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数学做座右铭

楚搜索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楚搜索”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用数学数学做座右铭(共6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你用什么数学方法来做用户体验

一个网站的用户体验,是浏览者对你网站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层面上的感受,从几年前seo刚兴起,然后这几年seo达到风靡的程度,用户体验也 越来越被重视,被贯穿到整个网站的建设和产品的设计中。而用户体验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说出一套能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可是总存在着 一小部分人,觉得用户体验是指色彩鲜艳,网站非常漂亮,功能繁多而强大……几乎想把所有能用的功能都放到网站上面。也就是说用加法甚至更极端者用乘法来做 网站的用户体验。

(你的网站被喊不要了吗??)

用加法来做体验的,想用鲜艳的色彩和复杂的网站元素、功能来吸引用户:

1、大量的使用图片和flash

我们不能否认flash动画带来的效果,它可以用规格的篇幅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我们网站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增加了网站的生动性、视觉冲击力。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太多的flash一方面会让你的网页负荷过大,另一方面给用户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

2、 色彩繁多,有的网站五颜六色,有一种花团锦簇的感觉。更有甚者单单一个导航栏就用了三种或者以上的颜色(我以前有个朋友,网站就是这个样子的。呵呵,现在 这个网站找不到了,本来想借个图),然后又有好多图片在网页里面飞来飞去的。我猜想,他本意是想说让自己的网站更加的漂亮,有更多的人会喜欢记住这个网 站。可是“冲击力太大”了,也不好啊。

3、 功能驳杂。这个可能本身会程序的人会比较“有能力”。功能太多了,顾客不知道如何选择,并且往往会被功能给绕晕头了。不知道选用什么功能能实现最初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许,这是你的网站为什么留不住用户的一个原因。

用减法来做体验的,会用简约、友好来留住用户。

先来看两张图(这是两张促销图片):

(色彩鲜艳,颜色繁多,很梦幻,但是我不知道要表达的是具体是什么,你呢?)

(很简约,并且吸引眼球,图片比较有张力,并且用三个元素来刺激卖点: 、1元、Iphone4)

色彩太过于鲜艳和梦幻,优秀的是有可能让人感觉如梦如幻的视界,可是如果你一个促销网站如果这样就说不过去了,用户“梦幻”完了,头晕乎乎的 了,可是他来这个网站是看能不能掏到物美价廉的东西,能不能很直接的获得有冲击力的促销资讯,

而让用户找不到自己要的东西,你的设计“居心何在?”啊!

一个网站在色彩上和版块、图像的编排上不让人反感,能让用户搜索到想要的信息并且信息是完整的有用的,让用户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可以从哪里到别 的地方去,能有几个简单的功能让他完成购买的操作(以卖产品的网站为例),然后能够使其及时的反馈信息,再加上一点客户的隐私保护功能。在这个大致的原则 下,一些和这些无关的功能是否可以删除呢?用户体验追求的是大众化而不是网站设计者从自身角度出发的自我体验,你太强调自我体验,用户可能用脚为你的网站 投票。一个网站的初衷要确定好,是要提供培训,还是要卖产品、卖服务、还是做一个交流平台等等······,初衷确定了,在这个大原则的基础上增加其相应 的帮助网站运营的目的能得以实现的基本功能。一些非必要的,只有一小部分人会用到的功能(可能只是兴趣而已)是否可以不要或者放置于不影响用户下意识使用 基本功能的地方(大家见仁见智)?

