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随笔个人博客

肖峰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肖峰”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教育随笔个人博客(共1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笔

普天下的父母哪个不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却忽视了直接影响孩子学习、干扰好像生活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及家庭的人际关系等家庭因素有着直接和间接地关系,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

家长是孩子最近距离接触的成年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家长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那么影响最大、受害最深的就是孩子。因为这个时期,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均没有发育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任何不良因素都可能误导他们的心理航线偏移。

据康奈尔大学统计,中国人的第二大疾病:现代忧郁症,青少年是高发群体。而青少年的双亲中有一人患有忧郁症,其子女患有忧郁症的可能即可增加10倍。另据调查显示,吸烟的青少年中,有81‰的家长是吸烟的。他们吸的第一支烟,往往就是从家里的烟盒里拿的。经常有家长抱怨道:“这孩子也不知道像谁,又自私,又暴躁,一点也不听话。”其实我们静心思考,孩子的这些问题多与家庭教育有关。

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溺爱型:家庭成员多是4、2、1型,既祖父母、父母、孩子,过着“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生活处处为孩子着想,有好吃的给孩子吃,有好穿的给孩子穿,剩饭剩菜父母吃,脏话累活父母干。他们的“小皇帝”、“小公主”地位被父母不断奉献的仆人姿态巩固的坚不可摧,他们盛气凌人的行为被受昏了头脑的父母“理所当然”地默认和激化。将原本幼小纯净的灵魂一步步引向自私、孤傲的深渊。在家庭生活以外,就会有失落,心理失衡和因缺乏集体合作能力而处处碰壁。心理调节不当就会引起抑郁、焦虑、心理闭锁等心理疾病。遇到稍大的挫折,就会因心理抵抗力差而被击倒,甚至出现自杀等严重的心理危机。

二、专制型家庭:父或母权利专制。不管对错要以自己的要求为标准,不能客观冷静地处理问题,不能与子女沟通。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简单粗暴,轻者连骂带损,重者拳脚相加。此类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专横。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给孩子的心理造成的伤害更大。因为他们的家庭可能随时爆发这样或那样的战争,生活是动荡的。他们的父母,在他们面前表现的是人际关系的劣性,是痛苦的制作者。使孩子厌倦家庭,敌对父母,更容易去寻找新的温暖――早恋。

三、放任型:此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任其自由发展,发现问题再横加指责。孩子可由于事前没有指导,事中没有规定,事后多加指责,再加上孩子出来问题和解决问题又多表现为不成熟、不稳定,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退缩、内向、抑郁、不自信的个性。

专家认为孩子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长,而且还会造成心理变态、人格失落、人性扭曲等情绪或行为的严重失衡,严重的还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当然过多的溺爱与营养过剩一样,同样会引起危害身心健康的副作用。长期精神的高度紧张,极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问题和疾病,形成不健康的人格和心理。而不正当的“矫正”欲速则不达,也会事与愿违,起到不良效果。

家庭的因素、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交往以及青少年时期心理发育本身的矛盾积聚在一起,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会引起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父母是孩子最近距离的接触者,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父母正确的情感支持行为,可以减轻孩子的社交退缩、自卑、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父母的科学指导,就会避免孩子步入心理误区,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个多事之“春”。那么作为家长,英爱怎样进行科学正确的心理指导呢?

一、家长要有正确观念。家庭教育不等于家庭教训,而是帮助,不是与孩子对立面、耳提面命,而是和孩子手拉手、肩并肩、携手同行。

1、在教育过程中要用科学的、理性的、孩子乐于接受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以及母女间的悄悄话等形式进行。多看孩子的优点,欣赏其闪光点。事实上夸大孩子的正面性就等于缩小孩子的负面性,也就等于让孩子的心灵永远沐浴在阳光下。不要随便打骂孩子,伤孩子的自尊心。用拳头解决问题,只能适得其反。

2、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就能够了解到孩子为什么“烦”,并能理解孩子,以至于更好的帮助孩子。家长还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处处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行动重于说教,不能教育孩子要“心胸开阔、心地坦荡”,自己遇事却心胸狭窄、嫉世妒人。因为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父母,学习父母。通常,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孩子的一些好的行为,都会被自己不经意的自我放纵而轻易抹去。

二、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尊重和理解是正确教育孩子的前提,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有了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感情世界。孩子的每一个情绪的反应,都有他这个年龄段充分的理由。这些理由在我们看来可能有些是小题大做,十分夸张。但对于孩子来说,却都是真切的情感体验。家长只有站在尊重和理解的角度,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三、要鼓励孩子表达和发泄。既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爱,又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是小,都要用心倾听他所说的话,这样,既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给孩子发泄的机会,因为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地宣泄,可能后患无穷。

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父母要主动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交给孩子,和孩子一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当然还要身教胜于言教。如果我们生活态度积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为之不懈地努力,遇事能正确对待,及时化解问题,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教孩子学会克制。要让孩子懂得合理宣泄的同时,也要懂得克制自己。如果孩子缺少这一认识,结果也是令人担忧的。孩子在遭受失败而痛不欲生时,父母一定要给予安慰,表示同情。但还要让他懂得:在哪儿跌倒、就要在哪儿爬起。如果从此自暴自弃拒绝努力,将是十分愚蠢的。让孩子明白这样一个原则:人不能让消极的情绪驱使,而去伤害自己和他人。

总之,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孩子长大以后成为健全的人,就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为人父母开始,就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感,铸造孩子健康的人格,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而不懈努力!

