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教案设计

XLZzz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XLZzz”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教案设计(共1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教案设计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王安石的简况及“书”的文体特点;

2.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其思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

二、背景与题解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三、整体感悟

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个自然段,分为4部分: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缘由。

第二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

第三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失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第四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2)结构图:

┏一、交代写信的缘由┓

答司马谏议书┫二、驳斥谬论┣针锋相对

┃三、分析原因┃态度坚决

┗四、书信常规的结┛

四、问题探究

1、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明确】王安石推行的心法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触及正个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的根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却敢于对传统政策进行改革和冲击,敢于对大地主大官僚的种种特权加以抑制和打击,把封建生产关系中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进行一些调整,提出在当时已经存在的物质条件下能够解决的任务。作为地主阶级的一个成员,他能看到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过度剥削所造成的“富者财产满布洲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风俗》)的状况,又能认识到“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与《马运判书》)亦即认识到发达所有生产力去生产天下的财富以求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性。这些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不仅以“理财”增强国力,而且以“整军”改变北宋王朝的腐败军制。他打击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势利,为反击契丹贵族和党项贵族的割据政权的侵犯作好了物质准备,尽力改变北宋王朝长期以来“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屈辱处境,欲在全中国再一次纳入一个政权的统治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图强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政治运动。

因此,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斗争,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见之争,但它实在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一个重要事件。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论书》,便是这一场斗争中的生动速写,这一大事件的真实纪要。它是在“积贫积弱”的困境中发出的发奋图强的呼声,它直接宣传了变法革新的积极思想。所以九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2.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

看人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人一分为二,在否定其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其优点,不能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阻挠王安石变法,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但是司马光在学术上是一位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后人把他和司马迁称为史学界“前后两司马”。

3.如果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这封信,他会怎么样?

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信后,一方面会为王安石雄辩的才能折服,另外一方面也会看到王安石变法态度的坚决,又会很恼火,他可能会纠集更多的保守派公开和王安石作对,使王安石的变法不能顺利进行。(发挥想像,合理即可。)

4.写作特点分析

(1)言简意赅,措词委婉而坚决。

这篇文章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运用这样的外交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而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

(2)例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见解新颖,风格峭丽,堪称古代政论文典范。

五、课文翻译

篇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重点难点】

1.重点: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课文提示】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文题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2.王安石,宋朝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当政时,推行变法。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

【正音正字】怨谤(bàng) 难壬人(nàn) 胥怨(xū) 盘庚(gēng) 会晤(wù)

【阅读课文】

1. 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

2. 实施变法时,出现了什么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实施变法时,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

司马光认为,这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3.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课文简析】

王安石任宰相时,为了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增强国力,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一系列变法的措施,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是其代表,三次写信给王安石,攻击变法,要求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给司马光及其同党的答复。

本文是以书信形式写成的驳论。文章列举司马光的种种责难,然后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样,有理有据有节,而“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成为无中生有,司马光的论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王安石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这样,王安石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本文不仅严正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受命于人主”,还借此机会重申自己“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的决心,矢志不悔。

【课外作业】

1. 完成“学习建议”;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2. 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王安石、司马光以及王安石变法。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翻译:我说:昨天承蒙(您来信)赐教。我认为和您交游相处友好的日子很长久了,但是议论政事常常合不来,这是因为我们采取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

原文: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翻译:如果硬要辨解,最后一定不会被理解,所以简单地写回信给你,不再一一为自己辨白;再三想到您对我的重视厚遇,对(书信)往来不应草率莽撞,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情况,希望您也许能谅解我。

原文: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翻译:读书人争论的问题,主要在于名称和实际的关系,名称和实际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

原文: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翻译:现在您用来教训我的是认为我超越权限、惹事生非、搜刮钱财、拒绝批评,因此遭到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原文: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翻译:我却认为受皇上的委托,拟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然后交给专职的官吏去执行,不能叫作越权;推行先王实行过的政事,兴利除弊,不能叫作惹事生非;为国家清理财政,不能叫作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问巧言小人,不能叫作拒绝批评。

原文: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翻译:至于怨恨和诽谤那么多,那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原文: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翻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大多数以不忧虑国家大事、随波逐流、讨好众人为上。皇帝才想改变这种状况,而我就不考虑反对派的多少,要出力帮助皇帝对抗这些人,那么大家怎么能不大吵大闹呢?