用减法来做用户体验,应该才是大家一直在强调的东西,而用除法来做用户体验——那应该是另一种境界了。

原创文章请注明自赵三蛋博客。

篇2:用数学

用数学

用数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包括会用数学解决现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或者提出问题,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它。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不仅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逐步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人教版的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运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用加减法解答的用数学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对全面所学进行综合和提升,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列式,还能根据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材在例3“放学以后”用一幅公园的大情境图提供了许多数学信息,为教学准备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其中有13个小朋友捉迷藏,6个小朋友是捉方,求藏起来几人。还有8个女同学和6个男同学做丢手绢游戏和16人踢球,来了9人的语言交流场面,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计算。这幅综合情境图是按三个层次安排的:一是给出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问题,借助情景让学生理解意义进行计算;二是给出明确的信息、数据,由学生提出问题后,理解意义进行计算;三是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此图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口算。在解题要求上,从根据题意直接计算,到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再计算。“做一做”中“热闹的小河边”是一幅信息量大,开放性强的情境图。其中包括15只小鹿、17只小鸟、13条小鱼等。而且鹿有站着不动的,有飞快奔跑的;小鸟有落在树上休息的,有在天空飞翔的;小鱼有集中一起觅食的,有向远处游走的。这一些素材都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背景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用数学解决问题,另外图下面还提出了三个问题:(1)树上有几只小鸟?(2)跑了几只小鹿?(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以此体现两个层次,一是有指导的提问题,二是创造性地提问题。从教材的编排意图看意在通过情景的创设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能力目标:能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初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情景精品片段与分析

情境一

谈话引入:春天到了,小树发芽了,花儿开放了,大自然的景色可美了。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到郊外去看一看。

(伴随着音乐展示郊外的情境图,图中有几个小朋友在捉迷藏)师: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幅图中藏着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吗?

[配和着主题图的出现,教师饶有兴致的几句春天美境的描述,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向了他们最熟悉,也是最感兴趣的郊外活动场景,激发了一个好的开端。在让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铺垫了更深层次的更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一个数学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导向学习的重点。]

情境二

谈话引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去一个新的地方上一堂数学课,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提问略)

师:当我们遇到不知道或不懂的事情时,常常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把它找出来跟大家提一提吗?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好问的特点,通过师生间的对话,用提问的形式过渡到学习的课题,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教师巧妙地引导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同时为全课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情景三

录音:锅、碗、盆、勺及哗哗的流水声……

师:猜猜这美妙的生活音乐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原来是我们学校食堂的师傅们开始忙碌起来为我们准备可口的中饭呢!)

师:我们一起去食堂看看怎么样?你看到了什么?

(展示:食堂忙碌的场景):食堂洗菜场地,有八位女员工正忙着洗带鱼,旁边放着十六小筐的带鱼,九筐章鱼,已经洗干净了的六筐青菜,六个头戴白色高帽的厨师正在厨房间忙着做菜,地上放着已经用完了的空的七个油壶,在一边的柜子里放着还是满壶的九壶备用油......

[充分借助多媒体用美妙的生活音乐引出食堂忙碌的场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中来,可谓巧妙之极。而食堂忙碌的场景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自然地把数学有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精品片段与分析

活动设计一

师:你看到了什么?(同桌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生1:小朋友在草地上玩,有的捉迷藏,有的丢手绢,有的踢足球。

生2: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在捉迷藏。

生3:有13个同学玩捉迷藏,捉的有6个人。

生4:要有16人踢足球,已经来了9人。

……

师:这些小朋友的活动真丰富,根据他们的活动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能)那就发挥小组的力量,咱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问题提得又多又好又特别。

(学生小组合作提问题然后汇报。)

生1:我们小组想说:捉迷藏的游戏,有13个同学玩捉迷藏,这里有6个,问题是:藏起来几人?(师板书问题1)

生2:我们说踢足球的活动,要有16人踢足球,现在已经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有来?(师板书问题2)

生3:我们说丢手绢的活动,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师板书问题3)

生4:我也说丢手鹃活动,我跟他不一样,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问题是: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师板书问题4)

生5:我想这样提:有13人玩捉迷藏,有16人玩踢足球,捉迷藏和踢足球一共有多少人?(板书问题5)

生6:捉迷藏的有13人,踢足球的有16人,丢手绢的有14人,一共有几人?

生7:有13人捉迷藏,14人丢手绢,捉迷藏和丢手绢的共有多少人?

……

师: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问题,你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么?(分组解决问题,能解决几个就几个)那我们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愉快,最成功,请各组的代表来解答。(生分组讨论)

师:看来每个同学都很会动脑,每组同学合作得也很好,那就把你们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吧!

