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古城的导游词

kiss0755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kiss0755”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台儿庄古城的导游词(共7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古城台儿庄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给大家介绍6月22日申遗成功的台儿庄古城。我姓王,叫王洋,大家可以称呼我王导,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台儿庄是一座二战名城,也是运河古城。它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还被皇帝御赐为“天下第一城”,看到了吗?小朋友们,那块牌就是当年所写。1938年,台儿庄大捷,一举成为中国抗战名城。

台儿庄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素有“中华最美水乡”之称,它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暨鲁苏豫皖的四省交界地带。它是与华沙齐名的亚洲仅有一座的抗战名城纪念城市,53处战争遗址保存完整,城内3公里的明清时代时期运河古道被旅游专家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是一座八大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好,我们不说多了,大家请看,这座古城西门上面还清楚地刻着繁体的“台儿庄”三个字,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进了大门,往南走不久,大家就可以看见一个邮筒,在这里可以了解大清王朝发行的各种邮票。大家看,那个东西像不像一条龙舟?船,对,所以这条街叫船形街,看!这就是当年巡游台儿庄的情景,满族的服饰漂不漂亮?这边的道N酒坊还完整地保存着以前的酒窖,酒就是这么酿成的,大家可以细细观赏。

看那边的步云廊桥是多么金碧辉煌,它的建筑是多么精致。大家可以去那边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和李宗仁史料馆进行参观,希望大家能玩得高兴,半个小时后我们在码头集合,谢谢大家!

篇2:古城台儿庄导游词

运河古城台儿庄,是在浴火中重生的城市。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不仅是台儿庄人们的大事,也是枣庄城市转型的标志性建设项目,是枣庄文化旅游的起爆点,是为中华民族保留文化遗产、为人类留下了反法西斯战争古迹的一项壮举。目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城市,保留下来战争遗迹的,已经寥寥无几。在台儿庄,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就有五十多处。这些遗迹,都在古城的在建区域,各位游客下次再来的时候,会有亲密接触。

人类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旧的基地上进行新的建设,而建设意味着破坏。有些文化遗产,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我们现在保留下来的五十多处二战遗产,如果不是陈伟市长的高瞻远瞩,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

枣庄是一块古老的土地,七千多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后,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人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前后领先了72。建国之后,枣庄始终是国家能源基地,即便在文革时期,枣庄的煤炭依然源源不断地运到华东地区各大工厂,为了换取外汇,通过民间贸易渠道,枣庄的煤炭还出口日本。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枣庄的经济才走了下坡路。当我们想着扭转局面时,突然发现,当年,我们贡献出了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而没有想到留一手。今天,资源临近枯竭,许多人哀叹当初缺乏远见。

可是,枣庄来了好市长陈伟。

陈市长具有学院派的学术背景,有着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从事市场策划的经济头脑,有着在沿海城市从事领导工作的经验,有着共青团干部的活力。来枣庄出任市长之后,他从这个别人眼里日暮途穷的城市,看到了崛起的希望。在**枣庄市委的领导下,他深入调查研究,构划了振兴枣庄的“三大战役”,成为市委、市政府社会发展的整体决策蓝本。第一战役是尽快实现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把继续出卖资源的短期经济行为城市,变成以煤化工为龙头、八大工业门类综合发展的鲁南门户城市;第二战役是发展文化旅游,从原先的卖资源改为卖文化,具体来说,就是重建台儿庄古城,推介微山湖红荷湿地,带动冠世榴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熊耳山大裂谷、市中区中兴公司景观、薛城区铁道游击队影视城、滕州盈泰生态园、莲青山等几大旅游节点,吸引外地游客,增加枣庄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第三战役是城市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枣庄人民的生活质量,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目前,第一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枣庄已经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煤化工基地;第二战役取得了关键性胜利,我们刚才参观的复原古城是A区部分,仅占古城的十分之一。等到金风送爽的时候,大家再来,就能感受到古城的恢弘气势了。第三战役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城市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在可预见的将来,枣庄的面貌和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定有质的飞跃。

