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校园的早晨说课稿

fang8086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fang8086”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七年级音乐校园的早晨说课稿(共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七年级音乐教案《校园的早晨》

七年级音乐教案《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通过完整聆听教师的范唱,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风格。

2、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并用欢快、活泼、朝气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通过聆听、模唱、感受等活动,懂得歌曲的'节奏、旋律、结构等特点。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创造性活动,有创意的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感受校园歌曲的魅力,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前八分休止和切分节奏的正确演唱,体会歌曲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情景导入

播放《童年》视频短片,创设欢快活泼的生活氛围,提问: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内容?你熟悉吗?

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教师示范唱《校园的早晨》。

老师的这首歌曲是什么内容的?歌唱校园生活的,你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

师:请同学们注意听,请老师一起做个小游戏。

做八分休止和切分节奏的节奏游戏。

先说节奏语言,校园的早晨美,同学齐声唱。再边拍节奏边说。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中,学唱校园的早晨。听,校园的早晨正在歌唱呢。

三、新课教学

1、播放《校园的早晨》视频,感受歌曲,校园的一天开始了,听到这首歌曲,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欢快、活泼、抒情)(旋律,节奏)

2、你觉得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活泼,舞蹈性)

3、翻开书本,第二页,用节奏读歌词,歌词讲述一个故事,让我们记住什么?

记住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以后长大成才。

讲解反复记号,混合拍。

4、我们一起用活泼的“啦”来熟悉旋律

老师用“啦”示范一句;

弹琴,生唱;

提出难点地方的演唱:八分休止的节奏;

跟伴奏旋律用啦唱。

5、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

老师用两种声音来表现,学生选择。

第二种声音是怎么唱?你们模仿一下?

6、师伴奏生唱歌曲

希望从声音中听出同学们的青春、快乐。

7、出示歌谱,数一数有几个乐句,这些乐句有什么关联?

A+B+A~

学生背诵歌词

7、播放伴奏,加上身体的律动,男女生对唱歌曲。

8、深化拓展

欣赏视频片段《校园歌曲联唱》

师生表演唱《校园的早晨》

篇2:七年级音乐教案:《校园的早晨》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2、认:“D、C”、省略跨越记号、“Fine”记号。

3、拓展:了解台湾校园歌曲,欣赏校园歌曲《童年》等。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2、知道“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跨越记号”“结束记号”在歌曲中的用法以及正确的演唱顺序。

3、了解校园台湾校园歌曲,感受清新、质朴的'风格,领略校园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通过欣赏《童年》《同桌的你》等歌曲,充分感受校园歌曲特有的艺术魅力。

难点:歌曲中前八分休止和切分节奏的正确演唱以及各乐句间的紧密衔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的耳朵先来活动一下,一起欣赏一首歌曲,听一听歌曲表现了什么?(欣赏歌曲《童年》片段)

生:(说感受)

师:说的真好,这是一首和我们同学有关,表现校园生活的歌曲,我们把这类歌曲就叫做校园歌曲。(介绍校园歌曲的特点)

二、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一起来听一下。(听录音范唱同时出示歌谱)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愉快地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唱一唱这一首歌曲?

生:想

篇3:七年级音乐说课稿精选

课题《龙的传人》课型综合课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河山、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演唱和欣赏的活动中表达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学唱《龙的传人》

(2)让学生初步认识五线谱,理解音名和唱名的概念。

(3)理解拍号的含义,懂得如何数节拍以及节拍之间的强弱关系。

(4)感受小调式旋律的色彩。

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

(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教具媒体应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1.给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插图和照片,教师还提供相应的图片故事,使学生通过生动的直观形象材料,产生对祖国的爱,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采用一些艺术形式,如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唱歌比赛等,使学生受到乐曲情感的感染,引导学生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3.实践能力的培养——乐器进入课堂,将竖笛与欣赏相结合,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简单的乐器演奏世界名曲《欢乐颂》。

4.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竖笛。

布置作业1.竖笛复习:C大调音阶、《欢乐颂》第一声部、《找朋友》、《勇敢的鄂伦春》

2.查找有关西洋管弦乐队、西洋乐器的相关知识(包括乐器的分组、乐器的性能、音色、特点等)。

3.分组讨论《龙的传人》的演唱形式。

教学反馈:

(形成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1.1、用提问形式,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展开联想,主动思考问题,较深刻地了解本歌曲的内涵。

2.2、运用实物或学生身边的东西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得更加明确学习兴趣增加。

3.3、乐曲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学生的唱歌兴趣浓厚,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加深。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

(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分析、评价

反思、体会

(在课前5分钟播放流行音乐FALSH版《龙的传人》)——吸引走进教室的学生,预先给他们一个总体印象。

一、复习:

竖笛吹奏复习:

①让学生用竖笛吹奏C大调音阶与《欢乐颂》、《找朋友》、《勇敢的鄂伦春》。

②对学生的吹奏进行适当的评价(表扬或批评),然后导入本堂课第一个知识点:如何识别音符的唱名和音名(二者的简单概念)。

二、新课教学:

(一)乐理知识的讲解

1.音名和唱名

问题一:什么是音符的音名和唱名?(请学生打开课本NO.5页)

师:钢琴一共有88个键,白键52,黑键36,在两个黑键为一组的左边的这个白键我们称呼它为C,从C开始,用七个英文字母表示,排列顺序往下依次为C、D、E、F、G、A、B,它们在钢琴键盘上是循环使用的。这就是音符的音名。

问题二:如果用唱的话,应该怎么唱呢?就唱成“do、re、mi、fa、sol、la、si、do”,这就是C、D、E、F、G、A、B这几个音的唱名。

2.节拍(请学生翻开课本第13页)

师:接下来再学一个新的乐理知识——拍子。

①什么是节拍?师:在乐曲中强弱拍的循环出现而形成的节奏规律称为节拍。

②最常用的节拍分为哪几种?(2/4、4/4、3/4、6/8)。

③每一小节只有一个重拍。

2/4四二拍强弱——一般多用在较为庄严的进行曲,如国歌等

4/4四四拍强弱次强弱——一般多用在较为抒情、缓慢的乐曲里面。

3/4四三拍强弱弱——一般多用在比较活泼欢快的舞曲性质的乐曲上。

3/8八三拍强弱弱

6/8八六拍强弱弱次强弱弱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让学生看“课文”中的图片并朗诵图下文字。)

①“龙”指的是什么?(长城)

师: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所以有人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切入本课正题)②龙的来历:

师:史书记载,早在四、五千年前,人类处于氏族社会时,每一个氏族,都拜一种动物,如牛、马、虎、鹿、蛇等,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后来,有个强大的氏族,把其他氏族都吞并了,就把各个氏族的动物标志挤凑在一起,虚构出一个最凶猛的动物形象,这就是所谓“龙”的来历。③龙是形象:师:龙的形象是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口角旁有须髯,颔下有珠,他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兴云作雨,降伏妖魔,是英勇、和尊贵的象征。为此又被历代皇室所御用,帝王自称为“真龙天子”,以取得臣民的信奉。但现在中国民间仍把龙看作是神圣、吉祥、吉庆之物。龙以它英勇、尊贵、威武的象征,存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意识中。

(三)学唱新歌——《龙的传人》。

①欣赏MP3范唱

②学唱歌曲《龙的传人》

A.轻声地唱,让学生将歌曲旋律与歌词配上。

B.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含义,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体会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C.曲式分析——这首《龙的传人》根据旋律情绪的变化可以分为几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两句,海外华人思念祖国,思念自己的家乡。《龙的传人》充分感受了身为龙的传人的华夏游子那种对祖**亲的无比思念与眷念的感情。

D.分组讨论本歌曲演唱的形式,共同实施讨论后的方案,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③钢琴伴奏,令学生再一次合唱或分小组唱,令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

④总结本堂课上讲的所有乐理知识。

三.总结:

歌颂祖国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诗歌、散文、音乐等。本堂课所学的《龙的传人》充分感受了身为龙的传人的华夏游子那种对祖**亲的无比思念与眷念的感情。

复习作为一个切入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引导学生复习旧的知识,检查上节课所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

结合课本的键盘图来讲解,师生互动,有问有答,并且让学生下课后到教室的钢琴上来看看,用实物来巩固学生的记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主要记住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和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结合课本,借用播放幻灯图片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比喻的思维展开想象。

可以请学生起来回答并对回答接近准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结合课外景象,借用实际景物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小故事和学生身边的东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课堂中就学会唱《龙的传人》,并且能够体会到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在情感。能够根据乐曲的情绪变化来对乐曲进行曲式分析。

利用分组讨论比赛来调动学生的唱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最后进行总结,为学生理顺本堂课讲过的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

点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篇4:七年级音乐说课稿精选

课题希望与你同行课型综合课

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聆听、演唱、讨论、创编等活动中体会作品的情感、氛围、学习用好些统一的声音准确塑造音乐形象。

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氛围,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感情,建立起新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学唱和欣赏的过程中尝试用创编舞蹈的方法,更进一步地理解音乐和喜爱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形象,并尝试用声音来塑造形象。

难点:声音既要有感情又要有控制。

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教具媒体应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教授法,讲授竖笛吹奏法。通过学生查找资料、自我介绍的方法,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学科教师用书。

布置作业将吹奏练习2练熟;并复习音乐基础。

教学反馈

(形成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学生通过自我介绍,更激发了学习兴趣。并减少了老师一味灌输的乏味感。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

(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分析、评价

反思、体会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合唱曲《校园多美好》它是一首用音乐描绘美好校园的歌曲。在整首歌曲中,呈现出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象,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它的作曲家——施光南,但并没有具体介绍到,而是把对作曲家的了解作为一项作业,要求同学们课下自己搜集资料,留到这节课上来介绍。接下来,就请有准备的同学上台介绍,你所搜集到的有关施光南的材料。

