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作文

元气满满呀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元气满满呀”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作文(共3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作文

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作文

每到秋天来临之际,都是城市的环卫工人最忙碌的时候,有的城市为了加强城市管理,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根据北京青年报的记者所知,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而且还打造出20出最美落英缤纷景点,让市民赞不绝口,同样是处理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收获,就像一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莱特一样,所以我认为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也有类似的经历。

在小学挺认真读书的我升到初中时变得贪玩了起来,在上课时,不是睡觉就是和同桌玩,没有一点儿想读书的样子,之后成绩下滑的非常厉害,这时父亲就发觉不对劲,找我谈话,但是当时处于叛逆期的我更加的心烦,我变本加厉的玩,偷偷的`玩,直到班主任发现了我没有在学习,而是在玩,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去谈话,问我为什么不去学习,而是要玩,我说:“我讨厌那个数学老师成天给我们布置铺天盖地的作业,每天都累得跟狗一样,作业都没有完成过的一天,而且做不完还不可以睡觉,我讨厌他的做法,所以不想上他的课,只想着玩休息。”班主任沉默了一会儿说:“其实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作业的问题,你看老师布置这么多作业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你们的学业,你以为老师不辛苦吗?这是老师自己出的题目,还要老师自己改,你应该好好体谅老师,老师也是为了你以后的路更好走一点。”我仔细的想了想,老师确实也是为我们的学业考虑着,不做大量的题怎么会有提升呢?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就不会让自己那么冲动。

那一次之后我学会了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可以给同学不同的意见,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想法,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的弯路,其实一个问题有许多的看法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自己要学的其实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要用哪一种方法可以让利益最大化,这就是值得我们锻炼的地方。

我们要解决问题,完美的解决问题,就要学习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你才能够找到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才能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让我们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有的困难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篇2: 不同角度看世界作文

不同角度看世界作文

“世间万物终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摘抄于(苏联)普里什文的《爷爷的毡靴》)世间万物都会有尽头,一但到那个尽头,就会消亡。人也是这样的,但不同的是,有的人死时带有遗憾,有的人死时是快乐的,有的人死时是悲伤的……

我在每一个年龄段对生死的理解都不一样……

说到20xx年9月5日,我就想起我的爷爷。那时,我认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快乐的事,离开这个世界是悲伤的。一想到我和爷爷之前的种种经历,我不禁心里染上了一层薄膜。我为爷爷的离去感到悲伤,为我不能和爷爷经历更多美好的时光而感到遗憾。

经历过一段时光后,我开始懂得,不是所有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快乐的,不是所有离开这个世界都是悲伤的……

20xx年的'某一天,我的外婆去世了,我不再像20xx年9月5日那样。因为我懂得了一个新的道理: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些愧对于他人,亏欠他人东西,他们便认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痛苦的;有些遭到别人的歧视,时间久了,得了抑郁症,他们便认为活在世界上毫无意义;有些人一天到晚都在逃避,生活对他来说就是逃跑……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认为离开这个世界是最好的选择,是对他们的解脱;他们认为离开这个世界,只不过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罢了;他们甚至认为如果这一世的遗憾,在下一世可以弥补,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但是,我想告诉他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你往坏的方面想,这个事物就是坏的。但是,你往好的方面想,它们便都是好的……

篇3:从不同角度看的日全食小学作文

从不同角度看的日全食小学作文

日全食是五百年才一次的天文现象,我真幸运,日全食偏偏被我遇见了。

那时我在太原。有一天晚上,我在看电视:“明天是7月22日,也是五百年……”“啊,这不是日全食嘛,我差点给忘了,明天一定要看。”我拍拍自己的'脑袋说。

第二天早上,我一大早就被大姨的叫声吵醒了:“许辛桐,快起来看日全食!”“什么?”我一咕噜地爬起来问。“看日全食呀!”“哦,我想起来了。”于是我急匆匆地爬起来,衣服也不换了,牙也不刷了,拿起电视机旁的胶卷就往门外跑,生怕日全食“跑”了。

到了楼下,我看见天还是亮堂堂的,再用胶卷对着太阳看,看到太阳像一只小船,心想:不对呀,天怎么没黑?怎么跟我了解的不一样?于是我马上跑回家,准备问个究竟。

“许辛桐,老爸刚刚给我们打电话,叫我们把电视机打开,看浙江卫视,有现场直播。”妈妈跟我说。“哦,知道了。”我答道,“对了,为什么今天的天空怎么没黑呢?电视里不是说要黑吗?”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太原不在日全食走的那条线上,我们看的是日偏食。”“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回答道。

哎,真可惜!没有在现场感受一下日全食的气氛!

篇4:从灰暗的角度看世界的作文

从灰暗的角度看世界的作文

几个星期以来的语文阅读课在图书馆收获了一本书,是三毛的《我的宝贝》,一直以来,我对散文根本不抱有一点兴趣,认为散文过分枯燥乏味。然而,在我看了三毛的散文后,才消除了对散文所抱有的偏见。

这本书主要是三毛对自己的珍藏品的描述,介绍了她自己很多平凡的收藏,尽管对外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可对她而言却是弥足珍贵的纪念品,诚然,它们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三毛却深深的'爱着它们,它们不仅仅是一件收藏,也是三毛一生游历的见证。每一张照片都有自己的故事,她也不刻意编排,抽到哪一张照片,就叙述哪一张照片的故事。

三毛在缅怀一段回不去的时光,在她的作品里,总会出现“丈夫走后第几年” “结婚时”,她大概挺寂寞,那些照片便成了她的唯一,她的寄托。

作者对生活是如此坦然,其实谁都可以做到,在自己感到百无聊赖的日子里,细心的关注并学会经营自己身边所存在的事物,将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和物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并不是荒唐到无事可做用来消磨时间的东西,而是用纸和笔代替记忆,记录生活中别样的美和感动,当记录了上千上百篇的时候,再翻开最初的那一面纸,回顾以往带给自己的感动的瞬间。

从此,我决定不再迷茫中度日,要学会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既然我的生活中会出现如此多的美和感动,那么不妨用纸和笔记录下那些琐碎的小事,连接起那些琐碎的小事,那便是生活。

东西不只是东西,每每加了人的悲喜和生活的轨迹,那便成了文物了。

篇5: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作文400字

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作文400字

秋游回来,杨老师给我们看了《中国梦想秀》,因为时间的缘故只看了一点,汪强实在令我感动,尤其是在他讲述他是一个智障的点,我的泪水在眼眶里翻滚着。一个智障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健康成长,甚至读完了中专、在中外拳击中获得了银牌。这是一个父母亲用对孩子的那份责任创造的奇迹!

回家后我又看了一点《中国梦想秀》。这次使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叫惠博慈的女孩。她刚出场时送了自己DIY的饼干给波波老师并说了句如果她唱的、跳的不好可以吃块饼干调节情绪。她带来三段才艺、唱歌、跳舞诗歌朗诵。除了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比较靠谱,唱歌、跳舞还是算了吧。在这样糟糕的才艺表演后她说她就像海子一样只能活到20多岁?——她患有同《非诚勿扰2》中‘李青山’患有的大家熟知的、畏惧的黑色素瘤。

现在的科技很发达,通过截肢虽然无法根治黑色素瘤,至少能减缓病情的恶化。可是她的肿瘤长在头皮上,她总不可能把脑袋切了。二十刚出头的女孩却患有黑色素瘤。四月到六月从早期变成晚期,她像‘李青山’一样为自己办了一场唯美的‘葬礼’。

为了这场葬礼她列了个愿望清单。她拿着笔站在舞台中央,一边念着“我希望再次长发披肩,我做到了” 一边用笔轻盈的在纸上划去清单上的第一个愿望。她一个一个的念出愿望清单的愿望,在临近死亡的'边缘线上她还在担心母亲、父亲的身体,她甚至列出了这样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请将我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不过有个要求,那个女孩一定要很漂亮,她会替我继续观赏,这个世界。她说出这句话时我觉得我这星期的泪都流光了这何必说是要求,倒不如说是一种期盼、伟大。

两个患有不同病症的人,拥有着我们正常人所没有的坚强,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对于病人来说,只要一个微笑,都可以满足,这大概就是病人与正常人的差别吧!

篇6:从不同角度看水权的重要性

从不同角度看水权的重要性

一、从个人角度看 在印度,灌溉水的分配有两种方案:一是按照需要配水,二是按供给配水.第一种方案,输水计划是根据满足作物理论上的需水要求进行的'.第二种方案,灌溉输水简单地在各农户之间均等分配,农户的任务是协调供水以满足作物需水.第一种方案由于其灵活、负责和自由度较大,而被大多数农业科学家、经济学家所赞同.第二种方案对水权的诠释更明确、易监测,更容易丰产,所以农民们乐于接受.这表明,在按需要配水方案中,农民们不知道所得到的水的配额是多少,所以实施起来确实困难.

作 者:尹美娥 陈小敏 聂建平 作者单位: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刊 名:中国水利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F4 关键词: 

篇7:从跌倒的角度看世界美文

从跌倒的角度看世界美文

董倩对第一次上班的印象太深了,她没有想到“一步登天”进入中央电视台后,却感到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被迫从零开始。自己根本不懂电视,甚至连什么是编辑机都不懂。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进进出出,忙这忙那,自己却像木头一样,呆呆地坐在办公桌前不知所措。北大四年培养出来的清高,比别人多几倍的自尊甚至傲慢。在新的工作环境里轰然倒下。

在以后的日子里,董倩还在节目采访中不断遭受挫折。她说:“我是以一种达不到基础水平的状态进入每一个栏目的,要踮着脚才能摸到基础水平线。”好不容易有机会采访那些“东方之子”,白岩松采访一个人只需20分钟,但她来来回回却需要两个小时,心里直对台里的摄像感到歉意。此事之后,她认识到采访要成功省时,必须有驾驭采访的能力。她和白岩松虽不在一个起点上,但终点是一样的,别人不会因为你晚来三四年,就用晚三四年的标准要求你,绝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容忍你把20分钟的采访拉长到两个小时。你既然来了,就应该知道怎么做。

董倩在央视做了一段节目以后,发现观众还是对她不认可,一些同事也失去了最初的热情。不太愿意跟她合作,很多议论接踵而至。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你主持的节目观众不爱看,收视率不断下降,这种打击无疑是沉重的。那段时间董倩寝食难安。

