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落海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落海”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共15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读了《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这本书让我知道自己跟孩子之间的沟通太少了。其次对孩子的管理方法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有时急了还会大吼大叫,感觉孩子太叛逆,情绪控制不住自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不管孩子的想法,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的方法才是对他好,自己爱他,但没有正确表达,孩子会感受不到我的爱。

比如有一次,我把他的作业都安排好先写哪一项再写哪一项,但是他总是不按我的要求写,反着来,对着干,我没控制住自己又吼叫孩子,对孩子伤害很大,孩子说总是吼他,总是控制他,不听他的想法,我听后很难过,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

通过这本书里的方法,我明白了对孩子越控制越叛逆,要相互沟通,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孩子会很开心,不再强迫孩子听话,讲道理才会开始听话。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篇2: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逸爸在20××年读过这本书。近期,在家长群内与各位家长分享了此书中的要点,借此重新读了一遍。我把要点梳理一下作为读书笔记,分享给更多家长。

为什么要分享此书?

第一,作者伯恩斯坦在家庭教育方面经验丰富,曾帮助1000多个孩子和家庭修复关系。与有些西方学者的书相比,伯恩斯坦的语言相对接地气,符合中国家长的口味。

第二,似乎孩子叛逆问题是家长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家长们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第三,我们对孩子的“叛逆”误解太深,需要重新认识。误解深,因为:1.千年来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成人们产生根深蒂固的观点:叛逆=不乖、不孝、不敬;2.儿童心理学和脑科学,刚刚进入现代家长的视野,缺乏这些知识的情况下,没有能力理解“叛逆”背后的原因。

这本书里讨论的孩子,是4岁至18岁,也显而易见吧。3岁前,孩子自我意识很弱,谈不上叛逆。18岁后呢,如果再叛逆,那基本是很难再拉回到正轨了,18岁后的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作者伯恩斯坦,在书中介绍了一个10天计划,每个章节教述一天家长所需要做的是。是的,您没有看错,是指导纠正教育家长,正可谓家庭教育的核心:“孩子病了家长吃药”。

篇3: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最近呢,我家宝宝刚过三岁,宝宝80%天真可爱,然而剩余20%的时间撒泼打滚,调皮捣蛋,任性妄为;我突然意识到,宝宝慢慢有自己的想法了,作为家长的我,是时候该做出改变,以应对新情况的发生。在此种情况下,我很幸运的看了这本书《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 不骂 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觉得受益匪浅,推荐给新手父母们!

首先呢,我们得正视这个宝宝的叛逆问题的本质。叛逆的原因呢,是孩子的情感不成熟,非常容易冲动和过度反应,他们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处理好冲突。但在他们倔强的外表下,又存在一颗脆弱敏感的心!

其次呢,家长在面对叛逆孩子时,应在行为上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坚决杜绝打骂孩子,吼孩子,经常与其他人家的孩子比较,贬低自己的孩子;要重视孩子的感受,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小孩,不要不听孩子的想法就想当然的教育孩子。

所以呢,我们应该从三个步骤来教育叛逆的孩子:

第一:倾听;第二:冷静;第三:非控制式的回应方式。我最喜欢的是第三个步骤:怎么说话才算是非控制式呢?比如:‘我知道你很不高兴,但是你那么对待妹妹让我很难过。我要求你像她道歉’;而并非‘要么你像妹妹道歉不该嘲笑她,要么我让你一个月不能看电视‘。奖励孩子的积极行为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大量的正面反馈来抵消自己的负面感受!我们要表扬孩子的积极行为,同时要用后果法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

最后呢,揭开叛逆的最终方案,并不是要如何管理孩子,才能让孩子变得不叛逆,而是要找到孩子叛逆的根源,帮助孩子实现情感成熟,获得所缺失的情感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必须具备充足的耐心,学习有效的教养策略,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篇4: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用十天做出改变:

第一天:首先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叛逆:

(首先检视自己,因为孩子不清楚怎么面对情绪和处理情绪,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用平静的心态处理孩子的叛逆问题,自己越放松,孩子叛逆越会减轻)

第二天:理解孩子

(叛逆的孩子几乎都觉得不被家长理解,所以倾听是关键。做到良好的倾听首先不要给予未经请求的建议,不要轻易讲述家长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看到孩子的优点,尽量用开放性话题,鼓励孩子与你沟通)

第三天:不要大喊大叫

(大喊大叫会让孩子怀疑父母对他的爱,用低声细雨教育孩子,声音越低孩子会更加容易关注你的体会)

第四天:学会避免权利争夺

(权利争夺时其实是输赢感的争夺,避免权利争夺的最好办法就是无条件的爱,放弃对孩子的控制,给孩子选择权)

第五天:加强孩子的积极转变

(学会表扬孩子;并且一定要说为什么表扬他;需要给物质奖励,主要口头奖励;可以让他自己建立奖励池)

第六天:依靠纪律来约束

(言行要一直;当孩子出现错误是立刻纠正;制定家庭建议时尽量让孩子参与协商;帮助孩子理解破坏规则的后果;犯错后私下给予批评,最后一定说妈妈特别其实特别爱你;纵容和控制型的家长导致孩子叛逆的几率是差不多的)

第七天:调动家人的支持

(父母之间要结成联盟;夫妻关系永远高于亲子关系;做一些让全家开心的事情做家庭建设)

