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碗碗花》教案设计

zyunfu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zyunfu”参与投稿,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打碗碗花》教案设计(共15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打碗碗花》教案设计

《打碗碗花》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迷信传说,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2.通过重点段的学习,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遵循“以教师指导学法、学生自读为主”的原则,要紧紧围绕课后的三个主要问题确定训练点和训练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次由于本文语言清新自然,词汇比较丰富,富有儿童情趣,所以在教学中要安排充足的时间,以各种形式进行读的训练,通过读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并消化吸收文章中的丰富词汇、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用具:

打碗碗花(实物或标本),磁带(背景音乐),投影片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语:在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形态不同、色彩各异的野花,你知道哪些野花?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野花。

2.出示打碗花。

这种花叫打碗花,又叫小旋花、常春藤打碗花。茎很柔软,靠缠绕在其他植物上生长,花粉红色,像喇叭的形状,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都能见到。

3.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讲关于打碗碗花的一件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指导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并用“△”标出。(2)读通句子,注意难读的长句,并用“/”标明停顿位置。

2.默读课文。

要求:(1)标出自然段。(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速读全文。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浏览全文,理清层次。

想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三、检查自学。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后鼻音:竞竟耕

翘舌音:茬郑逐释

多音字:“朝代”的“朝”读cháo;“怪模怪样”的“模”读mú;“淡薄”的“薄”读bó;“裂缝”的“缝”读féng。2.理解词语。

灿烂:色彩鲜艳,明亮耀眼。

异样:样子特别,与普通的不一样。

将信将疑:将,又。将信将疑指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骤然:突然。

安然无恙:恙,病。安然无恙,平安,没有毛病。本课指碗还是好好的,并没有破。

如释重负:释,放下。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通过亲自试验,发现了“外婆”关于“摘打碗碗花会打碗”的说法是错误的。)

4.浏览课文,理清层次。

(1)课文先写了什么?在文中属于第几自然段?(课文先写了“我”家门前不远的水渠旁有一块荒地,荒地里野花灿烂,一茬接一茬。第1自然段讲了这层意思。)

(2)接着讲什么?哪些自然段讲的?(接着讲在灿烂的野花中,有一种新奇、有趣的花,“外婆”叫它打碗碗花,还说谁摘了它,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第2至4自然段讲了这层意思。)

(3)然后讲什么?哪些自然段讲的?(然后讲“我”做了个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第5、6自然段讲这个意思。)

(4)最后讲什么?哪个自然段讲的?(最后讲“我”提出疑问,不知道为什么给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第7自然段讲这层意思。)

第二课时

一、从整体入手,指导学法。

1.这篇课文是阅读课,应该怎样学?

(1)紧紧抓住课后思考题进行自学。

(2)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诵读。

2.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关于打碗碗花的一件什么事?(板书:我、外婆的话)

3.作者发现的打碗碗花生长在什么地方?在文中的第几自然段?(“我”家门前不远一条水渠旁边的荒地上,第1自然段。)

二、指导阅读,解决课后问题。

1.导读第1自然段。

(1)(配乐)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闭着眼睛想象美丽灿烂的野花图,进入情境。

(2)(配乐)轻声齐读,深入情境。

(3)在这小草和野花的世界里,打碗碗花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第2、3、4段。

2.导读第2至4自然段。

(1)默读课文,哪个自然段回答了课后第一个问题: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

(2)投影出示第2段。(略)问题:①这一段有几句话?(两句。)②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第一句话写了打碗碗花的`颜色,第二句话写了打碗碗花的形状。)③什么颜色?(板书:粉白色)给作者感觉是什么?(板书:异样)“异样”是什么意思?打碗花形状“异样”表现在什么地方?(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④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远到近。)

(3)“我”看到这种花发生了怎样的赞叹?齐读“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4)对于这么新奇、有趣又美丽的野花,“外婆”是怎样给“我”介绍的呢?(指名读完整外婆的话。)“外婆”说这番话时的神色是怎样的?(板书:严肃郑重其事)“郑重其事”什么意思?这里指“外婆”对什么事情严肃认真?(外婆认为“谁摘了打碗花,谁就会打破碗”,她对此严肃认真。)

(5)“我”相信“外婆”的话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板书:将信将疑)“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为什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有点相信是因为一向很尊敬外婆,觉得外婆说的话不会错;有点怀疑是因为从来没听说过有专门让人打破饭碗的花。)

(6)小结。

“外婆”把“我”发现的新奇有趣的野花叫打碗花,还说谁摘了它,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当“外婆”的警告逐渐淡薄后,好奇心使“我”想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样让人打破碗的。于是“我”做了些什么呢?

3.导读第5、6自然段。

(1)同桌共同学习第6自然段。学习提纲:

①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讲了几个意思?(三个意思。第一句讲“我”瞒着外婆偷偷摘了一朵打碗花藏在衣兜里。第二、三句讲吃饭时由紧张到轻松的心理变化过程。第四、五句讲“我”的重大发现:“打碗花――不打碗”。)

②画出表示“我”的动作的词。(用“。”)

(“背着”“摘”“藏”“端”“一声不吭地嚼”“紧张”“怕”“如释重负”)(板书前三个)

“如释重负”什么意思?“安然无恙”呢?

