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麦当劳在逃双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麦当劳在逃双吉”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集合教学设计(共19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高中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一、内容及其解析

(一)内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二)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有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指的是集合间的包含和相等关系,其核心(或关键)是弄清楚集合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理解它关键就是分析清楚集合中的元素,学生已经学过了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并且学习过实数间的大小关系。本节课的内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或就是它的下位概念,就可以类比它,等等)(定起点)。由于它还与后续很多内容,比如圆锥曲线有思想方法上(都通过类比的想法来进行学习)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子集、真子集、等集和空集所以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分析好集合间的关系、弄清楚集合中的元素。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真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空集的含义;

(二)解析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就是指集合两个集合之间是子集、真子集还是相等,掌握相应的含义以及数学表示、数学记号,并不致混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空集的含义。就是指要掌握空集的含义,能分析给出的集合是否为空集;对关于空集的规定即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要牢记。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解题中对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这一条件容易忽略,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对这一新规定接受度不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依据实例反复操练,其中关键是师生的互动要到位.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实数有相等.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提出问题

问题1: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了吗?

(1) ;

(2)设A为某中学高一(3)班男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B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3)设

(4) .

问题2:同样是子集,会不会有差别呢?

(1) 请看幻灯片上的例子,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

(2) 这两种不同的情形该如何表述呢?

(3)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出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数学定义及数学语言表述。

问题3:请看幻灯片上给出的几个集合,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1) 这些集合有什么共同特征?

(2) 你能举出更多的空集的例子吗?

(3) 你认为空集和其它集合是什么关系?和非空集合又是什么关系

三.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四.课堂目标检测

优化设计:随堂练习.

五.小结

1、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集合相等,真子集等概念;

2、Venn图的运用;

3、空集的定义和性质;

4、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的主要结论;

5、当一个集合有n个元素的时候,其子集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真子集有 个。

篇2:高中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一、知识结构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实例人手,引出与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的例子.

二、重点难点分析

这一节的重点是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这一节的特点是概念多、符号多,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符号是学好本节的关键.为此,在教学时可以配备一些需要辨析概念、判断符号表示正误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提高判断能力,加深理解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关于牵头图和引言分析

章头图是一组跳伞队员编成的图案,引言给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出本章的内容无论是分析还是解决这个实际间题,必须用到和逻辑的知识,也就是把它数学化.一方面提高用数学的意识,一方面说明和简易逻辑知识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基础.

2.关于的概念分析

点、线、面等概念都是几何中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则是论中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

初中代数中曾经了解“正数的”、“不等式解的”;初中几何中也知道中垂线是“到两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等等.在开始接触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个概念,从而阐明概念如同其他数学概念一样,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来自现实世界.

3.关于自然数集的分析

教科书中给出的常用数集的记法,是新的国家标准,与原教科书不尽相同,应该注意.

新的国家标准定义自然数集N含元素0,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推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国际标准,以便早日与之接轨,另一方面,0还是十进位数{0,1,2,…,9}中最小的数,有了0,减法运算 仍属于自然数,其中 .因此要注意几下几点:

(1)自然数与非负整数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含0;

(2)自然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 或 ,其他数集{如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内排除0的集,也可类似表示 , , ;

(3)原教科书或根据原教科书编写的教辅用书中出现的符号如 , , …不再适用.

4.关于中的元素的三个特性分析

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的元素.例如“中国的直辖市”这一的元素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中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 ,…表示.如果a是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 ;否则,就说a不属于A,记作

要正确认识中元素的特性:

(l)确定性: 和 ,二者必居其一.

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这就是说,给定一个,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的元素也就确定了.例如,给出{地球上的四大洋},它的元素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他对象都不用于这个.如果说“由接近的数组成的”,这里“接近的数”是没有严格标准、比较模糊的概念,它不能构成.

(2)互异性:若 , ,则

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中的元素是不能重复的,中相同的元素只能算是一个.例如方程 有两个重根 ,其解集只能记为{1},而不能记为{1,1}.

(3)无序性:{a,b}和{b,a}表示同一个.

中的元素是不分顺序的.和点的坐标是不同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l,0)和点(0,l)表示不同的两个点,而{1,0}和{0,1}表示同一个.

5.要辩证理解和元素这两个概念

(1)和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符号和是表示元素和之间关系的,不能用来表示之间的关系.例如 的写法就是错误的,而 的写法就是正确的.

(2)一些对象一旦组成了,那么这个的元素就是这些对象的全体,而非个别现象.例如对于 ,就是指所有不小于0的实数,而不是指“ 可以在不小于0的实数范围内取值”,不是指“ 是不小于0的一个实数或某些实数,”也不是指“ 是不小于0的任一实数值”……

(3)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合条件.

6.表示的方法所依据的国家标准

本小节列举法与描述法所使用的的记法,依据的是新国家标准如下的规定.

符号

应用

意义或读法

备注及示例

诸元素 构成的集

也可用 ,这里的I表示指标集

使命题 为真的A中诸元素之集

例: ,如果从前后关系来看,集A已很明确,则可使用 来表示,例如

此外, 有时也可写成 或

7.的表示方法分析

有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它们各有优点.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l)有的可以分别用三种方法表示.例如“小于 的自然数组成的”就可以表为:

①列举法: ;

②描述法: ;

③图示法:如图1。

(2)有的不宜用列举法表示.例如“由小于 的正实数组成的”就不宜用列举法表示,因为不能将这个中的元素—一列举出来,但这个可以这样表示:

①描述法: ;

②图示法:如图2.

(3)用描述法表示,要特别注意这个中的元素是什么,它应该符合什么条件,从而准确理解的意义.例如:

① 中的元素是 ,它表示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即 ;

② 中的元素是 ,它表示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即 ;

③ 中的元素是点 ,它表示方程 的解组成的,或者理解为表示曲线 上的点组成的;

④ 中的元素只有一个,就是方程 ,它是用列举法表示的单元素.

实际上,这是四个完全不同的.

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无限集,不宜采用列举法,因为不能将无限集中的元素—一列举出来,而没有列举出来的元素往往难以确定.

8.的分类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叫做有限集,如图1所示.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叫做无限集,如图2所示.

9.关于空集分析

不含任何元素的叫做空集,记作 .空集是个特殊的,除了它本身的实际意义外,在研究、的运算时,必须予以单独考虑.

篇3:高中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的有关概念(例子见书):

1、的概念

(1):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

(2)元素: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_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记作R

注:

(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_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_

3、元素对于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

4、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

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

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

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注:

1、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阅读教材第二部分,问题如下:

1.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2.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概念是什么?试各举一例。

(二)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的方法。

例如,由方程 的所有解组成的,可以表示为{-1,1}.

注:(1)有些亦可如下表示:

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51,52,53,…,100}

所有正奇数组成的:{1,3,5,7,…}

(2)a与{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该只有一个元素。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的方法。

格式:{x∈A| P(x)}

含义:在A中满足条件P(x)的x的。

例如,不等式 的解集可以表示为: 或

所有直角三角形的可以表示为:

注:(1)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竖线及左边部分。

如:{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

(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

3、文氏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的方法。

注: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

(1) 有些的公共属性不明显,难以概括,不便用描述法表示,只能用列举法。

如:

(2) 有些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不需要一一列举出来,常用描述法。

如: ;{1000以内的质数}

注: 与 是同一个吗?

