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阅读-实验教学总结

坏小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坏小子”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让学生学会阅读-实验教学总结(共19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心学习法课题组第三轮实验教学总结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心学习法课题组第三轮实验教学总结

近十余年来,我们在中心学习法课题实验教学中,本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根本性教学目标,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学会阅读,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语文教学年度、学期课时的教学计划中。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是学生学会阅读的四个关键因素;其中,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是关键之关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相应以培养这两种能力为重点训练项目。其中理解能力的培养尤其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因此,如何为学生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如何训练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我们课题实验教学的研究重点。

一、培养学生“手到”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的探究性

古人强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实,还应再加一到,即“手到”。所谓手到,一是指阅读过程中,读者要用笔在文章中圈、点、画、注;二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写读书笔记,以积累词汇,总结阅读经验,评价阅读材料。

实验教学前,实验班的小学生中至少有一半学生未养成阅读“手到”的习惯。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这个问题未引起重视,仅仅在教学中轻描淡写地提到,而没有对学生提出更明确的要求,更没有在如何“手到”方面进行细致的引导、指导、训练和检查。

实验教学中,我们围绕要养成学生阅读时勤于动手的习惯这个问题进行探究,认识到教师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进行精心的指导、训练和检查。教师设计了统一的读书卡片,定期发放,定期收回检查。对读书笔记写得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或传阅,或展览,或刊载,以强化学生在阅读时“手到”的意识,把教师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培养学生“手到”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和探究性,既是课内阅读的需要,也是课外阅读的需要,更是学生将来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是阅读课文的一种重要方法。“课标”对此作了明确的要求。实验教学前我们作调查时发现,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小学毕业甚至中学毕业以后,还未养成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要使学生养成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并不难,关键是教师要循循善诱,进行耐心而持久的引导和训练。要努力做到学生的“学践”遵循作者的思路。因为,思路是作者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走向和路径,文章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通过作者思路的穿针引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实验教学中我们下了一翻功夫,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认知作者思路,领会产欣赏作者的思路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穿针引线之功,诱导学生的学路与文章的思路一致,潜心领会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良苦用心,在“粗读”、“细读”、“熟读”和“广读”中披文入情,从而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真情实感。联系上下文阅读,其要领就是刻意关注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抓住微观,把握宏观。养成

[1] [2] [3]

篇2:让学生学会总结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开拓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呢?我认为教会学生总结就是其中的一个好办法。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他告诉我们,不断地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就会有新的发现。我们如果把总结与合作学习紧密相结合,既可以推陈出新,又可以使合作交流优势互补,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教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一、做好课时小结。课时小结如水池补漏。一般来说,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什么重点、难点,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等,都作了精心准备和安排,但教学中不一定都能完全实现,有些学生学会了知识,但在他的脑海里是零乱的,没有系统性,还有些同学一知半解,这时的课时小结就尤为重要了。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会的,然后教师把学生所说按照自己的教学重点有条理地板书下来,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所学知识及学习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些在本节课学习收获有些茫然的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就会比较清楚,而且能加深印象。

二、每日小结不可忽视。一天小结如刚打的水泥地面的保养。一位好的瓦工师傅在打完水泥地面后,总是要求一定要保养好,学生学习知识也一样应注意保养。学生在一天忙碌的学习中,学的知识门类较多,有些知识可能在脑海已留下深刻记忆,但有些知识在脑海里犹如湖面上的一道划痕,很快就会消失,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在放学前或睡觉前的几分钟进行知识疏理、回忆--简短地总结一下当天学了那些知识,会收到到很好的效果。

三、抓好每周小结很重要。一周小结犹如夯实地基。人们都知道万丈高楼从地起,作为地基首先应该夯实,这样才牢固。学生学习一周后,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学得很茫然,不知道这一周到底学了些什么,而且没有一点条理性。这时只要你在每周的星期五用十几分钟时间引导学生把本周所学写于一张纸上,然后交同桌互相参阅补充,学生会发现自己记住了哪些,还有哪些不足,不但会对本周所学知识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还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习惯,也会成为很好的学习方法。

四、单元小结必不可少。一章小结如砌坎灌浆,人们在修房子砌地基时,总是要求工人师傅把浆灌严缝、灌实在,为的是使将来修好房屋牢固。学生学完一章内容后不免要忘掉一些知识,尤其是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记性差,掌握知识不牢,又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总是前学后忘,对教师补充的一些知识细节和技能性的知识更是忘之脑后。这时教师可安排学生先自己总结一下本章学了那些知识,再让优差生交换写好的总结,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优等生写掉的知识点差生给补上他认为遗漏的知识点后会感觉到自豪,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使差生认识到自己倒有哪些知识没记住或者不会,通过看优等生的知识总结,填补了他的知识缝隙,优等生也自然能从中受益,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啊!最后再加上教师的细致化总结,全班对本章知识便可系统化、整体化、牢固化。每章小结不就相当于把学生学完一章内容中没有掌握的知识缝隙填实在吗?

