屋顶、阳台等地种植植物的比例达到45.1%。`当今社会,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和空间随着城市的开发与发展日趋恶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途径之一就是开拓城市的绿色空间,建造田园都市。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和居住环境提出更高要求,科学技术和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要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2。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压力以及人类自身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城市建设者和规划设计者的目光集中向了建筑物的屋顶、阳台、墙壁等。

四、研究意义

从实践角度分析,该项研究利于楼宇农业生活方式在城市社区的扩大。通过本文对楼宇农业生活方式兴起原因、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产生的特殊功能等表征问题的研究,唤醒城市社区以及政府对楼宇农业生活方式的重视,也利于这些城市主体对这种另类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认识,从而倡导市民践行此类生活方式,推广此类生活方式。

从理论角度讲,楼宇农业生活方式是城市社区非主流生活方式,因而,很少有社会学者对楼宇农业生活方式展开研究。故该项研究,第一,具有丰富当今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研究内容的理论意义;第二,因揭示当今工业社会的城市家庭生活远离人类生活本真和出现异化现象的趋势,并用楼宇农业生活实践批判当代城市工业生活方式给市民带来的种种危害,具有丰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意义;第三,因楼宇农业是都市农业的一种类型和该项研究从生活方式角度对楼宇农业进行社会学研究,所以,该项研究不仅具有丰富都市农业研究内容而且具有开辟都市农业理论研究新视角的理论意义。

五、研究目的

目前大多数城市社区居民的闲暇生活是打牌下棋、K歌、聚餐、开party、逛街等娱乐活动,并把这些娱乐活动作为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但是这些日常活动没有产生改善个人健康状况、美化家庭环境、改进社区生态状况等积极功能。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私家桥车的普及、水泥森林的迅速扩大,城市社区尤其是大城市的社区的污染日益加剧,绿色生活空间越来越小,空间辐射日益严重,正在摧残市民的身心健康。因此,特别需要绿色生活方式来消解这些不利因素对市民生活的危害。楼宇农业以它廉价、环保、健康的特质越来越受到市民尤其是高龄市民和有闲市民的青睐,成为转变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目标和方向。

本研究的目标是,基于生活方式理论和多功能农业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在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证、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的方法,从微观层面分析楼宇农业生活方式对消解工业社会生活方式异化和促进市民健康生活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城市居民从事楼宇农业的动机和楼宇农业的多元功能。

六、研究结论

第一,楼宇农业是城市社区居民为了获取食物、增加家庭收入、强身健体、改善住区生态环境或打发闲暇时光,利用室内室外可用空间,从事种植和养殖活动的过程。楼宇农业是都市农业的一种,集生产、种养、审美、创意、创作、健身、体验、教育于一体,能产生生态、经济、人文功能。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生活方式是城市社区居民将楼宇农业作为闲暇时间内的活动对象,是城市社区居民及其家庭日常生活的典型手段、方法和形式。

第二,楼宇农业是工业社会的城市社区居民应对城市社区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活与工作压力大等生活问题,选择的一种适应性新型生活方式。是工业社会城市社区居民在生活方式上的必然选择,具有社会运行的必然性。楼宇农业成为城市社区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工业社会城市生活状态的必然反映。

第三,城市社区居民经营楼宇农业的人数在增加,而且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呈现出家庭成员经营楼宇农业的低龄化趋势和多空间经营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社区家庭将自家的屋顶、阳台、房屋外墙、庭院作为种植蔬菜、花草的空间。

第四,当今的城市社区居民经营楼宇农业的动机比较复杂,归纳起来有改善居住环境、丰富日常生活内容、打发闲暇时光、为家庭提供安全食物等心理考量。

第五,城市社区居民经营楼宇农业,客观上产生了诸多功能,如扩大城市社区绿色空间的功能、改善城市社区生态环境的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功能、传承农业文明的功能。这些特殊功能是保证推动楼宇农业在城市社区发展的根本理由。

七、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缘起

1.2研究意义与目的

2、研究设计

2.1核心概念

2.2分析视角与理论依据

2.3实证研究方法

3、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生活方式兴起的根本原因

3.1中国城市生活异化表现

3.2城市生活异化给城市社区居民带来的危害

3.3楼宇农业是城市社区居民应对城市生活异化的新型生活方式

……

篇3:社会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社会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农民工社会保障分析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1)农民工队伍逐渐壮大,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功勋卓著的巨大贡献。有专家测算,农民工每年给城里留下的增加值有一两万亿,同时。农民进城务工。每年可为农村增加5000—6000亿元收入。

(2)农民工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的企盼与现实中不公平的社会待遇产生矛盾。

进入21世纪,尽管追求经济改善仍然是农民工流动的最大动因,但新一代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开始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他们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

农民工对尊重和平等需求的增长与现实中不公平的社会待遇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

(3)农民工保障问题引起经济界和政治界的关注。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的两会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权益问题的解决是代表和委员们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议题,而且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

(二)选题意义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农民工就可能放弃土地保障,让渡土地的使用权,农村就可以实现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活动按市场来运行,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建立一个对所有生活在城镇中的人具有一个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政治稳定和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三农”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人地矛盾和城乡矛盾,而农民工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为缓解“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之路;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需要,体现了公平与效率,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整合和稳定;

最后,从农民工自身的角度来分析,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可以保农民工基本权益,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生活质量和发展需求;

二 国内研究的现状

国内学术界也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一些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及原因的研究。

卢海元认为城市农民工人目前实际上处于社会保障的空白地带;陈锡文(2004)认为农民工虽然进城创造了财富,但大量农民工都没有社会保障;王文韬等(2004)通过调研后指出,面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位及其对工伤、医疗保险的迫切需求,政府也尝试和制定了一些面向农民工的参保办法,但效果难如人意。宫晓霞()指出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屡遭忽视,社会保险不容乐观。

(2)有关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探讨。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学术界还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论。有学者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够,为城市农民工人建立社会保障会提高国内企业的成本,会降低中国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且认为土地就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因此不应该业不必要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陈平,)。

(3)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4)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意义。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意义。第一,政治意义:郑功成等(2004)指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政府着眼长远的要求。董理()指出社会保障是国家赋予每个劳动者的一种权利,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保障农民工基本公民权的需要。第二,经济意义:王和、皮立波(2004)指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新时期社会反贫困的重要举措。农民工作为农村“精英分子”的身份和责任使得他们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对其家庭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极有可能因伤、因病而致贫甚至于返贫。袁志刚()指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可以提高农民工抗风险能力,降低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对于拉动内需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第三,社会意义:罗志先(2005)认为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快速实现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和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需要,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I它不仅有利于兼顾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王涛等(2005)认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关系其权益维护,也关系到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5)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其他方面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有效解决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也有许多学者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三 研究内容和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的内容

农民工维权备受社会关注,其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凸现,正视问题翠在并积极求索化解直到势在必行。 本文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树立和介绍,并对研究状况做了研究评析,一期为该领域研究的加强、深化和拓展提供一些必要参考.本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原因、必要性及现实意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利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二)论文框架

新形势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概述新形势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概述新形势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概述新形势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概述

(一)农民工概述

1、 农民工定义与群体特征 2、我国农民工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现状 3、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 农民工问题的新形势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

我国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我国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我国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我国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一) 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理念的内在要求

1、生存权理念 2、社会公平理念 3、社会连带理念

农民工身份转变和风险应对的现实需求

1、农民工身份的转换 2、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 3、农民工需应对多种风险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现状及原因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现状及原因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现状及原因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1 、社会保险现状 2 、社会福利现状 3 、社会救助现状

(二)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1、法律制度上的原因 2、体制上的原因 3、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4、思想观念及认识上的原因

(1)、立法上的原因 (2)、执法上的.原因 (3)、司法上的原因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构

(一)立法模式的选择

(二)完善法律体系,建构具体完备的法律制度(简述) 1、工伤保险法律制度方面2、医疗保障法律制度方面3、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方面 4、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方面5、建立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 6、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三)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农民工维权意识

(四)三方守法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的进程

(五)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法律监督

(六)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各方法律意识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实现过程中的实现过程中的实现过程中的实现过程中的法律保护

(一)落实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基础

(二)强化农民工社会保障权法律实施机制

(三)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制度

结语

四、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按照任务书的计划进度按时完成论文写作,论文结构合理、逻辑性要强、概念使用要准确,语言清晰。并在写作过程中采取以下研究方法、途径。

1.法条、案例实证法:引用法条说明目前我国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规定。引用真实案例说明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缺陷。

2.文献索引法:根据文献资料的收集,总结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分析比较法:通过对收集的文献资料的分析,采用比较法,比较这些年来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变化。

4.总结归纳法:总结比较、调查等分析出来的结果及各经验,利用归纳法,就现实生活如何保障农民工权益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陈运遂、周奕. 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保障分步实施建议[J].农村经济,(1).

