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智力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

zxtuangou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zxtuangou”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创新智力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共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创新智力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

创新智力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

【摘 要】创新智力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是近几年来学科教育科研的一个新的发展点,它对于优化学科教学过程,提高主体课堂参与度有着积极的意义和现实的作用。

【关键词】智力教育 英语课堂 模式整合 运行过程

一、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

所谓智力是相对于知识而言的学习能力。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父母的寄托,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智力。事实证明,只要全面地开发了智力,所有的人都会更具有能力。具有较高智力的人,表现为具备理解问题、快速思维的能力,能迅速抓住问题的要点。它的主要内容表现为基本能力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感知觉能力的培养;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等等。创新智力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实现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例如,一位有天赋的音乐家,如果同时具备较高的智力,他就会更具有才华,更具有创造性。创新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就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创新智力研究成果对于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人才方面尤其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构建体现创新智力教育模式的课堂对于培养新世纪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创新智力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

构建英语创新智力教育课堂模式,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学生智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1.以学生为主体,活跃智力运行过程

基础教育改革强调,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而这种精神、这种能力就是人的主体性特征的展露。新课程倡导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新知,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激活智力运行过程。同时,创新智力教育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念,要真正体现在学生这个主体上,其突破点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它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英语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2.以指导为契机,深化智力发展方向

“实施之法,贵在启导”。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教师的“导”,是促进学生的“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才能深化学生的智力发展方向。善于“诱导”,变“厌学”为“乐学”。首先,诱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促使他们产生“自我”概念,形成德、智、情的内动力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即将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使教师在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内化的同时,把凝聚在知识中的智力活动方式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能力,善于引导学生主体的积极行为,教师的教学应处于“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的境界,有意识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性,体现民主性,尊重差异性,增强激励性。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导演”作用,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学法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即渗透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展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作为认识思考的对象,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正确检查学习结果,总结学习活动的规律,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3.以评价为手段,挖掘智力释放潜能

新的基础教育改革体系强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这将过去以学科为本位、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引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打破以前旧的教育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在教学过程优化后,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评价将会对学生智力潜能的发展产生作用。传统英语评价模式的弊端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弱化了他们的学习的主体意识,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窒息了他们的思想,导致他们独立性的缺乏。构建和英语课堂教学相匹配的创新智力教学模式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惟有如此,学生内隐的智力将得以释放。评价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过去主要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转向注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由过去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转向要特别注重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要由过去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转向要关注学生各个时期的进步情况和努力程度;要由过去主要强调全面发展,转向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要特别注意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Paul Kaye. English Teaching. BBC,,10.

[2]王柯.智力发展阶段说.教育研究,,2.

[3]严子尚.教育学漫谈.教育与管理,,6.

[4]李金支.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运用的探究.广州教育,,8.

篇2:构建预防医学课外科技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构建预防医学课外科技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 要:针对预防医学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创新传统的公共卫生教育经验式培养模式,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学习实践平台,将其掌握的理论知识创造性与实践结合,培养创新意识与精神,建立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预防医学;课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1 教学改革的背景及实施目的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探索新领域。国外一流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及耶鲁大学在上世纪60年代至世纪末,先后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本科生研究中心”、“本科生研究办公室” “指导研究”(一年级新生开设)等项目,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培养本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并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成效明显。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由于注重科技知识的应用,着力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培养将创意转化为具有应用型并有竞争力产品的技巧、能力,培训了大批高等应用型人才,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崛起与经济腾飞培养了企业所需的管理、技术、生产和营销人才。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有关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考核与管理模式还在不断探索并不断优化中。阻碍当前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因素是预防医学教育及其管理基本上以经验式教学、家长式管理为主要实施手段。这种培养模式会导致有创新潜能的学生,其自身潜能得不到激发且科研精神得不到正确的培养,反而培养出的高分低能的学生越来越多,这对社会和学生本人来说都是损失。二十一世纪以来,公共卫生事业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新科学、新技术、新思维对预防医学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挑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试教育及其所带来的眼高手低,所学知识滞后于实际工作运用,教学内容和方式不能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预防医学教学改革重点应加强实践环节,国外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宽口径、重实践、提倡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值得我们借鉴。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面貌必有以下趋势:

①人才培养模式必然随我国卫生战略的转变而调整,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控制、保证群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及扭转大卫生观思维是教学重点所在。

②伴随卫生防疫部门的职能分化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不仅仅是对三大卫生与流行病防控的熟练掌握,还应当包括专门知识与技能,譬如:慢性病与艾滋病防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突然事件的应急处理、社区卫生服务等。

③学科交叉进一步拓展,宽口径教学大势所趋,对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现代预防医学,信息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都是很重要的内容。

④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要通过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专业相关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来实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的培养,且把应用能力作为重点培养。

⑤转变传统的经验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作为培养的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操作能力、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对于培养预防医学创新型人才尤为关键。创新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构成的核心成分。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不断深化新思维、新方法的探索能力的训练。创新意识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科研能力提升,本科阶段对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将会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极大推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改革主要内容

2.1 设立科研素质选修课。培养创新型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首先必须营造适合培养创新素质的环境,其次要造就能够担当培养创新人才高水平师资队伍,而科研素质选修课就是实现这种氛围和环境的理想组织形式。 在科研素质选修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与学双方,都能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大家研究、分析和讨论。由于学生是主动投入,思维全面开放,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教学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此外,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学生对教师的知识掌握与更新要求更高,促进了教师提高自身水平的动力与迫切感,实现教学互动、创新双赢的良好的学术氛围。

2.2 设立大学生科研学分,构建科研学风授予评估体系。计划试行一学年,平均每学期评定一次科研学分,纳入第二课堂学分。由学院学术委员会领头头成立以同类专业为小组、学科带头人任组长的学生科研学分评定小组,对学生的科技成果按优、良、中、一般等四个等级进行评价,在以上科研学分的范围内给出四个不同等级的科研学分,申请科研学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发现发明、创意创造、公开发表的论文、科技成果或获奖作品等。评价结果和相关成果的主要内容特点张榜公示无异议者,则报教务处将该生的科研学分正式记入其学籍档案,;

2.3 拓展大学生科技协会功能,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服务部门和科研基金,主要负责科研素质选修课的科研选题、组织协调、登分注册、科研基金的筹集发放与管理等。其中科研基金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筹得:①校长奖励基金和学科竞赛单项奖励基金;②部分用于实验教学的教学经费;③课题相关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④来自产学研基地等社会相关机构的赞助基金。其中机构赞助基金主要支持与该机构有关的科技创新课题,与社会相关机构良性互动的双赢的局面,从而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人员、场地、设备及财力支撑;

2.4 设立开放实验室, 允许本科生以科技小组形式,以研究生相同待遇进入实验室,从事科技创新活动。

2.5 制定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 计划项目试行期内,设立为期3-6周左右的科研计划,利用寒暑假及第三学期时间相对集中的优势,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把时间用于科研。

2.6 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可从以下三种途径着手:一是导师指导;二是学生自身知识和经验的习得与储备;三是科技创新实践。其培养手段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2.6.1 塑造创新环境。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和开放型实验,建立实验及创新基地,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创造条件。

2.6.2 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打破课程界限,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以新技术、新设备及其应用充实各门课程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的新动态和应用的新热点,以此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支撑和基础。

2.6.3 优化训练策略。训练策略是创新能力直接实现的培养策略,学生创新意识和基本能力是训练的重点,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主要靠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鼓励学生尽早加入科研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院设立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举办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每年还可以组织部分科研小组成员到相关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改革实施效果

3.1 学生投身科研的主动性增强,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至今,我院本科学生积极投身科研实践活动,共有137组科研兴趣小组700余名同学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获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1项,校创新性项目4 项;挑战杯赛事获全国二等奖1项,湖南省银奖1项、铜奖2项,国家节能减排项目竞赛一等奖1项,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2项,优胜奖2项;本科学生参与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部分被SCI收录。