五、不可缺少的每月总结。一月总结如水库固堤。为了使水库更加牢固,一劳永逸,就要经常加固水库堤坝。那么学习知识要是经常巩固,它也可以使他们记得牢、记得久。通过上面各种方法的总结,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总结方法和习惯,一月结束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用一节活动课时间让同学们回顾一下这一月自己到底学会了那些知识,口语表达能力好的可以直接说,爱动笔的可以写在纸上,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挑写得比较全面的在全班交流,达到填缺补漏,巩固个人和全班知识的作用。这样学生在原有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记忆,牢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使他们记忆久远,掌握知识更牢固,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他们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也就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真正的溶于教学之中了。

[让学生学会总结]

篇3:《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

《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

陈晓光,女,硕士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就职于许昌市学府街小学,担任三年级语文老师及班主任。

最近阅读了蒋军晶的《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这本书,自己在工作室的学习中,对这种教学方式有了一些认识,自己在教学中也在尝试着做,可是觉得自己做的很“肤浅”、表面化,存在很多问题。 读完这本书,对蒋老师更加喜欢。蒋老师对教材解读深入,课外阅读广泛,将课内课外的文本能够进行巧妙的组合,带领学生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有趣的.学习。佩服蒋老师之余,也会思考,蒋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书中谈到“群文阅读对老师的意义”时,刚刚好就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关于找不到合适的文章,自己心中也有此困惑,正因为有这样的困惑,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师的成长,因为只有多阅读,逼着自己去阅读,提升阅读能力,扩大自己的阅读量,让自己成为阅读者,这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针对不同的文体如何进行群文阅读,蒋老师也做了详细的讲解,神话、童话、散文、儿童诗、小说、语言、知识性文本,不同文体在教学时抓的重点不一样,例如不能把童话当做记叙文来教,否则就丢了童话的文本特征了。

因此我在进行部编三年级语文教学时,在第三单元“童话世界”中,有意识的将课文内容进行了甄别分类与补充组合。比如:第一,童话对比阅读:《去年的树》和《那一定会很好》,让孩子们自主归纳出两篇相同主人公的童话的异同;第二,童话拓展阅读:《去年的树》和《雪孩子》、《在牛肚子里旅行》,让孩子们通过群文阅读,感受童话世界中主人公珍贵的友谊。群文阅读和主题教学、单元整组教学在蒋老师的观点中虽有细微差别,但大致相同。

读完这本书,特别是策略的指导、以及案例的分析,对自己今后在主题教学中的尝试有更强的指导意义。无论是群文阅读,还是主题阅读,目的都是让孩子在课堂上能够阅读更多篇目,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正如蒋老师在书中所说:“我们和学生在课堂上研究文学表达,并非要把学生培养成作家,而是要和学生尝试像作家一样思考,通过对文学表达的发现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

篇4:《让学生学会阅读》读书笔记

最近,我拜读了蒋军晶老师写的《让学生学会阅读》一书。此书从什么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的操作方式、不同题材怎么进行群文阅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群文阅读。读着读着,我越来越觉得群文阅读是如此的魅力四射,如此的接地气,它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魅力,更有活力。

所谓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那么从单篇到群文,对阅读教学而言,意义究竟何在?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意味着老师不可能提太多问题,意味着老师不能发起太多讨论。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此长彼消,文章学生就读不完了。所以,群文阅读必须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群文阅读还意味着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太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通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的课堂,往往是联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复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们自读自悟的时间,使他们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而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

群文阅读意味着老师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讲析文章。在群文阅读里,你不可能这么上,很简单,时间来不及。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步步扎实,群文阅读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

群文阅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我们必须根据读本的不同性质,更多地让学生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必须更多地尝试真实的更实用的阅读。因此,群文阅读更是对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我们老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更自主、更愉悦地阅读、理解、质疑、发现,从而达到提升其阅读能力的效果。

我们学校前两年也做过群文阅读的研究,学生的阅读量、阅读能力真的令我们刮目相看。今年我教的是二年级,我想从二年级就开始进行简单的群文阅读,用上蒋老师教的方法,让我班学生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篇5:《让学生学会阅读》读书笔记

本月工作室共读蒋军晶的《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我认真拜读,从中获得很多启发。自从接触绘本阅读和群文阅读,一直在思考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好策略,有很多困惑,不得解,刚好工作室今年的研究方向也是阅读,我就想从书中寻找到一些好的答案,现总结记之。

蒋老师在这本书中,首先自序:我还给你们一个怎样的孩子。蒋老师关注的的着重点有两方面——爱生活、会发现。很厚重的两个层面。

接着蒋老师在书中解释了什么是“群文阅读”,非常直观地让我们知道“群文阅读”的概念。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使学生的课堂阅读量呈几何式增加,并且注重读写结合,对学生而言非常有帮助。

关于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通过阅读,我感受到,首先要有主题地选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这种教学结构,以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群文阅读需要老师整体地设计问题,让群文联系起来。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我在阅读教学当中,就存在问题太多、冗杂的毛病,需要整合、提炼。

这本书着重展开了各种文体的群文阅读该怎么教,如神话、童话、散文、儿童诗、小说、寓言知识性文本等,不同文体在教学时抓的重点不一样,例如不能把童话当做记叙文来教,否则就丢了童话的文本特征了。

并且用具体的教学设计来呈现,帮助老师们指点迷津。在讲小说方面,蒋老师提到,首先要让学生感知小说中的人物,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还可以充分利用比较,感知小说内容。也可以比较人物的语言,人物对待事情的一些表现,比较人物的内心想法。让学生读小说的时候聚焦情节,如,聚焦情节中的不可思议,情节中的转折情节中的悬念与伏笔。还要注意带领学生体会小说中的感动,注重将小说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连结起来。这些具体的方法对于我来说非常有用,可以直接尝试、借鉴。

