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素材之李白

公竟渡河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公竟渡河”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议论文素材之李白(共13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议论文素材之李白

议论文素材精选之李白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他执着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9、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西卒不复。”

10、豪迈超脱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满自信。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这种乐观的情怀,让诗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终豪迈。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旷世才华,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沙。”这与隐居隆中却高吟《梁父咏》的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终以豪迈而超脱的情怀去拥抱阴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12、桀骜不驯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漂泊,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自己设置的轨道上,不为周遭的一切所牵绊,包括富贵功名——尽管他也曾十分向往功名利禄;而淡泊名利的诗人陶渊明则毅然拒绝了朝廷上的钩心斗角,远离喧嚣,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生活;还有范仲淹选择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选择了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上阵杀敌的人生道路——虽然直到双鬓斑白他仍壮志难酬。无论这些伟人的选择是否高尚,无论最终他们是否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返顾地走下去

篇2:议论素材之李白

万能议论素材精选之李白

1、豪迈超脱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满自信。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这种乐观的情怀,让诗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终豪迈。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旷世才华,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沙。”这与隐居隆中却高吟《梁父咏》的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终以豪迈而超脱的情怀去拥抱阴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5、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6、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9、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他执着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10、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西卒不复。”

篇3:高考议论文人物素材:李白

高考议论文人物素材:李白

[李白]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5、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6、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9、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他执着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10、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

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西卒不复。”

11、豪迈超脱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满自信。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这种乐观的情怀,让诗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终豪迈。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旷世才华,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沙。”这与隐居隆中却高吟《梁父咏》的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终以豪迈而超脱的情怀去拥抱阴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13、在梦中的天姥山的石阶上,脚著谢公屐,看海日,闻天鸡,醒来便仰天长啸出门去,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他选择了骑鹿游名山,失去了权势,却得到了开心颜。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话题:得到与失去

14、在那样一个皇命大如天的时代,何人不畏惧高高在上的君主?然而李白独树一帜,带着西域狂放洒脱的气质,拒绝了“摧眉折腰”,他“举杯邀明月”,洋洋洒洒为后世留下多少千古名作。他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芸芸众生都为之一惊。大唐盛世的诗坛需要这样一个个性张扬的李白。——话题:个性的张扬和社会的需要、

15、桀骜不驯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漂泊,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自己设置的轨道上,不为周遭的一切所牵绊,包括富贵功名——尽管他也曾十分向往功名利禄;而淡泊名利的诗人陶渊明则毅然拒绝了朝廷上的钩心斗角,远离喧嚣,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生活;还有范仲淹选择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选择了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上阵杀敌的人生道路——虽然直到双鬓斑白他仍壮志难酬。无论这些伟人的选择是否高尚,无论最终他们是否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返顾地走下去。——话题:在……的路上

16、喝一斗酒,你会飞,飞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飞越天姥山的传说,栖落在三千尺的庐山之。

以月亮为杯,影子为友,你将大唐的太阳推向天空,唐诗披着三千丈白,醉了比桃花潭更深的友情。

天门山只是一个小小的酒嗝,千里江陵只不过是一句短短的酒令,驶进三月烟花的意境,诗歌的上游,是从天上奔流而下的黄河。

说什么功名利禄,钟鼓馔玉,抵不过手中的一杯酒,酒是豪气,有一星灵感/便是冲天烈焰,酒是翅膀,掠过千年万年的时空。

喝醉了,你像孩子一样,想家,吟一曲如霜的月光,曳长永恒的乡愁。

李白,你总是那么放浪,长安城里甩碎了一只酒壶,另一只又丢弃在了山水间,无家可归的酒香,飘过宋元明,你神仙一样的忧伤和幸福啊,将栖在那一枝浪漫,将深入那一缕月光之下。

李白,大唐最好的酒,香飘宋元明,一直至今,只需一滴,足以滋养我们,整个民族。

篇4: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生活困窘。近而立之年的李白终于在湖北安陆入赘为婿,娶已故相国许圉师之孙女许如素为妻,安陆成家,但赘婿的生活使李白更渴望功成名就。他企盼“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南轩松》)。

此时,他全身心投入自己选择的幸福婚姻,度过了一生中难得的一段好时光:“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白头吟》)。可惜不久,恃才自负的个性却使他无意得罪了安州前长史李京之,又得不到新任长史的赏识,其实李白他还是充满矛盾的希望地方官的提拔:“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开新颜,自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他上书表意,屡遭冷遇。自负有王佐之才的李白却无用武之地。他失意郁闷,窘迫的赘婿生活迫使他又迈开了奔走拜谒的步伐。

3.别妻离女两次拜谒——悲多喜少

公元734年秋,“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秋于敬亭送从侄游庐山序》),已为人父的李白别妻离子,奔赴长安,拜谒求仕。他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侍君荣亲,他为了妻儿为了理想,不顾拜谒裴光庭时遭受的冷遇,继续拜谒当时文坛典帅燕国公张说,满怀希望却再遭尴尬境遇。一个多月幽禁似的生活,让李白郁闷失落,随感而发的:“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却惨遭张说二子厌弃,失去生活供给。

他又遭李灿冷遇风雪途中,处境困窘,壮业未成,悲愤伤怀:“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登新平楼》)。他思念妻儿:“长相思,在长安……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

这期间他在几番痛苦思索后,又信心百倍,决心用他惊天动地的诗,济世扶危的剑,行非常之事,树非常之名,建非常之功!。

4.谒见狂客举荐未果——惆怅失落

在典当和友人资助中生活的李白,在长安酒肆痛饮狂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侠客行》),他凭着七分豪肠,三分剑气,吟诵排律长歌,写大块文章,杯不停笔不休的惊人之举,在长安城名气远扬,却并没有得到理想的举荐之机,他黯然神伤,慷慨悲歌,发出了撼人心魄的鸣啸:“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魂牵梦萦的侍君之道,难于上青天!李白以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乐府体古诗,长短不齐的杂言,独特的开头句式,让人随着他变幻无常、滔滔奔泻、喷涌而出的情感洪流一起开阖动荡,感受着他的抗争,他的激情。

