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笔记如何 以现代汉语为例

Sheva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Sheva”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考研专业课笔记如何 以现代汉语为例(共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考研专业课笔记如何 以现代汉语为例

考研专业课笔记如何整理 以现代汉语为例

1、先说怎么做笔记。

我做笔记的方法:

前期准备:权威讲义+前辈笔记+拍纸薄(A4大的单线本)+圆珠笔

以现代汉语为例:(其他文科科目同样适用)

(1)把所有需要看的书找来,认认真真看两遍,此时不用做笔记,只在书上把不会的或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以理解为主。

(2)先把书中内容、前辈笔记补进权威讲义,涂、改、贴、画、加纸都可以,要求就是全面详尽。也可以把老师的讲义和书中的内容补进前辈笔记里,这就要看笔记质量是否够好。

争取每个知识点都写出名词解释,每本书对概念的解释可能不尽相同,自己综合一下并组织语言写出能够让自己理解,便于背诵的版本。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有例子,争取做到古今中外各举一例。

(3)对照历年真题,检查所有考题是否都能在已经画的惨不忍睹的讲义中找到,找到后就标上着重号,思考若作为答案是否已经全面,不全面的话继续看书做补充。因为记笔记很枯燥,要补充的知识点也很多,我喜欢看哪张纸顺眼就在哪张纸上抄笔记,然后用曲别针把一类内容归在一起。

(4)把历年真题按题型分类,在上面提到过的拍纸薄上按题型整理真题答案,即把惨不忍睹的讲义整理到拍纸薄,便于后期背诵。

(5)有时间的话就做最后那步,没时间的话就分好类自己能看懂就行,把实在很乱的部分重新整理一下就够了。

2、再说需不需要买笔记

需要。就像上课时老师会使用课件,发给你一套讲义,这个讲义有助于你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学姐学长的笔记也正起到这个作用,会让你对考试有更好的理解。但每个人的笔记都是对自己的查漏补缺,所以侧重点各有不同,你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笔记上,这是一种很傻的侥幸心理。别人的笔记只能给你提供一个思路,利用的好就帮你少走很多弯路。重点还是自己看书作总结记笔记,方法如上所述。有很多人想问用不用买北语本科生的笔记,我觉得没必要,我们是为了考研,本科笔记并不针对考研内容,买的话就买考研高分的学长学姐的笔记,他们的笔记才是最贴近考研,最有用的。

我备考期间买了三份笔记,目的是看别人做笔记的思路,也就大致知道了别人的复习思路,也为了查漏补缺。

一份是某大牛学校旁边的神秘小街中五花八门的.书店里代售的号称绝密版内部考研资料,同学推荐的,考什么专业的都去买,价钱不菲,传的神乎其神。由于是在我看完书后发现仍然不会做题而买的第一份资料,里面的真题答案虽然错误不少,但给我提供了一些思路,当时还是很高兴的。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笔记里看不懂的内容找不到人问,卖资料的人只管卖不管讲解,所以随着复习的深入,觉得利用价值只有30%.

一份是一个考了393的学姐的笔记,觉得买的真的很值,好像自己之前的复习都是散乱而且模糊的,后来是被这份笔记带入了正轨。除了学姐的字迹有时候看不懂让我郁闷外,其他的对我帮助很大。关键是买学姐的笔记“售后服务”很好,有不会的问题直接问学姐,能得到很好的答复,觉得有70%的利用价值。

一份是后来脑抽觉得尝到了上一份笔记的甜头,想想都快考试了该花的钱也花了就别在乎再多买一份笔记了,万一又能有什么启发呢。本来就是后期冲刺阶段了,我没怎么细问就买了笔记,结果悲剧的发现这就是一抄书狂魔,自称专业课上了270+,笔记的字写的很开,厚厚一大摞,全是大段的抄书,看得我目瞪口呆。后来我在QQ上问她些专业课问题,她就含糊其辞,然后干脆不回我了。当时我害怕上当提出当面拿笔记给钱,她也答应了,所以怎么也想不到遇上骗子。

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只有自己总结的笔记才是能让自己有收获的,但买一份笔记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要细心甄选,不要买了假笔记上当,耽误了时间还毁了好心情。

篇2:专业课笔记如何 以现代汉语为例

专业课笔记如何整理 以现代汉语为例

1、先说怎么做笔记。

我做笔记的方法:

前期准备:权威讲义+前辈笔记+拍纸薄(A4大的单线本)+圆珠笔

以现代汉语为例:(其他文科科目同样适用)

(1)把所有需要看的书找来,认认真真看两遍,此时不用做笔记,只在书上把不会的或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以理解为主。

(2)先把书中内容、前辈笔记补进权威讲义,涂、改、贴、画、加纸都可以,要求就是全面详尽。也可以把老师的讲义和书中的内容补进前辈笔记里,这就要看笔记质量是否够好。

争取每个知识点都写出名词解释,每本书对概念的解释可能不尽相同,自己综合一下并组织语言写出能够让自己理解,便于背诵的版本。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有例子,争取做到古今中外各举一例。

(3)对照历年真题,检查所有考题是否都能在已经画的惨不忍睹的讲义中找到,找到后就标上着重号,思考若作为答案是否已经全面,不全面的话继续看书做补充。因为记笔记很枯燥,要补充的知识点也很多,我喜欢看哪张纸顺眼就在哪张纸上抄笔记,然后用曲别针把一类内容归在一起。