第八天:减少孩子在学校的叛逆行为

1、保持冷静、坚决和非控制的态度

2、积极主动地了解更多情况

3、参与其中,成为解决问题的伙伴

4、与学识渊博的人或者专业人士沟通请教

5、对自己要什么有清楚的认识

6、告诉老师他需要了解你的孩子哪些方面

7、表扬老师

8、支持学校的工作而不恼火。

第九天:克服顽固性障碍

(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第十天:从长远减少叛逆行为

(孩子的叛逆行为有可能会反复,我们要做到坚持下去,不要恐慌,保持宽松,不要忽视自己的业余生活)

篇5: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这几天我听陈大惠老师的传统文化,听到第六课的时候,讲到了打孩子的学问,我心里开始有疑问了,到底该打呢还是不该打呢?最近看书一直是带着这个疑问在看

这本书是一本书,一开篇就告诉我们用十天的时间可以缓解或者解决孩子叛逆的问题。

Part1寻找原因

我们想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要了解问题的根源所在,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解决起来就会很麻烦。

叛逆孩子都有着一些共同特点:非常容易发脾气、喜怒无常、几乎总是拒绝大人要求他们做的事。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接受成人的权威。

这个时候,你需要真正理解你的孩子。只有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只有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这些孩子的人际关系受到严重挑战,他们常常气愤不已地大喊大叫“你们对我太不公平了”或者“你们为什么总是惩罚我”。

因为叛逆孩子缺乏成熟的情绪情感,不能理智地处理挫折,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一旦你真正理解了你的孩子,学会了不要把孩子所说的当作他个人应该面对的事情,那么事情处理起来就容易多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孩子呢?

1.掌握孩子为什么叛逆

不要试图等待孩子自己走出叛逆期,这种消极等待的方法是父母在推卸责任。

一些潜在的因素会诱发孩子的叛逆,包括:被同伴拒绝、学习困难、与父母相关的问题、外部创伤(例如性骚扰)、对外貌形象不佳的焦虑、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的冲突、认为逆反很酷的观念。

无论诱发因素是什么,孩子的逆反是有目的的,孩子以叛逆的方式做出反应是因为他不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当你在处理和孩子的关系时,牢记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你用暴力来对待叛逆的孩子时,其实你失去了掌控力,因为孩子会把自己接下来的一切错误行为都归咎于你的暴力。

2.识别为人父母的积极行为

以下行为,看看自己有没有

微笑

眨眼

拍拍孩子

站得很近

说我爱你

目光接触

拥抱

点头

握手

参加学校会议

给予表扬

给予赞美

敦促上课

给予奖励

安排生日聚会

敦促参加活动

你每做一项,就给自己一个肯定的评价。当你做到了以上所有方面,即使你的孩子口头上不承认,也会在心里非常高兴、非常感激。

3.识别为人父母的消极行为

读一读下面的清单,检测你表现出来的消极行为:

吼叫

嘲笑

讽刺挖苦

打骂

忽视

唠叨

说教

打断

羞辱

停留在过去

批评

引发内疚

刺激挑衅

撒谎

跟别的父母说闲言碎语

威胁

贬低

扔东西

否定感受

没有耐心

不切实际的期望

part2 理解孩子

在我们细致的检视过自己的行为之后,我们才能更清楚孩子的问题,可能出在了什么地方,因为有的时候,孩子就是大人的复印件,大人需要为孩子的不良行为负很大的责任。遇到问题只知道吼叫和打骂,是不行的。

进一步我们就应该去理解孩子了,也就是去感同身受,没有真正的理解就没有真正的爱。

想要真正的理解除了细致的观察还有就是积极聆听,这个概念我在以前好好说话的文章里详细的提到过,善听者为圣(点击查看往期文章),对待孩子更是如此。

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把自己放低,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不要带有评判和对方谈论,给予对方充分发言的余地。所以,我们需要了解13种绊脚石(点击链接查看我以前写过的文章),尽量避免更多的问题产生。

Part3避免大喊大叫

面对叛逆的孩子,有两种错误的行为最为致命,一个是大吼大叫,还有一个是权利争夺。

对于叛逆孩子的父母来说,大喊大叫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经常采用大喊大叫对孩子进行约束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更可能出现人身攻击、语言攻击和社会退缩,而且缺乏积极行为表现。

在你大喊大叫时,孩子已经找到了你的弱点,并成功地干扰了你。他也跟你学会了大喊大叫。

大喊大叫的诱惑在于它看起来会起作用,但是会导致孩子怀疑父母是否爱他。久而久之,他就会认为父母对他的爱取决于他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这令孩子孩子非常沮丧和害怕,因为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反应。你可以试想一下,你的配偶、父母、领导对你大喊大叫时你的感受。你会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爱他们并纠正自己的行为吗?没错,你的孩子也不会。

大喊大叫的真实原因是你想表达你的愤怒。当你真的愤怒时,你可以告诉孩子:“我现在真的快要疯掉了。在我平静下来之前,我得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

识别大喊大叫的原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那么如何减少大喊大叫呢?

