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与大课间体育的结合论文

永野芽郁永隔一条河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永野芽郁永隔一条河”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阳光体育与大课间体育的结合论文(共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阳光体育与大课间体育的结合论文

阳光体育与大课间体育的结合论文

1学生参与该行动的心理倾向评价

目前,在我国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想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学目标和教学价值的有效实现,就必须对学生的运动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当前我国各级院校在校生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态度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对此活动都持欢迎的态度,在大部分的院校中都可以看到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的热烈展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获得了更多的体育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山羊、跨栏、平梯、轮滑和跳箱等体育活动,认识了更多的体育运动器材;通过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和乒乓球等运动,了解到更多在体育运动中的常用规则。第二,学生可以通过每天的体育活动锻炼提高体育运动能力,学会更多的体育活动技巧,提高学生进行各项体育运动的速度和平衡力,增加其体育运动的支撑和判断等能力。第三,学校通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谦让、友爱、团结和相互关心的美好道德品质。第四,学校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和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能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懂得体育活动和规则的体育活动骨干,可以让体育专业的学生体会到为学生服务的快乐,提高其组织能力。

2教育界专家、体育骨干教师对于该活动的评价

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以吉尼斯世界纪录为设置体育活动内容的参考依据,每个学校都依据各自的学校特点创编了体育活动的.内容,但是该活动是否符合在校学生的运动特点,则是“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与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为了满足这一研究主题,就需要学校从科学性、层次性、趣味性、普及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研究。随着我国各级各地区学校各类型运动会的陆续举办,以及在运动会开幕式中,学生节目的表演,各学校分别向其地区的专家学者和骨干体育教师展现了“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与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的行动成果,并受到了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3学生和家长对该活动成果的评价

通过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可以看出,家长对学校开展的此类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的认知度很高,对此活动的支持率为93%,对“此类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这一观点的认同率为百分之96.4%。通过参与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掌握至少一项的体育锻炼方式,并且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可以通过该活动完成自我组织体育类游戏和竞赛的体育运动目标,并且在学校中有89.6%的学生可以比较熟练地使用各类体育器械。

4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与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的作用

4.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改进体育教学发展方向

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与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的展开是面向全体在校生的,它的发展是通过尊重在校生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各级学校的教育规律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的,它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充分满足学生在校期间身心发展的需要,并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学生喜爱体育,但是却不爱上体育课”的现状。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符合我国素质教育中对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要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体育的娱乐性,让健身体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学校的体育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4.2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

《体育课程标准》中重点提倡学校要不断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当前开展和落实的“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与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中,选择了在校生十分喜爱、安全使用性高,且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的新型的体育项目,将其作为了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此种做法,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养成热爱和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得《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四项体育教学理念得以实现,为实现《体育课程标准》中的体育精神,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尝试。同时,在大课间体育运动中体现出的体育活动行动的趣味性、娱乐性、简便性、普及性和健身性等其他体育运动特点,完全符合当前在校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我国当前施行的素质教育理念中对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要求,使得“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得以实现。

5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标明,在校生、专家学者、骨干体育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对“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与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的开展和落实给予了高度肯定的评价,尤其是在校生,对于此体育活动行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同时,开展和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与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动对实现《体育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精神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崔日波 单位:山东青岛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

篇2:学校大课间体育工作汇报

1、深刻认识活动意义

多年来,省庄二中秉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原则,一贯重视立足自身实际,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文体活动。上级号召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以来,省庄二中干部师生深刻认识此项活动的意义,除了一般所说的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品质心理品质等效用外,更将其提升到培植团队意识、强化凝聚力、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高度。大家还认识到,大课间活动不是简单的跑跑跳跳,也并非只是课堂学习间隙的散散心、换换脑,它具有独特的价值,是常规的体育课和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大课间参与人员多,活动场面大,这个开放式、扩大化了的“大课堂”会带给师生诸多别样的全新的体验,这些“体验”里面无疑蕴含了足够丰富多样的教育元素。可谓无形之中,潜移默化;不经意间,寓教于乐。

2、逐步完善活动内容

省庄二中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分两段,一上来是全员参与的两千米跑,是“必选”科目。接着是各自依兴趣分头进行的社团活动,属“自选”性质。二中的大课间活动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渐趋完善的过程。一开始基本上侧重于单一的跑步,后来才增添了其它多种形式的健身娱乐项目。这些后续项目列入活动方案也非一步到位,先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这最“现成”的三球,后又挖掘了具有悠久民间传统根基的跳绳和踢毽子。再后来,又眼睛向内,发挥本校师生中“能人”的一技之长,由经专业训练的资深太极拳爱好者学校杨学斌书记亲任教练,拉起一支太极拳社团;由学生中练过武术且功底扎实堪为师范者,带领部分同学习武练功,组成武术社团。本学期,学校又按计划建成沙滩排球场两处并正式启用,一个新的沙滩排球社团应运而生,随即加入大课间活动的行列。至此,大课间体育活动社团增至八个,这既是师生们积极参与社团建设的成果,同时又为自己的体育生活提供了尽可能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3、严密组织活动实施

二中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充足,40分钟,是名副其实的一节课。这节课的主持人,在学校有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负总责,政教处协助体育组当天值班的体育老师进行组织,各级部主任、班主任随队现场调控,各社团均有团长、组长履行职责,有固定的辅导教师全程指导、管理和服务。另外,团委学生会每天都有值日检查人员,活动一结束,带队教师和负责监督检查的学生干部,立即进行总结反馈,肯定优点,指出问题,以利再接再厉。第一阶段,跑步,对路线、队形、步伐、各班所喊口号等,都有精细化的标准和要求。第二阶段,社团活动,各社团所在的方位、活动区域、每个成员的占位、活动程序等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如此以来,整个活动,自始至终,从头到尾,每个环节,每个时段,每个成员都力求做到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4、精益求精强化训练

为尽快提升二中大课间活动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学校领导多次召开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专题会议,完善活动方案,修订活动计划,商讨具体工作措施。学校尤其注重认真吸纳广大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班主任的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了活动标准的稳步提升。最近一两周,区大课间活动现场会在即,学校显著加大了工作力度,根据训练进度的实际需要,连续多天于第八节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大课间活动集训。李校长亲任现场总指挥,关键时刻直接调兵遣将,特别针对某些薄弱环节,进行动作分解后,反复演练,强化矫正,显著提高了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

5、振奋精神鼓舞士气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形式,是师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的一条途径,同时也是塑造团队精神,凝心聚气,展现师生积极向上风貌,养育健全个性,释放生命活力的'平台。二中在大课间训练的过程中,始终珍视和着力挖掘这些更为核心的教育价值。比如,极力强调跑步步伐的整齐划一、口号的响亮有气势;(工作汇报 )强调参与竞赛活动,就要在严守规则的前提下,倾尽己之所能与合作伙伴同心协力,忘我投入;强调“玩”,就绝不光做旁观者,就要使出浑身的劲来,不尽情尽兴不罢休……于是,一个朝气蓬勃如万马奔腾般的场景就应运而生了。不难想见,一个带着这样的状态、这样的精神面貌迎接每一天的人,他可能会有的生活品质和他的生命质量。

6、师生无间其乐融融

二中的大课间活动,有个公认的看点:教师们一个不落全参与,该跑则跑,该玩则玩。且师生无间,或曰打成一片。其意义绝不止于老生常谈的“给学生做出样子”、“带头作用”等,这一做法还基于二中教师们内心一种开明开放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人们常说,新的教育要求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光说不行,更要做。课上要做,课下也要做。二中的课堂改革主张老师们走下讲台,这和大课间活动中老师们下到学生中间是一个道理,异曲同工。老师主动向学生靠拢,师生距离贴近了,师生心心相印了,师生融合了,这本身是一项教育的成果,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在二中大课间活动中,老师们既是组织者,又无一不是参加者,甚至是学生的玩伴。那种师生相互间的亲近、坦然与默契,堪称二中大课间活动中最美妙最意味深长的的一景。

