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备课工作改革报告有感

Oceancould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Oceancould”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听备课工作改革报告有感(共14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听备课工作改革报告有感

3月10日上午在学校礼堂听取了张斌博士《突破课堂――课程标准下的备课工作改革》的学术讲座让我受益很深。报告从教学理念和操作技术的角度出发,结合大量详实生动的教学案例,既有理论高度,又深入浅出,让我受益颇深。

张博士的报告首先从教学案例引入,引导老师们理解课程标准;其次,张博士从一些真实的事例出发,阐述了如何制定好三维教学目标,如何根据课程标准备课;如何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准确详细的阐释和耐心的指导。张博士的报告对我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教授关于“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的思想,在这一思想引领下,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先备评价设计,亦即作业设计或表现任务,用什么样的作业来验证或评价我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才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学目标是先导,是备课活动的'出发点。评价设计是教学目标的验证手段,目的是验证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大量布置课后作业的误区里走出来,另一方面,在预设了教学目标和评价设计后,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就更加有的放矢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

通过学习让我明白了一节课的成败,其标准掌握在一线教师手中。要看其目标、内容、方法、结果。目标要源于课程标准。其中评价设计要领先于教学设计。我在教学中会逐步将策略转化为行为,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用心教书,用心育人。努力达到张博士所说的境界------有效地教科研,就要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篇2:听报告有感

8月23日下午,徐东成同志先进事迹宣讲团来到最后一场巡回报告地——徐东成的家乡衢州。“我与徐东成同志有过多次工作接触,他的工作热情、工作水平和严谨务实的作风,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徐东成的先进事迹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伟大和崇高。徐东成是我们衢州人的骄傲,全体党员干部要向老乡学习,要以徐东成先进事迹为标杆,对标补短,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要以徐东成同志先进事迹为指引,立足岗位,不忘初心,争做最美科技人;要以徐东成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动力,忠实履责,扎实工作,为全市科技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衢州市副市长汤飞帆在宣讲会中说。

徐东成是浙江龙游人。1990年,他考入北京大学深造,先后获得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xx年开始,先后赴韩国、美国从事“精细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博士后研究。20xx年3月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金华市工作,历任金华省级高新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中共东阳市委常委、副市长,中共金东区委副书记,金华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华市政协副秘书长等职。20xx年10月因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年仅51岁。

20xx年,徐东成同志被科技部评为“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20xx年10月,他被浙江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授予“最美科技人”特别奖荣誉称号;20xx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和金华市委分别追授徐东成同志“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和“金华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今年3月28日,省科技厅下发了《中共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党组关于开展向徐东成同志学习争做“最美科技人”的决定》。

报告团三位主讲成员——金华市科技局专利执法处副处长来怡、金华市中烨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建中、金华市科技情报所干部陆军雄,分别作了《燃烧到最后的赤子之心》、《企业的贴心局长》、《生命之爱》等三篇报告,从不同侧面诠释了徐东成勤政忘我、积极有为、对科技事业“只争朝夕”、争当“店小二”的璀璨一生。

一个小时的精彩演讲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衢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徐须实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与徐东成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他海外双博士后的履历和他对科技工作的深刻理解以及他那高大的身影和爽朗的笑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宣讲团三位成员的讲述,更加深了我对徐东成的了解,他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什么是最美科技人。徐东成同志虽英年早逝,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徐东成的先进事迹必将激励科技系统的全体同志更加奋勇前行。”

相识的人感怀,不相识的人感动。“在听了徐东成先进事迹巡回宣讲之后,我被这位高学历的局长深深地打动。他有一颗诚挚的爱国之心,放弃国外奋斗多年的所有,回来实现报国的志愿;他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竭尽全力为科技梦想而奋斗。可惜,可惜,梦想已起航,生命却终止。东成同志,您放心不下的科技事业,还有我们,有您的精神鼓励着,我们将肩负重任,将我们共同的科技梦想继续下去。” 衢州市工业科技信息研究所郑慧娟感慨道。

