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故事观后感

dzsc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dzsc”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村里的故事观后感(共16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村里的故事观后感

村里的故事观后感

故事以《这里是新疆》这首歌曲**头,讲述了党支部书记阿扎提,帮助有困难的居民筹资盖房子,且为了防止家庭矛盾,隐瞒妻子给同村的困难家庭借钱。当妻子发现后其耐心的解释了借钱的原因,后来得到了妻子的`理解。故事的最后得到帮助的居民如愿以偿的住进了新家,大家欢乐地跳起舞来。

【观后感】

6月19日,我社区组织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及所有楼栋长观看电视情景剧《社区故事》。故事以《这里是新疆》这首歌曲开头,讲述了党支部书记阿扎提,帮助有困难的居民筹资盖房子,且为了防止家庭矛盾,隐瞒妻子给同村的困难家庭借钱。当妻子发现后其耐心的解释了借钱的原因,后来得到了妻子的理解。故事的最后得到帮助的居民如愿以偿的住进了新家,大家欢乐地跳起舞来。

通过观看,我深有感触,对社区故事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受,通过交谈提升了我们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居民和社区之间的沟通和帮助。

观看完《社区故事》这部片子,笑完后更能引发自身工作的思考,尤其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方法,对以后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决心提高了,作为一个社区党员干部,我以后会更加努力为居民、为基层做出贡献!

篇2:新疆村里的故事观后感

《村里的故事》以轻喜剧的方式,用充满新疆特色的真实故事,朴实诙谐的语言,民族特色的表演,幽默亲近的风格,讲述了村支部书记阿扎提一心为百姓办实事,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维护稳定、发展生产、服务民生,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动人故事。

【范文一】

《村里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年轻村长阿扎提同志一心为村里老百姓**实事、**好事的`故事。他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维护稳定、发展生产、服务民生,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动人故事;影片巧妙地把形势政策和国家大政方针融入其中,生动的讲述了党员干部为构建和谐社区而**出的不懈努力。用小故事宣讲大道理,用身边的故事教育引导身边的人,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正能量。

通过观看情景剧,大家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向片中的阿扎提书记等党员同志学习,对照自身、查找不足,**一名为群众**实事、**好事的好干部、好工作人员!

【范文二】

近日,米粮泉乡党委组织乡干部、村干部、“访惠聚”工作人员集中收看《村里的故事》 。精彩纷呈的故事、幽默风趣的语言深深的打动了我。“听到村里有狼,就不养羊羔了。”看到村干部为筹集抗震安居工程奔走,老党员资助1万元,村干部认为那是他看病的钱,不肯收,老党员拉着村干部的手动情地说“现在政府给我们养老,你们还帮助我,害怕以后没有人给我送葬吗”,这一句句生动的语言来自农村,发自真情,我深受教育。

从2月28日住村以来,修路、修渠、植树造林、防洪,做了一些事,仔细想一想,还做的不够。自治区党委开展“访惠聚”活动意义重大,夯实了基层基础,拉近了党与群众的距离,凝聚了民心,增强了群众抵御非法宗教活动的信心,反对民族分裂的决心。在今后的“访惠聚”工作中,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二是时刻心里装着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事。三是要发动群众,用身边的典型教育群众,弘扬正能量。

篇3:新疆村里的故事观后感

1.社区故事村里的故事观后感

2.马向阳下乡记观后感

3.观后感

4.四平美丽乡村观后感

5.段爱平观后感

6.幸福的小杨屯观后感汇总

7.观《马向阳下乡记》有感——做村里的一份子

8.小学生《驯龙高手》观后感

篇4:社区故事村里的故事观后感

近期,顺河路社区组织社区干部职工,三民工作队队员、辖区党员代表和居民代表观看电视情景剧《社区故事》和《村里的故事》。看完这些片子觉得组织观看很及时也很有意义,比如:电视剧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一位饱含热情、充满情感的年轻社区干部何敏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故事,以及社区居民在关键时刻相互帮助的故事,剧里演员们通过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表演风格,幽默亲近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发生在社区里那些令人捧腹又引人深思的故事,深受居民和社区干部的喜爱。真实地再现了各级干部为构建和谐社区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通过观看,大家都有深有感触,对社区故事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受,通过交谈提升了我们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居民和社区之间的沟通和帮助。

观看完《社区故事》和《村里的故事》这部片子,笑完后更能引发自身工作的思考,尤其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方法,对以后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决心提高了,作为一个社区党员干部,我们以后会更加努力为居民、为基层做出贡献!

篇5:社区故事村里的故事观后感

1.观后感

2.新疆村里的故事观后感

3.马向阳下乡记观后感

4.四平美丽乡村观后感

5.段爱平观后感

6.幸福的小杨屯观后感汇总

7.观《马向阳下乡记》有感——做村里的一份子

8.小学生《驯龙高手》观后感

篇6:社区故事村里的故事观后感

6月19日,我社区组织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及所有楼栋长观看电视情景剧《社区故事》。故事以《这里是新疆》这首歌曲开头,讲述了党支部书记阿扎提,帮助有困难的居民筹资盖房子,且为了防止家庭矛盾,隐瞒妻子给同村的困难家庭借钱。当妻子发现后其耐心的解释了借钱的原因,后来得到了妻子的理解。故事的最后得到帮助的居民如愿以偿的.住进了新家,大家欢乐地跳起舞来。

通过观看,我深有感触,对社区故事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受,通过交谈提升了我们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居民和社区之间的沟通和帮助。

观看完《社区故事》这部片子,笑完后更能引发自身工作的思考,尤其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方法,对以后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决心提高了,作为一个社区党员干部,我以后会更加努力为居民、为基层做出贡献!

篇7: 书包村里的故事作文

书包村里有一间漂亮的房子,那就是文具盒,里面住着快乐的一家,有铅笔姐姐、橡皮妹妹、尺子哥哥、小刀弟弟……他们都各有各的本领。

一天,铅笔姐姐们坐在镜子前打扮自己。瞧,她们有的穿红衣眼,有的穿黄衣眼,还有的穿花衣服。这几个姐姐的头上还特地戴了小巧玲珑的帽子,多漂亮呀!听说,工人叔叔在这儿安装了一种特殊的材料,叫锛誓锛GΡ式憬阕钪档媒景恋木褪悄苡盟来写宇,帮助小主人。

橡皮妹妹和铅笔姐姐是好朋友。如果铅笔姐姐写了错字,橡皮妹妹总会用她的小手轻轻地将错字擦掉。

一天, 小刀弟弟发现铅笔姐姐写出的字特别粗,它着急地说:“瞧,你的笔芯已经不尖了。”

“是吗?”铅笔姐姐说,“那你赶快帮帮我吧!”

