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周末狂想曲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周末狂想曲”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标语(共16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标语28句

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2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2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2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2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篇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1. 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2. 博学助君明志,笃行助力致远。

3. 借助先贤成就,打造现代经典。

4.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5.习古之至理,明处世之道。

6. 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7.习文通古今,惠民在人心。

8. 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9. 吸千秋文化,立万代基业。

10. 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11. 普新道新德,及优生名仕。

12. 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13. 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14. 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15. 传播东方智慧,文化润泽心灵。

16. 传播东方智慧,重塑中国精神。

17. 传播东方智慧,辉映卓越人生。

18. 传播东方智慧,点睛中国商战。

19. 修身齐家有道,汶林学院传教。

20.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1. 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22. 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23. 传承古文化,修身齐圣贤。

24. 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

25. 学传统文化,做当代圣贤。

26. 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27. 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28. 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29. 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30. 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平天下。

篇3: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1. 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2. 传学及古今,经略贯华夏。

3. 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4. 扬时代弘毅,为万世开太平。

5. 用心传承文明 ,用行成就未来。

6. 文化点亮心灯,文明美好人生 。

7. 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8. 学传统文化 ,做当代智者。

9. 博古而通金,挥手在云端。

10. 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 中华。

11.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12. 国学经典智慧 ,创造美好人生。

13. 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 修身。

14. 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15. 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16.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17. 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18. 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19. 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20. 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21. 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22. 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23. 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24.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25. 弟子规,规弟子;先做人,后成人。

26. 以诚立身,用信处事。携手诚信,镌刻未来。

27. 时刻保持仁爱之心。珍藏住那份浩然正气。

28. 世界因诚信而更加精彩。

29. 诚信,立身之根本。

30. 自助者天助,自强者人强,求人不如求己。

31.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32. 人尽其取责,诚实守信。

33. 中华美德行于世,仁义礼信记心中。

34.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35. 身兼美德,行入孝悌,上善若水,遗善无累。

36. 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

37. 至诚则成,至信则行。

38. 身兼德美,行入孝悌,上善若水,遗善无累。

39. 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

40. 诚信是金。

41. 中华传统美德 你我共同践行。

42. 中华传统美德,源自你我内心。

43.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4. 诚信——让世界流淌干净血液。

45. 以诚待人,以信处事,诚信是本,做人为先。

46. 诚信让你的人生熠熠生辉。

47. 扬中华美德,承华夏精神。

48. 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49.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50.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51.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2. 让良言温暖深秋,用友善美化社会。

53. 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细数传统弘扬美德。

54. 弘扬自立自强的传统美德,共同实现中国梦。

5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6. 弘扬传统美德,从我做起。

57. 明了传统美德,泰然为人处世。

58. 弘扬传统美德,共建和谐比赛。

59. 与经典同行学圣人训,用生活规范彰显人品。

60. 中华美德永不会忘。

篇4: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1. 发扬优良传统,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

2. 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 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4. 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家园。

5. 继承中华优良传统,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6.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 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8.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9.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10.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1.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新。

13. 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14. 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15.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做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16.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7.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8. 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19.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20. 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2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魅力。

22. 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校发展。

2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4. 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25.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

26. 正视传统文化的正面效应,重视文化现代价值的发掘。

27.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8. 珍爱优良民族传统,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29. 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30.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31. 集古人智慧,创当代精英。

32. 传播东方智慧,文化润泽心灵。

33. 传播东方智慧,重塑中国精神。

34. 传播东方智慧,辉映卓越人生。

35. 传播东方智慧,点睛中国商战。

36. 借助先贤成就,打造现代经典。

37.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38.习古之至理,明处世之道。

39. 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40.习文通古今,惠民在人心。

41. 东方文化之源,当代修身之所。

42. 传承东方典藏,智育华夏儿女。

43. 传承古贤经略,播种栋梁之苗。

44. 学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45. 授古人之德,开今人之风。

4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7.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48. 德不孤,必有邻。

4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0.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诚敬谦祥。

51. 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52. 弘扬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的人

5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4. 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仁爱和平诚敬谦祥

5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56. 莫以善小而不为 莫以恶小而为之

57. 温良恭俭让 仁义礼智信

58.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59. 德不孤,必有邻。

6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2.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63.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6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65.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篇5: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1. 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2. 传学及古今,经略贯华夏。

