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感悟以及观后感想

森葳蕤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森葳蕤”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感悟以及观后感想(共2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感悟以及观后感想

看海报我以为就是一部动画电影,全程看完我才知道这其实是关于亲子教育的神片。

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对于孩子,尤其是婴幼儿而言,让他们感觉最快乐的事情,是和父母在一起共度的时光,哪怕是简单地一块儿吃顿饭,闲聊几句,玩已经不知玩过多少遍的游戏,都是满满的欣喜。片中的哪吒因特殊的身世,基本没有同龄的玩伴,更不要说好朋友了。父母尽管不因他的特殊来历而区别对待,依旧爱他,但都忙于自己降魔除妖的事业,鲜少有陪伴他的时间。所以妈妈有空和哪吒玩踢毽子游戏,且不会因为他控制不好力度而浑身是伤地坚持陪玩,令小哪吒特别感动。被关注、被陪伴的感觉真好!在面对命定的三年天劫时,哪吒说:三年虽然短了点,但我过得很开心,唯一遗憾的是还没有和你(爸爸)一起踢过毽子。

幸运的是,哪吒虽然是魔丸投胎,父母依旧对他不离不弃,即便他每次离开家都弄得鸡飞狗跳,惹出一大堆麻烦,李靖夫妇也没有放弃他,尤其是在得知三年天劫可能让他灰飞烟灭时,李靖更是去求神仙解救之道,在云说出可以通过血亲以命换命的方法时,李靖毫不犹豫地选择和哪吒换命。就一个父亲来说,父爱如山也不过如此吧。

二、父母如何和孩子说话

混元珠被抓住后,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的师父将其炼制成了灵珠和魔丸。太乙真人被委以重任将其托胎转世,不料遭到师弟嫉恨,将灵珠抢走给了龙王,并将灵珠注入龙蛋,敖丙成为龙族千年复兴的希望。龙王与敖丙说话总是让他不要忘记家族使命,让其出生就背负沉重的包袱。不料事与愿违,敖丙无意中结识了哪吒,并承受了哪吒的救命之恩,两人成为彼此唯一的朋友。

哪吒在得知自己魔丸转世的命运之前,李靖夫妇一直隐瞒他的身世真相,从来不曾在他面前说过他是妖怪,只是担心他的能力造成他人的困扰,一直对他严加管教。到后来更注重正面引导,尤其是李夫人对哪吒更是疼爱有加,只希望哪吒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开心快乐!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你是坏孩子的标签,因为这会对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小哪吒有一段时间我行我素,想方设法各种破坏,就是因被贴上妖怪这个标签,被世俗的成见所囿而自我放弃。

毁掉一个孩子很容易,一句可能充满恶意的话,一个鄙夷不屑的表情,一种拘泥于世俗的成见,都能让孩子万劫不复。挽救一个孩子也很容易,一张纯净的笑脸,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份发自内心的信任,都能让孩子改过自新。这世间没有生来的恶人,在有能力选择的时候,更重要的是你的选择。

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人自古信命,听天由命、宿命,都在强调屈从于所谓的命运。灵珠和魔丸日月同生,千年重元。魔丸本应在三年天劫中灰飞烟灭,但我命由我不由天,在师父太乙真人和父母李靖夫妇教导下的哪吒却要逆天改命,本来是陈塘关全城百姓人见人害怕的哪吒,却在肉身飞灭的时候赢得全城百姓的自动下跪。这样的不认命,我服气。哪吒宣称: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心酸。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

篇2: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感悟以及观后感想

7月13日,看完点映场后,我无比强烈地感受到,小哪吒将是这个由于种.种原因而愁云惨淡、青黄不接的暑期档的拯救者。它不仅呈现了建立在丰富想象力上的先进技术画面,更生动地讲述了一个足以打动全年龄段观众的精彩成长故事。

哪吒的故事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因此影片主创们所做的绝非一次简单的复刻与翻新,他们让这个古老神话所再度焕发新的生命力,让观众们意识到在更深的精神层面上,我们一直与祖先共享着一些朴素的真理。

悲剧的内核,是哪吒的故事最牵动人心之处。在对死亡还没有感知的孩童时期,当读/看到哪吒自刎时,不知有多少人如我一般倒吸一大口凉气,同时陷入深深的恐惧。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下简称《哪吒》)也有“必死”的剧情设定:因为哪吒是魔丸转世,因此天生就万劫不复、恶贯满盈,满3岁天雷便会降临令其粉身碎骨,魂飞魄散。于是,当既定结局无法改变时,我们要如何选择过一生?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该为不是因自己的错而造成的后果负责?《哪吒》的故事紧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这也是影片为何是一部观看时很轻松,但回想起来又十分沉重的作品。

命运,是影片的题眼。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生下来便因为自己的出身遭受唾骂与囚禁,这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是纵然他表现出友善,身边的人们也依然用最大的恶意揣测他,并躲得远远的;是其他孩子可以肆意朝他扔脏东西和臭鸡蛋,并不相信他会做任何好事。这就是属于哪吒的阴暗童年:他在发现所有人都放弃他后,决定自暴自弃。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受尽世人白眼的哪吒,用加倍的堕落去报复那些不怀好意者。此时,他已然认定了自己生而为恶魔的命运。

哪吒的转变发生在他真正读懂父亲李靖的那一刹那。起初,他因发现父亲和师父让他闭关修炼只是为了拖延他到死去的那一天,从而避免他为祸人间而悲愤交加。后来,他才知道父亲愿意替他承受天雷,爱他胜过自己的生命。于是,他终于能够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修炼,除魔,皆为了让他今后可以作为一个英雄被人们记住,而不是作为怪物。那一刻,他突然认识到了人的命运是由客观条件和主观行动所共同造就的。纵然天性至恶,可他仍然有向善的选择。这是他对自身命运新的认识。

至此,影片借哪吒从“认命”到“认识命运”的改变,完成了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显然,主创们相信,没有一个孩子是生来就注定被放弃的;即便全世界将你抛弃,也请你不要放弃自己。这是一个稍有不慎就会被讲得很鸡汤很乏味很说教的道理,但《哪吒》却表现得很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影构建的独特的善恶观体系。

深刻的艺术创作往往能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世界的复杂性。观众已不是当年满足于欣赏脸谱化的正反派斗争的孩子。因此,唯有超越正邪,在更高的维度探讨正邪为何而生,又因何而对立,才能让一个故事变得更加丰满与动人。令人振奋的是,《哪吒》做到了。主创们通过再创作神话故事中因被哪吒抽筋而死的龙太子敖丙,来进一步阐释影片的主旨:人是被天性和成长环境共同决定的,后者在很多时候起到的作用往往更大。

在新的版本里,敖丙一出场便是自带光环的好学生,心地善良,练功刻苦,乖巧懂事。他幸运地得到了能量强大的混元珠的另一半——象征善的灵珠。可不幸的是,他没能像哪吒一样有一个好父亲。从始至终,他都被当作龙族复兴的一件工具。他要背负起整个家族的荣誉和未来,而父亲从来没有想过这是否是他能够承受的。这是他在做出冰封陈塘关、灭口所有人的疯狂之举时,心中迈不过的一道坎:他应该完成父王、完成师父的嘱托,这是对的;但理智又提醒他,所有的一切从开始就是错的。

影片有一个很巧妙的设计。敖丙出发前,父王和所有龙族长辈都撕下自己身上最硬的龙鳞,给他做了一件刀枪不入的万龙甲。当哪吒经受天雷惩罚时,敖丙挺身而出,牺牲了万龙甲为他挡住了一部分。于是,这件本应用来完成龙族任务的装备,最终被敖丙用于保护了他内心的善良。因此,尽管险些令全陈塘关人丧命,敖丙还是收获了观众的好感。他与哪吒天性的比照,说明了即便是至善,也可能误入歧途;而即便是至恶,也可能被爱感化。同时,他在最后一刻的醒悟,又体现了人性的善良不曾泯灭,只是会经历考验。

从《大圣归来》到《白蛇:缘起》,再到《哪吒》,近年不断涌现的优秀国产动漫一直在回应一个期待:中国能否拍出适合全年龄段观赏的院线动画片?如何让动画片摆脱长期以来的“低”、“幼”标签?几部口碑和票房双赢的作品告诉我们,国产动画需要升级的不仅仅是制作的技术,更有制作的理念。就现阶段而言,选取经典IP进行老戏新说,可能是最合适的道路。耳熟能详的动画主角有助于打开更大市场。在此基础上,《哪吒》不仅让观众看到有开发续集的伏笔,结尾姜子牙的彩蛋,更让人惊喜地管窥到它打造封神宇宙系列片的蓝图。我想,《哪吒》或许是中国动画发展史上新的重要一页的开启。

福柯言:重要的不是神话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神话的年代。回到影片的主题,在“不认命”和“善与恶”两大主题外,《哪吒》还包含了对家庭的思考。我们看到两位主角的行为背后,其实都是家庭在推动。就像在面对有限的寿命时,哪吒的母亲提出让哪吒去游山玩水,快乐过完此生就好;而哪吒的父亲却认为,有限的人生要实现自己的意义,才算没有白活。龙王则是另一个极端,他要求儿子完美执行为他规划好的人生。

同样是爱孩子,每一位父母却有不同的方式。从这个角度而言,《哪吒》像是一部披着神话外衣,意在引发观众对亲子关系思考的作品。如果说,代表美式超级英雄的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使命观,那么对于塑造一个东方英雄来说,如何平衡家庭的期待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的伦理观,或许才是更贴合本土文化语境的议题。

被父母影响的自我认同,可能会跟随我们的一生。但影片告诉我们,它并不会决定我们的人生。一个人真正的长大,是认识到父母的局限性。正如哪吒不让父亲替自己去遭受天雷,敖丙也放下了父亲强加给他的执念。独立,对事物形成

自己的判断,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父母的安排,才是我们踏上属于自己的人生征程的第一站。

写到这里,关于本文开头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哪吒是魔丸转世,这不是他的错,要在天雷中灰飞烟灭,他坦然接受了这样的命运,并且选择独自承担;

哪吒遭受天劫咒,这不是敖丙的错,但他无法袖手旁观,而是选择和哪吒一起承担。

成长是去独立做出人生选择,成为英雄则是去勇敢地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剧情流畅地完成了“成长”与“英雄”主题的两层交代并递进,在回顾影片的时候,我意识到当时我不仅被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场面震撼,更被影片主旨所包含的充沛而浓烈情感而深深触动。当时情感与画面共同造成的冲击力,是用语言难以形容的。因此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哪吒身上,我看到了国漫的力量。

如果说,《哪吒》还有一个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最通俗的主题的话,那么就是与偏见对抗。

