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热量的计算

桃酥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桃酥”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物理教案-热量的计算(共18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物理教案-热量的计算

“热量的计算”教学目标

a.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热量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热量的计算”教学设计示例

课    题

热量的计算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 =c m ( t - t0 )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 =c m ( t0 - t )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 =2kg , Δt=5℃,

Q =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 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热量的计算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篇2:热量的计算

教学目标

a.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教学设计示例

课   题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 =c m(t- t0 )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 =c m(t0 - t)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 =2kg , Δt=5℃,

Q =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 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篇3: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热量的计算”教学目标

a.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热量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篇4: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课 题

热量的计算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 =c m ( t - t0 )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 =c m ( t0 - t )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 =2kg , Δt=5℃,

Q =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 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热量的计算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物理教案-热量的计算

篇5:热量的计算知识点总结

热量的计算知识点总结

计算公式:

①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表示热量(J),

Q=c×m×△t.

Q吸=c×m×(t-t0)

Q放=c×m×(t0-t)

(t0是初温;t是末温)

其中c是与这个过程相关的比热容

②固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

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Vq

Q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J/kg),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V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3)。

q=Q放/m(固体);q=Q放/v(气体)

Q———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焦耳J

m———表示某种燃料的质量———千克kg

q———表示某种燃料的热值———焦耳每千克J/kg

单位:

热量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缩写为J).历史上曾定义热量单位为卡路里(简称卡,缩写为cal),只作为能量的辅助单位,1卡=4.184焦.

注意:1千卡=1000卡=1000卡路里=4184焦耳=4.184千焦

例题详解:

例1 将100g水从20℃加热至90℃,要供给多少热量?一根铁钉的质量约10g,从1000℃的红热状态冷却至25℃,会放出多少热量?[c水=4.2× 103J/(kg·℃);c铁=0.46×103J/(kg·℃)]

解析: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1(t1-t01)=4.2 ×103J/(kg·℃)×0.1kg×(90℃一20℃)=2.94× 104J,铁钉放出的热量Q放=c铁m2(t02一t2)=0.46× 103J/(kg·℃)×0.01kg×(1000℃一25℃)=4.485 ×103J。

答案:见解析

水果热量:

1、苹果100克/52大卡

苹果是最多人会选的瘦身水果,因为它有丰富的果胶,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和排除体内毒素,最棒的是还可以降低热量吸收,再加上苹果的钾质很多,可以防止腿部水肿。当然啰,苹果的卡路里也不高,所以才有专吃苹果的苹果减肥餐产生。

2、香蕉100克/125大卡

很多水果减肥餐都少不了香蕉,因为香蕉含有丰富纤维质、维他命A、钾质和果胶等,所以可以有效地整肠,这样就能帮助排便。香蕉也有排除水分的效果,不但是最佳瘦身水果,也是吃了会让肌肤水当当的美颜圣品,不过香蕉的热量较高,吃多了,会有变胖的疑虑。

3、葡萄柚100克/28大卡

欧美人都爱吃葡萄柚等酸性水果来塑身,因为酸酸的水果可以促进肠道消化功能,葡萄柚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可以消除疲劳,还能让肌肤美美的呢!加上葡萄柚的热量和含糖量少,是最佳的明星减肥水果。

4、凤梨100克/32大卡

凤梨也是属于酸性水果,可以整肠和助消化,加上凤梨富含酵素能有益毒素分解,促进排水,所以也是想要瘦的人可以适量食用的水果,不过吃凤梨最好不要在餐前吃哦,因为它会伤胃,所以一定要先吃点东西垫垫胃才能食用,所以啰,虽然好吃,也不能吃过量。

5、奇异果100克/50大卡

奇异果甜美多汁,又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特色,成为最受欢迎的美容和塑身水果。带点酸甜好滋味的奇异果,能防止便秘、帮助消化和美化肌肤,即使拿来当减肥餐,也会让人吃得津津有味,而它也一样是属于低热量高营养成分的优质水果。

