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崇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马德里不思议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马德里不思议”参与投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实崇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共13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实崇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实崇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张家界实实崇验小学在已经倒闭的商业子弟小学的旧址上诞生了。八年建设与发展,如今,学校已经成长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内外知名的窗口学校。其发展得益于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

一、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解

我们认为,所谓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指在学校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将带来学校教育思想、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将对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方法策略产生强大的冲击;这一过程是破旧立新的过程,是学校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

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由于历史的原因,建校初学校声誉差,加上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周边环境差、学生来源差,学校发展困难重重。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途径,我们的思路是: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学校发展的推动力,端正办学思想,改善办学条件,更新办学手段,提升办学质量。

1、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指导,端正办学思想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她是以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建立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教育革命。我们的办学思想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确定。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思想指导下,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艰苦建校、”的办学策略,树立了“会学习、会做事、会创造、会共处、会生存、会发展”的育人目标,确保学校办学沿着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2、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改善办学条件

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障。实现教育信息化是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极好契机,也是学校硬件建设上台阶的难得机会。其一,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学校提出了建设目标,这一目标时刻激励全体师生不懈努力;其二,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学校提出了建设标准,使学校硬件(教学用房和教学配套设施)建设科学、规范,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其三,教育信息化建设给学校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保障,政府集资、民间助学、家庭投入等筹资渠道能解决学校部分建设资金,缓解学校经费紧张的矛盾。因此,我们确立了“抓住机遇、艰苦奋斗、科学高效、争创品牌” 的硬件建设思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快速、广泛地获取办学的社会效益,使学校极早地步入良性循环的轨迹。

3、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目标,更新教学手段

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而以手段更新为基本特征的信息化建设必将促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根本变化。要应对这种变化必须打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能娴熟掌握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有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这支队伍不仅能发现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活动教育整合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能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先进的思想理论;这支队伍不仅能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手段,还能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更新学习手段,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和会学习、会创造的能力。

三、如何创新学校信息化建设

学校的优势在于学校的特色和品牌。在几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着力从教育信息化建设入手打造学校品牌。

1、艰苦建设,打造精神品牌

建校初,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三大困难:一是建设资金困难。政府没有资金投入,学校缺少“造血”功能;二是学校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教学用房不足,没有实验、仪器室,连电化教学使用的幻灯机也没有;三是周边环境恶劣。由于原学校的倒闭,影响极坏,周围居民无视学校存在,侵蚀学校财产现象十分严重。在这样的环境下建设教育信息化需要一种精神做支撑。这种精神首先应产生于全体师生与学校兴衰共荣辱的忧患意识。只有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学校的生存发展关系到个人生存发展时,他们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利益与学校命运紧密相连,从而产生改造学校,发展学校,使学校崛起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这种紧迫感和责任感是打造学校精神品牌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还必须使全体教职员工经历艰苦建设的砺练,在磨砺中创建精神文化。为了节约资金,我校广大师生有了修操场、拆旧房、挑砖瓦的经历;为了减少办公费用,老师们学会使用短小的粉笔头;为了增加建设资金,学校办起了养殖场,师生们在农场学会了饲养牲猪。正是这种点点滴滴的经历与积淀,逐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文化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文化的创建与传承,打造了学校精神品牌。如今,只要提起实实崇验小学,人们便和“南泥湾精神” 联系起来,“实崇”已成为“ 艰苦奋斗、科学高效、开拓创新、永不言败”的精神品牌。

2、科学建设,打造质量品牌

“没有规范化、标准化,就没有信息化”,这是我们信息化建设的一种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们严格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按省、市要求投入信息化设备设施建设,确保建设的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

硬件建设需要有长远目光,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在修建教学用房时,我们曾面临资金不足、用地不够、教室奇缺等困难。有关部门建议:楼房修高一点,教室修小一点,走廊留窄一点,这样可以教师用房缓解矛盾。如果当时我们被眼前困难左右,就会导致资源投入不科学,不合理。在房屋设计时,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建设标准,建设实验室、仪器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避免了建设的落后甚至重复,确保信息化硬件建设合理、科学。

硬件建设不仅要有眼光还要追求实用、高效。我们的建设原则是“以需促建,以建促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多媒体已经成为人们便捷、高速工作与学习的手段。教育信息化的加速为培养适应未来人才,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发展、师生发展的必需。因此,即使我们面临困难,也必须根据师生发展需求投入硬件建设,建设项目要围绕需求来确定。同时,建设要以使用为目的,用得好才能有效发挥硬件品牌的质量效益。

3、研训结合, 打造师资品牌

硬件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是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障。如何科学、高效地使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学校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教师使用信息手段的水准是衡量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根本标准。因此,教师建设是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从基本功培训入手,抓问题研究,研训结合,打造师资品牌。

(1)抓培训,促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包括 :掌握操作系统;进行文字处理;制作演示文稿和教学课件;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实现资源共享。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基本功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初级培训——中级培训——高级培训。对不同阶段的培训,学校提出相应的.培训目标;对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培训,学校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做到分层培训,共同达标。学校在教师培训中确保优质师源。通过引进挖掘、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保证了培训的师资质量;确保培训时间、培训经费充足;确保培训环境良好。一是制度环境优良,学校制定了训后上岗、不训待岗制,奖优罚劣等培训制度;二是人文环境优良,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营造了一种学习竞赛,争优创先的氛围,提高广大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明确的培训目标,优越的培训环境,得力的培训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2)抓研究,促教师转变思想,提高能力

教师具备了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如何在信息化的环境中科学合理地设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就成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引导教师发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在研究中转变观念,更新手段,提高质量。

一是树立正确的研究观念。学校提出教学研究要做到两个服务: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困难服务,为促进教师发展服务。引导教师牢固树立“问题即课题”教研意识,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教师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时就发现:如何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改造不合理资源,整合优质资源为我所用,如何利用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于是便产生了《信息技术与口语交际教学整合的研究》、《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识字效率的研究》等课题。教师们的研究是自发的,研究观念是正确的,这为取得较好的研究效果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是狠抓研究质量的提升。研究质量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通过研究,老师的思想水平、学科水平、专业技能得到提高;第二个层面是通过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在研究中,我们确立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研究策略,制定了相应的研究制度,搭建了“实践、研究、创造、展示”的成功平台。老师们在实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思想观念、方法策略得到了根本转变,在实现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成长进步。

三是狠抓研训结合。“研究”与“培训”相结合能有效促进教师发展。教师们在研究中发现问题,通过专家指导,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认识,然后再实践,再认识,达到质的飞跃。这一过程既是“研”的过程又是“训”的过程,研训结合,循环不断,师资品牌就会煅造出炉。

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1、要充分认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信息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硬件建设上,要在如何使用硬件上下功夫。手段的革新往往会带来思想革命,会直接影响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方略的确立,影响校园文化精神的形成,会带来师生质量上的飞跃。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教育信息化也是一种生产力。

2、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中的校长作用

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始终是组织策划者,操作执行者,评价总结者。校长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学科水平,专业水平,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因此,提高校长质量就是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3、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需要艰苦奋斗精神,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等、靠、要”是不能建成教育信息化的。软件建设更需要这种精神。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的提升,教育教学内容与手段的创新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很难实现教育信息化的。

篇2: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尊敬的**局长,尊敬的**处室、各地级市***各位领导:

**工商局目前共有*个股室、*个工商所,*个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人。年以来,我局按照省、市局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坚持率先试点、率先受益、率先发展的工作思路,确立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分步实施,发展自己,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局信息化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我局信息化建设初期,遇到不少问题和阻力,主要是: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干部职工对工商系统推行信息化建设存在三种模糊认识。一是“过早论”。认为当前系统内人员有老有少,学历有高有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搞信息化建设难度大、过早。二是“无用论”。认为现在工作重心主要还是收费罚没,钱收不上来,工资没保障、温饱解决不了,搞信息化建设没必要。三是“轻视论”。认为信息化建设也就是傻瓜办公,要求不高,只要每人会操作设计好的流程就可以了,这些模糊观点[本网网-www.wmxz.cn找文章,到本网网]直接导致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排斥性和懒惰性,给我局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二)建设资金困难大。经费是信息化决定性因素,没有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无从做起。***年前,我局信息化建设基础差、底子薄,全局上下除办公室和登记部门配备了三台电脑外,其它硬件设施一片空白。要搞信息化建设,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我局经费总量不大,历史上形成的各种债务沉重,全系统干部职工以及离退休干部人数多,而且三年基层工商所建设,我局又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严重紧缺的经费,给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我局干部队伍庞大,全系统***名干部职工。***年前,大专以下学历的干部占**%以上,文化基础差,而且会操作电脑的干部职工不多,电脑专业知识人才缺乏,这给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普及计算机知识以及业务信息系统的使用。二是如何引进信息化建设人才,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建设,缩短时间和成本。

