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案-1、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课时

昼夜流年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昼夜流年”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自然教案-1、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课时(共1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自然教案-1、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课时

学生探索实验1:拿出桌上的一段细铁丝,观察颜色、状态、形状、用剪刀把细铁丝剪成几段。

学生探索实验2:拿出桌上生锈的铁钉,观察颜色、状态、形状、然后把生锈的铁钉敲一敲,使铁锈脱落。

讨论:⑴实验中的细铁丝和剪断的几段细铁丝组成的物质是否一样?把铁丝剪断和使铁生锈有什么不同?

小结:铁丝剪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而铁生锈是生成了铁锈这种新物质。

学生探索实验3: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蜡烛(不点燃),让蜡烛油掉下来。

学生探索实验4:把一根蜡烛点燃,发光发热。

讨论:⑴实验3中的蜡烛受热熔化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⑵蜡烛点燃观察到什么现象?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小结:蜡烛受热熔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蜡烛点燃发热、发光生成了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在变化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类变化叫化学变化。

教师演示实验1:镁条燃烧,主要观察:

⑴燃烧前镁条(去掉表面氧化膜)的.颜色,能否弯曲?是否容易折断?

⑵燃烧时的现象?

⑶燃烧后物质的颜色,能不能随意弯曲,是不是用一种物质?

观察后学生讨论镁条弯曲、折断属于什么变化?镁条燃烧属于什么变化?

学生探索实验5:打开小手电筒,发光发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变化?

教师演示实验2:煅烧石灰石,注意观察:⑴石灰石的形状、颜色、软硬程度,这些特征是否必须通过化学变化后才能表现出来?⑵石灰石煅烧过程中有什么现象?未煅烧的和煅烧后的石灰石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现象一样吗?煅烧是什么变化?⑶煅烧实验中,有无物理变化?

学生探索实验6:用条形磁铁吸引铁钉,这个变化属什么变化?

小结:我们已经能初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化学变化比较复杂,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必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生成沉淀、放出气体、颜色变化等,反之出现这些现象的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上面实验,我们可以大致说出石灰石、镁条是什么样的物质,如石灰石是一种白色固体,煅烧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煅烧后可以产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物质。镁条是一种银白色的固体,可以弯曲,点燃可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其实,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特征或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程度、可燃性等。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可用来识别该物质。我们可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大类: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蜡烛的可燃性、镁条的可燃性、铁钉易生锈、煅烧后的石灰石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等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一般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延展性等。如食醋的酸味、金银的颜色、铜铝的延展性、物质的状态变化等。

学生探索实验7: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熔化成水。

学生探索实验8:把澄清石灰水倒入试管中,用细玻璃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观察现象。

讨论:

⑴冰是固态的、水是液态的分别是水的什么性质?

⑵冰熔化成水什么发生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⑶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

㈢小结

五、板书设计

篇2:自然教案-1、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课时

⒈物理变化:在变化中没有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

其它物质,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 随着物理变化,物

⒉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生成了其     理变化中不一定存

它新物质,这类变化叫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

⒊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⒋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六、习题与解析

⒈随堂练习

⑴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煅烧石灰石                  (B)钢铁生锈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水加热变水蒸气

⑵下面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铁易生锈

(B)铁能被磁铁吸引

(C)铁粉能与硫粉混合燃烧

(D)铁在一定条件下能在氧气中燃烧

⑶下列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性  (B)铝的延展性

(C)镁的易折性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C)生成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⑸下列说法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石蜡的可燃性    (B)冰水烧杯外凝结有多少小水滴

(C)镁带燃烧生成白色物质    (D)玻璃易打碎

⒉课后作业

⑹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钨制的,这是利用了钨的哪些物质?这些物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⑺蜡烛燃烧能观察到哪些现象?属于什么变化?

⒊参考答案

⑴D  ⑵B  ⑶D  ⑷B  ⑸B C D A  ⑹利用钨具有导电性、耐高温、有延展性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⑺冒烟、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属化学变化;部分熔化,属于物理变化。

篇3:1、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课时

⒈物理变化:在变化中没有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

其它物质,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 随着物理变化,物

⒉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生成了其     理变化中不一定存

它新物质,这类变化叫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

⒊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⒋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六、习题与解析

⒈随堂练习

⑴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煅烧石灰石                  (B)钢铁生锈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水加热变水蒸气

⑵下面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铁易生锈

(B)铁能被磁铁吸引

(C)铁粉能与硫粉混合燃烧

(D)铁在一定条件下能在氧气中燃烧

⑶下列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性  (B)铝的延展性

(C)镁的易折性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篇4:1、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课时

(B)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C)生成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⑸下列说法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石蜡的可燃性    (B)冰水烧杯外凝结有多少小水滴

(C)镁带燃烧生成白色物质    (D)玻璃易打碎

⒉课后作业

⑹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钨制的,这是利用了钨的哪些物质?这些物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⑺蜡烛燃烧能观察到哪些现象?属于什么变化?

⒊参考答案

⑴D  ⑵B  ⑶D  ⑷B  ⑸B C D A  ⑹利用钨具有导电性、耐高温、有延展性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⑺冒烟、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属化学变化;部分熔化,属于物理变化。

篇5:自然教案-第一册 3、2昆虫2课时

自然教案-第一册 3、2昆虫(2课时)

三章                     动物世界

第二节                     昆虫

教材分析

昆虫这一节是在学生刚学完“蝗虫”后,第一次接触到的有关生物分类依据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直观性和易操作性,而且知识的条理性较强,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是进行科学方法教学的很好载体。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学生对昆虫的有关知识在平时已经有所接触。教授本节内容可组织学生以分组协作活动的方式进行。通过对采集来的标本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得出昆虫的主要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寻找知识教学与方法教学的结合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观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循着两条主线即知识目标线和技能目标线进行。教学方法以探究、讨论式为主。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观察、比较等方法在自然科学学习中的作用。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二)技能目标

1.通过昆虫等的采集,煅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初步学会并运用求同比较法分析归纳事物的共同特征。

(三)情感目标

1.在对昆虫的采集观察过程中体验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2.通过充分的参与,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3.通过列表方式对昆虫特征的归纳,认识科学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昆虫的主要特征、求同比较法的应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观察、比较得出昆虫的主要特征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一)课前让学生采集一些不同种类的他们认为的“昆虫”(每生十种以上)标本,作一些简单处理后放入三角纸包,并要求在三角纸包上注明采集地(或采集地的特征)。

(二)每生一只放大镜、一把镊子、一张表格(见附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有关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这些特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通常,我们把象蝗虫这样的动物叫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平时大家经学听到“昆虫”这个词,现在请大家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一些昆虫。

(二)揭示疑点

老师问:为什么我们把这些动物称为昆虫呢?我们是根据什么说这些看上去不一样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的呢?学生讨论后得出:属于昆虫的动物应该具有某些相似的形态特征。而不属于昆虫的动物与同属昆虫的动物之间应该有较大的差异。

(三)观察并记录

同学们桌上都有一些“昆虫”标本,它们真的是昆虫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先仔细观察这些标本具有哪些特征,并完成发下来的这张表。注意:每种标本都装入一只三角纸包,分别编号,可用放大镜观察,可使用镊子。根据你的观察,若某标本具有某项特征,则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打勾或用文字说明。教师巡视。

(四)整理

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这张表进行整理,使具有相同特征最多的标本写在一起,制成一张新表。教师巡视并指导。

(五)查阅资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新制成的表格。问:现在我们已经对这些标本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并发现某些标本具有较多的共同特征。那么到底哪些标本是昆虫呢?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第33页第一段“昆虫的主要特征”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六)解决问题、找出规律

下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表格上把你认为是昆虫的标本编号上打上钩。

教师提问:现在同学们已在认为是昆虫的标本上打了钩,现在请一个同学来告诉大家你认为它们是昆虫的依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昆虫的主要特征。

(七)知识应用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就你们组的观察结果写出报告。在报告中说明这些标本是昆虫以及另外的标本不是昆虫的理由。派代表到讲台上作交流发言。(在发言时可对标本形态作简要介绍,也可出示标本)此时若能利用实物投影仪则效果更佳。

(八)教师小结

1.对刚才的发言进行小结。主要强调昆虫的主要特征

2.对课堂活动的小结:

对昆虫特征的获得我们经过了:观察→比较→归纳等步骤。其中观察和比较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问:我们观察不同种类的标本的目的是什么?);而比较不仅要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如昆虫特征的得出过程),也要比较事物之间的不同点。提出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的名词。

(九)知识扩展

提问:昆虫之间除了共同的特征,就没有不同点了吗?引导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昆虫之间也有许多不同点,这正是昆虫多样性的原因。关于昆虫的多样性,我们将在下节课讨论。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昆虫

1.提出问题→观察标本→比较特征→归纳

2.昆虫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

(3)胸部都有三对分节的足;

(4)一般有两对翅。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昆虫的主要特征是                            。

(2)我们在研究蝗虫、蟋蟀、苍蝇是否属于昆虫时,对这三种动物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都具有昆虫的主要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它们都属于昆虫。这里的“比较”属于       比较法。

2.课后作业

(3)下列四组动物中,都是昆虫的是(   )

(A)虾和蟹           (B)蚜虫和蝗虫

(C)蜈蚣和马陆       (D)蜘蛛和蝎

(4)蝗虫、蝴蝶、蝉的'相似之处是(   )

(A)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口器都为咀嚼式口器

(C)胸部有三对分节的足,其中二对步行足,一对跳跃足

(D)腹部有二对翅

3.参考答案

(1)略(2)求同比较法(3)B(4)A

4、简要分析

(1)略;(2)在自然科学中,运用比较法来认识事物的例子是很多的。在不同事物中找出共同点,这样的比较叫做求同比较。在相同事物中找出差异点的比较叫做求异比较。比较法是最基本的逻辑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题目中,认识蝗虫、蟋蟀、苍蝇是否属于昆虫,是把这三种动物的特征与昆虫特征进行比较,看有没有相同点的比较方法,显然是求同比较;(3)略;(4)蝗虫、蝴蝶、蝉都是昆虫,因而它们的相似之处应该是它们共同的特征,即昆虫的主要特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昆虫生活环境的多样性,足和口器的多样性。

3.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不变态发育。

4.了解昆虫与人类关系。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对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求异比较法。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2.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昆虫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昆虫生活环境及发育方式的                                     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

(一)课前组织部分学生在校园内或校外采集昆虫标本。采集时,着重观察并记录每一种昆虫的生活环境,尤其是要采集象蚊、蝇等昆虫的幼虫和蛹。

(二)一些昆虫标本和蜜蜂、家蚕、蝗虫的生活史标本;镊子、放大镜每组一把。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引入新课

课前同学们都到自然界中去采集了一些昆虫,作为本节课的材料。请问,同学们是根据什么判断你所采集的是昆虫,而不是别的动物呢?

学生回答昆虫的主要特征后教师继续问:有没有同学采集不到昆虫(一般不会有)?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布置和要求,都采集到了不少的昆虫。说明自然界中昆虫数量很多。目前已知的昆虫有100多万种。

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讲讲你都在什么地方采集的这些昆虫。

(二)学生介绍,揭示分布

请几位兴趣小组的成员,介绍几种昆虫的采集环境。如:

龙虱:在水中采集到;天牛:在树丛中。等等。

教师在学生介绍后,作小结并举例:昆虫大多数陆生;少数幼虫水生,成虫陆生;也有终生水生的。揭示昆虫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三)观察标本,发现差异

不同的昆虫,除了生活环境不同外,还有许多别的差异。请同学们观察各种昆虫的足(提示:对照课本34页图3-8,重点观察蝗虫、螳螂、蜜蜂、蝼蛄的足)。你能说出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足吗?把相应的昆虫名称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并思考昆虫足的特殊形态跟它的生活习性有何联系?(见板书)

教师巡视,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

请每组派一代表上讲台,就上述两个问题作简要回答。教师作简要小结并板书。

口器是昆虫的摄食器官。请大家使用放大镜和镊子观察昆虫头部口器的形态和结构。对照课本35页图3-9,你能说出各种昆虫的口器吗?把你观察的昆虫名称按它所具有的口器类型填入下表空格内并思考:昆虫不同的口器类型可能与它的什么生活习性有关?(见板书)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各种昆虫的口器。

每组派一代表上讲台,就上述两个问题作简要回答。教师再作简要小结并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5页第一段。学生自学后教师出示家蚕、蜜蜂、蝗虫的生活史标本,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差异。引导学生找出差异后,教师出示按蚊及蝗虫的生活史图片或投影,讲述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重点说明两者的区别和“蛹期的昆虫不吃不动,但体内却在剧烈变化,最后变成成虫的过程”,并板书。讲述过程中可出示采集来的蝇和蚊的幼虫、蛹以加深印象,引起兴趣。

问:所有的昆虫在发育过程中都有变态现象吗?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象衣鱼这样的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是不变态的。

(四)阅读讨论,认识昆虫

我国的昆虫种类很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很密切。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结合平时的经验,互相讨论,区别今天课堂上提到的昆虫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医学害虫,哪些是农业害虫。

让学生作简单回答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下列是农业害虫的是(  )

(A)蜈蚣   (B)蚜虫    (C)苍蝇    (D)蚊子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辨别昆虫类型依据的是(   )