哪吒,敖丙,申公豹,无论在剧情中他们站在了正方还是反方,他们的境遇其实是相通的:作为群体中的异类,哪怕他们付出再多的努力,做出再大的贡献,也难以得到充分的认可。人们仍然时刻提防着他们。

影片中,一个盲人老者是偏见的化身。在每个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他都会出现并慷慨陈词,目的是代表所有民众,用压倒性的人数优势对哪吒实施制裁。而我们也看到,人们冷漠的态度,正是不断激化哪吒邪性的原因。同样地,敖丙也因为龙族身份在人们面前的暴露而遭受了非议。他无奈地看到,比起他做了什么,人们更在意他是什么。

因此,《哪吒》中的最大反派,其实是民众,具体而言,是民众无知的恶,来自本能的恶。当孩子们都能坦然地朝哪吒扔石子,随意地骂他的时候,你会感受到那种因自己占据了道德高地的深深优越感。古往今来的人们行恶的时候,往往都会找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太擅长于用合理的动机去掩盖不合理的手段。

为了照顾儿童观众,影片在处理分派戏份时加入了喜剧化效果。比如申公豹设定为结巴,每次都卡在关键词上;而那个盲人老者,说话时总是对着错的方向。这些笑点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影片在揭露人性阴暗面之时生发出的惊悚感。但有心的观众仍可以通过细细品味,觉察到群氓无知、人言可畏的可怕力量。

而《哪吒》的终极主题,仍是落在如何选择上。片中哪吒脚踩的风火轮,原本是太乙真人的乘坐的猪。这个法宝因主人而变化的有趣细节,多像导演所相信的“命运由你型塑”理念的象征!从一开始,混元珠的善恶就集于一体,正如每个人,全看你去激发它的哪一面。同时,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在时刻影响着我们展现善或恶的一面。回想哪吒的遭遇时,我深深地感受到其实他人如何看待你并不重要,但当你也开始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时,你就真的成为了那个异类。这才是最悲哀的。

对于电影,我并不持线性史观,认为新作品的水平必将超越旧作品。

但我的确在《哪吒》身上看到了,中国动画创作者不断完善,不断补足短板的努力。我相信,“现阶段国产动画的集大成者”对《哪吒》而言,不是一个过分的评价。

篇3: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感悟以及观后感想

早先就看到几位朋友推《哪吒之魔童降世》,心里是怀疑的。大约平时总被明星结婚生子,八卦绿帽劈腿,综艺乐队夏天之类的东西刷屏,搞乜嘢啊?!刷得多了,感觉现实世界太无聊。一年到头,压根没几部中国电影可看。放眼望去,水面一片浮尸。

动画开头,一堆LOGO晃过,跑出来一丢晶状体,还有用一口川普逗人乐的胖子版太乙真人。两个封神榜里的人物,围着一块石头打架,我内心是相当不屑的:什么玩意?!

看到结尾,才反应过来,这个开头也不是那么露怯。我甚至明白了,有人不喜欢这版哪吒,除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哪吒闹海》,更多还是接受不了哪吒被塑造成痞痞坏坏,口出狂言的小大人角色,包括不讨喜的烟熏钢牙外型,由何而来(叉烧一句:我觉得特别像那个商场里的斜眼熊猫。)

我到现在,也未必想接受哪吒这个人物的性格设定。整个封神榜的故事,被拆开打乱重组。神仙打架,人间遭殃,最底层苦大怨极、比海更深。片前幕后的动作,发现片方摆明了,要打算制造动画世界的封神宇宙——出彩蛋的方式,尤其尤其明显。

这个时候,我才有点震惊。哪吒有缺陷,是个被人当做妖怪魔鬼的野孩子,可是,那有什么关系呢。封神榜最不缺这些奇形怪状、天赋异禀的家伙,有人入了魔道,有人辅佐文王,不就是这么个神话奇幻故事嘛。

总体而言,《封神榜》的故事,也算是我的一个童年情结。毛阿敏和屠洪刚的片头片尾曲一出,那就是暴露年龄的时刻。剧集后面,跑出来各路仙家,牛鬼神蛇太多了点,死的人也接连不断,如今都有点记不上来。

这版哪吒的意外之处,不仅包括对哪吒形象的重新塑造(严格说来有多个造型),对敖丙的洗白,父爱如山等段落,还是挺意外。拿上美影的版本去批评本次动画改编,我不太同意。依此来想象当年,《大话西游》对《西游记》的改编,真是惊世骇俗。早先少年的我,始终无法接受那个尖着嗓子、胡子开裂、化妆大失败的家伙,会是孙悟空。

以这个例子做对比,并不是鼓吹《哪吒》有多惊世骇俗,而仅仅是,如果众人总怀念惦记前人的宝藏,而不是在宝藏之中,取之长处,那么这些宝藏,就只能是墓室里的落尘文物。再者,这次的热议,也对《哪吒闹海》有一个话题热度——即便它完全不用靠这个方式来证明其经典。

能看出来有海夜叉,敖丙的武器,李靖王府的家仆……它们都有《哪吒闹海》的影子。《哪吒》是一套商业娱乐取向的动画片,埋了很多影迷可以猜到的梗,尤其是顽童连环设计的独木桥、眼镜蛇、童子尿坑的无敌恶作剧。这个恶作剧,从福娃头套的小屁孩一出来,不少影迷就猜到了之后一系列走向。但从剧作上,它和前面大闹陈塘关市镇的捉迷藏游戏一样,只是一个三岁小孩所需要的娱乐方式,成为小恶魔或熊孩子都不为过。父母忙着斩妖除魔(父亲一年在天上),没人陪他玩游戏——踢毽子好坏另当别论。

这些看似无关的游戏埋设,是可以深化哪吒这个人物的内心。即便他从一出场,就是看破红尘俗世的惨绿样子——反正我是不祥之物,人之初,也不过一块顽石。

哪吒的几度挣扎,父母的老泪纵横,火与水、魔珠与灵珠的正反设定,同样力拓了这套封神动画宇宙(如果真有的话)的深度。三界九地的任何一个人物,是否从诞生之时,就被认定是好,或者坏。尽管打破这一切的口号,有点像撸直了金箍棒的《悟空传》,但不可否认,《哪吒》有讲的好上太多。

变身的哪吒,无法控制自己的能力,完全是暴走状态、打不死的绿巨人。他后来立马找到了驾驭自己能力的方法,实在有点小意外。敖丙身为王子,却是没落破败,替天庭看守大牢的龙族。对龙族的血与火设定,同样不再依据封神西游之类的中国古典神话,而是西方舶来。

如此摊开的话,封神的宇宙,已经可以展现多个精彩的人物,性格鲜明,感染力惊人。例如《封神榜》里,还有真正的王子们:伯邑考或两位纣王之子。不过,这段话纯属典型的想太多了。

回到穿插在正片中的三俗屎尿屁笑料,高明与否另说,个人并不反感。尖着嗓子叫“大家快跑,哪吒来了”的如花角色,瞎了眼、啥都没看见又出来总结发言的白头老汉,斗嘴不断的结界兽(比那个天上的“细云龙”好多了),人物设定都更像是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电影,而非许多人所想象的,对人体缺陷的取笑讥讽。就连踢毽子的方式,其实都很容易想起,周星驰在《少林足球》里,对着城中村的墙壁,猛轰大力金刚腿。

再者,动画片人物的高矮胖瘦,本身顶多只代表创作者和作画师的审美,而非散播歧视偏见。否则,你说宫崎骏《千与千寻》的老太太和巨婴吓不吓人,泥巴怪黏液怪又怎么会被看出来美感?《玩具总动员4》都可以在儿童向的故事里加入了迪士尼的王子与公主,调侃这个地方更像恐怖片的瘆人氛围。观众看待或评价一部动画片,是时候放开一下想象力了,甩掉动画片是给学龄儿童看、会教坏小朋友之类,陈旧迂腐的心理包袱。

《哪吒》我欣赏的部分,是大战开始后毁天灭地,还有喊台词的方式(比如前面说的想起《悟空传》)。我个人尤其喜欢的,是变身以及三头六臂形象出现的那一瞬间,以及结尾,《哪吒》又神奇地回到了没有肉身的原著故事中,本来以为天雷滚滚无法收场,此时此刻,惊觉一个封神的世界在等待,胃口大开。片中有两组二元对立的人物(哪吒/敖丙、申公豹/太乙真人),以哪吒和敖丙达成互相理解、一损俱损的CP方式,远不同于之前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惨烈故事。

人如果生活在谎言和欺诈之下,会变得对眼前世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如哪吒以为自己是妖魔,敖丙无视他人性命,百姓听风是雨抱头鼠窜。《哪吒》没有《大护法》那样血淋淋地映射时代,但片中人物尚能做出无畏义举,已是不易。尽管有人物性格转变过快的问题,爸不得爱你之类的包袱,作为娱乐元素浓厚,且不乏硬煽情爆破点的动画片,依然是不错的暑假档选择。

篇4: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感悟以及观后感想

今年的暑假档可谓是变幻莫测。截至发稿前,已有五部国产片宣布从暑假档撤档,其中既有《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愿望》(原名《伟大的愿望》)这样的票房有力竞争者,也有《刀背藏身》《旺扎的雨靴》这种在电影节已经亮相却暂别大众院线的电影。虽说观众在暑假档理论上也能看到引进片,但大家都约定俗成地认为,这个档期就是国产片制霸的。观众总归还是想要看到优质的电影的,那这个暑假档,我们还能看什么呢?