的香港回归是件大事。而她当时是个不被人想起的新手。心里很难受。“当别人在前方热火朝天地忙活时,你知道我在干什么?我在想哪怕你让我帮你们拿架子都行,只要让我参与。但是没有我参与的机会。你说做一个记者,但大事发生的时候你却只能在边上看着,心里会怎么想?”董倩清楚地记得制片人时间曾跟她说:“我看人还没有走眼的时候,挑主持人向来一挑一个准儿。可是现在你的`同事,还有我的上级,都反映你不行,我不能不想是不是我走眼了。你可别成为我的第一个败笔。”

那次谈话对董倩刺激特别太。董倩说:“今天回想起来,我当时的主要问题在于,当一个主持人不仅要有阅历,有知识,关键还要有自信,而我当时什么都没有,尤其阅历不够,我老以一种学生心态面对不同的人,不够自信。”董倩这一次是跌倒在自信上。

董倩第一次做的大型系列片是民主党派领导人的系列专访。但采访效果大家普遍反映不好,说她绷着脸、瞪着眼,特别严肃地质问人家。部门领导还特意把董倩叫到办公室,表情严肃地说:“这里有一份关于你的材料,你拿回去好好看看!”一头雾水的董倩接过大信封,忐忑不安地回到办公室,打开材料。原来这是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颂写的一篇内参,3页纸。就她主持的节目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不少非常“尖刻”的批评意见。董倩的这一次跌倒是跌倒在做节目的表情上。

董倩跌得很重。但她努力反思自己,把这份批评材料郑重地贴到办公室旁边的墙上,努力从地上看到不同的世界。她觉得:“人应该换个角度看批评,人家批评是对我的帮助啊!说明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你再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人。”她总结自己说:“不如张泉灵的聪明,不如柴静的口才,不如白岩松的深刻。”她从所处的环境中感受到什么是优秀,从同事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是杰出,她慢慢悟出记者的魂就是提问。为了使自己的提问变得聪明、深刻、妙语连珠,她经常“预习提问”到深夜,还把编导准备的半尺多厚的资料带回家。思考提问角度、提问方法、整理采访提纲、提问思路。从而使她的采访提问水平不断提高。

董倩跌倒时,看到了优秀的人物,看到了杰出的世界。她也逐步走向优秀、走向杰出。现在她成了《面对面》、《新闻1+1》的当家花旦。观众能看到她从容自信、游刃有余地驾驭每一个题目。当初如影随形的自卑和茫然,已经消失殆尽。从跌倒的角度看世界:就已经踏上了成功的阶梯!

篇8:不同角度看事物议论文

面对大而酸或小而甜的橘子,有人只看见或酸或小的负面,总认为自己所拥有的是最差的;而另一种人却只去想甜或大的正面,无论结果如何都心满意足。品橘如此,品尝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导向的便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可以让我们成为人生的强者。漫长的人生之路,荆棘与鲜花总是交织在一起。有人感受的是尔虞我诈的凄凉,而有人却感受的是美好与真情。两种看问题的角度,从而演绎了不同的人生。才华横溢的李白,在唐朝的官场,虽然屡屡遭受打压和排挤,而李白看到的不是否定与嫉恨,而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豪迈。他仰天长笑出门去,梦游天姥,逍遥四方。终于修成一代诗仙。反观同样才华同样出众却鲜有知己的梵高,他太在意众人的冷眼、亲友的不屑、同行的嘲讽,却不知换个视角笑对磨难。最终,在麦田之中用一颗子弹带走了自己的生命。这两个人所处境遇相似,人生结局却大相径庭。可见,换一种看问题角度,将磨难视作财富,才能让自己成为生命的强者。

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任何事情都有积极和消极两面因素,有人只看到消极面,悲观失望。而有人却可以换一个看问题的角度,看到消极面中蕴藏的机遇。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气势汹汹的重点进攻。毛泽东转换视角,看到了敌人伸出两拳的同时,却露出了胸膛的薄弱,于是指示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解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而在商战中,面对经济危机,保时捷总裁转换了大小公司的视角,以小公司角度看到了其缺少人才而大公司资金不足的问题,提出“租赁”工程师的方案,挺过难关。可见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就能看到从前看不到的机遇,抓住这些机遇,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可以让我们在探索客观世界的路上走的更远。哥白尼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提出日心说,打破地心说几千年的束缚;达尔文换一种看问题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进化论学说,推翻了神创论的垄断;李四光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预言了大庆油田的位置,击碎了外国专家对中国无油的断论。换一种角度,是用与权威与公众认知相反的角度思考,以勇敢的胆魄击败错误认知。试想,若哥白尼沉溺于教会的视角,达尔文随波于公众的视角,李四光迷信于外国专家的视角,人们对自然的探索之路肯定会更加的坎坷。

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是勇气,是智慧,更是一种正确的人生的态度。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也许就选择了另一种成功的人生。

篇9:不同角度看事物议论文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换一个角度,也许你会获得成功。马云以“倒立”的视觉看待问题,因而商场中有了他鲜明的性格——特立独行。他始终信奉这样的理念:永远不做大多数。因为一个方案如果90%的人说好,那么这个方案一定有很多人在做,机会必然不属于他们。这是马云的角度,果然,这份90%的人称赞的方案被扔进垃圾桶,最后成功的就是马云。

换一个角度,也许你会解决难题。远古时期,洪水成灾,鲧受命去治理洪水。他筑坝修堰,堕高堰库,围追堵截,费了九年功夫,也没把大水治服。后来,禹吸取教训,大胆改用疏导和堰塞相结合的新办法。顺天地自然,高的培土,低的疏浚,成沟河,除拥塞,开山凿渠,疏通水道。历时十三年之久,终于成功。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同。

换一个角度,也许你会打破常规。汽车的燃油对内燃机的排垢有潜在的威胁,一直是汽车使用老大难的问题。美国的一位司机却改变思维路径,想常人之所未想,用高密度的卫生纸代替传统的滤油器内芯。新思维的奇特,使新的滤油器迅速推广开来。倘若人人都让常规的思路限制自己的大脑,不敢换个角度去思考,又怎能取得成功?

换一个角度,也许你会有意外发现。牛顿闲暇之余,漫步田间,觉累,便在一棵苹果树下坐下。忽然,苹果掉在牛顿头上。按照常人来说,定是一番“倒霉”。可是,他没有被怒气冲昏了头脑,理智牢牢占据他的头脑。沉思了一会儿,提出了许多自己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没有人帮他,仅靠自己,凭一个苹果,便有了意外发现。

换一个角度,也许你会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个咏蝉,诗人却有不同的感慨。清华人这样说:“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患难人这样说:“露重难飞进,风多响后沉。”牢骚人这样说:“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三个不同的诗人,有三个不同的心态,也有三个角度,三个看法和三句诗句,妙哉!

换一个角度,周围万物也会变得不一般。

篇10:换个角度看世界

幸福生活是人人追求的。幸福的定义也许是同样的,但追求的目标却大不相同,幸福的内涵也各不相同,幸福的感受更是各人不同。瞎子能看到世界,会觉得幸福;朝不保晚的穷汉,能吃一顿饭,那是幸福;两地分居的夫妻,能够团聚,也是幸福……

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感受,没有绝对的标准,更没有适合于任何人的标准。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对幸福的追求是不同的,赋予其内涵也就不同。

最近拜读许多博友的文章,谈论幸福的话题也比较多,我在评论中表明我的幸福观:开心的活着,就是幸福!

人生几十年,如白驹过隙。过了不惑,人生过半,看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感觉自己也一步一步迈向坟墓,你会领悟到生命的珍贵,人生的真谛:开心的活着,就是幸福!

警察张明小说《活着真好》最后结束语“生老病死是任何人也逃避不了自然规律,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认真把握好人生,让它更有积极的意义。”

秋天的时候的评论也非常的精辟:“既然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长短,那就好好把握活着的质量吧。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在这唯一的机会中获得的一切都是珍贵的,我们就权当这唯一的机会是上帝的恩赐吧,带着这种感恩的心情去生活,自然就会心情舒畅,自然就会少有抱怨。

其实说到底人活的就是一个心情,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就是真理!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心情不舒畅时,有再多的物资享受也不会快乐;而心情舒畅,快乐地生活,即使粗茶淡饭也仍然有滋有味,乐陶陶。”

虽然没有地雷阵,没有枪林弹雨,残酷的社会现实,夺命的杀机不少。珍惜生命,珍惜健康,学会自我保健,万事安全第一,这是重要的。这不是贪生怕死,关健是死得其所。

生活的压力太大,要活得开心并不容易。开心过一天,不开心也过一天,何不开开心心的过一天?开心和幸福一样,都是一种感觉,关健是调整自己的心态!

生活中我们面对负面的事情太多,影响我们的情绪。当我们面对负性事件,产生消极情绪的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使我们两全其美。有时候,换个角度去思考,你会觉得心情舒坦很多!

常言道:知足常乐!人生是否快乐,关键看你是否知足。俗话说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种欲望满足了还会有更多的欲望滋生,若欲望太多太高,则永远得不到满足和快乐。在各种满足不了的欲望面前,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看淡他人升迁;要耐得住寂寞,抗得住清贫。别人才华虽不如已,却能步步高升,享醉声色犬马,夜夜莺歌。换一个角度去看,他们连基本的天伦之乐都享不到;我工资比他们少,但精神世界比他们丰富。我们虽在小城市,但空气比大都市好,没有沙尘暴。当我们被繁重的工作压得疲劳不堪时,只要想一想那些外来的打工仔一天干十五六个小时,却只能领到微薄的工资,我们的心里可能就会觉得好过得多。这样一比,我就能平静地面对现在这种简朴的生活,我们的心灵充满希望和满足。

我的爷爷享年九十六岁,去世的当天,还走出去和人聊天。他一辈子清贫,但很知足。豁达,一切往好处想,这也许是他的长寿秘诀吧。

真的,换个角度看问题,能使我们的心情大变,能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有色彩!

压力太大,适当合理宣泄也是个好办法。我们写博客,也是宣泄的一种途径,不是吗?