篇3:听报告有感

听完陶教授的报告,感受颇深,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我认为不管学习什么教学方法,都要学习其精髓,这样,我们才会很快把握并加以运用,否则,不但不能很快地学以致用,反倒易出现邯郸学步的现象,得不偿失。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标准运行中的关键一章,它的精髓无非是放手学生,解放课堂上的教师,让老师创新,让学生创新,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去寻找飞跃,让学生“动”起来就是要在放手学生中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把学生的创造力激发起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学生的发展潜力挖掘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动”中是不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的,“动”是集中学生精力的最主要的手段。只要学生有了正事可做,他就能集中精力做该做的事情,就不会找“闲事”而捣乱课堂。反思传统教学法,教师一味地讲啊讲,而不顾及学生的上课吸纳知识的情绪,只是通过考试,让学生被动的反思上课不注意听是不行的,于是养成了“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恶习,如果我们每位教师对教材吃透,结合学生实际,找准讲授和接纳的楔入点,一语点破天机,学生就会欣然听懂讲义,然后带着跃跃欲试的姿态去琢磨教师的讲义,学生就会动起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注意力和无限潜能都可以达到很好的训练挖掘。

对教材的理解,大部分教师一直不能站在一个高度去理解。总认为“教师是第一位的,学生是第二位的,教师先教,学生后学。”是天经地义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思想。试想,中国的教材变了一茬又一茬,为什么一直更新?更新的原因和标准又是什么?无非是越来越适应学生自学,能让学生“动”起来,进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力、注意力和潜能挖掘吗?培养学生们的成长合力吗?可我们的教师只知道学生们的教材是换汤没换药,还是那些内容,而不注重去研究其实质,不注意及时发动学生。其实,只要学生养成了好学的习惯,任何教材都是适应其发展的,都是完全可以自学的,特别是如今的教材更是如此。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学生,让他们去学,让他们去发掘,教师只需当一个“技术员”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事事都干,又是和泥,又是粘砖,又是打混凝土那样的情况只会培养出懦夫的学生,无能的学生。

只要我们把握好了注重培养学生“成长合力”的这一标准,再参考一下外地的先进做法,我们的高效课堂就会很快诞生,就会很快成为一名成功的人民教师。

篇4:听报告有感

“成熟是一种并不耀眼的光辉,是一种不再陡峭的高度”。这次听窦桂梅的《丑小鸭》名著导读课和她的专题报告《亲近母语,做有根的中国人》,让我有了全新的感受。

如果说《曼谷的小象》是一幅清新纯朴的儿童画,《秋天的怀念》是一轴精雕细刻的工笔画,而《丑小鸭》却是信手拈来,游仞有余,大手笔大写意的泼墨长卷。一点不露雕啄的痕迹,丝毫没有粉饰的色彩,舒展流畅,恢弘大气,和谐唯美。

导读《丑小鸭》,窦老师不仅是引领学生走近名著,习得阅读名著的方法,积淀文学的底蕴,提升文化的素养,也是引导学生在童话世界里经历人生的蜕变;更是引领小学语文教师在攀登教改的阶梯,澄清了小语教师心头不知如何教语文的点点阴影,融化了专家与一线教师楚汉分明的界限。可视但有高度,可学但有距离。这正是一线专家窦桂梅所独有的。不空洞,不脱离实际,不遥不可及。学不全,但有方向可寻,做不来,但从中能受到启迪,做不到极至,但可学点点滴滴。我想与会人员,从不的视角,不同的起点,都会有收获,有裨益。

报告《亲近母语,做有根的中国人》,从理念上也是一种质的飞跃。如果说“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是窦桂梅语文教学改革立足语文学科的一种成功的探索与追求;那么《亲近母语,做有根的中国人》则是立足于人成长的一种广阔视野的大胆创造,更是对发展祖国语言,根系民族振兴的一种导向。正如她所言“母语是人成长的精神河床”,她承担着传承文明,丰厚心灵,开启视野的更多任务。人成长过程所需的更多的精神营养都是通过母语这个渠道输入的,这就是语文的“母性”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特殊性。

原以为语文丰富的内涵和魂系民族根的“母性”特点,注就了语文教学博大浩如烟海而摸不着边际。当听了窦桂梅定义的语文学习质量目标,一下子澄明透彻起来,“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如此的简洁,如此的明了。但静下心来细细的慢慢的品味,实施起来,又是那么的极不简单。好在窦桂梅也给了实施途径和方式的建议,“吟诵,对天赋之门的叩启;写字,对心性习惯的培养;阅读,播下一颗颗精神的种子;写作,儿童心灵成长的记录”。从其意义上看,语文学习与语文教学的确是人生成长的一条伸向远方的大路。“儿童接受什么样的语文学习,究竟要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其中的哲理不言而喻。因此才有余光中的经典之说“英语充其量是了解世界的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的根”。