(4)把历年真题按题型分类,在上面提到过的拍纸薄上按题型整理真题答案,即把惨不忍睹的讲义整理到拍纸薄,便于后期背诵。

(5)有时间的话就做最后那步,没时间的话就分好类自己能看懂就行,把实在很乱的部分重新整理一下就够了。

2、再说需不需要买笔记

需要。就像上课时老师会使用课件,发给你一套讲义,这个讲义有助于你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学姐学长的笔记也正起到这个作用,会让你对考试有更好的理解。但每个人的笔记都是对自己的'查漏补缺,所以侧重点各有不同,你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笔记上,这是一种很傻的侥幸心理。别人的笔记只能给你提供一个思路,利用的好就帮你少走很多弯路。重点还是自己看书作总结记笔记,方法如上所述。有很多人想问用不用买北语本科生的笔记,我觉得没必要,我们是为了考研,本科笔记并不针对考研内容,买的话就买考研高分的学长学姐的笔记,他们的笔记才是最贴近考研,最有用的。

我备考期间买了三份笔记,目的是看别人做笔记的思路,也就大致知道了别人的复习思路,也为了查漏补缺。

一份是某大牛学校旁边的神秘小街中五花八门的书店里代售的号称绝密版内部考研资料,同学推荐的,考什么专业的都去买,价钱不菲,传的神乎其神。由于是在我看完书后发现仍然不会做题而买的第一份资料,里面的真题答案虽然错误不少,但给我提供了一些思路,当时还是很高兴的。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笔记里看不懂的内容找不到人问,卖资料的人只管卖不管讲解,所以随着复习的深入,觉得利用价值只有30%.

一份是一个考了393的学姐的笔记,觉得买的真的很值,好像自己之前的复习都是散乱而且模糊的,后来是被这份笔记带入了正轨。除了学姐的字迹有时候看不懂让我郁闷外,其他的对我帮助很大。关键是买学姐的笔记“售后服务”很好,有不会的问题直接问学姐,能得到很好的答复,觉得有70%的利用价值。

一份是后来脑抽觉得尝到了上一份笔记的甜头,想想都快考试了该花的钱也花了就别在乎再多买一份笔记了,万一又能有什么启发呢。本来就是后期冲刺阶段了,我没怎么细问就买了笔记,结果悲剧的发现这就是一抄书狂魔,自称专业课上了270+,笔记的字写的很开,厚厚一大摞,全是大段的抄书,看得我目瞪口呆。后来我在QQ上问她些专业课问题,她就含糊其辞,然后干脆不回我了。当时我害怕上当提出当面拿笔记给钱,她也答应了,所以怎么也想不到遇上骗子。

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只有自己总结的笔记才是能让自己有收获的,但买一份笔记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要细心甄选,不要买了假笔记上当,耽误了时间还毁了好心情。

篇3:历史学考研专业课笔记

历史学考研专业课笔记

一、夏王朝(前 2070-前 1600)

1.夏王朝的兴衰

(1)概况

①从禹到桀,传 14 代,17 王,历时 470 年。

②夏族:姒姓,有崇氏,善治水,禹父鳐。

③大禹治水

④王权确立:治水成功,征伐三苗,定都阳翟(颖水之阳)

涂山之会(名词解释):为巩固王权,大禹沿颖水而下,于淮水中游之涂山大会诸侯,各诸侯对夏朝朝贡,行臣服礼,成为夏朝的属国,史称~,是夏王朝建立的标志。

⑤家天下:夏启世袭。均台之享。

(2)国家机器

①父权制

②中央集权:国君与官吏

③原始宗法制

④国家机构:王-六卿-军队和《禹刑》

⑤ 小康社会:基本特点,“”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固,礼义以为纪。

社会特征: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妻,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二兵由此起。

(3)兴亡

太康失国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藉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死后 ,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微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少康中兴: : 少康为夏王朝第六世国王。夏后相之妻后缗所生,当寒浞攻杀夏后相的时候,相妻怀孕 ,逃归母家,生少康。长大后当了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当寒浞之子浇派人去追杀少康时,少康逃到了有虞氏。舜的后人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又给了少康土田和众人,少康才站住了脚,并开展恢复夏朝统治的各种活动。在寒浞代后羿、政局混乱之时,夏的贵族靡逃到与夏同姓的有鬲氏。靡收抚逃散人众,整顿队伍,积蓄力量。在靡的密切配合下, 少康攻灭寒浞,重建了夏朝。这一事件,历史上称为“少康中兴”。

亡 灭亡 从季杼到孔甲又经五代六帝,夏朝统治比较稳定。 夏王朝到帝孔甲时,开始转入后期。孔甲三传到夏桀 ( 履癸 ) ,桀更加暴虐。夏朝百姓相率为忌,反对夏桀,比夏似日。夏民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 ”商汤伐夏,得到了夏民的热烈拥护,如望时雨,故才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商汤伐灭了夏桀,建立商王朝。

2.夏代经济和文化

二里头文化 :介于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二里岗期之间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1952 年发现于河南登封玉村,因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较为典型。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许多小件青铜器,青铜器有各种图像文饰的大鼎,还有兵器和礼器,是国家确立的重要标志。还发现了制造骨器的作坊和陶窑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大多是石骨制作的铲斧刀镰,还发现了贝,应当是作为交换用的货币,说明交换也有一定的发展。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墓葬反应了阶级分化的情况,三期遗址中有大型的宫殿群建筑群,河南登封发现了古阳城,有可能是禹都阳城。二里头文化上启河南龙山文化下启早商文化,一般认为属于夏文化。

夏小正 :《大戴礼记》篇名。《礼记.礼运》:“孔子曰…吾得夏时焉”,郑玄注:“得夏四时之书”,即《夏小正》。内容述从正月到十二月一年时令气候,宜时之农事等生产活动,相传是夏代历书,故名。为中国现存最古老之月令书。