针对上述三大问题,我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群策群力。一是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局长具体抓。二是制定印发了《**工商局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决定》,从机构、人员、经费上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三是加强与省局、市局信息中心以及****电脑公司的联系,争取他们工作上的指导、支持与协助。四是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遇到的资金问题。五是大力引进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从零起步抓好干部职工信息化建设的教育培训。这一切保证了我局信息建设工作能顺利进行。

二、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我局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而且建设工作中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根表现在:

(一)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从***年全面铺开,至今共投入资金**多万元,筹建改造了信息中心、档案库房,完成了局机关和工商所的网络综合布线。同时投入资金**万元,购买了服务器**台,计算机**台,打印机**台。目前,局机关全部股室都配备了电脑*台,各工商所也配备了*台以上的电脑。

(二)开通了**信息网。我局租用了电信局**条光纤专线,实现了省局、市局、区局、工商所四级联网,开通了***信息网,信息网设工商动态、工商介绍、办事指南、法律法规、投诉中心、文件收发、闪光红盾、发布通知等9个栏目,从去年10月份起,我局所有文件收发、资料传送全部在网上完成,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三)推广了业务信息系统运用。按照省局、市局的要求,我局及时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了培训,培训面达100%。培训后,我局于去年12份将该系统投入使用。目前,我局的注册登记、企业监管、执法案件、市场合同等业务全部通过该系统受理和办结,业务上线率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业务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四)搭建了视频会议系统。在市局信息中心的指导下,我局投入资金**万多元,购买了视频电脑、投影仪、摄像头等设备,改造了视频会议室,初步搭建了市、县视频会议系统。目前,共举办了各类视频会议20场,视频会议系统搭建后,改变了过去开会来回赶的现象,降低了行政事务成本,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规范了档案升级管理。档案升级纳入信息化管理也是我局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初开始,我局开始筹集近**万元的资金,着手对档案进行综合升级管理,今年初已通过省特级档案的评审。目前,我局全部企业档案资料电子化录入工作已完成,通过电子档案系统可检索各类企业档案,实现了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三、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变化

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局的工作呈现出五大变化:

(一)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大量的信息检索资料传递工作,通过网络用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比传统的手工方式快了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例如:企业名称查询,过去可能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通过软件运用,一分钟内“搞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办理时间,为群众打通了一条办照“高速路”。

(二)规范了工作流程。业务信息系统推广运用后,实现了登记注册程序和条件的统一规范,建设了各类市场主体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受理核准―打照―发照的规范化流程。执法办案工作也实现了查案―办案―结的规范化流程。这样既减少了工作中有随量性,又对从源头上防止不廉洁行为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了科学决策。通过专业化的软件程序,可以非常方便地对企业进行查询和基本业务数据统计,不仅速度快,而且精度高,局领导足不出户,不听汇报,不到现场,通过办公桌上的微机就能随时掌握工作动态,进行分析和宏观指导,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四)优化了办事环境。现在运行的信息化系统,实行以网上审批为主,书式资料备案为辅,书式资料的传递由内部工作人员来完成,避免了办事人员来回跑,同时通过开通曲江工商信息网,节约了行政事务成本,加强局上下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了信息资料共享,推动了无纸化办公的.进程。

(五)树立了工商形象。在**区政府所有直属部门中,我局是较早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单位,目前登记注册、执法办案、企业监管、市场合同、商标广告等业务全部在网上进行审批和完成,办公也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走在了全区其他单位的前列,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赞誉,树立了良好的工商形象。

四、信息化建设的体会

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取得目前这样的成绩,由此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信息化建设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运用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多,能否取得成效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取决于领导重视和熟悉的程度,领导班子思想统一的程度,保障措施落实的程度,具体责任人事业心的程度。我局党组面对种种困难和问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都坚定不移地把信息化建设推行下去,面对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局党组压缩一切可以压缩的资金,集中精力抓信息化建设,正是党组一班人有追求大发展的雄心,有一抓到底的决心,有常抓不懈的恒心,才能凝聚全局的力量,上下团结一心,坚定不移推进信息化建设。

(二)科学决策是先导。推进信息化建设,科学决策是先导。我局坚持从实际出发,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积极与省、市局信息中心联系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保证信息化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全面推进,同时我局量力而行,注意做到建设与培训同各个业务进行到哪一步,就重点培训相应的人员,保证各个项目建好、能用、用好。在经费投入上,一方面重点倾斜,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工作最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为重点。另一方面着眼发展,对设备的配置兼顾高起点和未来更新换代两方面的要求留有余地,做到既要好又能配套,确保设备不会刚用上就落后,或者今后要更新换代时,不会因缺少相应的配套出现后续工作经费负担过大的问题。

(三)多方协调是保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是我局信息化建设进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得到了上级工商部门的有力支持,市局领导多次对我局的信息化建设作了很好的指示,市局信息中心经常到我局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二是凭借了外部的技术力量,多次邀请**公司、**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我局指导、培训,这样做,一方面使我局的规划方案更加符合实际,另一方面解决了我局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三是有机地整合了内部资源,将业务工作与技术工作相结合。我们将登记模块、办案模块、监管模块的培训分配到相应的股室,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这样既分工明确,又群策群力,确保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局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资金投入不足,计算机硬件设备缺口比较大,如我局***位干部职工,只配备了电脑**台,平均*人才有一台电脑。二是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工作质量,由于我局干部电脑知识较差,文化水平较低,不能较好地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三是由于目前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业务信息系统模块还没有投入使用,使人事工作和财务工作不能进行规范化管理,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今后我局将加大投入,加强培训,使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我局各项工作服务。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推广使用******业务信息系统,拓宽业务信息系统使用领域。二是进一步加强其他档案的扫描录入工作,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三是进一步推广使用办公自动化(0A)系统,实现办公完全自动化。四是进一步完善视频会议系统,将视频会议系统广泛应用到工商所。五是对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系统进行改造,提高12315的服务效能和应变能力。六是加大信息化建设硬件投入,力争在年内达到机关人手一台电脑,工商所两人一台电脑。

篇3:乡镇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建设xx镇政府信息网络是政府机构适应形势,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创新政府执政理念、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在区信息办的大力支持下,我镇政府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初步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xx镇信息化建设概况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镇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确立了“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应用为主”的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并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听取信息化建设汇报,统一调度和协调,为我镇信息化建设的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党委书记某某同志亲自过问网站的筹建情况,并提出要信息化建设要走在全区的前列,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为此,他多次邀请市信息化办公室专业人员对我镇的网站建设进行规划指导,并随时跟踪整个信息化建设进度,加快了xx镇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本文章来源于本网网-www.wmxz.cn]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我镇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多方筹备资金,确保了信息化建设所需经费足额到位。至今,全镇用于信息化建设的累计投资已达十万余元。

目前,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全镇购置了专业服务器一台、电脑四台、投影机一套、大屏幕背投两台、专业数码相机一台、专业打印机两台,并配齐了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等,正在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

(三)普及技术,加快调整。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一些传统的种、养殖模式、销售渠道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农产品种难、卖难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我镇从信息化建设入手,彻底解决农村信息流通不畅的弊端,在改造传统产业上狠下功夫。首先,针对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相对匮乏,种、养殖技术相对落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不相适应的问题,我镇从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入手,利用互连网收集农业科技信息,制定成册,无偿向农户发放,及时解决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截止目前,我镇已从网络上收集农业信息1万余条,网站内储存农业信息2万多条,带动新上致富项目128个,创产值多万元。其次,为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我镇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沟通便捷的优势,把全镇的优势产业和农产品信息以网站为平台对外进行发布,同时,根据我镇的实际,有针对性的收集外地市的农产品收购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农户,彻底解决了农户卖难的问题。我镇xx村主要以种植蒜黄为主,以前,由于销售渠道不畅,收割的蒜黄不能及时销售,导致蒜黄大量腐败、变质,给农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镇专门派出人员对xx村蒜黄进行调查,听取蒜黄种植户的想法,然后利用网站把采集到的蒜黄图片和生产地等相关信息在网上发布。同时,积极搜寻外地市的供求信息,并想尽一切办法与他们进行联系,最终,为xx村的蒜黄打开了销路。目前,该村的蒜黄已销往长沙、安徽等省市。年销售蒜黄200万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

(四)营造平台,促进发展。

我镇以网站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网站强大的可扩展性和包容性,有重点的收集城镇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分类整理,建立项目储备库,结合我镇的实际,向企业传递相关信息,为新企业立项提供参考,为旧企业改造提供帮助。截止目前,我镇通过网络引进企业8个,其中亿元以上的企业2个,千万元以上的企业3个,引进资金3亿元。总投资1.4亿元,前期投资7000万元的xxxx厂已于今年5月份开始投产;总投资1.38亿元的xx食品有限公司正在积极筹建。

(五)锻造队伍,提高素质。

为适应信息化工作发展要求,立足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技术熟炼、能力过硬的信息化工作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我镇专门抽调5名干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小组,负责信息的采编、发布。并要求30个行政村每村至少配一名专兼职信息员,及时将基层的信息向信息领导小组反馈。针对网络建设、网络安全等,特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