生:

师:四川重庆人。自幼喜受音乐,学生时代曾模仿各地民歌风格写了不少歌曲。后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广的有《打起手鼓唱起歌》、《周总理,您在哪里》、《祝酒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台湾当归谣》等。在1980年中央电台和《歌曲》编辑部举办的“听众喜受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

(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分析、评价

反思、体会

他有三首作品获奖。其他如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小提琴独奏曲《瑞丽江边》、电影《幽灵》的配音等也有一定影响。除此,还创作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伤逝》的音乐。出版有《施光南歌曲选》等。可惜英年早逝,悄然倒在钢琴上。

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他的作品题材噶,形式丰富,射干能动活泼,热情瑰丽,极富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他努力用民族化的作曲方式表达当代中国人的心声。

2.竖笛练习:

师:练习吹奏练习2,注意节奏型:

生:练习。

请同学起来做吹奏练习。

3.乐理知识——音符的记录(附后):

4.复习《我们一起来》

要求:注意切分节奏,跟琴学唱,创编动作。

三、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

(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分析、评价

反思、体会

四、下课礼仪:

篇5:初三音乐《早晨》说课稿

非常感谢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为大家展示这堂音乐欣赏课《早晨》,让我有幸和大家进行交流,交响乐的欣赏是第九册第四单元教材的内容。

一,上这节课的缘由:

由于九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不断扩展,感受体验交响乐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简单,笼统,所以我讲授本节课也是充分发掘教材的内容,对音乐教材的一种挖掘与拓展。并且学生的音乐学习领域也有必要进行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多彩,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所以我将课本纯粹欣赏几首交响乐进行了拓展和整合教学,将《早晨》这一教学内容带进了教学课堂。丰富学生的审美修养,通过几个典型的曲例诠释音乐描绘景色的手法。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认知能力: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使学生产生主动了解和享受交响曲音乐的愿望,以积极的态度和趣味感受音乐用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

实践能力:发挥想象力,探索和体验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不同音乐塑造早晨的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在师生互动与聆听比较中,进一步了解音乐家们创作的不易及他们的作品响誉世界的文化价值。喜爱交响乐,从而达到对不同时期音乐文化了解,理解与认同。

三,重点:

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并能主动探索用音乐描绘景色的六种方式。

四,难点:让学生亲近并喜欢交响乐,产生主动了解和感受交响乐的愿望。

交响乐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生疏的,怎样让学生能接受交响乐,了解体验并喜欢高雅的交响音乐呢 为什么那么美的音乐学生会感受不到呢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所以我在备课时设计这节音乐欣赏课,以培养学生的美感为主,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把这种美变成学生可接受的。通过课堂把这种美传播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得到交响乐的美。我把自己定为成是一个音乐的传播者,这就是我在这节音乐课必需要做到的。怎样把高高在上的交响乐给请下来的呢 变得学生可接受的 这节课我选用了六首音乐作品例举作曲家如何运用联想与听众互动,用音乐描绘早晨,从而将听觉的盛宴转化为视觉的盛宴。

下面我们就一同体验一下整节课的过程。

1,导入:

我选用了圣桑的《朝景》作为背景音乐,用高尔基《人间》中的一段话引出《早晨》的课题,让学生尽快进入到音乐意境中,提升整个教学的文化,艺术氛围,进一步让学生对音乐主题产生兴趣。

《早晨》

“我在这个地方看见太阳升起过十多次,每一次在我的面前总是诞生着一个新的世界,充满新奇的美丽。”

——高尔基

2,小组活动:

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早晨的景象,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图画。

展示各组的“早晨”美景。

3,引出问题:那若用声音该如何描绘早晨的 美景呢

讨论——总结:借助联想,模拟早晨会出现的声音或光线色彩上的变化。

4,欣赏过程:

1,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播放音乐

3,小组讨论,并用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答对的小组记朵小红花。

4,公布正确答案,并详尽介绍作曲家的作品。六首作品欣赏完后,评出红花最多的组获胜。

这是模仿什么声音来描绘早晨

1,利用早晨鸟鸣的声音形象描绘早晨

陈钢 《苗岭的早晨》: 这里主要依靠模仿鸟鸣的音乐使听众在联想中产生早晨的形象;而鸟鸣的弱音模仿,使人联想起空谷回声,因而产生山岭的形象。

这是模仿什么声音来描绘早晨

2,利用雄鸡报晓的声音形象来描绘早晨

圣—桑 交响诗《死神之舞》:这首乐曲描写一群白骨精正在群魔乱舞,狂蹦乱跳,突然,一声雄鸡报晓,宣告黎明来临,妖魔们立即逃之夭夭,销声匿迹。

这是模仿什么声音来描绘早晨

3,利用钟声的声音形象来描绘早晨

穆索尔斯基的.交响音画《莫斯科河上的黎明》:为了造成东方破晓的联想,作曲家也用了“鸡鸣早看天”的方法,用木管乐器模仿雄鸡喔喔啼的动机,随后传来俄罗斯教堂的钟声,明确的宣告早晨的来临。

