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因赛熊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因赛熊”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政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共20篇),欢迎阅读分享。

篇1:高一政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正确认识劳动、就业的意义;②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③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④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析、处理我国就业的现状等资源,使学生分析现实中的就业问题。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择业观;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明确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②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使学生牢固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等精神。③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现实生活热点问题,内容多,学生较为感兴趣,但本课所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了解较少,因此理解本课内容有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挖掘教材,创设情境,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本节课是第五课的结论课,在第二单元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第一框对企业有关问题的学习,这一框分析了劳动者如何就业、创业;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也为第六课投资的选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3、教学难点:①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② 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和程序

4、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式:讨论法、讲授法、情境法和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等

五、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充满变化的时代。时代发展的飞快步伐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脚步。或许,你今天不是劳动者,但总有一天要迈入我国的劳动者队伍行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关注我国的就业形势,关注我国的就业政策,关注我们自身的就业观念,关注我们自身权益的维护。

情景引入:由学生朗读文章《劳动最光荣》,然后说说我们身边的劳动者身影,体会劳动者是最美的。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的意义

教师:劳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文明,创造了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劳动者,所有的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而无贵贱之分,都应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学生思考:如果我们都不劳动,大家想想会怎么样?

2、就业的意义

(1) 宏观(社会角度):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微观(劳动者角度):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

教师: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的就业形势却很严峻。

3、我国的就业形势

(多媒体显示):我国的就业形势(人口总量多,结构不合理,市场不完善,信 息不通畅)

教师:可以看出,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那么,造成我国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原因在哪儿呢?

(多媒体显示):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教师;正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把扩大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那么,我们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呢?

4、解决的途径

(多媒体显示):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党和政府: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如建立现代社保体制;完善再就业培训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改善就业环境。

(设问):那么我们劳动者是不是就完全靠政府呢?

(多媒体显示):劳动者: ①提高自身素质

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5、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创设情境: 模拟招聘会

竞聘岗位

业务主管 (1人,月薪6000)

公务员(2人,月薪4000)

工程师(2人,月薪3500)

营销人员 (6人,500+提成)

车间工人(20人,月薪800)

保洁工(10人,月薪700)

A、统计应聘结果

B、让学生自主分析统计结果,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选择中不正确的想法,并指出就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教师归纳:作为未来的劳动者,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树立适合时代发展的就业、择业观,具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意识,全面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做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劳动者享有的权利(阅读教材44页相关内容)

分组讨论P44探究题:小张的那些权利受到了侵犯?

小张如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1)前提: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的基础)享受权利以履行义务为前提

(2)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的重要依据)

(3)途径:权益受到侵犯时……(维权的途径:协商——〉投诉——〉调解——〉仲裁——〉起诉)

教师:每个劳动者都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应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探究活动:根据本课学习内容,请同学们想想: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我们作为未来的劳动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篇2:《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例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劳动的含义、地位及其对劳动的态度

2.理解就业的意义以及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理解劳动者权利的内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因以及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劳动光荣、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

【学习重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难点: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自主学习】

1、劳动的含义和地位是什么?

2、劳动者的地位是什么?

3、就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5、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6、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合作探究】

李师傅的烦恼

【 失业的烦恼 】

李师傅自从失业以后,一直拿着微薄的救济金在找工作。许多热心人也帮忙给他介绍了不少工作,但是他不是嫌累,工资少,嫌离家远,嫌地位比较低,就是嫌与他那个适用面很窄的技术不对口,因此一直没有找到工作。

(1)李师傅为什么要就业?怎么解决李师傅的烦恼呢?

【 择业的烦恼 】

几个月过去了,朋友终于帮他联系了一家私营机械加工厂,李师傅在做出决定之前想和家人商量一下,全家为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父亲:别人介绍的不可靠,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要靠政府

母亲:不管是什么职业,只要能稳定地干一辈子就行,私营企业可靠吗?

妻子:一定要找与自己专业知识对口,志趣爱好一致的工作

儿子:工作要体面,不能让人看不起

(2)你如何看待各位家庭成员的观点?对你有何启示?

【 就业后的烦恼 】

经过朋友的帮忙,李师傅在这家私营机械厂上班了,但在工厂里,既有刺耳的噪声,又有刺眼的电焊强光。李师傅要求发放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遭到厂长的拒绝。上班后不久,国庆节就到了,可是厂长不但不放假,还不给加班工资。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李师傅一气之下伙同几个工友把厂长痛打了一顿。

(3)李师傅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你知道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还有哪些?

(4)李师傅为什么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5)你赞同李师傅维权的做法吗?请你为李师傅出出主意,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课堂总结 】

学生谈收获。

篇3: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新时代的劳动者》是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生产,围绕的主题是如何理财,而其主体就是生产者(劳动者)。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起着决定作用。劳动者的就业状态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作为未来建设者中学生的创业精神,正确择业观的培养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方针,现实社会中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成为困扰社会的一大症结,如何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从教育的意义上来看,本节课更侧重于德育意义。

2、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在学习品质方面,学习意志水平相对比较低,对初中与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性的适应能力还不强,对于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最感兴趣,所以,根据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自主创业和依法维权的典型案例,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课堂教学以大学生为主线索,从辩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到大学生罗福欢擦鞋行行出状元的典型视频案例带给中学生的启示,再提到许多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到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打工被侵权后如何维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欲望,从而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生成知识,升华情感。

二、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提高辩证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通过课前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课堂讨论,分析情景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有效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树立劳动光荣和劳动平等、行行出状元的观念,自觉提高职业素质。

2、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3、结合乡土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并培养学生立志投身家乡的朴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2、教学难点: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一)用新课程意识指导教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地二次开发教材

1、重新梳理知识体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材分两目:劳动和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根据学情和个人教学特点的需要整合为三部分:劳动光荣、就业(就业的意义、就业的形势、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依法维权(有哪些权利,为什么要维权,如何维权)。

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是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

开发时政资源,融入十七大、两会关于就业等政策,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开发地方资源,结合厦门市市情、集美中学校情,联系厦门特区的影响力献礼十七大,厦门的就业政策,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相关举措,激发学生的爱乡、爱校之情。开发学情资源,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情感出发点,从而找到突破重难点的最优方案。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沟通和合作

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课堂,平等是灵魂,互动是生命,开放是活水,生成是归宿。在新课程背景下,使“活动内容化,内容活动化”,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变知识的“容器”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知识的建构主体。

选好研究性学习的角度,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

把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课《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整合到《新时代的劳动者》一框来,关键是选好角度,角度宜小不宜大,切入点不宜高,考虑学情和实际,我选择了部分学生已经研究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因为它因小见大浓缩了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种种因素,这样的研究性既有一定深度又有新意。课堂上学生代表用自制的漂亮课件展示一下抓住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看完由学生自己谈感受,提出问题,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为问题的生成和解决创造平台。

通过讨论法提高小组合作的参与度、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我精心选取大学生罗福欢接受“面对面”记者王志的采访视频(精心剪辑4分钟),深入挖掘一个案例突出教学重点,预设抛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因为案例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肯说、爱说、会说,并在讨论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注意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加以延伸和拓展,形成课堂的高潮和亮点。

(三)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有人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两的参与重于一吨的说教”可见,单靠教师的说教,德育是苍白无力的。要让思想政治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或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领悟,只有当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为学生心中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本框题容量大但更侧重于德育意义,可以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略讲劳动的含义和意义,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热爱劳动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值日生工作、电教设备管理和班级钥匙管理工作、自觉参与家务劳动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材通俗易懂,所以考虑采用大学生罗福欢视频,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给学生思想以洗礼,因为也许多年以后,学生忘记了老师、忘记了知识、但某个经典案例却能影响他的一生。当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引导学生选择职业理想要从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出发,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仍是当前就业的主流。

(四)布置实践性、探索性作业,实现教学时空的开放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主要教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归纳法

主要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总结反思法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

(一)歌曲《走进新时代》和图文并茂的时政演讲导入新课

1、学生代表上台时政演讲:献礼十七大厦门影响力和劳模图片,背景音乐《走进新时代》

2、教师播放一组课件让学生视野从中国放眼世界,欣赏古今中外美丽、雄伟、壮观的建筑物,让学生深切感受劳动者的伟大,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3、学生联系实际谈谈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劳动习惯,就业与劳动的关系如何?就业的意义?

设计意图:艺术魅力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以优美的歌声,拨动学生的情弦,引导学生在感触厦门成就和劳模的贡献中导出劳动和就业的意义,懂得就业是参加劳动的主要途径,认识光荣属于劳动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劳动光荣和劳动平等的思想,适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

(二)教学互动,合作探究,视频案例,突出重点

(过渡)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1、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厦门的技工荒。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辩论:解决就业问题靠政府还是个人(由于时间关系,可以让学生充分准备放到课外辩论)

设计意图:培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对就业形势辩证分析能力,演讲和辩论的胆量、勇气及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2、多媒体课件:十七大就业政策和厦门具体的就业政策。

学生分析归纳:国家角度如何解决就业难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十七大培养学生政治敏锐性,并通过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视频案例:新时代大学生罗福欢擦鞋行行出状元接受“面对面”记者王志专访的45分钟录像精选剪辑了4分钟与教材相关的内容。

学生分组探究:(1)罗福欢树立了怎样的择业观?对我们中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何启迪?(2)罗福欢创业成功秘诀是什么?从他身上体现了创业成功者的哪些素质。(3)、谈谈你的职业理想。

设计意图:选取切合学生实际的案例,给学生思想以洗礼,突出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择业观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当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引导学生选择职业理想要从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出发,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仍是当前就业的主流,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走进生活,学以致用,正反案例教学,突破难点

(过渡)相信有了自身素质的提高,正确择业观的树立,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未来劳动者的路一定越走越宽,但找到工作后并非一帆风顺,如果被侵权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案例教学法

【正面案例】 麦当劳打工的大二学生阿玲投诉电话引起蝴蝶效应。

“政府规定兼职工每小时有7.5元工资,麦当劳却只发4元工资” “每天至少要工作六七小时,有时甚至长达10小时,连续工作4小时,餐厅才安排15分钟的休息,而这段时间包括吃饭等,就是这短暂的15分钟,餐厅还规定那是‘没有工资的’”! “每时每刻都不能停下来,连走路都要奔跑着,我被麦当劳赤裸裸剥削”。“公司还拒绝为我们买工伤保险。

【反面案例】 18岁进城的农民工王余斌讨薪未果,连杀4人,伤一人,被一审判死刑,法律界发出了“枪下留人的声音”。

【分组探究】

A、阿玲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为什么同样经历的大学生们选择了沉默?

B、维护劳动者权益有何意义?请你帮阿玲想想应该怎么办?