他又把希望寄托在“四明狂客”贺知章上。但仍“举荐未果”。李白愤慨惶惑,空有一身才华,却不得识。他在等待和思念妻儿的煎熬中,度日如年,曾经“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的他,多么希望“穷地之险,极路之峻。”即使“山崩地摧壮士死”,也心甘情愿。如今仕途无望,只能“侧重西望长咨嗟”!对妻子的思念使他“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一饮三百斗”的李白,只能“醉卧累月轻王侯”(《蜀道难》),在外奔走多年一事无成,怅然低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干谒韩朝宗无功而返——愤愧落魄

狂热执著的李白,满怀希望,费尽周折才拜见荆州刺史韩朝宗。但韩对浪吟海喝的李白,颇为腹诽。城府极深、颇为迂腐、易生成见的韩朝宗,让李白愤愧难当,希望再次破灭,想到苦苦等候佳音的妻儿,他“乱愁心,涕如雪。寒灯厌梦魂欲绝,觉来相思生白发”(《寄远十一首》)。

面对“珠玉买歌笑,糟糖养贤才”(《古风》十五首)的黑暗现实,“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他别无选择,带着一身疲惫、满腹辛酸,带着对妻儿的相思和愧疚,落第似的伤心回家,损兵折将似的败北而归,无奈的回到他并不想依附的许府故宅。

(三)中年——醉(踌躇满志傲岸不屈折翅而返痴心企盼)

1.壮年失妻愧对家人——痛心裂肺

开元廿三年冬,司马承祯仙逝。給玉真公主的遗嘱中提到“经济文章之才,不要忘记蜀人李白”。令李白萌生希望,他激情昂扬,“西王母桃种我家,

篇5: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2017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三千阳春始一花。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庭前晚开花》)。

他随雁门将军打猎,初遇郭子仪,畅谈天下事。举家迁往山东曲阜南陵后,又只身前往中都县裴旻家学剑,以期自己文武兼备,大展宏图。他踌躇满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好友元丹丘奉诏入京任道宗,更使李白看到希望的曙光。他热切企盼着。

就在此时,久病缠身的爱妻许如素在长年的相思和期盼的煎熬中,撒手人圜。“春风忽无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大堤曲》)。十多年来,未尽人夫人父职责的李白,愧悔交织。心被沉重的悲怆和揪心的痛苦时刻咬噬着。

2.金门传诏供奉翰林——踌躇满志

经玉真公主、贺知章、吴筠等人举荐,李隆基金门传诏,李白欣喜若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准备大展宏图的李白,满怀对大唐天子的感激和崇拜,踌躇满志,奔赴长安。朝廷之上,天子特赐七宝御床,力士脱靴,贵妃研磨,天子引纸,震慑回鹘使者!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他相信必展鹏翼,搏击云天。“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温泉侍从归逢故人》)。在天子“朕决不负卿”许诺下,李白神思飞纵,“我无为,人自宁。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輧。”(《春日行》),并对天子感激涕零“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春日行》)。“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结袜子》),李白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幻想,诗情澎湃、才情激扬。他满怀希望,做着他的“待诏”翰林,期待着皇上的真正重用。

3.奸佞当道进谏未果——傲然而返

长久等待使天性爽朗的李白苦闷寂寞“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下独酌》)。他把酒问月“……但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苏轼《李太白碑阴记》)的他与李林甫针锋相对,毫不相让。他深深憎恶“群沙秽明珠,众草凌芳孤”的黑暗现实,对横行跋扈的权贵和趋炎附势的小人强烈愤慨“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天子,“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己昏。”

他决心披肝沥胆,直谏天子,横批逆鳞。提出十条勤政务本的建议,李隆基不悦,李白被“出宫思过”。他悲愤彷徨,过分高估天子的爱才之心,低估奸臣的诽谤中伤。这条理想道路竟然如此泥泞难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之一)。结构的巨大跳跃,突兀奇来、不可端倪的诗句间激荡着李白矛盾的内心,他靠诗歌排解郁结胸中的不平之气。

他日渐消极,“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之三),怀着无限惆怅失落和郁闷难抑的苦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的等待,天宝三年春,李白傲然离开长安!

4.赐金放返盼君将悟——痴心不改

“赐金放返”后的李白,悲愤不平,“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他借酒消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一直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但现实却如此残酷。壮志未酬,青春已逝,“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他感慨人生如短暂的朝夕,想用酒来涤荡胸中块垒,急欲冲破忧愁“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不甘寂寞,渴望用世,却只能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聊以自慰。

他又痴心不改,盼君将悟。积极用世毕竟是李白人生观的主导,因此他很快从迷惘中振奋起来,以古人的祟高志向自勉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5.入道受箓炼丹求仙——渴盼再诏

深受道家影响的李白,萌生入道受箓、炼丹求仙的想法。希望自己长生不老,希冀寻求再诏重用的机会。他决绝地完成了入道受箓的过程,

篇6: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并架炉炼丹服丹,结果大病一场,入道成仙之梦破灭。他感慨“寒早悲岁促,人生鸟过目……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秋露白如玉》)。

这位想像丰富、雄气豪放、极具个性和浪漫气质的诗人梦游天姥,由感而发“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应该“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壮之声。他悲怆感慨“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自己“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他为自己鸣不平,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对朝廷产生失望之心和轻蔑之情。

痴心不改的他要挣脱封建秩序的`桎梏,要冲破正统的儒家观念。流露出抑儒扬侠的思想倾向,尽管年近半百,李白却萌生了从军的念头,“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赠何七判官昌浩》)。想在边疆建功立业,实现再诏理想!

