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悠悠行》唐诗鉴赏

呼呼鸭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呼呼鸭”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古悠悠行》唐诗鉴赏(共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古悠悠行》唐诗鉴赏

李贺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李贺唐诗鉴赏:

李贺常常用他的诗歌去探究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写下了一曲曲带有哲理意味的咏叹调。这首《古悠悠行》就是这样的作品。

又是一个白天过去了,太阳已经慢慢地落在西方天幕的山峦下面;而月亮又带着她的光华升上碧蓝碧蓝的高远的天空。这一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在敏感的诗人的心底却引发了悸动,萌生出飞越千载的奇思遐想。“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这两句虽然很简短,但却是经过高度浓缩写出来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诗句。从古到今何处是它们的源头,又何处是它的尽头呢?这漫漫的时间,这广阔无垠的宇宙,大概只有它们是永恒的'吧!这么短短的两句,就给者用粗线条勾画了一幅绵延无尽的时间和广袤无限的空间背景。“千岁”句表面上虽然只是指时间,“千岁”,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像一阵风那样飘忽而过。但是“千岁”又不仅仅是指时间,也指千岁之内的一切事物。这千岁内的人、事、物,也和时间一样随风飘荡而逝,无影无踪了。

这是前面四句蕴含的无比深厚的内容。这当中有诗人在时间消逝时心灵颤震的音符,有悠远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背景。“千岁随风飘”一句又带起了下面四句。

下面四句分别用两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具体写出了“千岁随风飘”:一是秦始皇及其为求仙而筑之入海石桥,一是汉武帝为求长生而铸的铜柱(金铜仙人 )。秦始皇、汉武帝都企望能永久留存人间,长生不老;但是,像历史上一切事物一样,都逝去了,随风而飘走了。他们为了求取长生建造的石桥、铜人,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毁灭。在写这两个历史人物和事件时,诗人分别用了两个分句来加强“随风飘”的力量。“海沙变成石”,是说明任何事物都在变化;“空光远流浪”,写时间是不会停止的。这样,就把“千岁随风飘”的哲理表述得更加具体生动。这两句又和秦桥、汉铜人交织起来写,就更把秦始皇、汉武帝企求长生的悲剧摆在哲理的氛围内,摆在永远变化的大千世界、永远奔腾不尽的时间长河里面,正像前面《金铜仙人辞汉歌》里面分析到的那样,李贺对于人生短暂、时间的永恒这个矛盾是怀着一种悲哀的心情去探究的。虽则如此,然而他毕竟探究到这种哲理的真谛——宇宙、时间的永恒性。

篇2:《古悠悠行》李贺唐诗鉴赏

《古悠悠行》李贺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古悠悠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前四句由白天过去太阳已落山,黑夜到来月亮东升这一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萌生出“千岁随风飘”的奇思遐想;后四句分别用两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具体写出了“千岁随风飘”。全诗以昼夜之道,生死之说,讥刺秦皇汉武,讽寓当朝时弊,既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又具有尖锐的讽刺性。

【原文】

古悠悠行

白景归西山⑴,碧华上迢迢⑵。

今古何处尽⑶,千岁随风飘⑷。

海沙变成石⑸,鱼沫吹秦桥⑹。

空光远流浪⑺,铜柱从年消⑻。

【注释】

⑴白景:太阳。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白景,日也。”

⑵碧华:皎洁的月亮。迢迢:高貌。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这里指天空。

⑶今古: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⑷千岁:千年,年代久远。《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

⑸“海沙”句:海里的沙变成了石头,意思是说年代久远,自然界变化巨大。

⑹鱼沫:鱼所吐之水沫。秦桥:相传秦始皇东游时所造的石桥。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引《初学记》:“《三齐记》曰:‘青城山,秦始皇登此山筑城,造石桥,入海三十里。’”

