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乘法分配率

你猜我叫啥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你猜我叫啥”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数学教案-乘法分配率(共15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数学教案-乘法分配率

《乘法分配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率是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类似的认识,因此比较难于把握。故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通过学生互动,发现规律,提出设想,验证结论,最后灵活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由于平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比较高,一部分学生还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借以带动全班的学习,所以我决定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操作、交流突破难点。

学习目标:

1.动手“做”数学;

2.充分发挥“兵”帮“兵”的作用;

3.组织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行为。

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的,因此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善导,体现学生会学,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强化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教学媒体设计:

1.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与课题相关的练习(以“小灵通”、摘取“智慧果”的形式激发兴趣,并配备音乐调节情绪,同时利用Powerpoint制作板书设计加大课堂密度)。

2. 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2捆。

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一、创设故事情景

教授将手指蘸入煤油和蜜糖的杯子里,用嘴尝得津津有味,但学生跟着做却无一不上当,因为教授伸进的是食指,吸的是中指,以此说明观察的重要性,告诫学生注意下面的操作要认真观察,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品质。

二、导入

1.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两根,围成一些图形,说一说你用哪些简便的方法算出小棒的总长度,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3+2)×2=3×2+2×2

师:你们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①通过计算,知道结果是一样的;②无论怎样摆,都是4根小棒,所以总长度是不变的。

(通过学生的摆和说,引导他们向乘法分配率的表达形式逼近)

2.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3根,进行类似上面的操作。

学生:这样摆比较有规律,很容易看出小棒的总长度,并且可以知道(3+2)×3=3×3+2×3)。

(让学生把有规律的摆法投影出来)

3.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4根,仿照上面再操作。

要求:在学生摆拢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观和评价。让学生把有规律的'做法进行实物投影,并介绍想法和发现。

学生:

3×4+2×4=(3+2)×4       (8+2)×2=8×2+2×2

7×2+3×2=(7+3)×2       (3+2)×4=3×4+2×4

(6+4)×2=6×2+4×2

分析:通过参观,知道有各种各样的摆法;通过评价,知道我们能创造数学,

发现规律,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向乘法分配率逼近。

4.猜想:你能说出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说,教师把有代表性的写在黑板上。)

如:(12+72)×8=12×8+72×8 25×84+75×84=(25+75)×84

…… …… …… …… …… …… …… …… ……

5.小组讨论。

(1) 根据以上算式的特征进行讨论,讨论后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见解;

(2) 师生共同归纳各种见解: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篇2:乘法分配率

课题:《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泉师附小:郑锦书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P64-66 页。(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设想:本课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

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联系实际,

深化认识;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

配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

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数学”的新理念。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

①(3 + 2)×4            3×4 + 2×4

② 2×(11 +  9)           11×2 + 9×2

③ 20×5 + 4×5           (20 + 4)×5

【 1.计算①、②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

2.比较两组算式相同点和不同点;3.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3.观察、激趣、导入  。

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㈠影幕演示:

1.学校购买校服。每件   35元,每条    25元。买这样3 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

【 ①学生读题,弄清题意。②上台演示,合作讨论,研究策略。

③展示思维过程,探究解题规律。】

2.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3.结论:   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

㈡ 探究概括规律:

1. 再一步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规律。〖多媒体操作引导〗

a.观察这些等式,等号左边算式有什么特点?〖多媒体演示〗

b.继续观察,等号右边的算式又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c.这两个积又是怎么得到的?

结论: 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概括起来,说一说?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2. 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三. 质疑联想,拓展认识。

四.巩固运用规律。

㈠ 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①  2×( 6 + 5 ) =2 × 6 + 5- - - - - 〖   〗

② ( 25 + 7 )×4 =25 ×4 ×7×4- - - - - 〖   〗

③ 35×9 + 35 =35×( 9 + 1 )=350 - - - - - -〖   〗

㈡ 连一连:

3×17 + 5 ×17           (22 + 44)×30

(18 + 4)×6              18 ×6 + 4 ×6

22×30 + 44 ×30          60×20 + 60×30

60 ×(20 + 30)         (3 + 5)×17

㈢ 填一填:

①(12+40)×3=    ×3 +  ×3

② 15×(40 + 8) =15×   + 15×

③ 78×20+22×20=(    +    )×20

④ 66×28 + 66×32 + 66×40=(     +       +     )×

㈣ 做一做: ① 103×32              ② 99×32

五. 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多媒体演示】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排球各20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哪些问题 ?

