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课例体会

星际3号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星际3号”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情景教学课例体会(共1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on the farm》教学课例

一、教学内容

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29.《on the farm》.

二、建议思考的问题

(1)怎样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自主能力?

(2)怎样在课堂中让感到学习英语的兴趣?

(3)怎样体现评价对学生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课例描述

师:Let’s do some warming activities and sing a song.

(教师和学生一起边唱歌边随着节奏做动作)

师:Let’s go on the duty report.

(自评:在我国抗击非典的严重时期,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情况下,我在课堂中引进了关于非典“SARS”的值日报告。它以小品的形式出现,几名同学自编、自演,有抗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有朝思暮想的他们的孩子,有记者,有钟南山,几个情节,几句激奋人心的话语,让同学们增强了抗战非典的信心。并通过观看小品,得知SARS的几个代表词语及口号:“众志成城,抗战非典!”“Unity is strength, defeat SARS!”通过值日报告,同学们参与了英语学习的过程,能从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到快乐,也改变了传统的沉闷的“一言堂”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习变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师: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some new words. Please learn by your selves. Then teach each other.

生:(check out the dictionary, then come to the front to teach each other)

生:(小组汇报所查找的新单词)

(自评:在本节课中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授新单词时,我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让每个小组自学一词,首先,组内交流、合作、共同学习;然后再把组内学习的结果教给其他组员,大家互相交换学习成果,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同学在愉快的气氛中,很自愿的学到了新知识。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而且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活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启发,互相交流,组与组之间相互学习,提高积极主动探究的能力,结成了易于合作探究的学习共同体。)

师:Today I’ll introduce some friends to you. Look, what are they?(出课件,汤姆叔叔的农场,让学生边看边听句子。)

师:Listen to me carefully. What are they?

生:They’re dogs.

师:Listen! What are they?(听声音猜动物,后看图片)

生:They’re ducks.

师:How many ducks have you got? Three

(让同学根据图片猜出句意,引出本课新句型)

师:How many dogs have you got?

生:I have got two.

(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们用小动物们问与答)

(自评:合作学习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师生间的合作,小组伙伴间的合作,使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扩大教学资源的开发,加快教学的节奏,拓宽了信息的反馈面,学会在学生中与人合作,并一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游戏活动]游戏一

师:Let’s play a game, OK?

生:OK.

师:We have five groups here。 I’ll show you some pictures。Answer my questions as quickly as you can. For example: How many cats have you got? Two. Are you clear?

生:Yes.

(电脑屏幕上显示很多动物,每组以抢答的'方式问与答)教师在黑板上给该组的评比台上贴一枚小星星。

(点评:此活动体现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巧设了比答与抢答的方式,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课堂,并提高了用英语进行社交的能力。)

游戏二

师:You’ll listen to some songs that you like. Ask and answer together.

生:Yes!

师:It’s a guessing game, watch the slide.

(给学生听他们喜欢的歌曲,并问与答。How many songs have you heard?在动画和歌曲中能启动的图片、动物。问:How many people have you seen? How many pigs have you seen?)

(自评:本次乐园式的教学中,真正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求得愉快的发展,使英语成为学习和交流的有用工具。)

[课后作业 ]

Today we have learnt the sentence: How many… have you got? And some words.

After class use the things to ask and answer each other.

四、课后反思

本课具体体现了在英语课程中学生合作学习,培养自主能力,并在英语课程中创造性的学习。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分析者,因此我遵循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新词,并变换角色,既是老师,教给其它同学组内学习成果;又是学生,认真学习其它组所教授的新知识。在学习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配合、自主探究。在领教新的句型后,组内之间,组与组之间用已学句型问答,这样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在英语课堂中创造性地学习,能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更新的发展。

篇2:《桃花源记》教学课例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四篇文言文都是“记”一类的散文,其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懂文言词语的含义,积累文言字词知识,疏通文意。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课文、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虚景)散文,也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它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农村并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感受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 于是用笔构想出了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读这篇名作,要在引导学生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及其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自己的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虽已在七年级和上学期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是文言功底还比较薄弱,而本文又有较多古今异义、一字多义及句子成分省略的现象,因此会形成文意疏理的一定障碍。

2、学生年龄都在十三四岁,年龄尚小生活阅历较少,特别是他们对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了解不多,因此要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及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已经接触过游记类散文和叙事性等散文,形成了相关阅读这类散文的能力,可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迁移帮助学习本文。如游记散文往往以“行踪”为线索,本文就有这个特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生字词,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四)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五)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四、教学方法

1、课前预习法。

(1)搜集作者生平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性格、志趣爱好、所属流派及文学成就等。老师发放相关详细资料供学生参考。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读音。

2、朗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晰,即字音咬准、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读出抑扬顿挫之情。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3、讨论与点拨相结合法。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可读性强,课本注释也较详细,教师可适当点拨翻译技巧鼓励学生反复通读全文,在粗通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大胆试译课文。不懂的地方,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并进行适当指导点拨。

4、品读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这环节主要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5、拓展延伸法。分发《桃花源诗》,指导学生进行诗文对读,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五、教具准备

已打印好的资料、录音机和示范朗读磁带、幻灯机和幻灯片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谁的人格宣言?”这一问题入手,引出陶渊明,然后由学生自由畅谈对陶渊明的了解及本文写作的背景等,老师可做适当补充。从而自然导入课文。

(二)回忆旧知、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明确每课时的目标(本课时完成目标一、二)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桃源之美。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扫除下列字词障碍(用幻灯放映出来)

豁然 俨然 黄发垂髫 要还家 邑人 间隔 此中人语云 诣太守 阡陌

2、录音范读。(要求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3、指导学生朗读

(1)老师做些断句讲解和师范:(用幻灯投映)

A、忘/路之远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一般都是按意义单位划分或者按句子成分划分)

B、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老师可适当作些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等朗读技巧的指导:

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轻重缓急形成鲜明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吐字要清晰响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四)理解、积累文言字词、通译全文(用幻灯片投映出来)

1、理解、积累文言字词

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地弄懂一些文言字词:常用重点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性活用词。平时要注意识记,做到烂熟于心。

2、翻译技巧的指导:(1)翻译时除了注意上述这些词的词义,其他字词一般都是沿用我们现在的意思,且一般都是用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去表达文言中单音节词的意思。所以翻译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大胆推断文言字词的意思。(2)国名、地名、人名、官名、书名、帝号、年号、器物名称、度量衡等专有名词都照原文直接抄录。(3)文言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判断句、反问句等,平时遇到要及时积累,学会如何去调整句序如何去翻译。练习多了就会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4)文言句式注重简练往往承前承后或固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翻译时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

3、用例句进行具体指导。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村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和晋了。

4、落实全文翻译

(1)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然后找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帮助指导。(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已储备的知识大胆尝试通译全文,并建议学生不要借助翻译资料书,以免养成依赖资料书的习惯。)

(2)合作小组完成后进行翻译接龙活动,比比哪个小组翻译最准确最完整。

5、归纳本课须积累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可以采用由学生边说边做笔记老师边板书的方法完成,或者用幻灯放映出来。(启发学生养成逐步积累的良好习惯)

(1)重点词:

甚异之 欲穷其林 既出 桑竹之属 不复出焉 便扶向路 诣太守 阡陌

(2)四个“然”字词:

豁然 俨然 怡然 欣然

(3)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义:妻和子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间隔——古义:隔离。

今义:距离。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如:这孩子俨然是个大人。

(4)一词多义

复 A复前行 B不复出焉 乃 A乃大惊 B乃不知有汉

舍A 便舍船 B 屋舍俨然 寻 A寻向所志 B 寻病终

志A处处志之 B寻向所志 为 A捕鱼为业 B不足为外人道也

(5)一义多词: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缘溪行——便扶向路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6)通假字

具答之 便要还家

(7)句式:

①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译: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B 便舍船,从口入。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渔人)便便舍船,从口入。”

C 问所从来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问(之)所从来”

D 便要还家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便要(之)还家”

E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F 林尽水源

介词省略句式。即“林尽于水源”

(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并成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式导入新课

上课前跟大家聊聊天,大家都有梦想吧,你们的梦想是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我也有梦想,你们想听听老师的梦想吗?我从小就羡慕学美术的人,也一直梦想着自己能成为搞美术的人当中的一员,因为小时侯的我误以为艺术就是美术,艺术是很高雅的、它充满诗情画意,它的创作过程简直就是一种美妙绝伦的享受过程。我想大家也一定很喜欢艺术,是吧?(学生答)那么艺术就是美术吗?(学生答:不是)对,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学生答:音乐、舞蹈、电影电视……)对,别忘了文学。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也是艺术。这样看来我们天天都在接触艺术天天都在玩弄艺术呀!其实艺术都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艺术都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今天我们就尝试一下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解读我们的文学作品,看看这种玩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别样的感受?大家一定等不及了,那我就闲话少说。跟我来!一起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解读陶渊明的这篇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桃花源记》

(二)欣赏“桃源”之美

1、图画美

(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时间是三分钟,在脑中想着桃花源……有没有画卷呈现在你的脑海中?(学生答)好,那我们就先用图画来解读。刚才你们的脑中有哪些“桃源” 的图画?在这些画卷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畅答:如桃林图、村落图、农耕图、老人与孩子的怡乐图、热情待客图、陵人捕鱼图、鸡犬嬉戏图、子骥寻源图……

(2)师:还听到了什么?

学生畅答:(听见了鸡在叫“喔!喔!”狗在叫“汪!汪!”牛在也在叫“哞!哞”……桃花源人热情劝酒的声音……)

师:还闻到了什么味?

学生畅答:(桃花的芬芳、泥土的清新,桑子的酸甜、佳肴美酒的诱人醇香……)

(3)师:还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畅答:桃源人的热情、淳朴 桃源生活的和平安定欢乐幸福……

(4)师小结:桃花源的确是一幅美丽的画,美在自然更美在人情,它风景秀丽,它宁静和谐,它民风淳朴,这里人人劳作、人人平等、关系融洽,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真是一个温暖自足的理想王国啊!

2、音乐美

师:请大家再闭上眼睛用心倾听,脑中想着桃花源的时候有没有一首曲子在你的心中似水般流过?这是怎样的曲子?是怎样的节奏?是怎样的调子?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学生畅答:(如 节奏轻缓 调子欢乐而柔和 古筝、琵琶、葫芦笙、钢琴等)

师:谁能用一首歌或曲子作个比喻?

学生畅答:(如:桃花源就像藤格尔的《天堂》优美、抒情、流畅让人如入天籁…… 像妈妈的摇篮曲柔柔的感觉很温暖……)

3、影片美

师:陶源明既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一位高超的导演,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作者很巧妙的用了一条线把本是零散的一个个画面串联了起来让景物随着线移动变换地动起来,从而让我们获得了视觉上的愉悦感受,谁能把这位导演的线牵出来?

学生答:(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

教师小结:桃花源也是一部优美的风土人情片(行踪清晰线索分明)

(三)品评“桃源”之情结

1、师:桃花源真美啊,它既是一幅绝美的画卷又是一首动人的曲子还是一部风光旖旎的影片!仙境般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明确: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后遂无问津者” ……

2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王国?