这是模仿什么声音来描绘早晨

4,利用乡村牧笛的声音形象来描绘早晨

格里格《朝景》:音乐一开始就出现了牧童的笛声,预示着东方破晓,放牧开始,这也是早晨的声音形象。

这是模仿什么声音来描绘早晨

5,利用自然界的其他声音形象,例如小溪流水等来描绘早晨美景。

拉威尔《达菲尼与克罗埃》:此曲音乐语言虽然比较复杂,但描绘早晨的手法还是常见的,主要利用了三种自然界的声音联想:流水潺潺,群鸟争鸣,牧童笛声。

大家想想:除了利用声音描绘景象,还能运用什么方法

知识拓展:

运用象征,类比的办法。如:为了表现太阳由低而高,冉冉升起,音乐中音区也由低而高不断向上发展;为了表现红日喷薄而出,光芒四射,音乐中音量也由弱而强,不断增长,配器音色与和声色彩也由淡而浓,由暗变亮。

如: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受画家莫奈《日出—印象》的影响,创作了交响诗《大海》(着力体现晨曦微茫,曙色初现的色彩和气氛。)。

5,课堂小结:

音乐描绘景色的手法

模拟鸟鸣的声音形象:《苗岭的早晨》陈钢

模拟雄鸡报晓的声音形象:《死神之舞》圣—桑

模拟钟声的声音形象:《莫斯科河上的黎明》穆索尔斯基

模拟乡村牧笛的声音形象:《朝景》格里格

模拟自然界的其他声音形象:《达菲尼与克罗埃》拉威尔

运用象征,类比的方法表现色彩变化:《大海》德彪西

模拟声音

五,我的设想:

在经后的欣赏课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整合性教学。以某个专题为主线,如:动物园,暴风雨,大海,春天,英雄等等,集文学,美术,历史,音乐等素材于一体,生动介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使之对作品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印象更深刻的去了解作品,丰富学生的知识及视野。

篇6:七年级音乐《龙腾虎跃》说课稿

小学音乐说课稿 推荐度:音乐教案《苹果》说课稿 推荐度:音乐《国旗国旗真美丽》说课稿 推荐度:龙腾虎跃贺新春对联 推荐度:初中音乐《美丽的音符》说课稿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七年级音乐《龙腾虎跃》说课稿

一、关于教材及学生基本情况:

本课是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以反映时代风貌的人文主题而构建的,从内容安排上以带有喜庆色彩的民族音乐为主在体裁上包含了声乐与器乐作品,旨在使学生在临近新年之际,感受节日的喜庆热烈气氛,并以音乐的热烈情绪感染学生。

《龙腾虎跃》是一首著名的鼓乐合奏曲,其情绪热烈、气势磅礴,民族风格浓郁。作为经典的民族器乐作品,无论从其创作手法到配器、表演,都呈现给人以丰富的视听效果和艺术享受,充分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艺术欣赏价值。教师深入的引导及学生主动的体验,将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而积累到直接感性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依据本单元内容安排的主体构思,故将欣赏课民族吹打乐定为第一课时内容。

作为每天被流行音乐包围的学生来讲,民族吹打乐无疑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陌生的,甚至是不屑的。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已有的音乐学习经验,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我精心设计了本课教学目标及各个环节。

二、教法与学法:

教师课前对音乐把握程度及对音乐的呈现方式决定了学生欣赏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诱导法合作实践法直观演示法,学法指导运用了自主实践法、总结交流法及直观演示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直观有效的帮助,便于在合作实践的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收到良好效果。

三、模式理念在模式结构中的应用

本课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体验为主的教学理念。在长期进行“主动体验”模式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主动体验”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模式的四个环节构成课堂教学学习的`过程即:创设情境—聆听感悟—表现创造—拓展延伸四个教学环节。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经历激发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产生了解学习的主观愿望,为整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作好铺垫。

聆听感悟—本环节是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围绕新课程理念提高审美,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此,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又细化为三个步骤具体实施:

1、初步感知

2、深入体验

3、复听感悟。

这三个步骤的实施目的在于,使得学生对于音乐的体验和感悟呈现出一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是使学生获得初浅的整体印象,再由教师精心选择设计特色音乐片段共同聆听体验,并引导启发学生感悟音乐,使学生逐步积累一些欣赏音乐的知识,有意识地将听觉、音乐理论及自身感悟巧妙融合,形成学习和鉴赏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对于音乐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其中复听感悟环节往往会受到乐曲篇幅及时间所限制,如本课《龙腾虎跃》一曲,如果完整欣赏一次需八分多钟的时间,因此,考虑到学生学习民乐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故作调整:将总体感悟乐曲放到第二课时进行。