22元                25元

六. 归纳概括,完善认识。

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想想,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3:乘法分配率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率是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类似的认识,因此比较难于把握。故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通过学生互动,发现规律,提出设想,验证结论,最后灵活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由于平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比较高,一部分学生还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借以带动全班的学习,所以我决定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操作、交流突破难点。

学习目标:

1.动手“做”数学;

2.充分发挥“兵”帮“兵”的作用;

3.组织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行为。

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的,因此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善导,体现学生会学,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强化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教学媒体设计:

1.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与课题相关的练习(以“小灵通”、摘取“智慧果”的形式激发兴趣,并配备音乐调节情绪,同时利用Powerpoint制作板书设计加大课堂密度)。

2. 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2捆。

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一、创设故事情景

教授将手指蘸入煤油和蜜糖的杯子里,用嘴尝得津津有味,但学生跟着做却无一不上当,因为教授伸进的是食指,吸的是中指,以此说明观察的重要性,告诫学生注意下面的操作要认真观察,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品质。

二、导入

1.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两根,围成一些图形,说一说你用哪些简便的方法算出小棒的总长度,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3+2)×2=3×2+2×2

师:你们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①通过计算,知道结果是一样的;②无论怎样摆,都是4根小棒,所以总长度是不变的。

(通过学生的摆和说,引导他们向乘法分配率的表达形式逼近)

2.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3根,进行类似上面的操作。

学生:这样摆比较有规律,很容易看出小棒的总长度,并且可以知道(3+2)×3=3×3+2×3)。

(让学生把有规律的摆法投影出来)

3.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4根,仿照上面再操作。

要求:在学生摆拢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观和评价。让学生把有规律的做法进行实物投影,并介绍想法和发现。

学生:

3×4+2×4=(3+2)×4       (8+2)×2=8×2+2×2

7×2+3×2=(7+3)×2       (3+2)×4=3×4+2×4

(6+4)×2=6×2+4×2

分析:通过参观,知道有各种各样的摆法;通过评价,知道我们能创造数学,

发现规律,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向乘法分配率逼近。

4.猜想:你能说出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说,教师把有代表性的写在黑板上。)

如:(12+72)×8=12×8+72×8 25×84+75×84=(25+75)×84

…… …… …… …… …… …… …… …… ……

5.小组讨论。

(1) 根据以上算式的特征进行讨论,讨论后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见解;

(2) 师生共同归纳各种见解: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篇4:乘法分配率

分析:综观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还是牵着学生走,所以乘法分配率是强加给学生的,故学生就容易出错,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学应该从直观思维入手,而以抽象思维结束,因此,我就采用了“操作──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了。

三、新授

1.自学书本;

2.质疑,提出新见解;

3.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互助作用,以点带动全班的学习。)

4.教师:用公式怎样表示乘法分配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学生正确读出公式,引出乘法分配率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5.形成性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5×37+65×37   102×45   38×99+38

要求:学生想办法,学生说思路,学生评,学生互助并加以改正。

四、小结

(学生以谈体会的形式进行,包括方法、感觉、情感和态度方面)

五、拓展性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12×25       63×25-59×25       38×101-38

说明:这些题目学生是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的,目的是训练发散性思维,提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兵”帮“兵”的指导作用。

六、反馈生活中的数学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运用乘法分配率解决一些问题,你能举出例子吗?

(同位互说,或者小组商量,再发言。)

七、布置作业

1.基础题:第66页第4、7题。

2.思考题:第66页插图。

篇5:乘法分配率教案

乘法分配率教案

乘法分配率教案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率是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类似的认识,因此比较难于把握,数学教案-乘法分配率。故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通过学生互动,发现规律,提出设想,验证结论,最后灵活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由于平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比较高,一部分学生还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借以带动全班的学习,所以我决定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操作、交流突破难点。

学习目标:

1.动手“做”数学;

2.充分发挥“兵”帮“兵”的作用;

3.组织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行为。

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的,因此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善导,体现学生会学,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强化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教学媒体设计:

1.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与课题相关的练习(以“小灵通”、摘取“智慧果”的形式激发兴趣,并配备音乐调节情绪,同时利用Powerpoint制作板书设计加大课堂密度)。

2. 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2捆。

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一、创设故事情景

教授将手指蘸入煤油和蜜糖的杯子里,用嘴尝得津津有味,但学生跟着做却无一不上当,因为教授伸进的是食指,吸的是中指,以此说明观察的重要性,告诫学生注意下面的操作要认真观察,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品质。

