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中放射性技术的运用论文

邓紫棋邓西南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邓紫棋邓西南”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质工程中放射性技术的运用论文(共1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地质工程中放射性技术的运用研究论文

地质工程中放射性技术的运用研究论文

放射性技术被发现的那一日,便已经开始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医学航空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放射性元素具有较强的传统型和稳定性,这种穿透能力对于矿物工程有着自己明确的意义,可以为地下矿物进行寻找提供了便利,所以在当代社会发展放射性技术有着自己明确的意义,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 放射性物探技术工作原理

放射性勘探又称放射性测量或“伽玛法”.借助于地壳内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 α、β、γ 射线,穿过物质时,产生一系列物理现象,这其中包括荧光等,人们根据放射性射线的物理性质利用专门仪器( 如辐射仪、射气仪等) ,通过测量放射性元素的射线强度或射气浓度来寻找放射性矿床以及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一种物探方法。也是寻找与放射性元素共生的稀有元素、稀土元素以及多金属元素矿床的辅助手段。放射性物探方法有 γ 测量、辐射取样、γ 测井、射气测量、径迹测量和物理分析等。

2 放射性技术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

接下来以铀矿进行物探作为例子,进行放射性技术应用的探讨。

2. 1 进行地表氡测量

氡元素可以作为铀矿的测量标准,是因为其具有较大的迁移性,易于检测。氡气含量变化代表了铀矿含量的各种指标。氡气测量方法是一种直接找矿方法,其原理是优于铀矿中含有较多的氡,根据氡的迁移进行检测,扩散和地气理论。Rn 本身作为铀元素衰变过程中的一种气态惰性核素,其运动能力可以从地底作用到地表,所以可以作为一项测量的标准,也就是来书现阶段对于铀矿的寻找无论采用什么办法,本质便是对于地域氡的测量。氡测量具有多种办法,下面重点介绍以下两种方法:

2. 1. 1 土壤热释光测量法土壤和沙子之中具有较多的二氧化硅等半导体结晶体,这些结晶矿物都是天然的热释光探测器。由于矿物晶体中存在大量的电子和空穴,在放射性元素进行放射之中发生反应,在使晶体价带中的电子获得能量,在没有外来能量激发的情况下电子和空穴可长期留在晶体的缺陷中,随着时间的流逝,电子和空穴积累的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由于矿物晶体累积记录天然辐射的时间很长,所以对于热释光测量法的反应较为强烈,所以可以作为一个物探指标进行比较。对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矿物晶体的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最后将能量释放出来,释放方式为光能,测量加热状态下样品的热释光强度就可以研究空间辐射场的分布进行找矿。工作方法是,选定即将进行测量范围区域,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在区域内采取土壤取样,在室内进行土壤的再一步处理,用高敏热释光仪器测量样品。土壤热释光测量法适用于特殊区域,在西北方面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利用。

2. 1. 2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在化学实验上较为常用,因为其自身强大的吸附能力,所以往往被用作吸收各种杂物。在进行铀矿测量时,其具有较强对于氡的吸附能力,所以可以通过活性炭的吸附来确定区域内氡的含量,以此来判断铀矿。利用活性炭进行检测因为较为简单,而且活性炭花费不大,对于成本也是一种节省,而且技术要求较低,工作人员可以独立完成,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自己的意义,对于铀矿寻找也是积极的推动作用。

2. 2 通过 γ 能谱进行测量

γ 能谱测量方法是利用不用地下放射性元素放射出不同的射线,来确定地下各种元素的比例,从而确定铀矿位置的方法。由于不同环境条件及不同物质来源所形成的地质体铀、钍、钾的`含量也有变化,所以三种元素的不同射线也不同。根据此原理可以通过测量不同地层的放射性强度及铀、钍、钾的含量,从而进行相关的矿物寻找过程,在得知分布后,可以进行推导,来推导各种环境变迁的可能。对于多道谱仪,U-Rfl、Th、K 三个测量道就是三个测量的谱段。由于全谱测量的谱段是通过能量刻度后动态确定的,因此可克服谱漂而引起的测量误差。