上周末,NGOCN的两位小编参加了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点映场,小编们一致认可此片的质量,给出了三星半的评分。除了那些笑点与泪点,这部电影还有着更多有趣的解读空间,本文便是其中一种解读尝试。

在我们这个以国、以家为本位,家国一体的文化里,有几个神话显得尤为“叛逆”。这些神话里的主角不仅彰显出鲜活的人性,还反抗上述的这种家国制度,最后ta们无一例外都成了无“家”之人。这几位主角的神话分别是:哪吒闹海、精卫填海和美猴王传奇(西天取经之前的故事),其中由于《西游记》的广泛流传,美猴王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也经历过数度改编。的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便是其中一个比较成功的改编。

哪吒,无疑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了(暴露年龄系列)。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他是“少年英雄小哪吒”,然而哪吒的传说中还有更多相当丰富的“养料”可供挖掘。他是陈塘关总兵李靖之子,然而他没有追随父系家庭的姓名,最后和家庭进一步的决裂,走到莲花重生,成为一个三头六臂,拥有混天绫和风火轮的不灭之身。

《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简称《魔童》)则讲了一个更反常规,却也更为具有“人性”的哪吒故事。在此片中,哪吒刚出生的时候被魔丸“诅咒”,天生神力,但因这股力量被视为“邪恶”,陈塘关众人希望能立即处决刚出生的哪吒,永绝后患。李靖与殷夫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孩子,只能把哪吒禁锢在家里。哪吒不服管束,多次偷偷离家找人玩耍,然而由于长期被禁锢在家(缺乏社会化训练),不懂如何“约束”自己,自身的神力对别人而言意味着破坏,陈塘关民众对哪吒的偏见愈发加深。

这种偏见固化到一定程度,以至于当他经历了两年修炼,真的打败了一个妖怪,救下小孩的时候,却被村人误会,被认为是拐带小孩的元凶。这样的叙事,内里是暗合西方“酷儿叙事”的脉络的:被禁锢、误解的群体,为无法掌控自己的力量而痛苦,因为ta的真实身份(魔丸转世)一直被隐藏,ta注定只能以一种“非我”的面目生存。

以这样的视角来理解《魔童》,这个故事就会变得相当有意思。宣传语中有一句哪吒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其父李靖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妖孽,自觉对不起陈塘关的百姓。背负了这个包袱三年后,哪吒“大限”将到之时,他终于对哪吒说:“真正能决定你的人是你自己“。殷夫人更是一直力图接受孩子,努力想让孩子感受到被爱。然而即使是殷夫人,她在天雷降临之前也一直视哪吒为某种病理化的存在,希望孩子不要乱跑,乖乖做个“被关起来的有缺陷的孩子”,或者能被好好改造(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将来能“归顺”进斩妖除魔的主流框架,继承家族事业。

《魔童》的另一个大胆改编,则是重写了敖丙的叙事。在原有的传说中,敖丙(龙王三太子)被哪吒扒皮抽筋,而在《魔童》里,他成为了灵珠(魔丸对立面)的转世之身,而这场“转世”实际上是一场阴谋与骗局。在这个故事中,他与哪吒的关系从单纯的仇恨变成了复杂的命运共生体,敖丙与哪吒还相互视对方为“唯一的朋友”。这种“世上唯一知己为我家族仇人“的戏剧张力不算新鲜,而《童魔》把这种原本很紧张、冲突的张力处理得相对轻快,冲淡了此二人的关系的狗血程度,不会让整部电影的分级超过“PG-13”(假如我们的电影行业有分级制度的话)。

笔者无意将这个关系与同性恋情比附,虽然红蓝颜色的对比,以及灵珠魔丸“合二为一”的太极阴阳图,实在是过于强烈的暗示。与其去猜测双方关系,不如将其放回到上述所提到的“酷儿叙事”框架来理解。能引导个体觉醒、认知自我的,很大程度上是同路人。敖丙的困境在于族人的期待和自身作为异类的矛盾叠加,越是不被接纳,就越强地认同本族,于是越要为族龙(人)争光。而这种“接纳”本身是期待来自权威的认可,“争光”的唯一途径是被天庭封神,这就在因果之间形成了悖论。殊不知,自我的异类处境,正是这个以天庭为尊的秩序序列(等级制)导致的。

略有结巴的申公豹,可谓是全场的笑点担当之一,搞笑程度仅次于川普(四川普通话)版太乙真人。也正是他的结巴,让敖丙直接冲去解救“入魔”模式的哪吒,从而崩开了这个精心设计的“阴谋”。不论是灵珠敖丙,还是魔丸哪吒,决定他们的只是自己的选择,至于是复兴龙族在天庭序列中升官发财,还是斩妖除魔得到百姓的尊重,都是各自的家庭所赋予他们的文本而已。灵珠和魔丸本身是中性的,并不是一定要成为被强加的角色。

然而这松快的解包袱法,无意中也将酷儿叙事的内核轻轻地抖开。身为“妖怪”的龙族虽然早就归顺天庭,但一直不受重视,被派去镇压深海的其他妖怪,同时全族也无法离开深海监狱半步。因此,ta们的心愿是能从实质性的禁锢状态里解放,在体制内的序列中谋求上升。龙族的计划是让隐去龙族身份的敖丙成为灵珠的转世,让他去除掉积累诸多民怨的魔丸(哪吒)。然而就在敖丙把乾坤圈给回哪吒、当地人都对他感恩涕零的时候,李靖出于工作经验,识别出了敖丙“不一样”的气息,致使其龙角暴露(被出柜)。身份暴露的敖丙,被申公豹教唆,再加上全族的期待与命运都落到自己一人身上,他为了完成“使命”,将水席卷而上,几欲把陈塘关淹没。

在现实生活中,和敖丙类似,被社会所远离的群体/人,露出真实身份时遭遇到的往往是恐慌和排斥。也正是由于抓住敖丙身份的人是李靖,我们可以看到,家庭在这场塑造“非我”之人的行动中,起到的恰恰是承认和强化的作用,甚至家庭正是塑造“非我”身份的第一重助力。家庭所灌输的理念,将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不断地重复和强化,以致于成为一种集体信念。这在敖丙从龙族接过万龙甲时表现得尤为强烈。

《魔童》的结局颇类似于终得和解与认同之后的景象。当然这种“和谐景象”,其实也是基于部分价值观上的相互让步:李家夫妇接受哪吒的神力设定,哪吒则证明了自己善良的内心,愿意接受部分社会化的约束(将乾坤圈戴在了手上,既不会入魔而失去意识,又不会过于禁锢力量),继承父母斩妖除魔的事业,让异类的自己归顺到主流框架之中。至于敖丙,你选择善良就有可能让族人免于惩罚吗?这个体制真有这个勇气,是非分明地辨析自己对龙族的错误吗?到底是谁的妥协与牺牲更大呢?

陈塘关普通百姓的形象也值得一提。在整部动画中,笔者很难找到一个鲜明且有思想的百姓形象。所有人都过于爱憎分明,主张用“关起来”或者“处死”来处理哪吒这一“问题”,过于二元对立。这些普通百姓更接近于布景板,只能用来交代一些基本背景,提供不了更多讨论空间。或许是现有情节容量已经够多,这个部分做了精简处理吧,但笔者还是希望能看到些不那么脸谱化的普通人。毕竟,这些围观的百姓,也可能是你和我。

从映前预告与正片后的彩蛋来看,不难发现,《魔童》只是“昆仑动画宇宙”的其中一块拼图而已,想必还有更多的神话故事将被改编。作为女权主义者,笔者其实很期待《精卫填海》能够有更多的改编,虽说这个故事出自《山海经》。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然而一日“东海溺亡”,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精神死亡、肉身重塑乃至人格全面实现转化的隐喻。她每日以石填海,可与西西弗斯类比,或追溯到更早的传说普罗米修斯——无一不是触怒众神的隐喻与象征。作为对旧制度、旧秩序挑战的意指,精卫的女性身份,甚至让人忍不住猜测,在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交替的历史过程中,是否真的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位贵族女性反抗者(谈及出身,纯粹说明拥有抗争资本),因为追求平等而被破灭肉身、被禁锢。然而她不服输,化成异类、不为人所了解,也要向这父权社会不断扔石子,做捣蛋鬼,让父权制休想安眠。这种女性主义的悲剧意识,可能隐藏着长久以来一直被忽略的声音。在“昆仑动画宇宙”里,我们有可能看到更多历史上的“边缘人”,看到ta们的故事吗?

篇5:电影《哪吒之童魔降世》观后感想

这个正常,许多朋友都参与其中,给自己摇旗呐喊也是应该的。

再后来很多行业无关的路人也开始自来水。我就发现这个有点意思了。

所以这个片子到底哪里有魔力,我倒要自己亲眼看看。

所以观影之前对片子本身的期待还挺高的,结果观影体验比我期待的还要好。

哪吒这一仗打得着实漂亮。我一开始以为大体上应该是我们熟知的哪吒的框架,海边打死了一条龙,然后再自杀重生无敌这些高光时刻一个都不会少。而实际上看下来发现,故事改了非常多,精神内核和剧情发展和传统的哪吒故事都相差非常远。

导演也只是借用了老哪吒故事的大背景,讲的还是自己心里想表达的东西。这样就不会陷入为了做大家熟悉的动画卖个好票房而强行做动画的尴尬境地了。

整个故事的发展真的是边笑边哭。饺克力确实是有东西的,把观众的情绪玩弄于鼓掌之间。以前他做《打,打个大西瓜》的时候,我就对他的经历如数家珍了。当时我并没有觉得那个有《李献计历险记》好看(到现在为止,这可能依然是我心目中国产动画的丰碑,不说超不超越了,就做这种类型的后来都没见过)。但胜在整个故事比较完整,而且有起伏有张力。

这部《哪吒》也同样让人感觉非常完整成熟,剧情开展非常舒畅,能一直让人陷入其中。

整个片子的灯光材质特效,等各个技术点,亮眼的片段没那么多。

我印象深刻的有两段,一个是李靖和夫人和太乙真人,三个人站在一条长长的走廊上说话的时候,天气是阴天,天光很足很亮。光源面积非常大,很柔和。那一场的光感很饱满,我仔细看了地上的影子之类的,人物移动过程中,光影变化很准确。另一场是影片快结束了的,哪吒跑出陈塘关,打裂了一颗很大的树,趴在地上发泄情绪。 那一段树的模型材质比大多数时候要好,而且灯光上遮了一片月光出来,直射哪吒。这月光的光感很硬,看得出是研究过月光的。

还有一场室内的灯光非常奇怪,明明应该是比较硬的阳光,照在身上却非常虚,很违和。看的过程中一共出戏了这三次。两次感觉很棒,一次感觉很糟糕。

相信很多看我公众号的朋友,会有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你上你可能真行,但不一定有意义。

考虑到全片预算肯定是有限的,把钱用在刀刃上,解决核心的剧本问题,这些视效上的问题,相对来说都是较小的问题。所以在有限的资源里,把视效做得更好,可能就没有这么棒的整体观影体验了。所以作为饺克力的院线第一部,这个程度的效果我觉得是完全ok的。期待后续的提升。

只是有些朋友因为种.种原因,可能错过了这部电影的制作,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我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时间线,推演了各种可能,感觉自己能做到这个项目的可能性无论怎么算都很低。所以也就不想了。

我现在愈发觉得世界好复杂,看不懂,猜不透。不如不去猜,不去了解最真实的真相,只去无条件地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就好了。

哪吒在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候,我还是蛮感动的。这个观念真的不一定正确,但在一个人完全相信的时候,这就是真的,他就真的在靠自己的双手扭转命运。如果我小个十几岁,我估计在电影院里我都要跳起来。“太好了,喊出了我的心声”。