③当我通过亲自实验发现了打碗花并不打碗后,对外婆关于打碗花的话又是什么态度?(板书:不肯听信)

④这段话讲什么意思?

(2)检查互学情况。

(3)“我”通过实验解决了先前的一个疑问但始终不明白的还有一个问题。

4.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深化。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打碗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板书:可爱、美丽)正因为它的美丽、可爱,“我”才喜爱它(板书:喜爱);也正因为它的美丽可爱,“我”没有轻信外婆的话。于是“我”通过亲自试验,发现外婆的话是假的。我们通常把古人留下的没有科学依据的现象,叫做“迷信传说”。(板书:迷信传说)“我”没有轻信迷信传说,就说明“我”有什么样的精神?(板书:敢于探索、敢于怀疑)是不是老人说的话都不可信呢?老年人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许多话其实都是有道理的。

2.读了这一课,你想到了什么?

篇2:打碗碗花

打碗碗花

“别碰它,会摔碗的!” 在通往田野的'路上,我的手还没碰着一朵淡白的花骨朵时,母亲就急切地阻止我,好像生怕我犯下错误似的.记忆里,春天的村庄野花遍布,但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母亲就对这种花如此偏爱. 被母亲倍加呵护的这种花,叫打碗碗花.

作 者:叶梓  作者单位: 刊 名: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 英文刊名:THE LANGUAGE TEACHER'S FRIEND 年,卷(期): “”(5) 分类号: 关键词: 

篇3:《打碗碗花》教案参考

《打碗碗花》教案参考

教学要求:

1.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善于探究的品质。

2.理解并掌握本课“将信将疑、郑重其事、一声不吭、安然无

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等词汇。

3.理解课文,能表情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预习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内容。围绕“将信将疑”读懂、读好第一部分。

(一)

师:(揭示课题)打碗碗花,见到过吗?

生:没有,我们这儿没有。

师:我也没见过,读读课文,说说那是一种怎样的花。

生:读:“那花生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只浅浅的小碗。那‘碗’底……”

师:大概是怎么一种花,我们来画画,会吗?

生:(生画,教师巡视,与生交流。)

师:你们画得和书上的插图差不多,来,读读,赞美它I

生:——“多么神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师:这么神奇,有趣的花,却有一个坏名声,让人……

生:(生接)打破碗!

师:是啊,你信吗?

生:(齐)不信!

师:因为你们是知道“结果”了,可小作者当时是—

生:“将信将疑”。

师:什么叫“将信将疑”?

生:就是有点相信,也有点不相信。

师:读读课文,看看哪些语句是说明她相信的,哪些语句是说明她不信的!我们边读边划,行吗?

(自学,教师巡查,辅导困难生。)

师:可以讨论吗?哪些地方说明“我”是相信的?

生:我觉得外婆的态度证明,那“花”绝对是要打破碗的。

第一句是: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

师:对,你能学着外婆的样子说说吗?

生:(学)

师:像吗?“急忙拉住我,连声说”读出来了吗?

生:(齐读)

师:外婆那么紧张,肯定是真的`[

生:还有一句“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生:还有:“我被吓住了”也说明她相信了。

生:还有:“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师:什么叫“郑重其事”?(板书)

生: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生:一本正经地对待这件事。

师:对。刚才大家说的这些都证明“我”相信。那么“疑”又表现在哪里?

生:第七段课文全证明“疑”。

“外婆的警告——淡薄了”。

“好奇心强烈地鼓动我。”

生:还有,我的“尝试”。偷偷地将花藏起来。

师:我们来读渎课文,读出我的“将信将疑”。

生:练习。

师:完成作业。

1.打碗碗花是一种( )的花。(多种答案)

2.用“郑重其事”和“将信将疑”说说课文的部分情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体会小作者的“善良”,理解并运用“如释重负、安然无恙、自信不疑”等词。

师:我们继续学习《打碗碗花》中“藏花”那一段,是第几段?

生:第8自然段。

师:对,边读,边找出写心情变化的词。

生:(自学,划词)

生:紧张一如释重负——自信不疑

师:是这样吗?

读读写写“我”紧张的语句。(生读)

师:你们研究了哪几个词?

生:“一声不吭”、“担心”、“骤然”。

师:这“骤然”什么意思?(一下子!)

那小作者为什么那么“紧张”,那么“担心”?

生:担心碗打破被外婆骂。

师:仅仅是怕外婆骂?

生:我觉得她担心的是“打碗碗花”真的有那么坏的“心眼”。

师:我想,可能是吧2因为小作者,你,我,我们大家都不希望它有那种坏名声。

生:我从一个词可以证明,小作者很善良,希望这花儿的心灵与外形一样美好。

师:这位同学有一个词用得很好,哪个词?

生:“善良”。

师:你接着往下说——

生:“如释重负”。小作者将打碗碗花的坏名声当作重负,一直压在小小的心上,现在放下来了。

师:哪个词是“放下来”的意思?