篇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笔

昨天上午第四节课时,正在办公室处理公务的我,突然听到办公楼传来一阵女生急促的哭声,赶紧请办公室司马主任前往查看。

十几分钟后,司马主任回来告诉我:通过调看学校监控录像得知,哭声来自高中某年级某班的一个女生。现在该班班主任正在年级办公室向该女生了解相关情况。

中午放学回到家后,我还是不放心,这个女孩的哭声让我很揪心:到底是什么事情让这个女孩在公共场所大哭呢?我又电话联系了该班班主任Z老师,Z老师告诉我:女孩、女孩的'母亲、班主任老师、政教处主任正在政教处办公室处理此事。也许当着女孩及家长的面不好说,Z老师的欲言又止,让我感觉这个女孩的哭声不一般。

下午第三节课,Z老师来到我办公室,向我详细介绍了女孩哭声的由来:女孩性格比较孤僻,受诸多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的影响,一段时间来,女孩心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上青春期的萌动,女孩精神有点错位,经相关医疗机构鉴定:女生患有轻度精神障碍。

最近一年多来,不知怎么回事,有这个女孩类似情况的学生,学校还不止一个。

去年四五月份,初中部的一个男生,也患有轻度精神障碍,对师生产生了一定的攻击幻觉,为此,还在相关医院治疗过一段时间。调查得知,男孩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导致男孩性格孤僻;

去年底,高中部一个男生,下午周周练时,突然离校,并留下一段偏执之语说:人生无趣,想离开这个世界。第一时间得知此消息的老师,连忙调动所有能调动的力量进行寻找,一直忙碌到当天深夜男孩回家为止。据说,这个男孩当时已经走到河边,且在河边徘徊了好久,不知为何?他又鬼使神差般地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事后,班主任向我客观地诉说了男孩家庭的特殊及他的种种离奇偏执的表现。面对该男孩轻度的精神障碍,不得已,学校多次与家长沟通交涉,请求家长务必高度重视,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以防不测。

前段时间,学校行政会上,有干部向我报告了高中某班一个男生表现异常的情况,该干部说:每次上课,该男生要么坐在教室后面的地板上,要么随意进出教室,想上课就上课,不想上课就独自外出。性格孤僻,眼神呆滞,根本不听老师招呼,与同学几乎没有交流。事后,班主任告诉我:这个男孩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他也患有轻度精神障碍。

记录以上四则事例,需要一定的勇气。要不要记录以上四则事例,我有过犹豫,有过徘徊。为什么呢?从传统管理学观点看:自揭家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是严重损害学校办学声誉的行为。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吗!在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的时代里,纸是包不住火的。我认为,学校管理者要有不惧“家丑外扬”的胸怀和担当。只有不惧家丑外扬,方能把外在的压力变为动力,方能刮骨疗毒,逐步减少家丑。促使我下决心记录以上四则事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通过这种直白的方式告诉老师们要关注这个问题,提醒家长们要重视这个问题。

记录这些事例,我有三个难过。一是为患病孩子难过。孩子们也不想得病啊!孩子们也想有个好前途啊!孩子们是无罪的啊!二是为家长难过。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家庭唯一的希望,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光宗耀祖呢?虎毒还不食儿呢!三是为自己难过。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自己,能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呢?除了善待这些孩子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校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毕竟,健康比知识更重要。

教育经历使我深信:以上四则现象,不是发生在哪所学校的偶然现象,乃是发生在很多学校的必然现象,是教育新形势下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新问题。教育实践警告社会:务必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否则,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到伤害。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根子在家庭教育,诱因在学校教育,基础在社会教育。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保持一致,学校要坚决实施素质教育,家庭要高度重视家风建设,社会要大力弘扬正能量。

为学生心理健康担忧,小处看,忧的是个体学生的前途;大处看,忧的是中华民族的未来。

篇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笔

幼儿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

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当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可能讲错了话、做错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亲可敬。

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孩子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例如孩子怕黑,不敢独自一人睡觉,父母可在3岁孩子的卧室放一盏调光台灯,而对4岁的孩子,父母则可关灯,让孩子边听录音磁带里的故事边进入梦乡。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

孩子的心理健康跟家长的关注度有很大关系,经常受到父母关注的孩子则有利于养成开朗自信的个性。

篇4: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随笔

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随笔

中学生是正处于身体和身心发展的黄金时间段,他们刚刚脱离幼稚的童年,开始认识他们所处的社会,是塑造性格的好时间,也是判逆期的开始,所以,这在个时段教育和引导孩子就显得尤其重要。

下面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学生的教学和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着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

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3、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三)中学教学

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

(七)中学德育

1、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2、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3、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

4、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

5、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径。

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2、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型,理解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3、了解课堂纪律的类型,理解课堂结构,能有效管理课堂;了解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4、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5、了解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6、理解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了解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等。

7、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

8、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要教好一个中学生可不要认为是件容易的事,而中学正确的引导会伴随他一生。并且一直走下去。

篇5:管理学生教育随笔

管理学生教育随笔

有钱了干什么啊?当然是钱生钱啊?放贷啊?月利率一分,一年一万块钱一千二,十万块钱一万二,不用脚趾头就能算得准。

然而放贷是有风险的,能不好,血本无归,风风火火几十年,一不小心回到解放前!要钱没有,要命也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你账兮我就不还?

