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之旅教学反思

Mikas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Mikas”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世界文化之旅教学反思(共16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2)能力目标:

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通过教学和活动,使学生能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自己实际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对活动的感悟和总结,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的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3、课时安排:一课时,完成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开放的胸怀的教学

4、使用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面对不同的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教学方法设计:

1、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运用:教学中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共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迁移规律:在教育过程中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体验新的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3、活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在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感悟,体验受到教育和启发,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以教师有感情的讲述,使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信息化时代,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成了地球村。我们青少年作为地球村的村民应具备哪些素质呢?(多媒体呈现一个生机勃勃,一派祥和的地球)

通过上节课的世界文化之旅,我们已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知道了要奏好和谐的文化乐章,要树立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文化差异。

提问: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不应该是排斥,而应该是沟通,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所以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讲授新课: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多的了解世界,但怎样与不同的文化和谐共处,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了中国,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生活在一起,该如何平等相处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小涛和Jack身上的故事吧。

小品表演:小涛和Jack的故事

小品简单过程:场景一、Jack先用英文在新班级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从穿着、语言、动作表情,无不表现出美国人的自由、随意、不拘小节的性格。

场景二、Jack请小涛吃饭。Jack提出各付各的,小涛很难理解,表现的很不开心,期间点菜时小涛简单介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场景三:Jack过生日,小涛送了他一盒美国的“好时”巧克力,Jack给了小涛一个大拥抱,并当场拆开礼物,分吃巧克力,小涛对Jack的拥抱很不习惯,也觉得Jack当场拆开礼物就吃,很没有礼貌。多媒体呈现课本的问题(人物换成Jack):

1、如果你是Jack,会怎么办?(联系自己想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

2、我们能以“好”或“坏”来评价Jack的处理方式吗?(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进一步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可进一步拓展到其他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的民族性格不同而产生了待人处事的不同方式。)

3、有人说,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放意味着穿喇叭裤、戴蛤蟆镜。在今天,你认为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多媒体呈现七八十年代的穿着打扮的图片,增强感性认识,更好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多媒体呈现结论):所以,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要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书本欧洲的汽车文明的事例。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多媒体展示的比利时的街道和城市风情。

活动:各抒己见

1、通过边听边看,你对比利时的城市有什么印象?

2、比利时红绿灯很少,为什么秩序井然?

3、你对“只有人,才是万事万物的红灯”这句话怎么理解?(讨论)

4、欧洲的汽车文明,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之处?(讨论)

学生回答后,联系我们5月1日新颁布的《交通安全法规》,教师介绍“以人为本”的三礼让原则,“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教师小结: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教师提问:学习哪些文化呢?

多媒体呈现毛泽东说的一段话,学生一起齐声朗读

“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毛泽东”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教育:我们也不是什么都拿来,而要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身临其境”活动讨论

小品中Jack给了小涛一个大拥抱,让小涛不知所措。如果你遇到一个外国友人,你伸出手要跟他握手问好,他却想拥抱你,甚至是吻你的脸颊,这时你怎么办?

多数学生回答:我会觉得很难为情,不过还是会让他拥抱。

教师教育:同学们,感到难为情,是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比较的含蓄,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大家都能够以开放的胸怀,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美国人的礼仪交往方式,让对方拥抱,也难能可贵。

过渡:开放的胸怀就是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开放的胸怀还意味着什么呢?过渡: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的长处,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

多媒体呈现中法文化年的flash,出示中国到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的图片,比如:在法国街头出现了中国的京剧脸谱、中国孩子玩的风车、中国的大熊猫。出示法国到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的图片,比如:法国在北京举行的音乐会、法国巡逻兵飞行表演。

提问:中法文化年的举办,对中法两国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可以更好的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展示了中国的民族文化,我们要更好地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首先要保护好中国的民族文化,(多媒体出示中国文化遗产地图)甚至还要保护好地方文化。

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相关链接”的材料

多媒体展示梁思成的人物照片,出示思考题:

在二战中,我国遭到了日本的侵略,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梁思成的亲人也在战争中牺牲了,他为什么还要提出要保护日本奈良,使它免于在炮火中毁于一旦?梁思成这样做值得吗?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值得,因为任何民族的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应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应有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美军接受了梁思成保护历史名城奈良的建议,但美军如今却在古巴比伦文化所在地伊拉克,对其的文化进行肆意的破坏。

多媒体展示十九世纪的空中花园、永远辉煌的古巴比伦文化、战火中的伊拉克、美军攀登一座40前古巴比伦时期的神塔、悲惨的伊拉克难民的图片。

提问:看了美国军队对伊拉克古巴比伦文化的破坏,你们有什么感受,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各个民族的文化?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问题,你学到了那些知识,明白了哪些道理?(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怎样以开放的胸怀来做友好往来的文化使者。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保护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应有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综合探究实践作业:

板书设计: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客观、平等的态度

开放的胸怀意味着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初二政治教案

篇2:八上政治第五课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

②认识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③懂得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蛤,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2.能力目标

能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悟文化的丰富性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能认识到文化差异存在的客观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文化的多样性比单一性好、不同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观念;能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文化,同时欣赏本民族的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奏响和谐的乐章。

三、教学对象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涉世未深的学生难免产生困惑的现实,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辩识各种文化现象,使他们知道要一分为二、用辨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针对学生在对外交往中存在的沟通障碍问题,给予恰当的引导,才能使其成为具有历史眼光、时代眼光、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想去旅游吗?想旅游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学生高高地举起手!)

