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夜饮》诗歌鉴赏及训练

longsqiang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longsqiang”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冬夜饮》诗歌鉴赏及训练(共6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初冬夜饮》诗歌鉴赏及训练

《初冬夜饮》诗歌鉴赏及训练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注释】:

淮阳,指西汉汲黯切谏被贬,最后死于淮阳之事。作者做此诗时,被久放为黄州刺史。

欢:指代酒

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

【翻译】:

我客居在淮阳这个地方,愁思积郁却无法排遣以至于常常生病,只能借酒浇愁,寻找短暂的欢乐。天寒岁暮,在灯下一个人自斟自饮,吊影自伤,更觉寂寞悲凉。放下酒杯走出去,凭栏而立,但见眼前脚下堆起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梨花一般,不仅想到明年此时(我)又将身在何处,又是谁将站在这里看这景色?

【赏析】:

“淮阳多病偶求欢”,淮阳,指西汉汲黯。汲黯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在出任东海太守时,虽卧病不视事,而能大治。后又拜为淮阳太守,他流着泪对汉武帝说:“臣尝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汉书。汲黯传》),要求留在京师,但遭拒绝。汲黯最后就死于淮阳。诗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挤出京的。“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能借酒浇愁,以求得片刻慰藉。这一句语意沉痛而措辞委婉。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吊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流徙之苦,只此四字,概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烛盘”,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上两句写室内饮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写景:“砌下梨花一堆雪”,是颇具匠心的。看来诗人独斟独饮,并不能释忧解愁。于是他罢酒辍饮,凭栏而立,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纷,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这里看似纯写景色,实则情因景生,寓情于景,包孕极为丰富。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身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这一问,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阅读训练】

(1)诗歌的前两句描写出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2)最后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客袖侵霜与烛盘”一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4)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答案:诗歌的前两句描写出诗人被排挤,愁思郁积。(2分)借酒浇愁,于雪夜地烛光下自斟自饮的场景。(2分)

(2)答案: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流转无定(或四处漂泊)的困苦。(2分)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无奈。(2分)

(3)答:描绘了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思乡的诗人形象。

(4)答:流转无定的困苦之情、思乡之情、仕途不遇的愤慨之情、壮志难酬的隐痛之情。(意对即可)

篇2:杜牧 初冬夜饮 高考诗歌鉴赏

杜牧 初冬夜饮 高考诗歌鉴赏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注]

淮阳,指西汉汲黯切谏被贬,最后死于淮阳之事。作者做此诗时,被久放为黄州刺史。

欢:指代酒

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

翻译:

我客居在淮阳这个地方,愁思积郁却无法排遣以至于常常生病,只能借酒浇愁,寻找短暂的欢乐。天寒岁暮,在灯下一个人自斟自饮,吊影自伤,更觉寂寞悲凉。放下酒杯走出去,凭栏而立,但见眼前脚下堆起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梨花一般,不仅想到明年此时(我)又将身在何处,又是谁将站在这里看这景色?

赏析:

“淮阳多病偶求欢”,淮阳,指西汉汲黯。汲黯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在出任东海太守时,虽卧病不视事,而能大治。后又拜为淮阳太守,他流着泪对汉武帝说:“臣尝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汉书。汲黯传》),要求留在京师,但遭拒绝。汲黯最后就死于淮阳。诗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挤出京的。“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能借酒浇愁,以求得片刻慰藉。这一句语意沉痛而措辞委婉。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吊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流徙之苦,只此四字,概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烛盘”,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上两句写室内饮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写景:“砌下梨花一堆雪”,是颇具匠心的。看来诗人独斟独饮,并不能释忧解愁。于是他罢酒辍饮,凭栏而立,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纷,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这里看似纯写景色,实则情因景生,寓情于景,包孕极为丰富。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身在何处!

练习

1.该诗结尾句表达诗人 的情感。(2分)

2.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5分)

参考答案

1.流转不定的困苦(四处漂泊的痛苦,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无奈也对)。

2.①用典,首句用汲黯事自况,暗示自己因耿介直言而被排挤出京,表达了仕途不遇的愤慨之情。②寓情于景(比喻),诗人独斟独饮,并不能释忧解愁,于是凭栏而立,那阶下积雪就像堆簇着洁白梨花,茫茫夜雪加深了他的身世茫茫之感。③虚实结合,眼前梨花之雪是实写,“明年”之问是虚写。流露出流转不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和壮志难酬的隐痛。(答出一点2分,2点4分,3点满分)

(1)诗歌的前两句描写出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答案:诗歌的前两句描写出诗人被排挤,愁思郁积。(2分)借酒浇愁,于雪夜地烛光下自斟自饮的场景。(2分)