(A)发育方式

(B)口器的类型

(C)翅、足、触角的类型

(D)身体分部状况和触角、翅、足的对数

(3)举例说明昆虫的多样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课后作业

(4)蚊的口器是(   )

(A)刺吸式口器      (B)虹吸式口器

(C)咀嚼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5)采集能飞善跳的昆虫,应该用      捕捉,捕捉到的昆虫应先用       毒死,然后用镊子夹出放入三角纸包,写上      、      、      和      ,再带回实验室制作。

3.参考答案

(1)B(2)A(3)略(4)A(5)捕虫网、毒瓶、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姓名、编号

4.简要分析。

(1)简要分析:昆虫根据其对人类是有益还是有害分为益虫和害虫。害虫又根据是危害农业还是危害人类健康,分为农业害虫和医学害虫。显然,蚜虫是危害农作物的昆虫。因而选B。(2)判断一处动物是否是昆虫,主要看它是否具有昆虫的主要特征,很显然,BCD三项都属于昆虫的主要特征,A不是,故选A。(3)略(4)略(5)略

【小资料】

动物的嗅觉

大多数昆虫的嗅觉感受器,长在触角上或须肢上。如蝴蝶的触角高高地举在空中摆来摆去,灵敏度极高。有人将一只带有标记的雄蝶捉到几千米以外的地方放飞,它居然凭借灵敏的嗅觉找回放着雌蝶的地方。有些寄生动物,如生活在毛发丛中的蜱,显然鼻子触角都不利于行动,因此它们的嗅觉感受器长在足上,可以从寄主身上找寻吸血下口的地方。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昆虫

(一)昆虫的种类  100多万种

(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三)足的多样性

步行足

跳跃足

捕捉足

采粉足

开掘足

(四)口器的多样性

虹吸式口器

舐吸式口器

嚼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

篇6:自然教案-第二册3、5呼吸系统2课时

自然教案-第二册3、5呼吸系统(2课时)

第五节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直接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系统之一。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体异化作用所需的氧气是如何到达细胞的,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教材主要讲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运动及呼吸系统的卫生与保健。教师应充分重视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

1.教学时可结合自身联系实际,特别是讲呼吸运动时,胸部的扩大、缩小应让学生充分体验。

2.重视实验教育,可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肺活量的测量和胸围呼吸差的测定三个实验结合课堂到教学之中。

3.模型演示:为讲解呼吸运动,教师可自制简单模型(肋骨、胸骨与呼吸运动的模型、膈与呼吸运动的模型)。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及肺的结构。

3.理解肺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情感目标

通过知识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系统方面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肺泡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理解肺泡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三、教学准备

试管、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呼吸系统组成挂图,新鲜猪肺。

四、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先做演示实验:取一支试管,倒入约1/3试管容积的澄清石灰水,取一根直导管插入试管中,请一位学生上来向导管内吹气(告诉学生吹气必须较缓),其余学生观察石灰水的变化。让一学生描述石灰水的变化情况(从澄清变为浑浊)。然后提问: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继续问)二氧化碳又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回答是人呼出来的,然后教师总结:人不但呼出二氧化碳,还要吸入氧气,吸入的氧气经过体内一系列变化,变成二氧化碳后被排出体外,这一活动由人体的呼吸系统来完成。

(二)新课讲述

教师投影以下几个问题,学生阅读教材56页至57页第1至第4段。

1.呼吸系统有那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包括那些器官?

2.鼻腔有那些结构特点适应呼吸?

3.吃饭时若边讲话边吃饭,有时会剧烈咳嗽,这是为什么?

4.人的发声器官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声?

5.肺泡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教师出示呼吸系统的挂图,请学生看挂图回答问题1,回答完毕后教师板书呼吸系统的组成。

问题2学生较容易回答,教师可补充:在长跑时,我们借助嘴呼吸好还是做深呼吸好?拔鼻毛是否正确?这两个问题紧密联系实际,学生既能回答,又愿意回答,还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对于问题3有此经历的学生特敏感,可以请这类学生回答。回答完以后请他谈一下食物落入气管内的感觉,这样一方面强化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改掉吃饭时说笑的不良习惯。

回答问题4后,教师可附加一题:口腔是否为发声器官?这一问题带有普遍性错误,一般学生包括某些成年人均会认为口腔是发声器官,其实口腔的功能是使发出的声音变为我们人类能够听清的语言,口腔本身不会发声,可让学生屏住呼吸,快速张开嘴巴,尝试一下是否有声音发出。

出示新鲜猪肺,观察肺的叶数。然后用解剖剪把气管分支不断剪开,可以观察到肺是由支气管不断分支形成的。出示肺结构挂图,可以见到气管分支情况: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再出示肺泡结构图,由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5,并板书肺泡与呼吸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三)小结:可按照板书进行小结,重点突出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五、板书设计

                鼻:鼻毛、粘膜、嗅细胞     气体进出通道,

               咽                         对进入空气有

呼吸道   喉:会厌软骨、声带          净化、温暖、

                                  气管                        湿润功能

支气管                                                                      呼吸功能

        肺泡壁薄

肺 肺泡数目多,表面积大       气体

肺泡外有弹性纤维          交换

肺泡表面紧贴毛细血管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儿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这是因为(  )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泡被血块堵塞

(C)肺未吸入空气,是实体状态(D)婴儿肺的质量大

(2)人体内动脉血形成的主要部位是(  )

(A)肺静脉                (B)肺泡外毛细血管

(C)主动脉                (D)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

(3)下列不属于肺泡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A)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B)肺泡内有大量的氧气

(C)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D)肺泡壁很薄,且数量多

2.课后练习

(4)患感冒时流出的大量“鼻涕”是鼻腔内表面_______分泌的粘液,咳出的“痰”是________所分明的粘液,粘着灰尘和_______等。

(5)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是(   )

(A)鼻、咽、喉、气管、肺

(B)鼻、口、咽、气管、肺

(C)口、气管、支气管、肺

(D)口、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6)吃饭时不能谈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考答案

(1)(C)  (2)(B)  (3)(B)  (4)鼻粘膜、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粘膜 细菌  (5)(D)  (6)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4.简要分析

(1)婴儿若是产前死亡,因为母体内胎儿所需的氧气由母体提供,不是自己呼吸,所以肺内未吸入空气,是实体状态,密度较大。

(2)动脉血是指含氧量高的血液,而血液经过肺泡后就得到了氧,而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时主要是得到营养物质。

(3)题目要求选择肺泡结构上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而(B)不属于结构特征。

(6)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咽食物时,如果大声谈话,会厌软骨来不及遮盖,会使食物误入气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理解人体呼吸运动时膈肌、肋间外肌的变化情况。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呼吸运动与肋骨、胸骨、膈的关系模型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练习肺活量和胸围呼吸差的测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人体呼吸运动时肋骨、胸骨、膈的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理解人体呼吸运动时肋骨、胸骨、膈的变化情况。

三、教学准备:呼吸运动与肋骨、胸骨、肋间外肌模型(自制)、膈与呼吸运动关系的模型、软尺、医用肺量计。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外界的氧气是怎样进入肺内,肺内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的呢?这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二)新课讲述

请学生手按胸部,做一次呼吸运动,感觉一下胸部的起伏与呼吸的关系。然后教师提问:吸气和呼气是如何进行的呢?

带着问题让学生阅读材料57页第二段,约3分钟后出示肋骨、胸骨与呼吸运动的模型,示范给学生看,边说明肋间外肌、肋骨、胸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并填好板书中的表格。

再出示膈与呼吸运动的模型,边示范给学生看,边说明膈肌、膈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并填好板书中的表格。

最后,教师应强调,呼气和吸气是交替连续进行的,这样不断把外界新鲜空气吸入体内,并呼出浊气。

我们理解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知识后,应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下面我们学习呼吸系统方面的卫生与保健知识。请学生阅读教材最后一部分内容(57页倒数第二段至结尾),教师出示问题: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呼吸系统?约2分钟后学生自学完毕,教师总结。

最后请同学们完成实验――  胸围呼吸差的测定。(肺活量的测量可放在课外进行)

五、板书设计

吸气

呼气

肋间外肌

收缩

舒张

肋骨

向上、向外移

向下、向内移

胸骨

向上

向下

胸廓前后、左右径

增大

减小

膈肌

收缩

舒张

下降

回升

胸廓上、下径

增大

减小

胸腔体积

增大

减小

肺内压

减小,小于大气压

增大,大于大气压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成年人平静吸气时呼吸肌的活动状况与肺内气压的变化是(    )

(A)肋间内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B)肋间内肌收缩,膈肌舒张,肺内气压下降

(C)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下降

(D)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下降

(2)肺活量是指(   )

(A)肺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

(B)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

(C)一次呼吸运动时肺的通气量

(D)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3)小李平静时胸围长80厘米,尽力深吸气时的胸围长90厘米,尽力深呼气时的胸围长78厘米,则他的胸围差是(   )

(A)170厘米    (B)158厘米

(C)10厘米     (D)12厘米

2.课后练习

(4)右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处于(A)点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A)肺内气压>大气压      (B)肺内气压=大气压

(C)肺内气压<大气压      (D)不能确定

(5)运动员的胸围差比一般人大,说明运动员(    )

(A)肺的呼吸功能强       (B)身体健康

(C)每次呼出的气体多      (D)呼吸的频率低

(6)肺换气是指(    )

(A)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B)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C)人体得到氧气的过程

(D)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3.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A) (6)(D)

4.简要分析

(1)平静呼吸,主要由肋间外肌和膈肌完成,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举,膈肌收缩,膈下降,使胸廓扩大,外界气压大于内部,气体进入。

(3)胸围差是指人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与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之差。

(4)从纵坐标可知(A)点时,肺内气压为负值(相对于大气压而言),所以肺内气压<大气压。

(5)运动员由长期的锻炼,其肺活量大,胸围差也较大,这都说明他的呼吸功能强。

(6)肺换气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界含氧高的气体进入肺内,另一方面是肺内含二氧化碳高的气体排出体外,而(B)不够确切,应指出是肺内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

篇7:自然教案-第一册 3、7鸟类2课时

自然教案-第一册 3、7鸟类(2课时)

第三章   动物世界

第七节 鸟类

教材分析

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恒温,卵生和会飞翔的高等脊椎动物。鸟类种类繁多,是脊椎动物中的第二大类群,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其结构而言,有着一系列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本节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从鸟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从而真正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采用观察、分析、归纳法。教师在实验室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实物、标本、挂图。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鸟类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鸟类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点。

2.理解鸟类的双重呼吸。

(二)技能目标

1.学会由局部到整体观察生物的方法。

2.通过对家鸽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

2.进行生物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家鸽适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双重呼吸。

三、教学准备

活家鸽四只、家鸽骨胳标本四盒、一些鸡的腿骨、家鸽解剖结构浸制标本四盒、鸟的双重呼吸的图解、家鸽脑挂图。

四、教学过程()

复习:请分析爬行类是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

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鸟类不仅适于陆地生活,而且适于飞翔生活。全世界共有9000种,我国有近1200种。下面重点探讨鸟类究竟有哪些特征与飞翔生活相适应。

新课:

1.观察记录:教师课前把准备好的观察材料分放在四张实验桌上。全班分四大组,每组发一张记录表格,要求仔细观察,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记录观察结果(观察过程中同时阅读教材有关内容)。

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提示:

(1)鸟的体形是否适于减小飞翔时的阻力?

(2)前肢成翼有何作用?

(3)头骨、腿骨、背部脊椎骨各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4)强大的胸肌与飞翔有何关系?

(5)吸气和呼气时气体的通路是怎样的?气体交换在哪儿进行?气囊有何作用?什么叫双重呼吸?

(6)嗉囊贮存食物与飞翔有关吗?鸟类为何有随时排便的习惯?它与消化、排泄系统的哪个器官有关?

(7)心脏有几腔?与爬行类、两栖类一样吗?

(8)雌鸟哪侧的卵巢和输卵管退化?对于飞翔生活有何意义?

(9)鸟的确大、中、小脑发达吗?各有什么作用?