人生就象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洒脱。

篇11: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作文

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作文

郊游结束后,老师在作文指导课上,亮出一个圆球问:“这球是什么颜色的?”丁丁站起身马上回答:“这球是白色的。”老师把球拿回讲台后面,不一会儿又亮出来问:“这回球是什么颜色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黑色的。”老师又把球拿回。然后,把丁丁叫起来问:“我刚才拿的`是同一个球,你说是白色的,同学们说是黑色的,究竟是什么颜色呢?”丁丁目瞪口呆。

这时,老师笑着把圆球举起来,慢悠悠地转了一圈。没等老师问,同学们就喊起来:“一半是白色,一半是黑色。”“对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老师把球放下接着说,“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多角度去观察事物,才能全面了解事物。”

老师挂出一块儿小黑板,上面写着:

1. 郁郁葱葱的茂林,环抱着翡翠般的玉镜。

2. 水光一片,那明镜般的湖面周围镶嵌着绿绒。

3. 船尾浪花跳着舞,岸边树木像卫兵接受着我们的检阅。

老师让丁丁读了一遍,然后说:“这次郊游,我从三个角度观察了同样的湖和树,看到的景物却不同。开始我站在湖边平视,树高湖低,树环绕着湖;后来我登上眺园亭居高临下俯视,只见绿色树冠,湖水汪洋;最后坐在船上远望,岸上树木围湖,列队而立。同样,我们在写作文时,如果能多角度去观察事物,写出的景物就不仅全面而且立体化了。丁丁听后,马上拿起笔,跃跃欲试,脸上露出了笑容。

篇12:不同角度看事物作文800字

学校洗漱间的一个墙角,放着一只装剩饭剩菜的空桶。每天,都有一些剩饭剩菜自上而下地做着类似于自由落体般地运动。虽然,学校住宿的师生不是很多,但是不知为何,这个“饭桶”却没有一天是空的!

学校的舍务管理员经常告诉我们这些住宿的师生,说凭她多年的经验,寝室的洗漱间里放置剩余的食物,是会招致老鼠安家落户的。因为,这些剩饭剩菜要在第二天清晨的时候才会惯例般地被清理走,这样就给了老鼠充足的时间来“偷取”这人类遗弃的食物。

果然有一天,洗漱间里出现了老鼠!

一个周六的晚上,家住林场和市郊的住宿生都在白天坐车回家了,寝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住宿的孩子。晚上,我一个人在洗漱间里洗漱。突然,一阵异样的声音撞击了我的鼓膜。我心里一颤,心想:难道真的有老鼠?

我的牙刷停止了在嘴中的蠕动,嘴边粘满了白色的牙膏沫。视线落在了那装剩饭剩菜的桶上。我屏住了呼吸,一瞬间,空气仿佛已经凝滞。这时,我看到一只肥硕的老鼠不知怎样从桶中爬了出来。它瞪着黑漆漆的眼睛望着我,就在我们视线交织的一刹那。它似乎忽然意识到我是一个打扰它享受美餐的不速之客。于是,它飞速地调转了头,沿着下水道的空隙钻到了一个未知的地方。

我是一个胆子很大的孩子。因此,对于见到老鼠之类的事情,我向来不以为然。

之后的一段日子,我经常会在洗漱间里看到老鼠,但我不知道:我每次见到的老鼠是不是同一只。只是每次见到老鼠的时候,我都能见到惶惑不安的眼神和不敢与我对视的视线。

这段日子里,我也经常会见到或听到某个小伙伴被洗漱间里的老鼠吓得失声尖叫的事情。再后来,学校的舍务管理员就开始在洗漱间的桶里下了烈性鼠药。

……

那也是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依然一个人在洗漱间里洗漱。我正在考虑晚上要不要去老师家补习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尖利而细微的叫声,这声音好像金属在包装用的白色泡沫上来回划动的声音,让我感到非常的不舒服。

我一下子明白了,一定有老鼠中了舍务管理员的“奇招”。听声音,这应该是老鼠垂死挣扎的声音。

好奇心驱使我走到了桶边,当我将视线投射到桶中时,我生平第一次感到了恐惧。

我看到一只垂死的老鼠,瞪着黑漆漆的目光看着我。但是,我从这只将死的老鼠眼中看到的不是惶惑不安。而是一种凄苦无助,一种无奈与愤怒。它的腹部在有节奏地快速起伏着,嘴边的胡须上粘满了食物残渣。显然,它已陷入了呼吸困难的死亡边缘。

它的视线里似乎投射出一种对生命逝去的不解质问:我仅仅“偷吃”了你们人类吃剩的饭菜,你们就剥夺了我生命存在的权利。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突然感到心头一凛,这次是我不敢直面老鼠的视线。我快速地回到了寝室,惊魂未定地写下了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怜悯一只“该死”的老鼠。因为,它的死应该是“咎由自取”。谁让它打扰人类的正常生活呢?!可是,如果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住宿的学生们能科学合理地调节自己的饮食,不将过多的残余食物倒入桶中,那么老鼠会光顾它不该来的生活空间吗?如果被倾倒的剩余食物被及时的清理掉会招来可恶的老鼠吗?

有时候,如果我们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弱者的视角体悟世事与人生;我们或许能看清很多从前看不懂的人和事。

篇13: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作文

“永不止步”这句老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在附近,你会发现很多游客。风险至少是遥远的。”这意味着在靠近平坦的地方会有很多游客,但是在远离危险的`地方不会有很多人。然而,能欣赏“玫瑰与怪物的非凡视角”的人就更少了。

尼采曾经说过:“不要爬到山顶,不要站在山脚下,从半个高度看,世界真的很美。”我不这么认为。我更喜欢“一旦爬到山顶,人们就会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了.”“从半个高度看”在古代中国有一种节制感。它不想超过一万人,也不想落后于别人。它只想站在中间,做一个“人”。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美丽的世界,但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兴趣。

如果有这样一座山:

山麓茂密,溪水潺潺蜿蜒。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山坡上鲜花盛开,蝴蝶飞舞,游客蜂拥而至。

山顶参差不齐,积雪覆盖。所有的山都被践踏在脚下,白云似乎触手可及。

很容易来到山麓,看到活的山林,但你看到的只是山林。如果你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在山腰上,你不仅可以欣赏到处的花,还可以看到山脚下的山和远处的山,接近蓝天和白云。如果你经过山腰,爬到山顶,白云会卷成烟雾,远处的山会上下滚动。看过山麓美景和山腰美景后,为什么不呢?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你不在山脚或山腰停下来,你就能参观这些不寻常的景点。世界如此美妙,为什么不勇敢攀登,享受俯瞰辽阔大地的乐趣呢?

每个人都住在一座小山上,但是外面有人,外面有山。总有更高的山峰等待被征服。正如纪伯伦所说,当快乐和悲伤越来越大,世界就越来越小。你不能仅仅依靠你的小世界,睁大你的眼睛去到达更高的顶峰。

胡适一生努力学习,获得35个博士学位。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卡给了她的女儿玩。她没有止步于自己的成功,最终获得了第二个诺贝尔奖。袁隆平院士无论年龄多大,他的杂交水稻亩产都翻了一番。只有当我们停留在已经拥有的东西上,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顶峰,有不同的“奇怪而非凡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欣赏那些“接近危险”的人,而那些“远离危险”的人在广阔的世界里可能更有魅力。在欣赏了山麓和山坡的美丽之后,一个人不应该停留在那里,而应该敢于攀登生命中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篇14:换个角度看世界作文

五彩霓虹中,我们要学会用七十二的角度看世界。

题记

世界太复杂,我们都肩负着一种无形的几班,好不容易挨过三天,却带着疲倦,安然入睡。

你根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想懂吗?面对着这偌大的天地,你又何必在意些什么?痛苦像一根根小细针一而再,再而三地插破我的皮组织,插入我的血管,与我的血液想接触。好痛,但是却不能把它表现出来,否则,你会毫无阻拦地嘲笑我,对吗?

记得某天晚上,盲目地搜寻着电视里的节目,还在比较哪个台更好看,哪个更精彩。 叮叮叮 手机在无人存在的阴暗房间里唱着残歌,看着那一闪一闪、若隐若现的灯光,好奇地在想是哪个无聊的短信又来作祟。定睛一看,是同学发来的 快看年代秀,洪辰在里面哦!

看到洪辰二字的我连忙丢开手机,回到电视机前,看着深圳卫视的年代秀,果然,洪辰也在其中。

在主持人提到了座右铭的时候,洪辰答道: 我的座右铭是 用72的角度看世界 。 主持人问道: 哦,这是什么寓意呢? 用72的角度看世界就是以一颗童心去看待这个世界,只有简简单单地对待,才会把事情由复杂化变为简单化。 洪辰微笑地结束了她的回答。

用72的角度看世界 是最纯真的动作吧!

孩时无知的仰望天空,可爱的表情如果现在又出现在我的脸上,恐怕有人会恶意中伤,什么 装b 卖萌 bt

用72的角度看世界,像个孩子一样看待,因为角度变了,不再孤傲,不再自卑,只是一味地展翅前飞!

篇15:换个角度看世界作文

“横看成岭竖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告诉我们,对于同一件事物,站在不同的方向,角度去观察,思考,能够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初中政治书上有一则故事我记忆犹新,两个人,身处同样的大沙漠中,同样的只剩下半瓶水,一个转为消极的人说:“哎,只有半瓶水了!”另一个人对着同样的半瓶水说:“还好,还有半瓶水!”这则故事的结局当然是后者走出了大沙漠,前者则未能走出沙漠,并命丧于此。

同样的境遇,不同的对待,得到如此不同的结果,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命该如此,其实不然,这样的结局只源于他们对被困沙漠这件事的态度,分析事情角度的区别与不同。

古时候,有一户住在边塞的人家。有一天他家的马跑去了塞外,邻居前来安慰,他却说这是福气,几个月后,他的马带回了一匹匈奴骏马,邻居们又前来祝贺,他却说这是种祸患家中的好马很多,他的儿子又好骑马,一天,他儿子从马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他却又说这是福气,一年后,胡人入侵,青壮年大多战死沙场,而他的儿子却因腿瘸不能当兵,和他一起保全了性命。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依”塞翁与常人对事物不同角度的看法,带来一种豁达。凡事都并非绝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主要取决于你所站在的角度,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更需要选择一个好的,对我们学习有利的角度。

我想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个问题科目吧,英语!更令人头疼的便是记单词了,每每翻到单词表,看到那么一大版一大版的单词,一想到它们全部都要一一记下,不就会心生恐惧又何谈记住它们呢。

我们都只看到,想到这么多单词全部要记却没想到时间的问题,这么多单词并非让你一次全部记完,我们可以任务性的去记,一天记几个,一天记几个,这样逐日累积,不就轻松多了,所以,不要死死的只从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有时候,换个角度,或许一切都明朗了!

换个角度看生命,人生的一份希望!

换个角度看祸福,人生多一份豁达!

换个角度看学习,人生多一份明朗!

换个角度看世界,人生多一份精彩!