“好吧!”小刀弟弟说完就舞起了刀片。

“轻点!”橡皮妹妹可着急了,“你这么快,别把姐姐弄疼了。”

小刀弟弟羞红了脸:“好吧!”

“没关系。”铅笔姐姐说,“不削尖我就不能更好地为主人服务了。”

书包村里的居民们就是这样总是默默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着。

篇8:乡村里的中国观后感

张逸群

导演焦波说,杓峪村是中国农村的代表,能够代表中国农村最真实的现状。谁都知道这话言过其实。但是,它撕开了一个口子,在浮华躁动的镜头下,偷偷放上了一些真实、朴素、自然的生态:咒骂是一种抒情,沉默是一种表达,愤怒是一种妥协……

在十一学校教书两年,陪小二班学生成长两年,偶尔也期望其中能有一二人能够指点江山,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但转念一想,还是最希望她们能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每天健康、开心、快乐。至于那一两个要改变中国的人,也应该先去了解中国吧。

推荐记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推荐学生张逸群观后感作品。

《乡村里的中国》以淄博市沂源县中庄镇杓峪村作为拍摄地点,导演带领一群年轻人与村民同吃同住一年,从立春到立春,以24节气为时间线,直观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农民不同个体的喜怒哀乐、家庭关系和民俗民风。

才人:杜深忠

曾经在鲁迅文学院培训班学习,写得一手好书法,喜爱乐器颇有文化的农民杜深忠是村子里的“异类”.他说和人要吃饭一样,自己的精神也需要给养。他会在铺着阳光的地板上蘸着水练毛笔字,会舍得花大价钱买一把心心念的琵琶还不敢告诉妻子真实的价格。村书记张自恩说他“是个才人,就是果树管的少”,在村民眼中杜深忠就是一个不务正业异想天开的人。

而他的妻子张兆珍是非常典型的农家妇女,能干、唠叨,两口子总是为芝麻大点的小事争吵,其中一大雷区便是张兆珍不理解杜深忠的这份“文艺情怀”.

“你妈妈她不认识我是谁,到现在她不知道我是谁,她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你妈妈她自己呢,也不知道她要做什么。这就是我最大的一种痛苦。”

张兆珍也说出了真实想法,“越有文化,我越和你吵。实际上我从内心也很敬佩你爸爸,我再不和他吵,我在这个家里就一点地位都没有。”

但有趣的一幕是,当杜深忠在拨弄他挚爱的琵琶时,张兆珍说你这曲儿不对啊,孟姜女的曲儿应该是这样的…然后她就站在门口自顾自地唱了起来。

除了夫妻矛盾,杜深忠夫妇这一条叙事线还呈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他们一年种苹果挣了一万多块钱,其中投入的资金成本就是七千,而这其中付出的心血与劳力更是不能计数,用杜深忠自己的话说,就是光等待的时间都是一种煎熬。所以当苹果以二块三毛五的价格卖出后,杜深忠感慨说,“太贱了。”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越拖越贱。

为了改善生活,杜深忠并非没想过出去打工,但几年在外打工的经历让他深有感触:

“实际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工出去打工都是被逼的,都是一把辛酸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无奈是咱对这个世界太无奈,一出去以后茫然无知,啥也不懂。实际上你真去打工以后,你卖力气也就罢了,你得卖性命。这简直就是拿着人肉换猪肉吃。”

后来村里外出务工意外身亡的邻居印证了杜深忠“卖命”的说法。值得玩味的是,当外出打工身亡的年轻人的骨灰刚洒进棺材里,邻居家里就因为五十五万左右的赔偿起了纠纷。

支书:张自恩

村支书张自恩一心想干出点事业,为村子谋划些福祉。他身上有痞气、有圆滑、有能力,影片中所有剧烈的矛盾冲突基本都与他有关。即便他并非当事人,但他也需要对村子里每天的小打小闹进行调解。他一年的工资少得可怜,可总有村民不信任他,有人去举报他贪污,有人因为修路或是砍树和他闹得不可开交,也有人因为纠纷缠着他不放。到头来,他除了无奈,只能自嘲自己倒是赚了一肚子的酒水。

其实张自恩的事情具有代表性地反映了目前中国农村地区普遍的基层工作状况。在农村基层工作中,但凡想做点实事而非追求政绩的村官都不容易。他们不但要处理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斩不断理还乱的经济纷争、琐碎繁杂永远不会消停的邻里冲突,而且还常常里外不是人,劳心劳力却不讨好。可以说,在农村里每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举步维艰的,我们若是没有亲自去做,就根本无法想象农村情况之复杂。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今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无法在农村立足并有所建树了。本地大户人家尚且很难领导村民开展工作,更何况是一些初来乍到的毛头小子呢?

大学生:杜滨才

大学生杜滨才(磊磊)有一个患了神经病的父亲,而他的母亲在他两岁时就因为受不了父亲无缘无故的打骂改嫁别村。他会帮自己的大伯和伯母干活,也会在学校里当上先进模范,这样一个阳光上进的男孩,也会因为父亲的不正常而生气,也会说自己回到家就心烦。

但在磊磊的父亲杜洪法与人起了争执回家后,他边听着磊磊的教训,边坐在矮凳子上,像个犯错的小孩般嗫嚅着“不要再说了”.当杜洪法卖了苹果赚了钱以后,他打电话告诉儿子并说“你没钱了和我说啊”.我觉得当时杜洪法的神态简直就像一个羞怯的、想被心上人表扬的小姑娘。而影片最后,在村里人自己的“春晚”上,当磊磊为他唱了一首《父亲》时,杜洪法侧过身挠了挠头,用袖子擦了擦眼泪。

我眼看农村

在不到两个小时的影片中,有杜深忠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故事,有张自恩和村民们更加世俗的故事;有对以杜深忠的妻子为代表的传统农民形象的赞扬,也有对各怀小算盘的农民劣根性的揭露;有老一辈农民对土地的无奈情感,也有新一代农民努力脱离土地的挣扎。我们能从中看到他们低收入带来的生活压力,看到性别歧视,看到文化素质不高导致的无理取闹,但归根结底,我们看到的全都是无奈,是一种沉甸甸的、用一辈子去证明的无奈。

比如张兆珍发现家里的玉米被獾子偷吃了时随口说“还保护动物,谁来保护农民”;比如杜深忠振聋发聩的“我对土地没有感情,我从来就不热爱土地”;比如在邻里纠纷中被邻居打断骨头却无处申诉的村民,绝望地抱怨“我算是看透法律了”……