[2] 鲁良才. 积极关注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发展论坛,2009(1).

[3] 王桂芳.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2).

[4] 毛光烈.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实践中的合作问题分析-以宁波地区为例[D]. 上海:上海大学文学院,,9.

[5] 刘星星. 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J]. 中国商界,2009,4. [6] 姜首聿. 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2009(2).

[7] 李燕珍、李刚. 浅谈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 当代农机,2009(4).

[8] 刘秀红.关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的思考. 渤海大学学报,,1.2

[9] 郑功成等. 农民工社保背后的七大问题[J]. 半月谈. 2004,7.

[10] 迟丽红. 法律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J]. 时代经贸,2007-07(5).

[11] 刘军、李丽.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 9.

[12] 张跃进. 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 [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7:144-146.

[13] 曾祥炎,王学先,唐长久.“土地换保障”与农民工市民化[J].晋阳学刊,2005,6.

[14] 正义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

[15] 孙树菡、张思圆.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OL].

[16] 孟利利.城市化进程的的瓶颈—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失[J].沈阳大学学报,2007,2.

[17] 罗志先.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J].科学决策, 2005,12.

[18] 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19] 杨立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

[20] 张启春.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J].江汉论坛.2003,4

篇4:社会学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一)选题目的

1、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和探讨,深化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探求公共管理理论对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对中国政府政府职能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并提出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建议。

3、系统检验自己参加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学习以后,在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的学习收获,特别是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方向的研究能力。

(二)选题意义

1、对该课题的研究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2、研究该课题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解决当前最突出的经济和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

3、对该课题的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学术价值

1、研究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设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体系,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标准化和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

2、丰富和完善我国在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加快推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四)研究现状

1、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步步完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外压力越来越大,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和报告也进入一个繁荣期。

2、“中国政府应尽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的一系列国际国内新情况。”这是目前国内外一直公认的观点。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是对我国加入WTO的`承诺的兑现,也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显得尤其艰巨,当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比较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政府是由“效率型”向“效能型”政府转变还是由“全能型”向“有限型”政府转变或者是指令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3、目前学术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职能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进行合理转变以及转变后的政府主要实现什么功能。

(五)个人准备

1、材料准备情况:搜集并阅读的论著主要有:金太军:《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社区治理丛书》、《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叶劲松:《转型期的地方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朱光磊《现代政府理论》;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邹伟《政府职能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张E,杨芸:《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探讨》;顾艳君《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政府职能定位》。

2、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的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理论依据,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正确的对策、观点。

二、论文结构框架(主要观点)

前言(内容提要)

一、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特点

1、以经济职能为重心

2、以经济和法律手段间接管理经济

3、政企分开

4、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作用

5、政府和社会相互协调

(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缺乏有效率的市场环境

2、依法行政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不高

3、政府职能履行效率低下

4、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不到位

5、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异化现象严重

(三)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必要性

1、政府职能改革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政府职能改革是我国有效防止和纠正“政府失灵”的需要

3、对国际风险承担能力较弱

二、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观点及启示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国际先进经验

1、政府支持本国经济的方式发生变化

2、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

3、政策针对的范围发生变化

4、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社会政策

5、各国政府可以利用国际资源解决国内问题

篇5: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1. 浅析大学生炒股的博弈心理现状

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

3. 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4. 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5. 读懂“90后”才能获取真正的生力军

6. 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对策

7. 关于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探索

8. 信任与公平:青年社会心态的区域比较

9.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10. 试论专业化. 职业性社会工作推进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分析

11. 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12. 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

13. 民国时期女大学生婚姻观研究

14.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课程实训模式--以公关课程为例

15. “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服务本土化模式创新--以佛山市里水镇“事实孤儿”保护项目为例

16. 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

17. 穗. 港两地青年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18. 90后男大学生穿着行为分析

19. 双语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分析

20. 罗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21. 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

22. 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

23. 统计学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24.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社工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

25. 新常态下社会思潮的存在逻辑与新表征

26. 大学阶段数据分析师的培养研究

27. 社会工作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

28.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现象的探讨

29.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

30. 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意义探析

31. 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32. 实践性教学在女性学课程体系中的运用

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声望排序及变迁研究

34. 基层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辅导改革初探

35. 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

36. “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报告

37.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38. 对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39. 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的调查

40. 国外青少年移动网络通讯设备使用情况研究综述

41. 甘肃省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羞耻感. 述情障碍. 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42. 农村大学生“诉贫伤害”的社会学分析

43. 症结与破解:受怀旧风影响的大学生恋爱观

44.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45. 论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原因

46. 家庭依恋模式对杏林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案研究

47. 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48. 大学生亲密关系暴力的相关研究评述

49. 社会工作人才保障激励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50.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低头族”的启示

51. 湖北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的实证分析

52.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53. 改进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方法及其意义

54. 信息化环境下应用统计学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研究

55. 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56. 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共同体”研究

57. 信息技术女性用户对信息技术设计的影响

58. 关于高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评价

59. 大学生亲子关系与朋友关系的相关研究

60. 常见校园犯罪的法律说明及其预防

61. “90后”大学生异性交往观念--以婚前性行为接受度为分析重点

62. 浅析知青群体文化心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63. 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现状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64. 儒家交往礼仪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培育的启示

65.平衡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

66. 基于学生需求和学习规律的社会心理学教学改革

67.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探析

68. 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民众社会主义幸福观的形成

69. 基于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培养视角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研究

70. 90后大学生网络与现实社交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以宿迁学院为例

71.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思考

72.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性别的调节作用

73. 青少年学生弑师行为实证研究--以58起弑师案为例

74. 论青年人的担当与社会认知

75. 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

76. “男孩危机”“剩女现象”与“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领域性别比例逆转带来的社会性挑战

77. 浅析家庭伦理剧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78. 女大学生如何职场定位

79. 个体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基于五所高校的数据分析

80. “互联网+”时代下在校大学生网瘾问题研究

81. 大学生面试礼仪公选课教学中的思考

82. 从就业视角研究大学生社交礼仪文化能力

83. 当代大学生同性恋状况探究

84. 媒介对女大学生性别文化认同之影响--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

85. 社会工作在单亲大学生救助领域的介入

86. 社会网络中信任关系对大学生创业的动态影响--以闹闹音乐栈为例

87. 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征及其主观原因

88. 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

89.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态度研究

90. 社工专业大学生开展校园社区专业服务研究--基于服务学习方法

91. 大学生社交网络关系强度对求职满意度的影响

92. 舞蹈美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礼仪文化研究

93. 调研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

94.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95. 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

96. 丧亲大学生危机干预个案研究

97. 大学生的消费与认同建构--基于家庭收入水平差异的比较分析

98. 唯好优:无所畏惧,有所追求--专访女大学生职场衔接训练营CEO. 唯好优创始人刘治敏

99. 大学生农民工社会融入思想分析

100. 女大学生性罪错新趋势与应对措施

101. 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与恋爱暴力的关系

102. 大学生父母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103.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的影响

104. 当代大学生利他行为调查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105. 90后大学生的社会性分化及其潜在后果