指导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经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等理解,使学生明白要准确

解读作品就要“知人论世”这个常识。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本文纯属虚构。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3、师: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理想追求,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还是要结合作者生平经历、思想性格、志趣爱好及本文写作的背景进行理解评判)

组织学生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集体讨论,也可分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师略作小结: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评判。我个人认为桃花源虽然只是作者用笔虚构的一个理想摇篮,但是他敢于去想象与憧憬自己的理想世界,这也是很可贵的。桃花源不能仅仅看成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还应该看成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当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试问: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公地下有知,他也应该无比欣慰!其实古往今来许多的仁人志士也一直在为自己理想中的桃源奋斗不息。古者如墨子、屈原、杜甫……今人如鲁迅、方志敏、焦裕禄……等等,举不胜举呀。千百年来,“桃花源”已经成了人们的理想的化身,衍化成了一种“桃源情结”。我希望在21世纪的今天,同学们也能志存高远,向着理想勇往直前。

(四)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写法

明确: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而感人的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如文章开头就明确地向读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身份、职业,这就使得桃源境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好象都是真的。最后既与开头来了个呼应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还写到南阳刘子骥这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寻桃源而未果一事,更令人确信无疑。可实中又见其虚,如交代渔人,没有住址、名姓,于事无考。再如标志消失,遂无问津者等也令人察觉到实中有虚。这就是文章巧妙之处,若有若无,使桃花源扑朔迷离,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正所谓虚虚实实,恍惚迷离,便是最堪寻味之笔也。

(五)配乐吟读

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古筝曲相配,让学生在柔和轻欢的氛围中再一次吟读课文,感受桃源的景与情作者的情和志

(六)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堂内容的拓展延伸

1、熟读背诵全文

2、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桃花源诗》,让学生课后进行阅读理解诗意。

资料内容如下:

篇3:《桃花源记》教学课例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1、朗读《桃花源诗》,体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其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七、课后反思

文言教学的第一任务是,引导学生弄懂文言字词的含义,疏通文意。落实字词和文意的理解是阅读文言的基础,否则文言的教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在第一课时中,主要就这点要求进行了落实。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有意识有方向地逐步积累文言字词和句式,还能注意教给学生相关的方法技巧以及采用“接龙竞赛”等富有激励性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度。

第二课时采用了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完成较好。

本课的不足之处,由于时间较紧内容较多及学生文言基础较为薄弱等原因,造成了教学任务落实不够充分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教改的同时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更有效的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也应该是研究的方向。

篇4:《观潮》教学课例

《观潮》教学课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板书)观潮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板书设计 天下奇观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反思:《观潮》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作者通过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赞美了这一“天下奇观”,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但我们班上读得好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朗读不够到位,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加强的。我觉得在语文课上,学生应该“读”占鳌头,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要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而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让学生的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一、加强指导。教给学生一些普通话朗读的基本技巧。如重音、停顿、语速等。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为了突出钱江潮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强调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等词语。

二、激发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因此,在教学三、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谈感受,鼓励并引导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读出观潮人群的惊奇。为了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我还组织学生比赛读、轮流读、表演读等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三、充分感悟。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文本内容,并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读出真情实感。因此,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了钱江潮的雄伟气势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脑中浮现画面。然后让学生复述情景,尽量用上课文中的生动词语。从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

篇5:《再别康桥》教学课例

《再别康桥》教学课例

新时期以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非指示性”教学是郑逸农老师一直在研究的一个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视角引起了语文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它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对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都明显的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非指示性”教学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上都对语文教学有着值得借鉴的价值。

一、“非指示性”教学理念

“非指示性”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一次改革,从提出后一直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但无论怎样发展,都一直坚持着 “二不”、“四自”原则。

“二不”,即“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教师在教学之前不主观的限定一个或几个教学目标,而是在课堂的教学中产生,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和特征,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生成学习目标。教师“不指示问题答案”,教师的讲授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每个同学都有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强调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性和多元性。

“四自”,即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既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会对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而是由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学目标进行讨论、判断。在讨论的过程中,发散思维,自主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并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反思和评价,自主生成语文素养。

二、在“非指示性”中欣赏康桥的宁静之美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认知和情感的体验去确定学习目标,问题的答案也不是由老师公布,而是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得出。郑老师让学生在备用纸上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学生边读边思边写,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好的从实践中理解“非指示性”教学的理念,将结合《再别康桥》的课堂实录进行简要的评析。

1.细读研读

郑老师在对《再别康桥》的背景作介绍之后向同学提出要求:“初读诗歌,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小组交流后,学生畅所欲言,把对诗的初步理解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而郑老师却没有立即作出回应,而是让学生再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本文你最想学习的是什么?并把想法写在备用纸上,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围绕诗的“语言”、“意境”、“情感”等角度确立学习主题。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需要教,而尤其致力于‘导’。”在“非指示性”教学中,郑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篇,并自主确立学习主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研读,学生有了自己的真实看法,并能够做出相应的.判断。

2.欣赏交流

郑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学习主题,以研究性阅读的方式,边读边写,及时捕捉闪现的灵感,通过小组的学习和老师的引导,学生对《再别康桥》有着新颖个性的见解。有的同学指出学习的主题是语言。诗中运用了大量华美的辞藻,给读者很大的吸引力。全诗还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使人读后有种魂牵梦绕的感觉;而有的同学则从整体把握全诗,认为全诗的结构美。“金柳、青荇、一潭”按着从高到底、从远到近的方式进行描写。第四段末尾一字是“梦”,第六段开头紧接着就说“寻梦?撑一支长篙。”……郑逸农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欣赏、感悟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其中尽情的发挥,从而更好的领悟出《再别康桥》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3.探究讨论

郑逸农老师在课堂中的讨论是随处可见的,学生的一些问题也是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在交流之后,把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向深处,选出具有典型代表的例子,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再全班讨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研讨兴趣,更加强调了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从而可以看出郑老师注重学生阅读理解的多元化,并始终遵循“非指示性”教学中的“二不”原则。

例如:在郑逸农《再别康桥》的课堂实录中,当讨论“诗中为何写‘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一问题时,学生们积极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认为,“沉淀”是指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说明水很清。有的同学则认为,体现出作者原本有很美好的愿望,而现在却因为理想没实现,感到很失落。更有的同学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是否有消极意义?”……

在整个教学案例中,同学们的交流和研讨都没有标准的答案,会因每个人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郑逸农老师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平等对话,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探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成长。一个有平等观念的老师,才能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三、“非指示性”教学对语文教学发展的意义