造成父母大喊大叫的主要原因来自于:

1,遭受强烈挫折的反应

2,我父母对我大喊大叫过,我也这样做了

3,大喊大叫成为一种习惯

4,大喊大叫是我唯一的选择

在学习停止大喊大叫的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确两点心理准备:不要指望马上就产生效果;你的目标是支持孩子而不是反对他。

下面是帮助你停止大喊大叫的25个办法:

1、成为主动的倾听者

2、通过理解让你平静下来

3、问一问自己到底是谁

4、认识到愤怒的信号

5、不要把所有事情当成针对你个人的行为

6、提醒自己孩子并不总是不听话

7、运用幽默

8、用低声细语替代大喊大叫

9、学会使用身体语言

10、不要羞辱孩子或谩骂他

11、就让他过去吧

12、平静祈祷文

13、记住你是要控制局面

14、适可而止

15、说让我想一想

16、想象你家在电视直播里

17、确保你自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18、进行自我谈话

19、对自己进行记录

20、想一想心平气和、强有力的偶像榜样

21、你的指令要简短清楚

22、想想最后的日子(假如自己第二天就要死了)

23、提前计划预演练习

24、问题发生时就处理

25、想一想总统就在面前

你会发现,当你减少了大喊大叫时,孩子会更容易关注你所说的话。

其实很多时候,大吼大叫的我们情绪很容易失控,如果知道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想要孩子能控制好,这怎么可能呢?

如此看来,是不是教育孩子不能打呢?这个答案留在明天解答吧。

篇6:叛逆不是孩子的错教师读书心得

读了《不是孩子的错》这本书,深有感触,该本书通过七个方面详细、充分地向我们介绍欧美最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并且结合现阶段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常犯的31种误区,同时也指明了纠正的方法。虽说是给家长看的书,但我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其中书里有几个要点我认为写得非常好,例如: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成长比分数更重要,让孩子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不要过度表扬孩子,要有适度的表扬和批评,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学会关心,学会感恩及学会生存,培养自信心和竞争力等。每个要点都用了很多实例来说明这一方面的重要性。

在书里我感受最深的应该是:“学会关心、学会感恩”这个话题,因为当今社会不管是中小学甚至大学,很多时候老师都是只管抓质量,家长只管孩子吃好、穿好,整天忙着学这学那,分数第一,更加认为孔融把大梨让给别人,纯属“弱智”, 只想着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亏,人与人之间变得非常自私。据日本青少年研究中心曾主持一项调查,问卷对象选择了日本15所高中的1300多名学生,美国13所高中的1000多名学生,中国内地21所高中的1200多名学生。在“谁是你最尊敬的人?”一问中,日本和美国的学生将“父母”作为第一选择,而在中国孩子的心目中,父母位列第十位以后,专家分析,这表明代代传递的父母偶像在我国这一代独生子女眼里已经越来越弱。另一份调查说我国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难道这单是孩子的错吗?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就没有责任吗?小学生应该是天真可爱诚实的,可是现在的小学生为什么都变得那么淡漠,自私,究其原因,就是感恩教育的缺失与中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太爱包办及毫无原则的溺爱有关,它“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很多小学生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家庭的宠儿,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正确不科学导致了现代孩子缺乏独立与宽容,所以感恩教育真的不容忽视。

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古语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想首先要开发感恩教育的内容。我们要感恩的是自己周围的人,那些帮助过我们、关心过我们、鼓励过我们的人,这里包括我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老师、同学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通过课堂教育,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恩情,形成“知恩”的道德共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家长、老师及其他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让学生知道,无论是父母给于生命,还是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这一切都是恩情。古人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是做人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最后还要让学生存有一颗感激之心,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应该向对方表达谢意。让学生在受到周围的人关爱与帮助时说一声“谢谢”,意义就显得相当重要。因为只有让学生对社会对周围的人心存感激,他才能幸福愉快,才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多的帮助,

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知道回报不光是物质的,还包括感情世界的回报。回报从学会感谢做起,说一句感谢的话,打一个感谢的电话,用一句礼貌用语表达谢意等。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的有效途径。例如在生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小事。如帮父母干家务活,在他们累时为他们揉揉肩捶捶背,或者递上一杯热茶。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弘扬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通过爱父母、爱社会、帮助朋友等行为,让孩子知道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一种责任。在美国,父母对子女的照顾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感恩之心。

有一首歌里唱到:“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教育孩子,让孩子时时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心存感激,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自己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人父母者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篇7:叛逆不是孩子的错教师读书心得

掌握你的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我们普遍认为,儿童时期、青春期都可能出现一段时期的叛逆期,是正常的必须经历的叛逆期,等过了就好。但是,作者指出,我们不能就这么被动的等待,等待可能会让问题变得更加糟糕。帮助孩子,学会恰当地表达自我,是我们作父母的天职,不要让孩子为其糟糕行为找到任何借口。

先给大家一个测试孩子大概的叛逆程度:1至5分

我的孩子常常发脾气

我的孩子常常与成人发生争执

我的孩子常常公然反对或拒绝遵守成人的要求或规则。

我的孩子常常故意惹烦别人。

我的孩子常常由于自己的过错而责怪别人

我的孩子常常怀恨在心或者恶意十足。

然后再问问自己:

1.这些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2.在什么情况下这些行为会发生?

3.是否有任何曾经发生的消极事件在影响着我的孩子身上正在发生的这些行为?

4.如有可能,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处理好曾经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消极事件?

5.我打算怎样应对孩子现在的这些行为?