明知道有风险,干吗还有那么多人上当呢?老祖宗马克思早在几百年前就给出答案了,要是百分之多少的利率,怎么样,怎么样?有兴趣了可以翻翻巜资本论》。

同样惩戒学生也是有风险的`,体罚者本处于好心,不学了给他一巴掌,不交作业了拧耳朵,上课说话了刮鼻子,这样段时间效果好,但是能不好,会赔本丢人的,家长也会找事的,还有损于教师形象,法律也不允许。这是万万不可取的,是红线不可碰。

再一就是学生惩戒自己,比如让学生深蹲,(抱头蹲下又站起来)不听话不学习了做几十个,上百个,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起到惩戒做用,也可以杀一j儆百,杀鸡给猴看,某某就那样做,效果还不错,六个年级的补课学生被管得服服帖帖的。学生也学到知识,家长的钱没有白教,校长也可以抓下插,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我真的受了影响,怀疑我们教师的能力,但是教师要用自己伟大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用自己丰富的知识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让所有体罚都见鬼去吧!

篇6:教师个人教育随笔简短

我们班的王珂正小朋友特别的调皮,他那活泼好动的尽头一上来,没有小朋友能赶上他的。尤其是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小手放膝盖、小腰挺起来、小嘴巴不说话”时,他老是坐不住,一会动动这一会动动那,没有一会能老实。你和他说坐好就一会的功夫坐好了,你不提醒他就不会坐了。他在老师的眼中是个“调皮鬼”。

我们外出活动站队的时候,他也不好好的站,不是和前面的小朋友说话就是和后面的小朋友大闹,没有一会能老实。在外面活动玩圈的时候,我给小朋友讲怎么玩呼啦圈的时候他不听,其他小朋友都听明白了,发下圏去让小朋友自己玩的时候,他就开始在哪里不好好玩圈了,不是动动这个小朋友就是拿圈去套别人,问他会了吗?说会了,一检查不会。我就在教他一遍,看着他好好的练习。

中午吃完饭后,我会找小朋友帮忙擦桌子,他会很积极地帮老师的忙,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每次有什么事情请他帮忙的时候他总是很乐意的帮老师的忙,而且每次都做得很好,我就奖励他小贴画,他就很高兴。

有时王轲是比较听话的,比如说我们每周二就会让孩子们看动画片。找上好看的动画片,王轲就会坐得很直也不说话很认真的看动画片。这个时候的王轲是最听话的。

王轲虽然是个调皮的孩子,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在生活中他的一些缺点掩盖了他的优点,成为老师对他习惯性的评价。我发现只要善于引导,调皮的孩子也能变成可爱。优秀的孩子。

篇7:评价学生的教育随笔

评价学生的教育随笔

有一件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我至今都很难忘记。我的家属在家里开经销,有一个星期天,我的邻居家的几个小女孩,来我家里买东西,这几个小女孩都是一年级的学生,而且还是同班同学,其中有一个叫新雅小女孩,长得高一点,另外几个长得矮一点,他们都很可爱。我看到他们来我家买东西,当然很高兴了,就信口说道:“呦,新雅,你长得真快啊,都这么高了”。没想到我表扬了新雅,却得罪了另外几个孩子,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新雅也觉得很不好意思。被伤害的小女孩回到家后,和她母亲说道:“俺再也不上这个经销去买东西了,说新雅长得快,长得高,这不就是说俺矮么,说俺不长吗”。后来,他妈妈来我家和我说了这件事,我这才觉得是我说错话了,感到很对不起她们,可又无法挽回。更糟糕的是,我后来见到她们时,她们一伙中没有了新雅。我想,可能是我说错的那句话造成的,她们分裂了。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是干教育工作的,不同于其他行业。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犯这样的错误,那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会误人子弟啊。如果说只是这几个孩子的话,问题还不大,但如果是在学校里,在班里,也这样随随便便的`表扬一个人,其反作用是很大的。

反思我之前的教育工作,我是有这样的教训的。之前,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考试,那时不像现在这样,按等级评定学生,是按百分制的。给学生得上一个分数,教师就按分数对学生进行排队,对分数高的,老师就大加表扬,差的进行严厉的批评。在班内出现了小团体,学习差的一伙,学习好的一伙。学生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好的真好,差的真差,而且很难把差生转变好。因为他们对你有抵触情绪,从心里就烦你,你怎么能把它转变好呢。我不知道出现这样的事情,会不会与我的这些做法有关,我想是有关的。

通过这件事情以后,我改变了对学生表扬、批评的方式和方法。什么“你真行”、“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话,我尽量不说。而改用谈话、批语、眼神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表扬。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我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终于减少了班里小团体和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

