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助学工作总结怎么写

z张哈哈哈哈哈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z张哈哈哈哈哈”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局助学工作总结怎么写(共18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教育局助学办工作总结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各项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做好贫困学生救助工作,在人员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在全区率先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出台相关文件,对贫困学生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兑现了不能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辍学的承诺。

一、助学工作

1、在20学前教育助学金中央、省级到位资金分春秋两季发放,共资助50人次贫困幼儿,资助金额共计3.834万元(以免除伙食费的形式)。

2、在义务教学助学金发放中,认真贯彻执行黑财指(教)52号文件《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提前下达2018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的通知》。春秋两季共资助贫困寄宿生64人次,发放救助金3.5125万元。

3、严格执行贫困寄宿生营养改善计划,共统计符合要求的`贫困寄宿生17人,发放0.75万元的就餐补贴资金。

4、普通高中资金发放由高中按照上级政策,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在县助学办的监管下进行发放,2018年助学金中央、省级到位资金合计22.7万元,县级匹配8.87万元,共31.57万元,共资助贫困高中学生309人次,发放助学金31.57万元。

5、普通高中为贫困学生免除学杂费,春季共计为73名贫困学生,免除学杂费1.825万元。

6、对贫困的大学新生进行“大学新生入学项目”即路费补贴,共为6名贫困大学新生,补助路费0.65万元;对品学兼优的进行“特困大学考生资助”,共对10名贫困考生,资助5万元。

7、按照应贷尽贷的原则,资助中心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为贫困大学新生办理助学贷款,在5月份资助中心提前为贫困学生办理了哈尔滨银行卡,7、8月份集中办理“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业务”,2018年共为10人办理助学贷款,贷款金额7.32万元,解决了这部分考生的入学难问题。

8、8月末开始的泛海助学项目,对考入大学或大专的建档立卡学生、残疾学生进行救助,共为5人进行了救助,救助金额2.5万元。

二、工作打算

1、开学初,我资助中心及时下发通知,进行春季资助工作,要求学前、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及时收取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建档立卡、低保、残疾、临时困难)材料,学校组成审核小组对上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公示、上报。计划于4月末将这项工作完成。

2、高中春季助学金工作、春季免学杂费工作已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收集资料、审核、公示阶段。

3、生源地贷款工作。计划于4月份开始收集贫困学生身份证复印件,开始集中办卡工作。

篇2:教育局工作总结

,是全面实施常州教育“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创建学习型系统为抓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以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为根本,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全面完成了20工作目标,为实施“十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注重区域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继续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不动遥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将建设重点由学校、乡镇层面转向市(县)、区的区域层面,加大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拟订了《常州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规划》,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全面实施《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全年新增校园网73个(全市达到151个);完成常州教育网改版工作,每月点击数超过2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等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常州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5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举行第三届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评癣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评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成果展评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评比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召开常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会暨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全市近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均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

加大窗口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学校、示范(重点)学校的建设。全市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首次评选市级模范学校34所,并向省推荐第四届模范学校17所。

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正常开学;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少年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学初高中分离方案论证确定,此外,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按期完工。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69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次来访;暑期组织500余名中学生参加境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常州市一中、三中分别与韩国南杨州市、英国埃塞克斯郡开展师生友好交流;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4所(使全市达到27所),新聘外教84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适应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妥善安置了30余名在常外籍人士子弟就读。

二、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25%;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99%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95.37%。2002年,我市高考又创佳绩:省常中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平均总分等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本、专科总录取率为85.85%(其中,市区为90.23%,武进为89.61%,金坛为79.85%,溧阳为77.89%),比去年增长5.65%;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03%。

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加大职校招生宣传力度,引导合理分流,继续面向苏北地区、西北安康地区招生办班,扩大了重点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9.1%,一次就业率达96.39%

。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96.2%)、本科录取率(28.5%)等均居全省第一。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常州大学城首期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5所;在职校与大专院校联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基础上,刘国钧职教中心、武进职高、西林职高等又经省厅批准开办特色优势专业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落户我市;常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制订《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的若干规定》,对91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规范办学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对218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进行年检;全年共组织1.5万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比去年增长14.64%,1.3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旨在为市民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常州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完成建设,投入运行;建成8个市级(其中3个省级)“5112”教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完成各类成人培训45.1万人次。全面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全年完成普通话培训公务员2500人、教师2300人,普通话测试公务员2400人、教师2100人,组织第五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推普宣传电视片《龙城雅韵》获省最佳专题片第一名。

三、锐意进取,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加强行政推动,全面实施课改

2002年秋季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年初,我们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审批确定了首批余名课改实验教师,制订“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意见”,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邀请近100名国家级课改专家(课程标准制定者)来常讲学,课改实验教师接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中小学体育等学科培训1.5万人次、通识培训3500多人次;举办暑期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对学校领导进行课改知识的全员培训,并组织“走进新课程”书面考核;组建11个新课程课题研究组,分六组对全市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定期出版《常州市课程改革动态》,加大课改宣传,加强课改交流。

2、加强教育科研,实施课题带动

各地各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确定467项国家级、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的基础上,设立了325项青年教师研究课题,32个省级电教课题全部结题;面向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兼职教研员24名,壮大了教科研队伍;确立了省常中等35所学校为首批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组织召开了“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研讨会”和2002年高三各科复习教学研讨会,对高三“3+x”科目设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考试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召开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和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制订“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和“课程实施评估方案”,开展“减负”检查写实性通报,加强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和常规管理。

3、加强特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成功举办全市中小学特色教育校长论坛;举行市十七届“育苗杯”田径比赛、健美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世纪印象”常州市教育系统艺术作品展、校园整台文艺节目汇演、常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举办常州市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并在全省比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积极组织参加拾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和“未来科学家”科技知识竞赛,分获中学团体一等奖和小学团体三等奖,组织全市18所中专、职校345名学生参加第二届职校学生“五项技能比赛”,组队参加省第二十二届珠算技术比赛并获团体二等奖,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参加省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体教结合工作已初见成效。

4、加强正面引导,切实转变观念

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招生考试工作,切实转变观念,为课改提供环境保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正面引导分流。着力做好三篇文章:“家门口的学校很精彩”、“择校要理智”、“高考不是独木桥”,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及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做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市11所省重点高中。

5、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002年是我局确定的“德育工作研究年”。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调研,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活动、“6·26”禁毒

征文比赛;组织高三毕业生“向家乡人民献爱心”义务献血活动,举办暑期优秀学生干部夏令营;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和第九届高校思想政治年会论文评比,组织高校第二次邓小平理论公开课活动;举办“喜迎十六大”少年儿童讲故事比赛。修订《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制订《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意见》,组织评选职校德育工作优秀论文。通过不懈努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德育载体日益丰富,一批德育基地相继建成并发挥积极作用,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不断得到拓展,德育工作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6、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

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全年,市帮困助学金办公室共对2300名在常就读的特困生发放助学金250余万元;开展助残捐赠活动,组织学校及社会各界向聋哑学校捐款近20万元;设立“爱心基金”,成立“学生法律自我援助中心”,开展志愿者结对活动;继续实施“金边工程”,对薄弱学校教师以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目前,从帮困办、社会各界到各级各类学校关注弱势群体的爱心网络正在形成,扶贫济困意识正在得到强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四、创新机制,打造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

1、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

成立了“学习型系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和推进会,强化行政推动,努力浓厚创建氛围。进一步健全各校学习制度、读书制度、培训制度等,规范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学习行为,使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标准,使单位和个人明确目标,以评价促学习、软件换硬件、抓课题带学习、表彰先进、组织考试等方法,使学习转化为单位和个人的内在动力;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推进市民外语、计算机学习,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开展计算机上网操作培训、公民道德法制教育,每周三组织机关干部英语培训等等,教育系统掀起了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争当学习型个人的热潮。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进一步深化“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坚持“教师培训重在素质培训、教师教育重在师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和拾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汇编印发《家访有感》优秀征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征文比赛,举办全市青年教师师表形象大赛。庆祝第十八个教师节,深入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活动,不断加深教育工作者“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美好感情,大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开展“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创建活动,10个单位新列入“好班子”行列,使“好班子”达到36个(占总单位数的8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举办6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300多位校级干部接受了培训;着力抓好拾333工程”培养对象学习、交流、提高工作;加强对校科级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进一步推进基层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直属单位近300名中层干部通过竞聘任职;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度,提高了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和考察结果的真实性;继续深化“五个一”活动,对校科级干部150余篇教科研论文进行了评比和表彰。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深化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组织10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暑期外教英语培训班,提高了英语教师的口语能力和教学水平。截止年底,教师合格学历普高达89.71%,职中74.37%,初中95.58%(其中本科39.26%),小学98.86%(其中大专57.19%),幼儿园94.81%(其中大专35.48%),组织百余名优秀教师报考教育硕士;完善“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制订《常州市百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养意见》,组织评选中小学第五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职校第二批骨干“双师型”教师,向省推荐的13位特级教师候选人,100%获得通过;全面启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全市近1.2万名在职教师通过认定取得了教师资格;完成五大类近3000名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启动2002新进人员见习期、试用期人事代理制;举办常州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舞蹈比赛,常州市首届职业学校(院)专业和实训教师五大专业技术比赛,全市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特教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我市中小学教师在各类评优课比赛、基本功竞赛、学科教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名、二等奖1名、全省一等奖1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名,28节优质课制作成录相选送我国西北地区。

五、转变作风,切实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能

1、切实推进依法治教

配合省教育厅在常召开了全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征订省编《教师“四五”普法读本》2.8万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成立了“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制订普法规划和学法计划,组织教职工“四五”普法考试和学生征文竞赛,全面启动“四五”普法;督促学校制订和完善章程,100%的直属学校完成了学校章程的制订;开展“依法治校”工作评估,61所学校经评估确认为“常州市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单位”;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试行)”,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2、加强教育检查、督导工作

召开常州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成立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建立督导责任区,修订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发挥教育督导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情况调研、中小学“减负”、学校危房改造工作督查、学校校产工作检查、幼儿园改制情况调研、外来工子弟学校情况抽查、学校安全、卫生工作检查、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民办(民营)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检查等等,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加大教育纪检监察力度

召开全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后出台了“教育基本建设实施全过程廉政监督的意见”、“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进行图书、教材采购回扣专项清理和清房工作;开展“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成立教育局会计结算中心,加强教育审计,推行收费公示制,开展“规范中小学收费达标县(市、区)”“回头看”和收费规范学校验收,有效遏制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

4、浓厚调研之风,落实行政效能监察,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2002年是中央确定的“调查研究年”、“转变作风年”,全体机关干部坚持每月深入基层调研,深入课堂、了解一线教育教学实际、倾听师生意见,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开设局长信箱、设立局长接待日,推行政务公开;结合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召开机关中层干部工作研讨会、非校事业单位负责人研讨会、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会议,认真学习市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机关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负责制,继续清理审批事项,精简会议文件,认真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有了改善,受到群众和基层学校的欢迎。

2002年,我局共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支持儿童”活动组织奖、全国职教先进集体、全国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妇女儿童事业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江苏拾希望工程”贡献奖、江苏拾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校、江苏拾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江苏省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等殊荣。

篇3:教育局工作总结

教育局工作总结

20,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教育局年度总体工作安排,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县”战略,坚持“巩固、发展、调整、提高”的原则,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开展普及实验教学、打造和谐校园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使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园满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

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组织和领导,成立“学习型系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学习制度、读书制度、培训制度等,规范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学习行为,使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大力开展岗位培训,掀起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争当学习型个人的热潮。胡锦涛书记“八荣八耻”发表后,我们及时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出版宣传板报,张贴宣传画报,并组织人力到中小学校指导开展活动,使广大师生了解“八荣八耻”精神实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充分利用“周政治学习日”“业务学习日”等机会,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学习,使大家清楚地认识到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1、抓好中小学校长培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我局把年作为全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执行方案,下发有关文件,明确职责和任务。2006年2月23日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参加“广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启动网络视频会议”,3月23日召开了“校长建设年”活动启动会,对校长建设年活动作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参加培训的有全县中小学(含村级完小)校长、教育局各股室领导共179人。县委领导到会指导工作,县教育和科技局钟宝昌局长作“校长行为与师资队伍建设”专题讲座。4月10日集中专家组成员学习有关文件, 4月11―12日组织专家组成员到全县各乡镇的中学、中心校及部分村完小进行校长建设年第一阶段的检查、指导工作,并布置下一阶段工作任务,要求校长们认真研读《中小学学校管理学习纲要》及《中小学校长规范管理达标评估指标体系》,并撰写学习心得,努力将学校办成规范化学校、特色化学校。5月12日,我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专家组成员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召开第二次座谈会。5月23日,专家组成员又在局师训中心办公室召开第三次座谈会。6月19-23日在县高级中学举办了第二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130人。全县中小学校长134人,通过集中培训,校长论坛、个人自学、撰写论文等途径,系统地学习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资产与财务管理、校长自身管理、教师队伍管理等八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和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校长们构建和谐校园、依法治校的能力,促进了“民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现代学校制度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2、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新一轮中小学校长竞聘上岗工作。为深化我县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立符合中小学校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一支政治高、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管理强的中小学校领导干部队伍,2006年7月,我局在全县普通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和幼儿园中全面推行校长竞聘上岗,选拔优秀管理人才来管理学校。全县128名老师,通过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形式,竞聘65个校长职位,其中新聘校长8人,续聘校长10人,新聘副校长21人,续聘副校长26人。通过竞聘,我们把一批能力强、水平高、业务精的同志推上了领导岗位,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3、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一是抓好中高考备考工作,力争“两考一测”面绩再创新高。2、3月份共组织中高考备考会议5次,组织毕业班师生分析备考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提高备考质量。二是开展中考科目大比武竞赛活动和质量分析会,促进各学校均衡发展。三是强化新课程培训,采取作报告、上示范课、谈课改等形式,进行现身说教,使广大教师开拓视野,树立课改新理念,从而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四是组织课改骨干教师在全县范围内逐乡逐镇开展了“送教下乡”示范观摩调研活动,使广大教师有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相互借鉴成功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五是组织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参加“全区中小学课程改革探究教学经验”论文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2006年,县教育和科技局主要领导继续亲自抓教学、教研工作,注意培养培训骨干教师,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确保了教育质量连续上新台阶。2006年,我县高考再创佳绩,493名学生参加高考,考上第一批本科线8人,第二批本科线118人,第三批本科线101人,本科上线人数合计227人,首次突破二百人大关。2006年中考,全县1119名学生参考,其中上来宾市重点高中录取线86人,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9人,上线率为7.7%,排在来宾市各县的首位。2006年小学毕业水平双达标测试,全县47所小学参加测试, 41所小学达标,达标率为87.2%。2006年,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果继续朝着“做强做大”的目标迈进,较好地完成了招生、就业目标。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篇4: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20xx年,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信访无小事”的思想,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认真履行职责,全市教育系统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为xx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校园”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一年来教育系统信访维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信访情况分析

(一)信访工作平台转来信访件情况

1.群众(师生)来信来访总体情况

20xx年,省教育厅、市信访局共转来信访件xx0件。其中,涉及县(市、区)的172件,占总量的95.56%;涉及市直属学校的8件,占总量的4.44%。

众来信来访反映问题的县(市、区)为:

从全年信访总量看,与往年相比有增加。群众(师生)来信来访反映问题情况

20xx年,群众(师生)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为:办学管理48件(占26.67%);教育收费42件(占23.33%);教师待遇36件(占20xx;师德师风20xx占11.11%);廉政建设、办学条件各8件(各占4.44%);招生考试7件(占3.89%);其它问题11件(占6.11%)。

(二)xx信箱转来信访件情况

20xx年,xx信箱共转来信访件224件,目前,已办结215件,还有9件正在办理中,办结率95.98%。

xx信箱信访件反映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有:违规补课、师德师风、白鹭洲中学搬迁、招生就读(学区划分)、中招择校、教师招聘(选调)、长评选等。

二、20xx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为此,我局调整了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与,安稳办具体负责。

建立和完善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领导协同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主要内容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把信访维稳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全市教育系统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中央、教育部和省、市有关信访维稳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为xx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一目标,充分认识信访维稳工作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2.领导接访,强化责任

首先,我局建立了局领导班子成员信访接待日制度,制定了《xx教育局20xx年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待群众来访时间安排表》,实行首问责任制。根据信访工作突发性的特点,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公开接访与科室参与相结合的信访接待日制度,保证来访人员随访随接,热情接待。发现群众(师生)上访及时处理,决不拖延,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给群众(师生)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认真做好记录,然后召开班子会及时分析上访原因,落实工作责任,研究解决措施,力争限期解决,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其次,进一步明确了主管部门、各科室馆站负责人岗位责任及责任追究。对处置不力,造成越级上访的责任人给予责任追究。

第三,专门设立了接访电话。如有信访事件,值班领导、科室接听电话后,如能给予解答的,对来电反映的问题当场答复和承诺;如不能解答的,告知信访人处理途径;需调查处理的,归口办理,限期结案,回复当事人。