最后,蒋老师介绍了一些真实的群文阅读教学的案例与课堂实录,鼓励大家把群文阅读实践起来。读完这本书,我真的很感慨蒋老师的好方法,废了很大功夫寻找最适宜的文本,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十分了不起。我也学会了很多具体的阅读策略,相信对我的绘本课很有帮助。因此,我们要上好阅读课,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爱上阅读课,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篇6:《让学生学会阅读》读书笔记

最近阅读了蒋军晶的《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这本书,自己在工作室的学习中,对这种教学方式有了一些认识,自己在教学中也在尝试着做,可是觉得自己做的很“肤浅”、表面化,存在很多问题。

读完这本书,对蒋老师更加喜欢。蒋老师对教材解读深入,课外阅读广泛,将课内课外的文本能够进行巧妙的`组合,带领学生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有趣的学习。佩服蒋老师之余,也会思考,蒋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书中谈到“群文阅读对老师的意义”时,刚刚好就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关于找不到合适的文章,自己心中也有此困惑,正因为有这样的困惑,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师的成长,因为只有多阅读,逼着自己去阅读,提升阅读能力,扩大自己的阅读量,让自己成为阅读者,这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针对不同的文体如何进行群文阅读,蒋老师也做了详细的讲解,神话、童话、散文、儿童诗、小说、语言、知识性文本,不同文体在教学时抓的重点不一样,例如不能把童话当做记叙文来教,否则就丢了童话的文本特征了。

因此我在进行部编三年级语文教学时,在第三单元“童话世界”中,有意识的将课文内容进行了甄别分类与补充组合。比如:第一,童话对比阅读:《去年的树》和《那一定会很好》,让孩子们自主归纳出两篇相同主人公的童话的异同;第二,童话拓展阅读:《去年的树》和《雪孩子》、《在牛肚子里旅行》,让孩子们通过群文阅读,感受童话世界中主人公珍贵的友谊。群文阅读和主题教学、单元整组教学在蒋老师的观点中虽有细微差别,但大致相同。

读完这本书,特别是策略的指导、以及案例的分析,对自己今后在主题教学中的尝试有更强的指导意义。无论是群文阅读,还是主题阅读,目的都是让孩子在课堂上能够阅读更多篇目,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正如蒋老师在书中所说:“我们和学生在课堂上研究文学表达,并非要把学生培养成作家,而是要和学生尝试像作家一样思考,通过对文学表达的发现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

篇7:教师《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

――杨燎燎

杨燎燎,中共党员,中小学二级教师。现就职于许昌市学府街小学,教一年级语文。出身教育世家,自幼热爱教育,乐于记录学生足迹,与孩子共同成长。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生动有趣,深受家长和孩子喜爱,被评为“最美教师”。

本月工作室共读蒋军晶的《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我认真拜读,从中获得很多启发。自从接触绘本阅读和群文阅读,一直在思考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好策略,有很多困惑,不得解,刚好工作室今年的研究方向也是阅读,我就想从书中寻找到一些好的答案,现总结记之。

蒋老师在这本书中,首先自序:我还给你们一个怎样的孩子。蒋老师关注的的着重点有两方面――爱生活、会发现。很厚重的两个层面。

接着蒋老师在书中解释了什么是“群文阅读”,非常直观地让我们知道“群文阅读”的概念。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使学生的课堂阅读量呈几何式增加,并且注重读写结合,对学生而言非常有帮助。

关于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通过阅读,我感受到,首先要有主题地选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这种教学结构,以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群文阅读需要老师整体地设计问题,让群文联系起来。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我在阅读教学当中,就存在问题太多、冗杂的毛病,需要整合、提炼。

这本书着重展开了各种文体的.群文阅读该怎么教,如神话、童话、散文、儿童诗、小说、寓言知识性文本等,不同文体在教学时抓的重点不一样,例如不能把童话当做记叙文来教,否则就丢了童话的文本特征了。

并且用具体的教学设计来呈现,帮助老师们指点迷津。在讲小说方面,蒋老师提到,首先要让学生感知小说中的人物,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还可以充分利用比较,感知小说内容。也可以比较人物的语言,人物对待事情的一些表现,比较人物的内心想法。让学生读小说的时候聚焦情节,如,聚焦情节中的不可思议,情节中的转折情节中的悬念与伏笔。还要注意带领学生体会小说中的感动,注重将小说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连结起来。这些具体的方法对于我来说非常有用,可以直接尝试、借鉴。

最后,蒋老师介绍了一些真实的群文阅读教学的案例与课堂实录,鼓励大家把群文阅读实践起来。读完这本书,我真的很感慨蒋老师的好方法,废了很大功夫寻找最适宜的文本,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十分了不起。我也学会了很多具体的阅读策略,相信对我的绘本课很有帮助。因此,我们要上好阅读课,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爱上阅读课,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篇8:《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800字

作者简介

冯新鸽 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许昌市骨干教师、优秀辅导员。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获市级先进班集体。获国家、市区级观摩课、优质课一等奖。多篇论文获省市区级奖。辅导学生在市级刊物发表多篇作品。

篇9:《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1500字

《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1500字

王小红

在《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这本书的自序中蒋老师提出了一个设问:作为老师,我想培养怎样的孩子?接下来,他回答了两点:一是希望孩子们是爱生活的,是向往精神生活的;其次,希望孩子是会思考、会发现的。在蒋老师看来,当下的教育已经严重异化,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刻骨铭心的记忆,更缺乏思考和发现的能力,他为之深深隐忧。于是蒋老师力图通过群文阅读课程建设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过宝贵的精神生活。