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做教师的,一定不要在大众场合,特别是在班里随随便便就表扬或批评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也不能是非不明,好坏不分,但要分什么事,什么场合,需要在大众场合进行表扬的,能起到教育意义的当然要表扬,不能在大众场合表扬的,就要注意场合,注意策略。如果一个学生做错了事,那要看做的什么事,如果是影响很坏,批评他能对大家起到教育意义,那就要在大众场合进行批评。如果影响不大,老师就要顾及他的颜面,不要在大众场合随随便便批评他,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篇8:教育随笔――学生打架之我见

教育随笔――学生打架之我见

原创: 裴李娟

一场春雨过后,空气凉爽,正在庆幸周日自己学会了一个新的社交平台,周一可以分享给学生!不曾想还没来得及说,就有班主任老师过来告状!“你班谁把我班学生打了!我问人家,人家态度蛮横!很不屑地说:‘我没有’!”

随后我带着这个学生走进我教室,然后我说:“过来!”学生过来,头低脸陈!

“老师带着他来,又叫你,是为啥?”他还是低头拉脸,不回答!

“你不说,我说,你打人家了吗?”学生仍旧那个表情!不回答!我感觉打人者不服气!

“麻烦你给老师讲一下,前因后果”

“晚上下自习,我开始洗漱了!可是这边没有水,我就跑到了409宿舍去向我的好朋友借水,他偏偏不在!他(被打者)在,我问他,暖瓶里有水吗?他不理我,我就动了一下暖瓶,有水,然后就往我盆里倒了些!我倒完水,用手试了一下!感觉有异味!他(被打者)哈哈大笑‘那是我的尿,我尿到暖瓶了!’然后他们就进来都笑我!于是我就推了他一下!”

“你先动手了!你很气愤,他们都嘲笑你”

被打者辩了一句“我没有说!”

“你说了!谁谁都在,可以作证!”

“暂且人家说了没说,老师不想听,也不想考证!我只想知道,上周二晚上发生的争执,为什么第二天周三早上不告诉老师!等到这周才来找我呢!”

“他不让我告诉老师!要是告诉老师的话,他就会在校门口堵我……”

“你说过这话吗?”我手拿教鞭,严厉的'问打人者!

“说了!”

“你很诚实!你和人家比较起来,你长得又高又壮!但我们身体强壮,是为了保护自己,不是用来威胁别人!他的确不对,他有意挑衅你!看你笑话!惹得那么多同学都嘲笑你!你很愤怒,随即推了他一拳!没有造成伤害,这有情可原!可为什么要说最后一句话呢!为什么要威胁别人呢!你要充黑社会老大,现在全社会都在‘扫黑除恶’你是想让老师把你上报给学校,还是上报到公安局派出所呢!”打人者头低下使劲摇!

“你很勇敢!终于告诉了老师!遇到这种事情,别人威胁你,不要你告老师,越是这样,就越应该尽快告老师!以后,在校园里,他再打你!威胁你!马上告老师说!如果在校门口,他找你麻烦,告门卫老师!如果在校园以外的其他地方,就大声呼救,拨打报警电话!然后你要好好想想他为什么打你,你对不对!你惹他了吗!你回去写经过,交给你班主任老师!”

“你也写检查,首先错在哪?最后又怎么错了!再说一遍,老师让全班学生铭记在心的四条班规!”

“第一、不能打架。第二、不能私自出校门逃课。第三、不能抽烟喝酒。第四、异性同学不能搂搂抱抱,过于亲密。”

“你违反规则了!还是老师不能容忍的错误,按照以往的处罚办法,你说怎么办?”

“我写检查,读检查,读好多天!直到老师及全班同学满意为止!”

“好!你说到做到!去写吧!课间操时间准备读,晚自习再接着读!历史上韩信都能受胯下之辱,越王勾践都能卧薪尝胆!咱这点屈辱算得了啥!”

处理完了,课间操静候佳音!克制情绪,终于没有发出怒火!可心情糟糕到了极点!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官”,可每天都在充当“法官”,处理各种纠纷,事不大也不小,就是“心烦累人”以此聊以慰藉罢了。

篇9:关于学生的教育随笔:回报

对老师最好的回报是学生的成长。

1990年,我17岁,正是少不更事的年纪,我走上了讲台,开始教师生涯。白驹过隙般,已经28年了。我教的第一届学生,他们只比我小五六岁,现在早已为人父为人母。如今,我教的孩子比我的女儿还小四五岁。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28年中,我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有欢喜也有愤怒,有温馨也有咬牙切齿。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部分失去联络的学生也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些许联系。前两天,在我的公众号消息中收到一则留言:

金老师:

您好!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我?我是级5班的学生高艺文。很抱歉这么久没有回来看你。最近我快考试了,事情有点多,等闲一点了我就回来看看,我很想念以前的老师们呢!不久前听说你开了个人公众号,我关注啦。其中有一篇班务札记叫《悲壮篇》,好像不太愉快呀。我看了一下日期,是10月的,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不知道这种状况现在有没有好一点。

老师,我知道您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对每一个同学都不放弃是非常可敬的,可是对自己的苛刻只会导致内耗,你真的已经做得很好了。下面的话是学生对老师唯一的期待:老师,请你一定照顾好自己,别让自己病了累了,因为很多人都非常需要你。老师辛苦了!