篇6:告诉你怎么精确计算热量摄取量

告诉你怎么精确计算热量摄取量

1、米

米是五谷之首,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吃米饭。米饭的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米饭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完全,容易被人体所吸收。但是米饭吃得越精致,营养就越来越少,摄取的热量却越来越多。1碗100克的米饭中含有116卡路里的热量,而糙米饭中的矿物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含量都比精米饭要高,但是热量却更低,所以减肥时最好吃糙米饭。

2、玉米

玉米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目前全国各地都有种植,有的地区甚至以它来做主食。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多吃对健康很有利。一根新鲜的小玉米含有78卡路里的热量,但是玉米所含的脂肪比较多,在贮存过程中容易酸败变质。所以玉米的要趁新鲜食用。玉米所含的纤维素比较高,能刺激肠胃蠕动,加快体内废物的排出。

3、燕麦

燕麦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的食品,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燕麦片,使其食用更加方便,口感也得到改善。现代人经常用燕麦来做早餐或者宵夜,能让人精力充沛。100克燕麦所含的热量为367卡路里,但是燕麦能有效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

4、薏米

薏米容易消化,不管是用来滋补还是药用,作用都很缓和。每100克薏米,含有357卡路里的热量。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和“生命健康之王”。用薏米煮出浓浓的汤汁,加上蜂蜜搅拌均匀,是众多明星青睐的美白去水肿饮料。

5、红薯

红薯又名番薯、甘薯,除了可供食用之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红薯含有丰富的糖、纤维素以及多种维生素,林依晨等明星最喜欢食用红薯来帮助自己减轻体重。此外,红薯还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比大米、白面要高很多,而且还含有十分丰富的胡萝卜素。

篇7:物理教案-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用公式和其公式变形计算某段路程内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能力目标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分析实际的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并用对应的知识解决.

情感目标

1.培养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材分析

教材用两个例题,由速度公式 ,变形为计算路程和时间的公式 和 .第一个例题中,有分析的过程,解题的过程标准,有已知、求、解和答的四个过程.例题2中用参考图帮助学生分析物理过程,这样从图中很容易找到解题的思路,再用一些公式变形来解出所要求的物理量.

教法建议

第一个例题应当注重解题的过程,强调做题的规范,应当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一个例题,巩固刚学到的公式变形知识和解题过程规范.第二个例题注重分析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路,一般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应当画出参考图,帮助分析物理过程,并在思考图上画出已知的物理量和待求的物理量,解题过程就变得简单明了.

本节教学是习题教学,要防止要求过高,过难,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即使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也不宜补充比教材更复杂的内容.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法建议

本节主要是习题教学,注意形成解题的规范.解题要先审题,可以用图解来帮助分析,在参考图上注明各个物理量,有已知的和待求的以及一些中间量,先考虑清楚解题的过程,再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解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有公式、数值和单位、答的过程,要求过程完整.

教师选题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进行增删.学生解题中常见的问题有:没有写出解题所依据的公式;对于物理量的代入没有做出区别,标出脚标不明确;单位没有统一;解题过程中没有单位;不能用图示分析问题等.

教学设计示例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示例

【知识单元分析】

计算路程、时间的题目中常见的问题:

1.不写出所依据的公式,对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时间不用带不同脚标的符合表示.

2.没有统一单位.

3.在计算过程中没注明单位.

4.不使用作图的方法帮助分析复杂的问题.

5.做题的格式不合理,容易出错.

解题的一般思路

1.分析题意,想象物体的运动情况,看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

2.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公式、数学知识等分析,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应当画出参考图建立物理图景,分析物理过程.

3.按照例题的格式,把已知、求、解、答的过程完成.

【教学过程 设计】

一.速度公式和公式变形

速度公式是 ,将公式变形为: ,分别用于计算路程和时间.

方法一:小学曾学习过公式的变形,可以让学生直接根据速度公式得出,对于公式中的物理量应当注明单位,并注意到可以根据题意使用m、s、m/s和km、h、km/h.

方法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班级,可以用下述的方法实现,列出一个例题:如果汽车以50km/h的速度运动,由日常生活经验和数学的知识可以计算1小时、2小时、3小时后通过的路程,答案见副板书1.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总结出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公式.