全书共分为三章:什么是群文阅读;文体与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实践。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体现了作者对群文阅读的思考,又有大量课堂教学实践,既有针对学生的阅读策略,又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既有蒋老师富有生机的创见,又有学生在课堂上的真情流露。全书处处显示着蒋老师的专业态度和实践精神,让我们看到他追求教育理想的非凡努力。

群文阅读教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蒋老师认为: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里面有几个要素:时间、议题、文本、教学。时间一般指一节课或两节课;议题可以是作者、体裁、写作风格、表达方式、阅读策略等等,它的内涵和外延要大于主题;文本要达到2-5篇,没有主次之分;最后,只有阅读而没有教学也不是群文阅读。这四个要素框定了群文阅读的基本含义。这样的阅读教学打破了之前我们利用连续两三个课时对单篇课文的肢解分析,而用大容量的阅读素材来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进而通过课内的阅读练习与课外学生的自主阅读建立起联结。这样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树立研究意识,是精读教学的有效补充。

群文阅读训练学生阅读速度。传统语文课堂上,往往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要教两课时,略读课文要教一课时。而群文阅读,则要求学生在一个单位时间内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群文阅读,意味着不能将“朗读”,“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要有新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在一节课中需要读三篇以上的文章,就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高段学生的默读速度也进行了要求: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指导学生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初读课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读文后对文本内容用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再读课文时跳读、扫读,把重点词、句、段划出来读一读,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

不同文体教学有规律可循。在文体与群文阅读章节作者针对7种文体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策略和建议,让群文阅读的操作更加具体,引用的课例方便了教师对其观点的理解。比如,进行神话教学,作者提出多体验神奇,没必要纠结真假,并提出了两种操作策略,一是让学生理解科学和神话并不是对立的,许多幻想随着科学的`发展有可能实现;二是转移学生视线,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到体味神话的趣味和神奇上来。对于童话教学,蒋老师认为要突出童话的文学和审美价值,对于一些教师把童话教学当成记叙文来教、纠结真假以及概念化的做法他表示可惜;他指出散文教学要追随作者的原意,“阅读散文,就是要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文经验,通过语言、文字去追索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这体现了他对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的理解,只有作者不断地追求作者的原意才能实现对文本的贴切解读,达到作者、文本和读者的统一。

无论是群文阅读,还是主题阅读,目的都是让孩子在课堂上能够阅读更多篇目,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正如蒋老师在书中所说:“我们和学生在课堂上研究文学表达,并非要把学生培养成作家,而是要和学生尝试像作家一样思考,通过对文学表达的发现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这就是群文阅读的魅力吧!

篇10:让学生学会感悟(网友来稿)

临泽县城关小学 赵雪莲

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不仅在于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还要让学生逐步学会感悟。

牐犚弧⑷醚生学会在读中感悟

牐犜谠亩两萄е校教师应加强读的指导,让学生学会通过读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来品味、揣摩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牐犑紫龋要指导学生朗读和默读。文质兼美、感情浓厚、节奏感强、篇幅短小的散文,诗歌应以朗读为主;自然科学方面的说明文、篇幅较长的课文应以默读为主。

牐犉浯危要指导学生精读和略读。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句、段,感悟课文中的关键之处、精妙之处,应引导学生精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中的非重点句、段,可以引导学生略读。

牐犃硗猓要指导学生熟读。

二、让学生学会在思中感悟

牐牳形虿唤鲆注重读,还要注重思。让学生学会在思中感悟,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读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在思中感悟,尤其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

牐犎、让学生学会在联系中感悟

牐犜谠亩两萄е校注重课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注重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地感悟,而且能提高感悟的效率。

牐1.让学生学会联系课文中具体的语言环境感悟。例如,引导学生品味《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的关键词语“纹丝不动”,不仅要联系“纹丝不动”所在的句子,还要联系后文“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

牐2.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例如,学习《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就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这一中心句。

牐3.让学生学会联系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模型感悟。例如,《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一是“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二是“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体会这两个句子的含义,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课文《全神贯注》中的句子“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牐犓摹⑷醚生学会在比较中感悟

牐犜谠亩两萄е校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品味、揣摩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牐1.添、减词比较。课文中有的句子不仅表达得非常准确,而且很精练,很生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给句子添、减词语,然后同原句比较,让学生体会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牐2.换词比较。课文中有的词语用得十分准确、巧妙,可以换成意思相近的词语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领悟如何准确地运用词语。

牐3.变序比较。对于课文中的某些句、段,有时可以改变句中的词序、段中的句序,然后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词序、句序的重要性,弄清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牐4.前后比较。有的课文中前后几个词语或句子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差别,有的一个词语或句子前后几次出现,将它们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作者邮箱: lzluohongxia@126.com

[让学生学会感悟(网友来稿)]

篇11:让学生学会承受

让学生学会承受

人的一生,对于浩瀚的宇宙是弹指一瞬,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却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因此,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也不管处在一个怎样的人生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到一些挫折,因此,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承受挫折是我们每一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学生自杀、轻生的事件实为不少,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家庭、社会的原因,也有其它客观原因。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太弱。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弱常常是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当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训练。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正确地对待人生挫折。对一个刚刚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对许多事物都似懂非懂的学生来说,能够正确地对待挫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抗挫折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效果也比较令人满意。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前几天,我班学生进行期中考试。考试对学生很重要,因此学生都很看重自己的成绩,非常想尽早知道自己的成绩。那么考试后用什么样的方式将成绩公布给学生呢?我想到了最原始最朴素的做法:名次表。