(10)与两栖类比较,说说鸟类在进化上的特点。

记 录 表 格

观察项目

记        录

头部

躯干

四肢

羽毛

身体可分几部分

骨胳

肌肉

呼吸

消化

循环

排泄

生殖

神经

2.归纳结论:通过提示引导学生正确而全面地观察实验材料,从而归纳出鸟的一系列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对双重呼吸应重点分析。

小结:教师结合记录表格小结。

五、板书设计(略)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下列与鸟飞翔生活不相适应的特征是(    )

(A)头骨很薄;脊椎骨愈合;腿骨中空

(B)后肢肌肉发达,有四趾,三前一后

(C)头部略呈球形;颈部细长;前肢成翼

(D)进行双重呼吸,保证鸟类飞翔时得到足够的氧气

(2)双重呼吸指的是(   )

(A)只在呼气时,肺进行气体交换

(B)只在吸气时,肺进行气体交换

(C)吸气和呼气时,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吸气和呼气时,肺和气囊都进行气体交换

(3) 能体现鸟类比两栖类、爬行类更高等的是(   )

(A)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B)对外界的各种刺激能作出反应

(C)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全身被羽

(D)食物通过消化被肠吸收后,再送到全身各处

2.课后练习

(4)家鸽排便频繁的原因是(   )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直肠很短,形成的粪便随时排出

(C)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

(D)口腔内没有牙齿,吃进的食物未经咀嚼

(5)在日常生活中,只见鸟类排粪便,未见鸟类排尿液的'原因是(   )

(A)体内没有产生尿液的器官

(B)体内产生的尿液经蒸发到体外

(C)体内产生的尿液变成气体后随呼出的气体一起排出体外

(D)体内没有贮存尿液的器官,产生的尿液随粪便排出体外

(6)吸气和呼气时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的动物是(   )

(A)乌贼 (B)娃娃鱼 (C)扬子鳄 (D)白鹤

(7)下列动物中,心脏分腔最多的是(   )

(A)大雁  (B)鲫鱼 (D)蜥蜴 (D)青蛙

(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鸟类体温恒定意义的是(  )

(A)扩大分布的范围

(B)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

(C)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增加鸟类的种类和数量

(9)双重呼吸的过程是:两翼举起时,气囊      ,外界空气→      →    ;两翼下垂时,气囊      ,气囊内空气→

→     。双重呼吸的特点是                        。双重呼吸的意义是                                  。

3.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D)  (6)(D)  (7)(A)  (8)(D)  (9)扩张 肺 气囊 收缩 肺 体外 每呼吸一次,空气就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足够的氧气。

七、参考资料

企鹅是个节能大师

企鹅是鸟类动物,不仅不会飞翔,连走路都十分困难。它那肥胖的身躯、短短的双腿与两只大脚使它行走时既缓慢又笨拙。人们喜欢观赏企鹅蹒跚而行的憨态,但科学家们感兴趣的却是企鹅那一摇一摆的走相。研究结果表明,正是这一摇一摆的走相为企鹅节约了大量的能量。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圣迭戈“海洋世界”对帝王企鹅的步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帝王企鹅是企鹅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行走速度为每秒钟0.46米。企鹅在向前行进时,采用了左右前后摇摆的步法,其摆动方式极似钟摆。它在向一边摆动到极限而停顿时,其部分动能被储存起来成为潜能,这部分潜能在其向另一方摆动时再度释放出来。这种每走一步都能为下一步储存一些能量的情况在人类和其他动物身上普遍存在,被储存能量占前进一步所耗能量的比例被称为“恢复率”。各种动物的恢复率是不同的,企鹅步行时的恢复率比地球上任何动物都要高很多,可达80%,而人类走路时的恢复率最高仅为65%。由此可见,企鹅像钟摆那样一摇一摆地向前走路是一种最节省能量的方式。

企鹅采用这样能耗极小的走路方式,是它们在南极长期生活进化的结果。生活在南极圈的企鹅在冬季休眠了4个月后,往往要行走100多英里去海边觅食,这对于腿短体胖的企鹅来说决非易事,这就要求它们消耗能量越少越好。

(叶雪芳)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鸟类飞翔的简单原理。

2.了解鸟的繁殖特点。

3.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

(二)情感目标

通过鸟类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提高学生自觉保护鸟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鸟类的繁殖特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鸟类飞翔、飞机飞行的录像、鸟类孵卵的录像或投影、两种雏鸟的投影、各种鸟巢的投影、鸟类捕捉害鼠的投影。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播放鸟类在空中自由翱翔的录像,提示学生仔细观察,播完后,请学生叙述鸟类适于飞翔生活的特征。并问鸟类的飞翔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引入新课。

(一)鸟的飞翔

教师告诉学生鸟类是依靠胸肌强有力的伸缩,牵动翅膀,鼓动空气,得到升力而升上天空的。鸟类能飞翔是因为它具有与飞翔相适应的一系列结构特征,如体呈纺锤形、前肢成翼、长骨中空、双重呼吸等。在鸟类飞翔的启示下,人们经过努力,在1912月,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终于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飞上蓝天的愿望。使学生感受到研究动物的重要作用。

二、鸟的繁殖

播放鸟的繁殖录像或投影,然后阅读教材,请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并整理出鸟类的繁殖特征:

1.  时间

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我国的鸟类一般在春季和夏初繁殖。

2.过程

筑巢   大多数鸟都有筑巢的习性。当然各种鸟的筑巢艺术是不一样的。为了加深印象,投影各种鸟的巢,让学生体会鸟类各种风格的“安乐窝”。

孵卵   先请学生讨论母鸡孵蛋的问题。引出多数鸟在筑巢后有孵卵的行为。设问:谁来孵卵?要孵多长时间?有没有不会孵卵的鸟?先由学生讨论,然后教师补充。讨论完以上三个问题后,再告诉学生鸟的受精卵在人工控制的合适温度下也可以孵化,即人工孵化。人工孵化对珍稀鸟类的繁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育雏   投影两种雏鸟。请学生分析比较:腿脚是否有力?身体有否绒羽覆盖?眼睛是否睁开?是否自己觅食?从而归纳雏鸟有早成鸟和晚成鸟两种。晚成鸟的食物是亲鸟捕捉来的,育雏期间,亲鸟为了提供足够的食物给雏鸟和自己,活动时间相当长,同时也消灭了大量的农业害虫,可见鸟类是人类的朋友。

三、鸟是人类的朋友

投影猫头鹰捕捉老鼠的画面。请学生讲述一些鸟的食物特点。得出大多数鸟以鼠类和害虫为食,且捕食能力非常强;有的以植物的茎叶为食,帮助植物传粉,散播种子。所以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接着与同学们一起谈谈我国为保护鸟类资源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开展爱鸟周活动,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爱鸟、护鸟的活动,为保护鸟类资源而作出贡献。

五、板书设计

(一)鸟的飞翔:发达的胸肌牵动两翼飞翔

(二)鸟的繁殖:时间:有季节性,我国一般在春季和夏初

特点:筑巢、孵卵、育雏

(三)鸟是人类的朋友

捕捉害鼠,帮助植物传粉、播种

积极开展全国性的“爱鸟周”活动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下列特征中与鸟的飞翔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胸肌发达,收缩强有力。

(B)颈部肌肉和后肢肌肉发达。

(C)除喙和足以外,全身有羽毛覆盖。

(D)口内牙齿退化,有发达的嗉囔,消化能力强。

(2)鸟繁殖的三个特点是      、      、       。

(3)雏鸟可分为有      和       两种。

2.课后练习

(4)下列鸟类的雏鸟属于晚成鸟的是           ,属于早成鸟的是            (填字母)。鸟类中      %是晚成鸟,而且主要以昆虫为主食,育雏期间能消灭大量的害虫,因此我们要                               。

a.燕子 b.鸽子 c.麻雀 d.鸡 e.鸭 f.啄木鸟 g.猫头鹰        h.杜鹃 i.莺 j.黄鹂 k.企鹅

3.参考答案

(1)B (2)筑巢 孵卵 育雏 (3)早成鸟 晚成鸟 (4)a.b.c.f.g.h.i.j.k  d.e  85 保护鸟类

4、简要分析

(1)鸟类有许多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如全身被羽(飞翔和保温);口内牙齿退化(减轻飞翔时的体重);嗉囔发达,消化能力强(为飞翔提供足够的氧气);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翔)。而后肢肌肉发达与鸟类行走有关。

(3)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识记鸟类的两种雏鸟。

(4)自然界中除我们非常熟悉的鸡、鸭、鹅等是早成鸟外,大多数鸟类的雏鸟是晚成鸟。

七、参考资料

部分国家已选定的国鸟

奥地利:家燕丹麦:云雀 德国:白鹳 印度:蓝孔雀  日本:绿雉卢森堡:戴胜 美国:白头海雕 绚甸:孔雀 新西兰:天翼鸟 墨西哥:长脚鹰 法国:公鸡 多米尼加:鹦鹉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蜂鸟 厄瓜多尔:大秃鹰 智利:山鹰 波兰、赞比亚、伊拉克、肯尼亚:雄鹰津巴布伟:津巴布伟鸟  阿根庭:棕灶鸟 巴布亚新几内亚:极乐鸟。

篇8:自然教案-第二册3、2血液循环系统3课时

自然教案-第二册3、2血液循环系统(3课时)

第二节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其主要功能是人体内物质(包括营养物质、氧气、代谢终产物)的运输,它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纽带。学好本节课无疑为以后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节教材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包括心脏、血管的结构,血液的成分及功能,人体内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另一特点是与人们生活、健康紧密相关。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

根据教材的两个特点,教学时应注意两点:第一,条理性,避免众多知识相互混淆;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与医药、卫生保健知识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激发兴趣。具体教学方法可采用:

1.病历分析法:应用于第一课时血液成分及其功能。

2.实验演示法:心脏瓣膜结构演示。

3.情景抛锚式:人体内血液循环的途径。

同时配合列表、图示、比较等多种方法。

二、课时安排

本节课共安排3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2.血液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

3.了解贫血、急性阑尾炎、血小板缺少时的症状及原因。

(二)技能目标

通过病历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血液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三、教学准备

准备好贫血、急性炎症及血小板缺少症的典型病历。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通有关植物体内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知识,请问:植物体内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分别是什么结构?回答后,引入到人体,人体内同样也须进行物质的运输,完成这一功能的系统就是循环系统。

(二)新课讲述

根据生活经验,请同学们思考人体内血液循环的大致情况,只要能说得出组成就行。教师总结得出,血液循环系统就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先介绍血液,出示与血液有关的三个典型病历。 (为了更好说明问题,病例中的血检指标已作改动)。

病例一

1.临床表现:(1)口唇、睑结膜、脸色、皮肤粘膜苍白。(2)常有心慌、心悸、心率加快表现。(3)活动后感觉呼吸困难。(4)倦怠、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2.血检情况:血红蛋白量7.8克/100毫升;红细胞 250万个/毫米3

病例二

1.临床表现:有自发性、反复性出血病史,出现淤斑、淤点、关节腔内出血。

2.血检情况:血小板 0个/毫米3

病例三

1.临床表现:开始时感觉呈间歇或持续性的上腹部、脐周围疼痛,数小时后,腹痛移至右下腹部。

2.血检情况:白细胞计数20000个/毫米3,中性比例增高。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中有关红细胞、血细胞和血小板的内容,分析以上病例的病因,以前后四位同学为小组进行讨论,得出初步结论,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最后,教师总结:

病例一 贫血

依据:红细胞数量正常值男性500万/毫米3,女性420万/毫米3,而他仅250万/毫米3 ;血红蛋白数正常值男子14克/100毫升,女子12克/100毫升,而他仅7.8克/100毫升。

病例二 血小板缺少症

依据:血小板正常值 10―30万/毫米3,而他仅5万个/毫米3

病例三 急性阑尾炎

依据:白细胞数量正常值 5000―10000/毫米3,而他为20000个/毫米3。

关键是为什么会出现以上临床表现?这要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说起。

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在此应讲清楚:1.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关系。2.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小于300万个/毫米3 或血红蛋白低于10克/100毫升。

白细胞:其中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

血小板:有促进止血,加速凝血的作用。

至此请同学们完成下表:

血细胞

红细胞结构特点

正常值

主要功能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最后补充三点:

1.血液中除血细胞外,还有血浆(55%),出示准备好的鸡血或猪血、鸭血标本,并介绍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  柠檬酸钠。

2.血浆中91%――  92%为水,8%――  9%为蛋白质,还有无机盐、葡萄糖等,主要功能运输血细胞、养料和废物等。

3.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4.血细胞也有寿命,靠红骨髓补充。

五、板书设计(见上表)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成人体内每秒钟有很多红细胞死亡,新补充的红细胞来源于(  )

(A)骨髓腔内的红骨髓     (B)骨松质内的红骨髓

(C)脊髓腔内的红骨髓     (D)骨松质和骨髓腔内的红骨髓

(2)血液呈现红色,是因为红细胞里含有(  )

(A)铁  (B)蛋白质  (C)血红蛋白  (D)血清

2.课后作业

(3)有关血红蛋白的正确叙述是(  )

(A)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是鉴别贫血的唯一标准

(B)血红蛋白与氧容易结合而不易分离

(C)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力强且不易分离

(D)血红蛋白与二氧化碳结合力强但很易分离

(4)下列细胞中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  )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     (D)上皮细胞

(5)下列为某患者血液化验单部分项目内容:

(A)红细胞:490万个/立方毫

(B)白细胞:24000个/立方毫米

(C)血小板:25万个/立方毫米

(D)血红蛋白:14克/100毫升

①选项中异常的项目是____________(正常指标为_________)

②产生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

(A)贫血     (B)失血过多

(C)炎症     (D)营养不良

③经临床检查,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可能性较大的病是(  )

(A)阑尾炎     (B)肺炎

(C)扁桃体发炎  (D)关节炎

3.参考答案

(1)(B)  (2)(C)  (3)(C)  (4) ①(B)  5000―10000个/立方毫米 ②(C)  ③(C)

4.简要分析

(1)红细胞在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死亡,同时又在不断产生,学生只知道它由红骨髓产生,红骨髓存在于骨松质与骨髓腔内,但成年人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转化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只有当人产生特殊情况时才又会转化为红骨髓。

(2)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鲜红色,缺氧时呈暗红色。

(3)血红蛋白特点是氧含量高时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时易与氧分离。但它与一氧化碳更易结合,且不易分离,这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

(4)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5)①记忆性题目。

②白细胞增多,很有可能是人体发生了炎症。

③因为人体某部位发生炎症时,其周围的淋巴结往往会肿大,题目中由于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故可能是扁桃体发炎。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目标

1.了解心脏结构的基础知识

2.比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3.了解循环系统内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功能以及血液流动的方向。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比较,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毛细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性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辨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心脏的四腔结构以及与之相连的血管名称;毛细血管的结构及其功能。

2.教学难点:血液流动的方向

三、教学准备

心脏模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模型,自制瓣膜模具(一只塑料瓶、5-6瓣富有弹性的小塑料片、胶带)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那么血液在哪里流动呢?流动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呢?

