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测量摆的快慢》教学反思

jxchengchao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xchengchao”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科学《测量摆的快慢》教学反思(共12篇),欢迎阅读分享。

篇1:五年级科学《测量摆的快慢》教学反思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这是一节通过探究的方式,发现科学规律的好课。本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关于科学探究的理念,使探究式教学走出形式化和程式化的误区,解决了探究式教学方式操作层面的困惑。

全课紧紧围绕“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亲历“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收集数据、表达与交流、总结归纳”等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提升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我在科学教学中所追求的三维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教学,我感觉到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一、为开展一个充分而深入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教学的中心环节。我深知科学探究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途径和目标。但是怎样才能使探究活动开展的有价值?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本课教学中我做了这个尝试。我力求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包括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收集数据、表达与交流、总结归纳等。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对比实验,开展一个个充分而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使探究式教学走出形式化和程式化的误区,发挥探究活动在科学教学中的最大价值。本课我侧重对发现问题和设计实验验证方案两个环节的训练。

首先,要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我在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如:“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通过做摆,观察摆,研究摆的摆动来发现问题,确定探究的目标。

其次,制定实验验证方案。探究实验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而设计实验计划能力又是实验能力的最高层次。它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实验设计是指人们为了进行某种观测,探究实验前的方案、策划等。它包括人们在实验前对要达到的目的,而提出采取的方法途径、以及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工具、仪器,实验过程需要记录的数据、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实验过程需要的处理方法等。这些工作进行得是否合理、周密,往往决定一个实验的成败。我将本课探究目标“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分解成三个要研究的小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好奇心选择一个分目标进行设计。我认为设计实验方案比实验验证过程更重要,因为它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

在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教师“扶、引、放”的作用,扮演了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科学探究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课标指出:科学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学生汇报实验设计方案时,我以一个小组为例,从探究过程、对比实验的运用、小组分工、操作顺序等进行了具体的指导。为学生预设一个充分而深入、有序、可行的探究过程。实验效果非常好,成功率较高。

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在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分配在一个个小组里进行探究活动,每个人要与同伴进行协商,要听取同伴的意见,要有分工,集中集体的智慧,才能完成好小组的探究活动。在这种环境氛围里学习,逐渐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这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必需的素养。

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已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小组合作时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大家围绕着这个学习目标进行探究,分工合作、整合意见、发挥集体智慧、得出结论。现在我以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为例,谈谈我是怎样指导操作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做实验必须要严谨、周密,小组成员要配合默契,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我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如:有的小组选择研究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这组对比实验要求改变的条件是摆锤的重量,控制不变的条件是摆动幅度和摆绳长短。这个小组在改变摆锤重量的操作时,他将第二个钩码挂在了第一个钩码的下面,这样在增加摆锤重量的同时,两个钩码的重心下移,等于又增加了摆绳的长度,这样操作得出的测量数据就不准确了。所以指导小组同学要将两个钩码并排挂在一起,控制了摆绳长短不变的这个条件,实验才能获得成功。探究后,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分析处理数据,最后得出正确的探究结论。

本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走出了形式化的误区,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中科学素养得到真正提升。

三、本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虑。

《测量摆的快慢》是一节能够承载科学素养各个因素的典型探究课。好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受益非浅。

摆是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物体,不管是旧的自然教材还是不同版本的新教材都有研究摆的内容。在测量时间还不够准确的年代,科学家伽利略就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摆钟的钟摆可以看做是一个单摆。严格讲单摆的摆动角度要小于或等于5°,但实际上不超过10°,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而我们研究的摆,摆动角度在15°左右,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但摆动角度太大,就会产生影响,所以课上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我强调了摆摆动角度不要太大。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为什么角度不能太大,角度太大会对摆摆动快慢产生什么影响等。我想在留下悬念的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后继续深入的研究。虽然这不是我们小学阶段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这也正是小学科学课程所要培养的科学素养之一。