新课改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其目的在于释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学习方式。“非指示性”教学的创新理念,对于语文教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非指示性”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更新教师观念,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况来进行课程安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组织的能力,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积累语文素养,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非指示性”教学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探究问题答案。学生在学习中,教师不占用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在边读边想中发现了疑难并主动寻求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主成长。

篇6:微课教学体会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以微学习、微课程为标志的学习变革正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从构思、设计到最终制作出一节微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表达的基本功得到了锻炼。但同时,它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一阵微风吹来,似乎在一夜之间,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便占尽人们的眼球,而属于教育领域的微课也在悄然兴起。

那么,微课到底是什么?它与传统课堂有哪些不同之处,又能为教育带来些什么呢?微课,优势因微而大,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以微学习、微课程为标志的学习变革正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在国外,以名人浓缩的人生经验为内容,制作精良的ted课程。让思想插上翅膀冶,与全球用户分享思想的盛宴;美国可汗学院以其便捷有效的教学方式赢得全球众多学习者的青睐;英国牛津大学也陆续推出精致短小的系列微课。在国内,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主办的中国微课大赛、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等赛事活动的强力推动,微课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与高等教育领域迅速升温,并迅速地完成了从小学、中学到高校,以及从全国到地方的全面覆盖。

然而,到底是什么是微课?被网民称为中国微课之父、现任职于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有着这样的定义: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视频课程。

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的微课,可以为小学生讲解野陈述句与反问句如何互换冶,为初中生讲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为高中生讲解对数函数,为大学生传授如何制作有吸引力的简历。不知不觉间,微课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将一种更便捷的教育形式带到了我们身边。

有专家分析,作为微时代的教学产物,微课在认知习惯、认知策略上都特别能够贴近当下学习者的心理,学习者已经不满足于灌输式、教条化的学习,也很难沉心静气地从知识的源头到末梢进行特别有规划的学习。

微课这种形式,不论是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还是在高等教育领域,都有着其因微而大的优势。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认为:微课符合时代的要求,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的、有趣的讲解,符合当今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律。他希望借此推动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解决教育需要多样性、资源便捷性等问题,促进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微课只是一种资源,而非教学的全部。在20分钟内把一个有意思的主题讲透,重点突出。相对于传统教学,微课在短小精悍的同时,还做好了知识的切割,带有知识点标签。使用微课学习,很多时候类似于查字典的学习方式,更加便捷有效。同时,它短小的特征使学习者更容易保持注意力,也适于许多面临外部干扰因素的学习者进行碎片化的学习。

微课有很多优点,但它不能取代传统课堂。它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河南大学教师张宏说,要把微课当成教学的一个环节或一种资源,而非教学的全部。的确,微课视频并不意味着完整的教学,还需配套有其他的教学活动或教学环节,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境,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微课和其他许多视频课程在定位上最明显的区别。

其实,在微课出现之前,已经有不少教师的讲课视频和视频公开课,但并没有对课堂教学产生太大的影响。许多老师和学生还是更愿意现场讲课和听课,教学视频并没有多少人去看。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有机互动的过程,有效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缺乏现场气氛的教学视频,容易使学生产生孤独感而影响学习效果。

微课以短为特色,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因为它是提前录好的,也不能支持动态临时性的问题。

5-8分钟的微视频,以此网络微视频为核心,整合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6个配套资源,共同组成微课。微课教学对教师信息素养也提出更高要求。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微课教学,经历从设计到制作再到使用微课的逐步历练,他们的基础计算机技能会随之不断提高。诸如简单动画制作、图片修饰、视频编辑和音频编辑等多媒体制作技术,将成为广大教师掌握的基本技能。而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将进而对他们的专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篇7:《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

《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

《赤壁赋》是传统篇目,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名作,也是中国古代文赋的集大成之作,以此文为主构成的赤壁系列是苏轼人生和艺术创作的重要转折点。修订的高中语文教材把它安排在第三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要求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学习中国古代散文,鉴赏要求落在诵读、鉴赏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特点的初经级层面上,但我觉得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解读这一千古传诵的名作,尤其是苏东坡的杰作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于是我运用学校新开发的LDT网络教学系统围绕教材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对作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解析,希望在网络的阅读模式和教学的交互性上作一些探索,克服班级受授课制的限制和常规教学中的不足,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同学都能从这一课的学习中得到满意的收获。下面是我授课过程的记录:

▲教学课例

第一课时

一、强调纪律,注意事项:

按照老师指导的程序进行,有问题举手请求帮助,避免不规范操作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动作。

二、发放编号、密码,要求学生保存好。

三、教师开放科目系统,并指导学生按要求操作进入系统:开机----双击网络标识进入----输入地址:Http://172.21.48.2/dx----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用户名栏输入自己的编号),进入学生界面。

四、要求学生先点击阅读学习目标、学习指导、明确学习任务,尤其是本课学习任务,(详见“教学设计”)。

五、阅读第一课时必读内容,点击进入页面具体内容,回主页时可点击左上角后退的箭头,每点击一个内容要点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请点击第一个指令:在文件当前位置打开,然后进入页面,若页面没有显示,请点击刷新,可以最小化多个窗口切换进行,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六、点击进入题解(导入),要求速读。

七、了解苏轼生平及思想:“走近苏东坡[详见cbf1-ajsdp(word文档)]----点击页面右下脚链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反鸿踏雪泥](详见cbf1-s.doc)----其中穿插的两篇补充材料----《苏轼生平及思想》、《苏轼简介》可以浏览选择性阅读,不必详细全部读,允许拷盘,详见(cbf1-ssjj.htm,cbf1-ssdsphsx.htm)

[注]:提供相关的专题网站网址,供有兴趣的同学课外查阅。

八、点击阅读“关于文斌”(一)重点阅读,(二)较深较专业,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或浏览或拷盘)。