台儿庄古城重建的准备阶段,陈伟市长几乎投入了全部的法定休息时间。一年的52个星期,陈市长有47个星期天在台儿庄。一般情况下,陈市长不带秘书,不惊动台儿庄区的领导,到台儿庄明察暗访。他脚穿布鞋,身着便装,走过了台儿庄所有的街巷,审视了所有的古老民居,走访了所有80岁以上的老人。中午,花三块钱在地摊上吃一碗黄花牛肉面。那时候,他来枣庄工作不久,老百姓还不认识他,看到这个神采奕奕、对破旧街巷兴趣盎然的年轻人,充满好奇。有人凑上来问他是干什么的,陈市长说,我是游客,来台儿庄观光的.。有一次,一位中学教师兴冲冲地来到他面前,问:“你是陈市长吧?”还没等到回答,那位老师改口说:“你肯定不是陈市长。”陈伟反问道:“为什么?”那位老师说:“陈市长不会在地摊上吃三块钱一碗的牛肉面。”

20盛夏,陈市长在掌握了台儿庄第一手材料,准备向市委、市政府提交重建古城方案的时候,约同一位副市长到台儿庄调研。走进旧城,陈市长面对破败混乱的街巷,随处流淌的污水,臭气熏天的院落,心中特别难过。那些居民不认识陈市长,却认识副市长。有人追上来,埋怨道:“你看看我们住的地方,什么时候才能通水通路啊?”听了这样的抱怨,陈市长感到心中有愧。那一天,虽然烈日炎炎,却感到心中很冷。

重建台儿庄古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枣庄的财政并不宽裕,重建古城,站在扩大税源的角度考量,不可能立竿见影,可以说,陈市长是用超前意识启动这项复古工程。在这种情况下,富有工作经验的陈市长,认为天时不到,仅靠地利和人和,是做不成事的。办任何事情,都有个时机问题,多数人不能接受的决策,不能付诸实施。于是他利用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时建立的人际关系,为枣庄招商引资,发展枣庄的支柱企业。其中,引资131亿元上马的新奥煤化工,使得许多干部对陈市长刮目相看,认为他是学者不是书生,是实干家不是学究。有了这个铺垫,陈市长找到几位煤矿老板,请他们贡献50万吨煤,作为古城建设的股份划拨给市政府。他给老板们算了一笔账:这些煤炭,你们自己出售换取利润,花了也就没了。用来作为重建台儿庄的启动资金,意味着换来一座古城,这是为后人留下千年遗产。老板们被市长说服,贡献出50万吨煤炭,市政府把煤炭变成4亿元启动资金,完成了旧城拆迁。

市委、市政府重建古城的初衷,为的是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其次才是抢救和复活文化遗产。所以,在拆迁过程中,尽量让利与民,所有拆迁户,都拿到了可观的补偿,购买了合意的新居。而投资4亿元拆出来的土地,升值为16亿元。用这些土地吸引投资,古城A区建成,有形价值达到30多亿元。可谓皆大欢喜。

1月7日,陈市长陪同一位摄影家到台儿庄拍摄运河“申遗”照片。那一天,下着鹅毛大雪,气温降到零下十度。在一条老街上,陈市长和客人刚下车,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迎上来,抓住陈市长的两只手腕,嘴唇一个劲地哆嗦,却说不出话来。秘书跑上去,要把老太太的手掰开,为市长解围。陈市长不让秘书掰开老太太的手。就说,大娘,你不要激动,有什么事,请跟我讲。过了老长时间,那位老太太才说出话来。她说:“陈市长,这么冷的天,又下着这么大的雪,你怎么不打伞呢!我去给你找把伞吧!”

这一天最冷,可是陈市长感到心头很热。

今天咱们站在局外,思考台儿庄古城的重建,隐隐约约感到,这是两个层面上的风云际会,是不同有利因素的聚合。在空间和时间的层面上,首先是京杭大运河为台儿庄带来的四百年文化积淀,其次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第三是台儿庄保留了大量历史遗存,第四是海峡两岸的关系改善,使得台儿庄成为两岸政治家关注的地方。在个人层面上,陈伟市长是严谨的学者,他在工程学和管理学领域,在国际贸易领域,有着不凡的造诣。这些治学方法和视野,用于古城建设的宏观决策和微观操作,可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作为一市之长,他能够调动各种资源,而且善于把握时机。他有商人头脑,能够计算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把这一工程放置到时间和空间的背景上综合考虑,预测到眼前的效应和未来的收益。当然,还有他对枣庄这块土地的热爱,他的生命激情和执着的理性。而市委、市政府在工作步调上的一致,是保证决策变成现实的关键所在。

台儿庄是台儿庄人民的,是枣庄的,是山东的,是大中国的,也是人类的,她从几千年的历史中走来,属于今天,更属于未来。

谢谢各位游客的光临,我期待着,下次再为大家作介绍。

篇3:台儿庄古城导游词

大家好!

