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罗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

Paya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Paya”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紫藤罗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共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紫藤罗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

紫藤罗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2.能力目标

(1)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2)体会作者含蓄地表达感情,从而提高自身文学鉴赏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文章集文学性与抒情性于一体,情感较充沛,主要写浩劫给作者带来许多不幸,心情压抑,但睹花释怀感悟生命永恒。要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必须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因此,采用情境教学,通过配乐朗诵,通过展示画面来达到这一效果。

2.重点分析

(1)对景物的分析是文章的重点,为突出这一效果,通过放映画片来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

(2)文章抒情性浓,表达感情的方式较含蓄,这些是大家所要领会的;为突破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配音朗读”展示画面、“配音背景介绍”设置情境与《热爱生命》的片段进行比较等手段来实现的,以便加深学生领会文章主旨。

3.难点分析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是本文的难点,借何景、言何志,“景”与“志”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是这堂课所要解决的,因此,主要采用分析、引导。

三、教宇对象的分析

(1)初一的中学生,其情感的两极性较为明显,易激动、爱动感情。因此,设置情境教学较为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陷入课堂营造的情感氛围,从而达到理解把握文章的感情。

(2)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趋于成熟,因此,“借景抒情”游戏能够顺利进展,这样一方面加深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确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初一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精力容易分散,而多媒体教学的视听系统有利于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全面接收新知识。

四、教字策略及教法

1.情境教学法

儿童心理学家卡哈娜指出:如果儿童在学习前情感已做好准备,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则他的思维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感是有效发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途径,故选择配乐朗诵,因为音乐所包括的感情信息是语言所难以表达的。目的是:

(1)使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情感被同化,加以诱导。

(2)随着音乐的起伏,朗读的进行,初步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

2.实施巴甫洛夫经典性学习条件作用学习说

刺激→反应→假设→突破的理论,即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评议,不标准的答案让学生采用归谬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发现错误,以便强化能力。

3.寓教于乐,知识迁移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培养他们的能力最好的途径是:加强迁移能力的训练;主要运用在“借景抒情”的训练,“景物的细致描写”的训练。采用的方式是学生看画面描绘事物,并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比衬班级某位同学,然后用文字写下来。

五、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主要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运用Frontpage制作,穿插Powerpoint。因为它能产生一系列的动画效果,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较强的作用。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它包括放映画面、朗读、分析、训练、板书。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  学  步  骤

(一)导语

花与人的友好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类是花解人语,如“感时花溅泪”,“泪眼问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还有一类是人解花语,如《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因为解花,所以“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大家看且听《紫藤萝瀑布》,并思考一下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种类型,你的根据是什么?

打开磁盘,点击课件中的“紫1”进入课件。

(二)朗读,熟悉课文

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情感基调,以便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它属于人解花语类:理由是课文句子:“觉得这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地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都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以及课文第十段。这些都表明作者领会了花作为生命形式的本质。

点击“紫藤萝瀑布配朗读”。

(三)提问同学对课文主旨的把握,介绍写作背景

1.文章写花,为何会由花谈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手法,由花的现状(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和过去(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控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比较,谈到紫藤萝经历磨难仍生生不息,故“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尽的。”

2.文章写紫藤萝花为何会谈到“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因为作者此时为弟弟的病情而忧虑(介绍背景)。

(点击课件中“背景介绍”,打出所要朗读的内容,打出“表现手法”所提出的问题。)

3.文章如何把花和人联系起来,提出文章的主旨?因为二者有共性:都是历经苦难仍生生不息,都体现生命的长河无止境。

4.文章在这里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5.这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要注意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有其共同点,抓住事物的共同点来描绘。

(四)游戏、写作

(点击课件中“游戏、写作”展示画图。)

请同学做游戏:一位同学描绘多媒体上的画面,或一种花的特征,或一种事物的特征;另一位同学根据他的介绍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班级某位同学,抒发某种相应的感情。

举例:我们常用玫瑰形容一个人艳丽又清高,请你也举例来说明。

(五)分析文章的写景手法

1.同学描绘是否逼真,为什么?有一些逼真。

2.如何逼真,该注意什么问题?必须注意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

3.从哪些地方来抓住事物的特征?

从颜色、形状、质感等各方面来写。

(六)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迁移

(点击课件中首页“紫藤萝瀑布”的标题,出现它的画面。)

请学生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对“紫藤萝的特点”进行分析,学生归纳。教师总结:观察必须从颜色、形状等来看。紫藤萝花的特点是什么(分析1~6段)?何处体现?

1.主要的特点是繁茂、活泼、热闹、沉静(见课件演示)。

如繁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活泼热闹: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沉静:颜色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2.花的特征与文章中心有何内容上的联系?花的沉静涤荡了我心中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并引入“生死谜、手足情”的思考。

花的繁茂、花的活泼、热闹体现生命永恒、生命永无止境的中心,引出文章的主旨。

3.景物的描写能否游离于主题之外,该注意些什么?景物的描写不但要抓住特点,而且它还必须围绕文

章的中心来展开。

(七)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点击课件中的“作业”比较。)

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景物描写必须抓住特点。

3.把本课中的片段与《敬畏生命》片段比较作为作业。

七、板书设计

篇2:七年级语文《紫藤罗瀑布》教案

七年级语文《紫藤罗瀑布》教案

一、本课复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文章的主旨。

3、积累、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二、学法指导。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朗读、背诵精彩段落、欣赏优美语句是复习本文主要的方法。

三、课文知识复习。

(一)词语积累。

1、注音或写汉字。

迸溅忍俊不禁()盘虬()卧龙伫()立

仙露琼()浆

2、解释。

忍俊不禁:伶仃

(二)理清思路。

具体:学生朗读课文,回忆旧知,完成以下任务。

1、这篇文章是从形状、色彩、动态和芳香等方面来描写紫藤罗瀑布的,请同学们找出其中一句并读出来。

2、口头理清课文思路,教师指导。

(三)理解文章主旨。

1、具体要求: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本课采用了什么写法?