(2)最后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流转无定(或四处漂泊)的`困苦。(2分)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无奈。(2分)

3.“客袖侵霜与烛盘”一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答:描绘了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思乡的诗人形象。

4.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流转无定的困苦之情、思乡之情、仕途不遇的愤慨之情、壮志难酬的隐痛之情。(意对即可)

(1)诗题为“初冬夜饮”,结合前三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扣题的。(3分)

(2)请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第一句“偶求欢”的“欢”指代酒;第二句“侵霜”与“初冬”暗合,“烛盘”点出了冬夜秉烛独饮;第三句“一堆雪”写窗外飞雪,又点出了冬天的天气。(答出一点得1分。)

(2)仕途失意的悲愤;客居他乡的凄清孤寂;漂泊无依的愁苦;疾病缠身的痛苦;(答出任意三点得满分)

篇3:《初冬夜饮》鉴赏

《初冬夜饮》鉴赏

5.杜牧《初冬夜饮》鉴赏《志鸿优化》诗歌鉴赏习题作业解析

淮阳多病偶求欢, 客袖侵霜与烛盘,5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谁此凭栏杆?

作业:

第二句描写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会昌二年(842),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

“淮阳多病偶求欢”,淮阳,指西汉汲黯。汲黯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在出任东海太守时,虽卧病不视事,而能大治。后又拜为淮阳太守,他流着泪对汉武帝说:“臣尝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汉书·汲黯传》),要求留在京师,但遭拒绝。汲黯最后就死于淮阳。诗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挤出京的。“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能借酒浇愁,以求得片刻慰藉。这一句语意沉痛而措辞委婉。

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老师笔记《5.杜牧《初冬夜饮》鉴赏《20志鸿优化》诗歌鉴赏习题作业解析》。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吊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流徙之苦,只此四字,概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烛盘”,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

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上两句写室内饮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写景:“砌下梨花一堆雪”,是颇具匠心的.。看来诗人独斟独饮,并不能释忧解愁。于是他罢酒辍饮,凭栏而立,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纷,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这里看似纯写景色,实则情因景生,寓情于景,包孕极为丰富。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身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这一问,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此诗首句用典,点明独酌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郁,有笼盖全篇的作用。次句承上实写夜饮,在叙事中进一步烘托忧伤凄惋的情怀。第三句一笔宕开,用写景衬垫一下,不仅使全诗顿生波澜,也使第四句的慨叹更其沉重有力。妙在最后又以问语出之,与前面三个陈述句相映照,更觉音情顿挫,唱叹有致,使结尾有如“撞钟”,清音不绝。明胡震亨说:“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玩味此诗,庶几如此。

篇4:《初冬夜饮》杜牧唐诗鉴赏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

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谁此凭栏杆?

杜牧诗鉴赏

会昌二年(842),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写于睦州。

“淮阳多病偶求欢”,淮阳,指西汉汲黯。汲黯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在出任东海太守时,虽卧病不视事,而能大治。后又拜为淮阳太守,他流着泪对汉武帝说:“臣尝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汉书·汲黯传》),要求留在京师,但遭拒绝。汲黯最后就死于淮阳。诗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好借酒浇愁,以求片刻慰藉。这一句语意沉痛而措辞委婉。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迁徙之苦,只此四字,总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烛盘”,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上两句写室内饮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写景:“砌下梨花一堆雪”,是独具匠心的。看来诗人独斟独饮,并不能释忧解愁。于是他罢酒辍饮,凭栏而立,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纷,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此处看似纯写景色,实则情因景生,寓情于景,包孕极为丰富。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身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这一反问,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是很能令人深思。

此诗首句用典,点明独酌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郁,有笼盖全篇的作用。次句承上实写夜饮,在叙事中进一步烘托忧伤凄惋的情怀。第三句一笔宕开,用写景衬托一下,不仅使全诗顿生波澜,也使第四句的感叹更其沉重有力。妙在最后又以问语出之,与前面三个陈述句相映照,更觉音情顿挫,唱叹有致,使结尾有如“撞钟”,清音不绝。明胡震亨说:“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

玩味此诗,庶几如此。

篇5: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诗歌鉴赏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诗歌鉴赏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①

葛胜仲

昏昏雪意惨云容,猎霜风,岁将穷。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清夜小窗围兽火②,倾酒绿,借颜红。

官梅疏艳小壶中,暗香浓,玉玲珑。对景忽惊,身在大江东。上国③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