欢迎您光临大战故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A区。历史上的台儿庄,曾是一座三教九流云集、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秀美古城,《峄县志》用“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来形容这里的繁荣与兴盛,曾被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庄”。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城夷为一片废墟,幸存者出于生存需要进行过修复,却未能恢复往日的繁华。时隔70多年,市政府做出了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城市品牌的决策,把台儿庄运河古城作为核心景区,进行全面恢复建设,重现了明清时期的古朴与繁荣。

在陈伟市长的直接主持下,台儿庄运河古城规划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一期建设面积75.8公顷,确定了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容积率约0.9。

台儿庄拥有京杭运河唯一一处水工设施完备、风貌遗存完整古运河,唯一的明清时期的古驳岸,唯一的明清时期的古码头,唯一能够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纤夫村。城内,由于没有进行过大规模改造,较好地保存了古代民居、水堤、水渠,古城肌理、道路和水系框架基本完整,历史风貌依然,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是运河申遗最重要的节点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重建之后的古城A区,占地面积38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95平方米,约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主要建筑有参将署、天后宫、私塾、驿站、吴家票号、大院、商铺、茶楼、酒楼和传统民居。

大门口

历史上的台儿庄拥有6个城门,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5公里,城内分布着繁荣街、顺河街、月河街、丁字街等街巷,这些街巷也是台儿庄大战时的主要战场。

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说法很多。

鲁班有一个徒弟,名字叫泰山。这个徒弟聪明伶俐,却不守规矩,悟性好,却喜欢恶作剧,经常惹鲁班生气。有一天,鲁班把他赶出家门,不再承认这个徒弟。

当时,在枣庄一带,已经有了加工粮食的石磨。可是,那时候的石磨,底层的轴,是在打造石磨时留下的石轴。石轴易断,只要石轴断掉,这盘磨就作废了。鲁班为此发愁多年,想不出解决办法。

有一天,鲁班见到有人用加上铁环的木轴代替了石轴。木头韧性大,铁环耐磨,解决了石轴易断的缺陷。鲁班对此惊叹不已,询问是谁的发明。有人告诉他是泰山发明的。鲁班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泰山的家乡,就在今天的台儿庄一带。因为这个被革出师门的徒弟超过了老师,人们就把他的家乡称作泰家庄,后来,出现音转,称作台家庄,运河开通之后,南方人又把这里称作台儿庄。

这条街道,是台儿庄的繁荣街。

我们边走边看。

篇4:台儿庄古城导游词

运河古城台儿庄,是在浴火中重生的城市。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不仅是台儿庄人们的大事,也是枣庄城市转型的标志性建设项目,是枣庄文化旅游的起爆点,是为中华民族保留文化遗产、为人类留下了反法西斯战争古迹的一项壮举。目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城市,保留下来战争遗迹的,已经寥寥无几。在台儿庄,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就有五十多处。这些遗迹,都在古城的在建区域,各位游客下次再来的时候,会有亲密接触。

人类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旧的基地上进行新的建设,而建设意味着破坏。有些文化遗产,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我们现在保留下来的五十多处二战遗产,如果不是陈伟市长的高瞻远瞩,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

枣庄是一块古老的土地,七千多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后,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人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前后领先了72。建国之后,枣庄始终是国家能源基地,即便在文革时期,枣庄的煤炭依然源源不断地运到华东地区各大工厂,为了换取外汇,通过民间贸易渠道,枣庄的煤炭还出口日本。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枣庄的经济才走了下坡路。当我们想着扭转局面时,突然发现,当年,我们贡献出了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而没有想到留一手。今天,资源临近枯竭,许多人哀叹当初缺乏远见。