篇16:换个角度看世界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值得我们去发现,但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些难题。然而,只要换个角度看待事物,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举个例子,甲和乙同时在矿山挖金矿,甲是一直往下挖,而乙每向下挖5米,若没见着金矿,就换个地方接着挖。最后,甲挖出了金矿,这说明了什么?你一定会说:“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如果是乙挖出了金矿,你也许会说:“做事要懂得随机应变,不要墨守成规,才能取得成功。”换个角度看待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拿制笔商来说说吧!有一家制笔工厂,销量很不好,致命的问题就是笔芯里的墨还没用完,笔尖上的圆珠就报销了。这家公司做了许多努力,请了许多专家,甩出了大笔大笔的钱,却总也无济于事,濒临倒闭破产的边缘。然而,一名普通工人出了个看似简单却足以拯救整个公司的主意――把笔芯截去一截,这样,在笔尖上的圆珠还没报销时,就把油墨用完了。从此,这家公司因这一个小小的动作成功了,转危为安,反败为胜,在社会上有了个立足之地。

如果这家公司当时一昧地改造笔尖的问题,那这家公司不出半年时间就会倒闭。那名工人在这危急关头却能冷静下来,以一种与常人不同的态度,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从而获得成功。

生活中也是一样。有一次,我和哥哥姐姐们去爬清源山。爬到一半,大家都累极了,不想再爬上去了。哥哥说:“哎,怎么才爬到半山腰啊!”我一听就来气,索性赖着不走了。姐姐却认为已经爬到半山腰,离山顶不远了。最后,在姐姐的鼓励下,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这难道不是角度不同带来的好处吗?

由此可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得到的结果不同,收获也不同。对待问题,往往只要换个角度,乐观地看待事物,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篇17:换一种角度看世界作文

关于换一种角度看世界作文

有些人一提起空谷,便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很多时候,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望庐山瀑布》中有这样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座山峰,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截然相反。从前有一位老妇人,她的儿子一个卖盐,一个卖伞,下雨的时候,她会为卖盐的儿子发愁,天晴的时候,她又会为卖伞的儿子担忧,于是她整日生活在烦恼中。有一天,来了个人,这样说:“下雨的时候,卖伞的儿子会赚钱,天晴的时候,卖盐的儿子会赚钱。”老妇人听后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又开心起来。

提起空谷,一些人想的是绝路,另一些人想的是生还。站在消极的角度,我们总是看不到希望,惟有站在积极的角度,我们才能充满希望,才能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吉利集团的总裁李书福,年轻时便善于从别人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商机,在他人以为平淡的日常生活之中,李书福总能以一种全新的角度观察世界。正是这种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最终为李书福-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机会。

抽象派画家梵高,他在他人厌烦的日常生活中提取出了抽象的色彩。他的世界抽象又别具一格,他笔下的向日葵,热烈而真挚,宛如他的.那颗在黑暗时代闪闪发光的高贵灵魂。梵高以一种新的角度看问题,这种角度为后来印象派的画师提供了经典的范本。

困难面前,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也许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挫折面前,想一想这两次的失败是为了将来的成功积累经验,也许心态就会截然不同。换一种角度看问题,改变的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充满希望、愿意积极面对面前苦难的乐观态度。正如提起空谷,悲观的人想到悬崖,乐观的人想到了桥梁。

在这个飞速发张、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人们似乎都在追求物质生活,拜金主义已经变成了社会的主流思想。人们都忙碌于功利名禄,鲜少有人还会愿意以家川端康成那般“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其实,我们大可以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很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所以,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迎来的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篇18:换个角度看世界作文

我曾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火车上,一位乘客的一只鞋掉出车窗外,但这位乘客并未因此而愤怒苦恼,而是将另一只鞋扔出了窗外。

许多人可能不理解这样的行为。其实,乘客是站在捡到鞋子的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自己拿着一只鞋没有用,不如成全了捡鞋人。这样一来,捡鞋的人得到了好处,乘客也并不苦恼。

有时,转换角度看,世界变得清朗愉悦。

古代的诗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三国时期,大战将至,将士们无不提心吊胆。月色笼罩着大地,将士发出“明明如月,何时可辍?”的感慨,只得“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在这冰冷的月光中,战士们就像那“南飞的乌鹊”。“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也就有了赤壁一战曹军大败。可见,不同的角度带来不同的心态,从而引发不同的结果。

与人相处不也是如此吗?翻开课本,我们学习怎样“与人为善”,如何“换位思考”。而现实中,由于一些小小的矛盾而引发的不愉快层出不穷。其实有时只需要转换一下角度,就像书本里说的“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这些矛盾又岂能成为“罪魁祸首”呢?

学习也是一样的。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读这么多书?”其实,书本给了我们一个平台,让我们站在了别人的角度,看到了不同的故事。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用保尔的眼光,直面各种艰难;品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用海伦·凯勒的双手,“触摸”万象;研读《三国演义》,我们站在乱世枭雄的角度,体会历史的残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用另一个角度看世界。

能够转换角度,也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逐渐成长的我们面对各种挫折,面对不幸,我们是“抽刀断水”见“水更流”,还是以“门前流水尚能西”自励,这就取决于你所选择的角度了。生活在这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用何种角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已经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朱利安·阿桑奇说的那样:“故事就在那里,关键是你所看到的是哪一个故事。”

转换角度看世界,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美。现在人们不就常说“换位思考,开心就好。”

篇19:换个角度看世界作文

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水消逝,干涸不了整条河流,因为世界等着你用心去看。

——题记

十年前的我,就好像一只井底之蛙,那时我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一丁点大。他们都在说外面的世界是宽广到无边,可再大,我也未能看见。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没有去相信的信念,没有惊天动地,也错过了一时灿烂。

世界就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伤悲。不要以为一次与成功的擦肩而过,就像失去了整个世界,整座大山都垮掉,压折了腿,蒙盖了心。

十年后的我又会是个什么样,二十年呢?以后呢?我的未来呢?

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也不要不自己不当回事。世界上有数不清的陌生人,你不会因为一个的悲欢离合而改变自己的心情。表面的笑容,不一定就是内心的春天,我们是不是该换换角度,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模样。

前一秒,世界似乎对你无情了、冷淡了,冰冷了那颗还未醒来的心。你走了,没回头看,但后来,那个地方成了流星划过的天际,五彩徇烂,风一吹,风铃都在快乐的作响。

我们无法做到改变世界,那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去学会适应这世界。

前方又有你不知道的事要发生,那你是不是又要痛苦了,埋怨着还是看向前方的天空,拥抱一片蔚蓝的世界。挫折和失败不过是生命中的点缀,别等失去后才知道那些有多么的珍贵。

再见了我的懦弱,再见了我的泪水,我的天空,我的未来就在不远方,就算前方的路再艰难,挫折再多,可我们还有梦,我们不怕痛。外面的世界散发着强大的磁场,你要展翅飞翔。

也许,你看到的世界是渺茫存在的,可你不也是这渺茫中的一粒沙子。学会把视野变宽,心自会变得舒坦,别被局限的黑暗遮蔽了双眼,我们还年轻,我们正处在充满活力的青春时期。张开双臂说一声——

你好,明天!

篇20:从发展角度看经济形势

从发展角度看经济形势

经过改革开放实践的磨炼和邓小平务实精神的教育,我国经济学界敢于面对现实,揭示问题和矛盾。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就问题论问题,问题成堆而理不清头绪,很少用哲学思维来研究当前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矛盾,不搞矛盾排队,分不清支流和主流。甚至造成莫名其妙的悲观情绪,我们的经济学成了问题经济学。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用来描述和研究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把我国经济当做一个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来看待,很少考虑我们的发展度和市场度。判断经济形势只根据那几个统计指标的走势论是非,找对策,只力图扭转那几个指标的走势,我们的经济学成了总量经济学,符号经济学。这种研究方法严重脱离实质经济内在矛盾运行的总量分析,更严重地脱离中国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体制机制、结构转换升级具体阶段的实际。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抓不住根本问题,只看运行,不看发展,只讲量变走势,不讲质量内容。这种西化的问题经济学,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它打乱了现阶段有形手和无形手的分工结构,过早淡化政府的发展主体地位,扩大了政策市场调控的范围,干扰了市场的调节机制的正常运行。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坚持邓小平的中国特色思想,牢牢把握住我们的特殊国情。我国经济运行在什么历史阶段是必须首先弄清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判断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好坏,要有一个特定的质和量的客观标准,不能仅仅根据几个总量统计指标的走势,简单地以升降论是非。经济运行指标在时间上不能简单地向后看,和上年周期比,和上月,上季比;在空间上也不能简单地和别的国家、地区比。首先要给当前经济运行一个准确的时空定位,即当前经济运行是处于我国、本地经济发展的什么阶段上。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是什么,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当前经济运行走势是向着解决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主要矛盾方面推进,还是朝着反方向推进。这是判断经济运行走势好坏的主要标准,定性标准。

从发展的本质含义、发展的规律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根本性转变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中,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转变的一个关键性历史时期。在生产方式上以工业、商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带动农业的小生产方式向现代的企业化生产方式转变;在交换方式上主要是从自然经济、统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过渡。这种转变、改进和过渡必然要和增长方式与体制模式的变革、改革互为因果。

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是结构性矛盾。所谓总量矛盾不过是抽象了结构内含的结构性矛盾在统计上的一种反映。总量矛盾是存在的,它只存在于总量统计之中,存在于符号经济之中,在实质经济之中只有结构矛盾,没有总量矛盾。我们面临的结构矛盾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城乡两种生活方式,这种两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矛盾。这是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是中国诸种经济与社会矛盾的总根源。由于农业生产方式改造受农村内部主要矛盾人多地少的影响,因而当地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城乡人口布局这个大结构的矛盾。改造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必须以减少农民为前提,因而目前人口城市化滞后,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源在于城乡要素流通受过时的城乡体制制约。

第二层次是区域经济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不仅是东、中西大区结构间的矛盾,而且还有每一个大区内部小区结构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根源在于区域间要素流通受行政区划限制,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的矛盾是区域结构诸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区域同构是由行政区划限制要素流通造成的,因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行政区划和政府管理职能定位。这个层次的矛盾在发展大势中居第二位的矛盾。

第三层次是产业结构的矛盾。多年来我们对这个层次的矛盾是重视的,当作第一位的结构矛盾来抓。实际上它受前两位矛盾制约,就产业结构调产业结构是调不动的。

第四个层次是产品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剩余和短缺产品的矛盾。短缺产品包括公共品和劳务,由于受市场因素制约不能增长,不能减少短缺,因而资源向剩余产品领域倾斜,使剩余也不能减少。这个层次的结构矛盾受上述三个层次的制约,主要矛盾方面也难以转化。

