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昌龄隐居》全诗翻译赏析

Doja猫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Doja猫”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宿王昌龄隐居》全诗翻译赏析(共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宿王昌龄隐居》全诗翻译赏析

《宿王昌龄隐居》全诗翻译赏析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这两句写夜宿王昌龄出仕前隐居地之所见所感,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诗人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陪伴,故云“犹为君”。诗句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深长诚挚的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诗旨含蓄,发人联想。

出自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①清光:月光。

②君:指王昌龄。犹:还,仍然。

参考译文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赏析

此诗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篇2:《宿王昌龄隐居》全诗及鉴赏

【诗句】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出处】唐.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意思】茅亭夜静花影好象已恬然入梦,栽种芍药的庭院到处是斑斑苔痕。我也要学他远离世俗去隐居呵,和那西山的青鸾白鹤结为良朋。

【全诗】

篇3:《宿王昌龄隐居》全诗及鉴赏

.[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释】

①王昌龄隐居:王昌龄,字少伯,及第前曾隐居石门山(今安徽含山境内)。 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隐居,可能绕道游石门山,宿一夜,写了此诗。

②清溪:水名,在 安徽含山县西南。

③孤云:南朝梁“山中宰相”陶弘景曾对梁武帝言自己隐居之地说: “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陶隐居集》)“白云”,是隐居 的标志,清高的象征。王昌龄隐居之处,只有“孤云”一片,更见其清高也。

④君:这里 指王昌龄。

⑤药院:院中种有草药,故称药院。苔纹:苔藓似花纹。

⑥西山:指武昌樊 山。鸾鹤群: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鉴赏】

这是一首漾溢着浓郁隐逸情趣的五言律诗,在唐时已广为流传。

常建和王昌龄是在开元十五年(727)同科进士及第的好友,两人交谊很深。王昌龄在安史乱时返回江宁一带,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常建《鄂渚招王昌龄张偾》诗,有“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春雁又北飞,音书固难闻。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等句。作此诗时,常建在鄂州(即今武昌),王昌龄被贬在龙标(今湘西),所以说“楚山隔湘水”。整首诗充满对王昌龄因受谗被谪的同情与怀念。王昌龄出仕以前,曾隐居石门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常建曾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隔淮河相对。此诗正以宿王昌龄隐居处为题,写两人友谊。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王昌龄隐居处,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溪水尽头处。诗人眼前所见,别无他物,只有白云一片。齐梁间隐士陶宏景曾对齐高帝说: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成了隐者居处的标志。作者唯见孤云,足见王昌龄现在不在。“孤云”更显示隐者的清风亮节。

中间两联写诗人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颔联“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诗人宿在此处,举头望去,松树梢头,一弯明月慢慢升起,光照入室。“君”指王昌龄。说王昌龄虽不在这里了,明月多情,却仍来陪伴着他的客人。王昌龄隐居处清贫幽雅,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茅亭。“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是说夜宿茅亭,看见窗外团团花影,错落斑驳;而到院子里,则看见莳养的.各种药草,依然生长得很好,只是由于长久没有人来往,路边已长满了青苔。这似乎只是写隐逸生活的情趣,其实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对王昌龄没有坚持退隐的惋惜心情。

常建和王昌龄虽然同科进士,但仕途遭遇不一样。常建只做过盱眙尉,不久即辞官归隐。王昌龄隐居是在三十七岁中进士以前。登仕途之后,虽屡遭贬谪,却没有想再退隐。常建途经他早年隐居之处,想到他仕途奔波之苦,不免对他表现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

尾联就写诗人自己的归志以及对朋友的讽劝: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群,往来尽仙灵”语,与鸾鹤合群,与仙灵为伴,即表示要终身归隐。这里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志,也有对朋友的期待。“亦”字很妙,此时王昌龄已登仕途,常建却借赞扬王昌龄归隐之处,说我也要跟随你一起归隐。这是故意这样说,是对王昌龄一种善意的讽劝。这是本诗的主题所在,是与题目《宿王昌龄隐居》的意思相合的。也即是说,常建是在招王昌龄归隐,与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鄂渚招王昌龄张偾》一诗同其旨趣。