可是,枣庄来了好市长陈伟。

陈市长具有学院派的学术背景,有着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从事市场策划的经济头脑,有着在沿海城市从事领导工作的经验,有着共青团干部的活力。来枣庄出任市长之后,他从这个别人眼里日暮途穷的城市,看到了崛起的希望。在枣庄市委的领导下,他深入调查研究,构划了振兴枣庄的“三大战役”,成为市委、市政府社会发展的整体决策蓝本。第一战役是尽快实现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把继续出卖资源的短期经济行为城市,变成以煤化工为龙头、八大工业门类综合发展的鲁南门户城市;第二战役是发展文化旅游,从原先的卖资源改为卖文化,具体来说,就是重建台儿庄古城,推介微山湖红荷湿地,带动冠世榴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熊耳山大裂谷、市中区中兴公司景观、薛城区铁道游击队影视城、滕州盈泰生态园、莲青山等几大旅游节点,吸引外地游客,增加枣庄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第三战役是城市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枣庄人民的生活质量,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目前,第一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枣庄已经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煤化工基地;第二战役取得了关键性胜利,我们刚才参观的复原古城是A区部分,仅占古城的十分之一。等到金风送爽的时候,大家再来,就能感受到古城的恢弘气势了。第三战役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城市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在可预见的将来,枣庄的面貌和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定有质的`飞跃。

台儿庄古城重建的准备阶段,陈伟市长几乎投入了全部的法定休息时间。一年的52个星期,陈市长有47个星期天在台儿庄。一般情况下,陈市长不带秘书,不惊动台儿庄区的领导,到台儿庄明察暗访。他脚穿布鞋,身着便装,走过了台儿庄所有的街巷,审视了所有的古老民居,走访了所有80岁以上的老人。中午,花三块钱在地摊上吃一碗黄花牛肉面。那时候,他来枣庄工作不久,老百姓还不认识他,看到这个神采奕奕、对破旧街巷兴趣盎然的年轻人,充满好奇。有人凑上来问他是干什么的,陈市长说,我是游客,来台儿庄观光的。有一次,一位中学教师兴冲冲地来到他面前,问:“你是陈市长吧?”还没等到回答,那位老师改口说:“你肯定不是陈市长。”陈伟反问道:“为什么?”那位老师说:“陈市长不会在地摊上吃三块钱一碗的牛肉面。”

20盛夏,陈市长在掌握了台儿庄第一手材料,准备向市委、市政府提交重建古城方案的时候,约同一位副市长到台儿庄调研。走进旧城,陈市长面对破败混乱的街巷,随处流淌的污水,臭气熏天的院落,心中特别难过。那些居民不认识陈市长,却认识副市长。有人追上来,埋怨道:“你看看我们住的地方,什么时候才能通水通路啊?”听了这样的抱怨,陈市长感到心中有愧。那一天,虽然烈日炎炎,却感到心中很冷。

重建台儿庄古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枣庄的政府的财政并不宽裕,重建古城,站在扩大税源的角度考量,不可能立竿见影,可以说,陈市长是用超前意识启动这项复古工程。在这种情况下,富有工作经验的陈市长,认为天时不到,仅靠地利和人和,是做不成事的。办任何事情,都有个时机问题,多数人不能接受的决策,不能付诸实施。于是他利用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时建立的人际关系,为枣庄招商引资,发展枣庄的支柱企业。其中,引资131亿元上马的新奥煤化工,使得许多干部对陈市长刮目相看,认为他是学者不是书生,是实干家不是学究。有了这个铺垫,陈市长找到几位煤矿老板,请他们贡献50万吨煤,作为古城建设的股份划拨给市政府。他给老板们算了一笔账:这些煤炭,你们自己出售换取利润,花了也就没了。用来作为重建台儿庄的启动资金,意味着换来一座古城,这是为后人留下千年遗产。老板们被市长说服,贡献出50万吨煤炭,市政府把煤炭变成4亿元启动资金,完成了旧城拆迁。

市委、市政府重建古城的初衷,为的是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其次才是抢救和复活文化遗产。所以,在拆迁过程中,尽量让利与民,所有拆迁户,都拿到了可观的补偿,购买了合意的新居。而投资4亿元拆出来的土地,升值为16亿元。用这些土地吸引投资,古城A区建成,有形价值达到30多亿元。可谓皆大欢喜。

1月7日,陈市长陪同一位摄影家到台儿庄拍摄运河“申遗”照片。那一天,下着鹅毛大雪,气温降到零下十度。在一条老街上,陈市长和客人刚下车,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迎上来,抓住陈市长的两只手腕,嘴唇一个劲地哆嗦,却说不出话来。秘书跑上去,要把老太太的手掰开,为市长解围。陈市长不让秘书掰开老太太的手。就说,大娘,你不要激动,有什么事,请跟我讲。过了老长时间,那位老太太才说出话来。她说:“陈市长,这么冷的天,又下着这么大的雪,你怎么不打伞呢!我去给你找把伞吧!”