贡 禹贡 《尚书》中的一篇,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战国时的著作。禹贡将全国分为九州,说成是禹治水后的政区制度。九州中的名山大川也说成是禹所导治的。这是不对的。但《禹贡》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地理著作。

天文学:春秋鲁太史引《夏书》有“辰不集于房”的记载,就是说在某年某月朔日发生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近代学者推算是公元前 2165 年,也有的推算是公元前 1948 年,两者虽相差颇远 ,但都公认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有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这是有关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二、商王朝(前 1600-前 1046)

1.商王朝的兴衰

(1)商族的起源

①殷商民族是出于东方的民族。《诗•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民族的图腾即

是玄鸟——燕子。

②契是商部族的始祖,传说是帝舜的司徒。自契至成汤,商部族已度过漫长的时代,经历了十四代先公。从始祖契到成汤,商人共有八次迁徙《史记•殷本纪》云:“自契至汤八迁。”先商时期共经历十四世先公,商部落从东方兴起了。

③成汤时期,商部族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势力强大的部族方国。夏朝自孔甲以后,逐渐衰败,至桀时,更加奢侈腐化,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已经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了。商汤乘机征伐夏桀,一举灭夏,商王朝建立。

(2)商朝的建立与发展

①前 1600 年,成汤兴兵伐夏,是为太宗。商王朝建立后,汤非常注意接受夏的教训,“殷鉴不远 ,在夏后之世。”商王朝有两个贤臣伊尹和仲虺辅助汤。伊尹是随有莘氏国君之女陪嫁到商王朝的媵臣。伊尹和仲虺得到汤的重用,说明汤能任人唯贤。商汤死后,其子太甲即位。《也就是商的历史上曾发生了“伊尹放太甲”,即以臣放君的事件。

② 盘庚迁殷:自始祖契至成汤建国,商朝有八次迁徙;商朝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纷争 ,前后经历了五代九王,史称“九世之乱”。在此期间商朝多次迁都。盘庚继位以后,政局混乱,阶级矛盾尖锐,他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再次迁都于殷。但贵族平民都反对迁都,盘庚一面劝说贵族,一面恫吓人民,强行把都城迁到殷地。迁殷后,“行汤之政”,政局才稳定下来,社会经济和文化也随之迅速发展,从此,直到商亡 273 年间再未迁都。

③武丁中兴:武丁,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年少时到民间生活,了解民间的疾苦。继位后,得到甘盘和傅说两位贤臣的辅佐。甘盘早逝。武丁得傅说后,「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他还不断向外扩充领土,四出征伐,使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他文治武功均盛,出现了商代历史上最繁盛的局面即武丁中兴。武丁死后,被称为高宗。

(3)商朝的衰落

①人殉:杀人以卫死者,使亲近,避仇敌。

②人祭:以人为牲,杀以祭神灵祖先。

③帝甲之乱

④纣王亡商:诛贵族,亡三贤(微子、箕子和比干);兴土木,建朝歌;裤刑罚,炮烙死;厚赋税 ,

百姓怒;迷酒色,宠妲己;东征西讨,穷兵黩武;武王伐纣,兵败自焚。

2.商朝的国家机器

(1)王权的发展

①商朝国家的外部表现形式为方国联盟。

②商代王位继承以兄终第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

③商王是殷商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政权机构的组成

①商王之下,还有一整套的职官。越在外服(殷王畿外服役的职官):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王朝服务的官职):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君。

②尹,商王朝统治机构的官职称为“尹”,如“伊尹。”商王朝的这种官职名称对后来的楚国有很大影响;如楚国的相称为“令尹。” 亚服,当指次于“庶尹”的官员。亚服官亦在“百僚。”宗工 ,指主百工的长官。 百姓,古代贵族才有姓,多支贵族称“百姓。”里君,古代百姓按里而居。里君 ,当为百姓所居之里的长官。

③殷商王朝的内服官员,是商王朝廷的各部长官,即“百僚庶尹”,包括地方长官,如宗工、百姓 、里君。其外服则是承担着向殷王朝贡纳义务的部族方国。根据这些方国的大小,或者他们已有的称呼,而称之为侯、甸、男、卫等。虽然有尊贵高低之别,但还不具有五等爵的含义。

3 商朝的经济

(1)农业:①主要农具为耒耜(磊四),“三人协力,三耒共耕。”

②酿酒业发展,蚕桑、畜牧。

(2)手工业①青铜工艺:考古发现,江西商周铜矿遗址(江西瑞昌),新干大型商墓,四川成都三

星堆。代表有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 :商代后期青铜礼器。1939 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长方形、立耳、柱足。鼎的四角各有突出的牙扉一道。器身以云雷纹为地纹,腹部的四面、四角及足部分别饰有饕餮纹。两耳外侧左右各饰一虎纹,两虎张口相向,作欲吞噬一人头状。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据此可知该鼎是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而作。鼎身及足是浑铸的,鼎耳则是采用分铸法,后铸接上去的。鼎通高 133厘米,器口长 112 厘米、宽 79 厘米,重 875 公斤。该鼎体造型庞大、浑厚,是我国已发现最重的青

铜器,它集中地反映了商代青铜冶铸技术的高度成就。

②白陶为陶器的代表③养蚕缫丝织造绢绵④分工比较细致,但产品不投入市场。

(3)商代墓葬中还出石贝、骨贝、铜贝等。有人认为,这些是商代最早的货币。

(4)商代的交通比较发达,交通工具陆路用车,水路用舟。 商代的车均为木制,车身主要由车辕 、车箱、车轴、车轮组成。用于拉车的马均有马饰。商代的车主要应是战车,用于作战和田猎,当然也作为交通工具用,由此推断,商代当已辟有可供车辆行驶的大道。