生:“释”。

师:对!这是个生字,我们记一记。(书空)

师:出示填空:小作者( )是因为一顿饭吃完,那碗( )(自信不疑,安然无恙)

生:(完成填空,并读词,“恙”)

师:你能自信不疑地告诉大家吗? (朗读指导)

师:能用这些词,用课文的内容写下句子吗?

生:(思考、作业、交流)

生:“打碗碗花,不打碗!”我小小的心如释重负。

生:我的好奇心让我违背了外婆的警告。打碗碗花安然无恙,我如释重负。

生:打碗碗花安然无恙,消除了我的疑虑,我要向人们大声宣告:“打碗碗花,不打碗!”

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头尾两段,继续巩固运用词语,体会小作者的“善良”。

师:我们还没学习第一段呢,读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吗?

生:(读读,划划)

师:你们在研究哪些词句?

生:“荒地”、“野花”。荒地上才有野花。

生:“石人石马”、“怪模怪样”的地方,长出一种野花,挺怪的,增添了神秘感。

生:荒野地上有灿烂的野花,所以是孩子们的乐园,暗示这花本来应该是美好的!

师:你们真会学习,将我要说的全说了。孩子们喜欢大自然,喜欢美丽的野花、喜欢无拘无束的玩耍,我想,作者就是这个意思吧?来,我们将小作者的快乐读出来!

师:读最后一节,你能将作者始终不明白的问题说明白吗?

(生读课文,读出“?”、读出“!”)

师:为什么给“打碗碗花”起这个名。

生:(讨论,并交流)

生:可能是人们为了让花儿开得好,开得盛,不希望人们去采它,有意想出这个名字。

生:可能是因为它的样子像碗,人们想出这个名称。

生:可能这花有毒,人们伯小孩中毒,所以取这个名字吓孩子……

师:大家的分析都很有道理。我去查了一些资料,这花可做杀虫剂,可能是有毒,人们为了让孩子不去采,才想这么个理由,可真委屈它了!

生:我们给它改个名,好吗?

师:行,我们给它写个声明——证明它“不打碗”

作业:1.征名启事。

2.为“打碗碗花”正名。

篇4:打碗碗花练习题

A 组

读读写写。

附近—— 灿烂—— 怪模怪样——

急忙—— 竞赛—— 将信将疑——

坚信不疑—— 郑重其事——

如释重负—— 安然无恙——

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区别组词。

四、根据意思写出本课词语。

1.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2.没有受到损伤或没有发生意外,一切安好。( )

3.就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

4.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形容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五、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篇5:打碗碗花练习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组

一、,填表。

二、给本课的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选字填空。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标点。

但是我始终不明白 人们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丑恶的名字加给它呢 要知道 它原是一种可爱的美丽的花啊

篇6:《打碗碗花》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打碗碗花》是二年级第二学期的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童年时代在家乡见到一种形状奇特,粉中透红,形如小碗的花,大人称为“打碗碗花”。作者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藐视权威”,亲自试验,终于证明了打碗碗花不打碗。告诉我们对迷信的说法不要轻信,要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实践探索。

(二)学情分析

课文中对打碗碗花作了生动的描绘,因此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低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的设计以学生主动质疑为主,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三)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旨在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识记本课9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同时,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边读边思考,初步培养质疑的习惯。通过学习,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培养探究的意识。书写指导重点让学生描摹“肃、吭、忐、忑、芜”5个生字,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方法。

(四)教法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大胆让学生自学生字,并根据生字音、形、义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引导学生自学、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体会识字的乐趣。本课的阅读教学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质疑解疑的方法,读懂课文。在写字教学时,我主要是通过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课文的学习则让通过学生的听听、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读懂课文。

(六)实施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可将本节课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打碗碗花的图片,引出了文中的句子,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2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尝试对课文的不明白的地方质疑。他们联系上下文,提出了疑问:“打碗碗花”生长在哪里?为什么把这种花叫“打碗碗花”?谁说摘了“打碗碗花”会打破饭碗?摘了它真的会打破饭碗吗?

3 细读课文,学习生字

本环节的生字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在学习时各有侧重,提高了识字的效率。接着,再根据学生质疑的问题组织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文本中寻找答案,解决疑问,教会学生读懂课文。在复习了生字新词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4 指导描摹

让学生观察“吭、忐、忑、芜”在田字格内的位置,学习认真书写。

篇7:《打碗碗花》教案

《打碗碗花》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迷信传说,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2.通过重点段的学习,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出好引路题的小黑板、投影仪、胶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消化吸收文章中的丰富语汇,学生自学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一、教师引导讲话

同学们见过打碗碗花吗?它又叫小旋花,常春藤、打碗花。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柔软,靠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生长。有地下茎,叶互生,叶柄较长。花粉红色,呈喇叭形。地下的根状茎含有很多淀粉,提取出来的淀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工业生产,花和根状茎可入药。打碗碗花,分布很广,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都能见到。听老人说:谁摘了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文章究竟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我们通过自学努力去理解。

二、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一)朗读的同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听的同学要认真:检查一下有无错误。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读后学生评议,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灿烂——色彩鲜艳、明亮耀眼。

异样——样子特别,与普通的不一样。

一茬接一茬——一种野花衰落了,另一种野花又盛开。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毛病。本文指碗还是好好的并没有破。

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将信将疑——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三、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一)朗读同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听的同学: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读出感情?读出什么感情?朗读的同学读得怎样?