篇8:八年级物理上册《热量计算》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热量计算》教学反思

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习题课上,虽然老师总是强调要求学生按照规范的步骤解题,并不厌其烦的宣讲其重要性,但有的同学总是自行其是,解题思路乱,呈现出的.解题步骤让人费解。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老师没有把问题讲清楚,显然不是。学校组织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之后我终于悟出,问题出在规范解题的重要性不是学生亲自体验得出的,他们反而会觉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更方便。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在热量计算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我首先从布置的作业中抽出三道题目,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各自的解题结果。然后让全班同学都来感受这几位同学呈现的解法是否容易看得明白,并请同学上台来评讲一下,怎样写才能把解题思路表达得清楚,最后老师适时总结。由于同学亲身参与到规范解题步骤的总结过程中来,有了亲身感受,建立深刻印象,在后来的月考中,几乎很少有人再出现这方面的问题。

篇9:历年中考物理关于热量计算解题攻略

更多中考相关内容推荐

纯热量计算类型

分析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判断吸放热;确定对应公式Q=Cm△t,其中(吸热升温)△t=t-t0,(放热降温)△t=t0-t

3、公式变形进行计算

附加:如果涉及热传递过程,定要写热平衡方程Q吸=Q放

例1、质量为2kg、温度为l5℃的水,吸收l.68×l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水=4.2×103J/(kg·℃)]

分析:1、水为研究对象;

2、吸热:Q=Cm(t-t0);

3、公式变形t=-+t0

解:t=-+t0

=-+15=35(℃)答略

注意:1、物理计算题步骤细节也很重要,以此题6分为例,公式要占去3分,而带入数据1分,计算结果和单位2分,一步都不能少,望各位考生引起重视。2、此类题如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升温,最高温度只能是100℃。3、“升高”和“升高到”的不同含义,前者指的是温度变化量,而后者是指末温。

例2、(—31)质量为500g的铁锅中放有3kg的水,把它们从15℃热到85℃,吸收了多少热量?[C铁=0.46×103J/(kg·℃),C水=4.2×103J/(kg·℃)]

分析:给水加热时,铁锅也要同时吸热。

1、水和铁锅为研究对象;

2、均吸热:Q=Cm△t,△t=t-t0;

3、求热量之和Q

解:△t=t-t0=85-15=70(℃)

Q=Q1+Q2=C1m1△t+C2m2△t=(C1m1+C2m2)△t=(4.2×103×3+0.46×103×0.5)×70=8.981×105(J)答略

例3、(-31)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比热容,把质量为l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投入质量为l00g、温度为l0℃的待测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若不计热量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铜的比热容C铜=0.4×103J/(kg·℃)]

分析:铜块和水之间发生热传递,铜块放热降温,水吸热升温,Q吸=Q放。

如果题目中已知条件较多,一定要提前设好物理量,所以建议大家写已知、求。

已知:C铜=0.4×103J/(kg·℃),t01=100℃,t02=10℃,t=25℃,m=100g=0.1kg

解:∵Q吸=Q放

∴C液m(t-t02)=C铜m(t01-t)

∴C液=-

=-

=2×103[J/(kg·℃)]答略

与热效率相关

公式:Q=Q有+Q无,Q总=Q有/η

例4、(-31)在一把质量为500g的铝质电热水壶中,装有2kg水。用这把电水壶把20℃的水加热到100℃。若该电水壶的热效率为80%,问烧开这壶水需要消耗多少电能?[C铝=0.88×103J/(kg·℃),C水=4.2×103J/(kg·℃)]

分析:本题与例2的区别在于消耗电能并没有全部被水吸收,壶身、外界空气等均要吸热。只有水吸收热量为有效部分,空气吸热未知,所以不能用Q=Q有+Q无计算。因为知道电水壶的热效率η,所以可使用Q总=Q有/η计算,而不需要计算铝壶吸收的热量。

解:Q水=C水m(t-t0)

=4.2×103×2×(100-20)

=6.72×105(J)

Q=-=-=8.4×105(J)

答略

与热机及燃料有关

例5、(和平一模31题)人造湖有“吸热”功能,在炎热的夏季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人造湖湖水的质量为8.1×107kg,水温升高2℃,湖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这些热量相当于多少吨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kg)

分析:水吸热升温Q=Cm△t,△t=t-t0,无烟煤燃烧防热Q=qm,且Q吸=Q放

解:Q吸=C水m△t=4.2×103×8.1×107×2=6.804×1011(J)

∵Q吸=Q放

∴m=-=-

=2.0×104(kg)=20t答略

热身训练:

1.(2005河西二模31)质量为20g的水,温度从10℃降低到0℃,但未凝固成冰,它放出的热量是多少?如果这些热量恰好使80g的某种固体温度从-5℃刚好升高到0℃,这种固体的比热容多大?