(二)新课讲解

1.心脏

(1)心脏的位置、形态:首先请同学们自我感觉一下心脏的跳动情况,然后指出心脏在人体内的位置:胸腔中部偏左,大小如自己的拳头。出示心脏模型,边看边讲解。

(2)心脏中空,分为四个腔,左右被膜分开,且不相通,上下被瓣膜分成两个腔(记住“上房下室”)参照课本P45图3-11,告诉学生如何分辨心脏左右部分,指出图中的左右是心脏在人体内的真实方向,这个方向与我们看图者自己的左右方向相反。

(3)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心脏是一个器官,主要有心肌构成,主要特征是能自主地、有节律地收缩、舒张。

(4)血管的名称: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教学时可边讲边画简图,同时结合课本图解和模型讲解。

2.血管

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表:

名称

管壁厚度

弹性

功能

动脉

富有弹性(强)

运送血液离开心脏

静脉

较薄

运送血液回心脏

毛细血管

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微具

弹性

介于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进行物

交换

重点强调:毛细血管与其功能(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1)径极细,血流极慢,仅可容红细胞逐个通过(有利物质进行充分交换)。

(2)管壁极薄(有利于物质进出)。

(3)分布广,数量大。

3.血液循环系统内的瓣膜结构:出示自制瓣膜模具,先顺着往里面倒水,然后反过来倾倒,使学生充分感受瓣膜的作用:使血液沿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

(1)房室瓣: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2)动脉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3)静脉瓣:静脉管腔之间的瓣膜,保证血液流向心脏。

强调:不要误解为动脉瓣是存在于各种动脉之中。

五、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

(B)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心房

(C)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D)心脏内既有动脉血又有静脉血

(2)取新鲜的猪心脏一个,往肺动脉内注水,最后水从_______流出。

(3)手背上常见的“青筋”就是(   )

(A)静脉       (B)毛细血管

(C)动脉     (D)静脉和动脉都有

(4)下列关于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管腔极细             (B)管壁由平滑肌构成

(C)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2.课后练习

(5)用显微镜观察鱼尾鳍血循环时,头部向右(视野外)。

①在视野中,血向左流的小血管是________。

②如只从视野中判断,则血液由______血管流向______血管的为动脉。

③显微镜视野中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______。

(A)血从较大血管流向很小的血管

(B)血流速度很慢的血管

(C)血管壁很薄的血管

(D)红细胞只能单个通过的血管

3.参考答案

(1)(B)  (2)肺动脉      (3)(A)   (4)(B)   (5)静脉;较大,较小;(D)

4.简要分析

(1)人体心脏分为四个腔,其中左右不通,上下相通,但由于房室瓣的存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静脉与心房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左心室把血压到全身各处,路线较远,所以肌肉壁较厚。人体心脏的左部为动脉血,右部为静脉血。

(2)因为从肺动脉倒水注入右心室,由于房室瓣作用,心室中的水不能倒流入心房,故水仍从肺动脉流出。

(4)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根本不可能由平滑肌构成。

(5)观察的是尾鳍,头部向右,所以心脏应在右侧。显微镜下血向左流,实际是向右流动,即向心脏方向,而流回心脏的血管为静脉。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

2.了解脉搏产生的原因及测量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

2.教学难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某同学因不讲究卫生引起下肢皮肤发炎,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在手背输液,那么,你能分析手背静脉中的抗生素是如何到达下肢皮肤发炎处的吗?

(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已有知识经验: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途径和人体内心脏血管的相关知识。为使问题顺利解决,教师可将问题分层细化(分五个步骤进行):

(1)抗生素在人体内的起始点在哪里?(手背的静脉内,存在于血液中)

(2)手背中的血液在流动吗?流向哪儿?教师引导学生从静脉的概念入手,因学生已知静脉是与心房相连,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故不难回答流回到了心脏(抗生素也就自然到达心脏,必须指出回到右心房,进入右心室)。

(3)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什么?它能把血送到下肢吗?与右心室连接的血管是肺动脉,而送到下肢去的动脉应是主(体)动脉。故仍不能送到下肢,而是送到了肺部。

(4)从上可知送到下肢的血液应是从主动脉出来,而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也就是说肺部的血液只有回到左心室,才能最后到达下肢;问题是肺部的血液如何回到左心室?同理回到心脏的应是静脉,与左心房连的是肺静脉,即血液由肺静脉流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

(5)左心室的血液通过主动脉,然后逐级分支到达下肢毛细血管(由于内环境知识要在第六册讲解,教师只要讲到毛细血管即可,如有好奇学生问题可简单介绍)。

在以上分析时,为加强理解,防止遗忘,教师可在黑板上作如下记录:

手背处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

下肢血管←主动脉←左心室←左心房←肺静脉

(三)概况总结

1.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学生已经知道,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于心脏,血液从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结合以上分析血液有两次出心室,两次进心房。以左心室为起点的循环,把血液送到全身各处,称为体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的循环,把血液送到肺部,称为肺循环。请同学们自己归纳出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血液变化的规律:着手点是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后得到了氧气,成为动脉血,进入肺静脉,此时应特别强调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之后进入了左心房,左心室,所以从左心室出去送到全身各处的是动脉血,与周围组织进行气体交换后,变为静脉血,送到右心房和右心室。结论:

(1)肺循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体循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2)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内流静脉血。

(3)肺循环与体循环是同时进行的,无先后顺序。

3.脉搏

(1)测量部位――  腕部桡动脉。

(2)脉搏每分钟次数与心跳次数一样,成年人安静时约75次M分钟。

(3)介绍我国中医切脉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热情。

(4)小测试,测一下自己的脉搏。

(四)巩固应用

请同学们设想:如果你是人体血液中的一个红细胞,那么在体内时刻进行着怎样的历程?对人体起怎样的作用?(既复习巩固了血液循环,更为重要的是巩固体循环与肺循环时血液中氧变化的规律)

五、板书设计

1. 手背处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

下肢血管←主动脉←左心室←左心房←肺静脉

篇9:自然教案-第一册 2、3质量的测量2课时

自然教案-第一册 2、3质量的测量(2课时)

质量的测量

教材分析

质量这一知识点在初中阶段是相当重要的,本节教材主要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反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然后进一步要求掌握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天平这种较为精密的测量工具,因而教材先介绍天平的主要结构,天平的调整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然后安排多种形式的实验练习使学生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技能。对于天平的量程,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也要求学生形成深刻印象。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很重要的。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因材施教、直观性和量力性原则以及教材特点,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实物教具作用。每两个学生配备一架天平,采用边演示边讲解边讨论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其中学生实验占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⒈理解质量的概念,明确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⒉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了解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㈡技能目标

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实验研究自然问题的方法。

㈢情感目标

通过对天平的操作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教给学生实验手段以及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教学重点:质量的单位和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⒉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及天平的读数。

三、教具准备

托盘天平一架(演示用),天平投影片,学生每两人准备:托盘天平一架,小木块一块,同一规格小螺钉10枚,铁丝一条,橡皮泥一个,烧杯一只,热开水。

四、教学过程()

㈠物体质量

⒈提问⑴在菜市场里用杆秤称得10斤鱼,杆秤测量的是什么?⑵称得的10斤鱼比5斤鱼多还是少?⑶一个中学生重50千克,指的是什么?

一切物体都由物质组成,但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如一只轮胎比一双雨鞋含的橡胶多,10斤鱼比5斤鱼所含有的物质多,大苹果比小苹果含有的物质多,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买米、邮寄包裹、做家具等都要考虑到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物体含有物质越多,质量越大。

⒉在以前的学习中大家已经用过哪些质量单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质量主单位     千克及单位换算关系。然后介绍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单位的标准。

示范与练习:0.85吨=    千克   50毫克=       吨

1.63千克=     克=        毫克

⑴设问:经下列变化物体的质量改变了吗?

⑵探索实验一:将一根铁丝弯成一个圈,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

探索实验二:将一个橡皮泥捏成一个泥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

探索实验三:将一杯热水冷却,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

讨论:⑴把冷水放进冰箱,制成冰块,状态改变,质量是否改变?

⑵把一瓶牛奶带到太空,位置改变,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

教师小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提问:⑴一只铅球的质量是4千克的含义是什么?

⑵这只铅球是4千克是怎样测量出来的。

㈡测量质量的`工具

讨论:大家平时见过或用过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

小结:天平、磅秤、电子秤、托盘天秤、杆秤,指出实验室常用的是托盘天平。

㈢天平的使用

⒈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教师结合投影片和实物进行介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天平由横梁、指针、标尺、托盘、平衡螺母、横梁标尺、游码、底座、砝码和砝码盒组成)

⒉原理:

⑴只有两个盘里的质量相等,横梁才停在水平位置,或者说横梁平衡。

⑵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盘里加砝码。

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质量

⒊使用方法(教师演示):

⑴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指明游码左边的一条线指在“0”刻度线)

⑵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问:若指针偏左,哪边重?右边平衡螺母怎么调?左边平衡螺母怎么调?)找出调节平衡规律。

⑶把被测木块放在左盘,强调不能错放到右盘。

估计物体的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轻放到右盘(指明砝码的放置顺序应由大到小),根据右盘的高低,增减砝码或适当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 强调在称量过程中不能再去调节平衡螺母,只能用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达到天平的平衡。

具体举例游码刻度的读法。明确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代表的质量数,读数时应读游码左边的质量值。

分发小螺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步进行操作练习,测出10枚小螺钉的总质量,并公布结果,承认误差,指出错误。问:

如果小螺钉很小,天平无法直接称出一枚小螺钉的质量,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小结:这可利用以少积多的特殊方法,先测出几枚小螺钉的总质量,然后除以枚数就是一枚小螺钉的质量。

继续让学生讨论:当物体放错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这时的读数是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吗?

学生讨论后小结:这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㈣天平的维护

问:能用天平称一张纸的质量吗?能称10斤桔子的质量吗?

指导学生了解天平铭牌所示的测量范围和感量,让学生明确天平是精密仪器,提出天平应维护的要求,并进行爱护公物,培养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

㈤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质量的测量

⒈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⒉质量的主单位:千克。

⒊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⒋天平的使用和维护。

六、习题与解析

⒈随堂练习:

⑴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    )

(A)6000毫克 (B)600克 (C)0.06千克 (D)0.0006吨

⑵用托盘天平在称量的时候,如果左盘稍上翘,表明(    )

(A)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大,应向左移动游码

(B)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大,应向右移动游码

(C)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小,应向左移动游码

(D)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小,应向右移动游码

⑶指出100毫克=100毫克÷1000克=0.01克的错误

⑷某宇航员质量为75千克,若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那么宇航员到达地球时,质量为     。

⑸用已经调好的天平称一只鸡蛋的质量,当右盘放50克和10克砝码,游码移至如图所示位置,则鸡蛋质量为

克。

⒉课后练习                第二章―― 图5

⑹使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本书的质量,请从下列操作步骤中选出所需项目,并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用字母表示):

(A)把平衡螺母旋到左端尽头

(B)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标尺的中央

(C)把书放在左盘

(D)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

(E)用镊子往右盘加适量的砝码,使天平大致平衡

(F)旋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G)统计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刻度值

(H)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正中央

(I)用镊子把砝码全部放回砝码盒

⑺某同学在用天平测量物体时把物体放在右盘,这时砝码为50克2个,100克1个,游码为0.64克,则该物体质量为      。

⑻现有一袋总质量为M千克的同规格的小金属零件。首先取出n个零件,用天平称得出其质量为m千克,则零件个数大致为N=       。

⒊参考答案

⑴(C)  ⑵(A)  ⑶100毫克=100×1/1000克=0.1克

⑷75千克  ⑸62.40克  ⑹(D)(F)(C)(E)(B)(G)(I) ⑺200.64克  ⑻Mn/m

篇10:自然教案-2、2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课时

自然教案-2、2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课时)

第二章   观察和测量

第二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除了要求学生应用感觉器官去直接感知外,还需要使用工具有目的地进行实验。在学生原有的动手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测量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及规范动手操作技能。通过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材在介绍长度、面积、体积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渗透特殊测量的科学方法,使本节教学成为启蒙科学思维的实践过程。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⒈采用学生动手测量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⒉教师多设置障碍,让学生在克服障碍的过中,采用探索、讨论的方法来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3课时,其中学生实验占1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了解长度的概念及长度的单位;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及正确选择刻度尺。

㈡技能目标

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的实验习惯,提高动手能力。

㈢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⒉教学难点:使用刻度尺时做到放、看、读、记、四正确。

三、教学准备

米尺,木块,最小刻度为厘米的甲刻度尺,最小刻度为毫米的乙刻度尺(以上学生、教师每人各一套),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投影片,录像片。

四、教学过程()

㈠新课教学

⒈测量的重要性。

让学生看一段有关测量的录像(也可教师举例),说明测量的重要性。

探索性实验1:学生每人拿出一把米尺(暂盖刻度尺),去测量课桌的长度。讨论后总结:没刻度,不能测量。

然后教师指出: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

探索性实验2:揭去遮盖在米尺上的纸条,去测量课桌的长度。

学生动手实验后总结:测量的实质是一个比较的过程。继续讨论:谁跟谁比较?讨论后总结:桌子与刻度尺比较,即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拿出学生中几个记录错误的代表数据:如0.64或64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指出错在没有单位,从而引出长度单位。

⒉长度的单位。

指出长度单位就是事先确定的一个标准的长度。世界上各国有不同的长度单位,中国就有丈、尺、寸、分等。为了便于国际交往(通商、科学技术交流等),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SI),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m。再出示米尺,来加深米的概念。并介绍其他常用单位。

学生练习:138000米=    千米;0.000075米=    微米。说明单位换算应为数值×单位间的进率。

⒊正确选用刻度尺

探索性实验3:每位学生拿出甲尺(最小刻度为厘米)和乙尺(最小刻度为毫米),分别测同一块木块长度。

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发现测量同一块木块用甲、乙两尺得到的准确程度不一样。教师马上投影甲尺和乙尺。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①甲、乙两刻度尺上刻度每大格分别是多少?每一小格分别是多少?