为提高信息建设队伍成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经常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我镇购买了网络信息建设方面的书籍及光盘,利用我镇的多媒体投影设备,定期进行集中培训,目前,我镇已组织培训六期,培训信息员80人。

(六)大胆创新,提升层次。

我镇在市信息办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我镇的网站xxxx正在进行二次改版,网站基本框架已经确立,细节部分正在加紧制作中,预计今年八月份将建成并正式运行。

这次改版,本着易操作、易管理、易浏览的“三易”方针,采用ASP语言和MS SQL数据库,保证网站的安全、效率、负载能力等都有较好的表现。在栏目的安排上,除保留以前的栏目外,拟新增加一个交流论坛,方便浏览者进行互动。[本文章来源于本网网-www.wmxz.cn]

在操作管理上,以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作为网络建设平台的核心技术之一,将目前多种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等有机地结合在管理信息环境中。系统不仅支持标准的信息资源平台,也支持符合CORBA (Common Object Resource Broker Architecture) 标准的分布式对象系统(Distributed Object System),使得更多的信息资源能更为有效的利用。系统具有系统管理子系统、系统功能子系统、网上信息准备与刷新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等四个子系统。作为各种系统功能运行的基础,提供机构信息管理、栏目结构管理、系统定制功能以及各种功能模块的维护等功能。

在内部网络建设上,现在整个政府局域网已很好的建设起来。同时建立了FTP文件传输系统,分配不同权限的.帐号,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七)加强防范,注重安全。

根据网络安全性的相关要求,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服务器配置了防火墙,用于过滤、抵挡一些探测、攻击;安装防DDOS服务,可抵抗50万/S的SYN、ACK、FLOOD攻击;安装了先进的杀毒软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严格的系统分级授权的安全管理和内容的审核确认管理。完善落实网站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对网站信息采集、登载、审核的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电信接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无法在我镇机房牵拉光纤,网络传输速度受到了严重限制,以至于xx镇政府的网站一直托管在市信息办服务器上,造成了维护上的不便,也限制了一些扩展功能的正常使用,如:电子邮件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等。二是配套措施不到位,由于乡镇财力有限,信息化受到一定的约束,尤其在村级推广难度比较大,需要上级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

三、意见和建议

1、建议加大信息传输硬件设施建设,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延伸工作,改善目前网络环境,促进信息网络的普及工作。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群众积极利用信息化网络发家致富。

3、信息化技术的推广要从政府部门入手,首先实行行政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推广无纸化办公,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4、加大对基层干部群众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必要的网络技能,为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奠定基础。

篇4: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江苏教育现代化20__》、《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江苏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等相关文件,继续总结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与不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为核心,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水平,结合“善学课堂”改革,通过多种方式推进智慧教育的深入发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努力推进校园智能化、资源普及化、应用常态化。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做好信息化环境搭建工作,及时更新完善信息化数据,不断探索信息化数据互联互通,努力构建整体化的信息化环境,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的融合。

2、积极配合教科研部门,做好“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2.0”收尾工作,做好“科大讯飞智慧课堂”、心育活动室设备培训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提供培训指导,以信息技术运用为抓手,以学科融合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努力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

3、积极配合教学部门工作,全力完成九年级艺术测试、英语口语中考及八年级地理、生物考核工作,做好训练、模拟及培训工作。

4、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以社团活动为课程阵地,认真做好活动过程管理,以课程内容为核心,构建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借助现有资源库,充分发挥存储服务作用,建立有一定数量、高质量的课件素材、校本课程资源库。

三、工作重点:

1、做好信息化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定期巡查场所环境、设备线路、配置运行情况,及时做好服务器和软件备份并做好各项记录,做好信息化设备登记、管理工作,加强各类基础数据平台和教育教学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及时做好金陵微校端工具、师生库、焦点教育云平台数据更新,设备登记、管理工作,确保校园网络、班级教学设备、监控、广播等系统正常运行,为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保障。

2、做好“科大讯飞智慧课堂”、心育活动室设备使用培训工作,配合教研部门做好“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2.0”服务与支持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各种信息化观摩、培训、竞赛工作,进一步发挥信息化装备作用,努力挑选思想素养好、信息化技术过硬的中青年教师充实到教育信息化应用中坚队伍,发挥引领作用,提高教师应用水平。

3、积极配合教学部门,做好九年级艺术测试、英语口语练习及中考、八年级地理、生物考试工作,做好训练、模拟及培训工作。

4、与教学部门合作,结合“1215善学课堂”改革,尝试推动校内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尝试以教学赛课的形式开展,力求全学科覆盖,以区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评比标准为依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

5、积极做好各项信息数据填报工作,按上级要求及时做好教育季报、信息化业务管理系统、节能减排等数据填报,做到数据准确,填报及时。

6、继续做好信息化资源建设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和构建资源,与德育部门配合,以社团开展为途径,创建有四中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库,进一步更新公共资源,做好校内活动影视频资料留存工作,鼓励教师提供、分享更多信息化教育资源,做好资源管理和开放工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7、继续做好信息发布与宣传工作,加强校园网站、校园电子屏管理,充分发挥网站和电子屏宣传阵地作用,不断完善校园网站,做好信息更新,加强学校在网络平台上的宣传力度。

篇5: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

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

XX中学20xx年被确定为XX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在XX省教育厅、XX市教育局及省、市电教馆的领导和指导下,我校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采取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狠抓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了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一、构建教育信息化保障体系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教研处、总务处主任、副主任为成员的XX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规划、协调和督导学校教育信息工作,为我校教育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确保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序、高效推进。

2、我校先后制定了《XX省XX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实施方案》,《XX省XX中学教育信息化五年规划》,《学习“十年规划”、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强化教育信息化意识、提升新课程实施水平》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制度,坚持每年进行自查和总结,稳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全体教职工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近四年来,学校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XX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xx—20xx年)》、《XX省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等相关文件,提高全体教职工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使全校教职工明确: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培养信息时代具有竞争力的中学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标。

四年来我校派出六十多名教师参加全国及省、市各种信息技术培训和专题会议,先后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多媒体教学终端使用培训、课件制作培训、智能组卷系统使用培训、电子白板使用培训、微课制作培训等教育技术的培训,这些培训提高了教师信息化素养,对教师专业成长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校95%以上的教师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三、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加大教育信息技术设施投入

我校新校区经过近几年建设,已于20xx年年6月整体搬迁,新校区信息技术设施投入达2400多万元,全新的教室终端、教师用计算机终端全部接入互联网、校园网、XX省和XX市教育专网。全新的电子白板、计算机终端、实物投影仪、网上阅卷系统、广播系统、学校门户网站、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教师继续教育系统、考试监控系统已投入使用。我校现有72套多媒体电子白板网络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每间120台电脑,达到上课每生一机要求;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一个,有电脑120台;有校园之声广播站一个;每个年级均有多媒体会议室一个,这些配置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新建的档案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校园数字电视台、两个多功能教室和能容纳千人的学术报告厅等也正在建设中,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已初步建成,预计在20xx年完成所有项目。

学校核心网络安装了防火墙,能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有专人负责学校网络安全、网络的维护和不良信息的处理。

四、丰富的教育资源能满足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要求

我校初步实现了教学、办公现代化,教学资源丰富。目前主要有XX中学校园网、教育专网、中国教育科研和计算机网(k12)、英才苑、金太阳、中学学科网、名校远程教育网和大量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视频等,还有我校教师近年来录制的200多节优质课教学视频,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有效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极大改进了教育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益,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也得到了很大改进。

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得到广泛普及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成了教师能否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我校把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突破口。在每周的教研组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要轮流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承担单元或章节教学内容的资源搜集、整理和共享(包括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教学设想、知识背景资料、知识拓展资料、知识应用资料、教辅资源、课件、课例、教学方案设计、各种训练题、教学素材等),全体教师进行深入探讨,达成共识,每位教师再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状况进一步制定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

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这个活动载体,扩展了教师信息资源的来源、交流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能力。目前教育技术、网络资源是我校教师备课和教研的主要手段,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率高,效果显著,大力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加强管理和评估制度建设,促进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一,我校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教师备课、上课的常规要求,把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指标。

第二,把教育信息化应用,纳入教学检查内容的必查项目。每学期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把资源整合,网络课件制作作为教案的重要指标;把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手段运用情况、效果,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纳入教学过程考核。对做得好的及时肯定;做得不足的及时查问情况,并予以引导;重视不够的及时谈话教育;考核结果和评优晋级挂钩。

第三,定期开展“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的活动。学校每年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展示、网络课件评比、教学设计评比等活动,要求青年教师全员参与,将教师提供的参展参评的课件展示在校园网上,由学校组织评委进行评议,评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将评议结果与学期考核、教师评优佳钩。这不仅是一种导向,更是一种展示与交流,起到较好地示范引导作用。