在探究活动设计方案的环节上,我指导得特别细致,实验成功率也提高了。但有个别小组仍控制不好不变的条件,操作缺乏规范性,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的结果出现不同,。看来教学设计一定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要有一个渐进内化的过程。

总之,本课教学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而深入的探究平台。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对比实验,让学生经历“摆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这正是科学教学所要达成的三维教学目标。

篇2: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

【教材分析】

1、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时间单元。这一单元主要研究的是人类对于钟表发现的进步历程,让学生们了解从古到今人们经历了从天体计时—工具计时—钟表计时的过程。而工具计时为本单元的重点,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工具有日晷、沙漏、蜡烛钟、水钟、摆钟等。通过用各种工具计时,使学生们认识到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小。正是因为这点人类在不断追求精确的过程中才让我们的测量工具向前发展。这样才会有古代的计时工具发展到现在的计时工具,从而有了现在非常准确的机械手表、电子表、石英表、和更为先进的原子钟。本单元通过制作计时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缩小误差是使科技和工具进步的内在动力。

2、课程分析

本单元关于摆的内容有《用摆计时的钟》、《测量摆的快慢》、《调整钟摆》三课。这三课之间存在着递进的关系。《用摆计时的钟》对《测量摆的快慢》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调整钟摆》是针对于前两节课的一个检验应用和拓展。这三课体现了学生们认知的循环过程。从定量的分析—定性的分析—定量的分析。

摆在本单元当中很重要,因为本单元前几课的计时工具用来计量时间误差非常大,为了减小误差,摆的出现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用摆来计量时间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测量摆的快慢》这一课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猜想—验证—分析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对猜测与摆的快慢有关的三个因素:摆锤的重量、摆的幅度、摆线的长短进行了验证,通过验证得到摆的快慢只与摆长这一个因素有关,只得到这个结论不是最终的目的。而从实验中学会控制变量、数据的分析、误差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们真真切切的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学情分析

本课的特点是经历一个验证猜测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学生们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了影响摆的快慢的有关因素,在猜测过程中学生们的原有认知发生了矛盾,有的认为有关系,有的认为没关系。从这里开始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认真思考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后的数据分析都是学生们极其感兴趣的。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分析误差成为本课的亮点。也是五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导向。

【教学目标】

1、经历改变摆锤的重量、摆动幅度、摆线的长短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2、初步意识得到精确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

3、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猜测。

4、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摆线,钩码,铁架台。记录单。

学生准备:秒表或电子表,米尺或长尺,量角器。

记录单是我为学生事先准备好的。

【教学设计】

本课的总设计理念:本课主要以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系展开了三个活动。从活动中学生们记录了大量的数据,并做了详细的分析。本课除了通过实验得到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这一结论之外,还要赋予学生们分析误差的意识。误差的分析是贯穿本课的主要线索。

活动分析: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就内容来看,三个活动之间存在着并列的关系。但我认为三个活动之间也具有梯度,这个梯度体现在误差方面。无论先研究哪一因素,学生对误差的认识都是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自主探究减小误差的方法。

接下来我对教学流程进行说明:

一、复习导入

帮助学生回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的幅度。

研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研究方案的制定:明确本课的测量方法是测量摆10次的时间。

预设:研究摆的快慢学生能想到两种方法

1、一分钟摆多少次。

2、摆10次测量多少时间。

引导学生分析采用哪种方法误差更小。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

1、明确研究的问题。

2、确定研究方法。

二、主要活动

活动一、研究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研究问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使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和控制变量。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的结论。教师直接教会学生误差分析的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

1、研究问题:

①猜想——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有关系吗?

②设计——你打算怎么通过实验来验证?

③变量控制——如何改变摆锤的重量?如何保持摆幅、摆长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

①从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得到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②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在哪些方面会导致误差?

