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初中记叙文

西涯Siya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西涯Siya”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算盘初中记叙文(共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算盘初中记叙文

算盘初中记叙文800字

我家有一把普通的算盘。这算盘并不是名贵木材做成的,也不出自能工巧匠之手,它甚至算不上美观,但它因为岁月的沧桑,时间的洗礼,见证了无数往事。

岁月把它原本粗糙的表面打磨的光滑黑亮,边角上断裂的一块凹凸不平,让原本难看的算盘锦上添花。四周快要裂开的木架上缠绕着一圈圈的铁丝,就像一根氧气管勉强维持这它的生命。

听爷爷说这算盘是他的父亲留下来的,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那时候正值我们国家的困难时期,家里的日子更是不好过,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老姥爷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常用小推车推着几百斤的'货物走几百里山路去售卖,老姥爷没上过几天学,为了不算错账,就买了这个算盘。几十年风风雨雨,几十载春夏秋冬,老姥爷不再年轻,那算盘也越来越破旧,但他却不肯扔掉这算盘。老姥爷常说,没有这算盘就没有咱们家现在的好日子,这做人啊决不能忘本。

后来,时代不断发展,日子也越来越好,计算机走进了千家万户。用算盘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每当我看见爷爷打算盘时就会高兴地又蹦又跳,仿佛时间又穿梭了一般。爷爷的手指上下拨动间,算珠碰撞木架发出声声清脆悦耳的响声,就像孩子玩耍时发出的笑声,伴随着铅笔划过纸上发出沙沙地响声,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记得那年,爸妈因有事就把我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幼小的我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不有嚎啕大哭起来。爷爷奶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奶奶找来各种各样的玩具和零食,想逗我开心,可事与愿违,我哭得更伤心了。这时只见爷爷笑眯眯的拿来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在我面前晃了晃,这立即吸引我的目光,我跑到他跟前蹦跳着想拿到它。爷爷把手一扬高高的把算盘举了起来。说这叫算盘,这小小的算盘里啊凝聚着古人无数的智慧,经常打算盘还有助于开发智力呢。从那以后我就迷上了打算盘,手指拨动间加减乘除无不迎刃而解。

再后来,我上了中学。那些计算题用算盘也解决不了了。虽然我用算盘的时间少了,但一有空闲我还是喜欢打打算盘,去回味那些美好的回忆。

篇2:描写人物的记叙文:褪色的旧算盘

三爷爷是父亲远房堂叔,实际比父亲大不了几岁。高高瘦瘦的,留着当时最流行的大背头(就是喷点梳头油将头发全部梳到后面那种),每天都梳得油光铮亮的。钢笔钩挂在方方正正四个兜的中山装上面口袋外,闪闪发光。一张轮廓分明但却不苟言笑的国字脸,双眼如潭,敏锐犀利。平时话不多,但喜欢咬文嚼字,字斟句酌。三爷爷不仅写得一手好字,更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双手拨珠,上下飞移,噼里啪啦,加减乘除,快准迅速。那年月,会打一手好算盘是特别吃香的。从我记事起,三爷爷先后担任队里,村里会计职务。夹着枣红色的算盘忙碌的穿梭于各个生产队和村委会间。

七十年代的农村特别贫穷和单调。低矮的泥墙草房,夏热冬冷,几乎常常修缮,年年翻盖。封闭的时代,农村大量劳动力窝在家里,争先恐后抢着队里的活干,挣着可怜的工分,有时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那时候,农村干部官小权利大,分配活轻与重工分多与少全凭他们支配。三爷爷主要负责记录工分,村里人几乎都巴结,讨好他。

三奶奶烧着一手的好菜。村里干部碰头喝酒,乡里干部视察,都聚集在她家。三爷爷家的厨房常年香飘不绝,羡煞我们这些天天啃着山芋萝卜憨子饭,嚼着老咸菜的孩子。记得那年的党员冬训班,三爷爷家热闹非凡,厨房香气四溢,令人馋涎欲滴。我家离三爷爷家不是太远,坐在家里就闻到喷香的鱼肉味。母亲匆匆扒完饭吩咐我照顾好弟弟就匆忙上工去了。浓浓的炖肉香味和诱人至极的鲜美鱼味从门缝里款款飘进,鼻尖迂回萦绕着,恣意媚惑着嗅觉,肚子早就饿得叽里呱啦地乱叫,瞅着桌上干巴巴的几乎没油的老咸菜,一点食欲都没有。馋虫肆无忌惮地乱窜起来,弟弟眼里汪汪地添着流下来的口水。我终于抗拒不了这巨大的诱惑捧起饭碗慢吞吞站起来,纠结中拖沓着迟疑的脚步在香气扑鼻的厨房门口驻足痴望。三爷爷刚从外面走回,蹙眉冷眼瞥了一下,厌烦地挥手示意我走开。我手足无措地杵在那里,低眉垂眼不敢抬头,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着。那刻垂涎欲滴的心动让人忘乎所以,如痴如醉,寸步难移。三奶奶过意不去拿过我的小碗,倒点鱼汤,夹了几块肥肉。那年代,即使是嗟来之食,也受宠若惊,感激涕零。一路小跑,欢天喜地,和弟弟狼吞虎咽分享着来之不易的美食。多少次,凛冽寒风中,我踮着脚,苦苦瑟立在三爷爷家厨房窗口下,贪婪吝啬地吸吮着厨房飘过的香味,冻得眼泪鼻滴一大把却常常失望而归。