(四)暮年——愤(抑郁愤懑命运多舛矢志报国壮心不已)

1.勇闯幽州以诗陈情——忧愤难载

天宝十年,年过半百的李白,觉察到安禄山有叛乱之心,也收到边关鲜为人知的秘密。他冒着生命危险,勇闯幽州,“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沙”(《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他周旋于安禄山身边,想探听虚实。在幽州其间,他为边关百姓的惨状而颤栗!他忧愤不平,“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上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忧国忧民的李白愤叹当今圣上的昏庸,大权旁落,朝政更加黑暗,百姓苦遭荼毒。李林甫大兴冤狱,目睹国是日非,傲世独立的李白情感喷发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如《鸣皋歌送岑征君》抒写对于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珠。嫫母衣锦,西施负薪。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李白内心痛苦:“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远别离》)。

他痛心疾首。以诗陈情,写下了《一百四十年》、《抱玉入楚国》、《战国何纷纷》等作品。想通过赴京上任的韦良宰,在长安抄写分发诗作。希望借此来引起统治者的警醒,希望天子能力挽狂澜,重整朝纲。但满腔忧国忧民之情,并没有得到皇上重视。

与小叔李华饯别时,道出了内心的忧愤,“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多想“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但他知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无奈只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他时而忧愁,时而激昂,似暴风急雨,骤起骤落,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淋漓酣恣的悲愤中又见慷慨激昂的豪情。他不愿被消沉情绪吞噬淹没,从这大起大落的飞跃的诗句,感受着他深沉痛苦的内心和睥睨忧患的达观性格。

2.幕府从军竟成附逆——悲愤难抒

安禄山叛乱,无辜百姓逃亡,刺痛了诗人善良的心,面对哀鸿遍野,他怒叱“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古风·西上莲花山》)!

在永王再三恭请下,李白从军李璘幕府。他以为自己从此走上从军报国之路,踌躇满志地为李璘出谋划策。“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

然而不幸,李白陷入一场皇室政治突变的漩涡中。他先前信心百倍“过江似流水,志在清中原”,如今却“把剑击前柱,悲歌难再论”,他四处逃亡,后在彭泽县投案自首,却仍被送入死牢。哀寂、悲怆、怨愤的他向魏朗中愤述自己的痛苦“南冠君子,呼天而啼。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沉迷”,想到自己“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感慨“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他渴盼“如其听卑,脱我牢狴。傥辨美玉,君收白珪”(《万愤词投魏郎中》)。

他“万愤结缉,忧从中摧。举酒太息,泣血盈杯”(《上崔相百忧章》)。寄希望于高官帮他减免罪行,后幸遇郭子仪,以全部官爵赎李白死罪。但李白仍被流放夜郎!

3.流放夜郎半途赦返——怨愤怅然

李白流放途中,回想自己“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临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篇7: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2017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如今“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流夜郎赠辛判官》)。途登黄鹤楼,他惆怅孤独,悲吟“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在夔州遇全国大赦,半途赦返,令李白欣喜若狂,归心似箭。他意气酣畅,把酒痛饮,豁然开朗,与山水冥合,轻松喜悦之情溢于胸中。他高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下江陵》)

4.矢志平乱壮志未酬——壮怀幽愤

赦返后的李白,认为现在已是“雁行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夏十二登岳阳楼》)的时候。他又逢韦良宰,又萌生入世报国的希望。但韦一去无音讯,使他惆怅伤怀:“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鹦鹉洲》)。

上元二年(761),李白六十一岁,闻李光弼率大军征讨史朝义,他由当涂北上,请缨杀敌,但行至金陵,因病折回,“半道谢病还……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金陵崔侍御十九韵留别》)。

抑郁愤闷的李白,此时又有了寻仙得道的梦想,“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这位“手持绿玉杖……凤歌笑孔丘”的“楚狂人”,他把苦难现实的感受寄托于异常空洞、雄奇壮伟的意象中,“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想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来抚慰自己幽愤之心!

5.暮年归隐魂归当涂——感慨悲歌

经历四十多年的生死浮沉,悲欢荣辱,血泪辛酸的求仕之途,曾经的待诏翰林,天子外臣,如今年老体衰,重病缠身,却无颜回归故里,只能归隐当涂“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面对自己“白发如霜草”,不禁“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他逐渐接受了这种孤独安处的现实,“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田园言怀》),“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九日龙山歌》)。

贫病交加的他思念故乡,“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他感叹何处是他的最后的归宿,尝尽世间冷暖的李白,有了非凡的彻悟,“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他悲叹“天下无人知我心”(《悲歌行》)。

他看不起巧言令色、阿谀奉承而平步青云之徒“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笑歌行》)。“黄金到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的李白,不愿拖累李阳冰,做好了离世的准备,“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临终歌》),“平生壮志未伸”、困顿一生、流离失所的李白,自责自己“不孝不悌不慈不爱”但唯一的安慰是自己的痛苦血泪化作惊天地泣鬼神的万卷诗文——《草堂集》。在那个封建社会个体人性意识受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傲不拘、纯真爽朗的个性,豪放飘逸的诗风,变幻莫测的想像,清新明丽的语言,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明月清风,寂寞锁不住金樽空对,他笔墨纵横,用立体的字,醉倒了大唐万里江山。

他与江天共醉,与江月同归,走完了自己坎坷多舛的一生。

理想化的人生设计,浓烈奔放的情感,自由狂傲的性格,热切渴盼成为英雄的李白,注定在这纷繁多变、权势倾扎、尔虞我诈的现实中惨遭失败。才华横溢、孤独漂泊、始终不渝追求理想的李白,尽管在每个人生阶段李白都有他特别彰显的个性,但他的“逸”、“狂”、“愤”、“醉”始终交织、贯穿和影响了他的一生。

篇8:高考议论素材之李白

高考议论素材精选之李白

高考议论素材精选之李白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5、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6、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9、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他执着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10、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西卒不复。”

篇9: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2017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李白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界

盛唐气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铸就了飘逸洒脱、傲岸不拘的诗仙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酒仙。现在让我们来追寻他的人生的不同阶段,探究李白——这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旷世奇才、人间仙人的情感历程。

(一)少年——逸(意气风发仗剑任侠心雄万夫)