读后学生评议、讨论。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通过亲自试验破除了“摘打碗碗花会打破碗的”迷信说法。描写野花灿烂色彩应读出喜爱之情。表示我活泼动作及害怕心理状态的词句都应该读出相应的感情。

四、学生自由地小声朗读

要求:

(一)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各种思想感情。

(二)理清文章的.条理:

1.共几个自然段?哪自然段至哪自然段是写完整的一件事?

2.开头段落与结尾段落与中间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

读后讨论:

1.共7个自然段。第2~6自然段写了一件完整的事。

2.开头段落为了引起下文,因为荒地便成了小草和野花的世界,其中一定有打碗碗花。结尾段落提出疑问,不知为什么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总结全文,写出作者对打碗碗花的情感。

五、学生默读课文,预习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解每一个自然段讲的意思。

(二)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细读。)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丰富语汇的意思以及运用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

第1自然段:我家门前不远的水渠旁有一块荒地,荒地里野花灿烂,一茬接一茬。

第2自然段:写打碗碗花的形状和颜色。

第3自然段:盛开的野花中有一种新奇、有趣的花,外婆叫它打碗碗花。

第4自然段:外婆说谁摘打碗碗花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

第5自然段:好奇心鼓动“我”,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样让人打破碗的。

第6自然段:我做了个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

第7自然段:提出疑问,不知道为什么给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一片粉白色的野花,走近看那花开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这个浅浅的小碗不漏,可以盛东西多么新奇、有趣。

三、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

讨论回答:

“我”是怎样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一)这自然段共几句话?

回答:共五句。

(二)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我”摘了一朵打碗碗花藏在衣兜里。

第二句:讲“我”吃饭的时候,心里很紧张,担心手里的碗会骤然破裂。

第三句:一顿饭吃完,碗安然无恙。

第四句:“我”发现外婆“关于打碗碗花的话不可信”。

第五句:可以坚信不疑地说:“打碗碗花——不打碗。”

(三)用顺接连词(先写……再写……然后写……接着写……最后写……)说一说,“我”是怎样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四)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讨论回答:

1.注意按事情的发展变化一层一层、一句一句写清楚。

2.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连锁关系。

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

主要可能涉及三个方面:

(一)猜测为什么把这种花叫做打碗碗花?

(二)提出自己听到老年人讲过的一些缺乏科学根据的话。

(三)会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试验,或是学了《打碗碗花》以后打算对某些问题进行验证试验。

以上三个问题要做正确引导。

五、作业

朗读课文,回答课后1题。

板书设计◆

篇8:打碗碗花说课稿

一、说教材

《打碗碗花》是沪版小学语文第四册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文笔清新优美,富有儿童生活情趣,又蕴涵着深刻的生活哲理。作者在叙述时,抓住人物心情的变化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应该说,作者在文本中所表达的感情丰富,很适宜朗读训练。“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有感情,要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这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学设计时,各项教学活动始终围绕“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这个课题,或组织学生以读促练带讲,在自己读懂文章的同时也会运用文本语言进行规范的表达,一箭双雕;或引领学生根据文本进行朗读训练,在朗读中体会心情,理解重点词语;或带着学生身临其境,读中感悟体会,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根据文本、本单元训练重点、研究课题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本课“水渠、将信将疑、郑重其事、安然无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知道打碗碗花的特点及“我”是怎样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的,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人物心情,学习文中“我”读事物好奇,勇于尝试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加强朗读,要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新课堂上要听得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组织学生要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交流,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想象。培养语感,注重积累。所以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阅读课文,要理解课文所蕴涵的道理,并有自己的感受。所以本文中“我是怎样发现外婆关于打碗碗花的话是不可信的”既是重点有是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在教学“打碗碗花样子”这一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展现与众不同的打碗碗花,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为学生能介绍打碗碗花架起桥梁。

2、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理解人物的心情,悟出深刻的道理,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3、质疑解惑法:“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教学中问题的提出由学生发现和由教师的提出效果大不一样。由学生提出能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悟一悟”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的内容,“读”文中的重点词句,“悟“句子的含义。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质疑课题,整体感知

一上课,以第一小节中野花的句子引入,揭示课题,然后质疑:打碗碗花长什么样?为什么叫它打碗碗花?这一环节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学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出示自学要求。因为,心理学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阅读之前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无目的的读的效果,只是有目的的读的效果的1/3。阅读课文之前必须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而读,要思考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纳入正确的学习轨道。

以读为本,品读课文

新理念强调要丰富语言的积累。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积累文本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在新课堂上加强诵读是一种积累的好方法。

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多层次的形式多样的读,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也只有读得入情、读得入境,才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真正有所感悟。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可见,朗读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关键。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尽情读书。

