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校学风建设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论文

三花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三花”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外学校学风建设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论文(共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中外学校学风建设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论文

中外学校学风建设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论文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校,都十分重视学风建设。但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国内外高校学生受国家体制、社会影响、个人心理等因素影响,学习状态及动力也各不相同。本文认为,要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调研结果,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开展我国高校思想教育,激励学生成才的主观能动性,使我国高校的学风建设迈向新的高峰。

关键词:中外学生;学习状况;学风建设;启示

0引言

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的学风已成为目前高校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久前,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国外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客观地分析了国外学生学习情况,在学校学风建设方面,中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中外学生学习状况

1.1学习动力的差异

1.1.1个人兴趣方面国外学生可依据个人学习兴趣选择课程,学习模式分为研究型自主学习和课程型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了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逃课现象极少发生;中国的大多数学校无视个体差异的存在,统一编班,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教学实际难以适应个体的差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1.2高额的学费驱动在国外,高额的学费也是自主学习的有效动力。国外学生自我施压意识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极高。按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个理论课时计算,每个课时成本折合近20美元,相当于3个小时的勤工俭学工时费,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在国内,学生的学杂费都是由父母支付,学生没有体会到挣钱交学费的辛苦,很少有通过自己勤工助学所得缴纳全部学杂费用的,对学习不感兴趣,不珍惜课堂学习的机会,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1.2学习目的的差异经过调查中外学生学习目的都包括:指向自我的学习目的和指向社会的学习目的。但国内学生的学习目的还有一种是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1]。

1.2.1指向自我的学习目的即为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而学习的目的。学生能很好地接纳自己,自我评价良好,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希望实现自我价值;期望通过自己在大学的学习,走上社会后,能有一个好平台,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或者希望经过刻苦的学习,能在毕业后有一份好工作,找到理想职业,自己能独立生活。总之,是围绕自我价值和个人发展的目的而学习的。

1.2.2指向社会的学习目的即把自己学习目的建立在社会需求上,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大学毕业后走上社会就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社会责任感强,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当前学习与实现伟大目标的联系,能体会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而刻苦钻研。总之,是围绕个人的社会价值的目的而学习的。

1.2.3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即指把自己学习目的建立在他人的希望之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辜负教师的期望或为了在学习竞赛中不输给别人而拚命苦读。这些都是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

1.3学习条件的差异国外高校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台电脑,无线网络覆盖全面,均可免费使用,学生查阅文献提供便利的条件,重要手段。国内高校的配套设施较国外是相对落后的,不利于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没有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中外学生学习状况差异成因

2.1个人心理的不同导致学习动力的差异国外大学生学习动机以兴趣为主要驱动力;而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大致有以下几种:为争取好的成绩,受人尊重和羡慕,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为将来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且将来能出色的开展工作,事业有成;为得到奖学金;为出人头地;为考研究生,出国留学;仅为考试及格,拿到文凭;对专业或某些学科的兴趣;为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奥秘;为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类的进步作贡献。

2.2国家体制不同导致培养目标差异各国高校培养目标都强调时代性,21世纪知识效应将占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创新必将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的发展将给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为此,世界各国高校的培养目标也随着国际社会的浪潮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动。经初步调查分析,国外高校的培养目标,由最初注重道德教育发展到注重智力教育,最后发展到今天的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而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由最初的偏重智育,发展到偏重知识和能力培养。从美国和我国培养大学生的目标来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两国的社会体制不同,各自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就业目标也各具差异,从而对学生的教育模式也就完全不同理解。

2.3教育模式不同导致学习条件差异

2.3.1德育教育美国的道德教育模式可谓种类繁多、方法各异,但归结起来道德教育的目标基本上指向培养年轻一代能够在当代社会中设身立足,适应纷繁环境的能力[2];英国的道德教育模式是以道德情感教育为其主要特征的。在多年来大量深入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确立的道德教育方案紧密联系学生、家庭和社会生活实际,将人与人的关系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日本教育的发展是以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道德教育在学校的基础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的道德教育模式因而呈现出通过生动充实的内容、具体扎实的途径、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青少年的重要特征。