2. 2. 1 通过地面 γ 能谱进行测量地面 γ 能谱测量主要用于鉴定异常性质和测定岩石中的铀。 钍,钾的含量前者在异常点( 带) 上进行测量,后者是在测区内按一定的测网进行。因为采用排查尺寸的不同,探查阶段分为普查和详查,两种办法所用工具不同,并且同时具有自己的作用。工作方法是,在工作前标定面能谱仪,选择基点,通过每天定时对于基点的测量记录数据,检验各个指标的问题性和变化性,在测点每测量 1 分钟读数,读 2 ~ 3 次取平均值,与此同时记录一切相关情况,为了保证测量质量选取10%测点进行自检测量。

2. 2. 2 通过汽车 γ 能谱进行测量通过汽车 γ 能谱进行测量,具有测量速度快,探测精度高等特点,也根据这一特点,汽车 γ 能谱进行测量较为适合大区域测量,同时对于其他的测量办法是一个补充,在实际应用中也被广泛应用在没有人烟分布边境和绝境地区,对于矿物开采的发展是一个补充。

2. 2. 3 通过航空 γ 能谱进行测量人类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放射性技术成功应用于地质工程中,通过航空 γ 能谱进行测量更代表了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对于铀矿的排查也是一个空前的进步。前期的航空 γ 能谱测量一般在工作程度很差的地区以成矿构造造山褶皱带为主攻目标,为后期一些特殊地区的开采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航空 γ 能谱进行测量,对于砂岩型铀矿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第一,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利用测得的U、Th、K 元素的放射性场分布趋势及变化规律结合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对成矿规模进行提前预知,预知结果较为客观准确。第二,研究盆地内地球化学环境及铀元素的迁移规律分析 U、Th、K 等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不同地球化学环境以不同方式影响着放射性元素的活动,化学性质稳定的 Th 元素则不受成岩后期地球化学因索干扰而相对稳定,而化学活动性复杂多变的 U 元素性质受氧化还原条件控制特别明显,因此铀主要在氧化还原过渡带及富含还原物质的地段或夹层内富集。

3 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全球面临着矿产资源供应形势日益紧张的局面,浅部矿产资源开采已无法满足日常生产的需求,我们应逐渐转向深部开采,这也对我国开采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要求,我们应深入研究放射性物探勘探方法,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和理论,合理选择物质勘探方法技术,切实保障开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现状。

参考文献

[1]曾海权,陈姻。 关于放射性技术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J]. 房地产导刊,,( 14) .

[2]吴赞华,李忠权,时燕华,等。 放射性调查方法在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12) : 1552 -1556.

[3]刘涛。 环境同位素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J]. 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 2) : 34 -38.

篇2:GPS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运用论文

关键词:GPS技术;地质勘查;发展方向

测绘工作是地质勘查工作进展的前提,可以帮助地质人员较好的了解当地的地形、位置、标高等实地特征,以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安排和顺利开展。从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的应用来看,目前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加强实地应用的研究,对提高地质勘查质量有很大帮助。

一、GPS与常规控制测量

勘查区的控制测量是对局部工作进行加密控制的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对勘查区地质勘查、地形测绘、工程施工、沉降观测等具体单位工程进行整体情况的质量控制,促进勘查工作的健康开展。从内容方面,可以将控制测量分为GPS控制测量与常规控制两种测量方式。以下就两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一)GPS控制测量

GPS技术以其独特的特点已经应用到各级平面控制中,其可全天候作业,不需通视,操作简单,精度高等特点得到从分体现。而在小区域的勘查区内,可采用GPS精化高程或拟合高程取代同等级的水准测量,使得效率更高。目前在勘查区开展首级控制时,均会应用到GPS静态观测技术,加密控制可采用GPS快速静态技术。控制网较多的采用图形强度较好的边连式,操作更加灵活,促进了观测任务的快速、顺利、高效、优质的完成。