1.漂泊家族,异域生活——形成独特性格。

公元7,漂泊了一百多年的李氏家族,在西域碎叶城,诞生了一位不同寻常的男孩——李白。在这地广人稀的异域游牧民族中,顽强生存了一百多年的李白家族,已深深被异族血液所渗透,五年的异域生活,給幼年的李白影响是巨大的。四处漂泊,四海为家的游牧生活,和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文化,冲撞揉合成了:天性酷爱自由,洒脱飘逸,清风朗月般纯净心境的李白。生在西域、来自西域“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前有樽酒行》)的李白一生从蜀中出游,栖隐求仙、交游,过着四方游历的生活,与家族的百年漂泊、幼年的异域生活息息相关。有着胡儿豪放洒脱的李白,从碎叶入蜀、入楚,入鲁,入大唐各地。他这种独特的性格,注定了他一生浮萍般的生活。

2.良好家境,蜀中道教——影响人生取向。

李白五岁那年,举家内迁西蜀陇叶,良好的家境,父母的期盼,严格的家教,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朝廷崇道形成热潮,蜀中道教盛行,“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李白深受影响,他“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十八岁师从赵蕤学纵横术,从小受儒、道、纵横三家影响。从少年时期,就有建功立业的功名心,“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又深受道教功成身退的影响“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他有完美的人生理想——功成、名遂、身退。他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而寄希望于“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这几近完美的而又矛盾的理想,迫使这位“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有着游侠之气的少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在积蓄着自己的才气和阅历,准备一鸣惊人!

(二)青年——狂(狂热自负悲喜更迭侍君荣亲始终不渝)

1.志在宰辅游历拜谒——狂热自负

李白自负有“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雄气,梦想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他自喻为“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的北溟巨鲲,“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的天马、“朝饮苍梧泉,夕栖碧海烟”的凤凰。他能“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崔宗之《赠李十二白》)。他“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年轻自负的李白,在四川绵州初谒益州长史苏蕤时就呈上得意之作《大猎赋·冠年闻天子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等,李白以丰富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大气磅礴、雄奇浪漫的壮美风格,传递着豪迈、奔放、昂扬的激情。他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人生,得到苏蕤的非凡礼遇,真心推许和诚挚教导,使他信心倍增,对仕途充满希望,但因苏的特殊政治境地,而未被举荐。李白又怅然若失,当他再次拜谒渝州刺史李邕时,却费尽周折,年轻气盛,狂傲自负的李白,借谢罪之辞,給李邕呈上《大鹏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自比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责问李邕“宣父犹且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掷地有声的诗句引起李的震颤。

两次早期拜谒,均以失败告终,仕途不顺的阴霾笼罩着这颗狂热自负的心。他感慨良深:翼挟万钧风雷的大鹏,何时冲天九万里。横吞百川水的巨鲲何日“簸却沧溟水”。他第三次拜谒一代道宗——司马承祯,得到盛赞,李白欣喜若狂,热血沸腾,意气飞扬,慷慨陈词济世安邦之道。相信自己定会名动万乘之主,定取卿相之位。

2.安陆成家渴求荣亲——失意窘迫

三次拜谒,并未給李白带来入仕的契机,年轻自负的李白,没有停止奔走干谒的步伐,其间历经八年多的游历拜谒,此时的李白,已千金散尽,

篇10:议论文论据素材之宽容

议论文论据素材之宽容

理论论据

1.开诚心,布大度。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

2.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清.金缨《格言联壁》

3.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中国谚语

4.人非尧舜,谁能尽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5.关公放了曹丞相,丈夫要有容人量。中国谚语

6.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谅。[美]弗罗斯特《新罕布什尔》

7.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中国谚语

8.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中国谚语

9.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清.金缨《格言联壁》

10.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汉.陆贾《新语.术事》

11.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中国谚语

12.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13.仁者爱万物。《史记.赵世家》

14.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古今楹联类篡》

15.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中国谚语

16.多宽恕别人,少宽恕自己。中国谚语

17.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刘隗列传》

18.恶人胆大,小人气大,君子量大。中国谚语

19.能容小人,方成君子。明.冯梦龙《增广智囊补》

20.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宋.苏洵《心术》

21.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22.宽恕一个敌人要比宽恕一个朋友容易。[英]布菜克《耶鲁撒冷》

23.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

24.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宋.善棋道人《绝句》

25.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汉.刘向《新序.节士》

26.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明.朱之瑜《朱舜水集.恭敏》

27.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宋朝事实类苑.祖宗圣训》

28.不会宽容别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俄]屠格涅夫《罗亭》

29.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30.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三国.曹植《当欲游南山行》

31.人本该是有良心的,就连最残酷的心也会有宽恕他人的短暂、美好的记忆。[捷]塞弗尔特《泪城》

32.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秦.李斯《谏逐客书》

33.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广取;所广取,故其人愈高。明.李贽《焚书.高言说》

道理论据:

海纳丰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已的根基。

——洪应明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

——斯特恩

事实论据

鲍叔荐管仲

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鲍波助小白,管仲助纠。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遭丧命。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执政后,任命鲍叔为相国。可鲍叔心胸宽广,有智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他说:“只有管仲能担任相国要职,我有五个方面比不上管仲:宽惠安民,,让百姓听从君命,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确保国家的根本权益,我不如他;讲究忠信,团结好百姓,我赶不上他;制作礼仪,使四方都来效法,我不如他;指挥战争,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不如他。”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的人,不记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的建议,重用管仲,任命他为相国。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强国,齐醒公也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霸业。

寇准的气量

北宋名相寇准因赏识丁谓,推荐他参知政事(副相),丁谓非常感激寇准,对他很尊敬,他们常在书中省(宰相议事之处)吃饭。一次寇准饮汤,不慎将汤羹溅落在胡须上,丁谓马上起身,将寇准胡须上的汤徐徐拂去。寇准笑着说:“参政乃为长官拂须耶!”丁谓在众同僚面前感到很难堪,自此怀恨在心,屡次加害寇准,使寇准一再贬官,直贬至岭南荒僻之地,后来丁谓也遭贬斥岭南,寇准家人意欲加以报复,但寇准却有容人之量,反派人送礼物去慰问丁谓。可见言语不可不慎,气量不可不宏。