⑺空光:阳光。宋王安石《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

⑻铜柱: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

【白话译文】

太阳天天落下西山,月亮夜夜升上高天。

古往今来哪儿有尽头,千年的时光随风飘散。

海中是沙粒慢慢变成岩石,如今的秦桥只见鱼儿吹沫戏玩。

时光像流水不断逝去,汉武帝的铜柱也随着岁月更移早已不在人间。

【创作背景】

李贺作诗,命题立意,比物征事,凡有讽寓,“皆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姚文燮《昌谷集注序》)。诗人经历的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 年)、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期间,唐王朝已由盛而衰,政治混乱,宪宗昏庸无能,惑于神仙,祈求长生不老,上行下效,形成风气。此诗正是由此而发。

【赏析】

李贺常常用他的诗歌去探究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写下了一曲曲带有哲理意味的咏叹调。这首《古悠悠行》就是这样的作品。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这两句虽然很简短,但却是经过高度浓缩写出来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诗句。这两句用粗线条勾画了一幅绵延无尽的时间和广袤无限的空间背景。“千岁”句表面上虽然只是指时间,“千岁”,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像一阵风那样飘忽而过。但是“千岁”又不仅仅是指时间,也指千岁之内的一切事物。这千岁内的人、事、物,也和时间一样随风飘荡而逝,无影无踪了。诗的前四句是说,日入西山,夜色深远,昼夜循环,今古如此,无有穷尽,本是大自然的规律;即使是千岁之久,在历史的发展中,亦如风飘之疾速,匆忽即逝。诗人此种感系,曾在许多篇什中抒发,如“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以仙人比凡人,足见年命之短促。但日月递更、今古无尽的道理,联系实际,并不是人人都能悟得。

这是前面四句蕴含的无比深厚的内容。这当中有诗人在时间消逝时心灵颤震的音符,有悠远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背景。“千岁随风飘”一句又带起了下面四句。

诗的后四句,则进一步写大自然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求仙不老,终难实现。君不见海沙虽细,经年变化,也可以长大为石。诗人在《梦天》中曾写道:“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人间的沧海桑田之变,犹如千年走马,说的是变化迅速。海沙成石说的是变化巨大。日久天长,人间万物都会发生变迁。秦王石桥,群鱼吹沫;汉武铜柱,流光销磨,至今已不复存在。这说明代更年远,必然发生陵谷之变,此为万物消长的常理。看来“莫高如秦桥,而鱼沫可吹;莫坚如铜柱,而流浪可消。是知世间未有久而不化之事。谁谓长生真可致乎?”(姚文燮《昌谷集注》)

此诗通篇富于哲理,充满理趣,不生枝蔓,纯乎理喻,这在李贺诗中是罕见的。在结构笔法上,先写日月如梭,反复更替,流光迅速,无有终期,是为不变之道;再写海沙变石,鱼沫吹桥,流光消柱,无法阻止,是为万变之理。变与不变,对比写来,深化主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量。

李贺善解乐府遗法,“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毛驰黄《诗辩坻》)这正是此诗的特点。设色浓妙如“鱼沫吹桥”;刻于撰语如 “空光流浪”(形容时光);浑于用意如“铜柱年消”;而寓词旨于篇外者,则是诗中不言当朝惑于神仙之风,但句句对如此时弊隐含深刺。诗人处于元和政治混乱之时,为防不测,不得不深自弢晦,或藏孤愤之思于片章短什,或设弦外之音,感讽诽怨,还应看作是很自然的事情。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七岁。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

篇3:《古大梁行》唐诗鉴赏

高适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

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

全盛须臾哪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

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余草木根。

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

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

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

高适唐诗鉴赏:

此诗作于与李白、杜甫同游大梁之时。大梁即唐朝的汴州陈留郡,战国时曾是魏国的都城,故诗题称“古”,今为河南省开封市。据《新唐书·杜甫传》:

“尝从(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醋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此事在天宝三年,高适此诗作于七四四年,时四十岁。此时他正隐居宋中,以耕钓为生,虽然很想跻身仕途,但又求进无门,因此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情绪。这首《古大梁行》就借咏怀古迹,寄寓了深沉的兴亡之叹,流露出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全诗二十句,四句一转韵,分为五个自然段落。