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局限于课堂,未能够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未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上。

2.3.2事务管理专业化是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人员素质最直接的体现。美国教育部门要求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及行政管理能力。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依法管理。美国高校在校园范围内一般都有一套纪律管理监督和仲裁系统,以维护学校利益并保证学生的合法权利。管理人员依据条例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学校设立监督和仲裁机构,学生可以通过此机构起诉或控告校方或学生工作者。

而我国目前正在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方向迈进,国内高校辅导员有政治与领导的职能和管理的职能,多种职能汇聚于一身,而辅导员又不是思想政治专业或者学生管理专业出身,却对学生在校期间的适应问题、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学习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都要进行指导与辅导,故辅导员在学生事务服务过程中不能达到面面通,无法达到国外专业化的标准。

2.3.3教学实践国内老师讲课的习惯方式是提出问题,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把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就是一堂非常成功的好课[3]。而在国外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一些技巧,而提出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像,而想像又是人类智能发展的最高境界。在中国的教育界“始终缺乏对学生正常学习心理的了解,缺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技能,缺乏对下一代长远发展的职业关怀。

2.3.4考试美国的考试次数比较少,开卷考试是一种重要形式,考大学特别是研究生不以笔试为主而是以面试成绩为主[4]。中国学生理论考试中成绩尽管比较突出,但需要动手能力的实验科目却是中国学生明显的弱项,国内学校教育的实验教学薄弱,更重要的是表明中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都存在着重大偏差,即忽视实用知识实用学科以及实验技能。

3比较中外学生学习状况对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

3.1引导学生认清学习目的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成才,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过程中,应加强自我认识的培养,在思想上认清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明确知识的重要性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感知,从思想认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真正消化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要实现自我能力的培养,如自学能力、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自我督促能力、调节课余时间能力,形成具有创新性、实践性、适应性的综合素质。

3.2激发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协助优化学习策略、学习方法。

3.3营造高校有力办学氛围结合高校的实际,大胆创新,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动手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高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创造各种实践动手锻炼的条件,加大对各种实验室及设备的投入或者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到社会去学习,更多地组织学生去各种工厂或相关单位去学习参观,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增加团队合作精神。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拘泥于课堂,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上,这也是我们所没有做到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

学风是高校的立校之本[5]。学风建设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一所学校真正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就会对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位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熏陶。这种熏陶和影响,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具有直接推动作用。而这种推动作用和积极影响不仅仅反映在学生学习阶段,还将对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和成就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董耐婷.国外高校自主学习模式对我们的启示[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

[2]韦文学.国外高校德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导刊,,8.

[3]柳颖,张绍波.国外高校学生评价教师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信息,,6.

[4]刘淑英.国外高校考试以学生为本的体现及启示[J].科技信息,2008,33.

[5]李江林.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纵横,2009,4.

篇2: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论文

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论文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

毕节学院级学前教育系 陈欢

摘要:学风是高校人才质量的重要标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良好学风的建立和形成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以及整治。

关键词:高校、学风、学风建设。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高等院校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是一所高校长期的文化积淀。学风建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和发展之基,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和评价一所高校办学品味、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学风建设直接关乎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关乎培养优秀人才的质量,最终关乎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学风倘若不正,学校声誉就难以维持,学风建设与大学精神息息相关,它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

一、当下大学生的学风状况

对于我们大一的新生来说,经过高考的洗礼,闯过“独木桥”,完成了进入大学的首要目标。但是已进入大学校园多数人都会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如此自由自在,一下子摆脱了许多束缚。因此,我们散漫、放松、懈怠,放弃了对自己严苛的那些要求。毕业对于我们来说似乎遥远,不享受这美好时光岂不浪费?于是抱着“六十分万岁”的想法,摒弃了开学时的种种豪言壮语,什么考研、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过级都让它见鬼去吧!慢慢地我们成了大学这条长河里普通的鹅卵石。在听学长学姐们所说的“考试前突击一下基本上能过”的言调后,我们似乎变得肆无忌惮,迟到、早退、旷课什么的都体验过。