4.商朝的文化

(1) 甲骨文 :商周时契刻于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首先在河南省安阳小屯发现。当地农民认为这是“龙骨”,就陆续当做中药材卖给药贩或药店,1899 年有王懿荣的偶然从药材中发现“龙骨”上有字,迄今出土约有十万片。属于商代后期遗物,其中绝大多数书占卜记录,称甲骨卜辞。甲骨文在甲骨学史上,有四位学者做出过重大贡献,被钱玄同推誉为“甲骨四堂”,这就是罗振玉(号雪堂) 、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号彦堂)和郭沫若(号鼎堂)。其后研究日益发展,形成一门学科即甲骨学 。目前已发现单字有五千余个,考释过的约两千个,文字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晚期形声字增多,是中国早已有系统的古文字。

(2)金文,即铜器上的铭文。这些铭文多记载铜器主人的身份地位、或祭祀先祖,或者是族徽、族名、作器者的名字等。如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司母辛”大方鼎,是祭祀母戊、母辛的器物。这些金文亦是研究殷代社会的重要的资料。

(3)商代的天文历法

①殷商时期的天文历法知识已相当丰富。商代把一年称为一祀,这与商代的祭祀有关。

商代可能把一年分为春、秋两季。春、秋是春种、秋收之意,用春秋表示一年是容易理解的,直至周代,各诸侯国还把自己按年代编写的历史,叫做“春秋。”

②商代将一年分为 12 个月。董作宾先生在《殷历谱》中认为,商代历法有大、小月之分,大月 30日,小月 29 日, 12 个月为一年。如遇闰月,则采取年终置闰的方法,那么这一年就是 13 个月。每月又分为 3 旬,每旬 10 天。

③商代采取干支记日法,在甲骨文中有完整的甲子表。我国历史上一直沿用这种干支记日法。

④商代把一天约分为八个单位时间,名曰:明 (旦) 、大采、大食、中日、昃、小食、小采、夕等 。从天亮开始叫做“明”或“旦”,天亮到吃饭之前叫“大采”,上午就餐叫“大食”,中午叫“中日”,中午过后日偏西之时叫“昃”,吃晚饭时叫“小食”,吃晚饭以后至天黑之前叫“小采”,从天黑到次日天亮叫“夕。

篇4:历史学专业课考研笔记

历史学专业课考研笔记

第一章 原始社会

【内容概述】

本章主要考查中国史前时期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氏族公社,我国远古社会的传说等。其中人类文明的起源,史前时期的人类文明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当时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命题预测】

统考 313

本章内容在整个古代史中较其它章而言,内容较少,也比较简单,不是出题的重点 篇章。出题的 3 313 统考 侧重点应该在选择题、名词解释上, 一般不会出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有重大史学价值的遗址文明的发现,如 北京人遗址、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是本章出题的重点,按照以往考研出题的规律来说,这部分内容一般会出一个名词解释或者选择题;另外,氏族公社、关于远古社会的传说以及相关内容也有出选择题的可能。

自主命题侧重点应该在名词解释、简答

一、中国猿人

1.直立人

元谋猿人 1965 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位于元谋盆地东侧山麓的小丘上,发现猿人的左、右上内侧门齿两颗,属同一青年男性个体,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早期类型直立人的代表。元谋人的生活年代距今 170 万年左右。

蓝田猿人 1963 年在陕西蓝田县陈家窝发现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 1964 年蓝田县公王岭又发现一个不很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前者距今至少约 65 万年至 75 万年。蓝田猿人的眉脊骨特别粗大,前额低平,嘴部突出,牙齿较大;其脑壳较圆,脑量较小,约为 780 毫升,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外形轮廓呈楔形。蓝田人是迄今已知亚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属早更新世晚期或者中更新世早期。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遗址发现得比较早、而且是较重要的旧石器早期遗址。北京猿人又称“北京人。” 自 1921 年至 1966 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经过大规模的发掘,得到大量的猿人骨骼化石,共有头盖骨 6 个。北京猿人脑量增大,其平均脑量为 1059 毫升。北京猿人仍带有较明显的原始性。成年男性平均 1.62 米,成年女性平均 1.52 米。北京猿人的绝对年代约在距今 70 万~ 23 万年之间。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而劳动又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2.早期智人 ( 古人 )

大荔人 1978 年春,陕西大荔县发现,为一年龄不足 30 岁的青年男性个体。头骨与北京人的性状接近。脑量约 1120 毫升。大荔人比北京人进步,距今 23 万~ 18 万年间。 大荔人的形态介于直立人与早期智人之间,属于早期智人的古老类型。大荔人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古人类学研究上的一大空白,属于中更新世早期智人的标本,在目前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丁村人 1954 年山西襄汾县丁村发掘到,与现代黄种人较接近。铀系法测定遗址年代距今 21 万~16 万年,但氨基酸外消旋反法测定其距今只有 7 万年。

许家窑人 山西省阳高县的许家窑遗址是目前我国旧石器中期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最为丰富、规模最大的遗址。 1974 年、1976 年、1977 年曾几次发掘,发现许多块人骨化石。许家窑人有接近现代人的特征。距今 12.5 万~ 10 万年间。

二、母系氏族公社

母系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是氏族公社的第一阶段,也是主要阶段。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时期,是在距今约 7 千到 5 千年左右。

1.我国发现的新人化石

山顶洞人:1933 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发现基本完整的三个头骨(一男二女)和其他骨骼。经测定,山顶洞人距今约有 1.8 万年。 弓箭的发明是这一时期人们在劳动技能方面的突出成就,它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新人时期人们已学会用兽皮缝制衣服;有爱美的观念;可能已经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当时人们过着以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经济生活。