日益扩大的开放,频繁的国家交往,先进的交通和通信工具,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出国旅游将不再是一个梦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世界文化之旅”。

第一站:节日之旅

节日是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热烈的节日有哪些?它们是怎么来的?在这些节日中都有哪些传统的食品?有哪些习俗?

探究活动:中国传统节日知多少

全班分为3个小组,每组负责探究两种节日的来历、习俗和传统食品。

节日名称

来历

习俗

传统食品

春节

“年”的传说

放鞭炮、拜年、贴对联……

饺子

中秋节

“嫦娥奔月”的故事

赏月、吟诗咏月、吃月饼……

月饼

端午节

屈原泪投汨罗江

赛龙舟、包粽子……

粽子

重阳节

汉初皇宫习俗传入民间

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

重阳糕

清明节

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

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放风筝

吃寒食(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元宵节

诸吕之乱

舞龙、舞狮、观灯、踩高跷、扭秧歌

汤圆

这些节日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

那么,国外是否和我们有一样的文化传统呢?外国人也过中秋节,在这一天,也吃月饼、赏月吟诗吗?(学生:不是!)

[相关链接]

中韩两国中秋节习俗差异

韩国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为感谢祖先带来丰收而扫墓,而中国是在清明节扫墓;韩国中秋节的正餐是早餐,中国的晚餐是正餐;中秋节韩国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吃月饼,而是吃特制的松饼;中秋节在中国不是法定节日,韩国则放假五天,是一年中放假最长的节日。

同样是中秋节,受当地传统风俗的影响,呈现出本民族的特色,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过法。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通常还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反映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外国传统节日。

[知识大比拼]外国传统节日知多少

图片展示世界各国传统节日,学生猜节日名称,并说出这些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西班牙奔牛节 巴西狂欢节 俄罗斯谢肉节 印度昆梅拉节

英国爱丁堡艺术节 泰国农耕节 墨西哥亡灵节

引导学生思考:世界节日文化有什么特点?(多样性和丰富性)

有人说:“过节,过的就是一种氛围。”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这种氛围是通过什么表现出现出来的?

小结: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世界文化之旅第二站。

第二站:环球之旅

在这个世界上,有196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习俗,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等。所谓环球之旅,也就是去了解和欣赏各国的文化习俗。在环球之旅中,你最想去哪个国家?想了解和欣赏哪些文化习俗?

(学生回答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巴西、日本、埃及、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瑞士、荷兰走一走。

(幻灯片展示各国代表性文化)

刚才,我们欣赏了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代表文化,每当我们谈起这些文化,大家会想到什么?

学生:想起这些代表文化所在的国家或地区。

不仅如此,每个国家都有一些代表人物,无论你是否喜欢,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也会想到这个国家。不相信我们来试一试?

希特勒(德国) 布什(美国) 安徒生(丹麦)

莎士比亚(英国) 雨果(法国) 萨达姆(伊拉克)

引导学生思考:

1.当我们提起某一种代表文化或代表人物,为什么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这个国家呢?

2.这些人物代表了该国文化的哪个方面?

3.这些代表人物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有什么影响?

小结: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各个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本国、本民族的烙印。同时,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现在,让我们继续“世界文化之旅”,前往文化之旅第三站。

第三站:特殊之旅

在特殊之旅中,老师将带领大家共同体验不同文化的奥妙。首先,请大家翻译一个句子。

There is smoke(烟),there is fire(火).(无风不起浪)

引导学生思考:

1.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2.世界各国的语言有没有优劣之分?

3.如果这些差异不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小结: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存在差异,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自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都蕴涵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如果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不复存在,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探究活动]

(1)我们能让文化上的差异不复存在吗?

(2)我们能把千差万别的文化都统一起来,推行一种文化标准吗?

(3)你希望文化向什么方向发展?

小结:全球化不同于标准化,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小品欣赏]《黄土坡》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小品《黄土坡》。

精彩的小品欣赏完了,请大家想想小品中的哪个情节最能反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洋媳妇见到公公拥抱)如果你是小品中的公公,你能否接受这种方式?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图片展示各国见面礼节)

[相关链接]

国家

见面礼

美国

一般行握手礼,熟悉的人大多会热情拥抱。

日本

正式社交活动要鞠躬,两手放在膝上,并且频频弯腰(约30度)

马来西亚

见面时,男子一般是一面举起右手放在胸前,一面深鞠躬;女子一般是先双腿稍微弯曲,然后鞠躬。

韩国

韩国人见面时也行鞠躬礼,不过男人既可鞠躬,也可握手,而妇女一般只鞠躬或点头示意。

波兰

在波兰,至今仍盛行吻手礼。

巴西

巴西人在社交场合通常是以拥抱或者接吻作为见面礼仪。

[探究活动]

面对文化差异,你会采取什么态度,排斥还是沟通?(学生:沟通!)