第四、通过上公开课,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我校坚持每学年每个教师在年级上好一节公开课,每个备课组上好一节“同课异构”课,开展一次中青年教师赛教活动、一次名师“示范课”和一次新教师“汇报课”活动,要求所有的公开课都要用好网络资源,将信息化应用的情况及效果纳入评价指标,占有一定的分值。课后评议中把资源整合、网络课件的制作、使用等情况作为评议、反思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一举措不仅起到引导教师重视运用教育技术手段,重视资源应用的.作用,还促进了教师对资源有效整合,网络课件优化组合的能力。在20xx年、20xx年举行的XX省第五届、第六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我校韩富万、王建华等30多位老师获得一、二等奖。

第五、以网络平台促使教学交流常态化。我校积极倡导广大教师以网络平台开展教学交流、网络培训和教育论坛活动,目前我校教师创建的韩富万工作室网站、王建华工作坊网站、赵克东工作坊网站、冯永强工作坊网、朱红地理博客等个人网站已在同行中产生较大的影响,我校教师qq群“汉苑凌霄”、“XX中学教师群”、微信群“高三教师群” 、“高二教师群” “高一教师群”教学交流也异常活跃。

第六、借助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应用,弥补技术与艺术课程、校本选修课程与地方课程教材与师资的不足,有效地推动了我校薄弱学科的教学与建设。

七、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我校大力提倡教师参加课题研究,近四年结题或正在研究的有《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研究》等18项省、市级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课题研究组老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通过参加培训会,向专家学习,增强了现代教育理念,熟悉了学习专题网站的使用和管理,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支教育科研教师骨干队伍,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极大推进了我校教育科研水平。

八、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校在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人事与工资管理、档案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学籍管理、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网上填报志愿、考试监控等领域全面使用信息技术,使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培训,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作好我校新校区校园网和教育信息化规划。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

九、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校近几年处于迁校阶段,老校区投入处于停止状态,迁校后经费非常困难,很多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无法落实,很多方面不如人意,甚至相对滞后。今后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争取短期内完成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达标。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意识的提升,在教学中应用,在应用中提高;加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篇6:某市建委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近几年来,市建委在市委、市当局的的精确带领下,在市信息中间的教导救助下,当真贯彻党的门路目标政策,周全落实科学成长观,富裕利用当代化信息技巧,大力大举展开电子政务工作,在流派网站构筑及行业系统利用方面获得了必定成绩,有力地鞭策了我市都会构筑与办理工作连续成长。现将有关环境报告请教以下:

1、市委带领高度珍视信息化构筑

从当局机构进行改革入手下手,我委由三个局级单位归并后构成。当时,信息化构筑根本处于空白状况,建委连本身的流派网站都异国,与市委市当局付与的工作本能机能及上级关于展开电子政务的要求很不适应。为了变化信息化构筑的进步场面,委带领高度珍视,经委党委探讨决议,建立了委信息化构筑带领小组,由一把手田庄主任任组长,有关带领及处室参加,专门当真委信息化构筑的构造带领及庞大项目标决议计划。根据工作必要,建委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信息中间,当真信息化构筑的履行、技巧赞成与办事。几年来,委信息化构筑带领小组不按期召开集会,探讨我委构筑业、房地产开辟、都会办理、拆迁办理等行业信息化构筑题目,订定了信息构筑成长筹划,并根据上级要乞降交易办理实际必要,将信息化构筑经费参加预算范畴,有程序地履行网站及相干交易系统的开辟构筑。

2、加强济南构筑网构筑,构建行业信息化政务平台

济南构筑网于9月正式开通运行,作为市建委信息公告的窗口与平台,是兑现政务果然,实施电子政务的紧张载体,是市建委与当部分分、企业、广大市民之间的信息雷同桥梁和纽带。网站坚定“开辟立异、稳妥务实、动弹成长、周全促成”的工作思路,以“构建网上当局,践诺网上办公,促成电子政务工作”为工作目标。经过议定4年多的构筑,获得了长足的成长与进步,如今的济南构筑网版面更加都雅,效用更加美满,内容更加富裕,栏目配置更加公道,会见量也渐渐上升,在市当局的网站群会见量排行中,长期处于火线。如今,济南构筑网设有一级栏目20余个,2、三级栏目80余个。别的,我们紧紧环绕市里和建委工作重点以及社会热点,前后建立了一系列专题栏目,有力地鞭策了重点工作的展开,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同和好评,中断如今,网站共公告各种信息1.5万余条(篇),网站累计会见量冲破3000万人次。

(一)及时公告政务信息,扩大信息果然范畴

作为市建委流派网站,及时公告建委各种政务信息是济南构筑网必不可少的效用之一。网站设有即日动态、政务果然、网上下载、关照公告、政策标准、党建工作、财务审计等政务信息栏目。凡市建委下发的各种文件和关照,都第临时候在网上公告,处室本能机能、关联德律风、人变乱动、财务状况等受网民存眷的题目,都进行及时更新。使大家在第临时候便可从网上明白我市最新的都会构筑与办理信息,监督市建委工作状况。

(二)因事制宜,交易信息本性化计划

我们在网站构筑的计划阶段,就富裕思虑了我委交易办理的内容多样性及自力性。为了让每个行业都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利用好信息公告平台,我们在网站计划时,就让有关交易处室的人员参加进来,经过议定当局采购肯定了计划企业今后,网站开辟人员深切每个处室进行富裕调研,明白其交易性质与本性成分,由交易部分对网站发起栏目配置、交易办理流程、相干效用等详细要求,技巧人员根据差别环境进行本性化计划。为此,我们的网站开通后,经过议定反复的小修小改,各交易处室用着便利,会见者觉得信息好找、适用。是以,济南构筑网的大大都栏目都能获得富裕利用,包管了信息的势力巨子性和及时性。

(三)凸起特点信息,细致打造特点栏目

济南构筑网因为栏目更新及时,内容相对势力巨子,现已成为市民和企业获得相干信息的紧张路子,这些栏目也已成为市当局网站群特点栏目。

拆迁办理栏目累计公告拆迁冻结公告、动迁公告340余条,济南构筑网已成为我市拆迁人和广大被拆迁户查问拆迁范畴、冻结期限和明白拆迁信息的紧张路子和根据。客岁10月,我们又开通了专门的拆迁办理平台与拆迁网,将拆迁评估、安排房构筑等更多、更全的信息进行公告。

招标投标栏目是我市构筑工程招投标信息独一的势力巨子公告平台,经市建委招标办考核的招投标信息都必须第临时候经过议定济南构筑网进行公告,凡未经济南构筑网公示的中标结果同等无效,自网站构筑以来累计公告招标公告、中标公示4500余条,济南构筑网已成为我市招标代办、投标企业等相干单位查问招投标信息的最紧张路子。客岁年底,我们按构筑部要求,开通了构筑业诚信办理平台与诚信网,与构筑业有关联干系的12个处级单位,在一个平台上履行对构筑类企业、构筑项目和工程质量与安定的跟踪办理。

透明售房栏目作为济南构筑网特点栏目之一,也长期高居市当局网站群特点栏目第一名。经过议定透明售房栏目,市民不但可以明白我市当天和前一天房地产交易数据,还可以查问我市扫数合法的在售房地产项目及楼盘信息。经过议定楼盘表的色彩呈现,购房者足不出户,便可查看每一套房子的销售状况,房子是待售、已预订、已签约还是已备案。网站开通以来,网上售房栏目累计结束网上签约75000余套,网上销售面积近700万平方米。交易数据被新浪、搜狐、济南时报、糊口生涯日报、济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长期载用,成为繁多媒体房地产栏目标紧张数据来历。网上售房不但便利了大众,还可以有效地防备开辟商捂盘惜售、一房多售等违规行动,对付抑制房价、增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成长阐扬了紧张效用。

(四)紧跟工作重点和社会热点,充裕专题栏目

除网站巩固栏目以外,我们紧紧环绕工作重点及社会热点,前后建立了解放思维大评论辩论、抗震救灾、进修科学成长观、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构筑、清欠工程款等专题栏目,对各个专项工作及时进行宣扬报导,对工作的顺利展开起到了自动的推举动用。

(五)配置互动栏目,及时明白民意,为民排难解纷

济南构筑网设有城建在线、网上信访、投诉举报、网上查看等互动栏目。为市民供给网上询问,接纳市民对我市都会构筑的定见发起,网站开通以来累计接纳市民询问、定见发起15000余条,对市民发起的题目都当真对待,有关处室按分工视环境赐与复兴。这些栏目,不但让我们为大众供给了相干办事,还明白了大众对城建城管工作的定见与发起,把有些题目及时办理在抽芽状况,进一步建立了当部分分的精良形象。