这是最真实的农民,也是最真实的农村。在那里,人们的情绪毫无掩饰,生气了就吵架,扯着嗓子吼已经成了一种交流方式;在那里,即便人们闹矛盾闹得不可开交,但到过年的时候还是会互相送上年货,正所谓“日子该过还得过”.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千方百计想摆脱的东西。但有时候,我会觉得中国恨不得快点摆脱的土气却恰恰是最中国的地方。所以说这到底是历史化的进程,还是农业大国的悲哀呢?我只知道我们现在从农村榨取的人财物力太多,而回报过去的却太少,长此以往,只会使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使农民过得愈发痛苦与绝望。面对现今农村中诸如“姐姐打工供弟弟上学”、性别歧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教育社保资源匮乏等社会热点问题,政府一系列支教、补贴措施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由于部分奸商为骗钱而欺骗相对朴实的农民,农村人本来就对城里人缺乏信任基础,潜意识中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我总是觉得他们虽然过得苦过得累,过得盲目过得粗糙,但在鲜少有人关注新闻联播的村子里,在一个类似古时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村子里,人们因鸡毛蒜皮而打闹,却也因这些鸡毛蒜皮而幸福。或许有些人因此而觉得他们眼界低、没追求,但我却觉得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所以我认为我们对农村问题的定位从最开始就存在问题。若我们把农村当成一种包袱、一种负担,我们就永远无法找到真正的解决方式。

篇9:乡村里的中国观后感

晓耕

焦波导演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较为忠实地记录了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庄镇杓峪村的几个人物和家庭一年的生活轨迹。看完这部100分钟的记录片,我忍不住马上又看了一遍。看罢,内心五味杂陈,不觉已泪流满面。

出生在农村,打拼在城市,一头是魂牵梦萦的家乡父老,一头是让人越来越迷离的市井百态。

这部片子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有以下几句:

杜深忠(村里的文化人)对他的儿子说:“实际上一开始我就对土地没有一点感情,咱就是没办法、无奈,咱就是指望自己打拼,指望自己努力,这个土地不养人,咱这里的二亩贫瘠土地不养人。不成功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还说明问题。”同时,当看到村里的大树被卖到城里搞绿化,他又对妻子说:“这叫剜大腿上的肉贴到脸上,再下去子孙后代我看他哼哼,就完蛋了。”他还说:“咱这些老百姓,()咱这些山里孩子出去打工,真是一个要命的事,实际上农民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逼着出去的,出去是一把辛酸泪,打工的情况我知道――简直就是拿着人肉换猪肉吃。”

张光爱挨打调解未成后,怨骂:“早晚等着出了人命才是理,不出人命的时候没有理,我是看透了法律。”

除了这些有声的台词,还有一些无声的对白,也让人唏嘘不已。杜海龙在家中的'沉默,与在村里春节联欢会上的舞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杜滨才对着家中墙壁的思索,对父亲的抱怨,与在联欢会上演唱《父亲》来表达自己对父亲深深的爱意也让人看到一个朴实的农民子弟的内心世界。

这部片子里反映出当前农村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

(1)村干部工作状态堪忧。在现行体制下,村干部特别是村主干作为乡镇和农民之间连接的纽带,往往受制于长期一段时间农民对政府官员的刻板印象而很难开展工作。当前在一部分地区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在敏感的征地拆迁等工作中,工作制度上的探索和创新势在必行。认真探索怎样与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怎样提高村主干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摆在眼前的重要课题。当然,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由于村干部素质不高积极性不强而只能挂在墙上写在纸上。(2)农村教育水平落后文化生活匮乏。新型农民的培育离不开教育的支撑,新农村的建设也必然要教育先行,教育才是隔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唯一途径。笔者所看到的农村教育现状是,随着小学并校的进行,很多农村已经听不到朗朗书声,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周末等时间没有读书的环境,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意识也不懂得该给孩子购买什么样的书籍。短时间改善农村的学校教育水平非常困难,推广在农村的公共场所建立青少年儿童图书馆,由村级文化协管员管理,由省市级文化部门指导,或许是当前比较可行且有效的办法。公共文化生活的匮乏,在今天功利盛行的年代,造成村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鸡犬相闻却彼此不闻不问,实在令人心痛。开展农村运动会、农民联欢会等简单易行的公共文化活动,在大部分村干部看来“没什么用”,自然也就无人去做了。(3)农村特殊家庭很少得到关怀。所谓特殊家庭,是指单亲、失独、大龄单身等不完整的家庭,这类家庭在农村的熟人社会中有很大的舆论压力,也常常受人欺负,在精神上得不到慰藉,往往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当然留守儿童家庭或者空心家庭也存在情感方面的缺失,但处境会好一些。怎样对这类特殊家庭进行关怀,也值得人们深思。(4)法治建设任重道远。这不仅仅在农村,城市也是如此。冲动是魔鬼,身边由于一时冲动而形成的恶性刑事案件频频发生,不禁让人们在思考整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当然,片子中也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场景,小梅出嫁时与父亲的对话让人感慨。张兆珍对丈夫的无限包容,着实让人动容。

影片的最后部分,联欢会上杜滨才的一首《父亲》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在一个特殊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也向我们透露出导演自己对农村深深的情感。

是的,中国不止一面,大城市的繁华与广大农村的落寞,城里人对农村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无视,农村人就算进了城也很难融入到冰冷的混凝土中。

篇10:乡村里的中国观后感

一个小村庄,一个大社会。一年二十四节气,一段漫长的人生之路。焦波老师《乡村里的中国》纪录片,就是这样一部以小见大的影片,通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的缩影。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97分钟的时间,记录了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庄镇杓峪村的三户农民家庭的现实生活。影片以“父女情”“母子情”“父子情”为主线,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农民不同个体的喜怒哀乐、家庭关系、干群关系和民俗民风。影片人物形象鲜明,线索清晰,画面朴实。通过琐碎的家事,如夫妻拌嘴、婚丧嫁娶、计生体检、农村春晚、神九上天、习主席讲话等细节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当今农民的现实生活。焦波老师用独特的视角,不寻常的眼光,让我们从这样一个小村庄的缩影中,看到了大社会、大中国。

冬天,听说焦波老师在沂源县拍摄纪录片,我抱着好奇的心态,先后去杓峪村两次看望他。在村子里我们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地方,没有古建筑,没有奇特秀丽的风景,它和千千万万个农村一样,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没想到,一年后,焦波老师在这普通中,给大家奉献出了这么一部震撼的纪录片,而且 让 我 三 次落泪。