3.拓宽渠道,源头预防

以“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为目标,把信访维稳工作重心前移,把握好重点、难点信访动态,不断增强接访工作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同时包片干部坚持每月下基层、下学校走访,做到走访一片,排查一片,确保早发现、早稳控、早处置。

篇5: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一年来,局办公室和教育信息中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段局长的直接带领下,全面完成了20xx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我们一班人拼搏进取、务实求真,通过不断美化环境,优化管理,使机关日常运转务实高效,依托多方宣传,树立了教育良好形象,促进了教育和谐发展。

一.加强机关环境建设助力文明卫生县城创建

20xx年,我县大力开展市级文明卫生城创建活动。局办公室积极行动,率先美化、绿化、硬化机关办公环境。硬化了机关大院场地,修通了院内排水设施,规划建起了15个停车场地。四周种植了30余棵桂花树苗,新建了一个大花坛,坛内石桌石凳、休闲小径错落有致,文化石点缀其间。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景、冬有趣的景致让人心旷神怡。

由县政协牵头负责的园区责任区,教育局是第一责任单位。我们专门抽调一名工作人员到园区责任区指挥部开展专项工作,2名工作人员每天开展园区治理工作。协助指挥部以教育局为现场召开了6次推进会,先后拆除了一家占道木材加工点、20余家乱搭建户外建筑,治理了出店经营等行为。建起了一面广告发布墙。每周都组织开展了卫生大扫除、小广告清理、背街小巷清理等。

二.完善管理制度打造务实高效机关。

20xx年,办公室严格执行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下发的《英山县县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三个办法的通知,规范三个管理。考勤管理,对在机关大楼上办公人员实行签到制,落实请假销假制度;用车管理,严格落实用车报告制度,由分管领导审批、办公室统一调度。基本做到了城区和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一人一事一地不派车,不同股室同一时间可走同一路线的安排拼车。杜绝了公车私用和私车公用;接待管理,办公室统一安排接待工作,严格执行同城不招待,中午不饮酒的要求,来客基本上安排在机关食堂就餐。积极贯彻通过对人与物的管理,起到了“规范管理、改进作风、节约增效”的目的,实现了高效、公平、和谐的工作目标。

三.开展政协评议打造群众满意教育。

20xx年县教育局接受了县政协民主评议工作。在迎接评议中,办公室通过营造迎评氛围,广泛查找问题,并检查督办狠抓整改落实工作。评议中共计召开座谈会18场次,发放征求意见表4000多份,深入学校调研10多次,共收到意见和建议13条。我们针对评议工作中找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单位和责任人,重点问题限期销号。县政协民主评议工作,县教育局也荣获满意单位。

四.办好英山教育信息网提升教育局公信力

英山教育信息网先后荣获国家级优秀网站一次、省级优秀网站两次、市级优秀网站两次。现在每天平均点击量超过1000余人次。信息中心遵照“服务机关管理、服务股室、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的原则,突出好网站“三性”:突出政务公开透明性、突出互动便民服务性、突出信息更新及时性。严格把好“五道关”:把好网页设计关、把好政策导向关、把好后台管理关、把好信息质量关、把好网站系统安全关。通过努力,提升了英山教育信息网在全县教师、家长及广大群众中的公信力。

五.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典型宣传

20xx年,我们积极与新闻媒体沟,邀请记者走进英山教育。重点向媒体推介了留守儿童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县本教师培训、学校文化建设等中心工作和英山教育特色工作。先后确定了宣传报道主题和一批典教师宣传报道计划。湖北教育、大家教育周刊、黄冈日报、鄂东晚报、英山电视台、英山周刊等媒体记者多次到学校采访宣传。通过与媒体合作办专辑、专版、专栏、专题等方式宣传英山教育。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中国县域经济报》、《湖北教育》、《大家教育周刊》、《黄冈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新闻报道近千件;其中,在黄冈信息网发稿200多篇。一年来,省市媒体还先后宣传报道了我县实验中学湖北名师阮征(大家教育周刊)、草盘镇龙坊教学点教师万爱红(楚天都市报)、草盘镇桃花冲教学点李华(鄂东晚报)、县一中石鹏(楚天都市报、鄂东晚报、荆楚网)、第一届英山名师11人(黄冈日报专版、英山电视台专栏)等优秀教师典型。

20xx年我局荣获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全省第12届通讯员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同时我们与《湖北教育》编辑部合作,编印了一期《湖北教育英山专辑》;编辑了一本画册《英山教育印象》。在黄冈日报开辟专版2个庆祝全国第30个教师节,在《黄冈日报英山周刊》开辟专版1个主题宣传第一届英山名师,在鄂东晚报开展了“均衡教育美丽校园”专栏宣传我县近10所学校;和英山电视台合作,开设英山名师专栏1个,宣传报道11位首届英山名师),走进英山教育专栏1个(专题节目近30期)。

六.抓好2支队伍把好网络舆情方向

建立了通讯员和网评2支队伍,开展了相关业务培训,20xx年参加省12届通讯员培训8人、黄冈日报培训2人、省信息中心培训2人、县委宣传部培训10余人次。3月份,我们在县思源实验学校召开全县教育网评培训,邀请县委宣传部网管办专家开展了舆情应对等相关知识培训。要求各学校就舆情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制度,并实施开展舆情应对“首声效应”引导。组织召开了3次座谈会鼓劲;建立了奖励表彰奖励,湖北教育表彰4人次、县委宣传部表彰10多人次。

篇6: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一年来,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在各股室的大力配合下,紧紧围绕教育局中心工作,做好服务大文章、唱响和谐主题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为局机关赢得了全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十佳先进党组织”、全市“地方志先进单位”、全省“教育语丝征集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多项荣誉。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做好了如下五点:

一、强化服务促保障,“三创”唱响和谐主题曲

(一)追求“三化”品位,创优美办公环境

坚持以创建“美化、绿化、净化”机关办公环境为要求,坚持不懈美化环境,确保创建优美、亮化的办公环境,从外部形象上提升教育局机关形象。“美化”,即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对办公大楼进行美化,如整修玻璃、点缀大厅等。“绿化”,即对院内的草坪、花草定期进行除草、浇水、施肥、修整;根据季节特点变换大厅、楼道、办公室盆景花卉,使办公楼内四季如春、四季飘香。“净化”,即在卫生上落实责任制,强化管理,保证办公楼干净、整洁。今年下半年,办公室与黄冈市保洁公司签约办公楼卫生保洁,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公楼卫生环境。通过提高“三化”质量,为局机关营造了优美、舒适、愉悦的办公环境,为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为教育局赢得了良好的外部形象。

(二)抓好三个服务,创良好机关形象

办公室人员在来客接待、来访接待、来电接待、办事接待及上传下达、下情上传等方面认真做好服务,既体现了办公室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又创造了良好的机关形象。主要在“三个服务”上下功夫求实效:

1.提高服务意识。办公室就是为领导服务、为股室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因此,办公室强调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服务意识,以服务为荣、为乐、为已任,执行来访首问负责制。一年来,为群众服务的思想理念已渗透到每个干部职工的思想中。

2.提高服务质量。办公室坚持微笑服务、诚信服务、责任服务全心打造服务质量。来信、来访、来电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解,耐心解释,高效办事,让来访人员满意而归。

3.提高服务效果。对到办公室办事人员实行办结制、预告制、制,保证每位来访人员的事情都能得到妥善办理或满意答复,不能办理的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让对方满意接受,从而维护了教育局机关形象。

(三)做好三个协调,创和谐机关氛围

1.协调好机关用房。今年我们积极主动调剂机关用房,先后协调解决了领导成员办公室、资助中心、门卫室及文印室用房,确保机关工作正常运转。在协调工作中,我们注重沟通、协商,以情感人,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以需要为中心,避免了矛盾,创建了和谐局面。

2.协调好机关用车。为了达到保工作运转又节约的原则,办公室坚持原则,厉行节约,按章操作,先急后慢,先远后近,统筹安排,保障领导和股室用车有序运行。

3.协调待遇保障。办公室积极与税务、医保、房管等部门沟通、合作,及时缴纳干部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等政策性待遇。特别是,办公室积极做好机关借用人员的“两金”落实工作,配合、协调借用人员待遇与原单位的协调工作。

二、突出中心促发展,“三重”唱响和谐主题曲

(一)坚持注重教育宣传,努力提升教育形象

教育宣传是提升教育形象,营造良好教育舆论环境的举措,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项工作也是办公室的中心工作之一。今年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奖励机制,构建宣传网络,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取得了突出的宣传效果。全系统全年在市级以上平面媒体上稿达1100多篇,是去年的两倍;在各级声屏媒体播发教育新闻80多条;主办《英山教育简报》10期,刊发教育信息近300条,办好英山教育信息网,为基层中小学提供了经验展示的窗口和交流的平台,在基层学校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1.领导重视。办公室积极争取刘局长、赵书记和分管这块工作的许局长的高度重视。他们经常过问宣传工作,为工作出点子、指路子。今年,与县电视台签约全县教育新闻报道,不仅为基层学校减轻经费负担,而且为教育工作在县内宣传大开方便之门。3月份,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全县教育宣传工作会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雷店高中交流了经验,通讯员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会议表彰了17名优秀通讯员,对获表彰的优秀通讯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今年,全县有2名通讯员荣获《中国教师报》优秀通讯员、6名通讯员荣获《湖北教育》优秀通讯员,10名通讯员获县委宣传部表彰。宣传工作会议召开后,各乡镇、各学校十分重视教育宣传工作,大部分单位召开了宣传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中心新闻报道组,出台了奖励方案。

2.机制推动。为了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宣传实效,办公室做好了如下工作:一是制订出台了《英山县教育宣传作品奖励办法》,对通讯报道等宣传类作品予以一定物质奖励。二是执行通报制度,即定期对各单位宣传成果进行通报,以督促各单位增强宣传意识,重视宣传工作,达到搞好教育宣传的目的。实践证明,“两个”制度的落实极大地提升了宣传质效。

3.队伍建设。为了提升英山教育形象,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力公室大力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建立了县、乡(镇)、校三级通讯员网络,注重培养一批骨干通讯员。7月中旬,办公室在吴家山组织了为期3天的通讯员培训班,近50名通讯员参加培训。邀请《黄冈日报》“科教周刊”朱卫民主任、余涛主任和县委宣传部领导为通讯员讲课,刘局长、许局长亲自参加会议。在工作中,办公室注重与广大通讯员搞好沟通,做好稿件推荐工作,及时传递工作信息。

4.活动激情。为了提高宣传质效,办公室开展多种活动激发广大通讯员的才情。一是组织了一次教育调研报告征文,二是不定期组织通讯员联谊会,三是办好《英山教育简报》和英山教育信息网,为通讯员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二)坚持注重编志质量,大力彰显教育品位

教育志三位编篡人员,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注重真实、注重严谨、注重完善;他们翻资料,查档案,跑档案局,到学校,问当事人,追凭证,坚持以事实为准绳,以发挥教育史实的作用。在编篡工作中,克服资料不全、不详、不细的问题,坚持编志原则,发扬求实、求全精神,虚心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多次核对、修正、补充完善教育志。目前,已完成县志教育篇任务,已上交县志办审核;已完成教育志初稿,并进入审稿阶级,其中股室审查已完成,现正进行内审阶段,预计明年上年将可成书和发行。

(三)坚持注重财务管理,全力建设“两型”机关

办公室继续加强财务管理,遵守财经纪律,执行财务制度,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机关,保障机关健康、正常运转。

1.严格执行制度。坚持财务管理制度原则,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确保制度的刚性管理效能;规范各种票据证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进行整改。物资采购坚持执行采购办有关要求,实施阳光操作。此外,办公室为了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财务管理的补充规定》,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

2.坚持审批原则。来客接待、用车、采购等行为坚持先申报再审批的原则,杜绝随意性,避免浪费,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经费开支。

3.倡导节约股室。办公室积极推行节约型股室,坚决控制招待费、文印费、礼品费等费用的支出。在来客接待上可接待可不接待的坚决不接待,确需接待的严格控制接待标准;文印材料能自己打印的自己打印,全年节约文印费5000元以上,较好地控制了文印费用。此外,注重从小处着手,如节约用电、用水等。

三、着眼配合促和谐,“三严”唱响和谐主题曲

(一)严格坚持高质量办“案”。办公室按照县政府办要求,坚持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为了办好建议、提案,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办理领导小组和办理专班,责任到人,做到有问必复,协助办理的建议提案也坚持一个标准答复。办理过程中,坚持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虚心整改,办理效果显著,获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高度满意,办理工作得到人大、政协好评。同时,借助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改进了工作作风,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严格坚持高效率办文。办公室承担了大量的讲话、经验、总结、汇报、文件等材料的撰写工作,坚持做到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工作中发扬奉献精神、吃苦精神,不拖拉、不推诿。特别是,积极配合股室做好了全县校园建设现场会、全县后勤管理及勤工俭学现场会、全县暑期干部培训会、教师节文艺晚会、全市农村合格学校建设现场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风廉政建设等大型会议、活动的材料撰写工作。

(三)严格坚持高标准办会。对各类会议,办公室相关人员尽心尽责,早部署、早动手,主动做好各项筹备和协调工作。

四、抓好重点促质效,“三重”唱响和谐主题曲

一年来,办公室除了做好常规工作和临时指派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机关效能建设”、“十佳三差”评选活动等重点工作。在活动中注重“三重三抓”求实效,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一)重组织抓落实。办公室注重两项活动的组织工作,成立专班,周密部署,详细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在调研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实施方案,按方案要求扎实推进,一个步骤一个步骤进行,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落实,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搞形式。

(二)重调研抓问题。为了使“两项”活动取得明显的实效,我们从问题入手,发放征求意见表,深入基层调研,整理、归纳意见,并及时反馈到股室;在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订整改方案,并在英山教育信息网上公示。

(三)重整改抓效果。办公室立足整改抓效果。对于能解决的问题整改、限责整改,不能在近期解决的,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确保让群众满意。对查找出的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明确整改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切切实实让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五、落实常规促到位,“三强”唱响和谐主题曲

(一)加强党务工作,确保提高组织建设档次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现科学、和谐发展,重点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局党组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在认识上有新提高,在思路上有新突破,在推进上有新举措,在机制上有新创造,切实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推动发展的坚强战斗保垒。坚持以五项基本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在各总支(支部)开展“五做”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初步实现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应。七.一期间,表彰了一批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模范党员;五月份组织了党员干部教师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献特殊党费;六月份,办公室和县电视台合作拍摄了党建专题片《教坛党旗红》,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播出时间长达15分钟,基层群众反响良好。积极做好团员青年入党工作,共计21名高三学生加入党组织。

(二)加强工会工作,确保提高职工生活品位

工会工作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教职工活动,积极开展困难职工慰问等工作。具体组织了五项工作:一是组织系统内师生向“5.12”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共计捐款76万元,获得群众高度好评。二是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和慰问活动,积极筹集资金把组织的温暖送到基层群众手中,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三是组织机关离退休老同志到吴家山避暑,切实做到关心老同志的生活。四是协助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含离退休)到县医院体检,真正关心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五是组织机关篮球队参加全市“小学生天地”杯篮球赛,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加强档案工作,确保提高文书存档质量

文书档案资料的保存十分重要。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专柜管理,做到周周存档,月月查档,保证各级各类文书资料保存完整,做到无一丢失。4月份,接受了县委办、县档案局专项检查,检查组对局机关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回顾一年的工作,全体办公室人员尽职尽责,辛勤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与局领导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办公室担负的工作任务过重,特别是文字材料工作,造成工作被动;二是常规工作创新力度不大,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三是执行制度不到位,导致工作成效不明显。为进一步做好工作,办公室建议:一、成立党务、工会专门机构,配备专人负责两项工作。党务、工会工作是党的重要的工作,对于建设和谐教育、满意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办公室人手较少,而承担的工作任务较多、较大,造成党务、工会两块工作十分被动。二、要严格控制发文数量。20xx年发文已过百号,文件过多过滥,对基层单位缺乏指导意义。

篇7: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20xx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在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市教育局是市政府主管教育事业的职能部门,局机关现有干部职工26人,其中县处级干部7人,局长1正2副,纪检组长1人,调研员1人,副调研员1人,教育工会主席1人;内设5个科,包括政秘科、人事科、基础教育科、计划资金科、职业与成人教育科。局属单位17个,其中正县级单位8个(教育督导室、电大、榆林中学、育才中学、实验中学、第二实验中学、第十中学、第八中学),副县级单位4个(教研室、招生办、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十一中),科级单位5个(电教馆、勤俭办、实验小学、开发区一小、绥师附小)。局属10所中小学现有教职工1373人,在校学生2.2万人。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295所,其中小学653所,普通中学23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2所,初级中学123所、完全中学27所,高级中学16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幼儿园363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中专学校8所,高校3所(榆林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榆林电大)。全市教育系统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教职工4.3万人,在校(园)学生62.3万人,其中小学25万人,初中16.3万人,普通高中9.1万人,职业中学3.9万人,幼儿园及学前班8万人。

