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材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liuhuan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liuhuan”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英语教材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共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高中英语教材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修订的英语教材仍采用单元划分的办法,但取消了每单元4课的做法,而是设置若干板块,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开展听、说、读、写,共分11个部分。各部分教学目的明确,未分课次,未标明顺序,教师可以摆脱原教材中每个lesson的束缚,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安排教学计划。

修订的高中英语教材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教材特别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景,使学生综合地运用语言完成一些任务,促使他们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和他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特定任务task,甚至某个项目project,是本教材的指导思想。

任务型教学就是使学生通过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它要求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它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转变教学理念,教师不是语言的输出者,而是语言的指导者。教师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以明确的任务,然后提供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以接触语言和使用语言,最后通过学生的汇报、总结、评价来关注具体的语言特征,练习语言难点。倡导让游泳者跳到河里游泳,同样地,让语言学习者到真实环境里去学习的理念。

根据Willis 在《任务型学习的框架》一书中提出任务型教学法的三段模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分三个步骤进行:

1. 前任务( pre-task )-教师导入主题和任务,激活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以及作好执行任务的准备。教师是导入者。

2. 任务环( task-cycle )-1)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教师是提醒者。2)计划(planning),学生准备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教师是学生的语言顾问。3)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是报告主持人。

3. 语言聚集阶段( language focus )-学生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汇报他们的发现,教师充当语言的引导者。

例如第一单元(Good friends),根据本单元的目标,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要学生根据心目中好朋友的标准在新环境中至少交一位好朋友。具体操作如下:1. 前任务,首先师生互动,激活主题,然后大脑风暴brainstorming 让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单词来描述朋友,接着小组活动制订出小组的好朋友的标准,最后班级活动交流观点得出结论:对好朋友各有各的观点但又有共同的标准。2. 任务环,1)个人活动,描述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喜好,可参照范例、寻找资料、上网等。2)小组活动,四人一小组,交流合作并找出小组中最佳朋友。遇到语言难点可向老师寻求帮助。3)班级活动,教师抽几组并由小组的groupleader汇报,然后根据他们的语音、语调、流利、内容等评出最佳组。3. 语言聚焦,1)教师对与任务相关的语言点及操练时使用的词汇句型进行归纳解释。2)教师把学生的自我介绍(未署名)收齐并以墙报的形式张贴出来,要求学生相互了解, 在一个月之内交一位好朋友。再如第五单元(Silver screen),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要同学们学写个人简历并写出自己偶像或最喜欢的明星的简历。具体操作如下:1. 前任务,首先解读标题,导入单元主题,然后大脑风暴激活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如:film actor actress director role Oscar Hollywood等,接着师生互动,如设问成功影片带给导演、演员什么?他们出名以后又会怎样?许多记者来采访或被邀请主去主持节目等,最后给出任务怎样写简历。2. 任务环,1)个人活动,搜集偶像或明星的资料,可参考课外资料或上网搜索等。2)小组活动,四人一小组,轮流充当演员、记者或节目主持人和记录人。3)班级活动,教师抽几组表演,评出最佳表演组,该组问题典型、内容丰富、语言流畅等。4)小组活动,整理记录形成简历的模型,报告任务完成情况。3. 语言聚集,学生发现并提出汇报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讲解并归纳语言点、词汇、句型等。 再如第三单元(Going places),那时适逢“十一”黄金周,我们设计这样的任务:同学结伴作一次生态旅游,从计划、出游到写游记。如第六单元(Good manners),我们设计这样的任务:比较中西方餐桌文化。如第七单元(Cultural relics),我们设计这样的任务:探索家乡历史文化遗产,编写家乡历史文化简介。如第十单元(The world around us),我们设计这样的任务:调查本地污染情况,倡议大家保护环境。等等。

如何设计教学中的任务呢?针对修订教材我们提出下列几种形式:① 预测任务,根据标题、课文内容或图片信息等进行预测。② 排序任务,根据事情发生先后,把文章段落、段落句子或图片顺序打乱然后重新排序。③ 比较对照任务,对比不同材料、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④ 问题解决任务,要求学生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实中的问题。⑤ 交流个人经验意见的任务,学生就某一具体问题发表自己看法,听取别人意见,并引起思考,培养学生多元思维。⑥ 创造性任务,这是一种高级的学习任务,具有探究性、合作性、实践性的特点,环节多,任务重。

最后,正如没有登过高山的人无法领略高山的峻美一样,没有涉足任务型教学的人是无法体会到任务型教学的奇妙所在。任务型教学是适应新教材改革的,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我们都在探索之中,还需要时间去理解、去品味、去适应。

篇2: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浅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 任务型教学是当前中学外语教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但是绝大部分人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还只是一个模糊概念。如何把任务型教学由理论引到课堂实践,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任务”。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从任务的定义、教师的作用、任务的呈现、呈现中应注意的问题、任务的完成等几个方面对任务型教学作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任务,教师作用,任务呈现。

引言

新时代,新观念,呼唤新的教学理念。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堂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播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育部,)。《英语课堂标准》如此重视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是因为任务型教学能够达到“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的教育目标。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任务型教学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它呢?笔者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教学实践,从任务型教学的定义、教师的作用、任务的呈现、任务呈现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作简单的探讨。

1.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出自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科学研究和课堂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要理解任务型教学,“任务”是关键。《现代汉语词典》(1992,965页)中对“任务”一词的解释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任的责任。”;这也是大多数人对“任务”的理解。但是在外语教学当中,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它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有以下基本特点:

(1) 以意义为“圆心”,操练语言形式为“圆环”。

(2) 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具体的交际问题,而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自身经历和社会现实,并且应该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欲望。

(3) 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要使学生有一种知识感、成就感。

1.1教师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教师不最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论语》),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多面手的角色。

(1) 组织者。它是一个外语教师在外语课堂上最难也是最重要的角色。一个成功的课堂活动主要在于组织,使学生准确地知道他要干什么。在组织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告诉学生要做些什么,给学生明确的指导,使他们明白自己的任务,如何开展活动,如何准确高效地完成任务。活动结束后,如何组织反馈等等。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会把一堂看作是一项大任务,大任务里面又分为若干小任务,一切按自己的安排有序进行,每项任务如何开展,他(她)都心中有数。

(2) 控制者。任务型教学强调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做事的能力)。这要求使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在外语教师的控制之下顺利进行,任何疏忽都会使课堂教学完不成预定的任务,达不到既定效果。

(3) 交际合作者。“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这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教育学》,邵宗杰,裴文敏)从某种意义上讲,外语教师又是一个交际合作者。教师以平等身份参与学生的任务中,能使学生放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提高外语交际水平,使任务完成的彻底、高效。

(4) 创造者。源自生活的真实任务有时可能与课堂教学内容并无直接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不能直接选用真实生活任务,而要对源自生活的任务加以设计、改进,使其成为可以在课堂上展开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并有可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恰到好处的设计会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出现,教师应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由原来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传授者、组织者、控制者、交际合作者、创造者”,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使外因(教师作用)通过内因(学生作用)产生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1.2任务的呈现

任务呈现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任务呈现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任务的完成。

(1) 语言、情景的真实性。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明白该做什么。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

(2) 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各门学科要学有成效,非爱好,非以此为乐不可。教师语言要善于启发学生“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语言新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

(3) 阶梯状呈现。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环环相扣,形成由初级任务到中级任务、中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回复到中级任务,再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多个小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应当先给学生输入母任务后让学生输出子任务,使任务的呈现作阶梯式层层推进。

(4) 呈现方法的多样性。设计新颖独特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A、模拟表演法。即把文章出现的环境设置到课堂中,学生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表演,置身于情景中去,会让他们感到亲切无比,也会乐不开支,学生们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从而更好地学会听英语和说英语的技巧。学生通过活动,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主动地学习、吸收新的知识。如高中英语第二册中The necklace一文就采用此法。Student A acts as Mathilde Loisel;Student B acts as Jeanne;Student C acts as Pierre(Mathilde Loisel’s husband).通过表演,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文章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了解。

B、相关实例法。像讲故事一般,引出相关的新闻报道或历史事实,特别是热点或众所周知的,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高中英语第五册中Lesson34-----Gymnastics,上课之前可讲一些中国的体操运动员,如李宁、刘旋等的事迹,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C、图表法。这是一种简洁明了的方法,容易理清学生思路,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一目了然。如高中英语第一册中Lesson50-----Abraham Lincoln,可以时间为顺序列出以下表格:

In 1809 was born

A child Helped his father work on the farm

In 1818 His mother died but his stepmother was kind to him

A young man Worked in a store and later in a post office;In his spare time he studied law and became a lawyer

In 1860 He became President of the USA and fought against slavery

In 1864 He became President for the second time

In 1865 Was shot at a theare and he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presidents in the USA

D、讨论法。四人一组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讨论结束后,组长代表该组发言(组长以轮流为好),此法特点:涉及面广,可以给学生提供选择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机会。可以使学生从别人中吸取丰富的知识,开阔眼界。如高中英语第五册Lesson14----Feed the world.可以“Why is the area of farmland in the world getting smaller?”和“What are some of the ways of increasing food production?”展开讨论,使学生达到语言和知识双丰收。

E、组织竞赛法。中学生都是十几岁,好胜心很强,适当的学习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功感,增加学生兴趣,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造句竞赛、朗读竞赛、英语演讲竞赛等等,可以是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可以是男女同学之间的竞赛,在竞赛中,学生显得情绪饱满,兴奋异常,并互相感染,课堂气氛紧张而活跃,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2.任务呈现应注意的问题

(1) 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准备。教师设计了任务不能马上要求学生输出,因为对学生来说,任务是有知识差距、技能差距、信息差距和文化差距的。从输出到输入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教师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势必造成学生“惊慌失措”,任务能否如期完成也是一个“未知数”。

(2) 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了解应掌握什么语言信息以及如何把语言信息吸收为自己内在的东西。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目标犹如黑夜下的路灯,指引学生努力奋斗的方向。

(3) 允许学生犯错误。高中生大部分年龄都在十六至二十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不象小学、初中生那样会说,他们往往怕说错,面对一个具体的语言情景时,感到难以开口表达,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作为教师此时要“忽视”学生的错误,千方百计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解除心理障碍,积极鼓励他们参与,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享受与人交际的乐趣,增强主体意识,让学生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保证课堂任务的顺利完成。

2.1任务完成

任务的完成是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它是对任务呈现的检测,学生通过完成人为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为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例如可以将任务安排在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或是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也可以安排在课后完成。当然这要根据具体情况。短期任务可直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完成,长期的任务则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好不超过一个学期)完成。

对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集体完成;对能力要求一般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一项任务的完成也就意味着一个教学程序的结束。

篇3:高中英语新教材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广西百色高中 黎 评

[摘要] 任务型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高中英语新教材在的全面使用,进行任务型教学实践,找出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型教学法更显必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如何依据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创造性地对新教材进行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课标 新教材 分组 互动 任务型教学