【注】

①此词是词人刚被贬官休宁(今安徽休宁县)时所作。

②兽火:指有兽头装饰的火盆。③上国:京城。

22.本词开篇三句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在全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23.结合全词,简要赏析作者寄寓的`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22.开篇三句描写了严冬风雪图:岁末夜晚,雪意昏昏,云容惨淡,霜风猎猎,寒冷凄清,昏暗寂寥。(1分)以景开篇,为抒情主人公勾勒出了一个严冬凄清寂寥的环境,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2分)

23.①上片写年老的词人在寒冷冬夜倾酒自酌,抒发了天涯沦落之感;(1分)

②下片以官梅自喻,表达虽被贬异乡、身有羁绊,但不失梅的孤傲高洁;(1分)

③结尾处既有词人对自已被贬官后,友人疏远,人情淡薄的感叹,也有知己虽念旧,但关山重重,路途遥远,难相安慰的无奈。(2分)

篇6:踏莎行初春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

踏莎行初春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

徐灿①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注】①徐灿:明末清初女词人。②金衣:指黄莺。

(1)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说明。(4分)

(2)下片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两句,含蓄隐曲,历来为人称颂。请对此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

⑴(4分)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2分)独居闺阁的作者以芳草才吐新芽、梨花刚刚开放、柳絮漫天飞舞、树上黄莺鸣啭等初春美景,反衬了自己如柳絮般飘零、沦落之感和伤感落寞之情。(2分)

⑵(4分)第一句写碧空层层叠叠的云朵覆盖的仍然是故国的河山,言外之意是山河依旧,却已改朝换代,委婉地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之情;(2分)第二句请求月光不要再照耀那故国河山的深处,言外之意是这样更能勾起我心中的亡国之痛,委婉地表现了故国沦亡后内心的悲怆之情。(2分)

阅读练习二:

1.词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有何作用?(5分)

【答案】词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芳草才吐新芽、梨花刚刚开放、柳絮漫天飞舞的初春美景,(2分)以乐景衬哀情,(1分)反衬了自己如柳絮般飘零、沦落之感和伤感落寞之情。(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依据上片所写景象,芳草梨花柳絮晶帘金衣樱桃树等体现的是初春美景,景物描写一般是来烘托人物心情的。但是天涯絮为谁垂等词,写出了诗人飘零、落寞、感伤之情。所以上片采用了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2.此末尾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词的末尾第一句写碧空层层叠叠的云朵覆盖的仍然是故国的河山,言外之意是山河依旧,却已改朝换代,委婉地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之情;(3分)第二句请求月光不要再照耀那故国河山的深处,言外之意是这样更能勾起我心中的亡国之痛,委婉地表现了故国沦亡后内心的悲怆之情。(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及情感。在分析语言特点时可抓住碧云旧河山月痕深深处等词进行分析,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在分析情感时可抓住犹休来体会词人对故国的怀念和伤感之情。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莎,音suō。

春魂已作天涯絮:春天的精灵已化作柳絮飘向天涯。春魂,春之精灵。

晶帘:水晶垂帘。

金衣:指黄莺。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故国不知消失在何处,任凭小舟漂流,不知将飘向何处。故国,指明朝。

碧云犹叠旧山河:美丽的碧云,覆盖的仍是原先的河山。表示山河依旧,却已改朝换代。

月痕:月影,月光。

赏析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八字写初春景象,神貌毕至。这是春愁还远未滋生的时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骚人墨客准备好了无数瑰丽的辞藻来讴歌美丽的春日,可徐灿笔下却是一片萧瑟伤情。春魂已作天涯絮,春魂写其悲凉,天涯絮则隐隐逗出山河破碎风飘絮之感,其实乃是心造的幻境。惟有此幻境,晶帘宛转为谁垂之疑惑、金衣(即黄莺作者按)飞上樱桃树之跌宕就别有意味,预示着在词人的心中,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初春。

故国沦亡,身世浮沉,作者和她的丈夫应该选择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之路,可是那一叶扁舟又在哪里。赵宋遗民张炎曾写道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甘州》)的凄恻词句,而徐灿面对的仍然是那一轮夕阳,天上碧云,层层叠叠,依稀做出旧日山河的模样,那无情的月亮不要照到山河深处,免得清晰的呈现出残山剩水,令人痛伤!这就是徐灿笔下的初春。

词的上片景中寓情,下片情中带景,章法井然,笔致蕴藉,传达出沉郁悲凉的时代感觉,因而获得高度评价。如谭献《箧中词》云:兴亡之感,相国愧之,带入陈之遴,所评极精审;又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其末二句云:既超逸,又和雅,笔意在五代北宋之间,亦得个中三昧。

相关专题 初冬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