片子为什么能够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甚至很多没有农村生活体验的人都深受感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总结说:“因为这部作品是对生活的思考和提炼,人人都能从片子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们也能从这个村庄找到中国的影子。”

剧中人杜深忠喜欢音乐,想买一个琵琶,喜欢写书法,喜欢买图书,却因为经济原因,难以如愿。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小时候,想买一把板胡,只需5元钱,可家长不舍得。我就成天和家长软缠硬磨,日夜思念那把板胡。我和杜深忠大哥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当时父母也是不理解我,嫌我乱花钱,不好好学习,成天玩。因此,我一下子就被这段情景感染了,很快就融入到影片之中,在杜大哥的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以前,奶奶看到那些贫穷的人,好玩、有自己的爱好,就说“要饭的牵个猴子,玩心不退”.也就是说,一个人,除了要有饭吃、要有衣穿,还都有各自的爱好,精神生活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低估的乐趣,抚慰我们的心灵。

杜深忠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追求要比其他人高,他关心国家大事,对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有自己的见解,但他与农村经济大环境却无法融合。他的爱人嫌他不能挣钱,还想玩高雅的,还在高谈阔论,就说道:“人家有钱的王八坐上席,你无钱的君子下流皮。”这种尴尬的原因,就是因为农民收入普遍偏低,没有享受精神生活的资本。杜深忠和妻子的矛盾,正是农民精神需求和物质现实的矛盾。怎样把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和谐统一地发展起来?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是一部有趣的纪录片。杜大哥的妻子张兆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平常日积月累的老俗话很多,张口就来,两口子的拌嘴,非常精彩。其他村民也是语出惊人,比如,收入不好的时候就无奈地说:“今年盼着明年好,明年裤子改棉袄”;杜深忠将农民到城里打工的情况形容为:“拿着人肉换猪肉吃”;村里有人“杀”百年的古树,卖给城里搞绿化,杜深忠用极为贴切、极为讽刺的语言说道:“这叫剜大腿上的肉贴到脸上,早晚有一天人们会后悔的。”体现了一位农民对环保生态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未来的担忧。对白非常引人入胜。

这是一部让人落泪的纪录片。从杜深忠的女儿结婚的那一刻,我们的心情沉重起来。女儿出嫁的当天,杜深忠拿出来两万元,给女儿,女儿不要,两人来回推辞。懂事的女儿说要一万,那些留给弟弟上学用……此时,我是泪流满面,深深感受到了父女之情。有时候,我想,上帝给我们每一个人的财富也许不一样,但是,上帝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情感却是一样的。有人给出嫁的女儿20万,有人给出嫁的女儿200万,但是,父女之情都是一样的深,一样的重。

出头的磊磊,是大学生。小时候,爸爸有精神病,妈妈改嫁,从小缺少母爱。面对有病的父亲,他说:“这个破家一点意思也没有。”他的大娘多次要他去见亲生妈妈他也不愿意去。其实,谁不想见到自己的母亲呢?只是,妈妈改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一直是他心中的痛。因此,当他见到离开了十八年的妈妈的时候,他一言不发,突然,压抑在内心的委屈和悲伤、又爱又恨的矛盾,瞬间迸发出来,他埋头痛哭。可怜的孩子,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人间滋味,母子之情……

影片进入高潮是村里过年开联欢会,磊磊哭着唱了一首《父亲》:“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伴着悲伤的歌词,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泪流满面……

纪录片,如同纪实摄影一样,焦波老师关注的是社会,关注的是人生。如何发现这个社会,如何认识这个社会,才会使得这部影片更有意义。焦波老师用纪录片的形式,帮助我们理解他们所看到的世界。

“我想表现的就是农民的这种信念:尽管现在还不富裕,但是一直有追求。即便面对无奈和痛苦,依然要坚持和隐忍,这是对生活的执着,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身上最值得歌颂和敬佩的气质,也是当下社会所缺乏的精神属性。”焦波说。沂源县中庄镇杓峪村正是整个中国农村的缩影,杓峪村村民身上展现出来的坚韧、坚持、坚强,正是对中国农民性格品质的最好诠释。

焦波老师带领的剧组居住杓峪村373天,他们七个人中,有六人是20多岁的孩子,从来没有拍过纪录片。但该片却获得包括第十五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纪录片大奖在内的17个国际国内奖项,情节感人,思想深刻,用非常的视角,让我们回想起往事,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影片通过“爱情、亲情、友情”,让我们感到哪一种情都难以割舍,哪一种情都应以珍视。“向中国农民致敬!”纪录片结尾,字幕上一行小字缓缓显现,发人深思。

影片的环绕声音响效果,相当逼真,渲染出身临其境的气氛,使故事情节更具表现力。尤其是最后人物介绍的伴奏音乐,采用了《沂蒙山小调》的变奏曲,弦乐队的齐奏扣人心弦。音乐虽然简短,却是对整个影片的高度概括和故事内容的完美再现,令人回味无穷。

这部作品浓缩了人生,让我们看到了最真实的乡村,在眼泪和笑容里体味到世间的五味杂陈,勾起了乡愁。摄影家贺延光说:“这部作品好就好在能让人在无奈中深思,它是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标本。”

感谢焦波老师,感谢《乡村里的中国》……

篇11:《乡村里的中国》观后感

老实说,看完这部影片后再回头看片名,觉得似乎有点不“合身”,好像一个人穿着又大又薄的雨衣一样,难以支撑。若是叫“中国的一个乡村”,会不会就老实了很多。

当然,这是部很好的片子,它的镜头画面、故事以及人物都可称真实,所表现出的乡村面貌也有很强的代表性。从网上了解到,该片的导演带着剧组成员,就在影片所拍的鲁中这个小山村里,租房而居,一住就是一年多。他们与村民已经混得相当熟稔,因此当镜头对准这些村民时,他们的表情已是很自然。在普通观众的印象中,中国大多数农村也许就是如此。也许……

影片不像以往的中国纪录片那样,它没有刻意的煽情,亦无固定的主题,只是用镜头记录着杓峪村的生活,他们一年四季的劳作,他们的酸甜苦辣,灰暗生活中的些微期盼,委曲求生中的无尽辛酸。影片重点关注了村里的几户农家,事无巨细地记录了夫妻之间的俏皮斗嘴,父子之间的复杂情感,邻里之间的激烈冲突,干群之间的互信缺失。影片以过年始,再以闹新春终,红白喜事,婚礼葬俗,均作了细致的表述。总的来说,呈现了农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纪录片触摸到了现今中国农村的现实。――《守不住的传统,回不去的家园》