新时代,新观念,呼唤新的教学理念。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播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育部,2001)。目前,对于如何进行任务型教学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方法,而新教材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要求更高,更需要具有现实意义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法作为理论依据。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笔者提出了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的主张,以利《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

外语课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传统的教学法又太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忽略了学生的主导性地位;教师往往进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听取和模仿,学生的语言活动只限在听和读方面,而缺乏进行“说”的机会,这违背了英语语言教学活动的初衷。

一般情况下,班级大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班级越大教学效果越差,其中以外语教学更为明显。因为外语课上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因而许多国家的语言教学大多实行小班制。由于受到生源众多师资缺乏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地区还无法实现小班制。而传统的教学法又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发言机会少得可怜。现在许多学校仍采用大班教学,一个班级五、六十人,要在这么大的班级里对来自不同地方的、基础各异的学生们进行外语教学,特别要进行语言互动交流,难上加难!老师通常情况下也只能管住学生的笔头,而顾不了学生的口头训练了。最终老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应付考试,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一讲到底,把课堂教学活动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从而忽视了对学习的主体--学生及其学习语言过程和方式的关注。于是导致了课堂效率偏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教师的付出很大,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学生开口练习的机会少了,最终导致“哑吧英语”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质量的外语人才又如何能满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需求呢?在班级中进行分组,实施互动任务型教学将能克服大班制给教学活动带来的弊端。

为了比较科学地建立学习小组,使各小组在今后的活动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对比性、竞争性,我们从高一(级)一开始就根据学生的中考英语科入学成绩情况,将班级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档次,按层面“上-中-中-下”、“上-上-下-下”等方式进行分组,按4人一组建立学习小组;为了使各个小组活动能比较顺利地展开,让组内学生推举性格相对外向的、号召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起到带头、记录员的作用。在分组中要做到男女同学的合理搭配,避免男女一边倒的现象,只要教师指导启发得当,“男女搭档,困难不用别人帮”的俗语在学生活动中也是适用的。同时尽量使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为他们今后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为了方便小组活动,可以以组为单位排座位,每隔一段时间让组与组之间进行调换。分组活动是为了使小组成员之间更有效地互相帮助、互相提高,而不是为了开小灶搞小团伙。各组之间是友好的竞争关系,竞争只是为了共同提高,教师要在这一方面作正确的引导,避免组与组之间产生矛盾而影响班集体的团结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力求既成为任务的分配者、指导者,又成为任务实施过程的组织者和监督者。

首先,老师是任务的分配者和指导者。任务的分配就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给各个小组分配任务(根据教学需要,任务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异的),使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之中,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进行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状态,触发他们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此时,每个学生就进入了 “参与任务”的环节。如笔者在讲授高一Unit18 New Zealand之前即对学生就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配,要求各小组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新西兰的各种资料,并要求各小组在下一节课上warming up之前派一名代表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发言,代表本组展示他们资料的收集成果;同时从本课的内容及目标要求出发,指导他们收集的资料应该与新西兰的历史、风俗、动物以及特色资源有关,避免他们收集的资料过于广泛以至偏离了本单元的总体要求。

其次,老师是任务实施过程的组织者与监督者。当每个成员收集到各种资料之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的资料进行筛选、汇总、讨论,最后形成本组的资料成果,再推举本组的代表作好发言的准备工作(可以实行轮流制),在课堂上代表本组进行资料成果展示,与其它小组进行对比。笔者在本单元第一节课引入warming up 之前先让各小组的代表轮流进行发言。为了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竞争性,在发言结束之后让各小组经过讨论选出参与本次发言活动的最佳选手3名(看情况可以选出更多),最后经过英语科代表、学习委员等学生的直接统计下,产生排名等次,老师进行宣布并做好记录,作为日后对小组阶段性评判的成绩依据;最后,老师针对学生们所发言的资料,结合warming up提供的内容材料进行点评、归纳、总结,让学生对零散的内容材料更有一个统一的了解,在不知不觉中把warming up 一节课的内容拓展得更宽更广更丰富。其中,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和监督者。实践证明,学生收集来的资料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要广泛,比课本中提供的教学内容更加齐全、更具有教学价值性和实用性。经过这种实实在在的语言活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已经演变成了学生语言的互动交流课,在语言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体味到了集体力量的巨大,参与团队活动的快乐,并能体味到了成功的喜悦;无形中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和探讨性,使英语课堂教学真正形成了学生们展示自我、体念英语语言交流情景的舞台。

在接下来的听力(Listening)、口语(Speaking)、阅读(Reading)等各个教学环节中,笔者均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多样地进行精心设计,始终坚实使用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再拿上听力课这一环节作示例吧,在以往,许多老师一直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听一两遍录音,然后就课本的问题进行提问或讲解,一节课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过了, 好象听力课再也没什么可以值得动脑筋去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了。其实不然,听力课完全是可以让学生互动起来的。如笔者分配给学生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听录音材料一至二遍,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就各自听到的信息汇总到小组里,经过大家共同讨论,形成小组的统一意见;然后再听第三遍(最后一遍),给他们一点时间进行第二次讨论,进一步完善他们各组的内容材料(可以用笔头记录),最后派代表就听力内容进行口头发言。最后由老师就听力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点评、总结使学生对整个听力材料有全面的了解。整个过程还是采取了象Warming up 课堂中的做法,进行轮流发言、投票表决、记录排名等步骤;在这中间学生即可以得到听力训练,又可以有笔头、口头练习的机会,使乏味的听力课变成了人人参与的语言综合训练活动课。老师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依然只是一个组织者与监督者,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旁观者,活动的主导者是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地位。经过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如今学生们不仅对听力课,而且对笔者所上的所有课堂教学均感到前所未有的积极与兴趣,笔者也体味到进行这一教学活动的兴奋与快感,并能像学生一样体味到了成功的喜悦。

经过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所担任的班级无论在段考、期考或各种竞赛中总体成绩在同类班级中均较为突出,学生的个体成绩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目前,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已经在笔者所在的年级全面展开,并形成我校一个专门研究英语新教材教学法的重要课题,同时该课题被我市批定为市级B类科研课题,我们将利用三年时间(高一至高三)针对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内容特点,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跟踪记录并进行阶段性总结,以利《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乃至为高中英语新教材积累教学经验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值得探究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由原来的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真正转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这种教学法更侧重于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组织、指导与监控,而不只是关注其学习目标和结果;学生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既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又因为老师的“放开手脚”而真正地投入到多方面的、广泛的语言互动交流之中,自主性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最大机会的发展。它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也符合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工作原理,转变以往教学的主体地位观念,并能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的主体,为现代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对高中英语新教材积累教学经验,把英语教学建立在人际交流的真实情景下,使得语言教学更具实效;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增进教学效果也具有重大意义。但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如何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任务的完成过程;如何使小组活动更具实效、形式更加丰富;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一教学机制等等是我们英语教学实践工作者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的新课题。

参考书目:

1、国家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第1版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月

5、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会性 20

6、姜建军 “对中学英语教学实施《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思考”,《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第8期

篇4:基于任务型中学英语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郭忠民(嘉峪关市第二中学)

摘要: 基于任务型的合作学习(task-based cooperative learning)被誉是富有创意和有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任务型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和组织策略。

关键词:中学英语,任务型,合作学习

郭忠民,(1968--)男,中学英语一级教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市级骨干教师,现任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中学高中英语教师

引言

基于任务型的合作学习(task-based 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有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因此,研究探索适合高中大容量班级的合作学习形式,对学生语言学习方式的转变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概念

任务型合作学习即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将目标分解成若干任务(tasks)和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activities),通过实施活动完成任务,最后实现教学目标。它需将学生分成 3 人或 4 人的小组,以竞赛,集体研究等形式使学生在异质小组间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将传统授课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转化为 “组内合作” , “组际竞争” 的关系,变传统的单向交流的师生关系为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自我控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发展。

二.任务设计原则、类型及流程

1.设计原则

(1)语言、情景真实(The authentic language and situation principle )。设计任务时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

(2)形式与功能相结合(The form-function principle )。设计任务时注重语言形式和功能相结合。每一个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应具有一定的导入性。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任务的训练来理解语言的功能,并运用于交际活动中。

(3)阶梯性任务链(The task-dependency and task-chain principle )。根据Skehan(:99)对任务复杂度界面的理论分析,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而是系统的、连续的。任务可能出现在多个层次,如子任务、任务、主任务、扩展性任务等,在这任务链中前一个任务的成功是完成后续任务的前提。为了在任务型教学中使学生成功地完成每个task,应用Skehan的标准,我们可以从任务所需的语言、思维和活动条件三个界面构成的复杂度安排由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在教学中,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这样由数个任务构成任务链。

(4)做中得学(Learning by doing )。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语言行动,并通过完成特定任务来获得和积累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任务的设计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策略,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力,有利于师生的交互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应保证有足够的信息差,一定要通过师生之间的多维交流和学生间的探究合作获取信息才能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6)语言输入原则: 教师了解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技能准备情况,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语言信息输入。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导入性,如在语言技能方面,应先输入后输出,使教学呈阶梯式层层推进。

2.活动的类型

(1) Interview (采访活动)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和采访方法。采访结束后,统计分析、然后报告给全班同学。

(2) Interaction 活动(互动式学习活动)也即团体工作或双操作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要求学生运用目的语完成具体任务。如对比找出两幅图的异同,相同题材两篇文章的写作风格,给文章,句子重新排序等。

(3) Cultural Learning (文化学习活动)就某一目的语国文化专题收集图片和相关信息,集成小册或写成报告或制作成展览,向全体同学汇报。如动物园、婚姻、酒吧、网吧、金字塔。

(4) Brain Storming 活动(头脑风爆式活动)根据一个主题或某个问题将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或意见,当所有观点发表完之后,引导学生们对提出的意见和观点分析分类。

3.教学设计流程。根据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英语课的教学目标应包括Language knowledge,Learning strategies,Language skills,Character building,Cross-cultural awareness。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选择适宜的补充内容,设计恰当的任务、活动组织学生完成。

三、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1、组建合作小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先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以 4-6人一组,按学习成绩优、中、差搭配,让他们先自由组合,在这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性别因素,智力因素等进行适当的调配,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质异组,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这样既能发挥了每个学习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公平竞赛发掘小组群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

2.分工协作。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各一名,采用轮班制,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如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资料员负责搜集学习资料,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合作学习活动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由2-6人组成,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并负起每个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即各司其职。例如,主持人: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进程,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还规定组内成员应定期互换角色,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

3、变革座位排列方式。课堂中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合作参与和程度,把课桌排成有利于师生、生生的讨论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中,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合作群体。这一形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和谐、“无威胁”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相互交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座位的安排应根据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目标、性质和人数,可采用以下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座位编排方式。

(1)“U”型 即前后或左右四人或六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完成interview或group discussion和dialogue,尤其是角色表演。

(2)“O”型 。即多人围圈而坐形成了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class discussion或debate。新教材中Speaking、Pre-reading以及Post-reading等教学环节中安排了pair work、group discussion等内容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合作的机会。

3 、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且乐于与同学互助互学的良性制约机制。实现鼓励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为此,在学习完一课或一单元之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小组评价,小组内的同学能够互相取长补短,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对于教师,学生们也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对教学提出意见、建议,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通过小组评价,许多学生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1、设定明确的目标与任务。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引导性的学习活动,目标与任务的设定一定要明确清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某课或某单元为单位设计任务、合作学习活动。

2 、复述(RETELL) 。陈述式借助词语、信息、图表或提纲进行有控制或限定的机械性复述或者学生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情节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对原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改与后进行创造性复述,不仅可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锻炼的机会。如;Unit18 New Zealand Reading(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1B ),阅读后设计完型填空,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或词组。

New Zealand is an island made up of_____ main islands in the_______ Ocean. Its capital, ________, lies on the North Island. __________ were the earliest people to come to New Zealand. They brought dogs, rats and ______ mainly in the North Island.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________, mainly ______ had come to settle in New Zealand, and the Maor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ith the settlers. That day is still _________ as a ________ holiday.