二、导入

1.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两根,围成一些图形,说一说你用哪些简便的.方法算出小棒的总长度,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3+2)×2=3×2+2×2

师:你们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①通过计算,知道结果是一样的;②无论怎样摆,都是4根小棒,所以总长度是不变的。

(通过学生的摆和说,引导他们向乘法分配率的表达形式逼近)

2.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3根,进行类似上面的操作。

学生:这样摆比较有规律,很容易看出小棒的总长度,并且可以知道(3+2)×3=3×3+2×3)。

(让学生把有规律的摆法投影出来)

3.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4根,仿照上面再操作。

要求:在学生摆拢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观和评价。让学生把有规律的做法进行实物投影,并介绍想法和发现,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乘法分配率》。

学生:

3×4+2×4=(3+2)×4 (8+2)×2=8×2+2×2

7×2+3×2=(7+3)×2 (3+2)×4=3×4+2×4

(6+4)×2=6×2+4×2

分析:通过参观,知道有各种各样的摆法;通过评价,知道我们能创造数学,

发现规律,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向乘法分配率逼近。

4.猜想:你能说出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说,教师把有代表性的写在黑板上。)

如:(12+72)×8=12×8+72×8 25×84+75×84=(25+75)×84

…… …… …… …… …… …… …… …… ……

5.小组讨论。

(1) 根据以上算式的特征进行讨论,讨论后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见解;

(2) 师生共同归纳各种见解: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教师:这就是乘法分配率。

板书课题:乘法分配率。

分析:综观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还是牵着学生走,所以乘法分配率是强加给学生的,故学生就容易出错,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学应该从直观思维入手,而以抽象思维结束,因此,我就采用了“操作──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了。

三、新授

1.自学书本;

2.质疑,提出新见解;

3.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互助作用,以点带动全班的学习。)

4.教师:用公式怎样表示乘法分配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学生正确读出公式,引出乘法分配率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5.形成性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5×37+65×37 102×45 38×99+38

要求:学生想办法,学生说思路,学生评,学生互助并加以改正。

四、小结

(学生以谈体会的形式进行,包括方法、感觉、情感和态度方面)

五、拓展性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12×25 63×25-59×25 38×101-38

说明:这些题目学生是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的,目的是训练发散性思维,提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兵”帮“兵”的指导作用。

六、反馈生活中的数学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运用乘法分配率解决一些问题,你能举出例子吗?

(同位互说,或者小组商量,再发言。)

七、布置作业

1.基础题:第66页第4、7题。

2.思考题:第66页插图。

篇6:《乘法分配率》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教材第7册的一个难点。从去年教过四年级的老师们口中知道乘法分配律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在理解、掌握和运用上都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上好这一课,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乘法分配律,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好它?我觉得要注重形式上的认识,更要注重意义上的理解。因为单从形式上去记住乘法分配律是有局限性的,以后在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时候,遇到一些变式如:99×24+24会变得难以解决。注重意义的理解,能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上去理解乘法分配律,那么将来无论形式上怎么变化,学生都能轻松运用乘法分配律。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在所教的另一个班试讲了这节课。实践证明,学生掌握情况较好。现在就具体教学设计谈谈我的想法。

北师大版的教材注重学生的探索活动,在探索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的规律,才能让他们真正地理解。本课是“探索与发现”的第三节课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因此本课的设计完全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活动在进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4.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得到两个算式。并由观察分析得出:两个算式中参与运算的数是相同的,两个算式的得数相等,意义也相同。不同点在于运算顺序的不同。这样的结论已经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了乘法分配律。但这样的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还需要再举例验证。这就顺利过渡到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通过学生自己的举例以及验证发现:要算几个几,既可以合起来算,也可以分开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这样就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上去理解、运用乘法分配律了,而不拘泥于形式。那么将来,就算学生遇到像99×24+24这样的变式,也可以轻松考虑出要想算99个24和1个24,合起来算100个24更简单。

第三环节:在总结出规律以后,利用乘法分配律的功能完成两道练习。在练习中既巩固了对意义的理解,又在题上用红色粉笔强调了相同乘数,这是在用暗示法对学生强调了乘法分配律的形式。

第四环节:用“大家早就用过乘法分配律了,相信吗?”这样的`设问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一起回顾教材P33页的乘法的竖式计算。观察发现,要算21个114,我们就是分开算1个114和20个114,再合起来。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乘法分配律的另一大功能:它是乘法计算法则的依据。