这一天最冷,可是陈市长感到心头很热。

今天咱们站在局外,思考台儿庄古城的重建,隐隐约约感到,这是两个层面上的风云际会,是不同有利因素的聚合。在空间和时间的层面上,首先是京杭大运河为台儿庄带来的四百年文化积淀,其次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第三是台儿庄保留了大量历史遗存,第四是海峡两岸的关系改善,使得台儿庄成为两岸政治家关注的地方。在个人层面上,陈伟市长是严谨的学者,他在工程学和管理学领域,在国际贸易领域,有着不凡的造诣。这些治学方法和视野,用于古城建设的宏观决策和微观操作,可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作为一市之长,他能够调动各种资源,而且善于把握时机。他有商人头脑,能够计算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把这一工程放置到时间和空间的背景上综合考虑,预测到眼前的效应和未来的收益。当然,还有他对枣庄这块土地的热爱,他的生命激情和执着的理性。而市委、市政府在工作步调上的一致,是保证决策变成现实的关键所在。

台儿庄是台儿庄人民的,是枣庄的,是山东的,是大中国的,也是人类的,她从几千年的历史中走来,属于今天,更属于未来。

谢谢各位游客的光临,我期待着,下次再为大家作介绍。

篇5:台儿庄古城导游词

台儿庄是一座二战名城,也是运河古城。它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还被乾隆皇帝御赐为“天下第一城”,看到了吗?小朋友们,那块牌就是当年乾隆所写。1938年,台儿庄大捷,一举成为中国抗战名城。

台儿庄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素有“中华最美水乡”之称,它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暨鲁苏豫皖的四省交界地带。它是与华沙齐名的亚洲仅有一座的抗战名城纪念城市,53处战争遗址保存完整,城内3公里的明清时代时期运河古道被旅游专家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是一座八大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好,我们不说多了,大家请看,这座古城西门上面还清楚地刻着繁体的“台儿庄”三个字,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进了大门,往南走不久,大家就可以看见一个邮筒,在这里可以了解大清王朝发行的各种邮票。大家看,那个东西像不像一条龙舟?船,对,所以这条街叫船形街,看!这就是当年乾隆巡游台儿庄的情景,满族的服饰漂不漂亮?这边的道昇酒坊还完整地保存着以前的酒窖,酒就是这么酿成的,大家可以细细观赏。

看那边的步云廊桥是多么金碧辉煌,它的建筑是多么精致。大家可以去那边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和李宗仁史料馆进行参观,希望大家能玩得高兴,半个小时后我们在码头集合,谢谢大家!

台儿庄古城导游词 (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 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20__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20__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 、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篇6:台儿庄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政治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万里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__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偪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__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台儿庄地势较微山湖一带低洼,其海拔高度低于微山湖的湖底。为了防止汛期储存的湖水通过运河一泄而下,治河官员想出了多建船闸的办法。在这段运河开通之初的明朝万历年间,从微山湖口的韩庄至台儿庄,建起了八座节制闸。从南方载货北上的船只,经过船闸需要一定的时间,大量的官船和商船要在台儿庄等待,这个特殊的漕运枢纽于是滞留了大量流动人口,使得台儿庄迅速繁荣。明末至整个清代,台儿庄始终保持着“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台儿庄是一个移民城镇,这里的居民基本上不是土著,没有排外的“地头蛇”欺负外乡人。所以,南来北往的富商大贾,都愿意借助台儿庄的商机创造财富,置办家业,长久定居,进而捐助善款,修桥铺路,建庙办学,成为台儿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到清代的康熙年间,台儿庄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五万人,流动人口达到七八万人。由于在此经商和定居的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在营建自己的商铺和住宅时,带来了各地的建筑风格,使得台儿庄城里集中了京派、晋派、陕派、鲁南、江浙、徽派、闽南、岭南、欧式、中东等不同建筑;容纳了儒教、道教、佛教、_、伊斯兰教、妈祖等民间宗教在内的中外各大宗教,据文献记载,大战前的台儿庄,大小庙宇多达72座;由于台儿庄富有商机,吸引了官员、军人、儒生、商贾、僧道、医药、农夫、匠人、武侠、梨园、术士、杂耍、艺妓、掮客等三教九流在这里驻扎、布道、淘金和发展,成为不同文化的汇聚融合之地。