全诗的重点是在写今日古都的荒凉,因此第一段就着力描写了作者驱马荒城所见的景象:在缓辔徐行中,只见满城一片荆棘,莽莽苍苍,昔日巍峨壮丽的魏王宫观如今长满了禾黍,曾经威震诸侯的信陵君和他的三千食客,也已烟消云散,化作满地灰尘。这一段起得苍劲有力,它以形象的笔墨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荒城图,首先给读者以满目凄凉的强烈印象,起了笼罩全篇、奠定基调的作用。这一段虽然是描绘驱马所见,是在说“今”,但其中的“魏王宫观”、“信陵宾客”已暗中寓“昔”,在今昔对比中,眼前的所见更为突出。第二段是对往昔的追忆,与第一段形成对比:在雄都朝市中,轩车驰骤,歌钟四起,一片繁华景象;而军队有三十万之众,国家方圆千里,国势堪称强盛。

这一对比,使第一段的形象有了深厚的背景,并且格外鲜明。第三段一方面反接第二段,同时回应第一段,从对往昔的追忆,又回到眼前的景象:那高敞的舞榭歌台和曲折的池沼,已荡然无存,在断壁颓垣中,只见狐狸奔窜,草木黄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这与第二段的热闹繁华恰成对比,而且“高台曲池”,自身也有对比。第四段紧承第三段,同时也以“摇落”、“秋草”等字面遥接第一段,好象是在写今日情况:

游侠之士口里,还在传说着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壮士朱亥的大名;路上的行人,还可辨认出向信陵君荐举朱亥的老者侯嬴居住过的大梁东门的道路。实际上,这也是对往昔的追忆,形成物是人非的对比。最后一段,作者从朱亥、侯嬴联想到曾经得到赵王赏赐白璧黄金,骑骏马、佩宝刀,后来终于困于大梁的虞卿,如今也已成为难以追思的过客了,只有汴水一直在默默地向东流去。这些从前的人事,与今日古城的颓败荒凉,也形成强烈对比。全诗的今昔对比,在章法上,曲折而有变化,但又井井有条,一脉贯通,通过这种反复交错的对比,使无限兴亡之感,从字里行间沛然涌出,震动着读者的心灵。

诗人善于寓感慨于写景之中,情景高度融合,使兴亡之叹和身世之感,从鲜明的形象中自然流出。第一段用“驱马荒城愁杀人”来抒发自己初进大梁时的.惊愕、感叹之情,而景物方面则以满城的“荆榛”、“禾黍”、“灰尘”来烘托,使感叹显得极为自然。

“愁杀人”三字,既体现出诗人无限慨然之思,又使古城倍显荒凉,情景相生,收到了强烈的效果,全篇的怅惘凄凉之情,也由此衍生而出。第三段中“全盛须臾哪可论”一句,前有“忆昨”一段作铺垫,后有“遗墟”、“古地”作反衬,情感就自然跳脱而出。而第四段“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二句,则是全诗感情的高峰突起之处。诗人面对荒城,在暮天摇落之际,顿生宋玉之悲,兼感朱亥、侯嬴之豪情壮举,一腔无可寄托的豪荡、愤懑之情,不能自制,于是“抚剑悲歌”,那悲壮苍凉的歌声,在古城中回荡,愈发显得悲凉感人。特别是末段最后两句,“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有总结全篇的作用,感情极为广远、深沉。作者伫立在秋水漫漫的汴河之滨,眼见“逝者如斯”,各种愁思;一起涌至。

这其中,有对往古的怀想和凭吊,也有对自己年华逝去而一事无成的嗟叹,更有对于国家局势的深情的关切。诗人将难以诉述的复杂情怀,都倾注在一江流水之中,使得感慨更为深沉,意味更为悠长,而在质实的描写之中,最后宕开一笔,也显得极为空灵。那激荡胸怀的感情,与景物相融合,收到了十分强烈的艺术效果。

