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比尾巴》课的心得

希望的忠贞恋人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希望的忠贞恋人”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听《比尾巴》课的心得(共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听《比尾巴》课的心得

一、在情境中快乐识字。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天真好奇、爱玩好动的特点,我想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在识字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并鼓励学生掌握识字方法。金老师在设计过程中把整个教学安排在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的比赛当中来进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下子拥有了多种角色体验,首先是一个学习的小学生,同时又是一个比赛过程中的一个小观众,一个小评委,在活动中学生很轻松地认识了生字词“孔雀、松鼠、兔子、鸭子、猴子、公鸡”。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在学习中感悟。

二、在情境中的快乐阅读。

本篇课文整体的朗读基调是轻松、欢快、俏皮的,就好像两个小朋友在一问一答,做猜谜游戏。因此,在安排全文的朗读时,老师除了让每位学生自由读外,还安排了同桌、男女生、师生问答等不同形式的对读。在朗读指导中还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如“长?”“短?”“一把伞?”等。另外比较有特色的是加动作读。课堂教学进行到学生已经对文本一定领悟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参与到小动物的比尾巴大赛中去,想一想能不能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既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又可作为课间操,舒缓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一举双得。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

三、趣味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文中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中琅琅上口、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为了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图片另外出示了六个小动物的图片,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此时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编儿歌。在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和耳朵的特点,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谁的耳朵尖?”“ 耳朵尖。”

课的最后,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播放原课文视频,巩固本课所学,学生一边唱一边演,课堂教学达到高潮。

总之,课越上越精彩,为我们的学生带来了无比快乐的学习享受。

篇2:听《比尾巴》课的心得

这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用对话的形式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各有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第二、四节,回答了第一、三节的问题。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中的六幅插图栩栩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1种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及相关尾巴图。

2、课前让学生收集小动物图片或者玩具,并了解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主题

1、激趣:森林里动物王国的小动物可多啦,有小猴子、小白兔、小松鼠……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瞧,比赛的牌子都挂出来了,(出示“比尾巴”字卡)你知道它们要举行什么比赛吗?(指名读,齐读,“巴”要读轻声。)这三个字你是在哪里认识的?怎样记住它们?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2、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都喜欢哪些小动物?(指名回答)把你收集到的小动物图片或玩具,展示给大家,说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先组内交流,再汇报。)我们把这些小动物聚在一起,举行“比尾巴”交流会怎么样?(板书课题)

(“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趣味性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脑、眼、口、手并用,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自由地探究、表达,陶冶了性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对话平台

初读

1、“比尾巴”大赛的项目都有哪些呢?(出示文中六个问句)

2、自由练读问句,指导认识问句,教师示范问句的'读法。

3、指名读,开火车读这六个问句。(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4、评选结果怎样呢?请你打开书找一找吧。(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以问促读,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

5、汇报。(读出六个陈述句)

6、同座互相练读全文。读给小伙伴听,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要互相帮助。

7、组内4个小伙伴合作读, 互相评价,把课文读通顺。

(堂课中穿插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实现真正的自主实践,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识字

1、课件出示生字,问:这些字你认识吗?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这些字曾经在哪里见过。

2、识新偏旁“八”和“鸟”。

3、拿出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4、请一名同学当小老师,其它同学提问题,考考他怎样识记这12个字。(调动学生的识字经验和积累,引导说出识记这些生字的方法。)

5、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贴动物图片或挂图)出示生字卡片: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开火车读词。

6、你能给这些字宝宝找到它的朋友吗?(指导把字卡贴在相应的动物上。)

7、出示:长、短、一把伞、弯、扁、最好看,指名领读这些词。问:这些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请你把这些词贴在相应的动物下面。

(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并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从而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

质疑

出声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问题意识。)

写字

1、出示生字:云、公、车,认读,组词。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的笔画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学习新笔画:撇折,书空。)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学会思考,并且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3、这节课学习写“云、公”两个字,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好看。(同桌交流)

4、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观察所得范写。(“云”字第二笔横要比第一笔长,要托住第一笔的横,并落在横中线上;“公”上面的“八”开口度要适中。)

5、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6、评议。(用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作品,奖励一颗闪光的小星。)

篇3:听《比尾巴》课的心得

这是一堂小学一年级林老师上的语文课,整节课层次清晰,方法多样,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几方面讲一下个人的听课感受。

1. 引导学生自己认读汉字,注重基础训练,层层深入。课堂已开始便以拼读题目展开,学生个别朗读示范,并给予优秀者以表扬,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接下去,教师以介绍朋友的方式给带来了很多小动物,学生看着拼音读一读,认一认,以个别朗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等多种形式展开,变化多样,加深记忆。当学生基本能读出这些动物时,教师去掉了汉字的拼音,让学生在增加难度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及时地提升对知识的掌握。

2. 图片展示,生动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在介绍动物尾巴时,首先在黑板上贴出了这些动物的图片,用具体形象的图片引导孩子学会观察,看一看这些动物的尾巴到底有什么差别,也思考了题目:小动物比尾巴怎么比,比啥?很好地为后文作了铺垫。

3. 贴图游戏,凸现尾巴特征,增强有效记忆。教师在教授了课文后,让学生找到描述尾巴的特征词语,把它贴到相应的尾巴下面,即是一个识字拼读的过程,又是再次唤起孩子对所学文章内容记忆的过程,他们在贴的活动中不断地进行着思考“什么动物的尾巴怎么样”,相当有效地巩固了知识。