3.2 学习风气更加浓郁,预防医学学生专业课成绩明显提高。项目实施四年来,课程考试不及格率逐年下降,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及毕业生按期毕业率不断上升,位于全校前列。五年来共有21名本科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700余名学生获得学校奖学金。

3.3 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就业率稳中有升,考研录取率逐年升高。我们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紧密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创新教育,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努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得到业内用人单位的日益认可。同时由于项目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科研激情与探索欲望,每年报考研究生的热情有增无减,考研录取率逐年攀高。

4 讨论

在公共卫生教育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造就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从学校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需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初步的科研素质,使他们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对于其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 为预防医学这样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思路和经验。

参考文献:

[1]赫欣.加强预防医学教学研究提高预防意识和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6):70-71.

[2]王家骏,梁多宏,何昕,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促进预防医学教学改革[J].现代预防医学,,3(20):3917-3918.

[3]杨克敌,杨世秀,欧阳宁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3):24-25.

[4]耿齐鸣.从SARS流行看今天的预防医学教育[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82-83.

[5]赵福生.从包头市卫生防疫队伍现状看预防医学教育面临的任务[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3(4):251-254.

[6]江城梅.预防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淮海医学,2005,23(2):160-161.

篇3:传媒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模式创新研究论文

传媒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模式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 本文探讨了新闻教育如何立足WEB2.0环境,建设优质信息资源,突破传统课程章节目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内容重组,开发新的更加适合探究学习环境的教学专题,并建构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模式。

关键词 资源专题教学模式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journalism teaching can based upon Web 2.0 to develop perfect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break traditional content system of characters, as well as reorganize teaching contents. At last, the paper dwells on exploiting brand-new teaching topics which suits search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better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al resource-based topical teaching models.

Key words resourcetopics teaching models

随着高校教学信息化意识的不断加强,基于WEB2.0技术环境,以网络课程、网络辅助课程、多媒体课件以及专题站等项目为支撑的课程信息化目前已经步入尝试性操作阶段。诸多专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的特色课程均纷纷上马信息化建设,虽然成果的层次高下不一,但是基于信息化资源的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挑战是引人注目的,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其应用前景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通过教育信息化,探求基于WEB2.0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从而推进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新闻教育质量提升势在必行。《广播电视学》作为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较有特色建设思路,即突破了传统教学资源平面性、章节一维性,用开发组构专题的方式实现了对教学资源的重组,并在WEB2.0技术环境支持共享底层资源前提下,借用了本专业其他课程的信息化成果,甚至通过拓展工具,实现了跨学科资源整合,建构了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模式,经教学实践检验,该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在新闻教育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一、基于WEB2.0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所谓WEB2.0,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由用户读信息向写信息的改变,从基本结构上是由网页向用户工具的演变,从工具上是由浏览器向各类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则是由客户服务器向Web服务器的转变。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去中心化、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特征。基于WEB2.0的教学,创设了双赢的师生观和知识观,构建了多元的思维模式,注重师生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性,并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所谓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各种客观存在形态或存在物。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模式中,资源是指支持教与学活动的,能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各种客观存在形态。通常包括实物资源(如网络媒体、教学器材和教具等)、人力资源(如教师、学习伙伴、教辅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和信息化环境资源(如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及相关文档、电子阅览室、Internet、Intranet、虚拟实验室、虚拟小组、虚拟课堂和信息工具等)。教学资源是一个系统,包括人、材料、工具、设施和活动五大要素。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就是要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手段,充分调动包括教师、学习伙伴、教辅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在内的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有效利用包括媒体、器材、材料、工具和设施等在内的实物资源,合理规划和建设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为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资源进行包括信息质量、信息广度与深度、信息资源的稳定性与连续性等在内的.全方位的评价。