这四个层次的矛盾同时存在相互交错,呈现复杂的局面,但只要认真把矛盾排队,就会发现第一层次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诸矛盾的总根源。产业结构久调不见显效,剩余和短缺同时共存,关键是城乡人口大结构转化滞后,产业政策没有区域化,区域政策没有产业化,工业分散,重复建设,区域同构,这是造成结构性剩余、结构性短缺共存的根本原因。发展形势不如人意,不是自今日始,不是一两年的事,是自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的。这是阶段性问题,不是当前运行问题,当前运行状况是这四个结构矛盾的正常反映。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不是短期问题。

从发展看运行,以长论短,我们才可以使用符号经济给我们提供的经济指标,说明运行的态势。这等于给每一个指标加上矢量符号。每项指标升降对四个层次结构调整是正作用还是负作用,是有利于主要矛盾方面的转化还是不利于主要矛盾方面的转化,力度如何都有了客观标准。否则,简单地与上年同期比看升降论好坏,就失去了判断标准。当前几个指标都低不好,那么走高就好吗?1994、1995年运行形势比今天好吗?如果以GDP同比增长8%,物价同比增3%为目标,现在这两个指标低于目标,运行就不好了,高也不好,低也不好,只有达标为好,显然是说不清楚的。8%也好,3%也好,都没有“含金量”标志,没有经济运行本身的矢量符号,不反映发展本身的实际状况。离开发展看运行盲目性很大。

从下半年以来,人们发现就业压力加大,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现金收入下降;出口增长下降,今年上半年已经负增长,物价直线下降,现已超过20个月,居民消费率达到历史最低点。居民存款逆利息走势不断增加。人们对这种局面都比较焦急、担忧。政府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力度前所未有,但人们还感到不大,还要加大力度,以扭转这几个指标下降之势。我认为在方法论上恰恰把问题弄反了,把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上述四大结构性矛盾的动力简单地当作压力。这样有形手的调控难免要与市场力形成抗力,这是西洋拳法,硬顶硬,把压力都作用到有形手政府身上,我们应打中国拳,借力打力,学会化劲。不当市场力的阻力,要把市场力当作动力,适当调节这个力的作用方向,而且是以四两拨千斤的技术,使有形手和无形手两股力形成一种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运行的合力。

1.当前经济运行走势说明人口城市化的动力在加强。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指标走低,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多,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扩大是解决第一层次矛盾即国民经济主要矛盾的动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说明这一基本矛盾在运行中转化为现实的主要矛盾。市场压力加大,推动农民分化转化的`动力加大,客观上要求加速城市化进程。这说明近20年农村分散工业化利弊矛盾转化加速,弊在上升,利在下降。市场机制在推动农民进入大中小城市。而我们近十年来对这个主要矛盾重视不够,把产业升级产

品结构调整放到首位,把内含扩大再生产放到首位。十年前我就指出一个企业增长模式转换,把剩余劳动力甩给社会,一个国家你甩给谁。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是劳动力转移问题。但我们的城乡封闭体制、政策,虽有松动,一直没有着力解决,致使城乡要素流通造成巨大的障碍。如想用离土不离乡的形式就地消化农民。这些做法实事求是地、历史地看都是和我们这个发展阶段大走势相反的逆调节措施,等于和市场机制推动的城市化规律对着干。时至今日调价的能力不足了,农民收入上不去了,农民的消费能力、消费结构都大大落后于城市,这是近几年人口城市化速度下降的必然结果。顶不住市场对城市化的拉力、推力,我们比较被动地开始接受城市化这个头等大事,近来有由顶到顺的趋势,这是值得庆幸的好事。

就业压力加大,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缓慢,农产品、工业品过剩都是人口城市化率增长放慢的反映,都是提高城市化率的动力。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动力,它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减少因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剩余的农村人口,加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缓解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城乡两元结构的矛盾。然而我们封闭的城市经济体制、落后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能力,严重制约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阻碍城乡要素的流通。于是就业指标、收入指标陆续走低,这是推动人们加大改革力度,加大市场取向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城乡经济的开放度、市场度。因而这两项指标的走低,产品剩余的增加,从运行走势来说是利好的消息,是说明市场机制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如果是相反走向,农民收入增长、就业机会增多,反而是怪事、坏事,中国的两元经济的矛盾不仅不能缓和反而要加剧。

2.当前经济运行走势说明结构调整动力在加强。出口下降或升幅减缓,进口增长仅从运行指标走势看问题不能说好,加大国内市场压力,引起新的失业增加,迫使部分务工农民回流。但放到现阶段的发展走势中去,加上结构调整方向的矢量含义,这是相当好的走势。

我国外向依赖度已高达40%左右。出口减少正是扩大内需的动力,正是调整出口加工业结构,淘汰低附加值产品、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从资源消耗型向科技含量较高的新结构升级。在珠江三角地区出口大幅度下降的同时上海浙江今年上半年出口升幅逐步加大,达到19%、12%的增长势头,就说明出口问题核心也是结构问题,福建从5月份起也止跌回升,这说明东南亚经济危机给我们的机遇大于困难。国际市场机制迫使我们加速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挑战来临,不接受也得接受。我们各地区各产业部门主动调整升级的动力不足,缺乏自觉性,如果出口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很难自觉调整结构。况且我们来料加工、三来一补的小企业特别多,这些小企业只要东西卖得掉是不可能淘汰低档次产品的。淘汰,调整当然有阵痛,伴随失业,收入下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忍受发展中结构转化的痛苦,就没有升级的可能。有调整就有提高,有提高就增加含金量,预计从今年下半年起出口指标将逐步回升,这次回升从全国来说平均增幅虽然不会很大,但在汇率不动、走强的条件下,这种增幅是值得珍惜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出口竞争力上了一个档次,一个量级,不再是靠过分廉价的出卖劳动力,出卖土地资源,不是为了创汇而出口,而是逐步符合国际贸易正常的比较成本规律,国际分工规律,必将给我国带来更为实在的经济利益。为了出口为了就业,我们过去不得不把政府的正常税收,让给外国政府,不得不把我们国家按要素分配应得的地租让给国外消费者的历史将逐步结束,全要素核算成本利润,为效益而出口的新的市场机制将逐步形成。加上矢量符号的出口指标走势,掌握正确的发展观的人会看到形势相当好。

今年上半年进口增长16.6%,使贸易顺差减少。人们对此也有忧虑。其实这也正是好事不是坏事。进口增幅和出口下降形成反差较大,仅就进出口本身看问题是不全面的,要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全局来看问题。

进口是内需,这首先反映内需结构向贴近国际市场的水平在调整,说明我们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不够,进口两位数的增长给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施加压力,增加动力。从进口结构分析我们会看到一些大宗进口产品不是我们不能生产,而是产品质量低,信用不高,国人中有相当多的人还迷信泊来品。这将迫使国内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迫使我们加速结构调整升级,提高竞争力,提高信用,提高名牌意识。同时,进口增长提醒我们国内市场不是什么剩余经济,还有相当多的短缺产品存在,教育我们剩余和短缺不能仅从总量价值指标和实物量看问题,要从使用价值的质的内含上看问题,要重新估价剩余产品的价值量。价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是一种生产关系交换关系的观念总结。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交换关系的扩大,社会必要劳动量的范围也要扩大,必要量的标准也要变化。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升级,必要量的标准也要变化。因而估价我们市场剩余要有新的眼光,用多少年前的不变价格来衡量是不科学的。当前我们的剩余产品的价值在无形磨损,短缺产品的价值量在升值。进口的增加反映了内需不弱,反映了国内的某些剩余由实变虚。天若有情天亦老,消费之树是常青的,市场作为交换关系的总和是无情的。

出口下降,进口上升两股力量形成的合力在推动着我们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一只无形的大手握住了我们正在发展中的经济向上攀升,像一个埋在土里的钢钎一样,在旋转升高过程中难免有摩擦的,必须克服旧结构的惯性。人们在结构升级过程中必须感受惯量的压力,特别是要忍受因体制变动造成的时快、时慢、时停的失重等多种滋味。没有这种合力就不能提升。面对这种合力我们难道不应该为之叫好吗?

顺差逆差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也必须和发展阶段发展需要结合起来看问题。美国不逆差很大吗?近几年的形势不是被世人叫好吗?顺差是少消费别国产品,被别国占用了劳动。逆差是多消费别国的产品,多占用别国劳动,如果没有债务风险,逆差比顺差划算,这是不争的事实。顺差减少是我国经济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的标志,人民币强势的标志,国力强势的标志,内需扩大的标志。现阶段顺差减少要以平常心对待,不必为此忧虑。

3.当前进出口的走势最大的好处是推动我们加快对内开放的步伐,加速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出口不足外需转为内需,扩大内需降低外向度,有利于国内市场的一体化。加快国内区际要素和产品流通。多年来我们各地区重视对外国开放,对国内兄弟区域的开放重视不够,外引一手硬内联一手软,甚至区域封闭,远交近攻,搞诸侯经济。行政区划已经严重影响经济区划的形成,影响国内市场的统一。内需不足,首先是国内交换关系不顺畅造成的。区域同构,低水平重复建设,必然形成国内的不正常竞争,浪费资源。我们对加入WTO很努力,但对国内“WTO”则重视不够。WTO的精神是要取得别人的市场,必须首先提供自己的市场给别人。我们一些地区只要占别人的市场,不让别人占自己的市场,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好事?大到省,小到县都在那里搞自己的产业平衡,不搞区域分工,不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农民一样村看村户看户,人家有什么自己也要有什么,以一个大国之君自居。这种局面已经十几年了,严重地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国内市场的形成。现在进出口的

合力作为一种强大的外力在挤压我们的国内市场,迫使我们加速区域结构调整,迫使我们重视国内市场的开拓,这不是大好事吗?我们的国内市场潜力之大是全世界都注目的,而我们自己倒看得不够重,这是一种误区。片面地认为国际市场只在国外,殊不知,国内市场已在国际化,就在眼前,出了厂门都是国际市场,家门口的国际市场都没本事占领却侈谈占领国外市场,甚至不惜成本去占领,这是近年来许多地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应借出口下降、进口增加的外力,借国际环境的压力,用几年时间打通国内的奇经八脉,使国内交换关系的总和有一个大发展,区域经济结构有一个大调整,机遇难得。如果我们的出口大幅上升,什么低档次的产品都能出得去,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就没有动力。那么下一次经济危机恐怕就要在我们这里爆发,下一次经济危机来了,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么潇洒,保持这样好的增长和发展势头。

4.当前居民消费率低、储蓄率高是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的前兆。

在交换方式、分配方式向市场化转换时期,居民的风险意识加强,在基本满足生存性消费之后,储蓄倾向加强,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也要从长远利益,从战略大局作出理智的判断。如果因为出现较大市场剩余而希望百姓增加消费以减少剩余,把储蓄增长视为坏事,这是不理智的。