打了这么一长段话,也许我仍然无法为您提供什么实质上的帮助,但起码我可以让您相信,我记得你。谢谢你的存在,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学生:高艺文

我回复道:“我记得你。在学习《琵琶行》一课,你写了一篇排律来描写音乐《彝族舞曲》。”在孩子表示有机会来看望我时,我先表达了欢迎和欢喜,然后是劝解孩子“对老师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把老师的思想和人格传承并践行”。言下之意是来不来看望老师别太勉强,能记着老师就好,传承老师的信念就行;当然,忘记了老师也没关系,毕竟孩子的一生接受过很多老师的教诲,咋能一一铭记?

“好好学习,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几乎成了家长教育子女的官话。实际上,我认为对父母的最好回报是做一个善良而遵纪守法的人,对老师的最好回报是在老师的教诲下慢慢成长,对社会的最好回报是与人为善,让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美好一些。

看到邱梓浩静坐在座位上,一边背书,一边用右手打着节奏,我十分欣慰;看到周立伟发呆的时间少了,专注学习的时候多了,上课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了,我十分欣慰;看到魏嘉彤一下课就去擦黑板,我十分欣慰,因为他有一次忘记擦黑板我提醒了他;听石浩枫说“我们三个都决定不再颓废,从此发奋学习”,我十分欣慰;接到殷小川的短信“金老师,我还是不甘心,我还是想上厦大。累就累吧,我再背一年!”我像一个落水的人突然冒出水面,而畅快无比……

教师容易形成职业倦怠。因为时代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化,权利意识觉醒,老师的行为总是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迫使我们教师依法从教,坏处是因为我们的任何一个举措,都有可能招致不满。于是有部分带着美好憧憬的老师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有种种顾虑而裹足不前,最终滑向平庸。

这是时代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来自学生本身。当个别学生屡教不改,总是有意无意地重复同一个错误时,会极大地伤害老师的信心,让老师生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无助感。我在与学生谈心时说:“你们需要得到赏识和鼓励,老师也需要!”孩子天真地说:“老师,我们都很赏识你!”我气得桌子一拍:“你就用天天早晨迟到来赏识我?你就用逃避值日还拼死狡辩来赏识我?你就用不交作业来鼓励我?你就用小错不断扣除班级量化积分来鼓励我?……”

我出生农村,世隶耕,从来不怕吃苦,不计付出,也总拿“平常心”来安慰自己,拿“不问收获,只管耕耘”来激励自己,但我还是希望看到孩子的成长。马克思认为人的最高境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看到孩子的成长就等于是看到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老师,我保证……”看到学生信誓旦旦的模样,我气极反乐。是不是问题就因为这几句保证而彻底解决了呢?不会的,教育那有这么简单;但静水流深,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还是在慢慢地改变。先金涛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请假了,这就是成长;董铸辰的座佑铭“征服早晨的人才能征服早起的人生”,这也是成长。

6月22日,周五,本学期最后一节课结束后,我留下张斯悦、崔璐萌、周震亚、冯忠琦、吴欣蓝、贺龙、赵鹏洋、张向远等8位同学,专门向他们表达了敬意。因为他们内心纯净,遵规守纪,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忠厚善良,一年来几乎没有给班级给老师带来什么麻烦。“我一想到你们,心里就像西藏的蓝天一样纯净。谢谢你们!”

4班这样清纯可爱的学生远远不止这几位,我能列出一长串名单,但他们这8位是最默默无闻的,几乎没有获得什么荣誉,因为遵规守纪而没有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因为安静内向没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我特别向他们表示了自己的歉意。“你们的心中有天使在飞翔!”我不仅在他们面前夸赞他们,我也常常列举他们的名字去批评“沉重打击我的士气”的学生:“要是班级有50个你,我早就死了;如果班级个个都是周震亚、张向远、张斯悦,我一分钱津贴不要,都愿意当这个班主任。”学生诺诺连声,然后是——涛声依旧。

“你的心中有天使在飞翔!”我情不自禁地夸奖着面前的8位孩子。其实,4班的每一个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个天使!

公众号:乾波杂谈

篇10:学生教育随笔:小红,加油!

这几天学校的零点运动日,我跟着沾光了,能用上班时间带学生锻炼,一举多得,又自己锻炼了身体,又带学生强健了体魄,还跟学生增进了感情,真的很不错。这几天故事很多。今天记录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吧。

第一次看到小红,是在周一跑步的时候。这个小红穿着一身臃肿的红色羽绒服,带着黑边眼镜。

凭着我十几年老教师的眼光,一看就知道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基本都是坠在队尾,跑几步走几步,呼哧带喘,一看就知道累坏了。满头大汗,却不肯把身上臃肿的羽绒服脱掉,估计是衣服被操场的地面弄脏了。善良的我总是从好的方面想学生,哈哈,自我陶醉一个~

后来他落队太严重了,我跟在他后面勉为其难,因为我已经快被第一名带队的同学追尾了。我就调皮地喊他:“小红!快跑!加油!”