(小组汇报,其他小组提问,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

第一小组代表1:我们组解决问题1,算式是13-6=7(个)

生1问:你为什么用减法?

第一小组代表2回答:要想知道藏起来几人,就是从13人里去掉6人,剩下的就是藏起来的人数,所以用减法。

生2问:算式中13、6、7分别代表什么?

第一小组代表3答:13表示捉迷藏的总人数,6表示找人的有6个,7表示藏起来的人数。

……

(用同样的方法解决问题2、3、4)

师:谁能解决问题5、6呢?(引导学生拓展)

生1:要求捉迷藏的和踢足球的一共有?多少人只要把捉迷藏和踢足球的人数合起来用加法算,13+16,但是得数不会算。

师:原来是计算算不出,不要紧,这个知识我们以后还会学。

生2:我能回答问题7,把三个活动的人数合起来就行,13+16+14=43。

师:太厉害了!……

[这些图中的活动其实是孩子们平时活动的缩影,让孩子们说他们的生活,可谓是找对了话题,去发现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师顺水推舟、一蹴而就。教师将网铺张地很大,整堂课就绕着“根据他们的活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展开,使学生有了自己选择自己喜欢思考的目标,同时也给了他们更多的思考的内容。在这里老师的问题可谓匠心独具:自问自答、你问我答,培养学生的互动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设计二

画面一:洗菜场上,一员工边洗菜边说,今天买了13筐青菜,已经洗完六筐,还要洗几筐?

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生1:13-6=7(筐)

师:对于他的解答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生2:你为什么用减法?

生1:从总数里去掉已经洗干净的就是剩下没洗的,所以13-6=7

生3:13、6、7分别表示什么?

生1:略

师:食堂里有师傅们的辛勤劳动,也有很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找找还有什么问题,我们身边的很多很多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解决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有许多的情景是与数学息息相关的,通过食堂师傅的数学问题,引导孩子学会寻找平时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从而让孩子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思想,为孩子今后学习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同时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为下面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打下基础。]

一个厨师说:这个月已经用了七壶油,还有九壶新的,

师:想想师傅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边板书他们的问题)

生1:师傅有可能会提这样的问题:一共买了几壶油?

生2:有可能会提:用完的比还没用的少几壶?

生3:还可以这样提:没用的多几壶?

师:你们把那位师傅还能干,一口气就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你想帮师傅解决哪个问题呢?

生1:我解决第二个9-7=2(壶)

生2:我解决第三个也是9-7=2(壶)

生3:我第一个,用加法:9+7=16(壶)

(师逐个板书)食堂里的`数学还真不少呀!我们小组赛一赛,看看哪组的小朋友发现的问题又多又好!

(小组活动)

汇报各组活动成果:

组2:食堂里有厨师6人,洗菜女员工8人,一共有几人?

组4:我们组也是这个内容,但问题不是一样的,我们是:厨师比洗菜的员工少几人?

师:这两组同学提的问题怎么不一样呢?谁对谁错?

生:都可以这样提?

师: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吗?

生答师板书

组1:食堂运来带鱼16筐,章鱼9筐,一共几筐?

组3:我们提的是:带鱼比章鱼多几筐?

[在上面给出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师有的放矢。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教师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题,再自己解决,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增强了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四、练习精品设计与分析

练习设计一

师:小朋友在郊外玩得真开心,做完游戏,他们还欣赏了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课件出示20页稍作修改的主题图,增加6朵红花,7朵黄花,水中添加9只鸭子,岸上5只)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答略)看着这一幅画,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生1:有15只小鹿,跑了9只,还剩几只?

生2: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有几只?

生3:水中有9只鸭,岸上有5只鸭,一共有几只鸭?

生4:草坪上有6朵红花,7朵黄花,共有几朵花?

……

根据问题解答(你喜欢哪个问题就答哪个或者自己提问自己解答)

集体订正,生生互评。

[数学源于生活,找准数学在生活中的素材,而且将数学浓缩于一个主题中,使凌驾于高阁的数学归源于我们的生活,这个练习活动的设计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了的自主性、思维的多维性,完全避免了以往刻板的练习套路,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发挥自己!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练习设计二

出示(猴子嬉戏图,有18只猴子,有爬在树上的,有走在地上的,有黄颜色的,也有棕色的,有手里拿香蕉的和没有拿香蕉的猴子……)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小组讨论一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问:你提的问题想请谁来回答?