3. 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4. 扬时代弘毅,为万世开太平。

5. 用心传承文明 ,用行成就未来。

6. 文化点亮心灯,文明美好人生 。

7. 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8. 学传统文化 ,做当代智者。

9. 博古而通金,挥手在云端。

10. 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 中华。

11.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12. 国学经典智慧 ,创造美好人生。

13. 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 修身。

14. 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15. 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16.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17. 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18. 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19. 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20. 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21. 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22. 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23. 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24.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25. 弟子规,规弟子;先做人,后成人。

26. 以诚立身,用信处事。携手诚信,镌刻未来。

27. 时刻保持仁爱之心。珍藏住那份浩然正气。

28. 世界因诚信而更加精彩。

29. 诚信,立身之根本。

30. 自助者天助,自强者人强,求人不如求己。

篇6:宣传传统文化的宣传标语

宣传传统文化的宣传标语

1、五千年的阐发,塑造当代圣贤。

2、传承学问与古今,穿越中国。

3、传承千年国粹,就是前车之鉴。

4、提高弘毅的年龄,让和平万古长青。

5、用心传承文明,用行动成就未来。

6、文化点亮心灵,文明美好生活。

7、文明汇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8、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生活。

9、传承弘扬文明,让世界中国化。

10、传播东方智慧,品味中国文化。

11、传播东方智慧,共享中华文明。

12、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13、传统文化在中国传播,中华文明永存。

14、宣讲圣贤,传授丰功伟绩,解决精神困惑。

15、博学帮助你变得聪明,坚持不懈帮助你走得更远。

16、借助先贤的成就创造现代经典。

17、传承中华文化,承前启后。

18、学古之道,知生之道。

19、知儒道孝,在书院看文林。

20、人尽其才,勇于承担责任,诚实守信。

21、学习传统文化,做当代智者。

22、博古通今,波在云端。

23、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国。

24、研究四书五经的修德人。

25、学习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26、传承中华文明,引领修身的决心。

27、传承先人智慧,传播中华文明。

28、传承古代文化,塑造新型人才。

29、中国文化,穿越过去与未来。

30、传承中华文明,引领修身的决心。

31、往事千年,传承不变。

32、传播东方智慧,体现卓越人生。

33、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34、诚实——让世界流淌干净的血液。

35、德不孤,而有邻。

36、世界因为诚实而更加精彩。

37、老人蹲伏,志在千里;在烈士生命的暮年,他的内心是强大的.。

38、又贤惠又漂亮,又孝顺又善良,乐此不疲。

39、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40、传承古文化,修身养性。

41、学习传统文化,做当代智者。

42、弘扬传统文化,创造中国智慧。

43、东方文化之源,当代修身之地。

44、以诚待人,虽疏必密;以人以虚,虽齐必疏。

45、传播东方智慧,文化滋润心灵。

4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

47、诚实并带着信念行动。携手共进,共创未来。

48、如果他是正直的,他会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去做;他的身体不是直立的,虽然他不服从。

49、传授古人之德,开启今人之风。

50、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51、吸纳百年文化,立万代基业。

52、弘扬传统美德,从我做起。

50、传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54、正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重视文化现代价值的发掘。

55、学古之道,知生之道。

56、人离不开诚信,企业离不开诚信,国家离不开诚信。

57、了解传统美德,举止从容。

58、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幸福中国。

59、文化点亮心灵,文明美好生活。

篇7:国学标语,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国学标语,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2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2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2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2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篇8: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多了!我一下子还说不完,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中国的陶瓷艺术吧!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尤见装饰匠心。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形式,大体上有刻镂、堆贴、模印、釉色、化妆土、彩绘六类型。图案纹样装饰于陶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现。先民们感受生活的自然现象创造出波拆纹、圆形纹、编织纹等图案,以二方连装饰形式呈现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一件绘有精美的人面和鱼纹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精品。陶器上的纹饰体现了先辈们对于自然和人自身观察的结果,陶工们对于点、线、面的熟练融合,对于花纹繁密的组合,以及对于旋纹与孤线的审美感,不但表明了他们对于自然和人类自身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表明了自然界已经脱离了他们的原貌,增加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想象力,以及人对自然的美化和崇拜。商、周时代是以青铜器为时代标志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陶瓷纹饰和青铜器饰相似,刻纹白陶的烧制成功是制陶工艺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用高岭土制坯,烧成的温度达1000多摄度,素洁可爱的造型与优美的纹饰相结合,逗人喜爱。追溯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陶瓷产品,陶瓷装饰有两大特点:一类是以适合陶瓷器皿上进行工艺转换表现形式;另一类是以中国绘画形式在陶瓷器皿上进行工艺转换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的艺术——陶瓷的故事是多么有趣啊!陶瓷还是我国最为大的创造呢!