再有就是我们中的大部分同学角色没转变过来,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现在的自主学习。没有了中学老师手把手的教、没有了家长的叮咛和督促,学习基本上靠自己自觉。由于这一落差的形成我们中的许多同学适应不过来,茫然不知所终。

目前,就我调查来看,许多学院学生上课玩手机是最普遍的情况,我国的大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缺课、上课迟到、早退、考试舞弊、整日的网上聊天和游戏等不良现象。这种不良的学风状况严重地制约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要获得较大的发展,狠抓学风是关键。

二、目前学风建设的意义

首先,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要实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着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而目前我国正面临这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失的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该理所当然地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风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高校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学风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优良学风下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就会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会提高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高校就会在今后激烈的国际国内的竞争中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学风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形成优良的学风,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激发学生奋进。因此无论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还是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新形势下的.学风建设具备战略意义。

其次,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学风反映学院的精神风貌和全体学生的求学态度,是衡量学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养成良好的学风是毕业后走上社会成才和发展的必备素质。学生跨进高校,不仅要学到文化知识,掌握职业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在迈入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也为实现我们自身的中国梦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之,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可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迸发出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革命精神,在这种环境中养成的行为习惯使人终生难忘,将成为这个学校里每一个成员自觉奋进的动力,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

三、对于新形势下的学风建设几点建议

(一)、加强和指导学生的大学规划,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切实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教育等课程内容,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心理状态等差异,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人生规划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大一我们可以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学业规划教育和生活适应教育。在大二我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学科指导规划,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大三进行就业指导,适时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独立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大四我们要对学生进行考研指导、就业的分类指导,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毕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升学、自主创业和到基层就业,充分体现学生社会价值。

(二)、大力开展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寝室建设。

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具体的学习情景中激发和发展起来的。在特定的条件下,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因。以班级和寝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创建学习型班级和学习型寝室,培养学生“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在班级和寝室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使班级和寝室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和阵地。在班级和寝室的建设过程中,树立典型班级和寝室,可以对广大的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教育作用。

营造良好的寝室学习氛围,大学寝室不再是单纯的休息的地方,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寝室气氛对学生的成长、人格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寝室的分配要合理、科学,选好寝室长,寝室长带头作用要突出,至少每周要定期检查同学学习情况,了解寝室成员的想法、情况,从根本上纠正同学的一些不良意识。宣传寝室文明建设,搞好同窗关系,融洽的寝室关系为学习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家”的观念,鼓励大家勤奋好学,团结互助。

(三)、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大一的我们往往有进入大学后就松一口气的想法,由此导致高中时为了考上好大学而奋力拼搏的精神力量消失,难免有一时茫然、困惑、失去目标和方向感。因此班级上多展开一些如“赢在起跑线”、“父母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干什么”等主题班会。在这种活动中树立我们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提升学风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此外,在考试前举办“诚信考试”的签名活动。学院应多举办师生见面会、学长辅导交流会等学风建设的活动,从而产生学风教育无处不在的效果,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风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建设优良学风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大一的我们正逐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我们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学风建设工作的认识,把它视为学习的基础,明确我们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在学风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学风建设学习,确保学院声誉远播。

[参考文献]

[1]肖晓哲。《高校学风校风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2008

[2]张岿。《地方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2008

篇3: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论文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

毕节学院2013级学前教育系 陈欢

摘要:学风是高校人才质量的重要标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良好学风的建立和形成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以及整治。

关键词:高校、学风、学风建设。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高等院校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是一所高校长期的文化积淀。学风建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和发展之基,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和评价一所高校办学品味、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学风建设直接关乎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关乎培养优秀人才的质量,最终关乎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学风倘若不正,学校声誉就难以维持,学风建设与大学精神息息相关,它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

