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国质量》观后感

风中的彼岸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风中的彼岸”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大国质量》观后感(共19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爱国纪录片《大国质量》观后感

一个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不是看它生产什么,而是看它怎样生产,用什么工具生产,也就是用什么装备生产,所以,装备工业的水平,决定工业的水平,工业的水平决定国家的强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工业,异常是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国质量》反映的只是我们装备制造行业巨大成就冰山一角,不仅仅讴歌火热的工业战线每一位工作者和轰轰烈烈的每一幅制造业场景,经过这些更能看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和国家的完美明天,然而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取得的成绩不仅仅在于从业者的辛勤付出、不懈创新,更在于取得的一项项的核心技术!

我们的核心技术决定了我们在相关行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每一项核心技术的问世都得来不易,靠的是企业带头人的卓越目光,靠的是研发人员及普通产业工人的的兢兢业业和不懈创新,靠的是国家给与的支持,靠的是一点点小创新的积累,靠的是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辛苦付出和探索。无论是机床、工程机械、电气制造、重型装备、通用机械、船舶工业、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等,还是关键零部件、基础件制造企业,每一个装备制造企业都在奋勇进发,奔向辉煌!

我们的话语权正在一点点加大,我们掌握的核心技术正在一步步增强,我们的国之重器正逐渐成为国之利器,一步步走向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顶峰。《大国质量》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该片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经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展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可是要发展就要创新,个人是这样,企业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这样。仅有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我们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大国质量》精选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机床、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电气装备、重型装备、通用装备、港机装备、船舶、关键零部件、节能装备等10余个重点领域、18家行业领军企业。以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画面,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经过人物故事和装备制造中的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

目前各类媒体去工业化倾向严重,全国财经类媒体很多,但用于房地产、金融、证券、投资之类非工业类经济报道太多,而关于工业的报道不仅仅偏少,且负面居多(如产能过剩、亏损破产、污染严重等)。这让社会很多人无法体会工业(如装备制造业)对国家、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与工业人的艰辛奉献。长期以来,以我国工业发展为题材,异常是展示装备制造业的影视作品少而又少,《大国质量》了却了装备制造人对工业题材影视展现的心愿,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和我国工业发展的“中国梦”鼓与呼。长期以来工业被媒体忽视,作为工业人主体的工程师、技术工人群体也自然被媒体所“遗忘”。

在当今中国,与工程师、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实体经济萎靡不振构成鲜明比较的是,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恶性膨胀,投机炒作成风。虚拟经济领域多如牛毛的开发商、股评师、操盘手们甚嚣尘上,成了社会和媒体的宠儿。而重要的财富创造者即全国多达上亿,奋战在(实体经济)工业生产与工程建设第一线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则快成了被社会“遗忘”的人群。

《大国质量》反映了这样一批有信念、有坚守、默默奉献的中国工业人。这些工业人中,有雄心勃勃向高端领域进军的企业家,有数控机床研发中屡败屡战的工程师,有动车制造中精益求精的女焊工师傅,更有无数个车间里那些最普通最寻常的一线工人。这样一些人,如果不是《大国质量》的播出,可能根本不会被一般公众所知晓。然而,正是有了他们的热情、梦想、信念、汗水、青春和付出,这个国家的产业才有了脊梁,这个国家的梦想才有了最坚强的依托!打造大国重器需要知识和技术,同样需要信念和风骨。

篇2:爱国纪录片《大国质量》观后感

为了进取响应分公司“质量月”活动中“共创运营质量,建设质量标杆”的活动主题,更好地贯彻落实分公司质量月专项活动的各项要求,通信正线一工班组织观看了由国家质检总局监制出品的纪录片——《大国质量》。该部纪录片总共分为质量时代、强国之基、天下规则、信任丛林、风云再起五部分。每集时长约为45分钟,看起来十分耗时,但看完后却令我感悟颇深。

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

古语云: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开篇质量时代详实阐述了德国质量、日本制造以及英国作为“钢铁之城”、“刀具之都”的兴衰成败,诠释了“国因质而强、企因质而兴、民因质而富”的潜在哲理。无论是对顾客、职工、所有者、供应方或社会,提高质量的重要性都可见一斑。

“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10月18日,在我党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质量第一,质量强国”首次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如约瑟夫.朱兰所说:“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有市场的最有效的武器。”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成功转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的一大重要命题。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离不开质量这一重要纽带。质量俨然成为强国之基。那么,如何拥有卓越质量呢?其一为标准,其二为法制。