(一)介绍打碗碗花

这篇课文围绕打碗碗花,讲述了作者小时侯一段难忘的经历。那么我想,学了这篇课文后,至少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打碗碗花,打碗碗花长什么样。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重在抓介绍。

1、通过媒体,出示画面,老师介绍,拉进学生与打碗碗花之间的距离,产生喜爱之情。

2、通过自己读,指名读,比赛读,为后面的介绍作铺垫。

3、填空介绍、降低难度,同桌介绍,使人人参与,人人落实。

多形式地准确的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依据文本的特质,我采用多种形式,如自己读,指名读,比赛读,填空介绍、同桌介绍等,让学生通顺连贯地读好文本,是语感训练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

(二)指导朗读,练习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对话的前提是学生要有一定的“资本”和“底气”,最起码学生事先要对文本有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唯有这样,对话才能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在展开三者对话前,组织学生“潜心会文”,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阅读文本,自主感悟文本,层层深入地走进文本。这一环节很重要,为下面的对话教学作铺垫。

1、这部分的教学,在引出外婆的话后,请小朋友根据句子前后的提示语,互相讨论该用什么语气读,然后自己练练。在读中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

2、在读出了外婆急切的,严肃的语气之后,让学生献身说法,如果是你,你信吗?在学生设身处地的交流中自然悟出“将信将疑”的意思,然后利用文本进行说话练习。

语文,语文。语文是以语言文字为本体的。语文课程就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在整体背景上扣词扣句,加强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这里抓住 “急忙、严肃、郑重其事、将信将疑”等词语品一品,在读的基础上自然悟出其中含义,从而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以及祖国语言的丰富。

整个板块处理,读贯穿始终,读中感受、读中思索、读中碰撞、读中顿悟,并随机以说促读,另外,在评议中,学生敏锐捕捉文中语言文字,调动起听、辩、评的多种实践方式,主动去感受发现,以评促读。读悟对话过程得以升华,枯燥的文字,在学生心中变成了流淌着的浓浓的情意!

(三)体会心情,明白道理

教师用语言的渲染来创设一种能让学生体验的情境,使语文课多了一点感性,少了一些理性。让学生浸润其中,受到语文的熏陶与感染。再者,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饱含感情地范读,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感情距离。教师的引领作用充分体现。

1、首先通过老师充满激情的朗诵,将学生带入情境的体验,然后出示练习:我紧张极了, 。学生便会有感而发,为读出紧张的气氛、理解“如释重负”做好铺垫,也为课后练习重点:把句子写具体做指导。

2、试验后的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通过老师出示的句式理清思路,有方向,明白试验后的情况可从“碗的情况、心情的变化以及得出的正确结论”来说。在说中理解“安然无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的重点词语,并读出感受,在交流中自然而然突破重难点,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角色转移将学生从旁观者推向了与文本对话的位置,成为有情感的事中人,促进学生走进教材,积极进行角色体验,随后,将体验所得通过表情朗读显现出来,此时的读,已不是简单地朗读文字符号,而是一种内心的独白,情感的抒发,如同作者的文字叙述、情感描摹,又远比这些文字丰富、真切、有灵气!读中学习方法的出示也是水到渠成,只是教师对于学生已在运用的方法的总结与提炼,丝毫不显教、塞的痕迹。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创生文本,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阅读,这是新理念所强调的。教学设计抓住文本中“但我始终不能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怪名字加给它呢?”这一句话,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处理,安排了一个通过查找资料的出正确结论的情景。在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的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明白“遇到问题,除了去尝试,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来寻找真正的答案”的道理,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一个促进。

五、说板书

根据本课的重难点以及课题研究的方向,顺着心情的变化,从“将信将疑”到“自信不疑”这一历程,通过读出相应语气,理解关键词语,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悟出深刻哲理。

许多语文教学专家指出:目前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欠读”,读得不充分,读得不深入,读得不忘我,我想,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只有观其文,诵其声,方可通其义;只有进入角色的诵读,才能感受文字的美、体验情感的真、揣摩意蕴的深。

篇9:《打碗碗花》教学设计之二

《打碗碗花》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迷信传说,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2.通过重点段的学习,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出好引路题的小黑板、投影仪、胶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消化吸收文章中的丰富语汇,学生自学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一、教师引导讲话

同学们见过打碗碗花吗?它又叫小旋花,常春藤、打碗花。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柔软,靠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生长。有地下茎,叶互生,叶柄较长。花粉红色,呈喇叭形。地下的根状茎含有很多淀粉,提取出来的淀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工业生产,花和根状茎可入药。打碗碗花,分布很广,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都能见到。听老人说:谁摘了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文章究竟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我们通过自学努力去理解。

二、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一)朗读的同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听的同学要认真:检查一下有无错误。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读后学生评议,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灿烂――色彩鲜艳、明亮耀眼。

异样――样子特别,与普通的不一样。

一茬接一茬――一种野花衰落了,另一种野花又盛开。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毛病。本文指碗还是好好的并没有破。

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将信将疑――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三、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一)朗读同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听的同学: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读出感情?读出什么感情?朗读的`同学读得怎样?