一、当下大学生的学风状况

对于我们大一的新生来说,经过高考的洗礼,闯过“独木桥”,完成了进入大学的首要目标。但是已进入大学校园多数人都会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如此自由自在,一下子摆脱了许多束缚。因此,我们散漫、放松、懈怠,放弃了对自己严苛的那些要求。毕业对于我们来说似乎遥远,不享受这美好时光岂不浪费?于是抱着“六十分万岁”的想法,摒弃了开学时的种种豪言壮语,什么考研、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过级都让它见鬼去吧!慢慢地我们成了大学这条长河里普通的鹅卵石。在听学长学姐们所说的“考试前突击一下基本上能过”的言调后,我们似乎变得肆无忌惮,迟到、早退、旷课什么的都体验过。

再有就是我们中的大部分同学角色没转变过来,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现在的自主学习。没有了中学老师手把手的教、没有了家长的叮咛和督促,学习基本上靠自己自觉。由于这一落差的形成我们中的许多同学适应不过来,茫然不知所终。

目前,就我调查来看,许多学院学生上课玩手机是最普遍的'情况,我国的大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缺课、上课迟到、早退、考试舞弊、整日的网上聊天和游戏等不良现象。这种不良的学风状况严重地制约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要获得较大的发展,狠抓学风是关键。

二、目前学风建设的意义

首先,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要实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到20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着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而目前我国正面临这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失的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该理所当然地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风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高校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学风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优良学风下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就会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会提高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高校就会在今后激烈的国际国内的竞争中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学风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形成优良的学风,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激发学生奋进。因此无论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还是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新形势下的学风建设具备战略意义。

其次,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学风反映学院的精神风貌和全体学生的求学态度,是衡量学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养成良好的学风是毕业后走上社会成才和发展的必备素质。学生跨进高校,不仅要学到文化知识,掌握职业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在迈入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也为实现我们自身的中国梦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之,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可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迸发出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革命精神,在这种环境中养成的行为习惯使人终生难忘,将成为这个学校里每一个成员自觉奋进的动力,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

三、对于新形势下的学风建设几点建议

(一)、加强和指导学生的大学规划,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切实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教育等课程内容,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心理状态等差异,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人生规划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大一我们可以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学业规划教育和生活适应教育。在大二我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学科指导规划,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大三进行就业指导,适时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独立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大四我们要对学生进行考研指导、就业的分类指导,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毕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升学、自主创业和到基层就业,充分体现学生社会价值。

(二)、大力开展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寝室建设。

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具体的学习情景中激发和发展起来的。在特定的条件下,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因。以班级和寝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创建学习型班级和学习型寝室,培养学生“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在班级和寝室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使班级和寝室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和阵地。在班级和寝室的建设过程中,树立典型班级和寝室,可以对广大的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教育作用。

营造良好的寝室学习氛围,大学寝室不再是单纯的休息的地方,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寝室气氛对学生的成长、人格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寝室的分配要合理、科学,选好寝室长,寝室长带头作用要突出,至少每周要定期检查同学学习情况,了解寝室成员的想法、情况,从根本上纠正同学的一些不良意识。宣传寝室文明建设,搞好同窗关系,融洽的寝室关系为学习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家”的观念,鼓励大家勤奋好学,团结互助。

(三)、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大一的我们往往有进入大学后就松一口气的想法,由此导致高中时为了考上好大学而奋力拼搏的精神力量消失,难免有一时茫然、困惑、失去目标和方向感。因此班级上多展开一些如“赢在起跑线”、“父母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干什么”等主题班会。在这种活动中树立我们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提升学风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此外,在考试前举办“诚信考试”的签名活动。学院应多举办师生见面会、学长辅导交流会等学风建设的活动,从而产生学风教育无处不在的效果,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风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建设优良学风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大一的我们正逐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我们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学风建设工作的认识,把它视为学习的基础,明确我们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在学风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学风建设学习,确保学院声誉远播。