C、正反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2、情景分析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在中国开设的餐厅共达3000余家,聘用的中国劳工达20万人,其中大多是非全日制工人(钟点工)。业内人士估计,该三家快餐企业所聘用的劳工中,大约有80%约160000人是非全日制工。记者粗略计算,如果非全日制工每人每小时少发1元钱,按每人每天工作5小时,每月工作21天计算,一年下来,这三家餐厅企业每年至少少发中国劳工约2亿元之巨,如果以每小时少发2元钱计,则为4亿余元,而这比三家企业全年向中国交的税还多。

地方资源:厦门是最受外来员工欢迎的城市,在维权方面有一套“厦门模式”。(具体政策略)

学生分析归纳: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个人、企业、国家角度)

设计意图:选取大学生到洋快餐打工维权案例,和结合厦门地方资源,让政治课走进生活,通过“生活-探究-理论-生活”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乐于探究,参与学习,从而达成目标,正反案例对比,更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通过情景分析激活学生思维,并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给出关键词,学生自主构建,培养对知识点的宏观把握。

(五)课堂评价

你上了这节课,对所学内容有何感想呢?写一段话概括一下吧!发送到老师邮箱。

教师还可以设计教师课堂教学状态评价表和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评价表,让学生课后完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认同感,有助于师生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提升学科效率和魅力。

(六)课后作业

体现新课改理念:开放性、实践性、多样化、人文化,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课后探究题(可选题):

模拟撰写《个人求职信》。

假如你是一位农民工(企业经营者),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拟定劳动用工合同。

(七)在刘欢歌曲《从头再来》中结束

新课改反思:

课时紧、课堂容量大,如何大胆对教材和备课资源进行“取与舍”,关键在于对课标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活学生思维,关键在于课前做足预设,才能有课堂生成的精彩。

激发兴趣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结课时的知识网络体系必不可少,重难点须让学生明了。

教学手段的选择,多媒体的运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单元探究课如何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探索。

新课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努力做得“底部宽厚,中部坚挺,顶部开花”,平时要注重教学资源的积累。

著名基础教育学者叶澜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标下的政治教案不应只是教师手中一成不变的一纸空文,应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让思想政治融入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在互动探究中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发展,这样我们的课堂将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我们的一案多课也将在重复中充满挑战和创新。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主导) 学生活动(主体) 设计意图
歌曲《走进新时代》和厦门图片展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在感触厦门成就中导出劳动和就业的意义,认识光荣属于劳动者。 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献礼十七大厦门影响力和劳模图片,背景音乐《走进新时代》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劳动光荣和劳动平等的思想,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一边根据学生的归纳进行板书

3、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辩论解决就业问题要靠政府还是个人

1、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0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厦门的技工荒

2、学生分正反两方辩论

培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对就业形势辩证思维和分析能力,演讲辩论的胆量、勇气及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新时代大学生罗福欢视频案例

(突出重点)

1、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青年人应树立什么样的择业观

2、结合十七大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3、点评归纳:个人职业理想必须从社会和个人实际出发

4、板书

学生小组讨论

1、罗福欢案例给青年学子的启示

2、如何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准备

选取切合学生实际的案例,给学生思想以洗礼,突出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

结合十七大培养学生政治敏锐性

新时代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厦门是最受外来员工欢迎的城市,在这方面有一套“厦门模式”。

(突破难点)

1、列举法律规定、厦门的有关部门政策和劳动纠纷案例层层设疑诱导学生思考,激活思维。

2、板书

1、阅读课本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2、为政府出谋划策

3、学生讨论:该如何维权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维权意识。

教师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新时代未来的劳动者要做好哪些准备?

在刘欢歌曲《从头再来》中结束

布置课后探究题(可选题)

1、模拟撰写《个人求职信》

2、假如你是一位农民工(企业经营者),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拟定劳动用工合同

3、掌握求职知识与技巧,准备小品表演《招聘会》

学生课后探究 新课改理念:开放性、实践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新课程教学要求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原则。在教法上,本节课我采取小组讨论与讲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计现实生活中精彩的情境,(选取素材贴近生活)由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通过观念的冲突、判断、思考深化学生的认识,教师及时给予引领。同时,在讲授本节重、难点时我坚持将练习贯穿在其中,培养了学生收集有效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新教材特点是淡化知识体系,但总体上坚持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上,本课知识涉及劳动、就业、维权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从表面上看,劳动并不是一个重点,就业和维权所占篇幅更大,知识看似零散,但始终以劳动作为教学主线整合教材内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材料、案例等情境,将就业压力、就业观、政府行为、劳动者维权有机结合,使课堂具有了内在的逻辑性,符合高一学生的思维水平。

(3)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把思想教育和学生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教学认识过程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其间渗透有情绪、情感、意志、信念、价值观等强烈的主体性因素。高一学生逻辑思维得到迅速的发展,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情感意志等不断发展变化和成熟。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营造政治课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当然,我认为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改进的有以下几点:

(1)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待进一步培养。本节课中关于解决就业问题和劳动者维权的途径可以由学生来探讨,把课堂交给学生。

(2)情景的设置有待进一步提高。创设问题情景目的要更加明确,这不仅可激疑启思,活跃思维,而且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要善于发现课堂生成性资源。著名基础教育学者叶澜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在教学互动探究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4)语言的表述有待进一步规范,不宜过分地口语化,也不宜罗嗦,要讲究精练。此外,课堂上要适当走动,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

篇4:《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高中学生学习能力有限,我们的学生在各方面,包括基础知识、学习习惯、都较差,因此,老师在上课时,尽量用浅显易懂的事例,贴近身边的教学案例,以最大程度调动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劳动、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理解:正确认识劳动的权利与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运用: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有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能够解释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就业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进一步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而努力。

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教学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教学方法启发思考 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体验探究法。

课前准备师生到校门口调查修鞋师傅的相关情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1、让学生分小组谈一下对门前修鞋师傅的了解和认识,并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2、引入新课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了解一下关于劳动、就业以及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问题。 二、共同学习

1、劳动和就业

老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劳动?劳动有什么作用?

(1)劳动的含义

(2)劳动的作用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师适时引导,归纳总结。 ①从个人角度:取得收入、获得报酬、谋生手段。

②从国家和社会角度: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老师:就业作为参加劳动的方式,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3)就业的意义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2页第一自然段 ①对国家和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对劳动者个人来说: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师:就业是民生之本,要生存就必须就业

(4)严峻就业形势的主要表现:

①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总量矛盾)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结构性矛盾)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教师过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呢?有人认为要靠政府,有人认为完全靠劳动者自己。你认为呢?

(5)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和评价教材p42漫画中的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在哪里,误区何在?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什么启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引导、点评) 教师归纳:就业问题的解决要靠政府,但更应该靠我们劳动者自己的努力。

①党和政府在解决就业再就业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其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创造、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条件与环境。

②作为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切实增强自身素质。 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教师过渡:劳动者走上了工作岗位后,就会面临着实现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纠纷时有发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经常会受到侵犯,大家看,小张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2、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学生活动:分析教材44页案例 (小组讨论)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阅读教材p44前两段回答问题: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益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过渡:那么怎样才能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学生进一步分析案例,为小张支招。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

(3)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①对劳动者自身来说

A 要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B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

C 要增强权利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教师引导: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仅仅是劳动者自身的事情吗?

思考:党和政府以及用人单位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应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②对国家来说

A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B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对企业来说 企业经营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做到依法经营,自觉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四)课堂总结,当堂练习检测。

九、板书设计

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劳动与就业

1、劳动的意义

个人的角度

国家的角度

人类社会的角度

2 、就业的意义

个人的角度

国家的角度

人类社会的角度

3 、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

二、维护劳动者权益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有哪些

篇5:关于政治教案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劳动光荣、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理解:正确认识劳动的权利与意义,理解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运用: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就业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进一步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教学难点 ,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公司的含义及类型

2、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切入本框话题。

教师: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了解一下关于劳动、就业以及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劳动和就业

过渡: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劳动?劳动有什么作用?

(1)劳动的含义

(2)劳动的作用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师适时引导,提示角度,归纳总结。

①从个人角度:取得收入、获得报酬、谋生手段。

②从国家和社会角度: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多媒体展示刘少奇接见时传祥以及八荣八耻的图片,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劳动光荣,自觉树立劳动平等,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

过渡:就业作为参加劳动的方式,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3)就业的意义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2页第一自然段

①对国家和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对劳动者个人来说: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师过渡:就业是民生之本,要生存就必须就业.那么,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呢?作为未来劳动者,我们有必要来感受一下.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就业形势的严峻)

(4)严峻就业形势的主要表现:

①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总量矛盾)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结构性矛盾)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教师过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呢?有人认为要靠政府,有人认为完全靠劳动者自己。(多媒体展示漫画)你认为呢?

(5)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和评价教材p42漫画中的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在哪里,误区何在?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什么启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引导、点评)

教师归纳:就业问题的解决要靠政府,但更应该靠我们劳动者自己的努力。

①党和政府在解决就业再就业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其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创造、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条件与环境。

②作为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切实增强自身素质。

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在体会和感悟中自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教师过渡:劳动者走上了工作岗位后,就会面临着实现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纠纷时有发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经常会受到侵犯,这不,小张就遇到了这档子事。

2、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多媒体显示教材p44上的案例及问题)

学生活动:分析案例 (自主学习,围绕案例交流看法、回答问题)

(多媒体展示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封面。该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各种权利)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阅读教材p44前两段回答问题: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益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过渡:那么怎样才能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学生进一步分析案例,为小张支招。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

(3)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①对劳动者自身来说

A 要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B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

C 要增强权利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多媒体展示劳动者维权的合法途径)

教师设疑过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仅仅是劳动者自身的事情吗?

思考:党和政府以及用人单位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应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②对国家来说

A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B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对企业来说

企业经营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做到依法经营,自觉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课后小结

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环环设问,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学生思考问题,探寻问题的答案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后习题

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作为未来的劳动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现在的你该为未来的就业做哪些准备?

篇6:关于政治教案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政治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eq oac(○,1) 学生分组通过网络收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自主创业和依法维权的典型案例,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课堂教学以大学生就业为主线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欲望,从而积极参与论、探究、生成知识,升华情感

eq oac(○,2) 利用学案预习“劳动和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初步把握本科的大体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师的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收集有关我国劳动者就业和劳动者维权的典型案例并制作PPT,课前预习熟悉本节学案。 二、教学课题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2.6“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的要求。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五课的结论课,在第二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框围绕“新时代的劳动者”展开,分两目:第一目劳动和就业,介绍劳动和就业的问题明确劳动的地位和意义,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就业的意义与作用,明确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方针和途径,树立正 确的就业择业观。第二目: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介绍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问题,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明确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者的内在联系是:从劳动的地位与意义及就业的意义与作用,引出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劳动者应树立的正确就业择业观,进而引导人们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问题探究法,设置悬念,启发思考;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体验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板书】新时代的劳动者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幅劳动者工作的图片:

然后猜猜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多媒体展示)

学生回答(略)

师:你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请谈谈你的职业规划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无论是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是新时代的劳动者。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课。

推进新课

师:劳动者要进行劳动,那什么是劳动,劳动有何重要的意义?

生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生2:从劳动者角度:取得收入、获得报酬、谋生的手段;从国家和社会角度: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多媒体展示受了表彰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

学生讨论(略)

师总结:受了表彰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不胜枚举。他们都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不同行业 之中,从事多种形态的劳动。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虽然他们的分工不同,但地位平等,因此,他们都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所以我们说——光荣属于劳动者。

(过渡语)要做光荣的劳动者首先要解决就业问题。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多媒体展示)看完后共同探究就业的问题。

小张是09届浙江某大学旅游管理系的学生,大四即将毕业的他,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找工作。大四上学期末,在会展中心举行了一场普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那天早上很冷,可是才7点钟,父母就不断的催促他起床 ,小张边穿衣服边抱怨着:人啊,为什么一定要就业呢?

