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适怎样读书读后感

超爱修勾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超爱修勾”参与投稿,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胡适怎样读书读后感(共19篇),供大家阅读。

篇1:关于胡适怎样读书读后感

我们平常读书的时候,所感到的有三个问题:一,要读什么书;二、读书的功用;三,读书的方法。

关于要读什么书的一个问题,在《京报》上已经等了许多学者所选定的“青年必读书”,不过这于青年恐怕未必有多大好处,因为都是选者依照个人的主观的见解选定的,还不如读青年自己所爱读的书好。

读书的功用,从前的人无非是为做官,或者以为读了书,“颜如玉”、“黄金屋”一类的东西就会来。现在可不然了,知道读书是求智识,为做人。

读书的方法,据我个人的经验,有两个条件:一,精;二,博。

一、精

从前有“读书三到”的读书法,实在是很好的;不过觉得三到有点不够,应该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是个个字都要认得。中国字的一点一撇,外国的A、B、C、D,一点也不可含糊,一点也不可放过。那句话初看似很容易,然而我国人犯这错误的毛病的,偏是很多,记得有人翻译英文,误Port为Pork,于是葡萄酒一变而为猪肉了。这何尝不是眼不到的缘故。谁也知道,书是集字而成的,这是字不能认清,就无所谓读书,也不必求学。

口到,前人所谓口到,是把一篇能烂熟地背出来。现在虽没有人提倡背书,但我们如果遇到诗歌以及有精彩的文章,总要背下来,它至少能使我们在作文的时候,得到一种好的影响,但不可模仿。中国书固然要如此,外国书也要这样去做。进一步说:念书能使我们懂得它文法的结构,和其他的关系。我们有时在小说和剧本上遇到好的句子,尚且要把它记下来,那关于思想学问上的,更是要紧了。

心到,是要懂得每一句每一字的意思。做到这一点,要有另外的帮助,有三个条件:

(1)、参考书,如字典、辞典、类书等。平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读书,第一要工具完备。

(2)、做文法上的分析。

(3)、有时须比较、参考、融会、贯通,往往几个平常的字,有许多解法,倘是轻忽过去,就容易生出错误来。例如英文中的一个Turn字,作v.t.(及物动词,下同——编注)有十五解,v.i.(不及物动词,下同——编注)有十三解,n有二十六解,共有五十四解。又如Strike,v.t.有三十一解,v.i.有十六解,n有十八解,共有六十五解。又如Go,v.i.有二十二解,v.t.有三解,n有九解,共有三十四解。又如中文的“言”字、“于”字、“维”字,都是意义很多的,只靠自己的能力有时固然看不懂,字典里也查不出来,到了这时候非参考比较和融会贯通不可了。

还有,前人关于“心到”很重要的几句话,把它来说一说:

宋人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又说:“可疑而不疑不曾学,学则须疑。”、“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手到,何谓手到?手到有几个意思:(一)标点分段,(二)查参考书,(三)做札记。

札记分为四种:

(甲)抄录备忘。

(乙)提要。

(丙)记录心得。记录心得,也很重要;张横渠曾说:“心中苟有所开,原便札记,否则还失之矣。”

(丁)参考诸书而融会贯通之,作有系统之文章。

手到的功用,可以帮助心到。我们平常所吸收进来的思想,无论是听来的,或者是看来的,不过在脑子里有一点好或坏的模糊而又零碎的东西罢了。倘若费一番功夫,把它芟除的芟除,整理的整理,综合起来作成札记,然后那经过整理和综合的思想,就永久留在脑中,于是这思想,就属于自己的了。

二、博

就是什么书都读。中国人所谓“开卷有益”原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为什么要博呢?有两个答案:(一)博是为参考,(二)博是为做人。

博是为参考。有几个人为什么要戴眼镜呢?(学时髦而戴眼镜的,不在此问题内。)干脆答一句:是因看不清楚,戴了眼镜以后,就可以看清楚了。现在戴了眼镜,看是清楚的,可是不戴眼镜的时候看去还是糊涂的。王安石先生《答曾子固书》里说:

“……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自百家诸子之书,至《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矣;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惟其不能乱,故能有所去取者,所以明吾道而已……”

他“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我们要推开去说: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其书。比如我们要读《诗经》,最好先去看一看北大的《歌谣周刊》,便觉《诗经》容易懂。倘先去研究一点社会学、文字学、音韵学、考古学等等以后,去看《诗经》,就比前更懂得多了。倘若研究一点文学、校勘学、伦理学、心理学、数学、光学以后去看《墨子》,就能全明白了。

大家知道的:达尔文研究生物演进的状态的时候,费了三十多年的光阴,积了许多材料,但是总想不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来,偶然读那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便大悟起来,了解了那生物演化的原则。

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无论什么书都读,往往一本极平常的书中,埋伏着一个很大的暗示。书既是读得多,则参考资料多,看一本书就有许多暗示从书外来。用一句话包括起来,就是王安石所谓“致其知而后读”。

博是为做人。像旗杆似的孤零零地只有一技之艺的人固然不好,就是说起来什么也能说的人,然而一点也不精,仿佛是一张纸,看去虽大,其实没有什么实质的也不好。我们理想中的读书人是又精又博,像金字塔那样,又大、又高、又尖,所以我说:“为学当如埃及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篇2:关于胡适怎样读书读后感

一、注意读书的整体性.1)选书时注意通过目录、书评等对书本有个整体的了解,再决定怎么阅读.多亏了互联网,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上网的方式轻易获得这些信息,如豆瓣就是我获得一本书基本信息的主要途径;2)阅读过程中注意总结这部分讲的是什么,在整体中有什么作用,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把握作者的意图;3)不要因为某些地方看不懂而过分停留,看外文书籍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不要总是查字典,这些做法都会阻碍你感受书的整体性,减少阅读的趣味与效果;

二、阅读速度.根据不同的书选择浏览、细读、选读、反复读等不同的速度,这样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与收获,选择什么样的速度,参考第一条;

三、勤读书.以书为师,自学一门知识、一种语言等等,主动的学习效果远胜学校的教育.当一个人有了读书的兴趣与方法,这个人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强大得让你刮目相看,就像这本书中的作者们通过自学而成为各种大师一样;

四、勤笔.一定要做读书笔记.人都是有惰性的,接受知识总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摘录一些书上的东西乃至于写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就可能会出现一万种不去做的理由.读书笔记可以帮助你记忆,总结,还可以帮助你思考,没有一种严肃的学问是通过泛泛的阅读得来的;

五、苦读.做学问要有耐得住寂寞的精神,书中的那些作者基本上都是有过苦读经历的人,他们的学识正是在这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读书的困难有千万种,但是只需要一个让你坚持下去的理由,对知识的渴求或者对自身完善的愿望,对改变世界的愿望等。