他非常诧异地回头看我,我能听到他心里的呐喊:老师,你眼瞎了吗?我是男生啊,怎么给我起了个小红的名字!但是好在他没有喊出来,只是掉过头来赶紧追上前面。

就这样,我不停滴在后面催他:加油小红!追上前面的!超过前面那个“双把铁锅”(一个头上扎了两个犄角辫的女孩)!不断被喊做小红的情况下,小红真的苦不堪言啊。只好闷头跑。

他体力不支,自然跟着前面的懒省事儿的熊孩子不绕红桶(红桶是车链跑的标志,不绕就会少跑很多)。我说:“小红,咱们不学他们,他们不对。咱俩绕红桶!”还真行,这个孩子挺愿意当小红,真的认认真真地绕着红桶跑,哪怕跟前面的同学拉开了较大的距离。我在他身后不停地鼓励他,其实也在是给自己打气。

第二次跑步第三次跑步我都是在前面带队,很快就追上了队尾的小红,我在他身后继续“骚扰”他:“小红,今天真有进步!羽绒服都脱了!跑起来!加油!”

小红跑的越来越起劲了。虽然还是会停下休息,但是明显休息次少多了。小脸红扑扑的,小眼镜很严肃,从来没有笑过。但他尽管在队尾,却绝对不会不遵守规则,不绕桶,而是正儿八经地绕过那个红桶标志,再向前进。

我和他之间好像有了默契,四目相对,就是一句加油!

第四次跑步,他开始冲我招手。

上午有主题研究课,全年级都要去礼堂,一进礼堂,我就看到一个小眼镜冲我招生,居然还笑着说:“老师,您还记得我吗?”哈哈,小红!

一眼看到了他们班的班主任,他走过来还以为我找小红有事儿。我跟说他这个小红很可爱哈!他却一脸苦笑跟我悄声说:我们班著名的秽语症和狂躁症患者……

我吃了一大惊。

再看小红时,不免多了一份同情和疑问。孩子肯定受了不少罪。老师也肯定吃了很多苦。

这到底是为什么?是谁给孩子贴了标签。这么沉稳快乐向上的孩子为什么会有所谓的秽语症和狂躁症?

不禁想起了一位特别敬佩的大姐的话:现在的孩子因为接触爆炸式的信息,越来越个性化了,咱们的教育必须要个性化,不然只会毁了孩子,同时让自己劳神。不免要赞叹她的先见之明了。

同时我又想起了之前读过的《中国古代教育,天下第一》的文章,想起了先生一对一的教学。

如果这个孩子能得到先生一对一的指导,并在一个混龄班里不断得到大哥哥大姐姐的引领垂范,是不是能获得更好的成长?是不是能摘掉这个那个什么“症”的帽子?

这让我陷入了思考。

公众号:读书巴学园

篇11:爱学生教育故事随笔

“快来看呀!七年级(3)班的卫生又最差。”“不会吧!仅得了3分。”“99号,100号宿舍又被通报了”……围在宣传栏前的学生议论纷纷。这已经是我们班连续第三周排在最后了。听到这些我如坐针毡,气愤不已,正要训斥班长和卫生委员,不料想,他们却胆怯地说:“叶老师,我管不了他们,我不当了。”我一听,这可如何是好呢?小会、大会不知开了多少次,打扫不干净的组罚了又罚,班长和卫生委员也挨骂不少……

这怎么办呢?上网查找没有现成的答案,问老班主任,他们说“不行就换吧!”可我又舍不得呀!这都是班委会民主选举出来的,他俩个人能力也很强,何况在这时怎能让他们知难而退呢?

思来想去,这不就是由卫生差引起的吗?只要把卫生搞上去不就解决了吗?可怎样才能把卫生搞上去呢?该用的招都用上了,罚也罚过,骂也骂过,就差动手打了。看来我也该反思反思了,是不是罚打扫卫生,学生认为这就是惩罚,这就是脏活、累活,总是带着满腹怨气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今天打扫不好,明天照样打扫。怎样扭转这种局面呢?既能让学生们争着,抢着打扫卫生,又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乐趣,那该有多好呀!恰巧教师节快到了,班委会成员都在商量给老师送什么礼物好。这时,我眼前一亮,我就倡议“不花一分钱,给老师送一件礼物”,大家面面相觑。突然,班长说:“我们给老师送个笔筒,大家每人捡10张废纸,然后共同折一个笔筒。”教师节那天,一个漂亮的笔筒放在了老师的办公桌上,受到各位老师的表扬。于是,我就趁热打铁,说:“我们成立一个‘快速反应部队’变废为宝,将教室、宿舍、环境区捡到的小纸片、塑料袋,做成礼物,看谁做的多做的好。”大家一听都争先恐后的要求参加。从此,教室、宿舍、环境区的小纸片、塑料袋都被“快速反应部队”早早的“消灭”掉了。卫生一天比一天好,大家的桌兜里也多起了各种各样的小礼物。遇到谁过生日,大家也不再为买礼物发愁,而是把自己做的礼物送给他。班集体变得更加团结了,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了。不久,班委会又提出了争当“环保小卫士”的口号。全面进军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校园的绿树、走道添光彩。由于大家在劳动的过程中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从此班长和卫生委员再也没有向我提出辞职的请求,而是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加上智慧,就能产生奇迹。伴着学生成长,我也在成长。