四年级:2546412615

上一篇:《四年级的新学期打算》 下一篇:我家的小盆景 相关推荐 一个留守儿童的心声作文 我的家乡——汕头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洗衣机洗菜记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歌手作文300字 崇廉好家风作文800字 美丽的帽儿山作文600字 哥哥对我的爱作文600字 读书会后作文400字 廉洁在我心中作文500字_廉洁作文500字 我家的小狗 xx,我想对你说 停电的启示作文500字

篇9: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一、道教形成的四大要素

1、原始宗教文化与巫术:对自然、鬼神崇拜。

2、神仙信仰与方术。

3、先秦、两汉时期黄老道家学说与墨家学说。

4、早期道教融儒、释的教义、仪轨,完善自己的宗教体系。

二、早期道教的派系?

太平道 天师道 丹鼎派道

三、《太平经》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三天干编为十部,一共七十卷(每部十七卷),366篇标题、篇旨,儒道合流的产物,为东汉道书本,百衲书,包含了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不同道教学者的思想,内容矛盾、复杂。

第一、提出理想社会:君明臣贤、无灾异无疾病、无战争,家富人足,各得其乐的社会。 第二、善恶报应与承负说。

第三、将饮食男女,看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第四、奉“天地顺无行”神学说:天人感应。

第五、重视学习,强调试验是非。

第六、长寿成仙。符咒祈禳,治病诸术。

四、天师道的创始人及其主要内容?

答:张道陵,原名张陵,字辅汉。

1、将老子与至尊之道合二为一。

2、将儒家伦理价值观与道德修仙相结合,对后世道教产生深远影响。

3、将老子长寿养生思想变为神仙长生思想。

4、治国之君修道,忠臣辅佐行道,道普德溢,太平可致。

实际上就是友好人儒道双修,以道为本,儒为术。

五、寇谦之如何改革道教?

寇谦之,字辅真,他用建设“礼度“为主要内容,礼拜、炼丹为主要形式的新教义,并以儒家”佐国扶民“思想改造道教,他自称太上老君降授《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清整道教,尽除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反对祭酒道官世袭,代之”唯贤是授“的原则,反对下层道民利用宗教举事。又称老君玄孙李谱文在嵩岳授《录图真经》60卷,已佚,从《魏书。释老传》略知,对诸神坛位、礼拜、衣冠、仪式”各有差品“规定,借鉴儒家礼仪制度,又吸收释家”劫运“说,意在佐国扶命为帝王师。

六、陆修静对道教的主要贡献?

简寂先生,庐山道士。他依据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并吸收佛教仪式,改革道教,他整理、闸发、传播《灵宝经》,并对道士行住坐卧,形象思维等方面都立下准则舰范,制定斋法,以礼拜、诵经、思神等仪式,约束“三业“(身、口、意)通过静思期真,安神和气,返朴归根与道合一。

七、什么是全真教?

创建于南宋初年。创始人王(三吉),原名中孚,字久卿,咸阳右族,大魏村人,后徙终南刘蒋村,痛国家之沉沦,闵民族之不振,心灰意冷,脱落功名,萌出尘之念。他改名(三吉),字知明,号重阳,自称王害风,隐于终南山。他在宁海收马钰,建“全真庵“,入昆嵛山石门口,开烟霞洞居之,才正式打出”全真教“的旗帜。著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重阳金阙玉锁诀》等。他强调修道者必须出家,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行苦修。他以儒为本,以道为体,以释为鉴,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必修经典。不尚符篆,不事黄白,

不信白日飞升,以修内丹为成仙手段,只求”真性“解脱和“阳神升天”,与酒道教肉体不死,信念有别,而近以释教之“涅磐”

1、〈易经〉自古有几种?连山 归藏 周易

2、〈易经〉含三意?易简 变易 不易

3、什么是驳位说,卦德说?