106. 浅议当代大学生就业中的“拼爹”现象

107. 基于异化理论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预防模式探析

108. 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状况调查研究

109. 三国杀小组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研究

110. 学校社会工作嵌入:高校辅导员功能拓展与角色重塑

111.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实践教学问题探讨

112. 伴侣关系教育的临床研究进展

113. 现代与后现代女性主义心理学解读--从“8月劫”女大学生事件评论谈起

114. 女性学教育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

115. 社会支持与自尊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116. 大学生与父母沟通联系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宿迁学院为例

117. 功能冲突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人际冲突

118. 国产家庭伦理剧对女大学生择偶观的影响分析

119.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研究

120. 手机上网与大学生交往行为变化及对策--以湖北十堰市高校为例

121. 大学生义工志愿服务活动的设计与探索

122.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群体人际孤独影响的研究

123. 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运用

124.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研究

125. 预防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环境优化研究

126. 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探究及其引导

127. 中国公共关系行业人才及培训现状调研报告

128. 广西社会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

129. 论“低头族”现象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

130. 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131. 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防治对策研究

132.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探究

133.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济南5所高校为例

134. 基于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效果研究

135. 论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特征. 原因及对策

136. 浅谈心理障碍大学生及其权益保护

137. 鼓励大学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

138.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比对研究

139. 基于弗洛姆消费异化视角的大学生消费问题探析

140. 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现状及干预对策研究

141.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142.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困惑与超越

143. 内隐. 外显暴力态度对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的预测研究

144. 大学生网络游戏消费现状调查与思考

145.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 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146. 挑战与机遇对大学生心理的冲击和思考

147. “90后”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现象分析

148. 大学生社会网络对社会兼职影响研究

149. 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其工资收入的风险分析

150.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重庆市“青春健康高校行”为大学生性健康“开课”

151.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基本心理需要的关系

152. 明星吸毒的原因分析及其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53. 大学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与恋爱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154. 网络游戏对广西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55. 叙事治疗在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156. 浅析女大学生生态消费模式的培育

157.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影响研究

158. 大学生羞怯与手机成瘾倾向: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159. 独立学院统计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篇6: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论文题目:《试论会计信息失真》

一、 文献综述

现就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及相关文献做一综述,并对这些文献做出简要的评价。

1.李爽先生等主持关于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研究 在李爽先生等主持编写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研究》中,运用规范性方法,使用演绎的方法构建会计报表粉饰的基本理论,分析会计报表粉饰的防范和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 ⑴李爽先生等分析了我国会计报表粉饰的动因,主要包括: 国有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动因包括7个方面: ①奖金动机。 ②确保职位动机。 ③借款动机。 ④纳税动机。 ⑤推卸责任动机。 ⑥隐瞒违法动机。 ⑦政治动机。 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的动因包括4个方面: ①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 ②配股动机。 ③避免处罚动机。 ④炒作股票动机。 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动因包括2个方面: ①纳税动机。 ②利润分配动机。 李爽先生等在分析了粉饰会计报表的动因的基础上,从十二个方面分析了历史会计报表粉饰方法及未来会计报表粉饰方法的三个方面,运用搏弈理论对会计报表粉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防范会计报表粉饰的方法,具体阐述了会计报表粉饰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 ⑵会计报表粉饰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主体: ①会计报表粉饰的经济后果与法律责任问题的出现。 ②会计报表粉饰中的法律责任主体。 法律责任的认定及其认定机构 ①企业管理当局法律责任的认定及认定机构。 ②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及认定机构。 ③其他法律主体法律责任的认定及认定机构。 法律责任的种类: ①现行的规定。 ②关于行政责任。 ③关于刑事责任。 ④关于民事责任。 ⑤法律责任的分担。 ⑥法律责任的确定性与法律责任的严厉程度。 李爽先生等在大量研究之后针对杜绝粉饰会计报表,提供真实的会计资料,提出了相关政策的极具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启发的意义。

2、綦好东先生关于会计舞弊的研究 綦好东先生在《会计舞弊的经济学解释》中从合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会计舞弊的产生机制,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摊机制进行研究,认为会计舞弊实际上是相关自然人趋利行为的'一种结果。应追究行为当事人的的民事和刑事责任,从依法治理、有效监管、预防、发现、追究(惩处)机制入手,规范公司管理当局、中介机构、大股东、政府行为;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与咨询业务连体,实行审计轮聘制。以期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舞弊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3.薛祖云博士关于会计信息管制的研究 薛祖云博士在《会计信息市场与市场管制——关于会计信息管制的经济学思考》中,应用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的观点阐述会计信息的管制问题,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薛祖云博士提出纠正市场失灵的办法就是会计信息市场的管制,应以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的结合为目标。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我国向国际惯例靠拢的会计改革具有推动和借鉴意义。

4.蒋燕辉先生关于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的研究 蒋燕辉先生在《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中,从内部监督系统和内部控制两方面,对会计舞弊和腐朽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认为强化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是一项战略性的规划。建立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机制,是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营及腐朽的一项重要举措。

5.徐融、寸晓宏关于会计信息故意性违法失真防范的研究 徐融、寸晓宏在《会计信息故意性违法失真的防范》的文章中,从加强道德规范、加强法律约束、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检查、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和会计违法成本、营造会计人员“独立”的格局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对故意性违法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是根治会计信息失真、杜绝弄虚作假和粉饰舞弊的有效方法。

6.葛志兴先生关于会计信息供求质量特征及矛盾的研究 葛志兴先生在《会计信息供求质量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文章中,对会计信息需求质量和会计信息供给质量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会计信息的供给与会计信息的需求在质量上是存在矛盾的。认为解决矛盾的基本协调思路是:改革会计系统内部结构、优化会计系统外部环境、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小结: 以上是有关学者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他们运用不同的方法总结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分析揭示企业及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阐述根治的措施和方法。具有极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二、选题的目的意义

我选的论文题目是《试论会计信息失真》。我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是因为:近几年来,连续不断发生的由于会计舞弊而导致的财务丑闻,其直接结果是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使会计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会计信息的失真已成为危害严重的社会问题,并进而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由会计诚信缺失,普遍的会计舞弊带来的会计信息的失真,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面对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总理于4月16日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题写了“不做假帐”的四字校训。同年10月29日又在考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工作时,强调指出:“‘不做假帐’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表明了国家对此问题的重视和坚决杜绝治理的决心。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有关呼唤诚信,规范会计行为,不做假帐,加快提高财会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探询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等的呼声越来越高,而GDP每年以8%的增长率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尤其需要规范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来反映企业经营发展的真实情况。为什么一方面会计规范建设日臻规范,另一方面违规事件又屡禁不止呢?它的根本原因、表现手段有那些?有何危害?现行制度有何缺陷?解决的办法和治理措施有那些?有关人员各自应承担责任的明晰而具体的制度解释和设定等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彻底治理和解决,对诚信的回归,对经济的持续增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加入WTO 之后,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种外在推动力,中国经济由此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大门。经济的全球化带给财会人员一个崭新的课题就是财务会计的国际化,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必须全方位与国际惯例接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尽快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财务会计信息诚信披露制度;找寻缺失已久的诚信,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很好的发挥会计职能,有助于市场的有序运行,使会计工作上一个新水平,使会计真正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实现中国经济腾飞的作用。

三、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共分为四部分,现就各部分所包涵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1.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分析。

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从国有企业的产权机制、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准则的执行、外部审计监督、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3.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分析 就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市场经济的会计诚信和影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来分析其造成的危害。

4.会计信息失真的结论和治理建议 ⑴结论:经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决不仅仅是会计人员本身的问题造成的,也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不单纯是一个学术理论问题,抑惑是一个经济问题,它更是一个需要从源头上去治理腐朽的政治问题。 ⑵治理建议 ①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②健全民事赔偿制度,加大违法处罚的力度 ③改革管理体制,推行会计委派制 ④加强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加快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建设。 ⑤加强营造会计人员“独立”的格局,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⑥加强中介组织管理和外部监督,推进有限合伙制事务所“二次改制” ⑦进一步改革、完善会计制度。 ⑧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对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 ⑨实施会计账薄的监管,加快财务电算化建设