7、持之以恒成效明显

出于对大课间活动重要性和体育锻炼规律的深刻认识,省庄二中极其重视此项活动的持久性,努力促进师生养成牢固的体育运动意识和长年不辍的体育锻炼习惯,乃至最终升华固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除了确保一年四季在校期间的活动质量外,学校还引导和鼓励师生们在周末和假期也不忘体育锻炼,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大家加强自我管理,也就是变“要我锻炼、要我健康、要我快乐”为“我要锻炼、我要健康、我要快乐”。几年的时间下来,二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成效明显。全校师生的心气和精神状态一年好于一年,大大优化了整体的工作氛围,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不断创新注入了动力。另外,仅从参加各级运动会的比赛成绩这一个侧面来看,二中学生这几年的表现也是十分优异的。仅今年一年,在区田径运动会上,我校选手就拿了铁饼、跳远和接力的三个单项第一。我校跳远运动员张晓童同学,今年成功地进军市运动会并一举夺得第四名的成绩,成为二中有史以来打入市运动会第一人。这些成绩的取得,无疑是建立在包括大课间活动在内的学校整体的体育工作基础上的。

-12-2

篇3:中小学阳光大课间体育超市的创意与实践

中小学阳光大课间体育超市的创意与实践

当前中小学大课间的现状真可谓冰火两重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应付检查:某些目光短视、急功近利的校长,素质教育口头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却是扎扎实实。语数外、理化生等应试学科地位非同一般——课时到位、师资配置到位、资金投入到位、课程资源开发到位、激励、评价到位。而作为小三门之一体育课竟沦落为“鸡肋”下场——体育教师缺乏、体育课经常被挤占、挪用,体育器材常年不添置、更新,体育加试靠突击,考什么,练什么,体育课畸形开设。在这种特殊背景下,要求这些学校“每天要抽出一小时的时间让全体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谈何容易!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学校搞形势、走过场、得过且过。检查一来,课程表变变,做给领导看看,检查已过,“涛声依旧”。

普及课间操:“上情下达、完成任务型”的校长,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的时间有保证。但活动形式要么单调,要么不科学。比如大课间不分年级年年、月月、天天做广播体操,时间一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做操成了比划、应付。单调、枯燥、乏味、受罪成了大课间的代名词。这样学生被逼参与,参与的主动性、锻炼的效果就大大折扣。

自主开发适合大课间的个性化的校本体育课程:善于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智慧校长,在学校普及课间操活动后期,已经发现这样安排的诸多弊端,就顺应学生的呼声,率先改革,自主开发适合校情的、孩子喜欢的、个性化的韵律操、踢踏舞等。比如有的在广播操、韵律操、交谊舞基础上融进古诗词、国学经典、英语对话、成语接龙等学科内容,使其演变为大课间行为艺术;有的开设武术、太极、柔道、瑜伽等强身、健体的内容,还有的把舞龙、竹竿舞、板凳舞、划旱船等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内容也嫁接到大课间之中,让大课间重新焕发出了生机,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不过,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单一活动、重复演练仍然让部分学生不耐烦了。自主开发的校本体育课程也就失去了始初的光环。

超市购物带来灵感。如何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大课间、喜欢大课间?如何让学生在大课间玩的开心、玩的快乐呢?如何达到大课间“我选择、我运动、我阳光、我健康”的理想状态呢?如何让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终生健身的运动项目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笔者,但一次意外的超市购物给我带来了灵感和启迪:如果把大课间策划成“像进超市购物一样、学生全凭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不就让大课间“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吗?上述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创意体育超市:抓住生活中超市购物和体育活动时人们的心里感受的类似点,建立体育超市的构想油然而生。所谓体育超市,就是把学生喜好的各类体育活动器材,摆放在学校各个部位。在活动时间,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喜好任意进行选择。

【体育超市创意的实践运行】

建立体育超市的目标:我的课间我做主——我喜欢,我选择;我选择,我投入;我投入,我健康;我健康,我阳光。

核心理念: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供什么。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选择;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振奋一整天,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服务宗旨:“一切为了孩子健康,为了一切孩子健康,为了孩子健康一切”,搭建多元平台,提供多元服务。

体育超市运作核心环节:

一是体育超市活动项目选择:学校要根据在校生的年龄、性别、级段、身高、健康状况、兴趣喜好及学校场地、资金、师资情况,统筹考虑后,提供活动备选项目,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取舍、修订、补充,最后制定出体育超市活动一览表。需要说明的是,活动项目要随着季节、学生喜好不断动态调整;要引入一些比如溜溜球、滑板、滑冰、踢踏舞等当前时尚流行的项目;同时也要对传统体育项目如斗拐、老鹰捉小鸡、推铁环、玩陀螺、跳方格、下地棋(石子棋)、站梅花桩、汤秋千等进行适当开发、推广。

二是活动器材的购置:让学生根据体育超市活动一览表所提供的项目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1——2个项目,学校汇总后,再购置相应的充足器材。购置体育器材的经费实现效益最大化——购买的,正是孩子喜欢的,也是项目急需的。需要说明的是,像铁环、陀螺、沙包等尽量让学生在活动课中自己制作;像跳绳、橡皮筋等让学生自带;像梅花桩、秋千、竹竿舞用的竹竿等让体育教师自己开发。

三是活动场地的命名、划分:每个区域可根据活动性质不同分别命名,既可以用名人命名,也可以根据活动的特点、内涵等命名。如,篮球场可以命名为“姚明区”、乒乓球场地可以命名为“国球区”或“亚萍区”;跳绳的区域可以命名为“绳采飞扬区;学生活动场地要依据活动特点及学校的'实际进行划分,尽量做到互不干扰、互不影响。

四是学生活动项目的选择:大项采取引导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方法——低年级以引导为主、选择为辅;高年级以自主选择为主,引导为辅;学生活动小项的选择实行志愿制——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及调剂志愿;优先考虑第一志愿,尽量满足第二志愿,特殊情况要服从调剂。

五是体育超市的监管:上下午的大课间要升格为学校的公共课;校长是大课间的首席教师,全体教师为大课间协助教师;体育组教师组成活动技术顾问团和监督、考评小分队。学校要依据本校教师的兴趣、特长、爱好统一安排其负责的区域与项目。监管教师的主要职责有:监管教师是本区域学生活动安全的直接责任人;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要对学生活动的质量进行监管和技术指导;大课间前要把活动器材提前摆放到位;大课间结束后要负责学生活动器材回收、整理和保存,尽量避免学生因排队借阅、归还等无效活动时间,确保30分钟的有效活动时间。

六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技艺水平,同时也为孩子们活动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撑,学校要设有体育俱乐部。俱乐部所有的管理、运作等都有学生自己负责。这一是为了锻造学生的身体素质,二是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体育俱乐部追求的公平、公正风气,三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当体育比赛或活动的主角是学生的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每一次比赛都跟成人组织的不一样,新颖、公正、有趣。

七是要建立大课间所推出的所有活动的校园吉尼斯纪录。要在醒目位置及时公示学校吉尼斯纪录获得者和相关的数据指标;要定期举办校园吉尼斯纪录挑战赛;要对打破吉尼斯纪录的同学给予适当奖励。

【阳光大课间体育超市实施后预设的效果】

体育超市真正实施后,笔者坚信孩子们的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耐力等身素质指标必将发生可喜的变化。同时体育超市的建立,必将实现“让大课间学生的活动由被逼锻炼变为主动参与,即由“让我活动”变为“我要活动”,玩和运动融为一体——玩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玩;体育超市的建立,也将实现“让原来整齐划一的、单调乏味的大课间变成丰富多彩的、充满无穷变幻魅力的开心大课堂,大课间将成为全体教师的公共课,其他科任老师变成体育老师的助教;体育超市的建立,为学生现在选择的喜欢运动项目演变为他终生健身的项目提供了可能,促使学生运动、锻炼理念的转变——从体育运动到终生健身;除此以外,体育超市的建立,还将产生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是师生,课间是活动的搭档、伙伴,加深相互之间在性格智能、学习方式等角度的体验、认识,增加在课堂活动中的默契程度,为高效课堂的推进起到正强化的作用。总之,体育超市的创意和实践,为大课间活动的多元选择、教育目标的多元达成将提供有效平台和抓手,让“我的课间我做主——我喜欢,我选择;我选择,我投入;我投入,我健康;我健康,我阳光”理想状态成为可能。