答:不是。

是点集, = 是数集。

(三) 有限集与无限集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记作Φ,如:

练习题:

1、P6练习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

①{1,4,7,10,13}

②{-2,-4,-6,-8,-10}

3、用列举法表示下列

①{x∈N|x是15的约数} {1,3,5,15}

②{(x,y)|x∈{1,2},y∈{1,2}} {(1,1),(1,2),(2,1)(2,2)}

注:防止把{(1,2)}写成{1,2}或{x=1,y=2}

④ {-1,1}

⑤ {(0,8)(2,5),(4,2)}

{(1,1),(1,2),(1,4)(2,1),(2,2),(2,4),(4,1),(4,2),(4,4)}

三、小 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的有关概念:(、元素、属于、不属于、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共3种)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四、课后作业 :教材P7习题1.1

篇4:高中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篇5:高中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篇6:高中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篇7:高中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 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数,求证:

(1) 当x∈N时, x∈G;

(2) 若x∈G,y∈G,则x+y∈G,而 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 则x= x+0* = a+b ∈G,即x∈G

证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

又∵ =且 不一定都是整数,

∴ = 不一定属于集合G

篇8:高中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篇9:高中数学集合怎么学

1、理解特殊概念——元素

集合是由元素确定的。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分类、集合的运算也都是通过元素来刻画的。所以,虽然集合中的概念、关系比较多,但只要抓住了元素这个核心概念,集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2、抓住特殊性质——互异性

解决集合元素的问题时,我们一定要注意集合中的元素要满足互异性,以免产生增根。

3、注意特殊集合——空集

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我们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而,在涉及集合之间关系的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空集。

4、利用特殊工具——韦恩图和数轴

集合的表示方法可分为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列举法一般表示有限集,描述法一般表示无限集,用于书写最终结果。在运算过程中,一般用数轴表示连续型元素的集合,用韦恩图表示离散型元素的集合。图形语言可以帮我们快捷而直观的找出答案,提高解题速度。

篇10:高中数学集合怎么学

一、第一层为苦学

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二、第二层为好学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三、第三层为会学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如何在集合方面拿高分

先,要记清一些常用数集,熟悉有关符号的含义,这是学习集合的基本要求.接下来,我向大家推荐解决集合问题的最好“法宝” 抓住“元素”.弄清集合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如何弄清呢?关键在于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也就是把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用列举法来表示,或用图示法来表示抽象的集合.总之,一句话,弄清了集合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有助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遇到集合问题,同学们首先要弄清集合里的元素是什么.这个弄清楚之后,接下来就是解题思想.在我做题当中,常用的有两大思想:

第一大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有许多集合问题,尤其是解决那种含有参数的题目,都要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这样会给解题带来帮助.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就要根据集合的一般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和集合本身的特征,把集合的元素不重复、不遗漏、不计顺序地一一表示出来.

第二大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那些求范围的集合问题,通常要注意数形结合,以形定数,才能相得益彰.但是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验证端点值,做到准确无误.

解题思想明确了,接下来便是解题策略.一般的题型,我想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比较抽象、条件和结论之间关系不明朗、难以从正面入手的数学问题,在解题时,我们往往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探求已知和未知的关系,这样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从而帮助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正难则反”的解题策略解决难题,从反面入手.

篇11: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

一.知识归纳: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_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_∈A都有_∈B,则AB(或AB);

2)真子集:AB且存在_0∈B但_0A;记为AB(或,且)

3)交集:A∩B={__∈A且_∈B}

4)并集:A∪B={__∈A或_∈B}

5)补集:CUA={__A但_∈U}

注意:①?A,若A≠?,则?A;

②若,,则;

③若且,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与、?的区别;(2)与的区别;(3)与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AB;②A∪B=BAB;③ABCuACuB;

④A∩CuB=空集CuAB;⑤CuA∪B=IA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A∩B=B∩A;②A∪A=A,A∪?=A,A∪B=B∪A;

③Cu(A∪B)=CuA∩CuB,Cu(A∩B)=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二.例题讲解:

【例1】已知集合M={__=m+,m∈Z},N={__=,n∈Z},P={__=,p∈Z},则M,N,P满足关系

A)M=NPB)MN=PC)MNPD)NPM

分析一:从判断元素的共性与区别入手。

解答一:对于集合M:{__=,m∈Z};对于集合N:{__=,n∈Z}

对于集合P:{__=,p∈Z},由于3(n-1)+1和3p+1都表示被3除余1的数,而6m+1表示被6除余1的数,所以MN=P,故选B。

分析二:简单列举集合中的元素。

解答二:M={…,,…},N={…,,,,…},P={…,,,…},这时不要急于判断三个集合间的关系,应分析各集合中不同的元素。

=∈N,∈N,∴MN,又=M,∴MN,

=P,∴NP又∈N,∴PN,故P=N,所以选B。

点评:由于思路二只是停留在最初的归纳假设,没有从理论上解决问题,因此提倡思路一,但思路二易人手。

变式:设集合,,则(B)

A.M=NB.MNC.NMD.

解:

当时,2k+1是奇数,k+2是整数,选B

【例2】定义集合A_B={__∈A且_B},若A={1,3,5,7},B={2,3,5},则A_B的子集个数为

A)1B)2C)3D)4

分析:确定集合A_B子集的个数,首先要确定元素的个数,然后再利用公式:集合A={a1,a2,…,an}有子集2n个来求解。

解答:∵A_B={__∈A且_B},∴A_B={1,7},有两个元素,故A_B的子集共有22个。选D。

变式1:已知非空集合M{1,2,3,4,5},且若a∈M,则6?a∈M,那么集合M的个数为

A)5个B)6个C)7个D)8个

变式2:已知{a,b}A{a,b,c,d,e},求集合A.

解:由已知,集合中必须含有元素a,b.

集合A可能是{a,b},{a,b,c},{a,b,d},{a,b,e},{a,b,c,d},{a,b,c,e},{a,b,d,e}.

评析本题集合A的个数实为集合{c,d,e}的真子集的个数,所以共有个.

【例3】已知集合A={__2+p_+q=0},B={__2?4_+r=0},且A∩B={1},A∪B={?2,1,3},求实数p,q,r的值。

解答:∵A∩B={1}∴1∈B∴12?4×1+r=0,r=3.

∴B={__2?4_+r=0}={1,3},∵A∪B={?2,1,3},?2B,∴?2∈A

∵A∩B={1}∴1∈A∴方程_2+p_+q=0的两根为-2和1,

∴∴

变式:已知集合A={__2+b_+c=0},B={__2+m_+6=0},且A∩B={2},A∪B=B,求实数b,c,m的值.

解:∵A∩B={2}∴1∈B∴22+m?2+6=0,m=-5

∴B={__2-5_+6=0}={2,3}∵A∪B=B∴

又∵A∩B={2}∴A={2}∴b=-(2+2)=4,c=2×2=4

∴b=-4,c=4,m=-5

【例4】已知集合A={_(_-1)(_+1)(_+2)>0},集合B满足:A∪B={__>-2},且A∩B={_1

分析:先化简集合A,然后由A∪B和A∩B分别确定数轴上哪些元素属于B,哪些元素不属于B。

解答:A={_-2<-1或_>1}。由A∩B={_1-2}可知[-1,1]B,而(-∞,-2)∩B=ф。<-1或_>

<-1或_>

综合以上各式有B={_-1≤_≤5}

变式1:若A={__3+2_2-8_>0},B={__2+a_+b≤0},已知A∪B={__>-4},A∩B=Φ,求a,b。(答案:a=-2,b=0)

点评:在解有关不等式解集一类集合问题,应注意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作出数轴来解之。

变式2:设M={__2-2_-3=0},N={_a_-1=0},若M∩N=N,求所有满足条件的a的集合。

解答:M={-1,3},∵M∩N=N,∴NM

①当时,a_-1=0无解,∴a=0②

综①②得:所求集合为{-1,0,}

【例5】已知集合,函数y=log2(a_2-2_+2)的定义域为Q,若P∩Q≠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先将原问题转化为不等式a_2-2_+2>0在有解,再利用参数分离求解。

解答:(1)若,在内有有解

令当时,

所以a>-4,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若关于_的方程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

点评:解决含参数问题的题目,一般要进行分类讨论,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讨论,怎样可以避免讨论是我们思考此类问题的关键。

三.随堂演练

选择题

1.下列八个关系式①{0}=②=0③{}④{}⑤{0}

⑥0⑦{0}⑧{}其中正确的个数

(A)4(B)5(C)6(D)7

2.集合{1,2,3}的真子集共有

(A)5个(B)6个(C)7个(D)8个

3.集合A={_}B={}C={}又则有

(A)(a+b)A(B)(a+b)B(C)(a+b)C(D)(a+b)A、B、C任一个

4.设A、B是全集U的两个子集,且AB,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CUACUB(B)CUACUB=U