四、论文的实现计划

1月31日至2月28日查阅文献,

3月1日至15日开题,

3月18日至5月10日论文写作,争取4月25日前完成论文初稿。

五、参考文献目录

1. 李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版。

2. 吴安平、茹建英、张尚民:《权益信息失真查证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版。

3. 李锋:《浅谈会计假帐的危害及对策》,《交通财会》,第

篇7:幼师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幼师是幼儿园老师,要能弹唱跳画讲。本文将介绍幼师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幼师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幼儿为自己的发现和成功而喜悦,还是因遭遇困难和失败而沮丧,教师的支持都将是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支持,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教师无效支持的表现

教师的无效支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状况:

单一支持:即教师的支持缺乏多样性。单一支持包括两种:一种是纯物质支持,即物质环境和操作材料虽然丰富,但教师与幼儿缺乏情感交流,只是 放手 让幼儿自由探索,对幼儿的反应大多是消极或中性的;另一种是统一性支持,即教师对幼儿既有物质支持,又有情感支持,但在不同时机,对于不同对象、不同教育内容均给予类似的支持。

无意支持:即教师的支持带有随意性。由于教师事先不明确支持的目的,在活动中总是忙于应付幼儿各种各样的要求,谁有要求就支持谁,走到哪里就支持到哪里。教师反而成了活动的焦点,这便是所谓的 焦点现象 。

过度支持或相反:即教师的支持未能把握好尺度。主要表现为支持过多、过细、过于集中或相反。有的教师对于幼儿缺乏信心,总是无条件地给予帮助;有的教师则较长时间地把注意集中在某个或几个幼儿身上,不经意间忽略了其他幼儿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盲点现象 。那些处于教师视觉盲点的幼儿常常游离于活动之外,无所事事。

教师无效支持的原因

教师提供的支持之所以低效甚至无效,主要是因为:

教育行为惯性的影响

尽管教师在活动中试图扮演支持者的角色,但长期以来教师习惯充当科学知识、技能的传递者和幼儿活动的评价者。在新的角色意识形成和内化的过程中,教师必然受到旧习惯的影响。

对支持对象的特征不明确

幼儿的科学活动不同于成人的科学活动,它往往是个人的、经验的、主观的,并富有童趣和想像。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总会涌现许多新奇的想法和做法,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产生各种新的需要。如果教师对此心中无数,支持便会无从入手。

缺乏支持策略

幼儿科学活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随机性,其探索过程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这就要求教师给予适时、适宜的支持。但是,由于缺乏支持策略,有的教师不能及时追随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捕捉不到支持点;有的教师虽然抓住了时机,却不能以恰当的方式提供有效的支持。埃莉诺、杜克韦斯在表达 主动的 课堂的概念时说, 好的教学方法必须包括向儿童提供这样一个场合:使他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的实验,实验各种东西以观察结果,操作各种东西,提出问题并给自己寻找答案,使他某一次发现的东西与另一次发现的东西相吻合,把他的发现与其他儿童相比较 。

教师提供有效支持的主要策略

根据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笔者认为,要支持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索,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支持策略,其中建立良好的支持型师幼关系十分重要。

有效的物质支持 材料与工具

教师不可能随时照顾到每个幼儿,所以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活动前应充分预知、设计,明确自己将要对哪类幼儿提供哪些支持以及怎样支持,然后创设具有针对性的环境,使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和准备材料、工具,进行探索和交流。材料最好是常见易得的,使幼儿明白 科学就在身边 。例如,大班科学活动 聪明的蓝精灵 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实验初步了解 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 这一现象。为此,教师不仅提供了米汤、面粉水、碘等主要材料,还准备了幼儿常见的香蕉、苹果、黄瓜等作为备用品。当幼儿进一步提出可否用碘来找含淀粉的东西时,教师便鼓励幼儿从各种材料中自由选择并制作实验用的 溶液 (如香蕉汁、黄瓜汁等),以寻找含有淀粉或碘的东西。

必要的方法支持 猜想与验证

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猜想与验证是科学探究的中心环节。教师应尽量为幼儿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与同伴互相质疑,并在操作活动中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或独立进行,或与同伴合作,不断用观察到的新现象强化、丰富和调整原有认识,逐渐建构起新的知识经验。

生动的情感支持 认同与惊异

教师应以接纳的态度为幼儿创设平等、自由、令人惊异的探索氛围。一方面,教师在提供帮助前应向幼儿表示认同和理解,使他们明白教师也曾有过类似感觉,所以懂得他们此刻的感受。另一方面,教师可对某一事件表现出惊异,从而引发师幼的情感共鸣和幼儿的认知冲突,促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例如 聪明的蓝精灵 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 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 这一现象。教师组织幼儿记录验证结果,当幼儿A提出 黄瓜汁遇到碘会变蓝 时,有幼儿立刻表示反对。这时,教师表露出很惊奇的神情: 哦?怎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呢? 这引起了幼儿的议论。一个幼儿提出: 一定是哪里出错了,再试试吧! 第二次试验,幼儿A的结果与上一次大相径庭。经反复尝试,他终于找到了原因: 刚才我蘸黄瓜汁的棉签碰到米汤了,所以遇到碘才会变蓝。

多向的行为支持 关注、参与和交流

教师应积极关注每个幼儿,对幼儿的发现、失败和冲突都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给幼儿一种支持感。活动中,教师应适时、适宜地参与幼儿的活动。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延迟反应,给他们独立面对问题的时间,同时观察他们是如何尝试解决问题的。若幼儿对遇到的困难确实力所不能及,教师可及时介入,通过提问、提供类似经验、提出多种建议等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点拨,或者以活动伙伴的身份进行示范。最后,教师可鼓励幼儿之间进行积极、充分的言语和情感交流。此时,教师要善于倾听,真正理解和包容幼儿的不同观点,并通过及时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反馈,帮助幼儿理清思路,为幼儿提供一些新线索,使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与行动,保持探索的信心。例如,在讨论 恐龙有多大 时,幼儿甲说: 我认为恐龙的腿跟天花板一样高。 教师看看天花板,表情疑惑地问: 你是指所有恐龙还是有些恐龙? 幼儿乙看看天花板道: 不可能是全部恐龙,也许只有雷克斯暴龙。 在这里,教师用极其简明的头部动作、眼神和简洁的问题帮助幼儿反思,使幼儿理清了思路,体会到了科学的严谨。

篇8:新闻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各类企业组织危机频发,从强生、宝洁、雀巢等大型跨国公司,到冠生园、巨能钙、康师傅“水源门”等具有国内知名品牌产品的民族企业,都不同程度遭遇了由产品问题引发的各种危机。科技日益发达,全球化进程加快,公众权利意识高涨,以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等都是引发危机的诱因,而传播快、渠道多、受众广、影响深的大众传播环境成为诸多因素中的重要一环,传媒的发达加速了危机的蔓延,扩大了危机的冲击面。

甚至危机真相未明之前,某些媒体的失实报道造成一种“媒介审判”的效果,直接冲击了企业的形象,形成了由媒体、企业、公众等多种利益相互争夺的危机情境,也引发了媒体与企业间的深层矛盾。

二、本课题研究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目前,基于企业危机频发的现实状况,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公关学、传播学的教授或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危机传播领域,多数研究集中于从不同学科视角对危机概念的厘清和阐述以及从企业管理角度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但是,从传播学视角审视大众传媒在危机建构中的作用,特别是媒体如何影响了危机情境的形成,以及“企业一媒体一公众”三方在危机传播中的互动格局等问题尚无深入研究。