原文: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翻译:盘庚迁都的时候,老百姓都怨恨,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而已。盘庚没有因为有人怨恨而改变他的计划,因为计划合理才行动的,这事看不出可以后悔的地方。

原文: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翻译:如果您责备我任职很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大有作为,以造福于人民,那么我承认有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情都不做,墨守成规而已,那我就不敢领教了。

原文: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翻译:没有机会见面,我不胜仰慕到极点。

【朗读课文】

篇3: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鉴赏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鉴赏

【原文】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注释】

(1)司马谏议: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当时任右谏议大夫(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官)。他是北宋著名史学家,编撰有《资治通鉴》。神宗用王安石行新法,他竭力反对。元丰八年(1085),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主国政。次年为相.废除新法。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2)某:自称。启:写信说明事情。

(3)蒙教:承蒙指教。这里指接到来信。

(4)窃:私.私自。这里用作谦词。君实:司马光的字。古人写信称对方的字以示尊敬。游处:同游共处,即同事交往的意思。

(5)操:持,使用。术:方法,主张。

(6)强聒(guō):硬在耳边哕嗦,强作解说。聒:语声嘈杂。

(7)略:简略。上报:给您写。回信:指王安石接到司马光第一封来信后的简答。

(8)重(chóng)念:再三想想。视遇厚:看重的意思,视遇:看待。

(9)反覆:指书信往来。卤莽:简慢无礼。

(10)具道:详细说明。所以:原委。

(11)冀(jì):希望。

(12)儒者: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

(13)名实:名义和实际。

(14)怨谤(bàng):怨恨,指责。

(15)人主:皇帝。这里指宋神宗赵顼。

(16)议法度:讨论、审定国家的法令制度。修:修订。

(17)有司:负有专责的官员。

(18)举:推行。

(19)辟邪说:驳斥错误的言论。辟,驳斥,排除。

(20)难(nàn):责难。壬(rén)人:佞人,指巧辩谄媚之人。

(21)固:本来。前:预先。

(22)恤(xù):关心。同俗自媚于众:指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

(23)上:皇上。这里指宋神宗赵顼。乃:却。

(24)抗:抵制,斗争。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士大夫”。

(25)汹汹然:吵闹、叫嚷的样子。

(26)盘庚:商朝中期的一个君主。商朝原来建都在黄河以北的奄(今山东曲阜),常有水灾。为了摆脱政治上的困境和自然灾害,盘庚即位后,决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这一决定曾遭到全国上下的怨恨反对。后来,盘庚发表文告说服了他们,完成了迁都计划。事见《尚书·盘庚》。

(27)胥(xū)怨:全都抱怨。胥:皆。

(28)改其度:改变他原来的计划。

(29)度(duó)义:考虑是否合理。度:考虑,这里用作动词。

(30)是:这里用作动词,意谓认为做得对。

(31)膏泽:施加恩惠.这里用作动词。

(32)一切不事事:什么事都不做。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

(33)守前所为:墨守前人的作法。

(34)所敢知:愿意领教的。知,领教。

(35)不任(rén)区区向往之至:意谓私心不胜仰慕。这是旧时写信的客套语。不任,不胜,受不住,形容情意的深重。区区,小,这里指自己,自谦词。向往,仰慕。

【译文】

安石敬白:昨日承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觉得与您交往深厚密切已非一朝一夕,可是议论国事时常常意见不同,这大概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不同的缘故吧。即使想要勉强多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复上一信,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辨。后来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道理,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辨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决了。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则认为遵从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和修订法令制度,责成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众多,那是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附和世俗之见以讨好众人为得计。皇上却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不去考虑反对的人有多少,愿意竭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众多的反对者怎会不对我气势汹汹呢?商王盘庚迁都时,连百姓都埋怨,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这是因为迁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后的行动,是正确的而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改悔的缘故。假如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那末我承认错误;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也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老规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见面,衷心想念和仰慕您。