New Zealand is a country with a warm ________, many plants and _______ that only live in New Zealand. The most famous animals is a little ______ that can not fly. It is called a kiwi. The North Island is famous for an area of ______________ and some of this ______ near the earth’s surface is used to __________________.

Unit20 Integrating Skills, We’ve already met, haven’t we?(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1B )设计如下填空题,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复述文章。

3、小组讨论 ( GROUP DISCUSSION) 。 各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他们通过合作小组在课堂上回答、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或给出的话题。在学习了Unit 21 Body language(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1B)后,给学生布置在因特网、电影、报刊等媒体上搜集国内、国外不同区域的体态语言的课后作业,并在课堂上交流。如是融合课内外的知识,大家不拘束、不保守、争论激烈,通过独立思考、组际交流、集体评价等环节开展教育活动,培养了参与合作的观念和集体创造的意识,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学得更好。

4、角色表演(ROLE-PLAY)。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各小组成员都

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角色扮演把课堂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场所,他们因有话题而交谈,他们因分担角色而渴望交谈,他们因支配角色的情绪而尽力交谈,这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从而使语言学习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语言交流。同时学生在合作表演中培养了合作精神,满足了交往需要,使学生实现了个体在群体交往中发展自我的目的。

(1)问答式角色扮演. 教师准备A、B两种不同的卡片,组织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角色扮演。如Unit 22 A World of Fun Speaking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1B)可设计为information-gap activity 组织学生分角色练习问、指方向。

Unit 22 A world of fun Speaking

Information-gap Activity

Student A’s sheet

Student A &Student B will work in pairs. Try to practice asking and giving directions. You’d like to find the following places: Ocean World, Animal Park, Big Tower Free-fall Ride, Animal Park, Souvenir Shop, History Land, Picnic Area.

Student B’s sheet

Student B & Student A will work in pairs. Try to practice asking and giving directions. You’d like to find the following places: Space Centre, Dinosaur Park, Tomorrow Land, Café, Restaurant, Giant Dragon Roller Coaster, Giant Dragon.

(2)对话式角色扮演。例如: Unit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2B)课文本身就是极好的剧本。在学生熟悉剧本之后,我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用表演来创设情景,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靠,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生动有趣的感觉。一起表演的学生互帮互学,他们排演课文剧的过程也是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的过程。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知识,促使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书中人物一起生活、一起交谈,融会贯通,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自己的英语知识更上一层楼。

5、合作读写一体化(COOPRATIVE INTERGRATED SKILLS)。 合作性读写一体化要求各小组成员先进行集体阅读,然后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认识和感想。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阅读的成功与不足方式,巩固正确的阅读方法,调整自己的阅读方式,从而达到预期的阅读目标。阅读后的小组课堂讨论可以促使每个学生参与分析、概括和评估等思维活动。交流和讨论都是“说”,而“说”的背后更深入地“读”。如果不认真读,就说不出来或说不好;不悉心揣摩内容,就不能很好的地体会课文的写法,提高写作水平。其写作过程,①独立思考三分种。让学生考虑文章的主要时态、格式,以及重要的短语,为小组讨论做准备。②集体列出写作要点。首先让中等生确定格式和主要短语,鼓励差生大胆参与,优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小组报告讨论结果。选择一二个小组口头报告讨论结果,并让其他组评价指正。④教师推荐写作格式、介绍重点短语。⑤学生独立写作。⑥小组内交换批改。然后各小组将创作的文章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相互纠正错误或教师抽样讲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编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中每单元的 Integrating Skill 很适宜设计合作读写一体化任务。

五、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小组为单位的英语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指导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和团体合作的互助互补性,强调对学生学习创造性的开发与培养。但是,任务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探索,如,如何把握任务的系统性、任务的难易度、任务之间的衔接、完成任务的时间安排及任务的尽可能真实等,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使任务型与小组合作结合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上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Skehan, P. 1998.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田锐.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4]修红英. 高 中 英 语 合 作 学习--实践新《课标》的重要途径。/en/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5]郭忠民. 浅谈中学英语合作学习的课堂设计[N],学英语,2005-09(862)。

篇5: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Part1. 案例背景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创设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就要求教师能够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信息技术的掌握,达到“双赢双利”的共建目的。而高中英语新课程容量大、知识面广,包括各个学科的内容, 所以更需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帮助。

下面我就自己的具体整合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 Franklin’s kite experiment

这篇课文是高中英语新教材第二册第十六单元的阅读课。课文的内容是关于Franklin著名的风筝实验。同学们可能都听说过这个实验,但具体内容不是非常了解。如果按传统讲授方式,难以充分展示有关Franklin的背景资料,仅靠教师的分析描述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这样费时多而效率较低,更难以实现最终的目标。于是我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们在多媒体教室共同完成了这篇课文的学习。在上课之前,我上网查找Franklin的背景资料及有关风筝实验的具体描述。在课堂上便增加一些课本中没有涉及到的Franklin的伟大贡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扩大知识面。

本课的教学目标:了解Franklin的风筝实验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快速找答案的能力

通过复述课文,提高口语能力。

本课我分读前,略读,细读,读后,巩固,讨论几个步骤来进行。

1、读前部分,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介绍了几位科学家,呈现一些有关Franklin的介绍,而且通过quicktime软件的播放还能看到一些franklin的肖像和弹奏自己所发明的乐器时的情景。

2、略读,细读,读后三个步骤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多媒体能提出更多的问提,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3、巩固阶段要求学生能就所提供的图片和关键词进行课文复述。我在网络上下载了一些与此有关的图片,形象,生动,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4、讨论阶段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了本课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1、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的真正的持续的动力来自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动机,而不是外在的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排在第一位的。而那些生动的,形象的网络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开口讲。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加上教师在旁边给予鼓励,慢慢地深入。而学习的深入所带来的收获更能带来一种创造性的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是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因此,高中英语学科教学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高中英语新课程容量特别大,如果采取传统式的教学方法会很难完成任务。

而运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后,就能更有效的创设情景,课堂上容量也有了很大的增加,这便学生有足够的言语活动和感性的积累,这是学习语言的关键。因此,效率也随之上升。

3、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传统式的课堂上教师为了赶进度而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课堂上就有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参与。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研究讨论的组织者和学生研究的助理。

4、使用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

在这节课结束时, 我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在网络上查看更多有关Franklin的资料。通过阅读,了解了Franklin的一切之后,与同学编一段记者与Franklin之间的对话,从而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展示手段,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还是一种辅助工具,解决如何学的问题。把信息技术同英语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优化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Part2. 案例描述:

一、Pre-reading

1、learn about some scientists and their achievements.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之一是‘科学家’,所以在本堂课的一开始我便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一些信息去猜测到底这些信息是在描述哪位科学家。屏幕上出现有关 Laite brother, Madame Curie, Stevenson, Albert Einstein 四位科学家的资料及照片。信息是一条一条出,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利用各学科的知识来进行判断。

2、抛出问题“what does the next scientist look like”,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双击女孩的图片,片刻后会出现Franklin的很多动画肖像。学生对Franklin 的了解首先从视觉上得到满足。而这一点正是由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后才有的效果。

3、再提出问题 “. when and where was Franklin born?”

“when and where did he die?”

引出Franklin 一生的主要功绩。在阅读材料时给一个任务:“After reading, can you tell what Franklin is? ” 学生会讲出 printer, musician, inventor, economist and scientist 教师再补充 philosopher and statesman 帮助完成这个任务。

接着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展示一些与Franklin 有关的物品。

T: to honor what he did in economy, people put Franklin’s portrait on the bill

(show the bill)

T: As an inventor, Franklin invented a lot of things.

( Ben Stove, Bifocal , Lighting Rod, an musical instrument)

点击“ on show” 可欣赏到Franklin 弹奏此乐器时的情景。

4、再提问“As a scientist, what is Franklin’s most famous experiment?”

此问题便顺利地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Skimming

先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快速阅读全文。

Q1. what are talked about in the text?

A.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xperiment

B. The times Franklin failed

C. The needed equipment

D. The importance of the experiment

E. The steps of the experiment

这个问题既训练了学生快速阅读,理解大意的能力又为下一个任务提供了铺垫。

Q2. Divide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 main idea

( Para1-3, Para 4, Para 5-6 )

三、Scanning

根据以分的段落,逐段进行对课文的深一层理解。

1. Read Para1-3: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xperiment and fill in the table.

When

Who

Why

Where

2. Read Para 4 to find the needed equipment

Thunderstorm pieces of light wood

String a key

a handkerchief a condenser

Q: why is it better to make the kite of silk than of paper?

要求学生先进行猜测,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再在课文中找出正确答案。

3. Read Para 5-6 and p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the right order.

a. The kite flew high in the rainy sky

b. Very sharp piece of metal was fixed

c. A key was fastened to the end of the string

d. A ribbon was tied to the string

第五、六两段有关实验过程的描述通过这个排序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四、Post-reading

在这个步骤里,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pick out the correct pictures and at the same time point out where is the mistake in the wrong ones.

2、Q:The text is meant for

experts scientists common readers officials

3、Q: Which is not stated bu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A. Franklin did the experiment with the kite.

B. Franklin’s experiment with electricity was dangerous.

C. Franklin failed the experiment again.

D.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bad weather.

从第一个看图找答案到第二个问题“文章是为那些人写的”再到从文章中可以推断出的什么结论,整个任务环节是层层深入,难度逐渐加深,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Franklin 的整个实验。

五、Consolidation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decide if they are true or false.