为什么不敢完全地称赞这部片子,除了片子与片名给我带来的不符感,其实我更疑惑片子本身内容上的表现力。比如,当镜头对着村民的时候,他们有无自我表演意识,是否会随着拍摄进程慢慢把自己的生活当做舞台,把自己当作演员?比如动作的夸大和言辞的夸张?我觉得若是摄制组不去,村庄里的很多故事可能不会发生,比如磊磊的认母和最后演唱《父亲》、杜深忠真的会去买琵琶。这种自我表演意识,可能损害了影片对原生态的追求。当然,这是个悖论,因为镜头的存在就是对生活的介入,只是程度的差别。与之相关的就是,作为纪录片它有太强的戏剧性。当然,一年下来,村里零零总总的繁杂事情,慢慢有了几条暗线(杜滨才认母、秀才杜深忠的琵琶、与房东有关的纠纷、村主任的工作),也是情理中的事。但是,为了戏剧性就不得不剪辑和舍弃材料,多了趣味性,就会丧失一些丰富性和复杂性。戏剧性既是该片成功的关键,也是它不可或缺的遗憾吧。

另外,对房东一家的纠纷展现的有些零碎甚至回避。不知是因为拍摄困难还是有意回避,影片并未把果苗纠纷和女房东受伤后法律纠纷中的许多问题充分展现出来,而这其实是个可以窥见农村司法困境的典型案例。虽然在中国的大背景下,观众理解女房东的那句“我看透了法律”并不困难,但是影片并未展现出这个看透背后的艰难和悲凉。又比如张某外出务工不幸蒙难,刚入土不久,家里人就为争赔偿款闹的不可开交。影片只是通过张自恩与朋友的交谈侧面交代了这个问题。总体而言,影片是对农村生活的展现,对农民精神世界的深入探讨并不多,很多问题通过杜深忠的牢骚和谈话也能窥知一二,但是个人认为杜深忠在农村不具有代表性。他很有趣,也有见识,但是,与其说他代表了农民的未来形象,不如说他代表了农民的困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平凡的乡村生活是真实的,平凡背后的乡村生活才是真实的。

篇12:《乡村里的中国》观后感

焦波老师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竟然把我给弄哭了,对于我这个不轻弹落泪之人,实属不易。在打算去看这个片子之前,以我对乡村的了解,加之看熊培云的《一个乡村的中国》和梁鸿的《梁庄在中国》等一系列有关乡村的书籍,脑海已经初步有了整个片子的框架,无非是贫穷,无非是农民工,无非是留守儿童,无非是孤寡老人……,但是,等我坐在电影院观看,发现远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简单。

片子开篇就出场了一个风趣幽默的“文化人”杜深忠,他年轻时候热爱文学,曾在鲁迅文学院深造过,写了无数篇未发表的文章,但是命运弄人,老杜的作家梦并没有实现,他又回到沂源县杓峪村,老老实实的做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几十年过后,当媳妇在家里翻出他年轻时候写的手稿,他自嘲道:“那时候写的东西太幼稚了……”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不由的想起了我爹,前年患癌症去世,他年轻的时候,也像老杜一样喜欢文学喜欢看书喜欢写东西,曾经写了一部有关我们村庄的小说,名字大概是《金堤河的故事》。他在天津做工的时候,拿给一个著名的出版社社长看,社长鼓励他继续写下去,但不久,爷爷突然去世,他早早的回家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理想也从此中断。只有在闲暇时,他才读读书练练毛笔字,我曾经无数次设想过若是爹有一个好命,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艺术家。

老杜不重金钱,常弄些舞文弄墨之事,他媳妇因为此事不知道跟他吵了多少次架拌了多少次嘴。老杜骂他媳妇是臭娘们,艺术对她来说只是对牛弹琴。老杜以水代墨,以光为纸,在门前练习书法,他把门里铺进来的两平方阳光,比作宣纸,水在光里生字,而后就了无痕迹,何等美妙生动。老杜除了爱写毛笔字外,他的最大愿望就是买一把琵琶,他对琵琶特别亲。经过长期的软磨硬泡之后,媳妇终于答应他买琵琶,买琵琶花了将近六百块钱,但他却隐瞒说只花三百多块钱,但最终被媳妇知道,一顿好生数落。一个拿锄头镰刀的手,怡然自得的玩起了琵琶,不得不叫人佩服。

老杜除了文学艺术天赋之外,还有一语中的鞭辟入里颇具幽默的说话绝活。“挖大腿上的肉贴补脸上”来评价村中老树卖到城里之事;“人命来还工钱”来评价农民外出务工之事;“农民并不是真正的土地和村庄,只不过是被迫无奈无法逃离”等精彩之句均是出自他的口中。像老杜和我爹这批农村人,不屑于世俗,不工于心计,找寻着一点自己的生活意义和乐趣,保持着朴素善良自信乐观和风趣幽默之心,在生活重重的重压下,着实不易。

说完了老杜,再简单的说一说片子中其它人物。村委书记张自恩四十多岁,个子不高,是杓峪村的村支书,最基层的乡村管理之人。对于村里的这类官员,在我的见识中,他们多是花钱买上去的,当上官之后,狠狠的捞一笔钱,落下一堆烂摊子酒足饭饱之后,拍拍屁股走人,当官跟做生意一样,起早贪黑人前马后无非都是为了一个钱字。但是张自恩这个村支书却当得有点憋屈和亏本,每个月只有一千多块钱几乎是少得可怜的工资,按其他村干部话来说,那点钱还不够摩托车的加油钱呢;每天面对的尽是一些街坊四邻的鸡毛蒜皮之事,升官发财之时却是鲜有见到。村里修路之时,因为一棵树的原因,惹怒了张光地,他说要弄死张自恩,张自恩也说要弄死张光地。张自恩虽然是村支书,但在张光地眼里也不是,张自恩说张光地光棍一个,他死了还有人哭丧发送,而张光地死了连个哭的人都没有。两人相互谩骂互不妥协。但是过年的时候,张自恩依然把政府的补助送到张光地的家中,“公家是公家的事,个人是个人的事,按辈分我还得管你叫叔呢”,说完话,他把钱送给张光地,张光地无言,只是不停的在案板上剁肉,所谓的仇恨,突然见消融殆尽。为张自恩暗自叫好,真爷们。