《广播电视学》是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以广播电视媒介本体性质和广播电视节目的采访制作及现代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主线,综合应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旨在探索和揭示广播电视信息传播及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本课程融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于一体,其内容结构中包括广播电视史论、广播电视实务以及广播电视事业经营管理等,除了传授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加深对广播电视的基本理论、实际应用、媒介生态、社会功效及广播电视业的改革发展前景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广播电视的正确观点和方法。根据课程基本属性和WEB2.0的技术优势,本课程将传统的平面的教学内容经过重新规划、组织,在WEB2.0中建设了适合专业教学的信息化资源环境,具体内容包括“最新通知”、“课程信息”、“教师简介”、“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课程实践”、“自测练习”、“资源拓展”、“广电论坛”、“在线交流”、“课程工具”等内容。

二、基于内容重组的教学专题开发

专题是该教学模式中的核心概念,是指整合了教学目标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的教学任务。专题的覆盖面很广,关键在于为教学所需要,同时学生感兴趣。专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问题来解决,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可操作的任务。

内容重组就是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整合、打包。以内容重组为基础和特色开发的专题是专题性教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基于内容重组专题开发而展开,教学专题的开发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专题开发可以参照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1)要由师生共同开发。在教师主导下,在尊重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师生共同商榷,确定教学专题。

(2)要设计好问题。在既定的情境中,有一个以上方面制定不明确,问题描述不是很清楚或定义不明确,或者在问题陈述中不包括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是为劣沟问题。劣构问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3)要有综合性。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使学生将在各学科各专业选修到的知识综合起来,用以解决现实的问题。因为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求解过程本来就是综合性的。

(4)要有挑战性。即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一般稍高于学生已有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挑战性专题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有整体目标。专题应当是整合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情感水平。

(6)要加强实践性。关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照上述几点原则,《广播电视学》教学内容由原来的章节内容经过重组,开发了“媒体特性与传播理论”、“节目系统与事业管理”、“节目生产与节目经营”、“界面人物与职业道德”、“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实验教学与业务实践”等六个专题,并为学生创设了一些劣构性问题,包括:社会性问题,如个人健康(酗酒、吸毒等)、暴力犯罪(少年犯罪、恐怖主义等)、社会平等(贫困、性别)、社会机制(家庭、教育)和社会公德(道德、个人品质);校园生活问题,如专业学习(志向、方法)、业余生活(爱好、综合发展)、师生关系(种类与评价)、衣食住行(消费观)、毕业设计(就业、升造)等。并要求主题单一,尽量一事一议;内容充实,要对所选问题做深入调研,收集素材;并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进行深入分析,有数据、有讨论,有结论。

三、探究性教学环境建构

所谓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在这里是指通过浏览网络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知的结论,什么是需要进一步求解的问题,并通过虚拟环境(虚拟社区、虚拟课堂、虚拟小组协作等)交互过程,制定调查研究计划,并实施问题解决过程。在急于信息化的专题性教学过程中,探究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它能够保持学生旺盛的兴趣力和能动性,有助于专题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专题教学,需要建设良好的探究环境。探究环境主要由资源、情境、工具和支持等部分组成。为满足特定的教学情境需要,这四个组成部分可以任意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特定的、灵活变化的探究学习环境。

1.资源

包括实物资源(如网络媒体、教学器材和教具等)、人力资源(如教师、学习伙伴、教辅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和信息化环境资源(如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及相关文档、电子阅览室、Internet、Intranet、虚拟实验室、虚拟小组、虚拟课堂和信息工具等)。前文已经做过较详细地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2.情境

情境是指促进学习者理解水平发展的环境,包括真实的和虚拟的情境。情境的形式可以分为三种:

(1)指导式。外部人员(教师和教辅人员)创建一个调用信息资源的虚拟地址,为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协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与资源相互作用的路径,帮促学生发展学习活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生成式。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目标,然后根据问题需要确定在哪里查询资源,并对查到的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当然,学生在自主能动地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排除可以根据需要寻求外部的帮助。