A、In 1952 scientists already knew what electricity is.

B、Franklin was helped by a friend to do the experiment.

C、Franklin made the kite of silk because wet silk does not conduct electricity.

D、A condenser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to store electricity.

E、The key tied to the string was put into the door to stop the kite from flying away.

如果一开始就听课文判断正确或错误,对我们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适当地减轻任务的难度值,把这一环节放到这里当巩固练习。

2、Retell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and the key words.

这个环节中我展示出许多副与Franklin 的风筝实验有关的图片。形象逼真,生动新颖,为学生提供了外部刺激,创设了很好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能使学生精神充沛,思维活跃地参与学习,有热烈的学习情绪,能使学生把图片内容和记忆中的相关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对课文进行复述,锻炼了口语,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问题Q: Do you think that there is a mistake in the experiment showed just now?

只旨在了解学生对课文是否真正的理解。原文中描述的实验是在有遮挡处的地方做的,而图片中Franklin 父子俩则在露天下做这实验。

3、Q:Why was Franklin’s experiment dangerous?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动画来说明电与闪点的联系。并直观、形象、生动、逼真、科学、活泼的展示了如果实验方法错误而导致的后果。

六、Discussion

If you want to be a scientist,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ies?

这个任务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或现象的思考能力,同时可以运用本单元speaking 中的内容,概括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每组派一名同学作代表。

七、Homework

1、Prepare a dialogue with a partner. Suppose one is a reporter and the other is Franklin.

2、Read more about Franklin from the net

http:// sln.fi.edu/Franklin/rotten.html

第二项家庭作业中是一个开放性的研究性作业。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可以了解更多有关Franklin 的介绍。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会让他们把所了解到的信息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这样就实现了把研究性活动带到课堂中。

Part 3 案例思考

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虽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效果还不令人满意。而通过把英语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则会使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种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并把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发现性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中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形象逼真,生动新颖,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剌激,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校的教学活动形象、亲切。教师可以利用语言的调节和支配,结合形象的图形,图像,美妙动听的音乐,生动的场景,使师生得到全方面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使传统直观手段与语言的结合上升到师生共处、洽谈、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这个环境能使孩子们精神充沛,思维活跃地参与学习,热烈的学习情绪,能使孩子们感官和记忆中的相关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产生丰富的想象,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堂课上通过声音,图象,影片等多种表现形式呈现给学生,其中多媒体展示的两段短片和丰富的有关实验过程的图片部分更具特色,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英语语言素质。而且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效果远远超过传统式课堂上所达到的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基于语言教学的特点和现状,能运用信息技术,并将其活化到英语教育中,必将产生更大的影响。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使用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不仅能使用、处理各种信息,更要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完美结合。

篇6: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探究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福建省莆田十中高中部 黄 玲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合作学习是一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尽量采取“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以任务型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自主性是今后全体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 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课堂上语言的“communicate”和学习者之间的“interact”是通过“task”来实现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交流﹑合作﹑互动的过程,很多任务都是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

合作学习﹙cooprative leaning﹚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建构主义(constructive)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合作小组是一种很好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小组成员能在不断表现﹑吸收﹑反思和自我调整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 小组合作学习在不同活动中的运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课堂中的每项活动都应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设计。《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有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笔者在认真学习和研究新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就常用的一些活动如何开展小组合作举例说明。

1. 角色表演(role-play)

经过教师精心指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角色扮演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小组活动形式,常被用于对话﹑采访和短剧表演等。如Unit10 The world around 口语的任务是通过记者和动物的对话,让学生体验动物的感受,并懂得保护动物﹑珍惜动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4-6人为一组,一位学生扮演现场采访记者,其它学生分别扮演动物园中的不同动物,谈谈自已是如何来到动物园以及在动物园的生活。

2. 课题讨论(topic dicuss)

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一系列的任务,如组织一些有意义的“dicussion”或“debation”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如Unit10 The world around 学完囗语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就“该不该把动物关在动物园”这个主题进行辩论。以小组为单位分正﹑反两方辩论。

3. 新词趣学(new word learning)

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组6-8人,小组成员围着课桌坐成一圈。学生首先听课文录音,边听边记下所不懂单词的大致音标。然后打开书,每个小组负责寻找课文里一个自然段的生词。组长将小组成员所写的单词集中。小组成员分工,通过查字典和讨论,找出它们的读音﹑用法及例句。各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与展示。最后,各小组派代表参加“make a sentence with the new words”竞赛。

4. 拼读活动(jigsaw activity)

拼读活动是“信息沟活动”的一种形式,常被用作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教师应该考虑形成独立阅读、合作交流、个性构建的阅读教学模式,把阅读文章分解成若干材料分给小组成员,每人获取的材料不同,各自分别阅读自已的那个部份。未获得材料的学生向读过那部分材料的学生提问以获取信息。最后,分组学生对所获取的所有信息进行加工,完整地感知整篇阅读材料。

5. 调查调究(project survey)

如Unit4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可组织学生调查研究并开展灾难图片展。步骤如下:

第一步:师生讨论活动计划,各小组分配具体主题,如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

第二步:小组成员通过各种途径(网络﹑图书馆等),收集资料(图片﹑文字等)。

第三步:小组成员之间用英语交流收集到的资料,然后整合﹑修改资料。

第四步:小组成员任务分工,如电脑排版﹑文字编辑﹑图片加工等。

第五步:各小组图片展览,各组推荐一名讲解员,回答其它组员提出产问题。

第六步:征集各组灾难自救方案。

6. 过程写作(process writing)

过程教学法(the process approach)的代表性学者是弗劳和里斯,他们认为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有目标循环往复的活动。

第一步:教师介绍文体格式﹑简述写作方法等。

第二步:小组讨论有关话题,交流观点﹑挖掘主题内容,查阅生词﹑词组。

第三步:小组成员每个人独立写作,包括写提纲﹑初稿等。

第四步:教师简要传授修改策略,每个组员依次批改本组成员的作文,从中选出最好的作文。

第五步:小组讨论选出的作文的内容﹑语法﹑拼写等,集体改稿,最后抄正定稿,签上本组所有成员的名字。

第六步: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不再代表个人,而是代表小组。

三. 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分组最好采用异质分组,即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等要均衡。

2.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习先独立思考,有了想法后,才能和同伴探险究,交流解决问题。

3.讨论的内容要有价值,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际性,否则学生的合作会不主动,参与度也会不均衡。

4.要戒合作学习的假与浮。教师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

教学活动告诉我们,教不等于学。作为任务型教学的重要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语言习惯的环境,但这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通过自已的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会性

2.沈华“小组活动任务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增刊)

篇7:“任务型”教学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任务型学习活动”是一种学生在活动中真实地使用语言(use language)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倡导创造性的交际,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素质教育模式,下面就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是怎样理解和在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活动的。

一、激发兴趣,创设任务性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英语学习的难度超过母语学习,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兴致勃勃地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设计符合他们兴趣的任务活动,用教育的艺术把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引向英语学习,帮助他们用兴趣之火去点燃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教授高一新教材Healthy eating(unit 13)时,通过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分别判断他们的饮食(diet)和零食(snacks) apple orange chocolate softdrinkfish potatomeat ice-cream中,哪些是健康食品(healthy eating),是有益于健康的(It,s good for health);哪些则是垃圾食品(junk food),是有害于健康的(It is bad for health) ,学生根据自已的认识各抒己见,展开激烈争论,大大提高了参与的欲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为同学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本单元其它知识的学习就迎刃而解了。

二.运用电教手段促进任务活动的完成。

运用电化教学 ,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枯燥的教学问题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因此,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当时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电教手段,组织课堂教学,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the sound of the world (Senior English BOOK I Unit11)时,由于本单元既涉及世界著名乐队(band he Beatles) 及各种音乐风格(musical styles):Rolling stones blue music jazz rock music hip-hop rasp Latin music American country music… ; 又涉及中外著名音乐人RickyMartinElvis PresleyMichaelSantanaJohn Lennon Cui Jian,学生在对本单元的整体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于是,一上课,可打开电脑,银幕上出现了一个个演出场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the Beatles 的趣味穿着、rock music 的强烈舞蹈,the Rolling Stones的粗犷刺耳,blues 的孤独忧伤, rap的押韵述说、Latin music 的恰恰舞曲吸引了过来,刺激了学生大脑的兴奋点, 挖掘了学习潜能,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任务活动。

“社会需要比十所大学创造价值大得多”,设计任务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越贴近越好,如果任务活动离学生的生活内容太遥远,不相关,学生自然不感兴趣,也就降低了任务活动本身的价值意义。在学习Scientist at work (BOOK1 Unit16)时,因本单元属科普性文章,主题是科学实验和发现(experiment and discovery),学生学起来可能感到枯燥无味,可将教学设计与学生化学、物理实验结合起来,安排与教学内容experiment相吻合的主题活动,活动形式步骤安排为 1.个人活动:确定自己活动的内容,走访相关学科教师,协商自己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个人任务。2。小组活动:运用所提供的评价工具,学生之间互评、修正、完善设计。3。个人活动: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与有关教师联系,去实验室完成相关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4。小组活动: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验,作一个presentation,并回答组员的提问。通过这一主题任务的设计,使英语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活动得以整合,体验英语的实用性,让学生在真实的、贴近生活的任务活动中学习语言,让他们在使用语言的同时感受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同时,在语言实践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

四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任务”驱使下得到提高。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在教育实践中因材施教,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要针对学生的智力因素、性格、外部条件等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或严词教育,或细心呵护,“大灶”“小灶”齐开,而无论严慈,都是要达到相同的教育效果, “春风不让一木休,苦心换来满园翠”,最终使受教育者都能达到要求的教育目标,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其特长。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意义更显重要。例如在词汇掌握的要求上,就不宜“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按四会(Fore skills),三会(Three skills)区别对待,在作业布置上要A类、B类学生分别布置,在课堂提问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尤其要善于发现差生的闪耀点、兴趣点、动情点,及时表扬他们的点滴成绩,激发他们转化的内部动因,祝贺、道喜、帮助、安慰他们,使学生在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树立学习自信心,完成自已的学习任务。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由知识型逐步向素质型转化,而“真实任务教学法”则恰恰突出了“学以致用”这一特点,是各种先进教学法之精髓。因此,设计真实、贴近生活的任务活动,以此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生动的任务活动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深入研究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探索、提高和完善,以取得英语教学成绩的大面积提高。

篇8:高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应用初探

高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应用初探

高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应用初探

作者/乔文风

摘 要:首先介绍了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存在的主要误区,接着对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模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探究教学;任务型阅读;高中英语;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任务型阅读教学逐渐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任务型阅读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强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地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任务型阅读。

一、高中任务型阅读英语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1.部分学校高中英语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精神