篇3: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

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

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

今天看了胡适写的《为什么读书》 ,获益匪浅。

在论述为什么要读书时,他列举了三个原因。一是读书可以接受前人留下的知识财产,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将知识发扬光大,换句话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二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当你看不懂一本书时,应该暂时把这本书放下,看一看更为基础的书,待功夫成熟再看会那本书。三是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因为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

我对第二和第三点的印象尤为深刻。 在我看来, 它们都指向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专业人士更需要跨专业的技能”。很多情况下,看似毫不相干的学问能在你在思考其他问题时带来很大的启发。 达尔文创作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学说,其实部分是因为受到当时的一篇关于人口增长的经济学文章的影响。 着名的`投资人查理芒格曾说过: “商业事件往往有错综复杂的原因, 我们应该试着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加以分析。 ”如果要达到前面两位”大神“的程度, 最方便的方法莫过于广泛的阅读。股神巴菲特就提倡广泛的阅读,无论是在办公室、餐桌上,还是在飞机上, 他都不放过阅读的机会。他阅读的书范围很广,有企业年报、各种报表、传记、历史书、科普书籍等等,按他的说法, ”这么多年来,是广泛的阅读让我致富“。

另外,胡适先生也提到读什么书的问题。他认为, 中国旧籍是经不起读的(指的是集、史、子、经) 。胡先生对中国旧籍的评价在今天看来可能非常夸张。但是, 结合中国现在教育情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网络上有一个有些内涵的段子:”中国人爱考究着曹操是不是曹参的后代这种事, 美国人则喜欢想怎样抵抗外星人入侵。 前者喜欢往后看,后者喜欢往前看。 “暂且不讨论这句是多么的不严谨,但这句话却刺中了中国的一个痛点: 对科技领域的关注不够。谈到解决的方法,胡适说: ”中国的书不够读,我们要另开生路,这条生路,就是每个少年人必须至少要精通一种外国文字“。()可能有人会说,现在大家都在学英语, 而且不少人学其他英语, 早就已经达到胡适先生所说的程度啦。其实不然。应试教育下的外语,已经让大多数人迷失了学外语的目的, 本科生用到英语的地方,基本就是考场和美剧。 尝试广泛阅读外国文献的本科生太少了,要知道, 与科技相关的专业,最前沿的发现就在国外,不了解学科前沿,想在知识上有有用的创新是很难的。

爱因斯坦读物理学的时候, 课内课程学得很一般, 但是他很喜欢拜读国际上一些大师的最新发现,正是因为受到当时普朗克一篇有关量子观点的文章的启发,他才想到光电效应的解释, 那一年,他才 25 岁,仅仅是一所普通学校的本科生!

以“读书是为解决问题”为目的,以“为读书而读书”为手段,这将是我今后读书的宗旨。

篇4:《院士怎样读书》读后感

《院士怎样读书》读后感

《院士怎样读书》读后感,来自卓越亚马逊网友:此书名为《院士的书房》更合适些。通篇根本就未提到院士们是如何读书、治学的`,只是简单地罗列出每位院士的简介、成就,然后就是用照片来展示院士们的书房。如果想要学习读书方法论,买《阅读的危险 大师的读书经验》,那才是真正教人如何读书,读好书……

院士怎样读书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院士怎样读书》真是一本好书。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知识,离不开书;大院士的成长历程更是离不开书了。虽然这本书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引人深思。我购买这本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激励孩子,因为孩子总说自己有远大理想,将来如何、如何,我本来是想推荐给孩子的,但读完之后,发现这也是一本应该推荐给家长的书,看院士怎样读书,借鉴一下,引导好孩子,因此,这本书我看了两三遍了……

篇5: 《胡适口述自传》读后感

对我而言,胡适曾经那么的遥远,感触不到任何声息;忽然间,他又那么近了,而又仿佛从未走远。就是这样陌生而又熟悉。

胡适先生喜欢别人称其为胡适之先生,不过对于“胡适”这个称谓也欣然接受。学术界关于胡适的各种论著汗牛充栋,我不敢对其评头论足,也不奢望添一笔浓墨重彩的论调,只是想记录一下自己读完胡适传记的一点感想。大抵是想说点什么,却又说不清楚,还是那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

陌生是很正常的。我不是出生在书香门第,自然也接触不到太多关于胡适先生的书籍,即使是书香门第怕也不是很多。那时,大陆少有胡适先生学术的著作,虽然海外已经蔚然成风;那时,少有胡适先生的痕迹,虽然有人大呼北大应该有这位老校长的铜像,但沉默成了最好的拒绝。这样那样的因素学术思想由于裹挟了政治而变得难以名状。

然而,却又是如此的熟悉,你信么?你我都离胡适很近。有几句话,你一定听说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我们一定能够耳熟能详,但未必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胡适说的。“中国需要的是医治贫穷、愚昧、贪污、疾病、扰乱,而不是革命”这样的论调,在激情岁月远离的今天,又似乎有些现实的味道。这就是胡适先生,陌生而又熟悉。

贸然揣测一下年轻人读名人传记心理,恐怕只是单纯崇拜因素的人少,多是想吸取一些精华,以期自己能追随其脚步。我就是抱着这样功利的目的,经常“排查”哪个名人和我的起点相似。这样的心态往往对名人小时候的经历不是太感兴趣,因为时光不能倒流,不能效仿“砍樱桃树”壮举了。但是名人传记大抵都是从出生就写起的,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到青年勤学再到艰辛的中年以至功成名就,随便再推介一下自己的家乡。《胡适口述自传》也是这样的一个叙述的方式,而且更侧重的是其学术的总结评价,耐不住冷板凳的我自然读不进去,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唐德刚的注释成了传记更为精妙的部分,以至于有了“先看德刚,后看胡适”的言论。

去年,唐德刚先生故去,作为胡老夫子的关门弟子,他所有关于胡适的著作中没有粉饰老师为“圣人”,反而客观中肯,毫无隐晦之意,在今天漫天飞的传记里,怕是少有的极品了。唐德刚说胡适是“近代中国惟一没有枪杆子作后盾而思想言论能风靡一时,在意识形态上能颠倒众生的思想家。”但是又说其:“搞政治胡适后天不足,在主观条件上,胡先生所缺乏的是:他没有大政治家的肩膀、中上级官僚的脸皮和政客与外交家的手腕;他甚至也没有足够作政论家的眼光”。这样的论断,胡适先生听了也许只是笑而不语,因为他说:“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何惧这点小小的评论?