笔者提供的体育超市的创意和实践,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斟酌、研究。如从哪些角度建立学生运动档案?如何准确测量、详细记录运动数据?同时怎样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提供一份科学的研究报告,为学校引导孩子选择运动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又比如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主动选择与学校正确引领的作用呢?运作过程中还需要哪些相应的配套措施?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怎样划分?还比如学生选择的运动项目活动量在什么范围内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不对学生造成伤害?也就是说运动量在什么范围内是最适宜的?学校提供的运动项目对学生的生理、心理、身体发育等有什么影响?这些关键问题还有待于生理学、心理学、医学、运动学等学科专家、职能部门来论证、研究。

在学校搭建的体育超市这个平台下,实现“让学生愿与参加运动并且科学运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行,我们正在路上。

篇4:阳光体育阳光教学论文

阳光体育阳光教学论文

文章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全国实施推动中小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在课堂上让老师有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更大的兴趣,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关键词:阳光体育 教学 方法 作用

近年来,阳光体育运动在东莞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阳光体育给学生带来了健康的体魄和活泼的性格,让学生对体育有了更多深刻的体会和浓厚的兴趣。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此掀起了学生体育锻炼热潮。

一、体育多元化,让家长重视体育,更多的孩子参与体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开始由结果转向过程、从单一教学成绩转向全面素质的提高,除了学习成绩,对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学有所长、富有个性的渴望同样强烈。在学科教学和体育锻炼双管齐下的思路下,东莞市及时调整小学、初中的教育培养目标,变“单一目标”为“多元目标”,即学科成绩要达标、智能五项勤拓展,学生人人有特长。渐渐地,小学生也加入这股热潮当中。

二、阳光体育,阳光教学的方法

2.1 运用教学常规组织体育阳光教学。

要想运用教学常规组织体育课堂教学,首先需要建立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建立课堂教学常规,是组织教学的手段,也是学生遵守教学秩序的行为依据。例如上课之前,学生要把各种体育学习用品摆放在指定的位置,并穿戴好体育课堂的衣饰,开始上课,学生迅速排好队列,看到教师进入体育场地,马上进行师生互相问好;上课时有疑问,学生应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再发言;学生不得独自离开队伍的位置,更不准说笑打闹:上课要认真听讲,学会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看着老师、看着示范、看着体育器具;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有次序地进行交流,再由汇报员进行报告等。这些体育课堂教学常规能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以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儿童时期既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期,所以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建立课堂常规等手段,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2.2 运用注意规律组织体育阳光教学。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具有选择、调节、保持、监督等功能。根据有无目标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称无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度地要求学生用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技能,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进行学习,则不利于学生克服困难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2.3 运用语言艺术组织体育阳光教学。

语言是人们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但在教学中,教师的话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传授系统的体育知识。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熟悉体育语言,体育语言是描述和表达体育技巧、身体健康的特殊语言,表述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是十分重要的。体育学科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特有的专用术语、概念范畴。小学体育教师应得心应手的掌握和应用这些术语进行课堂教学。小学体育教师还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系统性、启发性和教育性。另外,更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示范性。

2.4 运用各种活动组织体育阳光教学。

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愿望、念头、理想等。学习动机是直接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一种自我需要的体现。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也表现为学习的欲望、意向和目的。就课堂教学而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要依赖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来实现的。组织游戏活动、实践操作等活动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英国教育家米桌德.斯蒂史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儿童开发智商的第一位有效的方法。”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把恰当的游戏活动引入体育教学之中,把趣味性、知识性融于一体,学生是乐于接受和理解,同时还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如在课的基本部分,安排“迎面接力”、“鲤鱼跳龙门”、“支援前线”等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练习兴趣,把单调枯躁的练习动作变得生动活泼。同时又发展了学生奔跑、跳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学生在欢乐的笑声中完成了大运动量的活动。总之,游戏活动的形式有很多,游戏活动的种类大致分为导人性教学游戏、求解探索性教学游戏和巩固应用性教学游戏。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教学游戏,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

2.5 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体育阳光教学。

多媒体技术以它先进的表现方式,独有的显现特点,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为学生呈现体育技能的形成过程,并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加体育教学密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能给课堂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对比较高难度的体育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的兴趣因素,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形具备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乐学”的情感,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如投掷的“挥臂过肩”动作,单靠教师的讲解、示范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就运用课件出示分解动作的画面。当学生看到这样一副副形象逼真的动作图画时,都很快乐的掌握了要领,并哈哈大笑起来,在这开心的笑声中。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阳光体育,阳光教学的作用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8月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更加促进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推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保证我们小学的阳光体育教学,我们学校特别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1、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天的课间操、眼保健操。

2、按课表正常开展常规体育课,落实广播体操及校园舞的教学工作。

3、按课表坚持开展落实体育活动课,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5、体育项目的训练和大课间活动:每周一、三、五足球、篮球专项训练1小时,二、四全校大课间活动各30分钟。

6、每年定期举行学校秋季运动会,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7、每年定期举行各种班级对抗赛(篮球赛、棋类、足球、乒乓球等)。在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如在篮、排球教学中,将篮圈的高度适当降低些,篮球变小些,那么学生就能像美国“NBA”明星那样能扣篮;同样,将排球网的高度适当降低些,学生扣球、拦网效果会更好,战术更丰富。学生既能体验到先进技术带来的乐趣,又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篮、排球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在田径项目考核中,选用技评与运动成绩结合的标准,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重视先进、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只顾追求运动成绩,而忽视技术动作的学习,阳光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运起来,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不会感觉上课枯燥无味,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阳光体育,阳光教学’任重而道远

3.1 “要把‘阳光体育’的‘阳光’效应延续下去,仅仅实现全员性和全面性显然不够,还要实现‘阳光体育’的校本化、辐射性,进而构建区域性长效机制”。 有一位学生家长这样说“以前每天在家就是打牌,有时打得连烧饭的时间都没有。现在孩子一回家便要陪着她一起锻炼,练得好了还会得到孩子的鼓励!”陈女士的儿子正在读四年级,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后,她不仅要了解体质测试内容、要求,帮助孩子制订训练计划;还要陪同、督促子女参加体育项目练习。由于丈夫常年在外地创业,赋闲在家的陈女士平时跟儿子的交流很少,“阳光体育”推向家庭后,儿子和她的话也多了起来。

3.1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同期对10万名学生和5000名体育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学生健康存在问题――为何66%的学生锻炼不足。为了全面、客观地分析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原因,在20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同期对参加调研的10万多名学生以及调研学校的5000多名体育教师进行了有关体育锻炼、学习负担、睡眠等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其中,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这成为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直接原因。为什么如此高比例的学生体育锻炼不足?有关人士就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多半学生怕苦又怕累,学校、家庭对孩子的呵护往往多于对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致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怕苦怕累思想较为普遍。调查显示,57.5%的学生是因为“怕累”、24.0%的学生是因为“怕受伤”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另外,有68.9%的体育教师也认为“怕累”是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比如,长跑本是一项既能增强心肺功能,又能锻炼意志品质的体育项目,但是调查显示只有34.1%的学生“愿意参加长跑锻炼”,且“愿意”的比例随年级增加而降低,中学阶段只有20%的人“愿意”。而明确表示“不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达23.2%。在“不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原因”中,认为“太累”的高达78.4%。从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因素,因此,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四、为了孩子的未来和希望,阳光体育运动将坚持到底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下一代的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也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解决学生体质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发挥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的积极性,自觉投身“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坚持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依靠“阳光体育”纠正青少年形体不良和遏制健康水平的下滑。为了孩子的未来让阳光体育,阳光教学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会,给孩子一个健康和充满活力的未来吧!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学》叶澜裴娣娜等著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5)

2.《课堂教学的组织如何从表面热闹走向科学有序》 李晓、夏峰《中国学校体育》(2007.1)《深入学习、积极贯彻全国体育人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

3.李小伟《中国学校体育》(2007.5)《积极投身到阳光体育中去》

4.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2)

篇5:体育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论文

体育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论文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连体育课也出现“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把教学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吸引学生,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首先,我们来看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爱玩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正处于身长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使小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有张有弛,边玩边学,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做到潜移默化。

其次,体育教育教学目的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学与游戏的结合。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这一目的。“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游戏,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做游戏,大家一起做游戏,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在发展其个性的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呢?