思考:请你来帮助小张解决心中的疑惑

学生分组回答(略)

教师总结:

劳动者角度: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角度: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过渡语)就业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请同学们通过一个视频 ,

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就业形势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张刚进会展中心大门,此时才8点钟,可是里面已经是人山人海,几乎所有展台都被挤的水泄不通,此时此刻,看到这架势,小张才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截至底,我国人口总数为13.35亿,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其中劳动力数量为7.8亿

另据了解,我国将有2400万新增劳动力,社会所能提供的新的岗位预计只有1200万个

调查显示: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浙江等地却存在较为严重的“技工荒”,“十万元年薪还招不到一个高级技工”的现象屡见不鲜。受传统思想影响,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偏见,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职业技术类比例只有38%。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重理论轻实践”。

小张正为就业遇到金融危机而忿忿不平的时候,突然碰到了来自青海的校友小王,“别抱怨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的家乡是山沟里的一个小村庄,基础设施极其不完善,通讯困难,连人才市场都没有,更别说举行这样大型的招聘会了,就算知道了哪个企业招人,都不知道上哪递简历去……”

生1:资料表明我们的就业形势很严峻。

生2: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过渡语)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小张工作迟迟未落实,全家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请六位同学上台表演这个小品。请大家带着小张家人观念合理与否的问题来观看,希望能通过这个小品帮助大家找到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请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上台。

篇7:关于政治教案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国家重视就业的原因及如何解决就业;劳动者的权利及如何依法维权。

2、能力目标: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培养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 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通过上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创办公司以及如何去经营好公司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当然,不论企业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板书)

第二节 新时代的劳动者(板书)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的含义和意义

通过引入几句关于劳动的句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什么是劳动?劳动有什么意义?

(展示)(1)劳动的含义 (2)劳动的意义

2、就业

情境(一)小张是09届山东某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大四即将毕业的他,梦想成为的网络工程师。大四上学期末,在会展中心举行了一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那天早上很冷,可是才7点钟,父母就不断的催促他起床 ,小张边穿衣服边抱怨着:人啊,为什么一定要就业呢?

问题:人啊,为什么一定要就业呢?请你来帮助小张解决心中的疑惑

(展示)(1)就业的意义(从劳动者和社会两个角度思考)

探究:工作为什么这般难找?

1、小张刚进会展中心大门,此时才8点钟,可是里面已经是人山人海,几乎所有展台都被挤的水泄不通,此时此刻,看到这架势,小张才体会如今的工作真是不太好找啊。

(展示)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2、小张正为就业遇到困难而郁闷不已的时候,突然碰到了来自青海的校友小王,“哥们,别抱怨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的家乡是山沟里的一个小村庄,基础设施极其不完善,通讯困难,连人才市场都没有,更别说举行这样大型的招聘会了,就算知道了哪个企业招人,都不知道上哪递简历去……”

(展示)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2、和小王道别后,小张继续寻找工作,突然间,他发现有个别展台前非常冷清,原来是某汽车品牌4S店正在招人,招聘方很着急,“我们急需高级销售、高级汽修等员工,这样的人才太少了,维修配件经理、维修站服务经理等新型岗位,工资高、待遇好,但能胜任的人才寥寥无几”。小张这才明白,原来,不一定是有人没活干,原来还有很多活没人有能力干。

(展示)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3、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措施

(1)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通过面试中常见的四个问题来总结出劳动者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2)党和政府(老师采用教授法讲授)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情境(二)小张的母亲病了,他向单位提出休假探亲,单位以他在本地为由,不批探亲假;小张工作的工厂既有刺耳的噪音,又有刺眼的电焊强光,工人向工厂要求发放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遭到厂长拒绝;单位只给资格老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小张等不在其中。

问题:1、小张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2、你认为小张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示)1、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内容

2、权益的维护(国家、企业、劳动者)

课后小结

本课小结:以板书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作为小结

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开盘价达到92.7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36.32%。下列符合阿里巴巴集团公司规范的是( )

A.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B.公司全部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

C.公司财务状况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D.股东以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2.208月20日,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组织、59家民企联合发起的首家国字号民营投资 “航母”——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民投)在沪揭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民投的成立是工商联通过宏观调控整合资源,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 ②中民投的成立有利于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③中民投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④中民投公司的股东会会议由股东以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三条小狼狗能吃掉一匹大斑马,秘诀在于分工明确、合作紧密,优势在于产业集中和竞争,在于专业化和协作,在于体制和机制创新,这种经济活动模式被称为“小狗经济”。“小狗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有( )

①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兼并和重组,实现强强联合 ②努力搭建企业信息沟通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分工协作 ③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倡导生产专业化 ④中小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有助于繁荣市场,解决就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欧美的改良版“Ospop”解放鞋,在保持我国本土解放鞋的胶头、帆布鞋帮和“工”字的同时,对鞋子的制作原料、外观乃至颜色作了改良,解决了本土解放鞋透气性差、橡胶味浓、颜色单一的弊端。售价高达76美元一双,是我国出口鞋平均价格的25倍。“Ospop”解放鞋的热销启示企业( )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低价优势 ②加强品牌建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③调整经营理念,关注产品设计细节 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苹果公司已经成为全球令人艳羡的科技公司,而14年前,苹果还处于破产的边缘。苹果最初只是一家生产电脑的公司,而乔布斯决定变革原始的商业规划,要改变这种单一化。后来,苹果MP3、iphone、ipad等相继问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对企业的启示是( )

A.掌握最新科技 B.创新管理模式

C.制定正确经营战略 D.面向市场组织生产

6.年9月,恒大粮油、恒大乳业、恒大畜牧等三大产业启动,打造“放心食品”民族品牌,昭示着恒大正在加速其多元化拓展进程。从民生住宅、民生体育文化到矿泉水、粮油,恒大打造的民生工程全产业链已初步成型,将开创全球产业新格局。恒大采取的新举措,旨在( )

①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②通过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良好信誉和形象 ③通过战略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

④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14年9月4日,爆出的台湾“地沟油”事件持续发酵,台湾老字号味全集团、烘焙业连锁大腕85度C等涉事台企损失过亿。这一事件启示我们( )

①企业应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经营的直接目的 ②企业应保证产品质量,开展正当竞争 ③要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④要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8.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mr li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保就业是政府重要职责,也是区间调控必须确保的民生“下限”。会议确定将适时发布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使宏观经济决策更加“心中有数”。政府保就业( )

①是为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②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③能更好地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 ④有利于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社会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绵阳模拟)2014年中秋节,一些商家推出“会说话的月饼”——送礼人拍摄录制中秋祝福视频,转为二维码,商家将其印制在包装盒上。亲友收到月饼后,扫描二维码即能观看视频。这种个性定制月饼模式有利于企业( )

①发挥自身优势,降低经营成本 ②融入科技元素,大幅提升价格 ③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需求 ④依靠新颖设计,形成竞争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5·湖南长郡中学)目前,我国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突出、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缺乏竞争新优势等诸多困难,亟需转型升级。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快转型升级( )

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②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收购步伐 ③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 ④调整产业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1.“裸辞”是当前中国职场的一个流行语,即还没找好下家就辞职。专家认为,“裸辞”者往往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缺乏毅力和耐心;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提供有保障的薪金和建立员工职业成长体系,员工没有归属感。这位专家的观点是要求( )

A.劳动者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就业

B.劳动者坚持自主创业,减少就业竞争压力

C.劳动者加强职业规划,用人单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用人单位满足劳动者提出的各种利益诉求

12.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720多万人,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有的大学生受“非大企业不去”“小企业没前途”等思想影响,这些思想对他们的求职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表明( )

A.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B.国家应通过税收减免等手段支持自主创业

C.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职业平等观

D.大学生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

二、非选择题

13.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信息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据工信部测算,我国信息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3%,预计到信息消费占GDP的比重将会超过4.5%。12月4日,工信部宣布,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标志我国移动通信技术正式步入“4G时代”。互联网与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融合,促进电子商务规模持续高速扩张,孕育着中国的“新经济”。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网络企业怎样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答 案

1.选B 阿里巴巴集团属于股份有限公司,B符合题意。A、C、D三项属于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

2.选C 宏观调控的主体是政府,工商联不属于政府部门,①错误;以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

3.选C“秘诀在于分工明确、合作紧密,优势在于产业集中和竞争,在于专业化和协作,在于体制和机制创新”启示我们要促进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及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倡导生产专业化,②③符合题意。①与题意不符,④表述错误。

4.选C“发挥低价优势”与题干材料不符,①不选;题干材料并未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④不选。②③符合题意。

5.选C 从产品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体现了苹果公司经营战略的转变,A、B、D不符合题意。

6.选B 打造“放心食品”民族品牌,表明②;“恒大打造的民生工程全产业链已初步成型,将开创全球产业新格局”表明恒大通过战略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③当选。材料未体现①④。

7.选A 企业以营利为经营的直接目的,①错误;材料中的相关企业无视产品质量、进行不正当竞争、缺乏诚信经营,是遭受重大损失的原因,③与题意不符,②④切合题意。

8.选D 政府保就业的目的不是为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而是能更好地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社会价值,③④当选。

9.选D 个性定制月饼模式和降低经营成本、大幅提升价格等无必然联系,①②不选;③④是其积极作用,当选。

10.选A 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收购步伐不能解决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一系列困难,②不选;调整产业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企业,④不选。①③符合题意。

11.选C 专家的观点是在强调劳动者应加强职业规划,用人单位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C正确;A与专家观点不符;B说法错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然的,材料也不涉及自主创业的问题;D说法错误,用人单位只能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满足劳动者提出的各种利益诉求。liuxue86.com

12.选C“非大企业不去”“小企业没前途”等思想是缺乏职业平等观的表现,C当选;题干材料不能体现A、B,D项说法绝对化,错误。

13.解析:本题考查企业成功经营的措施等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从经营战略、竞争优势、企业联合、调结构转方式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抓住信息消费快速增长和国家信息化机遇期,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加速发展。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3)深化与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合作,通过企业间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依靠互联网技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的新型信息化道路。

(5)充分利用国家加速推进信息化、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速发展。

篇8:《新时代的劳动者》优秀教学设计

《新时代的劳动者》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劳动、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2)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作用与意义;理解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的问题:应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能力目标

综合本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从小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而努力。

(2)使学生开始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课标的基本要求: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显示招聘会的几张照片)大学校园招聘会的情境:招聘会现场人头涌动,著名的招聘单位的摊位前,排出了几列10多米长的队列,为投一份简历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

师:如果是你到这次招聘会现场去求职投表,你会怎么选择招聘单位呢?

生:

师: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职业选择与择业的考虑,不过我们看照片上的这种情况,个个都想挤进著名单位,这种就业观念能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呢?怎样才能做好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呢?作为一个未来的劳动者,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如何做好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

(多媒体课件显示“如何做好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

二、劳动与就业

1、劳动的意义

师:说到劳动者,当然就离不开劳动。从幼儿园的时候,你们的老师就告诉你们从小就要热爱劳动,那我们先一起来回顾儿时的时光——(课件显示儿歌“劳动最光荣”的歌词,欣赏歌曲)这是我们儿时就知道的,“劳动最光荣”,那么,请大家说说,为什么劳动最光荣呢,劳动有什么意义?

(课件显示“劳动的意义”标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生: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对于个人而言,劳动是个人取得收入、获得生存的谋生手段。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广大劳动者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中,从事各种各样的具体生产活动从而获得生存的基础。

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我国劳动者虽然分工不同,但是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都应该受到承认和尊重。第三,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人类生产出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劳动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创造了文明,促进人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所以,光荣属于劳动者。

师:劳动是光荣的,人人都要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人们就业就是参加劳动的主要方式,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就业呢,分析了劳动的意义,我们再来看就业的意义。

2、就业的意义

生:

(1)个人: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使劳动力不断发展(再生产),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人生价值,提高人的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国家:就业是民生之本,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劳动就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3)社会: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

师:就业的意义非常重大,大家达到一定年龄时,就要参加就业。参加就业,就要了解我国的就业形势。那么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如何呢,劳动者能否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呢?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哪位同学就你所知的情况来谈一下?

生:

(课件显示中国当前就业形势)

师:(过渡)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从而使就业问题的解决非常繁重和紧迫。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我国严重的就业问题呢?要靠谁来解决呢?