【内容鉴赏】

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第一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王安石在第一段第一句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昨日蒙教”是礼貌性套语;第二层提到与司马光“游处相好之日久”,感情色彩很浓,使司马光很是舒服;第三层急速转到“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这三层意思集中在一句话里显出高度的概括力,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不伤感情,态度坦率。第二句又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司马光见解坚定,并不肯轻易改变,所以“虽欲强聒”多讲几句,一定得不到见察;对于洋洋洒洒三千余字的来信,只作简单答复,不再一一白辨。第二层是:经过仔细考虑,司马光很是看重自己,书信往来,不宜鲁莽,所以要做详细解释,希望司马光能够宽恕。这里说明了作者的态度和方法,又显示出冷静沉着。[3]

第二段是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问题一一名实问题。名正则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件事(即“实”)是否合理(即“名”是否“正”)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司马光在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实行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这些责难,如果就事论事地一一加以辩解,那就很可能会因为对方抓住了一些表面现象或具体事实而陷于被动招架,越辩解越显得理亏;必须站在高处,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先驳“侵官”。作者不去牵涉实行新法是否侵夺了政府有关机构的某些权力这些具体现象,而是大处着眼,指出决定进行变法是“受命于人主”,出于皇帝的意旨;新法的制定是“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经过朝廷的认真讨论而订立;然后再“授之于有司”,交付具体主管部门去执行。这一“受”、一“议”、一“授”,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再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然后驳“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佞)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并由此引出下面一段议论。

这一段,从回答对方的责难这个角度说,是辩解,是“守”;但由于作者抓住问题的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这种辩解就绝非单纯的招架防守,而是守中有攻。例如在驳斥司马光所列举的罪责的同时,也就反过来间接指责了对方违忤“人主”旨意、“先王”之政,不为天下兴利除弊的错误。特别是“辟邪说,难壬人”的说法,更毫不客气地将对方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当然,对司马光的揭露和进攻,主要还在下面一段。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紧承上段结尾处怨诽之多早在意料之中的无畏声言,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先指出: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非一日,朝廷士大夫多以不忧国事、附和流俗、讨好众人为处世的良方。在王安石的诗文中,“苟且”是因循保守的同义语;而“俗”与“众”则是为保守思想所浸染的一股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这里揭示出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实质,正为下文皇帝的“欲变此”和自己的“助上抗之”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因此接着讲到“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只是说明保守势力的反对势在必然,却丝毫不意味着他们的有理和有力。接下来,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说明反对者之多并不表明措施有错误,只要“度义而后动”,确认自己做得是对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后悔的必要。盘庚之迁,连百姓都反对,尚且未能使他改变计划,那么当前实行变法只遭到朝廷士大夫中保守势力的反对,就更无退缩之理了。这是用历史上改革的事例说明当前所进行的变法的合理与正义性,表明自己不为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答书写到这里,似乎话已说尽。作者却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对方要害,使其原形毕露,无言以对。

这篇短信笔力精锐,文字经济而富有说服力,语气委婉而严正,既不伤害私人的友谊,也不向反对的意见妥协。作者的修辞和逻辑推理是根据对具体的人、具体的场合,运用了反驳、引导、对比、证明、启发、类推等方法,由近及远、由远及近、层层逼进进行的,它是驳念性政论文的典范之作。

【写作特点】

第一个特点,作为书信体议论文首要特点是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它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第二个特点,论证方法多样。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个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举出历史的事实来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强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

第三个特点,是气势磅礴,寓刚于柔。全文所以有压倒论敌的浩然正气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二,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第三,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气盛言怡,铿锵有力,虽则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如比如说详细的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您或许能原谅我,结尾又说您批评未能帮皇上大有作为,那我知罪了,但让我什么也不要做,墨守常规就行,那我是不敢领教的。这样做一方面照顾多年交往的友谊,一方面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全力维护变法的正义立场。