部分地区和学校的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方式单一。在对一些学生的调查了解中发现,任务型阅读英语教学方式单一是许多学校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缺乏实践的理论基础,导致课堂教学质量较差。在传统的任务型阅读教学课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些教师没有区分英语任务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不同,照搬其他科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新时代的教学目标脱节。

2.部分高中教师没有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学展开没有以学生为中心

高中教师在进行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授课的过程中,只注重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许多学生由于英语任务型阅读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教师及时解答,上课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不能抓住任务型阅读教学的重点。学生长时间无法参与到英语任务型阅读的课堂教学中,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很难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有的学生对任务型阅读的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和畏难情绪。

3.高中任务型阅读教学工作浮于表面,没有深入落实

有些学校的任务型阅读课堂教学浮于表面,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只注重课堂表面的热闹和课堂气氛的激烈。学生热闹之后没有积累丰富有用的知识,教师的热情过度地用在营造氛围上,课堂较混乱,学习效果不明显。

4.部分地区盲目地照搬其他地方的教学方式

跟风严重,导致学生难以适应,任务型阅读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二、针对高中任务型阅读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和建议

1.任务型阅读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展开

教师要时刻明确学生第一的观点,深入以人为本的认识,开展人文关怀。在英语任务型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优化学习课程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情况,一方面能够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阅读的文章。首先,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学生自己最习惯的阅读方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浏览,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水平。其次,教师要允许并留给学生大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答。教师要让学生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思考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任务型阅读学习中的能动性,让学生在理解、交流、合作、实践的基础上完成对任务型阅读的学习和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设计、教材的选取,要以学生为重心,围绕学生展开。教师只有不断地优化英语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任务型阅读的解题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和写作更加贴近外国的语言规律和文化习惯,达到学以

致用。

2.任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

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见性,并在开课之前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英语教师要注重备课工作,良好的备课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保障和必要条件。教师需要从教学材料和指导书中提取教学重点,分析教学难点,做到有的放矢。教师需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饱满的教学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牢固有效地参与到英语任务型阅读的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还需要做好课后的总结反思工作,对于课堂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加以纠正,不断地改进,对于课堂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坚持。最后,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任务型阅读课堂教学方法,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争取让学生轻松、有效地掌握任务型阅读的解题技巧和做题方法。

3.教师要积极地营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

在任务型阅读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争取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和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对每个小组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课前准备,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在共同研讨题目时,团结协作,能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方法,也不失枯燥。在任务型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自主地探究,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总结规律,学会融会贯通。教师只有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不断地优化,才能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做题技巧和效率。在任务型阅读教学中,对外国文化多样性的探究,教师要深刻地把握,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教师的学习计划相结合,从而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质疑,发挥团队精神,最终解决疑惑。将自主探究运用到文化学习中,以此来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学习的困难。教师在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出现疲劳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可以让课堂短暂地休息一下,开展一些和英语任务型阅读有关的课上小活动

或游戏,这样不但能缓解学生的疲劳让学生充满能量,而且有利于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展开,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到下一个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提高任务型阅读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国家的素质教育正在激烈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作为高中教学活动的重要的一部分,任务型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

重要位置,要时刻保持重视,中学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展开,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地营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推动我国的任务型阅读课堂教学,提高我国学生对外国语言的学习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战雪。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16)。

[2]葛莉。对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

[3]顾婕。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学生英语,(26)。

[4]周小琴。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9)。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第三中学)

篇9:任务型教学与“信息差”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特出了语言的交际性,这种交际性主要体现在交际过程中的信息差。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时如能较好地运用信息差,不仅能切实提高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还会使我们的课堂任务更加具有吸引力,将会收到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任务型教学、信息差、交际、能力、课堂教学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播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中将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到了一定高度。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同时对教学任务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所设计的任务必须具有真实意义,必须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我们提倡任务型教学法,是因为任务型教学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加大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强调了语言的真实使用和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任务型教学中的交际性又主要体现在交际过程中的信息差。从信息论角度来看,语言本身就是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过程实质上是双方传递信息的过程。双方传递信息时要有一定差距,即这个信息只有一方知道,另一方是不知道的,通过交流达到互通信息。这种传递信息过程中的差异就叫做信息差(information gap)。如果没有这种信息差,那么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变得毫无意义。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设计任务时如能较好地利用这种信息差,多采用一些真情实景,不仅符合新课标教学原则中提出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切实提高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情感的能力,同时也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更具吸引力。我们也将会收到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在任务设计中运用好信息差必须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改变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差

我们一般的课文教学模式是:先听录音或听老师介绍课文,然后就课文内容提问,接着学生回答,最后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练习。其中尽管包含听、说、写的训练,但基本上都是在老师的控制下进行。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复述课文都是在已知信息上做文章,大家都知道彼此要说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没有新意。课堂上学生对这样的训练兴趣不浓,因此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基于上述原因,在现行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学中,我根据其题材新颖,知识性强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了一些调整。在课堂教学中我较注重于文章内容的信息传递。这种将重点放在语言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的教学方法在美国和加拿大早有尝试,而且很有成效。这一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顾及了学生的兴趣和确保了在情景中理解性输入。理解性的输入是语言认知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在这一教学方法指导下,我在课文教学中,在设计任务时将重点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例如我在上高中第二册第四单元 First Aid 一课时,我设计的总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这堂课了解急救常识,学会一些简单的急救技能,并能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在总任务下,我还设计若干个小任务。任务一:了解急救常识。课堂上我穿上白大褂,打扮成医生向学生讲解急救的一些基本常识。根据课文内容我和学生一起讨论急救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措施。必要时还做一些示范动作的表演,让学生跟着模仿。我要求学生听懂每个句子,搞清各个句子的含意。但这些都是为了弄懂急救过程而不是为了分析语言的结构。任务二:学会运用急救常识。我创设各种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事故情景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处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互相练习一些急救技能,既动口,又动手。接着请小组上讲台进行表演比赛,气氛十分活跃。任务三:检查掌握情况。最后的检查是放在一份让学生选择答案的急救知识测试卷上。这堂课给人的感觉是一场急救常识宣传课而不是语言教学课。学生的注意力都在弄懂急救知识上,但这一切又都是用英语在交流,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听懂和学会了许多英语急救用语。学生感兴趣是因为这些急救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新的,存在信息差;学生们掌握了,会说了那是因为他们有了一定量的理解性输入,产出必须是建立在输入的基础之上的。

二. 注意方法,精心设计信息差

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学生,必须要注意语言信息的意义和内容。如果老师上课节奏缓慢,所传递的信息都是已知内容,没有信息差存在,学生必然会感到乏味,也容易分散注意力。衡量信息的多少和传递的效果,主要看信息本身的价值是有用还是无用,有用的信息在于信息的内容新,有一方或双方都不清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交流的目的,才具有获取信息的意义,才能使学生产生获取信息的欲望,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中注意信息差。在课文理解中我们应该少问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应设计一些深层次的并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问题。例如在上高中英语第三册第十五课时除了让学生分析文章归纳大意外,还设计了一个开放性话题:让学生讨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关于粮食的一些不明智之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谈到了粮价与种粮积极性的问题;谈到了许多大餐馆中点菜时的浪费问题等等。因为有新的信息,所以学生在讲与听的过程中均有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设计课外作业任务时也应少一点枯燥的重复训练,多一点含有新信息的创新练习。例如在学完了高三第五单元后,在学生了解了广告制作过程和制作广告应注意的事项后,布置学生按小组创作自选和必选两则英语广告用于全班交流评选。学生既有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又有丰富的想象力,许多作品都非常的精彩。这项作业任务集写和说为一体,交流中,因为各小组的广告创意和广告内容不同,存在一定的信息差,学生们听得十分认真。通过这项作业任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一项任务同时训练了听、说、写三项能力。在评选过程中学生还接触和了解到许多其它语言形式。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以往我们在讲解课文语言点时常采用解释、举例、翻译或造句的方式。这种方法信息量少,而且都是已知信息,课堂气氛很难活跃。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如讲解和操练语言点时也尽可能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我在教学生 It is common for sb. to do sth.. 的句型时,首先通过几个例子让学生了解其含义,然后用问句的形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如:

Is it common for you to have dinner in the evening?

Is it common for your parents to wash clothes for you ?

学生们争相回答。然后再由学生完成句子:

It is common for me …

每个学生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偶而我还会问其他学生:

Is it the same with you?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始终处于交流之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组织对话教学时,尽量避免过多的机械性重复,或让学生自编对话表演,或直接与学生进行即兴对话表演,在互不清楚对方将要说些什么的情况下,这就存在了信息差。无论是对话的学生还是听的学生都很投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际情景下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 加快节奏,增加有效信息量

英语课程标准中还提出:在设计任务时,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兴趣,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还须使所设计的任务具有一定的信息量。做到节奏快,容量大,始终有新的内容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在小组活动或结对练习上。这些交流活动在有限的课堂活动时间里增加了语言的输入,语言的输出也相应增加。在这种小组活动中,安排学生分头去查找不同的资料,并且与同伴分享这些资料。如每天的daily report ,是一项听说任务,每天都有一个新话题,学生通过报纸,书籍或上网查寻,准备了丰富的语言内容,对其他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内容;有时是围绕课文内容,让学生准备有关这一话题的相关材料。这些准备和讨论过程又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

在安排阅读任务时,我不局限在书本上,也不仅仅围绕高考做一些应试阅读练习,而是布置学生每日阅读一定量的英文报刊。英文报刊上的文章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高。而且在阅读中我还允许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选读报纸上新闻,娱乐,体育等不同版块的文章。在课堂交流中因为各人所读的内容不同,交流中存在信息差,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都在获取信息的内容上,而不是在枯燥的语言形式上。因此无论是课后阅读还是课堂交流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学生的词汇积累和对各种语言现象的认识也在一种自然状态中不断提高。这种大量的信息输入符合语言习得理论:语言输入必须大于语言输出。

小结:要使学生能用英语连贯表达思想,有较好的输出,必须要有大量理解性的输入。无论使用哪一套教材,关键在于我们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广泛的信息来源为这种输入提供了机会,同时还需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科学地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差,并不断增加课堂教学中的信息量,使学生在大量吸收的基础上能有较多较好的输出,具有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书目】

1.《任务型语言教学》 龚亚夫、罗少茜编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篇10: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浙江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中学 吕虹

(本文获台州市二等奖)

[ 摘要 ] 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是当前外语教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解读和实践这一教学途径需要明确“任务”的含义。“课堂教学任务化”已成为广大教师备课的基本原则。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给学生布置怎样的英语课外作业并末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本文以改革课外作业、延伸课堂任务型教学为切入口,阐明课外任务的含义、设计原则、课外任务的几种类型,以及实施课外任务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 关键词 ] 课外延伸、从实性、任务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大力倡导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什么是任务型教学途径呢?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近几年来,笔者听取了很多节以任务型教学途径为主的课堂教学,老师们都很注重课堂上的任务设计、引入、任务的完成等过程,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任务化,但往往到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时,又恢复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许多课外作业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较为机械的抄写、背诵、回答问题、填空和翻译等内容上,形式单一,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与课堂教学脱节的现象。而笔者认为,假如能有效地延伸课堂任务型教学,改革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以外也能通过完成任务,获取信息,学到知识。有效补充课堂仅有 45 分钟内学到的有限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达到做中学,学中做,同样会给英语教学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一、如何理解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