我们的同学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主要靠个人转变就业观念,一种认为主要靠党和政府帮忙。两边的同学还争论不休呢,现在,我们就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一起来讨论。

(课件显示讨论题“解决就业问题主要靠谁?”)请持观点一的同学先来发言。

(学生讨论)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精彩,都讲得有理有据,不过,我们从他们的发言中我们了解到,其实要解决国家的就业问题,既要靠党和国家为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的环境,更要靠个人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课本P49第一段)

对于劳动者个人而言,要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必须自觉地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综合几位同学刚才的发言,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课件显示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讲到这里,那么大家身边有没有一些典型的就业的例子呢?

生: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个特殊人物。

(课件显示许振超照片,接着放映介绍许振超的视频短篇)

师:大家说说,许振超特殊在哪里,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些什么?

生:

师:作为一个普通的`吊车司机,只有初中文凭,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却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靠的是什么?他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工作的技术水平,最终多次刷新码头装卸的世界记录。……下面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个人,一个有大学文凭却去街边干擦鞋的人。

(课件显示罗福欢的照片)

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工厂的罗福欢在深入市场调研后发现,高档鞋擦洗业有巨大的市场。于是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职,在成都市干起擦鞋的营生。

为了擦好鞋,罗福欢认真研究各种高档鞋的产地、工艺等特点,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擦洗高档皮鞋的独特工艺。他的收费比一般鞋摊贵5倍以上,但许多人仍纷纷慕名找他擦洗皮鞋。罗福欢的鞋擦出了名堂。,他告别擦鞋摊,在成都开设“罗记擦鞋店”。如今,“罗记擦鞋店”已注册商标,在全国拥有80多家加盟店。(显示罗福欢的擦鞋店照片)听了罗福欢的故事,大家有何感想呢?

生:

师: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是只有现成的单位能给我们工作的岗位,自己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自主择业。

师:那么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劳动者个人如果能不断努力,就业观念与技能与时俱进,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我国的就业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而劳动者走上了就业岗位后,会跟他的就业单位和有关单位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时有劳动纠纷发生,这些纠纷要么是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要么是劳动者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那么,为了避免发生更多劳动纠纷的,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权利,我们必须了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以及劳动者维权的正确途径。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课件显示案例)

师:大家认为小张的厂长这样做合法吗?为什么?

生:

师:该厂厂长的做法是不合法的。他擅自延长职工的工作时间,又不发给加班工资,侵犯了劳动者依法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这是由《劳动法》第三条规定的。(课件显示标题“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看课本P51第一段,了解劳动者的权利,教师简单介绍《劳动法》:1994年7月5日通过,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师:劳动者是否是完全无条件地享受这些权利呢?不是,享受权利必须以履行义务为前提。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P51第二段第二句话)(课件显示《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义务)

师:了解了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我们也知道了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那么,怎样才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呢?请大家一起来观看下面这个案例,大家要注意案例中的农民工为什么讨不到工资。(观看视频片断“农民工”)

生:

师:大家说说,这些农民工讨不到工钱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啊?“没有单据,也没有劳动协议”,对了,他所说的“劳动协议”就是劳动合同,没有劳动合同,口说无凭啊。

从这件事中我们要吸取教训,为用人单位劳动前一定要跟他们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签订,更多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不过劳动合同只是为我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重要的依据,但并不是有了劳动合同就能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中,仍然有些人会为了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去侵犯他人的权利。那么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能用什么手段去解决问题呢?

前几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大家看看,这些人的做法对不对。(显示重庆晚报报道:为追款而堵路)

师:大家说,这些劳动工人堵路是维护权利的正确途径吗?为什么?

生:

师:对了,不是。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能破坏社会秩序,不能采用过激的、非法的手段。但是,如果忍气吞声呢,好不好啊?

生:

师:(小结)权利受到侵犯时,既不可以采用过激的手段,更不能采用非法手段,同时,也不能忍气吞声,这样既损害自己的合法权益,又会助长那些不法分子继续侵犯劳动者的权利。其实他们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课件显示维权的正确途径)

课堂小结

师:(课件显示本课知识小结)好了,这节课到此我们主要了解了劳动和就业的意义;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通过辩论,我们知道了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依靠劳动者个人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了解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明确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正确途径。今天大家的收获可不少呀。好了,下面大家一起来看两道选择题,巩固一下知识。

(课件显示选择题,全班一起做选择题巩固新课)

新课结束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把今天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写出一份报告《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劳动者》。

篇9:劳动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各行业劳动者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各行业的劳动者是平等的。

能力目标:能够清楚地认识并抵制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理解劳动光荣、劳动者可敬的道理。

情感目标:尊重劳动者,树立劳动平等的劳动观,培养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劳动者可敬”是本课教学重点。只有使学生认识到劳动者可敬,才能树立“尊重劳动者光荣,鄙视劳动者可耻”的思想。

“劳动不分贵贱”是本课的难点。虽然各行业的劳动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作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劳动者分工的不同而导致收入、工作环境的差别等各方面原因,使得部分学生容易对劳动的平等性产生疑问。

三、教学准备

1、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缺乏劳动实践与社会的了解,因而对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作用还不可能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对于劳动付出与收获的关系还认识不足,对一些收入教低,但还需要付出较多劳动和艰苦劳动的现象难以理解。另外,不热爱劳动、不尊重劳动者、好逸恶劳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2、物质资料准备

教师搜集不同行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共同回味: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面

教师引导:大家还记得20北京奥运会开幕的那个夜晚吗?相信那些精彩的场面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的,不过,我们早欣赏这些精彩瞬间的同时,是否想到什么?

多媒体课件展示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册。

教师让学生观看完相册以后,感受每个精彩场面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教学环节一、共同观察:身边的劳动者———引领学生观察、体验生活

多媒体展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生观察后说说这些劳动者给我们生活提供了哪些方便。

请同学们列举身边的劳动者,说说他们的贡献。

教师提问:用一个词形容这些劳动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结:他们是物质生活和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源泉。

多媒体展示:

(1)清晨的清洁工人__整洁的城市环境

(2)上学路上的公交车司机—快捷的交通方便

(3)建筑工人__方便的生活设施

(4)餐厅服务员__健康丰富的事物

(5)教师__知识的提高

(6)演员__多彩的精神享受

教学环节二、劳动状元榜

1.教师:我们可以把劳动者大体分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让我们来看看大家了解的各领域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哪些,他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

2.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劳动模范,制作自己的“劳动状元榜”。让学生懂得,各行各业优秀劳动者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提出的贡献,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教学环节三、劳动的贵与贱

1.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看到在“劳动状元榜”中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说明任何行业都可以出解出杰出人物。我们也经常说,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由于不同的劳动者在收入等方面享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因此,不少人还是存在不平等的思想。下面的事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点。

2.呈现案例。

有一家报社举办了百名中学生“暑期一日”社会实践活动,咨询和报名的中学生十分踊跃。其中在必胜客实践的“我到名店做比萨”和到农科院实践的“我是克隆植物的新农民”两组,50人的名额在活动启事登出的第二天便已爆满。可与此同时,“我当一天清洁工”小组直到实践活动的前一天,也仅有5名学生报名,活动当天,当环卫保洁队派来了5名最好的保洁队员,开着5辆保洁车欢迎小队员们的时候,他们看到只剩下一名队员。

3.学生谈对上述新闻的感想。结合流弊谈谈这种思想的严重后果。

4.教师总结:有很多人看不起农民,也有很多人看不起工人。但是,我们看看我们中午吃的饭、回家时乘公交车等,都是这些常被人忽略甚至被人“看不起”的工人和农民的劳动成果。崇拜甚至迷信一些劳动者,看不起另一些劳动者,这种思想本身就不是现代社会所应具有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我们不尊重工人和农民,也许将来我们自己就会成为其中的一员,那时候,我们才会渴望自己得到尊重,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所以,只有人人都尊重劳动者——不管他的劳动是干什么的,我们每个人才会受到尊重。这是社会的常见现象,让学生了解社会流弊,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观念。懂得在当今社会,任何行业的劳动都可以让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取得好成绩。

强调尊重劳动者的事每个人应该持的态度,尊重劳动者就是尊重我们自己,懂得歧视本身是健康的心态,是需要彻底铲除的封建思想。

总结1.学生判断下面的论断的正确性。

(1)张三的爷爷是老科学家,为国家的原子弹研制做出过重要贡献,所以要受到同学们的尊重;李四的爷爷是个普通农民,在农村干了一辈子,所以不必受到同学们的尊重。( )

(2)王五的妈妈是某医院的院长,所以王五在学校整天“我妈长、我妈短的”生怕同学们不知道他妈是谁;刘七的爸爸是个修理工人,每次到学校参加家长会,刘七总是很不好意思。( )

2.教师总结:劳动者都是美的,所有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尊重。

教学环节四:共同反思是自己否尊重劳动者

学生阅读教材93页第一段,检查自己在日常生活重有的言行举止,看看自己有没有轻视劳动、鄙视劳动者的思想和行为。如果有,想办法改正。

课堂练习:

一些同学聊天时,遇到了下面的情况,请你用今天学习的观点帮助他们:

小强的爸爸是一所大学食堂的炊事员,当别人问他爸爸做什么工作时,他只说爸爸在大学工作。

小强为什么这样回答?你怎么看?

(2)小海看见传达室的王爷爷,每次都主动打招呼。小成对小海说:“他是看大门的,你何必对他这么客气?”

小海和小成谁做得对?为什么?

(3)①邻居家的保姆;②集市上买菜的农民;③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人;④到夜市上摆摊卖日用品的人;⑤在马路上维持交通秩序、市容卫生的人。

对上面这些人,我们应抱什么态度?

篇10:劳动者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在选材上新颖独特,从古至今,很多艺术家通过对劳动的体验与感受,绘制了大量反映劳动场面的艺术作品,记录了劳动者的艰辛、欢乐与坚强,歌颂劳动光荣。通过欣赏画家笔下的劳动者形象,让学习者更加深刻认识到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者是推进世界前进的力量,体会到艺术家们对劳动的体验和感受,领略到劳动者的艰辛、欢乐与坚强。教材提供的图片具有“古今中外结合”的特点,有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法国米勒的《拾穗者》,中国古代的画像砖,现代版画家李焕民的《初踏黄金路》,农民画家刘荣红的《播种》。给学习者提供了不同时期各种绘画类型的作品,开拓了学习者的视野。

本教材亦体现了美术文化的内涵、人文意识的培养。大量的讴歌劳动者的画面,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空间,特别是从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更是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和感动;简短而又深刻的文字简介给学生提供了欣赏的方向。具有可选性的教学建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生活体验去选择教学侧重点,当然,能收集一些课外的表现劳动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能用美术专业术语描述劳动者劳动时的动作、心情,及画面中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状态,教学会更生动、更丰富。

1、感受外国画家反映的劳动场面的艺术品:

《伏尔加河纤夫》(作于1870-1873)作者是列宾,他是俄国19世纪后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主要的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横幅的画面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拉着货船,在酷日下向前挣扎,荒芜的沙滩上只有半埋在沙里的几个破筐,纤夫们的步子那样沉重,人们仿佛听到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从远处传来。引导学生欣赏画家如何通过这幅画表现沙皇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的野蛮剥削,同时也表现了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坚强的力量。

《拾穗者》的作者是法国的米勒,在这幅画中,米勒采用横向构图描绘了三个正在弯着腰,低着头,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剩落的麦穗的妇女形象,她们穿着粗布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她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天空和隐约可见的劳动场面。引导学生欣赏米勒没有正面描绘她们的面部,也没有作丝毫的美化,她们就如现实中的农民一样默默地劳动着。在造型上,米勒用较明显的轮廓使形象坚实有力,很好地表现了农民特有的气质。色彩沉着,加之丰富细腻的暖调子,使作品在纯朴浑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罗曼.罗兰曾评论说:“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女神”。