当企业遭遇危机时,如何及时与媒体进行沟通以避免更大损失,如何通过有效公关重塑企业形象,以及如何借助媒体的力量化危机为“转机”,成为很多企业领导者正在求解的现实问题。而从危机传播理论出发,探寻媒体对危机的建构过程和呈现方式,解析媒体在危机传播规律下的报道特点,反思大众传媒在危机报道中的不足,重构媒体与企业的和谐关系,无疑是一个具有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2、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了第五个危机高发期。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人民内部的各种冲突和矛盾、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等等来自方方面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危机,正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峻考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这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公共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居安思危、审时度势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通过有效的危机传播来预防和化解危机,协调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现实进行考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具体措施,这亦正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三、本课题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早期的危机传播研究多数集中在个案研究,从事危机传播研究的.学者多为管理、公共关系学的教授或学者。他们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解决企业在现实中面临的一个个具体问题,比如在危机中如何保护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如何制定危机传播计划,如何进行危机演习和训练,危机后信息传播有效性的分析等等。

英国学者迈克尔里杰斯特的《危机公关》一书通过剖析企业危机管理的一些案例,总结有关的经验。它侧重探讨危机管理的策划、准别和训练,并由此向企业提供一些实用的危机管理准则。它囊括了那些研究危机管理和处理过重大危机的专家的经验之精华。

美国学者罗伯特希斯的《危机管理》一书对危机管理的四个方面进行了有机的整合,突出了危机管理者遭遇危机时必须有效完成的工作。基本的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管理者考虑如何减少危机情境的发生,如何做好危机管理的准备工作,如何规划以及如何培训员工以应对危机局面,并从中很快复原。

著名的危机公关专家提莫斯库姆的《危机传播与沟通》一书中探讨了危机管理的基本路径之一:议题管理。他认为这既关联到危机管理的基本理念,又可操作化为危机管理的具体行动。议题管理可以区分为前置管理、中间管理和后置管理。三类议题管理皆指向一个目标:引导和控制危机舆论,创造有利的危机管理环境。

诺曼R奥古斯丁的《危机管理》一书收集的八篇文章阐述了如何处理商业环境中的一些困难情况、危机和其他敏感问题的最新理念。

史安斌的《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一书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修辞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从理论和实物两个方面对危机传播和新闻发布进行探讨,试图对危机传播和新闻发布中的一些原理、规律和策略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为政府的主管领导、新闻发言人、新闻官员、公共信息官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建构和实际操作中的指南。

胡百精的《危机传播管理》一书比较全面地总结、梳理了国内外危机管理研究的成果,合理地将传播学的观念、原理和方法“移植”到危机管理研究之中,全书建立在一个核心假设之上:沟通关系与利益关系是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全部契约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而危机管理实质上就是对异化的沟通关系和利益关系进行重构和再造的过程。该书比较妥当地处理了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并对危机管理这门学问进行了创新,提出了“4C假设”、“3F假设”等一些新的论断。前者旨在揭示沟通、利益、共识和契约的内在联系,后者旨在突出危机传播流中与信息流和影响流杂糅一体的噪音流。

吴宜纂的《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实证》一书采用危机公关策略以及消息来源策略为理论基础,研究包括公共关系和语艺两个方面。

四、本课题研究内容提纲

本文选择从传媒和企业的二维视角来解析两者在危机情境中的各自立场和利益的博弈,通过探究企业对媒体的有效沟通策略和引导媒体的专业精神的回归,最终使二者统一于危机传播中的沟通环节。具体研究框架如下:

1、从传媒视角而言,根据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和梅洛维茨的“社会场景”理论,解析传媒在危机建构和危机情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我国大众传媒在危机报道中有违传播规律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不足,重塑危机传播中大众传媒的专业形象。

2、从企业视角而言,根据传播学上的议程设置理论以及公关学中的形象修复理论、沟通理论和危机反应策略,探寻企业在危机处理中的有效管理模式,特别是针对媒体的沟通策略。

3、从传媒与企业关系而言,通过对二者的利益关系和危机环境的分析找出二者的矛盾本质及冲突原因,根据危机传播规律和双方特点的解读,建构媒体与企业和谐的危机传播新体系。

篇9: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评价

一、选题依据、意义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目前国内有一些企业仅仅把财务报表视为向工商局、税务局或上级主管单位履行报告义务的工具,忽视了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管理层分析企业财务和经营情况、对企业财务和经营活动实施控制乃至依此进行决策的重要性。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研究,以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我选择财务评价作为我论文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财务报表内外部使用者的角度,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分析对象,依据财务报表的相关理论,对“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指出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管理者和投资者进行参考。可以为该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保障。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在财务评价问题上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陈晓红在《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一文中认为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于企业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张新民、钱爱民在()《财务报表分析精要》中指出,目前常用的财务状况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荆新、王化成()在《财务管理学》中写道:财务报表的分析经历了由资产负债表到利润表再到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也经历了一个由外部分析扩大到内部分析的过程。

戴维.F.霍金斯教授结合实际的企业情况写出了《公司财务报表与分析一书》()一文,文中对财务报表在公司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给予了肯定。日本著名会计学专家森疼一男(2008)针对日本企业活动对财务的影响写出了《企业经济活动与财务分析》,其中指出现金流量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渐使财务报表充实完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办法

(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二)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

1偿债能力的分析

2 营运能力的分析

3 盈利能力的分析

(三) 北京同仁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北京同仁堂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拟采取的办法:资料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分析、参考文献法

比率分析法、历史对比法、规范研究等。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及解决办法

难点:

1、怎样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对数据分析结果准确性的理解。

2、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结论为企业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解决办法:

1、阅读财务报表分析案例的书籍,参考企业的具体处理方式,就相关问题与同学讨论分析或咨询指导教师。

2、参阅相关企业是如何运用财务报表结论,及时与企业沟通以获得更多的内部资料,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寻找更多的机会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听取指导教师对论文提出的建议,并积极配合修改。

篇10: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五、论文工作日程安排

第六周至第七周 开题报告准备及开题答辩

第八周至第十周 撰写论文提纲 整理资料 外文译文

第十一周 论文初稿

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 论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 论文定稿、答辩准备

第十六周 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 Gabriel Hawawini,Claude Viallet. Finance of Executives Managing for Value Creation and Editon [M].The Dryden Press,:44-45.

[2] EugeneF・Brigham,Scott・Besley .Fiance Essentials of Managerial [M].Prentice-Hall Inc,:63.

[3] 洪宇峰,葛辉晶.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8,(2):12-13.

[4] 段禾青.财务会计对象要素概念探析[J].当代经济,2008,(2):37-39.

[5] 顾华哗.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新看点[J].上海国资,2005,(1):25-26.

[6] 钞天虎.财务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的差异比较[J].财务月刊,,(3):14-15.

[7] 郭复初,王学庆.财务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25-26.

[8] 张海军.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理论基础[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8-19.

[9] 许拯声.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指南[M].上海:机械工业出版,2007,(1):36-37.

[10] 董菊香.浅谈财务会计报表及附注的分析方法[J].现代商业,2006,(7):87.

[11] Brealey・Myers,Pri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M].Prentice-Hall Inc,2005:23.

[12] 田玉芝.透过财务报表认识企业价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J].绿色财会,2008,(1):23-24.

[13] Emery・Douglasr.Corporate Financial Management[M].Prentice-Hall Inc,2006:47-49.

[14] 张新民,钟爱民.财务报表分析精要[J].现代商业,2006,(8):9-10.

[15] 戴欣苗.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与策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61-62.

[16] 周扶.浅谈企业财务分析[J].河北企业,2008,(3):21-22.

[17] 王萍财.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7-18.

[18] 张宇.财务报表分析的宽视角[J].企业改革与案例,2008(1):33-34.

[19] 刘宪宏.企业内部财务分析方法研究[J].现代商业,2008(5):37.

[20] 李瑛.试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表外信息[J].财会纵横,2006 (2):15-21.

[21] 朱晓晖.财务报表分析若干问题探讨[J].财税与会计,2007,(8):54-55.

[22] Professor Harvey B. Lexmark. Steps to a Basic Company Financial Analysis[J].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May 23, 2006:123-124.

[23] Zhong lian Yang. Financial form analysis should be noticed problem[M]. The Shanghai University accounting courtyard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ecember 2008:23-25.