本环节预设1:学生不会控制摆长、摆幅的问题。

解决策略1:告诉学生摆长的概念,从物体的重心到摆线固定点的距离。学生就会注意钩码的悬挂方式,不能把钩码挂成串形。摆的幅度保持不变,有一些学生认识到从同一位置出发。还有一些细心的学生想到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更精确。量角器的出现也为下面研究摆幅做了铺垫。

预设2:学生无法从数据中发现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

解决策略2:引导学生发现摆的重量增加2倍,3倍,但测量后的时间非常的接近。

预设3:学生不会分析误差。

解决策略3: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误差产生的因素——空气的阻力、停表的方法、操作上的问题。

活动二、研究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研究问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学生通过实验得到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且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

的越快的结论。根据前面帮助学生分析误差的方法,教师不能告诉学生如何分析误差,

具体教学步骤:

1、研究问题:

①摆长与摆的快慢有没有关系呢?

②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③如何改变摆长?如何保持摆幅度、摆锤的重量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

①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导致误差存在都有哪些因素?

本环节预设1:有的学生认为控制摆的幅不变的方法可以从同一个位置出发。

解决策略1:如果在改变摆长的情况下,使摆从同一位置出发,摆的角度就会改变。

预设2:把摆长改变2倍后得到时间相差2秒左右或者2秒以上认为是误差。

解决策略2: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测量原来摆长的时间大概10秒左右,但相差2秒。也就占了总共时间的1/5。所以并不是误差导致的。分清误差与数据的区别。所以摆线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系。

预设3:误差分析有局限。

解决策略3:如果钩码掉了,重新系在线上就会改变摆长。

活动三、研究摆幅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研究问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通过数据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在一个角度临界内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与无关,如果超出这个界限摆的幅度就会影响到摆的快慢。

具体教学步骤:

1、研究问题:

①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之间有关系吗?

②根据前面活动一、活动二的研究方法。请你说说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③如何改变摆的幅度?如何保持摆线长短、摆锤的重量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

①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在这个活动中导致误差存在都有哪些因素?

本环节的预设和解决策略:

预设1:学生都愿意把摆从角度大的位置出发,因为摆的次数比较容易数出,最后得到结论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有关。

解决策略1:让认为有关系的学生汇报自己都选择了多少角度来测量的。然后我来在课堂上演示研究摆幅的实验过程。我选择角度小于10度的2个角度来测量时间,时间的平均值十分接近,分析摆的角度与摆的快慢无关。

预设2: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解决策略2:除了前面分析的误差,还应该注意使用多次测量的方法可以使误差减小、工具产生的误差,比如用量角器、用尺子、用秒表。

三、小结以及拓展。

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关于摆的快慢与摆重,摆长,摆幅之间是否有关系。进行了三组实验,从数据中我们得出了结论,摆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我们可以从数据中获得很多的收获。我们可以知道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差。我们想办法去减小误差的因素。使得到的数据更精确。同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课下想想关于摆你还有哪些可以研究。能不能做一个一分钟摆60次的摆。

篇3: 科学测量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重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选择工具,进行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活动准备要充分。为了预防活动课学生只是单纯活动,而没有反思。我先让学生把需要测量的物体记录在练习本上,不至于测量后完了记录数据。

活动前要明确活动要求。采取4人小组活动的形式,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长组织得最好。

测量中学生的卷尺不够长该怎么办?有的学生把好几个尺子接在一起,有的学生用铅笔放在地上做记号,但不知道只要把每段长加起来就可以了。说明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还是没有理解。所以对低年级学生,活动前要具体指导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一步一步师范,或请会的小朋友来师范,才能保证活动中的高效。

篇4: 科学测量教学反思

《测量力的大小》是在学生经历了重力、拉力、弹力、反冲力等多种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活动中,逐步建立了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的概念。并从中体会了力是有大有小的,同时引出力是可测的,让学生知道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学习这课也是为后面的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奠定基础。