(3)磋商式。这种情境是对指导式情境和生成式情境的有效综合,问题求解中学生和通过虚拟环境建立良好的学习伙伴或问题解决的合作联盟,目的在于寻求更加行之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另外,问题驱动是专题性教学的一种主要的方式,所以,问题情境在探究学习环境中也非常重要。探究性教学环境所关注的问题类型一般有简单问答(Question)、案例(Case)分析、难题(Problem)解决、项目(Project)攻关等。问题情境也同样可以通过上述三种情境形式完成创设。

3.工具

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查找、获取和处理资源,帮助学生解释和评价资源的用途,并以具体的方法组织并表述理解。在以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环境中,工具主要包括搜索工具、处理工具和交流工具。

(1)搜索工具。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环境中,工具主要指具有专业搜索能力的搜索服务,包括系统平台内部搜索和互联网络搜索,搜索的直接结果应包括信息及其元信息。所谓元信息,即关于信息的信息,具体包括题名(Title)、创建者(Creator)、其他责任者(Contributor)、出版者(Publisher)、主题(Subject)、说明(Description)、日期(Date)、类型(Resource Type)、格式(Format)、标识符(Identifier)、来源(Source)、语种(Language)、关联(Relation)、覆盖范围(Coverage)、权限(Rights)等,不同类信息资源的元信息又有所不同。搜索工具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资源链接,以便学生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资源支持。

(2)处理工具。对多种媒体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帮助教师和学生组织、综合和生成信息,包括文字处理工具、图形图像处理工具、数据管理工具、网络信息界面整合工具、Spider组织工具等,对这些工具的有效利用,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建构知识,修正并呈现对知识的理解。

(3)交流工具。可以使学生利用文本、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和同步或异步方式共享各自的观点。E-mail和BBS等异步交流工具,使参与者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聊天室等同步交流工具能进一步实时协调合作方的学习活动。交流工具还可以帮助提高面对面交流和远程课堂的效果,为建立学习共同体创建更多的机会。

4.支持

支持活动很宽泛,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支持的机制主要包括教师对概念的描述和解析,对路径的指导和选择,多策略的定制和应用等,也包括学习共同体(如协作小组)提供的过程支持。

基于WEB2.0成熟的技术基础,创设《广播电视学》包括资源、情境、工具和支持在内的探究性教学环境是非常容易的。“最新通知”提供了关于学科专业课程的最新进展和专业教学的最新要求等方面的动态资讯,“课程信息”是专题性教学所要依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框架,“教师简介”提供了专题教学所需要的指导教师的相关信息,便于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有目的的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学大纲”和“授课教案”作为教学的基本文档,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也提供了探究学习的路径参考,“课程实践”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供了专题实践的参考原型,便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从别人的实践成果和教师提供的实践建议中获得间接经验,“自测练习”为学生探究提供了问题空间,有助于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领会概念的意义,“资源拓展”旨在打通学科、专业和课程壁垒,将有益于本课程专题教学的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探究提供综合性辅助,“广电论坛”、“在线交流”和“课程工具”均不同程度地以工具的方式为教与学提供支持。

四、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模式设计

1.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

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围绕一个专题,通过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不同信息资源,并遵循学科研究与实践的一般规范和步骤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知识探究、专业创新等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的基本特征是:

(1)提倡对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利用。

(2)信息化资源并不能直接用来解决专题所生成的真实的问题,学生必须先将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利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3)要通过教学专题聚集资源,为专题教学整合有用资源,资源要服务于专题教学。

(4)突破学科本位,根据需要综合利用各门相关学科的相关内容,在孤岛似的学科知识之间架起融合的桥梁,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的能力和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5)将大专题裂变为多个问题,通过问题研究明确任务,再通过任务分析明确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案。解决真实问题,容易使学生积极投身学习过程,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使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6)强调帮促探究和协作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求解的过程中学会综合利用知识、内化知识、积极动手、动脑,使学生真正愿意学,学会如何学。

(7)提倡行动研究,注重过程评价,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完善探究过程。

2.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专题开发为前提,以活动探究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并从多维角度评价整个教学过程,模式图如下:

《广播电视学》课程在WEB2.0中实现了专题性教学设计,把传统的章节教学内容体系重组为专题内容,虽然各个专题内容的关联度不强,但是彼此都是探究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知识资源和概念支持,都为每一个专题的求解创设了特定的情境。该模式描述的是每一个专题教学的过程:在拥有了完备的资源、情境、支持和工具的探究环境中,专题教学从选题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拟定选题,并根据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学习小组,小组对选题进行讨论,把拟定的选题进行任务分解,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明确任务以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辨别资料,评价资料的效用和价值,然后根据对资源的掌握情况进行任务落实,各成员各负其责,在操作中落实任务,并将各自的任务成果进行整合,整合后对成果进行评价、修改,再将修改完善的成果形式提交给班级交流展评,教师在展评中作出中肯的、科学的评价意见,提供各小组学生参考;学生根据交流展评的结果,进行集体反思讨论,整理反思意见,连同作品一起作为小组专题教学的成果。在专题探究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协作能力和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2]Hill. R. & Hannaf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igital environments: the resurgence of resource-based learning, ETR & D , Vol. 49(3), pp. 37~52.

[3]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8

[4]马持节.探讨我国网络新闻资源分类标引体系[J].中国传媒科技,2005.1

[5]董晓常.Web2.0互联网再次喧嚣[J].互联网周刊,2005-7-25:28.

篇4: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的论文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的论文

摘要:在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进行改革,建立以资源建设为基础、“四结合”教学模式为核心、立体化学习环境为保障的模式体系,旨在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资源建设;培养模式

教育技术能力是现代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而师范教育是未来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提高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全社会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给予密切关注的背景下,如何做好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成为一个备受重视的话题。因此,作为教师培养主体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何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观念,强化他们的教育技术能力,以使他们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未来教师教育技术素质的要求,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师院校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高师院校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来完成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设,对于促进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职前与职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脱节

可持续发展是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不是在职前教育阶段一次性完成的,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在职培训进行能力补偿。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频繁的今天,使职前教师学会学习新技术比教给他们更多新技术更为重要。大量事实显示,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课恰恰不懂得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模式落后,导致很多师范生虽然掌握了技术,却不能应用技术解决教学问题,或者教学情境一旦发生变化,就不能灵活变通地应用技术,造成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上的缺陷。

(二)统一的课程内容不能同学科进行有效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师范生的公共课,专业涵盖学前、小教、初中、高中各个学科,学科性质的不同导致对现代教育技术需求不同。但是现在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教材还是统一的教学内容,单纯依靠纸质教材教学,不能联系本学科教学实际,忽视了学生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很难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真正内涵,不能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认知工具,与自己的学科进行有效整合。

(三)教学形式单一不能满足能力培养多样性的要求

教师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缺少对媒体技术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期末考试以理论考试为主,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考试结束后在教学中实际应用的寥寥无几。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不能满足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关于对“媒体技术基本操作”、“资源获取”、“课件制作”、“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等核心力的基本要求,也很难体现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特点。

(四)课程资源建设滞后于教学理论的应用

多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制作上片面注重先进教学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忽略课程资源建设。很多都是ppt、电子教材、文本的堆砌,有的甚至是教材的翻版。导致实践教学中往往收效甚微、流于形式,成为应付教学检查的“摆设”,使得学生在快速度过网络教学“新鲜感”后,在网络课程中很难找到实用的教学资源,逐渐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四结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针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大力推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intel未来教育”等多个项目的先进思想,提出“四结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致力于职前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形成与提高。