沟通如果存在障碍,谁该为此做出努力?该如何做出努力?

小结:面对沟通中的障碍,双方都应该作出努力。排斥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沟通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我们主张各国文化互相借鉴、共同繁荣。

同学们,世界文化之族即将结束。祝大家在今后真正的国际旅行中愉快、顺利。

篇3:八上政治第五课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主要特点如下: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设计思路优化、合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2.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点拨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3.教学素材的选择,能够遵从学生的口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篇4:登月之旅教学反思

登月之旅教学反思

看到《登月之旅》这个课题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难。在上这节课之前,我细细研读了教学参考书,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了设计。活动导入环节通过欣赏视屏,不仅使学生在音乐和美图的欣赏中获得美感和对月亮的亲切感,同时也使学生从多角度感知人类对月亮的感情。这一环节是建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第二环节通过资料的`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人类认识月球的历史。远近不同距离拍摄的月球图片给学生带来了认知的方便,视觉的直接冲击使学生迅速感受到了天文望远镜的威力和科学的伟大。第三环节,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环形山形成的原因,继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在活动中学生的假设和猜想还是很大胆的。在学生设计实验的环节中,教师的引导和细节点上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其实真的很简单。因为这样,所以我调整了教材的使用策略。这样做,使学生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可以自己参与设计实验,自己明确实验的要点和目标、注意事项,自己思考并总结出模拟环形山的方法。从而了解月球环形山为什么会是大小不一、深浅不同且近似圆形的原因。这样的延伸要求看似轻描淡写、可有可无,但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科学探究方向的引导却起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看得更清楚”的理解上存在偏差。部分学生认为比较光亮就是清楚。所以教师的陈述还要再斟酌。

本节课给了我很大思考:在科学活动中,一个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做学生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中一些细节的处理如何把握?实验的设计如何更加科学严谨?

篇5: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教学《孤独之旅》我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于“孤独”的认识,有的很积极,有的消极因素较多。我帮助他们认识成长犹如“蚕蛹蜕变为碟”“凤凰涅磐”要经受住痛苦的磨炼之后才能见到彩虹。

在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规律,合理设置目标坡度和师生,生生与本文的互动。以默读,跳读,研读为手段,感受语文教学以情育人,以美怡人的人文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范例四《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地成长历程,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

“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孩子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因此我在教学前,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以一首感悟“孤独”的小诗为导言拟定了这样的思路:

一、整体感知,理解孤独。

二、品读课文,感悟孤独。

三、联系自身,畅谈孤独。“板块一”通过情节概述、分拟要点、情景仿写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孤独之旅”,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板块二”

通过品读课文,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突破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引领学生走进“孤独”,体验主人公的孤独,体会成长的艰辛与疼痛。

“板块三”

则引导学生赏析语言理解“孤独”。“板块四”则启发学生关注自我,畅谈人生感悟,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勇气和思想。整个课堂教学思路清晰且洋溢着淡淡的诗意,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对文本、对孤独有了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收获还不少。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极为珍贵的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本来就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的。这也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因此我以为任何问题提出之前都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但囿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我只能将第三板块的阅读放置课外,而第二板块中采取了两种阅读方式:精读和赏读,使学生对孤独的感悟落到实处,对文本的理解也比较深入。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步骤过于紧凑,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显得太少,甚至有些学生想回答都没有给予机会。做老师的,还是不能放开手脚让学生尽情挥洒,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因为这一课只计划用一课时完成,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本文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值得一“赏”,尤其是结尾那激动人心的语言描写,但为了教学程序的有条不紊和教学主题的鲜明突出,我放弃了这些精彩描写。

这节课还存在不少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课堂上创设情景还不够,也因为“孤独”的话题过于严肃,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永远告诫自己: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教学才会相长。

篇6: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衡量一堂语文课是不是好课,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有所得,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而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效,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符合实际,课堂组织实施是否科学合理。

一、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将教学目标简约化,使学生易学易得易消化。

有效教学有赖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它基于三个支点:1、是对学情的准确把握;2、是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3、是教学目标必须集中、单一。

第一:我们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情感积淀、智力水平的基础上的,是以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为出发点的。

有时候,教师或以自己的感知强加于学生,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忽视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这样的结果,哪怕是名家名篇,学生也会无动于衷。这种不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只会使学生迷失自己,丧失阅读兴趣。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学生,都是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可以说从一出生,就是家庭的中心,生活在安逸祥和的环境中,不具备面对孤独的情感体验。如果找不到共鸣的地方,还会出现教师在台上激情澎湃,学生却无动于衷的尴尬局面。我的导入,是在课前充分而亲切的沟通交流和情感互动中唤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关注和接近,避开抽象的题目;为新课文构筑背景,以求教材与生活,作者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自然与课文接轨。

第二: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其实就是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来体现的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我始终认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语文教师决定所谓的“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而这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和独到的理解。

对《孤独之旅》的核心价值的认识,我的看法是: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文本为强化”孤独之感”而采用的人物细节描写、父亲的侧面烘托、环境的多重渲染等手法的运用。

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通俗的说一堂课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每一节课的目标集中、单一了,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能动性,才能在课堂上有思想,最大限度的增加思考的力度和思维的深度。这就是我们所说“一课一得”。