篇4:《宿王昌龄隐居》全诗原文及鉴赏

《宿王昌龄隐居》全诗原文及鉴赏

【题解】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此诗写景清幽,劝勉深隐、含蓄,在盛唐已传为名篇。

常建和王昌龄为同科进士的宦友和好友。常建只做过盱眙台尉,此后便归隐。王昌龄并未归隐。此处“题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居所,二是说王昌龄不在此地。

【全诗】

《宿王昌龄隐居》

.[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释】

①王昌龄隐居:王昌龄隐于此处的住宅。诗人住宿在这里时,王昌龄早已离开。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开元十五年三十七岁时,与常建同科进士及第。此前王昌龄曾在石门山隐居。石门山在今安徽含山境内,诗中或是此地。②清溪:流入上述石门山中的一条溪水。③松际:松树的空隙里。④宿花影:花影映到屋里来。长苔纹:细小的青苔痕迹。⑤谢时:辞别了当时的官职而隐居。鸾鹤群:与鸾鹤为伴。鸾鹤多为仙人驾驭,这里也有与仙人为友,隐逸终生的意思。

【译文】

清溪流向深不可测的石门山谷,王昌龄隐居处只有一朵孤云。松树梢头微露出初升的明月,它洒下清辉依然是为了这位诗人。茅亭夜静花影好象已恬然入梦,栽种芍药的庭院到处是斑斑苔痕。我也要学他远离世俗去隐居呵,和那西山的'青鸾白鹤结为良朋。

【鉴赏】

王昌龄“隐居处”指王昌龄出仕前的隐居处石门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王昌龄是与常建同科及第的进士,是宦友和好友。他37岁出仕,虽仕途坎坷,却终未退隐。而常建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诗中所言“西山”。此诗大约是他辞官回乡途经石门山所作。这首诗为盛唐有名的山水隐逸诗,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均为常建的代表作品。

全诗留恋隐居的佳境,一宿之后,也起了和他一同隐居的念头。在艺术上,极能体现常建诗“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的特点。诗人在平实的写景叙事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喻象征。同时,诗人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之地特有的景物,委婉含蓄地表达对王的清高的赞叹,也真诚地期望王归来。这样,使全诗即景生情,情随景迁,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首联“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写隐居的地方。清溪水流入石门山,隐居地别无他物,远望去唯有孤云。这里“孤”指主人不在,而白云向来就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孤云”,流露出对王昌龄的清高孤傲品格和隐逸生活的赞叹,读来别有情趣。

颔联“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点出“宿”字和隐居的人。诗人夜宿他人隐居处,看到天空明月高照,想到这一片清光并非为我,而是为“君”(指王)。这就传达出山中景物似乎对王特别有情,借以婉转地点出主人对明月也应有意的意思。唐殷璠摘出此联誉为“极警策语”,实际是赞幽僻的意境和诗的兴味。

颈联“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是写夜景的清幽。“宿”与“滋”用得较好。孤零的茅屋令诗人倍觉孤独。再看屋外却有花影相伴,确有不尽的情意。院里的药草生长得茂盛,因长久没人居住,院里路面上已滋生出青苔。

颔联与颈联相连,共同勾画出王昌龄隐居地的典型环境。茅舍外有松树,院落里有花、有药草,还有毛茸茸的青苔。这景虽清幽却说明王昌龄隐居时的生活情趣。这些特定的典型景物的描写,自然真实,平易亲切而毫无造作之感。这美景与王昌龄的隐逸情趣深深打动了诗人,诗人内心思归的情绪为这片美景所感染。

尾联紧承上联,写自己的归志。“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谢时去”意即辞去时俗的牵累。“鸾鹤群”即与鸾鹤为群。鸾鹤传说仙界才有,诗人与之为群,意思是隐逸的生活如同仙界一样美妙。这里用“亦”字是说自己步王昌龄的后尘,也要隐居。而实际上是诗人被宿处的佳境所感染,也起了偕隐之念。这样就委婉地讽劝王昌龄应该坚持归隐。这一联起到了篇末点题的作用。