篇12:爱学生教育故事随笔

一种动力,于思想于志向于行动。总之,我们的生命少不了感动,是感动让我们记住过去,体味现在,憧憬未来。 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别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感动是一种发现,于人于自然;感动是一种感激,于理解于关怀;感动更是温暖的问候,一次及时的帮助……常常会激起我心中的涟漪,甚至使我眼眶潮热。有时躺在被窝里或在桔黄的灯下,回味那些令我感动的人与事,我的内心便充溢着幸福和温暖。感动真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值得我好好地珍惜她,细细地品味她,尽情地享受她。

当我幸运的成为一名老师时,我的这种感动就越发强烈,而它的源泉就来自于我的孩子们, 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感动,是他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是他们让我更进一步解读生活,解读教师的神圣与伟大,也让我收获了幸福快乐的人生。

学校安排我任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班里大多是农村孩子,双职工的只有两个,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们这个班,彷徨过,犹豫过。偶尔看到了台湾作家席慕容的这样一段话:“在阴暗的画室里,手上拿着这块调,我心中有着强烈的感动,别人是怎样把女儿托付到我们手中的啊!他们用着多谦卑与多热切的态度,希望我们能够,请求我们能够,使他们的子女进入一种境界,达到一种要求,实现一个从几十年前便开始盼望着的幻梦与理想。”我肩头负着的是怎样的一副重担!而我,我尽力了吗?我真的可以问心无愧吗?它让我警醒: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不应该只停留在统计学意义上的五十几分之一,而是家长百分之百的希望。既然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除了对学生尽心尽力的帮助,别无选择。

如今,这些孩子们在风风雨雨中和我一起走过了四年的岁月,说实话,我们班走到今天并不容易。如果像得奖的明星那样,“感谢CCTV,感谢我的经纪公司,感谢......\"那我要感谢的人也有一大堆,感谢曾经和我一起奋斗过的各任课老师、感谢那些一直支持我的家长们,更感谢我的孩子们。跳绳比赛、毽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接力赛......每次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班争光,总能看到他们刻苦训练的身影,也总能得到他们的喜讯。在他们身上,演义着坚持不懈。是他们,推动着我一步步向前。

篇13:爱学生教育故事随笔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

一、“教师节快乐”

我毕业后很顺利的被分配到了一个小镇子的一所中学任教。说实话刚进入这个陌生的环境,我不是很喜欢这所偏僻的学校。但又不能违背家人的意愿,所以就“勉强”来到了这里。

我任教的是七年级语文。当我第一次进入教室时,全班六十双眼睛齐盯着我,这让一向内向、羞涩的我有些不知所措。幸好此时有豆书记“引见”,他好像看出了我的不安。在我耳边悄悄说:“不要紧张,看着学生”。然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又让班干部作了自我介绍,这样我对这个班级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这段相互了解的时间过后,我紧张的心情似乎得到了平静。我开始环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我发现每一双眼睛里都流露着一丝兴奋与喜悦——他们似乎很欢迎我的到来。

第二天,我怀着紧张而又企盼的心去上我的第一节课。还未进入教室我就听到了学生嘹亮的歌声——“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我踏上了讲台。可是在我一声“请坐”之令发出后,同学们并未坐下,这让昨日的紧张心情又重新袭上心头。我努力从他们的脸上寻找答案。我看到:他们个个脸上似乎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此刻的我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了。这时我看见教室的后边有一个身影正缓缓向前移动。原来是班长,“他想干什么”,我心里嘀咕着。正在这时,我看见他把手里捧着的小礼盒举在了我的面前,我下意识的接过了礼盒。“老师,节日快乐!”这时,全班学生齐声喊道。此时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教师节。顿时,我的眼眶里涌满了激动的泪花,这泪花中蕴含着太多太多。

在我眼里的这群毛头小孩竟然如此懂事,我这才明白:他们年纪虽小,但他们的“礼”并不小。我被“小小”的他们那“大大的礼”感动了。

我强制住内心的激动,上完了我的第一节课。回到办公室,我仔细低头看了看这个礼盒,淡蓝色的包装纸包裹着一个方形的盒子,上面系着一个红色的蝴蝶结。我小心翼翼的打开了这个“精致”的礼盒,想知道里面到底会是什么东西——原来是一只黄色的小牛。我心想:淡蓝色——我最喜欢的颜色,牛——我的.属相,他们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我静下心来,在脑中努力搜索着答案。原来是昨天作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将这些信息无意之中透露给了他们。内心的激动再一次袭上心头:他们真有心啊!我说的每一个字,他们都在认真地听着。可以想象,他们在选这份礼物时是多么用心啊!