托物言志――托“藤萝花”这个物,言“张满生命的风帆”之志。

(四)、品味语言训练。学生要结合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来回答。

具体:学生每人回答一句最喜欢、最欣赏的语句,并说一说理由。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对应的语句旁做批注。

四、练习巩固。

(见阅读鉴赏练习)

五、中考回放。

1、这篇散文是围绕对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1分)

2、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藤萝,不同的景色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慨。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概括回答:

(1)十多年前,曾看见家门外的紫藤萝,作者感觉到;(2分)

(2)如今,重见紫藤萝,盛开的紫藤萝一派生机勃勃:,作者的心情是。(4分)

3、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者丰富的想像力)(4分)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4、如果说开始“我”是因紫藤萝的茂盛辉煌而“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那么后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2分)

5、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是宗璞写景散文的一贯风格。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旨,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4分)

六、课外拓展阅读。

金色花

①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③无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色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⑤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又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⑦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⑧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⑨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晴一看,什么,是花?

⑩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11、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12、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攀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13、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花色,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14、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花色。

15、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16、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篇3:《紫藤箩瀑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第8课时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说出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3、结合具体词句赏析语言。。

课前学习:1、查字典,自行解决课后生字;查阅作者生平资料,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熟读课文。

2、复习《幽径悲剧》中描写紫藤箩的段落。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先让学生仔细观看教科书前面的彩色插页上的“紫藤萝”图片。思考:你从图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这一株不起眼的紫藤萝为什么会引起作者宗璞的关注呢?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顽强的,生命是令人感动的,《紫藤箩瀑布》正飞动着闪光的瀑布,拥着张帆的船舱,引领我们去感受生命,执著于生命。 自由谈论

2 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藤萝。 自读课文、思考、交流

3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思路(赏花、忆花、悟花)

二、精读课文,赏析语言,体悟感情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设计:1、一株藤萝的盛开用“瀑布”来形容,你觉得合适吗?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吗? 思考、讨论

2 组织交流评价,在分析藤萝生命力旺盛时注意引导学生对字词、修辞等方面进行赏析。在分析生命长河的伟大时,注意引导学生对关键句的理解。 交流、评价

3 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朗读

三、对比阅读,拓展思维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紫藤箩瀑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4:《瀑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

2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通过学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 通过收集有关瀑布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在学文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CAI

教学过程:

一、猜声音,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既不是调皮可爱的小猴子,也不是聪明过人的曹冲,但是从下面二句诗中你能猜出它是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这两句诗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庐山瀑布的赞美)

二 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课前你们收集了很多有关瀑布的资料,请拿出你的收集卡,给大家介绍介绍。

小结:我们通过上网,查书,看报纸,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等各种途径了解了瀑布的这么多知识,想知道课文的诗歌是怎么写瀑布的吗?

三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2 学习这些生字,你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我们来读读这些生字,注意看清字形,把字音读准确,一个生字读三遍。

生字学得真不错,回到课文中,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观赏瀑布。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瀑布,现在将带领大家去领略亚洲第一大瀑布――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一起来欣赏吧!

问:欣赏了这秀美的瀑布景色,你想说什么?

小结:是啊,这样壮观的景象,能不让我们陶醉吗?叶圣陶老爷爷也被这壮美的景象吸引住了,他写下了一首诗歌,诗歌中的瀑布有声,有形,让我们赶快去读一读!

四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诗歌,找出描写瀑布声音和形态的句子用“--”画下来并多读几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弄懂?

五 汇报、学习。

作者没有看见瀑布就先听到了瀑布的( )?

说明瀑布的声音很( )?

1 哪小节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给大家读一读。从哪儿知道瀑布的声音很大?

A 海浪涌上岸滩会发出什么声音?

(海浪一层赶着一层,发出怒吼,向岸滩冲去)

B 风吹松林会发出什么声音?

(成片的松树林像树海一样,风吹得它哗啦哗啦响)

C 那瀑布声音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亲自去听听吧!

D 你能用一个词说一说你听到的声音怎样?

你能用朗读体现出你的理解吗?自己先练一练吧!

请学生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 虽然耳边响着瀑布隆隆的声音,可我们见到瀑布了吗?

想不想快点见到呀?那让我们赶快上路吧,走着走着,山路忽然一转,( )!

A 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为什么?(惊奇)你来试试吧!

抽生读--大组赛读

B 作者也被这景象惊呆了,惊叹到,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这“白银”指什么?你觉得这般景象美吗?这般景象是什么样?

小结:叶圣陶老爷爷很喜欢这瀑布还把它比作了白银呢!这苍翠的青山,再加上白银似的瀑布,色彩多么鲜明,真让我们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和同桌一起读读这小节,赞美赞美这般美丽的景象吧!’

同桌读--( 瞧你们读得多棒,我也想来试试了)师生配合读

过度:远望瀑布像一道白银,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瀑布脚下,离瀑布就更近了。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看到瀑布从天而降,你有什么感受?自己读一读三小节,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小朋友听听!

3 前面有同学提出不理解“珍珠的屏”,现在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谁能用你的朗读体现出你的感受?个别--齐读

A 一阵风的到来,一瞬间把瀑布变得更加美仑美奂,看着这幅图,读着这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B 我也似乎站在了瀑布脚下,无数的小水滴轻轻溅落在脸上,望着升腾起的雾气,像是置身于仙境中,我也不禁想起了一首诗:水帘垂挂悬崖边,隆隆作响生雨烟。千万双手抓不住,可是银河落九天!

C 这么美的景象谁想用读来体现? 个别--2生比赛读--齐读

六 总结全文:

瀑布这样壮观,难怪吸引了不少的游客,你们的朗读让瀑布变得鲜活了,所以叶圣陶老爷爷一听到瀑布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就迫不及待得想看到它,从远望到近看,真真切切得感受到了瀑布那壮观秀丽的美,只要我们再仔细品位,你还能发现它有更多吸引你的地方,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节,美美地读一读吧!

个别--你想邀请谁和你一起读?--同桌读--大组赛读

七 最后,让我们配上动听的旋律,来赞美这大自然伟大的奇观吧!