2、感受我国画家对劳动的热爱和歌颂劳动者的画面: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作品,牛耕技术的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定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引导学生去了解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之交,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农具的出现及牛耕技术的使用,极大地节省了社会劳动力,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制度转变。从而启发学生体会到劳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初踏黄金路》是现代版画家李焕民经过长期深入藏民生活创作的作品,赞扬祖国解放后,藏族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与情景。可引导学生去了解西藏人民的生活习性、风土人情,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表情去体会人民解放后的喜悦心情,劳动时快乐、兴奋的情景。

农民画家刘荣红的《播种》,展现出农民画那种纯朴深厚、新颖通俗、写实与装饰并融的绘画风格。让学生从画中的内容、色彩、构图去了解农民画是繁重的劳动之余,又倾注了自己的感情,用彩笔绘出了一幅幅家乡美的图画,构图那么新颖,色彩又十分强烈,颇具大西北地域特征和当地人的强悍气质,在艺术风格上,直观地描绘生活,色调十分和谐统一、恬静,富有天然的情趣和生机,如一首首美妙的田园诗,又如一曲曲清闲琴曲,富有艺术吸引力和哲理。

二、美术活动设计建议:

1、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导入课题(感受与激趣)

听一听:创设情境,播放《伏尔加河船夫曲》乐曲或朗读,欣赏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看一看:《伏尔加河纤夫》

(1)观察各个纤夫的动态、表情、衣着特点,你能发现哪位纤夫是新手、哪位是已经习惯这种工作的?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2)纤夫们是怎样工作的?作者是谁?为什么作者画了大量的时间去写生后才创作这幅作品?

议一议:让学生合作讨论从画面的构图、色彩、内容上如何去感受和理解列宾笔下的纤夫的苦难和坚强的毅力。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纤夫?

说一说: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演一演:模仿纤夫的姿态和动作,体验纤夫的苦难和坚强。

2、欣赏其他各图,要求通过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的方法去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他们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3、分组介绍本组所欣赏的作品的内容、形式、特点及疑问,并综合本组同学的感受做一个简短的演讲汇报。

4、欣赏课外收集的表现劳动者的美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更多的画家并激发学生学习大师的兴趣。

5、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经历过的劳动场面,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能画的同学可以通过线条画把自己劳动的感受画出来,也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

6、欣赏评述学生创作的各类作品。

7、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多点去劳动,感受劳动给人带来的无限欢乐。

三、教学评价建议

有计划记录学生学习表现,建议用评语式等级式相结合评价。

四、教学讨论研究

1、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开拓视野,启发学生的多元思维。

2、通过模仿表演,活跃课堂,加深印象,关注学生通过体验去了解作品的内涵及艺术魅力,加深理解。

3、关注学生生活,让他们畅谈对劳动的感受,真正能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美感。

4、通过比较欣赏中外画家的作品,了解中外劳动者的不同之处,找到他们的共同点:劳动是伟大的,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是光荣的。

5、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但要作适当的引导,不要使欣赏变得肤浅表面,难于达到对作品深度的了解和感受。

五、参考资料

1、知识窗:

●列宾

Ilya Efimovich Repin 1840-1930

《伏尔加河上纤夫》作者: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作品尺寸:131.5cm×281cm

现于圣彼得堡 俄罗斯博物馆藏

列宾是俄国19世纪后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主要的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还在学生时代,彼得堡涅瓦河上纤夫的沉重劳动引起了列宾的同情,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想描绘一幅表现纤夫的作品,以提示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平。1870年夏季,列宾与同班同学华西里耶夫(他后来也画过有关纤夫的画)去伏尔加河旅行写生,典型的俄罗斯风光和纤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的拉着纤绳。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十一个人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 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代表作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和《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尔其苏丹》。

●米勒

Jean Francois Millet 1814—1875

《拾穗者》米勒 1857年 油画 83.5X111厘米 巴黎卢佛尔博物馆藏。

米勒:法国画家。他从1849年定居巴比松村后,就以农民的生活作为创作的题材,人称“农民画家”。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朴实,画面色彩浑厚、沉着,有乡土气息。米勒出身于农民家庭,在他眼里,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壮观”。米勒自幼便参加田间劳动。长期和妻儿生活在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边劳动,边作画。生活虽宁静却很困顿。他善于运用朴拙的线条塑造单纯而简练的形象,并使之具有象征意义,耐人寻味。画中微妙的色彩变化,使景物笼罩在迷人的光晕中,造成一种宁静而温柔的气氛。但由于他的绘画中洋溢着对农民的热情赞美和深刻同情,产生了强烈地揭露社会现实的效果。所以他的作品及他本人受到当时官方和商人的排斥。尽管如此,米莱还是用他精湛的艺术技巧,朴素的绘画语言为“泥土上的英雄”——农民谱写了一首首赞歌,直至生命的结束。

篇11: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

⑤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 职能⑥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⑦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①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②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

③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④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⑤联系人们对待货币的不同看法,说明应当如何对待金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

②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币假钞的意识,增强法治意识

③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课标导学】

(一)商品vv

1、含义

商品是用于 。

2、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含义:使用价值是指 。

(2)价值

含义:商品的价值就是指 。

商品交换实质上是 。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 比商品晚得多。

2、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 中分离出来, 地充当 的 。

3、货币的本质是 。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

4、货币的职能

(1)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 ,它是 的体现。

(2)根源:在于货币的 。

(3)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含义:货币所具有的 其他一切商品 的职能。

B.计量单位:

C.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 表现出来的 。

D.特点: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 货币,只需要 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 含义:货币充当 的职能。

B.商品流通的含义、公式及对生产者的启示:

含义:以 为媒介的 。

公式:

启示:

C.特点: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用 的货币,不能用 的货币。

(4)其他职能: 、、

5、货币流通规律:

(三)纸币

1、产生

2、含义 。

纸币是 。

3、纸币的优点

4、纸币发行规律

(1)发行规律:

(2)回忆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合作探究】

1.【思考】一件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判断】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探究】P6摔坏的一定是商品生产者。

4.判断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纸币的购买力也由国家决定。纸币发行的越多越好?

【当堂达标】

1.商品交换的本质是( )

A.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 B.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C.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D.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2.从货币的产生看,一般等价物是货币生产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这是因为( )

A.扩大的物物交换,使商品交换越来越困难

B.它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C.一般等价物具有固定性

D.一般等价物能充当交换的媒介

3.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进行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是( )

A.代表商品的价格 B.价值不变的商品

C.现实的货币 D.观念的`货币

【课后练习】

1.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指( )

A.每个生产者的具体劳动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交换关 系

C.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 D.生产商品的劳动

2.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和一切商品交换,这表明( )

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 商品

B.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仍然是商品

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D、金钱作为货币,其本质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这是因为( )

A.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表明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的数量关系

B.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大小

C.现实货币放在商品上容易被偷走

D.用观念上货币来说明商品的价值表明可以讨价还价

4.货币之所以能度量一切商品的价值是因为( )

A.货币可以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B.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人们乐于接受

C.货币本身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D.货币本身有价值,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5.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

A.纸币只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基本职能

B.流通中的纸币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通货膨胀

C、纸币发行量是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的

D.纸币的面值是不固定的

6.通常在一定时间内,在商品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发行量( )

A.与待销售的商品量成反比 B.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C.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D.与人民币自身价值成反比

7、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表现的?

本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当堂达标】CBAC

【课后练习】DBACC B

7、(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交换劳动的关系,即生产关系。

(2)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职能表现出来的,即通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表现出来的

篇12: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1.加工与整合——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课知识涉及劳动、就业、维权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从表面上看,劳动并不是一个重点,就业和维权所占篇幅更大,知识看似零散。在教学实践中,把劳动作为教学主线整合教学内容:劳动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劳动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劳动的重要途径是就业,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对国家而言,便意味着国家要实施扩大就业的政策,通过立法和执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维护劳动者权益;对个人而言,便意味着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劳动权使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以劳动作为主线整合教材内容,课堂具有了内在的逻辑性,通过设计招聘启事的情境,把就业压力、就业观、政府行为、劳动者维权有机结合,符合高一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2.赞赏与鼓励——对学生内心需求的关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学生调研的结果五花八门,也有一些学生表现出了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在教学中,没有简单的对这些学生的愿望做出否定的判断,生硬的说教学生选择清洁工的工作。而是肯定每位同学选择中的积极方面(说明所有的同学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学生的想法,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可以不选择,但必须要尊重,这是我们对劳动的态度,更是我们对人的态度,学生在此自然而然的实现了价值观上的升华。在就业环节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内心需求得到尊重,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学生表现出能较好的处理个人愿望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理性面对选择。

3.感性与理性——实施中的两难取舍

情感体验可以自主获得,价值观的升华则需要教师的.引领和点拨。本课采取讨论与讲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计冲突性的情境,学生共同讨论,在冲突、判断、思考中深化认识,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

在具体实施中,我也在想,是不是劳动环节学生的活动参与可以更多一些,因为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课堂所不可或缺的,学生会在这种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整个课堂也会显得更生动,然而,多彩的形式可能会使高一的学生难以对劳动这一问题有深入地思考,理性的震撼力就可能被削弱了。什么是新?形式灵魂不能兼顾时孰重孰轻?新课改的核心理念究竟是什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简单追求形式创新,就可能会忽视本质的东西。对于学生活动的理解,是不是既应该包括显性的可见的活动(语言、动作、表情等等),也应该包括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后者虽然不易直接观察到,但对学生是不是更有意义和价值呢?

篇13: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一、关于设计理念和思路

这次公开课是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发展作出一些尝试,因此在设计理念上我力图向新课改靠近。根据高中新课改的精神,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创设有利条件,充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作为引导者也应适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引导,帮助学生在情感上升华、认识上深化、知识上强化。根据这个理念,我首先给自己这堂课定下了一个基本思路,那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连贯的几个学生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另一方面采用“学案”和及时点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准确系统的掌握本课知识,为高考做好准备。

二、关于教材加工与整合

本课知识涉及劳动、就业、维权三个方面的内容,从教材本身来看,知识零散且容量很大,要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内容有很大困难。后来经过仔细分析教材我发现,虽然就业和维权所占篇幅更大,但是劳动才是真正的主线。因此我把劳动作为教学主线开始整合教学内容:劳动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劳动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劳动的重要途径是就业,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对国家而言,便意味着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立法和监管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来维护劳动者权益;对个人而言,便意味着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劳动权使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同时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过这样的整合,整个课堂便具有了其内在的逻辑性,不过这种逻辑应该是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这是下面一个环节的任务。

三、关于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编写突出生活逻辑为主线、理论逻辑为支撑,因此在整合教材内容之后,我开始了将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进行有机结合的尝试,这个过程即是设计具体教学环节。

根据整合过后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职业排序、模拟招聘会和挑战加班潜规则,通过在这些活动中创造冲突性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实际,思考、探究理论知识,以求把劳动和就业的意义、就业压力、就业观、政府行为、劳动者维权等内容融入到活动当中;并通过设计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体验生活的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思考、探究所得到的理论知识准确、全面的掌握住,从而实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达成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学目标。

四、关于课堂实施过程

在课前做了相应准备的情况下,本堂课顺利上完,听课的老师们也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特别是对我在教材加工、整合和体现新课改精神这两个方面给予了肯定。但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和听课的各位老师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职业排序的目的不明确,且职业排序环节耗费时间太长,以至于后面的教学时间被压缩甚至有抢时间的嫌疑;再如现场模拟招聘会的组织活动应该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还有设问方式和时机、及时的点评和鼓励、深入的引导和总结等方面有待改进。