以上是台儿庄的文化标志符号。

关于军事符号,我想大家马上就能想起发生在70多年前的台儿庄大战。诗人桑恒昌曾在一首诗里写到:“也许,台儿庄没有看到全世界;//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台儿庄。”1938年的台儿庄人,受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看到全世界,可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确确实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台儿庄大战不是规模最大的战役,却有着其他战役所不能比拟的经典意义:它是鸦_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抗击外侮的正面战场上打的第一次胜仗,也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败仗,同时,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维护和平的力量第一次给军国主义重创的战役,它给法西斯的最终灭亡敲响了丧钟,给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极大鼓舞。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在“亡国论”甚嚣尘上的时刻,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国威,也给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建立了必胜的信心,彻底破除了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中华民族面临绝望的危急关头,台儿庄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之地,维护世界和平之地。这一军事标志符号,体现了战争与和平的永恒主题。

在中华民族对日抗战史上,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大型会战很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天,回顾战史,目前在海峡两岸得到认同的将领,首选台儿庄大战的指挥者。这样,台儿庄又成为国共两党联系互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标志符号。

繁荣兴盛了300多年的台儿庄,到1855年也就是清朝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从山东入海,淤塞了山东境内的运河航道,京杭不能贯通,台儿庄的繁荣受到影响。1938年春天,中日军队在台儿庄持续了半个月的血战,使这个称得上中外建筑历史博物馆的台儿庄,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坚固的城墙、威严的衙门、宽敞的会馆、庄重的庙宇、华丽的商铺、朴素的民宅,被夷为一片废墟。战后,国民政府登报承诺,要重建台儿庄。可是,因为战事紧张,加上后来的内战,国民政府的承诺一直没能兑现。台儿庄的居民,在断垣残壁上重建的商铺和民居,已经无法重现台儿庄往日的辉煌。

__年隆冬的一天,新任枣庄市政府市长、海归双博士陈伟,带领政府部门和各区市的负责人,从滕州市的红荷湿地上船,沿运进行考察,研究讨论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战略。汽船航行了11个小时,天色擦黑才到达考察的终点台儿庄。这时,台儿庄区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陈市长,在台儿庄旧城区,还保留着一段明清时期的古运河。这段运河,因为废弃不用,在月河街一线留下了十多处古运码头。具有历史视野和战略眼光的陈市长,不顾一天的劳累,当即决定到现场进行考察。当他听说上海的绿房子公司计划投资六亿元,把这一带开发为商品房时,陈市长立即下令叫停。之后,陈市长利用节假日,先后40多次到台儿庄明查暗访,发掘古城遗迹。经过专家论证,市政府作出了重建台儿庄古城的决定。这样,我们在四百年前兴建、一百年前衰落、七十年前被战争摧毁的基地上,复活了台儿庄古城。

可以说,台儿庄古城是抢出来的,挖出来的,创出来的:所谓抢,指的是抢救性保存与重建,如果不是陈市长当机立断,所有的历史遗迹都在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彻底破坏,失去了恢复的可能;所谓挖,指的是挖掘古城的文化基因,与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相衔接,进行基因修复与再造;所谓创,就是在重建中,不拘泥于战前的原貌,而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创造出康乾盛世时期的台儿庄古城风采。决策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本着存古、复古、生古的原则,使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承载了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地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杨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这里,国家级的景点有,国务院第一个批准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级爱国教育基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等。

今天我们到台儿庄参观游览的景点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观、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a区。