毛泽东放走张国焘家属

张国焘于1931年任中央工家民主政府副主席,在此期间他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1935年在红军长征中,他任红军总政治委员。他反对中央关于红烟北上的决定,坚持南下退却的主张,另立中央,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罪恶的活动。到达延安后,拒绝党中央的挽救,不思悔改。于1938年逃跑到武汉,发表反共声明,投向国民党。当时,张国焘的妻儿还在延安。他的妻子找到毛泽东,哭着说:“他丢下我们母子跑了,主席呀!请您给我们做主吧!”毛泽东沉思了一会儿说:“天要惠雨,娘要嫁人,他要走,要跑,不愿干革命,那也没办法!这样吧,现在你也到武汉去,劝说劝说,做做工作,回来,我们照样欢迎他。”

不久张国焘的妻子带着孩子也到武汰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延安。

篇11:高考议论文素材之人物

1、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他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

他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荆棘林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

他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生动,龙的传人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3、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4、微风轻轻地吹拂起书页,其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香草的气息。目光流动在司马迁用至情写下的文字间,我细细品读着你——屈原。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沾染,相信拥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你,必然会向往恬适淡定的生活。你也许愿意与白云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你也许向往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丝竹清音;你也许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当一个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最通常的选择便是归隐山林,做世外闲人。然而,心系国家百姓的你,却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

你拥有陶渊明超脱于世的情怀,却不会像他一样一味隐藏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里,独享清闲;你具有林和靖“梅妻鹤子”的'高洁品格,却不会像他一样沉迷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景中,虚度此生。战国年代,到处都是号角嘶鸣,黄沙漫天,你在风雨飘摇中举步维艰,步履蹒跚,却始终没有倒下。你用瘦削却又坚强的肩膀承担起了保卫国家的大任。怎奈黄钟废弃,瓦釜雷鸣,混乱不堪的楚国已是岌岌可危,而昏庸的楚王却听信谗言,对你的竭忠尽智视而不见。你消瘦羸弱的身躯已渐渐不堪重负,在这个时刻,又有谁能搀扶你一把?

最终,你只得披发行吟于江畔,挥洒着满腔的热泪,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哀绝叹息。有人劝你与世推移,,随波逐流,你却用“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维护了你高洁的志向。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我知道你最爱的便是香草,因为你欣赏它的高洁品行,那种不与群芳争艳的超脱,那种不随风而屈的坚韧。而你也如生长在湖畔的一株香草,缓缓地在风中摇曳,一颗露珠在青青的草叶上默默地闪耀,宛如你回望故国时,眼眸中闪烁地晶莹泪光。

天地也为你伤感,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想拂去你的清泪,却将你的悲伤吹过时间的激流。物换星移几度秋,你的身影在历史的风尘中早已烟消云散,但当年轻的司马迁驻立汨罗江边怅望千秋之时,依旧会为你洒下深情的泪水。你怨愤的声音在滚滚江流上渐行渐远,却悲而弥壮。也许司马迁正是听到了你撞击他心灵的声音,于是他挥起了如椽之笔,著成信史光照尘寰,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倾听你用忠贞与高洁演绎的永恒旋律。

品读你,让我读懂了高洁的精神,你让我明白,高洁不是冷淡,不是逃避,真正高洁的精神要敢于承担自己内心中的责任。情系国家,心怀百姓,让你的高洁理应属于不平凡。

正是这不平凡的高洁,让你如皭然出水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让你亦如墙角的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留得清气满乾坤。

微风渐渐淡去,而香草般的气息却越来越浓,我依旧品读着你,在这沾满泪痕的字里行间,找寻着你遥远的身影……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纵被罢逐流放,也不随其流而扬其波。汤汤的汨罗江最终收留了他,可汨罗江水太混,荡涤不掉它的忧愁;汨罗江水太浅,掩埋不掉它的遗憾。

你是“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但还仍“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在帝王大殿慷慨直言,激扬陈词;在封建初兴之际试图进行贵族权力改革;在民族危亡之际“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无不显示出你的大忠诚,大智慧。但很无奈,当一个民族衰堕时,一个人的强大总会被“大众”视为异类,于是“楚王所爱之细腰”下旨:流放。

当楚王背弃“成言”,“悔遁而有他”时,你感悟“君可思而不可侍”,感叹“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但纯洁无瑕的贵族血统与心性使然,站在失败面前,你呼喊,顿足,指责,抗争,于是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击与不堪。无奈,你轻弹灰尘,保持自己的皓皓之白,不含蓄,不躲闪,不讲策略,怒形于色。当别人伤害你时,你便毫不保留的将伤口暴露给他,大声呼喊:我要报仇。

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6、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7、“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8、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篇12: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20xx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李白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界

盛唐气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铸就了飘逸洒脱、傲岸不拘的诗仙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酒仙。现在让我们来追寻他的人生的不同阶段,探究李白——这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旷世奇才、人间仙人的情感历程。

1.漂泊家族,异域生活——形成独特性格。

公元7,漂泊了一百多年的李氏家族,在西域碎叶城,诞生了一位不同寻常的男孩——李白。在这地广人稀的异域游牧民族中,顽强生存了一百多年的李白家族,已深深被异族血液所渗透,五年的异域生活,給幼年的李白影响是巨大的。四处漂泊,四海为家的游牧生活,和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文化,冲撞揉合成了:天性酷爱自由,洒脱飘逸,清风朗月般纯净心境的李白。生在西域、来自西域“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前有樽酒行》)的李白一生从蜀中出游,栖隐求仙、交游,过着四方游历的生活,与家族的百年漂泊、幼年的异域生活息息相关。有着胡儿豪放洒脱的李白,从碎叶入蜀、入楚,入鲁,入大唐各地。他这种独特的性格,注定了他一生浮萍般的生活。

2.良好家境,蜀中道教——影响人生取向。

李白五岁那年,举家内迁西蜀陇叶,良好的家境,父母的期盼,严格的家教,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朝廷崇道形成热潮,蜀中道教盛行,“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李白深受影响,他“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十八岁师从赵蕤学纵横术,从小受儒、道、纵横三家影响。从少年时期,就有建功立业的功名心,“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又深受道教功成身退的影响“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他有完美的人生理想——功成、名遂、身退。他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而寄希望于“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这几近完美的而又矛盾的理想,迫使这位“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有着游侠之气的少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在积蓄着自己的才气和阅历,准备一鸣惊人!