九、点击进入课文分析。(详见cbf1-kwfx.doc)

1、要求:精读,适当作笔记,可以copy内容要点。读完后要参加课堂测试,注意围绕学习重点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

2、教师巡视、指点。给学生提供技术及阅读上的帮助,加强课堂调控:

A、需要作笔记的地方:字词注音、层次划分、韵脚,其他根据自己理解程度适当记要点:

第一段:“古文”、“典故”。

第二段:对“前人”的理解。

注意:第三段的“.总结”部分乃“论坛1问题”之关键提示。“全文的线索、结构思路,.总结及诵读要领”应适当记笔记。

十、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把握:

(1)根据诵读提示及各段层次思路逐段朗读一遍。

(2)根据全文结构提纲朗读一篇,然后再尝试背诵一遍。

十一、返回主页,点击“课堂测试”,参加测试,按要求完成10道选择题,分值100分,时间3-5分钟。(.试题详见cbf1-ktcs1.doc)。(测试系统会自动评分,学生可以在提交后查阅,未得满分的同学可以回课文分析中查阅)。

十二、参加论坛(论坛交流内容详见cbf1-dykslt.doc)。教师巡视指导,对同学发的贴子给予恰当的评点,最后把论题的参考答案(思路)以贴子的形式发出去供同学参考、订正。

十三、布置课外作业(详见cbf1-kwzy.doc)。[提醒]:“课文分析”、“相关知识”可copy回去备用。

第二课时

进入系统程序(略)

一、提醒同学:.总结上节课经验,注意操作技巧和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在自己的能力限度内、在保证完成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吸收更多感兴趣的知识,大胆发表自己的感悟、见解和思想。

二、集体背诵课文一篇(可以参照“课文分析”中的结构提纲)。

三、点击进入第二课时必读内容:

(1)阅读我的一篇赏析文章《行云流水纵笔处,请辞丽句铸毕章》,鉴赏品味文章精妙的优点,动人的语言艺术。(详见cbf2-yuyewlixi.htm)。

(2)根据自己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有关材料,谈谈自己对苏轼在文中抒写的情思、哲理(他的人生观、宇宙观、哲学观和历史观)的感悟和评价。[有关材料详见(cbf2-pjsxcl.doc及相关链接)]

四、登录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

[注]:教师巡视、点拨、指导、评点学生发布的贴子,最后把自己的一首诗作《致苏子》(cbf2-zsz.doc)以及所任教班一个学生的习作《赤壁赋》(发表过的,详见cbf2-cbf)以贴子形式发布上去供同学欣赏、交流。

五、把课文语段阅读测.试题(主观题为主)发布到论坛上,在论坛上进行在线课堂测试,要求同学把答案copy后提交;最后老师把参考答案发布上去,同学自评得分,订正错误。

▲反思、.总结:

(一)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试验,学生的反馈效果很好,有很多内容吸引了他们,能感觉到课堂上一种聚精会神的思维流动,课堂气氛活跃和谐,交流愉悦,每位同学都有沉甸甸的收获,与常规课的效率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目的,提升人文素养(文学素养)、信息素养,完成教材任务对付应试策略三不误,但在交互性上还经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显然,网络教学系统是个高效的工具,发挥这个工具的强大功能既能高效地备战应试更能高效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而这把宝剑的威力的大小却取决于执剑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先进与落后,专业技能的高低,专业素养和功底的厚薄,包括现代化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以及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的高低,因为这直接关系网络课堂的质量和调控效益。如果教师的观念、技能和综合素养跟不上,那么学生会同样象对一些常规课一样失望,甚至更糟。

(二)本次网络教学试验的现实意义:

彻底改变传统古文教学低效的`局面,走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误区。

教材精选的古文篇目绝大部分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淘漉和考验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是先辈才智的结晶,是他们留给后代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是皇皇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仅仅停留在释词解字,古汉语基础知识训练,疏通文意(翻译),粗浅的赏析等层面以应付升学考试,那将是对这一笔人文资源的极大浪费。古文教学的目标应该人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基础的语文素养,使之了解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陶冶思想情操,提升文学素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语言的感悟力和表现力,提高吸取精、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实践证明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教学运用可以纠正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定位。本次网络教学试验,师生通过网络这一桥梁共同遨游千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一代文豪苏子的旷世才情,学识、智商和情商都经受了一次洗礼和升华,真正体现了我校“开心求学,快乐从教”的办学理念,因为网站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从古文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取获,享受表达的自由和创造的快乐,从而改变以往学生认为古文枯燥乏味,无实用价值,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精神,不愿查阅工具书,总依赖老师课堂串讲,功利地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积弊。也可以使教师焕发出创造的激情与活力,克服惯性,怠性的教学麻醉状态,并为网络阅读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实践证明学习网站的建设和教学运用,能够高效地把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学效益。经过改造的直接服务于教学的LDT网络系统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改革提供了最优越、最有效的技术支持。

实践还证明人们一直担扰的网络教学中的人机对话模式会淡漠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纯属杞人忧天,课堂调控能力强的老师实完全能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求知乐趣和交流愉悦的网络课堂人文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学习,和谐对话,自由交流,自主合作,共同享受求知、探索和创造的快乐,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8:《春》教学课例及反思

《春》教学课例及反思

提要:新课程七年级语文课文《春》是一篇词美,句美,情美的佳作,文章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本次反思主要通过《春》的第一个教学课时,力图表达在课堂上如何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这一新课程理念。

我设计的《春》的第一课时是一堂品读课,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目的,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开始上课导入新课后,学生展示积累的有关描写“春”的古诗文,四个字的美词、俗语等。它使得课堂教学容量增加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的对象,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接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让学生感受这篇优美散文的构思之美。然后要求学生自由发问,互相解答。这下课堂热闹起来了,学生提的问题非常之多:     生问:作者为什么不说小草光明正大地长出来,而是“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生答:这里的“偷偷地”不是小偷的.“偷”,而是说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长出来了。

生问:“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的含义是什么?