我突然发现自己爱上了这群细心、可爱的学生,他们每一双眼睛背后都隐藏着一颗火热的爱心。

二、爱的启迪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同时,我们还应不失时机的去激励、去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被赞赏、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力的发挥是平时的2至3倍。“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让孩子从赏识、夸奖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挖掘自身的潜力做出更好的表现,争取更大地成功。赞赏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的确,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是人生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上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对学生的成功,应给予肯定、表扬、赞赏,并适当提出更高的需求。

樊清江是我班的一名男生,可他总是板着一张蜡黄的脸,毫无生气。上课,总是趴在桌子上,好像若有所思;课间,静坐一隅;放学后,又独来独往。在与其它科目老师交流后,我得知他几乎每节课都是这样。但从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窥探到了一丝希望。经多方了解我才得知,他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母离婚后,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他由后妈抚养,但后妈对他又不好,再加上他身体不好,这一切让他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以致于快乐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

一天上课时,我发现他在看一本网络小说。经一番思考,我决定选择另一种方式去“揭穿”他。刚好有一道仿句练习题我便点名让他回答,我原本以为这道题对他是有些难度的,没想到他仰起头,眨了眨眼睛,嘴巴一张,答案便跟着出来了。回答很精彩。我被他的灵敏、聪慧惊呆了。顿时,全班想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我抓住时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下课后,我仍然对课堂上的一幕念念不忘。我想:他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语言组织的那么精彩,这说明他很聪明;他如此认真地读那么厚的小说,这表明他很喜欢阅读,只是缺少一个人去正确引导。想到这,我决定去充当这个引路人。

于是,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将他叫到我的办公室,告诉他:“我特别想看你的那本网络小说,你看我的这些书,我都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我们能不能交换着看?”他拿起我早已放在桌子上的几本书,翻阅起来。“当然可以”,他突然说。“但是我的书不许在上课时间看,只能星期天在家里看,更重要的是不能影响学习。”“没问题!”他爽快的答应了。就这样,在这一借一还中,我发现他渐渐的变了,上课积极发言,与同学和睦相处,成绩也提高了,特别是作文水平尤为突出。

我认为要做好教师这份工作,首先必须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学生,认为跟他们在一块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其次,从生活点滴中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与呵护;再次,我们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教育,并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让我们的爱充满教育心智,让教育之爱闪耀智慧的光芒!

篇14:幼儿园教师个人教育随笔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看,21世纪将是生态文明构建和发展的世纪,而今天的婴幼儿将是承担这一任务的主力军。因此,引进生态观以深化幼儿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确,我们迫切需要树立生态观,形成生态意识,并落实到我们的教育行为中去。

观念的更新是一个持续发展逐渐提高的过程。当今世界关于婴幼儿身心发展和保健、教育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异常丰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而不需要从头做起。然而,学习和借鉴是为了提高,这就必须通过实践,在实践中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意识。这就是说要走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之路。实际上,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经历的正是这样一个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开始从幼教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借鉴有关理论来解决实践问题,促进改革向前发展。然而,每前进一步都会出现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又促使我们去寻找相应的理论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理论的能力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理论的能力越来越高,改革的'效果也越来越好。今天,我国幼教领域出现了异常丰富的前所未有的创新成果就是明证。

但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观念更新”不是一般地从理论上提出一个新观点,而是从我们的幼教改革实践中升华而形成新观念,这种观念应该成为我们自己思想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向前发

展而持续深化更新。

现在以“综合教育”改革为例,来回顾我们这些年来在实践中观念更新的过程。

80年代初,有些幼儿园老师向我们理论工作者提出要求:改革分科教学,把几门学科综合起来教学,以减轻教师和幼儿的负担。当时,我们找到并运用了系统论的一个观点:系统是有一定结构的,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其效果将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从而提出教育内容的综合、手段的综合、过程的综合,并据此建立起主题系列。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改革缺乏对教育目标的研究。因此,在1987年开始的“农村学前一年综合教育课程”的探索中,我们首先对教育目标进行了反复研究,从而使综合课程的结构得到了改进。同时,我们认真研究了陶行知、陈鹤琴当年创办农村幼儿园的理论和经验,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课程设计。从那时开始,我们意识到在课程研究的理论指导方面,继承与发扬我国幼教先驱者的思想和引进西方理论都是必要的,而且两者要尽量相互结合,从而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观念。

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开始接触到人类发展生态学,并提出了“重视社会生态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利用生态变迁促进幼儿发展”的观点。关于前一点,我们积极提倡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但对后一点“利用生态变迁促进幼儿发展”,直到1993年开始探索“2至3岁儿童综合教育课程”时才有所思考,思考的重点是如何使孩子顺利地过好入园关的问题。

上述观念更新的过程实际上受到多种思想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吸收有关信息进行加工,一方面互相交流共同研讨。可以说,这种观念的更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再以儿童观的发展为例,来回顾我们观念更新

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受建构论(由蒙台梭利和皮亚杰先后提出)的影响,认识到“儿童的认知是由他自身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结构”,因此开始重视为儿童提供操作的机会,强调变灌输知识为发展智力,提倡将发挥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起来。后来我们认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的主体发展观,把我们的教育目标定在“使幼儿的身体、认知、个性、社会性情感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轻松自由的环境,使他们摆脱人为的束缚,得到科学的发挥,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课程改革方面,广大教师就开发幼儿的潜能、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进行了多方面探索。近年来,老师们又开始通过直接观察来认识和了解孩子的潜能和发展需要,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而不是单纯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更强调从儿童发展的实际出发制订教育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儿童观的一大进步。

从上述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幼教观念的变化是广大幼教工作者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研究自己面对的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现状而得以实践的。

相关专题 随笔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