此外,在音韵对偶上,全诗四句一转韵,第一、三、五段为平声韵,第二、四段为仄声韵,平仄相间,形成起伏跌宕,顿挫回环之感。句子以散行为主,但除第五段外,其余每段都是散偶相间,即每段开始二句为散行,后两句为对偶。这样,“隔联间以对仗,壁垒森严”(《唐贤三昧集笺注》卷下,黄培芳评),“按节安歌,步武严整,无一往奔轶之习”(《唐风定》卷九,邢昉批)。这些都更有利于表现诗中那种豪健挺举、深沉悲凉的兴亡之叹。

篇4:古悠悠行

作者:李贺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古悠悠行注音:

bái jǐng guī xī shān ,bì huá shàng tiáo tiáo 。

jīn gǔ hé chù jìn ,qiān suì suí fēng piāo 。

hǎi shā biàn chéng shí ,yú mò chuī qín qiáo 。

kōng guāng yuǎn liú làng ,tóng zhù cóng nián xiāo 。

古悠悠行翻译:无

古悠悠行字词解释:

1: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白景,日也。碧华,月也。或谓:日落时,有碧云上腾。

2: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三齐记》云:“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鞭之流血。”今云 鱼i吹秦桥,海沙既大,将成石矣。海水当涸为桑田,鱼其暴腮煦i乎?

3:空光R流浪,铜柱从年消:空光,时光也。铜柱,汉武帝承露仙人盘之铜柱。东方朔《神异经》云:“昆仑有铜柱,其{入天, 名为天柱。”言日月消磨,虽铜柱亦当消也。

古悠悠行赏析:

李贺常常用他的诗歌去探究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写下了一曲曲带有哲理意味的咏叹调。这首《古悠悠行》就是这样的作品。

又是一个白天过去了,太阳已经慢慢地落在西方天幕的山峦下面;而月亮又带着她的光华升上碧蓝碧蓝的高远的天空。这一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在敏感的诗人的心底却引发了悸动,萌生出飞越千载的奇思遐想。“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这两句虽然很简短,但却是经过高度浓缩写出来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诗句。意思是说:从古到今何处是它们的源头,又何处是它的尽头呢?这漫漫的时间,这广阔无垠的宇宙,大概只有它们是永恒的吧!这么短短的两句,就给者用粗线条勾画了一幅绵延无尽的时间和广袤无限的空间背景。“千岁”句表面上虽然只是指时间,“千岁”,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像一阵风那样飘忽而过。但是“千岁”又不仅仅是指时间,也指千岁之内的一切事物。这千岁内的人、事、物,也和时间一样随风飘荡而逝,无影无踪了。

这是前面四句蕴含的无比深厚的内容。这当中有诗人在时间消逝时心灵颤震的音符,有悠远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背景。“千岁随风飘”一句又带起了下面四句。

下面四句分别用两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具体写出了“千岁随风飘”:一是秦始皇及其为求仙而筑之入海石桥,一是汉武帝为求长生而铸的铜柱(金铜仙人)。秦始皇、汉武帝都企望能永久留存人间,长生不老;但是,像历史上一切事物一样,都逝去了,随风而飘走了。他们为了求取长生建造的石桥、铜人,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毁灭。在写这两个历史人物和事件时,诗人分别用了两个分句来加强“随风飘”的力量。“海沙变成石”,是说明任何事物都在变化;“空光远流浪”,写时间是不会停止的。这样,就把“千岁随风飘”的哲理表述得更加具体生动。这两句又和秦桥、汉铜人交织起来写,就更把秦始皇、汉武帝企求长生的悲剧摆在哲理的氛围内,摆在永远变化的大千世界、永远奔腾不尽的时间长河里面,正像前面《金铜仙人辞汉歌》里面分析到的那样,李贺对于人生短暂、时间的永恒这个矛盾是怀着一种悲哀的心情去探究的。虽则如此,然而他毕竟探究到这种哲理的'真谛――宇宙、时间的永恒性。

