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之法的句子

烟光凝而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烟光凝而”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人之法的句子(共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做人之法的句子

关于做人之法的句子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二五、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二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三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三、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三五、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三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四十、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四一、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四二、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四三、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四五、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四六、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篇2:论做人之理语读书之法作文

我们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个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的国家才有了如此灿烂辉煌的文化和历史。其中有一位闻名古今中外的圣人,他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丘”是向上凸起,“仲”意为排名第二,地位中等,这体现出孔子显著的业绩和谦卑的美德。而由他的弟子们编撰的著作《论语》,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财富——它让人们看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谦卑、仁爱的优秀品质和不懈探索知识的精神。

《论语》的每一篇虽然短小,但却能让人们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方法。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为政》篇中的第三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篇的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牢固地自立了,四十岁时,已经了解各种事情而不会感到疑惑,五十岁时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时听到的东西都可以分辨清楚,明白贯通,七十岁时,我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超越法度。这就说明了学习的好处——可以开阔视野,增长学识,明白事情的真实的道理。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想要学习的人,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会尽自己所能努力地学习。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生活在西汉末年的匡衡,家里生活贫苦,但是他热爱读书由于没有钱读书,他十分苦恼。于是,他就到附近一户有许多藏书的人家干活,而且只想让这户人家把书借给他,不要工钱。匡衡每天干完活就读书,但他没钱买油,晚上无法看书。幸好他的邻居家很有钱,每天晚上灯火通明。他就把墙凿开一个小洞,用透过来的光读书。经过苦读,他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学者。

《论语》精炼短小的语言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谦虚,谨慎,坚忍不拔,勇于探索,不懈求知,要有仁爱之心,对万物都要宽容。希望这本经典国学著作能让更多人明白它其中的内涵和道理。

篇3:论做人之理语读书之法作文

论做人之理语读书之法作文

我们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个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的国家才有了如此灿烂辉煌的文化和历史。其中有一位闻名古今中外的圣人,他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丘”是向上凸起,“仲”意为排名第二,地位中等,这体现出孔子显著的业绩和谦卑的美德。而由他的弟子们编撰的著作《论语》,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财富——它让人们看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谦卑、仁爱的优秀品质和不懈探索知识的精神。

《论语》的每一篇虽然短小,但却能让人们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方法。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为政》篇中的第三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篇的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牢固地自立了,四十岁时,已经了解各种事情而不会感到疑惑,五十岁时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时听到的东西都可以分辨清楚,明白贯通,七十岁时,我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超越法度。这就说明了学习的好处——可以开阔视野,增长学识,明白事情的真实的道理。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想要学习的人,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会尽自己所能努力地学习。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生活在西汉末年的匡衡,家里生活贫苦,但是他热爱读书由于没有钱读书,他十分苦恼。于是,他就到附近一户有许多藏书的人家干活,而且只想让这户人家把书借给他,不要工钱。匡衡每天干完活就读书,但他没钱买油,晚上无法看书。幸好他的邻居家很有钱,每天晚上灯火通明。他就把墙凿开一个小洞,用透过来的光读书。经过苦读,他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学者。

《论语》精炼短小的语言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谦虚,谨慎,坚忍不拔,勇于探索,不懈求知,要有仁爱之心,对万物都要宽容。希望这本经典国学著作能让更多人明白它其中的内涵和道理。

篇4:移花接木之法

移花接木之法

【摘要】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善作诗词,诗篇颇多,由于他对词这种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其收录在《剑南诗稿》中,现存仅130篇。陆游吸收苏轼写词的技法,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写词特点,将“以诗为词”的技法发挥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陆游;移花接木;以诗为词

陆游一生经历无数坎坷,适逢国难,颠沛流离,一直到老都没能回到中原故居,这也是他一生的遗憾。陆游几次入仕,都未能如愿,他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终究成为幻影,即使是在收复中原毫无希望时,他仍然坚持夙志,大声疾呼抗敌复国,不愧是南宋爱国诗人最杰出的代表。由此种种情感的推动,使得诗人将满腔怒气洒向诗词之中,读放翁诗词,犹如在一个没有利剑和血腥而比真正的厮杀更心痛的战场中穿行。这就是陆游诗词的恢弘气势,然诗人所作诗词又颇有相似之处,诗有词境,词有诗语,陆游巧妙的将二者结合,再现“诗词同源”。

其实,陆游本身是不看好词的,古人云:“诗庄词媚”,诗人也觉得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不值得一提,但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由此可以看出,词是应文**流而出现的,是一种文学发展的趋势,那么是一种趋势就必势不可挡,陆游也不例外,但陆游是与众不同的,他的词作颇像诗作,故称“以诗为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

一、巧移爱国主题,再改婉约词风。

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和灵魂,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爱国主题本是诗歌经常表现的主题,但陆游却将它移入词中,之前,苏轼已丰富了词的内容,洗净词的浮艳,将咏物怀人的感情融入词中,改变了一味沉溺于酒筵歌席、男欢女爱的状态,使词的表现范围也有所拓展,也说理、也豪放,使一成不变的婉约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陆词《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妒!”