(C)ACUB=(D)CUAB=

5.已知集合A={},B={}则A=

(A)R(B){}

(C){}(D){}

6.下列语句:(1)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2)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1,2,3}或{3,2,1};(3)方程(_-1)2(_-2)2=0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1,1,2};(4)集合{}是有限集,正确的是

(A)只有(1)和(4)(B)只有(2)和(3)

(C)只有(2)(D)以上语句都不对

7.设S、T是两个非空集合,且ST,TS,令_=S那么S∪_=

(A)_(B)T(C)Φ(D)S

8设一元二次方程a_2+b_+c=0(a<0)的根的判别式,则不等式a_2+b_+c0的解集为

(A)R(B)(C){}(D){}

填空题

9.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的集合可表示为

10.若A={1,4,_},B={1,_2}且AB=B,则_=

11.若A={_}B={_},全集U=R,则A=

12.若方程8_2+(k+1)_+k-7=0有两个负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13设集合A={},B={_},且AB,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14.设全集U={_为小于20的非负奇数},若A(CUB)={3,7,15},(CUA)B={13,17,19},又(CUA)(CUB)=,则AB=

解答题

15(8分)已知集合A={a2,a+1,-3},B={a-3,2a-1,a2+1},若AB={-3},求实数a。

16(12分)设A=,B=,

其中_R,如果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四.习题答案

选择题

12345678

CCBCBCDD

填空题

9.{(_,y)}10.0,11.{_,或_3}12.{}13.{}14.{1,5,9,11}

解答题

15.a=-1

16.提示:A={0,-4},又AB=B,所以BA

(Ⅰ)B=时,4(a+1)2-4(a2-1)<0,得a<-1

(Ⅱ)B={0}或B={-4}时,0得a=-1

(Ⅲ)B={0,-4},解得a=1

综上所述实数a=1或a-1

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

1.要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首先可以从家庭引导,家长可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言传身教,让孩子对数学有一种神秘的好感。老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贴心的交流,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被自己吸引从而更好的对数学感兴趣。

2.学生想要提高数学成绩就一定要重视基础,千里之堤始于砖泥,不重视基础的下场就是你觉得自己的数学学得很好成绩会很好,但是在你成绩出来的时候会低于你的预期很多。很多初中生经常是知道怎么演算就算了,而不去认真的做几遍,好高骛远,总想去冲击难题,结果连考试中最基础的方程都会错。

3.要抓好几个提高数学成绩的必要条件。数学运算,数学解题(保证数量和质量),准备错题本,准备一本参考书,遇到难题尽量靠自己去解决而不是直接看答案,再保持勤奋和多动笔练习

解题及时反思总结

做题解题,我们不能做了就扔,一定要学会解题后反思。如做错的题,我们是卡住哪一个步骤,为什么答案中这道题这个步骤是这么写的,为什么会用这个公式,公式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好好反思总结。反思题意,出题人的意图,题目牵扯到哪些知识内容;反思总结可以让我们得到方法,深刻理解知识技能的运用,这样自然做题就会越做越好。

篇12: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 ,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并集:A∪B={x| x∈A或x∈B}

5)补集:CUA={x| x A但x∈U}

注意:①? A,若A≠?,则? A ;

②若 , ,则 ;

③若 且 ,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 与 、?的区别;(2) 与 的区别;(3) 与 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 = ?,A∩B=B∩A;②A∪A=A,A∪? =A,A∪B=B∪A;

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返回目录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等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别注意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返回目录

高中数学考试答题技巧

掌握时间

由于,基础中考能力,所以要注重解题的快法和巧法,能在30分钟左右,完成全部的选择填空题,这是夺取高分的关键。在平时当中一定要求自己选择填空一分钟一道题。用数学思想方法高速解答选择填空题。

先易后难

所以,只做选择,填空和前三道大题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后“三难”题中的容易部分比前面的基础部分还要容易,所以我们应该志在必得。在复习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基础较好那首先争取选择,填空前三道大题得满分。然后,再提高解答“三难”题的能力,争取“三难”题得分20分到30分。这样,你的总分就可以超过130分,向145分冲刺。

后三题尽量多得分

第二段是解答题的前三题,分值不到40分。这样前两个阶段的总分在110分左右。第三段是最后“三难”题,分值不到40分。“三难”题并不全难,难点的分值只有12分到18分,平均每道题只有4分到6分。首先,应在“三难”题中夺得12分到20分,剩下最难的步骤分在努力争取。后3题不是只做第一问的问题,而应该猜想评分标准,按步骤由前向后争取高分。

>>>返回目录

篇13:高中数学集合教案设计

教材:集合的概念

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及性质。

过程:

一、引言:(实例)用到过的“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

如:2x-1>3 x>2所有大于2的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如:几何中,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如:自然数的集合 0,1,2,3,……

如:高一(5)全体同学组成的集合。

结论: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指出:“集合”如点、直线、平面一样是不定义概念。

二、集合的表示: {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 Q

实数集 R

集合的三要素: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例子 略)

三、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A 记作 a(A (或a(A)

例: 见P4—5中例

四、练习P5 略

五、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由方程x2-1=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1}

例;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奇数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3,5,7,9}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再见P6例

数学式子描述法:例 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或{x:x-3>2} 再见P6例

六、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例题略

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

七、用图形表示集合 P6略

八、练习P6

小结:概念、符号、分类、表示法

九、作业 P7习题1.1

第二教时

教材: 1、复习2、《课课练》及《教学与测试》中的有关内容

目的: 复习集合的概念;巩固已经学过的内容,并加深对集合的理解。

过程:

复习:(结合提问)

1.集合的概念 含集合三要素

2.集合的表示、符号、常用数集、列举法、描述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单元集、二元集

4.关于“属于”的概念

例一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平方后仍等于原数的数集

解:{x|x2=x}={0,1}

比2大3的数的集合

解:{x|x=2+3}={5}

不等式x2-x-6<0的整数解集

解:{x(Z| x2-x-6<0}={x(Z| -2

过原点的直线的集合

解:{(x,y)|y=kx}

方程4x2+9y2-4x+12y+5=0的解集

解:{(x,y)| 4x2+9y2-4x+12y+5=0}={(x,y)| (2x-1)2+(3y+2)2=0}={(x,y)| (1/2,-2/3)}

使函数y= 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

解:{x|x2+x-6(0}={x|x(2且x(3,x(R}

处理苏大《教学与测试》第一课 含思考题、备用题

处理《课课练》

作业 《教学与测试》 第一课 练习题

第三教时

教材: 子集

目的: 让学生初步了解子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法,同时了解等集与真子集的有关概念.

过程:

一 提出问题:现在开始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存在着两种关系:“包含”与“相等”两种关系.

二 “包含”关系—子集

1. 实例: A={1,2,3} B={1,2,3,4,5} 引导观察.

结论: 对于两个集合A和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

则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

也说: 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2.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

注意: (也可写成(;(也可写成(;( 也可写成(;(也可写成(。

3.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φ(A

三 “相等”关系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 即: A=B

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

② 真子集:如果A(B ,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

③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④ 如果 A(B, B(C ,那么 A(C

证明:设x是A的任一元素,则 x(A

A(B, x(B 又 B(C x(C 从而 A(C

同样;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⑤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四 例题: P8 例一,例二 (略) 练习P9

补充例题 《课课练》 课时2 P3

五 小结:子集、真子集的概念,等集的概念及其符号

几个性质: A(A

A(B, B(C (A(C

A(B B(A( A=B

作业:P10习题1.2 1,2,3 《课课练》 课时中选择

第四教时

教材:全集与补集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全集与补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过程:

一 复习:子集的概念及有关符号与性质。

提问(板演):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6的正约数},B={10的正约数},C={6与10的正公约数},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解: A=(1,2,3,6}, B={1,2,5,10}, C={1,2}

C(A,C(B

二 补集

实例:S是全班同学的集合,集合A是班上所有参加校运会同学的集合,集合B是班上所有没有参加校运动会同学的集合。

集合B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来的集合。

结论: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

2.例:S={1,2,3,4,5,6} A={1,3,5} CsA ={2,4,6}

三 全集

定义: 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如:把实数R看作全集U, 则有理数集Q的补集CUQ是全体无理数的集合。

四 练习:P10(略)

五 处理 《课课练》课时3 子集、全集、补集 (二)

六 小结:全集、补集

七 作业 P10 4,5

《课课练》课时3 余下练习

第五教时

教材: 子集,补集,全集

目的: 复习子集、补集与全集,要求学生对上述概念的认识更清楚,并能较好地处理有关问题。

过程:

一、复习:子集、补集与全集的概念,符号

二、辨析: 1。补集必定是全集的子集,但未必是真子集。什么时候是真子集?