(六)各司其职,加强办理,包管信息公告的及时性

市建委不但有济南构筑网这一个流派网站,按上级要求及交易需求,我们另有四个专业性网站,别离是济南室第与房地产信息网、济南拆迁网、济南构筑业名誉网、济南数字城管网,另有建委五大行业的交易办理系统,如果仅靠信息中间几个人,是结束不了平常信息更新与保护办理任务的。为此,我们把网站保护与信息更新任务进行分化优化,渐渐构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办理机制。为了加强网站办理,我们以委信息化构筑带领小组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强济南构筑网网站办理有关工作的'关照》,明了各专业栏目由响应的处室当真保护更新,并履行身份与角色办理轨制,由系统办理员为每个处室定制了仅用于保护本身交易内容的身份锁(usbkey)。根据信息果然为常态,不果然为例外的原则要求及时更新相干信息,为了确保公告信息的安定,我们还订定了信息公告分级考核当真轨制,紧张和灵活信息由紧张带领考核后才华公告,包管的公告信息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同时,信息中间当真信息化构筑的和谐效用和技巧办事,保险扫数配置及系统的平常运行。

(七)加强收集安定,展开技巧互助,包管系统平常运行

为包管各交易系统的运行和配置办法处于巩固状况,我们非常珍视收集安定,除硬件防火墙、ips入侵监测等老例配置外,为了包管24小机遇房安定,我们还采购了机房自动报警装配,一旦机房呈现高温、高湿等反常,会自动拨打预设的德律风,确保办理人员第临时候到达现场。为保险紧张数据的安定,我们采取双机热备方法,紧张数据履行异地备份,确保数据十拿九稳。别的,因为市建委网站和交易系统较多,软硬件配置相对纷乱,为办理平常工作中深层次的技巧题目,我们根据软硬件类别,与几家专业企业签订了办事外包和谈,确保了系统长期安定巩固运行,4年多以来,根本异国因为收集安定及系统障碍等因为,感化网站和各利用系统的运行。

3、存在的题目及下一步工作筹划

经过议定几年来的竭力,市建委信息化构筑获得了必定的结果,具有了必定的感化力,但与市委市当局及上级交易部分的要求另有必定差距,还存在诸多不美满的地方。比方,工作标准还不敷高,在用的济南市根本地舆信息更新不敷及时,部分配置老化,机房前提相对粗略,技巧人员不敷,有关交易系统因不是一个期间计划的,贫乏有效的资本整合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以数字都会构筑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构筑范畴信息化构筑与网站办理,进步安定防备本领,加大系统整合,经过议定系统构筑构成更加美满的网上办事系统,加大宣扬与收集办事力度。同时,当真进修与鉴戒其他都会及市里兄弟单位的的构筑经验,进一步开扩视野,拓展思路,使我委信息化构筑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篇7: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省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建设标准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县申报了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项目,并积极组织实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有序推进

为了使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干净有序的实施,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妥善安排项目建设具体事项。

二、科学规划,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合理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避免资金浪费,我们结合现有的.服务场所,服务设施,服务功能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论证,制定了《项目建设实施计划》,从三个方面提升和完善服务平台信息化。一是县就业服务软件开发,搭建供求职平台,扩大就业,促进民生。目前测试已结束,已申请在线运行;二是改造提升机房及网络布局,使网络运行更安全、更顺畅,目前已在进行中;三是完善和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目前已在组织招投标。

三、规范运作,确保项目建设手续合法合规

按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要求,结合《项目建设实施计划》,我们多次与县政府采购办、社保股进行联系,咨询政府采购有关手续,资金使用规定等,与多家软件开发公司就如何开发有特点的就业服务软件进行商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最终确定。保障了项目建设实施的有关手续规范、合法、合规。

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工作上的种种原因,致使我县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实施较晚,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会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去做好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八月底全面建设到位。

篇8:浅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浅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信息化   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全球性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革命,正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地展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刻,既担负着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中小学,该如何来迎接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的挑战呢?

中小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必须信息化,也必然信息化,这已是为实践所证明的雄辩命题。中小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它要求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系,因而必然涉及到诸如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传统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对于中小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这个过程必须逐步探索,及时总结,切莫等闲视之。

经过本人的全面了解和系统分析,结合周边学校的一些实际情况,以下我粗浅地来谈一谈本人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的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离开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成不了中小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决非仅仅硬件系统而已,而是硬件、软件和潜件三者有机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增强了共享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②.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网络化;③.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善。对于这一块的建设,我校领导层以长远的眼光,审时度势,在学校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耗巨资跨出了迈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在这几年里,为了能满足学生信息化学习的需要,逐步建立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宽带校园网、电子阅览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想办法,多方筹集资金,加紧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致力于建设用于信息化教和学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资源、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设施管理的信息管理

[1] [2] [3]

篇9: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告

近年来,禅城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区基础教育实力不断增强,禅城区获得了“广东省教育强区”荣誉称号,又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我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规划、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广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广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在全区由普及、应用阶段上升到探索与创新阶段,有效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走出了一条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之路,并朝着优质均衡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一、基础设施均衡化发展。

建区以来我们先后投入2亿多元,完善了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我区在投入2300万元实施了“创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信息化工程”。20起又分四年投入约6300万元实施“教育新装备”工程,以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校园网建设,解决师生电脑、电教平台数量不足及损坏淘汰等问题。目前全区已建成了宽带教育城域网,实现“校校通”。所有学校已建设校园网,部分学校已建设无线校园网,并接入无线教育城域网。中小学生机比达8:1,师机比达1:1,电脑室共有184个,课室电教平台覆盖率约为90%。

二、注重软件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

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我区也十分注重教育管理软件的建设。近年来,我区先后搭建了一体化门户网站、教育管理系统、新课程教学资源库、IT及英语口语考试系统、计算机网上阅卷系统、数字图书馆以及考场监控系统等多套教育管理平台,建立了大型集中式中心数据库平台,改善了早期网站孤立建设、系统间缺少互联、数据共享程度低的情况,实现信息数据跨平台运行。

(一)一体化门户网站。

禅城教育信息网是禅城教育信息宣传窗口和交流平台,也是禅城区学校及广大市民的教育信息主要来源,日访问量超过5000人次。其管理平台是禅城区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一体化门户网站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物理集中,应用分布”的集中式架构,改善了早期网站孤立建设、系统间缺少互联、数据共享程度低的情况,实现跨平台运行;另一方面,紧密跟踪新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和禅城区信息化实际需求,以整体设计来实现应用一体化,真正实现教育局、教育局科室、学校间的对外发布信息互联共享。

(二)一体化教育管理系统。

一体化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是结合了学籍管理系统、成绩分析系统、学生保健分析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招生报名系统、校产管理系统等多个功能模块于一体的集中式中心数据库平台。该系统满足教育局、镇(街道)、学校三级管理需要,解决了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之间的数据共享问题,避免“信息孤岛”,为教育行政日常管理、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等多种工作提供便利服务,提高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目前,全区教育系统实现了电子政务,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达到了100%,保障了我区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发展整体推进、有序进行。

(三)新课改资源库建设。

新课程教学资源库是我区自行组织开发的一个大型集群式资源管理平台。,禅城区结合新课程实施,启动“新课改资源库建设”工程,组建了由200多人组成的资源骨干教师队伍,以此为核心力量,广泛发动全区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资源建设。新课改资源库是以学科资源为核心,建设集资源共建共享、学科信息发布、交互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网站群,是一个方便实用的学科资源互动式园地,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教育信息和学习资源。目前新课改资源库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区职教资源和普教资源已突破11万个,访问量超过71万人次,为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素材。

(四)网上阅卷及质量监控系统。

我区年购买并启用网上阅卷系统,对本区各学校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期末教学质量问卷调查、高中期末考试、中考科研测试、高三文理综合科月考和高考模拟考试等进行系统管理。我局通过该系统在组织考试、统一改卷、成绩分析方面做到了规范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尤其是成绩分析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方案,为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有力的辅助作用。

(五)数字图书馆及联合图书馆。

为促进全市图书馆资源整合与联合发展,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禅城区教育局签署了“联合图书馆建设”合作意向书,共同建设佛山市联合图书馆。建设的内容涵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评估体系建设、统一的CI(联合图书馆)体系建设六大方面。建设主要有三大体系:第一,以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为主体,吸纳全区各中小学加盟,建设“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统一资源、统一管理、分散服务、统一编目、统一调配”的佛山市中小学联合图书馆技术体系。第二,建立各成员馆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图书资源通借通还的佛山市中小学联合图书馆服务体系。第三,建设全区中小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立高水准的、覆盖社区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以及科学合理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多级文献保障体系。

禅城区第一批试点学校有10所,目前已完成8所学校的图书数据的录入工作,实现图书数据的互连互通。其中玫瑰小学和惠景中学已与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张槎中心小学也作为禅城区图书馆的分馆向社区开放。