生1:树上有8只猴子,地上有10点,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生2:共有18只猴子,吃香蕉的有9只,没有吃香蕉的有几只?

……

[采用学生喜爱的猴子嬉戏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图中看似单一的画面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5提高了“提问”能力,而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自由选择解答对象,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篇3:用数学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1、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

2、熟练地进行计算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乐趣。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思维训练: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

课件出示猴子图

左边有2只猴,右有7只猴,分步出示。

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猴子的?

生:左边有2只猴子,右边有7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

2+7=9 2,7,9各代表什么?

生:2代表左边的2只猴子,7代表右边的7只猴子,9代表总数,一共有9只猴子.

走过猴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鸭子呢?

课件出示鸭子图

生说图意:原来有8只鹅,游走了3只,还剩下几只呢?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8-3=5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三、做一做(让学生任选一题做)

梅花鹿图:(环境教育)

师:梅花鹿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动物,因为它们的数量在变得越来越少,如果不好好保护它们,那么它们很快就要消失在地球上了。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生:我们要告诉别人不能猎杀梅花鹿。

生:我们要给它们好的生存环境。

生:我们要保护它们。

师:对的,我们的小朋友真有爱心。

说出图意后独立列式。

四.回到天鹅的问题(?的位置换了)

学生说意思:原来有8只天鹅,剩下5只,问游走了几只?

小结:?位置不一样,算式不一样.

p62 13 14

口算比赛或扑克牌游戏

篇4:用数学

用数学

用数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包括会用数学解决现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或者提出问题,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它。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不仅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逐步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人教版的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运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用加减法解答的用数学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对全面所学进行综合和提升,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列式,还能根据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材在例3“放学以后”用一幅公园的大情境图提供了许多数学信息,为教学准备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其中有13个小朋友捉迷藏,6个小朋友是捉方,求藏起来几人。还有8个女同学和6个男同学做丢手绢游戏和16人踢球,来了9人的语言交流场面,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计算。这幅综合情境图是按三个层次安排的:一是给出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问题,借助情景让学生理解意义进行计算;二是给出明确的信息、数据,由学生提出问题后,理解意义进行计算;三是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此图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口算。在解题要求上,从根据题意直接计算,到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再计算。“做一做”中“热闹的小河边”是一幅信息量大,开放性强的情境图。其中包括15只小鹿、17只小鸟、13条小鱼等。而且鹿有站着不动的,有飞快奔跑的;小鸟有落在树上休息的,有在天空飞翔的;小鱼有集中一起觅食的,有向远处游走的。这一些素材都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背景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用数学解决问题,另外图下面还提出了三个问题:(1)树上有几只小鸟?(2)跑了几只小鹿?(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以此体现两个层次,一是有指导的提问题,二是创造性地提问题。从教材的编排意图看意在通过情景的创设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能力目标:能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初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情景精品片段与分析

情境一

谈话引入:春天到了,小树发芽了,花儿开放了,大自然的景色可美了。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到郊外去看一看。

(伴随着音乐展示郊外的情境图,图中有几个小朋友在捉迷藏)师: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幅图中藏着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吗?

[配和着主题图的出现,教师饶有兴致的几句春天美境的描述,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向了他们最熟悉,也是最感兴趣的郊外活动场景,激发了一个好的开端。在让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铺垫了更深层次的更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一个数学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导向学习的重点。]

情境二

谈话引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去一个新的地方上一堂数学课,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提问略)

师:当我们遇到不知道或不懂的事情时,常常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把它找出来跟大家提一提吗?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好问的特点,通过师生间的对话,用提问的形式过渡到学习的课题,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教师巧妙地引导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同时为全课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情景三

录音:锅、碗、盆、勺及哗哗的流水声……

师:猜猜这美妙的生活音乐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原来是我们学校食堂的师傅们开始忙碌起来为我们准备可口的中饭呢!)