篇11:保险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选题背景和意义

选题意义: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挖掘潜在客户群,了解客户的需求,找出产品当中出现的一些缺陷,然后通过调查数据,展开一系列的宣传策略,其意义就是能够让财产保险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它本质作用,提高客户的财产保险的意识,扩大财产保险的影响力,通过对保险产品的完善,为人们的生活进行保驾护航。

设计主要内容

一、xx社区财产保险现状

(一)xx社区的整体分布和状况

(二)社区居民的财产保险的意识

(三)财产保险的覆盖率

二、社区财产保险存在问题

(一)整缺少财产保险的意识

(二)存在抵触心理

(三)没有正确看待财产保险的作用

(四)缺乏风险意识

三、财产保险的宣传方案

(一)开展财产保险的宣传讲座

(二)设立宣传网点

(三)利用自媒体进行宣传

(四)增加对于财产保险产品的完善

(五)通过意见领袖和口碑营销扩大产品影响力

主要设计方法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一些具有典型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找出来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文献综述法:通过图书馆,网络进行一些资料的查询和研究,然后对想要研究的论点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发展趋势和背景,同时对于研究的对象进行一个深入的料及,然后找到实际存在的问题。

篇12:保险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平安保险公司陕西分公司寿险业务发展战略分析

一、选题意义

当前,各个大城市已经快速的发展起来,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伴随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及医疗水平的不均衡为经济发展埋下隐患。保险业可以分担一部分责任,其寿险业务显得日趋重要。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是我国首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也是我国第一家有外资参股的全国性保险公司。平安保险从1988年成立以来,从一个深圳地方保险公司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第二大保险公司,我国寿险也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平安人寿内部优势明显,平安人寿将会有非常光明的前景。我国保险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外保险公司将会有非常激烈的竞争,结合陕西省地区的人文,经济进行研究,希望本文可以对陕西保险业有所帮助。

二、研究方案与预期成果

1.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论文拟从现有的相关理论与分析成果出发,拟通过进行大量网上调查、实地相关单位进行走访、调查等手段。进行扎实的实证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去粗取精,并结合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提炼、条理化出本人的个人研究观点,并加以具体阐述与论证,以达到完成最终论断的目的。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相关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保险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2.预期成果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了解陕西省寿险业务发展现状及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

(2).针对现状,找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解决措施。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论述了陕西省平安保险公司寿险业务的发展战略,通过陕西省平安保险公司遇到的问题和寿险业务的现状来分析未来的发展状况及机遇。并针对在当今环境和保险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正确的、具体的措施和对策,从而找出适合的发展方向及对策,扩大市场占有率,帮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论文提纲1.战略分析的概述

1.1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

1.2以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

2.平安保险公司陕西分公司的现状

2.1平安保险公司的概况

2.2问题的提出

2.2.1我国寿险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2.2研究的意义

3.平安保险公司陕西分公司环境分析

3.1外部环境分析

3.1.1中国保险业宏观环境分析

3.1.2中国寿险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3.2内部资源分析

3.2.1平安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分析

3.2.2平安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发展阶段分析

3.2.3平安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内部竞争能力分析

4.平安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发展战略方案的选择及实施建议

4.1平安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发展目标的确定

4.2发展战略的提出、评价及实施建议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1. 工作任务分解

第一阶段:以调研、收集资料为主,确认选题和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是撰写论文大纲阶段,主要是综合查阅及调研的资料,写出论文的提纲;

第三阶段:主要是论文撰写阶段,写出论文主要内容,并及时与导师联系,及时修改,写出第二稿、第三稿;

第四阶段:主要是论文定稿,并开始着手准备论文答辩;

第五阶段:主要是论文答辩阶段。

2.各阶段完成的内容及时间分配

2月1日――8日 下发论文选题方向,确定题目,公布指导教师名单

202月9日――11日 指导教师与学生对选题进行初步沟通

年2月12日――19日 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思考自己的论文选题的可行性,与指导教师确定最终论文题目

2014年2月20日――21日 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014年2月24日前 学生交开题报告

2014年2月25日前 学生交论文大纲

2014年4月25日前 学生交初稿

2014年4月26日前 指导教师对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2014年5月9日前 学生交二稿

2014年5月16日前 学生交终稿

2014年5月18日前 指导教师审阅论文,给出评阅成绩

2014年5月18日――20日 答辩组审阅论文,给出评阅成绩

2014年5月26日――30日 学科组论文答辩,给出答辩成绩

5月26日――30日 成绩汇总上报

五、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存在的问题等条件:

1.大学期间在校系统地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2.课外查阅并收集、整理了大量相关理论与实证资料;

3.网上浏览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有效整理;

4.去实地相关单位或企业进行实证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丰富、拓宽自身理论水平等

问题:

1.本人在相关领域所积累的理论素养还不够深厚;

2.时间相对较短,实地考查时间有限;

3.外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局限于个人外文水平有一定困难等

六、参考文献

[1]陈建桓.保险产品的营销特性分析.保险研究.,(12)

[2]刘朝晖.保险业竞争格局.资本市场杂志.,(3)

[3]马明哲.未来五年中国保险市场新格局渐显雏形.中通过经济信息.,(5)

[4]聂长流.目前保险业存在的主要你问题机器对策.研究与探索.2002,(8)

[5]谢耀龙.中国人寿保险经济分析引论.第一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6] Robert Gibbons, Kevin J Murphy. Optimal Incentive Contracts in the Presence of Career Concerns.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

[7]苗复春.我国人寿保险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2,(6)

[8] 顾 越.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商业保险.(4) [9] 刘平.中国中小寿险公司发展战略探析.中国保险.2012(12)

[10] 彭志坚.论寿险营销策略.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篇13: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目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是一个人精神生活所必需的。纯真的儿童更需要接触更多的自然的音乐。儿童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有一颗更善于倾听的心。要想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幼师应该在此点多发精力潜心研究。音乐教育应该把冗杂的知识系统化,把复杂的音乐明了化,教师针对儿童授课更应注意此点。一个国家的音乐教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启超先生有句名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做为一个国家的未来,音乐启蒙教育这一块国家应予以高度重视。如今摆在我们音乐幼师面前的一个问题如何推进落实音乐教学,并把它的地位和影响更好的展现出来。音乐启蒙教育要让少年儿童真正了解何谓音乐,真正发挥音乐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历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意义:音乐教学涉及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问题,也是音乐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对儿童音乐的启蒙教育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促进儿童发展是儿童教育的任务,是确定教育目标、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音乐教育则要尽音乐艺术之所能,发挥音乐艺术教育之优势来促进儿童的发展。音乐艺术之所能,音乐教育之优势,都可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中去探索,去挖掘。从事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既要把握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要熟悉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儿童音乐教育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欣赏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音乐的声音确不具有确定的含义,是非语义性的。但音乐能通过音调的变化表现出音乐的基本含义。音乐用声音来表达思想内容,是一种表情性的音响。我们知道音乐艺术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声音,声音只为听觉接受,儿童只有通过聆听音乐,接触音乐,有了一幅音乐的耳朵,才能更好的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把音乐作为人的八大智能之一。这一理论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中受到广泛而热烈的欢迎。柯达伊?左尔坦终生追求的目标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这个教育目标的哲学思想基础是他对于音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的理解。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满的人生。音乐是人的心灵的表现,音乐满足人在精神上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音乐是不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的精神食粮,得不到它的人只能生活在精神的贫血症中,没有音乐就没有健全的精神生活。”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文化绝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一个缺少了音乐的人来讲,他的文化是不完善。他还认为,好的音乐教育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发展,促进儿童智力和情感的平衡、健康成长。这样培养出的儿童,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不管他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成为一个比音乐上无知的人更有用的社会成员。音乐教育在学校的重要性,甚至超过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近年来,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认为的认知能力强弱差异,个性差异演化为认知结构、发展速度及心理特质的差异。要真正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适合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1) 概述音乐教育与儿童发展

2) 研究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3) 如何运用音乐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对策、建议、途径和方法等

四、本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进度安排

步骤:

1)确定论文题目,写出报告,确定大概方法

2)查阅资料,实地调研

3)整理记录,研究出科学数据

4)系统分析访谈记录与调研数据,写出调研报告

5) 得出结论,撰写论文

方法:实地调研,科学对比,记录分析,成果论文

研究的进度安排:

7月――208月 搜集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2011年8月――2011年9月 精读并分析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做摘录和整理。

1月――202月 编写发放问卷,进行访谈。

2012年2月――2012年3月 整理、统计并分析问卷和访谈内容。

2012年3月――2012年4月 撰写论文。对材料进行综合,最后成文,形成初稿。

2012年4月 交至导师对论文进行指导修改,最终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郑品乐.音乐欣赏时教师如何“描述音乐” [J].中小学音乐教育,

[3]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 [4] 张道一.艺术学研究[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5] 孔繁洲.音乐素质教育手册.中国文联出版社 [6] 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 [7]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 杨立梅 李妲娜.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M].海南出版社,

[9] 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

[10] 斯托洛雏奇.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1]褚灏.养成“健全人格”,造就“艺术的人生”[J].音乐研究,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七、院系或教研室审核意见:

1.通过 2.完善后通过 3.不通过

负责人:

年 月 日

相关文章推荐: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音乐专业硕士开题报告

3.计算机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4.音乐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5.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简化版)

6.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7.设计类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8.音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方法

篇14: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

一、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二、题目:日本固有のものの中国ZUについて

三、题目来源:真实 □、 自拟 ■ (二选一)

四、结业方式:设计 □、 论文 ■ (二选一)

五、主要内容:

本课题实际上主要研究的是汉语中一些来源于日本的外来词。对这些外来词进行分类研究,并就外来词中翻译的不准确,有异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翻译建议。来源于日语的外来词很多,有的是纯粹来源于日本本民族文化的外来词,像“歌舞伎”“寿司”“榻榻米”等。有的是词源来源于西方,经由日本翻译,后被中国采用的外来词,像“民主”,“科学”“大本营”等。如果统统作以分类研究的话,一来工作量繁重,二来枝杈太多,难下定论。作以本课题只就前一种情况,即来源于日本本民族的外来词为研究对象,对其翻译方法以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本文大体上拟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破题部分,即说明此课题的研究范围和前提。主要是对来源于日语的外来词作以归类,并指明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直译和和意译两方面的外来词分别举例分析。总结适用于直译和意译的一些规律。通过具体例子,指明意译中一些翻译不恰当,有歧义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第三部分将就翻译中还需要说明和考虑的一些其他问题作以探讨。众所周知,文字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本部分将从三章论述。第一,中日两国对于外来语的不同态度。第二,中日语汇间的复杂关系。第三,外来语的引入对于文化间的交流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

第四部分,对一些外来词的进行有趣的比较。如“日本料理”和“日本菜”,“章鱼烧”和“章鱼丸子”,“刺身”和“生鱼片”等。

第五部分为该课题的总结及展望,外来词的吸收不仅需要翻译技术的硬件支持,还需要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认识和了解的加深。

PS:任务书就主要内容和参考文献部分需要自己写,其他地方都差不多。

1先行研究

1.1日本国内における研究

日本では、多くの学者は日本Zと中国Zの照研究ついて文をいててきた。例えば大河内康の『日本Zと中国Zの照研究文集』では、日本Zと中国Zの同形Zについて深く研究をMんだとのである。また、h藤B预稀溉毡菊ZにおけるhZZ〖挨又泄Zの同形Z・趣伪容^」という文もk表しいた。外来Zの面では、那雅之は「外来Zの受容と消化?吸А工扦稀⑼饫凑Zをめぐって自分の解を述べていた。前述の文はほとんど言Zの相`点の比^を着目し、外来ZのUし方についてeに言及していない。中国における日本Zから外来ZのU名についての研究は日本にはまだないようだ。だから、本文は主に中国国内の物を参考Y料としてm当な中国ZのUし方を探索しようと考えている。

1.2中国における研究

2研究の背景と意x

2.1研究の背景

先生はいつも日本ZTである私たちに日本Zの辞でgZを{べるようにと要求している。なぜというと、中国ZUはいくらしくても、やはり加工されて本来の意味をp失せずに贿_できないからである。とくに「B居」「障子」「落Z」のような日本文化の中に固有のものにして、それらと辘工毪猡韦现泄にないのでm当な名称をつけるのがありえないわけである。だから、よく似ていて、中国人に理解しやすいものを探し出して中国ZUとするA向がある。そうすると、g`いなく`解を生みがちだろう。日本ZTである私たちさえも定着された中国ZUに拘り、~正しいと_信しいるが、日本Zが全然わからない普通の中国人にとって`解している程度がさらにはなはだしいだろう。日本Zを勉したことがなければ、そういう}に平荬扦るが、荬ついたらそれは翻Uの}だけでなく、翻UのYに根付いた文化の}である。したがって、本文を通して、中国の方々に日本から外来ZをB介する上で、その一部分の外来Zを象として中国ZUの律を探索し、ずれがある中国ZUにして自分の参考意を提出するつもりである。

2.2研究の意x

周知のように、言Zは文化の上着である。文化を割りてgなる言Zを研究してはいけない。いくら完璧なU名であっても、他国の文化にov心の人にとってはo意味だろう。本文の研究を通じて、多くの人々に日本Zから外来ZをB介したいだけでなく、な日本の文化を知っていただきたいのだ。さらに、一由瞍I国国民の相互理解を促Mしようと希望している。

3研究の方法、内容と予期目的

3.1研究の方法

辞典と参考文献とアンケ`トと三つの方式を合わせて研究をMむつもりである。まず、日本から外来ZをB介する文献や文などЪし、本文の研究象をタ`ゲットする。次に、数多くの外来Zを分し、比^した後、自分の参考意を出す。この段Aではで辞が欠かせないものである。「新明解Z国Z辞典」と「诖窃罚ǖ谖灏妫」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は手元に常浃筏啤⒄{べながらずれがある中国ZUを探し出す。最後に、日本ZTの学生や日本Zの先生を象としてアンケ`トを行い、皆のご意を求める。そのY果をYの一部分として卒とともに提出する予定である。

3.2研究の内容

はじめに

3.2.1 本文のテ`マのh明

3.2.1.1 日本から外来Zの概Qとまとめ

3.2.1.2 本文の研究象について

3.2.2 }提出と参考意

3.2.2.1 直Uの龊

3.2.2.1.1 理想的な中国ZUについて

3.2.2.1.2 ずれがある中国ZUについて

3.2.2.1.3 自分の推と参考意

3.2.2.2 音Uの龊

3.2.2.2.1 理想的な中国ZUについて

3.2.2.2.2 ずれがある中国ZUについて

3.2.2.2.3 自分の推と参考意

3.2.3 外来ZをめぐるT}

3.2.3.1 中日I国は外来Zにする`うB度

3.2.3.2 中国のh字と日本のh字との}jなvS

3.2.3.3 外来Zの受容と消化および本民族言Zへの影

3.2.4 さまざまな中国ZUの比^ Kわりに

3.3予期目的

ままをJRす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に`いない。本文はその}点を切り口として外来ZのU名を研究し、参考になる意を提出しようと考えている。この意味では、中日I国の相互理解と世々代々友好にもとても有意xなことだろう。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 李文 《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9

[3] 梁荣若 《中日文化交流史》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5

[4] 王晓秋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1992.9

[5] 史有为 《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 上海辞书出版

[6] 刘正谈 高明凯 《汉语外来语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7] 陶振孝 《文化翻译的课题》《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第2期

[8] 崔 《进入中国的「和uhZ」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第6期

[9] 王鸣 《日本外来语输入的历史考察》《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第3期

[10]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商务印书馆

[11] 陈亦文 《日本Zから来たF代中国Zの外来Z》《日本学论业Ⅵ》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12] 『新明解国Z辞典』第五版 三省堂

[13] 『诖窃贰唬ǖ谖灏妫 新村出 岩波店

1.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关于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日语专业开题报告

4.日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5.日语论文开题报告最新版

6.广告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

7.广告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8.物流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9.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0.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15:韩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韩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韩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班级:应用韩语2班