二、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xx年,市委、市政府向市教育局下达目标责任考核指标14项,其中领导班子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3项,教育业务工作11项。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局顺利完成了机构改革任务,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机关作风和服务质量明显改进,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1、认真开展“三明两创”活动和机关作风整顿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市教育局机构改革工作,按时完成了草拟“三定”方案、调整内设机构职能和人员定岗、分流等具体任务,优化了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以明确职责、明确法则、明确任务和工作创新、创优为主要内容的“三明两创”活动,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推进依法行政。制定了全市教育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周周读书、人人培训”活动,大兴学习调研之风,积极鼓励干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局机关认真执行集体学习制度,通过配发书籍、专题辅导、闭卷考试等办法,有效地促进了机关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根据工作需要,创造条件让机关干部走出去、开眼界、长见识,调动了大家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坚持从严管干部、带队伍,认真开展了干部作风整顿工作,对市直教育系统日常管理和作风建设提出十条具体要求,全面加强工作纪律、应急管理、学习调研和节约型机关建设,使干部作风得到明显改进,局机关形成了“讲学习、比能力,讲工作、比效率,讲大局、比贡献”的浓厚氛围。

2、坚持实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选人用人、分配经费、安排项目等重要事项,一律通过局党组或局务会议研究决定,无一例外。坚持实行领导班子内部互通情况、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局机关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为主题,按时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工作,在群众关注的高中招生、教师招聘、评优树模、职称评审等工作中,坚持政策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进步

1、认真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要求,制定了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价办法,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立了行业检查指导制度,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以“践行科学发展、推进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认真推行党员干部公开承诺制,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创先争优”成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抓手。经过逐级推荐和严格考核,我市评选出省级师德先进集体4个、先进个人7名,表彰市级师德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30名。经过严格考核评审,我市又有20名教师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特级教师称号,评选出省级文明校园5所、省级最佳单位1个、市级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先进集体2个,市管拔教育局领导班子尖人才44名、市级“教坛新秀”60名。

2、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和行风建设。制定了《市教育局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一览表》,组织召开了市直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进一步细化分解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开展了严禁参与赌博、规范庆典活动、杜绝奢侈浪费等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廉政准则》规定,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明考风考纪、加强师德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查处乱收费、违规办班补课和推荐教辅资料等问题,认真执行警示训诫制度,促进了教育行风建设。今年市、县区教育局对186所学校的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处并退还违规收费21.2万元,处理相关责任人7名。深入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高中招生实行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录取,严格按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保证了招生录取的公正公平。坚持从严治考不动摇,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高考、中考处理违纪考生16名,考风考纪持续好转,全市高考未出现雷同试卷,维护了教育考试的良好声誉。

3、扎实做好“双创”和扶贫帮困工作。制定出台了教育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召开了动员大会,明确了目标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在深入调研和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健康教育和环境教育的两个规范性文件,促进了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了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组织开展了中小学课桌椅等五项设施达标情况专项调查,进一步改善了中小学硬件设施条件,整体提升了“双创”工作水平。按照市委部署要求,选派局领导和包村干部具体负责,较好地完成了包村扶贫(榆阳区赵家峁村)和包建新农村(神木县柳沟村)工作任务。4月下旬,市教育局干部职工和局属单位师生员工在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的同时,积极给身患白血病的榆林市十一中学生刘济源捐款21.77万元,帮助他战胜病魔、走出了生活的困境。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市“双创”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全市部门包建新农村工作先进集体,受到了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三)坚持统筹兼顾,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新突破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强化政府行为,加大经费投入,我市“双高普九”、“普实”和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跨上新台阶。榆阳区“双高普九”投入1.2亿元,全面加强中小学校舍改造、部室建设、图书仪器配备。经过市上初验,基本达到“双高普九”标准,市政府已经申报省上评估验收。佳县、横山两县把“普实”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优先安排经费投入,优先保证工作力量,保证了“普实”工作的顺利实施,12月份接受了省上达标验收。至此,我市全面完成了中小学“普实”达标任务,这是“十一五”期间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标志着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根据城乡学龄人口变化的实际情况,继续压缩农村学校布点,扩大城镇办学规模。今年全市共撤并农村中小学89所。积极推进榆林城区新建7所中小学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落实了榆林市二中迁建用地。榆林市第七中学等13所学校被认定为省级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神木县以较高标准接受了“省级教育强县”复验;靖边县顺利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成为榆林市第2个、陕西省第15个“省级教育强县”,神木、靖边两县的教育发展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处于全省领先位次,受到了省政府表彰奖励。

2、普通高中教育成绩显著。全市高中阶段教育优质资源进一步扩大,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神木中学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工作顺利通过省上评估验收。米脂县二中、定边县四中通过了市级标准化高中验收。榆林市第十中学等5所学校通过了“省级标准化高中”评估验收。全市“省级标准化高中”总数达到21所,在校生占高中学生总数的71%。今年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全市一、二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大关,达到10359人,比上年增长6.85%,上线率为28.7%。

3、职业教育发展迈出新步伐。今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5877人,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的招生任务。绥德县职教中心投资769万元新建实训楼,现已投入使用。神木县职教中心投入800万元,新建了实训楼、餐饮楼、硬化美化了校园。府谷县规划投资3亿元迁建职业中学,选址、征地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全市新申报中等职业教育省级精品示范专业5个。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榆林校区一期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神木校区20xx年秋季5个专业招生292名。

4、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得到加强。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充分利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和富余教师资源,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全市新增幼儿园77所。榆林市特殊教育学校土建工程全部竣工,预计20xx年秋季可建成投入使用。神木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规划投资1500万元,现已完成图纸设计和选址征地工作。

5、科学制定了全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及省、市部署要求,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和征求意见,编制了《榆林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今后5年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取得新进展

1、教育惠民政策和民生工程全面落实。继续深化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市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落实专项资金3.49亿元;中、省财政下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332万元;“蛋奶工程”覆盖全市城乡所有寄宿制中小学,落实专项资金8120万元,为16.2万名中小学生免费提供营养早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落实资金2.94亿元,开工面积20.5万平方米,其中加固7.7万平方米,重建12.8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生活设施改造项目投入资金6096万元,使91所学校的取暖设施和食堂餐厅的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全面推进代课人员养老补助发放工作,全市认定曾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工作过的人员和代课人员56632人,其中农业人口51620人、非农业人口5012人。

2、规范办学行为和“减负”工作推出新举措。今年上半年,针对实施素质教育步履艰难、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规范办学行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控辍保学三项工作督学责任区制度,会同市监察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对中小学违规办学问题处理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全市统一要求、统一行动,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班额,义务教育段1-8年级取消了晚自习,城镇小学实行了学生家庭作业公示制度,中小学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进一步规范,初步形成了学校、教师、家长合力推进中小学生“减负”的局面。这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重视和广大群众好评,省教育厅批转了我市关于“减负”工作的两个规范性文件,在全省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3、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全面加强。今年3月下旬以来,针对外地发生的多起校园伤害案件,市教育局会同综治、公安等有关部门,全面开展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市取缔校园周边黑网吧10个、非法经营摊点18处、校外非法办学机构15个,有29所民办幼儿园被责令停办。整改校园安全隐患912处,化解涉校涉园矛盾纠纷36起,新增学校安全保卫人员1521人。全市有133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安装了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许多学校拓展、更新了视频监控和侵入报警设施设备,实行了严格的门禁制度和校园巡查制度,迅速扭转了中小学、幼儿园不设防的局面。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中小学生校园安全公约》,举办了市直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和保安人员安全管理专题培训,各类学校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推荐申报第三批省级“平安校园”9所,评估认定市级“平安校园”33所。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市安全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最佳组织单位,受到了市安委会的表彰奖励。

4、教师和校长培训工作扎实推进。以师德建设和教学能力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了“阳光师训”、新课程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活动,全年完成各类教师培训9300人次。同时,大力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市教育局和市委组织部在华东师大举办高级紧缺人才培训班,培训中小学骨干校长50名;组织榆阳区、横山县450名校长及中层干部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送培下乡”活动;选送80名校长参加了省级以上业务培训活动。各类培训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扩大了学科骨干和名师队伍,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目前,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63%、98.29%、94.19%,小学、初中教师的高一级学历分别达到78.8%、62.9%。

5、校园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全面推进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市、县区两级教育督导机构对310所中小学和职业中学进行了专项督导评估,促进了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召开了全市校园文化建设、阳光体育运动、课改成果展示三项工作现场会,全面推动管理创新和环境育人。深入开展校园“两节一会”(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和“三讲两实践”(讲传统、讲诚信、讲守则、道德实践、创新实践)活动,充实丰富学生课内外活动内容,促进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榆林实验小学等8所学校,获得全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认真组织开展了“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举办了市直教育系统经典诗文诵读晚会,市教育局被评为榆林市全民读书月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今年在完成上列各项考核指标任务的同时,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教育科研、语言文字、电大教育、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和教育法制建设等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三、主要工作措施

20xx年,我们在落实年度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更加注重作风建设,更加注重落实责任,更加注重调查研究,更加注重科学决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一是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工作责任。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20xx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夯实工作责任。先后召开了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和党风廉政建设、校舍安全工程、“减负”与“双创”、加强学校安全与考风考纪建设、职业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专项工作会议。市教育局与各县区教育局以及局属各单位签订了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安全、考风考纪建设、职业教育、“双创”工作等一系列责任书或任务书,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按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要求,将各项考核指标在局机关内部进行分解,落实了分管领导、牵头科室和参与单位,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强化督查指导,狠抓工作落实。组织开展了学校安全工作、校舍安全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学前教育、规范民办教育、中小学常规管理等专项检查和调研活动,认真查找存在问题,深入研究改进措施,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和全面落实。同时,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问题,着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加强沟通交流,争取社会支持。认真总结榆林建市来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深入研究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大胆探索创新。通过专题汇报、领导视察、联合调研等途径,主动争取市上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支持。按照市政府安排,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44件,促进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大力加强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全年向上级机关报送和《榆林教育简报》刊发工作信息130多条,其中82条被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及信息刊物采用。全市教育工作的重要情况和重大活动,都能通过省、市级报纸、电视台、网站等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我局宣传信息工作走在了全省教育系统和市直部门的前列,受到了市委表彰奖励。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机关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各项业务工作顺利推进,我局先后获得省、市各类奖励15项,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和榆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形势任务来看,目前我市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偏少,城镇中小学择校就读的现象大量存在;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师德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薄弱,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强等问题较为突出。20xx年,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内涵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统筹兼顾,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榆林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8:教育局工作总结

教育局工作总结

20___年以来,我局以争创市级教育工作先进县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先进位,攻坚克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取得的成绩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围绕“又好又快发展”目标,按照“普教抓均衡、职教抓扩张、统筹抓整合、全面抓提高、大县变强县”的总体思路,以“一比两率”为抓手,务实进取,创先争优,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势头强劲,主要表现在:

1、20___年中高考再创辉煌。今年中考,全市前100名中,定兴占19名,前10名中,占4名。高考本二上线人数1817人,上线率为46.9%,比去年增加92人,增长率为5.3%;本二上线绝对数保定市排第三位,这已经是我县连续九年刷新高考本二上线人数记录,继续稳居全市第一平台。三中张帅与一中卢嘉琪被清华大学录取,鼓舞了全县人民的士气。在9月8日召开的保定市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教育局、定兴三中、一中被市局授予“高考立功单位”,同时,定兴三中被市局授予“培养拔尖优秀高中毕业生先进单位”。

2、加强硬件建设,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截至目前,争取上级项目资金4612万元,争取资金总量全市第一。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2所,其中,3所学校已竣工投入使用。尤其可喜的是,河北省唯一投资1135万元的县级职教中心实训楼项目落户我县,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3、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成绩显著。强力推进《定兴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暨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的落实,目前,全县已撤并中小学10所,创建标准化学校8所,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办学效益。

4、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绩效工资改革。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巩固清理在编不在岗工作成果,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的意见》,通过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教师队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___年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已经发放,支教工作基本完成,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5、职业教育取得新突破,对接京津工作显成效。按照《保定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对接京津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定兴县紧邻京津的区域优势和县域经济特点及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关于进一步对接京津工作的意见》。3月16日,成功举办了“对接京津校企人才推介会”。来自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的25家企业的58名代表为本次推介会提供了600余个就业岗位。大部分学生竞聘到了心仪的岗位,各用人单位选聘到了自己所需的人才,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共进”的目的。通过有效的对接,扩大了合作领域,推介了更多的技术人才,提升了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6、学校安全工作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一是落实责任,健全机构,层层签订学校安全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进一步健全安全工作监管网络,实行局领导包片、股长包乡校的安全稳定责任制。三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学校门卫、交通、卫生、设施、应急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学校“三防”建设,投资60余万元,安装监控探头335个,提高了学校的安全防范水平,确保了广大师生的安全。

7、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教育系统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课外法制宣传教育,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和活动中受到法律知识教育。

二是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加强对干部教师的法制教育,加强信访案件调查工作,加大对乱收费、商业贿赂和小金库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水平。

三是进一步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全力做好信访人员的排查稳控工作,没有发生集体访和越级访现象。

8、贫困生救助工作,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一是补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93.29万元,涉及学生2488

二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放助学金23.54万元,涉及学生284人。

三是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21万元,资助我市县普通高中特困学生420名。另外还通过县救助办和开展捐款救助等形式救助贫困学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

9、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政风行风得到明显改善。组织开展了“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解放思想、自我加压、激情创业”与“争先创优”等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机关工作制度,加强了机关政风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召开了全县教育干部大会;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开展了庆祝建党89周年庆祝活动。通过以上举措,机关工作人员的纪律性明显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明显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机关效能明显提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树立了教育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要。二是由于部分乡镇百姓对布局调整政策还不够理解,致使一些乡镇布局调整工作不能顺利实施,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三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后,教育局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发展,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均衡发展,为县域经济腾飞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以上报告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篇9:教育局工作总结

教育局工作总结 -总结

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将确定为“项目内涵”发展年,坚持“统筹城乡教育,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继续着力实施了“四大工程”(第二次标准化建设工程、学校科学管理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力促教育“六大提升”(促进教育全面恢复提升、促进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升、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升、促进教育行风提升),扎实推进了各项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灾后建设卓有成效

全县学校灾后重建共规划建设项目32个,其中,新建学校6所,部分新建学校26所, 新征用地411亩,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争取各类灾后重建专项资金投入7亿余元。通过一年的建设,我县学校灾后重建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全面完成了灾后重建的目标任务。一是全县32个学校灾后重建项目已于208月底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全面保证了全县学校“干干净净、安安全全”开学;二是全面完成了12万平方米的校舍维修加固任务;三是抢抓灾后重建的发展机遇,积极争取了中央、省、市教育教学设备重置资金XX余万元,完成了对全县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政府采购,为我县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统筹城乡措施有力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增添举措,不断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一是科学调整城乡学校布局。按照统筹城乡教育规划、满足学生就近入学和“高中进城、初中进镇、小学相对集中”的原则,进一步整合优化全县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地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将原有的50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调整为42所,并在全市今年率先全面消除了村小。

二是积极推进城乡教育现代化。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力度,优先满足农村学校。特别是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实施了农村学校教育网络、优质课程资源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完成了城域网建设,努力实现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堂堂用”。

三是着力实施“以城带乡”举措。积极推行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启动了成华、大邑“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成华区28所优质学校与我县23所中小学结对帮扶。同时,石室中学对口帮扶安仁中学、市工业学校对口帮扶县职高。为此,县教育局又对全县42所中小学、幼儿园分别实行了“对口帮扶”、“捆绑发展”模式,结对学校时间为3年,并对城乡结对学校在结对期间实行互动管理、捆绑考核的评价制度,以此扶持农村薄弱学校,将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全县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全域覆盖,全面提升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新格局。

四是扎实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易安信公司捐资7.5万美元用于安仁镇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该项目已于12月底竣工交付使用。同时积极做好金星、出江、雾山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将于年春季开学投入使用。县教育局将以此为试点,不断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全面推进我县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以此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三、内涵发展富有特色

在学校灾后重建过程中,县教育局十分注重全县教育软实力等内涵发展建设,着力将教育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有机结合,并与灾后重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以此促进区域内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

一是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继续着力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完善了全县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督查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行了普通高中教学质量量化考核制度,层层落实了从局班子成员到学校教研组、科任教师等相关人员的教学质量责任制。全面完成了最后一批6所薄弱学校的脱薄工作。2011年,我县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专科一次上线1896人,本科一次上线921人(艺体飞)。我县2011年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较去年大幅度增加,在全县参考学生数较2011年减少130人的情况下,本科一次上线人数突破800人,较2011年增加增长13.9%;文科本科一次上线较2011年增长61.5%,提高幅度较大;同时,在不包含艺体飞上线人数的情况下,全县同龄人口上线率达16%,万人上线率达到16.7,进入郊县前列。