篇4: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一、教学目的: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难点:文中出现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话。

三、教学设想

1、先疏通文字,然后采用课堂研讨学习的方式来了解王安石变法所受的反对与阻挠。

2、从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进而掌握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些规律。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极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三、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四、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

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五、听课文录音

先听录音然后学生默读

六、文字疏通

重点的字词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七、课文的结构(段落层次)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

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篇5: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原文讲义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原文讲义

1、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针对性:王安石变法,遭保守派反对,司马光就曾一再写信给王,要求恢复旧制。王安石针对指责,写信作答,驳斥了保守派的指责,表明了自己坚持改革的决心。

3、掌握本文驳论点的反驳方法:驳论点

4、理解王安石反驳司马光观点的说理步骤:

先确立对方无可反驳的立论原则:名实相符;接着从对方来信中概括出五大罪名,树立标靶;然后辨明名实,以变法事实与对方强加的罪名对照,说明名不副实,从而驳倒对方的谬论。

5、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柔中寓刚,语言委婉有礼,意志坚决果断。

6、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所以现在详细说明原因,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

(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

(3)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至于怨恨和指责的人很多,那是我在变法之前就料到会这样的。

(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

(5)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士大夫们多以不关心国家大事、符合流俗、讨众人的欢心作为处世的良策。

(6)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喧扰;表动作的对象,指自己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看待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施行、推行

(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相与、一起

(5)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驳斥,抨击;佞的假借字

(6)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施恩泽,名词作动词

(7)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做事,动词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原文】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选自《四部丛刊》本《临川先生文集》

【译文】

安石敬白:昨日承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觉得与您交往深厚密切已非一朝一夕,可是议论国事时常常意见不同,这大概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不同的缘故吧。即使想要勉强多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复上一信,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辨。后来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道理,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辨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决了。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则认为遵从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和修订法令制度,责成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众多,那是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附和世俗之见以讨好众人为得计。皇上却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不去考虑反对的人有多少,愿意竭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众多的反对者怎会不对我气势汹汹呢?商王盘庚迁都时,连百姓都埋怨,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这是因为迁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后的行动,是正确的而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改悔的缘故。假如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那末我承认错误;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也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老规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见面,衷心想念和仰慕您。

【创作背景】

熙宁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七八月间范纯仁上书皇上,公开指责安石“掊克财利”,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吕诲上书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讨论变法之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第二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责难王安石“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

他还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复:“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后来两人完全绝裂,司马光跟皇帝辞职,隐居洛阳专心撰写《资治通鉴》。

篇6:《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教学设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教学设计>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难点:文中出现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话。

三、教学设想

1、先疏通文字,然后采用课堂研讨学习的方式来了解王安石变法所受的反对与阻挠。

2、从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进而掌握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些规律。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及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三、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四、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五、听课文录音

先听录音然后学生默读

六、文字疏通

重点的字词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七、课文的结构(段落层次)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二课时

一、问题讨论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

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4、第2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5、第3段作何理解?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6、第4段作何理解?

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7、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 点拨:教学设计>文章中所举事例通常是为了论证自己阐述的内容。

8、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篇7: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文言文翻译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文言文翻译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下面是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文言文翻译

答司马谏议书文言文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答司马谏议书翻译

安石敬白:昨日承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觉得与您交往深厚密切已非一朝一夕,可是议论国事时常常意见不同,这大概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不同的缘故吧。即使想要勉强多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复上一信,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辨。后来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道理,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辨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决了。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则认为遵从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和修订法令制度,责成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众多,那是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附和世俗之见以讨好众人为得计。皇上却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不去考虑反对的人有多少,愿意竭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众多的反对者怎会不对我气势汹汹呢?商王盘庚迁都时,连百姓都埋怨,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这是因为迁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后的行动,是正确的而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改悔的缘故。假如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那末我承认错误;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也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老规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见面,衷心想念和仰慕您。(曹光甫)