天下规则部分重点论述了“得标准者得天下”。从南亚印度作为棉花制品的高销量国家到英国珍妮纺纱机发明后一度沦陷为原料产地进而导致大批民众失业、很多财富流失,从亨利.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作业标准的提出、制定到将质量和标准化融为一体,从起初中国电信行业的薄弱到如今5G标准的参与制定,中国在国际标准的话语权从无到有并逐步提升,中国标准和标准化已在路上。可是,光有标准还不够,标准的践行需要法律的制约。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贸易丛林中对利益的过度追求从来都不是依靠道德的约束能够遏制的。正如明朝改革家张居正所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制的健全和践行是供给质量保障不可或缺的要素。就目前我国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绩来说,两弹一星的成功试验、北斗定位系统的首次应用、航天事业的日益发展到中国高铁走出国门、4G到5G通信技术的参与、自主研发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项历史成就,足以令我们沾沾自喜,但类似三鹿奶粉、武夷山公馆大桥、手机爆炸等食品安全问题、豆腐渣工程、质量门事故的频频爆发更应引起我们的深思。这些质量问题的背后隐藏的是法律制度不健全甚至缺失以及有法未依、执法不严等更严重的问题。

就入职以来,我了解到国产轻轨列车以世界一流产品设计、制造技术等诸多优势拿下亚欧美多国的出口订单,即使我国地铁事业起步较晚;苏州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制定严格的作业标准流程以保障地铁列车的高质量运行,即使长期亏损运营;地铁工作人员恪守每一标准细节竭力为乘客营造安全、快速、便捷的出行环境,即使同样的事情做过不止千百遍。就通信正线一工班前辈们兢兢业业的维修,对每一个微不足道但却至关重要的通信设备的养护,从35℃的高温作业到无声屏障下的AP天线加固,从白天骑河到三香广场16个站共计32个设备房包含的数个PIS、CCTV、电话等系统的若干设备的养护到夜间轨行区徒步行走数千米的区间半年检,从UPS系统版本过低进而升级改造到功率模块返厂深度清灰、增加功率模块后系统不兼容导致的误报警和及时通复,点点滴滴何止如此。这一切,都为了质量,得益于质量。但不得不引起我们警惕的是:地铁事故存在且真实发生过。究其根本,除了主观原因外,客观因素也不容忽略。因而,对质量的追求不应有终点。

正如片尾所述:今日,质量的内涵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祖国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提高质量,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为中国,也为世界人民的完美生活做出贡献。我想: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行到城市轨道的高质量运营离不开每一位地铁工作人员的努力--经过提升质量,给乘客供给一个更安全、快速、便捷的出行服务。对于我们每一位地铁工作人员来说,事无大小,事无巨细。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更新的技术,更坚实的追求,更有效的管理,更强大的品牌,更卓越的质量,这些就是未来发展的话语权。中国创造、中国品牌、中国质量。质量的提升,无论是对顾客、职工、所有者、供应方或社会,都定是百利而无一害。质量建设,国家在行动,地铁人在行动,你行动了吗?

篇3:大国质量观后感

花了几天光阴观完这部鼓吹片,感触许多。作为一名质量人员来,企业生产最紧张的因素:质量。无论时代如何成长,质量永远是让其继续成长和壮大的根本条件,在某种水平上来说做质量便是做文化。

《大国质量》紧扣“质量”这一话题,以举世视野和历史思维,通过讲述世人追求质量的浩繁鲜活故事、解析古今中外质量治理的一些活跃案例,将一个真实的“质量”、全面的“质量”、立体的“质量”涌现在我们眼前。同时,影片环抱“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这个主题,通过对质量成长的回首、对问题的反思、对规则的探索、对前景的展望,探索晋升质量的紧张意义和道路。

所谓质量,便是说事物或事情相符要求,它应该有肯定的规范加以阐明,以便使人们清楚地知道是否达到要求。如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达到了要求的标准,也便是说具有质量,就不会因为返工而产生不需要的费用。对付企业来说,无疑是低落了质量本钱(质量本钱,便是事情做错之后扳连的费用,包括废物、重修品、多次售后办事、反省测试以及其他相似运动),影片多次强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便是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服务,而且还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所以说,质量不仅可以低落本钱,质量照样利润的供献者。做质量有时候很苦、很累。但我们必须要把质量做好,有时候去返修一件产品挥霍的光阴是做一件合格产品三倍,与其花光阴去返修还不如“第一次就做对”。

篇4:大国质量观后感

花了几天时间看完这部宣传片,感触很多。作为一名质量人员来,企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质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质量永远是让其不断发展和壮大的根本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做质量就是做文化。

《大国质量》紧扣“质量”这一话题,以全球视野和历史思维,通过讲述世人追求质量的.众多鲜活故事、解析古今中外质量管理的一些生动案例,将一个真实的“质量”、全面的“质量”、立体的“质量”呈现在我们眼前。同时,影片围绕“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这个主题,通过对质量发展的回顾、对问题的反思、对规则的探索、对前景的展望,探索提升质量的重要意义和途径。