[《瀑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5:瀑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借助声像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重视听、说、读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3.通过搜集材料,了解瀑布的更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4.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瀑布气势、形态、声响的壮阔,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以及在诗中的作用。

2、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3、感受瀑布的美。

4、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背诵。

【教具准备】

1、课件(瀑布音响录音,瀑布录像等)

2、瀑布的简笔画和表示游客的剪贴画。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想不想看看自然界中的瀑布?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注意感受瀑布的声音、形状、颜色、气势等。可以边看边交流。(课件播放瀑布)

2、看后,你有什么感受?想知道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怎样写瀑布的吗?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P72,我一起去学习课文--《瀑布》(课件演示) 引出课题《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把喜欢的句子、段落读通、读顺。

3、快速阅读课文,用铅笔圈划出表现作者观察瀑布位置的词语。

(课件播放瀑布的声音)同学们,听见瀑布的声音吗?我们就跟随作者一一领略瀑布的美。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1、自读课文,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默读一小节,把课文中描写声音的句子找出来多读两遍,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你觉得哪个词用的好?为什么?

(课件出示: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从词义上理解“叠叠的”“阵阵的”并指导朗读。

2)(课件播放“叠叠的浪“)再指导朗读。谁愿意来试试?感悟、齐读。

2、质疑启思,突破难点:

1)过渡句:还没看见瀑布,我们已经感受到瀑布的磅礴气势,瀑布到底什么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齐读二小节。你看到瀑布了吗?哪个词说明看见了?为什么不用“看见了”

3)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激动的心情?指导朗读

4)作者看到了怎样美景?为什么这么激动?(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云)(理解“衬”,设置情景,降低难度。

3、审美陶情,融为一体:

这样的美景你看够了吗?可别掉队,我们一起到瀑布脚下看去。

1)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小节,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读懂的和想象到的,说给同学听听,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讨论。

2)“理解珍珠的屏” 有同学能帮助他吗?

3)这时一阵风吹来,会把珍珠的屏吹成什么样?“如烟、如雾、如尘”。看过瀑布的同学说说看到的景象。你觉得该怎么读?(看课件体会)指导朗读,读出轻飘的感受。

小结:这首诗根据作者观察点的不同分为三小节,每小节作者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一节:被瀑布宏大的声音吸引了。二节:作者看到了瀑布的全景,惊讶的话也说不出来了。三节:作者在近处看到了瀑布活泼、飘逸的一面,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我们读时,语气随之变化。

1)听范读,感悟。

2)体会,再读。(配乐朗诵)可加上动作表演读。谁愿意读一读……采取多种形式读:选自己喜欢的品读;赛读;分男、女读;

3)老师收集了一些瀑布的图片,同学们想看看吗?(出示各种瀑布的图片)美吗? 再次感悟朗读,达到熟能成诵的目的。

四、扩展延伸、注重积累:

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课前我们已经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瀑布的材料,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材料,用一、两句说说瀑布。(交流上网、查书、看报纸、看台历、古诗、儿歌等各种途径了解的瀑布知识。)

[瀑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的河山,受到美的感染。

2.认识作者观察的顺序。

3.了解诗句所描绘瀑布的声音、色彩、形状。体会作者赞美瀑布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瀑布、景象、比喻、衬着、仰望”等词语。

学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是理解诗中的比喻句。

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读书指导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读书感悟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家乡有小河、长江。小河的水轻轻地流着;长江的水滔滔地向前流着;大海的水更是波涛翻滚着,奔腾着。不管是小河的水,长江的水,还是大海的水,都是日夜不停地向前流着。然而有一种水,却不是向前流去,而是从很高很高的山上倒下来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板书:瀑布)

2.有的同学心里一定会想,明明是水,怎么叫瀑布呢?还有的同学又可能会想,那瀑布从高山上直接往下倒,那情景一定美妙极了。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瀑布的诗。

3.齐读课题:2瀑布

二、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1.听配乐诗朗诵。思考:课文主要是写得什么?

(课文主要是写瀑布的美景。)

2.过渡:是啊!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有许多有名的瀑布,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还有黄河流域上的人造瀑布等等。这些瀑布都是以雄伟奇丽、气象万千的姿态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下面,我们就随着作者去领略一下瀑布的壮丽景色吧!

(二)第一节

1.齐读第一节,思考:这一节写了瀑布的什么?(板书:声)作者在听到瀑布的声音时看见瀑布没有?谁能够联系上下文告诉胡老师作者现在在哪儿?

2.瀑布的声音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来听一听。你觉得瀑布的声音像什么?(放课件)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板书:浪涌、风吹)

4.作者为什么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和风吹过松林的声音呢?请同学们听听浪涛声和松涛声。

5.从瀑布的声音中,同学们可以听出瀑布怎样?

6.指导朗读:所以,我们在读这一节时要把瀑布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涌”字要读出浪涛的气势。“吹”字要读得轻柔。仿佛在倾听瀑布在山谷里的回荡之音。听老师范读。

7.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这如浪涌岸滩、如风吹松林的瀑布声,吸引着我们急切地向瀑布走去,走啊,走啊,山路忽然一转……

(三)第二节

1.课件出示瀑布远景。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怎样?(惊喜)

2.请男同学用惊喜的语气读这一节。

3.分组讨论:(课件出示)

(1)作者现在站在哪儿看见了什么?

(2)瀑布的样子像什么?

(3)这一节介绍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4.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色一道白银)

(1)作者为什么写“望见”而不用“看见”?

(2)“衬着”是什么意思?(衬托)

5.请同学们站起来,现在你们的脚下就是青山,你们站在瀑布对面看瀑布。你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起来,你可能会说些什么?

6.这使我们联想到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指导朗读。

我们在读这一节时,要用赞美、欣赏的语气来读。“啊”字要读出刚看到瀑布是惊喜的语气。“望见了”要把望见瀑布的激动心情读出来。

8.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我们随着诗人,迫不及待地来到瀑布脚下。

(四)第三节

1.看瀑布的近景。(瀑布在我们的眼里是这样的伟大,我们显得那么渺小。只有抬头仰望才能看到它的全部。大家一起做个仰望的动作。为什么要仰望?)

2.请女同学读第三节。

3.分组讨论。课件出示(同上)

4.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形珍珠的屏烟雾尘)

5.风吹来时的瀑布是什么样子呢?大家想不想看看?