80年代初,开始分田到户,工分制逐渐取消。家里没有一床好被子,冬天盖在身上又硬又冷。母亲在自己的小菜地栽了点棉花,准备秋天好做两床新被。三爷爷说母亲不服从队里统一规划,私作主张,违规乱律。小菜地的棉花全部拔了。母亲哭成泪人。正好赶上父亲探亲假回来,气愤的父亲找他理论。三爷爷理直气壮,振振有词。不屑置辩的父亲以牙还牙跑他家地里也拔了好多棉花,后来其他人劝住才罢休。三爷爷扬言要去乡里告父亲毁害庄稼罪,父亲嗤之以鼻,后来也不了了之。那年月计划生育抓得特别紧,三爷爷最积极。上房揭瓦,撬门扒粮,出门抓人,威逼打胎,强迫结扎,……三爷爷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也光荣地入了党。那年夏天,小婶偷偷怀上二胎一家人丢下几亩长势旺盛的水稻地半夜里神秘地消失了。株连九族的计划生育政策,大伯、姑姑们有家归不了,四处躲避,惶恐度日。父亲也被三爷爷从单位揪回来了,父亲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开着队里的挂桨机去小叔家几亩快要干涸的水稻田打水,然后除草,喷农药。三爷爷在田边指着父亲大骂混账。“反正已经是戴罪之身了,罪加一等又何妨?”父亲轻描淡写地回答着。

80年代末90初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农村机械化的提高,大量劳动力得到解放,农民不再局限于种地谋生。更多的人选择外出打拼。村里修路筑渠,大河小港挑河的人越来越少,农闲时除了些老弱病残在家几乎都出去赚钱了。三爷爷的权利也不大如前,听使唤的人寥寥无几。三爷爷话开始多了起来,人也和善起来,时常夹着那只枣红色的算盘伫立田头,喃喃自语,埋怨那些抛弃土地的人忘本。黯然中是一颗掩饰不住失落的心。三爷爷闺女远嫁后,两个儿子也先后选择外出打工。大儿子谈了个城里媳妇,买房结婚那年,三爷爷一下子白了好多头发。村里几乎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父亲动员所有的家族成员集款,甚至瞒着母亲去银行给他担保贷款。那天三爷爷在我家吃完晚饭后,我看到他在屋后偷偷抹泪。

90年代中旬,有人匿名举报村里干部贪污。乡里派人下来到村委会核查财务账本。三爷爷经手的账目本上有几处明显改动的痕迹。三爷爷被撤职了。他悄悄告诉父亲,他是冤枉的,但不能说,否则党员都保不住了。三爷爷默默的从村委会把那只枣红色的算盘拿回来锁在柜子里,每天怏怏不乐着。三爷爷的小儿子也快结婚了,几亩薄地根本撑不起家庭重任,寡言少语的三奶奶开始唠叨起来。风光半生的三爷爷愈加消沉,颓废,烦躁,抽屉里的那只老算盘反复拿出,多次有种欲砸碎的冲动。终究还是不舍,叹息着又轻轻放回原处。父亲托人帮他找了份私人小厂记账,三爷爷又夹起那只逐渐褪色的枣红色算盘,笑意盎然。偶尔还会喝点小酒,哼起黄梅戏小曲。 岁月是一把利刀,三爷爷六十岁那年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也更瘦了。曾经挺拔的腰板有些佝偻,暗淡无光的一张沧桑的脸,皱纹丛生,眼睛浑浊。时常头昏恶心,四肢无力,甚至彻夜难眠。父亲劝了好多次让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他总是含糊敷衍,置之脑后。半年后一个清晨,准备起床的他突然感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全身乏力,四肢麻木,大家手忙脚乱的把他送去医院,最后确诊脑癌晚期。从医院回来,三爷爷再也站不起来了,瘫痪在床不能自理。每天靠输液和小米粥维持生命。老天如此折腾他,但他这次没有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乐观接受现实,坦然平静面对生活。时常像个孩子般撒娇着喊着三奶奶小名,冬日正午的暖阳洒在屋里,三奶奶抱起弱不禁风的三爷爷,让他躺在堂屋门口靠椅上晒会太阳。村里去看他的人很少,似乎都对他的过去心存芥蒂。私下纷纷议论说他坏事做多了,老天爷报应。三爷爷耳闻后,淡然一笑,不置可否。人生难免犯错,有些错误一辈子已经无法弥补,与其耿耿于怀的郁郁寡欢,不如坦坦荡荡的坦然处之。我们晚辈去看望他时,他已经不能说话,视线模糊,瘦骨嶙峋的身子卷缩着,曾经油光可鉴的大背头几次化疗后荡然无存,只剩下让人唏嘘的光头。三奶奶摇曳起那只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旧算盘,算珠碰撞的清脆声中,他喉咙里艰难地发出唔唔的哽咽声,一串浑浊的眼泪蔓延满是苍白皱纹的沟道。早春时节,寒气逼人,一场凛冽席卷了一场苍凉,一段旧时光里的老故事瞬间土崩瓦解。最后一次化疗中,三爷爷再也没有醒过来。 三奶奶不知什么时候喜欢上养花,红砖青瓦的老房子前后都种满了花花草草。一年四季,姹紫嫣红,花开不断。三奶奶静心打理着这些花草,种点蔬菜自给自足,一次次婉言拒绝儿子女儿接她去城里安享晚年,执意留在老房子里,简陋的老房子里留下她满满的回忆和浓浓的思念。初冬的阳光温暖柔和,墙角几颗顽强的鸡冠花依旧傲立枝头,月季花零星开放着,小院里弥漫着淡淡清香。三奶奶撑起老花眼镜坐在门口,沐浴在洒满阳光的午后,小心翼翼地缝补着旧衣服。三爷爷的遗像挂在堂屋西墙,靠北墙的家神柜上端端正正地摆放着那只褪色的枣红色算盘,框珠的油漆在旧时光里早已剥落得所剩无几,却被擦试得铮光闪亮,一尘不染。窗外,有风,轻轻吹过,沧桑孤寂的老屋里飘荡起丝丝缕缕的花香的气息,照片上的三爷爷缓缓荡漾起浅浅笑容,满含深情的凝视着阳光里心无旁骛缝补的那抹晃悠的背影!那么温柔,那么迷离,那么痴恋!