窦桂梅大手笔的语文教学探索,居高临下的教学理念,寻其根源,终在于她深厚的积淀,执着的追求,深刻的思考,不辍的实践。在“世界的眼光,中国的灵魂”引领下,每一阶段都有新的成就奉献给我们,像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在我们的小语界活力四射,历久弥香。

篇5:听报告有感

周六,教育局安排我们去z一小听朱乐平教授做报告。对朱教授并不太了解,晚上,在网上搜索到朱教授的简介,才知道,这可是全国小学数学权威专家,心里,充满期待。为了可以占到一个好位置,我们五点半就从平邑出发,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会场,坐在会场的前排。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专家,他穿着一个马夹,给人的感觉非常朴素。没有说太多,就开始讲课——《认识分数》。课给人的感觉平淡,质朴,如其人。没有激烈的讨论,没有欢呼雀跃的气氛,就连课件,也没有一个好看的背景或者图片。可是,我们却看到学生学得专心,思考的认真,一节课安安静静,学生从不知到半懂,再到理解,认识分数,学生到最后竟然会做分数的加减乘除。安静的课堂,却充满着智慧,让我们好像听到竹子拔节的声音。

又听了《圆的认识》,下午的报告,一天不知不觉过去,却不想离开,朱教授的话,似一股股清泉,注入我们的心中。回家的路上,还在回味,只感觉,收获了满满的一筐,所以写下来,不想忘,亦分享。

等一等,花儿才会开放

朱教授告诉学生,回答问题只要说出两件事:结论是什么,为什么?他说,数学是一个永远要弄清为什么的科学。出示的每一个问题,他都不说话,学生安静地看着。逐渐,有三两个学生举手。朱教授仍然不说话。慢慢地,举手的多起来,他才开始找学生回答。如此反复。其实,一开始我是看不懂,朱教授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每一个数学题既没有情景的引入,学生在回答时也没有所谓合理的引导,只是这样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朱教授告诉我们,数学,需要安静,要让学生安静地思考。数学,需要等一等,因为大部分的学生的反应没有那么快。我在想,我平时的课堂里,有三两个举手的,我有时就急着让他们回答,而那时或许是因为时间来不及,急着往下进行新课;而有时竟是觉得学生反应那么快,值得去表扬,所以也快速地让他们起来回答,以显示人家反应快呢。现在想来,朱教授的课,才是数学课,我们的课堂,太浮躁了。

所以,我要等一等,也许,等一等,花儿就会开放。

读一读,记忆才会更深

朱教授每出示一个数学名词,或者定义,他都让学生读一读。在我们看来,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教学手段。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可能曾经用过,又曾经被反对过,然后不再去读。而我们是不是坚持,取决上级的策略,取决于评课专家的指点。可是,今天终于明白,数学需要读,小学数学,更需要读。数学语言,只有在数学课上才会被说起,生活中,不会有人用数学语言交流,比方说,我们不会把35路公交车,说成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5的公交车。

所以,数学课上,我们必须让学生多读一读,说一说,才能让学生的记忆更深刻。我们的课堂,太粗糙了。

摸一摸,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朱教授用了再平常的不过的折纸的方法,我们也用。朱教授让学生折完,让学生一定要摸一摸,感觉一下二分之一,每折一次,出现新的分数,他都会让学生摸一摸。我觉得,摸也是很正常的教学手段,我们讲课的时候也用,但是我们用的时候,更多的感觉是为了让学生动手而动手,没有体会到,让学生摸了对分数的认识会有什么作用。直到我们看到学生在最后用分数写出很多算式,并且学生会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时,我们才发现,正是因为每一次重复进行的摸一摸,才让学生感觉到每个分数是多大,才会出现学生连二分之一除以四分之一都可以直接算出答案。从认识分数,到可以计算出分数的除法,关键就在这一摸。

所以,才明白,摸一摸,学生的收获却很多。我们的课堂,太肤浅了。

问一问,孩子心里怎么想

朱教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学生在做“一根黄瓜的长度是2”一题时,括号里填的是厘米。老师们都会想,学生对厘米和分米的概念不清。可是当朱教授做访谈时却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说黄瓜本来就是2厘米呀。原来,学生平时见到的黄瓜,都是切好放在盘子里的,怎么会有2分米一根的呢?