2.(2005河西四模32)一间容积为200m3的房间,若不供给热量,每5min室温将降低1℃,为保持室温恒定,每小时应向房间供热多少焦耳?[空气密度为1.3kg/m3,空气比热容为1.0×l03J/(kg·℃)]

3.(2005南开一模3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质量为200g的铝块放在沸水中充分加热后,迅速投入温度为16℃,质量为210g的水中,不计热损失。求:当它们达到共同温度时铝块大约放出了多少热量?(保留整数)[C铝=0.88×103J/(kg·℃)]

4.(2006红桥一模31)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酒精灯把0.1kg的水从20℃加热到l00℃。求:(1)水吸收的热量;(2)如果这些热量由酒精燃烧提供,至少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酒精?[水的比热容C=4.2×103J/(kg·℃);酒精的热值q=3.0×l07J/kg]

参考答案:

1.840J;2.1×103J/(kg·℃)

2.3.12×106J

3.1.232×104J

4.3.36×104J;1.12×10-3kg

篇10:请问Misfit Shine 热量计算准确么?

我一般每天蛙泳1小时距离大概米左右吧, 然后走路两三个小时吧, 1600~1800点, 显示4000卡路里左右, 怎么感觉这个热量很少呢。。。

[请问Misfit Shine 热量计算准确么?]

篇11:驴打滚热量

驴打滚是我们中户的一种名小吃,同时很多外国人也是知道驴打滚的,但是对于驴打滚热量,很多人也是不知道的,通常大多时候,大家在食用驴打滚的时候,也是不会老驴到驴打滚热量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因为驴打滚的名气问题,所以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的,所以就算驴打滚热量很高,大家也都是会品尝的。

但是,对于当地的人来说就是不会这样做了,他们往往都会考虑到很多问题之后才会食用的。驴打滚其实就是一种糕点,在北京,驴打滚已经成为了一个亮点,很多人对于驴打滚的好奇完全是因为它的名字。下面就来说说驴打滚热量问题。

驴打滚是老北京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驴打滚”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这一点连前人也发出疑问。《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说:“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

驴打滚的热量(以100克可食部分计)是194大卡(811千焦),在同类食物中单位热量适中。每100克驴打滚的热量约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摄入总热量的8%。

所以说,驴打滚的热量还是不算高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不高的,大家平时可以放心食用。但是一般情况下,大家还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驴打滚的好。吃太多的话,也是会引起身体肥胖的。但是对于要减肥瘦身的人来说,最好就不要吃驴打滚了。

篇12:牛肉干热量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吃的食物都是不一样的,而令人比较喜欢的食物,牛肉干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正因为这样,牛肉干得到很多人的青睐,但是牛肉干的热量也是不可以忽视的,因为它含有很高的脂肪和较高的胆固醇,所以大家还是适量就好,因为什么东西都不要吃得过多。

而牛肉干的品种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是这种的牛肉干的热量确实是挺高的,一般的人们吃的多可能没什么,但是老年人和小孩子们还是适量比较好,下面就是有关一些关于牛肉干的资料。

牛肉干是由牛肉加工而成的一种风味食品,市面上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牛肉干,有水果味的、香辣味的、原味的,绝对能满足我善变的口味。牛肉干的选择除了看价格之外,还要看牛肉的肉质是否多含的是筋而不是肉。

牛肉干受欢迎还是因为牛肉的营养成分,它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铁的来源牛肉中也可以找到。另外,牛肉的热量也不是很高,除去肥肉之后,它的脂肪含量不超过6%。而且,牛肉的胆固醇也低于鸡肉、猪肉和蛋,不必担心胆固醇过高。牛肉内含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的脂肪酸,还有单不饱和脂肪,这是能减低胆固醇的成分。牛肉干的卡路里远没有奶类和花生来的多,不必担心致肥问题。

