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

zhaife03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zhaife03”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共15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

亮眼看世界!“子路小学首届教师素养大赛”活动将我们的视野带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通过三天的学习,大赛的精彩令我深有感触,收获不匪。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学科,天文地理,世间万象,应有尽有。而教师是很好的语文课程教学资源,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对引领学生在多彩的学习形式中步入语文课堂,对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提高语文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试想,一位教师兴趣爱好广泛,能书善画,知音律,懂体育,这些会成为他吸引学生、丰富教学强有力的工具,语文课堂会因此精彩纷呈,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也是意料之中的了。本次大赛中“朗读展示”、“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及“课堂教学展示”四个部分就给参赛者搭建了一个展示特长的舞台。

这是一场多么精彩的比赛啊:他们不是播音员,却在只有十分钟的准备后,把文章读得像播音员一样悦耳动听;他们不是书法家,却在没有事先练习的情况下,写出了布局得体、令人赏心悦目的粉笔字……他们是我的同行——和普通的语文教师一样,他们在三尺讲台上用青春为祖国的明天搭桥建路;他们的出色在于比起普通教师有了更多的教学筹码,有了绝对的'优势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谱写出更完美的篇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的诸多闪光点是我今后努力攀登的更高阶梯,他们的些许不足是我面前一面警示的明镜;他们的优秀是以智慧和勤奋奠基的,今天的荣耀正是他们昨日付出的回报。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一名小学语文好教师,乘上用“勤勤恳恳”作为动力的车,觅提高素养的源头活水来浇灌课堂,和学生一起走上一条多彩的教学之路。

篇2: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作文

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作文

为期三天的教师素养大赛落下了帷幕,而这次素养大赛举办的形式,参与过程的感受,却让我一直回味。结合本人的自身特点,觉得自己有以下及点需要加强:

一、理论的加强

这次素养大赛,和以往比,添加了理论和朗读,在理论问答上,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理论欠缺,在作为智囊团成员帮助解答理论题目时候,感觉自己思路不清楚,好像茶壶里煮饺子,说不清楚理论依据,感觉汗颜。和这段时间读书少有关系,天天忙于琐碎的事物工作,书读的少,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一些先进的前沿理论,感觉充电太少。从今天开始,每天还继续回复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用心品味,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

二、课的设计以及课堂的.调控方面

这次素养比赛,我们年级组参赛的内容是《速算与巧算》,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考虑不够全面,仅仅是想着把简便计算的计算技巧给整合一下,归类为几个解题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上完这节课,再通观课堂,感觉内容不全,处理方法雷同,仅仅是老师找不同类型的题目,而忽略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老师太强势。和听课老师结合意见,他们的建议让我茅塞顿开:数学课,一定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能找到哪些数学模型,学这节课的目的是做什么,怎么样才能让一节课由浅薄上得厚重一些,课本上是以乘法运算定律为依据进行的一条线索进行分类整合,而我们要把所有的运算定律整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举例子,让学生在生活中找题目,符合该运算定律的题目,这样这节课的设计才能更饱满。同时也避免了老师找题目进行题海战术。

在课堂调控上,感觉这方面还是有欠缺,有时候学生出现问题,老师就喋喋不休地讲了起来,而不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这方面还需要更努力。

通过这次素养比赛,感觉到欠缺的很多,学习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篇3:《全国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作文

《全国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作文

作为一名刚踏入教学文坛的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努力啊,有种“唯恐跟不上时代”的危机感。有幸观看了书面版的大赛,感受素养大赛的全过程,那可谓“精彩”啊。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谈谈以下几点我的体会: 首先,教师们扎实的基本功让我折服。这不仅只是像我们刚上师范学校那会所谓的基本功三笔字这么简单的要求,要当好一名优秀的教师还需要的是全面的综合素质。这次大赛分几个部分进行:朗读、粉笔字、才艺展示和课堂展示。带给我体会最深的是朗读和课堂展示。教师就应具备“三寸不烂之舌”,教师轻松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我突破自身素质的.着眼点。 其次,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示让人叹为观止。没有“内涵”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彩排“不出来的。大赛要求的都是教师面对陌生的学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达成的一种师生融洽的氛围,除了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外,让新课程标准理论指导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观后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自然的过渡语,巧妙的课堂提问艺术,个个展示她们的教学特色,这些都是我钻研探究,不断努力的方向。

再次,落实到平常的生活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要求自己,做到,每教完一篇课文,都要真正反思,寻找课堂中的亮点与不足,不断地从实践中提取经验,这不仅让自己的教学得以改善,还将有利于自己的知识上升到一定理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并且还要做到做好。这是我的座右铭。感谢这次大赛带给我的深思。有个小问题,为什么本次大赛不设在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呢?让我们这些未能亲临现场也能一睹风采,感受现场气氛,让更多的教师受益,那不是更好吗?

篇4:教师素养大赛主持词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创新、新课程的深入,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的职责不再仅仅只是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求教师一专多能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连镇镇文教室多次举办青年教师教师素养大赛,为我们广大的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今天我们举行的是连镇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

首先说一下计分方式:有7为评委分别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5各分数的和就是这个教师的得分,分值是100分。

上课是我们老师的基本功,第一项我们将要进行的就是说课,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和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说一节你最得意的一节课,时间不超过5分钟。

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读与写,作为教师除了写一手好字外,也要有高超的朗读技巧。面对优美的文章,如伯牙遇子期,只有懂得品读它的人,才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大赛第二项:朗读展示。比赛规则:14位选手以抽取的比赛顺序号取得比赛题目,依次参加,每位老师有3分钟的熟悉时间,现场准备。上位选手上场,下位选手准备。

一块黑板是搭起老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桥梁,写好一笔规范、优美的字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第三项:书法。每位教师按要求在纸上写出文字,写完后交上,由评委打分。

作为教师,我们固然要有严谨的教育教学态度,也要有广泛、高尚的兴趣爱好。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教师,平日看似平淡无奇、默默无闻,实则藏龙卧虎、身怀绝技。

第四项:才艺展示。可选绘画、唱歌、舞蹈、器乐、书法、朗诵、曲艺、戏剧表演等形式,每位选手任选一项,内容自定,须与教育相关。时间不超过 5 分钟。

闭幕词

尊敬的各位老师:

素养大赛所有日程已经结束,经过半天激烈的比赛,相信每位参赛教师都会有所收获,你们精彩的表现也给我们在场的所有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老师们,

大赛的帷幕已悄然降落,我们的耳边,智慧之音还在回荡;比拼的氛围已接近尾声,我们的眼前,思想的火花还在跳跃;今天,我们在竞技舞台上展示智慧,挥洒风采,明天,我们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播种希望;更新理念,提升素养,是我们的初衷;改变生活,创造精彩,是我们的愿望;我们挥洒着汗水和泪水,一路走来!我们呵护着幸福和希望,奔向明天!

连镇镇小学特岗教师素养大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篇5:教师素养大赛主持词

(一)

尊敬的领导、专家,亲爱的老师们:

上午好!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丰收的季节,我们迎来了光泽县首届教师素养大赛。首先,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莅临本次大赛现场的专家领导,他们是: ,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分别是:

本次参赛的 12 位选手是来自光泽县四所城区校和七所农村中心校的语文老师,他们是各校经过层层选拔,好中选优的优秀教师代表,他们将在这个舞台展示个人的素养,展现各校的风采。本次大赛分“课堂教学展示”“朗读展示”“才艺展示”“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答题”五个部分。所占分值分别为“课堂教学展示 60 分”“朗读展示 10 分”“才艺展示 10 分”“书写展示 10 分”“知识素养答题 10 分”。今天展示的是第一部分“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教学展示”的规则是:上午展示的是低年级组课堂教学。下面请 1 号选手做好准备

1 号选手执教的是人教版课标本第册的课文,所用学生是实验小学年班的孩子们。请 2 号选手做好准备。

(二)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上午低年级组老师们活泼、灵动的教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午我们将欣赏中高年级组的课堂教学展示。首先上场的是号选手,他执教的是人教版课标本第册的课文《 》,所用学生是实验小学年班的孩子们。

(三)

尊敬的领导、专家,亲爱的老师们:

上午好!