(一)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皮亚杰认为“人类的学习是经验的重组,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过程,同时“个体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主体指向事物的活动,依赖于主体自身发展的反思”,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教学应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中,从多个方面体现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视。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课程内容,提升教育技术能力;其次,利用网络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规定的内容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一些共性问题给予必要及时的指导,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二)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现行教育、教学系统的主要教学方式,在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课堂教学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完善课堂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使用电子教室优化课堂教学形式,通过使用ftp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相对课堂教学来说,在多媒体和人机交互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课堂教学的工具和补充。一方面,它使教学内容不再只是枯燥的文字和图表,而是配合有精彩的动画、影像和声音;另一方面,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只是被动地看和听,而是参与到实际的模拟操作中,与教学内容进行交互。因此,网络教学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及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并不是互相独立的两个系统,而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共同构建了立体化的教学平台。使两类不同的教学方式优势互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体验现代教学的优势。

(三)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陈琦教授认为,一般性问题解决能力训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很多,很难决定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2)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短期结果能否推演到学校和日常生活情景中问题解决能力的长期变化上去;

(3)训练效果的普遍性等。

介于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将具体的案例,应用到理论教授中,要求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和学生活动的内容围绕具体案例展开,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利用案例的示范效应促进学生能力的迁移,使教学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吸收了具有省级以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经验的教师、教研员参与教学,通过他们的介绍和案例呈现,使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中应用的方法,充分利用中小学教师开发的课件、视频案例、教学设计方案等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技术应用的具体方法。

(四)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实验教学是对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模块教学法,将课程内容中“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加工”、“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教学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开发”等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统一到一个模块中,用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采用项目教学法,将实验教学细化为五大项目,并根据内容难易程度划分为个人作品和小组作品,将“个人完成”与“小组合作”充分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室软件把项目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设备操作过程等投映出去,使学生清楚项目过程和实验过程,让学生多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

三、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全方面、立体化的课程资源体系

打破过去纸质教材的单一化形态,构建以纸质教材、教学光盘和网络资源为主的三种形态相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实践中以纸质教材为基础、配套教学光盘为辅助、网络资源为保障,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的获取渠道,同时也便于学习内容的更新。特别是在网络资源方面,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满足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需要,而且方便师生之间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沟通交流,扩展了学与教的时空。

(二)建立电子档案袋、追踪实践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记录学生学习经历提供了新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学生电子档案袋不仅可以有效记录学生学习过程,而且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实践教学中,将项目教学法与学生电子档案袋进行结合,详细记录学生在每个项目实验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在一个学期里所有实验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追踪,确保学生成绩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真实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力。

(三)建立“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平台、完善评价方式

改变以往单纯依靠笔试的考核方法,建立“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平台,优化了题型设计,增加“多媒体课件制作”、“图像处理”、“声音处理”等新题型,重点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化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完善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不再以期末考试作为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

学生的教学评价由四部分构成,即上机考试、个人作品评价、小组作品评价、档案袋评价。其中上机考试为闭卷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个人作品评价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能力;小组作品评价考查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档案袋评价重在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

(四)强化职前与职后教育技术能力的连接

将目前中小学老师正在进行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intel未来教育培训的内容整合到课堂,将原本单纯的本科教学同中小学教学实际进行有效结合,让职前的师范生走出学校后,就能快速适应教师岗位上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此外,将基础教育的学科老师开发的优秀教学课例、视频案例、多媒体课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这些资源的学习,能够很好了解基础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

四、取得成效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提升,不再像以前被动接受学习,而是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认真完成个人作品和小组作品,积极参加作品展示活动,踊跃参加课程讨论,在课堂讲授和实践课中,没有无故缺席的学生。在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是“学有所得”。

2.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能够将教育技术技能与自己的专业进行充分结合,能够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近两年的“小学期”教学实践中,更是达到100%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微格教学,课件质量受到老师的广泛好评。

3.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了较好的教育技术能力。通过近两年我校毕业生教师能力素养方面的调查情况分析,在“多媒体教学能力”一项中,能够满足为65.3%、一般为29.5%、不能够为5.2%,普通高于教师能力素养的其他能力选项。可见本模式使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4.成果获奖情况。此成果已在沈阳师范大学采用,2008年6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获得辽宁省精品课程,被辽宁省推选参加国家精品课程评选,2009年5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获得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被推选参加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

相关专题 教学模式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