篇4:地方高校学风建设探讨论文

地方高校学风建设探讨论文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的宝贵财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加强高校学风管理、创建优良学风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不过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师资和教育资源匮乏,我国大学学风问题愈显严重。大学学风的退化直接体现在毕业生就业质量上,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本科毕业生即使能找到工作,质量也比较低,这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速度很不相称。反过来就业质量低会进一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形成恶性循环。大学学风的退化表面上看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吃苦精神,实际上其深层次反映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甚至落后于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实。鉴于此,从我国教育部门开始研究高校的转型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19号)明确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转型发展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外学风建设仍然是高校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优良的学风建设要统领转型发展的全过程,以体现高等教育育人的目的。

一、转型发展为地方高校学风建设带来的机遇

高校转型为优良学风建设带来的机遇在于可以破除原有体制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高校转型由原来的学术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转变为应用技术型的办学定位,打破了原来的单一的评估标准,高校向地方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为各个地方发展的差异,地方高校会被赋予较高的自主权,更加密切关注现实的经济社会需求,以此来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真正做到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变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其次,转型后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会改变。高校教师在职业考核和职称评审等方面的标准对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显著的。

转型后为了配合高校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对教师的考核会从原来的以学术成果为主的考核体系转变为教学实践成果为主的考核体系转变,甚至高校自身根据需要制定对本单位高校教师的考核标准。这样教师从繁重的科研任务中解脱出来,密切根据实际需要,主动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加强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转型后高校对学生毕业的考核标准也会改变。转型后为了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职业能力,对学生的考核会从原来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体系转变为考试成绩和教学实践成绩同时达标的考核体系转变,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必须的考核指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由企业或者第三方评价机构完成,有效杜绝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率而放水的'行为。学生也会由原来被动的实践教学变为主动的实践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能力考核的引入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增加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

二、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

高校转型虽然为破除原有体制的弊端,建设优良学风提供了机遇,不过同样存在着不少的挑战。首先,需要改变对实践教学不正确的认识。正像职业教育容易被人忽视一样,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容易被人忽视,往往流于形式。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创新的人才,同样也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人才,这种人才在理论创新和人们的实际生活之间搭建起了桥梁。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所以教学方式也必须是问题导向性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需要学生动用所学理论知识,并结合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很大的努力。

如果在教师的督促下,学生能完成这么一个过程,对于学生的能力的提升以及优良学风的形成都会是有非常大的促进。千万要杜绝以实践教学为借口变相利用学生廉价劳动力的行为。其次,高校转型发展需要触动既得利益。高校的转型发展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对地方高校放权,增加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者对于高校的学术权力同样要放权,以保障“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目标的顺利推进和实现;高校教师也面临着角色的转变,从以前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建设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这些都会造成相关主体出现不适应、产生抵触心理和行为的情况出现。如何在高校转型过程中,既能达到转型的目标要求,又能兼顾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实现平稳过渡是面临的一大挑战。

第三,高校转型的变动性和学风建设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学风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其往往是几十年的教师治学精神和很多届学生的学习风气的积淀。目前不良的学风已经形成,即使高校转型为其转变提供了机遇,其转变也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付出持续艰苦的努力。另外转型使高校处于变动之中,各种理念的碰撞,各种利益的交织,这些都不利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最后,高校转型后“教育性”和“职业性”之间的平衡。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性大学以后,会面临还要不要学术型教育,所占比例多少合适,是否应该像职业教育一样完全“以就业为导向”等问题的困扰。前面已经提到,我国实行高校转型并不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权宜之计,而是为了构建我国的二元高等教育体系,另外高校转型与就业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实施以来,虽然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和增强就业能力方面产生了一定效果,但对高等职业教育完整性和全面性产生了很大冲击和破坏[4]。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后,更不应该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作为本科层次的大学,追求真理、强化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服务社会发展和张扬个性等的学风建设,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5]。这也是区别低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另外即使实施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其学生与部属重点高校的就业能力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其主要原因依然在于学术型教育的差距。所以,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性大学以后,“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办学定位与学术型教育并不冲突,学术型教育和实践性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实现高校教学的高质量。