1、集分结合。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示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教授“跑”这一内容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接力比赛,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到跑的要素,锻炼了身体,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把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目的。

2、课间穿插。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命题发挥。就是在教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由教师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活动项目,自己组织体育游戏活动。例如,为了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发展奔跑躲闪能力,让学生自己设计组织游戏,如“三个字”等游戏。

4、内外联系。就是把课内体育教学与课外学生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规范要求进行,实现课外“玩”为课内“教”服务。也可以将一些学生课外的游戏编排进课堂,学生轻车熟路,很快能投入游戏,也更能达到教学锻炼的目的。

5、情景再现。就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再现,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共同完成任务,以到达激发学生兴趣,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学与游戏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继续坚持运用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

篇6: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探讨论文

摘要:采茶戏自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江南地区和岭南部分省份重要的汉族戏曲之一,当前以赣南采茶戏最为突出。赣南采茶戏作为一种客家民俗文化形式,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那么,从表演形式讲,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拥有一定共同点,如何将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笔者从赣南采茶戏出发,分析其“三绝“、“矮子”、“单袖筒”和“扇子花”的艺术特征,并如何将采茶戏完美融合到体育舞蹈教学作深入浅出的探讨,仅作参考。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体育舞蹈;艺术特征;实践教学

采茶戏自20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江南地区和岭南部分省份重要的汉族戏曲之一。采茶戏源自于清代中晚期,至今形式多样,且各地区特色分明。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特色的采茶戏,有文献专门记载其最早发迹于赣南九龙山产茶区。其表演艺术多与赣南一带客家人的生活习俗有关,反映的是当地客家人的精神追求。赣南采茶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江西客家人的劳作息息相关,由“采茶歌”结合民间舞蹈形成“采茶灯”,然后继续融合各种唱腔元素形成如今的采茶戏。而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现代体育项目之一。体育舞蹈是一种以男女为伴的步行式竞赛项目,主要分为摩登舞项群和拉丁舞项群两种,具体又可细分为华尔兹、探戈、伦巴和斗牛舞等。不同类别的体育舞蹈风格自成一派,按不同舞种可自行编排成套动作。

1赣南采茶戏的特征

1.1矮子步———源自生活

矮子步是赣南采茶戏表演表现生与丑的一种技法,分为高桩、中桩和矮桩三种。矮子步表演的基本技巧是自始至终以双腿屈膝、抬头并直腰的形态展示,表演步法则分为矮步、高步、矮步交叉步、摇蹉步、惊口、滑步和铲步等。另外,矮子步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以河东与河西为区别的流派之分,两种表演流派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男子在矮子步表演方面要较之于女子更低,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表现男女舞台形象地位高低,女性形象要高于男性形象。矮子步表演因表演者展现一种滑稽的体态和浮夸的步伐,喜剧成分和娱乐性质极为明显,这也是对采茶戏注入鲜活魅力的一种做法,地域特色极为浓厚,也反映赣南客家人日常生活方式较为风趣。总结采茶戏矮子步的表演要诀为:“老虎头,鲤鱼腰,双手峨眉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另外,采茶戏表演丑角以矮桩形式展示最为常见,其表演要诀为:“蛤蟆腿、狗牯尾、三节腰、筲箕背,画眉跳架、贼手侧脚侧背,紧走紧跪,矮步相随。”总之,采茶戏矮子步的表演技法与客家人日常生活习惯和作息方式息息相关,可谓来源于生活。矮子步的表演要求头要神、手要柔、腰要韵、步要轻,如此才能保证采茶戏的艺术美感。

1.2扇子花———变化多样

扇子花也是赣南采茶戏表演的一种基本技法,要求表演动作要变化多样,扇法须讲究,且模拟的形态与诸多民族舞蹈的原理一致。扇子花要求指法独具特色,且拥有多种指法,并有“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的讲究。扇子花表演者须由右手执扇,并分为“单扇花”和“双扇花”两种。男女皆可表演“单扇花”,“双扇花”则主要以女性表演者居多。采茶戏扇子花表演主要包括三击扇风车扇、抛甩扇、平端扇、摇摆扇、风流扇和瞄路扇等多种形式,表演者按照不同情景演绎不同形式的扇花,即兴表演成分十足。先辈总结扇子花表演的要诀为:“扇花变化在于手,力在手腕见于烽,左甩袖筒右摇扇,十指牵着两臂走。”

1.3单袖筒———独具特色

通常,传统采茶戏在其表演过程中,袖子的出现是成双成对的。赣南采茶戏则不同,采用单袖筒表演形式是独有特色。赣南采茶戏中单袖筒是生与丑的技巧形式,通过甩、扬、抓、遮、绕、抛、挥、摆、飘、圈、拖、缠和摇等刷袖筒动作表现不同艺术含义。同时,以刷袖筒劲道大小又可分为抓袖、背袖、搭袖、绕膝袖、绕肩袖和抖袖等形式。应用单袖筒并未有硬性规定,很多情况下仍需配合右手耍扇子的方式来丰富表演内容。有关耍单袖筒的技术要点先辈有过总结:“摆动象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可见,赣南采茶戏以单袖筒表演可充分体现其生动艺术和形象艺术特色,不管何种角色,赣南采茶戏的表演技术要点相对统一。

篇7: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探讨论文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当地客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历史渊源久远,艺术表演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厚,且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广受当地民众喜爱。赣南采茶戏在当今社会仍然存有广泛的生存空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及国家文化部门对赣南采茶戏十分关注和重视,曾多次派表演艺术团代表进京演出,很多表演剧目已被翻拍为现代影视作品且公映于市,影响颇好。年,经国务院批准采茶戏正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西省教委正式启动“赣南采茶戏走进校园、走进生活”的专项活动,将采茶戏艺术与国人素质教育相结合,将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相结合初见愿望。当下,体育舞蹈教学以“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模式为主流思路,而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可以此作为切入点,探求采茶戏文化精髓的同时,又能增进体育舞蹈水平。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的实践与作用阐述如下。

2.1认识采茶戏、欣赏采茶戏和提高体育舞蹈领悟能力

赣南采茶戏发展至今拥有超过3的历程,它以赣南地区九龙茶灯作为文化基础,广泛汲取当地民间艺术精华而形成。赣南采茶戏又称“灯子戏”,是江西客家文化的杰出代表,被现代戏曲家田汉盛赞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赣南采茶戏的主要文化特征有:以茶腔或灯腔为主的曲牌体唱腔表演形式,并兼顾路腔、杂调,我们可将其称之为“三腔一调”;以民间乐器作为伴奏,涉及二胡、唢呐、铜锣、大鼓、铜钹和笛子等等;以喜剧为主;以基层民众生活作为取材对象,反映的是基础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和生产工作,表演动作以模仿动物居多,歌舞戏相互结合。上文提到,采茶戏有三种基本技法,号称“三绝”,即矮子步、单水袖和扇子花。采茶戏是赣南地区表现客家方言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表达多体现活泼风趣的风格,并融合地方其他民族戏曲、歌舞、说唱和灯彩等内容,生活气息浓郁。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须将采茶戏的艺术特性充分融入到体育舞蹈之中,要提振教学对象的兴趣“热点”。我们知道,赣南采茶戏为何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吸引学生兴趣的东西应该是家乡的乡土曲调。采茶戏清醒婉转且不失俏皮,表演过程节奏欢快诙谐,整个体育舞蹈教学可将采茶戏的基本理论、精彩表演唱段完美融合至形体表演室内,如“虾蟆跳”、“鸭子步”等模仿动物动作的表演动作手把手地交给学生,激发每一位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学习热情,并能从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认识采茶戏、欣赏采茶戏和提高体育舞蹈领悟能力。

2.2针对赣南采茶戏的代表作品编制体育舞蹈动作的教案,并能将此做法推广至体育舞蹈教学之中

体育舞蹈教学中要让学生对采茶戏的文化和历史感兴趣,针对赣南采茶戏的代表作品编制体育舞蹈动作的教案。当我们虚心向采茶戏演员请教学习时,可以尝试将采茶戏的表演动作融入到体育舞蹈之中,如圆手摘茶、扇子花、伞花、鸭子步、矮子步等都可作为素材。编排一套涉及采茶戏表演动作的体育舞蹈,强加练习,熟悉采茶戏表演的艺术特征,掌握采茶戏表演的基本动作,让采茶戏真正与体育舞蹈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学习采茶戏的热情不断高涨起来。