李贺人物轶事:

李贺的小布袋究能装得下多少好诗。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评论《水浒传》时曾指出:“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这里所说“呕血”一事,跟晋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亲丧逝而喝酒二斗后,便大哭起来并“因吐血”之事大为不同。李卓吾所用的典故,正是唐人李商隐所写《李长吉传》里的李贺少年写诗故事。

李贺天才早熟,他在七岁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当即就名动京城。其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大文豪韩愈及侍郎皇甫听说有这种奇事后,开始还不大相信,说:“要是古人,那还罢了;而今天居然有这样的奇人,那我们怎么能失之交臂呢?”说罢,二人便联袂着要去探访个究竟了。

见到李贺还是个小不点儿的孩子时,两位大人当即遂出题让他写作,以便验证李贺到底有无真才实学。这李贺却也并不惊慌,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然后便援笔写了一首在文学史足以流传的名作《高轩过》,这首古诗说的是: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韩愈他们见李贺诗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和渊博,谦虚和恭敬,是他们很久都没有见到过的,当即便惊喜万分地对之夸赞不已:“天才,天才!果然是名不虚传哪!”从此,李贺的诗名传遍天下。!”在离开时,他们还热忱地邀请李贺到他们府第中作客。经过这次来访,李贺的诗名遂越发大了。但许多嫉妒李贺的人说他父亲名字叫“李晋肃”,其中的“晋”跟进士的“进”同音,那是“家讳”,是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的;这害得大文豪韩愈写了一篇著名的《讳辨》来为之辨解。然而,李贺此后的仕途竟因这些小人的恶意中伤,终究没能去参加进士考试,从而埋下了他一生生活中那辛酸和贫困的因子。

但李贺的写作状态却是使人感慨以至于赞叹的。他写诗不急着立题,而是先要到生活中去发现题材,挖掘题材。他经常骑着一匹瘦马,带着家中的小童子,边走边思索,一旦有了好句子或是来了灵感,他便把所想到的灵感火花急速记录下来,并把它们投进小童子所背负着的小锦囊里。一到家里,他连饭也来不及吃,遂从小锦囊里拿出他白天所投进去的断章零句,当即进行整理,并把它们写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诗作。他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既心疼又欣慰地说道:“唉,看来我这宝贝孩子写作时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来,才肯罢休的呀!你怎么竟连饭也要忘记了去吃呢?”

事实上,正是李贺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所以他所创作的大量诗作都成为后人一再赞叹的对象。如: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五言绝句,绝大多数人在小学时就已读到过的。而人们面对那些恶劣环境下的现实时,动辄就会说“这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呀!”至于以前有人对知名作家余秋雨进行攻击时所集纳的一本名叫《石破天惊逗秋雨》的书,如同上述列举的,究其实,这书名如同上述所引诗句也都是李贺诗作中的句子。由此可见,李贺诗篇的应用机率至今仍是很高的。而李贺之所以能有这么个令人欣喜的结果,跟他当年不是敷衍了事,而是进行“呕心沥血”的创作态度大有关系。

李贺在长安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有得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

李贺个人资料: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

篇5:李贺《古悠悠行》鉴赏

唐代:李贺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古悠悠行》译文

太阳天天落下西山,月亮夜夜升上高天。

古往今来哪儿有尽头,千年的时光随风飘散。

海中是沙粒慢慢变成岩石,如今的秦桥只见鱼儿吹沫戏玩。

时光像流水不断逝去,汉武帝的铜柱也随着岁月更移早已不在人间。

《古悠悠行》注释

白景:太阳。

碧华:皎洁的月亮。迢迢:高貌。这里指天空。

今古: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千岁:千年,年代久远。

“海沙”句:海里的沙变成了石头,意思是说年代久远,自然界变化巨大。

鱼沫:鱼所吐之水沫。秦桥:相传秦始皇东游时所造的石桥。

空光:阳光。

铜柱: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

《古悠悠行》创作背景

诗人经历的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期间,唐王朝已由盛而衰,政治混乱,宪宗昏庸无能,惑于神仙,祈求长生不老,上行下效,形成风气。此诗正是由此而发。