氏族制的确立:新人阶段由于制造工具技术的改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过去那种不稳定的、松散的血缘家庭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要求能够经常保持经济联系的、比较稳定的生产集团和生活单位的出现,以保证生产的持续和技术经验的继承和积累,这就是氏族产生的经济基础。

族外婚:氏族产生的前提。族外婚的出现除了上述经济原因外,还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产生的不良后果,逐渐对婚姻从习惯上进行了限制,即禁止同胞和旁系的兄弟姊妹间的通婚,这种婚姻关系称为族外婚。

氏族:起源于一个老祖母,有特定的氏族名号,以族外婚为前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共同信仰的比较牢固的经济生活的社会单位。母系氏族制确立的经济原因是由于女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因为女子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另外一个原因是由婚姻关系所决定的,因为族外婚仍然是群婚,“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留在氏族内的都是各代女儿的子孙,这就必然确立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

2. 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

(1)主要的文化遗存有:大约距今 1 万年左右,我国的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繁荣阶段,这一时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文化时代。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千多年,属于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文化。这类文化是 1921 年首次在河南渑(miǎn)池县仰韶村发现,因以“仰韶”作为这类文化的名称。分布区域很广,遍布于黄河中上游各省,以手制精致的彩绘陶器和磨制石器为其主要文化特点。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半坡村遗址:实行族外婚,农业出现,处于锄耕农业阶段,谷物为粟、稻;家畜饲养主要为猪和狗。

河姆渡文化:20 世纪 70 年代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东邻地区。距今 6-7 千年,是我国南方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发现杆栏式建筑。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西北的甘、青地区,距今约4500 年左右。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地区,近年来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除上述文化外,已经发现的还有川鄂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淮河流域的青莲岗文化,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细石器文化,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以绳纹粗陶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等。

(2)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

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下列几点:

①最主要的成就是原始农业的发生。农业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器多经过磨光或穿孔,有石斧、石耜、石铲、石刀、石镰等,还有石磨棒、石磨盘等谷物加工工具。黄河流域以种粟(谷子)为主,江南地区则普遍种植水稻。原始农业的发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使人类逐渐定居下来。

②家畜饲养业也已发生。家畜饲养业是在狩猎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渔猎经济在当时仍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③原始手工业的发生和发展也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当时的手工业以制造陶器为主。

三、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父系氏族公社是继母系氏族制之后的又一个社会阶段,是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

1. .父权制的确立

(1)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存

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 1928 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和安徽北部等地区。龙山文化经历时间长,分布辽阔,各地区有不同特点与类型,一般分为山东龙山文化(约前 2500—约前 )、河南龙山文化(约前 2600—约前 2000)、陕西龙山文化等,又各分为若干类型。龙山文化的人们已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已出现城堡,到晚期又出现铜器。

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下游的一种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 4300—前 2400。因 1959 年首先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鲁南,南达苏皖北部。根据大汶口文化内涵的不同特点,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期。生活用品主要是陶器,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并用琢钻和管钻法打孔。装饰品做工精致,中期以后出现雕刻镶嵌技术。早期为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出现男女合葬,已确立父系家长制,出现贫富分化。

良渚文化: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 1936 年最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阵而得名。距今约四、五千年左右。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陶器以夹沙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普遍采用轮制。石质工具种类多,手工编织发达,出土有竹编和丝、麻织品。良渚文化应是马家浜文化的继续和发展。

(2)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比母系氏族公社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现:

①发明了铜器。大汉口文化、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中均发现红铜器,多为小型工具或饰物。这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取得的最大成就。

②农业和家畜饲养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③手工业技术有了提高,出现了冶铜业、丝织业等新兴的手工业部门。陶器制造有了很大的进步。玉骨器的制造是这一时期手工业的突出成就,

(3)父权制的确立

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男女在氏族中经济地位的变

化。这一时期男子的劳动由狩猎和捕鱼转向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占据了原来女子从事的经济领域,成为氏族主要经济活动的承担者,处于主导地位。由于经济地位的变化,父权制逐渐取代了母权制。

这时的婚姻形态已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度。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是父权制确立的标志。父权制确立以后,世系从父系计算,财产也按父系继承,与母权制的情况正好相反。

2. .私有制、阶级及国家的出现

①私有制的出现: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原始的财产公有制渐趋瓦解,私有制由萌芽而产生。私有制的出现主要反映在这个时期的墓葬中,死者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现象严重。当时不仅出现了私有制,而且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②阶级的出现:关于阶级产生的情况,也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齐家文化中有奴隶殉葬的现象。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的不断分化,人们的关系也在重新组合:富有者成为氏族贵族,成为奴隶主的前身;贫困者往往要承受富有者的剥削和奴役,从而沦为奴隶。

③国家的形式: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途径,是在各个发生了阶级分化的氏族部落间的冲突与联盟中形成的,不同于欧洲历史上任何国家兴起的形式。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约在尧、舜时期。我国的历史从这时起进入了阶级社会。

3. 传说时代的中国

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五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是: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重华氏;

三皇:

伏牺氏,亦称庖牺氏。其原意是能够驯服鸟兽的人。传说中的伏牺氏曾被描述为人首蛇身。汉代人又把伏牺氏与太皞连起来,说成是一人,称“太皞伏牺氏。”亦有说伏牺、女娲为夫妇,或说本为兄妹。女娲亦为人首蛇身,故出现了伏牺女娲交尾的图像。有巢氏、燧人氏,有巢氏是教人们建筑木构居室的人,

燧人氏是教会人们取火熟食的人。

神农氏,这是一个教民农耕的人。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相看土地的肥硗高下,尝百草之味,让人民以避毒物,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

五帝:按照《史记·五帝本纪》说法,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在不断的部族冲突与斗争中,炎帝、蚩尤、太皞、少皞皆曾遭到失败。失败部族的后裔多迁徙他处。而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则成为华夏族正统的部族领袖。