三、加强师资培训,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重点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与提高。近年来禅城区对教师开展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梯度培训,逐步提高全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培育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且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截至20,全区50岁以下教师全部通过广东省计算机全员中级考核;—20间,全区累计98%中小学学科教师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2009年,禅城区以更高标准要求,科学合理制定了《禅城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方案》,率先组织1000名教师通过网络方式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高标准严要求,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不少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表现卓越,被推荐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助学导师甚至是督学导师。中级培训的方式和培训内容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从根本上提升了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此外我们多次邀请国内知名教育技术专家通过讲座或者实地听课、评课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辅导,促进全区教师专业发展。去年我区还成功举办了粤港澳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大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应用。

四、抓好应用研究,提升信息化教育水平。

(一)以课题为引领,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层次应用,我们以科研促发展的思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探索,由不同的学校组成多个研究联盟团队,形成“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局面,并通过专家引领,多层次、全方位改革教学模式,为全区教育信息化往纵深方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目前,我区共开展了30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通过课题引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创新应用模式,开展远程教学交流。

近年来,我区在加强区域内教育合作交流的同时,还着力开展对外远程协作交流活动,并多次组织学校参与港、澳地区和中国西部地区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活动。通过与香港等发达地区开展视像中国合作项目和“学习村庄”网络专题学习,为广佛两地学生建立虚拟的互动交流网络平台。活动在促进两地师生共同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我区教育国际化水平。近期我区加入韩国的远程合作项目,在十个亚太国家的学校实验探索“跨学科、跨学校、跨文化”的远程合作学习。

同时,我区还把握广佛肇一体化这一契机,积极推进与珠三角地区开展跨地域网络学习圈的构建,开展不同地区教师协同教育、教研活动,以提高各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教育教学共赢。我区的学校与广州、肇庆的学校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了“同课异构”等网络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拓宽了三地师生的.视野,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观摩优质的课堂教学,实现了三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为推进广佛肇教育合作交流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

(三)拓宽应用渠道,开展社区协同教育。

为满足广大学生网上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国电信佛山分公司和禅城区教育局联合开发了综合型教育信息服务平台—“绿色教育城”。该平台围绕“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这一理念建设而成,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视频教育、课件下载、模拟课堂、在线题库、网上答疑等多项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以及多款轻松益智、寓教于乐的学习类游戏,是一个集学习、娱乐、交流于一体的平台。

“绿色教育城”开设有教师专区、学生专区、家长专区及家校e通栏目。在家长专区中有心理教育、子女教育、亲子沟通、健康指南等内容。在学生专区中分小学、初中及高中专区,可为学生提供洪恩同步课堂、资源下载、在线学习、中高考专题、益智游戏等多项教育信息应用服务。为了让初三、高三考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握最后的冲刺阶段,自20起每年中高考前夕,“绿色教育城”都推出“决胜中高考网络系列讲座”。讲座以中考和高考学科为单元,由禅城区的学科骨干教师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通过视频平台向学生介绍最后30天的备考要点及考试技巧。讲座的实况通过网络实时传送到“绿色教育城”网络课堂,广大师生可利用网络实时收看讲座内容。实况录像还放在网上供学生下载学习。此举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为全区师生营造了跨校区的互动学习环境,使禅城区的名师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对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五、发展方向。

按照区委区政府创建“四化融合 智慧佛山”示范区的战略部署,我局抓紧机遇启动了“智能教育”工程,实施“智慧校园”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同时报请佛山市教育局批准为佛山市“智能教育”示范区,以创建具有“智慧课堂、智慧教师、智慧学生、智慧校园文化和智能管理”的校园品牌和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加速我区教育信息化进入3e时代。主要内容是建设 “1个”平台、“6大”系统。具体包括:

“1个”平台:公共教育资源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的区域性公共教育资源平台,是整个智慧校园的数据中心、信息中心和教学资源中心,它为“6大”系统提供底层数据存储、数据管理、信息传递及资源支撑。

“6大”系统:智能管理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移动学习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智慧文化系统和家校通系统。

(一)智能管理系统。

智能管理系统是在以RFID传感网为基础的感知层的基础上,实现智慧校园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并与各校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家校通系统集成。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统一身份管理、智慧设备管理、活动管理、智慧教务管理、校园办公管理以及各类统计、查询功能和辅助决策功能,并提供与各校现有信息化系统、家校通系统集成的接口。

(二)智能教学系统。

智能教学系统是智慧校园的应用核心,它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全面数字化、多媒体化、师生互动化、学习自主化、体验化、协同化、评价过程化和智能化。该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备课系统、互动课堂系统、辅导答疑系统、电子作业系统和综合评价系统。其中,互动课堂系统摒弃了以往教学平台的教与学分离的弊端,将教师电脑、学生电子书包、互动白板以及教育资源库等模块连接为一个整体,并能将课堂实况自动录制存入教学资源平台,供其它班级师生分享或学生课后复习。

(三)移动学习系统。

移动学习系统是利用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技术,以移动学习终端(如电子书包)为载体,基于统一的教育资源平台的支持,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个性化学习。其核心功能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习内容的自主点播和订阅;二是学习信息的传达和师生的双向互动;三是辅助学习管理。移动学习系统与智能教学系统及家校通系统,共同形成全方位的立体教学环境。

(四)数字化实验系统。

数字化实验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等过程智能化的现代实验教学系统。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能力、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为理科教学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平台。数字化实验系统由学生实验子系统、教师实验教学系统和局域网(有线或无线)构成。其中,学生实验子系统由传感器(连接到传统的实验装置中)、数据采集器、应用软件和学生实验电脑组成。

(五)智慧文化系统。

智慧文化系统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示学校形象与文化特色。智慧文化系统包括虚拟校园智能导览、校园文化数字化展示、学校门户网站、智慧讲坛、智慧宝库、创意乐园、智慧活动等。智慧文化是智慧校园的灵魂与形象品牌。智慧文化为智慧课堂的建设和智慧学生、智慧教师的成长营造智慧的环境与氛围,提供智慧的营养。

(六)家校通系统。

家校通系统是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联系的校园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它融合了手机短信、计算机网络集成、综合服务等IT技术的新一代家校联系工具,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家校沟通方式,面向中小学生家长提供家校互动的专门服务,从而使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同步,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家校通系统包括平安短信、学校通知、教师评语、考试安排、家庭作业、家长反馈和回复、入学指南查询、规章制度查询、课程表查询、校园动态查询、学校伙食餐饮信息查询等。

篇10:浅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浅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教育   信息化   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正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地展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刻,既担负着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中小学,该如何来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呢?

中小学教育必须信息化,也必然信息化,这已是为实践所证明的雄辩命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它要求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因而必然涉及到诸如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对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这个过程必须逐步探索,及时总结,切莫等闲视之。

经过本人的全面了解和系统分析,结合周边学校的一些实际情况,以下我粗浅地来谈一谈本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离开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成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决非仅仅硬件系统而已,而是硬件、软件和潜件三者有机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增强了共享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②.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网络化;③.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善。对于这一块的建设,我校领导层以长远的眼光,审时度势,在学校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耗巨资跨出了迈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在这几年里,为了能满足学生信息化学习的需要,逐步建立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宽带校园网、电子阅览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想办法,多方筹集资金,加紧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致力于建设用于信息化教和学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二、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如学科教案、电子教材、各类素材、试题、百科知识、教研论文、教育新闻信息及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等。信息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展与控制;有赖于通过对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分析、处理、加工、利用等手段来进行。换句话说,离开了教育信息资源,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活动便难以开展,教育信息化更是无从谈起。

时下不少的中小学赶浪潮耗巨资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校园网的设施将面临着急速贬值的尴尬境地。这便是称为“有路无车无货”的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严重缺乏,这一问题也成为了制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现象所形成的“瓶颈”,我们已充分认识到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及时从市场上引进和购置了大量的各学科电子教材教案,各类素材,共享软件、试题,并从K12、百年树人及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引进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弥补了由于教育教学资源不足形成的“瓶颈”,并且与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适应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教育信息化与师资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向人类发起的挑战,使得整个基础教育界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自然地,被视为课改之关键所在的教师,其职能、角色的定位,也将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必须包含现代化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

对于师资培训,培养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这项工作,我校虽然已走在了前面,但校领导认为,这个问题仍将作为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管理下一步最主要的工作。可见我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学校已经不惜重金初步建成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且引进和完善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两个基本条件都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走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便是转变教师职能,将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目前,这项工作已是制约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对此,当务之急应是立即启动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针对老教师的特殊情况,从头从快从优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我校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走在前列。

四、教育信息化与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从目前某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情况来看,有些领导和教师还存在着片面的`模糊认识,他们只是关注建机房,购设备,网络布线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只是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升学率,仍停留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而对与信息化教育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不甚重视甚至根本不去考虑。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根本不去或者很少主动地去学习计算机,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不用或者很少用学校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一些领导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情况,不重视培养教师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教师能否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及是否使用了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不重视或不作要求。