读后学生评议、讨论。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通过亲自试验破除了“摘打碗碗花会打破碗的”迷信说法。描写野花灿烂色彩应读出喜爱之情。表示我活泼动作及害怕心理状态的词句都应该读出相应的感情。

四、学生自由地小声朗读

要求:

(一)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各种思想感情。

(二)理清文章的条理:

1.共几个自然段?哪自然段至哪自然段是写完整的一件事?

2.开头段落与结尾段落与中间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

读后讨论:

1.共7个自然段。第2~6自然段写了一件完整的事。

2.开头段落为了引起下文,因为荒地便成了小草和野花的世界,其中一定有打碗碗花。结尾段落提出疑问,不知为什么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总结全文,写出作者对打碗碗花的情感。

五、学生默读课文,预习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解每一个自然段讲的意思。

(二)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细读。)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丰富语汇的意思以及运用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

第1自然段:我家门前不远的水渠旁有一块荒地,荒地里野花灿烂,一茬接一茬。

第2自然段:写打碗碗花的形状和颜色。

第3自然段:盛开的野花中有一种新奇、有趣的花,外婆叫它打碗碗花。

第4自然段:外婆说谁摘打碗碗花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

---------------------------

第5自然段:好奇心鼓动“我”,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样让人打破碗的。

第6自然段:我做了个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

第7自然段:提出疑问,不知道为什么给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一片粉白色的野花,走近看那花开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这个浅浅的小碗不漏,可以盛东西多么新奇、有趣。

三、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

讨论回答:

“我”是怎样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一)这自然段共几句话?

回答:共五句。

(二)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我”摘了一朵打碗碗花藏在衣兜里。

第二句:讲“我”吃饭的时候,心里很紧张,担心手里的碗会骤然破裂。

第三句:一顿饭吃完,碗安然无恙。

第四句:“我”发现外婆“关于打碗碗花的话不可信”。

第五句:可以坚信不疑地说:“打碗碗花――不打碗。”

(三)用顺接连词(先写……再写……然后写……接着写……最后写……)说一说,“我”是怎样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四)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讨论回答:

1.注意按事情的发展变化一层一层、一句一句写清楚。

2.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连锁关系。

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

主要可能涉及三个方面:

(一)猜测为什么把这种花叫做打碗碗花?

(二)提出自己听到老年人讲过的一些缺乏科学根据的话。

篇10:《打碗碗花》第一课时 之一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致意思。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意思。

3、初步感受打碗碗花的清丽。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篇11:《打碗碗花》第一课时 之一

问:你想知道打碗碗花哪些事情?

随学生交流相机板书:1、开在哪里?2、是怎样的花?3、为什么叫打碗碗花?4、打不打碗?

二、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找出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

交流1时落实生字“荒”;

交流2时让学生在找到句子后反复朗读并把打碗碗花的样子画下来。

交流3明确因为传说要打破碗,所以叫打碗碗花;

交流4明确打碗碗花不打碗。

三、再读课文,要求:

1、读一句你以为最难读的句子。

2、读一句你以为读得最棒的句子。

3、读出2―4个你认为最难理解的词语,写在白纸上。

4、读懂文章围绕打碗碗花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充分朗读后,逐个进行交流。

四、三读课文。

要求:快速找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语,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找得最快。

1、交流,并把这些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写在卡片上。(新奇、将信将疑、紧张、如释重负、自信不疑)

2、能为能通过表演来说明你已理解了这些词语。◆

《打碗碗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2:续写《打碗碗花》

续写《打碗碗花》

一天,外婆又领着我从水渠旁边经过,远远地就看见了那粉中透红的打碗碗花。我急忙跑过去摘那花,外婆还是重复着那句“谁摘打碗碗花,它就叫谁打破饭碗”的老话,我连忙自信不疑地说:“打碗碗花,不打碗!”外婆严肃地说:“谁说的?”我睁大眼睛,顽皮地说:“我那天已经摘了一束打碗碗花,而没有打破饭碗呢!”这时,外婆“噗哧”一声笑了出来,马上走到我的身边,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这种花原名叫“莞莞花”,确实是不会打破饭碗的,而大人们用这种方法,目的是不让小孩来破坏这美丽的环境。”“哦!原来是这样的。”我明白了大人们的意图,再也不去摘“莞莞花”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此发现有人在摘续写《打碗碗花》花,破坏环境,我就上去劝说,让人们个个成为保护环境的好公民

篇13:《打碗碗花》教学设计之一

《打碗碗花》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迷信传说,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2.通过重点段的学习,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遵循“以教师指导学法、学生自读为主”的原则,要紧紧围绕课后的三个主要问题确定训练点和训练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次由于本文语言清新自然,词汇比较丰富,富有儿童情趣,所以在教学中要安排充足的时间,以各种形式进行读的训练,通过读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并消化吸收文章中的丰富词汇、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用具:

打碗碗花(实物或标本),磁带(背景音乐),投影片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语:在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形态不同、色彩各异的野花,你知道哪些野花?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野花。