给学生的考试排名次,在社会各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做法。对这个问题,作为班主任,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公布考试成绩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好时机。自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名次的进步,但名次的高低决不应成为伤害自尊的理由。

当然,给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决不能草率从事,要进行周密安排。如果我自己做主将名次表发给学生,学生会感到突然,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会感到接受不了。为了提高学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我召开了题为“该不该排名次”的主题班会,班会上热烈而充满理性的讨论出乎我的意料。

开始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同意排名次,这些学生中有学习成绩一直相对落后的,也有觉得自己这次考试没达到理想成绩的。为了让这些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这次考试成绩并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名次,我让学生展开讨论,目的是想听听他们的想法。有些学生很少在班里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让他们谈看法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在我的.启发下,他们简单地谈了自己对排名次的看法:自己的成绩不好,名次太靠后,父母会责备,同学会笑话,除此之外好像别无其他了。

观点亮出来后,学生一下子讨论得如火如荼。通过学生的发言我才知道,自己平时工作中对学生还是包办得太多,其实有些事情学生自己就能办好。讨论中,有的学生说:“名次落后的同学应该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今后的学习上,不应该被一次考试成绩压垮。”

“回避排名次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说明不敢正视自己的处境,缺乏一往无前的勇气。”

“名次对每一位同学来说应该是一面镜子,经常拿它照一照,会更快地进步。”

“如果我们考得不好,就应该接受父母的批评,他们对我们的批评越深,说明他们爱我们越深。我们真的应该感到惭愧,毕竟父母是很不容易的。”

每一句话都那么尖锐、那么深刻,但这一切经学生的口说出来又显得那么真诚可信。有些同学说到动情处,眼里含满泪花。很多平日里不愿说话的学生也开口讲话:“老师,我真没想到同学们说的那么准,就像钻到我们心里似的。”

“老师,大家把我心里的想法给揭穿了,以前我是那么不愿承认,但现在释然了,心情也轻松多了。”

“我现在发现,有些事情与其闷在心里,倒不如勇敢地承认。我现在认识到,不应该太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不是不在乎别人,而是不应该太敏感。同学们相处这么好,任何人都不会去取笑谁。”

“不,即使被别人取笑了,也不应该太在意

[1] [2]

篇12:如何让学生学会保护视力

如何让学生学会保护视力

所有的儿童都要上学,都有近视的可能,虽然说普通近视不算病,但是一定要预防高度近视,而且最好的就是终身不近视。视力的重要性其实无需赘言。下面说说,如何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预防近视,保护视力。

一、使用电子产品要限制时间

孩子用电子产品要限制适当时间:小学生每次少于45分钟;2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操作电子视频产品;0到6岁儿童使用电子视频产品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得超过一小时。如果孩子在暑期中使用电子产品过频,经常超过以上的时间限制,眼科专家建议家长在暑期结束前带孩子检查下视力。

二、读书写字遵照“三个一”的规范

要记住,书本距眼睛一尺,胸部离桌子一拳,握笔时手尖距鼻尖一寸。学习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果出现不良的用眼习惯要及时去做眼部检查,确定是否要矫正视力,是否配戴眼镜,避免快速加深度数。

三、多多远眺

无论学业多重,都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室外远望、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即使不看书,屋内的视野也仅仅几米,长期在室内会让眼睛的调节能力弱化。

四、真性近视后要佩戴合适的眼镜

真性近视后要佩戴合适的眼镜。如果不戴,看不清物体时就会拼命的眯缝眼,眼球受到过度挤压,会让视力加速退化,尤其容易发生病变,甚至有人在未到高度近视时已经有了明显症状。

篇13:让学生学会创造

在音乐教学中,结合音乐的特点,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创造是很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我有几个方面的体会与做法。

制作打击乐器。学生制作乐器的方法很多,可以说只要想去做,任何东西都可以做成乐器,既经济实惠又体现地方特色。如铁皮文具盒内装入小刀、笔等小物品,盖上盒子摇晃,其作用可替代沙球;用酸奶瓶、可乐瓶、易拉罐等,装进小石子、沙子或米粒,同样也可做成沙球;将废旧的.自行车铃盖焊上把柄,用小金属棒敲击,能发出悦耳的铃声;用一双筷子敲击瓷碗的边缘,也能发出泉水般叮咚的响声。

即兴舞蹈。学生的创造具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喜欢自发主动地做一些事来表达某种感受,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阶段,思维尚不能完全内化,而是以动作的形式外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训练:自编自舞,在教唱和讲解完一首歌曲或欣赏完一段音乐后,学生基本上能感受到歌曲(乐曲)的音乐形象,这时候教师可示范一套动作,但不要求学生千篇 一律,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音乐,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感受美、创造美。诗舞,给学生读一首诗,然后学生自己朗读几遍,不强求一定准确地理解诗的意思,然后边抑扬顿挫地朗诵诗,边随意地表演舞蹈动作,在一次次的舞蹈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越来越深,舞蹈表演的创造性表达能力也得以发展。画舞,给学生看一幅画,然后要求学生随意地根据看画的感受做舞蹈动作,力求以舞蹈形式来表现他对画的理解。

音乐创作。用音符通过一定的节奏和结构表达对环境和内心的理解和感受的创造过程就是音乐创造。具体方法:音符组合,用不同音符结合不同的节奏可以创造无穷无尽的音乐。刚开始向学生演示一下音符的组合,如最简单的1、2、3三个音,如果采用XXX这种节奏,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然后再变动音符,变换节奏型,试着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学生的思维也不自觉地流畅起来。