是啊,太多时候,是我们想当然了,老师总是由着自己设计着学生的学习,设计着学生的所谓“错误”,而我们缺少对学生的了解。我们确实应该靠近学生,问一问,学生心里怎么想。我们,又太自以为是了。

听了朱教授的课,我们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很多,懂得了很多。听了朱教授的课,我才知道,什么叫大师的风范,什么是大气的课堂。而听了朱教授的报告,我才懂得,怎样才是一个好老师。我们从一开始就立志做一名好教师,可是我们究竟做到了什么程度?好教师,要让你的学生用心思考,好教师,要有好问题,好教师,眼里不只是有好学生,还要有差生,而且,是要教他们,不是骂他们。好教师,还要多读书,让自己更具知识和智慧,好教师,要学会积淀,要有一颗愿意在教学中成长的心。

教师的成长,我们还在路上。

篇6:听报告有感

十月的蓉城,金风穿行在每棵树的枝杈间。

在这样一个秋意深浓的季节,我有幸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丁榕老师的讲座。

上千人端坐的大礼堂,我与丁老师遥遥相对。她不认识我,可她懂教育,懂教育者的甘甜心酸。我刚认识她,认识到她的风度与岁月留在脸颊的淡定。

全省中小学教师研讨会场因丁老师生动、深刻、深情的讲述而显得贴心,显得轻松。我像她生命里出现的所有学生一样,坐在下面,静静地听她讲时光与爱,讲过往与甘苦。

“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这些抽象且生硬的概念在老师的口中就是一段一段岁月的故事。那刻骨铭心的感怀,流淌在会场中,惹得我们时而欢笑、时而唏嘘、时而默默无语。其实,打动我们的正是老师纯正的教育理念与理想!

她以人为本,严中有情,严中有爱。在严与慈中饱含着对生命体的尊重,在一时一事中透露出对学生一生一世的影响。

她以人为本,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按学生所需施教,智慧地变“要你做”为“你要做”。尊重个体生命的需求,宽容地俯身,静听学生的真实想法。

她以人为本,以心理教育作为突破口,真正做到亦师亦友、亦友亦亲。“亲其师,信其道”,不是一句冰冷的古语,而是有着人格温度的行为引导——引导她的学生阳光、良善,引导我们去爱,去收获爱的回报。

听着丁榕老师的报告,泰戈尔的《榕树》也款款地走进心来——“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

而此时,金风正好,日光也正好。

篇7:听报告有感

今天,学院组织我们这些初级党校的学员听了一堂非常独特难忘的老党员报告,听后令我感受颇深。

我感觉老党员报告其形式独特在于互动性非常强,传统的党校形式都是老师授课式,很少涉及同学参与与互动环节。而参与报告的老党员其实他们的“老”是相对意义上的“老”,是相对于我们这些初级党校学员,我们这些还没有入党积极分子而言的。实际上他们的党龄也不是很久,有的甚至是去年才刚在我们学院转正从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

但他们作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先例其经验还是很值得我们参考学习的,这些老党员都是我们身边普通的同学,一步一步经过学校的培养和自身的修养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党员,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动态的,其经验是丰富的。

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思想觉悟高的党员,我想他们在提高自身思想觉悟上是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我们知道党员是不能脱离群众的,而党员又是从群众中选拔出来的,是普通群众中思想觉悟较高者。我想他们之所以可以从众多入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肯定是有其原因和优势的。但我们如何才能获悉这些经验和原因呢?我们没有途径,因此学院组织了这次老党员汇报活动便给我们一个与老党员交流经验的平台。为党员与普通同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每一位入党的同学肯定在入党前走过一些弯路,而如果我们在入党的过程中避开了这些弯路,采纳他们的经验,我想效率一定会事半功倍。与会上报告的老党员中有许多人就现身说法的介绍了自己以往走过的弯路,这些真诚的谆谆告诫,这些坦诚的箴言令我们十分受益匪浅。如果没有他们前辈般谦逊,朴实的告诫,我们还不知要在生活上走多少弯路,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书本以外的珍贵知识,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产。