6.看录象。体会“如烟如雾如尘”的美。

7.指导朗读:“好伟大啊”是发自内心赞叹,稍微读得轻一点。“珍珠的屏”要读得高昂有力。“如烟如雾如尘”要读得轻些慢些。

8.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9.小结:

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是那么的雄伟壮丽。而这随风飘洒的情景又显得迷迷朦朦,又是一种轻柔的美。

(五)总结写作方法

1.作者把瀑布写得那么美,让我们好象身临其境一般。

2.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美?为什么?

3.刚才,同学们说得句子都是什么句子?(比喻句)

4.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如果去掉比喻句,好吗?(老师读)比较一下。

6.老师引读比喻句。

瀑布发出的巨响--

远望瀑布--

近看瀑布--

当阵阵风吹来时--

三、总结全文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瀑布的?(远--近)

2.他从瀑布的声、形、色三个方面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雄伟壮丽)

四、背诵课文

[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

篇7: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识生字1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预习课文

4.感受山河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2.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背古诗《望庐山瀑布》

2. 说说你见过的瀑布,或回忆以前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瀑布的

3. 示题、读题

二、 整体了解

1. 自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 交流

这首诗写了   瀑布的声音   、   瀑布的全身   、  仰望瀑布的情景

3. 小结:不同的地点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种“移步换景”的方法是写景的文章常用的写作方法。

三、 学习课文

1. 能不能用一个词语形容瀑布 (宏伟、壮观等)

2. 课文是怎样把这壮观的场面写出来的?

再读课文,圈划有关内容

3. 交流:课文用了大量的比喻

把瀑布的声音比作浪涌向海滩的声音,又比作吹过松林的风声

瀑布比作一道白银

把水珠比作:珍珠、烟、雾、尘

4. 小结:恰当的比喻使文章更生动

5. 指导朗读、背诵

四、 复习拓展:

1. 学习生字:喻 组词

2.补充描写“瀑布”的段落

[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

篇8:紫藤萝瀑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蓉江中学语文组  廖红健    /4/14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本课是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感知全文,提炼主旨,这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较好地体现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了《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两篇课文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同时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紫藤萝瀑布》是现代女作家宗璞1982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文章结构: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即由眼前盛开的紫藤萝花表现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并由此受到感染,想起十年前的紫藤萝花,引发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中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叹。编排意图:按照课文反映的生活内容,由浅到深进行编排,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学习课文精彩之处,通过动口动手来应用课文中学到的东西,又可和《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进行比较,扩展阅读。更好地理解有关生命的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基础知识 1、注意下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迸、伶仃、穗、淀、绽、苞、伫、虬、酿、璞2、培养学生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精心构思与艺术概括能力。

分析理解 1、透过文章对花的描写,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2、结合练习二,品味佳言美句,并能作适当分析。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踊跃举手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3、欣赏能力。

心理目标 1、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克服胆小、怕羞、自卑等不良心理。2、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成就感、认同感。3、带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操。

德育目标 情感渗透:领会本文在优美的语言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我们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及原因 重点和难点:1、揣摩作者的感情2、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3、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1、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全文,提炼主旨。2、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3、揣摩语句、理清文章层次结构,也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4、揣摩作者的感情又是理解文章主旨前提。5、学生没有作者的经历,较难理解文中的感情。

学生情况分析 1、1、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以具体形象作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认知的发展。2、2、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如能主动预习课文、课后复习课文等。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学生对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础。3、3、班级人数多(83人以上)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胆小、怕羞、自卑。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使学生主体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本课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以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说                    明

多媒体  辅助教 学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曾指出:“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它的物……这样,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的器官。”鲁迅也曾经预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再说学生对紫藤萝花也不了解,本课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制作CAI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创设一个优美的画面,轻松活泼的学习散文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项基本要求。新大纲规定: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多媒体的运用能很好地增加容量,实现这个重要目标。

发现点拔教学法 由于本课为散文,语言优美,初中生在已有的语文知识基础上要读懂本课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点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可采取“让学生发现问题--教师点拔--学生讨论、回答”的教学环节,以发现法、点拔法贯穿全课。特别是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指导上,在学生学法指导上更应以点拔为主。点拔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教师应真正落实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发挥出来。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过程理论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处理好教师的主导、点拔地位,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读写结合法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际的辨证途径。”因此,感知、理解、实践是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都可以通过这一方法,以课堂训练或课外练笔的形式,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练习的设计就是围绕这一教法而设计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多种方法的综合,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优化了课堂教学。

三、说学法--学法指导

学生在充分预习、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必须掌握以下学法:

学    法 说                 明

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看课文注解,自学课文的好习惯,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经过自学,应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有感情地朗读。我国的当代教育家魏书生、钱梦龙、黎世法等人的教学论都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法。

诵读品味法 这一篇散文语言优美,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诵读和品味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创造性学习法     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的精神,学会品味、感悟、迁移、转换,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东西来,尝到学习与创造的成功的喜悦。我国著名教育家王森然的王氏教学理论以及徐锦熙的三段教程论都特别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创造实践,日本东京文理大学的垣内松三教授的教育理论也极力推崇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足见,创造性学习法是有其较强科学性的。本课的练习设计就是围绕这一学法而设计的。