课外任务是学生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任务链中的组成部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抄写作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外活动。它是课堂任务的延伸。可分为课堂教学的前任务(为完成课堂教学,课前需要学生搜集资料,进行调查等活动)和后任务(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许多课堂内的任务需要花大量的课外时间去完成,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但不管怎么说,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恰当地确定任务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自主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并将在课外习得的知识应用于课堂,扩大语言知识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外任务设计要坚持从实性

教育部组织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可操作性,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形式要尽量真实……”为了真正落实好《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务必要坚持从实性。坚持从实性就是要根据学生交际生活和教学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去设计任务。

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实际,去设计学生可接受的任务,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求知要求和不同的知识侧重。所以任务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内容侧重。例如,我们可以为初一学生设计这样一个任务,让他们课后去收集带有英文字母的商标品牌和英文缩写,看谁收集的多,看谁认识的英文字母多。这个任务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初一新生来说,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个任务。结果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收集到很多很多,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英文缩写 CCTV 、NBA 、ZTV 、WTO 、USA 、RMB 等都是学生收集的。直到现在,仍然有学生不断地来报告他们的“新发现”,他们又在身边的事物中找到了英文字母。布置这个任务所得到的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料。学生高质地完成并有效地延续了这个任务。但假如我们给初二、甚至初三的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则显得有些可笑,学生也会毫无兴致、不屑一顾。因为这个任务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需求。相对于他们的认知水平说,这个任务太过简单。

第二、要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去设计真实的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产生真实的体验,感受到情景的真实,任务的真实,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例如 Surfing(JEFC Book 3 Unit 3 L esson 6 ) 一课的练习中有这样一个笔头练习: Choose from the following water sports one you like a lot, one you like a little and one you don't like at all. Tell why.Write a short passage in your exercise book. 我们学校离海甚远,学生对水上运动根本就不了解,更谈不上亲身去体验这些水上运动,去谈论喜欢或不喜欢哪项水上运动及其原因。这个任务离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学生无从着手,任务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可设计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谈论平时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项目,并写成文章。这个任务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谈,有感而发,任务的真实性就体现在此。

第三、要根据当在教学条件的实际去设计任务。我们既不能一味地追时尚,赶时髦,离开现实条件去做表面文章,也不能怕麻烦、求省事,浪费我们现有的教学资源、因循守旧。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挖掘现有的校内外教学资源,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有些教师认为现在是新课程,那些老的,旧的教学资源就毫无用处了。有些教师为求省事,布置作业,往往是抄写、背书,就没有想到使用可利用的资源。例如,在初一年级教学了年龄、询问姓名、家庭成员以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让学生做一个调查表,去询问学校里面英文老师的年龄,姓名及他们的家庭成员情况,甚至可以让他们去询问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老师的有关情况。我想这个任务可轻而易举的完成。学生刚入校,对老师的情况有好奇心,很想知道老师的情况。这就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有了原动力,有了原动力,任务就能很好的展开及完成。学生在询问的过程当中,用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他们既锻炼了自己的口语和交际能力,也会得到一些新的词汇。真正体现了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而我们则很好的利用了校内存在的教学资源。

三、课外任务的类型

通过对任务型教学的学习和几年来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调整,笔者将课外任务分成以下几类:

1 、设计制作型

我们可以在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布置这种类型的任务。例如: JEFC Book 1 Unit 11 What's in the teacher's room? Lesson 44 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What's in your bedroom? 学生在课堂上谈论的不是很激烈,都是泛泛而谈。我灵机一动,抓住机会,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设计布置自己的房间。先画彩图,然后用 there be 句型写一小篇短文。这个任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绘画和写作能力,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学生的绘画作品为 Unit 13 What colour is it ?提供了素材,可谓“一箭三雕”。

2 、调查分析型

这一类任务一方面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获取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培养他们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或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例如上面提到的让学生调查老师的情况就属于此类任务。

再比如,在初三学生学习到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时,我们可以利用街道的工业园区让他们就污染问题做一个调查报告,找出解决污染的方法。这个任务把学科之间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运用了语言,又学会了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解决问题型

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已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三学生在学了 Travelling 这一单元后,可设计这样一个任务,让他们在最新的汽车时刻表上找出去某地的最佳路线,然后在课堂上汇报。又如: shopping. 班级要举行晚会,班会费还剩 300 元,分小组调查讨论要购买什么东西,看哪组学生能充分利用,不浪费钱,还能把东西买全。另外还可附加一个任务,每组开列购物清单,并按购物清单编写购物的对话,在课堂上表演。这两项任务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锻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我们又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4 、表演型

表演型任务符合学生好表现的特点,一直很受学生的观迎。

新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会有歌曲或韵律小诗。在课堂上教,学太费时间。可让学生回家跟磁带说唱。隔天或隔一星期表演,说唱给全班学生听或说唱给家长听。选出好的录成磁带播放给全校师生听。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都很想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自己。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很认真会去完成这个任务。

另外,为避免机械化的操作,背诵课文,每单元结束可布置学生就本单元的内容进行课本剧表演。几年前我所带的初三毕业班,虽然临近中考,我还是按照惯例每星期开一节汇报表演课。在紧张的学习中,能有那么一堂课让他们表演展示自己,学生们高兴地简直就要飞起来。因而每周的那节课我总能欣赏到学生精彩地演出。不仅仅是课内的知识、课外的、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也被学生搬上了表演的“舞台”。在每周的那节课上,每位学生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精心准备、策划、编排与表演,把课内和课外的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而那一年,学生的中考英语成绩名列前茅,让许多对这种教法存在怀疑的教师改变了他们的想法。现在遇到那一届学生,他们都还津津乐道于当年的表演,说那是他们初中三年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5 、评价型

《新课标》中,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制作学习档案袋,而由于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来为每一位学生制作学习档案袋,只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习档案。让他们收集自己平时最满意的作品。如作业、作文、听写、课堂表现记录、测试成绩、英文小报,平时完成任务的结果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应注意的问题

课外作业任务化使学生受益非浅,笔者也尝到了“甜头”。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不要过多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

如果一项任务学生要花很多时间去完成,会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不光其它课目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意见,学生会产生厌烦的心理,那么结果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要掌握好不同阶段任务的难易程度。有些教师不顾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规定学生背诵英文诗歌,表演英文名著改编的短剧。本来这是一个好任务,但学生们在背诵诗歌的时候,碰到很多生词,他们花了一整晚的时间来查生词,结果对诗歌还是似懂非懂,其它课的作业又来不及做。而看名著短剧,由于缺乏词汇量,更是费力。我想长此以往,不但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反而会使他们产生厌学的心理,那可是英语学习的大忌。

2 、掌握布置任务的频率

不要每天布置一项任务,这样会使学生疲于奔命,也不利于任务的完成,最好以一单元布置一次任务为佳。例如一些编对话、朗诵、录音等任务我们可以每天布置,但多了也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又如文中提到的调查工业园区的污染问题,学生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完成,不要急着草草了事,让学生去调查、分析、讨论、研究、共同协作。其正达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3 、要把任务布置清楚

如果一个教师连任务都没有布置清楚,那么如何能保证学生能准确地完成任务呢?他们不清楚,不明白老师布置的任务,无从下手完成任务。由于老师的原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所做的大量工作,所花的大量心血,到头来成为“无用功”。所以,把任务布置清楚很重要,一方面,可为学生树立严谨的逻辑思维的好榜样。一方面,避免学生做“无用功”。

4 、要给学生留出展示和汇报的时间

学生们完成一项任务,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如果没有展示,会产生失落感,以后就会丧失完成任务的原动力。而且,假如我们只布置任务不看重结果,学生也会产生无所谓的态度,那么任务就会失去它的意义。例如笔者在上文中提到的初三年级的学生。曾经有一个星期,由于我外出学习,回来后时间紧迫,有两个星期虽然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学生也完成了任务 < 他们每周都会把书面材料交给我批阅 >,但我没有留出时间给学生表演,在第三个星期我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就听到了学生的叹气声,有胆子大的学生就嚷了起来,“老师,反正没时间让我们表演,算了吧!一点意思也没有。”当时这话让我猛然一惊,从此我只要布置了任务,更都会留出时间让学生展示和汇报。

5 、重视并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任务结果

将学生任务完成结果作为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使学生产生原动力。学生有了原动力,我们将能更好地开展任务型教学,达到时半功倍的效果。上个学期,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档案袋,以及期未的卷面成绩对学生进行了全面性的评价。这个学期布置任务时,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学生完成任务时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6 、务必做好学生的坚强后盾

初中生能力有限,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教师的个别辅导与帮助。特别是农村、乡镇学校,更需要教师为其提供信息,资料。帮助他们一起完成任务,所以不要布置完任务就觉得没事可干,接下来就是学生的事了。我们应该全程关注,给学生以及时地帮助。这样学生们才能有效地完成我们所布置的任务。否则完成任务又成了一句空话。例如上文中谈到的有些教师布置学生看名著编短剧的这一任务。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看哪些名著(简易本),如果有些学生看不懂,则给他们讲解大致的内容,然后和学生一起编短剧。遇到不会的单词及句子,及时给予指教。接下去和学生一起分配角色、排练。这个时候,教师应充当好导演这一角色。最后就是充当观众,欣赏学生地表演,并给于恰当地鼓励和表扬。

五、结束语

实施课外作业任务化,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把任务前的一些准备和一些设计制作型活动转移到课外,就不必花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课外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做的更好。实施课外作业任务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通过课外任务的完成,学生在学习如何学习,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在做事中学会做事。通过课外作业任务化,促进了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另外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体验了成功,建立了自信心,而且使他们在学习中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笔者将遵循这一思路,大胆改革课外作业,有机结合传统作业与任务化作业,使任务型语言学习的理念真正渗透到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欧阳雪青《对任务型教学的几点理性思考》《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年第 8 期

4 、揭和娟《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年第 6 期

5 、盛艳萍《改革课外作业,延伸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年第 6 期

篇11:分层次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株洲师专附中(412100) 何其钢

摘要:

本文从本校的分层次教学和在现实和理论以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以

“基于‘任务’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程整合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型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字: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型教学

一. 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教学模式

一. 引言

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教育改革必须是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但是国内研究的热点,也是世界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