2。A(B 如果把B看成全集,则CBA是B的真子集吗?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CBA是B的真子集?

三、处理苏大《教学与测试》第二、第三课

作业为余下部分选

第六教时

教材: 交集与并集(1)

目的: 通过实例及图形让学生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及有关性质。

过程:

复习:子集、补集与全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提问(板演):U={x|0≤x<6,x(Z} A={1,3,5} B={1,4}

求:CuA= {0,2,4}. CuB= {0,2,3,5}.

新授:

1、实例: A={a,b,c,d} B={a,b,e,f}

公共部分 A∩B 合并在一起 A∪B

2、定义: 交集: A∩B ={x|x(A且x(B} 符号、读法

并集: A∪B ={x|x(A或x(B}

见课本P10--11 定义 (略)

3、例题:课本P11例一至例五

练习P12

补充: 例一、设A={2,-1,x2-x+1}, B={2y,-4,x+4}, C={-1,7} 且A∩B=C求x,y。

解:由A∩B=C知 7(A ∴必然 x2-x+1=7 得

x1=-2, x2=3

由x=-2 得 x+4=2(C ∴x(-2

∴x=3 x+4=7(C 此时 2y=-1 ∴y=-

∴x=3 , y=-

例二、已知A={x|2x2=sx-r}, B={x|6x2+(s+2)x+r=0} 且 A∩B={ }求A∪B。

解:

∵ (A且 (B ∴

解之得 s= (2 r= (

∴A={ ( } B={ ( }

∴A∪B={ ( ,( }

三、小结: 交集、并集的定义

四、作业:课本 P13习题1、3 1--5

补充:设集合A = {x | (4≤x≤2}, B = {x | (1≤x≤3}, C = {x |x≤0或x≥ },

求A∩B∩C, A∪B∪C。

《课课练》 P 6--7 “基础训练题”及“ 例题推荐”

第七教时

教材:交集与并集(2)

目的:通过复习及对交集与并集性质的剖析,使学生对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过程:一、复习:交集、并集的定义、符号

提问(板演):(P13 例8 )

设全集 U = {1,2,3,4,5,6,7,8},A = {3,4,5} B = {4,7,8}

求:(CU A)∩(CU B), (CU A)∪(CU B), CU(A∪B), CU (A∩B)

解:CU A = {1,2,6,7,8} CU B = {1,2,3,5,6}

(CU A)∩(CU B) = {1,2,6}

(CU A)∪(CU B) = {1,2,3,5,6,7,8}

A∪B = {3,4,5,7,8} A∩B = {4}

∴ CU (A∪B) = {1,2,6}

CU (A∩B) = {1,2,3,5,6,7,8,}

结合图 说明:我们有一个公式:

(CUA)∩( CU B) = CU(A∪B)

(CUA)∪( CUB) = CU(A∩B)

二、另外几个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

A∪A = A, A∪φ= A , A∪B = B∪A.

(注意与实数性质类比)

例6 ( P12 ) 略

进而讨论 (x,y) 可以看作直线上的点的坐标

A∩B 是两直线交点或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同样设 A = {x | x2(x(6 = 0} B = {x | x2+x(12 = 0}

则 (x2(x(6)(x2+x(12) = 0 的解相当于 A∪B

即: A = {3,(2} B = {(4,3} 则 A∪B = {(4,(2,3}

三、关于奇数集、偶数集的概念 略 见P12

例7 ( P12 ) 略

练习P13

四、关于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规定:集合A 的元素个数记作: card (A)

作图 观察、分析得:

card (A∪B) ( card (A) + card (B)

card (A∪B) = card (A) +card (B) (card (A∩B)

五、(机动):《课课练》 P8 课时5 “基础训练”、“例题推荐”

六、作业: 课本 P14 6、7、8

《课课练》 P8—9 课时5中选部分

第八教时

教材:交集与并集(3)

目的:复习交集与并集,并处理“教学与测试”内容,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技巧。

过程:

一、复习:交集、并集

二、1.如图(1) U是全集,A,B是U的两个子集,图中有四个用数字标出的区域,试填下表:

区域号 相应的集合 1 CUA∩CUB 2 A∩CUB 3 A∩B 4 CUA∩B 集合 相应的区域号 A 2,3 B 3,4 U 1,2,3,4 A∩B 3

图(1)

图(2)

2.如图(2) U是全集,A,B,C是U的三个子集,图中有8个用数字标

出的区域,试填下表: (见右半版)

3.已知:A={(x,y)|y=x2+1,x(R} B={(x,y)| y=x+1,x(R }求A∩B。

解:

∴ A∩B= {(0,1),(1,2)}

区域号 相应的集合 1 CUA∩CUB∩CUC 2 A∩CUB∩CUC 3 A∩B∩CUC 4 CUA∩B∩CUC 5 A∩CUB∩C 6 A∩B∩C 7 CUA∩B∩C 8 CUA∩CUB∩C 集合 相应的区域号 A 2,3,5,6 B 3,4,6,7 C 5,6,7,8 ∪ 1,2,3,4,5,6,7,8 A∪B 2,3,4,5,6,7 A∪C 2,3,5,6,7,8 B∪C 3,4,5,6,7,8 三、《教学与测试》P7-P8 (第四课) P9-P10 (第五课)中例题

如有时间多余,则处理练习题中选择题

四、作业: 上述两课练习题中余下部分

第九教时

(可以考虑分两个教时授完)

教材: 单元小结,综合练习

目的: 小结、复习整单元的内容,使学生对有关的知识有全面系统的理解。

过程:

一、复习:

1.基本概念:集合的定义、元素、集合的分类、表示法、常见数集

2.含同类元素的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子集、等集、真子集

3.集合与集合间的运算关系:全集与补集、交集、并集

二、苏大《教学与测试》第6课习题课(1)其中“基础训练”、例题

三、补充:(以下选部分作例题,部分作课外作业)

1、用适当的符号((,(, , ,=,填空:

0 ( (; 0 ( N; ( {0}; 2 ( {x|x(2=0};

{x|x2-5x+6=0} = {2,3}; (0,1) ( {(x,y)|y=x+1};

{x|x=4k,k(Z} {y|y=2n,n(Z}; {x|x=3k,k(Z} ( {x|x=2k,k(Z};

{x|x=a2-4a,a(R} {y|y=b2+2b,b(R}

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然后说出其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

① 由所有非负奇数组成的集合; {x=|x=2n+1,n(N} 无限集

② 由所有小于20的奇质数组成的集合; {3,5,7,11,13,17,19} 有限集

③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 {(x,y)|x<0,y>0} 无限集

④ 方程x2-x+1=0的实根组成的集合; ( 有限集

⑤ 所有周长等于10cm的三角形组成的集合;

