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齐家格言

唯美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唯美”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齐家格言(共11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古代齐家格言

1.枝枝叶叶,一树一根,同宗共祖,虽疏亦亲。

2.非所应有,不可隐取,诡而得之,是谓盗矣。

3.我以为圆,人以为方,方则方耳,于圆何伤?

4.愈理愈纷,愈转愈深,不如罢了,闭口闭心。

5.功名二字,谈何容易,功在天下,名在后世。

6.险阻伏于平地,饥馑伏于丰岁,丰勿狃以为常,平勿狎以为易。

7.懒人懒病,无药可医,不瘫不痪,惰其四肢。

8.不怕饥寒,怕无家教,惟有教儿,最关紧要。

9.意将炫己之长,必且为人所短,枢机是以宜慎,锋芒是以宜敛。

10.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11.凡菑人者,人反菑之,君子必慎,慎其所施。

12.非所应有,不可强索,人既不愿,我亦何乐?

13.书所云云,归到身心,随事指点,入之也深。

14.急时易至慌张,定心且再思量,疏处难得周详,用心且自提防。

15.称人之恶则喜,道人之善则忌,不愿人做好人,即此已为败类。

16.无中生有,胡说乱道,嚼舌而死,现眼现报。

17.出之自我,一滴不漏,取之于人,惟嫌不够。

18.松下生松,柏下生柏,近朱者赤,近漆者黑。

19.偶尔抵触,亦事之常,自取烦恼,定要较量。

20.莫言六道杳冥,报应极是分明,人间显有地狱,饿鬼畜生满目。

21.何贱何贫,只要成人,有品不贱,有学不贫。

22.见得理明,信得命定,胆壮气足,物皆退听。

23.一第一官,何足为荣?俗眼俗口,说是功名。

24.妇人之言,非不可听,怕以长舌,济其阴性。

25.善爱儿者,不偏于爱,偏于爱者,儿受其害。

26.望儿成立,怕儿不才,动其畏心,绝其祸胎。

27.放着好事不做,反道善门难开,开门也自容易,有财岂患无才?

28.抱负在先,功名在后,随地设施,平时讲究。

29.上下之分,内外之限,最宜谨严,不可稍乱。

30.年少力强,急须努力,错过少年,老来着急。

31.破鼓可以救月,破伞不可遮雨,何妨补这破伞,且莫弃那破鼓。

32.遇事生风,七嘴八舌,他人之事,于己何涉?

3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第一等人,自食其力。

34.实心实肠,鬼也信你,巧于骗人,骗的自己。

35.便是锱铢,也觉有益,眼孔太小,心计太密。

36.只怕不勤,只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37.果有经济,必有器局,器局宏深,自能拔俗。

38.只有锦上添花,那有雪中送炭,看破这般世情,落得做个铁汉。

39.小用小效,保惠一方,有功可纪,其名亦彰。

40.有儿不教,不如无儿,教不以正,何以教为?

41.横天塞海,一个孝字,震古烁今,一件难事。

42.饥而食粥,粥可省费,困而读书,书可益智。

43.忮心最是难平,须知不平则险,丈夫不肯求人,胸次却无坑坎。

44.民分为四,各技各艺,欲善其事,必致其志。

45.越有越贪,不多不快,盖棺之时,一钱难带。

46.有礼之家,可以联姻,无讼之乡,可以结邻。

47.以计陷人,人莫能脱,恶之大者,陷人于恶。

48.我所应有,有而不有,留与儿孙,从容消受。

49.人生百年,始于龉龀,不培其根,必染邪症。

50.两眼要明,明于认人,不可狎者,可宗可亲。

51.一事不肯放松,一言必图报复,外面声息俱无,岂知里面最毒。

5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由来者渐,只是一专。

53.身有所属,心有所系,若无执业,何所不至?