篇8: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原文翻译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原文翻译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答司马谏议书

〔宋〕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选自《四部丛刊》本《临川先生文集》

【翻译】安石敬白:昨日承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觉得与您交往深厚密切已非一朝一夕,可是议论国事时常常意见不同,这大概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不同的缘故吧。即使想要勉强多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复上一信,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辨。后来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道理,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辨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决了。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则认为遵从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和修订法令制度,责成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众多,那是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附和世俗之见以讨好众人为得计。皇上却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不去考虑反对的人有多少,愿意竭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众多的反对者怎会不对我气势汹汹呢?商王盘庚迁都时,连百姓都埋怨,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这是因为迁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后的行动,是正确的而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改悔的缘故。假如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那末我承认错误;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也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老规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见面,衷心想念和仰慕您。

篇9: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教学目的: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难点:文中出现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话。

教学设想:

1、先疏通文字,然后采用课堂研讨学习的方式来了解王安石变法所受的反对与阻挠。

2、从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进而掌握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些规律。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及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三、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四、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五、听课文录音

先听录音然后学生默读

六、文字疏通

重点的字词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略:简略。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视遇:对待。

厚:优厚。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固:本来。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区区:情意诚挚。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七、课文的结构(段落层次)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二课时

一、问题讨论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

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4、第2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5、第3段作何理解?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6、第4段作何理解?

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7、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点拨:文章中所举事例通常是为了论证自己阐述的内容。

8、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二、练习巩固

(一)段落层次

1、第1段:写信的。

2、第2段:针对信中指责自己的,逐一加以驳斥。

3、第3段:分析对新法怨恨、诽谤的,并表示对士大夫、、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4、第4段:书信常规的语,使全文结构。

参考答案:

1、缘由2、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3、反对派原因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4、结束严谨

(二)字词过关

1、解释加点字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②、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③、而天下之理得矣()④、辟邪说()[来源:学,科,网]

⑤、故略上报⑥、故今具道所以()

⑦、举先王之政()⑧、不恤国事()

2、用现代汉语译下列句子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③、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参考答案:

1、①持②优厚③明白④排除,驳斥⑤简略⑥详细⑦推行⑧考虑

2、①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

②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就搞明白了。

③至于怨恨咒骂的人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就知道会这样的。

三、写作特点

词语运用: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说明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四、译文参考

我的陈述: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事情每每意见不合,是因为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虽然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一定不会得到谅解,所以想约略写此回信,不再一件一桩地替自己辩解。又想到承蒙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草率。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

大凡读书人要争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现在您所拿来指教我的,认为是侵犯职权、生事扰民、搜刮钱财、拒绝进谏,致使天下人怨恨咒骂。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进行修订,把它交给主管官员去执行,算不得是侵犯职权;推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令来兴利除弊,算不上是滋生事端;替国家理财,算不上是搜刮钱财;驳斥谬论,批驳奸佞,不是什么拒绝进谏。至于怨恨咒骂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知道会这样。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小官员大多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皇上想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估量政敌的多少,想出力协助皇上对抗他们,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声势汹汹?当年盘庚迁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盘庚不因为人们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如果你责备我在职的时间很久,不能帮助皇上有大的作为,来使老百姓得到幸福,那么我承认自己的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陈规旧法罢了,(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和您)见面,(我对您)不由得从内心仰慕到了极点。

篇10: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情感与价值目标: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3、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2、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文题解说: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第二年,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的复信。

三、、诵读感受

(1)教师范读课文。

朗读时语速稍慢,注意突出句子内部的停顿,最大限度地便于学生能对照修正自己预习时揣测不当的停顿。

(2)认读下音。

怨谤(bàng)难壬人(nán)胥怨(xù)盘庚(gēng)会晤(wù)

(3)同座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要求:能认真、大声、准确、清晰地诵读;能指出对方诵读中的失误和不足。)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点。