姓名:胡小丽

指导老师:连小芒

课题名称:韩国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政策对比研究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韩两国目前均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具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两国相似的文化传统,目前也有日益密切的经济往来,两国间的经济政策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策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已经成为国与国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管理和建设部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韩两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差异的分析和讨论,找出两国间可供相互学习借鉴之处,使得两国在经济文化政策各个方面更好的互相融合。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韩两国经济政策概述本节将从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角度分别概述中韩两国政策,并着重举例例举两国经济政策的现实实例,从这多方面论述两国经济政策的差异

分析讨论中韩经济政策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差异本节将通过对中韩经济政策的对比,找出两国政策的差异和各自特点,并简要论述两国经济政策比较分析对两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论及两国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方案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三.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查阅相关书籍及著作并借鉴相关数据,结合本专业所学知识,并尽可能切身体会中韩经济政策实际差异等。

篇16:物流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论文题目:汽车零部件物流仓储系统的研究—以W公司为例

1.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量达到了1368万辆,中国从最初的1956年1656辆发展到现在,从改革开放1978年14.9万辆达到三十年后的1300多万辆,对国民经济拉动的作用不容小觑。它带动了多人就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而与汽车工业有着密切关联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也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向自主、独立的道路上来。

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市场需求巨大,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在我国,汽车物流起步较晚,80年代才出现专业的仓储和运输企业进行汽车整车物流,而汽车零部件物流甚少涉及。因此,处于起步阶段的汽车零部件物流发展滞后,成本偏高。根据中国物流行业社会物流平均成本约占社会总产值的18%计算,汽车零部件物流成本约占产品成本的16%,而欧美汽车物流行业成本约为 8%, 日本甚至可以达到5%。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如此巨大的差距。

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供应链的角度,物流过程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的“供给”和“需求”组成,当供给和需求节奏不一致,出现生产的产品不能及时消费或者存在需求却没有产品满足,就需要建立产品的储备,将不能及时消费的产品储存起来以备满足后来的需求。

仓储能对货物进入下一个环节前的质量起保证作用。在货物仓储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能够有效地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产厂家的信誉。通过仓储来保证产品质量主要要进行两个环节:在货物入库时进行质量检验看货物是否符合仓储要求,严禁不合格产品混入库场;在货物的储存期间内,要尽量使产品不发生物理以及化学变化,尽量减少库存货物的损失。

仓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货物的仓储过程不仅是商品流通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在生产过程得以进行的保证。

仓储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虽然货物在仓库中进行储存时,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会带来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增加,但从整体上而言,它不仅不会带来时间的损耗和财务成本的增加,相反它能够帮助加快流通,并且节约运营成本。

仓储能够为货物进入市场提供准备。仓储能够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完成整理、包装、质检、分拣等程序,从而缩短后续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

1.2目的与意义

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典型的多品种大批量资金密集型制造行业,其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较多且相对比较复杂,是国际物流业公认的最复杂、最具专业性的物流领域。每一家整车生产企业都有上百家的零部件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分散在

国内和国外的不同地区。比如,上海通用三种车型的零部件总量就有5 400 多种,在国内拥有180 家供应商,还有北美和巴西两大进口零件基地。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其仓储量,平衡和优化库存与配送成本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汽车行业的物流体系结构中,零部件生产企业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绩效决定了供应链的整体绩效。零部件仓储物流的高效运行,可以大幅度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柔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敏捷度。因此,汽车零部件仓储物流是汽车生产企业增强供应链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

汽车零部件生产生如何建立物流仓储系统、如何科学有效的经营物流仓储中心,成为现实问题。本文就从w公司的实际需要出发,应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对其物流仓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目的和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物流仓储规划设计和布局改善提供一些思路;

(2)通过物流仓储系统管理的研究,如库存管理策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来促进和带动物流中心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

物流中心进行有效的管理;

(3)为其他类似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中心建设和运作提供一些思路。

2.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自己的看法

2.1国内外研究情况

在物流仓储中心的规划方面,(储雪俭,2007)以某物流仓储中心为例,探讨了物流仓储中心规划中的功能布置、平面布置方案以及装卸工艺对仓储中心仓库布局的要求,物流仓储中心仓库建筑物的位置布局要求等。。

在仓储管理货位优化方面,国内外也有不少理论研究。其中(秦璐,2005)提出了货位优化概念,阐述货位优化技术的实际意义,提出了根据预想不到的因素动态配置货物的货位的理论,但对预想不到因素的概念描述及量化描述没有体现,问题的描述与问题的可实现存在着较大差距; (郑凌莺,2004)主要从货架受力、周转速度、提高效率等方面对货位进行动态配置优化,并介绍了仓储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一一自动仓储,更进一步强调了货位优化的重要性。

关于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方面,(陈 伟,崔卫国,2005)研究了面向立体仓库群的汽车零部件仓储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提出了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物流管理的信息化、集中化理念,构造了依照零部件总成划分的立体仓库群的设备层与控制层的信息交互平台,建立了零部件仓储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基于该系统纵向集成搭建企业应用层面的协同工程应用与管理平台,通过与发动机车间、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的各制造执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联合应用,保障整个制造过程的零部件有效供给,全面实现物流供应链的科学管理,整体上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2.2自己的观点

纵观国内外,虽有不少学者和著作对汽车零部件仓储规划以及管理进行研究,但大部分主要是提出了应采用一些模型算法来提高仓储管理水平,极少数的几篇文献提出了优化具体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仓储管理却没提出详细的方案。可见,大家对仓储系统规划与管理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分析上,现实的操作性并不强,而且很多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

我们研究仓储系统的规划与管理应该注意解决问题的实用性、时效性,最好是这种研究成果不光针对单一汽车零部件企业,对各种类型的企业都有借鉴作用。

3.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3.1研究思路

(1)调查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仓储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调研W公司的仓储管理现状以及取得相关数据。

(2)了解仓储规划与管理的各种专业知识,包括仓储布局规划、作业流程规划、作业设备的选择以及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等方面。

(3)对选择的W公司仓储规划以及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和优化。

(4)对优化前后的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是成本以及风险方面。

(5)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

3.2研究内容

鉴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需求特点,目标研究对象为W公司,本文将对W公司的仓储系统进行优化,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仓储布局优化、流程优化、仓储管理系统设计、成本分析等。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关于汽车零部件仓储管理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根据企业物流仓储系统的相关理论,以W公司为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选取W公司的仓储管理系统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对其仓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结合现代仓储管理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优化。

第四章对优化前后的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是成本以及风险方面。

第五章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

4.研究进展的提纲和顺序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研究内容与目的

1.2.1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研究的目的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的思路

1.3.2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企业物流仓储系统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W公司的仓储系统分析与优化

3.1企业现状分析及定位

3.2 仓储优化设计

3.3仓库作业流程优化方案

3.4仓库管理系统

第四章 成本以及风险分析

4.1投资成本分析

4.2经济效果评价

4.3投资风险分析

4.4控制风险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时间进度安排

(1) 20XX-2-20~20XX-3-15 查阅相关资料

(2) 20XX-3-16~20XX-3-31 结合资料分析各个模块,把握总体方向并确定细节

(3) 20XX-4-1~20XX-4-30 完成重点部分的设计

(4) 20XX-5-1~20XX-5-15 完成初稿

(5) 20XX-5-16~20XX-06-15 论文整理并参考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参考文献:

[1]鲁晓春,吴克强.物流设施与设备.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马汉武.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昌祺. 物流配送中心.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彭 扬. 物流信息系统.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5]Sugeno M, Kang G T. Fuzzy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multilayer incinerator [J]. Fuzzy Sets Syst., 1986, 18(2): 329-346.

[6]齐卓. 仓储经营管理300问答[M].北京:中国纺织业出版社,2007,54-60.

[7]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8]姚城.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9]刘昌祺.物流配送中心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0]过秀成,胡斌等.我国物流中心的建设模式和策略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3:147—151.

[1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12]李万秋.物流中心运作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3]李长江主编.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相关专题 社会学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