禅让制:传说古代实行的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讲述他们登上部落首领位置后,选贤与能,把贤能者举荐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在生前就让他们辅佐自己处理政务,死后便让他正式登上首领的位置。

篇5:考研专业课冲刺 真题加笔记

考研专业课冲刺 真题加笔记

第一阶段(11月1日至12月15日):冲刺复习攻略――课本+真题

(1)阶段目标:

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要达到能够把大部分知识点背下来,课本是高分秘籍和宝典,所以课本要反复复习。

完成对真题的研究,,感受命题风格、了解命题思路、掌握答题规律。

(2)注意事项:

这段时间相对较长,考生要坚持课本与真题的科学结合,两个都不能丢。做题不代表不看教材不看参考书,做了题最好在教材上有所标记,建议大家整理笔记,将错题和复习总结都记录下来,为最后的知识回顾做好准备。这样的'工作大概坚持4周的时间,剩下两周要将笔记本仔细的翻阅一边,对于模糊的重要知识点一定要追根溯源,完全攻克。

对于跨校跨专业考生而言,本阶段和暑假一样都是专业课打基础的黄金阶段,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时间,力求在本阶段内弥补自己在专业课上的劣势,缩小与本校本专业考生在专业课基础方面的差距。

这段时间的复习强度是非常大的,考生的心理和生理承受力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值,考生要学会自我调节,无论真题做成什么样子,一定要保持自信心,相信自己在最后的时间里一定能够峰回路转,提高备考的效率。

第二阶段(12月16日至初试):冲刺复习攻略――利用笔记,回顾知识点和真题。

(1)阶段目标:

从12月16日开始进入最后的两周冲刺回顾阶段,前期复习阶段整理的知识点笔记与错题笔记,派上用场,考生利用笔记对整个知识框架做一个仔细的回顾,把复习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错题,做最后一轮消灭,查漏补缺。

选取两三套高质量模拟题,进行模拟,体验考场氛围,保持良好的应试状态。

(2)注意事项:这一阶段在于整体回顾之前的复习成果,保持一份良好的备考心态,自信应考。注意饮食和休息,保证顺利应考。

篇6:考研专业课暑期复习:笔记梳理框架

考研专业课暑期复习:整理笔记梳理框架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暑期也离大家越来越近了。对于考研(微博)的同学们来说,考研复习的强化阶段到了,考研的攻坚阶段也到了。那么,专业课的强化阶段改如何复习,海天考研给大家简单说明。

专业课强化阶段,同学们可以先根据该专业5年左右的考研真题,采用从题目推到知识点的倒推法,在自己所用的参考书目上把所有曾经靠到的知识点全部标注一遍。考生就不难发现,有一部份一次也没有被标注到,这就是非重点,可以在以后的复习中大大压缩花在它们上的时间,甚至不看;有的知识点被标注了很多遍,这就是重点,要强化记忆。这样一来,考生就缩小了复习范围,掌握了考核要点,就勾勒出了一份属于考生自己的专业课考试大纲。另外,专业课基本上都是考主观大题,主要考查其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联系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所以大家尽量不要去死记硬背,把真题、课本、课后题和自己总结的笔记扫过一遍之后,就应该静下心来,系统地把专业知识串起来。考试时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精髓体现在卷面上,印象分就有了。老师在批卷子时,就是看考生的专业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不是有悟性。此外,再看你的点睛一笔出不出彩,点好这一笔,分数可能会提高好几个档次。因此,在进行了中规中矩的观点归纳和总结之后,要培养和提高自己在专业创新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看看在哪些问题上自己有的见解,是不是符合规范和逻辑。这就是常言的“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学习原则。

总之,暑期复习最主要的是要整理专业笔记和梳理教材框架。教材目录是很好的知识大纲和框架,冲刺复习的前期,先把教材知识点和笔记要点整理出来,按顺序归结在目录周围,然后顺着目录去回忆专业内容,并从中进行观点归纳,连点成线、引线成面,这样归纳出来的观点也就是属于你自己的观点了。在你对全书充分理解吸收之后,真正的重点就会自然浮现出来,如果没有发现重点,说明你对基础知识的消化和对全局的把握还欠火候,需要继续提炼。暑期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希望同学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进行复习,不被天气的炎热和外界的事物所干扰。

微博推荐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考研论坛

篇7:以欧阳修为例

以欧阳修为例

柳永、黄庭坚等著名词人都写过一定数量的艳词,甚至写词甚少的名臣范仲淹、司马光也写艳词,但惟独欧阳修倍受争议,其中缘由值得我们探讨。

词是依附音乐而产生的一种抒情诗体,起源于民间,形成于唐,五代十国开始兴盛,于宋代蔚为大观,故成就为一代之文学-宋词。北宋词人由于受到唐五代词为艳科的影响,仍多喜写艳词。晏殊、欧阳修、柳永、周邦彦、黄庭坚等著名词人都写过一定数量的艳词,甚至写词甚少的名臣范仲淹、司马光也写艳词,但惟独欧公倍受争议不止,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分析。

迄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欧词,内容上不外乎写景、抒情和艳情三个大的方面,独艳情词约占其全部词的四分之三,而其艳情词作多反映作者闲暇遣玩的生活情趣。在受儒家侵袭已久的传统士人看来,欧阳修作为一个遵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志,载道”诗教传统的正统鸿儒,所作俗词与日常诗文里讲究“理性”和“道学”的庄重严肃判若两人,因此历来崇敬欧公者对其词中甚为浅近俗艳方面百般掩护辩白。宋蔡绦《西清诗话》也说:“欧词之浅近者,多谓是刘辉伪作。”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也为其辩诬:“欧公词多有与《花间》想混,亦有鄙亵之语厠其中,当是仇人无名子所为也。”这些说法其实源自于国人素来为贤者讳的雅号。反观现代学者显得更加宽容,思想观念也更为进步,唐圭璋编《全宋词》对其词不再删减,只是将《六一词》、《近体乐府》以及《琴趣外编》汇聚一起,剔除重复和误入,终辑得240首,基本上恢复了欧公词作的原貌。