四、说程序--教学过程(本课可安排1课时也可2课时,第二课时主要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作文点评。)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布置预习1、1、利用工用工具书,把预习提示上的生字词或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1、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导    入 复习旧课导入:同学们,从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我们发现,抒情散文往往都是作者在受到某种事物的触动,或经历了某种心灵的震憾之后有感而发的。叫学生回答刚刚学完的《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它们的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发的呢?学生回答后导入,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紫藤瀑布》的作者又是因什么有感而发的呢?(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看预习提示)欣赏一幅紫藤萝花的画面 1、复习旧课,把握新课的阅读要点。让学生了明确本文文体特点,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通过看画面,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紫藤萝花,激发学生兴趣,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初读课文(粗读) 1、看画面、听录音。把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2、教师适当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强调几个易读错的字,如:淀、绽、伫、迸溅、虬、穗     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入学习重点和难点--1、揣摩作者的感情2、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3、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重点难点突破 1、充分利用“预习提示”发现解读这篇课文的钥匙:①写作背景--异常的悲痛郁闷是产生感悟的基础;②中心--生命的永恒③优美的语言--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抓住重要语句:①“我不由提停住了脚步”。(既是心灵被震撼的明证,又造成了悬念。)②“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时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正所谓“释怀”!)③……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释怀”到感悟,作者重获得轻松与活力。)3、作者异常悲愤郁闷的心情与紫藤萝盛开的景物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和内在联系,是理解作者“睹物释怀“的关键。4、利用多媒体播放两组画面(盛开的紫藤萝和伶仃稀疏的紫藤萝) 1、 教师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时鼓励、肯定学生,以实现本课教学的.各项目标。2、多媒体较好帮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紫藤萝的命运,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再读课文(精读) 1、指导精读,揣摩语句。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②、结合练习二体会写景的精彩之处。2、讨论:①.“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言下之意是什么? ②.“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指什么?为什么又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③.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什么又说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3、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4、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1、初步欣赏感受文章中优美的语句。2、以读促学,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4、通过学生质疑来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克服胆小、怕羞、自卑等不良心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探究发现 同样是一株草,一棵树,一丛花,为什么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浮想联翩?同样是游览名胜古迹,为什么有人只感到好玩,有人却看到了文化、历史?你想过这样的问题吗?你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回答吗? 1、让学生学会发现、观察、思考、感悟身边的事。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道理。2、学以致用。

知识迁移能力强化 1、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另加一个能揭示本文主旨的句子。例如: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生的力量。1、2、作文:去留心观察一下小草、小花、小鸟……想一想,从它们那里能得到什么启示,请你仿照课文,写一篇文章来抒发心中的感情吧。 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爱好文学的兴趣。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总结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教学内容,由学生总结归纳,教师适当补充强调。 让学生再次明确本课重点、难点,学有所得。

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2、熟读课文。3、课外练笔(见上作文)。 强化重点,温故知新。

评价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有些问题学生可能较难把握,教师不必强求学生面面具到。让学生课后慢慢去体会。可重点放在学生的品味精彩的语句和对全文主旨的理解上,做到一学一得。同时鼓励学生去“发现”文章的特色。发现的,可以是疑问,也可以是心得;可以是内容的把握也可以是词句的揣摩。“发现”既没有限制,又没有止境。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拔,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作文可放在课外完成。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感悟,从而加深对主旨的认识。

附板书设计(学生边说边多媒体显示)

板书设计 写景                      抒情                修辞手法                               (1)色:一片辉煌淡紫色、           精神的宁静和       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  生的喜悦               比喻(2)形:像一条瀑布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  主旨:花和人都会遇  一朵接着一朵。                  到各种各样的不幸(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     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拟人彼此推着挤着。花穗  上盛开浅紫     下待放深紫                           对比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   由臭觉到视觉                       通感

作者邮箱: liaohongjian@sohu.com

篇9:大瀑布揽胜 教案教学设计

大瀑布揽胜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认知要求:

1) 学习说明文中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2) 学习抓住说明事物特点,采用优美、抒情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情感要求:

1)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多种说明方法在一篇文章中的综合运用

难点:对本篇说明文所表达的对祖国山河热爱之情的体会。

[教学时数]   四课时

[教学方法]   提问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

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有许多著名的自然、人文景观,同学们都知道那些著名风景点?……

今天,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去看看祖国自然风光中的瑰宝--瀑布。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有代表性的名瀑。这些瀑布虽然形态不一,成因各异,但都呈现出富有特色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一) 检查预习(重点字、词)

狂放不羁(jī,原指马笼头,后有派生意:停留,如羁旅;和束缚,这里指后者)

强悍(勇猛、凶狠)   轩然大波(高之貌)  耸峙(耸立、屹立)  断壑(hè,山沟)

狂飙(biāo,暴风)  凌空   匠心   伫立(zhù,长时间站着)  举不胜举(完,尽)

做练习册上练习(p364,第一、二、三题)

二)梳理文章结构

请同学快速阅读文章

(提问)文章分几段?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瀑布名称的由来。这里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并指出“瀑布”这个词用的`是比喻义。

第二部分(第2至第7自然段)具体介绍我国南方和北方著名瀑布的特色,以及历代文人对它的赞誉。这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至第6自然段)写南北瀑布的自然美。先写南方的,再写北方的瀑布。

第二层(第7自然段)介绍历代文人骚客游览名瀑后留下 的“千古绝唱”。总说后再分说,分说时着重引用了诗人描写 庐山、黄山、泰山瀑布的诗句,增强了说明效果。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说明瀑布和山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既构成了自然奇观,又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重要的水利资源。

(第二课时)

继续梳理文章结构(第二部分)

集体朗读第2自然

(讨论)第二段的写作顺序?使用什么说明方法?修辞方法?

第2自然段写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交代它的地理位置,再把说明和直接描写结合起来,写出瀑布“宽约30米”,造成了“狂放不揭的身姿1强悍粗犷的气势”,写出瀑布“从如多米的层崖之级猛扑下来,喷出如雹急雨,掀起轩然大波,发出轰然巨响”。这里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段末用徐霞客的地评价作结。

地理位置--形象的姿态--名人评价

举例字、列数字、打比方             拟人、比喻

朗读、分析第3自然段:写贵州灞陵桥瀑布的“有名”。说它的高度,把它比作“千百条蛟龙腾飞”,然后从游人角度把它誉为种种“奇观”,十分贴切。

朗读、分析第4自然段:写雁荡山中的瀑布。先点出其以“飞瀑取胜”的特点,然后举“名瀑十八处”中的六个例子,指明都是“奇丽无比”的。接着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介绍其中“最负盛名”的大龙漱瀑布的“高”和“随着风力、晴雨、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幻英姿。最后引袁枚诗句写出大龙揪瀑布的美妙之处。

做练习册语段练习

[作业]

1) 朗读全文

2) 口头作文:介绍一处名胜

(第三课时)

一)   检查口头作文:

二) 梳理文章结构(第二部分)

回顾上课内容。

第5自然段写云南的瀑布。先点出云南的瀑布“最多”然后写“驰名中外”的腾冲瀑布和大叠水瀑布,以及龙洞垂帘瀑布,分别说清它们的地理位置和有关别名,最后写“令人注目”的金沙江畔的瀑布群,用排比句式写出其特色。

(提问)第5自然段各句之间层次关系怎样?(练习册练习)

1

2                              总分

总分

3

承接              并列

4

5

转折                       分总

6

7

朗读、分析第6自然段:写北方的瀑布。由于北方瀑布少,所以黄河上的壶口瀑布显得“难得”。再用具体数字说明瀑布独特的“壶形”,是它使得滚滚黄河水奔流到此,倒悬倾注其内,造成惊涛声数里外便可听到。随后描写了春秋季奇丽无比的景观。最后引明人陈维藩评价作结。

做练习册相应语段练习

(第四课时)

一) 请同学概述第二部分结构:

二)   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第8自然段,举例说明瀑布依山而成,而山也借名瀑增胜添异,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第9自然段,先承上说明瀑布“为人们提供游览的去处”,再用“然而”转折。用“更为重要的是”强调指出它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1)运用直接描写: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瀑布,要把瀑布的形貌、状态、变化说清楚,就要用形象化的手法进行描写。本文较多地用了介绍式的直接描写,例如:“以狂放不羁的身姿、强悍粗犷的气势,……发出轰然巨响。”作直接描写时,文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例如拟人,写黄果树瀑布时用了“身姿”,写大龙湫瀑时用了“英姿”;用了比喻,“如雹急雨”、“如乳白色绉纱”、“像淡青色烟雾”,、“蛇一般奔窜、飘散”等;用了排比,写金沙江瀑布群时用了“有的……,有的……”。文中接描写与说明相结合,例如写大龙湫瀑就先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它的高度“高约190米”,再作描写,“凌空而下,像天公抛下的白色长练”。

2)抓住特点作说明:

文中写了我国各地的瀑布各具特色。黄果树瀑布既高又宽,气势最大。灞陵桥瀑布具有“山舞银蛇、金水拍岸……”奇观。大龙湫瀑布的特点是“我国最长的瀑布之一”。黄河上的壶口瀑布“此处河底的石岩上被冲出一条巨大的壶形沟壑形状独特。不抓住特点说明,就显示不出千姿百态的瀑布引人人胜之处。

[作业]

1) 口头回答书后练习

2)复习学期内所学课文

[后记]

关于文章段落划分可不拘泥于一种思路,有同学认为最后两段可各自成为一部分;有同学认为最后三段可合并为一部分。只要能自圆其说,都应肯定。

篇10:紫藤萝瀑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张东浩

宗 璞

教学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人生应该是乐观,奋发进取地,遇到困难要保持乐观心态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从《生命 生命》一文中我们懂得生命是应该倍加珍惜的,但如果说真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磨难,我们应该如何从心灵上去寻求解脱呢,下面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或许对我们会有帮助地。

板书:宗璞,原名冯钟璞,当代女作家。

2. 写作背景:

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并在这一年的10月份病逝。

师问:可以想象当时作者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生思考并回答,师明确:

痛苦

在这样的一种心境下,作者有一天忽然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目释怀,她的心情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从而对生命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 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要求: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师提名几个学生朗读,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阅读。

问:从本文中我们了解到紫藤萝有过怎样的遭?生思考回答,师板书:

紫 藤 萝

十多年前: 被冷落

被杀刈

现 在: 繁 盛

问:作者看到如此繁盛的紫藤萝原本痛苦的心情发生了怎样得变化?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生答后明确: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师板书:

看 花 前 看 花 后

作者的心情: 痛 苦 宁静、生的喜悦

师:这时作者很自然地把花和人的遭遇联系起来,对生命有了更深地认识,从文中找出来这样的句子。

明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师:最后一句意味着作者将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要求用第三课里面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三:作业:解决课后“读写”中的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 检查生字词握掌握

二. 体会作者写花的技巧

三. 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艺术

教学过程:

一. 默写本课的字词

二. 完成第二个目标

师 拿一支花让学生观察(最好是成串的花如一串红之类,学这一课时一串红正开放,很适用)

问:如果让同学们写这枝花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写?

生:可各抒己见,师作板书:

花色: 光

花的形态: 整穗

一朵

成片

花香

师:如何去描写花的这些部分呢?每个学生对花的一个部分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生写后在班上交流。

师:看课文中写紫藤萝是不是也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的,在课文中分别找出来。

生找出后回答。

明确(略)

师:把我们描写的一串红和课文中作者描写的紫藤萝比较一下,看谁描写的更形像,更生动?

生议后师明确:

作者对紫藤萝的描写用了什么方法使之形像生动起来的呢?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拟人,这些修辞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想像。

师:把刚才你对一串红的'描写也用上这些方法看是不是比原来的描写生动起来了。

三. 作者写花写的得很美,但是更值得我们去欣赏地是作者写花时写出了自己的的情感体验--借物抒情,

看看下面写紫藤萝花的用词:欢笑、挑逗、在笑、嚷嚷、忍俊不禁、笑容。这些词表现了花的什么?明确:

生 命 力

再看看第倒数第二自然段作者对花的描写是怎样和自己要表达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

作者抓住藤萝花的生理特征通过想像很好的把自己要表达对生命赞美的情感融汇在了一起,可以说借物抒情水到渠成。

四:作业

课后仔细观察一种花,并写出一篇小文章,要求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写出的花生动可感。

作者邮箱: dongqing36695@yahoo.com

篇11:紫藤萝瀑布教案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七年级语文教案。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正音正字,品味重点字词在文中的含义,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2、激发学生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

1、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

2、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像力。

教学用具: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二、作者、背景简介

师:先来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

作者宗璞,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本文写于1982年,当时作者的弟弟刚刚去世,在这样的境况下,作者积个人悲痛和历史阴霾于心中,偶然间在庭院中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

三、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g jiàn)伶仃(líng 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

四、整体感知:

1、请两位同学为大家朗读,大家做听众。其他同学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默读思考:

a、本文主要从赏花、忆花和思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明确:

a.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忆花(7一9)和思花(10、11)三部分组成。

b.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

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c.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注重分析理解过程,淡化结论(结论可以是多样的)。

师: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其中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等到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

下面我们深入细致地研讨一下课文,看看紫藤萝在哪些方面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影响?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会产生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大家可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五、研读与赏析

1、自主探讨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提出最有价值、最深刻、最喜欢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对个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确定思考题。

教师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方面:

a.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b.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c.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d.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e.“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2、全班讨论、明确: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b.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c.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并理解: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d.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e.积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灿烂辉煌。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了解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

②领会修辞的作用。

③自我反思,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设计

研读与赏析(下)

①教师导学

上节课,我们主要就课文思想内容方面进行了研讨。这节课我们就写作方面再进行分析。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借景抒情大家是知道的。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来,才是好文章。同学们可就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看看本文在写作方面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②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b.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c.“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激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课后练习二中探讨

[课堂讨论]

对上述问题,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明确结论。(有关提示)

a.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b.请学生按照

“写,运用了修辞方法,既表现了,也隐含着_”格式说话。教师择要引导:

--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不停地生长”,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既表现了花繁叶盛,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是无休止的意蕴。

--写花朵儿“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既表现了花的勃勃生机,烂漫情趣,也隐含着生命的喜悦、生活的美好

c.人亦如花,时代的河流至今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往,只要你也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绽放人生之花,描绘人生的绚丽和灿烂。

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教师启发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归纳问题,讨论明确:

a.怎样理解“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在思潮泛滥的年代里。事实就是这样。人们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感情,认为赏花不应该是劳动者的本分,赏花是小资情调,甚至认为赏花就会腐化堕落。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b.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从紫藤萝花的身上汲取了力量要尽快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揣摩语句

研讨与联系二

②经验反馈

a.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谈谈体会。

b.你认为哪些景物描写得最好,试着仿写几句。

c.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三。

②仿照本文的写法,完成300字的随笔。内容、文体不限。

《济南的冬天》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济南的冬天》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4-22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12:《瀑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状物抒情散文的特点,提高阅读此类文章的能力。

2、把握关键词,体会含蓄隽永的语言,体味作品的思想内涵。

3、理解课文蕴涵的人生哲理,关注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和揣摩优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表达的深沉的感情,明白作者由物――紫藤萝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

课前学习:

1、布置学生收集作者宗璞的相关资料,教师准备紫藤萝的有关图片、影视资料,以及相关文章:宗璞的《哭小弟》、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冯骥才的《四月的维也纳》。

2、学生通读课文,勾画出描写生动的句子并反复朗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展示交流宗璞的有关资料。

2、陈素琰在为《宗璞散文选集》作的序中说: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用心去感受的。今天我们随着宗璞一起去聆听紫藤萝的心声。(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正字正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给生字正音。

2、检查巩固:

注音写字:瀑( )布伫( )立笼( )罩迸( )溅酒酿( ) 忍俊不禁( ) 仙露qióng ( )浆盘qíu ( )卧龙

三、自主学习,美点揣摩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句子,进行圈点批注。

(提示:本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细腻传神的描绘紫藤萝花)

交流后学生将好的句子熟读背诵。

四、明确哲理,感悟人生

1、你认为那些句子有深刻的哲理?找出来读一读。

2、找出体现背景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师生交流明确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要勇敢地面对生活,振奋精神,投生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五、课堂反思:这节课我的表现怎样?我有怎样的收获?

六、作业设计:

阅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语段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春红以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是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摘不摘花,“我”的心理很矛盾,请分析这矛盾的心理是什么?想摘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摘,除了没有摘花的习惯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生动地描写突出了紫藤萝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揣摩优美的语言,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

2、鼓励学生试笔,学写托物言志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上节课积累的课文中写花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二、分析特点,仿写句子

1、学一学

同学们喜欢这些句子是因为写得生动,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番。

例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

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小结: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的幻觉,让飘逸无形的花味变得有色有香,仿佛花香就弥漫在眼前,让人沉醉。修辞手法:通感。

2、品一品

学生在文章中寻找这样写得好的句子,尝试写出自己的品味语言。班级交流。

3、练一练

选取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段话,看谁写得最好。(菊花、梅花、荷花、迎春花、广玉兰、月季花等)

选取最先写好的三位学生的习作交流评价。

三、诗句积累,发掘寓意

1、学生交流积累的吟咏花草树木的古诗文。

例: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这些句子借花喻人,喻人的精神,这就是托物寓理(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习写作

试着就一种植物,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段话,最好也能对生命、对人生有所感悟。

学生写作,交流。

3、探究写法

让学生就下面一些问题谈自己的看法:景物怎样才能写得生动形象?写景和抒情二者怎样处理?

四、课堂反思:这节课我的表现怎样?我有怎样的收获?

五、作业设计:修改自己的习作。

篇13: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3.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具准备:

字卡,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出示字卡,指名认读。说说作者是怎么观察瀑布的)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小节主要写了没见到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2.自由读这小节,说出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教师先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节给我们的感觉是瀑布的声音很大,瀑布很壮观。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瀑布声音的响亮。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重点词句中去理解。

(1)“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

(2)“叠叠”“涌”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

指名说出海浪的声音怎么样? (去过海边的都能说出海浪翻滚时声音很大,哗……哗……的。)板书:叠叠)

(3)“阵阵”“吹”

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板书:阵阵)

在理解到“叠叠”和“阵阵”这两个重点词语时,学生模仿发声,帮助学生理解“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和“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3.指导朗读

(1)画出第一节停顿和重音提示: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习读。

(4)揭去复合投影片中的朗读提示

5.学生再次感情朗读第一小节,体会写法的巧妙。

(三)总结学法。

师生共同总结出第一小节的学法:

1.读这小节,了解这小节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说出这一节给你什么感觉?说说从哪读出来的?

3.有感情朗读这一节。

过渡: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了眼前。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按照刚才学习自学第二、三小节。

四)自学二、三小节

1.让学生按上述学法自学二、三小节,投影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2、3小节,想想:这两个小节各写了什么?