所谓质量,就是说事物或事情符合要求,它应该有确定的规范加以说明,以便使人们清楚地知道是否达到要求。如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达到了要求的标准,也就是说具有质量,就不会因为返工而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降低了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就是事情做错之后牵涉的费用,包括废料、重修品、多次售后服务、检查测试以及其他类似活动),影片多次强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而且还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所以说,质量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质量还是利润的贡献者。做质量有时候很苦、很累。但我们必须要把质量做好,有时候去返修一件产品浪费的时间是做一件合格产品三倍,与其花时间去返修还不如“第一次就做对”。

篇5:大国质量观后感

为进取响应集团全员观看《大国质量》影视纪录片的通知,促进产品实物质量提升,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激发质量工作者荣誉感,开阔员工视野,突显质量对企业、对国家的重要性。拖拉机工厂组织模块全体成员观看了本部影片。观看影片结束后感触很深。

经过本次对《大国质量》影片的观看与赏析,了解到本部影片是我国首部反应“质量”的纪录片。影片中紧扣“质量”这一话题,以全球视野和历史思维,拟经过讲述世人追求质量的众多鲜活故事,剖析世界发达国家转型升级成功经验案例,将一个真实的“质量”、全面的“质量”、立体的“质量”、内涵丰富的“质量”呈此刻公众面前。同时影片围绕“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这个主题,经过对质量管理发展的回顾及反思,探讨在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释国家质量基础的内部联系和重要性,以及对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的传承,展望中国质量与中国品牌的未来。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指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质量和效益上来”,反复强调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追求质量是发展的永恒主题、提升质量是光荣的使命。高质量的产品往往会成为其产地的代名词,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形象和声誉,同时伴随着“国家”的概念诞生,质量的竞争更是与国家的竞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齐,我们要意识到把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正如影片中一样,质量文化的培育、氛围的塑造以及员工的质量培训,尤其是质量意识的灌输和引导,大到对一个工厂、一个企业,小至基层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时刻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第一次就做对、敢于否定、持续改善”的质量文化。

我们的品牌是经过最佳产品来实现的:质量维系企业品牌,品牌丢失将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处于不利位置,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质量是我们各级员工必须坚守的底线,我们要以高度的职责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始终坚持优质高效,按规则标准做事这样才能把质量做好,打造品牌的力量,赢得社会认可,立于不败之地。

篇6:大国质量观后感

在集团质量管理部的倡导组织下,观看了《大国质量》纪录片,该影片是我国首部反映“质量”的记录片,剖析了古今中外质量管理的一些生动案例,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把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梳理了各国质量发展历程,理性、全面理清中国现阶段的质量问题,诠释了“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复兴则民族复兴”的真谛。

通过观看学习《大国质量》,感受颇深,尤其作为一名刚踏入企业并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大学生,在各方面还不够成熟,通过本片让我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质量意识呢?”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感想:

第一,领导的重视是提升质量意识的关键。通过近期学习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其在八项基本原则之二就是领导作用,指的就是领导的行为,因此,要想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良好的质量意识,首先要在企业领导层面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在对待每一个工作的疏忽和差错应严肃认真。其次,应在公司营造一个良好重视质量氛围;

第二,教育对质量意识的形成非常重要。要提高质量意识,就要对员工进行不断的教育和培训,让他们真正理解下道工序就是客户,自己的工作结果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众所周知:“100-1=99”,但搞质量工作,必须遵循“100-1=0”,因为1%的不合格品送到用户那就是100%不合格;

第三,产品质量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换位思考”。对于客户而言,“质量好是最大的节约,质量差是最大的浪费”,这种意识也同样适用于每一位员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质变,才能不断满足“为客户服务是雷沃存在的唯一理由,下一个流程节点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责任就是让客户满意”的要求;

第四,坚持“零缺陷”标准。每一位员工都要养成“第一次做对”的质量意识,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缺陷,这样不仅大幅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迅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意识是企业发展根基。作为雷沃人,每一位员工要深刻地认识到“以质量求生存”的真实含义,要努力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第一次就做对,敢于否定,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以饱满的热情把质量文化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实现追求完美和实施零缺陷管理,关键是在于企业和员工对待产品的质量意识的态度,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牢牢树立:“下一道工序就是客户,始终树立客户第一、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和理念”,从而实现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质变,才能不断地满足客户要求,同时积极参与企业质量改进,坚持工作零缺陷,做好自己每一项工作,为雷沃的发展做出成绩。

篇7:大国质量观后感

纪录片《大国质量》紧扣“质量”这一话题,以全球视野和历史思维,将经过讲述世人追求质量的众多鲜活故事、剖析古今中外质量管理的一些生动案例,将一个真实的“质量”、全面的“质量”、立体的“质量”、内涵丰富的“质量”呈此刻公众面前。同时,围绕“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这个主题,拟经过对质量发展的回顾、对质量问题的反思、对质量规律的探索、对质量前景的展望,探讨提升我国质量的重要意义和实践途径。