作者|往事如烟

公众号:安丰微生活

篇3:算盘来历论文

有关算盘来历论文

算盘是中国的国粹,珠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计算是人类较早的文明行为之一。我们祖先曾经历过结绳记事、积石记事、刻石记事、刻骨记事、刻甲记事,草绳(藤)、石子、石板、兽骨、龟甲等都是人类早期原始的记录和计算工具。西周时期开始出现了算筹和算珠,东汉时期算盘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类主要的计算手段,直到上个世纪的中叶。20世纪后期电子计算机出现并普及使用以后,算盘的地位遇到了严重挑战。电子计算工具速度快、精度高的优势是算盘所不能及的,但是珠算和珠心算也有开启儿童智力等方面的特殊作用。要不要算盘?如何认识珠算的地位?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了较大争议,特别是周恩来总理一句“不要把算盘丢掉”的指示,使人们对珠算取舍的争议更趋激烈。

一、算筹与算盘

珠算脱胎于筹算,算盘是在算筹的基础上产生的。

筹算的工具叫做筹,也叫“策”、“算策”、“算筹”、“算”、“算子”等等,筹是用竹子做成截面为圆或长方形的筷子形状的杆。随着筹算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对“筹”涂以不同的颜色以表示不同性质的数。用筹进行记数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等运算叫做筹算。据历史文献推断,我国古代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筹算了,距现在有2700多年的历史。根据1971年陕西千阳汉墓、1975湖北江陵汉墓、1976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算筹文物分析,我国汉代已经普遍使用筹算。这充分说明,我们的祖先在算盘产生以前主要是通过筹算来解决计算问题的。但是,筹算存在“布数慢,占地多,不方便”等缺点,因此人们在算筹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创造出了新的计算工具——算盘。

汉代徐岳的《数术记遗》是我国古代最早记录珠算的著作。徐岳在《数术记遗·算经十书》中有:“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1]北周汉中郡守、前司隶甄鸾注说:“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2]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徐岳所谓的珠算,使用的是在石板或木板刻槽储珠的“槽算盘”,而非有框、有梁、有柱以柱串档的“柱算盘”。

遗憾的是,从“槽算盘”发展到较为成熟的“柱算盘”究竟经历了多长的历史,现在还无法考证清楚。成熟的算盘主要是指有框、有梁、有柱的“柱算盘”或“串档算盘”,这样的算盘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算盘。

算盘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存实物最早只能追溯到明朝。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是明末清初著名历算家梅文鼎的《古算器考》,他推断算盘起源于元末明初。算盘作为珠算文化的承载形式,它从诞生发展到现代,制造技术不断改进,框距、档位、算珠数量及算珠的形状变化都很大。框距越来越窄是为了缩短手指拨珠的跨度,算珠数量减少(由上二下五减少为上一下四或上一下五)是为了节约进位步骤,算珠由鼓形变为菱形是为了更方便拨珠。不管它们怎么变化,算盘的发展规律是越来越方便人们提高运算速度和运算效率。

从算盘的尺寸来看,算盘有大到丈余可供十几人同时使用的“巨无霸”级算盘,也有小不到一寸算珠依然拨动自如的袖珍算盘;从算盘的制作材料看,有用花梨木、紫檀木、红檀木、六道木等各种优质木材制作的木质算盘,有用兽骨制作的骨质算盘,也有用象牙制作的象牙算盘,还有铜算盘、铁算盘,甚至有用金、银制作的极品金属算盘;从造型看,算盘的基本形状是以梁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的长方形,也有菱形、圆形、六角形等形状,甚至还有鱼形、八卦形等特殊造型;算盘的档位一般是单数,七档、九档、十一档、十三档、十五档、十七档为较常见的档位。大于十七档的就是超长档位算盘,它的功能就不仅仅是运算了,更多的是广告功能;小于九档的属于微型算盘,除运算功能以外,还具有携带方便等优点。但超微型算盘的功能可能只是装饰,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算珠的数量,一般是上二下五,即以梁为界,梁上两珠,每珠以一当五,梁下五珠,每珠各当一。后来算盘经过改良,梁上一珠以当五,梁下四珠或五珠各当一。算珠的形状,传统的基本形状是鼓形,也有球形、饼形等特殊形状,经过改良后现代算珠基本形状为菱形。

二、指法与算法

珠算的魅力除了算盘制作工艺本身的价值以外,更多的来自珠算的运算技巧。

从运算技巧的角度分析,珠算讲究指法和算法。“珠算之用,指法为先”[3],珠算的指法与各地的习惯及传承有很大的关系,也与算盘的大小、档位的疏密、算珠的多少、算珠的形状有一定的联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指法、二指法、三指法、四指法、五指法等不同风格的指法。清朝浙江海宁人张豸冠在《珠算入门》中说:“打者用右手之拇指、中指,而食指、无名指、小指皆握拳。……亦有用拇指、食指而中指以下皆握拳者,若遇珠大行疏之算盘,稍觉不便耳。”[4]由此可见,浙江一带当时流行二指法。而撰写《算学发蒙》的潘逢禧的家乡福建闽县一带流行以四指为主的多种指法。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改良,算盘外形趋扁、梁距缩短、算珠减少,珠算的指法逐渐发展为目前人们普遍习惯使用的三指法。