2.3发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创造性地将采茶戏文化融入到体育舞蹈教学

,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以一幕《采茶神韵》正式拉下帷幕。被选派表演《采茶神韵》的团队正是一只体育舞蹈团队,该团队将采茶戏表演动作融入体育舞蹈形成此部作品,其表演受到了世界客属乡亲和领导人的广泛赞誉。同时,编演《山花花开》曲目也获得全国校园文化汇演的金牌奖项、编演《采茶姑娘》、《擂茶香》等在20各大电视台参与演出。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相结合同样是一种将采茶戏曲文化融入到全民健康活动的一种手段,编排《采茶健康操》让广大民众可以了解采茶戏的同时又能锻炼身体。采茶戏文化也能与德育教学相结合,可为采茶曲调填词,集合全体学生咏唱。采茶戏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对采茶戏文化的传承有利好。要求专业的`采茶戏表演艺术团在社会公园、社区广场做专场演出,老年人也可组成相应的“老年采茶舞蹈队”,组织有关采茶戏文化的体育舞蹈竞赛活动,广泛激发民众学习采茶戏、学习体育舞蹈的积极性,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储备基础人才。

3结束语

本文探讨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的结合。首先,阐述赣南采茶戏的特征,让我们能够知道“三绝”和基础客家人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它是赣南客家人日常生活的艺术抽象,它来源于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也是客家人长期生存与山林中的严峻的生态环境中的文化产物;然后,重点讨论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的实践,为培育民族对赣南采茶戏阐述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将采茶戏文化融入到体育舞蹈教学活动中,其目的有二:其一,良好传承与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土戏曲与体育舞蹈教学相结合,让乡土戏曲与学校德育建设相结合,提升我国民众的综合素质,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文化,为广大民众、为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黄文华.浅谈赣南采茶舞中的“矮子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65-67.

[2]刘斌.奇绝的采茶舞幽幽的客家情――析赣南采茶舞的风格特征[J].艺术评论,(1):62-62..

[3]赖丹.赣南客家舞蹈艺术中“三绝”的审美意韵[J].江西社会科学,(11):9-10.

[4]温雅丽.赣南采茶舞蹈中“三绝”的艺术特征[J].艺海,(12):190-192.

[5]钟俊昆.论赣南采茶戏的审美特质[D].海口:南方出版社,2014.

篇8:有趣的体育大课间作文600字

有趣的体育大课间作文600字

昨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十分有趣的体育大课间活动,那次活动我们全班人都玩的大汗淋淋!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马上做好,这节课可是我们宝贵的体育课啊!体育老师一进门就告诉我们后天的体育课和下节音乐课换一下,所以我们可以连续上两节体育课!听到这里,全班立刻欢呼起来,有的拼命敲桌子,有的站在椅子上摆着猴子的动作,还有许多同学趁机下位讲话,有趣的体育大课间作文。

“安静,排队!”我们都一蹦一跳的来到操场开始上我们的“80分钟体育活动”了! 我们本来以为还要做准备运动,谁知老师竟然开恩让我们进行8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许多同学立刻窃窃私语,还有许多同学大胆的摸摸老师的额头,问老师今天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老师笑了笑,我们全班一下子蹦到操场上自由活动,原本无人的操场上出现了我们全班蹦跳的影子——这整个1000米的操场属于我们班的啦! “我们玩捉迷藏吧!”陈心意蹦起来,“好啊,我要玩!我也要玩!”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加入了。“石头剪刀布!最后是锦小眚来捉,同学们都咽了咽唾沫——小眚可是“捉人高手啊!他长大还要当警察呢!他捂住眼睛的时候,同学们连忙向四处散开,争先恐后的找地方躲起来。“怎么办,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找地方,很多地方后面都挤满了同学。艺清,过来!还是雪芬好,她急忙带我跑上饭堂的阁楼里面,把门锁上,把窗打开一点缝隙来查看情况。我开始抓罗!抓到谁谁倒霉!小眚不怀好意的到处找,很快就找到绒莉、单森,水晶她们了!“哈哈,看看阁楼里边有没有人!糟糕,小眚发现我们的窗户开了!雪芬很聪明,想了个好好的办法!我们急忙拿出钥匙,以火箭的速度打开了仓库的门,飞了进去,小眚没有学校仓库的钥匙!(雪芬是学校学生会的,当然有钥匙拉!)我们紧紧掩映着铁门,那根筷子顶住了,露出一条小小的缝隙我和雪芬靠在上边,嘿,笨头笨脑的小眚在摸不着头的'翻着米袋呢。

看看仓库里有没有人!”糟糕,小眚今天是不是吃了钙片?怎么聪明?我和雪芬急忙坐在高凳子上。太失望了,没人!他趴在地上看着门底下的缝,看见没有脚,就到别处去找了。我和雪芬长长舒了口气。半个小时过去了,小眚都找出所有同学了,一数:雪芬和艺清还没找找呢!眚,我们在这呢!”我和雪芬急忙跑下楼,没办发,小眚输啦,哈哈! 然后我们举行了一次小小的比赛,把自己认为最擅长的体育项目表现出来,体育老师来当裁判。比赛开始了,先是1号罗彬,他想表演跳远。我们班好器材后,他举着棍子往上一蹦,哇,他能跳的很远。可是他的屁股落在地板上了,哎呦,我的屁股啊!”罗彬刚说完,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起来。接下来是2号何叶,她的飞箭似得速度跑了两圈跑到,哇,她得了个97分。终于到我6号了,我从袋子里拿出跳绳,疯狂的跳着。“1下、2下、3下。。。。。。32下。。。。。。50下!”我不行了,我急忙趴在地上了,累死我了,哈哈,我得了个98分。接下来的表演,让大家笑的大牙都掉了:嘉雨新扔沙包时扔到树上的鸟巢里了,摔碎了一个稻草鸟巢;夏晓跑步时把鞋子给掉出来了;箫岩射箭时把一只停在树上的鸟给射下来了。。。。。。

无情的下课铃打了,我们都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这次好玩的大课间活动。

篇9:茶文化及体育文化的结合论文

1.1茶文化和体育文化在古代的结合体现

茶文化在古代被当作文人雅士相互交流的一种生活方式,茶水以其强身健体、提神醒脑、疏通血管、养颜排毒等诸多功效而受到古代人们的极力推崇。《茶经》中记载长期饮用茶水可延缓衰老,因此茶就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日常生活中一日也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而古代的体育运动种类较少,最为有名的蹴鞠受到了宋朝很多达官贵族乃至皇帝的喜爱,并逐渐演变为军队中的一种娱乐项目。此时的茶坊已经遍布宋朝的各个角落,人们也逐渐养成习惯在观看蹴鞠运动时饮用茶水,甚至一度还存在输者向赢者敬茶水以示尊重的文化风俗,这充分证明了茶文化和体育文化在古代已有较好的融合经历。

1.2茶文化和体育文化在现代的结合体现

现代人因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在饮茶上与古代人有所不同,习惯于在饭后饮用以体现养生之道,并且在茶叶的选取上较为考究,对于产地和味道各有所好。而体育文化在现代已经成为了所有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与茶文化的结合较为生疏,比如在校园的体育运动中,年轻人多喜欢饮用矿泉水和碳酸饮料,对茶水的好处知之甚少。但随着茶文化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体育运动员逐渐认识到茶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愿意用茶水来代替饮料,这便是茶文化和体育文化在现代的结合实例。

篇10:茶文化及体育文化的结合论文

考虑到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所需补充的微量元素各有差别,因此在选择茶叶品种时不必千篇 一律,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灵活选用,在运动之余饮用一杯饱含芳香的茶水,从而将茶文化和体育运动完美融合,同时还有助于茶文化被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现已有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时把茶文化纳入到体育课堂中让运动员在锻炼间隙喝茶水以解渴生津并提高发挥水平。运动员在休闲之余通过学习冲茶、品茶以及鉴别茶水等相关知识,可以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也能丰富业余生活。另外,科学研究证实茶水喝的越多,越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提高。那些长时间饮茶的人,其心境也趋向平和,所展现出的气质也与众不同,所以说茶不仅有助于人身体上的健康,还有助于精神上的升华。