而参与报告的党员报告做的也非常的优秀,他们并没有说大话,说空话,而真正是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自身的处事经验,像一位真诚的朋友,向我们倾吐他的所遇,所感,所想。这体现了党员的那种朴素,亲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精神和道德情操。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第一个发言的武斌同学。我感觉他所讲的内容非常实用,而且他的演讲技巧也非常高超,他无论是内容还是演讲技巧都使他成功的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他结合自己多次考试经验进行畅谈,在他的谈话中无不显露他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考试经验。他的求学之路是曲折的,但他成功的经验是明显的。在他身上真正体现了党员那种应有的品质,可以说他是优秀的。他对待学习有着一种执着的热情和一种坚定的信念,这种热情和信念正是一个合格党员所应具备的。我从他身上学会努力的必要性,也学到了许多关于考研,公务员考试等非常实用的经验。而同时我也被他的话鼓舞着,在他看来,只要努力,梦想终究会实现。他的坚韧,他的'矢志不渝,他的从一而终都令我感触颇深,虽然他经过高考的失败,专升本的失败,公务员考试的失败,但这些失败却丝毫没有打消他对于学习的信心与追求。最终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沈阳师范大学的公费研究生。对于也想要考研的我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鼓舞,他使我感受到,考研并不是遥不可及,也并不是海市蜃楼,而就是一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落实的过程。“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抛弃自己的信念,命运终会对我们有所回报。

老党员与新党员进行交流,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是一种经验的学习。我很庆幸我有机会听这么意义深刻的报告。原来党员就在身边,就是我们中普通的一员,不是遥不可及,也不是天仙下凡,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政治崇拜,是一种落实的精神。他们的报告使我了解到,如何我努力提高思想认识,我也终将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篇8:听报告有感

近几天,我有幸学习了xx双语学校汪校长的课改专题报告,感受颇深。

从教十几年,我对语文教学的摸索一直没有停止。20xx年,我调入一所教硏氛围较浓的镇小学,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我的课堂上,也有了这种学习模式的雏形。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创造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读书、独立思考、交流反馈,在一些难点的突破上,也常常组织小组讨论,这种模式教出来的学生,朗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增强了。但是,这些年来,苦于考试的压力,以及有限的教学时间,这种学习模式的运用效益始终未见提高,自主学习时,自觉的学生在学,不自觉的躲着玩,小组讨论时,很多学生根本就不开口,开了口的讨论有时也只是形式……并且,在应试教育的天空下,花了这么多时间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

我的语文教学路在何方?

正当我“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安徽铜都双语学校汪校长的课改专题报告让我看到了语文课改之路的曙光。哦,小组的合作探究居然可以这般有实效:两人结对子检查自学成果,小组长记录组员自学时遇到的难题,组织成员一起讨论、探究;课堂教学时间居然可以这般优化:各小组抽签决定课堂展示的内容,避免展示内容的重复;展示交流的形式居然可以这般丰富:或声情并茂地朗诵,或洋洋洒洒挥笔作诗,或结合课文即兴表演,或拿起画笔当场作画……这样的课堂迸射了学生智慧撞击的火花,彰显了课堂上活力四射的个性魅力,达到了语文教学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峰。它把“自主、合作、探究”这六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篇9:听报告有感

在中国,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关注人际关系,要敏于研究“人学”,要善于采用一系列办法让大众从较远的地方欣赏自己,久而久之,使大众在不经意中把自己搬到他们的心坎上扎根。应该说,这是一条制胜之道。当代初为人师者是否应从这里得到启示,我想该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对于语文教学本身,魏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采取了出奇制胜的策略。一般常人教语文或研究语文教学往往从“同处”着眼,从如何趋同方面着手,未教或未研究之前,总习惯于先定下一个方针、一个框来,然后按力索骥,依样画葫芦。这样的教学与研究,一般不会产生多大的“轰动效应”。魏书生不同。他和常人一下子拉开了较大的距离。他常常让别人对他产生一种扑朔迷离、时隐时显之感。他的教学总是从“异”处着眼,从“立异”上着手。比如以下策略和做法:

(1)一般人都是一课一课地教,而魏书生是“一学期的教材”“只有30多节课就讲完了”。

(2)一般人都是对学生的作业精批细改,至多只不过是研究如何改法,比如是少作多改还是多作少改等,从来就没有想到“不改”。而魏书生则是“1979年以来,我没批改过一本作业,没批改过一本作文”。

(3)一般人都是注重于对学生的学习考评与测试的。依常理,测试是十分必要的;不单是应试,即使是抓素质,也无法离开或摒弃考试。“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已成共同认识。而魏书生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他说:“除统考外,我没有搞过测验、考试。”

(4)一般人都是遵循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课时的,教师不上课堂,怎么说都不对,这是普遍认识。而魏书生居然不管这一套,他彻底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了。他说过:“十年来,每年还是要有四个月以上时间外出开会。”除节假日不算,这四个月多少还要占去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对于一般教师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

(5)一般人教课都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而魏书生也是一反常理,让学生“自学整册教材”。效果是怎样的呢?居然是新学期一开学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期末考试”。照常规来看,这实在让人感到太越轨了。

还有很多奇特现象,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现在要研究的是,这种奇特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之所以如此的根源又在哪里?