驳位说:源于〈象传〉同时也参考了〈系辞传〉中驳位说。此说起于汉初,将每卦六驳

中第五驳定为君位;第四驳逼君,为小人之位,第三驳为君子之位,凡中位都好。第一、二驳为地位、妻位。又按三才说,将第一、二驳为地位,第三、四驳为人位,第五、六驳为天位。不管驳辞说什么,都以此框架去凑说。

卦德说:源于〈说卦〉,将八卦的基本卦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撰为风,坎为

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引申卦象,触类旁通,理解并灵活运用。此类解说随意性太大。

4、卦辞中贞事辞、贞兆辞、象占辞、非筮辞指什么?

贞事辞:将占筮时请示神灵的事记下来,以供后来参考。对研究古代社会有重要参考价

值。

贞兆辞:这是卜筮时所得到的.兆示记录。、

象占辞:从自然界、日常生活中异常现象得到兆示记录,如星占、梦占、蛇占、鸟占,

风占,声占等。

非筮辞:虽文字较少,但作为表现作者的思想、主张是主要的。研究〈易经〉必须重视

此项内容。

5、〈易经〉中基本卦象和基本性质。

基本卦象:乾,天、震,雷、

坤,地,艮,山,

离,火,兑,泽,

坎,水,撰,风,

基本性质:乾,健、

坤,顺,,

震,动、

撰,入,

坎,陷,

离,丽,

艮,止

兑,说(悦)

1、释迦牟尼为什么出家?他的学说反映了什么社会内容?

2、何为四谛说?

3、小乘教和大乘教的根本区别?

4、释迦牟尼入灭后佛教内容为什么会大分裂?

5、简论三乘说?

6、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什么会出现“格义佛教”

7、净土宗在中国民间之影响

8、为什么说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派别

9、佛教对中国文化之影响

10、密教与显教有什么区别?

篇10: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课 程 论

(-春)

论文题目 从韩国申遗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继承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任课老师 SSSSSS

班 级 SSSSSSSSSS

学 号 SSSSSSSS

姓 名 SSS

从韩国申遗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继承

[摘要]:从”端午江陵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了不少的火花。很多的中国人很愤怒,说韩国剽窃中国的传统文化

并不知廉耻的占为己有。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都不可以太多在别人身上找缺点,而要多多反省自己,要多理性的来看待这一系列事情。

[关键字]:韩国申遗;中国传统文化;狭隘民主主义;

目 录

一、研究目的.............................................2

二、论文内容.............................................2

1.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3

2. 信源不实、以讹传讹................................4

3.个人分析与结论.....................................5

三、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6

一、研究目的

希望通过对该事件的研究还原真相,带领广大人民走出误区,正确看待韩国申遗,不要被网络推手利用。同时希望能够唤醒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关爱,这远比谩骂来得更有意义,因为它是祖先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更是国人的“根”文化。只有记住“根”文化,才能谈民族尊严,才有资格“国际化”!

二、论文内容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韩国将于要把东北火炕技术很类似的暖炕技术申请为自己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消息一出来,毫无例外好多人多一片义愤填膺。下面是我在QQ空间里截取的一些说说。“韩国,你有完没完?!” “韩国你们够了,全宇宙都是你的家么?用不用我们带你去见毛爷爷。”“韩国要为暖炕申遗,东北人笑了。如果东北的大炕都是韩国的。那乡村爱情不就成了韩剧了??”“端午节没了,现在轮到暖炕了,何时是个头”很多人说韩国也太不像话了,你什么都申遗都从中国抢的,说李时珍也是韩国人、孙悟空也是韩国人、李白也是韩国人、汉字、活字、印刷术和中医都成他们的了,都要申请成为韩国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呢,我劝大家先冷静冷静,你仔细地考察一下信息的来源你就会发现,你这些绝大数所谓的韩国抢我们的东西申遗其实都是被一些媒体和个人经过曲解和包装另一种的韩国申遗它不是准确的消息。

1.正确理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它的概念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而且同一个遗产可能在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传承。这个申遗不是商标注册,比如这个商标叫做“海尔”,一个人注册了以后,另一个人就不能叫这个商标了。然而申遗不是这样子的,比如说韩国这方面申遗了我们也可以在这个方面申遗。双方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与物质遗产相比,非物质遗产面临更严峻的保护形势。尤其是语言类文化,全球6000多种语言中50%面临消亡的危险。有报道称,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等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威胁。许多传统和民间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濒临消亡。鉴此,一些成员国提出倡议,希望教科文组织能够建立相对定期的机制,以推动对人类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教科文组织大会于10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4月正式生效。教科文组织每两年宣布一次“代表作”,一个国家每次一般确认一个项目。“代表作”主要奖励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一种定期发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音乐或节庆仪式等;一个文化空间,定义为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或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评选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其一为具有杰出的文化代表性,对有关群体和文化多样性具有特殊价值;其二为需要保护的紧迫性,特别是因面临社会变革等因素缺乏保护而将消失的文化艺术形式。但与物质遗产相比,在非物质遗产保护申遗方面,硬性条件不是太多,准入门槛就相对低一些。