现在其实越来越明白了。虽然哪吒喊口号的样子真的很靓仔,但是现实世界真没那么简单。

人不是生下来一模一样的。天赋这个东西着实存在,着实影响很大。大家生活里应该都遇到过,有的人胡吃海喝,怎么都不会胖;有的人天天节食运动,喝水都会胖。先天的东西影响超级大的。

也不是不能克服吧,但真的太难了。理论上来说,多努力一些,很多非常困难的事情,也还是有机会的。但更可怕的事情是,一个人努不努力,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开始就有很多端倪的。

有的人就是劳碌而奋斗的一生。

有的人就是休闲享乐的一生。

有的人就是感情饱满处处动情的一生。

有的人就是碌碌无为浑浑噩噩的一声。其实这些都没有对错,一切早就已经注定。包括你是否想要努力改变,你所谓的改变,也是一开始就注定好的改变,这种改变也是命的一部分。

所以哪吒最后的爆发,最后打破别人对自己的妖怪成见,打破自己会被消灭的命运。也是命运。

当然,他喊出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也是命运。他那么燃,那么热烈地去反抗命运,也是命运的一部分。

这部片多半是要大火了。团队的营销能力看起来明显非常非常强,剧本上确实完虐之前所有的国产院线动画,营销上也是。

所以可以预见地,后面一段时间,又是铺天盖地的各种文章和消息。

少不了的,国漫复兴的话题又要再一次浮出水面。但我不得不说,他屌他是饺克力,他天生就是搞这东西的料,他一开始学医只是剧情需要冲突。后面一切的努力 与转变,打破成见 成功逆袭。都是注定好的。

他的成功是他自己的成功,不竖漫的成功。

他可能会拉开一场盛大的帷幕,开创一个时代,但那很可能是他自己的时代,而不是这个行业的时代。

他太特殊了,0.01%吧这样。

行不行早就是命中注定的事。

篇6:《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感悟

是仙是魔我说了算,我命由我不由天!很激昂,很热血,当时看的时候,我也心潮澎湃,但后来冷静下来后,想明白了,正是因为现实里的不可能,或者说很难很难,于是我们才会喜欢在神话传说中,借助主人翁的故事去遐想,去感受。而这次《哪吒之魔童降世》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故事里的人物,让我们看到了自己。

纵然你是魔丸,纵然你有千万不是,你在我眼里,永远都只是个孩子。《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里,给观众最直接的情感冲击,便是亲情的冲击。

这一次的哪吒故事里,没有激烈的父子矛盾,没有许多人看重的剔骨还父,削肉换母的情节。取而代之的,是“父慈子孝”的融洽。明明应该是转世的灵珠,却被偷梁换柱,配对成为了魔丸,但是对于父母而言,不论是魔丸,还是灵珠,都是自己的孩子啊。抱在怀里啼哭,打闹,玩耍,是没有区别的。那小眼睛,那小鼻子,那小嘴巴,那小手,都是自己的生命的延续和继承。

电影里的母亲,对哪吒循循善诱,陪着他玩,陪着他踢毽子,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想要让他更快乐,更开心。电影里的父亲,我们的托塔天王看似严厉,却暗自准备了替死的符咒,准备在天罚来临的时候,以自己的命换儿子的命!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父母不顾一切,甚至愿意为孩子牺牲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辞。这是千百年来中华的文化底蕴,也是绝大多数中国父母们都在践行的准则,孩子再如何顽劣不堪,终究是自己的孩子,终究自己要舍弃一切,也要护他平安,为他谋划好的未来。

而且这一点,不仅仅是在哪吒身上得以体现。在龙三太子敖丙的身上,也一样得以体现,他身负这全族的期望,龙王甚至不息拔掉自己的龙鳞,为他造就龙鳞甲,不也是中华文化中大家族亲情的体现吗?亲戚们有没有别的想法,肯定有,想要你一人得道,他们也能鸡犬升天的人肯定会有,但是把自己的期望压在你身上,为你付出他们的时间,精力甚至是财力人力物力等等,原因或许并不是你有多么的优秀,仅仅只是因为,他们相信,你的血脉之中,留着和他们同根同源的血。

当然了,家族血脉对于现代人而言,或许早就淡了。但看电影里李靖夫妇的付出,在想想自己的父母至亲,生活中,我们多少不以为然的背后,是他们的咬牙坚持。这个世界上,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却又不奢望一丁点回报的爱,应该只有父母之爱子了吧。

如果说电影里最容易打动人的是亲情,那么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最容易让我们观影者去思考的点,便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个点了。我们的出身,我们的原生家庭,就能决定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命运吗?若是如此,人生和命运,何其的不公!

《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最初的设定里,灵珠托生的孩子就是大英雄,魔丸托生的孩子就是恶魔,是大坏人。可连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又是何其的无辜!大家都会觉得魔丸很可怜,但是我却觉得,灵珠一样可怜,若是那个孩子,并不想成为大英雄呢?他就想平凡普通的过一生呢?就想当个街头卖艺的,就想当个茶馆说书的,怎么就不行呢?非要逼着他去当改朝换代的大将军,大英雄?别人不愿意,不乐意,行不行?

不过电影里倒是没有像我想的这样去拒绝命运,若是真的如此,这个故事也就不好玩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选择是,恶毒的种子,在精心的培养下,也能开出美丽动人的花,花香四溢。而美好的种子,在被错误的引导之后,也会长出吞噬人性的恶果。善与恶,爱与恨,不过就在一瞬间!那个决定的瞬间,可以让恶变好,也能让善变坏!

电影通过魔丸哪吒以及灵珠敖丙的对比,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你的出身,你的命运,你的一切,最终都得看你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别人给你的设定!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切实去执行。

曾经,我们都是那个哪吒,我们都曾叛逆,都曾被不理解,觉得自己被误解了,没有人懂得我意。而后,我们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让这些改变看法。只不过时间久了,生活又累,我们的那些与众不同,早就掩藏于岁月,我们心目中的自己,早就在现实世界和自己渐行渐远,但看到哪吒的执着,不服输,惊鸿一瞥之间,仿佛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时空的自己,若是自己也从未放弃,自己依旧守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执念,现在的自己,或许完全不一样吧。

虽然自己去不到那个时空,但偶尔,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热血激昂的电影引导下,让自己别忘记了自己的曾经的梦,我以为,挺好。

最后,想说一下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电影里,和电影外都遇到了的问题。那便是成见,或者说有色眼镜。电影里面,村民们带着成见,躲避哪吒,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孤立哪吒,这种行为,深深地伤了一个想要和人互动的孩子的心。

电影外呢,这部电影火爆了之后,许多的人的风凉话,许多人的“客观”点评,把这部电影说得很差,标新立异之余,觉得自己很有优越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是在我这个普通的买票看电影的人来说,这部电影比现在电影院内其他的电影都更加的吸引我,有些时候,我就不想看什么有人文内涵,有文艺范,有底蕴,深情的电影。我就想看看,简单明了,容易理解,让我可以释放我内心情感,让我仿佛可以看到曾经遐想中的自己,支持这样的电影,不行吗?

我就不能再回到过去,放肆地再当一回熊孩子吗?现实不行,那就让我在电影里去寄托我的这份小情怀吧,让我放下一切,肆无忌惮的再闹一次吧!

篇7: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观后感

这部国内经典动画电影,还是很值得看的,我不是影评人,但是有几个值得拿出来说一下的点,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对于“命”的理解,如果在电影中把原始天尊理解为道的化身,那么哪吒就是被安排降生的人,而他的使命就是成仙,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就是他的运,所以魔童和灵珠就是善于恶的表达方式;偷走灵珠只有魔童降世,在哪吒的父母哪里没有选择的权利,但是父母就是哪吒的那个本性;再得知哪吒是魔童降世之后,他们选择了教化,这个教化就是我们人类的修行;“自诚明之谓性,自明诚之谓教”,父母的用善良的态度教化这个先天的魔童,也就是由明到诚的修行,太乙真人的在善的道里面给予规范,也就使得哪吒没有太大的问题出现;引申到做人,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恶念,只要时时克制,省察观照自己的内心,也就不会有偷巧之心了,也不会有被外物左右之心了,这是修行做人的关键准则。

关于善恶,灵珠本是代表善,可是在申公豹把他赋予到龙王三太子的身份以后,所谓的善已经变成了为了龙族的私欲上了,他用他的小私来改变大道运转,也就变成了大恶;在三太子要灭掉陈塘关的百姓来成全他们的私欲得时候,也就让灵珠变成了最大的恶人,没有灵珠本来的使命了,这也就是善恶本无定数,只在一念之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为己即为恶,为公即为善,成人之美也就成就了自己,“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对于“道”,魔童和灵珠代表了阴阳之道,阴并不是恶,阳也并不是善,所谓善恶也就是对于人的得失而言的;在阴面对大众有利即为善,在阳面对大众不利即为恶;所以道的运行本无善恶,他只是一个生生不息。这也就是此电影的精华部分,阴阳本是一体的,只有互相运转起来才能形成生生不息,最后两人合体也就给魔童以生的希望“孤阳不长,孤阴不生”,这也就成就了哪吒的成仙的基础,成就了他的生生不息的样子,这就是“道”。

篇8: 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观后感

今天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后感受非常深刻,这是一部生命觉醒的灵性电影。真心推荐大家看看,下面是我的观后感分享给大家。

开头讲述了元始天尊将混沌珠一分为二,分为魔灵二丸,其实讲的是人的本性,一个完整的人性里是有善有恶的。这种善和恶是一个标签,是因为我们有分别心,有对比心而产生的。

魔丸转世的哪吒,被陈塘关的百姓视作“妖怪”,不让孩子和他一起玩耍,甚至是恶语相向,逼迫李靖夫妇将他“就地正法”。刚刚降生的哪吒做错了什么?难道就只是因为他是魔丸转世,连修正改过的机会都不给他。况且并不是他引来了灾祸,而是和普通孩子一样,渴望着有伙伴的陪伴。世俗的偏见,就将刚刚转世的他定下了“妖怪”的标签。就像申公豹的那句话一样:人心中的成见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但是母爱、赞美和肯定可以帮助人们转化掉一切的恶,就连哪吒这个魔丸转世的小孩也会被爱赞美和肯定融化,开始变好。其实不是哪吒变好,而是我们的内心转变了,哪吒就是我们本心的一部分。当我们的心遇到有爱的人(像哪吒母亲)我们的心也会变得有爱只是有时候不愿意承认。当我们的内心在面对别人的诋毁、侮辱和否定时(钱塘关的百姓)我们的内心就会愤怒,但是这些都是我们本性已经存在的东西。