第五环节:利用乘法分配律能改变运算顺序的功能,尝试简算。

篇7:《乘法分配率》教学反思

向着明亮那方―――

沈阳路小学 雒雪娇

暑期培训的时候有感于俞正强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中的建模思想,竟然可以如此的“万变不离其宗”。当俞老师把经典模型夯实了以后,其它的变式模型就变得那么“信手拈来”,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在俞老师的诙谐和幽默中轻松掌握了植树问题的知识主次。

这样的建模给我震撼,更给我想要尝试的勇气,借于老师听课之际,我尝试了在乘法分配律这一难点上进行变式向基本模型靠拢的建模,然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想法就是这么理想化,最终我失败了,失败的很彻底,不仅丢失了原有的理念和方法,还让自己陷入了“学虎不成反为犬”境地。

不过,我一直相信失败一定会带给我更多的反思和收获,基于本次的研讨课经历和于老师耐人寻味的话语指导,我作了如下的反思与思考:

一、完全以我为中心的数学建模――束缚了孩子的思维灵性

数学建模对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有效的建模要在学生的有效思考、探究、经历后,在积累了足够的活动经验后逐渐清晰起来。

然本节课进行过程中,我急于建模,又完全以我为中心地进行建模,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惯性和主体性,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类型的区分和讲解上,课堂上,我一气呵成、讲得很精彩,可学生学得怎样呢?到头来,还是“该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到头来不仅束缚了孩子的思维,还将把孩子门带入了“糊涂地”……

面对我这样的窘境,于老师的“放手”一词一语中的,如果我能讲这课后移变成归类复习复习课,抛弃做题与讲题的机械重复,而是选择放手和孩子们在一起探索与发现的基础上,有基本模型开始不断变身,并和孩子们一起解开每一次“变身”的面纱,最后利用命名环节的设计有效的帮助孩子们对各种变身进行归类与记忆。

如此一来,相信孩子们有了课堂上一起探索的活动经验和充满挑战的思考体验,对乘法分配律的各种“变身”一定会多一份自己的“再理解”与“再记忆”。

二、不再吝啬自己的笑容――努力把微笑还给课堂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在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和水,我们还需要微笑和鼓励。”是啊,多给学生一个微笑,就会增添她们十分的勇气和自信。但就这么一个简单做法,却也在每天面对那样一群虽天真可爱但又不质朗卵生的调皮捣蛋时,慢慢变得吝啬起来。不知从几何时起,我渐渐收拢了我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副严肃的面孔,甚至后来竟然慢慢成了一种习惯,走进教室后笑的时候越来越少了,自己竟然浑然不知……

听评课后,丁校长私下找到我跟我聊起来这个问题,我才幡然醒悟。是呀,在漫漫的教师路上,我已然失去了最初的亲合力和童心般的微笑,留下的竟然是越来越严厉的眼神、越来越严格的规矩……

不,我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我要改变,我要重拾我的童心般的微笑,重拾我当年的初心。因为我相信:微笑是有神奇的力量,它就像是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能时刻滋润着每一位孩子的心田,老师的笑容更是代表着对他们的一种理解、一种信任、一种宽容!

那么,我还有什么理由去吝啬我的笑容呢?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把微笑留住,把我们最美丽的微笑送给我们身边的同事、同学和朋友好吗?

最后我想起了一首小诗,与大家一同分享

向着明亮那方

金子美铃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乡村的孩子们啊!

----住在城市的孩子们啊!

住在地球每一个角落的孩子们啊!

我要说,向着明亮那方,哪怕是失败的遍体鳞伤,也要向着心中所想大胆尝试――致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同仁们。

篇8:《乘法分配率》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与叙述的运算定律,但是确又是非常重要,运用广泛。新教材在对于这种运算定律方面的教学没有要求从文字语言方面加以叙述,只是要求学生能够在观察、发现、猜想、举例、验证、总结的一系列基础上得出规律,所以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列式计算、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得出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本课教学中,我首先设计“悬念”,把学生引到“两算式的结果相等”的情况中来,先请学生猜想,而后验证,再请学生编题,让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研究中来。在编题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交出了正确的“答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研究的欲望。接着,请同学在生活中寻找验证的方法,以四人小组为研究单位,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激发学生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通过实践、讨论,揭示了乘法分配律。