②用甲尺能准确读到哪一位?用乙尺能准确读到哪一位?

在学生明确甲刻度尺最小刻度是厘米和乙刻度尺最小刻度是毫米后。小结: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测量的结果就越准确,也就是说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就是准确程度。因此,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教师介绍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让学生继续讨论:

①选择刻度尺是不是越准确越好呢?

②为装玻璃和窗帘都要测量窗户的长度,应分别用准确程度是多少的刻度尺?

③测量人的身高该用准确程度为多少的刻度尺?而用来量体裁衣该用多少?

小结:不同的测量对象选用准确程度不同的刻度尺。

探索性实验4:让两位学生分别用米尺和卷尺测量教室的长与宽,比较快慢。

显然,用米尺测量显得比较麻烦。应该用卷尺比较方便。

教师介绍量程概念,然后让学生拿出甲、乙两尺和米尺确定量程各是多少。

教师指出选用刻度尺特别要注意准确程度和量程外,还要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投影三种不同“0”刻度起点的刻度尺)。

⒋正确使用刻度尺

投影两种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

让学生讨论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2―2(1)

然后得出测量中要做到四正确:

①放正确

讨论并指出图1测量物体长度

时的错误:刻度尺斜放;零刻度线           2―2(2)

没有对准物体一端。提问有些刻度尺比较厚,读起来很不方便时,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指出按图2位置放,使刻度线紧靠被测的物体。

②看正确

分析图1看刻度时眼睛的视线是否正确。让学生纠正,要做到视线与尺面垂直。

③读正确

让学生用甲、乙两尺再一次正确测量同一木块。拿出学生中有代表性的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如用甲尺测量结果为13.4cm,乙尺测量结果13.42cm。分析甲尺最小刻度是厘米,13cm能准确读得,而0.4cm是靠眼睛估计出来得。乙尺最小刻度是毫米,13.4cm能准确读得,而0.02cm是靠眼睛估计出来得。即

1 3 ┊ 4   cm 13.4 ┊ 2   cm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小结:长度测量的读数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也就是如果给你一长度数据,其中倒数第二位就是能准确读到的一位(可以判断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如果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9.342米,即19.34米是准确值,0.002是米估计值,准确值最后一位是厘米数,即准确到厘米这一位,那么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厘米。

让学生检查刚测量的课本的长、宽加以修正。

问:如果某一物体的长度刚好是18厘米,则应该怎样读数?

应该是18.0厘米。强调这里的“0”不能少(有时间可展开说明)

④记正确

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㈡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长度的单位,测量长度的工具;学习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同学们课外要多加以练习,真正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⒈长度的国际单位:米

⒉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⒊正确选用刻度尺

①量程

②准确程度:

A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B不同的对象选用准确程度不同的刻度尺。

③零刻度

⒋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放正确    ②看正确   ③读正确  ④记正确

六、习题与解析

⒈随堂练习                             2―2(3)

⑴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

木块的长度,读数分别是

和 。                           2―2(4)

⑵用刻度尺测得某物长度为7.864米,其中准确程度为 ,估计值为 ,准确值为 ,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⑶下面是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得《自然科学》课本得宽度,符合读数要求的是(  )。

(A)14cm  (B)14.0cm    (C)14.00cm   (D)0.140cm

⑷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为201.8毫米,等于 分米,等于 米。

⑸填入单位

a、某同学身高17.0     b、21英寸彩电对角线长度 54     c、5分硬币的厚度约为3

⒉课后作业

⑹长度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

(A)实验者的熟练程度决定

(B)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

(C)数据记录时所用的单位决定

(D)实验时测量次数多少决定

⑺金属表面喷漆,每喷1平方米金属表面用去油漆150立方厘米,求漆层平均厚度?

3.参考答案

⑴(甲)2.4厘米  (乙)2.99厘米  ⑵厘米 0.004米 7.86米 厘米  ⑶(C)  ⑷2.018 0.  ⑸分米 厘米 毫米

⑹(B)  ⑺1.5×10-4 米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了解面积和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掌握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量筒,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的探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⒈教学重点:正确使用量筒。

⒉教学难点: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三、教学准备

刻度尺、棉线、量筒、水、烧杯、带线的小石块(每桌准备一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⒈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什么?长度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⒉某刻度尺测得某物体长度为6.784米,准确值为多少?估计值是多少?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什么?

⒊单位换算:0.285米= 分米= 厘米

二、新课教学

⒈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学生讨论:

⑴根据地图怎样计算北京到杭州的铁路的实际长度。

⑵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乒乓球的直径。

⑶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小结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①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棉线在地图上按铁路线的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铁路线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②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其中一块三角板作为寻找圆柱体直径的辅助工具,另一块读出圆柱体直径的数据。

③以少积多法。数n张纸,用刻度尺测出总厚度h, 然后

就是每张纸的厚度。

⒉面积的测量

⑴规则形状物体的面积计算

复习提问:a长方形面积公式?b圆面积计算公式?

练习面积单位换算:3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⑵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方法:方格法也称割补法。

教师出示一片树叶,问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先在投影片(或小黑板)上画好等大的小方格,量出长度,算出每个小方格的面积。

②把树叶平整地放在小方格上。

③数出树叶所占的方格总数。因为每一小格的面积相对树叶的面积来说是较小的,因此,采用“取半”数法对测量影响较小。

④树叶的面积=树叶所占总的方格数×每小格的面积。

学生在全班练习基础上,每个人自己训练数课本图2-7中的方格数,计算树叶面积,学生汇报结果。

⒊体积的测量

⑴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测量

复习提问: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

练习体积单位的换算。30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立方米

⑵液体体积的测量(教师出示实物讲解)

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a、刻度单位:毫升(ml) 1毫升=1立方厘米

计算:1升=1立方

b、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c、刻度特点:量筒上的刻度均匀,量杯上的刻度上密下疏。

d、使用方法:①放平稳,倒入液体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让学生讨论如果视线是仰视,读数会有什么影响?

小结: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学生练习测量几次。

⑶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

利用量筒或量杯也可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练习。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系住物体。轻轻沉入量筒内液体下,正确读出上升后水的总体积V2。

c、算出被测量物体体积数为V=V1-V2.

学生练习读出课本图2―10所示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

教师继续提问:刚才讨论的不规则物体是会沉到水中的物体,如果是浮在水面上的应怎样处理?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指出,可采用⑴用体积不记的细针把物体浸下去。⑵可以用铁块或重物把物体绑着沉下去。⑶可以用细沙代替水。

㈢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⒈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①以曲化直法

②卡尺法

③以少积多法。

⒉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计算―方格法。

⒊量筒的正确使用: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六、习题与解析

⒈随堂练习

⑴一个油漆匠给某人家漆面积为12平方米的地板,用去油漆6升,其油漆的平均厚度是(  )

(A) 0.05毫米  (B) 0.5毫米  (C) 5毫米  (D)50毫米

⑵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cm,这本书共有26页。每张纸的厚度为(  )

(A) 0.992毫米        (B) 0.0992毫米

(C) 0.0496毫米       (D) 0.496毫米

⑶为测定某漆包线直径,把它紧密地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得总长度为5cm,圈数有50圈,该漆包线的直径为(  )

(A) 0.2毫米  (B) 1毫米  (C) 1厘米   (D) 2厘米

⑷在盛有30cm3水的量筒中放入一块金属块,液面上升到45cm3,则该金属块的体积为(  )

(A) 15立方厘米  (B) 10立方厘米

(C) 20立方厘米  (D) 15立方分米

⑸下列有关用“小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不占有整个小方格,就不能算入该物体面积中

(B)只要占有一个小方格中的一小部分,就应算入该体积的面积

(C)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叶片的真实面积

(D)方格越小,测出的面积越接近真实值

⒉课后作业

⑹用一根橡皮筋在地图上沿着北京到杭州的铁路线确定长度后,然后再把橡皮筋拉紧,量出该它的长度,则测量结果比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值(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⑺单位换算:

25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200立方厘米= 立方米

12升= 立方厘米   1500毫升= 立方分米

⒊参考答案

⑴(B)  ⑵(A)  ⑶(B)  ⑷(A)  ⑸(D)  ⑹(A)  ⑺2500   2×10-4  1.2×104  1.5

⒋简要分析

v   6升  610-3米3

⑴h=―= =       =0.0005米=0.5毫米;

s 12米2 12米2

26 1.30cm

⑵总张数= =13张,故纸的厚度= =0.1cm

2                         13

其中测量有一定的误差,0.992毫米最接近1毫米。

长度 5厘米

⑶直径= = =0.1cm=1毫米;

圈数 50

⑷金属块的体积=45cm3-30cm3=15立方厘米;

⑸方格越小,测出的面积越接近真实值,误差越小。

⑹橡皮筋沿着地图确定长度后再拉紧用刻度尺量出的长度比没有拉紧要大,测量结果偏大。

⑺25平方分米=25×100平方厘米=2.5×103平方厘米;

200立方厘米=200×10-6 立方米=2×10-4 立方米

12升=12立方分米=12×1000立方厘米=1.2×104立方厘米

1500毫升=1500立方厘米=1.5立方分米

篇11:自然教案-第二册 4、4感觉器官3课时

自然教案-第二册 4、4感觉器官(3课时)

第四节 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的本质功能是对各种刺激作出有利于自身的反应。本节教材着重介绍眼和耳的结构及视觉与听觉的形成过程。在对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活动方式有了大概的了解后,再来学习刺激的接受者―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对于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建立比较完整的神经调节知识框架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眼和耳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感觉器官,但对于其生理结构和感觉的形成过程学生又知之甚少。由于眼和耳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器官,尤其是眼的结构,名词多、结构复杂,但是层次清楚。所以,本课拟采用教师提要求,学生“做眼球”“做耳朵”的方法进行。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对眼球和人耳的描述,对照教材图4―15和图4―16用橡皮泥做出一个眼球模型和一个耳的模型。以课堂模型制作竞赛的方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逼”学生去看书自学,“逼”学生相互协作。最后的作品又可作为进一步学习的教具。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3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眼的结构和眼球的结构。

2.了解视觉的形成。

3.学会测试盲点。

(二)技能目标

1.学会根据文字描述制作模型。

2.培养自学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模型制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体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

三、教学准备

眼球的结构挂图、投影片及模型,眼成像演示仪。

四、教学过程()

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等。眼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人从环境中接受的信息大部分是由眼接受的。

(一)介绍眼的结构,注意用眼卫生

眼是人的视觉器官,其主要结构是眼球。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附属结构如:眼肌、眼睑、结膜和泪器等。请注意以下问题:1、眼球为什么能够转动?2、哪个结构是眼睑?有何作用?

3、结膜在哪里?有何作用?4、“涕泪交加”是怎么会事?泪液从哪里来?有何作用?5、急性结膜炎和沙眼是由于什么结构病变?这两种病的病原体分别是什么?两种眼病分别有哪些症状?有什么危害?怎样预防?