挑选牛肉干的时候最好选择精瘦牛肉制作而成的牛肉干,因其脂肪含量比其他的牛肉更低,符合健康要求。营养学家建议每个礼拜吃一次牛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而其他食物却鲜有的微量元素。

通过上面的认识和介绍,想必大家对牛肉干的热量和牛肉干所含有的人体所需要的一些微量元素。这也是为了加深对牛牛肉干的了解,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尽量不要把它作为主食来吃,因为这样对身体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大家要适量。

篇13:热量与什么

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热量是过程量,当一个物体从一个温度变化到另一个温度的时候,会释放或吸收一定的能量来填补其内能的'变化,而这个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就是热量。在物态不变时,热量Q=cmΔt,c是物体的比热容,Δt是温差,m是物体质量。这三者决定热量的大小多寡;但如果有物态变化,比如熔化、汽化等,则Q=λm,λ是物态变化的一个常数,通常称之为熔化热或汽化热,m是物体质量。

从微观上讲,物体内能与分子势能和分子平均动能有关,平均动能的宏观体现量就是温度,分子势能则对应的是比热容和熔(汽)化热等。

篇14: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动手操作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

2、体验证据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

教学准备:

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米尺、秒表、易拉罐、小桥模型、测力计、乒乓球、足球、篮球

“我们的表现”表格、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录像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组织游戏:

老师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同学甲蹲在地板上,分别找几个同学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置。

师生交流游戏规则。

(2)交流反思:

谈话:你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使劲儿地推他拉他都能使他离开。

谈话:推和拉都使劲儿说明我们用了力,离开原来的位置我们也可以说它运动起来。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推力和拉力。

(4)提出问题: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静止的同学运动起来,还能不能使其它静止的物体也运动起来?

二、猜想假想

(1)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教师主要针对推、拉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及物体受力后怎样运动进行引导。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以鼓励性的语言,引导者的身份适时给学生以适当的评价,使活动的开展更加的有效。

全班交流。教师谈话: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介绍给大家?

(2)探究推力和拉力都是力

谈话:大家的讨论结果只是大家的猜想,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不是这样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验证一下。

三、制定方案

(1)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的。

教师谈话:小车在受到推力和拉力时会运动起来,那么小车的运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系呢?我们不妨预测一下。

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条件都可能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但是这些专题我们不可能都研究,我们要选择一下。

设计探究思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钩码当成小车的拉力,改变小车所挂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小车受到不同的拉力。

(2)拉力和推力是有方向的

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谈话:我们现在都是小司机了,能驾驶好你的车吗?下面咱们做个小游戏看谁的小车能顺利通过所有的障碍物。既然是游戏,就要有游戏规则,小组先讨论游戏规则。

学生制定游戏规则。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教师交待“这个游戏可以重复做,关键要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四、实施探究

(1)“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谈话:拉力和推力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它们的存在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增添了我们的乐趣,下面咱们来做个“比一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

学生分两组进行“拔河比赛”。

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在动手操作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发现与原来的猜想一致吗?

学生汇报交流,汇报时尽量让学生把他们的发现都讲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讲清楚:他们的发现与推力、拉力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学生在汇报结束后自己总结各组发现的相同之处,即上述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被施加了推力和拉力。

五、展示交流

教师提出以下几个评价主题

认为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认为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为什么?

这节课你有哪些发现?

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

六、拓展创新

讲述:力就在我们的身边,除这节课我们接触到的推力和拉力外,还有哪些种类的力呢?我们把一辆小车放到斜坡上,它会自己向下跑,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还是推力和拉力吗?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研究一下,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震惊世界”的超大秘密!

篇15: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

(2)掌握白磷、红磷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了解磷的含氧酸的性质,了解常见的磷酸盐。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NO2、NO、O2跟水反应的分析,掌握氮的氧化物、氧气和水反应的有关计算方法。

(2)通过比较白磷、红磷的结构和性质,提高比较能力,提高判断同素异形体的能力。通过氮族、氧族和卤族元素的比较,提高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NO2、NO、O2跟水反应的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和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N2的化学性质,总结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教师提问]你能写出哪些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其中氮元素的价态分别是多少?