二是狠抓学校科学管理。着力实施“学校科学管理工程”,制定实施了《学校科学管理评价细则及操作办法》,建立了学校管理督查制度和学校管理信息统计档案,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举措,支部召开了以“科学的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为主题的 “质量管理”研讨会,在全县学校形成了抓管理、重质量的良好氛围。同时,狠抓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专项整治。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分“学习自查”、“落实整改”、“巩固总结”三个阶段,从“规范教学行为”、“规范招生行为”、“规范办班行为”、“规范考试行为”、“规范教师行为”五个方面在全县学校中开展为期12个月的专项整治,并着力健全完善全县规范办学行为的长效机制,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是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一校一品一特色”工作思路,积极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在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办学特色鲜明的典型学校,如安仁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北街小学的情趣教育等。县教育局以此为基础,结合全县学校灾后重建,分批整体规划设计全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已完成第一批学校的规划设计,将于明年8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全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

四是德育工作突出实效。不断强化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全县学生健康成长。今年以来,不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成立了心理健康教研组,积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安仁镇学校、东街小学、银都学校等5所学校顺利通过了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验收;在全县学校支部开展了争优评优活动,共推荐评选出省、市、县三好学生180名,优秀学生干部80余名,先进班集体60余个;成功举办了全县第21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支部参加市初中生综合运动会,获得两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继续广泛支部开展了“爱的书库”、“ 爱心包裹”、“环保教育”、“唐仲英爱心奖学金”“庆祝建国60周年”等各类德育主题活动,其中,“爱的书库”阅读活动专题宣传片在全国会议上展示;大邑外国语学校学生在全省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获第二名,并推荐到北京参加了汇报展示。

五是不断加大教育督导力度。完成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度检测工作;认真支部开展了对三岔中学、安仁镇学校、南街小学、韩场学校等4所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督查和指导;积极协调县级相关部门、各乡镇,认真指导全县各学校,扎实开展了迎接省政府对县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市级复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并顺利通过市级复查,为明年省级检查打下坚实基础。

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干部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切实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加强干部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以培养专业型干部教师队伍为目标,不断加强全县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将“校长上课”、“校长参加科研”两项作为硬性要求予以落实并进行督查考核;精心支部全县近5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全市“千名校长大练兵”,对全县44名教导主任开展了业务培训;广泛开展各类岗位“练兵”活动,支部开展了全县教师“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在全县3000多名教师中启动了新一轮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师轮训、骨干教师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特岗教师培训、教材分析培训等参培教师达2173人;支部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研讨会、观摩会达76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县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

总结

我县3个教育科研课题被推荐参加省政府教育成果奖评选,教师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的达259篇,成效显著。

此外,进一步优化农村师资力量。新招聘教师133人(含特岗教师)充实到全县各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扎实开展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工作,选派39名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干部、教师轮岗交流近200人,有力促进城乡师资配置的优质化和均衡化。

二是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强化竞争、激励、约束三大机制为重点,以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干部和教师队伍为目标,大力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敬业精神教育等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全面实施了教师师德师风考评和干部民主测评制,在全县教师中广泛开展了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参与的师德“四项考评”,参评率达100%;同时,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积极表彰奖励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2011年教师节期间,全县共有500余名教师获得省、市、县表彰,在全县营造了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县教育行风建设、师德建设切实加强,干部教师工作敬业、师德高尚,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教育行风得到较大提升。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座谈等,在办人民满意教育测评中社会满意度较高。

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切实关心教师身体健康,支部全县5500余名在职和离退休教师在“教师节”期间开展免费体检;及时兑现了义务教育段教师绩效工资,认真开展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教职工聘用制度工作,有力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采取教师住房团购及教师周转房建设两种形式,努力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投资3150万元启动了教师周转房建设,在全县6个点位,相对集中建设教师周转房450套,每套35o,目前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将于明年4月份投入使用,切实保障全县教师队伍稳定。

六、教育惠民落到实处

坚持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积极部署实施职教三年攻坚,大力开展成人教育,深入开展教育资助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职业教育稳步发展。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投入资金3600万元,于年内完成了县职业教育中心1.8万平方米的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各类中职招送生目标任务,职普比达4.9:5.1,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达99.1%;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县职业高中“计算机应用”专业顺利申报评审为市级重点专业;积极开展办学改革,在机械等骨干专业中全面实施了项目教学法,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职教办学模式,促进“消费型实训”向“生产型实训”转变,有力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顶岗能力,受到市教育局肯定;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协助四川师范大学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做好各项办学工作,顺利完成了该校1.1万名学生的招生工作。

二是成人教育突出实效。2011年,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9114人,协助、推荐就业3120人;针对返乡农民工开展了餐饮、车工、焊工等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435人;扎实推进全县社区教育学校建设和教育工作站建设,积极打造韩场兰田社区、安仁金井社区、韩场正福社区、安仁五显社区、晋原镇红光社区、鹤鸣仙鹤社区等6个社区工作站为规范化社区教育工作站,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教育资助全面落实。认真落实中央彩票公益金和中央专项学费补助金396.25万元,切实开展对我县普通高中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资助学生9226人次;对低保

家庭学生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做到了“应补就补”,全年共资助学生4361人,资助金额173.29万元;投入资金21.906万元在全县义务教育段的1217名低保家庭学生中实行“鸡蛋工程”;扎实开展职教资助,2011年我县籍职业高中学生4385人以职业教育券的形式享受了学费补助,受助额达526.2万元;同时,积极争取滋根基金等社会捐助,共接收各类社会资助资金59.75万元。

四是“9+3”工作扎实推进。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我县职业高中接收了来自阿坝州13个县的116名藏区学生。为此,我县成立了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藏区‘9+3’免费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县教育局、县职业学校从不同的层面分别制定了《关于藏区学生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并确定了“以人文关怀为载体,以技能培训、养成教育为目标,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了藏区学生的免费教育工作,受到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评价。

七、学科活动深入扎实

按照县委的工作部署,县教育局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与行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先后举办了“校长办学论坛”等交流学习和汇报,深入开展了作风建设、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整理学习成果论文共40余篇,党员干部撰写深度调研文章50余篇。同时,深入开展联系帮扶活动和“驻走访”工作。先后4次支部党员100余人次到对口联系社区开展帮扶活动,为该社区赠送了价值10000余元的桌椅和音响设备,为帮扶村(社区)的40户困难户共147人购买了农村医疗保险,共2940元;同时购买了肥料80袋,共计2940元;为7户困难户送去了200元的慰问金、价值200元的慰问品,为其子女购买少儿互助金40元,共3080元。通过深入落实“一线工作法”抓好结对帮扶,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县教育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受到县委支部部的好评,并作为现场经验交流。

八、安全维稳常抓不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原则,努力将学校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一是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工作支部保障。继续实行了局领导和机关科室(站)分片包校工作责任制;从教育局到学校、教师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结合“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开展,制定完善了各类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预防机制;

二是不断加大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坚持安全拉网式检查与随时检查、重点抽查相结合,积极协调配合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围绕设备设施、食品卫生、学校消防、校园周边环境等在全县学校中开展了8轮次的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并现场落实了整改措施,确保了师生在校安全。在全教育系统的扎实工作下,全年中各校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1><2><3><4><5>

三是狠抓甲流防控确保师生安全。不断健全完善防控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分层支部开展了预防与控制甲型h1n1流感专项培训,扎实开展学校卫生环境整治工作;积极联系当地乡镇医疗机构,做好学校防控指导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了师生的甲流防控教育,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扎实抓好晨检、病因追踪等;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全县学校的各项防控工作制度和纪律,严格落实零报告制度和日报制,严格执行信息通报、反馈制度、进出登记和体温检测制度,全县学校停止了军训、大型集会等活动;同时,加大督查力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协调卫生部门,抽调专门人员与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组成防控检查小组,每天对3至5所学校进行检查和指导,全力确保全县教育系统防控工作扎实有效。目前,全县5万余名师生中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稳定。

篇10:教育局工作总结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重点、关注热点,着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今年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全力推进事业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要务,确保了教育事业持续向前迈进。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100%。全市新增各类示范性学校12所,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张,小学、初中、高中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比例分别达到34.53%、57.33%、95%。在坚持扩大规模的同时,教育质量继续得到巩固和提高。体现我市基础教育水平的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全市5271人参加高考,上组档线人数4346人,上线率为82.45%,上一本重点线人数达682人。 推进四个“全面”,构建平安校园。一是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目前全市完小以上学校绝大部分达到“平安校园”评估认定标准,通过“平安校园”评估认定的比率已达100%。二是全面推进“校园放心店”创建工作和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市学校小商店已全部达到“校园放心店”标准。全面推广“五常法”卫生管理模式,加强对学校食堂、小商店的饮食、食品卫生的日常检查,规范食品采购与配送渠道,严防不洁、超期食品进入校园。三是全面实施学生接送车辆规范化管理。目前我市100余辆学生接送车辆全面启用安全标识。继续深入贯彻《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接送车管理的意见》,重点解决农用车接送学生、民工子弟学校接送车等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创新管理模式,形成“社会化经营、户籍化管理、公安交通监管、教育部门联动”的校车管理机制。四是全面落实学校安全事故预防预警机制,在全市学校购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并加强应急准备和演练演习,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各种学校师生安全事故。加强春游、防台、游泳、防火等特定时段重点内容的安全工作,扎实做好暑假及重要节日的安全工作。加强对民工子弟学校、民办学校(幼儿园)、寄宿制学校等安全薄弱单位的安全工作指导和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扶持幼儿教育,实现三个零突破。今年我市共出资***万奖励补助幼儿教育;其中出资**万元奖励各类创优的示范性幼儿园,出资**万元对我市幼儿园建设进行资金补助,出资**万元对5所需修缮改造园舍的幼儿园进行困难补助。我市依据《**市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意见》,联合多方力量,大力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总结

一是多方协力,终于在一年内建成了**大市最后两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了山区没有中心幼儿园的零突破。今年**市教育局、财政局根据《关于扶持**市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奖励(补助)办法》正式发放有关补助经费,破解了我市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二是实现幼儿教育支教活动零的突破。市教育局首次启动了公立幼儿教师向山区、农村支教政策。派出幼儿教育优质师资到**山区,扶持山区幼儿教育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实现幼儿教师招聘零的突破。我市首次公开向全市推出招聘公立幼儿教师6名,录取的教师将重点分配到幼教薄弱的乡镇任教,以推动幼儿教育公平均衡地发展。 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一是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学校发展品牌意识。为鼓励我市义务段学校创建示范性学校,教育局决定从XX年年开始,对创示范性的义务段学校给予经费奖励。各初中、小学凡申报省示范学校和**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并经省教育厅、**教育局验收通过的,市教育局将给予*万元的`创建奖励经费。二是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纳入规范化管理。市教育局制定出台《**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督导评估方案》,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行为。市教育局根据评估标准对我市**所流动人口学校进行全面评估。教育局规定,对连续*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后仍拒不改正的,将责令其停止办学。该评估方案制定了**个标准,主要规范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行为和教学内容。在各校自查自评的基础上,教育局组织评估组对照标准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评估,最后确定优秀级学校*所,良好级学校*所,合格级学校*所。 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构建教育宣传阵地。今年,市教育局召开首届教育信息工作会议,第一次检阅我市教育系统实施信息专人负责制度、信息计分制度、信息评选奖励制度三项制度以来的宣传成果。市教育局组建了拥有167人教育宣传信息员队伍,形成覆盖全市相对稳定的信息宣传网络。上半年,我市教育系统累计发布信息XX余条,极大地提高了本市市民对教育事业的知情度,为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校园网与教育信息网相互促进,我市教育得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宣传平台。全市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建有校园网。**中学网站、**七中网站、**实验学校网站被评为**省优秀教育网站。**教育信息网紧紧围绕我市教育事业的重点热点工作,加强信息对外宣传。目前,**教育信息网的点击率直线上升,日均点击率已超过10000多人次。 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 德育为首,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平台。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从我市实际和青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篇11:教育局工作总结

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新部署要求,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文件和会议精神,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以依法治校为重点,以普法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强化执法监督为手段,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观念日益增强,制度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行政执法管理逐步规范,行政决策机制逐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有力地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现将我局20XX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建立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保障

为了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根据人事变动情况,我局对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进行了调整和补充,成立依法行政、法制宣传、政务公开等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作为依法行政、法制宣传、政务公开等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的统筹领导工作,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依法行政和法制宣传各项具体工作,配好专兼职工作人员,对各级各校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实施纲要》落实。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学校也相应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普法、学法、用法工作机构和队伍、建立和完善了以学校党组织为龙头、以政教处为主导,以学生会、团委、少先队和校外辅导员队伍为辅助,以班主任、任课教师为骨干的法制教育工作网络,真正把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二、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的能力

一是坚持法制教育常态化。坚持以领导干部和行政管理人员为普法宣传教育重点,制定完善了学法制度和规定,把法律法规学习列入局机关学习计划,把法制学习教育融入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局领导班子能够坚持带头学法,干部职工能够积极学法,自觉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自觉提升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

二是开展机关法制教育。我局机关干部学习法律知识主要采取局领导领学、专家讲座、集中研讨、交流体会等方式进行。学习内容包括《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以及《保守国家秘密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10月21日,我局组织机关和县(市、区)14名工作人员赴福州参加全省教育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培训班。11月28-30日,XX市教育局调研员崔进玉带领4位机关工作人员参加第2期XX市直单位干部政策法规轮训班。我局还常年聘任武夷律师事务所律师为机关法律顾问,为局机关提供法律服务,有效地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

三是主动汇报法治工作。我局主要领导在全局机关学习大会和重大工作部署中,坚持带头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局主要领导经常主动向党委、人大和政府汇报有关教育工作,确保教育工作在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规范的范围内运行。

四是组织专项普法活动。在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办的牵头下,我局组织机关各科室人员积极开展“国家宪法日”大型宣传活动,为广大市民讲解教育相关法律和校园安全知识,发放教育法律宣传材料,并接受群众现场咨询教育法律问题。

五是加强局机关干部党风廉政教育。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准则》、《条例》,每月开展教育系统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累计编发《以案明纪》30期,强化经常性教育,延伸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市属学校3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了XX市教育系统党章党规党纪知识测试,不断提高机关干部和校长老师的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能力。

六是督促学校建章立制。我局以下发通知的形式摸底并督促市直属中小学校建章立制工作。日前,7所市直属中小学已制订完善的各类学校章程,做到依法依章程治校。

七加强师生法制教育。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管理,将法制教育与课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依托“警校共育”机制,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治安管理、禁毒宣传、交通安全和防范监管“六进校园”活动。利用各种学校宣传阵地及网络,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单、刷写标语、悬挂横幅、组织竞赛等办法,在校园营造了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还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开辟了普法专栏,加大了宣传力度。

三、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行政执法的效力

1.落实行政执法。我局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人员在强化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局机关行政执法人员12人通过考试获得《教育行政执法证》。依法加强对各类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的管理,规范考务工作,加强考纪考风建设,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考试氛围。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规范开展及指导县(市、区)教育部门对民办教育规范监管。我局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以来,没有发生一起违规执法事件,没有发生一起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执法质量较高。

2.规范权力促效能。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窗口事项办理,精简办事材料,制订审查工作细则,大幅压缩审批时限。

一是规范窗口事项办理。为方便群众办事,我局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并将全部审批服务事项设置为三星级及以上,落实网上受理工作。对已入住中心窗口的事项均承诺办结时限,规范办事流程和受理材料要求,事项办理均按规定时限及时办结。20XX年,我局共受理教师资格认定事项113人次,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

二是精简办事材料。为方便群众办事,简化证明等材料,今年,我局对“教师资格证书补发换发”事项所需的材料进行精简,取消原先的“持证人需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一项,减轻群众负担。

三是制定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审查工作细则。制定本局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审查工作细则,明确审核,规范审查环节、审查内容、审查标准和审查要点,明确审核负责人和审批领导,避免干预审批行为。

3.规范招生行为。

一是规范中小学招生。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和剩余学位公开摇号电脑派位相结合的原则,深化义务教育阶段阳光招生。每年5月前,向社会公布招生意见,积极探索实施“小升初”单校划片、对口入学等招生办法。各地各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剩余学位全部对外公示,全过程接受纪检和群众的监督。

二是规范市区公办幼儿园招生。今年继续做好XX市实验幼儿园、区实验幼儿园新生电脑派位招生工作,市区一体化,让老百姓平等享受优质资源。

三是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出台《XX市教育局关于XX市20XX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意见》(南教基〔20XX〕9号)、《XX市20XX年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实施细则》(南招委〔20XX〕1号)、《XX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XX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南教综〔20XX〕10号),健全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分数+等级+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继续实行中考全市统一网上阅卷工作。继续推行中招定向分配改革,在优质高中统招计划中,划出50%的比例直接定向分配到辖区各初中校。目前,我市秋季高中实际录取16647人。