五、本堂课的反思小结

经过这堂课的摸索和探究,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小结如下:

1.案例选择

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决定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案例的选择要尽量做到三个字——新、紧、活。“新”即内容尽量新,最好选择一些刚刚发生的事件,或者是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这样可以将时政教育很好的融入政治课堂教学。“紧”即所选案例必须紧扣课题,与要讲述的课题内容或教材内容联系紧密。“活”即选用案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开放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疑可问。本节课主要讲述有关劳动就业的知识,所以采用的是职业排序、模拟招聘会和国庆加班的案例,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职业选择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案例中所出现的都是最新的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还包括一些新出台的就业政策,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而且关于就业这个话题学生有很多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有利于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

2.设问技巧

案例的呈现实际上是情境创设的前奏,而问题的提出是创设情境的核心要素。提问的角度、深度直接影响到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在设问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提出的问题具有思考性,思考性是提问的价值所在。要让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本节课让学生探究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从职业排序考虑的因素分析劳动和就业的意义;二是从模拟招聘会中体会到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面对和解决就业问题;三是根据“国庆加班”案例探讨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三个问题中后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探究;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思考性,需要学生经过小组的共同努力,结合自身实际以及平时的知识积累来开展探究,要使探究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

3.教师引导

在案例探究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中介人的角色,具体的探究过程要靠学生一步步来完成。教师必须事先准备好所需的探究资料、设计好问题、创设好情境,为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铺路”;其次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探究、如何安排探究时间、如何形成组内意见,为学生“引路”;最后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为学生“开路”。总结起来,教师只不过是学生与开展有效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之间的一座“桥梁”。

4.适当点评

教师的评价往往被学生看成是探究后的“回报”,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因而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积极的,以肯定为主的正面评价。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不单单注重最终的结果,更应该注重整个过程,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和能力的提高予以充分的肯定。

思想政治课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思想之花开遍整个政治课堂!

篇14:《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一、关于设计理念和思路

这次公开课是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发展作出一些尝试,因此在设计理念上我力图向新课改靠近。根据高中新课改的精神,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创设有利条件,充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作为引导者也应适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引导,帮助学生在情感上升华、认识上深化、知识上强化。根据这个理念,我首先给自己这堂课定下了一个基本思路,那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连贯的几个学生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另一方面采用“学案”和及时点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准确系统的掌握本课知识,为高考做好准备。

二、关于教材加工与整合

本课知识涉及劳动、就业、维权三个方面的内容,从教材本身来看,知识零散且容量很大,要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内容有很大困难。后来经过仔细分析教材我发现,虽然就业和维权所占篇幅更大,但是劳动才是真正的主线。因此我把劳动作为教学主线开始整合教学内容:劳动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劳动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劳动的重要途径是就业,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对国家而言,便意味着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立法和监管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来维护劳动者权益;对个人而言,便意味着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劳动权使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同时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过这样的整合,整个课堂便具有了其内在的逻辑性,不过这种逻辑应该是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这是下面一个环节的.任务。

三、关于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编写突出生活逻辑为主线、理论逻辑为支撑,因此在整合教材内容之后,我开始了将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进行有机结合的尝试,这个过程即是设计具体教学环节。

根据整合过后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职业排序、模拟招聘会和挑战加班潜规则,通过在这些活动中创造冲突性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实际,思考、探究理论知识,以求把劳动和就业的意义、就业压力、就业观、政府行为、劳动者维权等内容融入到活动当中;并通过设计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体验生活的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思考、探究所得到的理论知识准确、全面的掌握住,从而实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达成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学目标。

四、关于课堂实施过程

在课前做了相应准备的情况下,本堂课顺利上完,听课的老师们也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特别是对我在教材加工、整合和体现新课改精神这两个方面给予了肯定。但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和听课的各位老师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职业排序的目的不明确,且职业排序环节耗费时间太长,以至于后面的教学时间被压缩甚至有抢时间的嫌疑;再如现场模拟招聘会的组织活动应该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还有设问方式和时机、及时的点评和鼓励、深入的引导和总结等方面有待改进。

五、本堂课的反思小结

经过这堂课的摸索和探究,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篇15:高一政治世界多极化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世界多极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国际竞争的实质,认识中国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例如,当代发展的趋势、世界多极化与单极化的斗争;培养自主学习,关注国际政治发展,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树立全球观念,尊重世界多样性,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观念。

教学重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作用

教学难点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合作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世界地图的展示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呈现了当代已经形成的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的情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原有的知识,感悟、体验、探究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新特点,通过探究共享的问题,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从美苏争霸的结束和图片说明,引导学生当今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为什么会出现多极化趋势呢?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原因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什么表现呢?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以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为代表。

通过探究活动欧盟用一个声音说话,具体剖析欧盟作为当今世界重要一极的概况,让学生加深对多极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什么问题?欧盟成员国的增加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说明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俄罗斯、日本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扮演什么角色?加深对多极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虽然出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因为单极与多极,争霸与反争霸将长期存在。

世界多极化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作用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主要表现为:

由于世界多极化是建立在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它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

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要谋求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应如何应对挑战呢?

二、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1、如何应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综合国力

2、国际竞争的实质:

当今综合国力主要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

因此,我们应该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努力,应实行怎样的战略呢?

联系经济常识,我们应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另一方面应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3、当前应对措施:

小结:(略)

课堂练习:(略)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原因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作用

二、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1、如何应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综合国力

2、国际竞争的实质:

3、当前应对措施:

篇16:高一政治企业与劳动者复习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企业与劳动者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长久的大计,也是当前的大事。为此,作为企业应该( )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扩大生产 ②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以盈利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出发点 ④加强科技开发与应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为了追求利润 , 一些企业在食品中大量使用添加剂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有的企业漠视员工生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 , 很多企业对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漠不关心。 针对上述现象,你认为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有( )

①保护环境 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④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重大科技专项是中央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让企业挑大梁、唱主角,是重大专项与以往重大科技计划的最大不同。这一变化的经济学依据是( )

A.价值规律调节经济资源的分配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国家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科技发展 D.企业是推动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4.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经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硬通货不再是美元,而是关注。”在信息爆炸和产品丰富的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大众的注意力。如何抓住消费者注意力这种稀缺的商业资源,便成为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这对企业经营者的有益启示是

A.企业生产的根本出发点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B.企业之间竞争成败的关键之一是信息是否畅通准确

C.企业应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大众培养潜在的消费者

D.企业必须拥有能引导消费市场的全部经济资源

5.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土地与劳动力成本提高等问题,4月6日央行再次加息,此次加息将给企业增加新的压力。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做到( )

①调整经营战略,发挥自身优势 ②坚持“走出去”,增加产量

③依靠技术进步,注重科学管理 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苹果公司的产品一直站在潮流的尖端,从最初的超大容量MP3播放器ipod,到划时代的触屏手机iphone,再到先声夺人的平板电脑ipad,苹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人带来惊喜。苹果品牌以其时尚、创新、精致吸引着全球无数粉丝。苹果公司的成功说明( )

①建立品牌声誉是公司经营的首要目标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③公司的成功经营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④企业成功经营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此物最相思”。生于南国的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著名的民营企业,红豆品牌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作为闻名遐迩的民营企业,红豆集团有着严密的组织形式和完善的组织结构,你认为下列选项属于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最高决策机构的是( )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总经理 D.监事会

8.近两年,中粮集团在粮食贸易、农产品和食品加工领域积极推进重组、兼并,加快了产业整合步伐,实现快速增长。企业兼并是当今世界经济的热点之一,下列对企业兼并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 ②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 ③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 ④有利于淘汰落后企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有学者认为,工商链条时代的产业特征是“6+1”。其中的“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创造的价值为90%;“1”就是制造环节,创造的价值为10%。如芭比娃娃,在美国终端市场零售价是10美元,中国制造商仅能获得其中的1美元,其余的9美元是通过六大环节创造的。上述产业特征对我国企业经营的启示有 ( )

①调整经营战略,找准企业定位 ②诚实守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

③依靠科技进步,改进产品设计 ④积极开拓市场,重视营销服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四川等地的“地沟油”事件发生后.社会反响十分强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递交议案、提案,希望加快立法,加强对地沟油流入餐饮环节的监督管理。漫画《生意淡了》对生产经营者的启示主要是 ( )

A.要根据市场需要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B.要以社会效益为重以经济效益为轻

C.要保证自己的活动符合法律规范

D.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11.下列对我国“用工荒”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使每年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② 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超过其他产业→农民返乡从事农业 生产

③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吸引大量劳动力

④ 经济企稳回升→企业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更多劳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 ① ④ D .② ③

12.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定,企业职工工资分配形式、支付办法和工资标准等要由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进行平等协商,在此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该制度的实施( )

A.有利于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B.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C.有利于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D.体现了党和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13.下图横向箭头显示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某一矛盾产生过程的缩影,纵向箭头显示的是解决该矛盾的措施。下列措施与相应矛盾对应正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20春节过后,温州、东莞等沿海城市的大多数企业找不到工人,再次出现“民工荒”现象。有人认为“民工荒”不用慌。这是因为“民工荒”( )

①能调动农民工的劳动积极性 ②将促使企业加快技术转型步伐

③将加速农民工创业环境的改善 ④将促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世界杯期间,德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水族馆---奥伯豪森,通过操纵一条叫保罗的章鱼,预测了所有德国队参加的比赛结果。此次推广活动使该水族馆一举成名,欲前往参观的游客暴增,奥伯豪森水族馆一时成为本届世界杯的大赢家。奥伯豪森成功的秘诀主要在于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降低了经营成本

C.改进了经营管理 C.树立了良好的经营形象

16.下图是产品生命周期与销售利润曲线图。如果要阻止产品生命周期从A点到B点运动,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加产品的市场效用

②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④开拓产品的市场范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恐怕直到今天这个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办成了。”这段话说明

A.股份制有利于筹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B.每个国家修铁路只能依靠股份制

C.公司制是现代企业最主要、最典型的组织形式

D.股份制是由两个以上的股东共同出资组成,出资者除了货币,还可以用土地作价出资

18.东方网载文指出,现在人们把工作时间定为“朝九晚五”,岂料“超时加班”相当普遍,有些企业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把“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变成了“朝九晚无”,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完全错误的。对此行为,劳动者应当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要求有关部门惩处此犯罪行为

C.采取一切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 D.依法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9.某民营企业开发出科技含量很高的环保型“果冻蜡”、“魔术蜡”等科技蜡烛,畅销欧美市场,每支获利近两美元,三支蜡烛抵得上一台大彩电的利润,仅蜡烛出口创汇两年间达2500多万美元。这一事例主要说明,企业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A.要靠树立品牌形象 B.要靠企业科技进步

C.要靠翻新产品花样 D.要靠产品适销对路

20.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B.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

C.由2~50人共同出资设立

D.注册资本额比较高,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

21.“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国家之所以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因为( )

①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水平

②劳动者职业技能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的生产力水平

③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

④职业技能是劳动者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正成为我国众多企业发展的方向。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①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②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③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在同一时间、同一劳动中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在同一时间、同一劳动中的价值总量增加,而不是价值量增加,故排除①。

答案:D

23.从青海大学饲料工程和动物营养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猪倌”李贤,靠养猪创出了一条致富路。他说:“铁饭碗当然好,但光等着不行,要有创业的意识,让所学的专业有用武之地。现在我养猪,好年成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好着哩。”李贤的成功主要启示我们要( )