要求学生结合以上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同时同桌两位同学相互配合,观察对方的眼睛,互相指认眼睛的附属结构,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

最后教师根据要求提问学生,并作补充和小结,完成板书中的“附属结构”部分。

(二)利用眼球模型,讲述眼球结构

教师边板书表格,边讲述:眼球的结构分眼球壁和内容物,其中眼球壁分三层,分别叫做外膜、中膜、内膜。下面我们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分别负责“外膜”、“中膜”、“内膜”和“眼球内容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通过阅读课本和观察模型、挂图来完成黑板上表格的剩余的部分。

组织学生阅读并完成板书后,教师小结。

(三)演示成像原理,揭示视觉形成

视觉是如何形成的呢?人的眼睛好像是一台能自动成像的高级相机,但其原理是十分简单的。我们可以用以下实验进行模拟演示:用“视觉形成演示仪”演示视觉形成过程。

在演示仪中透镜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我们的眼睛里也有这样的“透镜”,即由晶状体、房水、玻璃体和角膜组成的眼球折光系统。光线经该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好象是照相机的底片。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它们发出的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大脑,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强调:视觉在大脑皮层形成,而非视网膜上。

指导学生做“测试盲点”实验。

在证实盲点的存在后,让学生阅读书本,使学生明白盲点处是视神经穿过视网膜的位置,该处没有感光细胞分布。所以落在该处的物像不能形成视觉。

(四)教师利用板书,复习小结。

列表法是我们学习和分析问题的一种简明而方便的方法,我们将在下一节中继续学习并使用这种方法。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感觉器官

一、眼的结构

眼的结构与功能

附属结构

眼肌

使眼球转动

眼睑

眼睑边缘有睫毛,能阻挡灰尘

结膜

粉红色、透明,分泌粘液润滑眼球

泪腺

分泌泪液,湿润角膜、杀灭细菌

鼻泪管

过多的泪液经鼻泪管流入鼻腔

外膜

角膜

透明

巩膜

白色、坚韧

中膜

睫状体

调节晶状体屈度

虹膜

中有瞳孔,调节进光量

脉络膜

供给营养,吸收光线

内膜

视网膜

有感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晶状体

主要的折光结构

房水

供应角膜和晶状体营养,保持眼压

玻璃体

有浓稠透明的胶状液体

二、视觉的形成

光线→眼球折光系统→视网膜→产生兴奋→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三、眼的卫生

1.急性结膜炎  2.沙眼   3.保护角膜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是由于下列哪项调节的`结构(  )

(A)视网膜可前后调节移动

(B)眼球前后径可随时调节

(C)瞳孔可缩小放大

(D)睫状体可调节晶状体的凸度

(2)与调节晶状体屈度有关的结构是(   )

(A)角膜 (B)虹膜  (C)视网膜  (D)睫状体

(3)眼球的最主要的折光结构是(   )

(A)晶状体 (B)玻璃体  (C)角膜 (D)房水

(4)沙眼是由于结膜感染了(   )

(A)病菌  (B)沙眼衣原体 (C)病毒  (D)沙粒

2.课后作业

(5)眼的主要部分是        ;眼球的内容物有      、

和          。

(6)眼球的功能是(   )

(A)产生视觉         (B)折光和感光

(C)感光和产生视觉   (D)成像并产生视觉

(7)下列哪项不是虹膜所具有的特点(   )

(A)虹膜呈棕黑色,不同肤色人种,虹膜颜色不同

(B)虹膜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C)虹膜为圆板状薄膜,中央有瞳孔

(D)虹膜内有丰富的平滑肌

(8)眼球壁的中膜包括下列哪些结构(   )

①巩膜 ②角膜 ③脉络膜 ④视网膜 ⑤睫状体 ⑥虹膜 (A)①②  (B)③④  (C)③④⑥  (D)③⑤⑥

3.参考答案

(1)D(2)D(3)A(4)B(5)眼球,房水,晶状体,玻璃体(6)B(7)B(8)D

4.简要分析

(1)人的眼睛好像是一架变焦相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远近的物体发出的光线经晶状体的折射后均可成像在视网膜上。原因就是晶状体的屈度可以调节。(6)眼球实际上是一个成像系统,物体发出的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的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光刺激后产生兴奋,通过视神经把这种兴奋以冲动的形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形成视觉不是眼球的功能。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2.了解位觉感受器和晕车、晕船;了解其他感受器。

(二)技能目标

1.学会通过自学分析和解决问题。

2.学会用列表法解析器官结构。

(三)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自然科学对于保护自身的意义。

2.体会生物体在结构上对于保护自身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2.教学难点:听觉的形成。

三、教学准备

人耳模型、挂图,味蕾、嗅觉感受器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耳是除眼以外的又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

1.曾经有报道说,春节时有人因为放鞭炮不小心,鞭炮落下来时刚好在另一人的耳朵旁炸响,导致该人的“耳膜”击破而失聪;生活中也有人因为用硬物“掏耳朵”而致“耳膜”穿孔失聪的现象。那么“耳膜”是怎样一种结构呢?

2.有时 “采石场”在放炮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张开嘴巴,大人有时也说这样做可以使“耳膜”不震破。这又是怎么会事呢?

3.人的眼睛通常看不到自己的头部,而且即使闭上眼睛,我们也能感觉到自己头部的位置变动情况。这又是怎么会事?

4.为什么有些人会“晕车”“晕船”,有些人却不会?

5.小儿为什么容易患中耳炎?

学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能回答上述问题了。

(二)自学教材,列表解析

在学习眼的结构时,我们是用一张表来概括的。用表来概括物体的结构具有简洁明了,使学习者一目了然的优点。今天我们就学习用表格形式对耳的结构进行概括。

请同学们自学耳的结构部分内容,并根据课本的描述用表格形式概括出耳的结构组成。(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在黑板上画出一部分表格框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自学并完成表格后,可让完成较好的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自己的表格供全班学生参考。教师再作补充和修改(见板书)。

(三)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在对耳的结构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该部分知识,就上述第1、2、5三个问题作出分析和回答。

1.“耳膜”实际上是“鼓膜”。是接受声波振动的结构,若声音太强,会震破鼓膜,或在“掏耳朵”时被硬物损伤,导致耳聋。

2.由于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相通,所以当口张开时,空气进入鼓室,使鼓膜内外两侧气压相等,可避免鼓膜被太强的声波震破。

5.小儿因为咽鼓管短,病菌易从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而患中耳炎。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耳蜗是听觉感受器。

教师问:耳仅仅是听觉器官吗?(不是,它还是位觉器官)

请同学们就上述第3、4两个问题作出回答。

3.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人头部的位置变化。

4.有些人“晕车”“晕船”是因为这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敏的缘故。

教师强调:听觉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

(四)介绍其他感受器

人的身体里还有许多其他的感受器。如:

1.热觉感受器:感受高于皮肤温度的刺激,形成热觉。

2.冷觉感受器:感受低于皮肤温度的刺激,形成冷觉。

3.触觉感受器:感受接触、压挤等机械刺激,形成触觉。

4.痛觉感受器:感受任何损伤性刺激,形成痛觉。具保护意义。

5.味觉感受器:味蕾。感受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刺激。形成味觉。人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

6.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鼻腔嗅粘膜内。感受有气味的分子或微粒刺激。形成嗅觉。

强调:以上感觉都在大脑皮层相应的感觉中枢内形成。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感觉器官

一、耳的结构

耳的结构

外耳

耳  廓

收集声波

外耳道

声音传入的通道

中耳

鼓  膜

随声音而振动

鼓  室

内有三块听小骨、鼓室连咽鼓管

听小骨

三块,传递声音振动

内耳

耳  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

半规管

内有位觉感受器

前  庭

二、其他感受器

1.热觉感受器2.冷觉感受器3.触觉感受器

4.痛觉感受器5.味觉感受器6.嗅觉感受器

以上感觉包括听觉和位觉都在大脑皮层相应的感觉中枢内形成。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耳分     、     和       三部分。

(2)当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病菌进入血液转移进入中耳

(B)病菌经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

(C)病菌经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

(D)病菌经鼻腔直接进入中耳

2.课后作业

(3)中耳包括(   )

①鼓膜 ②咽鼓管 ③耳蜗 ④鼓室 ⑤听小骨 ⑥半规管 ⑦耳廓 ⑧外耳道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⑦⑧

(4)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

(A)鼓膜上(B)半规管内(C)听小骨内(D)耳蜗内

(5)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目的是(   )

(A)听起来声音会变小  (B)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防止听小骨断裂    (D)防止产生脑震荡

3.参考答案

(1)外耳,中耳,内耳(2)C(3)C(4)D(5)B

4.简要分析

(5)鼓定通过咽鼓管与咽相连通,口张开时,咽鼓管开放,空气可由咽部进入鼓室。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在遇到巨大声响时尤其如此。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巩固眼球和耳的结构。

(二)技能目标

1.学会根据文字描述制作模型。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模型制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体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眼球和耳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

眼球的结构挂图、投影片及模型。学生事先准备好橡皮泥、小刀、细线等。

四、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眼和耳的结构和功能,今天我们将通过做眼球和耳的结构模型来巩固它们的结构。

(一)眼球模型制作

1.提出要求

眼球是由眼球壁及内容物组成。请仔细观察课本图4―15、模型、挂图、投影,阅读“眼球”部分内容,并对照图和文字描述,用橡皮泥做一个眼球。

教师提示:

(1)眼球是一个球形结构;

(2)必须详细了解眼球结构后才能做成完整的“眼球”;

(3)先做内层的结构再做相对外一层的结构,不同的结构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

(4)小组成员间要分工合作;

(5)完成后用棉线把“眼球”纵切,得到切面模型;

(6)用文字在纸上对眼球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进行描述。如:蓝色部分为某某结构,功能是什么等等。

2.制作眼球模型

以4~6人组成小组,展开竞赛,看哪组完成得既快又好。向学生说明:本次作品质量好的将展出,并作为模型被学校标本室收藏。教师巡视指导。

3.对照课本,学生互评

完成后各组之间交换检查,重点检查有无漏掉的结构或错误的地方,最好能对照眼球结构的表格进行检查,对文字的描述也要仔细检查。检查完毕后写出评语。

4.学生讲评,修补眼球

教师根据情况选择典型,对错误或不足处由学生上讲台进行讲评。在讲评结束后,教师进行小结。

(二)耳结构模型制作

由于学生在眼球模型制作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且眼球模型制作比较费时,因此“耳模型”的制作可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可要求学生先写出大致步骤和基本方法,基本要求与“眼模型制作”相同。

【小资料】

黄斑

黄斑是眼球后部视网膜中央、正对瞳孔处稍为凹陷的部分,略呈圆形,黄色。黄斑中央有一浅凹,称为“中央凹”,此处视觉细胞较集中,为视觉最敏感的部分。

篇12:认识数字宝宝1、2、3教案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3。

2.让幼儿能用实物来表示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3。

2.大数字卡1、2、3以及相应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1象铅笔细又长,2象小鸭水中游,3象耳朵听声音,

我们请他们来做客。

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数字卡

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说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

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篇13:自然教案-2、1植物对水的吸收和散失2课时

第二章 植物的营养

第一节 植物对水的吸收和散失教材分析

植物的营养离不开根吸收来的水分。本节教材先由实验引入,提出植物生活需要水,吸收水分的器官是根,具体吸水区域是根尖的根毛区。再用实验引出根毛细胞吸水的原理。从宏观到微观,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地介绍了植物吸水的知识。接着又介绍了吸收来的大部分水的去向(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最后理论联系实际,简单介绍合理灌溉的重要性。

本节的重要知识都是由实验引出的,所以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效果的显著性是讲好本节内容的重要前提。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本节内容可与实验6结合起来授课,分2课时,第一课时内容为:植物要从外界吸水;根尖的结构(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第二课时内容为:细胞吸水和外界浓度大小的关系(学生实验为主);蒸腾作用;合理灌溉。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仪器,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同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实验,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进行科学研究。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了解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及功能。

㈡技能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巩固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技能。

㈢情感目标

通过对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讲解,使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根尖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

三、教学准备

根尖结构挂图或幻灯片、长有根毛的小麦幼苗、一盆已轻度萎蔫植物;每组准备放大镜、显微镜、小麦根尖结构纵切片。

四、教学过程()

㈠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出示一盆已轻度萎蔫植物,并结合植物在夏天傍晚的现象,提出以下问题:

1.植物为什么会出现萎蔫现象?

2  .如何消除萎蔫现象,使植物正常生长?

学生答后教师小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吸水器官是根。教师可进一步提出,根尖与吸水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要了解根尖结构特点的好奇心。

㈡观察

1.观察根尖外形。教师组织学生观察长有根毛的小麦幼苗,先用肉眼观察根尖,然后再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颜色和形态。学生通过实验后,自己总结,教师适当引导。

用放大镜可看到根尖最前端处颜色发黄,叫根冠;另有一部分根尖区域上长有“毛毛”,叫根毛,此区域叫根毛区;在根毛区以下,根冠以上的部位,叫伸长区;根冠与伸长区间,还有一小部分,叫分生区。

2.观察根尖四部分呢的细胞结构特点,教师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结构、大小等特点。

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最顶端处,细胞体积较大,排列不整齐;再往上细胞体积较小;最后一部分表皮细胞往外突出,形成根毛,中间有一些细胞核、细胞质消失,上下连接,形成中空的导管。

㈢深化

根据学生观察到的四部分细胞结构特点,教师可结合挂图或幻灯片,引导学生把结构和功能联系起来:

根冠细胞象一顶帽子似的,套在最前端,具有保护根尖的作用,当根冠的外层细胞被土粒磨损,在生长点附近的根冠细胞能分裂出新细胞,补充磨损的细胞;生长点细胞分裂能力很强,使根尖细胞不断增多;伸长区细胞生长很快,使根不断向土壤深处伸长,能吸收水;根毛区表皮细胞突起形成根毛,使表皮细胞吸收水的面积大大增加,吸收来的水分透过层层细胞,进入导管,再往上运输到各部位。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提出问题:根尖的四部分结构,哪一部分与水的吸收关系最密切?为什么?