首先宋代艳情词产生的政治及物质条件。宋太祖陈桥驿黄袍加身后,弄了个杯酒释兵权的政治手段以抑制武官,号召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照朱熹的话说是:“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一政治导向使得宋代商业极为繁盛,出现了许多类似于汴京、苏州,临安这样一些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随着市场需要出现勾栏瓦肆和夜市不禁。宋代有专门为文人士大夫佐酒的官妓们,所以为了满足新的需求,大量养着歌姬舞女的青楼妓馆的温柔之乡应运而出。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与其他各代相比可谓空前绝后,特别是宋代科举实行的封弥、糊名、誊录、别试等形式使一大批的`孤寒之士进入上层世界与世家子弟一决高下成为可能,从而使得赵宋王朝的权力机构以广大庶族士人为基础建立起来。宋代上层及其优待文士,“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致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胡道静于《梦溪笔谈校证》里如是说。所以才会有晏殊 “未尝一日不燕饮……亦必以歌乐相佐”,才会有欧阳修“游吟无节”的那段青年荒诞生活,以及有范成大赠青衣小红给姜夔的那段风流轶事。由于宋代上位者的积极鼓励富贵享乐之风的盛行,让宋代文人士大夫那些于封建制度压抑下的隐性情怀在难登大雅之堂待遇的词里得到成全。

其次是宋代文化繁荣的社会环境。宋自建国就订立了崇文抑武重文崇儒的国策,由于北宋时期庆历、熙丰、崇宁的三次兴学使得宋代学校教育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学校的类型、专业、数量、规模都较前代大幅度的增加,教师力量雄厚出现了著名的四位先生胡媛、石介、孙复、李觏。宋代文化和读书的风气甚为浓厚,所以才有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诗句名世。北宋皇帝都比较重视读书,重视文官,崇尚儒学,其本身文化素质都很高。宋代文化作品成就很高,印刷术的发展也使得书籍得到很好地保存。科技也极为强盛,看到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及沈括的《梦溪笔谈》便不言而喻。所以大师陈寅恪才会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社会,上至皇族下至士大夫及普通富户,喜好曲子蔚然成风。当人的物质条件得到满足时,便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他们就需要适合与这种社会形态的文学形式来宣泄,因此俗艳词的兴盛便不言自明。

其三,宋代的思想环境相对宽容与开放。北宋开国之初,宋太祖确立了崇文抑武守内虚外的总方略,同时宋代的权利机构内部形成了一个相互制衡:相权对皇权牵制,台谏对相权的抑阻,抹掉了长期笼罩在皇帝身上的神秘光环,还原其和普通人一样的本质。所以今天我们才可以看到《增广司马温公全集》卷一里关于司马光与吕惠卿、王珪在神宗面前的那些相对民主与自由的争辩过程。这使得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多注重大节而不是小节,重视内心道德的修养。因而不管个体言行如何狂放、特立独行,从上层到士庶都能容忍。儒道释三家合流是宋代思想的一个基本趋向,导致人的伦理主体性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张载才能发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豪言。但是宋代思想里的封建论理道德规范那又限制了人性的发展。所以欧阳修作艳词,范仲淹、司马光这样传统儒家名臣也作风月俗艳小词,或许词才能更好的表现他们封建正统生活下的隐秘情怀。如果诗是“活着”,那么词在文人士子眼中才是“生活”。或许词才能把花前月下、舞榭歌台那些特定场合的情感纠葛表现的更淋漓尽致,在词中才能把那种面目之下的真实晒与阳光下。写词是生活情趣与政治官场无关,与道德伦理无关。如果我们仔细把一批宋代大词人与大政治家的作品进行一个比较,可能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在他们的各类作品中,只有在词中这些顶天立地的男人才还原成了一个真实的人,甚至会变成一个带有某种女性化倾向的人,只有在词中我们才能窥见他们隐秘内心的柔情和欲望,词成了他们唯一吐露心声的方式。所以对于宋代词坛传统鸿儒所做的大量艳情小词,我们必须客观科学的去理解分析。所以像欧阳修之类既作雅词又作艳曲,这不但不会损害其形象,反而有助于我们看到他作为北宋文坛领袖兼容并收的文化气度和率真任性的性情以及超乎寻常的创作才能。

篇8:考研专业课暑期强化复习:笔记 梳理框架

考研专业课暑期强化复习:整理笔记 梳理框架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暑期也离大家越来越近了。对于考研的同学们来说,考研复习的强化阶段到了,考研的攻坚阶段也到了。那么,专业课的强化阶段改如何复习,下面给大家简单说明一下。

专业课强化阶段,同学们可以先根据该专业5年左右的考研真题,采用从题目推到知识点的倒推法,在自己所用的参考书目上把所有曾经靠到的知识点全部标注一遍。考生就不难发现,有一部份一次也没有被标注到,这就是非重点,可以在以后的复习中大大压缩花在它们上的时间,甚至不看;有的知识点被标注了很多遍,这就是重点,要强化记忆。这样一来,考生就缩小了复习范围,掌握了考核要点,就勾勒出了一份属于考生自己的专业课考试大纲。另外,专业课基本上都是考主观大题,主要考查其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联系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所以大家尽量不要去死记硬背,把真题、课本、课后题和自己总结的笔记扫过一遍之后,就应该静下心来,系统地把专业知识串起来。考试时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精髓体现在卷面上,印象分就有了。老师在批卷子时,就是看考生的专业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不是有悟性。此外,再看你的点睛一笔出不出彩,点好这一笔,分数可能会提高好几个档次。因此,在进行了中规中矩的观点归纳和总结之后,要培养和提高自己在专业创新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看看在哪些问题上自己有的见解,是不是符合规范和逻辑。这就是常言的“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学习原则。