从影响说,目前人们对魏书生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以之为“怪”,魏书生是“鬼才”,他的语文教学是“怪味豆”,有很多破绽和漏洞,不值得普遍学习。一是以之为“神”,魏书生有“神功”,语文教学有“神效”,想学而难以学到。不管是贬也好,褒也罢,有一条是值得肯定的,即魏书生这个人和他的语文教学都离我们比较远。他是纵向地走到了21世纪了呢?还是横向地误入歧途走进了“异国他乡”?我想,我们目前还不便于下结论。魏书生毕竟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者,他的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目前似乎对于我们的意义还不算大,大的则是在我们的常规文秘站:天地中,他刮起了一股“反常规之风”,至少使我们看到了“别样的人们”在走“异路”到“陌生的地方去”。这是一种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在目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魏书生的探索至少要比那些没有什么探索就匆忙自诩为教育家的“跨世纪的人儿”来说要高明得多。因此我主张,今天提出学习魏书生,就要学习他的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善于标新立异的精神,而不要去学习他的一招一式,更不能因了他的招式的神鬼而全盘否定这样一个少见的奇才。在中国,奇才,鬼才,实在是太少了。

再从根源上探究。魏书生语文教学之“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的“人”“奇”。没有这样的“奇人”,就没有这样的“奇教”。我一直以为,魏书生所以能像上述那样施展奇术,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学,根本原因在于,魏书生把他的学生看作是一代“小魏书生”。魏书生不同常人之处是同时有两个魏书生在。一个是凡身肉体魏书生,一个是意念魏书生。意念魏书生始终依附在凡身魏书生身上并时刻指挥着活生生的魏书生的一举一动,一思一想。魏书生初三时就停学了,他的语文能力是如何提高的呢?他从未说过有什么名师从旁指路,事实是有一个意念魏书生在指使凡身魏书生行动。凡身魏书生的成功就得力于意念魏书生的指导。现在,魏书生是教师了,他要把自己彻底变成意念魏书生,用自己成才的经验来指导新一代“小魏书生们”的学习。他的学习语文的多种“系统”和规则活动实际上就是他个人从前学习语文的切实经验,他把自己的自学之路变成了眼下的教学之道。所以我坚持认为,“奇教”完全由“奇人”而来。从研究魏书生上说,我们实在有必要研究他的这种变“自学”为“教人”的巧谋的。

篇10:听报告有感

今天,我听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报告会,两位老先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缅怀了邓小平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和我们的祖国从过去到现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通过听讲,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和现在,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旧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衣不蔽体、食不裹腹,人民没有尊严,没有地位,更没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吃饱穿暖都是幻想和奢望。我经常从电影、电视中看到,那时候的青少年有的流浪街头,有的为了吃饭而去当童工,有的街头卖报,有的甚至沿街讨饭……他们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他们无法读书识字,他们无法拥有美丽的衣服,他们无法和父母牵手在公园游玩,他们无法和伙伴嬉戏,生活的重担把他们的父母的脊背压弯,家庭的磨难让他们无法享受童年应该享受的一切。

凄苦的生活境域,艰难的生存压力,使他们没有欢笑。忘记历史旧意味着背叛。珍惜现在,就是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幽雅干净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让我们的学习变的轻松自在,乐趣无穷;舒适美丽的服装,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色彩;和小伙伴们快乐而无拘无束的玩耍嬉闹,使我们的幼年生活魅力无限,幻想无限……不对比,我们不知道今天的生活有多幸福;不珍惜今天的一切,我们对不起无数为了今天抛洒热血的先烈;在这个和平美丽的世界里生活,不努力学习我们无法面对未来,也愧对先辈。