珠算技巧除了指法外,重点在运算方法。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反映在珠算的运算方法上也是百花争艳。珠算的运算主要是通过运算口诀来进行,运算者必须先背会口诀,然后按照口诀要领在算盘上进行实践。加减法是珠算最基本的运算,其口诀曾经有“起五诀”、“成十诀”、“破五诀”、“破十诀”。明代徐心鲁综合为“上法诀”和“退法诀”,成为流行至今的加法口诀和减法口诀。练习加减法有“九盘清”、“七盘清”和“打百子”等基本方法,主要是训练指法、速度和准确性。乘法运算的方法更是精彩纷呈,从大类上看,可以分为前乘法和后乘法。按照历史的轨迹,筹算主要采用的是前乘法,后来发展为后乘法,但是应用于珠算的后乘法却先于前乘法,珠算取代筹算后采用的就是后乘法。后乘法也叫下乘法,主要有留头乘、破头乘、掉尾乘和隔位乘四种。前乘法也叫上乘法,具体的类型有空盘前乘法和滚乘法,后来被广泛采用的珠心算快速乘法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珠算除法主要是归除法和商除法,归除法是在增成法、九归古括、九归新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对两位数除法还发展为有“飞归”之称的“步田之法”和“亩门台法”。珠算乘除法还有凑倍乘除法、补数乘除法、倒数乘除法、定身乘除法、求一代乘除法、凑整乘除法、省乘省除法、流法、一除得众商法等运算方法。

珠算器具简单,成本低廉,技法实用,对学习者文化程度的要求不高,因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继承和创新,其技法逐渐呈现为百花齐放之势。

三、技术与文化

千余年来,中国人对珠算倾注了大量的智慧和情感,绝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计算工具。当我们看到手指快似飞梭,算珠上下翻飞,珠声疾如骤雨,无不感到小小算盘是那么玄妙无穷。是什么使算盘这么一个简单的计算工具具有了神奇的魅力?这应当归功于珠算文化。

长期以来,珠算作为一种主要的计算技术手段,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珠算技术、写字水平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好的经济管理工作者。在中国古代,一手好字、一副好算盘是账房先生的看家本领,是衡量一个记账人员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准。算盘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经济管理工作中一种主要的技术工具。

算盘制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提升了算盘制作技术本身的文化含量。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算盘的形制不断改进,对珠算技术不断创新,其运算过程越来越简单,运算速度越来越快,运算技巧越来越熟练,运算效率越来越高,珠算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或者说,珠算已经成为人们经济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的成分渐渐渗透到了珠算技术中,珠算技法中逐渐积淀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有形的算盘不断演化为无形的珠算文化。从历史遗存的算盘的各种形制看,有6米多长、150多档、可供十多人同时使用展示豪华经济实力的“巨无霸”加长算盘,它们的出现恐怕就不仅仅是出于使用的目的。也有一些做工精美、用料考究、只有几毫米长的工艺挂饰算盘,这些算盘也不仅仅是作为计算工具而存在的。因此可以说,作为计算手段,珠算经过祖先们不断的探索、创新、浸润和锤炼,逐渐演化出了文化品位。

从运算的技法上看,一些运算口诀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一退六二五”、“三下五除二”,这些珠算口诀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运算口诀了,它们已经具有了美的元素,从而成为人们表达某种情感而精心雕琢的艺术语言,珠算文化是通过算盘和运算技术所透视出的珠算内在的精神魂魄。珠算文化主要是通过算盘的制作工艺和运算技巧来体现的,属于珠算的技术层面。不同时期的算盘形式也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化水准。早期的算盘框距较长,边框厚实,算珠大而结实,给人的感觉是厚重而朴实,简约而宽阔。发展到后期,算盘的框距缩短,边框精薄,质地讲究,算珠小巧灵活,一些算盘已经由过去单纯的计算工具逐渐发展为既能用来计算也可供人玩赏的精美艺术品。同时,珠算技巧由加减法,到乘除法,直到开方、解方程、求对数,对数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电子计算机产生以前,珠算的运算功能是其他计算工具所不能及的。

作为计算手段的珠算技术属于物质技术层面,而作为珠算文化则属于精神文化层面。人们学习珠算技术主要是用来谋生的,而传承珠算文化主要是用来谋心的,这与人们念书识字学一技之长是为了解决物质层面生活问题,而诗歌创作、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是精神层面的.道理是一样的。写字和书法的关系也是一样的,写字好坏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书法创作则是文化层面的问题,写字技术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才是书法,因此书法艺术是写字技术的最高境界。

四、物质与精神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文化就是精神的高级形式,她对丰富物质的内涵,提升物质的品质具有强大的反作用。

市场经济有市场经济的规则。私有的企业、自私的动机和竞争的市场被称为市场经济的三要素。自私的动机决定了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讲究经济利益。从利益的主体分析,利益有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从利益的实现途径来看,有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从利益的受益时间来看,也有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文化是物化在物质载体之上的精神产品。一般说来,文化层面讲究社会整体利益、间接利益和长远利益,只有把文化活动和文化行为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文化才能得以传承。

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市场经济的文化取向,市场经济在追逐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有精神层次的追求。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有非盈利的以从事文化传播为己任的事业性组织。事业与企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同样是私立大学,美国的私立大学是一些有钱人为自觉承担社会义务而进行的一种福利性活动,是企业家自觉为社会所承担的事业性义务,他们的出发点是为社会做贡献。而我们国内的许多私立学校是想通过举办教育牟利、挣钱,是打着事业招牌做企业的事情。这就是国内民办教育与国外私立教育最本质的区别。