三、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路及举措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的教育也步入了“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新常态,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成为了高校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优良的学风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主要的表现形式。高校转型发展为破除原有体制机制的弊端,转变高校学风不断退化的趋势,重建高校优良学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机遇的把握在于紧紧扭住学风建设这个核心,通过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实现高校的成功转型。

(一)树立以学风建设为核心的高校转型发展理念

高校转型发展为优良学风建设提供了机遇,反过来,学风的好坏是评价一个学校转型成功与否的决定性指标。高校转型发展虽然是为了改变以往的单一的学术型办学体制,重构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其本质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优良的学风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主要的表现形式。所以一个高校转型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就在于看这所高校的学风是否有了根本转变。能够通过改革将学校、教师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提升教学质量,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上来的高校转型就是成功的。所以高校转型要紧紧扭住学风建设这个核心,将学风建设贯穿于高校转型发展的始终。高校转型发展必须要以优良学风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学风建设为核心的高校转型发展理念,就是要不断改革以往阻碍优良学风形成的体制机制。教育管理部门要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高校自主探索,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高校自身要逐渐改革行政主导的管理体制,逐渐探索国际上流行的“教授治学”制度。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考核体系,引导教师和学生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严格学生考核标准,提高学生毕业门槛,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积极推进教考分离,严把学生毕业质量关。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6]。教师的师德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都会比较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风,同时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慢慢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正是因为如此,教师被赋予了高尚的职业地位。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教师处于夹心层,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行政主导下的高校管理体制,对教师的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干预越来越多。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权威性和主导型,赋予教师身份应有的威严。要改革教师评价办法,突出教学业绩评价,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要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遴选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促进不同高校、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交流。鼓励高校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拥有校外学习、研究和工作经历,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同时,完善退出机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增强用人活力。

(三)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紧紧围绕优良的学风建设来展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面对部属高校及省级重大大学的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迫切需要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由于我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每一地区的大学都有其发展空间,都能够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办出高水平。所以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高度融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根据所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打造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建立需要创立并不断完善学科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既能体现基础性、广延性又体现出前瞻性和适用性,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实现的路径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过由于各自需求未能完全对接,地方校企合作很多也是流于形式,所以校企合作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性,不断寻求更大区域范围内,与更大企业进行对接合作。

(四)加强校际合作和对外办学,以开放倒逼改革

高校成功的转型发展需要触动既得利益,而自我革新的难度比较大,正所谓“触动灵魂容易,触动利益难”,这就需要通过开放来倒逼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改革和开放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改革有利于进一步的开放,开放反过来又会促进改革,形成良性的互动。通过开放合作,有利于找到自身差距,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增加改革的紧迫感,凝聚改革共识,缓解改革难度,以持续的开放合作倒逼改革。加强校际合作和对外办学,以开放倒逼改革,就是要加强与其他院校和国外院校的交流合作,借鉴经验,凝聚共识,以此来推进改革。加强校际合作和对外办学的主要方式包括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以及国内转型发展走在前列的高校进行校际高层互访,交流经验;加强国外教师的引进力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面向世界招聘一流管理者和教师,并不断推动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校进修学习;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办学,通过交换师资和互派留学生提高对外开放办学的水平,使学生通过到海外学习和实习,提升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五)加强保障,由点及面,稳步推进

如前所述,高校转型发展需要面临高校转型的变动性和学风建设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协调高校转型后“教育性”和“职业性”之间的平衡,尤其是转型发展初期,各种理念的碰撞,各种利益的交织,这些都不利用高校转型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的转型发展要加强保障,由点及面,稳步推进。首先,高校需要成立专门的转型发展领导机构,制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及重要时间节点;其次,按照轻重缓急、由点及面的原则,将主要任务进行合理分解,稳步推进;最后,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工作,让转型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及时、稳步的落实。

作者:高贵现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应强,蒋华林.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4(6):1-9.

[2].姚荣.行政管控与自主变革:我国本科高校转型的制度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9-34.

[3].鲍昭,罗萍.基于动机理论的高校学风建设[J].教育与职业,,2(5):40-42.

[4].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6):29-34.

[5].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高等教育研究,,27(3):19-24.