再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乘法分配律加以内化。学生表述方式多种多样,且一个比一个精彩。这样做,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自己动手编题、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关系变化的多次类比中悟出规律,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发现!这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其激励作用无疑是无比巨大的,而“爱思、多思、会思”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纵观教学过程,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如:“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乘法分配律吗?”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阐明自己的想法,并展开讨论,通过学生自己举例,进一步巩固了对规律的理解和识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整堂课中,随着教学层次的步步深入,教学气氛、学生思维愈来愈活跃,学习的积极越来越高,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进步强化,从而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9:《乘法分配率》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关键是抓住数学的本质,乘法分配率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关键是比较抽象。我个人认为应该形神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追本求源建其“形”。

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加法和乘法的合并。因此,在教学时我先出示把 6 个 4、5 个 4、1 个 4 相加用乘法表示,再现乘法与加法的本质联系,然后把 5 个 4 和 1 个 4 合并就是 5×4+1 ×4,让学生明白 6×4=5×4+1×4,然后提问,你还能写出这样的式子吗?让学生尝试写出几个算式。并用“几个几”等于“几个几”来验证是否相等。这时大部分学生只是在发现一点规律后的模仿,很多学生还没有从本质上理解乘法分配律。

二、反璞归真建其“神”

当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乘法分配律的形后,可以多呈现学生常接触的数学题目:

1.可以从口算里找到乘法分配律;

2.可以从给花坛贴瓷砖,算一算,一共贴好了多少块瓷砖来找到乘法分配律;

3.计算平面图形。例如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或者计算两个长方形合起来的面积。运用图形直观地来帮助学生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4.为了让学生把规律内化,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学生可能会用不同的符号、图形、文字来表示,如:正方形、三角形、圆,文字、笑脸、苦脸等等来表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字母公式,接着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让学生自己得出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这时,学生应该真的明白乘法分配律到底是什么了。

篇10:《乘法分配率》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率》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按照海教在线上一课的备课模式的。学生以前已经学习过乘法的运算律,而且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下,学习乘法分配律比较轻松。当学生把两个算式写成等式的时候,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学生竟然一个都没举手,沉默半分钟左右,然后我考虑到这样问是不是有难度,于是我改了一种问法:“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立刻举手了。

两个问题问法不一样,效果也截然不同,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也要经过深思熟虑呢!这节课上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表达。当学生用字母表示这个等式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乘法分配律,有个学生说到了“分别”,我肯定了她这个词用的好。课上我还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重复学生的回答。以前把学生的回答重复一遍,好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所以以后每节课上注意,一定也可以改掉吧!

篇11:《乘法分配率》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率》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率》教学设计

三窑完小李海燕

一、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乘法分配律不和乘法结合律一样,只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行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的,因此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善导,体现学生会学,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强化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接着让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我认为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二、学习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习惯养成训练点:

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探究、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

(二)学法指导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通过举例、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通过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第一步我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25×3×8 25×44 25×6×4 7×8×5

(设计理念:使学生看得更清楚。也是为了让学生想说、敢说、抢着说,激发他们早点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创设情境,质疑。出示一道带星号题,谁能看一眼题目就能说出得数。

※37×45+37×55

(设计理念:让学生的求知欲达到高潮)

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你们想知道吗?此时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了高潮。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进入新知。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轻松准备,渐入佳境

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数学热身赛。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请看大屏幕,左边的同学做左边的两道题,右边的同学做右边的两道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开始)

(3+2)×4 3×4+2×4 2×(11+9)11×2+9×2

(2)、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汇报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左边的同学做得比较快,(问同学)你们有什么意见吗?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吗?)

这四道题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

(3+2)×4=3×4+2×4 2×(11+9)=11×2+9×2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各自的发现)

2、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板书:举例)

把自己举出的例子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谁来说一说自己举的例子,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可举三个例子)

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2)刚才我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在举例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与结果不一样的例子?能不能举一个这样的反例。

(3)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出示乘法分配律概念,轻声读一读。

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哪里应特别注意?

(4)刚才我们举了很多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呢?四人小组商量一下,这个算式看起来怎样--(稍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

等号左边表示什么意思?等号右边表示什么意思?

请看黑板上的等式,这个等式从左到右成立,反过来从右到左呢?也是成立的。

三、探索发展,应用规律

(1)、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那么它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帮助呢?(板书:应用)(学生举例说)

(2)对,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请同桌合作研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题。

(40+4)×25 34×72+34×28

(完后让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这两题都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刚才这两道题比较简单,大家做出来了,现在我出两道比较难的,大家有没有信心做出来,请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下面这两道题目,怎样简算?