表现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活动中设计学生吹打乐合奏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能力及集体协作意识,在音乐实践中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提高音乐学习能力。

拓展延伸—播放三维动画打击乐,本环节意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拓宽视野,为音乐课的学习和体验创新思路,使学生不仅有所感悟而且有所启发,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发心智潜能。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的热情。

四、遇到的问题

本课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篇幅与模式流畅完整的实施运作形成矛盾,在授课中我采取的方法是先截取典型片段欣赏,在第二课时补充完善的设计,但又恐造成教学内容的不连贯,影响实际效果。所以,实施此课题模式,或许可以与课前聆听相结合,会更利于学生产生问题,从而带着问题聆听、提问、互动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避免了课堂间断欣赏所造成的不利因素

篇7:关于初中七年级音乐说课稿优秀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一教材中的《天山之春》,这个单元从教材内容上讲在整个初中音乐教学阶段都具有及其重要的引领作用,因为它让老师和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民间音乐这片浩如烟海的艺术天地里,领略到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今天的这个课时,在本单元里,好似“穿针引线”它象一根针将本单元的下两个课时贯穿起来这是一堂综合课。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定为: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饶有兴趣的欣赏新疆少数民族歌舞画面来学会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并能在模仿舞蹈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加工创造,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从看风光-学歌舞-器乐欣赏有步骤的来了解新疆音乐,三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其学习和弘扬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并在载歌载舞中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以上是对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几点说明。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唱好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并了解一些和新疆有关的民俗歌舞表现形式,而教学难点是在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要求学生仅凭好奇和兴奋的情绪来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这里需要老师充分的引导和调动。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压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本堂课中,我得设计理念是:教师是要教会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本着让学生在一堂课内来初步感受和接受新疆音乐的初衷目标,我将它起名为“新疆印象”并根据教学内容将它分成三大块,风光篇,歌舞篇和器乐篇。这样的设计理念一是尽可能让中学生克服那种不善表现较被动的上课状态,激发其表现和表演的欲望。二是为了创造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学生能够从模仿到创作,从而获得个性化的体验。让学生在歌声中享受快乐,在舞动中来宣泄和表现对美的认知。以上是对教材教法的一些说明

整堂课的上课程序是:

一进入情境-风光篇:(1)在设计这个环境中,首先在电脑屏幕上出现一段三分中的地理风光片,(上面有艳丽的民族服饰,歌舞场面,有晶莹剔透的葡萄,精致的英吉沙小刀,哈密瓜,梳者很多小辫子的姑娘等)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这是中国的什么地方?用久负盛名的新疆吐鲁番和南疆喀什的风光来吸引学生进入到新疆情境中去,这个环节主要为学生讨论,教师补充,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歌舞,器乐场面(问学生:听到的旋律和平时所听的不一样的地方,由教师简要讲解新疆音乐同波斯,阿拉伯等地音乐的相似体系)今天,就要老师带领大家,一同走进新疆这片神奇广袤的土地,来领略那极具特色的美妙之音。(导入新课时间设计为十分钟)

二是歌舞篇:这个环节是让学生用适当的歌唱方法,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侧重于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在这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为(1)教师简要介绍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搜集整理民歌700余首,大家熟悉的有《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鼓励学生演唱其中段落,(2)请学生完整聆听范唱《青春舞曲》,教师提问(歌曲的风格是什么?用何种风格来演唱的?)亲切,活波,充满活力等,鼓励学生大胆联想,给予充分肯定。(3)由于此歌的旋律,节奏,重复较多,音域的跨度较小,因此请有键盘基础的学生带领大家进行曲谱的旋律模唱,(4)教师用很短的时间来提出歌中类似于(6624,6613,3271,3217,这些接近音组的正确音高,(5)老师和学生一同设计处理歌曲的演唱情绪,(6)教师发挥自身特长,为学生表演一段新疆舞,学生分组练习和再加工。(8)由每组选出的代表带领小组成员来将扭脖子,手腕花,行礼等动作和着青春舞曲的节奏师生齐歌舞,这段歌舞篇里,我得设计理念是:让学生从听-看-动手,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新疆民歌的理解,表现和再创造的活动中去,学生的表演可能稍显稚嫩,教室的纪律会有所混乱,但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大胆表现,激发了他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为今后欣赏和学习民族音乐打下基础。(这个环节为重点,设计时间是20分钟)。

三是器乐篇:由于后两个课时均为欣赏课,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得目标仅仅让学生简单认识几样较具代表性的维吾尔族或其它民族的乐器,这里一相互评价交流,学生互评自评以及教师评的方式,其过程为:(1)电脑屏幕上首先出现手鼓,冬不拉,热瓦甫三样乐器,播放每曲约半分钟的乐曲段落(请学生讨论:凭借感觉将乐曲和乐器对号入座,分别说说三样乐器的音色,形状,演奏方式等,)(2)请学生们欣赏一段手鼓伴奏下的维吾尔舞蹈(请问舞者的舞步节奏和手鼓的鼓点节奏是否一致?请学生单独模仿节奏于是____x