氮的氧化物中属于酸酐的有哪些?

NO和NO2如何转化?NO2、溴蒸气怎样鉴别?

如何收集NO、NO2?

[边讨论边总结]

(一)二氧化氮跟水的反应

[演示实验]二氧化氮跟水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一支10mL量筒)。

(1)轻轻摇动量筒,观察现象(水位逐渐上升,红棕色逐渐变浅)。

(2)用大拇指按住量筒口,取出量筒倒转振荡,再插入水中,观察现象。(水位迅速上升至量筒容积约 ,剩余 体积的无色气体)。

(3)将量筒口用橡胶塞塞住,从水中取出量筒,往量筒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溶液变红)。

通过以上实验的分析引出下列问题。

(二)NO2、NO、O2跟反应的计算

分析反应原理:

1.二氧化氮跟水反应:3NO2+H2O=2HNO3+NO

2.二氧化氮、氧气同时跟水反应:4NO2+O2+H2O =4HNO3

3.一氧化氮、氧气同时跟水反应:4NO+3O2+H2O =4HNO3

篇16:物理教案

【摘要】步入高中,相比初中更为紧张的学习随之而来。

本文题目:高三物理教案:机械能

1.深刻理解功的概念

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它和位移相对应(也和时间相对应)。计算功的方法有两种:

⑴按照定义求功。即:W=Fscos。 在高中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当 时F做正功,当 时F不做功,当 时F做负功。

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功等于恒力和沿该恒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⑵用动能定理W=Ek或功能关系求功。当F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3).会判断正功、负功或不做功。判断方法有:○1用力和位移的夹角判断;○2用力和速度的夹角判断定;○3用动能变化判断.

(4)了解常见力做功的特点:

重力做功和路径无关,只与物体始末位置的高度差h有关:W=mgh,当末位置低于初位置时,W0,即重力做正功;反之则重力做负功。

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当某物体在一固定平面上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绝对值等于摩擦力与路程的乘积。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做功与始末状态弹簧的形变量有关系。

(5)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1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2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2.深刻理解功率的概念

(1)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式: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3)功率的计算式:P=Fvcos,其中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①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取瞬时值,对应的P为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②当v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F必须为恒力,对应的P为F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4)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PG=mgVy,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和物体在该时刻的竖直分速度之积。

2、斜面上的弹力做功和摩擦力做功问题

3、滑轮系统拉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当牵引动滑轮两根细绳不平行时,但都是恒力,此时若将此二力合成为一个恒力再计算这个恒力的功,则计算过程较复杂。但若等效为两个恒力功的代数和,将使计算过程变得非常简便。

4、求某力的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方法

平均功率的计算:

5、机车的启动问题

问题1:.机车起动的最大速度问题

问题2:机车匀加速起动的最长时间问题

问题3:.机车运动的最大加速度问题。

功和功率的计算

1、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

功的计算在中学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学阶段所学的功的计算公式W=FScosa只能用于恒力做功情况,对于变力做功的计算则没有一个固定公式可用,本文对变力做功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1)等值法

等值法即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功相等,则可以同过计算该恒力的功,求出该变力的功。而恒力做功又可以用W=FScosa计算,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

(2)、微元法

当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作曲线运动时,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且力与位移的方向同步变化,可用微元法将曲线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一小元段可认为恒力做功,总功即为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

三、平均力法

如果力的方向不变,力的大小对位移按线性规律变化时,可用力的算术平均值(恒力)代替变力,利用功的定义式求功。

(4)、图象法

(5)、能量转化法求变力做功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已知外力做功情况可计算能量的转化,同样根据能量的转化也可求外力所做功的多少。因此根据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可从能量改变的角度求功。

①、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

动能定理的内容是: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它的表达式是W外=EK,W外可以理解成所有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如果我们所研究的多个力中,只有一个力是变力,其余的都是恒力,而且这些恒力所做的功比较容易计

算,研究对象本身的动能增量也比较容易计算时,用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这个变力所做的功。