㈣扩展

由于根尖的根毛区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区域,因此,在移栽植物的时候,尽量带土移栽。

㈤教师小结

五、板书设计

篇14:自然教案-2、1植物对水的吸收和散失2课时

                                                   尖顶端,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

                                  根冠   保护作用

被根冠包围,细胞小,壁薄,核大

根尖的结构  分生区

细胞分裂能力强

和功能                              分生区上部,细胞迅速伸长

伸长区

也能吸收水

伸长区上部,表皮细胞外突,形成根毛

根毛区

吸收水的主要部位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⑴根尖可分为             、                  、                  、                  四部分,植物吸收水分主要在                区。

⑵根尖具有分生能力的部位是                  ,此区域的细胞特点是___                                __                                                                              。

⑶根的'长度能不断增加,与其有关的因素是(      )

(A)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           (B)根毛区细胞的不断增加

(C)分生区细胞的不断分裂    (D)A、C两项都是

⑷带土移栽植物幼苗,有利于(              )

(A)固定植物的幼苗              (B)抑制根的呼吸作用

(C)保护幼根和根毛              (D)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⑸以下关于根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毛分布在根尖的根毛区

(B)根毛是根毛区表皮细胞的细长突起

(C)根毛增大了根毛区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D)根毛是与根毛区表皮细胞不同的细胞

2.课后作业

⑹过去的农民插秧(指水稻幼苗)时,先要把秧从田里拔出来,并洗净根上的泥土,再插到大田里。这样插下去的禾苗要经过几天的萎蔫后才会返青。目前,大力推广软盘育秧,带营养土抛秧技术。这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大大缩短了禾苗的返青时间。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说明:

①“拔苗”、“洗净”的过程易损伤               ,“禾苗萎蔫”是因为根               功能降低引起的。“返青”表明                                                                        。

②带营养土抛秧移栽,禾苗返青时间极短,是因为这种移栽方式基本上保护了       免受伤害。

⑺画一幅细胞根尖模式图,要求各区域的细胞特点明显。

3.参考答案

⑴根冠 生长点  伸长区 根毛区 根   ⑵分生区 细胞很小,排列紧密,分裂能力强,不断产生新细胞   ⑶D  ⑷C     ⑸D     ⑹①幼根和根毛  吸收水的  已长出了新的幼根和根毛   ②幼根和根毛   ⑺略

4.简要分析

⑶生长点使细胞数目增加,伸长区使细胞体积增大,从而根尖不断伸长并向土壤深处伸展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1.通过细胞吸水的实验。

2.理解细胞吸水的原理和根对水分的吸收。

3.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

4.介绍合理灌溉。

㈡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㈢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生物科学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吸水的原理。

2.教学难点:用细胞吸水原理解释根对水分的吸收。

三、教学准备

萝卜(一半学生每两人一组,每组两个一样大小的萝卜)、轻度萎蔫的白菜(另一半学生每两人一组,每组一株白菜)、浓盐水、清水(每组各一杯)、吸水纸、小刀、天平、一盆幼嫩的植株、塑料袋、绳。

四、教学过程()

㈠植物细胞怎样吸水

1.问题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根毛区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区域,那么,植物根毛为什么能吸水呢?

2.分组实验

实验1(一半学生两人一组):取一株轻度萎蔫的白菜,把叶柄切块,混匀,称取质量相等的两份。一份放入清水中。另一份放入浓盐水中。约过20分钟后,将它们取出,用吸水纸吸干外面的水,再称质量。

实验2(一半学生两人一组):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一个洞里装盐水,另一个洞里装清水,使水面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比较洞中水的多少。

3.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1结果:放在清水中的一份质量增加,放在盐水中的一份质量减少,

实验2结果:装盐水的洞里,水增多了,装清水的洞里,水减少了。

分析:质量变化,是由于细胞吸水或失水,而吸水或失水与外界水溶液浓度有关。当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大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

4.原理应用

根毛细胞中有大液泡,当土壤溶液低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的根就能从土壤中吸水。

日常生活中,咸咸菜就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一次施肥太浓,植物会萎蔫,甚至死亡。

㈡蒸腾

1.问题导入。植物吸收来的水都留在体内吗?

2.演示实验

用透明塑料袋包住植物的幼嫩茎叶,放在阳光下,约二十分钟后拿入教室,观察结果。

现象:塑料袋上有许多小水珠。

结论:植物不断向大气散发水分,是吸收来的水的99%。

3.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植物叶(主要是叶)向大气散发水蒸气的现象。

意义:⑴降低叶表面的温度;⑵引导水和无机盐从根上升到叶;⑶是自然界水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㈢合理灌溉

浇水要适量;每次浇时需浇透;不同植物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

㈣小结

当根毛细胞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通过根尖的根毛区不停从土壤中吸水。吸收来的水份99%用于蒸腾作用,从而降低叶片面的温度,还使水分和无机盐能不断上升到叶。也可与上节内容连起来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植物对水的吸收和散失

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浓度   细胞失水

细胞吸

水原理

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浓度    细胞吸水

蒸腾  概念:植物体向大气散发水蒸气的现象

   意义:降低叶表面温度

给水和无机盐往上输送提供动力

是自然界水循环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⑴有人将萝卜条泡在盐水里,发现变软了,原因是(    )

(A)萝卜细胞从外界吸收水分

(B)萝卜细胞液中的水分渗入盐水里

(C)盐水进入萝卜细胞的液泡中

(D)萝卜细胞液进入盐水中

⑵将两个大小相同的去皮新鲜马铃薯条甲和乙,分别放在30%蔗糖溶液和清水里,过一段时间,出现的现象分别是甲__  ___,乙__   ___。

⑶没能经过改良的盐碱地是不宜种植农作物的,其主要原因是(     )

(A)盐碱地含盐分高,植物需水量大

(B)盐碱地水分缺乏,造成干旱

(C)盐碱地植物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毛细胞液浓度,使细胞失水

(D)盐碱地蒸腾量大,植物萎蔫死亡

⑷糖拌番茄时,盘里出现的许多水主要来自(     )

(A)果皮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液

⑸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收来的水大约99%是蒸腾散失掉的

(B)蒸腾可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C)蒸腾作用是发生在植物体内的化学变化

(D)蒸腾可降低叶表面的温度

2.课后作业

⑹举出4个日常生活中与细胞吸水或失水有关的例子

⑺家庭小实验:两只相同的杯子里分别倒入等量浓度的蔗糖水和清水,在两个相同大小的胡萝卜中插入同样大小的玻璃管。然后把两个胡萝卜分别放入两杯子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玻璃管内液面的高低。

3.参考答案

⑴B   ⑵甲萎缩,乙硬挺    ⑶C   ⑷D   ⑸C   ⑹略  ⑺略

4.简要分析

⑴由于盐水浓度大于萝卜细胞细胞液浓度,因而细胞失水,导致萝卜变软。

⑵由于蔗糖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马铃薯萎缩,反之,则吸水变硬挺。

⑶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而死亡。

⑷糖拌番茄,使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番茄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液中的水分散失。

⑸蒸腾是一种物理变化,在变化时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是水的状态在变。

篇15:自然教案-第二册 2、3植物的光合作用

自然教案-第二册 2、3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三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理功能,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

本教材都是从实验入手来讲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的。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最后介绍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叶的基本结构。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本节实验内容较多,做好实验是教学的关键。有些实验教师需预做,如若效果不佳,则需及时找原因并改进。预做实验时,可与兴趣小组的学生一起准备。

2.教学时,可按“提出问题―探求问题―分析问题”的形式进行,教材中几个小实验,可适当更换顺。

3.第一课到“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第二课时内容可与实验7结合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

㈡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通过对光合作用一系列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

2.教学难点:各演示实验的设计原理。

三、教学准备

1.检测土壤中有无淀粉:碘、米汤、土壤浸出液、滴管、烧杯。

2.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经24小时暗处理,选择一张叶用黑纸遮住一半,再在强光下2 小时(或200W灯泡照射下2小时)的天竺葵、酒精灯、三角架、烧杯、酒精、滴管、碘、培养皿。

3.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银边吊兰、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的方法与上一样。

4.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教材中的实验可改进。将萝卜种子浸软萌发后放入集气瓶中。瓶底垫些吸水纸,并使其保持湿润,用凡士林封口,放在阳光下半小时待用。

5.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在两集气瓶中放入培养好的萝卜幼苗,瓶底垫上吸水纸,保持湿润,一只瓶中放一盛有NaOH的小试管,另一只瓶中放一盛NaHCO3的小试管,封口后照光2小时后待用。

四、教学过程()

㈠植物制造了淀粉

1.提出问题:植物体中有许多有机物(如淀粉),它们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来的吗?

分别向稀米汤和土壤浸出液中滴入一滴碘酒。观察有无颜色变化(此实验可让学生操作),结果是米汤遇碘酒变蓝,土壤浸出液遇碘不变蓝。

淀粉遇碘变蓝色,米汤中有淀粉;土壤浸出液不显蓝色,表明无淀粉。说明淀粉不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来的。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呢?

2.探求问题:把按“教学准备2”已放在强光下2小时的天竺葵,拿入教室取下被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的那张叶,放在酒精中煮,到叶片褪绿后取出,在水中浸一下,摊平在玻璃皿中,滴上碘酒。一会儿,叶片照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色。

3.分析问题:照光部分变蓝,说明叶片在光照下合成了淀粉;而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没有光的.情况下就无淀粉合成,由此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此结论可让学生分析)。

㈡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1.提出问题:植物光合作用除了需光外还需什么?

2.探求问题:把银边吊兰的叶片剪下,让学生观察叶片的颜色特点:中间绿,周边白。然后按实验1的方法在酒精中煮后,用碘检验其有无淀粉生成。结果,周边不变色,中间部分变蓝色。

3.分析问题:绿色部分有叶绿素(叶绿素在叶绿体内),能吸收太阳光,合成淀粉,但白色部分无叶绿素,就不能合成淀粉。实验表明,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叶绿素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㈢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1.提出问题:植物光合作用除合成淀粉外,还有其他物质生成吗?

2.探求问题:取出(按准备4)已在光下放置半小时的集气瓶,启封,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结果看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分析问题:光合作用时,产生了一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就是氧气。此实验表明了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对照实验。在光下与绿色植物一起密闭容器内的小白鼠存活较长时间,而无绿色植物密闭容器内小白鼠很快死去。该实验也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下能放出氧气。

㈣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提出问题: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都有已明确,那么原料是什么呢?

2.探求问题:取出“准备5”已在光下2小时的装萝卜幼苗的两个集气瓶,向学生说明,NaOH是一种CO2吸收剂,NaHCO3是CO2释放剂,则一集气瓶中没有CO2,另一集气瓶中有充足CO2。经光照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有无O2。结果是有CO2的则生成氧气,无CO2的则没生成O2。

3.分析问题: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人们通过实验还进一步证明,光合作用还需要水。

㈤小结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叶绿素和光作为条件,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光合作用  产物:淀粉和氧气

条件:光和叶绿素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⑴下列物质中遇碘能变蓝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 D)淀粉

⑵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D)氧气和水

⑶金鱼缸里养些小草的主要作用是 (        )

(A)作为饵料 (B)增加美观 (C)清洁水质 (D)释放氧气

⑷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A)只需光                                     (B)需叶绿素

(C)光和叶绿素同时具备   (D)需二氧化碳

⑸一位科学家曾经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活的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很快就熄灭,小白鼠很快也就死去了。后来,他把点燃蜡烛和活的小白鼠分别放到盛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里。他发现蜡烛没有熄灭,小白鼠也能够正常地活着。你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2.课后作业

⑹根据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⑺根据光合作用原料和产物,思考它对自然界有哪些方面的贡献。

3.参考答案

叶绿体

⑴D      ⑵C      ⑶D      ⑷C      ⑸说明了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      ⑹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        ⑺为地球上的各生物提供淀粉等物质,为自然界提供氧气,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1 .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2.了解叶片的解剖结构。

㈡技能目标

通过对叶片横切面的永久制片的观察,巩固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技能。

㈢情感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意义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生物价值观。

2.通过观察解剖结构,让学生接受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叶片的结构。

2.教学难点:叶片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

显微镜每生一台、叶片横切面永久制片每生一张、叶片横切面挂图、气孔的开放和闭合挂图(或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㈠光合作用及其意义

1.表达式。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用文字表达式把它们表示出来。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水                            淀粉+氧气

2.光合作用的概念(可让学生针对文字表达式描述):绿色植物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同时放出氧气。并指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反映出它的实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贮存能量。

3.光合作用意义(让学生们针对它的概念和文字表达式,自行讨论总结):  ⑴它制造的有机物是构成地球上一切生物体的物质基础,又为各种生物提供了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⑵放出的氧气供给本身以及其他需氧生物进行呼吸作用。  ⑶吸收二氧化碳作为原料,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稳定。

㈡叶片的基本结构

1.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因此植物体任何含叶绿素的部分,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叶、幼嫩的茎等。但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2.叶片的基本结构。可先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叶片横切面结构,然后再让学生讲解观察到的各部分细胞形态排列特点等,最后教师根据挂图(或幻灯片)进行总结,强调以下内容:

⑴表皮:位于上下表面,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保护作用并能限制叶内水分散失;表皮上有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门户,也是蒸腾散水的通道。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失水缩小时,气孔闭合。表皮属保护组织。

⑵叶肉细胞: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是长柱形,排列整齐,紧密,称“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松散,称“海绵组织”。这些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都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肉组织属营养组织。

⑶叶脉:具有输导功能,能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属输导组织。

㈢小结

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意义重大,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那么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就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厂房”是叶绿体。如果没有绿色植物存在,这个工程就无法完成。所以我们要绿化造林,让植物为地球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产物:淀粉和氧气

光合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作用 条件:光和叶绿体

意义  制造的有机物为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放出的氧气供本身及其他生物进行呼吸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表皮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