2.1茶与运动、音乐的结合可以带给人精神上的享受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常常被用来调和茶与运动之间的融合,它以其风格多样的演奏形式使人们的饮茶环境变得更加优雅惬意。茶文化与运动文化的结合实现了静与动的完美交融,而作为调节剂的音乐可以带给人全新的情感体验,使两者的结合效果更加突出。运动员在从事体育活动时,可以借助音乐来激发自身的潜能、转移不必要的思绪、减轻一定程度上的身体疲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选取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进行演奏,以促进茶文化和体育运动的融合,有助于运动员对茶文化形成更深入的理解。所以,在音乐的协助下将茶文化和体育文化进行结合,可以有效地缓解身体上的不适并带给人精神上的享受。

2.2茶水有利于体育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茶水不仅具备抗衰老功效,还能够对人的肠胃进行一定程度的清理,使得肠道中的营养元素得以更好的吸收。对体育运动员而言,在运动结束后饮用茶水可以及时补充体内流失的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并促进有益菌的增长、抑制有害菌的数量,保护运动员身体健康。从科学角度来说,茶叶中所具备的特殊微量元素,可以有效降低人体中的脂肪含量,从而促进减肥,尤其对于运动量本就不小的体育爱好者来说,效果更佳显著。茶水作为一种常用饮品,它自带的抗菌消炎功效可以有效地缓解体育运动员因过量锻炼而产生的身体疲劳。除此之外,长期饮用不同品种的茶水还具有一定的抗血脂、抗血压甚至抗癌的功效,而对于喜好吸烟喝酒的人而言,饮用茶水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烟酒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茶类的品种很多,其中红茶具有良好的利尿功能,长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员身体急需补充大量水分,因此可饮用红茶来保证体内水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在排尿时连带着排出运动所产生的毒素,有助于运动员强健体魄的维持。日常生活中的人们由于工作或其他方面的压力导致气血郁结,此时可通过体育运动来缓解压力,并在运动之余饮用茉莉花茶来进行深度放松。茉莉花茶不仅能提神醒脑、舒缓紧张,还能够排毒降火,有效地调节身体内的火气。需要注意的是,浓度较大的茶水在饮用时有所讲究,对于长时间或者剧烈运动后的人,最好不要马上饮用浓茶,以防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茶水呈碱性,过量饮用浓茶会导致人体机能有所下降。对体育运动员而言,饮用茶水的最佳时机应为运动后休息一会儿,在身体有所缓和后再通过喝茶补充身体能量,这样可以发挥出茶水最大的作用。

篇11:茶文化及体育文化的结合论文

3.1从核心思想观念上进行融合

体育文化从形式上看多偏向于动态,而茶文化多偏向于静态,这种动态的运动美和静态的和谐美存在着较大的思想距离,给两者的融合工作造成了阻碍。但茶文化和体育文化在其他方面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因此可从这点入手进行融合。举例来说,在茶文化思想中会要求人们重视境界的深化和流畅,而在体育文化思想中也存在太极拳一类的运动,它遵循以柔克刚的理念并要求身体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以便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会轻易受外界干扰。像这种理念上的相似之处就是两者结合的完美切入点,它可以赋予体育文化不一样的色彩,同时给了茶文化以全新的活力,走向动静交融的全新状态。从核心思想观念上进行融合的另一条路是从基础文化内容入手,以简单搭配的方式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举例来说,取体育文化中的强身健体思想和茶文化中的和谐自然思想,将两者以互相弥补的形式进行搭配结合以促使人们在参与体育运动时保持较强的健康意识,不过量运动且以适宜为准,从而保证身心协调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从核心思想观念的角度进行茶文化和体育文化的结合时,必须要找准合理的渠道,避免盲目融合而引发较大的矛盾产生,否则不但没能实现有效结合,还反过来损害了两者文化内容的合理传播。

3.2从表现形式上进行结合

从核心思想观念上进行融合其本质抓住了茶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思想内涵,而除此之外还可以从表现形式上将两者进行融合。举例来说,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茶艺、茶乐、茶舞等,同时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不局限于一类,但多偏重于体育运动。有鉴于此,将两者进行结合时可以从表现形式上入手,比如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饮用茶水以解渴祛乏,实现劳逸结合。同时,由于体育运动会导致人体短暂缺水,此时饮用合理的茶水可以有效地补充身体机能,确保后续运动可以正常进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体育文化形式偏重于体育运动,但其目的还是要人们通过锻炼身体来净化自己的人格并提升自身的修养,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茶文化可以作为一个载体来为体育文化提供养料,从而使两者得以更好地发展。

4结束语

茶文化和体育文化的结合既是一项存在已久的文化交融现象,又是现代生活中一种创新性的文化探索,它将茶文化的静态含蓄与体育文化的动态张扬进行有机结合,赋予彼此更深邃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有助于两者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福乐.传统茶文化对体育教学影响分析[J].福建茶叶,(3):238.

[2]张义飞.中国民俗传统体育之茶文化探郦[J].福建茶叶,2018(1):366.

[3]张武.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结合发展探讨[J].福建茶叶,(5):318.

[4]崔久剑.探究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结合[J].福建茶叶,(12):176.

[5]李倩.把文化和体育系统结合实现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N].沧州日报,2016-06-18(P01).

[6]兰玉珊.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采茶舞的形成、演进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7]乔凤杰.文化及其相关概念———一个“体育武术”人的哲学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1-2+4.

篇12:大学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的结合论文

大学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的结合论文

一、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体育文化的内在含义

体育文化在广义上说是师生双方在大学教学中所产生并保留的全部内容的总和,这个“文化形式”要正式出现,就需师生在高校的体育工作、体育学习、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堂中由实践得来。从狭义上看,体育文化则是要着重发挥大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包含体育运动中所派生的体育规则、体育职业性道德、体育价值观、体育举动和体育精神信念等内容。

2.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

首先,体育文化具备鲜明的层次性。诚然,大学生均是文化素养高的群体,所以大学校园便要构建比较健全的体育硬件设施和教学器械,与此同时为学生供应海量的体育文化资料;在大学体育课堂实践中,教师要着力培育学生学体育、用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尽早适应异常激烈的体育竞赛运动,以便于在相互竞技中学到为人处事的基本知识,借助于体育竞技,加强与他人的交流,进一步了解社会,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主人翁意识,帮助学生确立在社会中的地位,更好地健全心理状态。其次,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引领作用,经由大学体育文化的'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全方位认识,增强公民自豪感与体育自信心。

二、将高校体育教学同体育文化相结合的对策

1.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加强体育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

在举办体育节时,其主要内容就以体育和健康为主,并将全校的师生看作参与主体,在融入一些竞技体育还有健身体育以及娱乐体育的同时,加入一些文化元素。应该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的拓宽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而且还丰富了其相应的内容及其实现形式,进而实现让学生都能更多,更好的融入到体育活动中来,真正意义的实现了集健身性以及娱乐性还有教学性等为一体的活动。并能在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身兴趣以及自我个性。另外,通过这种方法也能有效的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毛病在提高自身体育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随时展现自己技艺以及菜才华的舞台。近些年以来,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开展和组织了一些体育文化节,不仅能够加大了学生同教师之间体育交流,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传播体育价值观念,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自身的体育兴趣。还有各大高校通过合理利用现阶段的体育资源,来组织以及承办各种相关的体育赛事,进而使得校园里的学生焕发了属于自己的那份青春,激涌出了那些令我们振奋的希望,并在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进一步的促进和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建设。

2.成立相应的体育俱乐部,并加大宣传力度

应该说,成立体育俱乐部,能够增强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组织能力以及领导能力还有社交能力。此外还能在培养学生自身体育精神的同时,拓展了体育教学自身的延伸性以及连续性。在成立体育俱乐部过程中,还需要相关校领导加强重视,并倡导和调动学生们积极有效的参与进来。进而在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过程中,能够在丰富体育文化自身内涵的同时,也能有效的拓宽学生自身的认真视野以及实践范围。从而促进校园文化部的整体发展。当然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来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以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例如,使用一些报刊或者橱窗来多做一些宣传海报;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进行宣传,从而在校园中努力的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的文化氛围;通过利用当前的一些互联网路来制作一些课件,并放到校园内容的局域网中,以方便学生浏览。这样就能在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的同时,有效的增强了他们内心的体育意识。