《大国质量》是我国首部反映“质量”的纪录片,由国家质检总局监制出品,由49所技术质量部推荐。

据了解,纪录片《大国质量》紧扣“质量”这一话题,以全球视野和历史思维,将经过讲述世人追求质量的众多鲜活故事、剖析古今中外质量管理的一些生动案例,将一个真实的“质量”、全面的“质量”、立体的“质量”、内涵丰富的“质量”呈此刻公众面前。

同时,围绕“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这个主题,拟经过对质量发展的回顾、对质量问题的反思、对质量规律的探索、对质量前景的展望,探讨提升我国质量的重要意义和实践途径。

篇8:大国质量观后感

一个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不是看它生产什么,而是看它怎样生产,用什么工具生产,也就是用什么装备生产,所以,装备工业的水平,决定工业的水平,工业的水平决定国家的强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工业,异常是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国重器》反映的只是我们装备制造行业巨大成就冰山一角,不仅仅讴歌火热的工业战线每一位工作者和轰轰烈烈的每一幅制造业场景,经过这些更能看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和国家的完美明天,然而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取得的成绩不仅仅在于从业者的辛勤付出、不懈创新,更在于取得的一项项的核心技术!

我们的核心技术决定了我们在相关行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每一项核心技术的问世都得来不易,靠的是企业带头人的卓越目光,靠的是研发人员及普通产业工人的的兢兢业业和不懈创新,靠的是国家给与的支持,靠的是一点点小创新的积累,靠的是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辛苦付出和探索。无论是机床、工程机械、电气制造、重型装备、通用机械、船舶工业、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等,还是关键零部件、基础件制造企业,每一个装备制造企业都在奋勇进发,奔向辉煌!

我们的话语权正在一点点加大,我们掌握的核心技术正在一步步增强,我们的国之重器正逐渐成为国之利器,一步步走向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顶峰。《大国重器》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该片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经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展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可是要发展就要创新,个人是这样,企业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这样。仅有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我们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大国重器》精选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机床、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电气装备、重型装备、通用装备、港机装备、船舶、关键零部件、节能装备等10余个重点领域、18家行业领军企业。以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画面,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经过人物故事和装备制造中的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

目前各类媒体去工业化倾向严重,全国财经类媒体很多,但用于房地产、金融、证券、投资之类非工业类经济报道太多,而关于工业的报道不仅仅偏少,且负面居多(如产能过剩、亏损破产、污染严重等)。这让社会很多人无法体会工业(如装备制造业)对国家、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与工业人的艰辛奉献。长期以来,以我国工业发展为题材,异常是展示装备制造业的影视作品少而又少,《大国重器》了却了装备制造人对工业题材影视展现的心愿,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和我国工业发展的“中国梦”鼓与呼。长期以来工业被媒体忽视,作为工业人主体的工程师、技术工人群体也自然被媒体所“遗忘”。

在当今中国,与工程师、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实体经济萎靡不振构成鲜明比较的是,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恶性膨胀,投机炒作成风。虚拟经济领域多如牛毛的开发商、股评师、操盘手们甚嚣尘上,成了社会和媒体的宠儿。而重要的财富创造者即全国多达上亿,奋战在(实体经济)工业生产与工程建设第一线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则快成了被社会“遗忘”的人群。

《大国重器》反映了这样一批有信念、有坚守、默默奉献的中国工业人。这些工业人中,有雄心勃勃向高端领域进军的企业家,有数控机床研发中屡败屡战的工程师,有动车制造中精益求精的女焊工师傅,更有无数个车间里那些最普通最寻常的一线工人。这样一些人,如果不是《大国重器》的播出,可能根本不会被一般公众所知晓。然而,正是有了他们的热情、梦想、信念、汗水、青春和付出,这个国家的产业才有了脊梁,这个国家的梦想才有了最坚强的依托!打造大国重器需要知识和技术,同样需要信念和风骨。

篇9:大国质量观后感

本周我们学习观看《大国质量》纪录片深有感触,片中提到“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是共同构成国家质量基础,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那么我认为构成生产岗质量基础必须是“安全,效率,标准化”。

安全:保护个人安全,保护他人安全,保护设备安全,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效率:提高工作效率以后,就有可能缩短工作时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让员工自行支配,去从事学习与帮忙同事进行团队合作。

标准化: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构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到达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

对于我们电客车维修员来说,要严格把握质量,做到“匠人精神”,让电客车的每一次出行更加安全,让乘客更加放心。

篇10:大国质量观后感

《大国质量》观而有感

为了进取响应分公司“质量月”活动中“共创运营质量,建设质量标杆”的活动主题,更好地贯彻落实分公司质量月专项活动的各项要求,通信正线一工班组织观看了由国家质检总局监制出品的纪录片——《大国质量》。该部纪录片总共分为质量时代、强国之基、天下规则、信任丛林、风云再起五部分。每集时长约为45分钟,看起来十分耗时,但看完后却令我感悟颇深。