金秋送爽,火红的枫叶,浓浓的秋意,给我们捎来丰收的喜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光泽县首届教师素养大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次大赛分“课堂教学展示”“朗读展示”“才艺展示”“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答题”五个部分。所占分值分别为“课堂教学展示 60 分”“朗读展示 10 分”“才艺展示 10分”“书写展示 10 分”“知识素养答题 10 分”。昨天, 12 位参赛选手在实验小学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今天上午将进行“朗读展示”“才艺展示”“书写展示”。带给我们的将不仅是视觉听觉上的冲击,更是精神上的享受。

下面请允许我隆重地介绍莅临本次大赛现场的领导、专家,他们是:

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分别是:

接下来进行的是“朗读展示”,规则是:

多才多艺是许多社会人士对小学老师的印象,更是老师们追求的梦想。下面进行才艺展示:

才艺展示串词

接下来上场的是文昌小学选送的号选手元美英老师,她表演的才艺表演是电子琴弹奏 《金孔雀轻轻跳》,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音乐,走进傣族的村寨,走到凤尾竹下,去欣赏金孔雀的美妙身影。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 《小小竹排江中游》,是70 年代中国儿童红色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它曲调活泼、欢快,格调昂扬向上,很容易让人想起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动人场面。自它传唱以来,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斗志。古筝曲《小小竹排》就是由这首歌曲改编的。下面请欣赏号选手,鸾凤中小宋翠梅老师 古筝弹奏 《小小竹排》

友谊,是一把雨伞下的两个身影;是一张课桌上的两对明眸;是宏伟乐章上的两个音符。没有友谊,生命之树就会在时间的淘声中枯萎,心灵之壤就会在季节的变奏里荒芜。歌颂友谊的歌曲让人百听不厌。下面请欣赏号选手,司前中心小学的樊林烨瑾为大家带来的 电子琴独奏 《友谊地久天长》。

《北京的金山上》最早取材于西藏山南地区古老的祝酒歌,名字就叫《山南古酒歌》。全国解放后,当地民间艺人扎西为了表达藏族人民对毛泽东主席敬佩和新中国的赞美之情,重新为这首古老的民歌新编了歌词,并取名为《北京的金山上》。 这首歌抒发藏族同胞对党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下面请欣赏号选手,李坊中心小学危艳老师 演唱 的《在北京的金山上》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位母亲,一位是生我们的母亲,一位是祖**亲。不管身在何方,不管境遇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母亲,不能忘记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下面请欣赏号选手,华桥中心小学傅再平老师为大家 演唱 的《我的中国心》。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下面请欣赏号选手,杭西小学曾月艾老师的 诗朗诵 《春江花月夜》

优美的旋律,清新的歌风,演绎了万年绵长的幸福。请欣赏号选手,镇岭小学的邱宝英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歌曲 《幸福万年长》。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所传承的是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他人的文化精髓,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自身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在日常生活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请欣赏 号选手,寨里中心小学雷冬英老师的茶艺表演 。

手影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奇葩,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独树一帜,其内容具有多维度的教育意义。通过形似的手影游戏,可以启发儿童的联想思维。引手影表演入语文课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着极浓的趣味性。下面请欣赏号选手实验小学的邱海珍老师带来的手影表演 。

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的诗如其人,以飘逸闻名天下,丰富奇特的想象,雄健奔放的风格,瑰玮绚丽的色调,清丽自然的语言,令多少文人墨客掷笔长叹。《将进酒》就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将进酒》倾诉了一片赤子情怀,报效祖国从来就是他最伟大的理想。下面请欣赏号选手,来自实验小学的吴美玲老师的诗朗诵和书法表演 。

为了谁,我们手执粉笔驰骋三尺讲台;

为了谁,我们怀抱课本渴望桃李芬芳。

为了下一代,为了祖国更加璀璨的明天。

下面请欣赏号选手,崇仁中心小学官招勇老师的舞蹈 《为了谁》。

钢琴,一门高雅的艺术。它优雅,它飘逸。那华美的音符,承载着爱的详和,如轻柔的丝绸,款款流动,又如轻曼的银光,徐徐绽开,任何听者都会被挟裹其间,挥去所有的浮躁与欲念,过滤出生命本真的律动,心灵和谐的在这音乐的磁场中款款舞蹈!下面请欣赏号选手,止马中心小学黄坚老师的钢琴演奏 《梦中的婚礼》

(四)

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下面进行知识素养答题,规则:

大赛的帷幕已悄然落下,思想的火花还在眼前跳跃,智慧的音韵仍在耳畔回荡。今天,我们在舞台上展示素养,挥洒风采,明天,我们在讲台上播种希望,传递智慧。光泽县首届教师素养大赛到此结束,祝愿老师们明天更精彩!

篇6: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3月26日—3月29日,第四届“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活动在六朝古都南京举行。这是一次小语界隆重而热烈的聚会,这是一场激情与智慧碰撞的饕餮盛宴!我有幸与七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语人一起,置身于火热的比赛现场中,徜徉在美轮美奂的语文世界里??“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是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市教育局承办,大赛每年一次,今年已是第四届。本届大赛,一共有来自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名选手参赛。比赛分两组进行,设有金陵河西及南京林业大学两个会场。我们(合肥代表团,合肥市教研室刘学山老师,六安路小学张主任,双墩中心校董飞虹老师,)所观摩的是金陵河西分会场比赛盛况。台上,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台下,专家妙语连珠,轻松点评,令人如沐春风,眼界大开。短短三天的观摩活动,我看着、听着、思考着、收获着,感到精神十分富足,不虚此行!

序幕

活动伊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付宜红女士致开幕辞,她高度肯定了举办素养大赛的意义所在,即用实际行动诠释和解读素质教育的精神,通过提升教师的素养实现对素质教育的有力推进。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文海致欢迎辞,向大赛表示热烈祝贺,向到场来宾表示欢迎。原国家督学柳斌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认为,有了小学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后才有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了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后才有国民整体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后才有健全的国民。”这番话让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更负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他还呼吁:“语文教学应当重视诵读,语文课要返璞归真,要让语文课回归朴素,回归朴实,回归本真。”是啊,语文课姓“语”,所有语文老师都应该记住这一点。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去触摸语文,让学生沉浸在字词句篇的语文世界品味快乐,使听说读写能力在积累中提高,在提高中积累,最终形成语文素养。

诵读——生动悦耳

参赛选手的诵读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选手依次展示了他们精湛的朗读技巧,《田忌赛马》、《金子》、《新年的礼物》、《天安门广场》、《寓言三则》、《推敲》、《晏子使楚》、《秘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匆匆》、《一路花香》、《放风筝》、《观潮》、《师恩难忘》、《北京的春节》这十五篇作品题材不同,风格各异,但选手们用充沛的感情、悦耳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带给听众美的享受。他们有的表情自然,仪态大方,动作协调舒展;有的吐词清晰,字正腔圆,表达流畅,神采飞扬;有的从容自然,舒缓有致,娓娓道来;有的语音纯正,声音甜美,活泼俏皮......他们鲜活了人物,立体了景物,深刻了道理,浓厚了真情,感动着自己,也感染着他人。朗诵结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主持人虹云老师做了精彩点评 ,她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朗读的音乐性,也就是声音得有起有伏,有高有低;二是语言的形象性,也就是读的时候带着形象出来,面部要表情丰富些。而且就普通话朗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共性错误进行了示范和现场练习,随后,她为我们表演了中央电视台大型专题节目《话说长江》的部分解说词,激情澎湃,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书写——功力深厚

书写展示考验了选手的粉笔字功底及心理素质,现场抽题、现场展示,高低立现。伴着悠扬的乐声,参赛选手在3分钟之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自己扎实的粉笔字功底。他们书写时笔法灵动,有起有落,字形优美舒展、工整有致,吸引了台下观众的凝神翘首。 粉笔字展示要求选手在三分钟内完成四个成语的书写,内容现场抽定。书写的四条成语是:“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横眉冷对”、“浩气长存”。选手们都沉着镇定,全神贯注,尽情挥洒手中的粉笔,一蹴而就。 江苏省书法协会主席王惠松先生为选手的.书写点评,他们认为各位选手的书写基本做到了正确、流利、美观,但在章法上尚存在一些问题,还须继续努力。雷实教授还就汉字书写美观的要诀,及汉字文化的传承作了阐述,最近教育部将发一个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有技法的要求,也有文化的要求,到小学高年级要了解条幅,斗方,楹联等基础的书法作品,同时,了解五种书体,汉字的大致演变过程,热爱汉字,喜欢书法,到初中、高中有更高的要求。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达到高中毕业生的要求,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要胜任书法课。并对中小学的写字书法教育提出了美好的寄望。的确,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就是一个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底气,是语文教师的骄傲,也是学生的福气。每一个语文老师上课时都要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板书,日积月累,才能精益求精。