③、用功能原理求变力做功

功能原理的内容是:系统所受的外力和内力(不包括重力和弹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的机械能的增量,如果这些力中只有一个变力做功,且其它力所做的功及系统的机械能的变化量都比较容易求解时,就可用功能原理求解变力所做的功。

④、用公式W=Pt求变力做功

机械能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一、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1、对机械能中的重力势能的理解

机械能中的重力势能是一个相对值,只有选定了零势能参考面才有物体相对于零势面的重力势能。在机械能守恒关系式中初、末两状态的机械能应相对于同一参考面。

2、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理解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条件的理解关系到能否正确应用该定律,对该定律的理解可从以下两个方面:

(1)、从力做功的角度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对某一物体,若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其它力不做功,则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对某一系统,物体间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机械能也没有转变成其它形式的能(如没有热能产生),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中守恒的理解。

正确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中守恒的涵义,对于正确写出守恒的物理表达式十分重要,同时对守恒的理解不同,其对应的物理表达式也不同。对守恒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

(1)、所谓守恒即系统的初态的总机械能E1等于末态的总机械能E2,其相应的物理表达式为:E1=E2。

(2)、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可理解为系统的能量只在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系统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和系统动能的变化量数值大小相等,即Ep=-Ek。

(3)、如果系统是有A、B两个物体组成的,对于机械能守恒可理解为系统的机械能只在A、B两物体之间相互转化,A物体的机械能的变化量和B物体的机械能的变化量数值大小相等,即EA=-EB。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1、物体运动中的机械能守恒

2、变质量问题中的机械能守恒

3、多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4、弹簧问题中的机械能守恒

功能关系

1、常见力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对应关系

①重力功:重力势能和其他能相互转化 ②弹簧的弹力做功:弹性势能和其他能相互转化

③滑动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④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与其他能相互转化

⑤安培力做功: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相互转化

⑥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之间的能的转化

⑦合外力做功:动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⑧重力、弹力外的其他力做功: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2、功是能量的转化的量度 W=E

冲量、动量与动量定理

1、冲量---求恒力和变力冲量的方法。

恒力F的冲量直接根据I=Ft求,而变力的冲量一般要由动量定理或F-t图线与横轴所夹的面积来求。

2、动量---动量及动量变化的求解方法。

求动量的变化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动量定理。

3、动量定理:

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思路和一般步骤为:

10明确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20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30选取正方向,确定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始末两状态的动量;40依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小结:

三问法应用动量定理:

一问能否用(涉及力、时间和速度变化的问题,不涉及加速度与位移)

二问研究对象与过程;三问动量的变化与合冲量

篇17:物理教案

一、基本说明

1、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作者

2、教学内容

1)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年级或模块:九年级

3)所属的章节:第十六章第三节

4)教学时间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设计思路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

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探究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探究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身边的物理”,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一:多媒体展示: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者观点都有,到底哪种观点对呢 ?从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

出示图片,夏天,岸上的沙子被晒得很烫,而海水却很凉,你有这种感觉吗?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

推进新课

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是初中物理中比较困难的实验之一,设计和实验操作的难度较大,需要注意及时指导和协助学生,以保证每组学生都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下面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加以具体说明。

(1)提出问题

从生活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不同,这里还要把这个比较笼统的问题描述为明确具体的可验证的物理问题。教师可以予以引导:如果上面两幅图中都是水或都是砂子,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也相等,显然,它们吸收的热量必定相等。那么,不同物质(如水和砂子),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等时,它们吸收的热量也相等吗?

这已经是一个可验证的问题,其中包含限制条件,如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不同物质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验技术条件予以控制和测量,为下面设计实验提供了基础。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这仅仅是一个实验计划而已,还要具体设计怎样 实现这些要求。具体做法是:不同物质选择水和砂子;质量相等要用天平称 量;升高的温度通过温度计测量出来;水和砂子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因此要用两个相同的加热源(如相同的酒精灯,但从安全性考虑,尽量不要用通常的“热得快”等电加热器)。另外,装水和砂子的烧杯规格要相同,要保证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通过观察水和砂子升高同样温度吸收热量是否相等来验证其吸热性能是否相同。