54.圣贤之言,百症俱详,不得良师,不显良方。

55.友以成孝,孝必兼友,薄兄弟者,薄其父母。

56.妄人最会怪人,奸人最会疑人,其势必至枉人,其心俱可杀人。

57.人之感人,所入者深,岂有异术?只是实心。

58.蜣螂转丸,以粪为香,扑灯之蛾,但见灯光。。

59.以书益智,智在明理,理之大常,礼义廉耻。

60.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医固可为,不如蒙师。

61.钱多正好行善,只要积而能散,积善也如积钱,一文凑到一串。

62.家长严正,卑幼恭顺,善气凝薰,元吉大庆。

63.人不能见鬼神,鬼神则能见人,人心最是难测,鬼神洞见肝膈。

64.勤勤善导,小子有造,世多善人,良师之效。

65.世重有贝之才,财非无用之物,愚人以之贾祸,智者以之造福。

66.身为子孙之根,心为万事之本,人生心过实多,怕的最是心狠。

67.人之悍者,我当思难,人之黠者,我当思患。

68.愚人贱人,倘或我慢,却要恕他,他实愚贱。

69.东倒西歪,七颠八簸,水性杨花,万难结果。

70.助恶长恶,小人之尤,因风纵火,火上浇油。

71.或为遭际所迫,亦有识见之差,大小替他原谅,那便指摘交加。

72.你看眼前的人,是人都觉不好,你有什么好处,度量先已狭小。

73.心以不用而废,偏用则识亦蔽,事以好谋而成,阴谋则孽必深。

74.天之生物,可用者众,天之生人,必有所用。

75.有礼则安,无礼则危,齐家以礼,万福之基。

76.彼此生疏,何隙何衅?衅隙之生,由于昵近。

77.树怕剥皮,人怕伤心,冤家路窄,无处躲身。

78.人无可疑,而我疑之,疑鬼鬼现,疑贼贼随。

篇2:《格言联璧》之齐家类

[清]金兰生先生编述

齐家类

--------------------------------------------------------------------------------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

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

忠孝,传家之本。

[译文]:勤俭是治家的根本;和顺是齐家的根本;保家的根本是谨慎;起家的根本是诗书;传家的根本是忠孝。

--------------------------------------------------------------------------------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

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译文]:父母亲生前所期望的,我要继承;父母亲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

--------------------------------------------------------------------------------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译文]:兄弟友爱,其中自有和乐。子孙贤良,此外还有何求。

--------------------------------------------------------------------------------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译文]:心术不可违背天地意志,言行举止要给子孙做榜样

--------------------------------------------------------------------------------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

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

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

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有能安养百姓者。

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译文]:亲近的人不能受感动,就无法感化远处的人。小事情不能调理,就不能治理大事。亲友不能联属,就不能匡正关系疏远的人,一家的生计不能照料,就不能安养人民,家中的子弟不守规矩,就不能教诲他人。

--------------------------------------------------------------------------------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

恩崇过礼,臣妾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译文]:雨下太多,不仅不能滋润万物,反而造成渍灾。恩宠太多,超过礼仪,是臣妾的'灾害。情爱多于义,则成为子孙的灾害。

--------------------------------------------------------------------------------

安祥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

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译文]:安祥恭敬是教导小孩的第一法,公正严明是做父母的第一法。

--------------------------------------------------------------------------------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

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译文]:从来没有家庭和睦而不兴旺发达的,从来没有家庭不和而不衰败的。

--------------------------------------------------------------------------------

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

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译文]:没有正派人交往,这个人必定是个奸诈之徒;没有穷困的亲友往来,这个家庭一定是势利眼。

更多推荐:

篇3:古代道德格言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2.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3.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4.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5.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6.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7.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0.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1.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2.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3.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15.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6.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8.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9.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0.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2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22.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23.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24.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25.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26.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7.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28.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29.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3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32.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33.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34.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3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篇4:古代圣人格言

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二、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五、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六、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七、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十、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十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十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十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十四、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

十五、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十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十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十八、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十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二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二十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二十二、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二十三、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二十四、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二十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二十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二十七、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商君书·更法》

二十八、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二十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三十、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三十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三十二、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三十三、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三十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三十五、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三十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三十七、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三十八、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三十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四十、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四十一、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十二、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四十三、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四十四、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四十五、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四十六、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四十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四十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四十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五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五十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五十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五十三、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五十四、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五十五、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五十六、臣闻圣主为政,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西汉《东方朔传》

五十七、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五十八、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五十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礼记》

六十、公孙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六十一、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六十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六十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六十四、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六十五、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六十六、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六十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六十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六十九、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管子·法法》

七十、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

七十一、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七十二、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七十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七十四、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七十五、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篇5:古代修身格言

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秦策》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6.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隐公元年》

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2.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大学》

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4.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1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6.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17.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中庸》

1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9.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20.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

2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24.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战国策·楚策》

25.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26.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大学》

2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0.华而不实,脆而不坚。——《左传》

3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

3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3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3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

35.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3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3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国语》

3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39.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

40.平静如水,正直如绳。——严遵

4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4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中庸》

4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44.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4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4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47.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4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4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51.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5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5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5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56.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大学》

5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59.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

60.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6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6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63.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刘禹锡

6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65.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孔子