{x|x为周长等于10cm的三角形} 无限集

3、已知集合A={x,x2,y2-1}, B={0,|x|,y} 且 A=B求x,y。

解:由A=B且0(B知 0(A

若x2=0则x=0且|x|=0 不合元素互异性,应舍去

若x=0 则x2=0且|x|=0 也不合

∴必有y2-1=0 得y=1或y=-1

若y=1 则必然有1(A, 若x=1则x2=1 |x|=1同样不合,应舍去

若y=-1则-1(A 只能 x=-1这时 x2=1,|x|=1 A={-1,1,0} B={0,1,-1}

即 A=B

综上所述: x=-1, y=-1

4、求满足{1} A({1,2,3,4,5}的所有集合A。

解:由题设:二元集A有 {1,2}、{1,3}、{1,4}、{1,5}

三元集A有 {1,2,3}、{1,2,4}、{1,2,5}、{1,3,4}、{1,3,5}、{1,4,5}

四元集A有 {1,2,3,4}、{1,2,3,5}、{1,2,4,5}、{1,3,4,5}

五元集A有 {1,2,3,4,5}

5、设U={

m、n(Z}, B={x|x=4k,k(Z} 求证:1。 8(A 2。 A=B

证:1。若12m+28n=8 则m= 当n=3l或n=3l+1(l(Z)时

m均不为整数 当n=3l+2(l(Z)时 m=-7l-4也为整数

不妨设 l=-1则 m=3,n=-1 ∵8=12×3+28×(-1) 且 3(Z -1(Z

∴8(A

2。任取x1(A 即x1=12m+28n (m,n(Z)

由12m+28n=4=4(3m+7n) 且3m+7n(Z 而B={x|x=4k,k(Z}

∴12m+28n(B 即x1(B 于是A(B

任取x2(B 即x2=4k, k(Z

由4k=12×(-2)+28k 且 -2k(Z 而A={x|x=12m+28n,m,m(Z}

∴4k(A 即x2(A 于是 B(A

综上:A=B

7、设 A∩B={3}, (CuA)∩B={4,6,8}, A∩(CuB)={1,5}, (CuA)∪(CuB)

={x(N|x<10且x(3} , 求Cu(A∪B), A, B。

解一: (CuA)∪(CuB) =Cu(A∩B)={x(N|x<10且x(3} 又:A∩B={3}

U=(A∩B)∪Cu(A∩B)={ x(N|x<10}={1,2,3,4,5,6,7,8,9}

A∪B中的元素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A不属于B;一类属于B不属于A;一类既属A又属于B

由(CuA)∩B={4,6,8} 即4,6,8属于B不属于A

由(CuB)∩A={1,5} 即 1,5 属于A不属于B

由A∩B ={3} 即 3 既属于A又属于B

∴A∪B ={1,3,4,5,6,8}

∴Cu(A∪B)={2,7,9}

A中的元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A不属于B,另一类既属于A又属于B

∴A={1,3,5}

同理 B={3,4,6,8}

解二 (韦恩图法) 略

8、设A={x|(3≤x≤a}, B={y|y=3x+10,x(A}, C={z|z=5(x,x(A}且B∩C=C求实数a的取值。

解:由A={x|(3≤x≤a} 必有a≥(3 由(3≤x≤a知

3×((3)+10≤3x+10≤3a+10

故 1≤3x+10≤3a+10 于是 B={y|y=3x+10,x(A}={y|1≤y≤3a+10}

又 (3≤x≤a ∴(a≤(x≤3 5(a≤5(x≤8

∴C={z|z=5(x,x(A}={z|5(a≤z≤8}

由B∩C=C知 C(B 由数轴分析: 且 a≥(3

( ( ≤a≤4 且都适合a≥(3

综上所得:a的取值范围{a|( ≤a≤4 }

9、设集合A={x(R|x2+6x=0},B={ x(R|x2+3(a+1)x+a2(1=0}且A∪B=A求实数a的取值。

解:A={x(R|x2+6x=0}={0,(6} 由A∪B=A 知 B(A

当B=A时 B={0,(6} ( a=1 此时 B={x(R|x2+6x=0}=A

当B A时

1。若 B(( 则 B={0}或 B={(6}

由 (=[3(a+1)]2(4(a2(1)=0 即5a2+18a+13=0 解得a=(1或 a=(

当a=(1时 x2=0 ∴B={0} 满足B A

当a=( 时 方程为 x1=x2=

∴B={ } 则 B(A(故不合,舍去)

2。若B=( 即 ((0 由 (=5a2+18a+13(0 解得( (a((1

此时 B=( 也满足B A

综上: ( (a≤(1或 a=1

10、方程x2(ax+b=0的两实根为m,n,方程x2(bx+c=0的两实根为p,q,其中m、n、p、q互不相等,集合A={m,n,p,q},作集合S={x|x=(+(,((A,((A且(((},P={x|x=((,((A,((A且(((},若已知S={1,2,5,6,9,10},P={(7,(3,(2,6,

14,21}求a,b,c的值。

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m+n=a mn=b p+q=b pq=c

又: mn(P p+q(S 即 b(P且 b(S

∴ b(P∩S 又由已知得 S∩P={1,2,5,6,9,10}∩{(7,(3,(2,6,14,21}={6}

∴b=6

又:S的元素是m+n,m+p,m+q,n+p,n+q,p+q其和为

3(m+n+p+q)=1+2+5+6+9+10=33 ∴m+n+p+q=11 即 a+b=11

由 b=6得 a=5

又:P的元素是mn,mp,mq,np,nq,pq其和为

mn+mp+mq+np+nq+pq=mn+(m+n)(p+q)+pq=(7(3(2+6+14+21=29

且 mn=b m+n=a p+q=b pq=c

即 b+ab+c=29 再把b=6 , a=5 代入即得 c=(7

∴a=5, b=6, c=(7

四、作业:《教学与测试》余下部分及补充题余下部分

第十一教时

教材: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目的:从绝对值的意义出发,掌握形如 | x | = a的方程和形如 | x | >a, | x | < a (a>0)不等式的解法,并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

过程:

一、实例导入,提出课题

实例:课本 P14(略) 得出两种表示方法:

1.不等式组表示: 2.绝对值不等式表示::| x ( 500 | ≤5

课题:含绝对值不等式解法

二、形如 | x | = a (a≥0) 的方程解法

复习绝对值意义:| a | =

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 例:| x | = 2 .

三、形如| x | >a与 | x | < a 的不等式的解法

例 | x | >2与 | x | < 2

1(从数轴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出发分析、作图。解之、见 P15 略

结论:不等式 | x | >a 的解集是 { x | (a< x < a}

| x | < a 的解集是 { x | x >a 或 x < (a}

2(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用讨论法打开绝对值号

| x | < 2 或 ( 0 ≤ x < 2或(2 < x < 0

合并为 { x | (2 < x < 2}

同理 | x | < 2 或 ( { x | x >2或 x < (2}

3(例题 P15 例一、例二 略

4(《课课练》 P12 “例题推荐”

四、小结:含绝对值不等式的两种解法。

五、作业: P16 练习及习题1.4

第十二教时

教材: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目的: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出发,掌握运用二次函数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过程 :

一、课题: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先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如 2x(7>0 x>

这里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题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令 y=2x(7 作一次函数图象:

引导观察,并列表,见 P17 略

当 x=3.5 时, y=0 即 2x(7=0

当 x<3.5 时, y<0 即 2x(7<0

当 x>3.5 时, y>0 即 2x(7>0

结论:略 见P17

注意强调:1(直线与 x轴的交点x0是方程 ax+b=0的解

2(当 a>0 时, ax+b>0的解集为 {x | x >x0 }

当 a<0 时, ax+b<0可化为 (ax(b<0来解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同样用图象来解,实例:y=x2(x(6 作图、列表、观察

当 x=(2 或 x=3 时, y=0 即 x2(x(6=0

当 x<(2 或 x>3 时, y>0 即 x2(x(6>0

当 (2

∴方程 x2(x(6=0 的解集:{ x | x = (2或 x = 3 }

不等式 x2(x(6 >0 的解集:{ x | x < (2或 x >3 }

不等式 x2(x(6 < 0 的解集:{ x | (2 < x < 3 }

这是 △>0 的情况:

若 △=0 , △<0 分别作图观察讨论

得出结论:见 P18--19

说明:上述结论是一元二次不等式 ax+bx+c>0(<0) 当 a>0时的情况

若 a<0, 一般可先把二次项系数化成正数再求解

三、例题 P19 例一至例四

练习:(板演)

有时间多余,则处理《课课练》P14 “例题推荐”

四、小结: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务必联系图象法)

五、作业:P21习题 1.5

《课课练》第8课余下部分

第十三教时

教材: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续)