才艺——异彩纷呈

才艺表演全方位展示了选手的个人风采。激情的朗诵、灵动的舞姿、动听的歌声、精妙的书法、悠扬的笛声将每一位听课教师带进一个个多彩的世界。令人赞叹的是本次大赛的参赛选手多数都展示了自身多面的特长。有的将儿童广播剧、电影配音和纪录片解说结合起来展示自己的语言艺术;有的将演奏、演唱及书法串烧在一起,集中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的将话剧、演唱和书法结合在一起,展现自身的表演艺术...... 唱一首《中国心》激越起满怀豪情,诵一篇《九曲黄河》感受到民族的血脉;抚古琴吟一曲李白的《将进酒》,舒玉臂跳一段曼妙的傣族舞蹈??最精彩的莫过于10号选手的书画《咏梅》了,她双手左右开弓,在黑板上再现了一株绝壁上的梅花,并附上柔润含刚的书法,作品一完成,评委们纷纷打出了满分,全场掌声雷动!才艺表演环节全方位地展示了参赛教师的个人素质。精彩纷呈的表演“比春晚还热闹”!让全场观众不禁啧啧赞叹!掌声雷动!这哪里是小学老师的展示,说是艺术家们的表演也不为过!于是各自的才艺表演成为了之后各位选手的代名词。当真是“艺多不压身”啊! 教学——各具特色课堂教学展示是本次大赛最精彩的环节,三十分钟,三十个学生,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展示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这一环节是选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知识储备、现场应对等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展示的一个部分。在这一环节中,各位选手倾力打造了各具魅力的课堂。尽管面对的是素昧平生、未经磨合的学生,但是他们抓住教学切入点,设计匠心独运,在执教过程中诠释的理念和迸发的智慧也可圈可点,从细微处彰显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在这最真实的课堂上以生为本、鼓励探究等教学理念的实践,读写结合、注重感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播种了一颗颗热爱语文的种子。 课堂教学展示是比赛最重要的环节,当然也是占分比重最大的环节。15位选手都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广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对教材理解准确深刻。

课后,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小语教育专家陆志平教授作总评。他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要做到“六神有主、通则不痛、入境而不隔”,接着从解读新课标入手,进行了课堂教学点评。通过陆教授的精彩点评,让我们看到学习语文文字绝不等同于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遵从新课标“统筹安排”的指导思想,我们的课堂将走出碎和乱的死胡同,坚持平等对话,才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疑的前提。

篇7:关于教师素养大赛心得

1、课堂教学要扎实、平实、真实.

与“现代与经典”上大师们上的课不一样,大师们的课给我们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听着激动,学着被动,“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这项赛事不同,各位选手所上课的内容,都是头一天抽签决定的,而且所选内容是不同版本的.他们的课比较自然、本色,不雕琢、不做作,一字一画、一音一语,老老实实地教,老老实实地写,课堂教学扎实、平实、真实.我总感觉,我们的课也就是这样上的,只不过是我们教材处理得还不够到位,只不过我们对细节关注的还不够,只不过我们对教学流程处理得还不够自然.总之,也许你我只要再多一点童心,再多一点努力,再多一点敬业,也许课就能上得和他们一样精彩.其次,教师能否写一手好字,代表着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正所谓“字如其人”.教师给学生以榜样起示范作用,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通过这些参赛老师们的板书,可以看出他们写的字行笔流畅、运笔自如、有顿有挫、布局合理.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她们持之以恒,不畏劳苦,刻苦训练的结果.我校的韦老师利用点滴时间刻苦练习,写得一手好字,是我学习的楷模.

2、朗读――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此次素养大赛,所有的参赛老师们都能声情并茂的对文本进行诵读.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学生诵读的指导,把握情感基调,读出层次,读出韵味.在我平常的教学中可能只注意到了断和连、轻和重、缓和急、抑和扬等基本的技巧,并未准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在,深入作品内涵,准确把握作品的气韵、节奏,用自己的声音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韵味.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做到“低吟而体其味,诵读而达其情”,真切动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本表达的特色,读出文本的价值.教师充分表露自己通过解读文本所感受到的惊讶、赞叹、失望、伤心、愤怒等情感,并通过自己情感的表达,不断地给所教的知识加温,激发渲染课堂气氛,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情感,这样语文教学就能够水到渠成.

3、钻研教材――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

可以说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只有钻研教材,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唯有吃透教材,才能设计出好的教法;课堂上才能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能应对学生各种疑难问题;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所以说,研读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的基本功.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三者之间的对话,教师是核心、是灵魂、是首席.唯有教师首先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的对话,方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此外,教师还要关注一下文本的背景,写作的情境下行,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写作心境,这样的解读也才会更为真实、丰满、深刻.

4、文学素养――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

读史使人睿智,读美学使人高尚,读哲学使人深刻.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的生命方式.因此,教师就必须读书.一个不读书的老师是一个没有希望的老师,读书就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读书就是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所有的参赛教师都有着丰厚的文学积淀,因此,他们在教学中的引导语、过渡语、小结语以及以及问题的设计都非常准确,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在这次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素养,多学习相关知识,学习名师们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学习他们对细微之处处理的技巧,学习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底等等,积极思考,精心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考虑,上出有价值、有质量的课.

篇8:关于教师素养大赛心得

经过激烈、和谐、有序的角逐,我县小学英语教师素养大赛已圆满地落下帷幕.在历时一天半的竞技表演中,从九位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的看到我县农村学校和城里学校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正在接近,同时也看到新课程理念在教师们心目中已扎下了根.在九节课上,教师们的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学生语言知识得到有效训练,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教学效果都非常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上

1. 对目标的定位准确、清晰,教学目标的制订全面、具体、适宜.如姚男、何玲、曾晶老师的教学目标能从知识、能力、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来确定目标;张利红、龙彩和、杨燕飞老师的设计在指语言知识目标方面有量化要求,在语言技能目标方面有明确要求;胡丽、张利红、曾晶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方面能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 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如扶小何玲老师在在处理单词教学时能将表示身体部位的单词巧妙地融入句子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英语教学中“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策略;方小姚男老师将小学甚至初中阶段的需掌握的表示方位的介词与单词词组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并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分散难点、突破难点;中小曾晶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将长篇的阅读材料中出现单词,利用实物、图片、肢体语言等方式导入课文中,在教单词的同时也对课文材料进行了疏导,既分散了难点又突破了重点.

3. 教师“导”的思路清晰,学生“学”的目标明确.如:曾晶、潘仙姣、何玲、杨燕飞、姚男、张利红老师.

4. 课堂上能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如吴彩云、潘仙姣、杨燕飞、曾晶老师.

二、教学内容上

1. 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中语言输入量充足,语言内容容量丰富,语言积累扎实,保持了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如龙彩和、姚男、胡丽、张利红、何玲老师.

2. 课堂中文本关注充分,基础的语言知识操练扎实.如胡丽、张利红、龙彩和、姚男、何玲老师.

3. 课堂上活动的设计有明确的语言训练目的,突出语言技能的训练,保证基本的语言技能训练时间,对学生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扎实.

4.注意了语言的复现率,关注了词句的融合、新旧知识的融合教学.如曾晶、张利红、龙彩和、杨燕飞、胡丽在presentation 和practice 环节中能将新旧知识融合教学;姚男老师把单词复现环节放在magic eye 的游戏中,让学生在玩演的愉快情境中掌握了知识;而何玲、吴彩云、杨燕飞、张利红老师在practice 环节中用chant 形式对语言知识进行了复现、巩固.

5.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尝试进行语言描述、说连贯的句子.如龙彩和、何玲老师.

6.课堂上注重了创设语境,给学生创设了在语境下运用所学语言的机会.如潘仙姣老师设计的模仿动物的叫声、姚男老师设计的找物品的游戏、杨燕飞老师设计的让学生做运动、张利红、胡丽老师设计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的活动等.

三、教学方法上(侧重从学生的学习角度)

1. 几位老师都能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九节课的课堂活动中,教师们能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如简笔画、肢体语言、实物、游戏、自编chant、sing english songs and make actions、多媒体等.

2. 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明确,指导、帮助切实有效.在practice,pair work 和 group work的训练中,教师们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训练,且走到学生中去,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如:龙彩和、张利红老师.

3. 教师关注了学生语言习惯的养成.从九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4.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了学习策略:何玲、龙彩和、胡丽、吴彩云、曾晶老师的课堂上在听力策略方面的渗透.