节奏组合,让学生练习写作诗词的朗读节奏,可以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开始时,教师作一定启发,然后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这句诗词,用不同的拍子、不同的音符,写出不同的节奏组合。

篇14:让学生学会“读”漫画

让学生学会“读”漫画

让学生学会“读”漫画

人教版第六单元课外书屋中给我们展示的一组漫画选是来自世界著名的漫画集《父与子》,作者是德国的埃?奥?卜劳恩。

对于小学生来说,漫画集是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像《豌豆笑传》、《爆笑校园》、《老夫子》、《父与子》之类的漫画集,以其搞笑、幽默等特质,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对于这类漫画书籍,一般的家长和老师都潜意识地把它们列为禁书,更多地是希望孩子们能看些文学性、知识性的书籍。我们应该更客观地对待学生所看的漫画书籍:只要是思想健康,不涉及色情、暴力等不良情节的,学生其实都可以看。如果真的担心孩子会因为看漫画而影响学习的话,可以提前和孩子做好交流,适当安排看漫画书的时间,如周末。从内容上看,校园漫画、生活漫画都是与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的,是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情景,所以,学生会很容易与漫画集产生一种认同感。除此之外,漫画中所呈现的故事富有幽默感,尽管可能没有一个字,却很容易读懂,常常使人发出会心的微笑。漫画可以在人的.轻松一笑中重现生活中的小场景,小故事,并从总得到一些小感悟。所以,要合理地引导或者推荐孩子们看漫画集。

漫画本身可能没有一个字,或者是只有简单的对话,却是很容易读懂,一般的漫画,学生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对于读“画”,五年级的学生已经不陌生的,“读”漫画有点类似于“看图写话”,都是在“读”话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图画中所呈现的内容,学会去思考画中的故事情节,学会欣赏到漫画本身的东西的同时,感受漫画的趣味性。以这个单元的一组漫画选《父与子》为例,反映的是父与子之间有趣的故事。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所观察到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说说漫画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从漫画本身读到高于漫画本身的东西,从而受到教育。书上漫画讲述了妈妈让爸爸去找书迷儿子吃饭,儿子回来了,可父亲却看书入了迷,妈妈只得让儿子去叫爸爸。那个秃头的大胡子爸爸,慈祥、和蔼、幽默,那个留着刺猬头的淘气儿子,调皮、聪明、幽默,可爱。这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父与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

让孩子们学会“读”漫画, “读”中观察,“读”中思考,“读”中欣赏,感受漫画的趣味性,寓教于乐。

篇15:“开源”让学生学会表达

“开源”让学生学会表达

“开源”让学生学会表达 福建省柘荣县东源中心校   孔美琴

当前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贫乏,没有真情实感。提起习作感到头痛,认为习作无从下笔。其实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源头没有开通,学生无从表达。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开源”的工作。为学生“开源”工作,教师应该把着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勤于观察,阅读积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习作实践中提高习作的表达能力。多体验生活,习作才有源头活水,多阅读书籍,文章才会内容丰富,文采飞扬。一.体验生活 想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可见,好的习作题材来自对生活的孕育和热爱。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习作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人生,关爱世界,让人生旅途,世界变化,在孩子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件件细举,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以及大自然的风花雪月,皆能敏感地从事态表象察觉实质。能领略物质文明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会享受人们对自己的关心呵护和自己从对别人的帮助中所得到的乐趣,会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习作时他们就会在生活的浪尖感受中筛选题材,想利用自己的笔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二.用心观察  会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现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电视录像等现代化设施又使学生增长不少的见识。小学生的好奇心盛,敏感性强,想像力丰富,应该说可供写作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可是很多学生仍是认为作文很难,苦于不知写什么才好。原因是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差,不善于通过表面现象去认识和捕捉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不懂得怎样去表达。因此,对身边的许多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对良马而叹其不能千里。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其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目?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使学生在写作中“如同说话一样,心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三.参加实践 勤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习作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学生才会有话可说。因此,在平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参加夏令营、社会公益活动、文娱体育活动,讨论会、主题演讲会、学生辩论会、手抄报,观看优秀爱国主义的影片、录像、电视剧等,这就为记事文章收集了材料;访问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英雄模范等,这就为写人的文章积累了素材;参加旅游,聆听导游介绍,这就为写游记文章丰富了内容。这些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习作内容,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把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例如指导学生写《一次家务活动》,习作前布置学生回家认认真真地做一次家务,习作时让学生回忆这件事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最有趣的是哪部分?你是怎样学会的?碰到了哪些困难?当时心情怎样?你是怎样克服的?学生在写做家务的过程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并有深刻的体会后,再去写做家务的过程,就想得到,写得出,并且有兴趣写习作,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阅读积累 善表达叶圣陶说:“……如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章之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考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可见,习作处处与阅读紧密相联。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的知识贫乏,词汇缺少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指导,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并要求学生勤作笔记,积累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不仅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还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悟产生的感受和认识的文字。美好的书报要多读,熟读,精读,习作时才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阅读的材料越多,写作思维就越活跃,写作思路也越宽,表达也就越清楚。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和表达的欲望,最终做到善于表达。