二、书声朗朗,议论纷纷——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必须凸现学生主体意识,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触摸语言。

考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终极归宿是看学生学习活动是否充分、思维是否活跃、思想是否发展。“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是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它应该是教师“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有效确立、和谐共振的结果。

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定式。一堂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文本、时事、教师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全班同学跃跃欲试,发言空前热烈的课未必是好课;全班同学既不举手也不发言,只是心无旁骛听讲、思考的课也不一定不好。

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定式。一堂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文本、时事、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尽量少说话的课未必是好课,关键是看教师是否问的得法,引的到位。如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杜小康已经长大时,试着品味了人物的第三句话,就在学生不得要领时,我给予了两次点拨:1、杜小康是在什么时候讲这句话的(暴风雨将歇时);2、他又是在怎样的状况下说这样的话的(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情况下),使学生顿时豁然开朗。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适当地运用了追问,都能问在学生欲言又止处,问在学生思想阻梗处,起到了较好的深化点拨作用。设问“宜粗”不宜“细”,宜“放”不宜“收”。就是说要能够从整体上关照到课堂目标的达成,要能引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想,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是,我觉得粗化设问的同时,不能使问题流于隐晦,这反而会增加学生思考的难度,与我们目标简化、增强效果的目标相悖。

当然,教师一讲到底,学生积极思维的课不一定不好。关键是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容器和自己个人表演的道具,不能用花哨的技巧干扰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想的空间,使学生无法舒展自己的身心,无法实现与文本的零距离的对话,思想无法突围。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能亲密接触文本,充分涵咏语言,深入体验感悟的时机。唯如此,我们教师,即使是一枝芦苇,那也是一枝会思想的芦苇;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是学生思想飞扬的场所。

篇7: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是编排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地成长历程。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要从少年的视角解读,不要过分成人化。因此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和解读文章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我首先由歌曲《小小少年》导入,学生在听歌曲的同时很激动,这样自然地营造了一种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想很快融入文本,走近文本,掌握大意,在感知文意之后,我打破往常教学小说的模式,寻找设计问题的切入点,从文题入手,设计了下面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孤独之旅》指谁的孤独之旅?为什么?杜小康的孤独是什么?

请用具体地情节说明。杜小康的经历给了你那些启示?请用富含哲理的语言写出你对孤独的理解。带着这些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通过自主、合作,学生很快地找到了相应的答案,掌握了课文的内容,显得轻松、有余,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高。特别是对孤独含义的理解,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语句优美且含义深刻,让我大开眼界,很是惊奇。可见巧妙的切入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并且将听、说、读、写的训练自然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同时也不乏德育教育,这是我教学中较为成功的地方。

然而在教学这张画纸也有很多败笔,留下很多遗憾,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简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有些方面包办代替较多,直接给了学生的答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在探究环境描写对主题和人物所起的作用方面,肤浅、不深入、不透彻,忽略了朗读的训练,应该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感悟,读出见解,在拓展延伸方面更是一个空白,需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注重这一问题,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含义,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篇8: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也是多元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中蕴藏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本节课我在“学探议练”教学模式思想的指导下,由小说三要素入手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渗透。强化“积累”、“诵读”、“体验”、“生活”等角度的语文教育的回归。加深对“孤独”、“成长”、“哭泣”、“坚强”、“责任”等情感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导学生勇敢面对孤独,健康成长。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视频展台。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跳读法、揣摩法、点拨法、文本细读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思路

①、课前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进行预习,自行解决阅读障碍;

②、由学生谈论成长的烦恼与快乐导入新课,展开学习,教师抓住小说三要素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③、以课文插图为突破口,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细读研读,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④、联系学生自身,由课内走向课外,通过课内外文学的积累赏析来品味孤独,从而丰富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勇敢的面对孤独。

教学流程

(课前为了缓解师生紧张的心理情绪,也为文本学习创设情感的基调,特播放歌曲《真心英雄》,熟悉的旋律使同学们轻松了起来。)

一、情感导入,营造氛围

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由学生谈论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当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道旅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

二、设疑激趣,整体感知:

1、小说写了谁的孤独之旅?

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段孤独之旅呢?(研读第一段,品味词语“竟”“忽然”“只好”。)

2、假如让你不上学,跟着自己的父亲去谋生,你愿意吗?(换位思考,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杜小康愿意跟着父亲去放鸭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找出关键句子)

过渡:课文第48段说,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这个结局是令人欣慰的,但杜小康是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考验才体会到自己长大了呢?让我们走近人物,体验孤独。

三、走近人物,体验孤独:

1、请看大屏幕(课本里的插图),谁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或者说明一下它?通过对画面的观察,谁能猜出杜小康当时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茫然、恐慌、孤独等等)

2、据学生的回答追问,进行文本细读:

追问:你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语句吗?课文是怎样表现杜小康的茫然、恐慌和孤独的?(让学生划出相应的段落句子,引导学生仔细的品味推敲揣摩语言)

A、茫然——抓住第11自然段中的心理描写,更换人称朗读,采用第一人称朗读,让学学生谈“杜小康的茫然”的切身感受并相互评价。

B、恐慌——齐声朗读第21自然段:

质疑:⑴、你觉得那些词语用得较生动?这些词语能否更换?