5. 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学会了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上(侧重学生的有效学习)

1. 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教师所教的内容,学习内容得到了巩固与持续,教学效果落实到了实处,打造了高效课堂.

2. 大多数学生在语言技能方面(听说读写)取得了进步.

3. 大多数老师按照目标的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熟练掌握了知识,在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学生参与面广,不同基础的学生均有所得.如吴彩云、张利红、胡丽老师的课堂上,给同学引导的:“留心生活中的标志、爱护保护动物、学会道歉、做一个谦虚的人.”

篇9:教师素养大赛主持词开场白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男】我亲密的搭档,美丽的双眼皮女生,才华横溢的x同学,你也好!

【女】谢谢夸奖啊!女生嘛,听到赞美都会心花怒放的。

【男】你的意思就是——很委婉地在表扬我“会说话”,对吗?

【女】还真让你说对了,正规点说呢,就是你的语言比较有“魅力”!

【男】谢谢夸奖!我们班老师也经常这么称赞我呢!这不,温柔典雅的她一不留神就把我华丽丽地推上了主持人的宝座!

【女】我也是啊,四千里挑一,真是自豪着呢!所以,隆重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来自班,你们可以亲切地称呼我

【男】来自班,潇洒帅气,充满阳刚之气的小小男子汉当然就是我——,你们一定要热情地呼唤我——哥,来,喊一声让我们一起热热身,好吗?

【女】我们,就是今天六年组“魅力语言秀”素养大赛的主持人,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隆重请出即将走上魅力秀场的9支代表队!

…………………….…….各代表队自我介绍…………………………….

【女】说起语言啊,我们真的不陌生。尤其是我们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更是自豪,因为我们的母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男】现在啊,世界各地也纷纷掀起了汉语热,孔子学府早已遍布大江南北每个角落。汉语更是登上了美国小学生的课程表呢!

【女】由此可见,中国的语言具有着让世界人民仰视的独特魅力!

【男】想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容易!想说一口有魅力的汉语,那可是相当之不易!

【女】咱们汉语讲究平、翘舌,有语音的变调,有语气语感的变化。

【男】当然还要讲究说话的场合和技巧。

【女】今天,就让我们登上这充满生气的魅力秀场,共同展示我们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男】本次魅力秀共分四个模块进行,分别是“读美文”“配画面”“聊热点”“秀魅力”。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读美文”秀场!

【女】有请各魅力团队的1号选手出场,请选择你认为最幸运的数字。

…………………….…….各代表队1号选手依次参赛…………………………….

【男】校园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女】我们像一群群坠入凡间的精灵在校园里演绎着我们七彩的童年

留下了我们快乐幸福的足迹。

【女】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配画面”秀场。

【男】有请各魅力团队的2号和3号选手出场。请看大屏幕,选择你最喜欢的数字。

…………………….…….各代表队2、3号选手依次参赛…………………………….

【男】以上VCR短片的拍摄得到了陈静、刘艳玲、刘桂华、孙丽、王嵋、夏云辉、蒋芳、孙旭霞、王海芳、四年九班刘宏伟老师的鼎力支持和帮助,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不在场的他们表示最最诚挚的感谢!

【女】一段精彩的广告过后,让我们共同走进“聊热点”秀场,掌声有请第一组魅力团队。

…………………….…….各代表队4号选手依次参赛…………………………….

【女】咱们中国的语言啊,当真是魅力无穷的,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一篇文章中可以采用记叙、议论、描写、说明和抒情的不同方式表达。

【男】平时的交流和表演中,可以采用相声、小品、评书、快板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来诠释。

【女】今天的魅力秀场中,各参赛队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最后的魅力秀,请6.班代表队闪亮登场!

…………………….…….各代表队依次展示…………………………….

【男】现在,四轮比赛已经全部结束,我们的评委老师正在进行紧张的打分,并做最后的统计。

【女】担任本次魅力秀评委的是来自科任组的8位教师,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男】比赛结果即将揭晓,让我们放松一下,做一个最传统的游戏——击鼓传花。

【女】花传到谁的手中,谁就要说一句最有魅力的语言表达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

【男】或者对你喜爱的班级、喜爱的选手说一句魅力的赞美语。

…………………….…….与观众进行互动游戏…………………………….

【女】下面,有请评委老师宣读评比结果。掌声有请我校刘玉梅副校长!

【男】下面,有请校领导为获奖的魅力团队颁奖

【女】有请获得季军的班魅力团队上台领奖。

【男】有请获得亚军的班魅力团队上台领奖。

【女】有请获得冠军的班魅力团队上台领奖。

【男】下面请获得“魅力语言之星”的上台领奖。

…………………….…….依次进行颁奖…………………………….

【女】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汉语言充满了奥秘,博大精深。

【男】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汉语言充满了魔力,意境深远。

【女】这是我们伟大的祖先传承下来的,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

【男】它,犹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述写着世间百态;

【女】它,如同一滴滴甘甜的雨露,滋润着颗颗心灵。

【男】让我们怀着敬畏和感恩,

【女】让我们怀着珍惜和呵护

【男】用心地学会她,说好她,让她充满魅力的声音永远响彻在世界的最顶端!

【女】今天的“魅力语言秀”到此结束,祝贺各参赛团队的精彩表现,感谢评委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现场观众的积极参与,再见!

【男】再见!

篇10:教师素养大赛演讲稿:守望平凡

教师素养大赛演讲稿:守望平凡

教师素养大赛演讲稿:守望平凡

吉首一中  李林华

各位评委老师,同仁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守望平凡》。有人曾这样描述我们教师的生活:吃的清淡,穿的素淡,出去办事遭人冷淡;说是蜡烛,一生半明半暗。的确,在很多人的眼里,教师是清贫的,是孤独的。一身粉笔画,两袖清风,三寸不烂舌,四壁清辉。这就是教师一生的写照,我们虽不会显赫一时,却可以流芳百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毕业参加工作到今天,正好十年。回首这过去的十年,没有惊涛骇浪,没有轰轰烈烈,更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值得评说。每天踏着朝晖而来,踩着夕阳而去。在这平凡的十年里,我仅仅只是教育领域的沧海一粟。但是,既然选择了讲台,就选择了默默奉献。

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才,不妨是一颗小草为春天献上一丝新绿;

不能成为高山昭示一种雄壮,何不当一块路碑,为迷途的路人拂去心头的阴云;

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条小溪为久旱的土地捧上甘露!

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贪婪是腐蚀灵魂的魔鬼。

在繁琐杂乱的'俗世里,敷衍是丧失人格的毒瘤。

作为教师,平凡中也会有榜样,平凡中也会有英雄。

,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本禹,用自己在贵州山村小学支教的壮举,成为了感动中国人物。到今天,我依然清晰的记得,主持人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抗住了倾颓的教室,抗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的眼里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守望平凡,孜孜不倦。

守望平凡,放飞希望。

在我们湘西崇山峻岭间,同样有着许许多多平凡的守望者。他们终其一生,用青春传播着良知,用清贫播种着文明。

魏巍曾经写过《谁是最可爱的人》,今天,我要说,我们在座的各位,我们就是最可爱的人!