当我们得到爱、赞美和肯定等等好的评价后,我们就会心生欢喜,人人都有被肯定的需要,哪吒因为母亲和师父的一个善意的谎言接受了自己是灵珠转世,是来斩妖除魔的,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小定位,由于和太乙真人学了两年仙术,但是他的内心没有真正转变。“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一心想得到大家肯定的哪吒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无道的严重性,急于表现自己。

哪吒偷走了太乙真人的笔,走出了画的世界。一心去证明自己是可以的,自己能斩妖除魔。后来虽然经过重重的磨难抓到妖怪,证明了自己是可以的。但是为了抓这个妖怪把百姓的房子都破坏了,所以有时候好心不一定是在做好事,善良和慈悲是需要智慧的。

一个人真正觉醒是勇敢的面对自己,接受自己。当哪吒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是魔丸时,他无法接受自己,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事实,他认为父母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利骗他是灵珠转世,骗他在画里修行。这时候的他无法感受到爱,就连他父母都如此对他,于是他走火入魔开始大开杀戒,父亲就是第一个他要杀的对象,经过一翻的打斗后哪吒被降伏,他失望的走掉了,他觉得自己再也不会相信爱了。

但是当他得知父亲在背后默默无闻为他做了那么多事,甚至用自己的命来换他的命时,哪吒真正的感受到爱,因为爱把他融化了,他的生命开始觉醒了,过往的种种苦难都是一种力量,让他突破生命的障碍,觉醒生命。就是小草要破土而出一定要经过很多来自大地的压力等等。

在父母和钱塘关百姓面临生死的危机时,哪吒回来了,他接受了自己的一切,他开始与天斗,与困难斗,与自己的命运斗。在这个过程哪吒的觉醒又进了一步。

当他与灵珠和平相片时(当我们全然接受我们的好与不好一面时)他们变得无比的强大,哪吒真正的觉醒了,他不但接受了自己(恶)和接受了敖丙(善),是的一个真正觉醒的人就是全然的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善恶,好坏,知道这些都是自己本性,然后去转化。

这时候我们所谓的命运就改变了,智慧的老师说过:“只要命改变了,命基础上的一切都会改变。”愚者拼命,智者改命。影片有很多很多灵性觉醒的内容,我只是分享了一小部分的内容,真心推荐大家去看看。

篇9: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观看感悟

有人说这是一份给畸形和残障孩子心灵的礼物。我认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值得一看。

十个里有一个看了能体谅父母的苦心,一百个孩子里有一个能明白要为自我的行为负职责,那这部电影就有他存在的意义了。

第一,不要在意别人心里的成见。如果别人影响到了你,你要做的是,要么远离这个人,要么打倒,千万不要想着改变这个人的成见,因为成见已经融入这个人整体的人生观里了。想要改变整个人太难了。第二,大众是盲从的。很多艺术家都告诫我们不要在意大众的看法,因为大众的看法毫无意义,对你这个人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大众的看法来自于个别意见领袖和盲从的大多数。不要在意,不管他们是敌视你还是赞扬你。

剧情里的申公豹,他一向不理解自我是妖,认不清自我身上的缺点,而错误得将得不到的地位和认可全部归于是自我出身问题。嫉妒为什么是太乙真人而不是技术高超的他。就好像巴拉拉小魔仙里的小月,嫉妒为什么选择小兰守护魔仙堡而不是本事在她之上的自我。

篇10:《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有感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首日取得1.37亿元的高票房,在猫眼、豆瓣上的评分分别为9.7分、8.8分。取得如此高口碑, 就算是当年的《宝莲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捉妖记》都未必能赶得上 。

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评分,我们认为主要在于赢在心理。就如《红海行动》、《战狼》等弘扬爱国主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一样,《哪吒之魔童降世》迎合了大众尤其年轻人目前的个体独立、搏击命运尚强的心态。

现实中,许多人因为原生家庭不是富贵人家,而几乎注定了一辈子的发展天花板(前途地位),这就是所谓的命。《哪吒之魔童降世》主张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告诫人们要顽强斗争自己的命运(包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眼光和预测),具有现实的感召力,具有正能量。

就如一段影评这样评价《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是一个讲述自我救赎,自我成长的一部旧瓶装新酒的电影,既能让你哭笑不已,又能让你震撼人心!独创人物形象设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各大家文化的碰撞,“逆天改命”的主题,顺手拈来的儒、佛、道家文化,现实主义的批判,相信每个人都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打call本剧点睛之句“我不信命,我就是命”!

也有人这样评价:即使是成年人看完也会有所思考,每个人都能从哪吒身上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我不信命,我就是命。这是我们民族屹立世界不倒的原因所在。

这恰恰反映了当下人们的心态,国力日益强盛,市场日益活跃,社会愈加多元,个体的生命力更要得到保护和张扬——全片满满的自信感,非常符合当下人们的心理。

第二,《哪吒之魔童降世》主角是哪吒,有新鲜感,寓意更强。毕竟,孙悟空的题材已经被拍滥了,而杨戬二郎神题材也被拍滥了,而且孙悟空杨戬二郎神与世俗的交集较弱,缺乏像哪吒一样具有凡人在家庭、在人间生活后蜕变的历程(这恰恰也是《大圣归来》的成功之处,反向剧情,让孙悟空失去法力,打破固有的神通印象,让他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出现,再通过战胜自己恢复法力的转变。这是一样的剧情设定,具有同样的张力)。

哪吒是中国古典神话中很有传奇和个性色彩的人物,哪吒在百回本《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都出现过,是扛大旗的。对于李哪吒的印象,大家最熟悉的是哪吒闹海,与之相对的是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关于李哪吒使用的法宝,《西游记》中也有提到。他手中持的六般兵器: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混天绫)、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

哪吒的出生和经历有点独特,甚至有点邪门(怪异怀胎、割肉剔骨、莲花肉身等),但并不影响他后来在神话故事中的成长和为世人所做的功绩(帮助武王伐纣的大先锋),以此寓意,比喻多数人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不公,符合中国人传统文化心理,看起来没有违和感。

第三,既然是动画片就是给小孩看的,但我们知道美国的动画片成年人也可以看,因为制作精良,教育意义深刻,而国产片也在最近几年中进步神速,再不是打打闹闹闹哄哄,也不是苍白乏味的说教,而是具有对小孩、对家庭、对亲子关系都有启发的片子。这也是它获得好评的原因之一。

正如一位影友所言,影片中让人感动的还是李靖夫妇对哪吒的爱,以及哪吒对父母的爱。这部电影令人不知不觉的泪流满面,尤其是哪吒强颜欢笑的跟父母告别的场景,真的忍不住……

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再到现在的《魔童降世》,感觉到了国漫的崛起——暖心、育人又生动!

篇11:《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有感

开篇就有一些不一样,「滚圆」道士操着一口不知是什么地方的方言,扭转身型、挤眉弄眼,一改国产动画里的僵硬神态,透着一股灵动,肚皮下的脂肪都显得弹性十足。

人物造型灵动,明显是花了大价钱、耗费了不少心力,在我这个外行眼里,技术上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好了。整部电影中,只有那么一两个场面,让人有一种网游既视感,怀疑是片方故意为之,大概在为后续的网游做铺垫。

然而只有技术是万万不行的,动漫迷都知道,构思才是灵魂。

构思也就是讲故事,一直是国产动画、国产影视剧的软肋。国产片常常使用精美的造型穿戴,在美轮美奂的布景中,开口就让人尴尬地卧倒。譬如最近流行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就有诸多情节在明目张胆地侮辱观众的智商,这种事,国产影视剧干的不是多,而是太多。

第一次知道《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影片时,我还在纳闷,哪吒闹海大战龙太子的事情,人尽皆知,这还有啥好拍的?把旧故事再讲一遍,有啥意思?

观看的过程中,疑惑被一点点解开了,虽然没有像顶级的日系动画那样让人沉默、震撼、惊叹,但导演能在老故事上做出这样的创新,灌注新的愿望,并且张弛有度地展开,全程无尿点、不拖沓,实属不易,给予 80 分妥妥地。

一部现代动画电影的成功不仅仅是它自身的成功,更是整个产业配套完善成熟的标志。小时候,我们看动画城和大风车,偶尔还被国产的动画吸引,然后周日播放的龙珠让我们宁愿顶着被父母老师责骂的风险,逃避补习班。长大后,我们一起骂国产动画,烂透了。

虽然不说,但是心里还是期待能看到说中文的优秀作品。更早的时候,零星出现过一些让人喜欢的作品,可惜大多是昙花一现,没有被更多的人看到,制作方也没有获得足够的收入支撑后续的创作。

最近这些年,电影产业如火如荼,8090成为最大的最乐意氪金的消费群体,动画电影也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喜好而发展壮大。伴随着金主们向动画电影产业投掷金币的叮当声,使用国际上最领先的技术、招揽最负盛名的团队,早就花钱摆平了。

然而,有形无神、内涵稀缺的国产动画电影,打动不了人心。

动画的制作极为麻烦,如果想不出制作一部动画电影有多麻烦,可以想一想画一张精美的图需要多少工作,然后想象一下用笔画出全程90~110分钟的动态视频,需要耗费多少功夫。

即便有了现代科技的帮助,用卷帙浩繁来形容一部动画电影用到的素材依然不为过,而「画」只是其中一部分体力活而已,情节、人物、场景、节奏、对白、配音、配乐,都是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制作复杂的动画,在很长时间里,一直被认为是面向小孩子的。8090后的父母们,对动画不屑一顾,对动画的认识和评价就是“吵吵闹闹烦死人”。

直到日本人意外地发现有一部动画作品在成年人中大受欢迎,情况才开始改变,动画被注入更多的内涵,摆脱了幼稚和低龄的传统道路。

一部需要费心费力制作出来的作品,只有小孩子和年轻人才会看,如果我是制作人,那一定是把人类最美好的理念、把自己最珍视的内容灌注进去,让孩子们从小就掌握正确的理念,充满勇气和欢乐!