全诗在整体安排上极为巧妙。先远望,再近观;先写屋外,再写院落、小路;先写高处的白云、明月,再写低处的花草茅屋。层次井然有序。从写景的角度看,又朴实自然,生动传神。诗中创造的幽静、别致又富生活情趣的意境,令读者惊叹不已。

篇5: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译文

清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白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光辉好像是为了你而发出。茅亭外,夜静悄悄的,花影像睡着了一样,种药的院子里滋生出苔纹。我也要离开尘世隐居,到西山与鸾鹤作伴。

注释

1、唯:只有。

2、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3、余:我。

4、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5、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6、群:与……为伍。

7、隐处:隐居的地方。

8、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9、滋:生长着。

赏析: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自然景色,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发人联想,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2]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常建和王昌龄是开元十五年(727)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沦于一尉”,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西山。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却并未退隐。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

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本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篇6:《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译文: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注释:

⑴测:一作“极”。

⑵隐处:隐居的地方。唯:只有。

⑶犹:还,仍然。

⑷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⑸药院:种芍药的庭院。滋:生长着。

⑹余:我。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⑺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

赏析:

常建这首《宿王昌龄隐居》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下面是原北京大学教授倪其心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篇7:《宿王昌龄隐居》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诗文解释】

清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白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光辉好像是为了你而发出。茅亭外,夜静悄悄的',花影像睡着了一样,种药的院子里滋生出苔恨。我也要离开尘世隐居,到西山与鸾鹤作伴。

【词语注释】

隐处:隐居的地方。

宿:比喻夜静时花影如眠。

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滋:生长着。

谢时:谢绝时人,离开世俗。

【诗文赏析】

常建和王昌龄是开元十五年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他们仕途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只做过县尉,以后便辞官归隐。王昌龄虽然仕途不顺,却始终没有退隐。题目“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地,二是说当时王昌龄并不在那里。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自然景色,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发人联想,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

篇8:《宿王昌龄隐居》诗歌赏析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⑴从本诗看,隐居者有怎样的人生情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本诗作者对王昌龄的'隐居是怎样的态度?(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齐梁隐士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而常建说王昌龄“隐处唯孤云”。你是怎样理解本诗中“孤云”这一意象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⑴隐居者有清高的人生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从其屋前有松、屋边种花、院里莳药可以看出来。诗人对王昌龄的隐居很认可并表示自己也将归隐。

⑵白云孤,更见隐者之清高。清人徐增说:“唯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种说法也有道理。(孤云,也可见隐者之飘逸自由,无拘无束。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

篇9:《宿王昌龄隐居》译文及赏析

测:一作“极”。

隐处:隐居的地方。唯:只有。

犹:还,仍然。

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药院:种芍药的庭院。滋:生长着。

余:我。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

篇10:《宿王昌龄隐居》译文及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写诗人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颔联“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诗人宿在此处,举头望去,松树梢头,一弯明月慢慢升起,光照入室。“君”指王昌龄。说王昌龄虽不在这里了,明月多情,却仍来陪伴着他的客人。王昌龄隐居处清贫幽雅,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茅亭。“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是说夜宿茅亭,看见窗外团团花影,错落斑驳;而到院子里,则看见莳养的各种药草,依然生长得很好,只是由于长久没有人来往,路边已长满了青苔。这似乎只是写隐逸生活的情趣,其实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对王昌龄没有坚持退隐的惋惜心情。

尾联就写诗人自己的归志以及对朋友的讽劝: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群,往来尽仙灵”语,与鸾鹤合群,与仙灵为伴,即表示要终身归隐。这里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志,也有对朋友的.期待。“亦”字很妙,此时王昌龄已登仕途,常建却借赞扬王昌龄归隐之处,说我也要跟随你一起归隐。这是故意这样说,是对王昌龄一种善意的讽劝。这是本诗的主题所在,是与题目《宿王昌龄隐居》的意思相合的。也即是说,常建是在招王昌龄归隐,与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鄂渚招王昌龄张偾》一诗同其旨趣。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篇11:《宿王昌龄隐居》译文及赏析

常建和王昌龄是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此诗即作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的居所,即今安徽省含山县石门山时。常建夜宿故人旧时隐居之处,触景生情,遂作此篇。

《宿王昌龄隐居》作者介绍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相关专题 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