2. 信源不实、以讹传讹

前些年韩国申请的“端午江陵祭”与我们国家的端午节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他们也没说赛龙舟、吃粽子什么的,他们申请的只是萨满族祭祭祀、唱歌跳舞之类的活动。这些东西在我们国家是没有的,它只是时间上和我们国家的端午节重合了,所以有很多朋友当时不知道怎么回事,不问青红皂白就说“完了,端午节让人家弄去了”总的来说就是:混淆概念、曲解背景。再有一些比较典型的事例,

就是去年年底韩国泡菜事件。其实又是一次误解。他们申遗的是泡菜和泡菜越冬技术。也就是说申请的是做泡菜的工艺。他们的泡菜和我们国家的不是一回事。总的来说就是:宣传误导,理解偏差。我们都知道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结果索契冬奥会一看韩国放的宣传片里头有活字印刷术,很多人就傻眼了。韩国也确实申遗了,但他们申遗的是金属活字印刷术,他们申请的也不是这项技术,他们申请的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印刷品是一本佛经《直指心体要节》,他把这个佛经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结果到了我们国家经过包装说把活字印刷术我们的四大发明都抢去了。这是非常荒谬的。总的来说就是:杜撰小心、媒体以讹传讹。有人说在韩国很早就有我们的中医技术,韩国那里不叫中医叫韩医,要把中医申请到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这个也是子虚乌有的,韩国政府根本就没有这个打算。只是韩国民间有个这样说过而已,即使他们真的这么干了,也会受到内行人的耻笑。他们申请的其实是一本叫做《东医宝鉴》的书籍,有点类似于我们的《本草纲目》。根本就不是一些人说的把中医申请。总的来说就是:信源不实、以讹传讹。关于这方面的理解错误大概就是这些,在这里我们不错大篇幅的讲解。

3. 个人分析和结论

综合以上的一些事例可以做出一些分析,首先,要尊重历史事实,不要为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去伪造或者歪曲;第二进行科学的解释,不要曲解;第三,要把历史和现实分开来,历史上强大不等于今天强大,历史上友好或交恶,这都是过去;最后,面向未来, 共同发展。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只是跟它相应的历史阶段发挥间接作用。我们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就应该面向未来,创造出新的文化,在这个基础上,把传统文化共同保存好,这样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永葆青春。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是无国界的,但文化的起源和生成是有国界的。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正是这样影响着世界。作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的我们这一代,我们只有义不容辞的去做好,去保护中国文化,虽然我们不能通读四库全书,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理解孔孟之道,但是作为华夏儿女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时间的长河里,在处于自己生活的这一时间段内去保护去发扬光大。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当然这种自豪感是排除了种族歧视的,我们应该正确的、客观的、积极的认知我们的文化的优点和缺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护住千百年里积攒的优秀文化。如果我们的本土文化被其他国家掠夺冠以自己的名字,那么我们是不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呢。面对韩国政府的这些行为我们不应该过多的指责,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化需要继承,也有自己的民族需要壮大,也有自己的后代需要文化的汲取,而作为“受害”的一方,我们只能痛并思痛,不要再等到别人打了自己才感到疼痛。维持与保护中国文化的任务

就落在我们政府部门和我们自己的身上。

三、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做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也许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在生活中讲求功利的时效性,习惯了立竿见影的学习方式,以知识为商品,一切都想速成,他们会感觉学习中国文化“没有用”、“不切实际”、“与生活脱节”。而万万没想到文化的修养和熏陶,和股票投机迥然不同。是与每一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更与个人的人格成长以及一生事业成就有关,是“最有用”、“最实际”的“长期投资”,绝不可以等闲对待。当代大学生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当代国际社会竞争中,文化的竞争越来越重要。美国好莱坞影片中植入中国的文化元素,如《功夫之王》,《功夫熊猫》等,他们把中国文化收为己用,用中国的文化挣取中国人民的钱。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则很薄弱。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发扬贡献一份力量。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正确的道路,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

参考文献:

【1】 《中国文化导读》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主编

【2】 《老梁观天下》

【3】 搜狐新闻、南方日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

【4】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新浪网、凤凰网、新华网、人民网

篇11: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一、何谓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词。“文化”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对文化的定义已达几百种。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言之,即是以人教化,以伦理教化。在两汉时,“文化”成为一正式概念。“文化不改,然而加诸”“文化内辑,武功外忧”。在西方,“文化”一词出自拉丁文“curtuyou”,引申出对人的性情品德进行陶冶、教养之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通常我们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固然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民族等方面。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则主要是如上文提到的以儒学为主体,同时包含法家、道家、佛教、兵家、名家、墨家、杂家、阴阳家等等的主体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

一般而言,在讨论传统文化时,是从一种历史学的角度,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作抽象性的思考和探索。因此,研究的对象也主要是从这个民族的主题思想着手的。因为一个民族的主题思想是它的整个民族文化的高度结晶,是其它方方面面的共通点。

在这些思想流派中,儒、道则是真正的主体。其他各家,如法家、墨家,都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法家主要是在历次的统一过程和统一初期,以及社会大变革时期,如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及历次国家经纷乱离后重新统一时期,统治者为排除异己力量,迅速安定统治秩序时暂时实行的。一旦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统治者总是会转向较为温和的儒家。否则社会就不可能保持长治久安,秦王朝二世而亡则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道家思想虽然最终未能成为统治思想,但实际上是与儒家如影相随。费正清曾说过,中国人白天奉儒学来为人处世,晚上用道家来修身养性,恰当的描述了儒、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应当与其他思想流派区分开来,但佛教最终也未能从精神上 统治中国人,相反,连它自身也被儒家文化所同化,变得似佛非佛了。至于其他的名家、兵家、杂家、阴阳家等只是在春秋战国昙花一现,尔后要么消亡,要么衰落。

因此,实质上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主体就落在了儒家和道家,尤其是儒家身上。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儒家文化的“家天下”。

篇12: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即是“天人合一”,因此,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首先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并不仅仅限于我们今天讲得最多的环境保护论者的论调。诚然,从字面意义上来将,“天人合一”指的是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现今最流行的观点。可是,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髓部分和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仅仅归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停留于环境保护的层面,就未免太肤浅了。这里的“天” 除包含人以外的自然界,更多的指的是人的自然性和任何其他事物的自然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老子》里面去寻求答案。在《老子》里,人的最佳状态其实就是“天人合一”,人要脱离自己的身体局限性和知识局限性,甚至完全脱离智慧,回归到人的最初本原状态,回归到自然的野蛮人的`状态,因为野蛮人虽然没有理性,但野蛮人也没有任何除保持自身生存的其他欲望,人如果能够达到饿则食、寒则衣,一切事物皆按其自然规律来处理,就是达到了天人合一。世界如果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也就不会有过多的矛盾,如果人不将自己所谓的理性思维加诸于自身,加诸于外界,则人在任何时候都会达到幸福的状态,世界也自然会按照它固有的最佳规律运行。

但是,很显然的,中国哲学里面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状态从来也没有出现过,因此,便产生了儒家中退而求其次的“礼”。“礼”是维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道德基础,“礼”是一切社会秩序的总括。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用以判断一切是非的主要标准。“礼”是“仁”、“孝”、“忠”、“恕”、“中庸”、等儒家核心思想的标准,“礼“也是治国、法律、外交、军事、经济、教育等一切具体事物的标准,“礼”也是史学、诗歌、音乐等的标准,“礼”更是衣、食、住、行的标准。“礼”的重要性,远甚于国家法律的重要性。中国社会之所以被说成是伦理社会,就是因为“礼”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伦理道德对于中国人的压力其实远大于法律的压力。

“礼”后来被宋明理学发展成为一种道德上的桎梏,使人们对“礼”的含义认识产生歪曲,实际上,屏除“礼”中所含的一些不符合现代意义的内容,如男女授受不亲,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内容,“礼”更多的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礼”的含义是如此广泛,以至于中国社会的一切秩序都可以用“礼”来衡量。但是,在如此多的“礼”中,“孝”应该是最重要的“礼”。此前已有诸多学者在论及中国社会时,将中国社会概括为一“孝”的社会,将中国传统文化概括为一种“孝”的文化。的确,“孝”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要远远高与其他伦理道德信条。原因就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种农业宗法制社会,实行的是一种家族制的统治。父子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君王则是凌驾于万民之上的“父”,人民都是他的“子民”,君王与人民构成最高一级的父子关系。在很多时候,“孝”成为束缚青年人的家族法、精神枷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步,特别是在近代以来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客观的说,“孝”曾有力的维护了中国社会的秩序,“孝”虽是农业宗法社会的产物,但他放在今天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今天我们谈到“孝”,自然应该剔除其中包含的“孝”君思想,回到其最本原的意义--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孝”。