政治归于政治,学术归于学术,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象征。坦率的讲,胡适在30年前的中国曾是一个禁忌,而如今,胡适慢慢的又回来了,尘埃落定后的生活也许需要更多一点“循序渐进”的言论。对于“五四”不同的看法,不应该阻挡胡适先生其他成就的“树叶”。毕百年之功于百日维新诚不可信,但胡老夫子所舶来的杜威主义却是一点一滴真诚的社会改造。

是该读一点“胡适”了,把陌生变得熟悉。

篇6: 《胡适口述自传》读后感

《胡适口述自传》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项目,叫作口述历史的成果。原来由胡适先生口述,唐德刚先生整理,以英文出版。唐先生后来又将其译为中文,并加以注释。

所以,提到这本书,那就不能不提到唐德刚先生为本书的注释。唐德刚先生的注释很精彩,甚至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唐德刚先生对胡适先生的这些评注还算是中肯的,而之所以众多读者更推崇唐先生的注释,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胡适口述传记的读者和唐注释的读者不同.胡适想要告诉的是美国人,而唐想要告诉的是中国人,这一预设前提的不同,决定了不同读者对两部分的不同态度.我们都是中文读者,当然更喜欢唐的行文了. 评述自己和谈论他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胡适谈到自己的时候,从本能上来说,都有一种潜意识的维护、遮掩、甚至是美化的心理,让有窥视欲的人、让对名人的一般言行有初步了解的人,都觉得有些不过瘾。或者也许是一种身在庐山中的视角限制。而作为唐,谈论别人之事,那就要放松得多,而且,视野也更宽阔一些,这也就自然显得是更加有趣了。

我也喜欢唐德刚先生的评注,语言风趣,观点辛辣,丝毫没有因为胡适是恩师的原因就大加赞赏,阿谀奉承的意思。对很多胡适先生的观点和想法都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对胡适的理论有前后矛盾的地方,也毫不留情的点评了出来。这才是学者应有的治学态度。

书里的胡适,是一位娓娓道来的学者,一个有些固执但却十分可爱的老头。从唐德刚先生的记述中,胡老先生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就如同这个善良的,喜欢同人争辩,但又及其怕事的温软书生坐在你对面的摇椅上,慢悠悠的说:“我年轻的时候……”读完《胡适口述自传》,我发现,可以通过阅读某个人的一生,来了解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胡适先生的口述其实有些断断续续,唠唠叨叨,不过,这就更符合一个老爷爷口述的特点,本书倒因为此显得真实和合理。书中的主线是从胡适先生的个人经历出发的,故乡和父亲、初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他的恩师杜威、中国的文艺复习、五四运动和他晚年总结的他这一生的研究成果。

胡老先生也改不了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的习惯――对年轻人谆谆教诲。他说,年轻人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前途的选择,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他们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秉赋,作为选科的标准才是正确的。可能是在海外的留学经历,造就了胡适先生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将人的自身价值放在更高的位置,而不是社会的需求,这一点和我们的政党所提倡的格格不入。

我们总是眼里容不得沙子,不愿意听到不同的'声音。真正的文明,应是伴随着客观评价和主观关怀而来的。在胡适的晚年,被迫远离家乡,出走台湾,这里包含着多少的无奈和忧伤。一九五四年,我们的政党因为胡适评价五四运动的态度开始对这位老先生进行攻击,所谓“批判胡适思想的毒瘤”。

真正的名家是禁得住时间的考验的,胡适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不应该只沉睡在历史中,新一代的年轻人都应该通过这本书走近胡适。

篇7: 《胡适口述自传》读后感

之前读过不少名人的自传,了解了名人的一生。这本书却有所不同,是通过第三人的角度去诠释另一个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就是胡适先生的政治路途。

胡适先生的政治生涯开始于一次次的演讲,在演讲的期间,胡适先生几乎跑遍了美国,将安吉尔和杜威二人的“新和平主义”传播。经过各种学生组织的锻炼,熟练地掌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套会议流程,在今后组织国际性组织和国内组织加以应用,自成一套民主系统。

胡适先生一生主张“新和平主义”,所谓的“新和平主义”在我看来就是不抵抗主义或者是反战主义。最明显地体现在对中日战争的态度上。日本在逼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的时候,胡适极力反对中国对日宣战。当然中国对日宣战的确是拿鸡蛋碰石头,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清政府的无能领导之中,结果甲午战争,清政府一败涂地,胡适先生算对了一次。在二战时期,胡适依然反对中国抗日,原因是中国的经历实力落后、武器硬件实力不够。但是,八年抗战,中国战胜了日本,这次胡适先生算错了一次。

其实无论是算对算错,都没有必然联系,根源在于胡适先生顽固的思想,一生执着地追求着安吉尔和杜威二人的“新和平主义”,这种主义就是反战,不抵抗。所以胡适对于战争都是持反对的态度,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印度的甘地“非暴力不抵抗”主义。其实这种思想存在局限性,尤其在世界大战期间,除了日不落的英国在维护自己的地位,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列强都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版图,与这些国家谈判等于慢性认输,他们会贪婪地无限之地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伸出罪恶的爪牙。在二战时,中国对日宣战是必然,此时的中国是资本主义政党主导,与社会主义政党合作,领导思路先进,兵器设备虽无法与日军匹敌,但完全是现代化军备。关键这一次是全民抗战,万众一心。所以,笔者对于胡适先生一贯追求“新和平主义”不敢苟同,胡适先生缺乏与时俱进的思辨性。

为何安吉尔和杜威两人会提出这种主张,原因在于第一,他二人都是白种人。

他们的文化传统白得像一条被单。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从欧洲白种人的文化传统出发的。第二,他二人都是西方扩张主义极盛时代、最富强的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上等公民。第三,他们是上述这个社会内的“开明分子”、“社会贤达”、高级知识分子,自命为有教无类的大学者、教育家。他们的人品都是极其善良的:奉行基督,反对战争,同情弱小,同情得像贾宝玉同情刘姥姥的孙子板儿一样。第四,他二人就同胡适之先生、张君劢先生一样,无拳无勇无钱,而又自命不凡,不甘寂寞,专门欢喜“谈政治”的“白面书生”。现在美国的费正清先生等等的社会贤达,还是属于这一类。而胡适先生的家庭背景也与其相似,家庭出生好,是个完全的白面书生,很容易受到文人政客思想的影响。

我读完后在想,如果当时中国群众跟随了胡适先生的“新和平主义”思想,不对日宣战,那后果又是什么,我现在打的是中文还是日文呢?