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

古语云: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开篇质量时代详实阐述了德国质量、日本制造以及英国作为“钢铁之城”、“刀具之都”的兴衰成败,诠释了“国因质而强、企因质而兴、民因质而富”的潜在哲理。无论是对顾客、职工、所有者、供应方或社会,提高质量的重要性都可见一斑。

“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10月18日,在我党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质量第一,质量强国”首次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如约瑟夫.朱兰所说:“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有市场的最有效的武器。”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成功转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的一大重要命题。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离不开质量这一重要纽带。质量俨然成为强国之基。那么,如何拥有卓越质量呢?其一为标准,其二为法制。

天下规则部分重点论述了“得标准者得天下”。从南亚印度作为棉花制品的高销量国家到英国珍妮纺纱机发明后一度沦陷为原料产地进而导致大批民众失业、很多财富流失,从亨利.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作业标准的提出、制定到将质量和标准化融为一体,从起初中国电信行业的薄弱到如今5G标准的参与制定,中国在国际标准的话语权从无到有并逐步提升,中国标准和标准化已在路上。可是,光有标准还不够,标准的践行需要法律的制约。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贸易丛林中对利益的过度追求从来都不是依靠道德的约束能够遏制的。正如明朝改革家张居正所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制的健全和践行是供给质量保障不可或缺的要素。就目前我国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绩来说,两弹一星的成功试验、北斗定位系统的首次应用、航天事业的日益发展到中国高铁走出国门、4G到5G通信技术的参与、自主研发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项历史成就,足以令我们沾沾自喜,但类似三鹿奶粉、武夷山公馆大桥、手机爆炸等食品安全问题、豆腐渣工程、质量门事故的频频爆发更应引起我们的深思。这些质量问题的背后隐藏的是法律制度不健全甚至缺失以及有法未依、执法不严等更严重的问题。

就入职以来,我了解到国产轻轨列车以世界一流产品设计、制造技术等诸多优势拿下亚欧美多国的出口订单,即使我国地铁事业起步较晚;苏州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制定严格的作业标准流程以保障地铁列车的高质量运行,即使长期亏损运营;地铁工作人员恪守每一标准细节竭力为乘客营造安全、快速、便捷的出行环境,即使同样的事情做过不止千百遍。就通信正线一工班前辈们兢兢业业的维修,对每一个微不足道但却至关重要的通信设备的养护,从35℃的高温作业到无声屏障下的AP天线加固,从白天骑河到三香广场16个站共计32个设备房包含的数个PIS、CCTV、电话等系统的若干设备的养护到夜间轨行区徒步行走数千米的区间半年检,从UPS系统版本过低进而升级改造到功率模块返厂深度清灰、增加功率模块后系统不兼容导致的误报警和及时通复,点点滴滴何止如此。这一切,都为了质量,得益于质量。但不得不引起我们警惕的是:地铁事故存在且真实发生过。究其根本,除了主观原因外,客观因素也不容忽略。因而,对质量的追求不应有终点。

正如片尾所述:今日,质量的内涵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祖国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提高质量,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为中国,也为世界人民的完美生活做出贡献。我想: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行到城市轨道的高质量运营离不开每一位地铁工作人员的努力--经过提升质量,给乘客供给一个更安全、快速、便捷的出行服务。对于我们每一位地铁工作人员来说,事无大小,事无巨细。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更新的技术,更坚实的追求,更有效的管理,更强大的品牌,更卓越的质量,这些就是未来发展的话语权。中国创造、中国品牌、中国质量。质量的提升,无论是对顾客、职工、所有者、供应方或社会,都定是百利而无一害。质量建设,国家在行动,地铁人在行动,你行动了吗?

篇11:大国质量观后感

花了几天时间看完这部宣传片,感触很多。作为一名质量人员来,企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质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质量永远是让其不断发展和壮大的根本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做质量就是做文化。

《大国质量》紧扣“质量”这一话题,以全球视野和历史思维,经过讲述世人追求质量的众多鲜活故事、解析古今中外质量管理的一些生动案例,将一个真实的“质量”、全面的“质量”、立体的“质量”呈此刻我们眼前。同时,影片围绕“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这个主题,经过对质量发展的回顾、对问题的反思、对规则的探索、对前景的展望,探索提升质量的重要意义和途径。