注意下面的思想你有没有,作者把它称为“毒害性思想”

质疑为什么会要孩子

你对孩子的叛逆怨声载道:抱怨孩子让你和家长精疲力竭。

你对于如何才能控制局面一点头绪也没有。

你感觉受到了操控。

你感觉对婚姻生活失去了热情。

你觉得内疚。

你觉得自己做父母真是太失败了。

如果有以上的负面感受,请在孩子面前作出些改变吧

微笑、握手、拍怕孩子、多靠近孩子、说“我爱你”、交流时目光接触、拥抱、点头、给予表扬、给予奖励、鼓励参加活动

糟糕的是,我们很多家长会习惯性地作出消极行为:

吼叫、嘲笑、刺激挑衅、讽刺挖苦、撒谎、打骂、忽视、唠叨、说教、打断、羞辱、纠结于过去、批评、跟别的父母闲言碎语、威胁、贬低、扔东西、否定感受、没有耐心、不切实际的期望

逸爸发现中国家长们应该或多或少有上述这些行为

1.吼叫(这个作者在接下去的章节中会专门来阐述吼叫的坏处);

2.唠叨:唠叨是常犯的“病”,是实在没有办法的表象。

3.打断,否认孩子的感受:部分中国家长习惯于傲慢,总是认为,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完全不理会孩子的感受,独断专行。交流时,不给予尊重,喜欢打断孩子的表达。

4.尖酸刻薄的挖苦:也是相当擅长的部分。它阻断了和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

5.说教:带着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孩子灌输道理。

第二天

理解你的叛逆孩子

哪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但不幸的是,很多家长不知道要去理解或如何去理解孩子。

作者给出如何试着理解孩子的方法:

倾听是关键

学者M.ScottPeck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对倾听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他说:如果我们倾听孩子的专注程度和认真态度,就像听一位伟大的演讲家演讲一样,就等于赠予了孩子一件珍贵的礼物。

那么有如何做到倾听孩子呢?作者也给出了建议

1.保持目光接触

2.消除分心:有些家长和孩子沟通时相当敷衍,你管你说,我管我玩手机或做别的事。

3.倾听时切忌开口:不要打断孩子,可以微笑和点头来回应

4.让孩子知道你确实在认真听

5.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

孩子需要你的爱和认同

孩子的叛逆行为可能引起家长的质疑:孩子到底有多重视家长呢?在过去与叛逆孩子打交道的中,作者告诉我们:几乎没有孩子否认他们爱自己的父母。就是那些把门关得砰砰响的孩子、从商店里偷东西的孩子、与父母恶语相向的孩子、拒绝上学的孩子、打破窗子的孩子、对父母进行人身攻击的孩子,他们也承认是爱父母的。

要记住的是,孩子太渴望爱和被家长认可。可是,他被锁定在消极行为之中,使得我们懒得想办法向他表达爱。不管孩子表现得有多生气、有多拒人于千里之外,千万别忘记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是多么珍重和关爱他。

误解会引起更多的叛逆行为

在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中,往往会出现误解对方的情况,从而导致叛逆升级和恶性循环: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缺乏理解——更多的叛逆行为——家长感到沮丧。

引起你误解孩子的九大陷阱:

1.期望你的孩子能够做他并没有准备好的事情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有些家长们的急功近利体现在教育孩子身上。家长总是要求过高,或者不切实际地要求孩子做不符合年龄段的事情。

2.对偶尔的不良行为上纲上线(青少年有表现叛逆行为的自然倾向,这并不意味着他总是会叛逆)

3.阻止你的孩子表现得像个孩子

逸爸认为这点作者提出的非常到位!现在的父母,太容易忘记孩子到底是什么样子了,从而期望孩子表现得像个小大人一样。一个健康的孩子可能非常人性、吵闹或者注意力不集中。

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及其对完美行为的期望有些不正常,才使得我们不容易把孩子当孩子看。以前我拿动画片小猪佩奇举例,其中一集讲述了:小猪佩奇和弟弟乔治,在泥巴水潭里玩耍,佩奇妈妈没有阻止,并让他们穿上靴子。当他们玩得浑身是泥巴回到家时,读书笔记猪爸爸并没有责怪,而是答应了孩子们吃完饭一起去玩。结果全家都在泥巴水潭里玩耍,都弄脏了。这就是让孩子尽情地在他的年龄段玩耍的典型例子。我们中国父母,很多时候摆出正经严肃的样子,限制了孩子太多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快乐。

4.期望孩子满足我们的需要

5.把孩子的错误归咎于他个人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成人经常犯错,何况孩子呢?

6.忘记了责备和批评会带给孩子多大的伤害

许多父母已经知道体罚是有害的,但却忘记了言语上的责备、侮辱也同样会造成伤害。

7.忽略了充满爱意的行为疗法

8.忘记了我们是孩子的学习榜样

如果孩子因为打人而被我们打了,这只是向孩子证明了打人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至少在有权力的情况下可行。

9.只看到外在行为,而没有注意到孩子内心的爱和善良动机。

篇8:叛逆不是孩子的错教师读书心得

1.掌握孩子为什么叛逆

不要试图等待孩子自己走出叛逆期,这种消极等待的方法是父母在推卸责任。一些潜在的因素会诱发孩子的叛逆,包括:被同伴拒绝、学习困难、与父母相关的问题、外部创伤(例如性骚扰)、对外貌形象不佳的焦虑、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的冲突、认为逆反很酷的观念。无论诱发因素是什么,孩子的逆反是有目的的,孩子以叛逆的方式做出反应是因为他不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当你在处理和孩子的关系时,牢记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你用暴力来对待叛逆的孩子时,其实你失去了掌控力,因为孩子会把自己接下来的一切错误行为都归咎于你的暴力。

记住一点,你并不孤独。大量看起来很不错的家庭都存在着叛逆的问题。平静地面对叛逆的问题,坚持十天,就会发生改变。

2.识别为人父母的积极行为

为了帮助你停止自我责备和获得控制感,让我们从积极的行为开始。读读下面的清单,检查一下你在这方面表现如何:

( )微笑( )眨眼拍拍孩子( )站得很近( )说我爱你( )目光接触( )拥抱()点头()握手()参加学校会议( )给予表扬( )给予赞美()敦促上课( )给予奖励( )安排生日聚会( )敦促参加活动