胡适先生生前一直主张要学会质疑,在疑处生疑。那为何他确不以此来要求自己呢?一生的思想都被安吉尔和杜威的“新和平主义”牵着鼻子走。所以,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主义同样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来看。中国之所以最后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除了硬件支持外,思想上的先进性决定了战争的胜利。胡适先生固然伟大,但不能称作是伟人。胡适先生虽参加过新文化运动,但并未给中国民主带来实质性的进程,我指的是民主解放的国民性。总的来说,胡适先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在中国不合适,思想一定要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去检验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才行。

篇8: 《胡适口述自传》读后感

由于时间有限,关于胡适的作品我也只是仔细读过这一本《胡适口述自传》,在这之前,我对胡适先生的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尝试集》上,知道他是我国白话文学的大师,但其他的就不甚了解了。而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胡适也有了个全新的了解。

通篇读下来,我们会觉得,胡适先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他并不是一个拘泥于形式和旧思想的人,这我们从他写的那些白话诗里就可见一斑,还有,在美国求学的期间,一开始胡适先生读的是农学,但在一次考试之后就明白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再加之自己的兴趣在文学和哲学方面,自己就义无反顾地改学文学了,而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胡适先生是个敢于尝试并创新的人。

但如果凭这一点就说胡适先生是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我觉得是不妥的。胡适先生在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同时,他首先是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这一点,从他的父亲对他人生的影响就可以看出来。再加上那个时代的局限,正如作者唐德刚所说的,我们没办法去责怪那个时候的留学生的盲目的崇洋媚外,同样多的,胡适先生身上的传统思想也是刻进了他的骨血里的。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限制的自由”,“戴着镣铐起舞”,只有在规则的引导下,我们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适先生的人缘还是不错的,这和他自身宽厚容忍的个性有关,但这并不能说胡适先生就是个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相反,他是个有些“大智若愚”的人,说得再明白些就是,只要这件事不涉及自己的底线,那么委屈吃亏就是占便宜。其次,胡适先生带人宽容,但治学态度是十分严谨的,这从书中提及的他在每次讲演之前都要认真准备好久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这个说法也是不妥当的。

从这本书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先生,从的身上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首先并且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他的治学态度,他提到的治学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我认为是十分有道理的。我们要敢于质疑一切,向这个世界提出我们的疑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然后才是求证,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十分的仔细的,小心地抽丝剥茧,来证明自己看法的正误。

而在为人处事方面,他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就如他自己说的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疑处不疑,这句话并不难理解,他是要我们认真对待并相信自己的朋友,要学会理性对待工作和情感,这句话让我启发很大,他告诉我们要学会理智对待自己,学会用理性的闸门管理自己情感的洪流。

总之,这本书让我对胡适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让我获益匪浅。

篇9:《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夜晨1981

《四十自述》是一本近200页的小书,有点现今领导干部自传的味道。自序里胡适先生介绍了写作的由起,他感到中国最缺乏传记文学,为此到处劝身边的老辈朋友写自传,大家也都应允,可终不肯下笔。其中,林长民先生答应五十岁生日写一部,不想生日过半年就死在战乱里;梁启超也允许过,可一向健朗的他不料只活了五十五岁。岁月无情,命运多舛,人来之匆匆,去之忽忽。胡适先生怀着抛中年之砖、引老年之玉的心,着手写《四十自述》,以开启自传风气,其最根本的考虑是“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四十自述》原本想写留学前、留学时、归国后三个阶段,时间是1891年到1931年,共40年,很遗憾只写到前两个阶段。书中介绍了其父胡铁花,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晚清绩溪三奇士之一,两任妻子亡故后续贤冯顺弟;其母冯顺弟,17岁嫁与胡铁花,23岁守寡,46岁病故。对于胡适这个阶段的经历,概括一下就是:

幼年丧父,家道崩殂;与母相伴,度日辛苦;

自幼孱弱,勤学好悟;三岁识文,得入私塾;

勤诵五经,通晓四书;痴迷小说,埋头苦读。

十四离家,求学于沪;辗转三校,经历**;

十七任教,十八编报;理想受挫,也曾堕落;

思母懊悔,重新振作;改名胡适,应考留美。

游学海外,思虑国学;字应怎写,文该怎做;

书信争论,激烈辩驳;贯通古今,揭密文学;

一脉相承,首倡白话;身体力行,改革先锋。

胡适故居安徽绩溪

《四十自述》全书浸透着一种真实感,有时娓娓道来,有时平铺直叙,有时夹叙夹议,匆匆读完后,细细得品咂,有几个启示:

1.卓荦也得父母争

胡适回忆,自己三岁已经认识一千多字,三岁几个月就进入学堂。可以说自小就卓荦不群,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父母的努力所致。书中有3个情节:一个讲父亲教母亲和他习字,母亲学会了再教给他,3岁就认识千字,而且胡适念的前2部书,是父亲编的《学为人诗》《原学》,说明父母十分重视读书教育、功夫也下得深;再一个讲母亲给老师送重金,别的同学都是2元,他上学第一年就给6元,最后一年加到12元,这样老师在讲书的时候,对2元学生只教念死书、死背书,小孩子们开始厌学弃学,对他则读一句、解一句,学得就用心加开心。哎,看来贿赂老师早已有之,好处也是多多的,怪不得现在幼儿园就开始送礼,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三个是父亲去世后,母亲每天天刚亮叫醒他,说昨天犯的过错,要他认错,用功读书,对他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丢他的人)。”每日的勉励,长期灌输,也笃定了其学习的志向。

2.读书可以医愚昧

胡适的几本书中,多次提到他因读书从拜神到无神的经历。他小时候读朱子《小学》中“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v烧舂磨,亦无所施”,高兴的直跳,从此再也不怕地狱里的阎王、牛头马面、刀山油锅了;读到《资治通鉴》中范缜反对佛教的故事“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形和神的关系就像刀子和刀口的锋利一样;没有刀子,便没有刀子的“快”了;那么,没有形体,还能有神魂吗?)深得其理,从此以后,成了一个无鬼无神的人。放在今天看,好像这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在当时那个封建迷信的村落里,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想法,还敢于邀伙伴去庙里拆神像,可谓是惊世骇俗,这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在当今社会,迷信已经远离,可愚昧深藏于心,我们不拜神了,却拜养生专家、气功大师,信网上谣言、大V煽动,听风是雨,盲目从众,唯独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吃多少堑也不长一智,这样的愚也得好好医医。

