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基本结构之对照式

嫙嵂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嫙嵂”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议论文基本结构之对照式(共7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议论文基本结构之对照式

议论文基本结构之对照式

对照式的基本结构: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基本结构(一):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

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

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入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

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恩。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基本结构(二):破立结合: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题目:《知足常乐》

中心论点:知足常乐。

1、知足常乐这句话常受世人错误的非议,现在我要为它昭雪了。(先正面论述)

2、驳“不知足常乐”:“不知足”者在物质和精神成功之后,享受的是一时之乐而非“常乐”。(反驳)

3、界定“知足者”的内涵:“知足”不是无所追求,“知足”是忘我,忘我则“常乐”。(辨证分析肯定“知足常乐”)

5、虽然能做到“知足常乐”的人并不多,但“知足常乐”的确是至理名言。(总结)

篇2: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之对照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之对照式

对照式的基本结构: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一、基本结构A:

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例文:

在人生的岔路口

没有人在笔直的大路上迷路,让我们失去方向的都是岔路,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决定我们是否迷失的,是我们心灵的选择。(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为了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开蹒跚的第一步,就注定有许多岔路口在往后的岁月里等待着我们。人生的路很长,面对选择,我们的心灵要坚强。

有些人能一直做出正确的选择。当母亲把“精忠报国”刺在岳飞背上,这烙印便一直引领他走向光明的方向。岳飞不为外物迷惑,他短暂的.一生里有坚如磐石的信念,(甚至)面临苟活与真理的选择,他也毫不犹豫地踏上后一条路。透过历史的明镜,我们看到他心灵高贵的选择。(正面论据)

有些人也许一念之差误入歧途,却得幸有人拉他回头。当蔺相如选择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不仅自己踏上正确的路途,也让廉颇一度迷失的心幡然醒悟。将相和的故事让后人在两个岔路口看见熠熠生辉的足印。(正面论据)

有些人却不幸在失足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商纣王选择了美人的笑靥而弃江山于不顾,慈禧太后为了王朝的苟延残喘而将民族的尊严送给外族去践踏,那些短视的人们作出的选择,留给后世的,除了一个轻蔑的嘲笑,更有太多沉痛的思考。(反面论据)[

是非对错,全在心灵的一个选择,我们看着前人的选择,也在思索着自己该如何选择。选择的标准在每个人的心中,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枚指南针,它告诉我们应走的方向。可怕的是心中太多割舍不下的东西掩埋了它,让我们找它不到,又或是名利的沙砾模糊了它的刻度,让我们分辩不清。不要让太多无关紧要的东西羁绊自己的脚步,也不要让浮名小利的沙子钻进自己的眼睛。人生的旅程坎坷而又漫长,不要被装点得富丽堂皇的歧路迷惑,也不要畏惧正道上满布的荆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记得拿出心中的指南针,它会指明通往真理的方向,那个方向,就是我们心灵最睿智的选择。(总结)

那么,就迎向人生所有的岔路口,大步流星地奔向辉煌吧。

二、基本结构B:

破立结合: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篇3:议论文对照式结构

对照式结构的常式结构特点是本论部分一般由两两相对的两大板块构成,可以是人物对照、场景对照, 也可以是事实对照、理论对照。采用的'是辩证思维的方式。变式则很多,可以是两两相对的若干板块构成。对照式结构适用于各种文体。

对照式结构示意图:

[经典例文]

问说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年来“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ǎng)以为知,理有未安,妄第一文库网以臆度(duo)。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注:刘开主张“以汉人之气体,运八家之成法,本之以六经,参之以周末诸子”,“然

本文结构图示:

后变而出之,用之于一家之言”。(《与阮云台宫保论文书》)

篇4:高考议论文写作模式之对照式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篇5:高考议论文写作模式之对照式

一、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在人生的岔路口

没有人在笔直的大路上迷路,让我们失去方向的都是岔路,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决定我们是否迷失的,是我们心灵的选择。(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为了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开蹒跚的第一步,就注定有许多岔路口在往后的岁月里等待着我们。人生的路很长,面对选择,我们的心灵要坚强。