老杜、村支书说完,再说一说磊磊,他二十出头,村里出来的大学生。小时候,爸爸犯精神病,妈妈另嫁它人,从小缺少母爱的磊磊,一直是沉默寡言很少跟父亲交流。一次爸爸无端跟人打仗,磊磊像家长一样训教父亲,“这个破家一点意思也没有”磊磊说道。说归说,但磊磊却是深爱着爸爸和这个家。当他拿到了导游证,他高兴的第一时间告诉了爸爸。后来大娘领着他见到离开了十几年的妈妈,他依偎在妈妈身边埋头痛哭,不住的抽泣,我知道那一刻他的所有的委屈和悲伤,终于酣畅淋漓的哭出来了。男孩只有经历过磨难,才会变成男人。村里过年开联欢会时,他突然当着全村所有人的面,唱了一首筷子兄弟的《父亲》,以前我爹在世的时候,我经常听那首歌,但爹走了以后,再也不没有听过一次。是的,我怕听到那首歌我会哭。“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想让你再变老啦,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伴着悲伤歌词和低沉的女声哼唱,脑海中不断的涌现爹生前的画面,是的,那一刻,我哭了,哭的稀里哗啦……

纪录片结束的时候,焦波老师出现在现场跟观众互动交流,我第一个站起来给大家分享了跟焦波老师的缘分,高中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俺爹俺娘》,为焦波老师三十年如一日给爹娘拍照片而深深感动落泪,受焦老师的影响,大学的时候,我很早的就买了一台DV,寒暑假回家的时候,一有空,就给爹娘录像,虽然爹娘有时候说给他们录像没啥用,从开始拍,就再也没有停下来,爹走了之后,关于他的影像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纪录片的真正价值在于用温度影响了一个人和他的一生,感谢焦波老师,感谢《俺爹俺娘》,感谢《乡村里的中国》……

篇13:《乡村里的中国》观后感

杜深忠固执的说道:“我对土地没有一点感情……这个土地不养人……”我不禁一颤,不禁一叹,不禁无奈、无助、思绪乱做一团,就像幸福的幻象被丢在了泥溷中……

前几日看了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很偶然的开始,很暗淡的结束。看完全片后躺在床上思绪久久不能平息,随手在手机上百度了这个纪录片,随意搜索,得到的.结论却让人惊叹,没有想到该片在豆瓣上居然有9。4的高分,更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无数的年轻人讨论着这样一部纪录片,这样一部完全描写农村题材、展现农村现实问题的纪录片。不免感叹,原来当下人们那一半魔鬼的面庞都留在“抖音”里,而天使的一半同样保留了下来,化为了善良、理性、正直,而后留在了这样一部纪录片的讨论区。

纪录片描写了山东淄博一个叫沂源的小农村,据说是导演焦波的故乡。全篇依照中国传统季节――惊蛰、大暑、秋分、寒露、冬至等时令展开了叙事,镜头记录着这个小村庄一年里发生的故事。

开篇邓丽君小姐甜美的歌声从乡村大喇叭里传了出来,杜深忠在家里的水泥地上练书法,当晨曦温暖的阳光装裱在杜深忠写满字的地面上时,脑海中竟然出现了“空谷幽兰”般的感觉。杜深忠――一个背负着理想,与命运抗争了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一直想离开土地但却从未如愿的地道农民,还有他那位比他还地道的农民妻子。杜深忠想学二胡,被他的妻子数落为“五音不识”。然而戏剧化的一幕则是他那满身乡土味的面相、表情、服装下居然隐藏了一颗充满诗意的内心,每每回想起这一点,我便有着无限的感动,被杜深忠的理想而感动,被他坚韧的毅力,诗一般飘摇的性格而感动。于是他得逞了,谎言之后他终于花了一笔巨款买了一个琵琶,而他成了一个“奇葩”。浑身乡土、蓬头垢面,充满污垢的手里捧着的是一个琵琶,他甚至根本不会弹奏,也从来没有触碰过这个乐器,但此时他的梦想实现了,这个“美人”已经躺在了他的掌心。再后来我听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一种认命般的抱怨,他对自己的儿子讲:“这辈子,你妈妈她从来不认识我,他根本不知道我是谁,不明白我想做什么,而她也不知道她自己想要什么,这是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字里行间充满着怒愤,似乎在抱怨他的老婆是一个俗人,永远不懂他,不懂他对生活的追求。然而,此刻他的妻子却腼腆的笑了,说道:“我那时候寻思着你爸爸是个文化人,有希望,所以我不能拖他的后腿,尽量支持他,谁知钱糟蹋了不少,功夫搭了不少,他却一辈子一事无成,一场空……但实际上我在心里很敬佩你爸爸,我之所以和他吵架,就是因为我想在家里有一点地位,如果不吵我在这个家里将一点地位都没有了……”多么淳朴的表达,杜深忠的妻子就是这么智慧的刷着存在感,一刷就是一辈子,这种策略远远的甩下了当下明星网红刷存在感的技艺好几条大马路。

除了杜深忠和他妻子的故事,接下来是村长张自恩,一个朴实的、出生于农民阶级的现役农民阶级中的“领导”,从头至尾张村长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官员,但他的每一天却“举步维艰”。贫瘠的土地、微薄的薪水、窘迫的生活、无知的村民,所有的一切都足以让他那粗犷而简陋的智慧难以暇接,但他依然坚持着、奋斗者,充满希望的做着他的官,尽管村里依旧有其他村民觊觎他的官位。

张光爱与张光学,貌似是一个族,一个辈的亲戚,却为了我始终都没看明白的矛盾打了一整部影片,差点还闹出人命。每次他们矛盾升级过后,纪录片中的电视画面都会播放出领导人讲话,神五上天的画面,表征着一片和谐的社会景观……

记得20xx年看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中国的大事是在农村,中国是一个乡村社会,自古以来乡村中国的基因已经根植于血液,乡村问题、农民问题如若解决不好,很难说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纵观当下社会上的各种西方话语、现代的技术,金融、资本、货币、融资、上市、股权、精英、贵族、上流社会等一批批表征西方话语的词汇充斥着整个社会,每个人都俨然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有财富的人,懂华尔街套路的人。其实呢,骨子里都没有换掉“乡民”的血统。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更是将中国社会的文化基因描写的一清二楚,中国社会的文字、文化、伦理、道德、格局、秩序、政治、权力、话语、知识、血缘、地缘……无不表征着乡村的印迹,乡村代表中国、乡村彰显中国,乡村的问题才是中国的大问题,解决了乡村的问题,才能真的说出“厉害了,我的国”。

篇14:乡村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乡村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今天去参加了著名导演焦波的讲座,观看了由他导演的一部影片——《乡村里的中国》。这是一部还未公开上映的电影,在北京就是好啊,近水楼台先得月。