A.树立自主择业观 B.树立竞争就业观

C.树立职业平等观 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解析:题目说大学生李贤毕业后根据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特长主动找事干,而不是等、靠、要,A项最贴切。

24.甲乙合资依法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经营两年的公司由于市场不景气而破产。对于公司的债务( )

A.甲乙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B.甲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C以注入资产为限承担责任 D.以注册资本为限承担责任

25.对于全球的电脑用户来说,蓝色的Intel商标早已是电脑品质保证的标志,可随着AMD处理器在全球范围的异军突起,一股全新的绿色风暴正在蚕食Intel原本固若金汤的市场份额。两大处理器厂商竞争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促使电脑处理器技术不断进步 ②消费者可以用更加实惠的价格买到电脑产品

③有助于处理器厂商树立质量和服务意识 ④刺激处理器厂商主动提高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问答题:

26. (20分)材料一:某市一家国有大型机械企业,因经营不好,亏损1.6亿元。企业经营者主动找某汽车制造厂,要求兼并,被兼并两年后,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4倍,实现扭亏为盈。

材料二:在国家确定实行“优化资本结构”的18个试点城市中,已正式或正在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达151家,其中已破产终结59家。

材料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强强联合”行动由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仪征公司、南化公司及江苏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联合组建东联石化集团,被喻为“五鹤齐飞”。

材料四:通过优化重组,我国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明星公司企业,如海尔、长虹、宝钢,它们通过技术进步、开发新产品、加强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三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及这些做法的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四,说明我国公司应怎样搞好经营?(10分)

(1)、现象:企业兼并、破产、强强联合;

意义:① 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②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③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大利润

(2)、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加快发展。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纲要》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12分)

①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③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12分,每点4分)

28.“今天的汽车产业,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包括应对新兴市场的扩大.应对美国企业平均燃效法案.欧洲二氧化碳限排案等层出不穷且越发严厉的环境法规,进而解决全球范围的环境.能源问题等等。为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现在必须对哪些是需要改变的.哪些是需要坚持的逐一做出准确判断。”在的新年致辞中,汽车巨头丰田公司的CEO渡边捷昭如此评价目前的汽车业环境。

请你结合材料为国内的汽车厂商提两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

①发展新型能源汽车。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面对不断提高的油价和环保门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用清洁、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汽车,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②发展高效节能的汽车。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做到既保持和提高汽车的动力,又提高产品的“效能”,进一步降低油耗,贯彻节能减排策略。

③打造具有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公司要诚信、守法经营,落实节能措施,严格遵守环保法规。

(只要能回答出两个角度即可。)

篇17:政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的地位作用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的主题是我与他人,而本框礼貌显魅力是与人交往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加之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基于以上两方面此框对于学生文明礼貌素质形成是有助益的,必将对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由此,本框在全书的思品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中力求“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点”的宗旨及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本框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礼貌是尊重的体现,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能力目标:学会以礼待人,在不同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掌握基本交往礼仪,进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具体事例为依托,层层推进,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使学生由衷地感到讲文明,有礼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交往礼仪在青少年身上正在逐步消失,不少家长关注孩子的智力,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针对青少年现状及教学的践行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对人有礼貌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二、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八年级学生有思想,乐于表现,直观形象思维强,抽象逻辑思维弱,基于此点,对于学生我采取的对策是指导学法、培养思维,重过程而轻结论。

1、关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讲故事、小品表演、即兴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给学生自主发展空间与时间,从而形成一定体验,分享成功快乐。给学生自由驰骋的蓝天。

2、在紧扣教学目标处理重点与难点时,鼓励学生讨论,通过活动情景设置,开发学生想象力,在设疑解疑中重视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寓学法与教法之中,为此本节课教学模式为探究式教学。

3、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尽而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1、通过相声《礼貌语言》为切入点,使学生对礼貌重要性在思想上引起震动,引出示题。

2、通过学生讲《屠格涅夫与乞丐》的故事及一系列设问,水到渠成的归纳出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是文明的体现。

3、通过学生礼貌大反思,列举身边对人有礼和对人无礼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对人有礼貌就有了交往亲和力,对人不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

4、通过出示一组专门为中国人所发“文明告示牌”,使学生认识到个人文明礼貌影响到社会风气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尊严,从而立志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

5、通过播放《举手之劳视频》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主旋律是讲文明有礼貌,教育学生讲礼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6、通过2名学生表演小品《微笑的魅力》从而层层设疑,得出有礼貌具体表现,以突出本课重点。

7、通过礼貌情境剧场设计,使学生能将礼貌落实到实处。

8、通过播放《央视节目主持人所拍奥运公益广告视频》使学生认识为喜迎奥运会,从而自觉做到讲文明、有礼貌,以展现文明古国风采和魅力。

9、教师小结,升华全篇。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初二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篇18:政治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事违法犯罪,我们明白了无论什么人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都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有些不良习惯会害了我们,我们要提高警惕,防微杜渐,拒绝不良诱惑。今天我们学习第三框的内容:防范于未然。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认清犯罪的危害。

2、从法律角度,能知道如何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3、能认识到自己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并增强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三、出示尝试题

1、违法犯罪的危害和我们应有的心理表现。

2、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3、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四、合作探究

任务一人情犯罪危害

活动一: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5页“小迪的故事”,思考书中的问题:

1、从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等方面,分析小迪犯罪造成的危害。

归纳总结:违法犯罪的危害和我们应有的心理表现。

活动二: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6页的相关链接,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些规定。

任务二加强自我防范

活动三、阅读课本第96页的情景材料题,相互交流后回答:①陈某由违纪再走向违法,最后滑向犯罪深渊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人们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主要有: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贪图便宜;

②结合陈某的经历,大家说说违纪、违法和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何联系?(他曾有过知耻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

③绘制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

活动四、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6页的相关链接,区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活动五、结合97页的情景材料,分析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有哪些?(把表格填好即可)

活动六、阅读课本第98页色情景材料题,思考后请以儿子的名义给这位父亲写一封信。

归纳总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五、课堂小结:

老人们常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俗话也讲:“善不积不足已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大错也是从小错开始的。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合格的公民,就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防微杜渐是十分必要的。

六、当堂检测赢在课堂本节当堂针对练

明确学习目标

自学课本,完成尝试题

小组讨论回答。

集体齐读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集体齐读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代表发言。

尝试题1、4、5、6

防患于未然

(一)认清犯罪危害

1、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

2、只要违法犯罪,年龄小也会受处罚

(二)加强自我防范

1、提高道德水平,从小事做起,预防犯罪。

2、学习相关法律,加强法制观念,预防犯罪。

篇19:政治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整合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遵循学生心理、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发展需要出发,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合作探究、感悟体验,感受青春美好与可贵,引导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迈好青春第一步,提升生命价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时节,这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学生在期待和兴奋的同时,难免会有不适应、迷茫、困惑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走进青春的收获与困惑,收集有关青春的话题、材料,帮助学生提高对青春的美好认识,明确青春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紧迫感。引导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从点滴小事做起,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山东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节。本课时同样是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与上一课时不同的是,本课时是针对青少年的实际进行的。通过学习与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生命的意义、青春的可贵,引导他们迈好青春第一步,从点滴小事做起,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年华,激发创造有意义人生的热情。

(2)能力目标:

发展“感受、体验生命的价值”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懂得如何珍爱美好的青春年华。

五、教学重难点:

怎样珍惜青春年华,迈好青春第一步,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六、教学设计思路:

导入的设计:师生一起在音乐短片中走进青春,导入本节课主题。

学习过程的设计:以青春为主线,设计赞美青春——感悟青春——珍惜青春三个主要环节来感悟探究,最后加以提升。由外在到内涵,由榜样到自己,由认识到行动,运用图片、音乐、事例、视频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合作探究、感悟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七、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感悟青春内涵。

2.材料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图片、视频、文字材料,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感悟。

3.小组讨论法:小组成员间充分讨论交流,发表不同的见解,集思广益,获取新知。

八、学法指导:

1、主体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行为的主人,是思维的主人。

2、体验性学习:通过创设情境、榜样引导让学生用心灵去体验。

九、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青春的格言和青春励志榜样的典型事迹。

教师准备:阅读有关青春期的书籍,了解学生走进青春的收获与困惑,以便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收集有关青春的话题、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赞美青春

1、情景设置:师生一起欣赏音乐短片《致青春》。

(核心句子: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2、赞美青春:

(1)你眼中的青春是什么样子的?请尝试用词语或短句描绘。

(2)与儿童、老人相比,青春的我们有哪些优势?

(学生交流感悟)

(二)小组讨论感悟青春

1、名人事例导入:著名诗人王勃在19岁时写下了《滕王阁序》;周恩来12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牛顿从小善于观察思考,12岁时动手制作了水钟、风磨、日晷等,为他后来的创造打下基础;15岁的学霸易烊千玺坚持致力于公益事业;……

2、小组讨论:青春为什么如此重要?(学生小组讨论)

3、师生归纳:长身体学知识学本领

确立志向开发智慧敢于创新

培养责任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

(三)榜样引导珍惜青春

1、探究问题: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花样年华,我们身上有这么多优势,那么,我们该怎样发挥这些优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青春第一步,让我们的青春更美丽呢?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样一个女孩。

2、榜样引导:播放视频《轮滑女孩冯辉的飞翔梦》。

学生交流:冯辉在追梦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她是怎么克服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梦想、坚持、行动、惜时、创新等。

3、走进生活:看完榜样,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生活,照照镜子,看看自己身上还有没有一些“孩子气”的行为:

(1)起床、写作业磨磨蹭蹭,需要父母一遍遍催促;房间乱糟糟,找不着东西了就乱发脾气。

(2)找父母要钱时很少考虑父母的经济承受能力;经常用“真唠叨”或者用力关门来回敬父母。

(3)被数学老师批评了,就不爱学数学了;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成绩不好就抱怨别人。

(4)同学请教问题时,爱理不理;经常以给同学起绰号、搞恶作剧为乐。

……

4、学生对照检查,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5、教师引导: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四)教师寄语永恒青春

1、探究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终有一天,我们将不再年轻,那么,当我们不再拥有青春的外表时,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青春呢?

(1)举例感悟:跳舞的大妈们——乐观

屠呦呦——奋斗

郭明义——奉献

(2)总结提升:青春,不仅仅是我们年轻富有活力的外表;青春,更多的是一种奋斗的精神、积极乐观的心态、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品质。

2、结束语:青春如笔,描绘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画卷上印染着我们的理想;青春如歌,演奏出一支支激昂的乐典,谱写出华彩的乐章。让我们一起带着自信的笑容,踏着音乐的节拍,迈入青春的门槛!一起舞动青春、祝福青春!