所谓质量,就是说事物或事情贴合要求,它应当有确定的规范加以说明,以便使人们清楚地明白是否到达要求。如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到达了要求的标准,也就是说具有质量,就不会因为返工而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降低了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就是事情做错之后牵涉的费用,包括废料、重修品、多次售后服务、检查测试以及其他类似活动),影片多次强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并且还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所以说,质量不仅仅能够降低成本,质量还是利润的贡献者。做质量有时候很苦、很累。但我们必须要把质量做好,有时候去返修一件产品浪费的时间是做一件合格产品三倍,与其花时间去返修还不如“第一次就做对”。

篇12:大国质量观后感

有幸观看了纪录片《大国质量》,深感震撼,影片用全球视野讲述了多个世人追求质量的众多鲜活故事、剖析古今中外质量管理的一些生动案例,充分诠释质量为国之根基,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命脉。应对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今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如何做好质量提升个人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有靠质量优、价格低、服务好才能赢得顾客的厚爱,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增强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思想理念,在平常的实际工作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积累工作实践经验,多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充实自我,把好质量关,提高这种意识。

其次,提高质量意识,就要提高每个人的意识,异常是一线实际操作的人员,而不单一性的认为质量就是质检员的职责,一个新的产品下来以后,对该产品工艺,质量经过确认制出一个统一的标准,然后把这个标准下达给每一位员工,并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及反之的危害,同时与员工沟通让其明白现有市场的情景及同产品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让他们脑海中始终绷直一根弦。真正从心理上接收质量与效率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再次,提高质量意识,更要从现场实际操作中监控好,异常是每一道流水线的检验及重岗人员,把制定的标准贯穿并像烙印一样刻在脑海中,让大家真正明白为什么这做不这样做会怎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结合现场对员工进行不间断的关于质量方面得培训学习,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与看法,让员工融入其中,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并一齐找出解决的办法,把员工的职责心与进取性充分发挥调动起来。

2、充分发挥质量奖励作用

大力宣传公司各项质量改善先进个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对优秀项目和个人给与相应的奖励,树立卓越绩效标杆,鼓励全员创新改善。

3、开展质量安全预警性抽查

经过安全预警性抽查,帮忙公司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发出安全警示,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消除安全隐患。全面夯实我公司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质量,是企业永恒不衰的话题,也是企业创造未来明天的金钥匙,仅有搞好质量管理,才能创百年企业。

篇13:大国质量观后感

今日的世界格局,正是由过往的国家质量战略奠定的。无论是德国、日本、美国、乃至韩国,质量,重塑了现代社会,也再造了大国的内涵。这一集将开门见山,在世界范围内纵横捭阖,强调质量与大国崛起的关系。不论是“德国制造”、“东洋货”的涅磐,还是美国《质量振兴法案》的出台,都充分说明了质量才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之本。从到中共十九大,质量工作逐渐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质量强国作为国家战略,是我们当下必然的选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重视科学基础发展都是重视质量发展的第一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这“四个轮子”被称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它们是深奥科学到广泛运用的桥梁,是国家质量的基石,是国家间科技竞争的最前沿。十八大以来,中国对于质量基础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这一集将讲述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发展史,阐释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关系,以及它们作为“立国之基”,对于国家质量发展的基础作用和引领作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日,中国人将为世界贡献怎样的力量呢

在打造现代市场的进程中,标准与标准化,爆发出了巨大能量:从工业到农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的几乎所有领域,我们生活的整个星球已经被标准所覆盖。凡是有标准的地方,标准竞争也无处不在。“得标准者得天下”,这一集,我们将视野放向每一个新市场的规则之战,讲述标准化与标准制定权对于国家参与国际质量竞争的重要性,发达国家与标准竞争的历史。在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中国正在标准的制定中,逐渐取得更多的话语权……

与经济全球化相生相伴的,是一次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革:在这个充斥着商标、广告、电视、互联网的世界里,我们已经习惯于理解来自远方的、不确定品质的商品和服务。然而,“如何信任陌生”,始终是困扰人们的一个巨大难题。这一集,我们将聚焦全球市场上质量竞争的焦点:诚信与职责。厂家、商标和品牌如何承担社会职责,第三方认证机构如何传递信任,媒体舆论如何理性发挥监督作用、社会信用体系如何构建,质量的法制建设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生产者的质量提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重创世界经济的同时,也意味着“大国”的重新定义和世界局势的新一轮洗牌。德国工业4.0智能工厂悄然建起,日本已经不动声色在搞企业转型,美国政府将制造业回归本土提上日程……质量,前所未有地成为国与国竞争的焦点。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国家,开始由“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型。这一集,我们将目光放回当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与中国该如何应对呢

篇14:大国质量观后感

纪录片共分为五集展开叙述:第一集强调质量强国战略;第二集阐释国家质量基础的内部联系和重要性;第三集探讨现代市场的质量规则制定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第四集从政府监督和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制的角度,谈如何保证质量安全、如何建立与传递信任;第五集探讨在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阐述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工匠精神的传承,展望中国质量与中国品牌的未来。