谢谢。我的演讲完了。

篇11: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总结 -教师工作总结

第二届小学语文素养大赛历时两天半结束了。来自十二个旗县区和市直小学的16个选手,在课堂教学、知识竞赛、粉笔字、朗读、才艺等方面,充分地展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利用简短的时间,对本次活动进行简要的回顾、总结和反思。拟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怎样看素养大赛课堂教学: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对教师、学生、教材、课堂的理解能力,或者说,教师有怎样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知识竞赛:本次知识竞赛主要是客观题,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文学作品(中外文学名著、儿童文学名著、诗词)、中外教育家、中外教育专著、语文知识等几个方面。考察语文教师应有的视野,当然这样的范围还远远不够。粉笔字、朗读:考察的是语文教师的语文能力,实际上语文能力也不仅这些,还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倾听能力,交际能力等。才艺:着眼的是语文教师的全面发展。通过昨天才艺的展示,我们看到了一个语文教师(实际上不仅仅是语文教师),他的全面发展和兴趣爱好是怎样让我们每个人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情趣,也更加受到欢迎。有的老师可能说,我们会上课会教学就行了,干嘛要会那些东西呢?是啊,干嘛要会这些东西呢?那么这几项素养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如果把教师应有的素养用金字塔表示,我们的课堂教学居于塔顶,而撑起它的,是我们老师丰厚的积累和综合的素养,他们是基础,是有力的支援。基础不扎实,缺少外援,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营养不良,出现问题。出现什么问题呢?一会儿我们再谈到阅读教学问题的时候,希望老师们能联系起来思考。二、怎样看本次展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下面可能要谈到一些课例,我们仅就课的一些环节来举例子以说明某个观点,不管是从正面还是反面来举出,都不代表这些课没有瑕疵或者一无是处。需要提醒的是,我们所有的课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例如:《蜜蜂引路》的补写很有创意,《玲玲的画》朗读指导扎实有效,《太阳是大家的》重视积累,《太阳》教学过程详略有致,《乡下人家》关注形式,注重读写结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从中心句入手,整体感强,《画家和牧童》词语教学扎实,《揠苗助长》教师引导明理水到渠成,《纪昌学射》注重学生自读自悟,《古诗词三首--渔歌子》充满浓浓的诗意,《鱼游到了纸上》从整体入手感悟,突出了读、说、写的结合,《威尼斯的小艇》注意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三个儿子》,《女娲补天》学生学得投入,感悟得深入,汉字教学很有特色,《古诗两首--嫦娥》注重自学,关注学法,《卖木雕的少年》情真意切,跟课文的感情基调非常和谐。但又都有不尽完美的地方,甚至不尽完美的地方更加显眼,需要我们好好地反思。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每一节课都一一列举,但是共性的问题应该是所有的课都或多或少存在的。(一)要充分肯定的地方开始关注语言文字的训练了,表现在不少的课上,对词语句子的关注很突出,比如《渔歌子》《揠苗助长》《画家和牧童》《蜜蜂引路》《三个儿子》《女娲补天》等课,都在词语或句子上,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开始关注课文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效果了,比如《乡下人家》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课;开始走向简约了,尤其要提到的是《太阳》一课,他的详略取舍使课堂看起来疏密有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好的经验传统得以继承了,《玲玲的画》充分体现了评读课的特点,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体会词语,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在评中学习朗读;《纪昌学射》《嫦娥》等课,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阅读批注,这也是我市小语教学改革中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这里我选择了“开始”这样一个保守的词语,是因为实际上仅仅是开始,我们的步子不仅仅是走得小,还走得有些蹒跚,但毕竟是开始了,就是可喜的。(二)需要反思的几个问题问题一:我们的阅读课的有实效吗?我们不敢在这里提“高效”,毕竟今天上课的是步入教坛时间并不长的青年教师,不是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旗县区优中选优产生的,代表一大批同样的年轻教师(也不排除并不年轻的普通教师),他们的课是有代表性的,代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课反映了我市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们首先要追问的是:我们的阅读课有实效吗?这样说不是泛泛而问,是有一些迹象让我们对语文阅读教学深深地忧虑的。概括起来有四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教师教什么不清楚,教学内容经不起推敲,有的课本来提出问题让学生读书体会,上着上着跑到别的内容上去了;二是教学目标的不清晰性,有的课一节课安排了非常多的环节和内容,或者学生会的内容和词语当做教学内容,你看不出她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三是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盲目性,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策略不能为教学目标服务,比如有的课盲目地用多媒体,用配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但是不能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考虑手段和方法为目标服务;四是教学结果的放任性,有的课创设情境让学生来写,写出来的内容跟他的初衷南辕北辙,就不管了,有的课让学生自学,究竟学得怎样就不追究了。我们感觉这样的课没有实效,说无效学习有些刻薄,但至少是微效的,低效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想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1.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目标意识相对淡漠,凭着感觉上课,凭着习惯上课。2.教师对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缺少认识。在我们赤峰市进行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有一个基本的流程结构:低年级:初读--读正确熟读--读流利理解读--读出感情中高年级:自读自悟--读通,读懂交流讨论--深化,提高读背说写--积累,运用这不是简单的模式,这是阅读教学一般规律的体现,也是学生阅读的一般规律的体现。而这,十数年研究探索的结晶,我们却离它越来越远的。这是不正常的,也是非常令人遗憾的。3.教师依赖“百度备课、名家备课”,所得甚杂,难成体系。网络的普及是我们获取信息快捷的同时,也考验着教师的智慧和理智。网络上芜杂的信息不经过认真的筛选,或者过分迷信名家的精品课,“拿来主义”使不少教师迷失了自我。问题二:我们真的读懂朝夕相处的教材了吗?例1:问一--因何与“山阴道”擦肩而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写德国的风情:“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许多老师上课的时候,只注意到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山阴道上”从眼前过,一点感觉都没有。而这擦肩而过的山阴道,才是作者最逼真的感受。表达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的独特的风景,特别的风情。“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是作者原封不动地搬来的句子。山阴道在会(huì)稽(jī)城(今浙江绍兴城)西南偏门郊外,与东跨湖桥相接,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那一带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潭涧注泻,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绝壁天悬。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是东晋王献之的妙句,此说一出,山阴道从此声名远播,名士吟咏不绝。明代“公安派”文坛领袖袁宏道经山阴道而作《山阴道》诗云:“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平生王献之,酷爱山阴道。彼此俱清奇,输他得名早。”南宋陆游当年漫步山阴道时写下的名诗《游山西村》,描绘了山阴道上景色的清奇,其中“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千古佳句。教师因何与山阴道对面不相识?读书少也,不知道“山阴道”之来历;读书无疑也,不想问“看窗外的花怎会如入山阴道上?”问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写德国人的境界的吗?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令人寻味的”的误读该停止了,异域风情是自然体现的,不是刻意而为,刻意而为的不是风情,而是矫情。而德国风情特点是:爱花爱到让人吃惊的地步(家家户户、每一家都是、如入山阴道上、四十年不变,深入骨髓的东西才是风情)而那种境界是作者的感受,正是这种风情给他的美好的意味。例2:列宁到底该在哪里想《蜜蜂引路》是一个经典的故事,因其经典,语文教材数易,它巍然不动,占据一席之地。列宁想找养蜂人,可是谁也找不到养蜂人的家,列宁就亲自去找,居然顺利找到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小惊喜和小智慧的故事。列宁也找不到,是怎样找到的呢?故事简单到你只是白描了列宁的行为:“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这里面揣摩列宁的心思是个难点。很多老师注意到了让学生猜测列宁是怎么想的。比如今天讲课的老师就在两个地方让学生猜想: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心想:于是他仔细观察,之间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又: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结果我们看到的列宁纯粹是靠着偶然找到了养蜂人,因为他的想完全是由蜜蜂诱发的,而且从学生的发言来看,他的想是不确定的猜测:这是不是养蜂人的蜜蜂呢?这是不是养蜂人住的地方呢?列宁到底该在哪里想一想呢?联系上下文,列宁应该在这个地方想:找养蜂人之前想好怎样找--如果能找到蜜蜂,就能找到养蜂人,因为蜜蜂采了蜜要飞回蜂房,而蜂房就应该在养蜂人住的地方。所以他才“一边走一边看”,而且是往“路边的花丛里”看,因为这里才可能有蜜蜂;所以他发现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之后,才“仔细观察”,观察那些蜜蜂采了蜜往哪里飞,才有后面的发现。《蜜蜂引路》和《玲玲的画》,都向学生展示了解决生活问题的思考方法:一个利用蜜蜂和养蜂人的关系,找到养蜂人,一个从看起来槽糕的事情中尽量发现积极的因素,把坏事变成好事。理解到了这一步,这个故事才是充满了情趣和智慧的,才可能让孩子会心一笑的!例3:为什么《鱼游到了纸上》是这样一个选做题?选做题: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乍一看,这个题目二年级也能做,《画家和牧童》老师不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仿说了吗?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编者的深意在哪里呢?一是这个内容可以突出聋哑人画画的成功:人们赞叹着,议论着,可以说都是对他努力的肯定;二是这个内容来源于文本,有文字的提示,有插图的情境,写起来不显得突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三是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这里的“赞叹”“议论”不是可以擦肩而过的词语,赞叹什么?议论什么?非设身处地读书不能写好的,写好了,也就把自己放到书中去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了。例4:怎样理解《嫦娥》这首诗?在教学中,学生理解的是嫦娥坐在烛影下,思念丈夫。仅此而已。果真是这个意思吗?到底是谁坐在烛光前面,彻夜难眠?是作者。人间孤独的人,彻夜难眠,仰望夜空的月亮,才会想到广寒宫里同样孤独的嫦娥。一个“应悔”透露出这个信息。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同的人看到月亮感受是不一样的,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思念的是故乡;《红楼梦》中贾雨村望明月“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表达的是自己凌云的志向,香菱望月想到的却是“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心情不一样使然,境遇不一样使然。问题三:我们的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了吗?有几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1.课文是读懂还是讲懂?我们发现,课堂教师串讲已蔚然成风,讲内容,讲词语,讲道理…2.老师问还是学生问?我们发现,课堂上所有的问题几乎全部出自老师之口,课堂成了问答课,学生只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就好了。并且老师的问题多是浅问题,缺少思维的深度,学生的回答当然也就是浅回答。浅回答的前提是浅问题,浅问题的前提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浅理解。在一系列“浅”的漩涡里,学生就是浅水洼里的小鱼,眼前的世界看似一览无余,实际上,他们看不到大海的深邃。“怎样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弄清“教什么”的问题,学生“学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学”的问题。学生为什么提不出问题呢?为什么不让学生提问题呢?没有细读,就没有涵咏,就没有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也就没有成功的语文课。(周一贯老师有一篇文章不久前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上,《“语文课堂被XX的前世今生”》。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被”时代。从“被自杀”开始就有“被就业”“被代表”“被小康”“被捐款”等,“被”成了一个高频的词。社会大课堂,课堂小社会。这种对主体缺乏尊重,以教者意志强加给学生的现象,不是也同样长期存在在语文课堂之中吗?周一贯老师从“被预习、被解读、被问题、被合作、被感悟、被表情”六个方面解读了语文课堂中形形色色的.“被”,比如在“被解读”中,他提出:解读课文应当是学生的事儿,教师在一旁作必要的引领指导。但当下不少教师却以逐段的讲问分析代替了学生的解读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以简单的应答,配合老师的系统讲解。因为老师用于介绍自己在解读课文中的心得体会占太多时间,无疑又会排挤了学生本应用于阅读实践的时间。如此的恶性循环,又难免因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的缺失而使本来并非无趣的语文课堂变成了索然、令人生厌的语文课堂。)3.阅读课只是读吗?大多数阅读课只是读书,读书交流,读书回答问题,少了学生的书写(即使是写字也显得走马观花匆匆而过,更别说随文的练笔,抄写,一律推至课外,或视而不见)。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王宁教授说过:语文教学止于听说读写吗?听说读写后面应该有个“想”。语言能力的原动力是心能和体能(思维能力和健康体魄),心能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培养思维能力是与培养和提高人的语言能力同步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任务。语言运用能力在后天的发展是以思维能力为前提的,“想”是听说读写的决定因素,语言和思维能力取决于词汇的丰富程度与语义理解的深入程度。在1月,我在北京大学参加语文班培训者培训的时候,崔峦对阅读课有一个现场的指导评价:“我以为现在的问题是:教课文,解决课文内容;教学方式是用告诉的方式,牵着学生做,或者走教案,发挥学生自己的理解力不够,不大尊重学生的见解;各种技能训练中,过分重视朗读,忽视默读,速读,浏览。今后要关注两点:一是要关注阅读教学怎样以课文为例,得意,得言,得法,提高时效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读写迁移能力;二是不同文体的阅读,不同题材体裁文章的阅读,不能千篇 一律地用一种方法来教。”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四:我们的汉字教学传承汉字文化了吗?我以为,现在的汉字教学,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生字对汉字的遮蔽。在语文课堂上,很少听到“汉字”这样的说法,基本都是“生字”。“你能认识这些生字吗?”“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这样的语言司空见惯。“生字”是相对于“熟字”而言,是关于熟悉程度的一种区分,不认识的字叫“生字”(或者教材要求认识的字叫“生字”),认识的字自然就叫“熟字”。这就直接地导致了第二个问题的普遍存在:识字法对造字法的无视。在我们这些课堂上,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两个问题:(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例1:学生为什么“要”写错在写字教学中,老师好心地提醒:不要把“抵”的右半部写成“氏”;不要把“疗”的里面写成“子”;不要把“庄”里的“土”上加一点。我们的写字教学,俨然纠错教学:这样的错误一定是学生曾经出现,这里提醒是防患于未然。可是提醒了就不错了吗?学生为什么要写错?是观察不细吗?是记忆不牢吗?是之前老师没有提醒吗?非也!如果学生知道“抵”是形声字,从手,氐(dǐ)声,“氐”做声旁的还有“底”“低”“邸”“骶”“诋”“砥”等,他们还会写错吗?如果学生知道“疗”的繁体字是“疗”,形声字,从疒从(liáo),亦声。“”意为“长”、“远”,“疒”与“”联合起来表示“病程长久”。本义“病程长久”,引申义“医治时间长”。现在的“疗”为简化字,形声字的特点也是一目了然,他们还会写错吗?如果学生知道庄稼是村庄周围,长在土地上,他们还会在土上非要加一点吗?当然不会。而这样的结果,需要老师的汉字学知识给予支持。利用造字法来记忆汉字,比单纯的记忆法要简单得多,也顺理成章得多。只是我们的汉字教学离造字法越来越远了。例2:月字旁原来叫肉字旁《玲玲的画》脑筋的“筋”,筋,肉之力也。--《说文解字》(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竹多筋,故从“竹”)例3:“焦”可以说是“一个人在流汗吗”焦,会意字。上面是“隹”(zhuī),会意字,短尾鸟的总称,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有人问:阅读课到底该怎么上?有人迷惘:阅读课要走向哪一个方向?。我不知道怎样来回答,我只知道,前面我们问的问题,如果得到解决了,阅读课怎样上都好,怎么走都对。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篇12: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学习心得