此外,砂子需要不停搅拌,否则会受热不均匀。实验中也可选用水和煤油(或酒精、色拉油)对比进行研究,可以省去搅拌的麻烦。 但煤油、酒精和色拉油均属易燃品 ,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由此看来,本实验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可以直接采用教材上的,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不管采用哪种,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弄清表格中各行各列表示的含义,包括其中的单位等,这是以后阅读、使用和设计表格必备的知识。

实验的步骤要让学生自己设计,以锻炼他们设计实验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兹举一例,仅供参考:①按照图16.3-1和图16.3-2所示,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组装两套器材;②用天平分别称取100 g水和砂子,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③记录水和 砂子开始时的温度;④同时对水和砂子加热,记录在加热1 min、2 min、3 min……时水和砂子各自升高的温度。

本实验的操作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同组学生互相配合,对实验结果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只要能得出定性结论即可。

(3)分析与论证

学生实验取得数据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质量相同的水和砂子,升高相同温度时,加热的时间长短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描述结论时,初学的学生不一定能做到简洁而准确,只要能大致地将问题表达清楚,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但教师一定要规范描述到“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相等,水吸收的热量比砂子吸收的热量多”。

二)比热容

比热容的定义可以直接给出,但教师要引领学生解析其中的关键词及其含义。如为什么要限定“单位质量”“温度升高1 ℃”,这是因为比热容是以热量来定义的,而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有关。比热容是初中物理出现的唯一一个由两个以上物理量来定义的物理概念,教师对概念的表述与单位的教学都要充分估计学生认知的困难,把铺垫和引导做得细一些。

对于比热容的单位,要结合阅读数据表“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明确其含义。因为热量计算公式课标没有要求,教学不必要补充传统教材中的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不引入相关计算,而是把重点放在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上。

通过阅读数据表,要求学生知道水的比热容最大,会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这里可以设计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常用热水来取暖?汽车中为什么用水来做冷却剂?这些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应先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然后汇报辨析,教师梳理总结。对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教师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明确其两方面的含义:质量相同、升高温度也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来作发动机的冷却剂;质量相同、降低的温度也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季常用热水来取暖。

三)热量的计算

展示问题1:①1 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很容易即可得出:吸收的热量Q1=4.2×103 J。

展示问题2:2 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讨论得出:吸收的热量Q2=2×4.2×103 J=8.4×103 J。

展示问题3:2 kg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讨论得出:吸收的热量Q3=50×8.4×103 J=4.2×105 J。

展示问题4: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得出: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与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计算公式:Q吸=cm(t-t0)。

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物体放出热量计算公式:Q放=cm(t0-t)。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一个完整的探究应包括哪些过程。

2.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及物理意义。

3.Q吸=cm(t-t0)。

4.Q放=cm(t0-t)。

篇18:物理教案

识梳理知:

1、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因

意义:

(1)道德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尺。

(3)道德对于个人的成长、人生事业的成败、生活幸福的与否都具有重要作用。

①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

②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③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必要性:

①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②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责任庄严使命。

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联系: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区别:

①产生时间不同,道德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就始终存在,法律是当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②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是通过个人良心、风俗习惯和社会_,通过教育、批评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法律一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就由国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凭借国家的权力强制施行

③调节范围不同,道德调节的范围几乎涉及人们所有社会关系和行为;而法律主要涉及哪些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

4、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1)联系:从国家的治理来说,法制与的知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区别:

①法制以法律的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道德同样是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评价善恶、荣辱的根本标准。我们必须把得知与法制紧密结合起来。

5、如何加强道德建设

(1)继承优良传统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具有无穷的感染力和永恒的生命力。中华传统美德,凝结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

(2)弘扬时代精神

①道德的进步,总是表现在为传统道德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先进道德的发展,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时代精神,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②道德的进步,总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3)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①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发展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

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世界各国、各民族创造力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道德精华,值得我们汲取和继承,有很多富有成效的道德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6、我国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7、以为人们服务为核心

(1)原因: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②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

8、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基本内容:

①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

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③坚持集体主义,维护集体利益,要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人价值得以充分的实现。

(2)原因:

①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措施: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尤其是要反对个人极端主义。

相关专题 热量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