103×32 99×32

(4)、小结:通过研究,你认为怎样的题目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如果遇到像刚才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把它稍做变化,再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四、巩固练习,解决问题(我们刚才发现认识了乘法分配律,老师要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请看大屏幕,我们来做练习。)

1、大家请到数学医院,帮老师判断对错。

2、完成填一填。

3、应用题(请大家帮老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在练本上独立完成)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呢?

今天,我们通过猜想、举例、总结、应用发现了乘法分配律,今后,同学们还可以运用这种数学思维去研究其他的数学知识。

附: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猜想→举例→总结→应用

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在上课的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置身于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这堂课由具体到抽象,大多需要学生体验得来,上下来感觉很好,学生很投入,似乎都掌握了,可在练习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在学习时知道“分别”的意思,也提醒大家注意,但在实际运用中,还是出现了漏乘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进。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MSN(中国大学网)

篇12:数学《乘法分配率》教学反思

数学《乘法分配率》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率》教后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是按照海教在线上一课的备课模式的。学生以前已经学习过乘法的运算律,而且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下,学习乘法分配律比较轻松。当学生把两个算式写成等式的时候,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学生竟然一个都没举手,沉默半分钟左右,然后我考虑到这样问是不是有难度,于是我改了一种问法:“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立刻举手了。两个问题问法不一样,效果也截然不同,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也要经过深思熟虑呢!这节课上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表达。当学生用字母表示这个等式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乘法分配律,有个学生说到了“分别”,我肯定了她这个词用的好。课上我还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重复学生的回答。以前把学生的回答重复一遍,好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所以以后每节课上注意,一定也可以改掉吧!

篇13:乘法分配率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让同学们回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植树有什么好处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现在我们来看这幅图,同学们在做什么?你们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同学在植树吗?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出示例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1、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答。

2、小组讨论自己的解法。

反馈解法,教师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板书:(4+2)×25=4×25+2×25

(二)课件示:一个长方形运动场,长50米,宽3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1、学生自已列式.

2、反馈,让学生说出列式根据,并板书:(50+30)×2 =50×2+30×2

(三)课件示:一种运动服上衣35元,裤子25元,买2套这样的运动服要多少钱?

1、学生自已列式.

2、反馈,让学生说出列式根据,并板书:(35+25)×2 =35×2+25×2

(四)探究规律

1、小组合作:

(1)三组等式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你从这三组等式发现了什么?

2、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3、教师用课件演示规律。

4、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

5、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课件演示字母表示的过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6、比较区别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的不同点

乘法的分配律和结合律一样吗?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比较,相互发表意见。

指名将自己的意见在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而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三、巩固练习

1、P36/做一做

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56×(19+28)= 56×19+28 〖

(25+7)×4 = 25×4×7×4 〖

32×(7×3)=32×7+32×3 〖

64×64+36×64=(64+36)×64〖

用多媒体电脑出示,让学生判断正误,并充分说出理由。

2、填空练习:

(12+40)×3= ____× 3 +____×3

15×(40+8)=15×___ + 15×___

78×23+22×23=(____+____)×23

63×28+63×32+63×40 =(_____ +_____+_____)×_____

(1)让学生先在练习纸上完成填空。

(2)反馈,学生先说出填的内容,再说说填的根据。

3、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1)老师用课件出示: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25×204

=25×(200+4)

=25×200+25×4

=5000+100

=5100

(2)学生观察并说说老师是怎样做的。

(3)出示103×12,你会做吗?

学生练习,反馈。

4、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36×35+36×65

(1)学生观察式子,和乘法分配律比较,你发现什么?

(2)和第2题的填空练习第3个作比较,想到可以怎样简便

(3)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

(4)反馈

5、课件示:265×105-265×5

(1)观察与上一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加号改成减号符合乘法分配律吗?

(3)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

(4)反馈,说说这样做的好处。

6、小测: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24×(200+5)

104×25

54×36+54×64

(1)在小测纸上完成

(2)评讲

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4+2)×25=4×25+2×25 (50+30)×2 =50×2+30×2

(35+25)×2 =35×2+25×2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篇14:乘法分配率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本人对教材的理解:乘法分配律在小学教材中以“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形式出现,随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逐步加深,在后面的练习题中又引申出“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三个数或四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内容,在练习中演变出现许多扰乱学生视线的题目,甚至还推广到除法运算,给教学造成了多次重复教学的干扰,因此我大胆尝试在课堂教学中把乘法分配律的定律归纳成“几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学方法说明:“讲”是师生共同梳理思路,表述思想;“学”是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练”是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有坡度的练习题促进学生在动手、动脑中理解乘法分配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乘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