你每做一项,就给自己一个肯定的评价。当你做到了以上所有方面,即使你的孩子口头上不承认,也会在心里非常高兴、非常感激。

3.识别为人父母的消极行为

读一读下面的清单,检测你表现出来的消极行为:

吼叫()嘲笑()讽刺挖苦()打骂()忽视()唠叨()说教()打断()羞辱()停留在过去() 批评()引发内疚()刺激挑衅()撒谎()跟别的父母说闲言碎语()威胁( )贬低()扔东西()否定感受()没有耐心()不切实际的期望()

如果你检查出很多行为都有份,也不要太难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后注意尽量减少就好了。

花些时间来做减缓你自身压力的事:锻炼身体、看电影、爱你的伴侣。你的状态会变得更好,你能够放松,孩子的叛逆才会减轻。你的孩子需要你帮助他克服叛逆行为。父母对一个孩子的行为、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最大。

所以,关照好你自己,才是对孩子负责的方式。

第二天

理解你的叛逆孩子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大部分家长并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叛逆的孩子几乎都会觉得不被家人理解,你也确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理解是最为有效的消除叛逆的方法。

倾听是关键。倾听孩子不等于告诉孩子该怎么去做。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带私心杂念地倾听,不急于对孩子下结论。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些小诀窍:保持目光接触、消除分心、倾听时切忌开口、让孩子知道你在听着、不要一味的批评孩子。

理解孩子的障碍主要表现在:

1、给予未经请求的建议。(你应该……)

2、谈论家长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而不是孩子的。(你这样我很生气)

3、使孩子的痛苦看起来不重要。(这很正常)

误解会引起更多的叛逆行为。引起你误解孩子的九大陷阱是:

1、期望你的孩子能够做他并未准备好的事情

2、对偶尔的不良行为上纲上线

3、阻止你的孩子表现得像个孩子

4、期望你的孩子满足你的需要

5、把孩子的错误归咎于他个人

6、忘记了责备和批评会带给孩子多大的伤害

7、忽略了充满爱意的行为的疗效

8、忘记了你是孩子的学习榜样

9、只看到外在行为,没有注意到孩子内心的爱和善良动机

只有爱是不够的,不表达出理解,孩子会感受不到你的爱。所以你首先要减少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

篇9:叛逆不是孩子的错教师读书心得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叛逆孩子都有着一些共同特点:非常容易发脾气、喜怒无常、几乎总是拒绝大人要求他们做的事。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接受成人的权威。

这个时候,你需要真正理解你的孩子。只有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只有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坦杰弗里·伯恩斯坦博士,认证心理学家,关系治疗专家和教育问题专家,在25年的心理辅导工作中,为孩子、幼儿、夫妻和家庭提供咨询服务。

伯恩斯坦博士组织的讨论和演讲主题包括儿童与青少年发展、自我实现、多动症、学习障碍、纪律、家长监护问题等,曾帮助1000多个家庭重回温暖平和的生活。常作为嘉宾出现在电视媒体中。除本书外,还著有《为什么你不懂我的想法?》《关心你所爱的孩子》等。

下面我就本书的精华进行解读。

引言:叛逆孩子的共同特征

叛逆孩子都有着一些共同特点:非常容易发脾气、喜怒无常、几乎总是拒绝要求他们做的事。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接受成人的权威。这些孩子的人际关系受到严重挑战,他们常常气愤不已地大喊大叫“你们对我太不公平了”或者“你们为什么总是惩罚我”。

你可能尝试过暂时不理他;列出时间表;奖励表和张贴小红花;太软或者太强硬的方法。这些策略都不起作用,因为叛逆孩子缺乏成熟的情绪情感,不能理智地处理挫折,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一旦你真正理解了你的孩子,学会了不要把孩子所说的当作他个人应该面对的事情,那么事情处理起来就容易多了。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或者抑郁沮丧的症状,建议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不过对所有家庭来说,学习这十天中的方法,都是有所帮助的。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教师读书心得

篇10:叛逆孩子怎么办

对于叛逆较明显的孩子,家长会感到与他们无法沟通。其实,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家长之所以感到焦虑和困惑,现在来看看叛逆孩子怎么办教育为好。

叛逆孩子怎么办

叛逆期孩子的家长常常会埋怨自己的孩子由一个乖乖宝变成了“小毛驴”了。孩子在青春期里情绪会有反复无常的波动,甚至与家长发生剧烈地矛盾冲突,令许多家长无可奈何,束手无策。可是想想哪个人愿意自找不开心而自寻烦恼呢?它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家长了解其中的原因,孩子的叛逆就会大大减少的,那就是理解、尊重与沟通。

青少年叛逆期究竟有哪些特点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更加反叛。

4、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激烈对抗。

5、行为特点――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长期在网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孩子叛逆期你要这样做

观察沟通。

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家长应该反思一下与孩子沟通是否有问题,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换位思考,做有限度的迁就。当孩子不听话与父母产生冲突时,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寻求意见。

家长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多多交流经验,听听他们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开放自我。

我们看着是错误的行为,在孩子眼里也许是绝对的英雄行为,找出为什么,再采取迂回战术。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

不断试验。

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让孩子也有发言权。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孩子叛逆,家长可以试试这么做!一味的遏制孩子的成长趋势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孩子叛逆应该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时期,作为家长我们应徐徐善诱,切不可操之过急,甚至恶语相向更加暴力。既不蛮横阻拦也不欣然放纵,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尝试和他们成为朋友,在尝试用他们的视线看待问题,找到做择中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才能让孩子安全度过叛逆期!