(2)默读两小节,思考:看到瀑布之后,瀑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3)怎么读才能表现出瀑布的特点?

(4)这两小节中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2.学生自学,遇到困难可以在组内讨论。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讨论。

3.学生汇报。

(1)第二小节写远看瀑布的样子。第三小节写近看瀑布的样子。

(2)学生概括出感觉瀑布很雄伟之后,引导学生重点通过以下词句进行理解。

①“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中的“千丈青山”和“一道白银”(用投影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白银”是指瀑布。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得瀑布显得更加壮丽。(板书:一道白银)

师提问或生质疑:为什么作者先说没法比喻,然后又把瀑布比作了白银呢?

(引导学生从作者看到瀑布时的心情去理解。初见瀑布,它实在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一时被它的美吸引住了,想不出用什么比喻好。仔细看看瀑布的样子和周围的山,作者自然想出了这个比喻,并且用一个“衬”字,非常巧妙。)

②“一座珍珠的屏”也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和美丽。(用投影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屏”是指比较讲究的装饰品,珍珠的屏说明瀑布飞泻而下时,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整个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真是雄伟、美丽。(板书:珍珠的屏)

③“如烟,如雾,如尘”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用投影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板书:如烟如雾如尘)

师重点指导:读这句话时,如烟,如雾,如尘之间停顿时间可略长些,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作者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

说明:学生理解到哪,教师就随着学生指导到哪并且理解到哪,学生就在已有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师指导。

(3)有感情朗读这两小节。

(4)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写得非常好。在学习第一节的基础上,学生回答出这样写更加形象,具体,使瀑布的样子更雄伟,美丽。

(5)质疑: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第二、三小节瀑布的样子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

(五)教师朗诵整首诗。让学生边听,边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

(六)总结。

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气势磅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如浪涛轰鸣,似松涛欢吼的瀑布声音,又仿佛看到了那雄伟、美丽的瀑布景象。在我们国家,像诗人看到的这样的瀑布还有许多,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等。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把我们今天听到的和看到的变为现实。

(七)作业。

板书:

瀑布

叠叠

声音 阵阵

一道 白银

]

雄伟壮丽

珍珠的屏

样子

如烟 如雾

教学反思:

教学这一课我感到很遗憾,没有录瀑布的声音,那么我们是没办法体会到瀑布的雄壮的,幸好,班上有学生模仿的声音还比较真切。由于我的准备不充分,让学生没有感受的真正的瀑布的声音,但却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激起了他们迫切想要亲自去领略一番知名瀑布的渴望。特别是在知道我们的邻省就有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时,小朋友们兴奋极了。通过反复朗诵,让我们领略到了瀑布的雄伟壮丽,奇特的景象。我想,在这一课的内容中不仅是要让我们了解瀑布的雄伟壮丽,更让我们领略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在备课的时候,我就精心收集了一些有关瀑布的诗句,以及世界知名瀑布的资料,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4:瀑布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看看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发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二、找出描写花开和香味的句子,说说用了什么修辞。

1、“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答:比喻,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隐含生命的绵延长远,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答:拟人,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赋予静景动态,显得生趣盎然。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答:比喻,将盛开的紫藤萝比喻成帆和船,显得生机勃勃;又比喻成笑容,更显美好可爱,是作者喜悦心情的表现。

4、“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地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

答: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三、品味情感

1、文章除了第2―6段外,还有哪些段落提到了紫藤萝瀑布?

2、作者为什么焦虑和痛苦?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答:文中的“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3、看了紫藤萝之后,为什么觉得痛苦暂时不存在,只有宁静和喜悦?

答:美好的生命力可以征服一切,它好比一服灵丹妙药,让你忘忧,为你消愁。

5、紫藤萝的重生说明了什么?

答:紫藤萝有顽强的生命力,有不屈不挠的精神,紫藤萝美,不仅美在外形,更美在精神。

6、作者看到紫藤萝,他悟出了什么?

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意思是: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四、把握文章的主旨

说说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本文借对一株紫藤萝的描写,写出了作者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的思想变化过程。抒发了作者对美之本质的深度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执着拷问,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无限感慨。

作者借花儿抒发人生感悟,寓情于物,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模仿文中对紫藤萝的描写,选择一种花,或一种草进行描绘,要运用各种方法如:比喻、拟人等,要形象生动。

篇15:《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作者介绍

宗璞,原名冯钟璞,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所写的文章明丽、含蓄、隽永。代表作《红豆》、《弦上的梦》、《三生石》等。

宗璞及其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自己的弟弟又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睹物释怀,从花的盛衰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写成此文。

二、整体感知

1、下面我们深入细致地研讨一下课文,看看紫藤萝在哪些方面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影响?作者面对紫藤萝,感情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文中找出原句。

b.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通过这些语句,我们对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心情也可以探知一二――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2、那么,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所以,作者面对这株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感悟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把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而能够顺理成章进行“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便是细致的描写(写景状物)

三、细读课文

1、纵观全文,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b、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①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②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

③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成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凡是成功的描写,无一不是经过细致的观察,运用细腻生动地描写,细读课文,找出你所欣赏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运用比喻,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也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的繁茂。

②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用“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使静态的花色跃动起来。表现出花的生趣盎然。

③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

④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用帆和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又比喻成笑容,显得美好可爱,这也是作者喜悦之情的表现。

⑤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想起似乎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第二课时

过渡:根据课文的背景,我们知道,作者因为家庭的遭遇,“焦虑和悲痛”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当看到这株紫藤萝时,睹物释怀,写下此文。所以文中除了描写细腻生动的语句外,还有很多句子富含哲理,找出来,读一读。

四、句子含义

1、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击倒,要对生命保持长久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要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新事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3、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4、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内心振奋,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前者的作用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

5、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的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请联系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的一份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力,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也就能明白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6、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这句话言下之意是什么?

睹物释怀,失去小弟,使作者感到焦虑和悲伤,但看到蓬勃盛开的紫藤萝花,想到以前也零落过,感悟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从而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

五、作业练习

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如何对待人生的挫折和不幸?

不能总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相关专题 紫藤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