目的:要求学生学会将一元二次不等式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求解的方法,进而学会简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过程:

一、复习:(板演)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bx+c>0与 ax2+bx+c<0 的解法

(分 △>0, △=0, △<0 三种情况)

1.2x4(x2(1≥0 2.1≤x2(2x<3 (《课课练》 P15 第8题中)

解:1.2x4(x2(1≥0 (2x2+1)(x2(1)≥0 x2≥1

x≤(1 或 x≥1

2.1≤x2(2x<3

(1

二、新授:

1.讨论课本中问题:(x+4)(x(1)<0

等价于(x+4)与(x(1)异号,即: 与

解之得:(4 < x < 1 与 无解

∴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x | }∪{ x | }

={ x | (4 < x < 1 }∪φ= { x | (4 < x < 1 }

同理:(x+4)(x(1)>0 的解集是:{ x | }∪{ x | }

2.提出问题:形如 的简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同样可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组 { x | }∪{ x | }

也可转化(略)

注意:1(实际上 (x+a)(x+b)>0(<0) 可考虑两根 (a与 (b,利用法则求解:但此时必须注意 x 的系数为正。

2(简单分式不等式也同样要注意的是分母不能0(如 时)

3(形如 的分式不等式,可先通分,然后用上述方法求解

3.例五:P21 略

4.练习P21 口答板演

三、如若有时间多余,处理《课课练》P16--17 “例题推荐”

四、小结:突出“转化”

五、作业:P22习题1.5 2--8 及《课课练》第9课中挑选部分

第十四教时

教材: 苏大《教学与测试》P13-16第七、第八课

目的: 通过教学复习含绝对值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逐步形成教熟练的技巧。

过程:

一、复习:1. 含绝对值不等式式的解法:(1)利用法则;

(2)讨论,打开绝对值符号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利用法则(图形法)

二、处理苏大《教学与测试》第七课 —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课课练》P13 第10题:

设A= B={x|2≤x≤3a+1}是否存在实数a的值,分别使得:(1) A∩B=A (2)A∪B=A

解:∵ ∴ 2a≤x≤a2+1

∴ A={x|2a≤x≤a2+1}

(1) 若A∩B=A 则A(B ∴ 2≤2a≤a2+1≤3a+1 1≤a≤3

(2) 若A∪B=A 则B(A

∴当B=?时 2>3a+1 a<

当B(?时 2a≤2≤3a+1≤a2+1 无解

∴ a<

三、处理《教学与测试》第八课 —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课课练》 P19 “例题推荐” 3

关于x的不等式 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 x2(x+3>0恒成立 ∴ 原不等式可转化为不等式组:

由题意上述两不等式解集为实数

即为所求。

四、作业:《教学与测试》第七、第八课中余下部分。

第十五教时

教材: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含最值);

苏大《教学与测试》第9课、《课课练》第十课。

目的: 复习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期望学生对二次函数y=ax2+bx+c的三个参数a,b,c的作用及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和 △ 有更清楚的认识;同时对闭区间内的二次函数最值有所了解、掌握。

过程:

一、复习二次函数的图形及其性质 y=ax2+bx+c (a(0)

1.配方 顶点,对称轴

2.交点:与y轴交点(0,c)

与x轴交点(x1,0)(x2,0)

求根公式

3.开口

4.增减情况(单调性) 5.△的定义

二、图形与性质的作用 处理苏大《教学与测试》第九课

例题:《教学与测试》P17-18例一至例三 略

三、关于闭区间内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结合图形讲解: 突出如下几点:

1.必须是“闭区间” a1≤x≤a2

2.关键是“顶点”是否在给定的区间内;

3.次之,还必须结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在区间中点的左侧还是右侧综合判断。

处理《课课练》 P20“例题推荐”中例一至例三 略

四、小结:1。 调二次函数y=ax2+bx+c (a(0) 中三个“参数”的地位与作用。我们实际上就是利用这一点来处理解决问题。

2。 于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应注意顶点的位置。

五、作业: 《课课练》中 P21 6、7、8

《教学与测试》 P18 5、6、7、8 及“思考题”

第十六教时

教材: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目的: 介绍符号“f(x)”,并要求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根的分布与系数a,b,c之间的关系,并能处理有关问题。

过程:

一、为了本课教学内容的需要与方便,先介绍函数符号“f(x)”。 如:二次函数记作f(x)= ax2+bx+c (a(0)

控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例三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tx+t2(1=0的两个实根介于(2和4之间,求实数t的取值。

解:

此题既利用了函数值,还利用了 及顶点坐标来解题。

三、作业题(补充)

1. 关于x的方程x2+ax+a(1=0,有异号的两个实根,求a的取值范围。(a<1)

2. 如果方程x2+2(a+3)x+(2a(3)=0的两个实根中一根大于3,另一根小于3,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a<(3)

3. 若方程8x2+(m+1)x+m(7=0有两个负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m>7)

4. 关于x的方程x2(ax+a2(4=0有两个正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a>2)

(注:上述题目当堂巩固使用)

5.设关于x的方程4x2(4(m+n)x+m2+n2=0有一个实根大于(1,另一个实根小于(1,则m,n必须满足什么关系。 ((m+2)2+(n+2)2<4)

6.关于x的方程2kx2(2x(3k(2=0有两个实根,一根大于1另一个实根小于1,求k的取值范围。 (k<(4 或 k>0)

7.实数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7x2((m+13)x+m2(m(2=0的两个实根x1,x2满足0

8.已知方程x2+ (a2(9)x+a2(5a+6=0的一根小于0,另一根大于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9.关于x的二次方程2x2+3x(5m=0有两个小于1的实根,求实数 m的取值范围。 ((9/40≤m<1)

10.已知方程x2(mx+4=0在(1≤x≤1上有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如果在(1≤x≤1上有两个解,则

如果有一个解,则f(1)?f((1)≤0 得 m≤(5 或 m≥5

(附:作业补充题)

作 业 题(补充)

1. 关于x的方程x2+ax+a(1=0,有异号的两个实根,求a的取值范围。

2. 如果方程x2+2(a+3)x+(2a(3)=0的两个实根中一根大于3,另一根小于3,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 若方程8x2+(m+1)x+m(7=0有两个负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4. 关于x的方程x2(ax+a2(4=0有两个正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注:上述题目当堂巩固使用)

5.设关于x的方程4x2(4(m+n)x+m2+n2=0有一个实根大于(1,另一个实根小于(1,则m,n必须满足什么关系。

6.关于x的方程2kx2(2x(3k(2=0有两个实根,一根大于1另一个实根小于1,求k的取值范围。

7.实数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7x2((m+13)x+m2(m(2=0的两个实根x1,x2满足0

8.已知方程x2+ (a2(9)x+a2(5a+6=0的一根小于0,另一根大于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9.关于x的二次方程2x2+3x(5m=0有两个小于1的实根,求实数 m的取值范围。

10.已知方程x2(mx+4=0在(1≤x≤1上有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作 业 题(补充)

1. 关于x的方程x2+ax+a(1=0,有异号的两个实根,求a的取值范围。

2. 如果方程x2+2(a+3)x+(2a(3)=0的两个实根中一根大于3,另一根小于3,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 若方程8x2+(m+1)x+m(7=0有两个负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4. 关于x的方程x2(ax+a2(4=0有两个正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注:上述题目当堂巩固使用)

5.设关于x的方程4x2(4(m+n)x+m2+n2=0有一个实根大于(1,另一个实根小于(1,则m,n必须满足什么关系。

6.关于x的方程2kx2(2x(3k(2=0有两个实根,一根大于1另一个实根小于1,求k的取值范围。

7.实数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7x2((m+13)x+m2(m(2=0的两个实根x1,x2满足0

8.已知方程x2+ (a2(9)x+a2(5a+6=0的一根小于0,另一根大于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9.关于x的二次方程2x2+3x(5m=0有两个小于1的实根,求实数 m的取值范围。

10.已知方程x2(mx+4=0在(1≤x≤1上有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第十七教时