2、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 )。

(设计意图:公式板书在黑板,以便与乘法分配律对比)

3、师生赛一赛,102×56,99×25,学生每人挑选一道题做,教师全做,看谁算得快。 师:想知道老师算得快的秘密吗?(不是老师提前算了,而是老师掌握了一些乘法计算的秘密,假如你掌握了一定比老师还快呢!想不想知道呢?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探究兴趣)

二、探究新课:

(一)情景导入,认知定律。

1、你们这么积极,老师奖励给大家一些笑脸,你们知道这上面一共有多少个笑脸吗? 例:出示笑脸图,每行有五个黄色笑脸图,三个红色笑脸图,共四行。

(设计意图:使用笑脸图,增强趣味性)

学生汇报两种解法:

①先算出一行有多少个笑脸,再算出4行共有多少个笑脸。

列式为:(5+3)×4﹦32(个)

②先算出黄色笑脸、红色笑脸各有多少个,再算出一共有多少个笑脸。

列式为: 5×4+3×4﹦32(个)

师:因为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连接。

板书:(5+3)×4﹦5×4+3×4或5×4+3×4﹦(5+3)×4 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看到两种解法算式虽然不同,但结果都是32个,使学生明确两个算式相等。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数感。

分别观察有什么特点?(数字一样,符号一样)(5+3)×4是5和3的和乘4,而5×4+3×4是5和3都和4相乘,再把积相加,4我们可以叫同一个因数,或相同因数。

是不是有这样特点的题都相等呢?(激发学生举例验证)

(设计意图:先通过笑脸图,用因数是一位数的等式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定律)

2、验证猜测,概括定律。

启发提问:

(1)师:观察这两个等式的特点,你们仿造再写一个符合上面特点的等式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在上式的下面。请学生举2-3个例子,能口算的口算验证,不能口算计算验证。强调:不要只举一位数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多个例子,揭示乘法分配律的普遍规律)

左边的式子是怎样等于右边的呢?老师画线演示

(2)我们现在来研究这些等式的特点。

①抽象本质特征

师:观察这几组算式,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等号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左右两边算式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独自思考再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先通过学生独自思考组织语言后再小组合作交流,揭示本课难点)

②归纳定律。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我们数学中的秘密,请你们把发现的秘密小声地说给旁边的同学听听。

请同学汇报结果,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不要求学生必须按照书中叙述,只要意思接近即可)

教师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3)为了简便易记,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a+b)×c=a×c+b×c

(4)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想对照:

a×b=b×a

(a×b)×c=a×(b×c)

(a+b)×c=a×c+b×c比较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涉及到加法的运算难点的理解)

(二)练习巩固,继续引申

1、根据运算定律,在( )填上适当的数。

①(10+7) ×6=()×6+7×()

②8×(125+9)=()×125+()×9

③7×48+7×52=()×(48+52)(7×48+7×52中有相同因数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练习理解乘法分配律)

2、(1)34×10+27×10+39×10可不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师:说明乘法分配律,不仅仅只适用于两个数的和,也可以三个数的和,四个数的和可以吗?说明也可以是:几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修改乘法分配律的板书)

(设计意图:拓展书本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24×8—4×8=(24—4)×8吗?

师:说明乘法分配律,不仅仅只适用于两个数的和,也可以是两个数的差,三个数的差可以吗?说明也可以是:几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相减)。(增加补充乘法分配律的板书)

(设计意图:拓展书本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教师激发学生好胜心:在乘法分配律中有许多变化,本节课我们没有按照书中的“两个数的和”的形式而归纳成这样,会不会觉得很难呢?有没有信心从那么多题里辨别出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题呢?

3、聪明的小判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1)125×16 ﹦125×8×2 ()

(2)(200+2)×35 ﹦200×35+2 ()

(3)104×66 ﹦(100+4)×66 ﹦100×66+4×66()

(4)305×32 ﹦(300+5)×32 ﹦305×32()

(5)176×36+36×24 ﹦36×(176+24) ()

(6)16×54+54×54不能用乘法分配律 ()

(7)(400—6)×13 ﹦400×13—6×13 ()

(8)9×(a—b)﹦9×a—9×b ()

(9)爱×(数+学)﹦爱×数+爱×学 ( )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8+4)×2534×72+34×28

(设计意图:概念只有在具体的练习中才能逐步理解,概念教学必须当堂采用讲练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才能消化抽象的概念)

(三)运用定律简便计算,知道乘法分配律的作用

那你知道老师开始计算103×56和98×25,为什么那么快了吗?