文化活动是一种事业性活动,其最基本的性质是非盈利性。国外的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我国一些发达省份的博物馆如浙江省博物馆也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其事业性特征体现得非常明显。但是,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具有决策能力的人,总觉得自己按照经济规律、通过市场经济手段抓文化建设是正确的,他们提出“以馆养馆”、“以文养文”,结果把社会公众与文化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

当前社会上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现象十分严重,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精神利益,重视物质产品的开发忽视精神产品的创造,金钱至上,物质利益至上,整个民族陷入了精神危机、道德危机的泥潭中。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民族精神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是非常可怕的,也是非常可悲的。反映在珠算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也有许多人是从局部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直接利益、眼前利益考虑的,是以牟利为目的的。国内的一些珠算博物馆和珠算收藏家,一些珠算培训机构,一些与珠算打交道的人,其动机和出发点不是为了传承珠算文化,而是为了经济利益。把文化作为一种牟利的手段是不正确的,就好比有人把事业作为一条谋取利益的途径一样。

要想把珠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重新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所有珠算工作者必须解决的一个当务之急的问题,否则就谈不上珠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问题。

五、继承与发扬

虽然作为计算技术的珠算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珠算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为什么人们感觉传承和弘扬珠算文化困难重重?主要是人们对珠算的技术特性和文化特性混淆不清。珠算的性质问题搞清楚了,传承和弘扬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如果珠算仅仅是一种计算技术,她能否得以传承,不在于你说她如何重要,而在于她技术的先进性。人类历史上之所以用算筹运算取代了过去的结绳记事、积石记事、刻石记事、刻骨记事、刻甲记事,就是因为算筹这种计算工具在技术上优于过去的计算工具。同样,算板取代算筹,也是由于算板这样的计算工具在技术上优于算筹。算盘取代算板也应该是一样的道理。在现代电子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算盘作为一种计算工具是否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不是取决于某一个机构或某一个人说它如何如何重要,而在于它技术的先进性和时代性。从这个角度讲,应该说珠算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但是珠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文化就是凝固于物质形态的发明、创造、建筑或渗透在技术艺术技巧等方面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地淘汰、改进、发展、扬弃而传承下来的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她渗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风俗等一切社会生活中,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精神的精髓。如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中的武术、戏曲、相声、书法、国画等。珠算文化也是如此,作为文化传承,珠算有着无限的生命力。

俗话说“算盘要常拨拉,功夫要常踢打”。珠算除文化的传承功能和珠心算的技术功能以外,还可以训练人的心智、意志、纪律和反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因此,我们要传承的不是珠算技术,而是珠算文化。

六、研究与开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珠算技术的先进特征已经不复存在,人们发现心算与珠算结合的珠心算对开发人的智力、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很有好处,于是珠心算逐渐取代了单纯的珠算。如果说珠算技术的研究已经尘埃落定的话,珠心算技术的研究则方兴未艾。珠心算技术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成立了珠心算科学研究机构,以探索珠心算技术的内在规律。珠算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研究,珠心算则需要作为一种技术学科去探索。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事物的运行规律。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思维科学是以人类思维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规律就是事物内部所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运用它。

珠心算技术是以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为目标的,是以探求儿童智力潜能开发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开发儿童智力潜能应该属于思维科学,但在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上又要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因此也可以说珠心算技术的科学研究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综合而成的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行珠心算技术的科学研究中,以思维科学为基础,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形成数学模型,验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总结和探索儿童智力潜能开发规律,为人类的智力开发做出积极贡献。

篇4:梨木算盘现代诗歌

谁在冥冥中

默念着口诀,拨弄着算盘,

计算着我们的对与错?

谁在不厌其烦地精打细算,

感情本没有所谓的付出与收成,

为何总在斤斤计较?

我们不是那些框框里的珠子,

一辈子任人摆布,

一辈子只能在划定的范围里,

无奈地进进退退。

并不是算盘敲得响亮的.人,

拥有和把握的就更多。

真正的算盘倚在黑暗处,

无声无息,无色无味。

若是哪一天,算盘摔散了架,

落在地上,像一串串

变了质的冰糖葫芦。

那时候,对爱情,

你是否真的心里有数?

篇5:算盘的历史

算盘是一种手动操作计算辅助工具形式。它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现在,算盘在亚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继续使用,尤其见于商店之中,可以从供应中国商品和日本商品的`商店里买到。在西方,它有时被用来帮助小孩子们理解数字,而一些数学家喜欢体验一下使用算盘计算出简单算术问题的感觉。

算盘的规格,呈长方形,四周由木条为框,内有轴心,俗称档,档的上端中间用一根横梁隔开,上端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端有五个珠子,每个珠子代表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子运算,谓之珠算。珠算配有口诀,便于记忆,运算简便。

篇6: 算盘的作文

今天好容易和妈妈休息到一起,早上趁着凉快我和妈妈一起来到小区门口的早市上,准备买点水果。一路上我们看到了绿的黄瓜、红的西红柿、桔色的南瓜,还有我认不出来的蔬菜,妈妈都一一给我做了解答。