有些人能一直做出正确的选择。当母亲把“精忠报国”刺在岳飞背上,这烙印便一直引领他走向光明的方向。岳飞不为外物迷惑,他短暂的一生里有坚如磐石的信念,(甚至)面临苟活与真理的.选择,他也毫不犹豫地踏上后一条路。透过历史的明镜,我们看到他心灵高贵的选择。(正面论据)

有些人也许一念之差误入歧途,却得幸有人拉他回头。当蔺相如选择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不仅自己踏上正确的路途,也让廉颇一度迷失的心幡然醒悟。将相和的故事让后人在两个岔路口看见熠熠生辉的足印。(正面论据)

有些人却不幸在失足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商纣王选择了美人的笑靥而弃江山于不顾,慈禧太后为了王朝的苟延残喘而将民族的尊严送给外族去践踏,那些短视的人们作出的选择,留给后世的,除了一个轻蔑的嘲笑,更有太多沉痛的思考。(反面论据)

是非对错,全在心灵的一个选择,我们看着前人的选择,也在思索着自己该如何选择。选择的标准在每个人的心中,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枚指南针,它告诉我们应走的方向。可怕的是心中太多割舍不下的东西掩埋了它,让我们找它不到,又或是名利的沙砾模糊了它的刻度,让我们分辩不清。不要让太多无关紧要的东西羁绊自己的脚步,也不要让浮名小利的沙子钻进自己的眼睛。人生的旅程坎坷而又漫长,不要被装点得富丽堂皇的歧路迷惑,也不要畏惧正道上满布的荆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记得拿出心中的指南针,它会指明通往真理的方向,那个方向,就是我们心灵最睿智的选择。(总结)

那么,就迎向人生所有的岔路口,大步流星地奔向辉煌吧。

二、破立结合: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钉 子 精 神 赞

钉子有两个好处:一是善于“挤”,一是善于“钻”。我们在学习上也应提倡钉子的这种“挤”和“钻”的精神,提倡这种钉子的精神。

“挤身体坛”,“挤身画坛”,“挤身文坛”,一个“挤”字,道出了成功的道路,遂志的秘诀。看来,“挤”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字;“挤”的精神,也就是钉子的精神,是值得发扬光大的精神。

挤,树要挤才直,人要挤才壮,时间要挤才充裕。纵观古今历史,哪一个曾在广阔的天宇中翔翱过的人杰而没有这种挤的精神呢?儒家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面对东去的川水,发出了“逝者如斯夫”的惜时之语,负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写出了“恨不得挂长绳于西天,系此西飞之白日”的珍时妙句;有掀天揭地之文的郑板桥竟达到“日间挥毫夜间思”的地步;“喜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鲁迅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挤的作用可谓大矣!它是我们飞向理想彼岸双翅有力的搏动,它是嫩芽拱出冻土前沉重的呼吸。挤才是正常的,不挤才是不正常的。

钻,理要钻才懂,业要钻才精。其字素有“飘若浮云,娇若惊龙”之称的书法大师王羲之笔墨清池,博学多通的车胤“囊萤夜读”,家贫博学的宋濂手自笔录于藏书之家,“虽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不停止。可见,那洗砚的墨池,那夜读的练囊,那沃手的热水都是他们钻的见证。而那“头悬梁,锥刺股”的动人传说更是对钻的肯定,对钻的褒扬。钉子精神是我们八十年代青年所应具备的精神!

然而,也还有这种懒汉的托辞:“我有时间,不用挤”,“我有那个样子,不用钻”。我们都知道,水能发电,但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发电,还有很大一部分白白地流入东海。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它就托不起理想的航船,只能带走一些枯枝、败叶。随时都觉得自己有空,有时间,那他注定将一事无成。“志士惜时短,庸人愁夜长”。你所说的有时间,正是你磋砣光阴的自我表白,象这样的人怎能还说自己有时间,不用挤?“我有那个样子,不用钻”。的确,也许你真有那个样子,但是,朋友,你可知道,若将人类所有的书籍堆积起来,它能高过八八四八米高的珠穆朗玛峰;若将人类所有的书籍并排起来,它能宽过十八亿平方公里的太平洋。这书的高山,你登了几步?那书的海洋你游了几米?你自诩的那个样子又是怎样的样子?