叶片                        保卫细胞:成对存在,围成气孔

的结构                   栅栏组织:近上表皮,排列整齐,细胞质中含叶肉                               叶绿体

海绵组织:近下表皮,排列疏松,细胞质中

含叶绿体

叶脉:具输导功能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⑴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场所是_______。

⑵叶片的下列结构中,属营养组织的是(  )

(A)表皮  (B)叶肉 (C)气孔  (D)叶脉

⑶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

(C)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

(D)绿色植物所有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⑷把下面相对应部分用线连起来:

1叶肉细胞                              1机器

2叶绿体                                         2厂房

3叶脉                                             3产品

4光能                                             4动力

5水和二氧化碳                      5工厂通道

6淀粉和氧气                        6原料

2.课后作业

⑸家庭小实验: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的叶片甲,于100℃下烘干,称其质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株上着生位置与叶片形状都与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质量,比较两叶片的质量大小。

3.参考答案

⑴叶     叶绿体    ⑵B      ⑶D      ⑷①-②  ②-①  ③-⑤  ④-④  ⑤-⑥  ⑥-③      ⑸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因为乙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七、参考资料

温室效应

所谓温室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由于二氧化碳逐淅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加。据分析,在过去二百年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5%,地球平均温度上升0.5%。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所温将上升1.5-4.5℃ ,而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上升更多。

温室效应的后果十分严重。首先自然生态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荒漠将扩大,土地侵蚀加重,森林退向极地,旱涝灾害严重,雨量将增加7%-11%;温带冬天更湿,夏天更旱,迫使原有水利工程重新调整。再是沿海城市将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气温升高,两极冰块溶化,使海平面上升1米多。另有科学家认为,由于气温升高,引起海水体积膨胀,海平面可能升高0.2-0.4米。现在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沿海,沿海又是工农业非常发达的地方,海平面升高会淹没许多城市和港口。

篇16:八下第三单元教案《敬畏自然》2课时

八下第三单元教案《敬畏自然》(2课时)

11.敬畏自然    目标定向  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 2.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2.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口口声声说要创造自然,的确,几百年才长成的林木,人类可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让他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热带雨林,可以在几年内让他变的光秃秃的平地;几百万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可以在几十年间让它绝迹。但是,当我们陶醉于青山绿水的大自然中时,你是否觉得我们应该爱护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呢?   热带雨林                                 宇宙中的星系 2.作者简介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  3.文章介绍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二、字词过关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ūn)鹏   斥(y4n)        蓬蒿(h1o)     咫尺(zhǐ) 狼藉(jí)    相形见绌(chù)    美味佳肴(y2o)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精巧:精细巧妙。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佳肴:精美的菜肴。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敬畏自然》朗诵一                           《敬畏自然》朗诵二 1.齐读或抽读、范读。 2.思考: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明确:课文最后一段。明确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3.介绍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多数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类型有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 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    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自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四、合作研讨,把握文意 学生自读课文,概括段意,划分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 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五、小结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讨论导入 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一层为“畏惧”,但不是原始人对大自然的惩罚。 二、再读课文 三、品味语言 1、以练习为依托,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明确: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明确: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2、以修辞为载体,体味句子的文学性。 (1)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明确: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2)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明确: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3)找出本文的反问句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明确: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明确: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明确: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明确: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四、疑点探讨 ①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②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③“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点拨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小结及拓展延伸 1.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情: 感谢自然赐予我眼睛,让我看到如此壮美的山河;感谢自然赐予我                ,            。 2.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例: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篇17: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1、2、3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1、2、3教案

数学活动:

认识1、2、3

一、活动目的

1、目测点数3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

2、认识数字1、2、3,知道其实际意义。

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幼儿每人一套1-3的数字卡片和实物卡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以“过生日”的形式,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礼物,让幼儿目测、点数礼物的数量,并做“看物拍手”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

2、以“送礼物”的形式做“听音举卡”的游戏。幼儿听老师敲铃,根据敲铃的'次数举相应数量的卡片。

3、认读数字1、2、3,并想象它们像什么?

4、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数量是1-3的实物。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家中数量是1-3的物品

篇18:练习2(第1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2(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能熟练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2、 能写出“赶紧”“称赞”的近义词;能正确搭配词语。

3、 能背诵两句格言,并知道它们的意思。

4、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遥遥领先”和“品学兼优”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难点:能背诵两句格言,并知道它们的意思。

三、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1、第一题

(1) 以第一个“抓”字为例,指名说说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并组词。

(2) 展开竞赛:用音序查字法查其余的字,并按要求组词。

(3) 集体检查“查字典”完成的情况。(指名答、评议、指正)(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同学可以给自己加一个五角星)

2、第二题

(1)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请学生拼读音节,再读读所填的词语, 集体校对订正。(全对的同学给自己加一个五角星)

答案:面颊、熟练、迅速、艰难、阴云密布、破涕为笑。

3、第三题

(1)指名说说“同意”是什么意思。(赞同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2)思考:“要求、学校、看法、主张”4个词语是不是都表示意见、看法的?

(3)找出与“同意”不能搭配的词语后,把其他三个词语与“同意”用直线连起来。

(4)让学生读读搭配后的词组。

(5)用同样的方法,独立完成“发现”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4、第四题

(1)让学生读题后,找出“赶紧、称赞”的近义词。

(参考答案:赶紧--赶快,连忙,马上;称赞--夸奖)

(2)试着把自己认为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括号内,代替句中带点的词,并读一读句子,看意思是否有所变化。

(3)师生评议,集体订正。

5、第五题

(1)引导学生读题,明白题意。

(2)让学生说说“迅速”这个词语的意思,再口头造句。

(3)读读第2个例句,用带点词口头造句。

(4)各人试做,教师巡视、了解。

(5)交流,评议。

6、第六题

(1)分析两句格言的异同。

告诉学生,这是两句格言。都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都是用生活常识打比方,后半部分是要说明的道理。

(2)指名读格言。同桌互相讨论,说说这两句格言各是什么意思。

①第1句:即玉石不经雕琢,就成不了有用的器具;人不刻苦学习,就成不了有用的人才。格言告诉我们,要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才,必须刻苦地学习。

②第2句:告诉我们要勤思考,多动脑,会开动脑筋的孩子越来越聪明。

(3)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格言。

7、第七题

(1)自由朗读短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说说这篇短文主要写什么。

(写列宁小时候读书,不光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是学校品学兼 优的好学生。)

(3)指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讨论:“遥遥领先”“品 学兼优”各是什么意思?

(4)指名回答第2个问题。

(“列宁从小学习很用功”具体表现在“从一年级一直到毕业,每次考试,他总得第一名,而且成绩遥遥领先。”)

五、板书设计:

练习2

赶紧--赶快、连忙、马上; 称赞--夸奖

刚……就……

[练习2(第1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9:5年英语第一单元教案1到3课时

5年英语第一单元教案(1到3课时)

Unit  1  My New Teacher   单元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 (1)  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教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如:We have a new English teacher. He’s tall and strong. He’s very funny. (2)  能够询问并介绍学校里教师的情况,如: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 Mr Carter .He’s from Canada. What’s he like? He’s tall and strong. (3)  能够听懂一些描述人物特征的简单对话,完成学生用书中的Let’s try 部分。 (4)  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New Teacher”.能够灵活替换歌词中的 科目及表示人物特征的形容词。 2、  知识目标 (1)  理解A、B部分Read and write 中的会话,并根据提示填充句子或 回答问题。 (2)  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和Read and write 中的四 会单词和句子。 (3)  理解Let’s start、Let’s find out、Let’s sing、Let’s chant 和Pair work 等部分的内容。 (4)  了解Pronunciation部分的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并能熟练读 出例词。 (5)  了解Task time 、Story time、Good to know等部分的内容。 3、  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  情感态度:根据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大限度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更好地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 (2)  学习策略: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有效 利用学生用书中设计的Pair work 、Group work、Talk and draw 以及Task time部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  文化目标:了解中西方国家在称呼人名上的不同习惯。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A Let’s start  Let’s learn  Let’s chant  Let’s find out 第二课时A let’s try  Let’s talk  Let’s chant  C Good to know 第三课时A Read and write  Pair work  C Story time 第四课时B Let’s learn  Let’s chant  Let’s  sing 第五课时B let’s try Let’s  talk  Group work  C  Task time 第六课时B Read and write Talk and draw Pronunciation  Let’s check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听说认读,并理解本课的`五个新单词:young old kind funny strong 2、 能掌握句型Who’s your …….?What’s he /she like ?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3、培养学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建议 一 Warm-up 1.Show a picture of some classrooms.(Music room Art room Computer room  Lab ) 2.点击CAI,各个教室出现不同的老师. T:  Who’s he /she ? S:  He ’s/She’s my music/art / computer/ science teacher . 3.教师自编一个chant : Tall tall tall, computer teacher is tall.. Short short short ,science teacher is short . Thin thin thin ,art teacher is thin . Strong strong strong, music teacher is strong . Funny funny funny,they’re so funny. 二 、Presentation 1.设计一位转学来学校的新朋友Zip(让他做个有趣的动作) T: This is Zip .He is …….. S: Funny . T: Yes, he is funny. Do you like him ? This term he will be our new classmate. 2.点击Zip, 让Zip介绍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出示主情景图) 1)Zip: Look! This is my math teacher . He’s tall and thin . T: Who’s your Chinese teacher ?  Zip  假装没听到,教师适时让全班学生一起问: Who’s your Chinese teacher ? Zip: Miss Zhang . T: What’s he like ? (教师用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 ) Zip:He’s short and strong . T: Yes , he’s tall and strong . Practise: “short  tall  thin  strong  ”出示一些卡通图人物。 2)Ss(教师启发学生问)Who’s your music teacher and who’s your art teacher ?   Zip: Guess.  ( Ss  guess.) Ss: What’s she /he like ? Zip: She’s young and he’s old . Practise “ young  old “ Ss: Who’s your computer teacher? Zip: Mr Li. T(出示一个和蔼可亲的的笑脸):What’s he like ? Ss: He’s……(让学生随意描述之后教师导出kind) T: Let’s see . In our school who is kind ?Am I kind ? Practise: My….teacher is kind . ……is kind . 三、Practise : 活动设计1: Make a new chant . My grandpa is old .My mother is young . My father is tall . My little brother’s short . My uncle is strong .My aunt is thin . They’re all very kind. And I’m kind ,too. 活动设计2 :Read and match . 活动设计3:Describe the pictures.(Ask and answer  Who’s this? He’s /She’s…… What’s he/ she  like ? He’s/She’s ……..   活动设计4 :Discuss the  picture   (学生自由操练,自带家人、朋友老师的照片,在真实的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语言。)   活动设计5:Guessing game (活动形式Ss-s  s-s)   --Who’s your good friend ?   --Guess.   --Boy or girl?   --Boy.   --What’s he like ?   --He’s tall and cool. He has two big eyes. He’s eleven.   --Is he ……?   -- Yes ,you’re right./ No .   四、Funny time   Listen to the song: My new teacher   五.Assessment   1 Activity books .   2 Check up the answers.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听懂会说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以下对话   Do you have new teachers.? Yes, we have a new English/math/   art/science teacher.   Who’s your English/math/art/science teacher ?  Mr/Miss……   What’s he/she like ?  He’s/ She’s ……   2、 了解歌谣的含义,并能吟唱歌谣的内容。   3、 能将所学句子运用到游戏中去,并能在实际中进行运用。   教学建议   一Warm up   1、 Let’s chant .   2、 出示各种体形特征的人物图片让学生来猜他们是哪学科的老师。(复习上节课的词汇和句型)   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se   活动设计1 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各个学科的教师风采。   板书:  Who’s your ……teacher ?   Mr/Miss……   What’s he /she like ?   He’s/She’s …….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活动设计2   (事先请学生准备好) 请几个学生上台表演各种神态和动作,并挂上准备好表示人物职业的胸卡给学生看。   T:  Look ! There are many new teachers. They want to meet us .   Do you have new teachers.?   Ss: Yes, we have a new English/math/ art/science teacher.   T:  Who’s your English/math/art/science teacher ? (可让学生提问)   Ss: Mr/Miss……   T:  What’s he/she like ?   Ss:  He’s/ She’s ……   活动设计3  让学生三人一组,自编对话,也可扩充谈论computer / P.E./music teacher 越多越好。   活动设计4  听录音Let’s talk 部分,让学生对话表演。   活动设计5  CAI 课件Let’s chant (page 2)先请学生根据看到的内容来描述,再播放录音,学生根据节奏跟读。   三、 Good to know   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姓名的表述方式。   四、Homework   1口头作业: 学会描述自己的老师或家庭成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读懂对话。   2、 听说读写Read and write 中加粗的单词和句子。   课前准备   1、 请学生课前设计好一张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科老师的图片。   教学建议   一、Warm-up   1.Let’s chant (Page 2)   2.反馈第二堂课的口头作业。   3.用学生课前设计的图片,请学生进行自由对话。   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se   1.T: Zhang Peng has three new teachers. Who are they ?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件,然后提问Who are they?   Ss: A science teacher ,an art teacher and an English teacher .   教师再问: Who’s Zhang Peng’s English teacher ? What’s he like?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对话,可以同桌或小组合作形式。   3.通过提问以考察学生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完成填充句子的练习。   4.让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书写四会句子。   三.Story time   1.Watch the story(CAI)   2.Learn to say   四.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