4. 朗读课文,注重语气语调。这篇文章的呈现是以上下篇、问答形式出现的,教师在朗读上篇文句时,反复地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朗读和录音中的标准朗读,听教师朗读,找出其中的差别;此外,还特别提醒句末的问号,暗示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在仔细聆听后不断模仿,以个人、小组、集体等方式进行朗读训练。而在教授下篇时,教师也同样强调了句号要读出陈述的语气,引导孩子较好地理解标点符号。

5. 精美幻灯片,巩固所学生字。在课堂最后,教师用了一个冒气球的幻灯游戏让学生朗读本课中遇到的单词,相当有创意地巩固了所学内容,每升起一个气球便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次小考验,其新颖的形式也受到了孩子的欢迎。

袁老师的这堂课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尽管我对语文的课堂并不熟悉,但我想教学是想通的,这堂课中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也可以为我们英语教学采用,给我们很多启发。

篇4:听《比尾巴》课的心得

不记得何时曾听过薛法根老师的《雷雨》,被他那简约、扎实、风趣的课堂所吸引。之后又买了他的许多书来读,越来越喜欢薛老师,今天听他的《比尾巴》,我又学到了很多。

一、看图猜字,激发兴趣。

薛老师在上课之前,先让小朋友做了一个趣味的小游戏——看图猜字谜。“两个人一前一后就是从”、“两个人背对着背就是北”、“两个人手拉着手就是伴”,最后一个字谜“两个人肩膀靠着肩膀比高矮就是比”,由此引出今天的课文就和“比”有关,比的是尾巴。这样的导入,不仅自然的引出课文主题,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有趣的中国文字。找到几个由人的不同姿势组成的字,非一般人能想到,可见薛老师的语文功底之深,实在景仰。

二、以读代讲,细致到位。

低段教学识字、写字、朗读是重点,而朗读要求孩子们读正确读流利。薛老师紧紧抓住朗读,耐心细致地教给学生读正确流利的方法。课一开始教学生读好一个问句“谁的尾巴长?”,不厌其烦地指导,读准生字“谁”“长”的字音,读好“谁的”“尾巴”词中的轻声,读好放大的字或加点字的重音,读好句子的停顿、连接、节奏。读好问句答句的不同语气,后来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拍手读、指名上台展示读。孩子们在一次次地读中掌握了读的方法,增强了读的兴趣,积累了表达问和答的句式。课堂上时时处处是孩子们响亮喜悦的读书声。出示文中第一句话谁的尾巴长,请同学们朗读,学生拖音拉调,这也是孩子小,再加上平日朗读训练不到位,所以全班一个腔调,薛老师发现这个问题,马上纠正学生的朗读,从示范,到加重点词,再到用手打节拍,老师想到各种方法教孩子朗读,直到孩子读好了为止,这是真正的教书育人,不是走过场,扎扎实实的教学,这种品质值得每一个老师学习。我在反思,为什么自己平时的课堂也在指导,学生当时读得挺好的,转过头又打回原形,可能训练程度还没有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级别。

三、一篇带一篇,拓展训练。

学完《比尾巴》之后,薛老师又以问答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学《水乡歌》,学生在有了前面的训练之后,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最后的作业编一首自己家乡的儿歌——《深圳歌》:深圳什么多?同学们畅所欲言,有问有答,既正确又有节奏,真正让学生做到了学以致用,拓展训练。

四、教师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着学生

薛老师在整个课堂上就是孩子们的大朋友,俯下身子亲切地提问、真诚的鼓励、热情的表扬、直率的否定,耐心的教读、示范、引导。眼里全是孩子,心里也全是孩子,读得好的,说得错的,他始终笑眯眯的,孩子们由刚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完全放松,从孩子的神情语言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完全融入了课堂,读《水乡歌》时,老师晃着身子打着节奏,孩子们也不自觉地全晃动起来有节奏地朗读。多么舒服和谐温馨的画面啊!

薛老师的课如他的人一般睿智、朴实、厚重,这也是我所追求的教学风格,我的奋斗目标。我不求有辉煌成就,但求扎扎实实、简简单单教书,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人

篇5:比尾巴评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大家共同听了我们组李老师执教的《比尾巴》一课,李老师那靓丽的外形,极具亲和力的语言,轻松活泼的课堂给老师和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老师这节课有许多亮点值得我学习,尤其是以下三大亮点:

1、随文分散识字 降低识字量的难度

识字教学要注重识字过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李老师的字词教学就十分扎实,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会读到会认,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在教学词语时:根据动物图片找名字,通过动物的名字,叫出小动物;,在认识“鼠”字时候,利用汉字演变的图片加强记忆。在识字生字时,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什么办法能记住生字?还抓住识字规律,把几个相似的字“鸡、鸭、”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教学“把”时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还有一把什么?”这其实是对生字教学的一种拓展。一节课下来,学生就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

2、形式多样 强化朗读训练

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而读好文中的问句又是教学难点。在本课中李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练读,有细听老师的范读,也有自己读、个别读、师生对读、生生对读、男女对读等形式,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

3、趣味的拓展,景上添花。

现在我们学校正在流行1+x群文阅读教学,李老师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掌握情况做了二种相应的拓展,一种是教师出示学生平时比较常见鹿、燕子、牛三种动物的图片,说说它们尾巴的特点,然后出示句子进行说话练习。第二种,利用比嘴巴儿歌儿说说它们嘴巴的特点,然后出示句子进行说话练习。既是对文本学习的提升,又积极开发了课外学习资源,凸显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薄的认识,评不好之处请大家见谅。

相关专题 尾巴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