总之,文章是表达的基础和内容,表达是文章的形式和体现。教师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广泛阅读,善于实践;能为学生的习作“开源”,让学生贴近生活;能让学生做到愿写、会写、乐写;能写出真情,写出童趣,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能使学生做到想表达、会表达、勤表达、最终达到善表达,就能写出好文章。

篇16: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广西河池市宜州市实验小学 黄彬彬

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方面是作文批改费时费力;另一方面是当我们把辛辛苦苦改好的作文发下去,学生往往只看分数就把它塞进抽屉里。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从而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作文水平也没有明显提高。过去,我也习惯在学生的习作上进行细致地修改,有时几乎把学生的东西变成老师的了。试想,学生看着满眼圈叉删改,自己的内容所剩无几的习作,会有什么想法?只能是羞愧地想:“我的习作太差了!”在他们对作文望而生畏的情况下,又怎么能激发习作的兴趣?提高作文水平呢?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改变对学生习作大面积修改的评改方式,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中年级起“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高年级时养成“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可见,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会写的能力,还要让学生掌握会改的本领。古人云:“能改则瑕为瑜,瓦砾可为珠玉”。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不会写作文可用会不会修改作文来衡量,只有到了会写也会改的时候,才可以说具有一定的作文能力了。叶圣陶先生说:“养成自己改作文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他指出了作文评改的方向。因此,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体现了作文教学的创新精神。

在训练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1、充分发挥老师评改作用,以激励为主。首先,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只做评点和指导,充分肯定优点,及时指出不足。一条好的评语不仅能帮助学生分析作文的得失,还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和修改的兴趣。如“第一段开门见山,很简洁,老师很欣赏”,“这句话前后有点矛盾,请改正确”,“加入点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更好”“重点内容具体些更好”“写得很具体,可惜开头结尾缺少画龙点睛之笔。”“如果能改掉错别字,这篇文章能评上优级”等,写出满怀鼓励期待的评语。修改时尽量保留学生原有的东西,并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习作的成功点、闪光处,哪怕仅是标点使用得好,或某句话中成功运用了一个修辞,都应用红笔进行勾画,让他们的成功醒目地展示在那里。因为教师的评改给了学生改好好作文的信心和努力向上的勇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每位学生都能认真修改。我还在班里设立“今日之星”奖,通过对学生的修改进行评比,激发兴趣。

2、要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示范,只有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去修改,才能让学生从中领悟方法,明确今后的.写作方向。这正像作家肖复兴在《我教儿子学作文》中写到的:“最初的练习,就如孩子学步一样,必须有大人拉他一把,弯下腰来和他一起蹒跚走几步。”在评改作文前,我先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主要问题,什么是次要问题,从而把力气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先从突出主题、确定中心、布局谋篇等方面入手,从主题着眼,由大处着手,致力于整篇的修改,以解决主要问题。如:围绕立意改材料,改结构层次,确定详写和略写的内容。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怎样的句式能增强感情和表达效果,怎样把一个内容写具体,怎样改标点、别字、格式等等。这些都应通过实例来示范讲评、修改。让学生明确评改的重点,集中注意力,以便有针对性地修改。在评改课上,我通过读“下水文”或读一两篇典型的习作范文,再读存在问题比较明显的习作,也就是“抓两头,抓典型”,让学生认真听,然后让学生认真评。总结出本次评改的要求。

片断一:

我家买了一只小狗,它的眼睛圆圆的,身上的毛是黄的,尾巴又短又细,真可爱!

片断二:

姥姥家有一只可爱的大公鸡。它长着红红的冠子,象一朵盛开的鸡冠花;它那一身五颜六色的羽毛,象一道美丽的彩虹;金黄色的腿加上高翘的大尾巴,更显得美丽动人。

学生一读,就知道第二个片断写得好,我又引导他们说出为什么好,大家七嘴八舌,一下子就说出了:“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动物的特点。”“对动物各部位的颜色、形状进行描写。”“用上一些好词,如:五颜六色、美丽的彩虹等。”“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使得句子生动具体,表达了喜爱之情。”我进行表扬和总结之后,让大家一起来帮助作者修改片断一,在作者和大家的共同修改后,这段话是这样的:我家买了一只小狗,它那眼睛又圆又黑,水汪汪的,仿佛能照出人影来,就像两颗闪闪发光的黑宝石。身上的毛黄灿灿的,像是有谁抹上了一层油,摸上去滑不留手,像缎子一样。尾巴虽然又短又细,可一摇起来可精神了,真可爱!经过示范、修改,大家对具体生动地写外形特点有了具体了解,修改起自己的文章就轻车熟路了。每一次指导都抓住一个重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习评改作文,给学生引路和借鉴,让学生从示范中更切实的学习到自评自改的方法,促进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3、学生评改。要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就要交给学生评改的方法,只有把修改的金钥匙交给了学生,学生才能自己去解决问题。一般的方法:⑴轻声读一遍,检查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书写格式是否正确。⑵逐段默读,检查语言是否通顺连贯,语序是否恰当。⑶默读全文,检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哪些内容可以删去,调整好结构。⑷再读全文,检查主题是否明确、集中,组织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维果茨基说过:“儿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的事,到了明天就会独立做出来。”在评改时组织学生讨论评改文章,也是一种自评自改的良好方式,它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学生评改时我采取小组讨论和个人修改相结合。先自己修改文章,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同学大声读自己的文章,让大家评论,小组里的每个学生都要独立思考,在审题、立意、选材、表达、修改各个环节中自由的发表意见,展开争论,共同切磋,每个同学根据小组内其它成员的建议再次修改。最后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修改完后,要鼓励每个同学大胆谈自己的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改有所得,如果可以总结出小组评改意见记录下来就更好了。这种作文评改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看到别人作文的长处,还能激发和培养他们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提高了鉴赏能力,学到了宝贵经验,有助于学生相互启发,逐步摸到写作的门路,事半功倍。