这一点,《哪吒》做到了,比之前的国产动画电影都要好。

当造型丑陋、猥琐发育的哪吒解开乾坤圈,释放完整形态,激战龙太子,吼出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候,大叔的眼眶都湿润了。

篇12:《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有感

昨天下午,陪我侄子去看了一场电影,电影结束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小哪吒那种不信所谓的命中注定,敢于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敖丙那种恩怨分明,亦邪亦正为剧情增加了色彩。

这部电影主要是讲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混元珠,元始天尊出来制服了混元珠,并将其提炼成灵珠和魔丸。派太乙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儿子身上,并为其娃起名为哪吒。元始天尊承诺若是太乙把此事办成,就提拔太乙,这让太乙的师兄申公豹心中极为不满,心怀嫉妒。出于嫉妒,申公豹在太乙为灵珠引渡时把魔丸掉包过去,导致本应是英雄的哪吒成了混世大魔王。

灵珠投到了龙王之子敖丙身上。敖丙和哪吒两个不被世人认可的少年成为了好朋友,最终却因为天命走到剑拔弩张的局面。最终在天雷面前,两人化干戈为玉帛,携手共进退。

篇1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有感

暑期档终于迎来了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爆款在一个月前还毫无征兆,突然在上映一周前点映传出好口碑。

7月26日,《哪吒》上映首日票房1.385亿,打破了《神偷奶爸3》保持的内地影史动画1.378亿的首日票房纪录。

次日票房2.25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单日票房破2亿的动画电影,将《疯狂动物城》保持的动画单日最高纪录提升了23.3%。

7月28日2.8亿,首个周末票房过7亿 ,再度刷新动画电影纪录。

“豆瓣”已有超过28万人看过,评分依旧有8.7分。

“猫眼电影”预测《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票房将超27亿。

《哪吒》为什么会这么火?

暑期档不同于一家人观影、图个热闹的春节档,暑期档年轻观众多,他们对电影品质要求高。

对看惯好莱坞动画大片的他们来说,一部动画电影要好看,光有特效是不够的,好特效只是标配。

国漫《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的特效都很棒,画面也很美,但最终还是未能成为爆款,主要还是故事不行。

而《哪吒》最突出的不是它的特效,虽然电影中的龙宫、江山社稷图也颇令人惊艳,但总体上《哪吒》特效水平中等,与好莱坞顶级特效还是有差距。

《哪吒》之所以会“爆”,是因为它有一个非常热血的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对传统的哪吒故事进行了颠覆性改编。

在家喻户晓的“哪吒闹海”故事中,哪吒大闹东海,痛打龙王三太子,抽龙筋,导致四海龙王水淹陈塘关。

哪吒在父亲李靖的训斥下,拔剑自刎。

父亲对哪吒说:“逆子!父母骨肉养了你,你反而连累父母!留你何用?”

哪吒指着龙王:“老妖龙,你听着,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许你们祸害百姓!”

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在传统故事里,哪吒反抗的是父权。

在电影《哪吒》中,哪吒生为魔丸投胎,却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他反抗的是自己的命运。

这是一个经典的热血主题,不论是谁,尤其是电影主流观众年轻人,都能与“不认命,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这一主题产生共鸣。

不可否认,一个人的出生并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哪吒是魔丸投胎,敖丙是灵珠投胎。

但最终是成为祸害百姓的妖怪,还是成为拯救苍生的英雄?

这由“我”自己来决定的。

很多人看哪吒时看到了奋斗的自己,比如出生在农村的年轻人,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来到了城市,成为了新都市人。

比如职场打拼的小职员,不认命,靠自己努力得到了晋升。

再比如,就是像敖丙这样的富二代,有的也不想认命,不想依靠父母,想按照自己的意愿,闯出自己的天地。

《哪吒》还有大量哪吒与父母的戏份。

这个化着朋克式的黑眼圈眼妆,双手插兜,满脸坏笑的小魔王形象,像极了叛逆期的任性少年。

但他们只是用乖张的外表来掩盖一颗敏感的心,内心依旧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支持和外界的认同。

《哪吒》套了一个传统神话的外壳,但讲的是现代年轻人用自己努力,改变命运,并最终与父母和解,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个现代的故事。

连哪吒这样的“魔根”都能逆袭,草根们更是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此外,《哪吒》还探讨了一个时下热门的家庭教育问题,比起《银河补习班》的过于说教,这部动画片更成功。

《哪吒》中哪吒父母李靖和殷夫人的教育理念既传统又现代,引发共鸣。

哪吒时不时魔性发作,调皮捣蛋,在外人眼里是个混世魔王。

但李靖和殷夫人,就像天下普通的父母一样爱着自己的孩子,在外界视其为怪物时,依旧信任孩子,并给予他最好的教育,请来太乙真人做儿子的师傅。

哪吒经常和父母作对,但在正直善良的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最终被父母的包容之爱感化。

从哪吒父母身上,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

殷夫人坚于职守,陪哪吒踢毽子踢到一半,都得跑开去打妖怪。现代的职业女性忙于工作,却时有无暇陪伴孩子的内疚。

而李靖则是父爱如山,默默付出,但他给了哪吒真正自我成长的自由,让哪吒确立“坚守自我、不信命”的人生信条。

哪吒不愿接受父亲的“换命”,以一句“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和您踢毽子”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是电影最感人之处。

可以说《哪吒》有点像《大圣归来》,都属于热血型的动画片,都有个性鲜明生动的角色。

比起《大圣归来》,《哪吒》在主题和内涵丰富性上更胜一筹,为国漫的进步感到高兴。

篇14:《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有感精选

最近热度非常非常高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从发布的国风精美剧照,到首支预告片精美的画风,再到导演饺子的鬼才手法与背景,可谓越发赚足了观众的期待。网上甚至一致好评为继《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白蛇缘起》之后的一部国漫巅峰之作。

其实虽然只是点映就以点燃了观影的气氛,足以见得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优秀。不过也正是因为只是点映,并没有院线上映,所以我们尚不能以“国漫巅峰之作”来评价,票房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哈哈。不过这部出自鬼才导演饺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确以另类、个性、大胆的手法颠覆了传统。因此今天在这部大作还未获得“国漫巅峰”的称号之时,我们不妨看一下它“颠覆国漫”的种.种。

颠覆视觉与“回忆”的烟熏妆造型!首先先从视觉感受说起,毕竟第一眼看过去就被它深深的吸引,足以见得饺子在人物形象上的刻画的鬼才手法。对比之前其它几部片子里的哪吒,除了有一部以“大肉球”降世稍微让观众感到那么些惊讶以外,之前几个版本的哪吒哪一个不是以淘气可爱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哪吒顽皮淘气闯祸和可爱勇敢正义的一面。不过这部硬生生的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暗黑眼影“烟熏妆”的恐怖小孩儿。不过这也正应了那句“生而为魔,那又如何”。其实这部片子里哪吒出生之后就遭到了陈塘关百姓异样的眼光和看法,小朋友不愿意与他为伴,除了投来异样的眼光还会朝他丢来石头、臭鸡蛋等攻击这个小魔童。由此可见哪吒这个玩世不恭的“烟熏妆”造型也是拜大家所赐啊。

接下来再来说说颠覆的剧情,这点小编不做剧透,仅仅讲一下最颠覆、最奇葩的“幺蛾子”事件。其实作为神话故事中的神话英雄也可谓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哪吒出生于一身正义的周朝大将李靖的将军之家。但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却大胆地讲出了降世的为何是“魔童”。其实哪吒的降世都是命中注定,这也再次印证了官宣的那句“生而为魔”。这次设定为元始天尊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转化,将其炼成了一颗魔珠和一颗灵珠。让灵珠投胎为人做个助周武王伐纣的大英雄,但也不可避免的要将魔珠也带到世间,于是就下了一道天劫咒语用以在3年后毁灭魔珠。但接下来最大的“幺蛾子”事件发生了。太乙真人将魔珠和灵珠搞错了。这也就让魔珠降生在了这个正义之家。哪吒的出生简直就是个“幺蛾子”事件啊。

当然最颠覆的还有“大反派”,说到哪吒,可能大家从小到大的认识就是“哪吒闹海”。哪吒为什么要闹海,因为骄奢放纵的龙王太子敖丙所在的东海多年间一直危害着海边小城陈塘关和百姓们。于是才有了哪吒大闹东海,打败了“恶龙”敖丙还抽了其龙筋的故事。这是传统的先有敖丙作恶在先然后闹海平复的英雄故事。但这次另我们最为震惊的是哪吒和敖丙是好朋友。对,不打不相识的好朋友。这次是先结实了敖丙,然后和敖丙一起对抗了元始天尊的“天劫”大海啸。

篇15:《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有感精选

“上天他比天更高,下海他比海更大。智斗妖魔降鬼怪,少年英雄就是小哪吒!”这段歌词想必是许多人儿时的美好记忆,那是一段抱住遥控器守着《哪吒传奇》的小时光。殷商时期,陈塘关总兵李靖家,发生了一件怪事: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生下了一个肉球。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肉球中的孩子,就是中国古典神话中最著名的少年英雄:哪吒。

由于该片7月13日已大规模点影,豆瓣得分早早亮相:8.7分!被网友称作是继《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白蛇:缘起》之后,中国动画电影又一部救市之作。更有网友评论:邓超救不起这倒霉的暑期档,哪吒可以。谈到影视作品中的少年英雄和超级英雄,我们很容易想到美国的蜘蛛侠、钢铁侠或超人;我们也能想到日本的漩涡鸣人、路飞、犬夜叉或江户川柯南。而我们中国的超级英雄,能够人尽皆知的恐怕只有两位:孙悟空和哪吒。

话说,咱们中国老百姓崇拜哪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到距今700多年前的宋代。这个光脚、光屁股、丸子头、莲花衣、长得像女童的可爱男孩,以其活泼好动,勇敢善战,又充满童真的形象,成为中国排名第二的超级英雄和超级IP。哪吒的故事,也早已被翻拍成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其中,最成功的翻拍,是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哪吒闹海》,该片在豆瓣超过12万人评价,得分高达9.0分,是中国动画史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杰作”(仅次于《大闹天宫》)。

因此,涉及到哪吒的全新创作,总让中国观众多一些期待。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封神演义》第十二回的陈塘关哪吒出世没有太大关系,也和1979年《哪吒闹海》大相径庭。基本上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话说,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造福苍生;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儿子身上。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变成了混世魔王。

有趣的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很多设定,与1979年的《哪吒闹海》截然不同。比如,《哪吒闹海》中的李靖刻薄冷血,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却是“父爱如山”。《哪吒闹海》中的龙王三太子敖丙是个吃小孩的妖怪,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却是一身正气的英俊少年。《哪吒闹海》中仙风道骨的太乙真人,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却变成了一个操着四川普通话的大胖子。不过,故事的内核,却被继承了下来。

1979年《哪吒闹海》是一个追求人格独立的故事:哪吒用自残的方式,夺回身体控制权,摆脱父权控制,赢得了人格独立。哪吒雨中自杀,堪称是中国动画史上最悲壮的一幕。而《哪吒之魔童降世》所讲述的“我命由我定”,与1979年的《哪吒闹海》主题,殊途同归,并无二致。