_____x,这种典型常见的节奏很清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以上环节设计的理念是:以直观的画面让学生进行感性的分析,由此来加深认知,为我们能够更好的去欣赏以后的“达嘶坦”“姆卡姆”“麦西来甫”等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形式而奠定基础,并且通过一段手鼓节奏的分析,来让学生意识到新疆音乐中独具特色的鼓点节奏在整个音乐风格中的灵魂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讲解,注重学生的交流互评,学生们的理解可能较为模糊,但相信接受了更多的民族音乐之后,欣赏和鉴别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这堂课的设计本着给学生们留下一段“新疆印象”,以学生们参与活动及教师补充讲解准确的音乐概念而进行的,从看风光-学歌舞-听乐曲,激起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更是想让学生们开阔视野,唤起每个人封闭的内心让我们一起徜徉在民族音乐瑰丽的殿堂里吧!,

篇8:《校园的早晨》音乐教学反思

《校园的早晨》音乐教学反思

《校园的早晨》是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共同创作的一首清新活泼的校园歌曲,80年代曾经在我国校园内分靡一时,现在仍在被传唱。

整节课我带着学生学唱了歌曲《校园的早晨》,还欣赏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校园歌曲,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主体,他们乐唱、乐学,还跃跃欲试的想跳跳这个舞蹈,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反思这节音乐课,我感受颇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最大动力。在课堂上,我简要介绍歌曲,说出歌曲的名字,学生们积极踊跃的举手说着熟悉的校园歌曲,边说边唱着,同时也了解了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从而导入了新课。他们听了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一下使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致高涨到了极致。在跟着录音哼唱一遍之后,大多数学生已经能较完整的演唱出歌曲了。其实这首歌曲中反复的地方很多,还有各种记号以及正确演唱顺序的`掌握都是教学难点。此外,歌曲中切分节奏、前半拍休止也较多,学唱时必须要注意在适当的地方及时换气,才能保证唱准节奏。歌曲的重难点我并没有一下子提出来给学生,这样就使学生养成一种不动脑筋,等吃现成饭的坏习惯了。音乐课同时也注重聆听,让学生安静地去听。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几次聆听,让他们带着问题:“哪些节奏在歌曲中出现的较多?”去听。这样学生们是通过这条途径自己动脑去想,去挖掘歌曲的重难点,学唱起来自己就会特别注意,就会轻而易举的解决。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在我没怎么强调的情况下学生们都掌握住了这些难点,可见一首好歌给大家的影响有多么巨大,让他们多听、多感受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课歌曲学生们非常喜欢唱,唱得轻松自如,为了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同时我还鼓励他们为歌曲编排一个简短的集体舞,这样让他们边歌边舞,更能够体现出校园生活的美好。在教学中,我还不忘德育渗透,通过学唱这首歌曲也教育学生要珍惜学习的大好时光,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象蜗牛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课业计划。

本课歌曲学唱的很成功,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学生们演唱时声音的音色还应提炼,在声乐方面还应加强练习;学习歌曲的同时还可以把音乐知识:乐段溶进去,这样学起来条理就会更清晰。

总之,音乐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相信只要我在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教材内容,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巧妙设计,选择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音乐教学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9:《校园的早晨》音乐教学反思

《校园的早晨》音乐教学反思

《校园的早晨》音乐教学反思

《校园的早晨》是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共同创作的一首清新活泼的校园歌曲,曾经在我国校园内分靡一时,现在仍在被传唱。

整节课我带着学生学唱了歌曲《校园的早晨》,还欣赏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校园歌曲,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主体,他们乐唱、乐学,还跃跃欲试的想跳跳这个舞蹈,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反思这节音乐课,我感受颇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最大动力。在课堂上,我简要介绍歌曲,说出歌曲的名字,学生们积极踊跃的举手说着熟悉的校园歌曲,边说边唱着,同时也了解了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从而导入了新课。他们听了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一下使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致高涨到了极致。在跟着录音哼唱一遍之后,大多数学生已经能较完整的演唱出歌曲了。其实这首歌曲中反复的地方很多,还有各种记号以及正确演唱顺序的掌握都是教学难点。此外,歌曲中切分节奏、前半拍休止也较多,学唱时必须要注意在适当的地方及时换气,才能保证唱准节奏。歌曲的.重难点我并没有一下子提出来给学生,这样就使学生养成一种不动脑筋,等吃现成饭的坏习惯了。音乐课同时也注重聆听,让学生安静地去听。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几次聆听,让他们带着问题:“哪些节奏在歌曲中出现的较多?”去听。这样学生们是通过这条途径自己动脑去想,去挖掘歌曲的重难点,学唱起来自己就会特别注意,就会轻而易举的解决。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在我没怎么强调的情况下学生们都掌握住了这些难点,可见一首好歌给大家的影响有多么巨大,让他们多听、多感受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课歌曲学生们非常喜欢唱,唱得轻松自如,为了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同时我还鼓励他们为歌曲编排一个简短的集体舞,这样让他们边歌边舞,更能够体现出校园生活的美好。在教学中,我还不忘德育渗透,通过学唱这首歌曲也教育学生要珍惜学习的大好时光,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象蜗牛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课业计划。