师:我们

[1] [2] [3] [4]

篇5:用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再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5和例6的教学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成正、反比例的量,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学生再前两年的学习中,已接触过这种情况的问题,如归一、归总应用题,只不过那时是就题论题,没有上升到一般规律。这里主要使学生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再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再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再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这是数学学习所特有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二、说学情

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对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正、反比例的意义的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定能突破重、难点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方法和比例关系的知识,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探究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看、想、交流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从“一题多解”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情境引入:

老师请你用一把米尺去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你能行吗?给出信息,引入新课内容。

第二、联系实际,复习迁移

1、出示课件:数学门诊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判断下面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第三、情境教学新课

1、学习例5,用正比例意义解决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全社会都在节约水资源。请大家想一想,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用水问题里藏有哪些数学问题呢?

小结:水的单价一定,用水吨数与总价成正比例。

2、教师提出问题。

看来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了。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请看屏幕。

出示例5:

思考: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利用数学知识帮李奶奶算出上个月的水费吗?

3、解决问题。

(1)尝试解决。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激励引新。

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先求出每吨水的价格,再算出10吨水的价钱。请大家再认真想一想,能不能用刚刚学过的知识——比例来解答呢?

思考:

①题目告诉我们哪几个量?

②哪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③怎样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完成填空。(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相等。可以根据比值相等列出等式。)

反馈学生解题情况。

验算:你认为李奶奶用了10吨水交16元钱,这个答案符合实际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3、变式练习。

瞧!王大爷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出现下面的练习: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学生独立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学以致用。

1、用比例解决下列问题。

1、万老师骑摩托车从家到学校上班,6分钟行使了480米,照这样计算,他从家到学校共行使了20分钟。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少米?

2、今年元旦那天,小丽的妈妈到银川商城购物,发现有件保暖内衣质量不错,于是买了3件,共付了180元。回来后,邻居张大妈也想买几件,于是乘车到银川商城买同样的保暖内衣,她共付了300元,能买几件?

3、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学校旗杆高一般由学校面积大小而定)

提醒: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身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独立解答,也可以讨论解答。

4、实践作业。

1、一根粗细均匀的圆木,锯成了5段共用了326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把这根圆木 锯成7段,需要多少分钟?

2、请同学们利用上一题的原理测一测咱们学校的教学楼的高度。

第五、课堂总结。

说说你的收获。评价自己的表现。

篇6:用数学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四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巩固用数学的有关知识及十几减几的内容。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数学知识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修改一、复习: 二、巩固练习口算练习11-6=   14-6=   13-7= 12-8=   11-9=   12-5= 13-4=   12-9=   13-8= 11-5=   13-6=   12-3= 14-8=   15-7=   16-9= 练习四:第3—7题第3题:要求都算对,计时比赛 第4题:用数学 第5题:加减法题放在一起,混合练习,巩固“想加算减”的口算方法   第6题:在○里填上”<””>”或“=” 第7题:只给画面,要求 可以采取开火车的形式 学生独立完成,或印在纸上,及时收集学生计算情况,纠正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广泛交流自己的想法。生生评价,学生应学会自我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用线连的形式进行提高练习,同位互评。及时纠正错误。 学生独立完成,针对情况进行评价,提高计算效率。学生独立完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可能提出加法、减法多种问题。分组内讲想法,提问题,算得数,并组织全体汇报这道题借助学生的对话提供信息,要求学生解答的“知道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完备的应用题。 多补充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掌握规律从而找到这类用数学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修改三、提高练习四、小结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能列出几道算式?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生:有13个圆,其中黑圆有6个,白圆有几个?生:有13个圆,其中白圆7个,黑圆有几个?生:有7个白圆,6个黑圆,共有几个圆? 13-6=7 13-7=6 6+7=13教后记:有部分学生把减法应用题列成了加法算式,应该引导学生说出算式的每个数个代表什么数,或者什么意思,问的问题就是要求的数,可以多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自己体会一下,让不会的学生多说,多做。

相关专题 学做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