英语课程的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简称TBT)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在申报省级现代技术学校过程中, 我校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样在新课程中就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二. 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起到一定的促进教学的作用。但是课件开发与推广中所出现的一些偏差和问题引发思考。所谓的“课件”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讲授型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CAI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国内研究人员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的反思而发展起来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仍然处于实践探索中,所以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误区和偏差。可以说现在的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进行的仍然是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都和传统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被灌输的对象。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而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与传统方式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三. 理论依据。

1.利用差异的因材施教理论。现代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存在一定差异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的差异更为明显。而传统班级授课活动中,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施教是不可能的。我们知道,个体与个体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把某些方面相类似的学生划归同一层次,既可照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不分对象的“一刀切”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2.协作学习理论。协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指几位异质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基本要求是(1)小组中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东西,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3)各小组成员必须为提高组内共同的学习效率而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实质上是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异质同组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以弥补分层教学在学生“学”方面表现的不足。

二.课程整合、共同提高; 任务教学、锦上添花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现在流行的英语学科 “任务型”教学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将会更好的将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进行整合,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所说的这些“任务”可以是英语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这个整合过程中,把英语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一个个的“任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真实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教师进行“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介绍“基于任务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程整合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之前,现简单介绍一下我校的“分层指导下的任务型教学”:

一. 分层次动态教学

这是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要求在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着力开发利用学生差异这个教育资源,根据全年级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能力倾向分为A、B、C三个层次,并实行动态组合,分层教学。对于教师来说,英语分层教学也是在教学的各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等)实行分层,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每个同学在学习、训练、检测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在“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各有目标、各有所得、力创附中特色,搞好中学英语教学,力争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指导下,几年以来,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

一)、制定出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C层: 1.认真落实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全部要求。

2.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阅读、表达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外教资源,拓宽语言习得环境。

3.培养英语竞赛人才,进行英语过级竞赛训练。

4.培养英语自学能力以及研究性学习能力,为继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以及笔头能力,使之成为较为理想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B层: 1.同C层1、2、4项目标。

2.经过训练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C层的水平。

3.不断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A层: 1.夯实英语基础。

2.完成C层1、2项目标。

3.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二)A、B班勤于辅导,C班精于指导

A、B班大多数是基础稍差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自觉性不高,但他们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为此,我们采用重点盯人战术,并在班上进行对抗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多一份耐心,多给一次机会,多一些鼓励,课下再给予适当的辅导,点拨,学生的成绩一般都会有提高,如牛娜丽、乔帅军同学本学期以来学习上积极进取,成绩从刚及格提高到良好以上。

C层曾经有这样一种情况,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好、热情高、潜力大,但有一部分浮躁,缺乏自觉性。为此我们让他们两两结成对子,互帮互学,在“实”字上下功夫,扎实、踏实。同时注重学法上指导。如在听、读中如何抓住关键词、主题句,如何巧记单词等。只要方法对头,就会事业功倍,开始从“学会”转向“会学”。

二.任务的定义:

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所以认为任务型教学就是选择恰当的语言活动任务为载体, 以完成任务为内驱, 在交际互动过程中, 自然地获得语言知识,生成语言能力,从而形成语言学习的良性循环。

Long(1985)指出:“任务”其实是人们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重复的各种活动,包括诸如刷墙、填表、给小孩穿衣服、买鞋、订票、借书、考驾照、打印、定房间等。总之,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不是一般的、孤立的或者可以任意组合的课内或课外的教学活动,而是整个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任务的形式为用语言处理模拟的或真实的生活中的问题;任务各界面的有效结合和相互作用指向课程的总体目标。任务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语言,又可以发展学生本身。因此,任务自身也具有教育价值。当老师指导学生,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完成了 “任务”, 那么学生便基本掌握好了语言知识点和技能,而且又能发展学生本身的能力.

三. 分层次指导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程序:

1.设置任务 创设情境(第一步骤) 开展活动 分层指导(第二步骤)

A B

教师

启发引导 诱思导学(第三步骤) 拓展讲解 完成任务(第四步骤)

C D

2.主动探索 激发情趣 (第一步骤) 讨论交流 分层练习(第二步骤)

A B

学生

思考探讨 理解新知 (第三步骤) 质疑解惑 各自发展(第四步骤)

C D

四. 分层指导下的任务教学模式程序说明

分层指导下的任务教学模式程序是一个有机组合的系统,包含有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同步行进的“教师(教)、学生(学) ,每元包含A、B、C、D、4个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第一步骤:

从教师(教)来看,第一步骤为“设置任务,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任务的设置上,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任务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英语情景的形成。因此第一环节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从学生(学)的角度看,第一步骤为“主动探索 激发情趣”。全体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以及新颖独特有挑战性的任务的提出,学习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开始思考情境中的认知问题并想办法完成任务,获得能力并从中得到乐趣。这时侯,他们的情感体现出愉悦性,对本课学习萌发了兴趣;他们的认知系统被唤醒了,开始进行运转。

第二步骤,“开展活动 分层指导”。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引导,这个时候教师不要过分强调学生的错误,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实践。为了让学生的主体性更为充分地发挥,心理潜能更好地发掘,探索精神更好地形成,此时教师完全没必要“发”(即把知识要点直接加以解说),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展开自学,此为“分层指导”,为后面的教学步骤做好铺垫与准备。这时学生由最初的兴趣初萌状态,进入了“讨论交流 分层练习”阶段。他们或可自学教材,或小范围内相互间进行初步的交流,互相启迪。这时学生的情感状态处于激奋状态。整个认知系统完全被激活了,高速地运转起来。

第三步骤,“启发引导 诱思导学”。在完成上述步骤以后,教师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的讨论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准确而又简练地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与评价,评价的原则是重在肯定、鼓励与引导。对学生有疑难的问题,则进行启发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继续良好的情感状态,自信的情感得到了较大的加强。

于是教学进入第四步骤,“拓展讲解 完成任务”。教师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教师在B班(即中等层次班的学生),指导他们在巩固新学新知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一步的学习问题。在A班(即小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层次班),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中最基本的部分,可能的话,完整地掌握新知。对于C班(上等层次的学生),为解决他们在认知方面“吃不饱”的问题,教师则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前提下,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因而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进行各自的“任务练习”,其结果是“质疑解惑 各自发展”: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对自己来说是较优的发展。这时,他们的认知系统由于运转的有效性,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从而培养了自己的创造能力,而创造能力,则是各种学习能力发展的最高境界。创造的素质,是各种素质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其成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

三 基于“任务”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程整合的

任务型教学模式

从前面提到的英语学科采取的“分层指导下的任务型”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更加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任务”教学法也是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这是一种“剥笋子”式的、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通过学生探究式的相互合作学习,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其实也是可以体现“任务”教学法,事实上有很多信息课的老师就是在尝试采取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

为此,我们进行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整合时,就是创造性的利用他们之间的结合点来完成课程整合的,即在通过完成“英语学科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这个特殊的“载体”驱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不断使学生地获得持久的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竞争和合作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开拓创新的自学能力。

为此,我们所倡导的“基于‘任务’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程整合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核心、强调教师为主导、始终学生为

主体”的基本特征。

我们根据国内外很多专家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我们初中学生的,同时适合老师更好操作的模式。

首先是对我们过去和现在影响比较深的“五步教学法”,我们知道,就是把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按照五个步骤进行,即复习引入(Revision)、呈现新课(Presentation)、(机械性)操练(Drill)、练习(Practice)、巩固(consolidation)。在这五个教学步骤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挥”,决定着学生的操练形式是个别(Individually)、逐行(in Teams)、逐排(in Rows)、两人对练(in Pairs)或是全班性练习(All Together)。

然后是Jane Willi)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

①前期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介绍主题。

②任务循环(task-cycle):学生为完成交际任务而尽其所能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

a 任务(task)--教学布置任务,学生执行任务。

b 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c 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③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的某些特征。

a 分析(analysis)--学生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b 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下面是“基于‘任务’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程整合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设置任务 创设情境(第一步骤) 开展活动 分层指导(第二步骤)

A B

教师

启发引导 诱思导学(第三步骤) 强调合作 完成任务(第四步骤)

C D

2.主动探索 激发情趣 (第一步骤) 讨论交流 分层练习(第二步骤)

A B

学生

思考探讨 理解新知 (第三步骤) 合作学习各自发展(第四步骤)

C D

在我校分层指导下各个层次班按照以上的方式进行,我们再具体进行论述:

1. 对于作为教学的主导的教师。

首先根据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任务,创设一个或者多个课堂上或者课外典型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的任务,是顺利进行任务型学习的前提。任务型教学可以广泛应用于阅读、写作、语法、听说等课堂。任务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可以是一幅画,一个网上调查,一个专题,一次演讲,一出短剧,甚或一个语法项目等等。任务提出的过程,要有明晰的分工和知识或能力的目标。紧接着,按照我们所说的“五步教学法”进行。

2.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小组为基本形式、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学习策略体系,在目前学校班级容量普遍过大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其实并非简单的分成若干个组合。其实,分组是很有学问和技巧的。首先,分组要讲究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是通过按照学生喜欢的明星,歌星甚至歌曲名分组;也可以是某一项体育运动,体育明星;也可以是喜欢的动画卡通任务或者食品名称等等。其次,分组要教给学生协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应在互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应该为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而小组成员有效的独立学习是实现这一共同目标的前提。小组学习重在形成性评价。我每一个单元都设计一张表格,一个单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相评价给分,作为评价学生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依据。再次,每一个小组成员依据职责进行合理分工。比如我把小组分为“导演”“制片人”“男主角”“女主角”等角色,每个星期进行角色轮换。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可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被激活,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学生获得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师生互动,其乐无穷。

“任务和信息技术运用”贯穿于英语教学全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根据英语教学内容有创意的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任务,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提供信息平台;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通过每次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拥有不断的或多或少的“成就感”,使学生持久产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外语学习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同时使学生积极的情感发展促进外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9(3);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

3、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

202.112.88.32/论著选摘/何克抗/JiYu-Internet.htm;

4、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

5、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

6、Skehan, P.1998.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Willis, J.1996.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篇12: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任务型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任务型”学习活动,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新教材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围绕话题开展活动。在采用话题,功能,结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任务型”的活动。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如何依据新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课标 新教材 任务型教学

一、新课标与任务型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学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提出了新的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新课标》提出: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形象地说,即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可以说,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途径。

二、新教材与任务型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新修订的高中英语教材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体系,它将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有机地融合起来,并把这五大目标的整合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

新修订的高中英语教材覆盖了新课标所列的24个话题、66个功能意念项目和3,000多个词语,比原教材提升了教学要求。该教材注重进行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训练,每个单元的口语和书面语两部分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在选材内容上力求贴近时代和生活,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该教材涉及的话题众多,文化知识面广泛,其中包括道德教育、行为规范、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语言学习、兴趣爱好、文体活动、名人传记、旅游博览、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文化艺术等。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品德的因素,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有些课文还充满跨文化交际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该教材还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设置了“热身练习”(Warming up)、“课前阅读”(Pre-reading)、“综合技能”(Integrating skills)等新栏目,安排了大量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旨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敢于实践,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如此,该教材努力倡导探究式和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提供了内容丰富的“任务型”活动素材,其中有许多“任务”(Project)需要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集体合作和课内外结合才能完成。