国家社会给予我们很多,我们就应该尽我们一切的力量给社会以回报。生活恩惠我们,我们应该存有感激之心,珍惜现在,愉快学习。

篇11:听《感恩报告》有感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字字行间里都流露着母子的深情,字字句句都倾诉着母爱之魅力。

我们如今正沐浴着母爱所织成的阳光吮吸着充满母爱的琼浆玉露。母爱是伟大的,父爱亦然。父母给予我们的是他人所不能及的无私的伟大的爱。而我们却往往不能明白父母对我们的爱。

以为父母骂我们,父母就是不爱我们,以为父母打我们,父母就是不爱我们,可是不是这样的。父母骂我们表现了父母的爱,父母打我们也表现了父母的爱。有句话说得好:打在儿身,痛在娘心。

只有真正爱你的父母才会打你,骂你。如果父母不爱你,他们不会骂你,打你。甚至连理都不来理你。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育我们长大,没有父母便没有我们。当我们嬉戏于课堂之上,玩耍于操场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却正为我们高昂的学费而不辞辛苦地奔波着,每当返回家时,我的心都会为能见到父母而高兴。

与此同时,又都会为向父母索要生活费而隐隐作痛。父母所受的苦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出来的,多少次,深夜里他们将我们送入医院;多少次,风雨中他们盼望着我们赶快回家;多少次,月光下他们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多少次,……父母的恩情深似海,我们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积极地回报我们的父母。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生命的旅途中点燃了一盏明灯;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掌握了人生宫殿一门门的钥匙;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人生的海洋中拥有了一艘坚固的船;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鸟儿拥有了调节平衡的尾巴……

有感恩的心的生活是美好的,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有了感恩的心,这纸上便会出现粉红。人一生都怀抱着感恩,纸的底色也便一直是粉红,也就一直有了美好的人生。

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我们沐浴着别人的恩泽而来,感恩是我们一生的使命,让我们以感恩的心将我们的爱撒向这个世界。我们要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珍惜父母的深情。我们都是有思想的群体。父母,每个人都有。生我者是父母,养我者亦是父母。借此机会,我向我一直辛勤劳作的爸爸妈妈深鞠一躬,道一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篇12:听《感恩报告》有感

人们说“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稚气未脱的我们,作为祖国的栋梁,我们该感恩谁?沉思……顿悟!祖国,父母,老师。

“有国才有家。”阵阵悦耳的歌声在我耳边响起,一首歌曲唱出多少人的心。没有祖国就没有温暖的家,因为有强大的祖国,才有我们美丽的家,因为有前辈的血的代价,才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感恩祖国,感恩那广阔的土地,感恩那勤劳的'人民,感恩那永久的安定,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国之栋梁,我们决定着祖国的未来,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希望。我们要谨记历史,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好好学习,成为真正的栋梁。

我们更要感恩父母,没有他们辛勤的劳动,哪有我们欢快笑声,他们在背后默默地担下生活的重担,我们却全然不知,只看到他们对我们的拥抱与微笑,但有多少人知道,在那湿冷的角落为我们落下多少眼泪,白了多少头发。他们无私的为我们,每当我们迷茫失措,是谁站在我们身后,为我们打灯,当我们考试考差,是谁为你冲上第一杯牛奶,当我们哭泣伤心,是谁为我们担心焦虑。仔细想想,是他,是她,是他们,是我们最容忽视的,不要忘记感恩,也不要让感恩来的太迟,他们等不起,感恩无需太多,只要你那声“谢谢”,少犯些过错,他们就知足!

我们也不能忘记教我们认字,教我们读书的老师。他们是严厉的,更是无私的,我们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可他们却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甚至比自己的孩子还亲。有一次我看杂志,有一段老师和自己孩子的对话,至今仍然让我记忆犹新:“你从来都不陪我,你把你的时间都给你的学生,为什么我不是你的学生,而是你的孩子。”让我们翻开尘封的记忆,想想每天是谁陪我们时间最多,谁对我们的过失而批评,他们不求我们的回报,多年之后,我们各奔东西,又有谁记得当教育我们的老师,请感恩老师,感恩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让感恩之花在心头绽放。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国之栋梁,我们决定着祖国的未来,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希望。我们要谨记历史,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好好学习,成为真正的栋梁。

篇13:听《感恩报告》有感

每每听到《感恩的心》这首传唱多年的歌,内心总会有种感动油然而生。是啊!我们需要感恩的人、事、物太多太多了,就算用一生去报答也回报不完。

感恩这个词语对于我们太熟悉不过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需要感恩的人有五个人,有我们最爱的父母,有对我们精心教导的老师,有我们最好的朋友,甚至还有曾经帮助过我们的陌生人。