来到一家卖荔枝的车前,看到红红的荔枝,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妈妈笑着说:“我知道你的最爱就是荔枝,自己挑吧,别站在那光流口水了!”“妈妈真了解我,妈妈万岁!”我们挑了两大兜,因为妈妈看到荔枝挺新鲜的,给外婆家也买了点。等到付账的时候,妈妈看着我:“小算盘,该你上场了。”“这可难不到我,不就是算账吗,这可是我强项呀。两兜荔枝一共四斤,四块钱一斤,一共是十六块钱,妈妈拿了二十元钱,找回四元就对了。”说完我得意洋洋的看着妈妈。妈妈点点头说:“嗯,还不错,看来带着你来还真有用呢,呵呵。”接着我们又看到了诱人的桃子,上面还挂着绿绿的叶子呢,妈妈又和我开始往袋子里装了。这次的账不太好算,一块二一斤,一共是三斤九两,没等我算完,妈妈就给了五块钱拉着我走了。走到路上,我对妈妈说:“妈妈,刚才找的钱不对,那些桃子应该是四元六角八分呀,他应该找你三角二分呢。”妈妈却说:“傻孩子,现在谁买东西还带分呀,你四舍五入后应该找我们两角钱吧?一来人家这么热的天卖东西挺辛苦的,二来现在几角钱真不算什么,上次妈妈买菜的时候还少给别人一角钱呢,有时候账用不着算那么清,这就是人情味,知道了吧?”

回家的路上,妈妈怕累着我,只让我提了一兜桃子,自己提着买的两兜荔枝和白兰瓜满载而归。还没走到小区门口我就热的满头大汗了。我对妈妈说:“大人们真是辛苦呢,今天我才跟着一次就又热又累的,可奶奶天天都要买菜,不知道多辛苦呢。”妈妈说:“可不是嘛,这只是大人每天要干的其中一件事而已,奶奶除了买菜还要做饭呢。所以我们要知道感恩,有时间就帮大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吗?”我点点头,心里暗暗的想:我现在长大了,能帮大人做很多事了,以后有时间我一定多帮奶奶、妈妈做点事,让她们多休息一下,不再那么累了!

篇7: 算盘的作文

过年回老家的时候,我们去叔爷爷家做客。大人们都在客厅里聊天,堂姐带我去参观了家里的各个房间。雅致的书房里,雪白的墙壁上十分醒目地挂着一副巨大的算盘。

我疑惑地想:现如今大家的书房里都流行挂字画,怎么叔爷爷家挂这副“古董”算盘干什么呢?想到这儿,我走近一瞧,只见算盘是沉香木制作的,档上的油漆已经斑斑驳驳,但是依稀可以见到上面雕刻着一些花纹,做工十分精细。一颗颗算珠油光发亮,摸起来光溜溜的。这算盘看起来很陈旧了,可是整个算盘却一尘不染,可以看出主人对它十分爱惜,想象得出平时总会用手帕很仔细地擦试过。

我好奇地向堂姐询问这算盘的来历,原来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

叔爷爷原来年轻时是店铺里的账房先生,因为打得一手好算盘,去参加了县里的珠算比赛,从中脱颖而出,使叔爷爷在整个县城都远近闻名。农村信用合作社请他去上班做了职员。后来,叔爷爷也由普通的职员一步步做到主任,现在退休在家。而这个大算盘就是那次县珠算比赛中的奖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算盘渐渐地被小巧玲珑的计算器、功能卓越的电脑所取代。算盘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失去了昔日的光彩。而如今,现金流量也越来越少了,大家都进入了无现金时代,出门连买菜、吃饭都不必带现金,直接拿出手机扫一扫,用微信、支付宝来支付了。

这时,叔爷爷走了过来,见我们都好奇他的这个宝贝。在我们的央求下,他小心翼翼地取下视如珍宝的算盘,熟练地给我们演算起来,口里还默念着:“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噼里啪啦的拨珠声犹如一首婉转动听的老歌,又似华夏历史长河中翻腾着的一朵朵浪花。古老的算盘上刻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烙印,那一颗颗算珠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光辉岁月与不朽的传说。

篇8: 算盘的作文

爷爷是个老会计,今年七十有六,身体特棒,吃嘛嘛香~他头脑灵活,打得一手好算盘,想当年有着“铁算盘”的`称号。家里珍藏着一个算盘,黑里透红的框子被磨得发亮,算盘角都用黑胶布粘着,那黑胶布也乌黑发亮,算盘珠子个个亮光光的,真像是一颗颗诱人的黑宝石。

这个算盘,爷爷已经用了很多年了,论起它的年纪来,恐怕连爸爸也没它大。按理说,算盘早该“退休”了,可爷爷就是舍不得扔掉它。爷爷退休后开了一家杂货店,每次算账的时候,爷爷总是把它拿出来,放在桌上拨弄来拨弄去。那算盘珠子在爷爷的手指下,发出整齐而清脆的劈啪声,真像是一个个听话的士兵在认真地操练,而爷爷,俨然就是一个威武的将军在调兵遣将。

店里的生意在爷爷的精心打理下,日益红火,爸爸给爷爷配了一只计算器。这东西当然比算盘神,只需要按几下数字键,再复杂的计算,立马就能得到结果,而且还有美妙动听的乐曲可以欣赏呢。爷爷还是能跟得上潮流的,于是,计算器渐渐取代了算盘摆上了柜台。

如今,作为已列入家用电器的一种――电脑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在我过10周岁生日时,妈妈给我买了一台苹果电脑,19英寸液晶显示器,英特尔处理器,大内存,大容量,处理文字材料、上网、聊天、查资料、打游戏,想干什么一敲键盘,轻点鼠标,就可完成。与时俱进的爷爷也利用时间在敲打着键盘,学习用Excel记帐了。爷爷说这现代化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啊!