四是抓好中职招生工作。市教育局召开了20XX年职业教育招生工作推进会,把招生任务数逐级分解到县(市、区)教育局和职业学校。同时,还下发了《关于做好20XX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XX年中职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县(市、区)进一步规范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秩序,确保完成今年中职招生任务。截止目前,全市中职学校共招收新生9300人,其中全日制招生5880人,非全日制3420人,共开展各类社会化培训5.42万人次。

4.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在教师职称评聘、教师管理方面继续深化改革,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各自独立的设置,将两者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职称分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五个等级,全市3万多名教师已完成职称改革过渡,有效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做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信息首次录入工作,采集全市各级各类教师基础信息,为每一位教师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教师“一人一号”,全国联网运行。

5.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我局规范了政务公开工作,制订了《XX市教育局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主要任务的实施方案》(南教综〔20XX〕17号)、XX市教育局关于调整局机关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南教办〔20XX〕5号)并认真执行,对招生、人事、中小学收费和基建等热点问题通过局机关政务公开栏以及XX教育信息网进行公开,在干部推荐、职称评定、教职工评先以及人事管理等热点工作中,坚持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向社会公开,树立了教育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6.严格督政督学。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督导条例》,教育督导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建立督促地方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督政机制、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的督学机制、科学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监测体系,形成了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为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制度保障。20XX年,根据省上部署,建瓯、顺昌、浦城、松溪、政和等5个县市开展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5个县市财政追补教育经费6650万元,投入学校建设资金3.41亿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目标。

7.校园安全长治久安。

一是开展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围绕“一级抓巩固、二、三级抓提升”的工作思路,开展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学校932所,已100%完成创建工作。

二是开展安全稳定排查工作。针对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检查组235个,出动人员1096人,共排查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880余处,已整改751处,其余的已要求限期整改,开展安全教育讲座917场次,组织应急疏散演练680场次。

三是教育宣传广泛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多种形式,以教育信息网、校园广播、LED屏、校讯通为主要宣传阵地,扎实有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大力普及防溺水、消防自救、道路交通、食品卫生等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加强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我局会同法院、团市委举办全市青少年“法律伴我成长”普法宣传活动,通过“五个一”的形式(即“一堂法制课”、“一场法律知识测试”、“一本法律知识宣传手册”、“一场法庭辩论赛”、“一场宪法知识竞赛”),使青少年在活动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合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扎实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制定《XX市加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落实青少年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今年6月份全市完成上报14所禁毒示范校和11个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双“十一”的目标任务,市禁毒办、市教育局领导多次到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指导、检查。预计我市基地建设今年底完成。通过丰富多彩的“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师生识毒、防毒、拒毒、禁毒的意识,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9.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认真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等有关要求和任务,全面实施阳光体育活动。

一是举办全市少年儿童暨中学生体育联赛。会同体育部门在XX、邵武、建阳、松溪等地举办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举重和游泳等项目的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参与运动员多名,300多名运动员获得市级各组别奖项。比赛充分展示了我市学校体育工作的丰硕成果,对学校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阳光体育活动带动校园足球成效凸显。 6月24日—29日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XX市教育局承办的20XX年福建省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XX赛区)在建阳区举行,来自十个县(市、区)小学生代表队和XX实小、南师附小共12支队伍、120多位运动员参加比赛。经过二轮、33场比赛,XX建溪学校代表队力挫群雄,摘得本届联赛桂冠,建瓯二小和XX师范附属小学获得亚军和季军。7月1日选拔4所学校参加全省阳光体育展示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市学校阳光体育成果,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阳光体育氛围。

三是大力推进校园足球特色校建设。积极组织各地各校遴选条件成熟的学校申报第二批全国及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共申报15所,其中建阳一中等10所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目前我市共15所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同时,今年4月我局认定延平区实验小学新城分校等39所中小学为XX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月中旬,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对我市39国家、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进行全面考核评估。10月全市14所省级足球特色学校通过省专家组足球特色示范校评估,推动各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强化管理,完善工作机制。

10.强化学校食堂卫生和安全管理。重点落实新《食品安全法》,选派12名卫生骨干人员参加全省学校卫生专题培训,各地各学校相应组织二级培训,全面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确保学校师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安全,消除隐患,预防食物中毒和重大疾病的发生,市教育局针对各流行病发病特殊时期及开学初、期末加强学校安全大检查,多次深入市直学校、县(市、区)学校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进一步规范了学校食堂卫生管理。

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执法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干部法律政策知识缺乏,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科室对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不够重视,认识还不到位;少数干部职工对本系统的行政执法职责、规范了解熟悉不够,行政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

2.依法行政氛围需进一步营造。总体来说,依法行政、信息公开的氛围基本具备,依法行政、信息公开的观念基本树立,但在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等方面,在深度及广度上需进一步拓展。

3.监督制约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现行法律制度来看,对行政管理的监督机制很多,但却没有形成整体监督效能。同时,这些监督主要侧重于事后监督,只能是“亡羊补牢”式的监督,停留在“救火式”的水平上,其“防微杜渐”的作用难以得到真正发挥,很难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政行为产生;对于处理违反教育相关法律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与教育部门的配合。只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联合执法,才能维护好教育的发展环境。

五、积极改进工作,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1.完善制度,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质量。建立健全更加严格、更加完善、更加具体的制度体系,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行政执法过错问责制度等。

2.注重学习,提高教育系统工作人员的执法素质。进一步完善教育系统各层面的学法制度,利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采取看录像、学文件、自学等形式不断加大法制培训、宣传工作的力度。加强《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教育专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大幅度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执法人员的激励机制和权力保障制度。

3.加强宣传,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结合“七五”普法宣传,要进一步加强对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采取以案说法,以法警示的方式,不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机关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实现教育系统行政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检查经常化、执法监督制度化,使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4.加强沟通,积极推进联合执法。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工商、交警、文化等部门的通力合作、联合执法,进一步加强对校园及周边治安、卫生及文化市场等环境的专项治理,维护好教育的发展环境。

下一阶段,我局将继续按照省、市有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教育工作的大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不断提高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认识,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刚要(-)》,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工作水平。

篇12:教育局工作总结

20XX年,市教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紧密结合教育实际,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主线,紧紧围绕《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黄政办[20XX]10号)精神,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力促进了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我局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院馆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保障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局还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了各科室院馆报送政府公开信息的责任、义务和流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二)完善机制,推进政务公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实行重要政策解读、提升政府公信力为重点,不断推进教育政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一是制定了《XX市教育局20XX年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将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领域、依申请及各级各类学校等信息公开工作落实到相关科室并提出具体要求。二是进一步完善《市教育局限时办结制度》《市教育局首问责任制》《市教育局档案制度》等涉及政府信息发布协调、保密审查等多项制度,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对机关无密级的文件及时在XX市政府信息公开网、XX教育网上发布,确保政府信息及时主动公开。三是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方面,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对市教育局机关和领导班子成员思想、工作、作风、纪律等方面的意见,实施有效的群众监督,切实改进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三)丰富载体,畅通公开渠道。我局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政务公开的实现方式和途径, 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宣传力度,既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知晓度,又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一是抓媒体公开。对涉及民生的如:初中升学考试、小学升初中方案、中考及高考政策调整等,都及时通过《XX日报》、《XX晨刊》、XX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报道,让群众广为知晓。20XX年,在市广播电台举办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中,我局上线6次(其中局长亲自带队4次),对群众关心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公开和解答,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二是抓网络公开。20XX年,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及时增设宣传专栏,刊登中央精神、学习资料,实时更新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进展和成效。在XX教育网站和XX市教育政务微博第一时间发布我市教育最新的动态信息,及时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信息。全年在XX市教育门户网站上发布信息3202条,全年访问量97万多人次。

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发布和更新信息477条,其中“机构领导”21条,“机构设置”16条,“人事信息”26条,“政策法规”43条,“行政执法”35条,“规划计划”13条,“财务信息”8条,“招标采购”66条,新 “闻发布”10条,“部门动态”161条,“信息公开栏目”19条。另外在“市重点领域”共发布信息168条,“年度重点工作”栏目发布17条、“应对情况”12条,“财务预决算”5条,“公共服务信息”发布116条,“公益事业建设”栏目发布18条。共接收和办理在线留言304条、连线信息59条、来信26件、来访17件、投诉电话43件,全部做到了来电必接、有问必答,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是抓窗口公开。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教育窗口建设,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改进窗口工作作风。全年共办理高级中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及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认定项目受理1292件,接受咨询334人次。四是抓查阅所(点)公开。在我局资料室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为公众提供市教育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四)强化指导,推进学校公开。我局要求各校要把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教职工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除按规定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聘任办法、教职工奖惩办法、经费预决算、教职工购(建)房方案、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应通过多种形式让教职工参与和知晓。

(五)明确重点,创新审批流程。我局紧紧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在市政务公开办公室的指导下,对教师资格认定以及民办学校审批流程实施了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及时公布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行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进一步明确政务公开的重点:

干部选拔任用,教师评优、奖励和职称评聘等;教师资格认定、社会力量办学许可等审批事项的条件、依据、程序、时限和结果等;中、小学及幼儿园收费项目和标准;教育经费的预决算、单位财务收支、设备配置和使用情况、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的招生工作;高考、中考、自学考试、成人考试等各类考试工作,普通话等级测试;市、区级达标中学或示范性中学、市、区级优质幼儿园的认定,教育督导检查情况通报等;学校基建工程管理及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招标等情况。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政务公开办的指导下,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一是老百姓关注的有效、实用信息偏少,工作动态信息发布偏多;二是由于本单位大量文件属于教育系统内部文件,不适合在网上发布,造成信息公开发文断号。

三、下一年工作打算

下一年,我局将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推动信息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等工作机制,推动落实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保密审查机制和年度报告制度。二是进一步增强政务公开意识,提高工作水平。继续围绕全局重点工作,及时、真实、有效地公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项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区县教育局和全市中小学校信息公开的指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为打造阳光教育、阳光权力营造浓厚氛围。

篇13:教育局工作总结

教育局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是全面实施常州教育“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创建学习型系统为抓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以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为根本,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全面完成了20工作目标,为实施“十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注重区域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继续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不动遥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将建设重点由学校、乡镇层面转向市(县)、区的区域层面,加大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拟订了《常州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规划》,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全面实施《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全年新增校园网73个(全市达到151个);完成常州教育网改版工作,每月点击数超过2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等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常州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5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举行第三届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评癣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评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成果展评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评比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召开常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会暨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全市近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均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

加大窗口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学校、示范(重点)学校的.建设。全市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首次评选市级模范学校34所,并向省推荐第四届模范学校17所。

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正常开学;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少年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学初高中分离方案论证确定,此外,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按期完工。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69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次来访;暑期组织500余名中学生参加境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常州市一中、三中分别与韩国南杨州市、英国埃塞克斯郡开展师生友好交流;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4所(使全市达到27所),新聘外教84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适应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妥善安置了30余名在常外籍人士子弟就读。

二、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25%;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99%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95.37%。2006年,我市高考又创佳绩:省常中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平均总分等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本、专科总录取率为85.85%(其中,市区为90.23%,武进为89.61%,金坛为79.85%,溧阳为77.89%),比去年增长5.65%;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03%。

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加大职校招生宣传力度,引导合理分流,继续面向苏北地区、西北安康地区招生办班,扩大了重点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9.1%,一次

篇14:年度教育局工作总结

20__年是“__”规划的收官之年,是“__”规划筹谋的一年。教育遵循“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不断超越”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依据“一个目标、两个战略、三个保障”的教育发展行动纲领,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教育国际化为突破,推进和实现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构建高水平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百姓“好上学”、“上好学”的愿望,使区域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和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建设。

教育人遵循教育规律,丰富品质,在沉静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优质教育链建设实践已成为全国经验

目前,全区已建成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优质教育链”11条,涵盖中小学幼儿园30所,链点学校从市中心延续到三环路以外的辖区最边远的涉农学校。同时按照“全域,辐射周边”的要求,加强“优质教育链”与对口青白江、金堂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跨区域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我区优质教育链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实现城乡一体化、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的生动实践,成为推进优质名校集团发展探索的有效模式之一,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改革报》等国家级媒体深度报道,已成为全国经验,北京、台湾、青岛、拉萨、郑州等考察团到我区参观考察。李__、副市长傅勇林在省市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关于市区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调查报告》上分别作了批示。

二、校安工程推进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

校舍安全工程是灾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民生工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按照校舍新的抗震设防要求,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投入 2个亿进行“校安工程”建设。在建设中,建立健全校舍安全工作推进机制,区人大全程介入,有效地确保了加固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将加固工程与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兼顾校舍安全、校园环境美化和提高投资效益等,使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做到费省效宏。一年来,我区在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工作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截止目前,已实施维修、加固、重建校舍69栋(加固60栋,重建9栋),已完工项目46栋,面积221353平方米(加固174153平方米,重建47200平方米),C级校舍100%全面完成加固。

10月,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全国校安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杜柯伟率队到我区视察后指出,我区校安工程的推进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12月,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区校舍安全工程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已成为全省信息化发展的优质示范

我区把教育技术现代化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紧扣教育高位均衡的主题,以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以“高标准建设、高品质管理、高效能应用”作为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努力促成教育技术现代化对教育教学、管理和学习的深刻变革,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衔接和持续发展。自 20__年以来,区已投入8400余万元资金,建立“区本网域网”实现了“市—区—校”三级全光纤网络互连,建成的“教育网资源中心”已全面升级,成为目前省内规模最大,资源品种最多,功能最全面的区县级教育资源库,为区域内学校信息化资源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持。同时,区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实施“锦金青对口帮扶”,因地制宜地开发了“网络教研”、“视频会议”、“教师博客”、“空中e课堂”等形式或载体,将区域优质学校的大型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优质课堂实录向金堂和青白江的对口帮扶学校直播,开展跨地域学校间的网上集体教研和备课,并通过“空中e课堂”开展三地交互式教学尝试,三地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区高品质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初步形成: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区成为全市首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已成为全省信息化发展的优质示范;区域师生信息化应用在省、市各类竞赛、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__书记在调研了我区盐道街小学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后,对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并作重要批示。

四、国际课程中心成立引领教育国际化探索

我区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工作,以思想深度,把握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以文化厚度,找准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优势;以学术高度,铸就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强势,做到了高端思考、高位起步,实现了步调一致、强势推进。9月3日,国际课程中心成立。目前,国际课程中心已启动“外籍教师进校工程”、“海外培训基地建设工程”;成立了以华东师大郭景扬教授领衔的教育国际化课程建设调研组并对我区进行了专题调研;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市副市长傅勇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门生教授等领导、知名专家举办了多次“大讲坛——国际化专题讲座”。首批聘请的来自美、英等国的15名外籍教师,已于本学期初进入师大附中、七中育才学校、成师附小、盐道街小学等9所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首批重点教育人才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海外培训基地学习考察活动已按计划顺利进行。今年10月,在教育国际化论坛上,我们还就教育国际化推进工作作了经验交流。

五、“校长亮剑”、“教师论道”成为全市队伍建设的生动实践

我区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创新校长专业发展培训机制。通过校长联盟、学校发展研究共同体、量体裁衣式个性化培训,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以创新校长专业发展培训机制提高校长团队素质,以“校长亮剑”特色活动促进校长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做有思想的实践者,做“五心”(信心、用心、精心、知心、放心)校长,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种做法已为市教育局“千名校长大练兵”所借鉴,成为全市校长队伍提升的生动实践。

“教师论道”包括“新锐问道”、“精英品道”、“名家传道”,

目的在于整体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建设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同时,我区还通过不同层面的培训和实践,不断完善“名校委培”、“导师引领”、“名师工作室”等制度,构建起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师培训体系,促进区域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万名教师大比武”就是我区“教师论道”的活动传承与推广。

六、学术年活动有效开展,成果丰硕

20__年是教育学术年,通过学术年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的科学发展、教师队伍的素质增益,增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一是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围绕学术年要求,系统梳理我区各校的教育科研成果,在区域内总结推广,形成浓厚的研究与共享的学术氛围;积极参与全国、省、市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在省第四届教学成果政府奖评选中,我区有两项获一等奖;五项获二等奖,两项获三等奖;在市基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奖项名列全市第一。二是对外交流影响力显著提升。市名校集团发展暨区优质教育链建设现场会,中央电视台对我区教育链建设的多次报道,傅勇林副市长和国家督学对我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制度创新的充分肯定;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论坛、“主体学堂”研讨会等全国及省市教育研讨现场活动提升了教育知名度及对外影响力。三是区域教育质量再创佳绩。今年中、高考仍居全市第一,实现了高考“四连冠”,中考“九连冠”;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获得市教育局表彰,并获“突出贡献奖”,在市保持了高位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职业学校组织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再获一金、三银、四铜的佳绩。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努力,目前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对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我们要实现“学在、品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建设与“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相适应的“结构精当、环境精致、资源精良、队伍精锐、质量精实”的精品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精神、世界眼光、科学素养、丰满人格、强健体魄的世界公民”,还需要我们多一些清醒和冷静,审时度势,深刻反思,深度追问。