3.对教学管理理念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并不断地创新教材体系

在当前的一些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校园体育文化能够顺利的开展,就需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来不断的对高校自身的体育制度,并通过使用规范化以及法制化的制度,来约束和制约校园内部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另外,需要我们对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手段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并结合当前学校的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的政策和办法,来做好体育教学工作,以能够将体育文化自身的生命力还有时代特色都能够呈现出来。此外,在高校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课程内容,应该具有持续性以及大众化的特点,以确保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中来。应该说,在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主要有游泳以及网球还有羽毛球和体育舞蹈等等。另外,在当前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换言之就是改变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在大一以及大二阶段开设体育课的情况。争取将体育课堂贯穿到大学四年当中来,并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并依据学生自身的兴趣,来适当的增添一些课程。

篇13:体育电影与体育文化的结合思考论文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体育广义上包括各项体育运动,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以及与身体锻炼相关的娱乐运动。体育运动包括了所有的能够锻炼人身体的娱乐或竞技活动。体育活动是人类总文化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即包括捕鱼、射击和狩猎这种娱乐运动,也包括按预定规则的竞技比赛。体育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进行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技巧,这些运动技巧是以人的身体发展为基础,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增加人们的体质,丰富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体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校里开展的各项体育运动,也包括各大体育赛事,还包括普通民众进行的各项体育锻炼活动。

体育影像通过影视语言意识形态化体育运动。体育影像通过某些具体表现形式表征体育精神和体育意志。体育虽然与人类社会相伴已久,但体育影像来记录体育精神或体育意志是最近两个世纪的事,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体育影像的体育文化,研究体育影像里的体育活动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关系,丰富体育影像理论。

篇14:体育电影与体育文化的结合思考论文

体育作为人类的行为活动,具有其他行为活动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体育影像的表现内容。影像与体育具有非常贴切的相似性,体育和影像都具有运动性、观赏性。一场体育竞技比赛比一部影视作品给人带来的娱乐性和感染力有时要强多了。体育竞技比赛中的对抗给观众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都不会比影视作品差,如果将体育与影视相结合既可提高体育的观赏性,又可提高影视的冲击力。体育影像的真正魅力就在于体育的运动性,体育影像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和体育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体育精神。体育通过体育影像将稍纵即逝的竞技动作反复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正因为如此,体育影像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具感染力。

影像和体育通过运动性结合在一起只是体育影像的表象,体育与影像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为了深切关注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及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体育精神。体育影像与体育文化的结合就体现在这种对体育运动者的高度关注。体育影像是以体育文化的结合可以追溯到法国1930年。导演让维果拍摄了一部关于划船、网球、铁球、赛车等运动的体育纪录场片《尼斯的景象》,将体育运动用影像表达出来,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1931年,让维果又拍摄了一部《法国游泳冠军塔里斯》,这部体育纪录片就真正体现了体育影像与体育文化的结合,导演有意识地把重点放在游泳冠军的人格魅力上来。体育影像已远远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的范畴,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的机械复制,而是加入了精神领域的内容。虽然体育影像还是不能离开体育运动或体育明星这些载体,但更深层次的是通过这些载体传达体育精神的内涵。

体育影像中体育文化的传播

体育与影像的'结合,让两者相得益彰。影像通过体育元素的加入,大大增强影像的观赏性;体育通过影像争取到更多的观众和体育爱好者。观众通过体育影像欣赏到动感十足的画面,同时又读出许多体育精神内涵。

(一)传达体育精神

体育本体因素让体育具有观赏性,体育运动的精神和内涵让体育经久不衰。体育运动成为影像的不变主题就是因为体育精神。全世界各国的人民都喜欢和热衷体育运动,每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让全世界70亿人口关注和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那种“更高、更快、更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竞争、拼搏、挑战”精神让体育运动的香火一代又一代的相传。代代电影人将这种精神内涵无限放大,体育精神意识形态代代相传。最初,体育是人类的自然生存法则,人们为了生存而“竞争”;接着,体育上升了一个层次,体育运动员为了个人的尊严而“拼搏”;再到后来,体育运动员有了国家的属性,他们为了国家荣誉而“挑战”。这些体育精神的一脉相承正是体育运动能够经久不衰的法则。今天,人们在观看体育运动或体育影像时不再单纯去欣赏体育镜头的快感和体育运动员的身体的美感,而是深入挖掘更深层次的体育精神。全世界的70亿人口的精神意志都是“更高、更快、更强”。体育人以它为最高境界,其他的人们也以它为最高标准来执行,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运动的范畴。这种体育精神的传达就是通过体育影像进行的,中国最近几年也拍摄了相当多的体育影像诠释和传达体育精神。侯咏导演的奥运献礼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述了1932年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历经重重困难赶到美国洛杉矶万人体育场参加百米比赛的英雄事迹。这是20世纪30年代全中国人的精神支柱,那时的中国国力衰弱,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长春这个小人物向世人表达了不屈不挠,深刻地诠释和传达了中国人的体育精神。

(二)丰富人们的经济、政治生活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它既要满足人们的生存问题,又要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体育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具有强身健体,塑造人格、休闲娱乐等功能。体育对于全体人们来说,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经济、政治生活。体育总是某一政治问题的体现,或与政治形式相关。斯巴达人就是用体育形式开展人与人之间的对抗。罗马人通过斗技场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体育运动,体现社会文明的烙印,将这种体育经济和体育政治生活深深写入了历史。商业化体育竞技比赛或商业化体育影像都可以创造体育经济。通过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承包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权,拍摄体育影像,给举办地或举办单位或体育运动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体育事件或体育影像作为政治工具被广泛应用,我国的“乒乓外交”、印度的“板球外交”这些都体育了体育的政治效能,体育作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促进作用非常大。体育运动或体育影像肩负着强身健体的本体功能,同时又肩负体育文化传播和丰富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的功能。在中国,体育竞技已经不再是运动员个人的成功和梦想的实现,它是集体荣誉的象征,是国家荣誉的象征。体育电影理应从这些角度来反应体育,体育电影承载了个人、民族、国家的意志,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具有能指意义的“符号”。

(三)聚焦复杂的社会情绪

体育影像并不是体育与影视的相加,具有更加复杂的文化功能。体育影像除了传达体育精神和丰富人们生活的功能外,体育还能聚焦复杂的社会情绪。体育影像除了展现体育竞技比赛外,还应该揭示更深刻的社会问题,例如种族歧视、社会贫困、战争的残酷、浮夸生活和弱势群体的关注等。娱乐媒介的体育影像也应该像杂志和报纸那样具有社会评论的作用,成为人们揭示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体育影像中往往取某一社会情绪进行渲染,进一步表现和诠释社会问题。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纪录片《奥林匹亚》中那种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希特勒对待杰西欧文斯表现出来的无视和傲慢;反映我国清朝年间我国足球运动员精神的《京都球侠》深刻揭露外来侵略者的阴险嘴脸,突出中国人在特殊时代的那种民族自尊。北京奥运国际体育电影周开幕片《隐形的翅膀》,通过影像展示残疾人的那种拼搏精神,深层次挖掘人性光辉,突出社会在弱势群体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还是影像都离不开体育运动者,更离不开社会,体育影像就是通过反映社会集体中的体育运动员来更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

结语

体育影像的发展成型是曲折的,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体育影像从最初的体育运动员的个人尊严的体现到现在体育影像的深层意蕴表达。中国体育影像的现状是文化主动介入体育,而不是体育主动接受和欢迎文化。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体育影像的体育文化,研究体育影像里的体育活动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关系,丰富体育影像理论。我们要转变思路,大胆创新文化体制,以体育魅力去拯救影视文艺,大力挖掘体育的文艺价值,丰富体育的文化内涵,让体育影像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篇15:体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尝试论文

体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尝试论文

我担任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工作,同时担任了学校十多个班的体育教学、运动队的训练。我就想,能不能从孩子们喜欢体育课入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清醒地看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完全可行和相当必要。在此,我想就体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谈谈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了解体育课中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体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体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体育锻炼的动机是迅速地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能;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振兴中华的要求;是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体育课中可以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敢顽强、刻苦耐劳、机智果断的优良意志品质以及情绪开朗、活泼、愉快的良好性格,而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结合教学,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把体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