(可从声音是否响亮、读音是否准确、停顿是否合理、语调是否恰当等方面入手。)

(5)识记词语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

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

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6)集体诵读,把握文脉,体味文情。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四、诵读回味

五、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巩固课上文言字词的积累。

2、用正楷或行楷字书面翻译第1-2段。

篇11:《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王安石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重点难点】

1.重点: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课文提示】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文题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2.王安石,宋朝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当政时,推行变法。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

【正音正字】怨谤(bàng) 难壬人(nàn) 胥怨(xū) 盘庚(gēng) 会晤(wù)

【阅读课文】

1.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

2.实施变法时,出现了什么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实施变法时,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

司马光认为,这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3.“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课文简析】

王安石任宰相时,为了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增强国力,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一系列变法的措施,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是其代表,三次写信给王安石,攻击变法,要求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给司马光及其同党的答复。

本文是以书信形式写成的驳论。文章列举司马光的种种责难,然后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样,有理有据有节,而“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成为无中生有,司马光的论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王安石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这样,王安石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本文不仅严正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受命于人主”,还借此机会重申自己“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的决心,矢志不悔。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王安石、司马光以及王安石变法。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翻译:我说:昨天承蒙(您来信)赐教。我认为和您交游相处友好的日子很长久了,但是议论政事常常合不来,这是因为我们采取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

原文: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翻译:如果硬要辨解,最后一定不会被理解,所以简单地写回信给你,不再一一为自己辨白;再三想到您对我的重视厚遇,对(书信)往来不应草率莽撞,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情况,希望您也许能谅解我。

原文: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翻译:读书人争论的问题,主要在于名称和实际的关系,名称和实际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

原文: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翻译:现在您用来教训我的是认为我超越权限、惹事生非、搜刮钱财、拒绝批评,因此遭到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原文: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翻译:我却认为受皇上的委托,拟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然后交给专职的官吏去执行,不能叫作越权;推行先王实行过的政事,兴利除弊,不能叫作惹事生非;为国家清理财政,不能叫作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问巧言小人,不能叫作拒绝批评。

原文: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翻译:至于怨恨和诽谤那么多,那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原文: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翻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大多数以不忧虑国家大事、随波逐流、讨好众人为上。皇帝才想改变这种状况,而我就不考虑反对派的多少,要出力帮助皇帝对抗这些人,那么大家怎么能不大吵大闹呢?

原文: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翻译:盘庚迁都的时候,老百姓都怨恨,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而已。盘庚没有因为有人怨恨而改变他的计划,因为计划合理才行动的,这事看不出可以后悔的地方。

原文: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翻译:如果您责备我任职很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大有作为,以造福于人民,那么我承认有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情都不做,墨守成规而已,那我就不敢领教了。

原文: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翻译:没有机会见面,我不胜仰慕到极点。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原因 ) ②终必不蒙见察。( 被,表示被动 )

③故今具道所以。( 说 ) ④辟邪说,难壬人。( 批驳 )

⑤非某之所敢知。( 领教 )

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未能助上大有为( 作为 )

为天下理财。( 替 )

不为征利。( 是 )[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表示承接关系,而且 )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表示转折关系,然而 )

3.下列对“人习于苟且非一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人们学习苟且之事不是一天了。

B,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C,人们对得过且过的学习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D,人们对苟且之事反对不是一天了

4.下列对“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如果说应当今天一切事情都不做。

B,如果说现在应该一切不把事当事做。

C,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情都不做。

D,像你所说,现在应该一切事情都不做。

5.文中“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一句,表明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论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政见不一。

6.文中追述“盘庚之迁”的用意是什么?

以确凿的史实针砭当时士大夫的流俗,说明反对的人多就一定错了。证明自己的境况,与“盘庚之迁”时一样,因此决“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表达了改革的决心不变。

7.文章最后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是否向司马光认错?为什么?

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不是向司马光认错。

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改革“认错”,反而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 )

8.本文是驳论。作者旨在批驳什么观点

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9.作者是如何驳论的?