但是,与杰出的前作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毛病却挺多的。最大问题,还是剧本孱弱,故事单薄,不得已只能“故事不够,段子来凑”。哪吒的一口京片子,各种贫嘴,让人出戏。片中填塞大量过时的网络语言,就是类似“放开那个女孩”那种无可奈何的段子。总之,瑕疵很多,多到无法用“瑕不掩瑜”一笔带过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大量周星驰式喜剧桥段,可以说是致敬,也可以说是借鉴。而本片的另类哪吒造型,颇具争议,有网友称之为“史上最丑哪吒”,也有人认为“有点痞,有点可爱”。毕竟,40年过去了,哪吒总不能还长成1979年那样吧。况且,电影后半段,哪吒变身之后,那还是相当酷炫。

众所周知,中国动画已经凋零多年。但近几年来,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动画电影在技术层面的巨大进步,以及中国动画人的上进心和野心。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制作精良,浓墨重彩的中国风美学。它不同于好莱坞,不同于日漫,是中国味道的高品质动画。也许中国动画的崛起,绝不是照搬迪士尼、皮克斯、宫崎骏或者新海诚。而是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我们中国的美学系统中,寻找出路。

篇16:《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有感精选

燃哭了,暑期档最让人惊喜的电影,值得多刷几遍。哪吒的遭遇和选择让人泪目,从情绪到画作都很炸裂,太热血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很好看,重构了传说。从黑眼圈烟熏妆的顽皮小孩,到手拿火尖枪脚踏风火轮的帅气少年,打斗场面很燃。太乙师徒有笑点,父子情有泪点,与敖丙的友情有热血点。故事架构完整,暗黑风格,解读新颖且深刻。内核是哪吒的成长,对自我的认识,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对做英雄的坚持,这其实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

有嬉笑怒骂的桥段,也不乏严肃和悲情,情感力量很饱满。哪吒独自承担陈塘关人们对魔童的敬而远之和不理解,当然,这些伤害和孤立也成了磨练哪吒的经历。因为他有一身硬骨,从不服输,与天斗,与命运斗。这一点很能让人产生共鸣,谁不曾经历过生活的痛苦,不被理解是人生的常态。但应该像哪吒一样,我命由我不由天,拥有击碎藩篱的勇气!

哪吒首映《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京正式首映,导演饺子坦承自己的心境,表示自己心境忐忑,认为接受太多溢美之词,已经超出这部电影的水准。饺子坦言剧本前后改了66版,还好最后磨出来了。他表示自己最近非常忐忑,但听到这么多前辈的溢美之词后更加忐忑了,“因为超出了我的预料,也超出了这部电影的水准,我已经受之有愧了”。他表示做《哪吒》很不容易,因为中国观众对国产动画有低幼、难看的固有思维,这次全行业就是想鼓着劲,做出一部好作品来,很多外包公司在亏本做这部片子,就是因为认同这部电影的主题:打破成见,扭转命运。

篇17:《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有感精选

点映年年有,不过感觉这个暑期档来得特别多而且规模颇大,先是《银河补习班》,然后又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两部电影只靠点映都收获了不少票房,不同的是,《银河补习班》的口碑只能算一般般,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点映后则是好评如潮!

那么点映叫好又叫座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会成为今年的暑期档冠军吗?感觉概率还是蛮大的!首先,今年的暑期档不如往年热闹,如今已经过去近一半,但是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是刘德华、古天乐主演的《扫毒2天地对决》,不过累计票房也就12亿多些,虽然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但是放在暑期档也谈不上是高不可攀。

如果算上好莱坞大片的话,那么成绩最好的一部电影是《蜘蛛侠:英雄远征》,不过累计票房也就近14亿,同样算不上太高,所以对于《哪吒之魔童降世》而言,想要成为暑期档冠军的门槛相对较低,加上暑期档只剩一个月多点的时间了,接下来再出超级爆款的概率会越来越低。

电影还没看这里就不多评价了,不过根据经验,好评多的电影,一般不会水到哪去,所以《哪吒之魔童降世》自身实力应该不差。再看看它的对手,同期上映的新片有6部,其中《隧道尽头》、《回到过去拥抱你》、《巴比龙》、《跳舞吧!大象》都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加上热映中的电影还有几部,对于《哪吒之魔童降世》而言,拿到周末冠军问题不大,但是排片空间多少会被分流。

国产动画电影里,成绩最好的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一样是暑期档上映,不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同期撞上了《小时代4:灵魂尽头》跟《栀子花开》两部流量MAX的电影,后期凭借高口碑逆袭,紧接着又遇上了《捉妖记》,不过最终还是拿到了9.56亿票房的好成绩。

如果按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模板的话,那么《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票房突破十亿还是蛮大概率的,虽然动画电影一直不算很大众,但是口碑好了,一样能有高票房。所以说,就《哪吒之魔童降世》大规模点映的反馈来看,这部电影拿到今年暑期档的概率还是蛮大的,首先是门槛低,加上自身还行,至于最终能否如愿的,就得等正式上映才知道了,毕竟影响一部电影票房的因素,还是挺多的,不知道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的观众多吗?

篇18:《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有感精选

邓超拯救不了这个暑期档,哪吒可以

这是我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后,听到的一句评价,虽然言之过早,但却未必没有道理。

2019的暑期电影档,国产影片表现的最多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即便邓超的《银河补习班》突破4亿,但从豆瓣6.5分的综合评价上来看,《银河》想成为爆款依旧艰难。而出人意料的是,一部点映的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以8.7的高评分成为了黑马,让“国漫崛起”这一话题又再度出现在了公众视野。

经典神话题材的影视作品改编,一直以来都少有让观众满意的作品存在。反而是很多影视作品因为“重塑”未果,改编的不伦不类,常常会被观众冠以“魔改”之名。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片将英雄人物哪吒塑造成了“魔童转世”,以另一个视角讲述了哪吒追寻自我的故事。而就是这一颠覆神话传说、听名字都像是“魔改”的作品,却在点映之后大受好评。豆瓣8.7的评分,无论是在神话改编、还是动漫电影题材中,都是罕见的高分。毕竟,曾被冠以“国漫崛起”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豆瓣的评分还比它低了0.5分。

那么,同样是“魔改”,凭什么《哪吒之魔童降世》能值8.7分?

一、出众的特效表现,是观众最直观的体验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国产电影的制作水准已经大有提升,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特效处理也是可圈可点,动作行云流水、打斗酣畅淋漓、视觉恢弘,尤其是后来哪吒应对雷劫时“憾天”的场景,在IMAX场的观影体验,是不输一些“大片”特效的,。

流畅度上,哪吒师徒在“山河社稷图”中教学仙法时,行云流水的特效处理就让人眼前一亮,还有哪吒追逐夜叉海妖时的追逐场景流畅处理也是十分出彩。

而即便特效上已经足够优秀,但这部《哪吒》打动人的方面却绝不仅限于此。

二、优秀的主旨、温情的元素,处处都藏着惊喜。

很多国产动漫作品,都容易走向一个堆砌“中国风”的误区,特效和制作跟得上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了电影的背后含义,比如《大鱼海棠》虽然是动漫史上的一部好作品,但因为价值观问题在评分上就有着很大的分歧。

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作为一部成人化的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抗争命运的主旨,这部哪吒的改编可谓是大胆而成功的。热血情节的设定、孤独成长的心酸、抗争命运的顽强,这是许多成功影片中都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因此,这样的一部动漫影片也绝不是简单的“小孩子看的电影”。

除了主题突出之外,这部影片的温情元素也是一大亮点。唯一信任哪吒的小妹妹、以身抵命的父母亲、携手憾天的好友与恩师,影片展现了哪吒成长的孤独、不被认同的渴望,也用点滴的细节给了观众们欣慰。

三、笑中带泪,是屡试不爽的电影杀手锏

我一直认为,川渝口音的影片,和川渝口味的美食一样,都有着神奇的魔力。

《哪吒之魔童降世》开场的太乙真人就是一口川渝口音,以搞笑的形象轻松引入。而无独有偶的是,口吃的申公豹也承担了不少笑点,这对“语言担当”师兄弟,让我一度认为元始天尊是靠口音收徒的。整部剧的搞笑情节安排的恰到好处,无论是对“老梗”插入时机的还是对“新梗”的安排上,丝毫不显得突兀,紧张刺激中也不失顽皮,这在哪吒的孤独式童年中也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

孤独、叛逆、不被认可,在这样的剧情氛围下安排笑点,其实是非常难以把控的一件事,一不小心就容易让整部剧变的“不伦不类”,但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却处理的十分融洽,许多笑点更是做到了出人意料。

四、丑化的男主,帅气的反派,一反常态的英雄审美

要说《哪吒之魔童降世》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男主角哪吒的形象太丑了。刚出生时的哪吒被母亲抱时,还能立马变成一个可爱孩子。但是也许是为了突出魔童的形象,后面哪吒形象就有些丑化了,神色狰狞时甚至有些可怖。

尤其是好友兼反派的龙太子出场时,帅气儒雅的龙太子与大眼袋(还是黑眼圈?)的哪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一度觉得就算男主丑点,也不至于这么埋汰吧。不过好在拿下乾坤圈之后的哪吒还算帅气,这种另类的英雄审美,倒也是影视圈少见的存在。

总体而言,这部动漫电影已经算是近年少见的优秀作品了。如果非要挑问题的话,可能就是哪吒的成人化设定虽然很燃很适合剧情,多少还是会有些过于成熟吧。

从《大圣归来》的9.56亿票房、《大鱼海棠》的5.65亿票房到《白蛇》的4.4亿票房,都表明着国产动画电影蜕变,而这一次,同样参与过《大鱼海棠》和《大圣归来》的两家公司共同参与制作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或许真的会成为这个暑期档的一匹大黑马也未可知。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张碧晨演唱的主题曲里唱道:

“在期待中失望,在孤独中疗伤”“在告别后坚强,受伤也决不投降”“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歌词写的是哪吒,写的是观众,写的又何尝不是国产动漫呢?

而魁拔宇宙失败之后,你觉得哪吒能不能开启一个新的封神宇宙呢?

篇19: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把《哪吒闹海》的连环画翻了又翻,在我印象中最深的场景不是他闹东海、抽龙筋、痛打龙王三太子,而是四海龙王水淹陈塘关,乌云翻滚、浊浪滔天,逼哪吒挥剑自刎的片段。

李靖对他说:“逆子!父母骨肉养了你,你反而连累父母!留你何用?”