这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展现中国农村现状的记录片。看着一幕幕不加修饰的场景,听着一口地道的乡音,俺也仿佛走进了农家小院。这里的喜怒哀乐,没有表演的痕迹,演员就是村民、邻里乡亲、村主任,不要化妆,没有台词,全是真实的表现。杜深忠与妻子的多段对话非常精彩,他手里摆弄着二胡,心里却想着琵琶。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竟然有这样的追求,说这是他多年的心愿。妻子不理解:“那琵琶是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裳穿呢?”“你不懂,人需要吃饭,人的精神也得喂饱!”“俺不知道精神,俺就知道不吃饭就没精神!”这就是生活中的语言、表现。后来,他还是背着妻子花680元买回了琵琶,并且虚报价格,说是480元。妻子不免心疼:“500块钱能买多少东西啊?家里油盐酱醋那一样不用钱呢?儿子上学还得交学费呢!”抱怨归抱怨,杜深忠依然我行我素。最后,他终于抱着琵琶出现在村里的联欢会上,并且别人都谢幕下台了,他还坐着那里不动,直到别人催他快走。还有村民之间发生纠纷,面红耳赤,剑拔弩张,甚至动了手,惊动了派出所,其实就是现场抓拍。整个影片都是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没有加工的`原生态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个创新。这样的作品,老百姓喜欢,爱看。尤其是农村出来的人,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喜欢真实,淳朴。真实才能体现美。影片中的悲喜感染着每一个观众,大家随着他们悲伤,随着他们高兴。看着那家徒四壁的屋子,烟熏的变成黑色的墙壁,还有外出打工丢了性命的中年男人的丧事,让人觉得心酸。农村人真的很不易啊!他们是社会的最底层,是被改革浪潮拍上沙滩的小石子。杜深忠语出惊人:“我是农民,但我从来就不爱土地,是无奈!”这话还是第一次听说。是啊,谁不想住高楼、坐小车呢?谁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劳作不完的黄土地呢?他们每天忙忙碌碌,从春忙到秋,就拿果树来说,从开春的剪枝,到开花后的人工授粉,再到出了果实的纸袋保护,都得爬上高高的树枝操作,他们已是5、60岁的人了。年轻人不是上学就是打工去了,可是好不容易到秋天采摘下来红红的苹果,却为推销不出去发愁。在地里搭个棚子,日夜守候,家里人给送饭,直到买家上门,再三砍价,不得不很不情愿的低价出售。辛苦一年的收入顶不上出去打工两个月的工资。再说玉米地,辛苦大半年的玉米棒子让獾子吃了不少,杜深忠的妻子非常心疼,他对也在旁边掰玉米的丈夫说,“你看多可惜呀,下点药把獾子药死吧!”丈夫说“那可不行,獾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国家保护动物?咋不保护人嘞?······”真让人忍俊不禁。看着这一幕幕场景,俺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虽然劳作形式不同,但生活水平相当。悲伤和笑声过后,发人深思。

话说回来,敢于把这样的现状、这样的语言搬上银屏的有几人呢?非焦波莫属!他是那片土地的儿子,他心中装着那里的父老乡亲,也愿意为自己追求的事业奋斗不止。他的善良、执着、敬业、奉献精神让俺钦佩,俺愿做他的粉丝,他的支持者。同时还要谢谢他,感谢他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精神大餐。这场电影,比美国大片和故事片留下的印象要深刻的多。每场电影完毕,观众都沉浸其中,不愿离去。焦波老师赶到现场,与观众交流,探讨。他谦逊的倾听观众的意见,和大家畅谈他的创作体会,直到下一场放映的时间到了,大家还边往外走边一直围着说个不停。俺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除了问题,还必须留个合影。这是俺与名人的唯一一次合影。

期待这部记录现状的佳作早日公开发行上映,让国内甚至国际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农村。

篇15:山村里的故事:背山灰

人民公社时代的生产队,村民们以挣工分获取一年的报酬,那时一般情况下一个壮劳力每天出工获得的“工分”为“12”分,除了农忙时的“包工制”下,每天的工分有“12”分变成“24”分或更多,我的家里只有父母出工养活着一家六口人,而每逢年底生产队决算时我家都是“短欠户”,所谓“短欠户”就是倒欠生产队的钱,需要给队里缴清所欠款才能获得一年生产队分给家里的粮食等等,每天下午饭后我们这些孩子们都要拿着“记工手册”到生产队院子里记工......

“记工了——记工了——”

下条村生产队的记工员是张先,他每天晚饭后一出自家的门,就大声地喊叫,我们听到这个喊叫声赶忙拿上“劳动记工手册”到生产队里排队,别人家里的记工手册上是几个名字,因为他们劳力多,我家里的“劳动记工手册”上只有母亲的名字,因为父亲是赤脚医生,他的报酬在中泉大队所属的三个生产队分摊,所以不予记工。

工分记完后,我们几个年龄相仿的童伴便在生产队门外的大粪堆上玩耍,因为即使摔了也不会绊得太疼,记得最深的是玩的“上高楼”游戏,八九个孩子分两组,每组将一个人撑在上面,两脚分别轮换站在下面人肩膀上,看哪一组坚持时间长,输了的一组必须背着赢了一组的人在场上转圈圈,背不动的就要承诺将自己最好的玩具借给赢了的人玩一天,那个时候我们喊对方从来不叫大名,直呼小名字,我们几乎都抢着要“尕来”(李能俊的小名字),因为他个子小重量轻,他也每次都愿意和我们一组,我们一组搭配的人就是我的几个叔叔或爷爷(李成武、李延武、李杰武、李文刚等),“领头”人是“秋葫芦”(李宗明小名字),他个子高力气大。李学武(笔者叔,现为国画家,小名字就不说了,呵呵呵),他年龄比我小4岁,即使输了我也不让他背,就想借他的“铁环”滚一天,他的铁环是村里最好的,铁环上还套着几个小小的环环,滚起来“擦啦啦,擦啦啦......”的响声很好玩,我们都羡慕他的铁环,当然有时我也缠着他,让他把铁环借给我玩玩,他从来就没推辞过,因为我是他侄子,我滚铁环的技术就是从他那儿学得。

一天晚上玩罢游戏后,我的叔叔们提议要给家里去挣工分,说这是去朱家台(地名)比以往多,因为我们都是“短欠户”所以我们一直表示赞成。

翌日星期日,我们背着家里最小的“背斗”(用笈笈编制),在妇女队长俞从桂的带领下,带着午餐(炒面)步行到离村十多公里的朱家台,上灰的都是妇女,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孩子,每次只能背四五锹的山灰,往地里倒灰是下坡路,我们每次都是跑着到地里将山灰倒下,俞从桂队长总是说:

“娃们,慢一点,这样跑会挣下得......”(古浪方言意思是会把人的肺功能破坏了),地里有专门散灰的,散灰也是一门技术活,要将灰散匀,这样庄稼的根部才能充分吸收肥料的营养。我们为了多挣工分,还是如此往返地背灰,每个人脸上布满了灰尘,只有一双眼睛是黑黑的,嘴里的牙齿是白白的,鼻子里擤出来的都是泥糊糊,那个时候根本就不戴口罩,一天下来,我们将一个大大的山灰堡背完了,晚上去记工分时,张先专门在“劳动记工手册”的姓名下填写了我的名字,当日我们的工分“24”分,还盖上了他红红的印章,我们高兴的不得了......