本课歌曲学唱的很成功,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学生们演唱时声音的音色还应提炼,在声乐方面还应加强练习;学习歌曲的同时还可以把音乐知识:乐段溶进去,这样学起来条理就会更清晰。

总之,音乐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相信只要我在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教材内容,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巧妙设计,选择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音乐教学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10:七年级美术校园艺术节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的具体内容是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并进行表演活动。

面具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象征,是一种纵贯古今、遍及全球的重要文化现象,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外在形式。我国事面具产生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直到今天它的原型和影子仍然在我国民众心理上、民俗上、文化上和艺术上发挥着作用。

面具的制作和表演是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很好的切入点,因此,本课的编写改变了以往只侧重于面具的制作技法而忽视美术文化学习的做法,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面具的起源、演变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情感态度和审美习惯等,通过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材料特点、人物特征,认识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保护和发展意识。

本课内容可安排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以“收集、交流、欣赏、探究、评价”为主,广泛、深入了解面具文化;第二课时以创作实践为主,根据校园艺术节表演需要,引导学生准备材料、确定方案、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小型模拟表演,为演出做准备。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处理。

教材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第一个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收集各类民俗活动中的面具资料,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

2、能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方法,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3、通过自编自演面具表演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领略面具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体验面具带给人们的乐趣,提升关注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教学方法

直观感受、讨论、欣赏、观察、发现、情景、讲授、演示、比较等

评价要点

1、能否自觉地以艺术的眼光关注并分析具有民族特色的面具。

2、能否运用美术术语对面具作品进行评述。

3、能否按照所学的方法步骤细致地完成面具制作过程。

4、能否联系以往所学的设计内容积极交流。

5、能否积极参与面具表演活动,并体现出对这一古老艺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实物及范作、相关图文资料等。

学具:制作面具的各种纸、胶水、剪刀等工具材料,面具表演用的道具和音乐光盘等。

教学设计示例

第1课时

一、游戏导入

课前让几个学生戴上面具,交换服装,伴着上课铃进教室,其他同学猜其姓名。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起学生探究面具的兴趣。

二、面具知识的介绍

1、引导学生把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师生交流对面具文化的了解。

(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和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面具的造型特点及风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

(4)现代面具的功能。

2、提问:现代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

思考交流:家具装饰、表演、狂欢节、物品的设计等。现代面具是人们去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时常用的装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加深对面具的了解。

三、讲解面具设计的制作方法

按照以下步骤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确定角色——选择材料——设计形象——剪裁部件——拼接组合——添加装饰——调整完成。

四、学生制作面具

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设计与制作。

学生思考:

1、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或对比强烈)

3、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表演角色个性。

五、教学反思

面具的制作和表演是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很好的切入点,因此,本课中我改变了以往只侧重于面具的制作技法而忽视美术文化学习的做法,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面具的起源、演变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情感态度和审美习惯等,通过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材料特点、人物特征,认识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保护和发展意识。

第2课时

1、才艺展示。

分别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本组设计好的节目,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为了使节目更生动,可以考虑分组设计音乐、旁白、服装、道具等。

2、互动点评

发给每人一张评价表,对每组节目给予评价。

3、交流体会

将全班同学的面具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同学评价(从面具及表演两方面)提问: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

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4、教师总结评价。

本课应体现“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应注重学生的探究和体验。另外,在设计面具和表演节目环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的流露及情感的表达。节目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所思所想。

篇11:七年级音乐说课稿锦集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与教材和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所特有的审美功能,做到将基础和基本功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与情感体验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简介:本节课选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民音乐出版社合编版教科书第14册,根据第五单元古典精品——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片段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以贝多芬生平作品欣赏为扩充。

2、课题的作用:对名人的崇拜可以说是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为青少年直接提供了思想言行规范化的模式。在崇拜心理的驱使下,被崇人物的高尚品德,开创意志和献身精神会强烈地影响崇拜者,启示他们该如何对待成功和挫折。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是跨时代的领军人物,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加以概括。他的音乐总是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这对处在人生起跑线上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树立了一个不畏艰难困苦,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为人类和平共融而奋斗的英雄楷模形象。

3、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演唱)贝多芬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步建立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形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善(2)教师通过创设意境、引导启发学生多听、多唱、多思考、多联想达到完整的情感体验。(3)训练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情感和圆润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达到音乐情感体验的较高层次。难点——第三乐句最后一拍与第四乐句连线相加时值;学生通过体验后的情感外化。

三、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本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围绕着学生能达到较高的情感体验。而这种生理与心理的体验过程,必须通过教师在听觉感知、视觉感知、运动感知等方面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欣赏、歌唱等音乐活动中入情入境、声情交融,才能深刻体验音乐的魅力。