6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6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68.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

6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70.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

71.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诸葛亮

7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7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7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75.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76.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7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78.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79.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8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篇6:古代养生格言

1.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2.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马王堆汉墓帛医书

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4.纵欲戕生,古今同慨。——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5.善摄生者,先除欲念。——明·陈继儒《食色绅言》

6.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宋·陈直《养老奉亲书》

7.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明·高濂《尊生八笺》

8.养生者,心欲求寐愈难。——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9.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10.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11.夜卧早起三月春,缓形无努志逆生。——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12.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明·陈继儒《食色绅言》

13.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明·万全《养生四要》

14.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15.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唐·张湛《养生要集》

16.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明·王文禄《医先》

17.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晋·葛洪《抱朴子》

18.要长寿,读书花月随前后。——《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19.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清·刘承干《嘉业堂丛书》

20.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21.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明·高濂《尊生八笺》

22.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明·万全《广嗣纪要》

23.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24.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

25.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26.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明·陈继儒《养生肤语》

2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道。——春秋·李耳《老子》

28.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明·高濂《尊生八笺》

29.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明·吕坤《呻吟语》

30.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

31.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明·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

32.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33.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宋·官修圣济总录》

34.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明·郑宣《昨非庵日纂》

35.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6.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7.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38.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39.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清·王世雄《随息居饮食谱》

40.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唐·张湛《养生要集》

41.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

42.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明·吕坤呻吟语》

43.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44.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4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春秋·李耳《老子》

46.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47.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明·高濂《尊生八笺》

48.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唐·张湛《养生要集》

49.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50.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51.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明·王文禄《医先》

52.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53.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54.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明·胡文焕《养心要语》

55.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56.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57.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58.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9.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60.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乱。——战国·韩非《韩非子》

61.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62.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63.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64.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明·万全《养生四要》

65.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唐·张湛《养生要集》

篇7:古代立志格言

一、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顾炎武》

二、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增广贤文》

三、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四、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多在阵前亡。——《冯梦龙》

五、不能舍己,必将取人,取人必多怨,亡无日矣。——《冯梦龙》

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七、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冯梦龙》

八、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论语》

九、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

十、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十一、胜人者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十二、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

十三、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曾国藩》

十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十五、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曾国藩》

十六、天意违可以人回,命早定可以心挽。——《增广贤文》

十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十八、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十九、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曹操》

二十、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二十一、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曾国藩》

二十二、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关汉卿》

二十三、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二十四、没有铁的纪律,战车就开的不远。——《成吉思汗》

二十五、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王实甫》

二十六、和风山川秀,佳气度吉祥,何处满城春,稚子见天真。——《朱熹》

二十七、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二十八、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

二十九、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曹雪芹》

三十、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于谦》

三十一、小人知其过,谢之以文;君子知其过,谢之以质。——《冯梦龙》

三十二、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

三十三、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苏轼》。

三十四、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

三十五、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罗贯中》

三十六、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纳兰容若》

三十七、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三十八、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增广贤文》

三十九、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道德经》

四十、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孙子兵法》

四十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容若》

四十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道德经》

四十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

四十四、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四十五、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蒲松龄》

四十六、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此顺逆之计也。——《诸葛亮》

四十七、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张岱》

四十八、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

四十九、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曾国藩》

五十、利害之端,常伏于思虑之所不到;疑间之萌,每开于堤防之所不及。——《黄宗羲》

五十一、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曾国藩》

五十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

五十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

五十四、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五十五、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五十六、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增广贤文》

五十七、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增广贤文》

五十八、惜钱莫教子,护短莫从师。——《增广贤文》

五十九、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白居易》

六十、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罗贯中》

六十一、别有幽愁暗恨生,此处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六十二、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六十三、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兵法》

六十四、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曾国藩》

六十五、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罗贯中》

六十六、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愁顽金钝铁之不易稍落;我果为长江巨海,何患污渍横流之不能容纳。——《洪应明》

六十七、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六十八、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洪应明》

六十九、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洪应明》

篇8:古代廉洁格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勿唯小贻大,勿唯私损公;勿唯利害己,勿唯权伤民。

3.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自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4.携手保洁促廉,共建和谐地税,严格要求自己,温馨提醒他人。

5.自重是拒腐防变的基础,自省是拒腐防变的关键,自警是拒腐防变的屏障,自励是拒腐防变的动力。

6.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7.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

8.生前博得万民爱,不唤清风自然来。

9.知足之修成淡泊操守;自律之为扬清廉正气。

10.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11.清廉做官方敢怒公正办事才敢言。

12.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13.出于公心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恒能正气凛然。