亲爱的朋友,你想使你生命的长河托起理想的航船吗?你想鼓动双翅飞向那理想的彼岸吧?你想让你的时间赋予创造性的价值吗?那就学习那“挤”和“钻”的精神吧!学习那钉子的精神吧!

篇6: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三)—对照式

命题人:何龙

对照式的基本结构: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一、基本结构(一):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例一:题目:《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

中心论点:不团结就要被欺侮。

正面:内耗惨重,一盘散沙,致使泱泱大国惨糟日寇蹂躏。

反面:全民族空前团结,打败了侵略者,使我们的民族获得了新生。

总结:只要我们能够精诚团结,就永远不会受人家欺侮。

例二:题目:《苦难是一种财富》

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种财富。

正面:人需要苦难,需要苦难的磨练。(勾践卧薪尝胆)

反面:温室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材料)

总结:苦难能磨练出坚强的毅力的超人的勇气。

例文:

在人生的岔路口

没有人在笔直的大路上迷路,让我们失去方向的都是岔路,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决定我们是否迷失的,是我们心灵的选择。(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为了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开蹒跚的第一步,就注定有许多岔路口在往后的岁月里等待着我们。人生的路很长,面对选择,我们的心灵要坚强。

有些人能一直做出正确的选择。当母亲把“精忠报国”刺在岳飞背上,这烙印便一直引领他走向光明的方向。岳飞不为外物迷惑,他短暂的一生里有坚如磐石的信念,(甚至)面临苟活与真理的选择,他也毫不犹豫地踏上后一条路。透过历史的明镜,我们看到他心灵高贵的选择。(正面论据)

有些人也许一念之差误入歧途,却得幸有人拉他回头。当蔺相如选择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不仅自己踏上正确的路途,也让廉颇一度迷失的心幡然醒悟。将相和的故事让后人在两个岔路口看见熠熠生辉的足印。(正面论据)

有些人却不幸在失足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商纣王选择了美人的笑靥而弃江山于不顾,慈禧太后为了王朝的苟延残喘而将民族的尊严送给外族去践踏,那些短视的人们作出的选择,留给后世的,除了一个轻蔑的嘲笑,更有太多沉痛的思考。(反面论据)

是非对错,全在心灵的一个选择,我们看着前人的选择,也在思索着自己该如何选择。选择的标准在每个人的心中,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枚指南针,它告诉我们应走的方向。可怕的是心中太多割舍不下的东西掩埋了它,让我们找它不到,又或是名利的沙砾模糊了它的刻度,让我们分辩不清。不要让太多无关紧要的东西羁绊自己的脚步,也不要让浮名小利的沙子钻进自己的眼睛。人生的旅程坎坷而又漫长,不要被装点得富丽堂皇的歧路迷惑,也不要畏惧正道上满布的荆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记得拿出心中的指南针,它会指明通往真理的方向,那个方向,就是我们心灵最睿智的选择。(总结)

那么,就迎向人生所有的岔路口,大步流星地奔向辉煌吧。

二、基本结构(二):破立结合: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例:题目:《知足常乐》

中心论点:知足常乐。

1、知足常乐这句话常受世人错误的非议,现在我要为它昭雪了。(先正面论述)

2、驳“不知足常乐”:“不知足”者在物质和精神成功之后,享受的是一时之乐而非“常乐”。(反驳)

3、界定“知足者”的内涵:“知足”不是无所追求,“知足”是忘我,忘我则“常乐”。(辨证分析肯定“知足常乐”)

5、虽然能做到“知足常乐”的人并不多,但“知足常乐”的确是至理名言。(总结)

例文(略)

作文训练

一、题目:节俭是一种美德

二、话题: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既要懂得拼搏与竞争,又要学会交流与合作。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一个新的课题。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议论文(题目自拟)。

要求:任选上面其中一题进行作文,文体必须是对照式的议论文。

篇7: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

写作议论文,要注意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当论点提出,论据材料确定后,写作时就要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组织严密的论证过程,从而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学生要特别注意论证结构的安排。论证结构一般有四种:总分式、并列式、对比式、层进式。