本课是一节内容非常简单却非常实用的课,目标非常明确:认识重力的大小可以测量,认识测量重力的工具——测力计,使用测力计,最后是制作测力计。科学课的内容往往与日常生活习惯不同,比如本课测量重力的大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说物体的重量,然后说是多少克、多少千克,重量其实就是重力的大小,但这节课中我们不说重量,而只说重力,因此认识和熟悉一个新的单位——牛顿,因为陌生并且与生活习惯不同,所以让学生接受起来要有一个过程。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实验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弹簧“受力大,伸长长”。同时引入弹簧测力计,通过物体重量以及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使学生明白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在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组成时,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N”,引出力的单位“牛顿”。并且了解了牛顿与克力的关系。

本节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丰富,课前准备活动看似随意,实际上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初步了解了弹簧的特性“受力大伸长长”,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了学生的心情。观察测力计的组成是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序的观察习惯,同时知道测力计各部分的作用以及操作使用的注意事项,也巧妙地让学生明白力的单位。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受挫,使学生明白在科学研究中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细致地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后,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心中建立细致观察、细致实验的印象。经过前面的酝酿,后面的操作实验水到渠成。在分组实验中,学生合理分工,顺利地完成了实验。

课后,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课堂

整节课从设计到课堂组织,我较多地考虑了如何落实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概念,整节的设计,也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以自己心中的预设为主线的,没有能够做到放开来让学生探究。

篇5: 科学测量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电流的测量》一课,课堂上与学生配合得很好,发言讨论时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也得到了体现,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科学探究课。下面是我个人对这节课反思。

一、深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我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查找与《电流的测量》一课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我也从中感受到以后每次备课都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方向。

二、将抽象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 电流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常用到,但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我们定位于要把这节课的内容拉近学生的生活。本节课中教师首先展示灯泡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路,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灯泡的亮度,从而分析灯泡的亮度不同的原因是通过灯泡的电流的强弱不同造成的。由此引出电流的强弱这一物理意义。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电流表的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本节课采取学生自学,老师通过投影作对比实验来辅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通过错误的使用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他们对知识的严谨的态度。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了不同节数电池做电源的实验测量电流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且灯泡越亮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让学生从测量的数据上真正的接受电流真的有大小之分这一事实,从而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这个试验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实验的专注性来看,学生的兴趣始终在课堂上,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让孩子真正动了起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说一下这节课缺憾的地方,在探究完电流表的使用后,连接好正确的电路后忘了请学生板演实物图的连接和电路图的画法,应该从这个角度在加深一下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克服以上反思中的不足,多学习课改理念、大胆创新、灵活的运用教材、多发现利用自己周围的科学课程资源,让其能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以积极地投入到科学课教学之中。

篇6:《摆》教学反思

图形的拼组是在认识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之后教学的,在教学设计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整堂课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游戏为主,我设计了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充分的参与中去感悟,去体验。

一、创设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

新课伊始,我出示做好的风车让学生观察,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机会“风车是怎么做的?”使学生敢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学习,从而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出来了。

二、做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折中求知

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要求沿着长边对折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再沿着短边对折又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得出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我又鼓励学生以同样的方法折一折正方形,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马上得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然后我提出你能不能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学生跃跃欲试,动起手来。有的在长方形纸上先画一个正方形,再剪下来,有的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我问学生哪种方法会使大家得到的正方形一样大呢?学生展示了用长方形折出正方形的方法。这时我让学生继续折正方形,看有什么发现?大家发现一张同样的纸有的折出了四个长方形;有的折出了四个正方形;有的折出了四个三角形。由于对折的方法不同,竟然折出了那么多形状,他们兴奋地起名叫多功能的纸。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然、顺利地掌握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之间的转换,他们不再为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犯愁。做风车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这一环节我认为是本节课中的亮点之一。