教材: 绝对值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练习课

篇14:高中数学集合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集合与函数概念》一章中,《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内容,在知识体系来看,他不仅是高中数学的开始,也是中小学数学的一个承接。具体体现在:

第一、内容的定位。

集合在高中课程中的定位,在标准中写的比较清楚。标准是这样说的,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的表达数学中的一些内容。高中数学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它把集合是作为一种语言,来描述和表达问题的一种语言来学习的。学生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我觉得这一段话,就给了我们这个集合内容的一个基本的定位。

第二、集合内容的一个目标。

集合在实现目标中的作用。提高数学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是集合的一个基本的目标。集合作为一个数学的概念,对于数学中的分类思想,起了一个促进的作用。我们数学里有自然语言,有符号语言,有图形语言,还有图表语言等等。集合就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集合在实现这个目标中,是起了一个作用的。

集合主要是要把各种不同的事物能刻划清楚。在我们中学所使用、所体现出来的具体集合,都是非常清楚的元素和集合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清楚的。为了搞清楚集合在整个课程中的一个定位,我们应该搞清楚课程中的一个基本脉络。那些可以作为集合的载体,教室里的男女同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等。我们用这些来对数进行分类。另外呢,数轴上的点集,比如说我们在讲不等式的点集、不等式的解集、方程的解。我们总希望用数形结合,它反映在这个是一个点集。另外还有直角坐标系中的点集、方程的根、不等式的解集、函数的定义域等等,函数的定义域、单调区间,函数这个单调的区间,还要学习图形,图形上的一些特殊点。集合也需要,作为一种支撑的一个语言。直线与平面的关系,我们常常说直线L是含于某一个平面的等等。那么,到了我们学解析几何的时候,我们又要使用集合的语言来帮助我们去刻划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某些特殊点,等等。对数据进行分类,用了直方图、扇形图,这些都是集合的比较好的一个载体。三角函数的周期刻划、零点的刻划、最值的刻划、单调区间的刻划、向量与平面点集的刻划等等。一元二次不等式、目标函数的可行域,在我们线性规划问题里数列的特殊点。所以当我们学完这个集合的内容,在我们后续的课程中,有很多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的加深对于集合作为一种语言的认识。这样梳理以后,老师清楚我们在这四个课时要讲的内容中,在我们整个高中课程中,所处的一个位置。哪一些载体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哪一些载体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在讲集合的时候,最好选用一维的载体,比如说数、数轴、不等式的解集、数量的范围等等。这些都是一维的载体。另外,就是有限点集学生比较容易。我们常常也把这个开区间,虽然也是无限的,但是学生有一个有限的范围的感觉。知道在讲集合的开始阶段,我们选用什么样的载体来支持学生学习集合的语言。我想这样的分析都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课程的定位,更好的理解集合所发挥的作用。

在考虑整体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这个内容,而且应该考虑这种思想-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编排与课时安排

给出实例→提出问题→问题思考→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强化运用(例题与练习)。

教师教学用书安排“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部分内容授课时间2课时,本节课作为第一课时,重在交代集合含义的内容以及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教学中注重内容的阐述,并充分揭示集合结构特征、集合与元素的内在联系。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学生思维较活跃,对数学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已具备的与本节课相联系的知识、生活经验:学生已较好地在初中接触过集合,为本节课学习集合的含义、元素的特征做好铺垫。

3.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集合作为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一种语言,因此,集合学习的初学者主要困难在于: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初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三、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

【教学难点】 集合元素的基本特征。从知识特点看,与元素的基本特征相似的、需要类比并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高中前期的学习中很少出现,因此无法进行类比对照,需要充分理解集合的含义,并能整合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而这对学生却是比较困难的,何况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是初次接触,对学生来说是很新鲜的,因此,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性前提下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四、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认识并理解集合含义的内容;明确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一是已知集合,能描述其中元素的特征;二是会用集合表示给定元素;三是理解集合中元素的基本特征;四是基本思想方法(集合与元素从属与被从属)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感悟用集合表示一类事物的优越性,感受集合的严谨性与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优化思维品质,初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应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经历对比探索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严谨性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与反面举例数学思想的建设,感受思维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和数学的严谨美。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我初步设计如下教法与学法:

五、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1.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结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实物投影等辅助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引导启发教学法和探究-建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重于学生的发现、探索和运用,并辅以变式教学,注意适时适当讲解和演练相结合。

2.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脑想,严格证,多训练,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学”有新“思”, 学有心得。

3.教学构想

集合含义和集合元素的基本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规律,类比推理,推导归纳,总结反思,增强认知,强化运用。 教学中可以给出一些实例,加强学生对集合含义的理解,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例题和巩固练习的选择要全面,不能忽略集合元素特征的考察,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渗透。

六、教学过程

设计环节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一、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 以教学案例为背景,积极应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形成迫切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发现新知识,使新知识快速的被接受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高中数学的第一节内容——集合,那么,什么是集合呢(不给学生回答时间,只引入思考)? 这里有一位老师关于集合的讲解,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集合吧。(打开课件) EMBED PBrush

二、

借助教学案例

讨论归纳

。 以案例为载体,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教学手段,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集合的含义,并对集合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串,在学生的思考基础上,得出集合元素的特征,意在体现数学课程中集合的语言性。因此,学习集合初步知识的目的主要在于能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师:通过学习位老师关于集合的讲解,想必大家对集合已有简单地认识了。首先,一个班的男孩和女孩是一个——?

生:小组/群体/集体……

师:对了,集合就是一个集体,并且我们把组成这个集体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其次,男孩的集合又不包含女孩子,白人孩子的集合里也没有黑人的孩子,也就是说组成集合的元素都有他自己的——?

生:特点/特性/特征……

师生:非常好,正如同学们所说,组成集合的元素是具有一定特殊性质的事物,既然是具有一定性质的,那就是说他们是有范围的、可以和本组以外的其他事物有区别的确定的一组研究对象了。比如说(课本P2例子),那么,什么是集合呢?

篇15:集合教学设计

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04-10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借助直观的维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

2、让学生经历探究维恩图的产生过程,使学生感知维恩图的各部分意义,初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和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3、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并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

借助直观图解决集合问题,体会集合思想。

教学方法:调查法 合作讨论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题卡、姓名卡。

教学过程:

一、结合班级,初悟重复。

通过调查本班孩子最喜欢吃肉和蔬菜情况感悟生活中的“重复”现象。

二、善用例题,情景引入。

师:咱们班都是些身体强壮的孩子,展示咱们运动能力的时候到了,看学校大队部的通知。

出示例题(课件)。

(1)、提出问题

(2)、讨论问题

(3)、探究方法

三、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1、观察释疑。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学生名单,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发现:三名同学重复了。

(2)提问:重复的怎么表示?

2、巧设集合圈(点名参加活动),生成维恩图。

3、理解维恩图。

(1)介绍维恩图。

师:你们真是一群爱学习,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瞧,一位未来的数学家不就在我们身边诞生了吗?你们知道吗?我们的这个设计图就和世界上最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韦恩的想法完全一样(出示课件,介绍韦恩图),让我们来认识认识韦恩吧。这个图用两个交叉的圆来描述有重叠的两部分,是英国的`哲学家韦恩第一个发明使用的。因此被命名为“维恩图”。你们能和历史名人不谋而合,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让我们为你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发明鼓鼓掌吧。

(2)、请学生解释图中各部分的含义,介绍集合图。

左边部分:只参加跳绳的同学共6人。

右边部分:只参加踢毽的同学共5人。

中间交叉部分: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同学,共3人。 这个“只”字用得很好,去掉这个“只”字可以吗?

这个“既”“又”也用的不错。看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还可以吧!

4、用集合圈计算总人数。

(1)认真观察这幅图,要想求参加跳绳和踢毽的同学的总人数,还可以怎么列式?

(2)列式:8+9—3=14 5+3+6=14??.师生反馈交流时,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集合图来理解各种计算方法的意义。

四、巩固应用,建构模型

1、完成“做一做”的两题练习。

2、解决课本106页第1题.

五、知识延伸

1、根据学校要求,每班要选拔9人参加跳绳,8人参加踢毽子比赛,你觉得我们班可能会选拔多少人?