生答: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充满了希望,但要抓紧时间,把握时机。

生问:“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能否换成“叫”?

生答:不行,因为“叫”只有听的意思,而“闹”字不仅有听到,还有看到的。

教师总结:解答得非常好。“闹”字写出了蜜蜂嗡嗡的叫,还有蝴蝶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的景色。如古诗文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这个意思,真是一字传神。

生问:文章最后三段用了三个比喻句来赞美春天,为什么分成三段,而不是一段呢?

生答:因为三个比喻句按人的成长过程来排列,这样排列整齐,很醒目。

生问: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为什么还要写到人?

这时全班学生沉默了,我及时引导说:“怎么样,没有同学会解答吗?需要老师帮助吗?” 学生们都喊“需要。”然后我解答道:“写景中写人是为了表现人们热爱春天,在春天里,人们以充沛的精力、积极、热情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更好地表现春天的奋发向上。”

一个个问题由学生提出来,又一个个问题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来解答,学生们争着抢着提问,各抒己见,同时还兴致勃勃地听着别人的见解,老师的点拨。下课时间到了,学生还迟迟不愿结束这堂研讨课。

分析与反思: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习惯于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习惯于老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一节课下来,老师疲惫不堪,学生被动接受,觉得语文课越来越索然无味。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去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呢?

这节课,我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来解决。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认真读书了,找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过程,也是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充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兴致十足地领略课文的“美”,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同时,师生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心灵得以沟通,教与学得以相长,这比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教案走,效果不是更好吗?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老师要备好课,就得深入钻研课文,做到吃透、吃准,胸有成竹;同时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学生的问题或进行深入的引导,或尽快、准确的予以回答。

篇9:《乡愁》教学课例及反思

教材分析:

故乡,无论在哪里,始终是游子精神的家园、灵魂的安息地。对故乡的思念是古今诗人永恒的话题。他们用文字写乡心,抒乡情,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好诗。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创作的《乡愁》,写出了千千万万游子的思乡、思国深情,诗人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这正如温总理所形容的:“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设计理念:

本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按照校本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激趣导入——自主品读——质疑探究——合作互动——迁移实践”来设计,旨在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有感情的朗诵;

2、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

3、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

4、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意识。

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以台湾歌手费翔演唱《故乡的云》设境导入)

(二)、自主品读

1、品作家作品:(在一个清冷的深秋之夜,一位双鬓斑白,面容憔悴的男子,站在祖国最南端那个美丽的岛屿上,遥望着一水之隔的大陆,面对浅浅的海峡,面对海峡对面的大好河山,面对故乡那已成为梦境的童年、青年、中年时代深情地吟诵道:)播放视频朗读《乡愁》。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

学生:余光中。

教师:大家对余光中了解多少呢?(检查预习并出示幻灯片:余光中)

2、品诗歌,悟诗情。

[教师范读+媒体演示+学生朗读]

(三)、质疑探究 ——品愁

1、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形象表达的?这种写法叫什么?

2、诗人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 ?请找出体现顺序的词语。

3 、俗话说:“诗言志”,那诗中“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四)、合作互动——总结诗歌特点

亲爱的朋友,我们现在已经充满***地欣赏了这首乡愁诗,你觉得这首诗美吗?如果美,美在何处?

(1)结构精美。 (2)韵律绝美。 (3)意境绝美。

(五)、拓展迁移

1、仿写诗句:乡愁是……

幸福是……

欢乐是……

痛苦是……

爱 是……

(六)、总结回顾

教师:此时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想家。

教师:你学过的表现这一内容的有哪些? 明确:《乡愁四韵》、《回乡偶书》、《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明月几时有》。

全班齐唱《流浪歌》。

(七)、作业

以“乡愁”、“快乐”、“亲情”为主题仿写一首小诗。

篇10:《乡愁》教学课例及反思

这是我尝试用新课程理念所上的`一节公开课,目的是为了感受新课堂的冲击力,将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转化为教学行为。《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有独特的意象,精巧的构思,极富感染力和音韵美,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情感才能感悟和体验到诗歌的美。因此,我在授课时把作者的简介和诗歌的范读都使用了多媒体、图片、音乐视听。教学追求的效果就是让学生动情,让教室弥漫情。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充分朗读出情。诗歌一定要让学生多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体会,读出感情。另外,读也要关注个体差异,朗读不是好学生独有的展示,应是所有学生的快乐阅读,动情阅读。

2、品味意境动情。四个意象很好找,关键是学生怎样体会。我让学生通过四季来演绎,品味那弥漫的乡愁,淡淡忧伤的乡愁。

3、欣赏美点***。四节诗,值得欣赏的语言美点很多,老师若一一道出,就索然无味了。通过诱发学生寻找美点,使学生活动面广,而且教学充满灵性的创造。

4、厚积博发抒情。每篇课文的教学要给学生积累点东西,如补充《乡愁四韵》、《回乡偶书》、《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明月几时有》等就是打文化的底子。课上更要给学生“发”的机会,如仿写就是启发学生去挖掘他们“宝库中的金子”。

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中,学生叙说着他们敏感、多思的心,在生活资源中发现着诗意,吟读着自己的乡愁诗。例如:

《 亲 情 》

幼时

亲情是一个个精美的玩具

我玩

父母看

少时

亲情是一颗红彤彤的草莓

我一颗

母亲一颗

后来

亲情是一只只大大的手

牵着心

挂着肚

而现在

亲情是故乡山道里的那守望

轻轻一碰

就碎成两道泪行

他们的发言就像一片片小小的花瓣,在课堂里轻轻飘落,点缀在诗歌教学的绿草地上,构成美好的教学风景。通过以上教学课例让我真正认识到了诗歌教学应饱含丰富的情感体验。

篇11:圆明园毁灭教学课例

圆明园毁灭教学课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人教版小语第八册教材第六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理解能力,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爱与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又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去年,我们学习过课文《颐和园》,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依山傍水,气象万千的古典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你们可能不知道,在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比这大3倍的皇家园林。可惜,这一园林,在149年前就被英法联军的大火所毁灭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走近它。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深化感悟