《大国质量》紧扣“质量”这一话题,以全球视野和历史思维,经过讲述世人追求质量的众多鲜活故事、解析古今中外质量管理的一些生动案例,将一个真实的“质量”、全面的“质量”、立体的“质量”呈此刻我们眼前。同时,影片围绕“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这个主题,经过对质量发展的回顾、对问题的反思、对规则的探索、对前景的展望,探索提升质量的重要意义和途径。所谓质量,就是说事物或事情贴合要求,它应当有确定的规范加以说明,以便使人们清楚地明白是否到达要求。如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到达了要求的标准,也就是说具有质量,就不会因为返工而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降低了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就是事情做错之后牵涉的费用,包括废料、重修品、多次售后服务、检查测试以及其他类似活动),影片多次强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并且还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所以说,质量不仅仅能够降低成本,质量还是利润的贡献者。做质量有时候很苦、很累。但我们必须要把质量做好,有时候去返修一件产品浪费的时间是做一件合格产品三倍,与其花时间去返修还不如“第一次就做对”。

质量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发展实力的综合体现,是民族整体素质的客观反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既是资源、市场、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归根到底更是质量的竞争。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当经济社会发展到必须程度、必须时期,往往把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美国经过质量提升,确立了全球经济霸主地位;日本经过“一次成功的质量革命”,实现了经济振兴;德国经过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在全球确立了“德国品牌、质量一流”的国家形象。实践证明,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

篇15: 《大国质量》观后感

《大国质量》观后感

在集团质量管理部的倡导组织下,观看了《大国质量》纪录片,该影片是我国首部反映“质量”的记录片,剖析了古今中外质量管理的一些生动案例,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把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梳理了各国质量发展历程,理性、全面理清中国现阶段的质量问题,诠释了“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复兴则民族复兴”的真谛。

通过观看学习《大国质量》,感受颇深,尤其作为一名刚踏入企业并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大学生,在各方面还不够成熟,通过本片让我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质量意识呢?”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感想:

第一,领导的重视是提升质量意识的关键。通过近期学习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其在八项基本原则之二就是领导作用,指的`就是领导的行为,因此,要想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良好的质量意识,首先要在企业领导层面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在对待每一个工作的疏忽和差错应严肃认真。其次,应在公司营造一个良好重视质量氛围;

第二,教育对质量意识的形成非常重要。要提高质量意识,就要对员工进行不断的教育和培训,让他们真正理解下道工序就是客户,自己的工作结果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众所周知:“100—1=99”,但搞质量工作,必须遵循“100—1=0”,因为1%的不合格品送到用户那就是100%不合格;

第三,产品质量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换位思考”。对于客户而言,“质量好是最大的节约,质量差是最大的浪费”,这种意识也同样适用于每一位员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质变,才能不断满足“为客户服务是雷沃存在的唯一理由,下一个流程节点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责任就是让客户满意”的要求;

第四,坚持“零缺陷”标准。每一位员工都要养成“第一次做对”的质量意识,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缺陷,这样不仅大幅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迅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意识是企业发展根基。作为雷沃人,每一位员工要深刻地认识到“以质量求生存”的真实含义,要努力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第一次就做对,敢于否定,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以饱满的热情把质量文化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实现追求完美和实施零缺陷管理,关键是在于企业和员工对待产品的质量意识的态度,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牢牢树立:“下一道工序就是客户,始终树立客户第一、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和理念”,从而实现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质变,才能不断地满足客户要求,同时积极参与企业质量改进,坚持工作零缺陷,做好自己每一项工作,为雷沃的发展做出成绩。

篇16:大国盛会纪录片观后感

我记得那时的北京,笑迎八方来客;我记得那时的中国,暂时濯去了地震带来的阴霾;我记得那时的世界,为盛会和中国献上了美好的祝福。

我可以看到各国运动员奋力拼搏,勇夺桂冠;我可以看到赛场上的工作人员兢兢业业,为赛事运行保驾护航;我可以看到人们为比赛紧张万分,为奥运而积极运动。

北京奥运会好像一阵春风,吹醒了千千万万民众那颗奥运之心,让大家有了同一个任务。

这是我第一次和身边如此多的人一道参与同一件事,这也是我第一次和全世界如此多的人一道关注同一件事。我体会到了来自身边心跳的力量,我也能体会到全世界人民一同心跳的共鸣。

我们被各自的动力驱动至此,殊途同归到达了冬奥服务的起点。这既是我们作为候选人的终点,又是我们作为“冬奥人”一同的起点。

在各个岗位各个背景上的大家,跨越山海,不分种族,无论老幼,都是冬奥的一员,都是展示中国土地热情的名片,我们为冬奥成功而奉献担当,为传播奥运精神而贡献力量。

我们一起行动,作为一个个细小的零件维护整个赛会的有序进行。在这时,我们的梦想在此汇聚,我们的梦想成为了“冬奥人”集体的梦想,我们的力在此集合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向着那个共同的目标和梦想奋斗。