一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尚不健全。如绩效工资目前发展处在调整期,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应主动作为,明白巩固什么,维护什么,改变什么;学校要进一步以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完善现行制度,真正让学校制度体现以人为本、引导人、发展人、激励人,以制度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二是区域内学校整体发展参差不齐,学校发展特色仍不鲜明。美国学者戴维说,“可选择性标志着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人的发展需要不同的成长环境,需要富有个性的环境让人才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成熟的标志。

三是校长的精神追求和实践智慧离“教育家办学”还有差距。

这几年,我们通过“校长亮剑”活动不断提升校长的专业水平,校长也在自身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管理素养,但这仍然离党和政府的要求、老百姓的期望有一定距离;在全国、全省、全市知名的校长屈指可数;真正以教育家的思想、品质、精神来管理学校、办好学校的校长还不多。

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教师是学校的关键,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力量,当前我们的教师在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尊重潜能、当好学生人生导师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培养未来所需要的人才上,其思想观念、教学技能、教学方法还需不断转变,专业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名师数量明显不足,具有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的教师不是太多,在国内、省内、市内有影响力的教师偏少;甚至在一些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仍然存在,追求卓越的“精、气、神”不足。

五是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还需我们探索并建立对学生的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是对人生命的开发,是对人的成功的支撑,是对人的幸福的积蓄。教育要让教育对象有感觉,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充分关注、关心、关爱我们的学生,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牢记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是有差异的人、有能力的人,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爱,少一分指责,多一分指导,少一点苛求,多一些宽容,让学生的学业水平、文化视野、身心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六是教育国际化推进力度不够。虽然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成立了国际课程中心,成立了以华东师大郭景扬教授领衔的教育国际化课程建设调研组并对我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少数学校也开展了一些国际交流,外籍教师也成建制的进入学校,部分校长和教师也走出了国门,但我认为我区的教育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也仅刚刚起步,需要我们以开放的精神,前瞻的视野做好教育国际化工作。20__年,我们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不断深化和大胆尝试。

篇15:教育局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根据《 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攻坚评估验收工作的通知》(桂政办电?20-?16 号)、《 职业教育攻坚评估验收办法》文件精神及《 县二020-年教育工作计划要点》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扎实工作,认真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工作,如期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职业教育工作

1、20-年中职招生工作完成情况

20-年, 市教育局下达我县中职招生任务750人(含成人在职中专班),送生任务350人。实际完成招生837人,(其中招录的全日制中职学历新生26人,成人在职中专班新生811人),完成市教育局下达招生任务的111.6%。

2、20--20-年职教攻坚评估验收工作完成情况

(1)全力做好迎检材料的建档工作。从1月份开始,根据《 职业教育攻坚评估验收办法》文件精神,指导并协助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组织领导、办学规模、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学生资助、学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八个方面做好职业教育攻坚评估验收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并于5月x日前完成了县级材料、校级材料各一套的整理、归档工作。

(2)配合相关单位做好职教攻坚经费审计工作。20--20-年百色市职业教育攻坚办下达给我县财政职教攻坚经费任务为311.75万元,实际安排投入职教攻坚548.12万元并下拨到县职校311.75万元(其中20--20-年职教攻坚期间安排454万元,20-年1-3月审计进点前自查补拨94.12万元),完成率175.82%。

(3)做好评估验收迎检材料起草工作。先后完成了《 20--20-年职业教育攻坚自查自评报告》、《那坡县实施职教攻坚自查自评情况汇报》、《迎接 职业教育攻坚评估验收迎检工作方案》等职教攻坚迎检材料的起草工作并上送县府办公室审核。20-年x月11-13日,

我县职业教育攻坚工作顺利通过市级评估验收。市级验收结束后又将县级材料上送市职教攻坚办为迎接区级验收作准备。6月中旬, 职业教育攻坚工作顺利通过区级评估验收。

3、做好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格学校” 评估迎评工作。

(1)指导并协助县职校完成“合格学校”评估相关材料的准备及做好迎接市级评估验收工作。20-年x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顺利通过市级“合格学校”评估验收工作,为我县顺利通过职业教育攻坚评估验收奠定了基础。

(2)指导并协助县职校完成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迎评工作。20-年x月x日,县职校接受了市级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组评估验收。

4、做好中职招生宣传工作。指导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做好20-年中职招生工作方案及中职招生宣传简单的制作并在县有线电视台滚动宣传。同时参与全区中职招生大篷车宣传活动相关工作,并做好我县民族初中、德隆初中和平孟九年一贯制学校等三个宣传活动点的各项组织准备工作。

5、做好各种培训工作。指导并协助县职教中心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与再就业培训等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工作。20-年县职教中心共完成培训800人。

(二)成人教育工作

1、继续指导各乡镇完善成人教育资料,做好迎接自治区“两基”复检验收工作。做好“两基”复检成教资料工作业务培训。根据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对上林等6个县进行“两基”复检的通知》(桂教督导团[20-]1号)文件精神,为使我县“两基”复检工作顺利开展,规范整理“两基”巩固提高资料档案,做好复检迎检工作准备,于5月x日和10月x日两次对各乡镇进行“两基”复检工作业务培训。同时指导各乡镇做好“两基”复检县级成教资料的建档工作。

2、参与“两基”复检督查工作。

3、完成20-年度扫盲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今年1-2月份,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有关乡镇对20-年度扫盲巩固提高班办班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4、做好20-年扫盲巩固提高班办班工作。今年x月,在百都乡红泥村各俄屯开办扫盲巩固提高班1个班,参加扫盲学习30人。

5、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全年共举办各种实用人才短期培训213期,参加学习培训9845人次。

(三)民办教育工作

1、加强做好督查工作。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幼儿园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民办学校做好督查工作,认真清理整顿辖区内各类民办学校的办学资格,并办理《办学许可证》的换证工作。

2、加强民办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0-]15号)文件,每学期对全县的民办幼儿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校园安全专项检查,同时做好对民办学校相关数据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20-年春季学期,全县共有民办学校12所,在园幼儿824人,在园教职工及保育员43人。秋季学期,全县共有民办学校14所(其中未办理《办学许可证》的3所),在园幼儿884人。在园教职工及保育员52人。

3、抓好对新申办学校办学资质的评估工作。

(四)其他工作

1、深入本股联系乡检查学校开学情况。

2、协助完成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调研相关工作。

3、参与高考、中考等各类考试的考务工作。

4、参与开展那坡县教育局“送培训下基层促发展”活动。其中中强村参加培训45人,弄底村参加培训46人。

5、参与完成《那坡县教育局20-年度机关绩效考评职能性指标评分细则设置》及考评工作。

6、协助完成边境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问卷调研相关工作。

7、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做法和措施

1、多请示多汇报,争取上级领导对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支持。为使我县顺利通过市、区级职业教育攻坚评估验收,作为职能部门能积极主动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汇报我县实施职教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争取上级领导对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支持。

2、结合实际,做好职教资源的整合工作。按职教攻坚标准要求,我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远远达不到上级验收标准,我们结合那坡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需要,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建议县委、县人民政府整合 初中作为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校区,为我县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奠定了基础。

3、细致认真,做好我县职教攻坚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针对我县职教攻坚的实际情况,采取超常规的做法,细致认真,切实做好我县职教攻坚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使各项指标均达到验收指标要求。

4、努力扩大中职办学规模。一是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增设专业,拓宽了学生报读选择机会。二是整合资源,加强成人在职培训。以中职学历教育为主,同时积极开展成人在职培训工作,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5、切实做好招生宣传、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一是出台了那坡县职业教育中心20-年招生工作方案;二是县职教中心组成工作组进入各初中学校调查摸底生源情况并开展招生宣传工作;三是加强校内管理,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6、加强职教“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

为增加“双师型”教师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教学需要,县职教中心全力抓好“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级培训。20-年,县职教中心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1人,参加区级培训6人。同时选派中、青年教师轮流到南宁市经贸职业技术学校跟班学习。20-年秋季学期共选派教师10人。

7、整合资源,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

县职教中心在以中职学历教育为主的前提下,还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会同县直相关部门,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年共完成各类培训800人次。

三、存在问题

1、招生难。由于前几年“不合格学校”、“不具备招生资格”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造成我县职业教育中心招生困难。

2、教学难。

县职业教育中心职教师资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缺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更为缺乏,教师合格率低,难于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3、管理难。由于职校所招到的学生基本上是上不了普高线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导致管理成本高。

4、成教工作难开展

自20-年撤销乡镇教委办以来,因各乡镇没有成人教育专职教师编制,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工作难于开展。

5、民办学校办学行为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四、20-年工作计划

1、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教职成[20-]12号)和《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桂教[20-]15号)文件要求,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继续推进县职业教育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抓好实训基地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职业教育氛围,提升我县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努力打造具有边境民族特色的职业学校。

2、强化专业建设,巩固和加强基础优势专业,大力发展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全力做好20-年中职招生工作,力争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给我县的中职招、送生任务。

3、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建设层次,通过内培外引,进一步优化教师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形成稳定的学科梯队。

4、继续做好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各类培训工作和农村成人扫盲巩固提高班开班工作。

篇16:教育局年度工作总结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局团结带领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在办太原人民满意教育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现按照要求,将 20-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责任,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

20-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由市教育局承担的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有三项,分别是“加快五中、一外、二外、十二中、成成中学等10所名校双十二轨新校建设,完成二十七、五十三、六十中等10所学校改扩建工程;强制性规范配建幼儿园、小学,满足宜居城市基本服务半径”、“推进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大幅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资源,提升质量”。同时,在市委督察工作中,我局承担两项任务,其中一项与市政府第一项重点工作完全相同,另外一项为“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

(一)加快五中等10所名校双十二轨新校建设,完成二十七中等10所学校改扩建工程;强制性规范配建幼儿园、小学,满足宜居城市基本服务半径

20-市新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共计20所。其中,异地新建学校10所,为5中新校、外国语新校、二外新校、成成中学新校、幼师新校、12中新校、卫校新校、职教园区、62中新校、教育园区学校;原址新改扩建学校10所,为27中、67中、11中、育英中学、60中、53中、五实验、进山中学、三实验中学(民航校区)、明德学校。总建筑面积876000平方米,年度计划投资79398万元;至年底完成投资额29995万元。

为推进项目学校建设,市教育局积极请示政府,成立了新校建设办公室,并积极与规划、国土等部门沟通,推进项目学校建设步伐。目前,20所项目校已开工建设学校4所,分别为27中、67中、幼师新校区、11中;前期手续办理完毕,准备开工建设学校3所,分别为育英中学、成成中学新校区、明德学校;正在加紧办理前期手续学校13所,分别为5中新校区、外国语新校区、二外新校区、53中、五实验中学、三实验中学(民航校区)、60中、进山中学、12中新校区、太原卫校新校区、职教园区、62中、教育园区学校。待以上学校建设完工,我市直属学校的硬件水平将再上新台阶,同时能够解决62中、教育园区学校的历史遗留问题。

强制性规范配建幼儿园、小学方面,按照市政府要求,教育设施异地配套建设资金由市政务服务中心住建委窗口开始审核收取。新建住宅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工作,由市规划局与市教育局规划处对接,提前介入审核。由市教育局起草了《关于-市新建住宅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和验收移交长效机制工作方案》,现已上报市政府,目前法制办正在审核中。

(二)推进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大幅提高教育服务水平

-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在20-要计划完成三项工作,分别是到20-完成全市宽带网络“校校通”、“班班通”工作,再完成全市6%的多媒体教室建设,20-达到全市学校教室的92%。建设全部教师和初中60%以上学生“网络空间人人通”工程。三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857万元。

“校校通”、“班班通”及多媒体教室建设:“校校通”是指各级各类校园通宽带网络,“班班通”是指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直接进入班级。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到12月初,市直属普通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完成率达到100%,多媒体教室建设覆盖率达到100%。10县(市、区)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工程建设达到89.5%,多媒体教室覆盖达到89%。其中市直属中小学均已完成既定目标,10县(市、区)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工程平均值超计划1.5%,多媒体教室覆盖平均值超计划1%。

“网络空间人人通”工程建设:“网络空间人人通”是指每个教师、学生通过网络建立资源空间,实现资源互通和共享。20-市教育局在广泛征求一线教师、专家意见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并完善了项目的招标需求。12月初,向市政府提交“网络空间人人通”项目招标需求报告,共需资金240万元,已报政府招标采购。

(三)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

近年来,我市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教育均衡,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至20-,全市已有45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达标,占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60%以上。20-我市验收达标学校201所,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比例达到94.6%。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资源,提升质量

20-市教育局积极启动职业教育园区筹建工作,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开展首批重点建设专业建设工作,举办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加大中职招生宣传力度,探索中职学生基础素质监测机制,强化中职学校内部管理,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继续落实我省免学费全覆盖工作,全面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争取划拨资金对-市财政金融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市卫生学校药剂、助产专业实训室、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实训室、-市财贸学校客户信服务与电子商务实训室、-市交通学校汽修实训室、太原广播电视中专学校影视专业实训室、-市第七职业中学校网络安防及网络构建实训室等项目进行新改扩建。组织20-/20-学年度职业院校技能训练活动,安排20-年-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项目。组织-市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展示活动,展现我市职业教育的成果。

20-,我市交通学校、市卫校、市财政金融学校、市财贸学校、市旅游职业学院等7所学校、42名学生、26名指导教师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最终取得团体及个人项目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4个、优秀奖3个的好成绩。同时,我市积极申报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项目,-市财贸学校申报成功,获得省财政配套资金150万元。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英语专业评审通过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二、强力推进,确保全市教育重点工作圆满完成

(一)推进教育科学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规范办学行为为抓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前教育阶段,年内投入资金5195万元,再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园28所,新增学位4807个;积极推进早教试点,探索政府购买民办园优质服务模式,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坚持以高位均衡发展为主题,切实夯实硬件、体制、师资和生源基础,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普通高中开始步入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坚持引导普通高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以高质量的特色办学,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发展平台。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技能大赛为平台,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以星级管理评估和示范院校建设为引领,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层次。

(二)致力教育均衡发展

因为历史原因,我市县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质量客观上存在差距,“择校热”现象随之产生。为彻底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努力从整体上提升我市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20-年,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实施新校建设工程。20-五中、成成中学、外国语学校、第十八中学校等一批学校的新校建设提上日程。待这一批学校建设完工,我市学校的硬件水平将再上新台阶。

二是继续深化“联盟校”政策。从 20-月我市启动了以教师交流为重点的义务教育“联盟校”试点工作以来,全市“联盟校”总数达到152所,交流教师488名。目前,大多数潜力学校办学质量得到提升,已有效缓解了全市的择校压力。20-全市提出义务教育阶段10%的校长、教师进行交流,实际交流校长17.8%,交流教师 15.25%,进一步均衡了师资。

三是启动城乡合作共建项目。过去两年,市教育局分别与-市政府、-县政府、-县政府签署了教育合作共建协议书。此外,市教育局还组织城区的-区、-区、-区与农村的-市、-县、-县开展区域之间教育合作共建。作为试点,市直属成成中学、五中、十二中、十五中、十八中、外国语学校及太师一附小、二附小、三附小还分别与-市、-县、-县的部分学校开展校际合作共建,以此推进县域均衡发展。这是我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新举措,标志着全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深度合作局面初步形成。此外,我市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向农村教师倾斜。近三年,农村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6名,被评为正高级教师的1名;降低农村教师笔试分数线,仅20-年就有36名农村教师受益晋升职称。

(三)开展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市教育局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制定了具体交流措施,确定了年终考核目标。校长交流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新提拔干部原则上必须交流;二是任职8年以上干部原则上必须交流;三是优质学校干部交流时原则上向薄弱学校倾斜;四是年轻干部交流原则上到边远学校锻炼。

教师交流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实行划片交流。

二是中小学教师的交流与职称评审挂钩。

三是中小学教师的交流与特级教师评选、评先选优挂钩。四是建立教师交流工作的保障机制。五是加强教师交流工作的考核。截至目前,完成交流校级干部203人(市直6人,县区197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校长(含副校长)人数(729人)的27.8%;20- 月份新学期,全市实际交流教师2551名,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16728名)的15.25%。两项任务均大幅度超额完成。

三、创新改革,教育亮点工作频现

(一)积极探索公办园入园模式

针对“入公办园难”问题,积极探索规范有效的入园模式。20-年,首先在7所市直属公办园园招生工作中明确招生方式,提出“五统一两不同”,即7所幼儿园统一时间向社会张贴招生通知(时间为五天)、统一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统一审核录取时间、统一对烈士子女或孤儿入园的优惠以及统一补录方式,同时允许各幼儿园根据本园所处位置特别是住宅小区配建的幼儿园有各自不同的招生范围和不同的招生条件。经过各园认真准备、周密安排与部署,在监察室和信息技术中心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7所公办园顺利完成了秋季招生工作,为公办园招生工作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进一步推进招考制度改革

一是深化“小升初”办法改革。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有效工作机制,稳步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对口直升,并加大统筹力度,确保每名小学毕业生有一个公办初中学校学位。对民办初中首次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入学。全市民办初中学校入学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和学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办法是:确定部分试点学校,当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人数时,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人数时,招生计划数的30%采用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其余70%实行自主招生。