1.课堂常规教育中做到体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上课前,我们常做一些队列练习。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家做动作时要时刻想着集体,做到步调一致、精神抖擞。如果一个人的动作错了,就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容貌、精神。”通过这一要求,不仅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学生做到动作整齐一致。我们学校每年都举行队列比赛,学生对队列练习的重要性有很深的体会。一个参军入伍的学生在给我的来信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在体育课上接受到的队列训练,使我在部队尝到了甜头。课堂常规教育中渗透德育,使学生在体育课堂常规教育中得到了和少先队常规教育相同的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

2.室内教学中的体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体育和健康》课程中的室内课,主要是介绍一些体育小知识。

我就从介绍我国的体育发展史入手,让学生从报纸上、网络里收集我国体育成就和为振兴我国体育事业而奋斗的运动员、教练员的事迹,让他们在班级里进行演讲。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与伙伴们的交流中,了解到了我国具有悠久的体育发展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学生们接受到了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在室内课上,我们还开展了“畅想”演讲比赛,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描绘伦敦奥运会的盛况及我国体育健儿取得的辉煌成就,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3.室外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把体育和德育很好地结合起来。球类、拔河和接力等教学中就渗透着集体主义、责任感、荣誉感教育。在教学中除了传授技术,也讲究战术的配合,强调集体配合对于这个项目的胜利的关键性。例如,我负责镇篮球队的训练工作。参加集训的10名队员来自5个不同的基层学校,她们在镇举行的比赛中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摩擦,怎样使这10名队员尽快成为一个整体是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我就从中国女排队员团结合作、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事迹讲起。队员们认识到,我们11个人就是一个整体,如果在球场上不能相互合作,要想取得胜利那是枉然。我还从以前训练过程中有些队员由于闹不团结造成的失败中,让队员吸取教训。于是,队员们在训练和比赛中互相关心,生活中互相照顾,我们获得了市篮球赛的第一名。我校也因为连续多年在篮球项目的突出成绩,被命名为市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

体育课中的游戏,大都有主题思想,教师要利用游戏特有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自觉遵守规则的教育。如一年级的游戏“快快集合”,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的习惯。我就给学生讲有关解放军遵守纪律的小故事,激励学生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使集合这一环节,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做到整个过程快、静、齐。又如接力游戏“抢运伤员”,我向学生介绍了白求恩大夫火线救伤员的事迹,要求学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严肃认真地完成“战地”抢运“伤员”的'光荣任务。

田径项目的练习既苦又累,枯燥无味,特别是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时,有些同学更是感到心里发怵。这时,我除了对同学们进行跑的技术、呼吸方法、体力分配的指导外,还对同学们进行中长跑锻炼的实践意义教育,以马家军中的代表王军霞刻苦锻炼、为国争光的事迹教育学生,启发同学们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坚持,以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意志战胜自我,这样学生受到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教育。因此我们学校每年的越野赛学生都踊跃报名,我校的田径成绩一直处于全镇的前列。

三、身教重于言教

由于是辅导员和体育教师的双重身份,我与学生的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所以在体育活动和锻炼中,我很注意自己的仪表、素养,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动学生。我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例如每节课之前,我都提前到操场,和体育委员一起,把器械、场地安排好,上完课以后和学生一道整理器械。节假日训练的时候,我总是提前到校,为学生准备好热水等等。因此,我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学生从内心产生了佩服、敬重、信赖感,从而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育体,又要育心,更要育情,把体育教学提到一个新的层次,做到体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

篇16: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的结合论文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的结合论文

在一些较为客观的调查中发现,熟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寥寥无几,包括一些局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其未满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对传统的文化体育发展项目了解的少之又少。虽说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每年都会适当的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但是在传统的体育文化上的开展普及力度还是不够达标。由于局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使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并没有顺应时代的步伐发展下去,从而使传统的体育文化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中的关系

以建设和谐社会为背景,建设和谐校园的最重要部分就是高校中的体育文化,它是由竞技体育与传统体育组成。它们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并存,结合时代的背景将体育文化实现多元化发展。但是在高校校园里,竞争体育以“竞争”为思想,传统的体育文化在其用向下,主要体育项目就局限在了排球、篮球、足球上面,并且只有一些水平相对较高的师生才愿意参加这些体育项目,这就使参与活动的群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们都知道,少数民族的较为传统的体育文化项目是在其生活或者生产之中产生的,并通过开展体育项目为下一代人们的生活技能进行教育。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内能较为丰富,且形式还多种多样,开展运动项目时,对运动器材以及场地要求都不高,所以在高校体育中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开展,及能将学生在运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又能将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相对提高。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结合高校体育

1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在改革高校体育中的现实意义以及紧迫性

与现代的高校体育文化相比,传统的体育文化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表演观赏中都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与现代经济体育进行商业运作时在本质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较为传统的体育文化运动竞技技巧对与现代体育文化而言也并非能承受的了,就拿传统的的体育文化来说,无论其观赏价值或者表演技术来说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因为它们的发展与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和历史密不可分,它们将各民族特色的'精神和性格都融入其中,在现代高校体育中是没有办法将其原有的特色展现出来。由于商业意识对现代体育文化的影响较大,所以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冲击,导致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冷遇和淡化,致使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事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在我国正在发展的高校体育文化中,我们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去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并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首要客体来进行深入探讨。

2挖掘传统资源结合实际改革高校体育

少数民族地区在信息、交通、地理上有明显的条件约束,且经济条件也相对的比较落后,在发展以及改革高校体育文化时,偏离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由于当代体育运动项目形式较多,有时候因为器材设施或者场地的原因致使各项体育项目形同虚设。且在高校体育中不断重复的对各种竞赛项目进行开展,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一些爱好体育的学生而言,很难达到自己的理想与需求爱好,这也限制了高校体育的教学范围。所以说,要想改革发展高校体育文化,必须与传统的体育文化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将体育改革发展落实到位。

3在改革高校体育中融入传统体育文化是重中之重

在我国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属于少数民族的,他们本身在传统的体育文化生活环境中长大,对其也有很深的感情。而少数民族地区一些比较传统的体育文化项目娱乐性以及趣味性都较强,且极其简单,如果高校体育文化中将其结合,不仅能丰富课堂文化,对学生的自我锻炼或者强身健体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对少数民族的学生而言,既传承了传统的文化又学习了现代高校体育文化。所以在高校体育中,在寻求发展的同时或者将大学生在体育文化上的需求得以满足时,以传统的体育文化为主体,将地域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对传统体育文化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播途径。

三、推广与普及

1以现代高校文化体育为基础,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与传统体育的优势,对其进行综合教育。

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高校体育文化课堂上开设一些具有竞技性、趣味性较强的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弥补了高校体育中因为基础设施不足或者受到场地局限受到的影响,对高校体育文化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体育文化要想有立足之地,就应当适当的对体育教学方向适当的进行改变,结合当地民族的优势,对传统的体育管理、竞赛、训练、教学的规律进行积极探索,以建设传统的体育工作作为核心内容,形成一体化发展模式。高校体育在推广、整理、挖掘等方面的工作,应提供有效明确的实施方案以满足实际需求,以便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另外,高校体育可以办理各种各样的传统体育文化学习班、培训班,以便加强探讨和宣传传统体育文化。

4要想将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中得到合理的发展,就应将其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加大推广力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形成一种少强制和多引导的形式去普及传统体育文化工作。让学生们亲身经历、并了解学习传统的体育项目,在推广和普及力度上也大大的增加。

5在进行推广和普及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时,不能将其本质的内容忽视。传统的体育文化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让学生娱乐以及健身的项目,应让学生充分了解民族的风情以及文化内容,在无形中使高校学生将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高校体育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并促进两者和谐发展。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传承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高校体育中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它能与体育文化融会贯通,把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与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现代高校体育中进行开展与普及,能将传统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竞技水平逐渐提高。本着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一些特殊功能,更将更多的人参与进去,这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升,也促进了高校体育的发展,更为其发展和改革提供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相关专题 体育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