2、拼拼摆摆去创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拼图。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利用自己的求异思维,拼出图形。这一过程更多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学习活动的发展与升华。学生按上次折的折痕剪下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后,我鼓励他们再拼拼摆摆,当个小小设计师,比一比看谁能拼出好看的图案。学生纷纷动手拼起来。在创作活动中许多学生热情很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是在图形拼组中,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想到电脑上操作,他们拼出了许多图案并为这些图案起了好听的名字,有的孩子拼了一棵大树、鸟巢、还有的拼出了“喜洋洋”中的“狼堡”、房子。也有的用4个小正方形拼出了大正方形、长方形等。这是我为意料到的,使我很受启发。这也许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同时,让学生参观、点评作品,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同时也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虽然收获不少,但感触也颇深:学生的创新意识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源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老师的思考有多深,学生的思路就能走多远。这也是本节课中还不够完善之处。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冷色与暖色教学反思乐园教学反思

篇7:《摆》教学反思

《摆》一课选自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物体的运动一单元。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

研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要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对比实验,做对比实验时要学会如何控制变量,即只允许有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其他的条件不改变。在对比实验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本课最精彩的地方是在引导学生探究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的关系中,进行了一个有趣的探究活动。第一步是让学生明确这个实验中的“变量”和“定量”。第二步学生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测量摆的摆动次数(每一组摆线的长度都不一样)。第三步学生汇报测试的各自摆的摆动数据。第四步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上相应的次数下。这时不同长度的摆在黑板上呈现了一个很美的坐标函数曲线的图形,摆的次数与摆长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数学模型,模型直观清晰地揭示了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摆线越长,摆动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动得越快。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就能发现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中有的实验研究的结果如果只是停留在单个或几个实验数据的比较上,虽然学生能够理解但往往印象不够深刻,效果不尽人意。如果能够在数据研究的基础上用直观的数学模型表达实验的数据,不仅使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描述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使学生学会了用坐标曲线模型描述科学原理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科学、理解科学。

篇8:《摆》教学反思

《摆》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5课的内容。

在教学伊始,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教具荡秋千入手,让学生说出这是哪一种运动方式,由学生的回答:摇动、摆动等以及生活中还有那些类似的现象引出,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质疑:关于摆,你想知道什么?(如果学生提不全面,教师可以补充)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学课文。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玩摆,从玩“摆”中发现问题:为什么相同时间里摆动次数却不一样,摆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至此将教学重点放在探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上完这节课,对摆的探究还没有就此结束,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在此停滞!怎样利用好最后的延伸环节?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为此,我又设计了在15分钟内,让学生制作规定次数的摆。

反思自己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对教材的整合不够

对于教材,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课本课本,教学的根本;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确实,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思路、依据以及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具备“用教材”的意识。对于实验器材,教师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本课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玩摆时的10分钟与后面拓展延伸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摆使它与教师所给的次数一致”,中的15分钟整合为15分钟。既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学生的难度。

2、让学生明确目的

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的目的,要让学生确定实验方案,设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在有计划的情况下做实验,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实验的盲目性。

3、对于实验中的变量的控制,一定要让学生控制掌握好。

4、受自身水平的限制,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生成的东西不能灵活处理,课堂评价语言比较少,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永远是门艺术”。在以后的叫教学中,自己必将多动脑,多请教,真正达到让学生既发展技能,又学到知识的好课。

篇9:五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五年级自然课,讲第六课风,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我故意饶了个大圈子,问:什么是自然?说出自己身边的自然现象.同学们很踊跃.当提到风时,我就顺话题问:谁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有的说用扇子扇,电风扇,等等,我说用手扇,同学们开始演示,课堂气氛很活跃.又问:风是什么?生答:是空气,是空气流动.那教室外面的风是什么在扇哪?我问.学生答不出来.大家从书上找找答案吧.教师和学生一起做风的形成演示器,同学们很感兴趣,要求自己也要制作一个风的形成演示器,我告诉了他们方法.课堂小结后,我让同学们自己当老师布置作业,同学们很兴奋.

这节课效果怎样,还需要下节课来证实.