从那以后我们这些童伴们只要听到包工制,我们都会组成一个组,抢着挣工分,而每年的秋收,或割麦子(水地)或拔田(收旱地里的麦子),我们的记工手册上都会出现“24”、“36”分的工分......

篇16:山村里的故事:“放驴娃”

“驴赶者来......”,每逢春夏秋季的清晨,下条村里从上到下总会传出这句吆喝声,农户家听到这吆喝声赶紧将牲口圈门打开,驴自己会出门,溜达到村里那条长长的土路上,找着自己的伙伴,亲热地互相啃着脖子,而下午回来时又在村里连续不断地大声喊着:“赶驴来......”

在我的记忆里村里人大多数人家养着驴,当然骡子也有,因为骡子脾气操,不好喂养和调教,若驴下了骡子一般就会卖给生产队里用,不管是骟驴还是草驴,而当时的驴负担着农户一家所有的重体力活,往自留地里垃粪、驮煤、推磨、犁自留地等等,这些活儿缺驴不可,而要想使得驴能干好这些体力活必须让驴吃得饱吃得好身体壮,所以生产队里专门挑选了耐得住心、熬得住日、下得了苦、不怕脏的年轻人来担当此任,因为特别是夏秋天,庄稼地里的农作物长得绿绿的、嫩嫩的,冷不防驴立马跑去钻在地里大吃一顿,这就需要放驴人身强力壮,跑得快还有打得准的本领。放驴人为了能够征服那些调皮捣蛋的驴,他们都制作了一个叫“抛肚子”的抛石工具,是专门用来打那些调皮的牲口用得,此物是用羊毛线构制而成,中间编制成一个椭圆形的小肚兜,外面缝制上一层薄薄的皮子,一头用毛线钩织成粗约一公分的带子并钩织一个用于套在手腕的毛线换,另一头为粗约一公分的毛线带子,打驴时将毛线环套至于手腕,中间肚兜内放一小石子,然后抓住那头合在手中,在空中从下往上使劲转圈,等到离心力加大后根据驴的远近掌握好在哪个切线处放开那条毛线带子,这时石子儿“嗖”得一声快速飞向被打的那头驴,那个准头很少有人做到。

我们村的“放驴娃”是李文彪和张宪,那个时候他们也就十七八岁,他们可认真呢,若早晨发现驴的数儿不够,便立马从驴群中看出谁家的驴没赶来,便到那家门口大声地喊:

“狗剩子哎,快把你家的驴放出来......”

“哎!.......嘚......”

那家的门口里“噔嘎噔嘎”驴就会跑出来。如果哪家的驴赶不来,家里的女人们赶紧跑出来就说:

“我们掌柜滴(丈夫)今日配驴去了......”

张宪很是逗笑,他立刻接过来说:“到底谁配驴去了?”

农家的女人们反应也很快,哈哈一笑......,庄户人家不讲究语法,但说出来的话表达的意思其实说都懂得。“配驴”(古浪方言),就是给草驴配种,因为骡子力气比驴大,所以生产队里用于拉皮车的牲口基本都是骡子,大多人家都将驴赶到别处或是本村,与儿马交配来产骡子,以此卖个好价钱。

李文彪和张宪放驴也很爱面子,总怕别人说他们放得不好,每逢春季驴都要换毛,他们拿着一把“刨子”(古浪方言),就是用钢锯条制作而成的铁刷子,在驴的全身上来回刷毛,那些驴显得很乖也很舒服,换了新毛的驴浑身毛发贼亮显得精神,村里的牲口在他们的放养下各个体肥膘壮,外村人看见咱村的驴群,总是夸奖说:“下条村的驴放的好啊!”,想买牲口的总要打听下条村人有没有卖的。他们也很敬业,遇到谁家的驴在当天下驴娃子或是骡子,他们总是等到大牲口添干崽子身上的胎衣后,扶起来给崽子贴奶,午后回来时便背在一个大大地毡袋子里交给农家主人。

农家饲养的驴要说驮煤是最吃苦的,因为用牲口驮一次性就能解决家里一年的用煤,下条村人当时一年四季的烧煤主要来源就是小直沟垴的肋扒屲、西靖的古山墩、干城的大峨岜等地,相距村里一个来回就是百公里以上,所以哪户农家若要驮煤去,总要在村里挑选最壮的牲口去,起码要七八头驴,只要一张嘴谁家都会将自家的驴借给用,按庄户人家的说法叫“偏工”,同时还要借给用于装煤的毛或布口袋,一般一个口袋能装三斗或四斗煤,驮煤前提前必须给“放驴娃”打招呼。

到了秋季山地里的庄稼已基本成熟,散发着一股股麦香味儿,个别贼驴不喜欢啃着吃矮矮的青草,为了能享受更麦香的美味,总是乘放“驴娃们”不注意立马跑到田地里猛吃庄稼,总有一些驴因偷吃而得“结症”(就是吃的草将肠子堵住了),一次一户人家的驴偷吃庄稼后起卧不停,又是蹬蹄又是刨地,李文彪赶忙赶着驴跑到村里,刚进村卫生所的大门,就大声地喊道:

“李大夫(笔者父亲,专业兽医),快看看这驴怎么了......”

我父亲立马从卫生所出来,发现那只驴仍在刨地蹬蹄,浑身流着汗水,父亲拿出一条麻绳,将驴的两只后腿拴在四个木桩的格子里,挽起袖子将手从驴的肛门里伸进,一会儿掏出一疙瘩麦杆,接着冒出一股稀粪后,驴再也不刨地了。

父亲说:“这下好了,亏您赶得及时,在迟就没救了......”

“咋回事?”

“驴结住了且是前结这个必须掏,掏的不及时驴就结死了,如果是后结您赶到这里经过奔跑后可能也就开了......”

如今村里再也没有“放驴娃”了,而驴也越来越稀少了,“黔无驴”的故事有可能再一次载入中国的现代故事里......

相关专题 观后感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