[叛逆孩子怎么办]

篇11:孩子叛逆怎么办

孩子叛逆怎么办

一、家长是帮助者,不是决策者

家长把自己退居到孩子的背后,不要对孩子的事情做武断性的决策。要征求和尊重他: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你打算如何处理呢?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做呢?当你知道他的观点、实施方法、实施时间后,进行判断,对不正确的部分要以研究探讨的语气和他交流:“我认为那样做可能会出现不理想的可能,比如。。。你认为妈妈的意见对吗?”孩子是聪明的,有判断力的。我们只是经常缺乏正确的态度和尊重而已。你要帮助孩子实现独立人格的确立,在他1周岁时你知道扶着他走路,帮助他的身体独立,这个时候不要忘记帮助他人格独立。你只是帮助者而不是决策者。同时,交流会越来越多,亲子关系更好。

二、尊重问题本质,不急于表面求成

你说:“天冷了,穿上毛裤吧。”

孩子说:“用不着,我不冷。”

你说:“天气预报我刚听过,还能有错吗?”

孩子说:“我这么大了,连冷热都不知道吗?”

你说:“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还不如小的时候呢?”

孩子说:“你以为我傻呀,真是的。以后少管闲事。”

这是经常发生的叛逆情景。孩子不傻,他知道冷,只是他认为这个冷的程度能挺得住,尽管冷一点,还是挺着吧,毕竟少穿些衣服,体形很好呀!

所以上面的妈妈说的话,根本没有看到孩子的思想。这个时候可以和孩子商量:

“妈妈知道你是想保持身材,这是好事情呀,显得漂亮是你的权利呀。但是最好穿厚些,感冒了,会影响课程,那样会很受罪和心急,那时候你还会有心情欣赏自己的体形吗?”

以商量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即使商量失败,但感情氛围会增强,有利于以后问题的沟通。家长经常的错误是,当前题没解决,还破坏了感情气氛,阻断了感情沟通,失去今后问题解决的机会。最后只有自己无奈甚至抱怨,孩子根本不无奈。

上面这个加穿毛裤的事情,如果商谈没成功,不用着急,让他挨冻一次没关系,真感冒了,他会明白你的意图,至少以后会考虑你的意见。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只看眼前,只在眼前生气。

假如你商谈不成功,又实在不忍心让孩子挨冻。你只好去给他买超薄的保暖内衣了,这样你是一个很耐心、尊重和关爱的母亲,孩子也满意了。但是孩子的依赖性会加重,今后可能会有另外的问题出现。

三、分享孩子的快乐,做孩子的朋友

孩子回家兴奋地说:妈妈,我班的张雨,今天上课时,外面下雨,

他在教室里打着雨伞。把老师气坏了,太搞笑了。。。

你说:张雨很可爱呀,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吗?

孩子:不知道。。。

你说:妈妈告诉你,张雨很聪明,因为他有幽默感。

孩子:可老师为什么不这么认为呀!

你说:老师认为他的幽默感发挥的地点不正确。

孩子:什么地点是正确的呢?

你说:元旦联欢会上呀。

孩子:但发挥地点不正确,你为什么还说他聪明可爱呢?

你说:张雨这种行为,是在对自己标新立异,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他是想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也就是他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他认为自己有独立的人格意识。他在成熟,他将来是一个优秀的人,很好。

孩子:我们同学说,他这样做是轻浮,神经错乱。

你说:他还是个孩子,根本不可能沉稳,所以不能认为他轻浮。他的'成绩很好,怎么会神经错乱呢?这只是他现有年龄的表达方式。

孩子:那么,张雨80%是好的,20%欠缺呗。总的来看,他还是很好,是吗?

你说:当然。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好的一面,更不能只看他不好的一面。只要他好的方面大于他不好的方面,就很难得了。

四、给孩子讲“我是谁”

帮助孩子完成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和他一起分析学习成绩、劳动态度、刻苦程度、时间效率、优点、缺点、尤其是集体对他的公众评价。是孩子对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有明确的认识,不要好高鹜远地去攀比,也不要草率地认为比后进同学优秀。要客观自我认识,接受当前自我。

五、给孩子讲“我从哪里来”

给孩子讲家族的历史,包括人物、地位、角色、工作、收益、事件、地点、时间、变迁等。让孩子知道这些,他的思想才有根,有利于他态度的客观,会增强他热爱家庭和自爱的意识。

六、给孩子讲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即社会阶层,他了解这些就是了解社会,将来会影响他步入社会时,有比较清晰的目标和方向。也是促进他兴趣趋向形成的核心动力。

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行为改变意识,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优秀素质的最基础。

孩子的叛逆行为其实是他的自我意识在懵懂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通常的都会不相信大人,作为家长的要和孩子多多的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孩子和解,让自己的孩子听自己的!

篇12:孩子叛逆,怎么办?

孩子叛逆,怎么办?