11月27日我有幸前往xx观摩“七彩语文杯”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两天半的时间,来自全国29个省的29位教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精彩“视听盛宴’,我认真地看着、听着、思考着,这过程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更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语文所散发出的魅力。

首先,我全面地了解了“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比赛内容及规程:本次“大赛”分“朗读展示、书写展示、才艺展示、课堂教学展示及知识素养展示现场答题”五部分。其中,朗读展示朗读的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赛前10分钟抽签选定篇目。占总成绩百分之15;书写展示书写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现场抽签选定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粉笔字书写。占总成绩百分之15;才艺表演可选择简笔画、唱歌、跳舞、器乐、书法、朗诵、曲艺、戏剧表演等形式,每位选手任选一项,时间不超过5分钟。占总成绩百分之5;课堂教学展示为阅读课堂教学,不含习作、口语交际等。教学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赛前1天抽签选定课文篇目,每节课30分钟,每班30人小班授课。占总成绩百分之50;知识素养现场答题考察内容涵盖小学语文教师根据专业要求应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及技能。现场抽签选题,在规定时限内现场答题。占总成绩百分之15。所有项目的评审均现场打分,现场亮分。

感触一:朗读展示环节,各位参赛老师一饱满的热情,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毽子里的铜钱》、《猴王出世》……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尤其是来自湖北的10号选手,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不仅声音甜美动听,且对发音、朗读技巧的掌握都充分展示了她深厚的朗读功底。书写展示环节中,有几位老师的字非常出彩,运笔流畅。写得一手好字着实能给自己增色不少。才艺表演环节可以说是这些环节中最精彩的一段,朗诵、舞蹈、书法、乐器、角色扮演……精彩纷呈,会场中不断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课堂教学展示也充分展现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特别是12号来自上海的选手执教的《绿毛龟》,让我深受启发。他的'教学条理清晰,环节设计合理,环环相扣,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习效率较高。

感触二:此次大赛的专家评委众多,且都是泰斗级人物。记得曹灿老师在点评朗诵环节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朗读中要注意轻重音。不要停留在念清词句,而要有感情地绘声绘色表达出来。二是要注意人物的对话朗读要口语化。三是要注意处理好语调。最后,她还现场朗诵了一首诗,赢得了又一次热烈的掌声。

感受三:学生信心满满,学习热情高高。在课堂展示环节中,参赛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参加上课的孩子更是热情、积极,一个个坐姿端正,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课,积极发言。学生发言时语言流畅、从容不迫,能尽情地展示自我,不禁赢得了台下老师的啧啧赞叹。

通过此次观摩学习,让我在欣赏到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学习他们对细微之处独具匠心的处理,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篇13:初中语文教师综合素养大赛总结

浅说省初中语文教师综合素养大赛

省初中语文教师综合素养大赛结束了,有些话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于人于己都较合适。