算盘终于失去了用武之地,但是爷爷时常拿出来,“劈哩叭啦”地拨弄一通,并喃喃自语道:“‘老伙计’你也该歇一歇了。”是啊,也许再过几十年,算盘将渐渐淡化在人们的视野里,人们只能从一幅宋人的《清明上河图》画中找到它的历史踪迹了。

别了,爷爷的老算盘!我以思索的姿势感受你,以审视的眼光看着你:从算盘到键盘的变迁,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变迁,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见证。随着喑哑苍凉的算珠声音笃然落定,清越激扬的键盘声音又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篇9: 算盘的作文

在爷爷家里,挂着一个木头做的家伙,里面有几根棍子,棍子上串着珠子。“这是什么呢?”我好奇地问爷爷。“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结晶------算盘!”爷爷带着几分自豪说。“比欧洲的纳皮尔筹早了几百年呢!” “哦?是吗?”我兴趣索然的说。

“现在智能手机小巧玲珑,进入计算器APP,输入数字按下“=”键,答案马上就浮现在屏幕上。算盘再好,能和它一较高下吗?”爷爷胸有成竹地说:“别看算盘已经是“老古董”了,计算能力可一点都不比计算器、手机这些“后起之秀”差!甚至更胜一筹哩!”听了爷爷的话,我一点都不相信脱口而出:“这怎么可能!”爷爷见我不信,扬起了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斜瞅着我:“你别不相信!不然咱们来比一场吧,看谁算得快!”夕阳把一抹暖暖的阳光洒在了爷爷身上,把他的身影拉得老长,活像一个威风八面的常胜将军。“好啊!”我自信满满地应战。“比赛开始!”客串裁判的爸爸一声令下。“568*271=?”我手持计算机飞快的按起来。好了,我正要喊出答案,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153928!”是爷爷!接下来五局三胜,我胜二负三!爷爷赢了!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算盘是中国的文化,我们不应该丢下中国的传统啊!”我听了深以为然。

1972年,掌上计算器的出现彻底取代了算盘。计算器相比于算盘,不仅体积小方便携带,而且它计算轻松,不像算盘那么“烧脑”,要反复背诵各种口诀。什么六去四进一、一上四进五,听着就让人头疼。计算器的另一个优势是它的计算有无限接近于百分百的正确率,而算盘则相对容易出错。如今中国人民最主要的计算工具就是手机了。

它不但有和计算器一样的优势,而且体积更加小巧玲珑。最主要的是它的功能远远不止计算一个。打开微信,你可以随时和远方的亲友聊天;打开相机,你可以记录世界每一点美好;打开百度,可以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中国仅仅计算工具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发展中!

篇10: 算盘的作文

在童年时代中,隔壁店铺的老奶奶时常拿着算盘,用一双粗糙的手在一个大算盘上来回跳跃,发出“啪啪”声响,这个声音一直停留在我脑海中。时光流逝,大算盘不见了,被小巧玲珑的计算机代替了。

每次聊到算盘,爷爷总是有一堆话,从制作算盘的师傅到算盘的历史,再到他如何用算盘算数。“如何做算盘?”我经常缠着爷爷问,而爷爷每次都说得很流利:“做算盘要先做一个框架,在做好框架后,按照宽再上几根木棒,不过木棒要做上好几个,一些较长,一些较短,还要照长在做一根木棒,这些木棒放在上面用来分开五和一,用长一些的木棒穿上准备好的四颗算珠,短的穿一根,不过注意棒子要长一些,不然算珠移动不了……”那时我还小,但我清晰地记得一首动听的歌谣:上是五,下是四,要拨十,先去四,十位上面还有五,拨上它变成十……如今这个口诀无一是处,计算机的出现成功将它入谷底,曾经遍布在各个角落的算盘,如今却不见踪影。

一次,我无聊地拨弄着算盘,爷爷见我无事可做,便出了个主意:“要不我们用计算器和算盘来个比赛,比谁算得快,好不好?”我一听立马来了兴趣,一番商讨后,我们让奶奶做评委,我用的是计算机器,爷爷用的是算盘。“比赛开始,请听题:一百零七乘以九是多少?”奶奶从容地出题。我手忙脚乱地按计算器时,只见爷爷用手在算盘上飞快地拨了几下,就果断地说道:“九百六十三”。“回答正确!”奶奶笑着说。接下来的几道题,爷爷都以三秒之差胜了我,通过这场比赛,我不得不承认,算盘确实算得比计算器快、精准。

算盘古香古色,算盘上的年轮是岁月的痕迹,算珠的碰撞,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如今,计算机代替了复杂的算盘,可它无法代替的是算盘的古香古色。虽然计算机带给我们便利,可算盘的韵味是计算机给不了的。

篇11:学算盘四年级作文

学算盘四年级作文

早就听妈妈说算盘是我们祖先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所以,在这个寒假中,我决心学会打算盘。

我先学习了珠算的口诀,弄清楚了算盘上“个位”“十位”“百位”等的位置和算盘具体的操作方法,然后就开始动手实践了起来。

我从10以内的加法开始学起,先学习从“1”加到“10”。我边看口诀边摸索,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一开始,当我遇到珠子加不够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我就去问妈妈。妈妈说:“你动动脑筋,想一想口诀啊!”哦,原来是珠子不够的时候往前一位进一啊!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学会了在算盘上从“1”加到“10”。

但是开始练习10以上加法时,我又遇到了很多困难:个位、十位的数字一直加错,有时加着加着加到几又忘了,又得重头再来。一开始我有些灰心,妈妈告诉我:“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听了很受启发,后来在我的努力下,终于克服了困难,学会了从“1”加到“100”。

打算盘虽然有些难,但是我想:只要坚持不懈地多多练习,就一定能够成功。今后,我会不断努力,多加练习,让我的珠算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篇12:初中记叙文