做为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居民有6万亿左右存款多了吗?户均金融资产只有2万多元,不足2500美元。这点钱买房子不够,供一个大学生不够,买车更不够,养老保险也不可想象。因此从长期看问题,从市场关系发展看问题,储蓄的增长是正常的,是好事。十几亿的人群整体的高储蓄倾向一定是理性的选择,人们在准备未来,为未来的消费积蓄购买力,人们在等待未来,等待人们期望的当前短缺的供给。有多大剩余必有多大短缺;有多大的储蓄就有多大的期望。短期之内我们补不上短缺,满足不了这么大的期望,因而启动消费,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幅度。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增长6.6%,扣除物价实际增长10%,已相当不错了。因此我说形势相当好。在当前储蓄增长高于消费增长是正常的,反之则不正常。我预测在城市人均住宅达到15平米之后,社会保障体制基本健全,基金基本够用之后,才可能使储蓄倾向降下来,这还得3年左右时间。一旦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积累期结束,新的消费高增长期就要到来。如果我们抓不住主要矛盾,不在治本上下功夫,恐怕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难以预料了。

不少的人认为目前居民消费率降到历史最低点,和外国人均700美元时的消费率低了多少百分点,证明我们消费率低了,必须启动消费。这里也有认识上的误区。如果和发达国家比,人均GDP700美元是几十年前的事。当时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有多大,恩格尔系数有多大,几十年前的美元和现在的美元有什么可比性?我们今天的700美元折合几十年前的美元能值几何?谁算过?如果和欠发达国家比,我们的消费率也很低,但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传统,消费习惯不同,消费结构也没有可比性。况且不在一个发展阶段上怎么能简单类比呢?同处于人均GDP700美元的国家,资源结构不同,消费结构不同,没有可比性。我们国内资源结构不同的省份,发展程度不同的省份消费率差距也很大。最发达的上海、北京是最终消费率最低的地区,而比较落后的云南、贵州、江西等省份的最终消费率却最高,比美国还要高。我们能说上海经济运行态势不如云南、贵州吗?消费不足的程度比云贵严重吗?所以,总量统计指标离开历史阶段,离开经济结构,消费结构,什么也说明不了。

云南、贵州、江西等省最终消费率高达80%左右。这是因为这些省份居民收入的绝对值过低,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保障生理需求之后剩余极小,投资率、储蓄率当然很低;这些落后省份市场经济尚处启动阶段,两极分化度较小,基尼系数不大。银行中高额储户不多,总量不大。而北京、上海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较高,恩格尔系数降到40%以下,保障生理需求之后剩余较多,储蓄率当然较高;北京、上海两市市场经济已较发展,市场按要素分配和非市场分配带来的两极分化较大,基尼系数大。银行中高额储户多且总量巨大。居民存款的大头集中在极少数家庭手中。这些极少数家庭不是现阶段消费品应有尽有,不需要动用他们的存款或其他金融资产,就是大量非市场分配的收入不愿显形化,以存代藏。相当大一笔资金由于种种原因既不能投资又不能消费。这必然造成低消费率、高储蓄率的统计现象。而另外一端是占城市人口10%的最低收入阶层,他们的消费率达到96%,占城市人口20%的低收入阶层,他们的消费率达到89%。少数人的低消费率高储蓄率,掩盖了大多数人的高消费率、低储蓄率。总量统计陷阱又一次戏弄我们的符号经济学家。真是骗你没商量。

在我国居民家庭户中8.7%的户占60%以上的金融资产。其中大部分金融资产,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是不能进入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于是造成总量统计的居民消费率低,储蓄率高的现象,造成内需不足,造成产品大量剩余,工厂开工不足,工人下岗增多。这是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矛盾的必然反映。不改革完善社会再分配体制,不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和产权体制,靠刺激、鼓励消费是无济于事的,靠给有钱人购高档商品减免税也作用不大。只有靠给低收入者直接提供社会保障,才会有显著效果。不管是借出来,还是印出来一部分票子,发给城镇低收入者,使他们提高消费率。这客观上冲淡了既得利益者金融资产的含金量。如果连这一步我们都无所作为,只有等着大家都翻车,谁也不好过的大危机大**不是不可能出现的。

篇21:从审美角度看道路设计

从审美角度看道路设计

道路既具有建筑艺术的一般美学特征,即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又具有其独有的美学特征,如:流畅的线形美、和谐的`色彩美、流动的景观美和生动的路边小品等.在道路设计中既要充分考虑其实用价值,又要将美学理念渗透到设计理念中去,才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道路美.

作 者:肖鹏 施伟 施秋香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刊 名:中外公路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 年,卷(期): 26(4) 分类号:U4 关键词:道路   美学特征   美学理念   道路设计  

篇22:从美术课角度看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包括版面布局、采用字体、色彩配置等方面的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与讲课同步进行,一般不进行花边装饰,没有尾花及插图。它也不同于教案或提纲,内容简练,注重直观和形式美感。板书的形式可以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条件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板书形式。有多媒体的教师,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优美的字体、亮丽的色彩、适应的背景和丰富的显现形式,可以突出重点,使形象更加直观;条件较差的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动手制作一些小卡片等教具,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

板书设计如何,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优秀的板书设计,可以防止学生听课时注意力分散,有利于快速吸收,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的愉悦中学习,融美育与智育于一体。好的板书设计甚至能使学生终生不忘。

进行板书设计一般在备课时完成,可以多设计一些草稿,比较出好的使用。以下简要谈一谈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板书重点内容要突出

首先要抓住重点板书内容必须是课堂内容的精华,它必须体现出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板书的内容就是一堂课的关键词,通过它能让学生迅速领会课堂内容。因此,教师的板书设计必须深入教材,认真研究,务必抓到重点。

其次要力求简洁。根据板书的简约性原则,课堂教学的板书应力求简洁。这就要求教师在板书设计时,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力求做到语言简洁、言简意赅;板书语言,力求字字千钧、画龙点睛。

再次要条理系统板书内容,要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组织起来。有条理的板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成系统的内容,便于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记忆网络,提高记忆的效率。

二、板面布局要合理

合理的布局可以使教学内容在黑板上更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教学内容是有结构、有逻辑的,而合理设计可以使之具体化、可视化;教学内容是有主次的,主要的应放在突出位置,次要的应放在陪衬位置。这样布局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内容是有先后顺序的,根据内容顺序的不同,布局可选用相应的方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中间到两边等。布局合理的板书设计要注意构图美。合理的结构布局,是板书艺术的重要内容。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板书的主板、副板要搭配得当;构图上下左右要边距合理、大小匀称、协调美观。如此,教学内容才能连贯一体。

例如教授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时,可选用以下板书:

乡愁系列片

远(低) 近(高)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该板书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独特,将人生四个时期最富有特征、最能积聚离愁别恨的“客观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设置成四个圆形,使抽象的情感可见了。

2、主次分明,该板书通过圆形的大小,突出了海峡一节,使全诗主题陡然升华,其所抒发的悲愁是民族的、国家的,是亿万人民的!

3、线索明晰,同时突出了三个线索:时间线索,从小时候到现在;空间线索,由远及近;情感线索,由淡至浓。

布局合理有利于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识,由于结构清楚,易于理解,很快进入了学生的经验范畴,并和以往经验建立联系,迅速有效地识记和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板面色彩配置要得当

板面色彩配置得当,可以丰富板面的表情,增加美感。根据研究表明,色彩和人的潜意识有直接关系,不同的色彩组合会引起人的不同情感,好的组合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赞叹等情绪和情感的体验。板书时如选用不同色彩的粉笔,使板面形成一定的色彩配置,增加板面生机,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

板面色彩配置得当,可以对教学内容关键处起到强调作用。色彩差异,会引起人的关注,差异越大,越吸引人。对于一些重点板书内容,可以用色差大的粉笔来强调。如白色粉笔板书的内容中,重点部分用红色粉笔书写就起到了强调作用;在大块蓝色板书中,出现几个红色或黄色的字,立刻会凸显出来。根据板书设计的形象性原则,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注意的选择性原理,在板书时使用不同的色彩,加强学生对板书的注意力,提高板书的利用效率。

四、板书字体要漂亮工整

板书所用字体要易认,通常使用楷书,也可以用隶书或魏体,一般不用草书或风格太强的字体。教师的板书应力求书写正确、工整、美观,工整的书写、优美的字体和变化的字型,都能激发起学生的美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板书所用字体要使板书内容表达更充分,课题、标题等最好采用不同于一般内容的字体,从而增加板面的条理性。但是板面字体不能太多种类,多了会感到杂乱,以两三种为宜。

在教学过程中,板书设计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科学的板书图式,往往对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板书力求做到美观、实用,真正成为美的典范,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灵魂再现。

篇23:从专业角度看个人简历

这种求职之前的思考,从专业的角度看,也可以被看做是职业规划,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职业规划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同时也能够让自己的才能在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很多的求职者就是因为过分的盲目,而错误的失去了很多好的工作机会。

很多的求职者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就会变得非常的盲目,在求职者的眼中,本文信息来源于www.YJSJL.ORG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请注明。会觉得好的工作就一定是高薪的,如果求职者都有这种想法,那么就真的打错特错了,好的工作,不能给仅仅自从工作的薪酬来判断,这样的判断显然是错误的,好的工作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无论是薪酬,还是工作的具体性质,工作的福利待遇,以及升值的空间,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以后,求职者才能够根据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当求职者完成了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个人简历的填写了, 如果你之前没有相关经验,那么可以选择在网络上下载一个简历模板,根据简历模板的要求就行填写,在求职者的个人简历上,要尽可能的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体现出来,而不是一味的没有重点,如果你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那么就可以工作目标的实际来进行填写了,这样做的成功率更加高。

相关文章:哪里有个人简历模板下载,最新空白个人简历模板下载,个人简历封面一张

篇24:从文化史角度看《诗经》

从文化史角度看《诗经》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随着古今对于《诗经》认识的变化,《诗经》学术史的建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战国时代直到清末的两千多年,《诗经》一直被奉为神圣的经典,关于它的学术史也被纳入经学史,成为经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五四”以后,对于以《序》、《传》为代表的传统《诗经》学展开了猛烈批判,并认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一定位的根本要点是彻底否定其经学身份而突出强调其文学特质,受这一观点的支配和影响,20世纪出版的几部《诗经》学术史的构成框架基本上是以《诗经》的文学研究为中心而辅以其他有关学科的研究的模式。