1、在听觉感知中体验音乐的情感。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用悦耳动听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作用于人的情感,所运用的声音是有组织的音乐序列,必须依靠听觉感知,发展音乐听觉也是发展一切音乐能力的基础。贝多芬的作品有铿锵激昂、充满力量的《贝多芬第五交响》,也有借景抒怀的《贝多芬第六交响曲》,更有浪漫情怀的《月光奏鸣曲》、《献给爱丽丝》等抒情小品。本节课选用了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片段、《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片段、《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片段、《月光奏鸣曲》、《献给爱丽丝》这些极具表现力的作品是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聆听感受大师的魅力、进而达到一种心灵沟通和共融。更能让学生品尝到一桌丰盛的听觉盛宴。

2、在视觉感知中体验音乐情感

音乐教学领域借助影像画面的视像性、具体性让学生眼观耳闻,产生联想、扩展思维,如身临其境般在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理解音乐情感。在本节课的材料选用上基本上都选用一些视听结合的音频文件,《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片段和《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片段材料选用的是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幻想曲系列,动画的画面配有经典的音乐更能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课的引入部分引用了电影《贝多芬传》中耳聋的一个片段,生动直观的给学生展现了贝多芬面临人生的巨大不幸,进而更加突出了贝多芬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绎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片段,庞大的合唱阵容、配置精良的管弦乐队、精湛的指挥技艺,无不再现这首人类和平颂歌的无穷魅力,让学生感慨不已。

3、在运动感知中体验音乐情感

“从头到脚提供敏感和力量”,小提琴大师梅纽因说在演奏中必须让技巧,情感同运动器官相互协调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才能有效的表达音乐情感,唱歌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技巧和理解能力以后,就要注意调动歌唱中运动感知的情感,运动器官对音乐情绪敏感、调动快,则能将情感活力导向歌喉,使情有所倾,能有所向,在歌唱中注入他内心的狂风暴雨、炽热渴望、活泼的力量和欢乐的情绪等,音乐的传达与运动表情就能在共同的节拍中达到和谐美。声乐教学具有抽象性,对于掌握歌唱表情,呼吸、共鸣等技巧常用微笑、闻花香、含水、叹气来启发,以调整学生歌唱时的运动状态,然后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范唱引导学生将情感投入到歌曲《欢乐颂》情境之中,以调动歌唱时的音乐情感体验,使学生明了“感人之声,莫过于情”的道理。

四、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状态,优选设计最能激发、调动情感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情感的效应。下面介绍本节课所采用的几种方法。

1、“赏乐——入情”法

2、“参与——动情”法

3、“设境——激情”法

五、教学程序

在本课中我从作曲家生平故事入手激趣,接着引导学生在欣赏感受中深化情感体验,最后在歌曲的演唱和对歌曲精神以及作曲家品质的探求中延伸到对身边发生的人和事的看法上,使审美体验得以升华。

1、情感唤起

(1)欣赏贝多芬传记影片失聪片断。(赋予音乐以生命,让学生感动。我用贝多芬双耳失聪的故事感染学生,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由影片的领悟到听音乐的感动,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

(2)讨论讲述贝多芬其人其事。(与音乐教材同步的语文课文有一篇关于贝多芬的文章,同学们根据自己曾经的了解和查找的资料,这个环节万全可以教给学生去展示讨论。这样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进而加深对贝多芬的了解和崇拜。)

2、情感深入

这个环节是通过欣赏贝多芬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去了解不一样的贝多芬,一个才华横溢的贝多芬。

(1)欣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片断(勇敢的贝多芬)。

(2)欣赏《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片断(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渴望的贝多芬)。

(3)欣赏《月光奏鸣曲》、《献给爱丽丝》(浪漫、细腻的贝多芬)。

(4)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片断(拥有崇高理想的贝多芬)。

3、情感的外化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前面的大量的听赏都是为这部分作铺垫,也是对贝多芬精神的探索,同学们通过演唱、讨论等方式把贝多芬作品里的人文精神和当今社会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相联系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实现。

(1)演唱《欢乐颂》(前面提到的情感体验实现的三个途径,最后指出的通过运动感知体验音乐,这个环节就是它的具体体现。同学们经过看影片――讨论讲述――欣赏音乐――演唱作品,这样就能够更好的表现歌曲进而实现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2)展示有关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图片,以及灾后援助情况。

(伊拉克战争、非典、禽流感、印度洋海啸、南亚大地震)。

同学们讨论:世界和平、人类相互关爱的意义?

(3)讲述学校需要帮助同学和热心善良同学帮助他们的故事,说说他们要是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得出贝多芬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时代意义)

(4)再次演绎和平、自由、欢乐的颂歌《欢乐颂》。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作为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1)自主学习能力与意志。

(2)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

(3)围绕学生学习主题的相关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程度。

相关专题 七年级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