篇6:高适《古大梁行》唐诗鉴赏

高适《古大梁行》唐诗鉴赏

【原文】

古大梁行⑴

古城莽苍饶荆榛⑵,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⑶,信陵宾客随灰尘⑷。

忆昨雄都旧朝市⑸,轩车照耀歌钟起⑹,

军容带甲三十万⑺,国步连营一千里⑻。

全盛须臾哪可论⑼,高台曲池无复存⑽,

遗墟但见狐狸迹⑾,古地空余草木根。

暮天摇落伤怀抱⑿,抚剑悲歌对秋草,

侠客犹传朱亥名⒀,行人尚识夷门道⒁。

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

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

【注释】

⑴大梁:唐朝时为汴州陈留郡,战国时曾是魏国的都城,故诗题称“古”。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⑵莽苍:一作“苍茫”。饶:多。荆榛(zhēn):泛指丛生的荆棘杂草。

⑶宫观(guàn):宫殿。观:一作“馆”,一作“殿”。禾黍:语见《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⑷信陵:战国时魏国公子无忌,封号信陵君。

⑸朝市:朝廷街市。

⑹轩车:有帷幕且前顶较高的车。歌钟:富贵人家的音乐歌舞。

⑺军容:军队的规模装备。

⑻国步:指国土面积。营:一作“衡”。一:一作“五”。

⑼论:言说。

⑽高台曲池:泛指楼台湖池。

⑾遗墟:荒废的城市建筑。迹:一作“窟”。

⑿摇落:凋零。

⒀朱亥: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载,朱亥本为屠夫,后为信陵君击杀晋鄙,夺兵抗秦救赵,是战国时著名的侠士。

⒁夷门:魏大梁城东门。

【白话译文】

古城长满了荆棘杂草,笼罩在一片苍茫的气象之中。我骑马来到这古城前,目睹荒芜的景象,不由愁思满怀,难以自已。魏王的宫室、庙观都长满了禾黍,信陵君和他的宾客们都随着灰尘一去了无痕迹。想当年在雄伟的都城的朝市上,华贵的车骑华光四射,高雅的乐声悠扬此起彼伏。精锐的军队,规模达三十万之多,国土上营寨连绵,相接千里之遥。全盛的那段时光对于永恒的历史来说不过的短暂的一瞬,哪里可以言说,连当年那些楼台、湖池都早已不复存在了。断壁残垣间只有狐狸跑过的痕迹,古旧的土地上只留下几许昔日草木的枯根。天色已晚,草木凋零,我目睹此情此景,不由手把长剑,悲极而歌。侠客朱亥的威名至今为人所传颂,路过的行人都还能认出经过夷门的道路。那些身佩白璧腰缠黄金的万户侯,以及手持宝刀跨着骏马的战将,早已埋葬在了山丘之中。当年发生在古大梁城里的凄凉旧事已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湮没无闻了,谁还能深究个中缘由呢?往来其中的人们也只能看见那流水从容东流而去,也许它就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创作背景】

此诗是高适与李白、杜甫一起游历大梁古城时所作。据《新唐书·杜甫传》:“(杜甫)尝从(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醋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此事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高适四十岁,正隐居宋中,以耕钓为生,虽然很想跻身仕途,但又求进无门,因此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情绪。此诗就是在这种情境下所作的。