1.志在宰辅游历拜谒——狂热自负

李白自负有“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雄气,梦想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他自喻为“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的北溟巨鲲,“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的天马、“朝饮苍梧泉,夕栖碧海烟”的凤凰。他能“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崔宗之《赠李十二白》)。他“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年轻自负的李白,在四川绵州初谒益州长史苏蕤时就呈上得意之作《大猎赋·冠年闻天子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等,李白以丰富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大气磅礴、雄奇浪漫的壮美风格,传递着豪迈、奔放、昂扬的激情。他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人生,得到苏蕤的非凡礼遇,真心推许和诚挚教导,使他信心倍增,对仕途充满希望,但因苏的特殊政治境地,而未被举荐。李白又怅然若失,当他再次拜谒渝州刺史李邕时,却费尽周折,年轻气盛,狂傲自负的李白,借谢罪之辞,給李邕呈上《大鹏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自比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责问李邕“宣父犹且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掷地有声的诗句引起李的震颤。

两次早期拜谒,均以失败告终,仕途不顺的阴霾笼罩着这颗狂热自负的心。他感慨良深:翼挟万钧风雷的大鹏,何时冲天九万里。横吞百川水的巨鲲何日“簸却沧溟水”。他第三次拜谒一代道宗——司马承祯,得到盛赞,李白欣喜若狂,热血沸腾,意气飞扬,慷慨陈词济世安邦之道。相信自己定会名动万乘之主,定取卿相之位。

2.安陆成家渴求荣亲——失意窘迫

三次拜谒,并未給李白带来入仕的契机,年轻自负的李白,没有停止奔走干谒的步伐,其间历经八年多的游历拜谒,此时的李白,已千金散尽,

生活困窘。近而立之年的李白终于在湖北安陆入赘为婿,娶已故相国许圉师之孙女许如素为妻,安陆成家,但赘婿的生活使李白更渴望功成名就。他企盼“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南轩松》)。

此时,他全身心投入自己选择的幸福婚姻,度过了一生中难得的一段好时光:“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白头吟》)。可惜不久,恃才自负的个性却使他无意得罪了安州前长史李京之,又得不到新任长史的赏识,其实李白他还是充满矛盾的希望地方官的提拔:“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开新颜,自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他上书表意,屡遭冷遇。自负有王佐之才的李白却无用武之地。他失意郁闷,窘迫的赘婿生活迫使他又迈开了奔走拜谒的步伐。

3.别妻离女两次拜谒——悲多喜少

公元734年秋,“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秋于敬亭送从侄游庐山序》),已为人父的李白别妻离子,奔赴长安,拜谒求仕。他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侍君荣亲,他为了妻儿为了理想,不顾拜谒裴光庭时遭受的冷遇,继续拜谒当时文坛典帅燕国公张说,满怀希望却再遭尴尬境遇。一个多月幽禁似的生活,让李白郁闷失落,随感而发的:“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却惨遭张说二子厌弃,失去生活供给。

他又遭李灿冷遇风雪途中,处境困窘,壮业未成,悲愤伤怀:“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登新平楼》)。他思念妻儿:“长相思,在长安……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

这期间他在几番痛苦思索后,又信心百倍,决心用他惊天动地的诗,济世扶危的剑,行非常之事,树非常之名,建非常之功!。

4.谒见狂客举荐未果——惆怅失落

在典当和友人资助中生活的李白,在长安酒肆痛饮狂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侠客行》),他凭着七分豪肠,三分剑气,吟诵排律长歌,写大块文章,杯不停笔不休的惊人之举,在长安城名气远扬,却并没有得到理想的举荐之机,他黯然神伤,慷慨悲歌,发出了撼人心魄的鸣啸:“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魂牵梦萦的侍君之道,难于上青天!李白以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乐府体古诗,长短不齐的杂言,独特的开头句式,让人随着他变幻无常、滔滔奔泻、喷涌而出的情感洪流一起开阖动荡,感受着他的抗争,他的激情。

他又把希望寄托在“四明狂客”贺知章上。但仍“举荐未果”。李白愤慨惶惑,空有一身才华,却不得识。他在等待和思念妻儿的煎熬中,度日如年,曾经“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的他,多么希望“穷地之险,极路之峻。”即使“山崩地摧壮士死”,也心甘情愿。如今仕途无望,只能“侧重西望长咨嗟”!对妻子的思念使他“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一饮三百斗”的李白,只能“醉卧累月轻王侯”(《蜀道难》),在外奔走多年一事无成,怅然低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干谒韩朝宗无功而返——愤愧落魄

狂热执著的李白,满怀希望,费尽周折才拜见荆州刺史韩朝宗。但韩对浪吟海喝的李白,颇为腹诽。城府极深、颇为迂腐、易生成见的韩朝宗,让李白愤愧难当,希望再次破灭,想到苦苦等候佳音的妻儿,他“乱愁心,涕如雪。寒灯厌梦魂欲绝,觉来相思生白发”(《寄远十一首》)。

面对“珠玉买歌笑,糟糖养贤才”(《古风》十五首)的黑暗现实,“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他别无选择,带着一身疲惫、满腹辛酸,带着对妻儿的相思和愧疚,落第似的伤心回家,损兵折将似的败北而归,无奈的回到他并不想依附的许府故宅。