“忠”是“礼”中包含的又一重要部分,《论语》中对“忠”的解释为“己欲立先立人,己欲达先达人”。“忠”的意义也非常广泛,对君主要忠心,对朋友要忠诚,对人要忠厚,对事要忠实。“忠”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影响非常巨大,但“忠”在封建社会更多的局限在中军的狭窄范围里,所以“精忠报国”的岳飞在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条件下仍然死守着他的忠君信条。但是“忠”在更多时候是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中国国土广阔,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割据局面,但是,无论如何,人们对所谓的正统王室都抱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忠心。任何一个朝代在走向统一后,统治者都立即强化对其个人的绝对忠心。这是保持其统治秩序稳固性的向心力除了这种对君主的“忠”外,中国人对人对事的“忠”,的确构成了一种宝贵的民族精神--守信义、重承诺。所以有朋友间的肝胆相照,有夫妻间 的相濡以沫,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承诺。

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年,但基本上处于一种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自春秋战国后,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景象就不复出现,特别是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传统文化就几乎只剩下儒家一支独秀了。缺少了学术争鸣的儒家,把自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做一些修修补补和无性繁殖的工作,顽固的坚守着闭塞状态,越来越与社会的近代化不能适应,终于在近代被新文化运动彻底打倒,造成了它在近代的断裂与失落。

20世纪初中国社会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与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危机促使国人在反思中将矛头对准了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正式揭开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但不幸的是,包括“忠”“孝”“仁”“义”“天人合一”“中庸”等精华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被不分清红皂白的遭到了彻底打倒。郭齐勇先生在论述这一段历史时,曾痛心的反思:“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一个民族,像我们一样如此彻底的摒弃传统……”“以至于今天为人父母、为人祖父母者,已不复晓知孔孟老庄、程朱陆王”。

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断裂,是中华民族的魂的失落,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中,在朝夕万变的世界浪潮中,我们只能回归到我们的民族文化的本原,去重新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才不至于在现今这场世界剧变中丢掉民族的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完全可以拿来发扬光大,作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如“天人合一”“入则孝、出则第”“中庸之道”等思想,对于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对于指导人生、提高精神生活,对于防止工业社会泯失人的具体存在、妨碍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人性的异化和人的困惑与疏离,都具有积极的功能。

目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正处于一个重拾和重整的阶段。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恢复她原有的光彩与魅力。这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在激变的世界中保住自身民族文化的关键所在。

篇13: 传统文化标语

1、发扬优良传统,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

2、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4、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家园。

5、继承中华优良传统,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8、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9、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10、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新。

13、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14、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15、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做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16、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7、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8、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19、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20、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2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魅力。

22、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4、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25、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

26、正视传统文化的正面效应,重视文化现代价值的发掘。

27、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8、珍爱优良民族传统,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29、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30、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31、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篇14: 传统文化标语

1. 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 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5. 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6.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7.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8. 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家园。

9. 继承中华优良传统,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10.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做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1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12.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13.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4.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5.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新。

16.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7. 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18.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

19. 传播东方智慧,点睛中国商战。

20. 发扬优良传统,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

篇15: 传统文化标语

1.习文通古今,惠民在人心。

2. 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3. 吸千秋文化,立万代基业。

4. 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5. 普新道新德,及优生名仕。

6. 正视传统文化的正面效应,重视文化现代价值的发掘。

7.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8. 珍爱优良民族传统,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9. 修身齐家有道,汶林学院传教。

10.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1. 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12. 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13. 传承古文化,修身齐圣贤。

14. 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

15. 传承东方典藏,智育华夏儿女。

16. 传承古贤经略,播种栋梁之苗。

17. 学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18. 授古人之德,开今人之风。

19. 集古人智慧,创当代精英。

20. 传播东方智慧,文化润泽心灵。

篇16: 传统文化标语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6、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7、德不孤,必有邻。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1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2、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13、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1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16、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1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19、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0、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诚敬谦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