一边是父亲逼他去死,一边是龙王要他拿出自己的命。而那个时候的哪吒才7岁,那是他人生最恐惧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在他身边,他寒心而悲愤。

但是即使再害怕再恐惧,哪吒依然选择做一个英雄,独自扛下这一切。他手指着龙王说:“老妖龙,你听着,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许你们祸害百姓!”他又回首看了看自己的父亲,说出了那一句催人泪下的话:“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哪吒抬起剑来,将自己血肉一块块剔下……直到将自己割得血肉模糊,只剩一副骨骼还立着。他又弃了剑,举右手拔下左手臂骨,又剔了肋骨,一根根,尽数弃于海中,最后终于站立不住,大笑一声,身形崩散,坠入沧海。”

每当我看到这一章节,想起这些画面,总是泪流满面。这是一个倔强的哪吒,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你养你,对你有恩,又不能恨他们,一心只想把肉体还给他们,从此两不相欠。这是一个反抗父权的哪吒!

而这一次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完全变了,他反抗的不再是父权,而是整个成年人的世界,归根到底就是——成见。

成年人的世界,都活在成见里。哪吒的出生就注定了他不是一个普通人,而他投胎的家庭,是陈塘关总兵李靖家里,怀胎三年终于产下一个肉球。整个肉球,刚一出生,就闹得让所有来看热闹的人,人仰马翻。这一切不寻常的预兆,让陈塘关的所有百姓都认定,哪吒是个不祥之物,会给世间带来灾难。哪吒想和当地的小孩一起玩,小孩对他没有偏见,可是小孩的父母却直接骂他是一个妖怪,哪吒只能满含泪水,握紧双拳,欲言又止。哪吒想去抓妖怪,想要替天行道,可是百姓却诬陷所有的坏事是哪吒做的,在沙滩上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木棒全部打到他的身上……

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太优秀,太另类,成年人的世界就会给你身上堆积无数的偏见和诋毁。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孙杨拿下无数金牌,因为太优秀,霍顿在5年之内不断诋毁他,甚至拒绝和他合影;周星驰《大话西游》因为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孙悟空,骂声无数,说他是无厘头烂剧,引进内地被评为“十大最差引进片”……

成年人的世界,先入为主的成见到底有多严重呢?

一个女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晋升,他们偏要说你和老板有一腿;看到年纪轻轻就做出一番事业的人,他们总是评价你不是家里有钱就是有关系……这个世界是充满成见的,对于和自己不一样的东西首先想到的不是欣赏,而是攻击诋毁。

就连哪吒的角色外形都突破了世俗的成见,哪吒不再是天真可爱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烟熏妆,黑化了的眼神,咧开的大嘴,倔强暴戾的性格,这样的外形一出现,每个人对这个哪吒都抱有成见,而经过剧情的发展,烟熏妆的哪吒也展现出他独特的魅力。这也是用实际呼吁影片的主题——打破成见,不要活在别人的看法里。

“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这是我听到哪吒说出最令我震撼的台词。哪吒本就是魔丸转世,他的命运就是变成妖怪,为祸人间,在三年后被天雷降临给收服,这就是他的命。但是他偏要和这不公道的命运斗一斗,他偏要凭借一己之力,扭转自己的命运。于是,他赌上自己的性命,挽救了整个危难中的陈塘关。

敖丙想要用整个冰块把陈塘关活埋,几千万吨的冰块,哪吒一飞冲天,他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扛住冰块。他吼叫着,咆哮着,终于爆发,身体炸裂,变成了最原始的六臂模样,从远处看,像一朵莲花。那一刻,生而为魔,那又如何?

敖丙虽是灵珠转世,可当他和哪吒成为彼此唯一的朋友,敖丙也选择改命。敖丙的命就是像父亲期待的那样,偷灵珠,杀百姓,掩埋事情真相,跻身成为神仙,改变龙族的现状。但是他不愿意做这样龌龊的事情,即使背负整个龙族的命运,他也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他走向善的一面。

不认命,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哪吒教给我们的道理。但是,有太多的成年人早就选择了认命。“我家里就是这样了,再怎么混也拼不过别人”;“我只是一个打工的,智商情商就这样了,太复杂太难的事情就算了吧”;“我是一个易胖体质,再怎么锻炼也瘦不下来的”;“我是天生就不爱看书,学习的事情就算了吧”……我们谨小慎微地活着,耗尽了热血和热情,变成了一个个木讷保守、不断劝自己放弃的成年人。

哪吒说:“干嘛活得那么怂?”其实,西方人更信命,他们相信上帝,认为命运掌握在上帝手中,而中国人不信命的数不胜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

观影过程中,我虽笑的不能自已,但也数次流泪,之后发现这部电影的泪点都集中在两对父子之间,李靖和哪吒,龙王和敖丙。李靖为了保全哪吒,把他关在家里;为了让哪吒躲过天劫,去天庭求元始天尊,却错过了陪伴儿子最好的机会……可这一切,在哪吒看来,是父爱的缺失。父亲从没有陪伴过自己,把他关起来,就是为了把他关到死为止。

而龙王一心复仇,他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敖丙,灵珠、自己身上最硬的龙鳞,同时,还给了他振兴龙族的艰难重任。敖丙不单纯是他的孩子,更是他未竟事业的继承者。

这两位父亲,多像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父亲——他们永远威严,永远做着看似最正确的事情,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两代人之间有着太多的代沟,但最终,我们都选择了和解。哪吒跪向父母,说了一句让全场飙泪的话:“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和您踢毽子”。“踢毽子”代表着哪吒和父亲的和解,也是自己和整个世界和解。哪吒最终不让父亲替自己遭受天劫,而敖丙,最终也抛下父亲强加给他的重任,重新拾回自己的善。这是他们真正的成长,是他们对一件事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是他们,和父母、和自己和解的征程。

哪吒长大了,我们也长大了。我们或许早已失去了当年的热血,开始接受自己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的现实,一如知道自己是魔丸的哪吒。但我们心中仍有一团火,在某一刹那,它会为了某个信念而熊熊燃烧。不认命是哪吒的命,不放弃心中的火焰是我们的命。若天压你,劈开那天,若地拘你,跺开那地!只要你自己知道想要去哪里,没有人可以阻挡你!

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个,热血的少年!

《哪吒》观后感

最近新上映了一部电影,《哪吒》看完之后,除了发现现在的国漫做的无论画质,还是效果,真的是越来越精致。也想谈一下它的剧情,其实对于里面善恶的分别,或者是对于不同种族的鄙视链,应该都是很多人会去看出来的,我就想说一下,哪吒父母对他的教育。这个可能就是不同人不同时间,会看出不同感受,小朋友看到善恶,年轻人看的感情,不过都是可以相互交流的。就像小时候根本不知道观后感写什么,因为大家基本上看到的都是善恶,长大了才发现可以讨论的侧面很多,写出来也只是部分。

这个月以前,我写了另外一篇文章,《教人的三种境界》,显示出不同的教法它的结果,和教与学两人之间的关系,今天要说的也是,如果想让别人走向你希望的方向,最好的方式,应该是用自己的灵魂去影响他,而不是用自己的要求,去限制他。

电影里面有一条线,就是哪吒降生没有按照预计的规划,变成了魔丸,师傅用法器困住了他,所以无论父母还是师傅,都想尽各种办法限制他,从而来让他走上正道,但是所有的办法并没有用处,他继续危害四方,直到最后他得到解除师傅的束缚方法,大开杀戒。最后为了救人,再次解除束缚的时候,他只是减少束缚,学会正确应用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很多人在进行教导或者领导时候,走的最多的弯路,不管是对于小朋友,学生的教导,还是在集体中的领导,很多时候一直使用说教的方式,当然在此说明,并非这个方法无效,而是我们在一些关键时刻,可以选择更好的,那就是影响,我比较认同樊登对于领导力的说法,领导力更需要的是影响。举个小朋友的例子,很多人觉得小朋友不能碰电子产品,会上瘾,会产生不良结果,但是我们去找根本原因,其实是大多数成人自己都无法克服上瘾,更不知道怎么去引导孩子,最后把问题怪罪到电子产品上,那么根据电影我们会发现,哪吒父母师傅用尽各种方法去限制他,就像很多父母限制孩子玩手机一样,你会发现限制只有一时的安宁,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是你的感受传递。

所以学生的电子设备使用,需要引导,引导他们进入自制状态,而这种状态来自于父母的影响,如果你们回家就开始看着电脑玩,那么你其实没有可能性让孩子认真做作业的,就像哪吒最终愿意自己限制自己,完全受到他父母对于天下大爱的影响,这才是最终的正解。所以我们需要先自己修行,让自己学会控制注意力,然后影响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人的最高境界,达成所愿。那么在此状态自己达到前,确实只能靠说教,所以当处于说教传递知识和方法时,我们要明白自己还不够好,需要加油。

最后致敬所以在自我提升路上的人,我们在提升的快乐与不足的痛苦中,继续前进。

篇20:《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影评精选

四年前,粉丝“用爱发电”,不仅让《大圣归来》创造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也直接催生了一个新名词“自来水”。

2019年暑期档,“自来水”在熟人社交平台的疯狂安利,让《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在同期新片中C位出道。淘猫豆点映开分“998”的成绩,足以证明这部影片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作为《封神榜》里的熊孩子,哪吒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早已被大众固化。然而,饺子导演并没有陷入创作的窠臼。烟熏妆的哪吒、颜值在线的龙王三太子、中年发福的太乙真人,主演们耳目一新的视觉造型,让人有种走错片场的错觉。

与“整容式”的人物外形相比,故事的整体脉络也走向了新大陆。这次哪吒不必“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而是对抗的命运成见,只因他是魔丸托生。

纵观整部影片,成见无所不在,凡人神仙皆如此。哪吒承受着陈塘关百姓的成见,申公豹承受着师傅元始天尊的成见,龙王承受着天庭的成见。但在成见面前,哪吒选择了向善,后两者选择了向恶。

各方的成见,引领着故事的发展。故事的结局,则说明后天的选择能够改变先天的成见。哪吒与敖丙两个镜像人物,最终殊途同归,也算是一种圆满。

此片导演饺子从学医到“跨界”到做动画导演,并且有所成就,也在某种程度打破了人们的成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是成见的承受者或者是发起者。遇到成见时,你我的内心该如何选择与判断,这部作品给出了参考答案。

在技术层面,无论是服饰、头发等细微之处,还是最后的宏大打斗场面。影片所呈现的视效水准,都处于国产动画头部梯队。据了解,全片最初设计有5000多个镜头,经过精心打磨和挑选,最后成片镜头不到2000个,其中特效镜头占比近80%,由20多家全国的特效团队制作完成。

不可否认,影片在单个人物塑造方面还是欠缺火候,尤其是龙王太子敖丙的前后转变铺垫不够,稍显突兀。笑料离不开“屎尿屁”,在作品中有一定程度的存在。

但对于这样一部带有试验性质与探索精神的国产动画,我们何不多些包容,给它们一些时间去沉淀、去成长呢?

相关专题 哪吒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