如果是这样,我们便会步入一个“怪圈”:一方面叫喊投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短缺;另一方面花费了大量资金建设起来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电子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校园网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和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却闲置在那里,对一线的教学改革起不到多大的实质性作用,仅成为供检查、参观、炫耀的奢侈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将面临升级换代贬值的风险,因此将严重阻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要彻底走出这个“怪圈”,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构。道理很明白,信息化硬件环境是死的,被动的,而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校领导和教师必须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充分发掘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潜力,也让这些耗巨资建成的信息化教育硬件能够物有所值、物尽所值、物超所值。所以,在教育信息化的前提之下,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地位,也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在校领导的关心、重视和监督之下,在信息技术组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和带动之下,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近年来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向传统的教学方式发起了挑战:在保持传统教学方式优势的同时,逐步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以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龙头,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继续深化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一定能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快速、有效地发展。

篇11:浅谈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

1.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可以与其他学生交流,可以围绕当前或当时的学习主题进行相互讨论;协作性使教育者有更多的与他人协作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2.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各个领域,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学改革,形成适应信息社会形态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质是提高办学水平,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的培养质量[1]。一般来讲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与完善。它主要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存贮、处理、传递的信息环境和用于教学的各种支持系统以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如:校园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自动化系统、财务、人事、档案、电话、校园一卡通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这几个方面的应用系统对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来讲不可缺少,换句话说,没有具备以上五个方面应用、支撑系统的高校,其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就还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启动。

第二,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它是指各种信息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多媒体素材、教学案例、题库、电子文献、网络课程和电子文档的积累。与信息环境相比较,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教育过程主要是通过各种教育资源的应用予以展开和控制的。对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应根据教育信息的特点,教育过程的要求展开。

第三,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它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队伍建设、技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制度建设。在这三个方面当中,环境建设是基础和前提,资源建设是核心和灵魂,组织建设是保障。没有环境建设,其它两个都是空谈。

3.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如今,信息技术己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它带给高校的不仅仅是教育手段的变革,还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也对教育体制、培养目标、教学手段、课程体系等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是实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因此,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极其重要的和必要的。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了高校武术教育的改革

1.高校武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改革

21世纪是科技和信息的竞争,更是人才和知识的竞争。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缺乏创造,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创新同样也是我国武术发展的动力,武术离不开创新,未来的.武术继承和发展更需要人才。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格的新要求,高校既是知识创新的主阵地,又是造就各类型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因此,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是新世纪高校武术教育的目标。为了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我们的教育内容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中国武术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博大精深、异彩纷呈。我们应从中深入挖掘、整理出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兼具现代气息的武术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并根据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地更新,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及时性、时代性、社会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3]。同时还要结合武术蕴涵的丰厚文化底蕴,拓宽专业设置面,以增强学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另外,制定教学大纲要着力于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和调整教学内容,要有步骤地全面更新和实施教学内容,以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2.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和支配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思想观念。由于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和支配的作用,因此,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亦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武术教师要跳出以竞技武术的价值观、技术内容和评价方式形成的武术教学理念和基本模式[4],要建立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理念。

(1)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理念就是要运用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探索与发展教学的理念。

(2)开放式教学理念开放式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时间开放”、“空间开放”和“资源开放”。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在于,它突破了“定时、定点、定量”的封闭式教学时间、空间和内容的限制,极力倡导师生共同营造开放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理念。

(3)创新型教学理念传统的武术需要继承,同样也需要创新,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教育者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改革中具有主导作用。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永远不会结题[5]。

(4)研究性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理念不仅打破了应试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室为中心的封闭模式,同时强调了教学和学习的动态进程,即:教师和学生都要以“研究问题”的观念开展教学和学习,特别是开展教学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高校武术教育形式和方法的革新

信息化的武术教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传统教育、个别化教育、远程教育等多种教育的结合,多种办学形式并存,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并存,多种功能的教育相融合,重在个别化教育和创新性自主学习,使学生具有极大的自由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这种千篇 一律,缺乏创新的武术教学方法,将被迅速发展的多媒体教学打破,它将为教学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表现力丰富的、交互性很强的新型媒体所代替。如:利用PHOTOSHOP等软件来制作多媒体的教学课件。可以将教师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将教师的教学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再加上人机交互的友好界面。

这样,一方面通过形象、直观、生动、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的鲜明特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含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方便学生进行自学或复习,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进行武术裁判法的教学时,可以一边讲解竞赛规则扣分的原则,同时插入在比赛过程中典型的错误动作,两者相结合能加深学生对规则、知识及扣分原则的掌握。再如,在进行长拳基本技法的教学时,可以插入一段长拳的比赛录像,结合动作来讲解长拳的基本技法。这样的教学将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总之,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与途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高校武术信息资源的整合

在传统的高校武术教育中,武术的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教师上课所授课程的教科书及图书馆的书籍,其资源来源有限。高校教育信息化网络的建立,将打破教育资源的封闭、垄断和限制,打破学校地域和规模的限制,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强化资源共享的理念和整体建设的规模效益,网络环境下的武术信息资源载体将更为多元化,信息形态也将更为多样化。全国教育、体育系统的有关信息机构和部门、各大高校、武术网站将构成一个庞大的信息源,以形成武术信息资源集成的新格局,这将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泉。

三、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了高校武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最终是通过教师贯彻实施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因此,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

1.高校武术教师思想和观念的更新

由于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和束缚,门派意识、保守主义思想在高校武术教师中仍然存在,因此,我们的教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强化信息意识。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认识的过程。

2.高校武术教师的角色改变

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社会中,学生的武术知识来源是多样化的,除了教师和教科书之外,各种信息媒体和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武术信息源泉。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校、教师、课程和学习方式。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民主的,我们的教师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顾问,师生之间可以相互进行交流、切磋,成为共同进行学术研讨、共同提高的伙伴[7]。教师必须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行动引导者,要完成由单一的运动型、技术型,向研究型、专家学者型转变。

3.高校武术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高校武术教育信息化的突出表现是信息、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快,要适应信息时代教学工作的需要,我们的教师必须不断拓展知识结构,完善信息结构,在继承武术传统文化、技术精髓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对教师提出终生学习的要求,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不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同时要鼓励教师借助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学习、教育和培训,以促进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逐步达到高校武术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了高校武术网络教学的发展

1.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2.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

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它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掌握新资料、汲取新知识,利用新教材,解决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矛盾,从而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3.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的功能为教学提供用之不竭的多种媒体信息资料库,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名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著名图书馆的藏书,甚至可以拷贝下来随时学习,还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资料,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量,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4.有利于武术科研工作的开展

要继承弘扬中华武术,就要不断地对武术进行研究、开发和创新,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才能使武术得到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有关武术的信息,它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教师坐在家里就可查询与收集到所需要的国内外研究资料,不必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技术能使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交流效率更高,它不仅能广泛而迅速地推广与交流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而且能科学地对研究项目进行辅助设计与模拟,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与整理,准确地对研究结果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使研究周期大为缩短,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大大增强。

总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武术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它是实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时机,顺应时代潮流,紧跟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以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契机,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促进高校武术教育的发展。

篇12:昌图县教育局“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昌图县教育局“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昌图县教育局“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昌图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93所,其中教师学校1所,职教中心1所,高中4所,初中42所,小学4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心幼儿园1所,全县教师总数7636人,学生94427人。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积极努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规划,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几年来,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与支持下,我县持续加大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的投入,加强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多层次培训教师,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加快学科教学的整合,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几年来我们不断深化提高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我们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昌图县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作为昌图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新方法新出路。为了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了以主管县长和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每个学校都建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每学期教育信息化工作都成为教育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为了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实施,领导小组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加大投入、强化建设

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我们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十一五”期间我县共投入资金2717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1110万元。一是努力配足配齐硬件。全县中小学现有计算机7861台,多媒体299台,电子白板140个,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光纤上网,中小学100%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二是全面建设信息网络。五年来,我县共投入资金3435万元用于基础网络建设、线路通讯、购置多媒体与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以及设备维护与维修等,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建已成局域网。全县31所中小学校有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县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的开放型教育信息网络。三是加强专用教室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配齐了教师电子备课室、语言室、多功能化教室、网络监控系统。

三,建立机构,强化服务

为了推动提高全县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我们于建立了昌图县教育信息中心,共配备了6名技术人员,设立了正副主任各一名。20投入20万元建立了昌图县教育信息网站,使昌图教育信息中心具备了“三中心一务服”的功能,即:教育信息发布和管理中心、教育教学资源中心、教师教育远程教学中心和为教育系统提供便捷的网上应用服务。我们不断完善网站结构、丰富网站内容,协助各科室及时对网站的内容进行整理、更新,先后添加了行风建设专栏、师德宣传专栏、党务政务公开专栏。几年来我们昌图县教育信息中心为全县中小学送技术服务1000多次。信息中心每天都有专门技术人员利用网络提供技术咨询和远程控制服务。