我一直以为教学竞赛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参赛后的反思。这样的比赛,有时心态很重要;有时发挥很重要;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实力做保障。听闻一些选手得知名次后,情绪有点不稳定,这也很正常,毕竟人生这样的机会是难得的。不过我常常跟老师们说,我第一次参加比赛就是全国比赛,获了一个二等奖,当时心情也是异常低落的,但那一次后,我的教学似乎有了质的飞跃。比赛不易,有此经历,也是人生一笔财富,选手们当好好珍惜之。

这次比赛带给大家太多感动。

省教研员易老师为比赛精心策划,殚精竭虑,任劳任怨,这几日都忙到凌晨两点才能休息;湘潭教研员赵老师精心组织,忙前忙后,事无巨细;承办学校湘潭江声实验学校体现出来的大气与包容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学生们身上洋溢出来的那份从容与自信,也是一般学校难以见到的。

这次比赛也带给大家太多的思考。

比赛分三项:现场授课,课文朗诵,现场写作。我担任前两项比赛的评委,借此说说我的感触吧。

先说说朗诵。由于我有当小语教研员的经历,故而既有对小语教师朗诵的了解,也有对中学教师朗诵的了解。总体上来说,中学教师跟小语教师有一定差距。不过他们在比赛中的那份认真让人佩服。语文教学需要工匠精神,这样的认真,在我看来就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但朗诵环节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都存在的。比方说对文本的理解不到位自然对情感把握不到位,无法做到以情带声,就难以打动观众;有些老师似乎刻意卖弄自己的嗓音优势,而忽略了朗诵最重要的内容;有些老师不会处理轻重缓急,升降平直调等等。不过大家也发现了一位善于朗诵的老师,他会给课堂带来不一样的精彩,坚持练练朗诵,对于老师们来说多么重要啊。

再来说现场授课。毫不客气地说,精彩的课,凤毛麟角,这跟临时抽签也关,但也反映出我们对语文教学认识的诸多问题。

首先谈谈值得学习的地方。

对生命激情的自觉彰显。听了七堂课,可谓节节有激情,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青春活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因为有激情,学生十分乐意学;因为有激情,学生的激情被激活,被带动,形成一种生命的场。

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自觉认同。七堂课,堂堂上出了语文味。她们立足语言文字运用,处处不忘语文,这是十分可喜的。她们对教材的解读,不刻意追求新颖,她们贴着文字教语文,令人十分欣慰。这充分体现出湖南初中语文教学求真务实的风格。

对学生主体意识的自觉唤醒。七堂课,虽然有高低之别,但老师们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尊重,是十分明显的。比赛中,老师们愿意俯下身子,愿意倾听,愿意与学生对话,这都是好的课堂必备的要素。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湖南初中语文教育不断繁荣的希望。

然而整场比赛暴露的问题值得深思,借此提几点建议。

教读与自读请区别开来。

统编本教材将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分得十分清楚,但选手们并没意识到这一点。我所听的两堂自读课文都被当成典型的教读课文来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自读课文,顾名思义是学生自己读的课文,故而编者提供了自读的方法:第一,借助旁批;第二,借助自读提示。将教读与自读混为一谈,其实都是对教材研究不够的表现。

预设与生成请融合起来。

生成是建立在预设基础之上的。但选手们过分注意预设,却忽略了生成,即使有了生成也将生成扼杀在摇篮里。有生成才有教学,如果课堂皆是预设的结果,那是多么可怕的课堂。预设与生成是有机统一的。我们在上课前就应预设到学生会出现的情况,只有预设充分,生成才精彩。

“写了什么”与“为什么这样写”请侧重以待。

七堂课几乎皆以文章写了什么为重,而恰恰把为什么这样写忽略了。语文课堂效率低效,正是与老师仅停留于前者,而轻视了后者有关。只有后者才是语文课与其他科目区别的标志。

默读与朗读请统一起来。

教材虽然要教学生默读,但并没有反对要朗读。如果语文课堂没有了朗读,也非正常事。默读与朗读统一,也是静与动的统一。好的课堂,需要两者有机的统一。

不得不说的是,本次比赛张良田先生与唐蓉青女士的讲座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他们给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师自觉修行之路。

篇14:教师技能大赛观后感

教师技能大赛由于有本校教师参加所以加以关注,二次排练也亲自到场,对最后入围的六位选手有了了解,现在回头再看一下六位选手从彩排到最后总决赛的变化,颇有收获,技能大赛观后感。

1号选手刘睿,来自大桥中学,音乐教师,由特级教师郑文干亲自指导,每次郑老师都亲自到场指导。有效教学的环节是《声音的探索》,出示夜晚的画面,再引导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模拟各种声音:风声、雨声、雷声等。在彩排时,评委提出“激发学生探究时方法手段欠明确目标”,所以在决赛时,刘老师突出了这一环节。

这让我想起郑老师曾经上过的一堂公开课也是如此处理:先出示美丽的画面,但没有任何声音,让学生产生为之配乐的欲望,这就是教学情境的设置。刘老师的学科专长是舞蹈,在舞伴的配合下,刘老师赢得了高分,最后获得艺术组特等奖。在前几项,比赛中刘老师并未领先,但在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这与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加上由她指导的学生表演的爵士舞和现场啦啦队的有效助阵,使她笑到最后。

2号选手王君婷,来自东林中学,音乐教师,有效教学是《走近非洲》,主要介绍非洲的鼓,在彩排时,她提供了实物,请其他选手击打敲击鼓的各部分,效果挺好。但在决赛时,改成了电视视频演示,画面挺震撼,也下了功夫制作,但我觉得效果不如彩排时请其他选手参与好,加上决赛时英语卡壳,失了分。她的学科专长是小提琴演奏,彩排时有学生来伴舞,她听从导演意见,决赛时取消了学生伴舞。但从视觉效果看,有学生伴舞更好,有时导演的意见不见得正确,老师要有自己的主见。

3号选手丁翎是一位美术教师,来自风翔实验学校,她是大家一致看好的特等奖获得者。每次演出,她的.父亲都全程陪同,真不容易。丁老师的有效教学是《扎染》,上得很成功,学科特长是现场画油画,即在一幅未完稿上画完中心的荷花,同时视频放一段她对教育的感悟,视频拍得很美,很有诗意,很有教育哲理。但在最后却屈居一等奖,甚为可惜。也许是画画这个场景与音乐教师的现场演示在可视性上,天生有它的弱点,如果组织一些学生现场展示一下丁老师平时的绘画作品,效果可能会更好。

4号选手黄音花,来自一女中,是政治老师,有效教学是学会欣赏,她在学校还上国际文化与礼仪双语课,这节课她主要介绍人们穿衣打扮的TPO原则:穿衣服要顾及时间、地点和场合,观后感《技能大赛观后感》。

她的英语说得地道、流畅,彩排时效果很好。决赛时,我觉得她可能考虑不要拖时,所以中文总结不够突出,这是一个欠缺。不过,从效果看,我个人认为她是场上上得最好的。

另外,在教育知识问答时,场上唯有她一个人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下场问她,原来是她位置较偏,没有看清题目,等到看清题目,底板上已写答案,真是遗憾。在学科专长上,她设计了电视采访,以龙虾门事件为讨论话题,采访了我和匡晓锋老师,效果还是不错的。的确,政治老师的学科专长是什么?怎么表现?值得思考。

5号选手何阅,来自市一中,是物理老师,也是我的学生,她在十一中读书时就是一个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学生。她的有效教学是重心的选取,这个题目选得巧,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老少皆宜”,一般人一听就懂,又有科学方法的指导在里面。

我觉得何老师最后还可以留一个悬念:重心一定都在物体上吗?何老师的学科专长是用仪器演示声音的几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通过数字化处理,她的声音的特点形象地展示在屏幕上,何老师又邀请评委李凯上台演唱一句,通过比较,男女声的不同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何老师上课比较自信,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在课题的选择上煞费苦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获得特等奖。

6号选手毛庆华,是硕果仅存的男选手,来自江阴高中,教数学。学科的特点似乎局限了他的发挥,在彩排时,他的有效教学和学科特长都是几何车板,评委评价是“较枯燥深奥”,在决赛时,他做了改进。数学课如何体现有效性和它独特的魅力?