1.端起书本,从头至尾地读课文,然后我们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受课文。

三.研读课文首尾,激发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了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

(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怎么说?作者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这种损失?什么叫“不可估量”?课文中用了几个“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指名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痛惜”、愤怒、痛恨)为什么?(师感情诵读—全体诵读第一段—指名读3人—齐读)此时此刻,你们内心的这份感受、这种心情可以估量吗?(板书:不可估量)

【设计意图:抓住“不可估量”这个词,引出学生对圆明园价值的思考,进一步展开课堂教学。在课件展示中,也将“不可估量”这个词用醒目的颜色标出。】

(二)了解第五自然段(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一段是带给我们同样心情的?仔细地体会看看,文中哪一句最让你们感到惋惜)

(1)你希望老师把哪个词写在黑板上?(板书:化为灰烬)

(2)化为灰烬的是什么??(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结晶;)(板书;化为灰烬)

(3)课文在“化为灰烬”四个字中戛然而止,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英法侵略者配得上是联军吗?是什么?强盗!)

(4)把积郁在你心中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宣泄出来,指导读两遍——抽读:“这样”是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找重点词语,体会句意,读中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紧扣课文重点,体悟情感:

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快速看中间部分,你还知道什么?)

(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还用哪些词来形容这座皇家园林的?(板书:举世闻名)追问:“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哪个字解释“全”?

(2)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板书:“宏伟建筑”)圆明园还凭什么举世闻名?(板书:“珍贵文物”)出示课件

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1)你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找到写建筑的自然段自己读。(自由读——指读第三自然段)

(2)仔细数一数,这段话写圆明园的建筑景观一共用了多少个“有”?(8个)

(3)请你大声地告诉大家,圆明园中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指名读。出示课件,从这八处“有”你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让学生自主读书后交流感受,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研读探究的欲望,感悟语言文字之美,感受圆明园的景美、物美,多读再次强化内心体验。】

(4)假如作者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你的`依据在哪里?

从大家的感受中,这一段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尽、道不完的。学生自由再读——抽生读重点句:

(5)感悟重点句: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想去这个地方吗?(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此部分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美。此时,我出示给学生自己搜集到的“雷峰夕照”、“武陵春色”、“蓬莱瑶台”、“平湖秋月”…… 圆明园美景图片,并播放《月光曲》。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图文结合的基础上,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万园之园”的不可估量的美。】

漫步园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后有感情地诵读此句)

(6)但是,同学们,你们读到的、看到的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早已化为灰烬了!早已烟消云散了!

五、品读“毁灭”,激荡情感

(1)现在我们看到的圆明园却是这样一派荒凉,破败的景象.请同学们默读第5段,你想说些什么?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他们是无耻的强盗?(侵入--闯--掠--烧 ,凡是、统统、实在、任意)

课件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毁掉。”

同学们,这些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加点的词语更能体现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要读出侵略者的野蛮,对他们的痛恨。

引读,“为了销毁罪证…….化成了灰烬。”

篇12: 教学课例研修学习心得

教学课例研修学习心得

研修学习过程中,学习观摩了泰安附校刘万元老师的课例“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这节课中,刘老师借鉴磨课组几位老师的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心修改,在教学中也以“理解算理,探索算法”为教学重点、难点,用四分之三的时间进行重难点突破,达到了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

通过观看视频,一步步阶段学习,同时结合几位老师的点评报告,我对刘老师的精心设计和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领会,感觉刘老师的设计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达到算理与算法的有效结合的:

1、承接上一课时,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以省出时间探索算法、理解算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口算之前进行估算,为口算渗透一些方法。

3、进行口算教学时,让学生根据点子图思考,小组交流算法,特别是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寻找算法的共同点,这是在尝试算法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理解算理。

4、在笔算教学中,刘老师耐心地引导学生经历将口算的横式写成竖式的形式,将几个竖式合并,再将竖式进一步简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给学生一个思考领会的机会,让学生清晰地看出每一部分的`来龙去脉,更容易理解算理。

5、引导学生学会了列竖式后,刘老师又抓住关键,让学生“分别说一说46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23表示什么?怎么来的?”,这都是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

6、在下面刘老师又设计了“规范计算过程”这一步骤,其作用不仅是让学生明确计算的标准步骤、规范,更是通过清晰再现计算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算法。

7、在巩固练习中进一步促进学生明算理。刘老师设计的巩固练习虽少,却有很强的针对性,在 “根据竖式写得数”题中,师进一步追问:你是从竖式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来的?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一问题时就巩固了前面学到的算理;在“你能很快判断出对错吗?”题中,也是让学生找错因,明算理。

总之,刘老师这节课以让学生明确算理算法为重难点,在突破重难点这一环节中,把估算、口算、笔算三种计算方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充分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降低了思维的坡度,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给我的数学教学带来很深的启发。

篇13:课例心得体会

这几天,我非常认真的观看了几位美术老师的优秀课例,通过学习名师的优秀课堂,让我受益匪浅。我被他们精彩的课堂设计、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默契互动所吸引;被她们自然大方的教态所感染。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优秀的教学经验,为我今后在课堂教学中为创建高效课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这些课堂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实在”,授课教师在讲课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的距离可谓是近之又近,没有花架子,他们注重利用身边的生活注入教学,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开发学生思路,以便达到教学的目的。围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进行探究和研讨教学。通过这次学习,也让我有了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挖掘美术课的价值

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学生在美术课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通过本身具有的美的造型,表现生活,传递信息,一名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造型中外在美以及内在美,并将之融入到课堂教学里,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让学生醉心于美的殿堂。用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意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出示大量的实用标志,让学生从实例中欣赏学习,教法形象生动,整节课的课堂氛围很浓厚,课堂环节比较紧凑、严密,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提高了形象的审美创造力。在展示中体现美术价值,要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二、美术课程逐步“多元化”