现在社会孩子越来越少,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败,有个性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很多叛逆的子女,如果你的孩子叛逆了,你会怎么办?以下文字教你怎么办。

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不要没完没了的超负荷上辅导班。也不要非要认为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了不起的人。毕竟被世人公认了不起的人并不多。也不要担心你的孩子将来会沦落街头。

和孩子一起约定一个作息计划,让孩子自己去管理自己一段时间吧。我们的孩子都没有自主能力,父母包办一切不会有好下场的。

不要打着教育的名义为孩子的名义去发唠叨了。这种唠叨是白费口舌。要么是破坏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要么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从今天开始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并抚摸一下他的后背。这种拥抱要用你对待他2岁时的感情和浓浓的爱意。不要让孩子看出你的拥抱是带有目的的。

用眼神和孩子沟通。当你真的不满时,可以注视着他,也可以瞪他,当你很满意时,你自然知道怎么表达。避免用语言,语言已经没有效果了。

篇13:孩子叛逆怎么办

方法一、成长性而非结果性的引导孩子。

孩子玩游戏输了,结果性的看法就是失败,就是不如人,就是被淘汰,这是一个影响链。但用成长性的角度看就大不相同了,我们可以去,看孩子付出了哪些努力,过程中有没有自己的创意,是否认真的遵守规则,从这次失败中可以学到什么。前者让人患得患失,好赢怕输,后者让人在每一个遭遇中进步。

方法二、杜绝定义性的评价孩子,而是看重孩子的内在和资源。

比如孩子跟着我们走了很多路,很累但不抱怨,定义性的评价如:孩子,你真棒!内在性的欣赏如:没想到你能走么多路,你的坚持力很好呀。尽量不去说,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种对人整体性的评价,而是就事说事,同时尽量用清晰而不是模糊的语言,比如你很聪明,什么叫聪明,聪明太模糊了,但是你如果说,你的观察很细,你真能动脑筋,你还挺有创意的,就比聪明好一些。

方法三、本质上来讲,孩子的人是不能够评价的,你可以评价他的能力他的表现他的任何一个具体方面,但是不能评价这个人。

比如说,你这一刻说“你真棒”,下一刻你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孩子就矛盾了,就害怕了。但是如果你从来不评价这个人,而只是针对他的具体表现,即便你批评也不会伤害到孩子,比如孩子很粗暴的推到一个小朋友,你可以说,孩子,我不喜欢你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别人。两者的区别在于,如果你评定我整个人,我会冲突和挫败,我没有办法不做自己;如果是你评定我的具体行为,我不会害怕,因为我的行为我可以选择。

方法四、诸境平等。

在天桥上唱歌和春晚舞台上唱歌在我们心里都觉得普通,一个人有能力有机会腰缠万贯一个人没有能力和机会过拮据的生活都很普通,一个人被多数人认可和一个人默默少闻都没有什么特别,如果你能够这样,你就不会有那么多“好坏”标准,你也就不会去和人竞争,你也就不会惦记某种结果,也就不会给孩子传递胜负的感情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路线是:剔除那些日常环境中的功利价值观,去体会生命的特别和平等,一个人的可贵不在于它比别人好,而在于他是一个生命,尊重生命在不同境遇里的每一个展现,而不是无情的评判和对比,比如,你这算什么,人家谁谁谁才牛呢,你什么时候能像某某某一样呀。当然,这不容易,就看你愿不愿意修炼了。

方法五、让孩子和你自己不要承受太多压力。

想想看,是不是有某种东西使他始终觉得紧张?有办法消除吗?在孩子耳边轻声说些有趣的事,或者开始说故事,孩子很可能会为了听故事而停止哭泣。?音乐有镇定的功效,放点音乐,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大发一场脾气给孩子看,他会觉得很可笑,不再胡乱吵闹。

篇14:如何应对孩子叛逆期

人有三个叛逆期:

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7~9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 “宝宝叛逆期”:2~3岁 左右; “儿童叛逆期”:7~9岁 左右(儿童在这个时期常常被恼火和不理解的父母不合理地打、骂); “青春叛逆期”:12~18岁 左右(如果控制的不好,则“坑爹”的事情常常在这个时期发生)

应对孩子叛逆期的方法:

应对方法1:要适当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当孩子没有道理而又不能满足他们时,我们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让孩子闹、让孩子自讨没趣,等孩子情绪好转,能听讲道理的时候,再慢慢来进行教育。这种方法反复几次,孩子自然知道哭闹、不满也无法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合理的要求,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

“不理睬”是一种教育艺术,当今幼儿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他们不愿成人过多的参与自己的活动,束缚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经常对成人表示不满或产生反抗心理。我们不妨在没有危险伤害的情况下,放手让儿童自己去活动,让他们在尝试中吸取教训、经验,品味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乐趣。即使成人想帮助他们,也不要以指导、命令的口吻说话,而要以提醒、探讨等谦和的方式,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幼儿也是一个完整的人,有着自己独立心理及行为方式,我们作为家长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适当地学会“不理睬”,对幼儿的成长有益无害。

应对方法2:要培养儿童的爱心、同情心。

幼儿的叛逆性行为很多时候表现为破坏性、挑斗性。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心、同情心”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情心、爱心是人类共存共生的基础,也是人生观教育的关键。如对同伴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不打人,不欺负人,敬老爱幼,同情弱者,尽量去帮助别人,保护动植物,疼爱父母等。这也是教育培养幼儿同情心的有效手段。如果幼儿有了这种爱心、同情心他们的叛逆性心理就会大大的减弱。

应对方法3:要理解儿童做某件事的动机及愿望

幼儿期的孩子时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行为,他们还不太懂什么是危险的事情,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当成人限制他们的愿望或制止他们的行为时,孩子们就会表现出对成人的不满意甚至反抗,与你背道而驰,喜欢说“我不”等。在这种情况下,大人便责怪孩子“不讲道理”、“不听话”等,其实是冤枉了孩子,因为这是孩子独立与探索的愿望强烈于服从,孩子获得新知识的途径就是尝试新奇、刺激的事物。