(“涌”“围”突出了芦苇荡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

⑵、更换人称朗读、体验。说说为什么描写芦苇荡。(以景衬情,衬托杜内心的恐慌)

C、孤独——研读第29-33段,读读议议,说说杜小康的孤独体现在哪里?

(背井离乡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茫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心灵寂寞的孤独)

质疑:品味题目“孤独之旅”的含义?

(①杜小康与父亲一起离开村庄,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环境的孤独。②杜小康心灵的成长过程)

3、看到杜小康如此的茫然无助、孤独无奈,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将会怎样安慰他?请几名同学说说。

点拨:最好能够用一首诗歌来劝慰一下他,想一想咱们学过的诗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生齐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过渡:(教师幽默风趣的,手指大屏幕)看!杜小康听到我们声情并茂的“劝慰”,感动得都哭了。……?!他有没有哭?

4、从文中看,杜小康在什么情况下哭的?(经历了暴风雨,在暴风雨中找回鸭子之后)

过渡: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暴风雨?在暴风雨中他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呢?

文本细读: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36自然段和46段。小组合作讨论。

质疑:⑴、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暴风雨的?(视觉、听觉)试找出相关句子。

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和拟人)有何妙处?(分析“歇斯底里”一词)

⑶、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反衬主人公的勇敢与坚强)

⑷、暴风雨过后,“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你能说明白吗?(委屈;激动;战胜了暴风雨的考验,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

5、主题: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

6、教师小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因为杜小康忍受了孤独,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才学会了坚强,完成了这段“孤独之旅”。我们相信杜小康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强稳重,因为情感上的寂寞、生活上的无助、环境中的恐慌和对未来的茫然等诸多孤独,已经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仔细的雕刻着他的灵魂。

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杜小康--→茫然、恐慌、孤独--→磨难--→坚强

成长之旅

拓展延伸,品味孤独:

1、其实,有许多成功的人物,都曾经经受过孤独?想一想,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多少经受孤独的人物形象呢?

(丑小鸭、韩麦尔、闻一多、贝多芬、鲁滨逊、夸父、孔子、居里夫人……)

总结:孤独是一种创造,是灵魂的舞蹈。我相信孤独的心灵肯定包裹着一颗珍珠,那珍珠是它坚韧而又柔软的追求和理想。

2、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而这过程绝非永远“一帆风顺”,它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屈辱与泪水。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孤独就是其中最贵重的一笔,是生活或早或晚都要给予每个人的一道残酷又美丽的题目。

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会怎样看待“孤独”?

3、结束语:同学们,其实你们身上也有杜小康的优秀品质。因为今天你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勇敢、好学、谦虚、坦诚……希望你们在与孤独不期而遇时,要勇敢面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现在我们将满腔感慨化作歌声,让我们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原则,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面试从以下两个方面略作反思。

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教学设计立足大语文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大语文教育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张孝纯语)。我认为,有限的文本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抓住文本,放眼课外,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相关的语言资料,并加以积累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我紧扣“成长”和“孤独”角度进行教学立意,从学生喜爱的歌曲入课,设计了“换位思考的体验”、“劝慰式的口语表达”、“孤独形象的举例”、“孤独心曲的倾诉”等衔接自然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课堂教学彰显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与自由境界(程少堂语)。鉴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中力图以生动的语言、昂扬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将学生有语言、文体的层面引入文化、人文的层面。笔者抓住了小说文体的特点,由人物形象、环境细节描写入手,通过关键词句的揣摩品味式的文本细读,让学生感受小说语言所承载的人文气息,从而感受到浓郁的语文味。当然,为了彰显语文味,朗读必不可少。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如果全部朗读,则费时费力,且不一定有效果。因此我采用了跳读法,抓住重点段落(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细读文本,并组织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式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时培养语感丰富体验。但是由于我朗读水平的缺陷,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指导不够,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篇9: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几经周折,当我将《孤独之旅》这节公开课上了后,第一感觉就是如释重负。毕竟,期中前就定下的上课内容,由原先十二周到十三周再到十四周,我的心头早就有点招架不住。之后,又因准备的班级不巧已上(那位老师忘了),零时只得调至初二,为此我又得准备教材。虽然这节课我已试上两次,虽然这节课并不成功,还有许多不足,但我想我已经认真对待了。当然,我更清楚: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学生的确与区各学校相差甚远,还有待细心学习。

《孤独之旅》这部反映少年成长的小说,作者恐怕不止希望教者让学生明白杜小康心理历程,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与细节描写,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成长的意义,培养坚强的品格。为此,我在教学《孤独之旅》时,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

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于课题《孤独之旅》含义的理解,我主要是想通过认识其心理历程(具体几个阶段)来认识。虽然这部分学生未能全面理解,完全动起来,关键源于我对文本引导认识不够,对其成长阶段带学生品读太少,再加上忙于抢时间,析环境。至于品读赏析环境,则想通过选读、评析、范读、齐读来处理。但没想到,初二同学会如此。原本以情育人、以美育人的设想只能化为零。