最近出版的刘毓庆、郭万金的《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以下简称“史论”)在《诗经》学术史研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创新精神,并取得了突出成绩。

“史论”的创新起于对研究对象的界定。“《诗经》既是“诗”,也是“经”:“诗”是她的基质,属于传递先民心灵信息的文学;“经”是她的文化角色,是体现封建文化正统的精神武器。“一部《诗经》学史,其价值并不在于对古老的‘抒怀诗集’的诠释,而在于她是中国主流文化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史……”结合全书的论述可以知道,这里的“主流文化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除了作为历代统治思想的封建意识形态之外,更有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精神,亦即全民族的最基本的精神品质。《诗经》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元典,其意义和价值,除了“要为社会的永恒稳定构建和完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之外,还表现在建构民族文化精神,也就是塑造中华民族的灵魂和人格上。从这样的思想高度出发建构《诗经》学术史,不但超越了宣扬先王教化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古代经学史,而且也不同于以文学研究为中心辅以其他有关学科研究的《诗经》学术史,而呈现出一副全新的面貌。

作者从新的视角和思想高度出发,对学术史上的很多问题都做了新的阐释。例如,从华夏文化承传的意义上审视孔子编《诗》,认为《诗》的编定是奠基这个“经典体系”与“文化学统”最重要的一步工程,标志着它们的正式确立。又如,对于《诗序》的以“美刺”为核心的诗歌评价体系,以前的学术史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对于将诗歌作品政治化和穿凿附会,主观臆断的解释予以彻底的否定,但“史论”从文化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这是倡导文艺对政治的干预,是“诗人自觉地以诗为武器,对不良行为和风气进行批评、对美好事物进行颂扬”,并把它作为儒家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予以肯定。

解诗视角由文学转向文化,极大地开拓了学术史研究的视野,作者注意到学术史发展与时代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特别是诗学观念和解诗重点变化的时代政治思想原因。例如,为了适应汉武帝“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的政治需要,汉儒对《诗经》的解释,特别注意“与当代政治及社会人生之间的意义联系”,由单纯的“经义”疏解和阐释发展到把诗义作为行为准则落实于现实生活中,正是这种“明经致用”直接导致了从“经学”到“经术”的演变。《诗经》学术史上的这一重要变化,从社会政治思想发展的角度看,“使经典研究与政治方略的.炮制融为一体,为两千多年儒学思想的与时推移起到了典范性作用”;而从道德精神发展的角度看,则是缩短了经典与当代人生的距离,发挥着精神导向的积极作用。

作者认为,“为了引导现实政治与人生”,解决迫切的现实问题,古代的经学家对《诗经》作的是“适合时代需要的阐述和理解”,是《诗》的“现代性”诠释。由于这种“现代性”诠释是文献精神与现实的结合,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所以才能够承载政治思想的与时推移和道德精神的塑造承传的历史重任。

拓展:

《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305篇。《诗经》本名《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2.《诗经》按音乐性质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谣、土乐,有十五国风,106篇,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根据音节、律吕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

“颂”多采用庙堂祭祀舞曲,有商颂、周颂、鲁颂,共40篇。

3.《诗经》的艺术手法,前人曾概括为赋、比、兴。据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一书中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说,赋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就是比喻;兴是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的眼前之景起头,然后引出要歌咏的人或事。赋、比、兴是前人对《诗经》艺术手法的总结,其实《诗经》的艺术手法远不止这三方面。

4.《诗经》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写景抒情极富艺术感染力。语言质朴优美,韵律和谐悦耳。

5.《蒹葭》选自《诗经》里的《秦风》,是十首秦风中的第四首。秦,国名,其地即今天陕西、甘肃部分地区。

篇25:从音乐角度看《易经》

从音乐角度看《易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易经》则更是中国古圣先贤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而这些传统的文化不是仅仅局限于人生、哲学的领域,它已经渗透到许多学科,譬如数学、物理学、逻辑学、天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对人文精神十分重视。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来教化天下。照此看来,《周易》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积累起来的,也就是说,它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周易》又叫《易经》,曾长久的被误解为是一本算命的书。随着科技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经》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渗透与利用,受到中外科学界、文化界的重视。

它是三位圣人伏羲氏、周文王和周公父子,还有孔子(周文王与周公父子算一人)陆续共同创作的杰作。正因如此,有人认为《周易》 的这个“周”字与周文王所在的朝代“周”是有关联的。其实不然,我们从广义视角来看待《周易》的“周”字,是看的很周到,想的很周密、周详,一点都没有遗漏。而且它是周流不停、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所以才叫《周易》。它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果按系统来讲,《易经》可以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系统。因为所有能列举出来的大系统,像太阳系、银河系等等,都不可能大到“其大无外”;所有能列举出来的分子、原子、质子、电子等等,都小不过“其小无内”。这样一本广大精微的书已经成为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而且已经渗透到社会、科学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

音乐是有韵律的声音。有时是明朗欢快,给人愉悦的情绪,令人焕发闪烁的精神;有时是雄伟宏大的给人崇高奋发的激情;有时是和谐温柔、富有诗意,给人高雅、亲切甜蜜的畅想;有时悲壮凄凉,令人同情、伤感、哀痛,构成了美妙的音乐文化。音乐文化是一颗明珠,它的光辉不仅使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交融,还照耀着其他学科与文化的精髓与之相互的结合。形成了极其丰富多彩的富有动力的人类的大文化。构成了一个和谐的世界文化,丰富了人生的内涵,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所以,音乐是人文科学的一部分,人文科学探索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要回答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它是求善、求和谐、求美。正如《易经》产生之初,就要谈到《易经》首创人伏羲。在当时,人类还没有进入农业社会,人们靠打渔狩猎过日子。可是人们要出去打渔狩猎最怕的就是碰到天气骤变,来不及躲闪,很可能连命都没有了。这时候伏羲替当时的人们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可以说伏羲是全人类、全世界第一座气象台的台长,他告诉人们“明天是晴天,你去好了”,“明天往南走有雷,你要小心”,“你往西北走,有大雨” ……刚开始大家还是将信将疑,可是后来随着验证次数的增多,大家都觉得他说的很准,于是来问的人越来愈多。人多了,伏羲没有那么多时间应付,于是他就在大树上挂上各种图像,来表示明天天气的情况。每一幅图像其实就是一个密码。从此,伏羲得到了人们的信赖,并根据人们的需要,把他的气象预报逐渐的扩大,慢慢的画出不同的卦象,就变成了我们一直到今天都很熟悉的八卦。开始怕老百姓不理解,所以只告诉他们几个数字就好了,“1、2、1”代表什么,“1、2、2”代表什么,“2、2、1”代表什么,等等。所以数字化从很早就已经开始了,我们今天不过是继承伏羲的路线走来而已。可以说《易经》是我们人类最古老、最原始、最实用的一门科学。

艺术与科学的目标以及它们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共同的或是相通的。这就使人们的内心深处激起对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和谐和不可思议的秩序,产生只可心领神会不可言传的激情。音乐艺术是由音符诞生,音符也是由数字或是符号组成,最重要的功能恰如数学公式,也是把握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作曲家试图创造合理的世界图像,吐露他们观天察地识人的一种特殊工具。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说过:“只有艺术同科学结合在一起,才能把人提升到神明的境界。”无论是伏羲、爱因斯坦还是贝多芬从科学和音乐的不同方面表述了宇宙结 构和谐的神秘性和艺术与科学的联系性。科学进行理性思维,探索求得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真实性,是对事物进行观察、实验、分析、逻辑推断的结果。它具有唯一性、逻辑性、实证性和一元性。音乐的对象的人,是人的精神世界,所以音乐是求“善”,它具有多种选择,非一元性的。音乐与科学两者的研究对象迥然不同,但两者是相通的,是相互依存的。都是为了构造一个美好的合理的和谐的世界,都是为真理而奋斗。人类通过科学和音乐达到一个高尚的境界,同时通过科学与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精神塑造一个高尚的人。

我们首先用数理的方式来看看《易经》与音乐的关系。前面说过《易经》是由三位圣人先后完成的,第一位就是伏羲,他用一些横线来表示数,完整的一条理解为“1”,中间断开的一条理解为“2”也可以说,完整的一条叫做“阳”,断开的一条叫做“阴”。然后把这些横线三条罗列到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密码。当时的老百姓看到这些图像或者说是密码就知道伏羲想要告诉大家的事情,后来根据这些图像伏羲画出了八卦图,这幅图我们已经在手上拿了七千多年,那正是打开宇宙密码的一把金钥匙。第二位是周文王,他在八卦图的基础上,产生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是宇宙的六十四个密码,它也是用数字来代表的。凡是密码必定离不开数字,我们现在的保险箱很多都是用数字做密码的,但是那个数字是死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易经》里的数字是活的,是变化的。最后就是孔子替《周易》装上了十只翅膀,我们称之为《十翼》。他希望《周易》能够飞起来。

中国易学家认为数起源于《河图》。《河图》是由“点”组成的方阵图,或称“数图”。在河图中数点的排列是有序的,《河图》向人们阐释了数的起源和数的生成奥秘,“一与六共宗居北,二与七为朋居南,三与八同道居东,四与九为友居西,五与十相守居中”,每组后面的一个数都是由前面的一个数加五以后而成,所以两数位居同位。在《河图》中,“五”是一个基本计数单位,居于图的正中,五以上的数皆由五演变而来。而中国音乐的“五音”――宫、商、角、徵、羽,有高度(频率)、大小(律数)和顺序(排列顺序和生成顺序)。 “五音”中的音与《河图》中的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人有“律以隔八相生”的说法,即由此律至彼律相隔七个数。将《河图》中的数,顺向而数,正符合这一规律。五至二隔八,黄钟宫生林钟徵;二至九隔八,林钟徵生太簇商;九至六隔八,姑洗角生应钟变宫;十至七隔八,应钟变宫生蕤宾变徵。隔八相生而形成的五音顺序为宫―徵―商―羽―角。在《河图》的五音位置相生图中,八个相生的位置,正好与八卦中的天乾、地坤、水坎、火离、雷震、风巽、山艮、泽兑相对应。在《河图》的各数进行某种数学运算时,数理则发生变化,数变则五音也随之生变,前面说的黄钟、林钟、太簇、姑洗、应钟蕤宾等皆为我国古代律名。只此粗浅的看来音律的产生和《易经》数理当中的确有着近亲的关系。