1.壮年失妻愧对家人——痛心裂肺

开元廿三年冬,司马承祯仙逝。給玉真公主的遗嘱中提到“经济文章之才,不要忘记蜀人李白”。令李白萌生希望,他激情昂扬,“西王母桃种我家,

三千阳春始一花。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庭前晚开花》)。

他随雁门将军打猎,初遇郭子仪,畅谈天下事。举家迁往山东曲阜南陵后,又只身前往中都县裴旻家学剑,以期自己文武兼备,大展宏图。他踌躇满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好友元丹丘奉诏入京任道宗,更使李白看到希望的曙光。他热切企盼着。

就在此时,久病缠身的爱妻许如素在长年的相思和期盼的煎熬中,撒手人圜。“春风忽无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大堤曲》)。十多年来,未尽人夫人父职责的李白,愧悔交织。心被沉重的悲怆和揪心的痛苦时刻咬噬着。

2.金门传诏供奉翰林——踌躇满志

经玉真公主、贺知章、吴筠等人举荐,李隆基金门传诏,李白欣喜若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准备大展宏图的李白,满怀对大唐天子的感激和崇拜,踌躇满志,奔赴长安。朝廷之上,天子特赐七宝御床,力士脱靴,贵妃研磨,天子引纸,震慑回鹘使者!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他相信必展鹏翼,搏击云天。“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温泉侍从归逢故人》)。在天子“朕决不负卿”许诺下,李白神思飞纵,“我无为,人自宁。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輧。”(《春日行》),并对天子感激涕零“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春日行》)。“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结袜子》),李白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幻想,诗情澎湃、才情激扬。他满怀希望,做着他的“待诏”翰林,期待着皇上的真正重用。

3.奸佞当道进谏未果——傲然而返

长久等待使天性爽朗的李白苦闷寂寞“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下独酌》)。他把酒问月“……但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苏轼《李太白碑阴记》)的他与李林甫针锋相对,毫不相让。他深深憎恶“群沙秽明珠,众草凌芳孤”的黑暗现实,对横行跋扈的权贵和趋炎附势的小人强烈愤慨“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天子,“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己昏。”

他决心披肝沥胆,直谏天子,横批逆鳞。提出十条勤政务本的建议,李隆基不悦,李白被“出宫思过”。他悲愤彷徨,过分高估天子的爱才之心,低估奸臣的诽谤中伤。这条理想道路竟然如此泥泞难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之一)。结构的巨大跳跃,突兀奇来、不可端倪的诗句间激荡着李白矛盾的内心,他靠诗歌排解郁结胸中的不平之气。

他日渐消极,“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之三),怀着无限惆怅失落和郁闷难抑的苦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的等待,天宝三年春,李白傲然离开长安!

4.赐金放返盼君将悟——痴心不改

“赐金放返”后的李白,悲愤不平,“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他借酒消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一直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但现实却如此残酷。壮志未酬,青春已逝,“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他感慨人生如短暂的朝夕,想用酒来涤荡胸中块垒,急欲冲破忧愁“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不甘寂寞,渴望用世,却只能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聊以自慰。

他又痴心不改,盼君将悟。积极用世毕竟是李白人生观的主导,因此他很快从迷惘中振奋起来,以古人的祟高志向自勉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5.入道受箓炼丹求仙——渴盼再诏

深受道家影响的李白,萌生入道受箓、炼丹求仙的想法。希望自己长生不老,希冀寻求再诏重用的机会。他决绝地完成了入道受箓的过程,

并架炉炼丹服丹,结果大病一场,入道成仙之梦破灭。他感慨“寒早悲岁促,人生鸟过目……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秋露白如玉》)。

这位想像丰富、雄气豪放、极具个性和浪漫气质的诗人梦游天姥,由感而发“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应该“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壮之声。他悲怆感慨“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自己“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他为自己鸣不平,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对朝廷产生失望之心和轻蔑之情。

痴心不改的他要挣脱封建秩序的桎梏,要冲破正统的儒家观念。流露出抑儒扬侠的思想倾向,尽管年近半百,李白却萌生了从军的念头,“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赠何七判官昌浩》)。想在边疆建功立业,实现再诏理想!

1.勇闯幽州以诗陈情——忧愤难载

天宝十年,年过半百的李白,觉察到安禄山有叛乱之心,也收到边关鲜为人知的秘密。他冒着生命危险,勇闯幽州,“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沙”(《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他周旋于安禄山身边,想探听虚实。在幽州其间,他为边关百姓的惨状而颤栗!他忧愤不平,“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上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忧国忧民的李白愤叹当今圣上的昏庸,大权旁落,朝政更加黑暗,百姓苦遭荼毒。李林甫大兴冤狱,目睹国是日非,傲世独立的李白情感喷发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如《鸣皋歌送岑征君》抒写对于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珠。嫫母衣锦,西施负薪。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李白内心痛苦:“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远别离》)。

他痛心疾首。以诗陈情,写下了《一百四十年》、《抱玉入楚国》、《战国何纷纷》等作品。想通过赴京上任的韦良宰,在长安抄写分发诗作。希望借此来引起统治者的警醒,希望天子能力挽狂澜,重整朝纲。但满腔忧国忧民之情,并没有得到皇上重视。

与小叔李华饯别时,道出了内心的忧愤,“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多想“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但他知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无奈只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他时而忧愁,时而激昂,似暴风急雨,骤起骤落,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淋漓酣恣的悲愤中又见慷慨激昂的豪情。他不愿被消沉情绪吞噬淹没,从这大起大落的飞跃的诗句,感受着他深沉痛苦的内心和睥睨忧患的达观性格。

2.幕府从军竟成附逆——悲愤难抒

安禄山叛乱,无辜百姓逃亡,刺痛了诗人善良的心,面对哀鸿遍野,他怒叱“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古风·西上莲花山》)!