3. 人生谁不曾堕落

19中国公学闹出一次大风潮,一群学生为争取修改校章的.权力,毅然退学成立新学校,胡适在期间任教。一年后学校解散,少年人理想主义受到了打击。胡适家事也败坏,两个哥哥主张分家产,他自己不要家中产业(其实家中也没什么产业可分),加之母亲心爱的一个妹子和弟弟先后死了,自己也病倒。“在那个忧愁烦闷的时候,又遇着一班浪漫的朋友,我就跟着他们堕落了”。2个月内学会了打麻将、喝酒、逛窑子,整天打牌、连日大醉,醉酒还打了警察,被拘留看管,交了罚款……回忆起母亲的挂念、年少的梦想,在堕落中惊醒,悬崖边知返。正应了那句话,浪子回头金不换!少年谁人不轻狂,人生谁不曾堕落,不必为过去懊悔,也不必为失足自责,人生不过是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继续前行。

4. 思维决定你高度

人和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思想。你脑袋里想着什么决定了你的格局气象。胡适16岁的时候与同学们经历公学风潮,想着向学校公权争取修改校章的权力;17岁新学校成立担任教员,还任《竞业旬报》的编辑,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启发民智;20多岁赴美留学研究中国文学革命,探讨文学改革,提倡做白话文,提出新文学之8个要点: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陈独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之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反观自己,也近四十岁,现在脑子里头又装着什么呢?那些青春岁月又在想什么、做什么呢?不禁为之汗颜。所以,人生修炼,得从改装大脑开始,每天想着普渡众生,你就能立地成佛,每天想着柴米油盐,你就只能平庸度日,都是活着,但活法不相同,境界有高下。

篇10:胡适散文的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是记述了胡适留学生活中的琐事。看了才发现,别人的大学生活和我们的有多么不同。也许这就是牛人之所以为牛人。

作为一个百年前的大学生,胡适勤奋好学,几乎日日读书。所读书籍甚广,戏曲、小说、古文,都有读。光是这点就让我汗颜不已。除此之外,胡适还是一名社交能手,到处都有认识的人,也总是可以和人相谈甚欢。学生工作做的很好,常常作为康奈尔大学的代表出席各种学生大会。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演说才能。可谓是学习和工作两不误。

当然,他也不可能没有缺点,比如他自己一再提到的戒烟。要是十分完美,反而失却了真实。

胡适为人十分自信,读书之余,常常发出自己的感慨,对于大家也不吝于写出自己的评价见解。对于看书看报发现的谬误,总是十分热心的回信指出,当然还有其博学为垫,不至于什么人都可以做到如此。关心国事,虽然身处异邦,却不忘时时关注国内时势,并发表自己的救国策略。

从此书也可看出,胡适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的许多思想虽然先进正确,却常常偏于理想化。

篇11:胡适散文的读后感

哲人说,母爱是最无私、最珍贵的爱!

诗人说,母爱是最动人、最伟大的爱!

笔者说,母爱是最勇敢、最无畏的爱!

在胡适的《我的'母亲》中,他的母亲从小就变成了寡妇,不仅要管教自己的儿子,还要照管他那死去的丈夫所留下来的,自己还要大的“孩子”。

在这重重的困难、劳累,痛苦中母亲仍然让胡适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她的宽容,她的善良,她的坚强,她的刚气。

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母亲。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不仅给予我伟大的生命,还付出了她所剩下的所有时间与精力。我,在他那无微不至但又默默无声的关心下快速的成长。

她和胡适的母亲一样,对我十分的严厉,她在别人面前是一位伟大的医生,她显得那么坚强,一切事情不管有多大困难,她也能很好的完整。但是,她对于我,却显得那么软弱。

记得,一次爷爷做手术,住院了,我们一起去看望他。爷爷得的是一种会传给下一代的眼病,这种眼病很可能会在年近花甲的时候双目失明。在看望的同时,也陪同这爷爷去检查眼睛。

“医生,也给我的女儿也检查一下吧?他爷爷这个病会传染,不知她的眼睛会不会有这种玻”母亲对医生说。“快,过来,你也让医生来看看!”母亲带着奇怪的微笑把我拉向了医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微笑呢?好像隐藏着极大的不情愿,和极大的焦急与担心。

我把头移到了机器前,一束微弱的光毫无阻挡的摄入了我的眼睛,使我感到特别刺眼,我不断的把自己的目光从那光上移开,这使的医生不断的提醒我:“盯着这束光看。”这时我突然感觉的了一种奇怪的安静。你们肯定会问,医生这么唠叨,怎么还会安静呢?不,是因为母亲,她一句话也没说。要是在平时,她早就插嘴了,为什么呢?我向母亲瞥了一眼,发现母亲像木头一般站在旁边,她的神情显示出很不安,仿佛头顶上有一块被细线绑住的大石头,一动就会掉下来。

终于检查完毕了,母亲急急忙忙走向前问:“怎么样医生?她的眼睛不会有事吧?”

“当然没事,仅仅是有点近视罢了!”

“那就好!”母亲异常轻松的说。

走出医院,母亲竟对我说:“从你刚出生起,我就开始担心你有和你爷爷一样的病,但是我一直都不敢带你去看,你知道吗,刚才妈妈就好像站在法庭上等待判刑一样,不过,幸好现在是无罪释放。”

我惊奇极了,没有想到母亲竟如此为我担心。

接着母亲踮起脚尖抚摸我的脑袋,我都已经比他高了。我拉过母亲的手,那双圆润有力的手,那双为我洗过无数尿布的手,那双为我做了很多可口饭菜的手,早已失去了光泽,布满沟沟壑壑的道道裂痕。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我能感觉到母亲的温暖传递给我,我的手是饱满的青春的充满活力的手。看母亲的手,我知道我是她生命和希望的延续……

我缠绵的情思在这伟大的爱中不断的盘旋,这使我感到了无比的幸福,美好!

篇12:胡适散文的读后感

大家对胡适此人一定比较熟悉,他1891年12月17日生于安徽绩溪,卒于1962年2月24日,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他是一位敢于挑战权威言论的文学家,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等各种言论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理解,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中标新立异人物的许多特别之处,不管是写作手法,还是事件人物选材上都与众不同,他用那朴实无华、简单真实的语言文字,真正诠释了平等、民主、自由的共和理念,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新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了初步设想,开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书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是《差不多先生传》,作者用极其新颖、幽默的语言,从侧面真实讽刺了当时中国的阴暗面,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叫差不多的人的故事,“差不多”认为“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在学堂时认为山西同陕西;在钱铺认为千字差不多就是十字;就是在临死前依旧认为活人同死人差不多,不必太认真……这个故事着实令人吃惊,但这确实是当时的中国社会人们的思想,作者胡适只是用特别的语言真实有力的抨击讽刺了这些,他的言论当时遭到许多人的回击,但他却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社会思想的改变,虽然这种改变只是微不足道,但其实大大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着实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