总之,暑期复习最主要的是要整理专业笔记和梳理教材框架。教材目录是很好的知识大纲和框架,冲刺复习的前期,先把教材知识点和笔记要点整理出来,按顺序归结在目录周围,然后顺着目录去回忆专业内容,并从中进行观点归纳,连点成线、引线成面,这样归纳出来的观点也就是属于你自己的观点了。在你对全书充分理解吸收之后,真正的重点就会自然浮现出来,如果没有发现重点,说明你对基础知识的消化和对全局的把握还欠火候,需要继续提炼。暑期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希望同学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进行复习,不被天气的炎热和外界的事物所干扰。

篇9:以将进酒为例的课堂实录

以将进酒为例的课堂实录

将进酒

——李白

录自“语文报杯”教学大赛

安徽南陵一中汤国来主讲 辽宁开原高级中学 李莹 王玉忠笔录

A:我们刚刚学习了辛弃疾的词,其实你们知道吗,辛弃疾除了写词外,他还是一个善饮的典型,他不但善饮而且善劝,我们大家都知道哪些劝酒歌呢?

比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现代人已经把喝酒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相对于现代人,古人劝酒就优雅诗意得多。

就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有这样的表达意思。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王维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西出阳关无故人”。

A:对,那白居易的《劝酒诗》呢?

B: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他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为什么“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呢?

B:“心中醉时胜醒时'“面上今日老昨日”。意思是以现实为主,来生前世再怎么好都是虚无缥缈的,有及时行乐的味道。

A:慨叹岁月易逝,年华老去。

许多人写劝酒诗,但名气最大,价值最高,个性最强的却是李白的《将进酒》。之后老师给大家朗读,大家看屏幕比较容易读错的字音。

A:下面大家读,读他的诗就要放声的读,旁若无人的读。

A:大家气势没有读出来。于是老师说:那好我们看,李白劝谁喝酒?

B:岑夫子、丹丘生。

A:就是朋友。

老师又问道:李白劝人怎样喝酒?其实不同场合、不同心情喝酒是不一样的,有细品慢饮,有开怀畅饮,有埋头苦饮,那么李白是怎样劝的呢?

B:杯莫停。

A:喝得怎样?喝得快,喝得急,量怎么样?

B:“会须一饮三百杯”。

A:就是能喝多少喝多少。那李白怎样饮?

B:纵情,放纵,“斗酒十千恣欢谑”。

A:纵情到什么程度?读后几句,从“五花马,千金裘”开始读。

老师念着书本上的问题:用名马、皮裘换酒,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喝酒喝得这么专注,这么任性,这就是李白。李白为什么让人这样喝酒?如此的.豪饮、狂饮?下面欣赏朗读录音,然后讨论这个问题。(老师播放录音)

B:自己身世,所以郁闷,借酒浇愁。

A:什么心情?

B:愁,忘了一切。

A:是不是也说到了乐?

B:及时行乐,饮酒无比快乐,所以要狂饮。

B:时间一去不复返。

A:大家读“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间苦短,人生易逝,有没有不同的见解?

老师再次发问 :“人生得意须尽欢”李白得意吗?进宫的遭遇是他人生的耻辱,李白乐了没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且”什么意思?

B:“暂且”“姑且”

A:可见这“为乐”是刻意追求的,营造乐的氛围。

前面要表现他内心的悲愁,他愁的根源何在?

B:“天生我才不得用”,期待“千金散尽还复来”。

A:还期待什么?应该用,没有用,51岁了,期待在哪一方面被用?是不是诗词、文学上?

B:政治上。

A:李白一生理想远大,有大济苍生的理想,但政治上却屡遭挫折,前几句是劝人饮,自己愁根源是未得用,引起无尽悲愁、痛苦,那么李白是不是沉浸其中,作者对这种现实有什么态度?

看“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如果“但愿长醉不愿醒”是人生宣言的话,那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

B:与前面的话有矛盾。

A:有矛盾,其中必有一假,哪个不是发自内心的呢?哪个是真正的想法?

B:“天生我材必有用”是真的,后面的是醉话。

A:那么“古来圣贤皆寂寞”怎么理解?

B:心灵寂寞,抱负无法实现。

A:才干无法发挥,但李白是以圣贤自况的,所以他

B:难过、悲凉、逃避。

A:还有无奈,还读到了什么情感?

B:激愤,怀才不遇,抱憾终生。

A:李白这次到哪家宴酒?

B:元丹丘。

A:谁是主谁是客?劝主人喝酒的有吗?反客为主,由此看到什么?换成杜甫行不行?杜甫会不会像李白这样?

B:不会,李白豪放而浪漫。

A:这里我们看到李白的个性,豪放,率真,作为诗人的狂放不羁让世俗的礼法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这哪里是在劝朋友喝酒,其实分明是痛苦的心需要麻醉,不平的心需要滋润,内心不平,愤激,感情很激烈。

请同学们大声地、毫无顾忌的、旁若无人的读一遍。余光中的《寻李白》中说“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感觉有愁,有激情,有自信,也又倔强。

A:看晚唐于武陵《劝酒》,比较格调有什么不同。

B:劝酒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B:……

A:齐读

相关专题 现代汉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