2.出示打碗花。

这种花叫打碗花,又叫小旋花、常春藤打碗花。茎很柔软,靠缠绕在其他植物上生长,花粉红色,像喇叭的形状,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都能见到。

3.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讲关于打碗碗花的一件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指导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并用“△”标出。(2)读通句子,注意难读的长句,并用“/”标明停顿位置。

2.默读课文。

要求:(1)标出自然段。(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速读全文。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浏览全文,理清层次。

想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三、检查自学。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后鼻音:竞竟耕

翘舌音:茬郑逐释

多音字:“朝代”的“朝”读cháo;“怪模怪样”的“模”读mú;“淡薄”的“薄”读bó;“裂缝”的“缝”读féng。2.理解词语。

灿烂:色彩鲜艳,明亮耀眼。

异样:样子特别,与普通的不一样。

将信将疑:将,又。将信将疑指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骤然:突然。

安然无恙:恙,病。安然无恙,平安,没有毛病。本课指碗还是好好的',并没有破。

如释重负:释,放下。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通过亲自试验,发现了“外婆”关于“摘打碗碗花会打碗”的说法是错误的。)

4.浏览课文,理清层次。

(1)课文先写了什么?在文中属于第几自然段?(课文先写了“我”家门前不远的水渠旁有一块荒地,荒地里野花灿烂,一茬接一茬。第1自然段讲了这层意思。)

(2)接着讲什么?哪些自然段讲的?(接着讲在灿烂的野花中,有一种新奇、有趣的花,“外婆”叫它打碗碗花,还说谁摘了它,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第2至4自然段讲了这层意思。)

(3)然后讲什么?哪些自然段讲的?(然后讲“我”做了个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第5、6自然段讲这个意思。)

(4)最后讲什么?哪个自然段讲的?(最后讲“我”提出疑问,不知道为什么给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第7自然段讲这层意思。)

第二课时

一、从整体入手,指导学法。

1.这篇课文是阅读课,应该怎样学?

(1)紧紧抓住课后思考题进行自学。

(2)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诵读。

2.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关于打碗碗花的一件什么事?(板书:我、外婆的话)

---------------------------

3.作者发现的打碗碗花生长在什么地方?在文中的第几自然段?(“我”家门前不远一条水渠旁边的荒地上,第1自然段。)

二、指导阅读,解决课后问题。

1.导读第1自然段。

(1)(配乐)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闭着眼睛想象美丽灿烂的野花图,进入情境。

(2)(配乐)轻声齐读,深入情境。

(3)在这小草和野花的世界里,打碗碗花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第2、3、4段。

2.导读第2至4自然段。

(1)默读课文,哪个自然段回答了课后第一个问题: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

(2)投影出示第2段。(略)问题:①这一段有几句话?(两句。)②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第一句话写了打碗碗花的颜色,第二句话写了打碗碗花的形状。)③什么颜色?(板书:粉白色)给作者感觉是什么?(板书:异样)“异样”是什么意思?打碗花形状“异样”表现在什么地方?(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④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远到近。)

(3)“我

篇14:《打碗碗花》教学实录之一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之一

教学要求:

1.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善于探究的品质。

2.理解并掌握本课“将信将疑、郑重其事、一声不吭、安然无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等词汇。

3.理解课文,能表情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预习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内容。围绕“将信将疑”读懂、读好第一部分。

(一)

师:(揭示课题)打碗碗花,见到过吗?

生:没有,我们这儿没有。

师:我也没见过,读读课文,说说那是一种怎样的花。

生:读:“那花生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只浅浅的小碗。那‘碗’底……”

师:大概是怎么一种花,我们来画画,会吗?

生:(生画,教师巡视,与生交流。)

师:你们画得和书上的插图差不多,来,读读,赞美它I

生:――“多么神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师:这么神奇,有趣的花,却有一个坏名声,让人……

生:(生接)打破碗!

师:是啊,你信吗?

生:(齐)不信!

师:因为你们是知道“结果”了,可小作者当时是―

生:“将信将疑”。

师:什么叫“将信将疑”?

生:就是有点相信,也有点不相信。

师:读读课文,看看哪些语句是说明她相信的,哪些语句是说明她不信的!我们边读边划,行吗?

(自学,教师巡查,辅导困难生。)

师:可以讨论吗?哪些地方说明“我”是相信的?

生:我觉得外婆的态度证明,那“花”绝对是要打破碗的。

第一句是: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

师:对,你能学着外婆的样子说说吗?

生:(学)

师:像吗?“急忙拉住我,连声说”读出来了吗?

生:(齐读)

师:外婆那么紧张,肯定是真的[

生:还有一句“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生:还有:“我被吓住了”也说明她相信了。

生:还有:“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师:什么叫“郑重其事”?(板书)

生: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生:一本正经地对待这件事。

师:对。刚才大家说的这些都证明“我”相信。那么“疑”又表现在哪里?