篇15:乘法分配率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第P36 页例3。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乘 法的分配律在本册书中所学的运算定律中,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往往没有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时往往只注重结论教学,而忽视了过程教学, 对于学生只要求掌握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而能否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不作要求。因此,学生并未真正发现和理解这个运算定律,未能自觉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简便运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也没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课设计旨在其一:创设问题情境,质疑、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本课设计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意向,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其二;培养学生“发现”、理解数学规律的能力。本课学习中,用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部分的初步感知,例3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全体全过程参与,发现和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把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变为学生会学知识,教给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理解数学规律的能力。

其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往往能掌握和运用这个运算定律,但大多数学生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因 此,本课在各环节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在练习设计中,通过专项训练,突破这个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 中,当学生发现和理解了乘法分配律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用语言抽象、概括这个定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发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我想带大家一起走进神秘的数学王国,你们愿意吗?我先到口算殿看一看吧。

口算:

34×100=4×25= 125×8=(8+4)× 25= 34×72+34×28=

最后二题能不能很快算出结果来呢?其实我就能一眼看出它们的结果!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探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行口算训练的同时,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数学王国那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因为有了枝繁叶茂的树林。现在正是阳春三月,国王可不会错过了这个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季节,他们国王也跟我们国家还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引入主题图(课件:植树情景及信息):每小组要4人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有25个小组。

师问:怎样求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质疑问题,引出新知。)

1.课件出示:每小组要4人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有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师:“你打算怎么帮助国王呢?”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生回答师板书:(4+2)×25 4×25+2×25

2.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生读等式

板书:(4+2)×25=4×25+2×25

生读算式(4+2)×25=4×25+2×25

师: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探究、验证。

出示:((出示一组算式)猜一猜:它们的结果会怎样?(3+2)×43×4+2×4

再来猜一组:

(5+10)×2 5×2+10×2

师:中间可以10用“=”来连接吗?(通过计算验证)

师:这两道算式相等是一种巧合还是有规律的呢?

4.小组讨论:

通过观察这几道等式从左边到右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5.合作探究

是不是任何三个数组成这样的算式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

(1)下面我们共同合作,验证一下

谁能举出三个数。如:??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怎么表示?

谁能根据左边的算式,写出右边的算式?

请你分别算一算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

(2)下面请同座位合作来试一试:

左边的同学任意找出三个数写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右边的同学再写出对应的算式,再分别算出结果,看是不是相等。

(3)指名两组汇报,并板书:??

(4)你能写出具有这样规律的等式吗?

6、如果用字母a、b、c来表示任意的3个数,能不能把我们的发现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板书:(a+b)×c= a×c+ b×c

7.归纳小结:这个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我们的数学前辈们早已研究得出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也就是---(电脑出示下面的文字)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三、巩固新知,尝试练习

1、数学王国正在举行有奖竞猜的活动,你能拿到那些精美的奖品吗? (12+200)×3=□×3+□×3

15×(40+2)=□×40+□×2

2、数学游戏:找朋友

(1)找出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将算式卡片展示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一共出示了四组算式,让学生在辨别正误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提问: 22×7+18 和(22+18) ×7 是朋友吗?如果要让它们成为朋友,该怎么改?

(2)整理卡片,分成两组

甲组乙组

① 100×31+2×31① (100+2)×31

② 9×(37+63) ② 9×37+9×63

③ (22+18)×7 ③ 22×7+18×7

分组计算比赛: 女生计算甲组的三道题,男生计算乙组的三道题.看谁算的快。

(设计意图:制造冲突,引出认知矛盾)

男同学这组为什么算的慢?你们认为这样比赛公平吗?你们有没有办法很快算出得数?(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简便计算的方法:把乙组题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另一种形式,使计算简便。)

小结:能口算,并且能凑整十、整百数,算起来比较简便。 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这一环节进行充分运用,渗透简便运算的意识)

四、运用规律,内化新知

回应课首,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现在你能很快算出原来那几道题的得数吗?

(8+4)× 25=34×72+34×28=

先观察,说一说算式特点,再尝试计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既显示了内容的完整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六、课堂总结与评价:

今天在数学王国你有什么收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意识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4+2)×25 = 4×25+2×25

(a+b)×c= a×c+ b×c

甲组乙组

① 100×31+2×31① (100+2)×31 ② 9×(37+63) ② 9×37+9×63

③ (88+12)×7 ③ 88×7+12×7

相关专题 乘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