作为家长应该充分理解儿童要自己尝试、独立表现的要求,尽量多创造一些条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适当的或充分的满足后,他们的叛逆行为,叛逆性心理自然就逐渐减少。当孩子的意见和我们的意见相矛盾时,可以利用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用别的事物把孩子吸引开,待问题解决后,再找适当的时机去进行说理教育。例如:孩子看见地上有一堆沙子,非常高兴,就抓起沙子往天空中抛洒,弄得地上、头发里、衣服上都是沙子,如去把他拉开,不让他玩,他肯定哭闹着不依,如果我们拿来铲子、漏斗、过滤的网等东西,孩子看见后,马上就会高兴地玩起来了。这样不仅避免了一场**,而且孩子通过玩沙,既了解了沙的特性,又开发了智力由此可见,理解、尊重、暂时满足幼儿的意愿或不合常理的行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迂回教育手段。

当然,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要把握好“度”,不能一味地迁就。否则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投下阴影。

叛逆期孩子教育方法:

方法一:多给孩子爱的关怀

叛逆期孩子教育方法其实说到底,孩子叛逆期都是她自己成长过程中对于自己的变化还不能完全的适应而作出的反应,也是缺乏爱和自信的表现,她们想通过叛逆来吸引大家的注意,让大家注意到她们的变化,如果家长能多理解她们,给予她们爱的鼓励和关怀,孩子的叛逆期也会很快的就过去了。

方法二:不揭孩子的短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来缺点,作为家长千万不能做的事情就是不要揭孩子的短处,特别是不要拿他和其他孩子比较,青春期的孩子特别要面子,如果想改正孩子不正确的地方,可以通过和孩子诚心实意地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方法三:严宽有度

叛逆期孩子教育方法,青春期的孩子会有自主意识,但是控制能力并不强,对于一些事情的是非不能正确判断,如不分日夜地前往网吧、不爱学习等,那么你要把握严和宽的尺度,你可以提前让孩子上一课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最后让他自行思考。

方法四:培养孩子的兴趣

作为家长,还要懂得帮助孩子发掘他的兴趣所在的地方,他不爱学习那他爱什么呢?只要是正当的兴趣家长都要帮助孩子,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那么孩子也会感觉到生活的乐趣,整个心态也有所不一样。

叛逆期男孩教育方法

首先处在叛逆期的男孩,他们会变得脾气非常的暴躁,他们认为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在违背他们的意愿,他们经常会表现的无助,焦虑,孤独等等觉得没有人可以懂自己内心的世界,所以父母必须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这种情形。

再次就是处于叛逆期的男孩慢慢会变得不再像小时候那么的粘着父母,而是自己经常会寻找自己单独的空间,来发泄和表现自己,所以作为父母不要觉得孩子不如小时候懂事等等埋怨的心理,要更加的关系孩子,主动和孩子沟通。

再次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他们经常会表现的愤世嫉俗,觉得这个环境和这个社会就不属于自己,他们总是表现的让父母和家人都无法理解,如染各种颜色的头发,说他们同龄人只能听懂的话语等等,这是父母也不要总是用埋怨和批评的口气和他们说话,要学会正确的和孩子沟通和解释。

还有就是在大人认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总是让大人失望,因为他们会表现的所有家规和校规等等他们都不会放在眼里,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他们不想受制于某人,不想听从于任何人包括父母,所有这也让父母们感到非常焦虑,但是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只是焦虑要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们。

还有就是作为父母这是不光是理解和包容还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尽可能的开发孩子的成长环境,给孩子自己独立的空间等等。

最后就是处在这个叛逆期的孩子因为和父母的接触越来越少,所以父母对孩子的了解也越来越少,这是父母当然也可以争取别人的帮助,如那些和孩子关系好的同学或者孩子比较信任的亲戚朋友等等,从他们那里了解孩子,当然也可以让他们帮助引导和教育孩子,从而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哪些教育方式和方法让孩子选择远离自己,这样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会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叛逆期。

叛逆期女孩教育方法

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适当满足女孩的愿望

理解女孩的独立愿望并不难,家长发现女孩有独立的渴望时,最好不要急于评价和否定,如果出现叛逆的情形,只能原谅或体谅,让她自己体会,加上你们的劝导,她会随着长大而明白的。如果她做错某事,别打别骂,体谅她,她就安静想,慢慢就明白了。人的思想会随着长大而成熟,叛逆期是小孩长大必经过的。

二,多倾听,少说教,帮助女孩尽快独立

当女孩有了独立的愿望时,父母应更多地去观察女孩的行为,倾听女孩的心声。在父母的倾听女孩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只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尊重,才能平复他们成长过程中感到无助的心情。尽量少给她们讲大道理,培养她们独立的思维方式,

三,像朋友一样跟孩子沟通,帮助他们成长。

当家长发现孩子想要独立的渴望时,不应该强制性打压他们的想法,而是应该向朋友一样分享他们内心的真实愿望,培养正确的思考方式,而不是以家长的架子来压制她,打击只会让孩子反感,心生厌恶。

谁都有青春年少的时候,虽然说现在的孩子和父母当年所处的时代不同,面对的事物也各异。不过,济南大智教育建议家长朋友们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耐心的倾听她们内心的想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篇15: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呢

了解真相,赏罚有度

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治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账。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

要学会恩威并用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听进去道理的.,对于一些听不进道理的孩子,做家长的不能一味地把自己放于比较慈爱的位置,要学会恩威并用。等他冷静下来以后,家长可以上前跟他讲道理,这个时候,孩子比较容易听得进去。

相关专题 读后感叛逆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