当然我也非常认可各位骨干教师精彩的点评,但我上课前也想到:整节课容量太大,如何有效腾出时间给学生足够赏析?既要体现一节课的完整,又要有效训练学生各种能力。为此我只能压前面,以提供足够时间来赏析。换句话,如果上两课时,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肯定要深得多。读当然是最重要的。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四:

《孤独之旅》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孤独,是生活给予他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人生考题。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我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所以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所以对于这堂课,我做了这样设想,教学内容上,学生通过这节课对这篇小说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原来这“孤独之旅”就是杜小康在经历了恐惧、孤独变得坚强的心灵成长之旅,能够感悟到挫折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能正确认识挫折。

篇10: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一课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体现了以“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

《孤独之旅》一课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体现了以“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索的兴趣,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现在我对这节课从两大方面反思如下:

一、任务达程度凸显。

《孤独之旅》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孤独,是生活给予他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人生考题。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我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因此从整堂课的构思看,以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为主线来理解分析课文,思路清晰,也很好的体现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在三要素中,重点围绕典型环境中人物的心里感受展开分析,重点突出,教学效果显著。

二、课堂生成效果佳。

1、从导入看,仇老师在教学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既明确了课文背景,也了解了课文内容;又借助影视来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愉悦,给学生一个理解课文的途径,又以此导入新课,走进文本的方式拟定了教学流程:

(1)整体感知,理解孤独。

(2)速读课文,感悟孤独。

(3)联系自身,畅谈孤独。

2、从指导阅读看,我们团队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极为珍贵的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体验,来达到最理想的阅读效果。这正对应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

因此,我们团队认为“板块一”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小说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学生板演后,教师让学生读,教师巧妙的提示,学生便顺利的概括出“杜小康和父亲在芦苇荡放鸭子,经历风雨后成长。”这一环节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让学生的感知课文,这初步感知课文,为下面的环节又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一常规教学,也教会了学生在以后阅读小说的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筛选信息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板块二” 通过学生四人一组快速浏览课文,学生找关键语段来深入研析课文,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感悟孤独,突破文章的重点。我们团队认为任何问题提出之前都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但囿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又因为这是第一课时,仇老师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重点放在赏析典型环境下人物的心理感受,而情节一带而过,没有去追求面面俱到,但以点带面,也收到同样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的设置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给予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合作机会。特别是仇老师在这一环中的图片展示时,配以简单的三个问句:“呆一天还行,呆一个月甚至是一年呢?”学生自然有了“受不了”的答案,顷刻之间学生便走进了杜小康的内心。

“板块三”则是为学生设置了写作平台,通过学生写几十个字的短信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畅谈人生感悟,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勇气和思想。从而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也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一环节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是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积极发言中锻炼了自己,同时在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时,学生有了成就感,身心感到了愉悦。

3、从多媒体使用上看,仇老师不喜欢花哨的东西,但只要和文本切合的好的歌曲、影视或图片,她都要好好利用,比如在本节课用到的芦苇荡图片以及在课前播放的歌曲《重头再来》,导入新课时插入电影《草房子》相关的视频,这都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多感官并用去感受文学的美!

三、经过细品与反思,我们团队也发现了这样那样不完美之处:

1、课堂时间安排还不够充裕。在给学生速读概括,找关键语句方面用的时间较长,学生抒写自己内心感受后展示的时间较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2、为了彰显语文味,朗读必不可少。为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式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时培养语感丰富体验。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指导不够,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3、由于疏忽,在设计拓展作业时:如果你是文中的杜小康,想给老师、爸爸、妈妈、同学……写信,情书孤独之境时,意外的将爸爸也打进课件里,如果爸爸、妈妈直接换成亲人会更好。

4、仇老师在偶发事件处理上不够妥当,男生不敢发言,教师应鼓励学生,不会没关系,重在参与,然后再让男生回答。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团队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永远告诫自己:“敢于直面自己的失误,敢于尝试!”这样,我们才会不断进步。

篇11: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一部好小说,它之所以能感染人、打动人,往往与它成功的描写刻画分不开,因此让学生学会欣赏玩味小说中的精彩之处,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无疑对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是大有裨益的大千世界,百种世相,千般滋味,人尽其一生也不可能一一感受体会。要使自己有一颗丰富敏锐善感的心,学习小说并试着体会主人公的人生滋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小说尽管是虚构的,但它源于真实火热的生活,这篇表现少年成长的文章,对正处于成长黄金期、关键期的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触发,那就让他们尽情表达。本课小说三要素很突出,学生故事情节叙述很完整,人物形象评析也分析的很好,文中的环境描写很多,学生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时候有点困难,不够完整,这方面还需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篇12:《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这一环节的说课,不再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教学环节的呈现,而是将重点放到教学设计意图的阐释上。比如为什么采用某一教学环节,渗透了什么教学理念,又是如何加以贯彻的等等。比如在教学《孤独之旅》一文后,开课老师的说课就紧紧围绕“怎样让学生体验到孤独”这一主题,介绍了为此采用的几种活动及其设计意图。

“体验”,是阅读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对文章内容的共鸣,没有与作者或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就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入文体,而这又是当前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题。