[6].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光明日报,2015-03-02(02).

[7].孙松发.论高校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3(2):148-150.

[8].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N].中国教育报,-05-16(01).

篇5:高校学风建设的探讨

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探讨

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学风存在的问题,并对搞好学风建设的方法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作 者:赵洪兵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3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大学生   学风建设  

篇6:高校学风建设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优良学风对大学生的行为起着积极的规范作用,对同学们的成长成材起着强大的促进作用。优良学风能使同学们自尊、自强、自信、自律。

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力迎接学院升本评估,是我们每一位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子的责任和义务。在这里,学院学生会倡议全院每一位同学在学风建设活动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优良学风,建美好校园”。亲爱的同学,创优良学风,建美好校园,都从我做起!全体同学要做到“尊师、勤学、守纪、礼貌、整洁”,从创建文明课堂做起。要求保持较高的到课率,减少或杜绝迟到早退,上课不打瞌睡,不带早餐食物到课室、不穿拖鞋进课室,确保课室地面与桌子无垃圾杂物、卫生清洁无死角。

二、树立“校美我美,校荣我荣”的理念。全体同学做到“爱国爱校如爱家园”,确立校美我美,校荣我荣的理念,进一步创建文明学生宿舍。全体同学要做到“卫生、整洁、按时、和睦、守纪”,每天打扫走廊、房间地面和清理桌面,保持卫生整洁。垃圾杂物及时用袋子收集处理,走廊无乱堆垃圾杂物,无乱摆鞋、桶、盆等物品。白天收拢蚊帐、叠好床上用品,合理布置房间,尽量美观美化。遵守作息时间,互相关爱、和睦共处。

三、以“自强不息”的态度克服困难。珍惜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不沉迷于网络。面对学习中的疑难和障碍不轻言放弃,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提升学业水平和技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同学们,回首过去,我们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信心满怀。让我们以此次学风建设活动为契机,求真务实,明理诚信,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我们从每一天的生活、学习做起,以实际行动为我院的学风建设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用我们的努力展现科技学子的风采!

倡议人:xuexila

日期:XX月XX日

看了高校学风建设倡议书范文的人还看

1.学风建设倡议书

2.中学学风建设倡议书

3.加强大学学风倡议书

4.班级学风建设倡议书

5.班风学风建设倡议书

篇7:高校学风建设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本月学校德育工作主要以学风建设为中心,良好的学风能使同学们形成崇高的理想,能使同学们自强、自律、自尊、自爱。建设良好的学风,积极营造优良的校风,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也是我们每一个四中学子的责任和义务。在这里,校团委、校学生会倡议全校同学在学风建设活动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的成才目标,努力做一名有志有为、与时俱进、能够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人才;

二、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的学风建设,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努力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博采众长,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中学生;

三、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刻苦踏实,勤奋进取,独立思考和钻研,进一步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质量;

四、遵守校纪校规,规范自己行为。优良的学风要有严格的纪律作保证,遵章守纪是中学生应有的行为准则。努力做到“三杜绝”、“三坚持”:

1、“三杜绝”

坚决杜绝考试作弊。

杜绝作业抄袭,并按时按量完成作业。

杜绝无故缺课、迟到和早退。

2、“三坚持”

坚持按时按量完成作业。

坚持上课具有饱满精神面貌来配合老师的教学。

坚持积极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各项学风建设活动。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公德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努力建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

同学们,面对着明天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信心百倍,豪情万丈,更应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学习做起,为今后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们人生目标的实现而厚积薄发!