篇17: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纵览九个国家崛起的因素,科技无疑是重中之重。西班牙和葡萄牙较早的掌握了航海技术,成为第一批殖民强国;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一流的造船技术,并且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造船业十分发达,其领先的航运船舶,使其成为海上马车夫;英国因为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美国因为领先电气革命,而成为世界一强。当然,强国未必是技术革命最早领先的国家,例如以善于模仿、创新著称的日本,就是通过重视对先进文化、技术等的学习引进,并最终走上了科技强国的道路。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许多国家把科技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如:美国的绿色经济复苏计划、欧盟的“绿色技术”研发计划、日本的“数字日本”计划、俄罗斯组建了由总统亲自负责的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委员会,并将节能技术、航天通信、生物医疗战略信息技术作为发展新经济的五大支柱。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确立为战略新兴产业。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命脉和动力,在能源转型的时代,科技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两弹一星的巨大成就、神舟飞船的航空探索、水稻、人类基因探索等领域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还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很多前沿的技术受限于发达国家,因此只有发挥全民族的创新精神,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为国家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德意志民族在历经世界大战后的败北后,并遭受不公正待遇后,能再次崛起的原因正是其团结的民族精神,正如文中所评说的:德意志民族之所以经历了如此多的历史曲折和灾难之后,仍能像不死鸟一样获得重生,并奇迹般的再度崛起,所依靠的也正是由其民族心理而衍生出的这样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勇于进取的、不屈不挠的并且勇于争先的民族再生力。我想这种民族精神内涵里所包含的正是一种争取民族统一和强大的民族亲和力。

正如自由胜利女神之于美国民众是:自由、平等、民主的化身,孔子像之于中国人则是“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外化,儒家文化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量的一部分,对于所有的华夏儿女而言: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共同的梦。只有把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深入到民族的精神内涵里,我们才能在民族的大旗下不断前行。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有担当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崛起绝不会采用殖民统治和暴力扩张的形式。孔子曰:修身 齐家 治国平天下。时代发展到今天,平天下的含义可以概述为:引导、推动和帮助所有的国家都抛弃霸权主义,实现国际民主、构建和谐世界。我相信祖国的崛起走的必然是和平崛起的道路,但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和平是乞求不来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从来没有那个霸权强国的实力强大到可以呀知道所有的真理和正义,要推动中国与国际体系的良性互动并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不仅要依赖或者越来越依赖强化相互信任和合作,而且也需要必备的战略威慑力,甚至具备打赢合法性战争的能力。

外国人曾惊叹:中国这个国度是一个敢于并善于创造人间奇迹的地区。是的,

那时因为我们有博大深邃的五千年文化的滋养、有古老文明的智慧、又有现代的超前的思维发展,只要我们努力:下一个轮回必是我中华强盛的时代。

篇18: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是国家的富强,政府的富强,同样也是人民的富强。而《大国工匠》这部记录片,正好给我们诠释了国家富强的另外一面。

在新的时代中,新时代的烙印下,父母们让孩子们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在潜意识中就绝对的认为,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人生才能出人头地。而这一的思想是绝大多数父母包括孩子本身都存在的,我不能说这一种思想的错误,却也不能认为它完全的正确。在大学生多如牛毛的这天,时代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不能仅仅靠着虚体经济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他们拥有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熬夜努力工作,努力创新的技术工人们。他们有的是大学生而更多的是一个不曾上过学,并没有什么出色学历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在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让国家能站在国际上,让总理能在国际的舞台上昂首挺胸说:“中国制造”这四个大字。

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刻苦专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给新时代的我们指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专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让我们忽略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拓展人生价值。所以我们一旦认定的事情,就要透过自己的努力追求着那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绝不言弃。

篇19: 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

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

该宣传片讲述了高凤林等八位工作在不同岗位中的劳动者,凭靠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贡献社会的故事。

《大国工匠》推崇“匠人精神”宣传技术技能,成就出彩人生,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很有意义。

“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令人叹服。他们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心灵深处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创业创造、建功建树的不竭“源泉”。我把它称为“成功之源”。这个“成功之源”就是―爱岗精神、敬业自觉。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也希望能功成名就,却缺少必备的“成功之源”。表现在,既不爱岗,更不敬业。有的挑肥拣瘦,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不务正业,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有的粗枝大叶,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有的滥竽充数,长年累月“占着茅坑不拉屎”。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之一。筑就人生美丽梦想也好,践行核心价值观也罢,既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职业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爱岗敬业是利他的;实质上,爱岗敬业也是利己的。换言之,它是满足社会需求与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相关专题 观后感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