有豪放之情亦有感伤之思,有“大江东去”之气势也有无可奈何之矛盾。

再读陆诗《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在诗词中表明了他杀敌立功的愿望和决心,进而也改变了传统“诗言志,词言情”的观念。在爱国主义气氛下,词也可以是抒发报国感情的载体,这也是陆游独树一帜的地方,运用移花接木之法,将言志的爱国诗嫁接到言情的词中,使词的题材和内容更加丰富,所以说陆游是“以诗为词”不无道理。

二、巧移诗体入词体。

词又称长短句,词的句子不像诗般整齐,词长短不齐,是应音律而填词,故而不是千篇 一律的。但是在陆词中体现的却不是这样,陆诗中的五言、七言,其中以七言诗成就突出,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而著称,刘克庄甚至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后村诗话》前集),那么我们再看陆词《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树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以及《浣溪沙.和无咎韵》:

“懒向沙头醉二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

从这两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句俨然诗中七律,就像房日晰先生说的那样:“与其将它们定为残词,不如定为残诗。”因为这些诗句无论从韵律、语言、气势和格调上确实就是诗的。人们常说放翁好用诗句作词的确有道理,他连作词的体制都仿作诗体制,怎能不说他是“以诗为词”呢?从体制上讲,陆游可以说是创新了词体,不拘于格式,这也是他多年来受江西诗派影响的结果。在体制的影响下,我们可以再细分一下词的语言,一般来讲,诗的'语言较直白,相对来讲,词的意蕴较深厚一些。陆游的诗通常是直抒己见,一目了然,然而陆游的词亦是如此,一读便可体味出细腻的情感、感叹时世的艰辛和壮志为国的情怀。

如《夜游宫》: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少游作词有气而无韵。”也就是说他偏向了“诗刚”方面。总之,陆游在体制和语言上都突出了“以诗为词”的特点。

篇5:浅谈移花接木之法

浅谈移花接木之法

【摘要】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善作诗词,诗篇颇多,由于他对词这种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其收录在《剑南诗稿》中,现存仅130篇。陆游吸收苏轼写词的技法,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写词特点,将“以诗为词”的技法发挥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陆游;移花接木;以诗为词

陆游一生经历无数坎坷,适逢国难,颠沛流离,一直到老都没能回到中原故居,这也是他一生的遗憾。陆游几次入仕,都未能如愿,他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终究成为幻影,即使是在收复中原毫无希望时,他仍然坚持夙志,大声疾呼抗敌复国,不愧是南宋爱国诗人最杰出的代表。由此种种情感的推动,使得诗人将满腔怒气洒向诗词之中,读放翁诗词,犹如在一个没有利剑和血腥而比真正的厮杀更心痛的战场中穿行。这就是陆游诗词的恢弘气势,然诗人所作诗词又颇有相似之处,诗有词境,词有诗语,陆游巧妙的将二者结合,再现“诗词同源”。

其实,陆游本身是不看好词的,古人云:“诗庄词媚”,诗人也觉得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不值得一提,但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由此可以看出,词是应文**流而出现的,是一种文学发展的趋势,那么是一种趋势就必势不可挡,陆游也不例外,但陆游是与众不同的,他的词作颇像诗作,故称“以诗为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

一、巧移爱国主题,再改婉约词风。

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和灵魂,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爱国主题本是诗歌经常表现的主题,但陆游却将它移入词中,之前,苏轼已丰富了词的内容,洗净词的浮艳,将咏物怀人的感情融入词中,改变了一味沉溺于酒筵歌席、男欢女爱的状态,使词的表现范围也有所拓展,也说理、也豪放,使一成不变的婉约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陆词《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妒!”

有豪放之情亦有感伤之思,有“大江东去”之气势也有无可奈何之矛盾。

再读陆诗《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在诗词中表明了他杀敌立功的愿望和决心,进而也改变了传统“诗言志,词言情”的观念。在爱国主义气氛下,词也可以是抒发报国感情的载体,这也是陆游独树一帜的地方,运用移花接木之法,将言志的爱国诗嫁接到言情的词中,使词的题材和内容更加丰富,所以说陆游是“以诗为词”不无道理。

二、巧移诗体入词体。

词又称长短句,词的句子不像诗般整齐,词长短不齐,是应音律而填词,故而不是千篇 一律的。但是在陆词中体现的却不是这样,陆诗中的五言、七言,其中以七言诗成就突出,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而着称,刘克庄甚至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后村诗话》前集),那么我们再看陆词《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树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以及《浣溪沙.和无咎韵》:

“懒向沙头醉二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

从这两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句俨然诗中七律,就像房日晰先生说的那样:“与其将它们定为残词,不如定为残诗。”因为这些诗句无论从韵律、语言、气势和格调上确实就是诗的。人们常说放翁好用诗句作词的确有道理,他连作词的体制都仿作诗体制,怎能不说他是“以诗为词”呢?从体制上讲,陆游可以说是创新了词体,不拘于格式,这也是他多年来受江西诗派影响的结果。在体制的影响下,我们可以再细分一下词的语言,一般来讲,诗的语言较直白,相对来讲,词的意蕴较深厚一些。陆游的诗通常是直抒己见,一目了然,然而陆游的词亦是如此,一读便可体味出细腻的'情感、感叹时世的艰辛和壮志为国的情怀。

如《夜游宫》: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少游作词有气而无韵。”也就是说他偏向了“诗刚”方面。总之,陆游在体制和语言上都突出了“以诗为词”的特点。

三、巧移诗境入词境

无论是诗还是词都讲究意境,这在陆游的诗词中也有显示。

陆诗中善于描写梦境。梦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是对现实生活的反照,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往意识的捷径”,陆游《孤学》诗云:“家贫占力量,夜梦验功夫”。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陆游的“梦诗”凝聚着厚重的爱国情结,寄托了伟大的报国理想。

“唤起十年闽岭梦, 赪桐花眫见红蕉。”“梦里都忘闽峤远,万人鼓吹入平凉。”“风景不殊人自老,忽惊作梦到临川。”

这是陆诗中的梦境描写,陆词中的描写梦境的地方也比比皆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等等都是描写梦境的词,放翁善作诗,虽对词有所偏见,但是不难看出,他善于将诗之精华移入词中,使诗词同放光彩。

相关专题 之法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