生:第七段课文全证明“疑”。

“外婆的警告――淡薄了”。

“好奇心强烈地鼓动我。”

生:还有,我的“尝试”。偷偷地将花藏起来。

师:我们来读渎课文,读出我的“将信将疑”。

生:练习。

师:完成作业。

1.打碗碗花是一种( )的花。(多种答案)

2.用“郑重其事”和“将信将疑”说说课文的`部分情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体会小作者的“善良”,理解并运用“如释重负、安然无恙、自信不疑”等词。

师:我们继续学习《打碗碗花》中“藏花”那一段,是第几段?

生:第8自然段。

师:对,边读,边找出写心情变化的词。

生:(自学,划词)

生:紧张一如释重负――自信不疑

师:是这样吗?

读读写写“我”紧张的语句。(生读)

师:你们研究了哪几个词?

生:“一声不吭”、“担心”、“骤然”。

师:这“骤然”什么意思?(一下子!)

那小作者为什么那么“紧张”,那么“担心”?

生:担心碗打破被外婆骂。

师:仅仅是怕外婆骂?

生:我觉得她担心的是“打碗碗花”真的有那么坏的“心眼”。

师:我想,可能是吧2因为小作者,你,我,我们大家都不希望它有那种坏名声。

生:我从一个词可以证明,小作者很善良,希望这花儿的心灵与外形一样美好。

师:这位同学有一个词用得很好,哪个词?

生:“善良”。

师:你接着往下说――

生:“如释重负”。小作者将打碗碗花的坏名声当作重负,一直压在小小的心上,现在放下来了。

师:哪个词是“放下来”的意思?

生:“释”。

师:对!这是个生字,我们记一记。(书空)

---------------------------

师:出示填空:小作者( )是因为一顿饭吃完,那碗( )(自信不疑,安然无恙)

生:(完成填空,并读词,“恙”)

师:你能自信不疑地告诉大家吗? (朗读指导)

师:能用这些词,用课文的内容写下句子吗?

生:(思考、作业、交流)

生:“打碗碗花,不打碗!”我小小的心如释重负。

生:我的好奇心让我违背了外婆的警告。打碗碗花安然无恙,我如释重负。

生:打碗碗花安然无恙,消除了我的疑虑,我要向人们大声宣告:“打碗碗花,不打碗!”

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头尾两段,继续巩固运用词语,体会小作者的“善良”。

师:我们还没学习第一段呢,读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吗?

生:(读读,划划)

师:你们在研究哪些词句?

生:“荒地”、“野花”。荒地上才有野花。

生:“石人石马”、“怪模怪样”的地方,长出一种野花,挺怪的,增添了神秘感。

生:荒野地上有灿烂的野花,所以是孩子们的乐园,暗示这花本来应该是美好的!

师:你们真会学习,将我要说的全说了。

篇15:打碗碗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将信将疑”、“自信不疑”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2.读懂课文最后一小节,练习说话。

3.与科常相联系,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的命名方法。

4.学习文中“我”对事物好奇,勇于探求的精神;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探究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网页下载。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示课题,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或课文中的词句来介绍一下打碗碗花。

2.朗读全文。

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阅读重点语句,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1.出示:

(1)我将信将疑地看着外婆,她脸上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2)如果她再提起,我可以自信不疑地回答:“打碗碗花--不打碗!”

2.用学过的方法重点理解“将信将疑”、“自信不疑”。

复习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已有的旧知识理解词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围绕词语提几个问题,然后理解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将信将疑”

(1)用已有知识理解“信”、“疑”。

听记有关“将”的解释,理解“将”,整体理解词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提几个问题,理解“将信将疑”在文中的含义。

相信什么?怀疑什么?为什么相信?为什么怀疑?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指导朗读。

通过阅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帮助理解该词的含义。

#理解“自信不疑”

学法同上。

小结;通过对这两个词的深入理解,我们读懂了小女孩怎样从将信将疑到自信不疑的过程,体现了她不轻信别人,敢于怀疑,非把事物弄明白不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阅读课文最后一小节,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1.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

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有几层意思?这时候,小女孩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这一节,读出语气。

2.小组讨论:人们为什么给这么美丽可爱的花起了这样一个怪名字?

小组合作;给打碗碗花取个好听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3.交流。

小结:我们读懂了课文,猜想了“打碗碗花”这个怪名字的由来,还动脑筋给它取了好多好听的名字,收获真不少。

四.跨学科综合学习

学生分组上网,认识各种花卉,了解花卉取名的一些规律。

五.说话练习

模仿课文最后一小节(一问句一叹句),进行说话训练。

说话内容:

(1)老人们常把月食说成是“天狗吃月亮”(多媒体出示月食形成图和训练句式)

(2)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有人说这是因为偷了别人的针才生这种病的。

六.布置研究性长期作业和课后练习

1.生活中,人们对一些现象有迷信说法和不合理的解释:

(1)看到公鸡学母鸡叫不吉利;

(2)突然打喷嚏,是有人在想你……

像这一类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想不想像课文中的小女孩

那样去弄明白呢?请你找个感兴趣的问题去调查研究,把过程和结论告诉大家。

2.完成课后练习--4.把句子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