在永王再三恭请下,李白从军李璘幕府。他以为自己从此走上从军报国之路,踌躇满志地为李璘出谋划策。“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

然而不幸,李白陷入一场皇室政治突变的漩涡中。他先前信心百倍“过江似流水,志在清中原”,如今却“把剑击前柱,悲歌难再论”,他四处逃亡,后在彭泽县投案自首,却仍被送入死牢。哀寂、悲怆、怨愤的他向魏朗中愤述自己的痛苦“南冠君子,呼天而啼。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沉迷”,想到自己“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感慨“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他渴盼“如其听卑,脱我牢狴。傥辨美玉,君收白珪”(《万愤词投魏郎中》)。

他“万愤结缉,忧从中摧。举酒太息,泣血盈杯”(《上崔相百忧章》)。寄希望于高官帮他减免罪行,后幸遇郭子仪,以全部官爵赎李白死罪。但李白仍被流放夜郎!

3.流放夜郎半途赦返——怨愤怅然

李白流放途中,回想自己“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临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如今“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流夜郎赠辛判官》)。途登黄鹤楼,他惆怅孤独,悲吟“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在夔州遇全国大赦,半途赦返,令李白欣喜若狂,归心似箭。他意气酣畅,把酒痛饮,豁然开朗,与山水冥合,轻松喜悦之情溢于胸中。他高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下江陵》)

4.矢志平乱壮志未酬——壮怀幽愤

赦返后的李白,认为现在已是“雁行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夏十二登岳阳楼》)的时候。他又逢韦良宰,又萌生入世报国的希望。但韦一去无音讯,使他惆怅伤怀:“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鹦鹉洲》)。

上元二年(761),李白六十一岁,闻李光弼率大军征讨史朝义,他由当涂北上,请缨杀敌,但行至金陵,因病折回,“半道谢病还……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金陵崔侍御十九韵留别》)。

抑郁愤闷的李白,此时又有了寻仙得道的梦想,“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这位“手持绿玉杖……凤歌笑孔丘”的“楚狂人”,他把苦难现实的感受寄托于异常空洞、雄奇壮伟的意象中,“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想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来抚慰自己幽愤之心!

5.暮年归隐魂归当涂——感慨悲歌

经历四十多年的生死浮沉,悲欢荣辱,血泪辛酸的求仕之途,曾经的待诏翰林,天子外臣,如今年老体衰,重病缠身,却无颜回归故里,只能归隐当涂“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面对自己“白发如霜草”,不禁“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他逐渐接受了这种孤独安处的现实,“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田园言怀》),“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九日龙山歌》)。

贫病交加的他思念故乡,“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他感叹何处是他的最后的归宿,尝尽世间冷暖的李白,有了非凡的彻悟,“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他悲叹“天下无人知我心”(《悲歌行》)。

他看不起巧言令色、阿谀奉承而平步青云之徒“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笑歌行》)。“黄金到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的李白,不愿拖累李阳冰,做好了离世的准备,“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临终歌》),“平生壮志未伸”、困顿一生、流离失所的李白,自责自己“不孝不悌不慈不爱”但唯一的安慰是自己的痛苦血泪化作惊天地泣鬼神的万卷诗文——《草堂集》。在那个封建社会个体人性意识受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傲不拘、纯真爽朗的个性,豪放飘逸的诗风,变幻莫测的想像,清新明丽的语言,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明月清风,寂寞锁不住金樽空对,他笔墨纵横,用立体的字,醉倒了大唐万里江山。

他与江天共醉,与江月同归,走完了自己坎坷多舛的一生。

理想化的人生设计,浓烈奔放的情感,自由狂傲的性格,热切渴盼成为英雄的李白,注定在这纷繁多变、权势倾扎、尔虞我诈的现实中惨遭失败。才华横溢、孤独漂泊、始终不渝追求理想的李白,尽管在每个人生阶段李白都有他特别彰显的个性,但他的“逸”、“狂”、“愤”、“醉”始终交织、贯穿和影响了他的一生。

篇13:歌颂李白议论文

歌颂李白议论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千年的时光流转喑哑了春秋的马嘶,暗淡了秦汉的明月,风化了隋唐的宫殿,击退了明清的自信。许多英雄在岁月的变迁中消散、褪色,然而有人却会在历史上留下一缕清风,一座丰碑,如李太白,如李青莲。

蜀地的水碧山青熏陶出了你的清新自然,盛唐的侠义之风造就了你的热情豪迈,中国的道教教会了你洒脱飘逸。“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你从幼年就饱读诗书;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你不仅畅游在名山大川,还遨游在清新飘逸的诗坛里。你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为信条,终于,你的诗名惊动了对艺术有深厚造诣的唐玄宗,被引荐入京,得到了让皇帝亲自下车迎接的殊荣,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以诗人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的人。

这时的你正春风得意,既然不是蓬蒿之人,就“仰天大笑”,出门去大展宏图。但大自然造就的你又怎会明白这人世纷扰中的是是非非。你把文学上的傲骨用在了人世间,你试图让政治家屈从诗人,可你不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诗人屈从政治家,断没有政治家屈从诗人的道理。纠结了好久,你终于明白,与其在宫中做御用文人,不如自己纵情山水。于是,不可一世的你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离开官场,你义无反顾,但你还保留着想干出惊天动地事业的豪情。安史之乱时,你投笔从戎,不想却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流放夜郎,年逾花甲才遇赦……不得不说,你的一生大起大落,充满了荣光与冒险。

“酒入愁肠,三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七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历史是一位公正的评委,它不会因为自己的好恶而去随意地褒扬或诋毁任何人。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时,潇洒地《将进酒》,《望庐山瀑布》之后,去蜀地吟唱《峨眉山月歌》……人生就像滚滚而来的黄河之水,就像明镜中的头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转眼就是一次生老病死的轮回!

面对这有限与无限,我们的青春终将逝去,我们为什么不去学习李白呢?像他一样站在巨峰顶上遥望,像他一样挺在巨浪尖前进,像他一样超然狂放……

是李白,照亮了我的生命。

相关专题 议论文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