提示:教师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2、解决生活中进货、卖蔬菜、参加竞赛等问题。

3、生活中的座位问题、排队问题:小明坐在第五组,从前往后数,小明坐第3位,从后往前数,小明坐第6位,第五组一共有多少人?

4、脑筋转一转:一共有三个人,却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这是为什么?

六、全课总结,谈收获。

师:“解决重叠问题,可以从条件入手进行分析,画出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进行思考,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叠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他们的和中减去重叠部分;也可以先用其中一部分减去重叠部分,再加上另一部分。”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

参加跳绳的 参加踢毽的

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

8+9—3=14 (人)

5+3+6=14(人)

9—3+8=14 (人)

8—3+9=14 (人)

《 数学广角——集合》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接受、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本节课设计时教师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错做、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集合思想。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学习生活”现实情境的创设。

1、创设情境,初步感悟。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先以学生喜欢的“吃蔬菜和肉”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中体验重叠,初步感悟事物的双重性,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2、解释应用,解决矛盾。

在构成认知冲突时,教师首先出示参加跳绳和踢毽子的统计表,收集学生名单。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有3名同学既参加了跳绳有参加了踢毽活动,从中得到准确的数学信息。然后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通过直观感悟,为后面的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3、展示成果,激发冲突。

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结合真实学习生活事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中去??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知识,从而得出多种不同的算式,通过展示自己的算式,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一节课下来,我也发现存在许多不足:

1、评价语言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2、每一个环节的过渡语言不够简练,放手不够。

篇16: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7)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难点:反证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四种命题

一、导入新课

【练习】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l)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2.什么叫互逆命题?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找到命题的条件p与q结论.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道命题.

上述命题的道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和“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把逆命题当成原命题,去求它的逆命题.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

口答:(l)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打下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二、新课

【设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外,是否还可以构成其它形式的命题?

【讲述】可以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同位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否命题.

【提问】你能由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构成它的否命题吗?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

【板书】原命题:若p则q;

否命题:若┐p则q┐.

【提问】原命题真,否命题一定真吗?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

讲论后回答:

原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它的否命题“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不真.

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真,它的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不真.

由此可以得原命题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提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和否命题外,还可以不可以构成别的命题?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总结】可以将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再分别将新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命题“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否命题是什么?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原命题是“若p则q”,则逆否命题为“若┐q则┐p.

【提问】“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题真,逆否命题是否也真?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这两个逆否命题都真.

原命题真,逆否命题也真.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种命题的真

假有什么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总结】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逆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三、课堂练习

1.若原命题是“若p则q”,其它三种命题的形式怎样表示?请写在方框内?

学生活动:笔答

教师活动:

2.根据上图所给出的箭头,写出箭头两头命题之间的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填图,使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

篇17: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初中学过原命题、逆命题知识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四种命题。

2、给一个比较简单的命题(原命题),可以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3、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反证法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分析

重点:四种命题;难点:四种命题的关系

1、本小节首先从初中数学的命题知识,给出四种命题的概念,接着,讲述四种命题的关系,最后,在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四种命题的知识,进一步讲解反证法。

2、教学时,要注意控制教学要求。本小节的内容,只涉及比较简单的命题,不研究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3、“若p则q”形式的命题,也是一种复合命题,并且,其中的p与q,可以是命题也可以是开语句,例如,命题“若,则x,y全为0”,其中的p与q,就是开语句。对学生,只要求能分清命题“若p则q”中的条件与结论就可以了,不必考虑p与q是命题,还是开语句。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演示教学法和循序渐进导入法)

1、以故事形式入题

2、多媒体演示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一个生活中有趣的与命题有关的笑话:某人要请甲乙丙丁吃饭,时间到了,只有甲乙丙三人按时赴约。丁却打电话说“有事不能参加”主人听了随口说了句“该来的没来”甲听了脸色一沉,一声不吭的走了,主人愣了一下又说了一句“哎,不该走的走了”乙听了大怒,拂袖即去。主人这时还没意识到又顺口说了一句:“俺说的又不是你”。这时丙怒火中烧不辞而别。四个客人没来的没来,来的又走了。主人请客不成还得罪了三家。大家肯定都觉得这个人不会说话,但是你想过这里面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揭开它的庐山真面,学生的兴奋点被紧紧抓住,跃跃欲试!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复习提问:

1.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与结论各是什么?

2.把“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看作原命题,它的逆命题是什么?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

口答:(1)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打下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三)新课讲解:

1.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等”,结论是“两直线平行”;如果把“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看作原命题,它的逆命题就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也就是说,把原命题的结论作为条件,条件作为结论,得到的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2.把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与结论同时否定,就得到新命题“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这个新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3.把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与结论互相交换并同时否定,就得到新命题“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这个新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四)组织讨论:

让学生归纳什么是否命题,什么是逆否命题。

例1及例2

(五)课堂探究:“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题真,逆否命题是否也真?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这两个逆否命题都真.

原命题真,逆否命题也真

引导学生讨论原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种命题的真

假有什么关系?举例加以说明,同学们踊跃发言。

(六)课堂小结:

1、一般地,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Vp和Vq分别表示p和q否定时,四种命题的形式就是: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否命题,若Vp则Vq;(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逆否命题若Vq则Vp。(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

2、四种命题的关系

(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七)回扣引入

分析引入中的笑话,先讨论,后总结: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主人说的四句话:

第一句:“该来的没来”

其逆否命题是“不该来的来了”,甲认为自己是不该来的,所以甲走了。

第二句:“不该走的走了”,其逆否命题为“该走的没走”,乙认为自己该走,所以乙也走了。

第三句:“俺说的不是你(指乙)”其值为真其非命题:“俺说的是你”为假,则说的是他(指丙)为真。所以,丙认为说的是自己,所以丙也走了。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期待我们善于发现的眼睛

五、作业

1.设原命题是“若

断它们的真假.,则”,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判

2.设原命题是“当时,若,则”,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定命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

篇18:高中数学如何教学设计

1、诊断学生,做到知彼。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教师要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要诊断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爱好、兴趣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差异,预测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才能时机适宜地切入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合理地衔接起来。

2、课堂小结要与三维目标相呼应

三维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课堂小结时要回应三维目标,要在教师引领下由学生合作完成小结。包括①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收获,②教学中是怎样研究学习新知识的,融合重点与难点的突破于其中,③提炼价值,升华感情。最后教师最好用知识网络的形式给以最后的总结。

3、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

要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恰当地设计教学手段,力争做到形象生动,促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例如在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这样的课中,用教具演示来揭示它们的定义,更具有形象性。如在指数和对数函数性质的研究中,教师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看到随着底数a值的变化得到的函数和图像的动态变化,从而对这些函数的性质有深刻的认识和牢固的记忆。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盛行的今天,教师不要忘记板书,关键的知识要通过板书来呈现,使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结构在脑海中留下影像。

篇19:高中数学如何教学设计

做好课堂导入设计

首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实际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抛物线的知识时,可以这样导入:让学生回想一下打篮球的情景,由于场地限制,在课堂上可以用乒乓球代替篮球,做投篮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篮球(乒乓球)落地时的轨迹,在学生积极参讨论时,引入抛物线的知识。在导入中联系实际生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史进行导入。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都与数学史相关,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课堂导入时可以从这一点入手,先通过提问或者介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等,引起学生的敬佩和仰慕之情,然后引入相关的数学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期待下展开数学教学,无疑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在具体的操作环节,教师要注意导入方式的多样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使用。

做好课堂提问设计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因此,教师提问的问题不能是单调、重复的,而应该是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步步深入。最重要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师不仅应该了解教材,并且要全面了解学生,这样才能使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数学水平是不同的,接受能力也有差异,因此教师要注意提出问题的层次性,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促进每个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

其次,课堂提问的方式要多样化。如同教学方式需要多样化一样,提问的方式也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否则,无论教师设计的问题多么巧妙,学生也会感到厌烦。根据问题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问可以是直接问答;可以是导思式;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是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是思考的开端,对于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懂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点拨,让学生思考,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