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样,有理有据有节,而“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成为无中生有,司马光的论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王安石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这样,王安石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

10,在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什么态度?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态度?

王安石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等语句集中体现了王安石的态度。

11.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真正原因是:王安石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篇12:答司马谏议书文言文

答司马谏议书文言文

〔宋〕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选自《四部丛刊》本《临川先生文集》

安石敬白:昨日承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觉得与您交往深厚密切已非一朝一夕,可是议论国事时常常意见不同,这大概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不同的缘故吧。即使想要勉强多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复上一信,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辨。后来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道理,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辨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决了。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fei谤。我则认为遵从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和修订法令制度,责成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fei谤如此众多,那是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附和世俗之见以讨好众人为得计。皇上却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不去考虑反对的人有多少,愿意竭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众多的反对者怎会不对我气势汹汹呢?商王盘庚迁都时,连百姓都埋怨,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这是因为迁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后的行动,是正确的而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改悔的缘故。假如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那末我承认错误;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也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老规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见面,衷心想念和仰慕您。

篇13:29、答司马谏议书1

29、答司马谏议书1

会语、会文就是语文

朱家铺镇中学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主备人:青先介 曹美红 周 霞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课题 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学法 教具准备 先学后导,先练后讲 导学案 文本 小黑板 一、导入新课: 回顾历史, 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 力的阻挠, 王安石也不例外。 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 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 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 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 对司 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文题解说: “书”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 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 《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 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宋神宗熙宁二年( 1069 年) ,身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 第二年, 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 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 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 要王安石 放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的复信。 三、、诵读感受 (1)教师范读课文。 朗读时语速稍慢, 注意突出句子内部的停顿, 最大限度 地便于学生能对照修正自己预习时揣测不当的停顿。 (2)认读下音。 怨谤(bàng) 难壬人(nán) 胥怨(xù) 盘庚(gēng) 会晤(wù) (3)同座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点。 (5)识记词语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共性案 答司马谏议书 新授 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个性案

教学过程

要求: 能认 真、大声、准确、清晰 地诵读; 能 指出对方 诵读中的 失误和不 足。

会语、会文就是语文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

,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 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 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6)集体诵读,把握文脉,体味文情。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 因为 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 为论证的立足点, 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 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 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想让我从此 不要做这些事儿, 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 那就是不是我所敢 领教的。 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四、诵读回味 十 作业 1、诵读课文,巩固课上文言字词的积累。 2、用正楷或行楷字书面翻译第 1-2 段

十一

板书设计

十二

教学反馈

篇14: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难点:文中出现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话。

教学设想:

1、先疏通文字,然后采用课堂研讨学习的方式来了解王安石变法所受的反对与阻挠。

2、从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进而掌握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些规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导入课文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及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三、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四、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五、听课文录音

先听录音然后学生默读

六、文字疏通

重点的字词: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

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

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七、课文的结构(段落层次)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八、译文参考

我的陈述: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事情每每意见不合,是因为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虽然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一定不会得到谅解,所以想约略写此回信,不再一件一桩地替自己辩解。又想到承蒙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草率。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

大凡读书人要争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现在您所拿来指教我的,认为是侵犯职权、生事扰民、搜刮钱财、拒绝进谏,致使天下人怨恨咒骂。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进行修订,把它交给主管官员去执行,算不得是侵犯职权;推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令来兴利除弊,算不上是滋生事端;替国家理财,算不上是搜刮钱财;驳斥谬论,批驳奸佞,不是什么拒绝进谏。至于怨恨咒骂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知道会这样。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小官员大多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皇上想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估量政敌的多少,想出力协助皇上对抗他们,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声势汹汹?当年盘庚迁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盘庚不因为人们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如果你责备我在职的时间很久,不能帮助皇上有大的作为,来使老百姓得到幸福,那么我承认自己的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陈规旧法罢了,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和您)见面,(我对您)不由得从内心仰慕到了极点。

相关专题 司马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