一、总分式论证结构

所谓总分式就是在论证的段落、层次结构中引入总说和分说关系的一种论证结构。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三种形式。无论何种形式,学生应首先在“总”字上下工夫,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将分述内容的主旨概括出来,使之成为能“张目”的总纲。其次,分说的内容必须与总说的内容保持一致,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相互之间不重复。当然在实际写作时,根据立论的需要,这三种方式常常综合运用。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运用的就是“分—总”的论证结构。作者先着重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为下文论述“拿来主义”作铺垫,又写“送来主义”是带强制性和侮辱性的,不允许你不接受,也不允许你选择,这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进行掠夺的一种方式。作者旗帜鲜明地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进而批判“送来主义”,再树立“拿来主义”,最后“总之,我们要拿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样就引出了作者的总论点“拿来主义”。论证的纲目清楚,确立的观点一目了然。

总分式论证结构具有内容纲目清楚、层次井然、结构严谨的好处。

二、并列式论证结构

所谓并列式论证结构就是文章的各层次之间是平行的,没有主次之分,层次顺序安排较为灵活的一种论证结构。段落之间如果相互调换位置,不会违背论证的逻辑结构。如2009年高考语文湖南的一学生作文《踮起脚尖》,作者把文章内容分为四层:第一层,踮起脚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第二层,踮起脚尖,谱写人间的真爱;第三层,踮起脚尖,成就完美的人生;第四层,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四层内容互不雷同,第一层举出的是自然中的平常事例;第二层举出的是来自生活中的平常事例;第三层举出的是来自书籍中的典型事例;第四层联系自身实际。这四层内容就构成了并列式论证结构。

并列式论证结构具有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富有文采、气势恢弘的好处。

三、对比式论证结构

所谓对比式论证结构是在阐述和论证论点的基础上,在本论部分选用论据进行对比的一种论证方法。对比式论证有正反对比、相关对比等形式。正反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进行论证的方法,它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事例的.对比。如韩愈的《师说》一文,就是运用对比手法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用教子从师习句读与自身不从师学道对比;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对比等,这样在布局上结构严谨,对比鲜明,论证逻辑严密。

相关对比是用一种事物或意思与另一种事物或意思进行比较。这一比较,可以是主次、轻重的比较,也可以是利弊、得失的比较。如《近墨者未必黑》一文,在本论部分先写近墨者黑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不是主流,接着列举当代劳动模范、道德楷模、人民英雄在金钱面前、权势面前、地位面前不为心动的事例,论证了近墨者不黑的事实并分析原因,最后得出近墨者不黑是时代的主流。这样的结构布局,既做到了观点鲜明,又避免了片面性。一般来说,在本论部分需要辩证分析时,常采用这种论证结构进行论证。

对比式论证结构具有结构严谨、主次明确、论点突出、论证严密的好处。

四、层进式论证结构

所谓层进式论证结构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层进式论证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不能随意变动。层进式的方式有“由此及彼,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两种。在考场上,有些学生由于紧张,即使看到自己曾经练习过的议论文,也会一下子卡壳,如何应急呢?方法就是面对论题或论点,分别回答: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怎样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这种论证结构方式就是标准的递进式论证。如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的一学生作文《我笔我心》一文,作者写出了考场上的紧张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剩下的时间还不到四十分钟。看来我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没有为作文留下足够的时间”。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议论,用违背了老师耳提面命的常识、出门前妈妈再三嘱咐的常识作论证,最后作者急中生智,“突破常识,才会有新的天地;走出常识,才会有新的创新”。这种论证由此及彼,环环相扣,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选择“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论证结构方式,学生必须对论述的层次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由浅入深,是不是由小到大或由表及里。如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文章开头(第一部分)提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主张,即摆出事物的主要矛盾,提出这篇文章所要阐述的问题。第二部分展开矛盾,把问题具体化,步步深入进行分析,充分阐明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理由,论证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部分针对前面的分析,指出解决这些矛盾的具体办法,得出结论。整篇文章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即从事物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一环紧扣一环。论证的逻辑结构十分严密。

层进式论证结构具有反映出作者论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处。

议论文中的几种论证结构不是完全隔开的,往往是总分结构中,分结构层层递进,或成对比论证,或是并列结构,最终达到论证中心论点的目的。

相关专题 议论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