进入“视觉文化”的时代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在当今科技、经济、文化的影响下,美术不仅仅是审美和创造,它和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一样是人类文化中各具特色却又无可替代的语言系统。现在学习美术的目的并非是涂涂画画产生一件作品而已,而是让学生能从“人文性质”的高度更深刻地理解美术和运用美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要重视培养学生观赏美术作品的爱好和习惯。

视觉艺术的冲击,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科技的发达在美术中得以应用以及所取的视觉效果,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以上是我看完优秀课例后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自己在教学中应该有新的创新,对教材和学生多琢磨,使自己的美术课有新的提高,以此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篇14:课例心得体会

在本次培训中,我学习了《怎样做课例研修》,我深刻地感受到课例研究应着眼于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教学方面的改进是一件集体而不是个人的事业,教师集体协调一致相互评论,实践反思是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取得进步。而课例研修的过程正是提供了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试想,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那该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我想这也是课例研究所真正所要追求的境界。学习过后,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课例研修”及怎么做,感觉到其实以前自己的工作中也在进行着课例研修的活动,但是做的不够细,学习后我想应深入的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献,并大胆的在课堂中去实践,勤思考,善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常态教学通过对课例研修资料的学习,给我最深的启示就是深刻的体会到反思在课例研修中的重要。不管教学如何,只有积极地去反思,才能在课例研修中不断的取得进步。

通过对课例研修资料的研读我明白了,课例研修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以深刻的反思带动有效的行为跟进,每一个教师个体都能在群体互助中增长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获得群体研究中的快乐和成长中的喜悦。课例研修发挥教师集体研究的优势,借助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解决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从而提高研修技能和实践智慧。

“课例研究”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课例研修一般流程是: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并在学习中总结、提炼、升华。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课例研修不同于常规教研活动的听课评课活动,而是有比较系统的研修活动过程。教师参与课例研究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能不断提高教师的问题设计能力;二是能不断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三是能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

“课例研修强调的是从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真实问题出发,教师集体通过行动研究,借助课堂观察和实录分析的手段,观课、议课教师与执教者一道设计、反思和再设计、再反思,寻找课堂教学关键事件,调整教学行为。”“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我认为做好课例研究,首先需要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因为,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对一个课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其次,需要执教者自己反复地琢磨,大家的建议最终还是需要执教者自己去综合,最终形成与自己的风格相似的课例,这样才能让学生、让自己受益。本学期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有关课例研修方面的理论文章。认真领会课例研修的真正内涵。

课例研究使教师的主体意识得到唤醒。教师在参加课例研究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研究的主体。教师本身还是一个重要的培训资源,他们的经验、学识、品质、情感,在解决问题、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例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教师面临着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进行课例研究,为教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

课例研究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开展课例研究,有助于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

董琦教授说的一句话:教师什么时候能和医生一样那么专业,就不是随便可找人替代的职业了。我想课例研修就是教师通往专业的必经之路,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也在课堂度过,只有深入的研究课堂教学,才不会虚度自己的光阴。只有深入的研究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意义,从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之前只是听过课例研修,却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通过学习《怎样做课例研修》,才真正了解了课例研修。课例研修强调的是团体的互助和合作,增长知识和能力,凝聚集体的精华和智慧,以获得分享的快乐和幸福。以学生中目前欠缺的东西或教学中的重点训练内容等为主题,抓住一个本学段、本学期或细节化的点放在教学内容中来进行训练。通过此次的培训使老师们更加专业化,有理论的支撑也有行动的实践,对于促进老师的职业成长非常有帮助。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到,一名教师如果能积极投入到研修中,以一个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查阅大量资料扩充自己,及时进行总结。那么在教学中一定会自觉地改进方法,不断地提高。而这种提高的速度必将是非常惊人的参加完课例研修启动大会感受颇多。我觉得《课例研究手册指南》是基于前经验的实践与新行为发展为新经验的过程,是对他人经验分析、整合、吸收为自己经验的过程,是将外部教育理论与学科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知识结构的过程,是教师把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自觉地转化为课堂上教育实践智慧的过程,是教师把研修体会、收获提炼、整理为文本或视频等形式的主题研修成果的过程,是将研修团队中每个成员个体的隐性知识在相互依存的群体研修中,展现出来成为教师群体教育智慧发展的过程。这本指南告诉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巧妙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为我们指明了课例研究的方向,通过一个个非常有效的教学妙招,使我们真是受益匪浅。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使我看到了课例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在课例研究中我认为一定要改进教师“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交流,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得意、得言、得法,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做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老师要有创新,让自己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真的在读,真的会说,真的会写,真有感悟,真去体验,学生从“学会”,“会学”到“乐学”。

篇15:课例心得体会

经过这次的国培,本人对教育教学这回事有了全新的认识。观摩了诸位名家名师的专题讲座和课例,受益匪浅。同时还跟班级里的同仁们的讨论研究,更好地交流了学习的心得体会也更好地探究教学上遇见的难题,共同探讨,双赢互利。

一、扩宽教育视野,有意识地提高教学水平

无论是深刻见解精辟剖析还是名师们的观摩课堂,都有不同程度地激励我们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学生心灵深处,面向社会需要。教育本身是值得穷尽一生来孜孜以求的伟大事业,用心教学,真心教育,用真心教学教育。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教。不是随便可以应付的事,是整个民族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的重任。国培课例研修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到这一点,也是为了帮助我们打到这一点。

二、强化训练,让自己更专业一点

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xx教学工作。在研修过程中,我把自身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组内的老师交流,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力不从心变得有信心。培训既紧张而忙碌,因为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这种严谨实效的氛围,让每听一次讲座我都认真准备,精心揣摩,通过网络便捷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研修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

三、课例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及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课例研修,是促进教师职业成长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相关专题 情景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