其实这方面的内容俯拾皆是,许多数学特级教师的上课精彩片段都可以为我所用。像可以用麦比乌斯带介绍拓扑学,还可以用两手穿绳的小魔术介绍拓扑学,还可以用许多数学趣题介绍数论,几何题等。毛老师开动脑筋,在有效教学环节引用了有关生日的悖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次没有看到生物教师走入半决赛和决赛,如果生物教师参赛,该选什么内容呢?我建议,有效教学选用显微镜的有关内容,舌头味区测定等,这些内容有趣,直观,可视性强,学科特长就做生化实验,时间短,效果明显,如DNA提取,酶的应用等,这些比较能吸引人的眼球,又能充分展示学科的魅力。

篇15:教师技能大赛观后感

口语话题的选择和当下的热门话题紧密相联,这正说明了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一个是2010上海世博会,另外一个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这两个话题都体现了一贯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这也就是说在平时,教师要多关心时政,多思考。从比赛中我发现有一部分老师口语很好,很流利,但是在表达上欠妥当,或者离题或者逻辑混乱或者三言两语草草结束。由此我想到在平时我们教师除了要教的课本外还是应该多读一些英语美文,外文报刊杂志等的。

才艺展示这一环节内容和形式都很精彩。这一部分让我想到的是作为教师对与自己的特长爱好,对与自己的闪光点要在平时稍微培养和加强。

说课环节。说课要说教材说学生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教具过程等等。但是有个别参赛老师就不能完整的说出来。一方面是要学学如何说课,另一方面,就是要研究教材,课标,策略。从小的地方说,就是我们教师对每一环节要恰当把握,教学设计要有出彩的地方。板书设计一是工整美观,二要科学合理,紧紧围绕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重要目标。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特色。本次比赛苹果树上结果子这一鼓励方式出现较多,太老套。

许多参赛教师表现的很出色,他们的临场发挥能力,从容的态度,以及精深的专业素养让我很佩服。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作为教师,在各个方面我的进步空间还很大。看花容易绣花难,功夫关键用在平时。

一、教师素质

三尺宽的讲台,就是一名教师的舞台,站到讲台上,教师就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教师的一举一动,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或深或浅的影响着学生。

初次站到讲台上,一定要克服胆怯的心理,即使再紧张,也不能表现出来。这次比赛中,第一位上台的选手,明显的看出来,她是那么的紧张,声音发颤,前言不答后语,甚至有的选手出现忘记台词的现象,着给评委必定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真刀实枪的站到教室给学生讲课,自己先满头大汗,满脸通红了,怎么让学生信服?

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家必须通过不懂得锻炼得到的。

在讲课过程中,不止一个选手遇到投影PPT打不开的问题,这样的事故是经常见得到的。第一位遇到这个麻烦的是第五位选手,他的表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满意。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慌张的神情,这个意外,仿佛是在他的预料之中似的。一切正常后,他用饱满的声音,开始讲课,整个过程都很顺畅,没有受到之前的意外的影响。然而有的选手遇到类似的麻烦之后,仿佛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主意也没有了。我认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可以镇定的解决任何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另一位选手是六号,自始至终他都面带微笑,暂且不说他讲的咋样,就这一个笑容,就给人烙下了亲切自然地印子。一名教师上课的时候真的应该面带微笑,否则学生哪有心情去听一位拉着一张脸的,好像别人欠他什么东西似的的人的课呢。

我感觉,有的选手讲课过于死板。比如第十六位,他讲课总是对着大屏幕上列举的重点内容强调,第一,我们要认识什么什么,第二,我们要了解什么什么,这本身不是有的同学的说课的形式,是给活生生的学生的讲课的形式,重点内容是要求老师在课下准备的,是需要教师通过讲解或演示达到的目的,而不是一句简单的你们要掌握,就能掌握的东西,如果是这样,学生人手一次教学大纲,一套课本,不就万事大吉了么?还要老师干吗?我认为这位选手的另一个失误在他进行实验的时候。他用手推讲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猜老师能推动它吗?台下有学生回答能。老师竟然说了句,这个讲台很重,老师推不动。这样的一个实验设置,就远离了最初的目的。直接说这个讲台很重,老师推不动它,不是更简单?实验的实质,在于给出现象,是要通过现象要求大家思索原因东西。其实,这个实验,应该是老师推讲台,让学生看发生的现象,没推动,进而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除了老师给的推力外,还有其他的力存在,那就是摩擦力,进而开始讲课。这位选手的问题所在就是语言的组织及表达的方式不对,他进行实验,让学生看现象,而不是自己告诉现象,而且,教师在进行实验时,我认为应该尽量避免不确定的词语的使用。

整个比赛过程,尽管不是全部的选手都照PPT宣读,可是语言太书面化,仿佛是在背诵教材,而不是给学生面对面的讲课。这可能与比赛的性质有关。我感觉,亲切自然的语言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很受用。

有一位将电压危险的课程,我总觉得他讲课太不连贯了。五分钟的时间,讲的内容什么都有,而且他给出的示例明显不够恰当。讲到高压危险时,他给出了一个人走到高压线下面,身上通了电,却没有给出身体通过这样的电流的结果,如死亡。高压危险,到底有多危险,你不说学生怎么知道?

我最喜欢第十一位选手的精彩讲课,首先他的语言特别幽默,他做实验使用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并且将小的揉成团,让两者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结果,小的质量轻的纸先着地。这样一个实验,完全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他讲的很幽默,很有激情,没有多余的话,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毋庸置疑。相信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受到同学们的喜爱。

二、PPT的使用

Power、point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学,现在也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软件之一。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使用它。这次比赛中只有一位舍弃了这种辅助媒体,在PPT泛滥的时代,他的勇气,真的令我佩服。谁说现在必须要用投影?教学媒体的使用要与所选择的课程相匹配,没有超级媒体的存在。PPT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却有很多很多的教师把他当成教学的全部,所有的内容全部往投影上一般,时刻时只需要照频念就万事大吉了。幸运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问题,将近三十个选手,念PPT的几乎没有。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家都懂得了投影的精髓所在,都可以把投影应用的游刃有余。整个比赛过程,几乎所有的选手都有一个通病,PPT上明明摆着本节课的题目,却还要不厌其烦的在黑板上再写一次。真的不明白,既然PPT上已经有了,为什么还要再浪费时间重新抄一遍呢?或是既然要板书一下,PPT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我很喜欢其中一位选手的PPT,因为他只有两页幻灯片,一张是龙卷风的图片,一张是火车安全线。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事物,也是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现象。图片本身有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通过这两幅图片,将他要讲的气流大压强小的理论引入生活,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应用。

还有一位选手的讲课我比较喜欢,他讲的是电话听筒和话筒的工作原理,同样他用两张图片分别将其工作原理的抽象图展现出来选手用轻松的语言借助图片将这一原理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很受欢迎。

另一位选手将是的是卫星发射这一过程,同样,它借助图片将日常生活中不易见到的,不易被学生想到的展现出来,轻松的讲述了这一过程,而且,我感觉他的课很吸引我。

可是,这并不代表只要将图片放上去就是好的讲课,这要求教师在选择和讲解上要下功夫,争取做到事半功倍,而不是滥用图片,这样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有的选手制作PPT过于华丽,甚至加入了各种声音,给我的感觉是他的听众不是中学生,而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老师说过,若是上课时需要写板书,教师的姿势应该是侧着身,边写边讲,可是好多选手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而且,部分人的板书字体实在太小了。

同样,PPT字体的大小也是有一定限制的。如不能小于28号字体,一个主题的幻灯页数不能超过七张,每张上面的行数也要控制在七以里,每行字数也不能超过七个。

三、组织者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让这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始,是每个教师绞尽脑汁要寻求的答案。几乎所有的选手都有一个简单的组织者,或是比赛的五分钟时间就做一个完整的.组织者。例如,有一名选手让大家先听一段音乐,说是先提提神,其实有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引出下面的问题“听到的音乐是从哪里出来的”。进而展开教学,对扬声器工作原理的讲解。另一名选手通过现将一个小故事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还有的选手让学生拿着书在前面走,分析原因,通过师生互动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多的选手采用传统的回归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而展开本节课的形式。

四、说课

在比赛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一讲课我就头疼。因为他们总是把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一二三摆出来,他们总是说我要打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要采用什么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等等。他们说的都对,教师是一定要懂得这些的。可是,在我看来,这些都应该是幕后的工作,是一位教师应该预备的最起码的素质。我后来知道,这原来就是所谓的“说课”。我不理解,这样的东西说得再好,落实不到实处,那有什么用?这些理论,是早有大师总结过的。激发学生兴趣,是一句激发就激发的了的?我们可以将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背的滚瓜烂熟,走上讲台,就能将其应用到完美?所以,我很不喜欢说课。

相关专题 观后感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