回首过去,我们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信心满怀。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风建设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校团委 学生会 4月12日

倡议人:xuexila

日期:20XX月XX日

看了高校学风建设倡议书的人还看

1.学风建设倡议书

2.中学学风建设倡议书

3.加强大学学风倡议书

4.班级学风建设倡议书

5.班风学风建设倡议书

篇8:高校学风建设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们:

为落实学院党委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工作和深入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要求,塑造“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教师形象,社科部全体谨向全院教师就“师德师风建设”提出如下倡议: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学法、知法、守法、护-法,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影响社会稳定的言行。

二、明德知礼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加强师德修养。立德树人、言行信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自尊自重、廉洁奉公,生活朴素、诚恳待人。不做违反道德的事情。

三、爱岗敬业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忠诚热爱我们的师院。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为己任。博学精进、终身学习、尽职尽责、勤奋工作。不做损害学院荣誉的事情。

四、潜心治学

坚持以德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凝练科研方向,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追求学术创新。求真务实,力戒浮躁。积极申请课题,撰写高质量论文,注重产学研结合。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五、教书育人

坚持育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工作。遵循教育规律,遵守学院规定。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坚持全人教育,培养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不从事影响教育教学的兼职。

六、爱护学生

真心关爱、严格要求、公平对待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培养学生感恩、向善,自信、向上,责任、理智意识。为学生成长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助长才华。严慈相济,亦师亦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不得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七、服务社会

以专业特长服务社会和区域发展。勇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服务人民大众。通过献言献策、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做服务社会的实践者、组织者、参与者、宣传者。反对滥用学术影响。

八、传承文化

学习优秀文化,研究传统文化,践行先进文化,创新时代文化,肩负起文化教育者的历史使命。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高雅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贡献才知。反对传播低俗文化。

九、为人师表

以良好的人格和学识魅力教育和引导学生,做学生求知做人的表率。廉洁从教、甘为人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按时上、下课,在教学场所不吸烟,不接、打电话。仪表大方、言行雅正、作风优良。不做有损教师声誉和形象的事情。

十、和-谐日新

在迎评促建过程中,继续发扬“升本精神”。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尊重同事、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踏实工作;热爱学校、顾全大局。为师院的大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不得有损害学院利益和发展稳定的言行。

倡议人:xuexila

日期:XX月XX日

篇9:高校新生学风建设初探

高校新生学风建设初探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不可或缺的`因素.学风建设不仅反映学校的精神风貌、师生品质和教学传统,也是衡量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本质需要,而且也是培养大学生成才的客观要求.本文针对大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析新生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求有效的对策及措施.

作 者:刘吏婷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广东,湛江,524100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 ”\"(3) 分类号:G641 关键词:高校   新生   学风建设  

篇10:高校学风建设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优良学风对大学生的行为起着积极的规范作用,对同学们的成长成材起着强大的促进作用。优良学风能使同学们自尊、自强、自信、自律。

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力迎接学院升本评估,是我们每一位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子的责任和义务。在这里,学院学生会倡议全院每一位同学在学风建设活动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优良学风,建美好校园”。亲爱的同学,创优良学风,建美好校园,都从我做起!全体同学要做到“尊师、勤学、守纪、礼貌、整洁”,从创建文明课堂做起。要求保持较高的到课率,减少或杜绝迟到早退,上课不打瞌睡,不带早餐食物到课室、不穿拖鞋进课室,确保课室地面与桌子无垃圾杂物、卫生清洁无死角。

二、树立“校美我美,校荣我荣”的理念。全体同学做到“爱国爱校如爱家园”,确立校美我美,校荣我荣的理念,进一步创建文明学生宿舍。全体同学要做到“卫生、整洁、按时、和睦、守纪”,每天打扫走廊、房间地面和清理桌面,保持卫生整洁。垃圾杂物及时用袋子收集处理,走廊无乱堆垃圾杂物,无乱摆鞋、桶、盆等物品。白天收拢蚊帐、叠好床上用品,合理布置房间,尽量美观美化。遵守作息时间,互相关爱、和睦共处。

三、以“自强不息”的态度克服困难。珍惜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不沉迷于网络。面对学习中的疑难和障碍不轻言放弃,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提升学业水平和技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同学们,回首过去,我们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信心满怀。让我们以此次学风建设活动为契机,求真务实,明理诚信,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我们从每一天的生活、学习做起,以实际行动为我院的学风建设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用我们的努力展现科技学子的风采!

倡议人:_

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相关专题 学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