14.忍一时眼热心跳,赢得清名传后世;叹一声悔不当初,却留遗憾在人间。

15.乐自清中出烦自贪里来。

16.勤政廉政为人民,保护土地万代传。

17.理想信念记心间,勤政为民手莫贪,反腐倡廉当模范,再创辉煌谱新篇。

18.不屈于利称之富有,不屈于名可谓高贵。

19.一个“廉”字值千金,一个“腐”字臭万年。

20.人生在世如韶华弹指一过,要留清廉美誉在人间。

21.为官有四忌:一忌少律,知法犯法;二忌缺德,见利忘义;三忌不廉,奢侈贪婪;四忌无耻,祸国殃民。

22.从政不为己,掌权不谋私。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23.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已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24.为官一时,要保持“四个距离”;对待名利,要保持远距离;对待人民,要保持近距离;对待领导,要保持等距离;对待工作,要保持零距离。

25.当干部,是公仆:要为民,谋幸福;凡党员,守党章:当模范,做榜样。

26.贪梦是自由的桎梏,廉洁是自由的明灯。

27.为人之本德为先,为政之本公为先,为官之本廉为先。

28.一丝一粒,我之名节,取丝粒,我为人就不值一丝一粒。

29.正气一身官气扫清风两袖腐风离。

30.让阳光普照决策的每一个角落,不给黑暗留一点空间;让监督伴随执行的每一个环节,不给朽败留一丝机会。

31.为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2.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保民生。

33.为政须付苦心,方可治道。德政须出苦力,方可体民。廉政须入苦境,方可无隐。简政须奉苦行,方可俭约。

34.草生峰巅不显伟岸,松长谷底失高洁。

35.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下定决心,不懈追求;伟大复兴,团结奋斗;廉洁奉公,才会拥有。

36.廉洁是执政之基,私欲是万恶之本。

37.拥有权力者,既能行善也能作恶,作恶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请谨记领导就是服务,职务就是责任。不专权,慎用权,用好权。

38.新春佳节之际,榆社县纪委监察局温馨提示:党纪国法牢记心中,拒腐防变时刻警醒;廉洁过春节,幸福常相伴。祝您新春快乐,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39.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

40.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41.心无私欲自然会刚;人无邪念自然公正。

42.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官声誉起为民事,业绩成于跬步行。

43.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44.按下贪婪的开关、掉进人生的黑洞,打开贪欲的盒子、拉响自毁的引信。

45.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46.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

47.吃一点、拿一点、卡一点、要一点,早晚毁在这一点;勤一生、德一生、廉一生、洁一生,多少幸福此一生。

48.侵吞贿赂之害,害他人,害自己;渎职侵权之毒,毒国家,毒人民。

49.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不可能有金钱上的廉洁;丧失金钱上的廉洁,会导致道德上的堕落。

50.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

51.俭以廉为本,奢为贪之源,戒之,慎之。

52.常怀律己之心,严格要求,不断奋进;常怀宽人之心,眼界开阔,胸怀宽广。

53.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坏事,迟早会暴露,结果必然不妙。要记住:手莫伸,手伸必被捉。

篇9:古代格言警句

古代格言警句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8、学至乎没而后止。

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0、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11、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2、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13、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1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1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17、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0、父不慈则子不孝。

2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22、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23、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2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2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29、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3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2、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

3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3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3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36、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37、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3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40、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4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2、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43、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4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45、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46、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4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4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49、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5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52、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5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5、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5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8、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59、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60、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6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6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6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6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66、初生之犊不惧虎。

6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8、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69、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70、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71、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7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73、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74、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7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78、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7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8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8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8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8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

8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86、父慈而教。――《左传》

8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8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89、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9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9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9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9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9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9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9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97、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9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99、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0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01、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10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4、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05、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篇10:古代教育格言

古代教育格言

1、盖世功勋,多是老成建来,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哀。

5、一头白发催将去,万两黄金买不回。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1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6、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17、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1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9、略尝辛苦方为福,不作聪明便是才。

2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21、见者易,学者难。

篇11:古代道德格言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礼记·中庸》

译文: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心怀敬畏。

临行而思,临言而择。

王安石:《仁智》

译文:即将行事时要认真思考,即将说话时要慎重选择。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戴圣:《礼记·表记》

译文:君子在别人面前举止应慎重,容颠要端庄,不要说错话和说不该说的话。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译文:通过了解自己可以了解别人,通过了解当今而了解古时。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译文: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相关专题 格言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