我们这堂课的开课老师,就针对这一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引入材料、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角色替换、语言感染、环境赏析等多个侧面激起了学生的孤独体验,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通过说课,就更好地阐明了这样处理的意图,一定程度上也从理论的高度给听课者很大启发。这种进行重点阐释的说课,我们称之为“微格”说课,它能更好地激发教师深入思考,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篇13:《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如何让学生理解孤独,感悟成长的真谛,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让学生成为人的课程成了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在这堂课中始终以人为本,突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还学生阅读主动权,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纵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开放的问题设计,还学生自主阅读权力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发现的机会给了学生。教学中设计了“为什么说这是一次孤独之旅呢?当他勇于面对孤独后,他又会怎样?”两个问题,这问题如投入石头的湖面一般,学生在寻找文本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美点及美感把握准确,有的学生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能将课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平等的对话氛围,给学生自主阅读空间

说实在的,作为一名有若干年教龄的教师,已经形成了太多的思维定势,以至于难以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这些主观、僵化、权威的条条框框,不仅约束着教师自己,还约束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因此,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摒弃僵化的、唯上、唯师、唯本的观念。在课堂上多动脑想想,多给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重视学生那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的闪现,平等地对待学生的回答、质疑,如果每一堂课都能这样做,你会惊奇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多么巨大。这时的课堂会因学生丰富多彩的问题和“弦外之音”而变得精彩。

篇14:《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今天的展示课,我上的是《孤独之旅》,因为前几次老师们评课的时候说,上了课,一评,对老师们的作用并不大,最好几个老师反复上一课,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大家都表示赞同,当时我们就决定,九年级六个老师上两课书,一二三班的上《智取生辰岗》,我们四五六班的上《孤独之旅》。上了下来,自我感觉在课堂的把握,学习方法的指导上面都还做的可以,但教学进度的把握却很成问题,本来准备的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速读理清杜小康的心路历程、品读体味语言的四个环节只完成了三个环节。老师们评课也说到了这个问题。现在再次静下心来想一想,理了理思绪,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备课不足。本课读完要几分钟,自己没有仔细地尝试,心里没底,致使开始让学生阅读时,学生一字一句地读,花费了十几分钟,而自己安排的是八分钟。这样打乱了后面的教学程序。

二是布置任务时方法指导不够。第一个环节,学生在已经预习的基础上,不需再一字一句地细读,但我在教学时并未指明,学生没有明确,所以时间自然就浪费了。

三是自己的效率意识不强。总想每一个细节都解决,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比如概括文章内容,仔细的在方法上指导,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现在想一想,如果我在这些环节上把握的好一些,课堂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但这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只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这几个细节了。

篇15:《登月之旅》教学反思

新课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创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因而教学过程关键在于课堂情境的创设。学生对未知领域比较感兴趣,对宇宙空间充满了好奇心,我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引导学生沿着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自主探究月球的特点。教师多方搜集筛选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使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探索宇宙的意识和兴趣。

这节课我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探究月球上环形上的形成成因。本课是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的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能解释环形山的形成。这节课我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有效教学。

1、让学生有了思维碰撞的平台。怎样让学生在科学课中的探究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撞击出科学的真谛、震撼着学生的灵魂?教师就必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展示、交流、碰撞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是通过必要的现代化的交流媒体、手段,出示足够的信息、图片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本节课出示了大量的月球的图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月球,产生探究月球的欲望。

2、让学生真正“做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了解月球的.环形山,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解释。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这节课我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探究月球上环形上的形成成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本质。

3、以学生真正成为主人。一开始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既而由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作出猜想,自己想办法验证猜想,想清楚操作方法和操作过程,进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选择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他们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证明了他们是有能力的。正如一为哲人说过的:“对我们而言,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并不要求人人都达到某种目标,关键在于他“经历一次典型意义的探究经历,并能在经历中有所得。

4、改变了“用教材教”。本节课在不违背科学课的基本理念的条件下,本着有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对教材进行了重构:我在教学中将把教材的第一部分“古往今来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和第三部分“近现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为这两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5、发挥了课前准备的作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月球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布置时,应该有明确的目的,也要围绕某些重点来收集。否则,交流时要么不知所云、不着边际,要么内容重复、长篇累牍,没有一个重点。如果让学生围绕不同的重点和内容分组进行收集,效果会更好。

篇16:《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付莉

反思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1以“读”为本,创设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地成长历程。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现在的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较差,因此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和解读文章尤为重要。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是生活给予人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人生考题。

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因此在讲课之前,我先让学生就对“孤独”一词的初步理解,进行了一次作文训练,在批改中我搜集到了很多信息,最大的启发就是,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他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

如何感悟?在《孤独之旅》的课上,我选择的教法是主要是“读”,然后是“说”,最后是“写”。

1.1速读。

在“自学导航”部分主要体现的是速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构建最基础的知识体现,明情节是自学的重点。在课堂展示环节中学生能采用不一样的方式进行展示,使得既已生成的知识得到多渠道的传送,使得课堂有趣而生动。

1.2细读。

在“探究提升”第一个探讨题采用的便是细读,学生从句子入手,先朗读再分析人物的心理美。“无奈”“恐惧”“胆怯”等心理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呈现了出来,特别是小组合作朗读,既让胆小的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有增强了他回答问题的自信。