三、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含义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是一个互动的探究过程。进入21世纪后,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念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教育部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这种任务型语言教学。这说明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我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四、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原则

1. 任务型教学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真实、实用和有意义的语言。

2. 任务型教学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

3. 任务型教学将英语教学中常用的呈现--练习--运用(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模式颠倒过来了。在常规的“3P”教学模式中, 任务通常体现为Production中的综合运用式练习,用来巩固所学的语法结构、语言功能或词汇。而在任务型教学的模式中,学生通常以完成任务的活动开始学习,待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活动中使用的语言上,并对学生使用的语言进行纠正和调整。

4. 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教材的编写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挑战性,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它要求教材的编写发话题为主,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设计能引导学生完成语言目标的任务或活动;它要求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五、任务型教学的过程

1、任务呈现

在教师教的过程,首要环节是:任务呈现,就是使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此时,学生就进入了学习模式的“参与任务”环节。

2、引导学习

学生具备了这种心理倾向就进入了学习过程的第二环节“学习新知”。“学习新知”是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等学习活动,它包括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但学习的内容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的,这时,教师就进入了“引导学习”环节。

3、师生合作、巩固新知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在学生没有对新知识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前,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由师生共同合作,结合任务进行对话、交流和采访等活动,这就是“师生合作、巩固新知”环节

4、组织练习、点拨评价

学生掌握新知之后,从而形成“活学活用”的能力,这一环节是学生形成知识迁移,能否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既可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任务,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要求设计一些与他们的生活、学习贴近的活动情景。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兴趣会更浓,在语言实践中更容易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来,学习效果特别明显。 因此,这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主动学习、操练运用”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发挥“组织练习、点拨评价”的作用。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并以鼓励为主的方式进行评价,使学生有一种自我展示的成功体验。

5、学生体验成功。

当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进行分组交流或当众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

六、教学示例

根据任务型教学的原则,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各种任务,让学生为学而用,在用中学,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完成任务的成功和喜悦。以下就列举了几个教学示例:

Task 1

任务:模拟感恩节

目标:1、运用已学的语言对家人、老师及朋友表示感谢。

2、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感恩节的资料。

3、通过表演的形式对这个西方传统节日有更多的了解和体会。

语言技能要求: speaking,listening, reading

语言知识:有关节日、习俗方面的知识和词汇。

情感态度: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对他人的感谢之情。

文化意识: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

操作过程:

1、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6人一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感恩节的知识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2、教师播发一段录象,让学生观看西方人是如何过感恩节的,旨在让学生进入状态。

3、给学生几分钟,进行操练并修改。

4、教师抽几组学生进行全班表演,并让学生选出最好的一组。

Task 2

任务:做一次挽救濒危动物的演讲

目标:1、运用有关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加深对濒危动物的了解,提高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语言技巧:Listening,speaking,writing

语言知识:演讲用语和本单元学过的有关濒危动物方面的词汇。

情感态度:能用英语进行演讲并激发保护濒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操作过程:

1、教师在上完阅读课文之后,布置任务。

2、学生以4人为单位进行任务分工收集濒危动物的资料。具体了解:1)濒危动物的名称;2)生活习性;3)分布情况;4)濒危原因;5)现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3、小组合作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写出演讲稿。

4、教师上课时让每小组的reporter上台演讲,师生共同评价。

Task 3

任务:制作一张个人卡片

目标:1、运用已学的语言介绍自己的Likes and dislikes.

2、帮助学生相互认识和熟悉,引导学生建立友好关系,学会相互交往。

语言技能要求:Writing,speaking

语言知识:表示喜好的词组、句型。

情感态度: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喜好,并加上自己的创意,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

操作过程:

1、个人活动:设计卡片,用文字介绍自己。

2、小组活动:在小组内介绍自己,并根据组员意见进行修改。

3、班级活动:以墙报形式展示成果,全体同学选择自己最想认识或结交的朋友。

总之,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把任务(task)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俨然已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更好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是一个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Jane Willis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Longman,1996

4、翁明伦, 《新修订的高中英语教材“新”在哪里》,www.jyw.cn,

篇13: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论文摘要:现代外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引起了教师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如何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综合英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大学 综合英语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形成了“注入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位置。于是,学生在课堂中极少有机会参加教学活动,课堂不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课,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变成“哑巴英语”。外语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需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目前国内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研究表明,在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借鉴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念。

1.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和构成环节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建立在第二语言洗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求的过程,在教学目标上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它强调教学中学生基本心理的满足,特别是归属感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情感性。

典型的任务型教学分为5个环节。“课堂导入”环节: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导入程序,课堂教学首先需要导入;“参与任务”环节:任务呈现环节。任务型教学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语言知识;“学习新知”环节: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语言知识教学,学习的内容可以围绕课本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巩固新知”环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操练运用”环节:学生掌握新知后,形成“活学活用”能力。

2.教学实例说明

本文以《致用英语综合教程2》(程晓堂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Travelling without Trampling”一课为例,说明“任务”的设计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该文主题集中在travelling 与trampling之间的关系,提出旅游可能会对环境起到破坏的作用,提倡“无破坏”旅游,以良好的旅游管理来发展地域文化和经济。旅游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突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围绕本课文,笔者设计了以下5项task-oriented的活动。

Task 1: Today we are going to deal with the topic “travelling”. Do you like travelling? Where have you been travelled? What other places do you want to travel in the future?

任务1分析:这是一个导入步骤,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对主题或任务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任务情景氛围中。教师所问的问题要贴近本课文所涉及的.内容。 Task2: Look at the topic in our text “Travelling without Trampling” and try t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任务2分析:学生的兴趣被激起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或任务,即对标题的预测。在预测之前,要理清一些语言理解上的障碍。

Task3: Discuss in groups: Wha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an travelling bring to our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Try to make a list of them. (The whole class may be divided into 7-8groups. After discussion, each group do a report.)

任务3分析: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及想象力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展充分的讨论,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的一种深入挖掘。

Task 4: Each group reports the discussion result to the whole class. Compare the items each group provides. Then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tems you mention and those mentioned in the text.

任务4分析:通过讨论比较,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Task 5: Nowadays travelling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what travelling can bring to us,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evelop tourism or we should just stop developing tourism so as to protect our home from being trampled?

任务5分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整个班级可以分为两大组,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英语辩论。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语言交际技能灵活用到实际生活中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上。

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发展,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应该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积极探索任务型教学模式,使之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Ellis, Rod. 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3]陈淑芳.使用任务语言教学法时教师的作用[J].湘潭大学学报,2003

篇14:任务型语言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现方式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2005年1月21日 绍兴市教育局教研室 周智忠

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对于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如何在教学中实践这两种新的教学理念是最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尝试从任务型语言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特点入手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实现方式。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的课程模式之一,是众多交际教学模式中最强调语言教师和学生自主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在理论上逐步成熟。许多语言学家,如Littlewood,Skehan,Willis和Nunan等从不同的角度对任务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总的来说,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以意义为中心,以解决某种交际问题为目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即在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区别于其它交际教学模式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采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主动的学习和运用语言,不论是采用真实生活的目标性语言,还是为实现目标性任务而设计的教学性任务,都能使语言学习者产生更强烈的语言学习动机,从而使其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二、自主学习

和任务型语言教学一样,自主学习也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受人本主义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者潜能的发挥,主张学习者积极、自发学习,强调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Holec(1981)认为,自主学习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负责;Dickinson(1987)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负责能力。一般来说,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我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并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很显然,在我们的教学环境中完全的自主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中学生,他们的自主学习应该是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属于半自主,因此老师在课堂内外的支持和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如何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三、从任务型语言教学角度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型语言教学涉及到学生需要分析、任务目标的确定、任务的设计、任务的执行和任务结果的评价等,下面我们结合任务型教学的具体情况来探讨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分析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需要是英语自主学习最基本的动机因素,因此教师在设定任务目标和设计任务时,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这就有必要对学生的需要进行分析。需求分析可以在教学的各个阶段进行,可以放在学期开始前进行,也可以在单元教学开始前进行,甚至可以具体到对某一课的要求。对于强调语言真实性的任务型教学而言,需求分析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能力范围,智能因素,认知能力与学科综合,尤其要了解学生的能力范围、智能因素、认知能力,也就是说要了解学生现有水平与课程、任务目标之间的差距。因为只有当所设计的任务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或略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积极参与的欲望,从而自主的去完成任务和学习。

2、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培养他们自我计划和监控能力。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Littlewood(2004)认为任务目标可以是老师定的,也可以是学生定的。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设定具体的、近期的、能够完成而又有挑战性的目标,因为自我定向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教学中引入师生协商策略,就教学目标、内容、进度、方法和过程等进行协商决定。另外我们还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我计划和监控的能力,比如给学生一个课外的调查任务,在教师确定总体目标以后,具体的小组内分工,时间安排,资料的搜索,策略和方法的调整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当学习者感到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决定自己想做的事,能自己确定学习内容,能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材料时,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激发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富有探险的精神,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的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也就逐步养成。

3、加强课堂合作学习。

影响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环境要素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以班级、小组还是个人的形式进行学习。任务型语言教学更强调学生间的互动、合作学习,这恰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的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普遍存在交际压力,合作学习可以减少学生的焦虑感,能自主地投入学习,并最终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不光靠老师,而是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交流、协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是促进学生自主性的要素之一。Littlewood(1999)发现,由于文化的差异,在不崇尚个人主义的东亚(包括中国)的学生更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也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社会互动理念。在课堂上除了必要的个人活动以外,我们应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和个性特征组织各种小组,并把不同的语言交际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使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以及组与组之间的友好竞争和相互支持取长补短,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4、引导学生自我评估。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估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这是“评估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技能”。传统英语教学以教师的终结性评估为主,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其本身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任务活动及其完成的效果,这一点对任务型语言教学来说应该完全有可能实现,因为每一个任务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预定任务目标参与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从而可使他们从评价中得到反思,获得动力,更好地去完成下一个任务,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我们还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些具体的标准,让他们对照这些标准来评判自己的学习表现,例如,在写作任务的最后环节可以进行全班公开评改一两篇典型的文章,目的是通过训练使学生学会对用词、语法结构、篇章结构的评估方法,在这过程中学会并懂得什么是好的写作,以找到并注意自己的差距。

任务型语言教学和自主学习从表面上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教学模式范畴,后者是一种学习能力,但从本质上讲两者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因此它们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自发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最后养成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则能有效改善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几个方面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全面地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本质。我们相信,只要在英语教学中坚持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那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两个目标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