作文评改既是这次作文的总结,也是下次作文的开启,是作文延伸、扩展和补充。世界著名的大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不要讨厌修改,而要同一篇大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因此,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修改,成为作文训练的主人,达到“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

篇17:“开源”让学生学会表达

“开源”让学生学会表达

“开源”让学生学会表达 福建省柘荣县东源中心校   孔美琴

当前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贫乏,没有真情实感。提起习作感到头痛,认为习作无从下笔。其实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源头没有开通,学生无从表达。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开源”的工作。为学生“开源”工作,教师应该把着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勤于观察,阅读积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习作实践中提高习作的表达能力。多体验生活,习作才有源头活水,多阅读书籍,文章才会内容丰富,文采飞扬。一.体验生活 想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可见,好的习作题材来自对生活的孕育和热爱。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习作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人生,关爱世界,让人生旅途,世界变化,在孩子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件件细举,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以及大自然的风花雪月,皆能敏感地从事态表象察觉实质。能领略物质文明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会享受人们对自己的关心呵护和自己从对别人的帮助中所得到的乐趣,会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习作时他们就会在生活的浪尖感受中筛选题材,想利用自己的笔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二.用心观察  会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现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电视录像等现代化设施又使学生增长不少的见识。小学生的'好奇心盛,敏感性强,想像力丰富,应该说可供写作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可是很多学生仍是认为作文很难,苦于不知写什么才好。原因是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差,不善于通过表面现象去认识和捕捉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不懂得怎样去表达。因此,对身边的许多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对良马而叹其不能千里。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其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目?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使学生在写作中“如同说话一样,心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三.参加实践 勤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习作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学生才会有话可说。因此,在平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参加夏令营、社会公益活动、文娱体育活动,讨论会、主题演讲会、学生辩论会、手抄报,观

[1] [2]

篇18:让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

让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

现象

(现象一)有位在小学数学成绩蛮好的孩子,到了初中却感到学习数学有些困难,成绩在不断下降,于是来找我这个曾教过他的小学老师指点迷津。我猜测他对数学课本可能十分陌生,果然,他说数学课本他从来就没有读过,还说:“学数学就靠听课、做习题。”

(现象二)在一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讲授了30分钟新课后,留10分钟给学生做练习。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还在看书,没做练习,就上前催他动笔。学生说:“刚才没听懂,想把书看懂了再做。”老师却撂下一句:“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

反思

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学生的问题也自然显现出来:没有学会独立学习,没有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是自主建构。前者的认知机制是同化,它引起认知结构的量变;后者的认知机制是顺应,它引起认知结构的质变。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绝对的接受学习,也没有绝对的发现学习,总是两者相互交替、有机结合的。在这个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外界的信息(包括课本),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读这些信息,从而赋予认识对象以心理意义。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操作

1.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 “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我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精读第三遍,我让学生边读边想举3个典型的例子,学生举出了:1/12,1/5,3/12。通过以“疑” 导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2.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面、写 一写。在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 例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的步骤,以求学生对平行线的画法能初步感知。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依葫芦画瓢,试画一组平行线,比一比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有什么不同,对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大家解决。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也学会了如何看书学画法。

3.以“议”促读

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

[1] [2]

篇19: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常务副校长在和我们开会的时候说:你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就必须具备一桶水!

今晚,我给学生布置了周记《自我评价》,不由也勾起了自己的自我评价起来:我没有上课,那么我上学的时候学的知识呢?是不是也随时光的流逝而慢慢开始淡忘?我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其实,我原本可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现在的学生一起分享,这样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对于非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也对口腔知识有所了解,可是从那次以后,我有那样继续做吗?

自从接手考务工作后,我专业知识的学习目标?我实习结束时对理论留下的太多疑问及想要努力的学习方向?是否也被考务的工作取而代之?实习结束时的长远目标及近期目标? 我以为自己回到这座城市后会开始勤奋、认真,我以为我会延续那股浓厚的兴趣完成我未了的知识;我以为那份情趣会持久。当我如愿考上昆明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时候,我很欣慰,我给了自己3年的时光,去走这段路,第一学期,我对每门课都充满了信心,最后在期末考试之后每门科目都过关。而第二学期(本学期)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去上课的次数开始断断续续,工作和学习常常相互冲突,无法将学习和工作妥善安排,精神集中于工作中,慢慢地我发现,我的`每门功课开始慢慢后退的时候,我开始分析其主要的矛盾和原因,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及时拟订补救措施,也没有及时总结当天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很多时候不能保证学习和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主要还是出现在第一周至第十周。我很少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回忆和反思。

随时间慢慢流逝,最后发现自己的知识能力慢慢减退: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的目标和计划?工作的能力有些混乱...这一切都是我不甘接受地!当学妹问起我:你以后打算做什么?我刹那了半会,是啊!我以后打算做什么?如果我不及早补救的话。有得必有失!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能抓住?可是这两样都是我不能放下的,尽管磕磕碰碰我还是要坚持,我不能半途而废,从今天开始,我在严格要求自己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尽管怎么说:他们叫我一声老师,我就必须以身作则,才能影响我的学生不是吗?

相关专题 实验教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