四,明确思路,强化结合

思路决定出路。为了是教育信息化更好的为昌图教育发展服务,推动昌图县教育的均衡发展,结合昌图县教育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昌图县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六个强化,八个结合。6个强化,即强化教育信息化领导,强化教育信息化管理,强化教育信息化培训,强化教育信息化使用,强化教育信息化研究,强化教育信息化评估;8个结合,即信息化建设与两个队伍建设相结合,信息化建设与课改过程推进相结合,信息化建设与德育创新研究相结合,信息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信息化建设与教育科研工作相结合,信息化建设与评价改革推进相结合,信息化建设与控辍保学工作相结合,信息化建设与“春晓工程”推进相结合。

*五、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加大对校园信息网站的监管力度,制定下发了《昌图教育信息网建设、管理、使用若干意见》、《昌图县关于加强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通知》、《昌图县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并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92号)和《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信息产业部令第33号)的规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学校网站备案工作的紧急通知》。

六、推广运用、强化培训

从,实施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我县就有计划、分步骤、分层次地开始以设备的维护维修及应用为核心内容的大规模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整个队伍的专业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重点抓四项内容:1、抓管理者培训。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到位。 2、抓技术员培训。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技术保障到位。 3、抓学科培训。使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到位。 4、抓校本培训。使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效果到位。多次举办培训班学习,对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技能两个层面的培训,采用县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培训方式。几年来,我县共有9864人次参加县级培训,同时我们加强了校本培训的督导力度,要求每个学校每周五下午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信息化教育的校本培训。到目前为止,我县100%的学科教师能够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课件进行教学,80%的学科教师可以自己制作课件进行教学。

七、整合资源、强化典型

为了提高现代化教学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从开始,大力加强了我县的教育资源库建设,制定下发了《昌图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三年的大力推进和稳步实施,我县共有31年中小学被评为铁岭市资源库建设先进校,通过典型学校资源库建设,为全县中小学树立榜样,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推动作用,目前为止,我县教育平台资源库总量达390G,学校资源库建设的学科覆盖率达到100%;各中学资源总量均超过500G,其中自制资源量均超过50G,各小学资源总量均超过300G,其中自制资源量均超过20G。

八、绩效考核、强化评价

为使全县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努力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我县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为县政府对乡镇政府督导考核的内容,教育局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到学校考核之中,学校把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纳入到对教师的考核之中,通过三级考核全面加强督导检查,健全激励机制,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九、明确目标、强化整合

一是促理念转变。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二是促教师成长。各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中青年教师以及优质课的评选,都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重要条件。三是促学生学习。将信息技术列为中小学生必修课,注重网络道德教育。四是促学科教学整合。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几年来我县众多的优质课、课件制作、电脑作品等得到国家、省、市级奖励。

十,以会代训,强化推进

为了推动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我们采取了抓住典型、总结经验、召开会议、以会代训、全县推广的工作策略,年、分别在第六中学和双庙子小学召开了昌图县远程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2006年铁岭市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会议在昌图第六中学召开,在宝力中小学召开了昌图县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表彰会,为了推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建设工作,20、分别在太平中学、毛家店小学召开昌图县中小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现场会。

通过几年的努力,尽管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教师队伍老化;专业技术人员校本培训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县级财政资金紧张,城乡教师的信息技能水平差距很大。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促进了昌图县教育事业的腾飞。20年底,我县“提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顺利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将迎接“双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省级估验收。

四、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

一要加大硬件投入力度。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多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质量和数量。

二要加大资源建设力度。组织学校积极参与教育资源共建,逐步建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

三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强化专任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带动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要加大学科整合力度。进一步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有机结合起来,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促使教师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昌图县教育局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篇13:信息化人社建设情况的工作汇报

信息化人社建设情况的工作汇报

根据《关于开展全省信息化人社建设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县人社局就近年来信息化人社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情况

一是各类信息系统覆盖主要业务。近年来,县人社局紧跟省、市、县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各类系统的推广使用,逐步将各项业务纳入了信息化轨道。目前,我们在使用的业务系统主要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系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医保经办管理服务系统(包括医保个人帐户管理子系统、基金征缴子系统、医保费用结算子系统)、省就业信息系统、劳动关系管理系统、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平台、省职称管理系统、人事工资数据库管理系统、省网上信访平台、省综治平台、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等,这些系统基本涵盖了人社部门的主要业务。通过各类系统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信息的存储、查询,有效减少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纰漏。

二是社会保险代缴代扣高效便民。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与银行的合作,通过参保缴费系统与银行的对接,全面推行社会保险代缴代扣,极大的便利了各类参保对象。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于2014年初在乌江镇开展保费代扣代缴试点工作以来,通过农商银行代扣代缴保费,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开始在全县十八个乡镇全面开展实施代扣代缴,当年度保费代扣代缴率达98.1%,极大地减轻了县、乡镇业务经办人员、村协管员的工作强度,群众缴费更加便捷、安全。目前,群众无论是首次参保还是续保,均可持存折或社保卡在当地农商银行网点缴费,无需柜台办理。职工养老保险目前除部分企业外,基本以银行代缴代扣为主。医疗保险自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启动以后,通过医保信息系统和农业银行对接,城镇居民可持医保卡到农行自行续保缴费,极大的方便了参保居民。

三是硬件设施更新紧跟工作需求。硬件设施的及时更新是信息化人社建设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根据工作需求,多次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老、旧、性能差的设备进行了淘汰更新,为了部分系统的数据安全,我们还单独采购了电脑,对系统的使用进行物理隔离。2016年,在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大楼建成后,我们建立了专门的网络设备机房、安装了大型的电子显示屏、对人社系统的视频会议设备进行了更新,此外,今年,我们又投入资金约16万元分两批为机关及每个乡镇人社所购买新电脑和打印机,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阳光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自今年3月份省、市启动阳光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以来,县紧跟省、市决策部署,安排两名工作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并对阳光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所需的基本资料、数据进行了全面整理,目前已基本完成,待系统上线后我们将加快推进使用,让全县实现不进人社门,能办人社事的目标。

二、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专业人才。目前由于缺乏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设备和各类系统的日常性维护比较困难,设备及系统出现问题难以即时进行修理,容易耽误办事群众的时间,遭到办事群众的投诉,对人社部门的.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二是经费保障不足。信息化建设资金不够,导致硬件设施更新换代慢,设备性能有时跟不上工作需求。

三是部分内网系统不稳定。省就业信息系统时常出现系统不稳定甚至多天无法登陆的情况,给工作人员高效服务办事群众增加了一定的阻力。

四是部分系统模式设置与现实工作存在脱节。以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为例,国家现有户籍政策中户籍性质均为“居民家庭户”,依照人社部门办证及享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相关文件需鉴别其户籍性质是“农业”或“非农”,同时省就业信息系统里目前户籍性质栏仍设置为选择“农业”或“非农”。

五是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尚未整合。农村居民参保还是以人工收缴费为主,不仅参保不便,参保基金还存在一定风险。

三、社会保障卡制作、发放和使用情况

截止到目前,县社保卡制卡总计316392张(含城镇卡64845张),其中城镇社会保障卡已发放18217张,功能还未启用,其余的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卡,目前已全部发放完毕,功能已启用,可用来进行保费征缴、发放养老待遇。在社会保障卡制作方面,2017年5月,市人社局信息中心组织了社会保障卡小型制卡机业务培训,并下发了小型制卡机,现已可进行县级制卡(因未领取预制卡,暂未制卡)。

在社会保障卡的制作、发放、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社会保障卡制卡周期过长。参保人员自登记录入居保信息系统后,一般需半年以上才可能领取到社保卡。二是社会保障卡后续管理不完善。工作中多次出现社会保障卡可在我服务窗口读卡器中读取,在银行窗口无法读取或者金融功能无法使用的情况,但银行工作人员常将此类问题归于我方原因,认为应由人社部门处理,实际上与金融功能相关的问题我人社部门无此权限处理,因此,社会保障卡与金融功能有关的问题处理程序还需明确。三是社会保障卡补卡费用贵。四是城镇卡目前还处于无用状态。

四、基层和服务对象信息化基本需求

一是尽快完善异地就医管理。目前医疗保险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就医即时结报,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只在市和市开通了,省内、省外异地就医管理还不完善。

二是尽快整合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居民参保可在银行自助缴费。

三是加快推进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和医院管理系统及互联网的对接。使医疗保险卡能够实现网上预约挂号、看门诊、查看住院信息。

五、推进信息化人社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增加信息化建设的经费预算。保障设备的正常更新、系统维护。

二是建议招聘专业人才。增设信息中心,规范编制、经费、工作职责等,招聘计算机方面专业人才对人社系统的各类信息系统进行日常性管理及维护,平时省市多加强检查指导,不要让信息中心成为虚设机构。

三是建议加强信息化建设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培训,增强信息化建设具体负责人员的业务能力,大力普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知识,防止各类系统使用不当造成数据外泄。

四是各系统之间要相互兼容。目前人社部门各类系统有十几个,系统不兼容会影响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