二是规范中考招生行为。严格按照经省教育厅批准下达的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和经市教育局严格限定的招生范围进行招生;不再招收推荐保送生,继续进行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收定向生工作,并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严格普通高中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数(不含择校生数)的10%,为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择校生打下坚实基础;严格学籍管理,普通高中高一新生学籍注册严格限定在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内,高一年级招生班容量严格控制在50人以内,三年内最大班容量不得突破55人,凡未经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录取考生或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学校)私自录取低于全市普通高中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普通高中学校学籍,不得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能领取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及时公开信息,保证公示时间,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继续坚持实行义务教育均衡编班。20-年全市小学新生均衡编班时间为8月26日,全市初中新生均衡编班时间为8月28日。在均衡编班当天,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各公办、民办学校都按照市的统一规定,使用-市教育局统一编制的“-市小学和初中新生均衡编班系统”组织进行了均衡编班和均衡配置教师工作。同时,全市各学校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干部、新闻媒体记者及家长代表参加均衡编班的监督工作。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派出督查人员进行现场督查。

(三)严厉查处非法办学

为了进一步净化民办教育,草拟并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20-年查处非法办学机构工作安排的通知》(并政办函〔20-8号),并从7月份开始在街道(乡镇)、社区(村)开展排查摸底,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共查处非法培训机构385所;取缔2所非法民办学历学校,安全妥善分流了299名学生;整个查处过程有新闻媒体持续跟踪报道,在民办教育网上进行曝光了非法办学机构名单,在《太原日报》上公布了全市年检合格的406所民办培训学校及94个教学区,为市民、家长甄别非法、合法学校提供了依据;8月13日,市政府召开了20-年全市查处非法办学机构工作专题汇报会,对全市工作进行通报总结,形成了全市街道(乡镇)、社区(村)排查摸底,各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新闻媒体跟踪报道的工作机制。

四、规范办学,维护教育公平

严格规范基础教育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招生秩序,严格要求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民办学校按照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统一时间、统一程序等规定,组织进行中小学校招生工作,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有效维护了正常的招生秩序。认真调查处理违规补课行为。重申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占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的通知精神,并提出具体落实要求。20-年,-市教育局先后对省教育厅转办的涉及-市中小学违规补课共7个批次的举报件进行了调查核实及处理。

坚持把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好上学”的工作立足点放在扩大教育资源上,通过加强中小学基本建设,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截至20-年9月,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101490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25%左右,约占全省随迁子女的三分之一强,切实保障了他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20-年,全市普通高中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633名,其中1788名被录取到省市示范高中。

同时,市教育局全面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收费减免政策,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困难家庭资助体系,建立了教育扶困助学制度,设立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专项奖励资金,并逐年大幅度提高奖励资金比例,由20-年的943万,提高到20-年7970万。近三年来,全市此项经费总计超过1个亿。从20-至今,共为包括随迁子女在内的22804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切实减轻随迁子女的经济负担。其次,推进考试招生改革,使随迁子女上学享受市民同等待遇。此外,办好“名师公益课堂”, 扩大了名师面对面辅导覆盖面,让随迁子女不出家门口就能分享到优质师资教育。通过以上举措,真正实现了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零障碍”、“全放开”、“同待遇”,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茁壮成长。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影响我市教育发展的问题有五个方面,主要是新校建设问题、“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发展问题。

一是部分新校建设进度仍然缓慢。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百姓对教育的迫切希望。改造薄弱学校。20-年,市政府确定新建、改扩建包括五中、成成等一大批优质学校在内的项目校20所。到目前为止,开工在建学校只有4所,仅占项目校总数的20%。为加快以上新校建设进度,我市需要采取的措施有二:一是保障资金的投入,二是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

二是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依然存在。百姓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其历史原因。20-年前,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是“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因此,20-年前的20-年间,全市公办园只增加了8所。因其质量高、收费低,深受百姓欢迎。但此类幼儿园班容量严重超编,且只能容纳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 11.7%。随着人民群众对公办幼儿园提出更高要求,兼之企事业单位办园的逐年萎缩(20-的20-年间共减少97所),加速发展公办幼儿园已势在必行。20-年,全市投入1.13亿元,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3所、村办幼儿园28所。加上前两年的努力,“”前三年共新改扩建幼儿园139所,解决学位2万个,“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略有缓解。20-计划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8所。目前已全部完工。

彻底解决全市“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我市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工作模式。未来几年内,我们拟主要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一是继续加大政府投入,不断增加公办园的数量,提供更多的公办幼儿园学位。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尽快为这些新建的公办幼儿园解决教师编制,使其迅速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二是收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由当地政府将其建成公办幼儿园。近年来,新建住宅小区建设速度迅猛,但小区配套建设学校、幼儿园的步伐却非常缓慢。20- 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建住宅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管理的意见》,此项工作获得了政策支持,但推进困难,真正建成并移交的学校、幼儿园数量极少,难以满足市民就近入学的需求。我市需尽快建立新建住宅配建校园建设、验收、移交的相应机制,使学校的布局跟上新建住宅小区建设的步伐。三是扶持企事业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和村集体办幼儿园,以政府发放“入园券”的方式对其进行补助,购买这些幼儿园的服务,降低老百姓的入园费用。

三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目前,百姓反映强烈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其实是教育均衡问题。近年来,我市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到20-年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比例将达到94.6%。但是,以上数据不包括各县(市、区)的教学点。20-省教育厅已将教学点列入计划。此项工作越是后期通过的学校困难越大,直接关系着我市各县(市、区)参加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的结果。20-年,我市-区在全省率先通过验收,20-此项验收在我市成为空白,落后于全省其他地市。20-我市将有-区、-区、-区、-区、-市、-县等六县(市、区)参加验收,所以,各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同时,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缺乏应有的配套政策,制约着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为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们将在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继续加快各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步伐。20-年,各县(市、区)需补充配置教学设备所需资金,以最低标准统计,不包括校舍建设和操场改造,-区需投入3976万元,-区需投入2500万元,-区需投入 2640万元,-区需投入2041万元,-市需投入3296万元,-县需投入3371万元,-县需投入3122万元,-县需投入1733万元,以上8县(市、区)共需2.2679亿元。以上资金将重点投入到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上。二是按照省厅要求,加大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参照今年交流教师人数(2150人),按照每天12元的标准,以198天计算,大约需支出510万元。

四是职业教育发展步伐缓慢。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小且布局分散,面临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生源日益萎缩,办学优势难以形成,适应性强的拳头专业打造难度较大,办学水平仍然偏低,服务我市经济社会的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尽快建成市级职业教育园区,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形成规模办学优势。同时,充分调查研究,针对我省、我市具体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市场对接,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打造拳头专业,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五是高等教育发展动力不足。我市市属高校中,唯一的本科院校(太原学院)也是由高职院校升级而来,其他均为高职院校,均应以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培养方向,但存在缺乏专项经费支持,发展规模小,水平低和数量不足、规模有限、质量不高、适应性差等问题。此外,驻省城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也存在对接度不高、衔接性不强的问题。

为此,建议努力增加市属高校数量,尽快实现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市卫生学校升级,大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紧紧围绕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迫切需要,坚持“必需、够用和求新”的原则,合理确定课程难易程度,突出实践课程的升级与更新,及时引入最新实践成果,培养管用、好用、实用的人才。同时,要充分发挥省城高等教育资源密集的优势,加强与驻并省属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在项目支持、学生创业、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方面大力支持省属高校发展,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推动太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篇17:教育局年度工作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兴教战略,将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广纳贤才,振兴教育

我县是山区贫困县,由于历史及自然等原因,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面对这一现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在全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为我县引进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大开绿灯,对引进人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县委、县政府尤其重视教育系统人才引进工作,每年都根据全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教育系统增加人员编制和人员经费预算,定期选聘或公开招聘大中专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缺编乡镇从事教学工作,有计划地批准县教体局到高校招聘应届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充实高中教师队伍。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县教体局抓住机遇,解放思想,注重学历,更注重能力,广纳贤才,为我所用,有效地解决教育了

系统人才“瓶颈”问题。

20--20-年,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先后带领县教体局、县高中有关人员到省内高校招聘教师,共引进本科毕业生46人。从20-年开始,局长每年都带领人事、业务局长及高中校长分赴河大、河师大等本科师范院校参加人才招聘会,广泛宣传我县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以及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宣传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宣传老区、山区的教育发展优势,积极鼓励籍本科毕业生回县任教,动员外地户籍高素质人才到山区县建功立业,共谋教育发展大计。人才引进过程中,我们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教学急需、择优聘用”的原则,对参与竞聘的人员经过严格面试、试讲程序,对优秀人才优先聘用。经过多方努力,20-——20-年,全县8所高中共引进各专业本科毕业生190 名,20-年已与 100名本科毕业生签订了聘用合同。20-年,为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问题,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县教体局与县人事局通过公开招聘录用初中教师40名,小学教师110名。公开招聘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近700人报名参加考试,但录用人数不足1/4,较好的保证了新招录人员的素质。整个招聘录用过程公、透明,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20-年,招聘了特岗教师180名。

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人才,使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我县教师队伍当中来,有效地优化了我县教师队伍的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我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我县教育发展的后劲。

二、精心育才,德能并举

人才的培养与人才的选拔引进同等重要。工作中我们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引导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成长,在成长中奉献,在奉献中升华。

一是树师德,促进教师爱岗敬业。师德是教育的根基,是教育质量得以保障的基础,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真正怀着“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情怀,也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真正培养出“人品至上,道德至上”的学生。我县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恪守为人师表准则,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默默奉献,但也有少数教师违反职业道德。个别现象也不容忽视,对此,我们围绕“敬业、乐教、爱校、爱生”等方面的内容,在全县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师德师风大讨论。通过师德报告会、师德演讲和师德标兵、文明教师、“十佳”教师评选等形式,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寂寞,乐于奉献。20-年暑假以来,按照市教育局提出的《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规定》和“八荣八耻”的要求,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全县干部作风建设“七条禁令”,我们定期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育时报》、《--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我县的师德集中教育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加大对教育系统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和工作成绩的宣传,在全县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学习达权店乡黑河村大岭教学点已故教师盛成龙同志扎根山区教育,无悔奉献一生的先进事迹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当教材进行教育,典型引路,共同提高。

二是强师能,促进教师岗位成才。中青年教师是我县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做好中青年教师队伍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针对中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精力充沛等特点,我们对中青年教师“严要求、多激励、敢重用”,提出“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站好讲台,五年驾驭讲台,十年成名成家”的目标要求。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们对新聘用教师提出“五个一”要求:即精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要求有万字以上笔记或心得;拜一名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艺术,要求能将学习所得在自己的课堂上应用自如并有所突破和创新;上一节教学汇报课,要求内容、教法、模式三优化;写一份教学总结,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好一个班,要求书面汇报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或教书育人情况。-高中青年教师毕业于师院化学系,因教学需要改教数学,通过积极参与“五个一”活动,很快成长为本学科骨干,20-年高考所教数学学科人均成绩居全市农村高中第一,学生单科最高成绩147分,位居全市同学科第一。同时,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强教师业务培训。近年来我们先后邀请苏州科技学院、师院等高校专家、教授来我县讲授新的教学理念,全县中小学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500余人参加学习。各高中和有关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到兄弟省、市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参观考察,学习先进教学经验,积极推广“洋思经验”和“杜郎口经验”。

积极开展老、中、青教师“双向帮学”活动,帮助中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也促进中老年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提高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为教育长期稳定发展夯实了基础。

三是强化教科研,推名师、办名校。全县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定期开展公开课、优质课评比、专题研讨、十佳教师评选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深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撰写论文,申报教研课题,教育科研、学科竞赛成果突出,仅20-年就有120篇教师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申报省、市级研究课题13个,均取得阶段性成果。专家型的教师脱颖而出,全县评选出特级教师和国家、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20余人;大批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学科骨干,发挥了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县高中教师肖凤华、鞠镭等青年教师通过努力均已成长为语文、物理学科的骨干教师。

三、爱才用才,以人为本

引进和培养人才固然重要,但如何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更是一门学问。教师是知识分子,不仅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而且思维更活跃。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各种思潮各种诱惑不时会撞击老师们的心灵,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难免会产生“人往高处走”的想法,不少地方的一些教师流失严重,或弃教经商或跳槽到发达地区任教。我县虽是山区贫困县,但优秀教师外流人数却远远低于全市其他县区。究竟我们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才让引进的优秀人才干得好留得住呢?主要措施是以人为本,善待人才,用感情留人。

一是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我们把高中发展列入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各高中千方百计地为优秀教师创造优异的工作、生活和成才环境,采取社会筹资、融资和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方式改善教师的住宿条件,建成学校餐厅、美化学校校园,按照信息化标准改善教师办公、学习条件,创造条件丰富教师业余文化生活。县高中先后建成教师宿舍楼6幢,等农村高中根据高中发展需求,积极扩大学校规模,新建教师宿舍楼,解决教师住宿问题,使大批优秀教师能安居乐业。全县绝大部分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公转住房供无房户教师居住。教育工会等组织还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劳动竞赛、娱乐联欢活动,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切磋经验、交流思想的平台,并积极为大龄青年教师的婚姻问题牵线搭桥;县教体局积极争取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为两地分居的教职工解决工作调动问题;为解决县一中、实验小学等部分城区学校教师住房困难问题,我们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争取以优惠价格出让土地建设“园丁小区”,目前前期筹备工作已基本结束,“小区”建设即将动工。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改善了,教师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就有了安心留下来干事创业的激情。

二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局班子成员按照分工每名同志负责联系一所高中和2个乡镇,定期组织教师召开座谈会,倾听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局长、局党委书记等局主要领导同志每季度都要到所联系高中和乡镇了解教师的工作思想状况,及时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将组织的关怀送到困难教师家中。--高中校长腾出自己的住房,解决新聘教师住房问题,自己却住在办公室内。--高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平等待人”的原则,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十几年来,该校教师没有人主动申请调出,就是重点高中招聘教师,也无人去应聘。他们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高中毕业班班主任所带班级20-年共有84人参加高考,其中有 73人进入本科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辉煌奇迹,该同志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市20-年教育新闻人物。

三是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全县各农村高中在向高等院校招聘优秀教师时,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缩小了与城市教师待遇的差距,吸引了一批外地市甚至外省籍优秀毕业生;在教师聘任、晋级、晋职等方面向一线优秀教师倾斜,优先办理相关手续;时刻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要求各高中定期组织教师健康体检。县一中为留住优秀人才,破格推荐优秀外语教师申报中学高级职称;县高中及时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优先分配住房,为国家级特级教师家庭解除后顾之忧,使其打消去广东某学校任教的念头。各学校也尽力为优秀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科研条件,为他们提供教研经费,配置办公用微机及其他教学教研设备;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措施让没有工作的教师家属参与学校后勤服务,解决单职工教师家庭的实际困难。

四是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20-、20-、20-连续3年教师节,县委、县政府都对成绩突出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进行隆重表彰,推荐表彰了一批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们不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实行校长选任制、局机关和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等方法,把一大批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精、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中青年优秀教师选拔到领导岗位上,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我县各高中领导班子上至校长下至学科备课组组长都是从教学第一线的佼佼者中选拔出来的。人尽其才,知人善任,使广大一线教师心中有动力,眼中有光明。

四、人才兴教,硕果满枝

由于我们高度重视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县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基础教育质量取得新辉煌。20-、20-连续两年普通高考成绩位居全市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年高考成绩揭晓后,市政府副市长率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亲临我县召开座谈会,对我县高考取得的骄人成绩给予高度评价,20-、20-连续两年教师节期间,县委、县政府都通令嘉奖县教体局,社会

各界把我县实现全市普通高考成绩“两联冠”誉为“教育现象”;在普通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义务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中招综合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小学和学前教育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教育管理水平取得新提高。中小学科学管理体系已全面建立,随访督导等常规工作有序开展,全县有5所高中被命名为市级示范性高中,县高中申报省级示范性高中已通过过程性检查验收,--职业高中被命名为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210余所初中和小学分别获得市、县级安全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教育项目争取和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新业绩。20-年以来,我县先后争取国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课桌凳更新工程资金2500余万元,极大的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争取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和“雪炭工程”综合健身馆项目,并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在引进社会资金改善高中办学条件的同时,创新思路,引进--有限公司资金1000万元,迁址新建县实验幼儿园。

体育卫生工作取得新进步。组队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群众体育活动,取得较好成绩,我县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成功承办规模空前、群众参与广泛的全县第一届运动会,取得精神文明建设和比赛成绩双丰收,省体育局副局长领导亲临我县指导,对运动会的成功举办给予高度评价;安全、卫生工作常抓不懈,多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教育形象得到新提升。“两免一补”工作扎实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成绩显著,我县被授予“河北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推行“阳光招生”和“阳光招师”,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率逐年提高,在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中,教育系统名列参评单位前列;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成效显著,教体局机关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在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当前我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今后,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为教育事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18:教育局年度工作总结