其次,我们要从思维方式上来看。一切科学研究的成果都是人类大脑思维的结果,思维是人类大脑的活动,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但是人脑除了这两种思维外,还有一种灵感思维。画家需要灵感才能创作出旷世佳作,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作曲家需要有灵感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乐章,陶冶人们的心灵;诗人需要有灵感才能创作出浪漫的、令人回味无穷的激励人心的诗句。同样《易经》更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集结了三位古圣先贤的智慧、灵感及对世界所独有的洞察能力。所以在《周易》成书以后,多少人想动它一个字,都动不了。

《易经》中有六十四个卦象,而这些看似复杂的卦象,其实只包含两个符号,一个是阴(- -)。一个是阳()。伏羲八卦图告诉了我们一个宇宙最基本的密码――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天底下的变化,就是阴阳的变化。比如说。白天是阳,夜晚是 阴;天是阳,地是阴;大拇指是阳,其余四个手指是阴。阴阳之间的关系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样才有生命力。

在《易经》中,奇数表示阳;偶数表示阴。刚刚我们提到大拇指和其余四个手指的关系。大拇指,它是1,是奇数,表示阳;但是它只有两个节,2是阴,叫做阳中有阴。而且这个阴阳是分不开的,所以人要刚柔并济才好,不能刚到底,有柔才会有刚,没有柔,也根本不存在刚。而其余四个手指是偶数,为阴,但是这四个手指却每个都有三个节,叫做阴中有阳。多么奇妙,我们每个人的手都是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阴阳统一体,只有这样统一和谐的事物,才会创造出统一和谐的生活,统一和谐的世界。就像人们用手来弹钢琴,在手指弹奏的过程中大拇指和四个手指是一种“拿握住”的关系,它们用力的方向是不同的,两个大拇指是向手掌的外侧下方用力,而四个手指是相对于人体自身向里侧下方用力的。这样人的手在阴阳统一的前提下,才会创造出和谐悦耳的音乐。

“手”对于演奏者来说是制造音乐的工具,还要有一颗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心灵与头脑,敏锐洞察世界与情感的眼睛。经过孕育、沟通,涌现于显意识,成为灵感思维,作用于各种发声体,最后成为音乐。所以,音乐具有激活右脑形象思维的特殊能力。其中,交响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奥的哲理。它有较严格的结构,明显的层次,严密的逻辑一步一步的发展;而且有思想、有情感,有对事物的洞察和分析;有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生与死的矛盾和斗争,有因果辩证关。就像《易经》所说的阴阳。它们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一定是阴,一定是阳。如果没有相对,你就不知道哪个是阴,哪个是阳。有相对才有阴阳。譬如,音乐中的强与弱,它们也总是相对的强与弱,没有绝对的,“强”必须要多么强,“弱”必须要多么弱。有相对才有强弱,有相对才有阴阳。其次,阴阳是合一的。相对是前提,但是它是会变动的,所以阴阳是分不开的,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我们刚才说到音乐中的美丑、善恶、爱恨、生死……这些都是阴阳的辩证关系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

篇26:不同角度作文

寒冬的清晨,我们坐在不同的位置上。

我坐的地方,刚好可以很清晰的观察她。

同样是坐在椅子上,她手上的工作却是忙个不停的。一会是撕这边的贴纸,一边是核对贴上另一边的本子上。看似简单的工作,因为数量多,而显得忙碌。

她几乎就一直在左左右右地转着,没有抬过头,偶尔有人询问,会下意识地回应一下,然后继续她的工作。

就算这不起眼的转动,也帮她驱赶走身上的寒意,同时应该也有进入一种心流的状态。

每个人的工作不管大小,都是有其意义的。我们就像社会这台大机器中的一颗不起眼的小螺丝钉,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是一种贡献。

所以,换个角度去观察别人的工作与生活,你会发现平时所没有在意的细节,同时也会渐渐地理解,处于他们的职业,他们的境况,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说话做事的风格。

设身处地,这个词我们都听过,但要真正领会,还是在生活的磨练中,才会有一丁点的感悟。

所以,不要轻易去评价一个人做出的选择是否足够聪慧明智,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的方向和风景也都是不同的。

篇27: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验算

。这样既能检验原题的答案是不是正确,又能进一步熟悉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例如: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才能装订完?(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74页第15题)根据题意,我们这样列式解答:(2640-240)÷(240÷3)=2400÷80=30(小时)答:剩下的书还需要30小时才能装订完。怎样验算这道题呢?有下面三种方法:1.变换条件与问题进行验算。我们把求得的30小时作为已知条件,把题中另一个条件“要装订2640本书”作为问题,把原题改编成这样的'题目:一个装订小组装订一批书,3小时装订了240 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30小时才能装订完,这个小组共要装订多少本书?这道题应该这样列式解答:240÷3×30+240=2400+240=2640(本)验算的结果与原题的一个已知条件相符合,说明原来的解答是正确的,2.用不同的解法进行验算。因为2640本书是240本书的2640÷240=11倍,所以,共要装订的小时数,就是3小时的11倍,也就是3×11=33(小时)。因此,装订剩下的书需要的时间是:33-3=30(小时)。两种解法结果相同,说明原来的解答正确。想一想: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3.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验算。比较前后每小时装订的本数是不是相同,来验证解答是不是正确。前3小时每小时装订的本数是:240÷3=80(本)后30小时每小时装订的本数是:(2640-240)÷30=2400÷30=80(本)我们从验算中看出,这个小组前后每小时装订的本数相同,所以原来的解答正确。(王聿松)

篇28: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

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

教育篇:

1. 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 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 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 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 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 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 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 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 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 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 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 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 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 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 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 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 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 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9. 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20. 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 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 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 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 不要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 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 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7. 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28. 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来、自己的东西不给别的吃、乘车不购票等。

29. 让孩子正确树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长篇:

1. 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 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

4. 让孩子做想做的事。

5.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6. 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 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8. 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9. 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0. 记得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

11. 记得经常的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他(她)知道你的爱!

12. 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3. 多与孩子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14. 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15. 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16. 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17. 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 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 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一个健全的人。

20. 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

21. 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22. 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这很重要。

生活篇:

1. 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 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3. 经常和孩子郊游。

4. 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 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

6. 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散步。

7. 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 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 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 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 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 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 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 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15. 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16. 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17. 着重进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8. 只要与创作尘埃有关,不要责备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乱。

19. 父母对自己的双亲要孝敬有加,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同时父母也是他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20. 父母之际间要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21. 不要太关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2. 不要太亲近孩子。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23. 不要孩子要啥买啥。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得与义务” 的关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恶劳的性格。

24. 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 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学习篇:

1. 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

2. 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3. 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4. 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5. 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6. 教他(她)足以带来成就感的知识:古诗、数字、故事、家务、玩耍、交朋友···

7. 教育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8. 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9. 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10. 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桌上要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籍,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娱乐篇:

1.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等。

2. 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

3. 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篇29: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作文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作文

生命竟如此脆弱,经不起任何风雨,但有时却能只手撑起整个民族的荣誉与命运。

迈克尔—乔丹是一位黑人,一九六三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在当时的社会,作为黑人,受尽了人们的歧视,对于未来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是他最后成为民族英雄很重要的开始。一次,他的父亲拿来一件破旧的衣服,并让他在规定的价格规定的时间把衣服卖出去。刚开始,他几乎不能想象,觉得这简直比登天与上帝握手还难,但他还是机智的想出了办法,按照父亲的意思把衣服卖了出去。正当他为此感到高兴是,父亲又拿来了一件更破旧的衣服让他用更高的价钱买出去。他再次表现出了退缩。但在父亲的强力要求下,他又勉强完成了任务。但他没想到的是他的父亲再一次要求他把一件破得几乎没办法穿的衣服以更高的价格用最短的时间卖出去。有了之前两次的尝试,他大胆勇敢了不少。最终的结果,衣服又被卖出去了。

最后,他竟成了大名鼎鼎的荣耀黑人历史的人物。

这是在他成名之前不敢想象的,因为种族歧视,他几乎不敢做出任何表现自己的事,更怕的事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但这一切他都一一克服了。

他的成功促使黑人不再受到歧视,给了与他一样是黑人的人奠定了的机会。

迈克尔乔丹的成功,是因为他明白了,生命懂事一样的,都一样是父母给予的,没有必要为外界的干扰而贬谪自己。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可努力,是都有胜利的机会。

人生的跑到并不是因人而异的,都是同样宽度,同样的终点。不要因为在半路上没有人为自己鼓掌就放弃,你要相信,终点会有掌声的存在。

从另一个视角看自己,看世界,没有什么是不一样的起点,别人也没有对你另类的眼光,自由自己自甘堕落。时刻用余光看看自己,只要坚持的是对的,就不要看环境是怎样的恶劣,坚持到最后才是真理。毕竟,只有穿过云尾才能看见阳光。

给自己自信,给自己力量,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困难,总会有掌声在等着你的到来。

生命其实就像在黑暗中的人,你想他脆弱,努力去适应黑暗,那么你就就永远没有机会走出黑暗。若你认为他足够坚强,努力朝有火星的地方奔跑,那么,你总会有见到光明的一天。

黑暗里的人,别人是看不到的,但若你站在光明的地方,不用太炫耀别人也看的到你,因为你身上反射着光芒。

篇30:从另一个角度看游戏作文

从另一个角度看游戏作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事物,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

有的人喜爱运动,认为生命在于运动。有人却认为静养少动才能让人长寿;有的人喜欢快,认为效率就是金钱,有人却喜欢慢,认为慢功出细活;有人喜欢夏天的`炎热与激情,有人却喜欢冬日踏雪寻梅的浪漫……

电子游戏被许多人诟病,仿佛它是玩物丧志的代名词,但我却有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是一个叫“坎巴拉太空计划”的游戏。一上手,它的画风就吸引了我。这是太空探索,发射航天器的游戏,宇航员们都是绿人,长方形的头,真是十分可爱。太空这个词总是最能跳动我的神经,我无时无刻都想着太空探索。

每周五,我都会发射一次火箭。起飞的时候最令人激动。固体助推气与液体火箭一齐点火,那火焰与烟雾,就算是从显示器中看,也是极震撼的。火箭要向正东飞,因为那是地球自转方向,利用地球的自转,能节约燃料,在火箭远地点在大气层之上后,向正东方向加速,便能推出近地点,完成绕地轨道。这个游戏好就好在能调整轨道。物体绕地运形,便把动能转化成垂力势能,又再次转化成动能的反复。这游戏,就像是活着的力学公式。通过游戏,把公式印在脑海中,做物理力学题,变得从未有过的容易。

所以说,游戏是把双刃剑,用对了则益处多多。从另一个角度看事物,一件坏事也许能变成好事,也许能把原本的损失变为收获。

相关专题 角度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