对胡适和他的文章有了一定了解后,我对写作文的方法又有了新的理解,写文章时首先要注重的就是真实,一定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有意义,接着还要做到新颖,这样才能让读者有阅读兴趣,能够去看自己的文章,还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总是去模仿别人,当文章真正做到这几点是,我们也一样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令人敬佩的作家。

篇13:胡适散文的读后感

《胡适散文》。说到中国现代文学,就不能绕过一个人。这个人掀起了一场白话革命,有趣的是,这场革命的起因竟然是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产生的。胡适将中国的文字分为死的文字(书面的文言)与活的文字(口头的白话),而书面的活文字必须替代死文字,这样才可以使得文化普及,古代的白话小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于是我们所阅读与学习的大量书籍就变成了浅显易懂的白话,也有了标点的断句,至于那些彰显文化的古文,自然可以留给爱好者们沾沾自喜去了。

有意识的是,这么一个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可绕过的人,竟然在我们的所有文化学习中消失了,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主义”,而胡适的著名文章之一就是“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靠主义发家之人必视之为大敌,封锁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那么这篇《胡适散文》又是如何出土的呢?编者狡猾的在前言中提到:他的哲学上的实用主义,政治上的主张改良和反对革命,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倾向会在所选文章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为了保留历史原貌,我们收入了作者的主要散文创作,并将收入的作品全文出版,相信读者对文中的错误观点能够加以鉴别和批判。

于是我们就有机会,以批判的精神,拜读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主义的危险和弱点,就在这里。因为世间没有一个抽象名词能把某人某派的具体主张都包含在里面),“名教”(口号标语正是名教的正传嫡派。名教扫地,中国有望!),“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孔圣人是无法帮忙的。开倒车也绝不能引你们回到那个本来就不存在的“美德造成的黄金世界”的),“差不多先生传”(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就从此成为一个懒人国了),“漫游的感想”(世间的大问题绝不是一两个抽象名词(如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等)所能完全包括的),“我的信仰”。

捂住双眼,不仅看不见世界,甚至看不见自己了。

篇14: 胡适说做人与读书

胡适说做人与读书

文|寻找

胡适是很早就闻名的一个人,但一直没有看过他的作品,只能说中学时代看过的书太少太少,以致太过于孤陋寡闻了。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这是一本后人整理挑选的胡先生的著作、发表的文章、演讲中的一些代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读书与做人。里面有许多先生对年轻人关于读书与做人的一些建议。

当读到先生提出的关于国中生的国文要求时,我真觉得如今已大学毕业的我的国文即古文的程度简直就是小学的水平。像先生所说,也可能是环境的影响,因为处在农村的中小学,你确实很难要求老师能有多高的国文功底,所以老师也很难很好地去指导学生如何入手去学习古文,如何指导学生去阅读。总之发觉自己中小学的阅读量简直低地可怜。一直觉得语文是很难学好的一门课,更是一门更难教好的课,因为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

当然这里面不乏有我为自己语文只差而找借口。但是觉得若能从小就培养阅读的习惯,我相信语文的成绩必会提高不少,记忆中老师似乎没有建议过去读什么书,老爸虽只有高中的水平但也没有指导过我读什么书。家中我记得的就是有《三国志》和《红楼梦》两本书,老爸是叫我读过三国志,但我却将红楼梦看完了,三国志倒是只看了一个开头而已,因为当时的三国志对于我来说阅读还是有些困难的,但不知为何却将红楼翻完了。如今倒觉得,培养阅读应该先培养阅读的兴趣,先从有趣易读的入手,让其先有兴趣,读完了有成就感,再慢慢引导读难度大一些的书,最后是自动的阅读,当然家里也必须有条件了提供,最起码要有多些些的书。

话题转回先生这边,先生书中说到“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首先读书在不疑处有疑目前还太难,至于做人在有疑处不疑,我觉得更难,但可以作为目标学习。先生是白话文的倡导者,所以读先生的.这本书,倒是不难读,但离读懂还很远。从文中才知道,标点符号的应用也是先生倡导的,以前的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都是后人整理了加上去的。如果没有标点符号,这对于我们的阅读来说确是太难了。还真是佩服旧时的人。书中说到,以前的文字是写给读书人看的,不是写给平常老百姓看的,所以该看得懂的人就看得懂,看不懂的还是看不懂。总之先生在白话文、标点符号的应用、古文的考证方面的贡献很大很大。听素娜说过,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不是曹公,也是先生考证出来的,以前的人都一直以为整本红楼梦的作者是曹公,连王国维亦没有怀疑过。

先生说他买书最先买的就是工具书。最起码一点现在读书很多时候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但都是略过,没有去查查该如何读是什么意思,这点读书的第一点眼到就没做到,书中提到读书要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当然工具书不仅仅是字典,工具书包括甚广。许多知识都需要查找相关的工具书才能得知。

“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一书”,读书有时候是为了更好地读另一本书,一本书里面的知识,往往要从其他几本书中获得。

里面很有印象的是先生回国后遇到他的昔日很有豪气的一个同学(几乎已不认得,被生活压垮了一个人)问他“人生在世,到底是为了什么”。昔日的同学,多年之后,却有了很大的区别。突然在那个同学身上看到些许自己的影子,真真怕自己会重蹈先生同学的覆辙。我未来的生活也会被生活压垮,会被生活磨去棱角,也会开始扣问人生吗?我不知道,但说过,或许是出于害怕,所以促使自己多些地去看书。未来怎么样,一步步走下去,最起码莫让自己后悔吧。

“时间不值钱,生命自然也就不值钱了”“不作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年,我活百五十”同样是一天的时间,看自己如何去利用。看到这两句时,越发感到时间的紧迫性,越发想要尽可能地去利用时间。

“今天的苦闷悲观,都是昨天的期望太奢而努力不够。”是啊,昨天的努力不够啊!所以今天开始要努力些了。谨记!