3、结束曲:随着《我相信》音乐一起舞动青春。

篇20:政治教学设计

导入单元教学:

同学们,初中阶段是我们每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我们,心里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我们的情绪容易冲动、变化、不稳定、不协调、不成熟,甚至常常会因为情绪不佳而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变化,怎样把握自己的情绪变化呢?我们应该怎样合理的宣泄与调控自己的情绪,才能培养和保持乐观的心态,追求高雅情趣的生活呢?这些就是我们第三单元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好了这一单元的内容,将有助于我们初中生顺利地度过初中阶段这一“心理断乳”期和“心理冲突”期,使我们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

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

导入新课教学:

从前,一个国王贪图享乐,命大臣四处为他寻找“快乐”。大臣遇到一个自称“没有一天不快乐”的农夫,问其原因,农夫说:“我曾经因为脚上没有鞋而沮丧,直到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大臣顿时从中受到感悟……

同学们,我们时时都在追寻快乐,却不一定能发现快乐的真谛,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地把握自己,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真的充满阳光与欢乐。世界上,真正的快乐是满足,是要用心去体会世界的美好。快乐其实就是情绪的一种,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情绪。那么,什么是情绪呢?情绪有几种类型呢?情绪究竟有哪些作用呢?情绪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呢?我们人的情绪可以调节控制吗?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又该怎样调节,才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而不至于成为情绪的“奴隶”,任由情绪摆布呢?这就是我们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

第一框题丰富多彩的情绪

导入新课:(教师设置情绪情境)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些问题,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1如果你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高兴、激动

2如果你的同学无缘无故地把你新买的钢笔弄坏了。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遗憾、气愤,愤怒

3如果你的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忧虑或焦虑

4如果你的老师让你代表全校同学在大会上讲话。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紧张、胆怯甚至害怕

5、如果歹徒持刀抢劫了你的钱包。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惊恐、愤怒

6、如果你的亲人患了重病。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忧伤、难过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高兴、害怕、生气、伤心、兴奋、遗憾、恐惧等等心理体验和感受,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我们时时刻刻都跟在“情绪”打交道,但是,我们对情绪又了解多少呢?究竟什么样的情绪才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呢?这就是我们的第六课第一框题“丰富多彩的情绪”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展开教学:

1、什么是情绪?情绪有几种类型?

同学们,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使你精神焕发,干劲倍增,也可以使你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它可以使你头脑清醒,冷静处理各种事务,也可以使你暴躁焦虑,在冲动中做出后悔莫及的蠢事;它可以使你安详从容,坦然自若,也可以使你紧张慌乱,惴惴不安……这种东西不是别的,正是我们人的“情绪”。

同学们,情绪似乎很难捉摸,很难理解。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对情绪都有切身的体验。例如,当我们得到父母、老师表扬的时候,当我们盼望已久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非常高兴;当我们的学习明显退步时,我们都会感到忧愁;当我们面临紧急情况时,我们都会感到惊恐;当我们看到令人气愤的事情时,我们都会感到愤怒。我们的这种高兴、忧愁、惊恐、愤怒的感受和体验,都是“情绪”。

同学们,我们时时刻刻都跟在情绪打交道,可是,有谁可以帮我说说什么是情绪呢?(同学回答……)

1)情绪的含义:

情绪通常是由一定的事物所引起的高兴、忧愁、惊恐、愤怒等我们人类的心理感受和体验,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同学们,我们的情绪是丰富多样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呢,是不是无缘分无故的呢?情绪通常是由一定的事物引起的,这里事物可能是物品、事件、行为,也可以是人的言论。那么是不是说任何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情绪呢?不是,情绪的产生和产生什么样的情绪,总是与个人的心理需要相联系的,脱离人的需要,脱离人的心理活动,情绪也就无从谈起。一般来说,当我们的愿望要求、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如高兴、快乐、兴高采烈等;而当我们的需要、愿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如烦恼、忧愁、失望、痛苦、急躁、愤怒等。例如,车声和铃声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使我们产生某种情绪的。但是,当我们需要冷静的思考的时候,这些声音就会使人觉得讨厌,心烦意乱;当临近中午,我们因为腹中饥饿而盼望早点儿下课的时候,电铃的声音又会让我们感到愉快;当我们在车站伫立候车的时候,汽车驶来的声音,会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愉快;而当晚上夜深人静、我们需要休息的时候,汽车的轰鸣声,又会让我们感到厌烦甚至恼怒。再如,同样都考到80分,对成绩好一些的同学和成绩差一些的同学来说就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成绩好一些的同学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怎么才考到80分呢?”而成绩差一些的同学则可能会非常高兴的欢呼:“我终于考到80分了!”

同学们,情绪的产生和产生什么样的情绪既与一定的外界事物和情境有关,又与我们自身的心理需求息息相关。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不同的事情,处于不同的情境中,我们自身的心理需求也可能各不相同,我们自然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

2)情绪的类型:

由于我们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情绪的分类方法也很多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为四种类型:喜、怒、哀、惧。虽然情绪是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我们日常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无非都与“喜、怒、哀、惧”有关,比如我们平常的笑、哭、吵架、害怕等都是“喜、怒、哀、惧”的表现。人的情绪在这四种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可以组合成许多种复杂的情绪。如惊喜、悲愤、百感交集等等。丰富多彩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学生活动)情绪词语接龙:

喜:愉悦欣喜欢乐开心喜悦满意舒心狂喜心旷神怡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欢欣鼓舞满面春风眉开眼笑扬眉吐气

怒:愤怒气恼不满气愤恼羞成怒怒不可遏暴跳如雷七窍生烟怒发冲冠怒目而视咬牙切齿拍案而起愤愤不平

哀:失望哀痛难过遗憾悲伤忧郁凄凉悲哀伤感悲哀心痛悲痛欲绝

泪流满面伤心不已

惧:害怕紧张心悸仓惶退避大惊失色手足无措草木皆兵惴惴不安不寒而栗面无人色提心吊胆慌张不安

2、不同的情绪对我们的行为和生活会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第62页提供的插图故事并进行分析)

故事一:《他俩差在哪儿》

宁宁与明明是同班同学,他俩都很爱好乒乓球,同是校乒乓球队的成员,训练成绩也不相上下。在后来的一次全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时,宁宁相信自己通过平日的刻苦训练,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在比赛时,他镇定自若,愈战愈勇,最终取得了冠军。而明明在比赛时,却非常紧张,患得患失,一旦失分时就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结果没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同学们,你们说他俩差在哪儿呢?(学生讨论回答)

他俩人的差别在于:他们二人当时所处的情绪状态各不相同。宁宁比赛时处于积极的情绪,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而明明比赛时始终处于消极情绪中,严重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

故事二: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体质较差,加上工作紧张,用脑过度,身体十分虚弱,多方求治也不见效。后来,一位名医给他进行了检查,没有给他开药方,只送他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法拉第细细品味这句话,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从此,他经常抽空去看马戏和喜剧。精彩的表演,总是令他开怀大笑。他还到野外和海边渡假,调剂生活,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体逐渐地康复了。请问: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前后左右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开始的“工作紧张,用脑过度”,以致于“身体虚弱”,说明情绪可以对人的身体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从后来的“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以致于“身体逐渐康复了”说明情绪也可以对人的身体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即情绪对身体健康既会有积极影响又可能会有消极影响。

同学们,我国有句俗话:“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国古代医书上也有“喜极伤心”、“怒极伤肝”、“忧极伤肺”、“恐极伤肾”等说法,这些说法都包含着什么样的道理呢?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身心健康与情绪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情绪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消极情绪则会严重影响我们人的身心健康。

(学生活动)名称:猜一猜,“谁先死?”

材料:有个心理学家利用猴子做实验。两只猴子同时关在笼子里,一只被捆住,不能动;一只可以在笼子里活动。实验者每隔20秒对猴子进行一次电击,每次放电前5秒,笼里的红灯就会亮起。笼里有一个开关,每当红灯亮起,只要按动开关就可以逃出笼子。可活动的那只猴子发现了这个开关。实验在不间断的进行,结果有一只猴子死了。

请问:是哪一只猴子先死呢?为什么?

学生们热烈讨论并积极举手回答:有的说不能动的那只猴子先死。有的说可活动的那只猴子先死。

教师小结:答案应该是可活动的那只猴子先死。原因是它长时间地高度紧张,最后先于那只不能活动的猴子而死。

(教师讲解分析)同学们,我们人的情绪就像“神奇果”。它可以使你精神焕发,干劲倍增,也可以使你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它可以使你头脑清醒,冷静处理各种事务,也可以使你暴躁焦虑,在冲动中做出后悔莫及的蠢事;它可以使你安详从容,坦然自若,也可以使你紧张慌乱,惴惴不安……情绪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绪又像一把双刃的剑。一方面,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我们健康的成长,这是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这是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

同学们,不同的情绪对我们的行为和生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情绪,能使我们的智力发展水平较高,有正常理智,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消极情绪,会使我们的智力发展水平较低,分析能力下降,容易失去理智,会影响我们正常水平的发挥,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使我们产生许多疾病。

3、什么是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我们是根据什么把情绪划分为积极、消极两种情绪?

情绪还有一种分法叫做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不同的情绪对我们的行为和生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主要是根据情绪对我们所造成的影响与结果的不同,把情绪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两种。有些情绪,可以促使人积极地行动,而有些情绪则可能引起人的郁闷,削弱人的活动能力。从后果上看,凡是对人的行为起到促进和增力作用的情绪就是积极情绪,如兴奋、喜悦的情绪体验可以提高我们人的活动效率;而对人的行为具有削弱和减力作用的情绪就是消极情绪,如抑郁的心境、悲伤的心情、过分的紧张会削弱我们人的活动效率,对我们的生活和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兴奋、愉快、开心、欢乐、激动等情绪属于积极情绪,而紧张、慌乱、伤感、痛苦、生气、心悸等情绪属于消极情绪。但应注意的是这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地认为喜的情绪就是积极的情绪,怒、哀、惧的情绪就是消极的情绪是不对的。例如,1999年5月8日,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造成馆舍损害,三名记者死亡,20多人受伤,面对北约如此野蛮的行为,全国人民既愤怒,又悲痛,而这种愤怒、悲痛的情绪,对一部人来说有可能抑制人的活动能力,减弱人的体力和精力,使人的自制力下降,做出不该做的事情,对另一部人来说也有可能化悲痛为力量,集中精力和体力,激励人们、推动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走科技救国之路,这时,悲痛、愤怒情绪就不再是消极情绪,而是积极情绪。再如,赌徒们赢了钱就兴奋、高兴、欢喜。这时的喜会对人的行为起到促进、增力作用吗?能称之为积极情绪吗?

可见,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同一种情绪既可能是积极情绪,又可能是消极情绪。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判断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主要是依据情绪对人产生的是促进、增力作用,还是削弱、减力作用。

(学生议论活动,教师请若干学生回答,后总结)

(1)你在什么情绪状态下,记忆效率会有所提高,记东西又快又牢,思维也特别活跃,在什么情绪状态下觉得自己思维迟钝?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当我们处在高兴、满意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我们就会感到精力充沛,工作、学习的效率特别高,会觉得信心十足,自己能够把这件事做好。另外,在这种情绪状态下,我们可能会变得宽容,你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很融洽。我们感受到的将是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的将是社会的美好和他人的可爱。

可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在学习中,如果我们能以积极的情绪、乐观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做到好学、乐学,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2)当你在异常愤怒的情绪下,有没有失去自制力,做出不明智的事?若有,请举例说明?

消极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活动起来动作缓慢、反应迟纯、效率低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

我们人处在良好的情绪中,其分析、判断能力也处在正常水平状态,往往能保持理智;反之,当人被消极情绪所控制时、分析、判断能力下降,往往易失去理智。比如:一个人异常愤怒,即暴怒的情绪下,很有可能失去自制力而做出不明智的事。

(3)报纸上曾经登载过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

一位母亲,因为自己的儿子考试分数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感到又气又伤心,愤怒之下,她狠狠地揍了儿子一顿,谁料,最后,她把自己唯一的儿子打死了。可见,消极的情绪会对我们的理智造成消极、恶性的影响。

教师小结: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好,那么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尽量避免各种消极情绪对我们的影响。

课堂总结:我们今天学了……

一、情绪万花筒

1、情绪的含义: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

2、情绪的类型:喜、怒、哀、惧

3、情绪与情境的关系:因果关系、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二、情绪与生活

1、情绪的神奇作用

2、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哪个情绪好呢?)

3、情绪对生活的影响

希望大家回去要认真地复习,并预习一下《学会调控情绪》这一框题的内容。

相关专题 高一劳动者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