曾经在生活中我常常误解父母对我的爱。比如:总是嫌妈妈的菜不可口,爸爸对我的教导太严厉。他们对我的爱其实总是无微不至的,总是最温暖的。生病时,床边总有妈妈陪伴,遇到挫折,身边总有爸爸教导。是他们在人生的路途上教我学会成长,教我如何在社会中生存。

这些年来,他们总是做了事而不求回报。他们多少次带我走过无助,多少次把我从人生的挫折扶起,多少次陪我克服困难,多少次让我感到幸福与快乐,他们的名字永远在我心里流淌——爸爸、妈妈。

在学习中,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老师,使他们辛勤的教导,让我学会如何努力、坚强,是他们孜孜不倦的教导、传授,使我们拥有了强大的武器——知识。

还有我的朋友,是他们在我最难过的时候,伸出友谊的双手帮助我、安慰我,我感谢友谊。

在大雨滂沱的街上,陌生人的一把伞会把我们内心中的焦虑遮挡;在林荫的道路上,从车上摔下来,陌生人伸出的双手会把我的痛苦无助赶走;在放学路上,书不小心散落在路上,陌生人的弯腰会把我的焦急烦躁驱走……

我感谢他们给予我的帮助,感谢他们对我的激励,是他们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感受到了最温情的帮助与呵护。

能拥有父母、老师、朋友还有陌生人的关心和爱是幸福的。让我们孝敬我们的父母,尊敬我们的老师,与朋友共同面对人生的挑战,为好心的陌生人祈福,不辜负他们对我们的期望,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让我们感恩所有爱我们的人,用我们用行动使他们也幸福快乐。俗话说:“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这就是我们所要做的。

篇14:听《感恩报告》有感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母爱,是世界最伟大的爱;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母爱,也是世界上最甜蜜的爱。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二月,天街小雨润如酥,一个漫长的雨季还没有过去,一场大雨却无情的降临了。

我走出家门,呼吸着雨后新鲜的空气,心旷神怡。踏着久别的小路,我再一次来到了熟悉天桥旁。

我像一只脱缰的野马般格外自由,过了阔别已久的天桥,来到了繁华依旧的台东步行街。人依旧熙熙攘攘,商店依旧鳞次栉比,但是一场大雨却无情的降临了。

天空中雷声轰鸣,雨顺着每个人的脸角一滴一滴的落了下来。闪电尤为无情,大雨尤为无情,狂风尤为无情!我心中不仅埋怨起来:无情的天空呀,无情的大雨啊!你为什么这么不通情理呢?

这时,大街上展开了各式各样的雨伞。一簇一簇紧紧地挨着,犹如蘑菇在雨中自由地成长。白的、黑的、黄的、花的,一把又一把,一朵又一朵,一簇有一簇,他们依旧谈笑风生。只有我和妈妈紧紧地抱在一起,等待着一把重要的伞。站在那滴水的屋檐之下。我的眼神显得格外无助。

妈妈焦急地给爸爸播着电话,可是等待了许久,也没有我希望那亲切的回应。妈妈不忍心让我受淋,把我抱在怀中。刚踏出一步,霎时冰雹似的大雨一滴一滴的砸在了我和妈妈的脸上,无奈,只能再回到那滴水的屋檐之下。我很着急,很害怕,很惶恐!恐惧的表情写在我的脸上。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摸着我的头说:没事的,就一点雨,过一会它就停了。谁知这一等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但是,这瓢泼大雨还是没有一点收敛的痕迹。

无奈之下,妈妈背起了我,大踏步的在雨中的泥泞之中前进,坚定的向前冲去。她丝毫也不敢在外面多停留一秒钟。她深深地知道,多停一秒钟,自己的孩子可能会感冒、发烧,那时他会很痛苦。雨还在下着,一步一停,一步一停,雨中的天桥在一步一个台阶的走下去。在这身后,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足迹

以后,妈妈生病时,从有我在旁端茶倒水;妈妈外出时,总有我背包带食,这不免让我想到那一首打动了无数人心的歌曲——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用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这首歌,将会伴我一起,走过漫长的人生道路,走过漫长的感恩之路。

相关专题 报告工作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