初中记叙文800字

14张考卷,是三年的付出。辛苦,感动,欣喜,释然,激动,愤怒,不平,抱怨,紧张,劳累,迷茫...这所有的情感积在一起,汇集成一股股涓流般的回忆。三年以前,互不相识。三年以后,却要分离。

我们在三年里《慢慢来》。

最初是一个成绩不是很好的班级,查看以前的记录,会发现一点点的进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是小学语文老师告诉我的。初中的我们,心中怀着星空般的梦想,踏下坚实的脚印。我们抓紧中午的时间自习,我们跑到老师办公室请教着问题,我们在体育中考前练习跑步,我们在演出前回回的练习。我们慢慢的,稳稳的,一点点携手前进,一次次互相鼓励。文明班级次数的增多,大扫除一次次的满分,老师一次次的夸赞,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后轰鸣的掌声,都来自班级的脚踏实地。

我们在三年学会了《团结协作方可铸就辉煌》。

四分钟的大扫除满分奇迹,是全班同学的参与。体育中考的30分,是全班同学一起加油。基督山伯爵的成功是同学一起的智慧与努力。外语节的辉煌是校里同学们的奋斗与热情。三年凝聚着属于外校的团结,属于我们的外校的`辉煌。

我们在一起《倾听》沟通三年。

校园里的每一处,操场,走廊,教室,食堂,寝室。倾听着学校的生机。昨天,今天,明天,喜欢细语的我们耳畔充盈彼此的声响,学习不如意时,和同学谈心,和老师沟通,友谊受挫时,和朋友交谈与了解。

我们在三年体验着彼此的《温度》。

刚来军训的时候,陌生的人和事让我不习惯这些变化。一个月之后,竟有了一群朋友环顾左右。温度是王雯媛在晚上对我的安慰,是李欣颖盛情的邀请,是崔瑞琛夜晚的悄悄话,是彭助给的外套,是张涵章的信任,是王施懿教题目的耐心,是吴梦的搞笑,是叶美安的无数瓶水,是黄诗悦的一句“儿子”,是张燕妮的一句“爸爸”,是佘丫丫的玩笑,是雷宛云的一句鼓励,是李钦的加油,是王慕元的问题目时的“师父”,是王婧姝的大笑,是柳佳晖的小绿皮……更是和邓思齐在不见几天后电话聊天了近一个小时的不舍。

篇13:初中记叙文

初中记叙文1000字

期待这时光机不会远去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最想改变的是什么?”——题记

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丢掉了你的时光机

我在想,有多少随着记忆随着时间随着岁月流逝了的时光机,随着稚嫩随着单纯随着童真的幻想流逝了的时光机。一直爱看哆啦a梦的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期盼真的有那个口袋,没有什么变小药没有什么任意门没有什么竹蜻蜓,这些的这些都是假的。你告诉自己,时光机,只是一个虚拟的不现实的不科学的东西。

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那一份天真慢慢被社会的真实面貌磨掉了,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拼命向前进,拼命抛掉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却忘了,偶尔还是要回头看看的。

等到白发苍苍,年华已尽,你还记得曾有一个时光机,出现在你的童年吗?

你的时光机,还在吗

我多么的庆幸我还处在青春年华,我还有时间去想象我的时光机,去想象曾在我脑海里傻傻的念头,去幼稚一番去痴傻一番,我还能像个孩子一样的去狂迷哆啦a梦。

不知道现在的你,还有没有时光机。不知道现在的你,还有没有小童真。不知道现在的你,看着这篇文章,想的是哆啦a梦还是海绵宝宝,亦或者满脑子全是繁忙的学业和巨大的压力。我想如果你想的全是动画人物,那么你还有这般幻想,还有这般天真,还有着自己的时光机。

多么希望你的时光机还在,这样我们就还能像一个傻孩子一样疯疯癫癫无所顾忌,扮演者王子公主的角色,看着一个又一个happy end的童话故事,做着一个又一个变大变小变长变短的梦。

这是你的时光机,还好吗?

期待着,时光机,不会那么早的离去。

我多么希望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可以放慢自己的步伐,多看看在自己生命中,走了就不会再回来的时光机,多留恋留恋这种美好的感觉,这种童真的纯洁,美好的愿望。

期待着会有这么一天,期待着我的梦可以实现,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人小心翼翼的保护好自己的时光机。这是我们一去不复返的童年,这是我们以后再看就会觉得幼稚的动画,这是我们丢失了再找不到的单纯。

以后的.你,会不会想让时光机带你回到你的童年,你的少年,回到曾让你甜蜜无奈或者心酸彷徨的地方,回到让你无数次梦见唏嘘想念的地方。那熟悉的味道能否换回你曾经的苦乐酸甜。

你准备好,让你的时光机走的步伐慢一点了吗?

时光机,我们永远的小小梦。

如果时光机,那它可以带着我们不停地穿梭,你可以向前也可以退后。这是一个让我们记住曾经的东西,这是每一个孩子都期望拥有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东西。这只是一个幻想一个美好的梦而已。

时光机,这是我期待了多久的东西,却为什么总是盼也盼不来。如果我在等下去,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就这么一直等下去,作为我永远的梦,作为我永远的期待也可以。

即使我知道等不到,即使随着时光我在慢慢的老去,即使所有人都嘲笑我的无知愚蠢,即使等到世界都不复存在,我还要守着我的时光机。虽然,你看到的是我的手上抱着的是一团空气。那其实是你,消失了孩子的天性。

时光机,我要告诉你。

时光机,你好。

时光机,我要保护你。

时光机,我永远不会丢下你。

相关专题 记叙文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