篇10:五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本节需要学生了解的科学概念是: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顿”。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弹簧“受力大,伸长长”。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来体验物体具有向下的力让学生明白重力的存在,同时引入弹簧测力计,通过物体重量与质量的比对以及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使学生明白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在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组成时,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N”,引出力的单位“牛顿”。在重力与质量的比对中,让学生明白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区别。

本节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丰富,课前游戏活动看似随意,实际上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初步了解了弹簧的特性“受力大伸长长”,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了学生的心情。接着让学生感受物体落地而引出了重力,任何物体都有重力,但学生之前对于质量的感念印象比较深,很容易把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混淆起来,引出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研究重力的大小,给了学生一个悬念,进而让学生更加向往进一步学习。观察测力计的组成是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序的观察习惯,同时知道测力计各部分的作用以及操作使用的注意事项,也巧妙地让学生明白力的单位以及测力计“受力大,伸长长”的特点。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受挫,使学生明白在科学研究中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细致地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后,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心中建立细致观察、细致实验的印象。经过前面的酝酿,后面的操作实验水到渠成。在以前的分组实验中,往往会出现学生混乱和一边倒的情况,鉴于此,我先让学生说说完成实验的打算,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明白了合理分工在完成实验的重要性,也保证了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后面的实验感想进一步让学生重塑在科学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本节的收获。

课后,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整节课从设计到课堂组织,我较多地考虑了如何落实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概念,整节的设计,也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以自己心中的预设为主线的,没有能够做到放开来让学生探究。

篇11:五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本人今年任教五年级两个班的科学,从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有的因为材料难寻无法开展;有的因为效果不佳大费周章后反而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有的因为浅显易懂易做,反使学生兴趣不浓、热情不高。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灵活处理,有了一些想法,在实际教学中使用也颇感得意。

一、关注教材本旨,做到“换汤不换药”。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七色光》一课中要求学生运用脸盆、镜子、电筒、白纸来“制造彩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因电筒不亮,或者水不够深,或者角度不对等原因制造不了彩虹。不仅如此,好动的孩子们总是会把水泼洒到桌子上,造成混乱,破坏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而我在上这一课时采取的制造七色光的方法非常简单,而且有效。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塑料尺子和白纸制造七色光,要求学生将尺子在阳光下旋转,观察:哪个部位产生的七色光?思考:这个部位有什么特点?这样孩子们很快发现它们的形状和三棱镜的相似,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原来阳关被折射分解成七色光的。不仅如此孩子们从中也发现科学现象就在身边,只是没有发现罢了,启发孩子们要善于观察。

二、关注学生能力,做到随机应变。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简单电路》一课中仅仅要求学生能安装一个简单电路并在电路上安装一个开关。这对于生活中今天的孩子们来说太容易了,他们有的是动手的机会,对简单电路的连接有大半以上的男孩子玩过了。如果照着书本进行实验,孩子们只会索然无味,更不会动脑经想办法,或者是坐下来讨论讨论。于是,我旋序渐进,不断增加难度,随时吸引这学生,调动着他们的积极性。难关一:教室内四盏灯一个开关控制,你们能让两个灯泡一个开关控制么?难关二:红绿灯一亮一不亮,你忙能做到们?当学生解决难题时会很有成就感,在此基础上表扬学生,鼓励进入下一个难关。即使没有成功也是虽败犹荣。我想对这样有挑战性的学习,学生才会有浓厚的兴趣。

篇12:五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本课以“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为宗旨,力求在课堂中充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行探求知识的能力等科学素养。

因此,本课教学分为三部分:首先,从问题入手设置情境,教学一开始就出示“工人叔叔搬运油桶”的画面,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工人叔叔想想办法,很自然的引出斜面的话题,拉近学生与研究主题的距离,使他们更主动、更直接地投入到斜面的研究活动之中。接着,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研究斜面的作用。通过表格统计每组实验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学生得出“斜面能省力;斜面不省距离;斜面越长越省力”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行探求知识的能力等科学素养。最后再学习应用,迁移拓展,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

本课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教学情境,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本质精神,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技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内容来

相关专题 快慢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