篇15:胡适自传读后感1000字

读罗志田新版胡适传,上载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享受的是美国归还的庚款补贴,数额不菲,除接济家中外,甚至还雇了一个佣人。胡适常对人言,吾等留学生,在外代表炎黄子孙,不可只图省钱,而须处处注意吾等形象,免为西人歧视也!自己留学在外,对胡适当年此言有直接的体会。身边的一些中国学生,千方百计地省钱,自己衣食节省无可厚非,但寻机贪图小便宜,遭外人背后议论,实在令人为之汗颜!我是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当然不会挥金如土,但因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一定要求,而且相信千金散尽还复来,决志不做金钱的奴隶,所以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只求称心,不图省钱,由此虽落下个“懂得享受”的恶名,也不以为意。但即便是如我这般消费,每个月的奖学金还是能颇有结余,而一些中国学生想着靠省下的奖学金将来买房买车,实在令人不解。且不说现在房价已涨,省下的钱实在杯水车薪,买不了几平米,就算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也应该是在学业上用功,将来谋个好差使,拿高工资,那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胡适当年回国到北大任教的时候,也没听说兜里带了多少钱回来啊。活着应该享受每一天,年轻的时光更是弥足珍贵,为了三十岁之后的事情,亏待自己大好的年华不说,还养成个小器爱占便宜的毛病,甚至于有失国人脸面。两相衡量,实在觉得不值。

胡适被后人誉为一代大儒,社会导师,大学问家,学贯中西,但其实他的国学功底一部分是在出国前奠定的,另一部分则是回北大后“补课”的。在美国的几年,据罗织田推测,可能并没有认真读多少书。先是在康奈尔,书没读好,倒是成了校内小有名气的演说家。后来转学到哥大,应酬不减反增,平均每天要写好几封信。记得以前读胡适的留学日记,他常自责不安心读书,朋友来信中也常劝他好好读书。说胡适在美国没有读书自然不可能,但从日记中按图索骥,其这一时期所读之书,要是比起陈寅恪吴宓等来,就显得黯然了。胡适日记中记载其与友人打牌、喝酒,动辄半天,多不甚举。如此留学之胡适,后来竟能得享大名,成为引领时代潮流之人物,虽有时势造英雄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胡适本身聪慧过人,又早怀做“社会之导师”之宏志,为此亦做了相当的准备。胡适读书博杂而不精,自己亦承认此为生平大过,但要成为一代之精神导师,必须是个通达之才,而不能只是一个专功之家,而胡适于专业学习之外尤关注现实政治,实为其归国后呼风唤雨奠定了基础,这些又是陈寅恪吴宓等所不及的。读至此,不禁想,“浪子回头金不换”,胡适虽在美国虚度了些时日,但后程发力,终成名山大业。但当年,中国虽处内忧外患之中,没拿学位的胡适尚可回北大任教,既而掀起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运动,且在其后的岁月中纵横议论,针砭时弊,还差点参选了总统,其一生可谓传奇而多彩。试想今日回国之留学生,虽有绝世之才干云之志如胡适当年者,安得成就如彼之洪业乎?思之不禁 “西北望长安”,一声叹息尔。

篇16:胡适对毕业生讲话读后感

胡适对毕业生讲话读后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白佛言:弗也,世尊,如来无所说法。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大抵人都有这么一个心理上的规律,就是虽然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但事后回想的时候,已经跟当时的感觉不一样了。这是身在局中和身在局外的区别,也是感同身受和切肤之痛的不一样。所以,以胡老先生当时的地位年龄,虽然想尽力去体会年轻人的处境,结合自己曾经的经历,做到感同身受,来给他们一些有用的建议,但是建议的是否有用却最终还是要看听他讲座的人的自身领会了。所以尽管胡老先生说了一些对的,有益的,应该的话,却未必是有用的话。时过境迁,现在的环境与当时显然已经有很大区别了,这些话读起来,却还是有些有益的可以供人领会理解的,尽管他说的方法未必有用。

人应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创造了,也许我们可以不信上帝创造了人,但显然的是人的产生是被动的,而不是人类自己设计和规划的。上百万年前的猿人们并不曾设计如何才能变成今天的人,但他们因为总总原因终究走到了今天,达尔文说是因为自然选择的结果,新的研究成果也许会有其它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冥冥之中有着某些看不见的手在支配的。一个人的自身的发展也是如此,自身已经成形的性格、爱好、行为习惯等等内因,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互动,这种互动伴随着内化和顺应,相互加强,最终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这个进程往往不会因为一段讲话而就发生重大改变的。而人的有趣则在于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由的,是可以主宰自己的,即有自由意志,但很多时候又是由不得你选择的。

胡先生希望告诉毕业生们在踏入社会后如何学习的问题,如何坚持曾经的梦想。胡先生没有像过去和现在的许多教育者一样,简单的去说许多应该,正确的格言,因为他明白,有个东西,它的名字叫现实。基于对现实的理解和尊重,所以胡先生设身处地的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处境假设了几种情况,然后提出了应对的方法,他希望他能够告诉这些毕业生在未来的日子里,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但是我们也可以设身处地的想,当时的.毕业生毕业后,因为生存的压力,或者因为其它的各种事情,人事匆忙,也许许多人都很少还记得他给的这些叮嘱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即便有些人记得,而实际进入社会后,却发现有许多情况是他给的药方所无法解决的。这个时候,渐渐的,他们还是迷茫了、困惑了,最终该如何还是如何了。就像人们并不会因为读了四书五经就全变成了书中要求的君子了。这一点以胡先生当时的学识想来也是明白的,所以他设想了一些现实场景,但是参禅毕竟未到究竟处。所以今日读起来,却总觉得有些不够。而究竟该是什么样子,胡先生说的是彼时的事情,彼时的事情已成往事,不必复议,就谈谈此时的事情吧,谈谈当下。

如果说那时候还是一个知识相对匮乏的时代,现在恰恰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要有一个计算机,一根网线,就可以阅读到海量的信息,可以调查到大量的资料和文件,而对于社科类的研究来说,网络和各种的图书馆,书店的存在,使所需要的资料包括调查也往往可以在这个市场经济里以相对容易的方式拿到。所以,对于很多人的学习来说,其实学习条件只是一个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时间的分配和自己的意愿。而意愿的问题却是胡老先生所忽视了的。如果一个人就是不愿学习,再好的方法又当如何,胡老先生没有说,而这也是此时与彼时不一样的地方了(其实当时的大学生就真的这么的热爱学问、真理么,存疑吧)。当毕业N年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如何去获得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问题,而是N年后的此时,还是否能有彼时的心。

要学习,首先是要有学习的意愿。一个将要毕业的人,虽然还是青年,但也是一个成年人了。在未来的不久的时间里,他将成为社会中的某个角色,还会是一个家庭里的丈夫、父亲或者妻子、母亲,他将面临许多的责任,他还不得不去努力的生存。除此之外他还将发现许多或许曾经未曾遇到的欲望和困惑。他发现了名和利是多么的有吸引力,那么多眼花缭乱的花花世界,是自己以前没有见过的或者没有能力去玩过的,他还得整天为许多工作中生活中的琐事去烦恼,而这一切都是由不得人的。这些事情日复一日的迎面而来,最终在某个时刻才发现,时光已经打磨掉了这个人曾经的模样,或许会有梦想失去的惋惜,但谁又能说不会有今是而作非的感觉呢。而这就要看是否还能坚持当年的追求了。