到达现场之后,各景点的导游会给大家作具体的介绍。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篇7:台儿庄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政治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万里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__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偪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__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台儿庄地势较微山湖一带低洼,其海拔高度低于微山湖的湖底。为了防止汛期储存的湖水通过运河一泄而下,治河官员想出了多建船闸的办法。在这段运河开通之初的明朝万历年间,从微山湖口的韩庄至台儿庄,建起了八座节制闸。从南方载货北上的船只,经过船闸需要一定的时间,大量的官船和商船要在台儿庄等待,这个特殊的漕运枢纽于是滞留了大量流动人口,使得台儿庄迅速繁荣。明末至整个清代,台儿庄始终保持着“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台儿庄是一个移民城镇,这里的居民基本上不是土着,没有排外的“地头蛇”欺负外乡人。所以,南来北往的富商大贾,都愿意借助台儿庄的商机创造财富,置办家业,长久定居,进而捐助善款,修桥铺路,建庙办学,成为台儿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到清代的康熙年间,台儿庄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五万人,流动人口达到七八万人。由于在此经商和定居的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在营建自己的商铺和住宅时,带来了各地的建筑风格,使得台儿庄城里集中了京派、晋派、陕派、鲁南、江浙、徽派、闽南、岭南、欧式、中东等不同建筑;容纳了儒教、道教、伊斯兰教、妈祖等民间宗教在内的中外各大宗教,据文献记载,大战前的台儿庄,大小庙宇多达72座;由于台儿庄富有商机,吸引了官员、军人、儒生、商贾、僧道、医药、农夫、匠人、武侠、梨园、术士、杂耍、艺妓、掮客等三教九流在这里驻扎、布道、淘金和发展,成为不同文化的汇聚融合之地。

以上是台儿庄的文化标志符号。

关于军事符号,我想大家马上就能想起发生在70多年前的台儿庄大战。诗人桑恒昌曾在一首诗里写到:“也许,台儿庄没有看到全世界;//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台儿庄。”1938年的台儿庄人,受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看到全世界,可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确确实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中华民族对日抗战史上,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大型会战很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天,回顾战史,目前在海峡两岸得到认同的将领,首选台儿庄大战的指挥者。这样,台儿庄又成为国共两党联系互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标志符号。

繁荣兴盛了300多年的台儿庄,到1855年也就是清朝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从山东入海,淤塞了山东境内的运河航道,京杭不能贯通,台儿庄的繁荣受到影响。1938年春天,中日军队在台儿庄持续了半个月的血战,使这个称得上中外建筑历史博物馆的台儿庄,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坚固的城墙、威严的衙门、宽敞的会馆、庄重的庙宇、华丽的商铺、朴素的民宅,被夷为一片废墟。战后,国民政府登报承诺,要重建台儿庄。可是,因为战事紧张,加上后来的内战,国民政府的承诺一直没能兑现。台儿庄的居民,在断垣残壁上重建的商铺和民居,已经无法重现台儿庄往日的辉煌。

__年隆冬的一天,新任枣庄市人民政府市长、海归双博士陈伟,带领政府部门和各区市的负责人,从滕州市的红荷湿地上船,沿运进行考察,研究讨论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战略。汽船航行了11个小时,天色擦黑才到达考察的终点台儿庄。这时,台儿庄区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陈市长,在台儿庄旧城区,还保留着一段明清时期的古运河。这段运河,因为废弃不用,在月河街一线留下了十多处古运码头。具有历史视野和战略眼光的陈市长,不顾一天的劳累,当即决定到现场进行考察。当他听说上海的绿房子公司计划投资六亿元,把这一带开发为商品房时,陈市长立即下令叫停。之后,陈市长利用节假日,先后40多次到台儿庄明查暗访,发掘古城遗迹。经过专家论证,市政府作出了重建台儿庄古城的决定。这样,我们在四百年前兴建、一百年前衰落、七十年前被战争摧毁的基地上,复活了台儿庄古城。

可以说,台儿庄古城是抢出来的,挖出来的,创出来的:所谓抢,指的是抢救性保存与重建,如果不是陈市长当机立断,所有的历史遗迹都在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彻底破坏,失去了恢复的可能;所谓挖,指的是挖掘古城的文化基因,与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相衔接,进行基因修复与再造;所谓创,就是在重建中,不拘泥于战前的原貌,而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创造出康乾盛世时期的台儿庄古城风采。决策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本着存古、复古、生古的原则,使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承载了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地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杨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这里,国家级的景点有,国务院第一个批准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级爱国教育基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等。

今天我们到台儿庄参观游览的景点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观、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a区。

到达现场之后,各景点的导游会给大家作具体的介绍。

相关专题 古城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