20-全区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群岛新区优质均衡示范区”的总体战略,全面实施《定海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做好“促均衡、强内涵、提质量、保平安”四篇文章,着力推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省教育现代化基本达标区创建工作,全区教育继续保持和谐、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教育局被授予“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红十字会’优秀组织奖”、“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浙江省教育系统工会工作先进集体”、“舟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舟山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加大投入夯基础, 城乡办学条件又有新改善

1.教育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完成了《定海区20-020-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编制工作。新建并启用了定海二中南校区、城西小学、名筑城小区配套幼儿园等新校园,进一步加快了双桥中心小学、干览中学、城东小学迁建工程建设进度,双桥中心和干览中学已完成主楼施工任务。完成了沥港外来民工子女学校的转公办性质和城西区域公办外来民工子女学校改扩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金塘中学游泳池改造、檀枫小学整体改造和白泉高中等7所学校运动场改造工程。暑假期间对全区31所学校校舍、场地、食堂进行修缮,全区学校的硬件设施又有大幅度改善。有11所学校通过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验评,迄今我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为56%。

2.教育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我区新增教育技术装备总投入1249万元,生均为435.4元,比20-年略有增加。生均图书新增经费达到44.66元,生均新增图书3.87册,是历年来更新图书最多的一年。全区学校新增多媒体131套,其中108套为电子白板,更新学生电脑506台,新建计算机房4只,多媒体进专用教室率达65%以上,生机比提高到4.39:1。新建了14只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10只标准的音乐美术教室和1只录播教室。全区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启动了千兆宽带进校园工程,已完成前期建设方案和教育系统中心机房的升级改造工程,完成了所有中小学师生“数字书房”的建设工作,定海小学省级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建设有实质性进展,城西小学已通过第二批省级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建设第一轮验评。

3.教育统计和财务管理更加规范。通过加强合作,注重互动,使教育统计更加科学规范,各类教育经费安排使用更加合理。教育经费投入继续增长,总计约5.6亿,占定海财政总支出的20%左右;城乡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900元和720元;争取财政统一支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和作业本费599.84万元;学生资助范围由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全覆盖,20-年共资助学生6648人次,补助经费305.03万元。制定出台了幼儿园新的收费政策,并完成对幼托机构假期办班、加时托办班的备案管理和收费调整核查审定工作。切实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信息公开和大宗物品采购工作,对中小学涉及食堂财务的供应方式、用工情况、伙食定价和执行有关规定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全区学校大宗食品配送及定点采购率达到80%以上。组班对后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开展学校财会人员岗位业务能力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后勤管理服务水平。

二、优化结构显公平,区域教育水平又有新提高

1.学前教育更显普惠。进一步理顺了城区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城西幼儿园、碧水蓝天幼儿园成为区教育局直属幼儿园。积极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真做好各类托幼机构园长、教师、家长的宣传动员工作。不断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调整和完善了新一轮幼教管理网络,切实提高了幼儿园保教质量,阳光幼儿园、金塘小新星幼儿园由准办园晋级省等级幼儿园,全区等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5%,镇(街道)幼儿园早教中心升级率达到81.8%,《定海区学前三年行动计划(x》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学前教育普惠性、公益性、优质性进一步增强。从20-学年各级各类幼儿园考核情况看,城乡间、等级间、公办与民办之间、幼儿园与托儿所之间等,办学水平差异进一步缩小。白泉镇获“20-年舟山市学前教育示范乡镇”称号。公民办幼儿园校园方责任险实行政府统一买单。

2.义务教育更重均衡。完成了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申报工作。继续实施“阳光招生”,进一步遏制择校行为,全区中小学超额班级数由20x的190个下降到128个。努力保障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全区各中小学共接纳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5829人,其中公办学校入读率为75.8%。加强了特殊少年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确定了海滨小学等4所学校为保障残障儿童就读试点学校,并设立2只资源教室,我区随班就读对象已扩展到六类残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基本达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在省“爱心城市”创建中,我区特殊教育工作受到好评。大丰中心小学作为我区留守儿童最多的一所乡镇中心学校新批准为“省乡村少年宫”;白泉中心在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考核中获一等奖,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3.高中教育更求特色。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各高中学校按规定开发、开设了选修课程,白泉高中已完成创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申报工作,东海中学积极探索体艺特色发展之路。202x,区属3所普高高考一线上线率翻倍提高,三批累计上线率为84.59%。金鹰技校推进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实训开出率达100%,初级工通过率100%,中级工通过率为95%,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90%,在全市专业课抽考中平均分和及格均名列全市第二,其中1 名同学获满分(全市仅有5人)。

4.社区成人教育更重服务。紧紧围绕“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创建目标,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开展订单式,送教下企业、下社区,上挂大中专院校等形式,组织各种适应定海经济产业特点和受群众欢迎的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和文化体育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成人社区教育培训 2162期,受训12.6万余人次,培训后发证20-本,转移就业1150人;组织“我是新小定海人”“我行我棒我快乐”等社区教育活动 100多次。“双证制”培训任务完成率达126%,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完成率达130%,家政人才培养培训完成率达127%。自编六套教材用于社区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评选出区示范性社区(学校)17家。白泉镇成校“663”培训项目通过省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验收。启动并实施了扫盲工作,对全区扫盲对象进行了摸底调查,在金塘召开了全市扫盲工作会议,并采取“以测代扫”、“小手牵大手”、集中办班、学习小组和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开展脱盲教育,已扫盲教育900余人。

三、深化内涵重质量,教育综合能力又有新提升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有效。通过抓住德育队伍建设、主题教育、学科课堂渗透、实践基地建设等关键要素,切实推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成立了“绿之梦”学生志愿者环保总队,下设33支中队,共有1000名师生参与,相继开展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我爱生态定海”美术大赛等一系列活动;狠抓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互观互检活动,收到良好效果;重视德育的体验性和实效性,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队长学校“上海夏令营”、“少先队员话成长”、“美德少年我争章”、“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教育实践活动,6位学生在省、市演讲比赛中获奖,1位学生入围省“美德少年”20强评选。我区的“慢德育”理念及实践研讨亮相第二届舟嘉两地德育论坛;“紫小之鹰,自由翱翔”的雏鹰争章工作在区外交流;17名教师在省市级班主任和德育导师基本功大赛中成绩突出,一等奖获奖率位列四县区之首,3位教师入选省100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实施。严格执行省厅“六个严格”规定,强化学校课程开设、课外辅导、阳光体育、教辅资料征订等专项督查,有效推进“轻负优质”教育。进一步深化了小班化教育,举行了“基于以学定教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个别化教学”、“合作学习”等小班化主题研讨活动;并加强与市外的小班化教育的学习交流,组织参加“四区小班化教育联谊活动”;基本完成了《小班化教育在定海》的编写工作,全面总结了我区小班化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小组团队合作、学生评价激励等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全面实施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以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的形式举办了“第十二届教研之春”活动,省教研室的领导、专家受邀参加并做专题讲座,全区课堂教学改革的行政推进机制、学校动力机制、专业支持机制得到初步落实。以小班化实验学校(协作体学校)和课改联盟学校为龙头,全区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多校一品、联校一品、一校一品的良好局面,已评选出小班化教育先进学校6所,先进班级16个,先进教师21位。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监控机制,构建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加强了标准化考点和测评系统建设,并首次实施3所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联合监测机制,我区的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中考优等生人数远远高于市属和其他县区,中考19个考核指标中,17个指标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在省首次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中,组织有序,成绩良好。

3.体育科技艺术等活动成果突出。大力开展体育、艺术、科技教育,全面实施“体艺2+1”项目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及与提高并举,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田径、球类、棋类、健美操等体育比赛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小学生科技艺术节、第二届合唱节、元旦文艺汇演、高雅艺术进校园巡讲、中小学生科普征文大赛等活动。定海五中获市田径运动会第一名,舟嵊小学获市篮球比赛和市羽毛球比赛第一名,东海小学、海滨小学分别在省国际跳棋比赛和省沙滩排球锦标赛中获奖;全区各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优良率均高于60%,及格率均高于95%。定海二中教育集团和定海小学获市中小学生合唱节比赛第一名。全区67位同学在第十四届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获奖;21名中小学生参加省第三届“兰亭奖”中小学生书法大赛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7名;12幅美术作品和13个表演类节目在省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中获奖,其中廷佐小学《一张贺卡》获“优秀创作奖”。

4.教育品牌和学校特色不断彰显。20-年,“组团式教育、个性化发展”定海教育品牌创建行动不断推进,各团组在教学管理、教师培养、校本研修、质量检测、学科建设、常规落实、弱项改进、品牌打造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成功召开了组团教育专题会、组团教育现场会,圆满完成了合作项目中期评估、组团工作年度考核等工作,又评选出优秀团队3个、优秀合作项目17个、优秀学科组14个。全区学校以社团建设为载体,致力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已有社团800余个,社团开设率达100%,定海小学和舟嵊小学被评为市首批中小学社团建设示范学校,12所学校被评为市中小学社团建设达标学校。紫微中心小学的紫微木偶戏传承课程、海山小学的舟山渔民号子课程、干览中心小学的舟山渔民画剪刻纸课程获第二届“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称号。全区31所学校已申报34个艺术教育特色项目,38所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都达到了区级认定标准。今年,又有舟嵊小学和香港拔翠男书院附属小学、城西小学与台湾东信小学喜结姐妹学校,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文化和区域教育的交流合作。

四、创新机制激活力,教师队伍建设又有新举措

1.人事管理力度加大。认真做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工作,完成了全区教职工信息采集上报和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人员信息采集工作。启动了全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基本掌握了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资格具备人数和比例。完成了202x度中级职务评审和高级职务送审工作,又有113名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建立了校长教师合理交流制度,通过实施照顾型流动、竞聘型流动、培养型流动和区域流动模式,有74名教师、3名校长(园长)进行合理交流安排,30名新教师留城培养,19名教师区外调入,2名教师赴新疆阿克苏地区支教,并首次试行幼儿园新教师定岗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局管领导干部的考核和评价机制,通过学校发展性评估、下校调研、个人述职和民主测评,完成了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年度考察,进一步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人才培养梯次发展。积极探索教师培养新机制,促进教育人才梯次发展。20-年,开展了第四届“新苗奖”的评选活动,30名教师获得“新苗奖”;与宁波大学合作开办硕士研究生助考班,41名教师成为首批学员,24名学员参加入学考试,有23人达到录取分数线;成立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定海工作站,聘请了5名特级教师作为导师,确定7名中小学教师为省特级教师培养对象;评选出首批名校长名教师30名并落实奖励政策;确定了舟山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挂牌名师7名、研究员30名、学员85名。首次将幼儿园教师纳入骨干教师培养系列,实现骨干教师评选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全区现有区级骨干教师289名(其中幼儿园3名);列入舟山市111人才工程的教师2名,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4名,舟山市第六届资深人才1名,专业拔尖人才1名。

3.业务培训分类推进。继续实施分层分类的培训工作,组织干部教师高校研修和国外访学,促进高端培训制度化。20-年,有58名教师校长参加省级项目培训,31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项目培训,160多名校长(园长)、骨干教师到广州、南京、杭州等地高校进行集中研修;10名校长和5名机关干部赴台考察学习。通过整合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网络和平台资源,组建区级教师教育基地,建构师训课程的理论、互动和实践三大板块,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业务培训的实效。20-年,我区平台注册教师数达2716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平均每人77学时(省考核指标为73学时);教师自主选课后实际参训率99.10%(省考核指标为92%);90及以上学时集中培训完成率为21.43%(省考核指标为21%);国培、省培项目都按计划完成;民工子弟学校和幼儿园教师享受“同城”待遇。

4.教研能力大幅提升。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采取“幼儿园扩面、小学抓点、初高中夯基”的工作策略,并引入教科成果通报制与薄弱学校扶持制,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管理。20-年,有省教科立项课题9项,省教研课题6项,立项数为市同类课题之首,其中《小班化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公平机制的建立与实施的研究》被立为省教研重点规划课题。定海小学《“主角导向型”育人模式的探索》获20-年度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一等奖,创下我市该奖项的最佳记录。进一步深化“学陶、研陶、兴陶”工作,20-年的陶研工作业绩不凡,有省级立项课题31项,其中重点课题5项;有22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城西小学的《海岛农村小学“现代”小农人培养载体创新的实践研究》和紫微中心的《小班化情境下语文自助餐式作业的研究与实践》分别获中陶会实验分会20-年度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紫微中心有10篇征文在中陶会各类征文中获奖;在市陶研会“三项”评比中,我区有9项成果、24篇论文、4堂优质课获奖。为加速从“教书匠”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20-年,还组织开展了各学科的论文、案例、优质课等评比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省市级以上奖项200多项,东海中学徐忠岳的作品获全国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教制作创新奖;马岙中心何永金的课件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定海六中倪燕儿获“省中小学教坛新秀”称号。

5.群团协会发挥合力。充分发挥教育工会作用,完善了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和困难教师帮扶体系,推进了“幸福教师”建设工程。先后举行了教职工健康知识竞赛、“身边的感动”师德演讲比赛、第十届全区教职工运动会等,促进了全区教职工的身心健康。20-年,已有7个基层工会申报“五星级基层工会”并通过初评,定海小学被评为“省巾帼集体”,白泉中心被评为“省巾帼文明岗”,定海六中、廷佐小学、海滨小学、马岙中心学校被授予20-年“省级工会示范职工书屋”称号。教育工会全年走访慰问困难或患病的教职工138人次,发放慰问金17.1万元。重视退休教师工作,鼓励老教师融入社区开展公益服务活动,举行了离退休教师趣味运动会、重阳节登高等活动,努力提高退休教师体质,丰富退后生活。20-年,还积极借助协会力量,推动全区教育上台阶,先后召开体育分会常务理事会会议、音乐教学专业研究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美术书法教育专业研究委员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成立定海区教育学会小学英语教学专业研究委员会等。

五、维护和谐保稳定,教育形象塑造又有新进展

1.党的各项建设得到加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围绕“勇担使命、四干兴舟”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要求,开展了“转作风、兴实干、强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和“育人先锋”志愿服务活动,205名党员教师带头义教,带动234名普通教师积极参与,近20-余名学生直接受益,有效遏制了违规家教,切实维护了教师良好形象。20-年,发展党员18人,评选出党建工作先进个人38名,先进党组织5个。推进廉洁承诺、民主评议、校务(政务)公开等长效制度的有效落实,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和市委“25条办法”,开展“纠风治乱”专项检查、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廉政文化进校园等工作,完成了13所中小学校长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东海小学袁优红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省师德先进个人”,定海六中齐秋云老师被评为“省家庭事业兼顾型”教师,定海小学被命名为“浙江省第二批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城西小学通过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示范点验收。

2.安全稳定措施落实到位。开始启动平安校园等级动态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学生安全千万家”活动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督查,重点落实了交通安全、防溺水教育、消防安全、“三防”及校园安保、食品安全、危化品管理、校园实施设备安全等;完成了警报器升级工作;学校自备学生接送车都安装GPS定位监控系统;配合完成了全区学生用校车驾驶员资格认定工作。教育系统治堵工作受到上级认可,家长护导队、错时上(放)学、百米步行、校门口“车辆清零”等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考核得到加强,全区77个学校食堂B级以上达到81.8%;8家校内小卖部全部由品牌超市加盟;又有9所学校(幼儿园)申报市食品安全示范学校;以舟山小学为龙头,区域推进“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海山小学获金奖,金塘四所小学获铜奖。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师生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共有62所中小学幼儿园获得“平安校园”称号,校园方责任险实现了全覆盖,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及补充保险的学生数比去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3.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推进。20-年,进一步规范了机关行政行为、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行为。认真做好行政审批工作,受理并办结行政许可事项2项,完成了22所民办幼托园、9所民办学校(含培训机构)的年检工作。开始启动教育咨询工作,强化教育督查和督政督学制度,围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目标,找差距、破难题;进一步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价,使全区学校在常规管理、课程设置、校园安全、创新创特等方面都有取得了一定成效。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利用教育网、教育服务一号通,腾讯、新浪等政务微博,引导群众依法合理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来电82件,回复率和办结率达100%;24件议案提案办结率和答复满意率均为100%;政务信息报送和公开数量位居全区各单位之首。

4.信息宣传作用效果明显。通过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制、通报考核表彰机制、信息员队伍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信息网络等媒体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报道定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情况、新问题,提高了教育宣传工作的战斗力和生命力。20-年,向省、市区报送信息1700多条,汇编定海教育信息20期,在各级报刊刊登报道110篇;并精心策划了“定海好教师”微博推荐活动和“教师节微博送祝福”活动,共收到微博1800余条,加强了正面引导与宣传,收到社会广泛关注,效果明显。

当然,在教育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育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进度还需进一步加快;二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入好园”的教育需求还有差距;三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就学压力仍然较大,中小学素质教育还需持续推进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思考,理性分析,挖掘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发动教育系统内外各方力量,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相关专题 工作总结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