【赏析】

全诗二十句,四句一转韵,分为五个自然段落。全诗的重点是在写当时古都的荒凉,因此第一段就着力描写了作者驱马荒城所见的景象:在缓辔徐行中,只见满城一片荆棘,莽莽苍苍,昔日巍峨壮丽的魏王宫观如今长满了禾黍,曾经威震诸侯的信陵君和他的三千食客,也已烟消云散,化作满地灰尘。这一段起得苍劲有力,它以形象的笔墨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荒城图,首先给读者以满目凄凉的'强烈印象,起了笼罩全篇、奠定基调的作用。这一段虽然是描绘驱马所见,是在说“今”,但其中的“魏王宫观”“信陵宾客”已暗中寓“昔”,在今昔对比中,眼前的所见更为突出。第二段是对往昔的追忆,与第一段形成对比:在雄都朝市中,轩车驰骤,歌钟四起,一片繁华景象;而军队有三十万之众,国家方圆千里,国势堪称强盛。这一对比,使第一段的形象有了深厚的背景,并且格外鲜明。第三段一方面反接第二段,同时回应第一段,从对往昔的追忆,又回到眼前的景象:那高敞的舞榭歌台和曲折的池沼,已荡然无存,在断壁颓垣中,只见狐狸奔窜,草木黄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这与第二段的热闹繁华恰成对比,而且“高台曲池”,自身也有对比。第四段紧承第三段,同时也以“摇落”“秋草”等字面遥接第一段,好像是在写此时情况:游侠之士口里,还在传说着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壮士朱亥的大名;路上的行人,还可辨认出向信陵君荐举朱亥的老者侯嬴居住过的大梁东门的道路。实际上,这也是对往昔的追忆,形成物是人非的对比。最后一段,作者从朱亥、侯嬴联想到曾经得到赵王赏赐白璧黄金,骑骏马、佩宝刀,后来终于困于大梁的虞卿,如今也已成为难以追思的过客了,只有汴水一直在默默地向东流去。这些从前的人事,与此时古城的颓败荒凉,也形成强烈对比。全诗的今昔对比,在章法上,曲折而有变化,但又井井有条,一脉贯通。这种反复交错的对比,使诗歌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历史兴亡之感。

诗人善于寓感慨于写景之中,情景高度融合,使兴亡之叹和身世之感,从鲜明的形象中自然流出。第一段用“驱马荒城愁杀人”来抒发自己初进大梁时的惊愕、感叹之情,而景物方面则以满城的“荆榛”“禾黍”“灰尘”来烘托,使感叹显得极为自然。“愁杀人”三字,既体现出诗人无限慨然之思,又使古城倍显荒凉,情景相生,收到了强烈的效果,全篇的怅惘凄凉之情,也由此衍生而出。第三段中“全盛须臾哪可论”一句,前有“忆昨”一段作铺垫,后有“遗墟”“古地”作反衬,情感就自然跳脱而出。而第四段“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二句,则是全诗感情的高峰突起之处。诗人面对荒城,在暮天摇落之际,顿生宋玉之悲,兼感朱亥、侯嬴之豪情壮举,一腔无可寄托的豪荡、愤懑之情,不能自制,于是“抚剑悲歌”,那悲壮苍凉的歌声,在古城中回荡,愈发显得悲凉感人。特别是末段最后两句,“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有总结全篇的作用,感情极为广远、深沉。作者伫立在秋水漫漫的汴河之滨,眼见“逝者如斯”,各种愁思;一起涌至。这其中,有对往古的怀想和凭吊,也有对自己年华逝去而一事无成的嗟叹,更有对于国家局势的深情的关切。诗人将难以诉述的复杂情怀,都倾注在一江流水之中,使得感慨更为深沉,意味更为悠长,而在质实的描写之中,最后宕开一笔,也显得极为空灵。那激荡胸怀的感情,与景物相融合,收到了十分强烈的艺术效果。

此外,在音韵对偶上,全诗四句一转韵,第一、三、五段为平声韵,第二、四段为仄声韵,平仄相间,形成起伏跌宕,顿挫回环之感。句子以散行为主,但除第五段外,其余每段都是散偶相间,即每段开始二句为散行,后两句为对偶。这样,“隔联间以对仗,壁垒森严”(《唐贤三昧集笺注》卷下,黄培芳评)。这些都更有利于表现诗中那种豪健挺举、深沉悲凉的兴亡之叹。

相关专题 唐诗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