1.3精读。

在“探究提升”第二个探讨题中采用的是精读,学生则主要从片段入手,先确定文章主人公所生活的几个环境,再找出相应的片段,先读再赏析。学生在课堂展示环节,用小组朗读或者是个人朗读来体会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感悟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直接的作用。也在读中进一步了解了“孤独”的由来大多与环境有关。

1.4研读。

“探讨提升”的最后一个探讨题才用研读的方法,学生在已经对课文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课文,读出小康的孤独来自哪些方面,然后再研究这些多方面的孤独会体现一个或者几个什么主题。学生基本能明白一个主题,即磨难是一种成长。那么作为已经初三的'他们能够读出其他的隐藏主题吗?在展示中我们便能看见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其实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1.5“说”。

说什么?在“拓展延伸”中体现,这里说的不是自己,而是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他们闪烁的智慧之光似乎照亮了学生心灵,学生在说中感悟名人的孤独,从而感受自己的孤独,既增长了课外阅读知识,特别是平时不善于表现的15小组,在说名人故事时却说的有模有样,看她们的进步我很欣慰。

1.6写。

学生有了前面的铺陈在写时就有了很多话,再加上以前在作文时就有关于这方面主题训练善于在这一展示中,他们会更有自信的将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其他学生,特别是我们班最不起眼的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的孤独时,一些学生听着眼里涣着泪光,我想这就是一节课需要唤醒学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情感。

此节课教学任务基本完成。

2反思问题 留有遗憾的课堂是催人奋进的另一种良药

遗憾一、展示时一些环节漏掉了一些小组,伤了学生的心,这也是我每次上这种课的遗憾,我也在这种遗憾中不断改进,但是一到展示时我有忽略了一些组。

遗憾二、学生在课堂上质疑问题的展示还不够充分,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遗憾三、小组互评还不够成熟,相互评价时语言上还需雕琢。

遗憾四、学生在展示时肢体语言太单一,显得有些呆板。

遗憾五、感觉一趟课太短,无法将所有面面俱到的展示出来,我在教学时还需有更多的激情,对于学生的评价语言还需多样化,在用对媒体时还要更娴熟。

还有很多的不足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海涵之时能提出更多的努力方向。

3课堂重建 之 构建生命化课堂

设想一:能否只将《孤独之旅》当成一个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生命化探索,做成一堂活动课?不用去分析那些条条框框的问题,而是围绕几个主题做成几个活动板块,如“感受亲情的孤独”“感受友情的孤独”“感受陌生环境的孤独”每个主题都可以用口头叙述,表演情景剧等方式进行展示。

设想二:可否将孤独与孤独症患者的遭遇连续在一起,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尊重,这个设想在我脑海里盘旋很久,在网上看了很多视频,震撼了我,最终没有用在拓展延伸中,因为根据我们几个老师的集体分析,这篇文章的主题与孤独症似乎没有多大关联,但是我觉得对文本的迁移再运用生成新的课题应该是我们语文努力的方向。

设想三、经过我们学校政教处“课外访万家活动”调查,我们学生三分之二都是留守学生,其中有被父亲遗弃的,有被母亲遗弃的,有重新走进离异父母所组成的新的家庭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所以我便设想能否进行一次现场视频连线或者电话连线,或者请来一部分家长来聆听他们子女内心的世界。生命不就是这样吗?祖祖辈辈的生命在我们身上延续着,我们能做的是继续延续,并且血液应该是更热烈,而是更冷漠。

南森说“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和沉默中思索”,我想作为教学一线老师,孤独和沉默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希望我们都能享受每一次走上讲台的一瞬。雨果说“沉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让我们行动起来,构建生命化课堂会做得到的。

《孤独之旅》评课――(满学梅老师)

付莉老师这堂课经过几次锤炼最终定型为今天的这堂课,也是在学校经过选拔才参加了高效课堂比赛。今天执教的《孤独之旅》充分体现了我校“535”课改模式在高效课堂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闪光点:

1小组合作尽显学生风采

从“自学导航”的展示到“拓展延伸”的展示都让我们看见了学生集体智慧的精彩杰作。学生们积极的回答,团结合作的完成展示,自信的目光,昂扬的精神让课堂不再沉闷,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2情感教育让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在学生投入的片段表演中,让人感受到了学生情感的迸发,这种情感不是矫揉造作、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真真切切的自我感知。在学生发自肺腑的畅谈孤独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那颗柔弱的心隐藏着巨大的爱。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3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

课堂上学生有个人展示,有集体展示,学生大声的说、、用心的写、大胆的读、悉心的听,积极的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这些隐性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课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课改的不足,怎样让学生的探究有深度、合作有效度是困惑也是努力的方向。

学校综合意见

付莉老师参加的“2012宣恩县高效课堂交流活动”所执教的《孤独之旅》是一堂成功的课,它充分体现了我校“535”课改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这堂课的亮点,让学生全员参与,学生融入到课堂,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一堂课生动而有趣。

从教师的素质、课堂取得的成效、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状态、听课教师的反应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特别推选《孤独之旅》为一次成功的课。

相关专题 之旅世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