坚持曾经的追求的前提是我们假设曾经的追求是对的,而现实最喜欢开的玩笑是,让你某天发现曾经的追求是不切实际的或者是错的,从而顿有一种今是昨非,要改邪归正的冲动。于是在这场梦想与现实的争斗中最终现实战胜了梦想,就像曾经的许多基因变异的出来的怪物被自然法则消灭掉一样。而之所以有些梦想和追求最终实现了,只是因为他们顺应了现实,没那么离谱。

所以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要做的和能做的是什么呢,既不是刻意的去寻找问题,也不是刻意的去塑造自己的兴趣。更没有必要去刻意的坚持某种理想吧,因为就是最顶尖的数学家也无法去模拟出未来的世界,去辨别理想和狂想的区别。我们能做的是生活在当下,让自己更随性一些,让心更开放一些。一个人生下来就是有好奇心的,人们总喜欢去问一个为什么,总有一种追求因果关系的冲动。这是本能,是自然的赐予,所以即使不用去刻意问问题,问题本来就在那。我们要做的只是去寻找答案,用理性和逻辑去找出别人曾经给出的错误的答案,如此就可以了。业余的兴趣也是不需要塑造的,一个人,有钱,没有生存的顾虑,有闲,总会滋生出许多的业余爱好来,这种“无事生非”也是天性。而至于是什么爱好,总是要跟一个人的性格、观念、和生性的偏好有关系的。至于梦想和追求,需要的不是坚持,而是如何通过积累对现实的知识和经验,去修订曾经的梦想和追求。因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知道的人似乎本来就知道,而不知道的人也很难通过思议而得,这需要反省和领悟。

六祖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学习和追求,目的是让人变的更完善,这也是教育的目的。而人之所可以被完善,教育之所以能教育,这是因为种子早已埋在了在此之初。

篇17:我的母亲胡适读后感

我的母亲胡适读后感

胡适对母亲的爱满溢于全文,这是读后的最大感受,虽然作者的笔调很平实,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与歌功颂德,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平实,所以才令此篇散文的光彩持久、柔和。

文章起初,作者将一些童年趣事记忆起来,并将自己作为“先生”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让读者颇觉有趣与熟悉。小孩子总是有那么一个心理,虽然大人们总觉得他们小爱开他们的玩笑,可是在小孩的心里自己却是很成熟的。而作者写他小时候的童年趣事则是为了给下文母亲的出场作铺垫。

母亲对“我”的管教,不仅是严格的,也是慈爱的。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从这便可知道母亲对“我”的严格与母亲生活的艰难,作者从来都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醒来坐在床前多久,可见母亲虽然仁慈温和、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可是在后母兼后婆的身份下,她的生活比一般封建家庭主妇更加地艰难。因此,儿子就是她的精神与生活的寄托,更是未来的希望。而在她看来,儿子踏上丈夫的脚步就是最理想的。

母亲对作者的管束最严,“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回家再关上门好好地教育儿子,这给“我”留足了尊严与脸面,并不是像其他家长一般喜欢在外头教训孩子,给别人看给别人听,以示自己管教的严格,

母亲虽然严格,可是在她心里面却是包容着千千万万的疼爱。有一次“我”害了翳病,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便真的用舌头舔“我”病眼。在当时她根本就没有考虑后果,也没有担心病菌会不会传染给自己。

作为当家的后母在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的时候,总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就算受了多大的委屈多少的脸色,都不曾与他们脸红、吵嘴、闹气,只是再也无法忍受得了就悲泣,让矛盾暂时地和缓下来。

因为作者从心底里同情与心疼母亲,所以他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是的,打和骂还只是躯体上的疼痛,可是纠结在心里的难受是会让人发疯的。

虽然,母亲待人是最仁慈最温和的,但是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是绝对不允许的。譬如那次五叔对母亲的 ,“母亲气得大哭,并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从这可见母亲的刚气与对名节的忠贞。

从这些作者对母亲的回忆可见作者对母亲的爱是多么地深沉与难忘。作者还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从这便可知母亲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与份量。

爱,这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感情中最最宝贵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我们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缺失了爱,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有无限的遗憾与不堪。很开心能在胡适平实的笔调中见识了世间伟大母亲的一种,这使我更加地珍惜、感恩现在的生活与所拥有的一切。

篇18:胡适我的母亲读后感

这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老舍的作品《我的母亲》。

对于“母亲”这一词,我想,应该众人皆知吧,你的母亲也是百般的疼爱你,呵护你,对于你又做了什么让母亲高兴的事?好好的为你的母亲“服务”一会吧!

老舍的母亲生于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由于家境贫困,他的母亲每天都要洗两大绿瓦盆的衣服,还得给人家缝补或裁缝衣裳,一个家全靠母亲一人支撑……

读到这里时,我的心似乎也颤抖了一下,我们的母亲也是这样。我们的要求母亲都会尽力完成。母亲一直都是劳累的。一天有干不完的家务活,还有我们的衣食,她都独自承包,只有晚上睡觉时能休息下,早上还得起早为我们做饭。我们和母亲要钱是,母亲不给的话,我们还气她,起的母亲头疼,这是让我想起来感觉真后悔,我也和老舍一样用一个词来形容――“心痛”!

其实我的母亲没什么文化,他给我的教育确实生命的教育。

读完文章,让我感受到了母亲如此幸苦,母爱如此伟大。母亲的辛苦都是为了我们,而我们却不会抓紧这个机会好好学习,大家应该好好想想了。趁母亲还在世上,好好的孝敬她吧!不要像作者一样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篇19:母亲胡适读后感1000字

母亲虽然严格,可是在她心里面却是包容着千千万万的疼爱。有一次“我”害了翳病,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便真的用舌头舔“我”病眼。在当时她根本就没有考虑后果,也没有担心病菌会不会传染给自己。

作为当家的后母在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的时候,总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就算受了多大的委屈多少的脸色,都不曾与他们脸红、吵嘴、闹气,只是再也无法忍受得了就悲泣,让矛盾暂时地和缓下来。

因为作者从心底里同情与心疼母亲,所以他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是的,打和骂还只是躯体上的疼痛,可是纠结在心里的难受是会让人发疯的。

虽然,母亲待人是最仁慈最温和的,但是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是绝对不允许的。譬如那次五叔对母亲的污蔑,“母亲气得大哭,并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从这可见母亲的刚气与对名节的忠贞。

从这些作者对母亲的回忆可见作者对母亲的爱是多么地深沉与难忘。作者还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从这便可知母亲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与份量。

爱,这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感情中最最宝贵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我们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缺失了爱,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有无限的遗憾与不堪。很开心能在胡适平实的笔调中见识了世间伟大母亲的一种,这使我更加地珍惜、感恩现在的生活与所拥有的一切。

相关专题 胡适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