(二)常规控制测量

经过上述对两种测绘手段的数据分析(见下表1),GPS数据精度在相同的点位能够更优于常规测量结果,但其受地形位置限制,在观测条件受限时,其高程精度会低于常规测绘结果: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达到地质勘查的预定目的.,要求测绘工作在实际指导施工时,有更可靠、更准确的测绘数据作为技术支撑,同时要求整个项目的高效、经济,这就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因地制宜,在满足相关技术及相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同时要高效率、准确、经济的完成工作任务,因此测绘技术的灵活应用、不同测绘手段的相互结合,会对实际野外工作的进展起到巨大的帮助,也能够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给后期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下扎实的基础。

二、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地形测图中的具体应用

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传统测量技术:应用传统测量方法,首先利用全站仪、测距仪或经纬仪对前期布置好的控制点位进行精密观测,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网点加密,及测设的图根点。然后根据控制点、加密控制点、图根点等已知测量点,进行逐步测量确定地貌点及地形点额相对位置,并根据地形点与地物点形成的位置规律,按照制图规范要求合理编辑绘制成平面图。常规地形测量主要应用全站仪、棱镜及塔尺等设备,对高密度控制点依赖性较大,容易受到控制点、图根点密度不足、测站通视不好等条件影响,而且劳动强度较大,系统误差会形成积累。其应用受到天气、地形、通视、人员等因素影响较大。但对于隐蔽地区仍为不可取代的测绘手段。

三、测绘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每一次更新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测绘技术及测绘手段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以下就二方面的测绘技术的发展,可能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预测: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从地理信息系统当前的发展来看,在今后发展的几十年中,地理信息系统将向数据标准化、数据多维化、系统智能化、平台网络化、应用社会化等方面发展。于此同时,在处理地质勘查(普查、预查、详查、勘查)、矿山建设、矿山管理、矿区治理、勘查区环境保护等问题时,因项目用时较长、数据量复杂、信息量大、动态变换等特点也存在难题,为工作的有序、合理及避免重复性投资及信息的实时共享而困惑,因此可以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结合相关的软件平台,对地质勘查及矿山建设进行平台化管理、系统化设计等形式的研究引进,以避免地勘工作的夸年度性、资料的复杂性、认识的差异性等问题,以更好的、更合理的信息数据融合、对比、筛选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获得较好的勘查及探矿成果。

(二)遥感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其在新型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会更好的促进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不断更新的新型传感器,主要有全景、紫外、彩色、黑白摄影、多光谱等特性的辨识,其可用在对于大区域的物探和化探工作进行前期的靶区初判,对于地质勘查有更好的指导性。第二、目前已经出现了分辨率更好的影像图像,可提供各种精确的数据参考及地形参考,为具体的地质野外工作及工程施工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目前开展地质勘查时,主要是GPS技术及常规测绘。为了更加精确的反应地质情况,要求相关人员还要加强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研究,及时将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到地质勘查中,不断提高我国的地质勘查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小红.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地质工程测量的发展应用[J].低碳世界,,(27).

[2]郭伟伟.试析新时期地质测绘技术和发展的几点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2016,(03).

[3]潘勤俭.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11).

篇3: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技术的运用论文

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技术的运用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工程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创新和突破。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使广播电视工程的安全性更具保证,为稳定的广播电视通信提供了保障。为了满足人们对外部信息越来越高的需求,研究人员还需要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创新和升级技术,为我国电视工程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保障。本文对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其技术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接地地基;应用;分析

随着人们对生活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电视广播通信质量也有相应的需求,这要求广播电视通信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而接地技术是有效保证广播电视通信的一项重要技术方法,其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抗雷击能力,第二是抗电磁干扰,为保证广播电视通信的稳定性提供有效作用。

1广播电视接地技术的原理

接地技术是广播电视系统中的一种技术操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保护接地方面,接地技术能够使电流强度有效降低,将其控制于人体能够接触的有效范围内。对于地面而言,其就是一个巨大的电流导体,如果没有对其进行相应处理而直接传输至地表面,势必会因为电流而影响地面人员的人身安全。使用接地技术后,因为接地电阻降低电流强度,导致其在到地面后就大大降低了强度,并将剩余的电流直接回流至地下,有效避免人体受到伤害。同时,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运用接地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通信受到的外界电磁干扰,保证更加稳定的广播电视通信,画面音质效果也更加良好。另外,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接地技术,还具有良好的防雷作用。通常,很多建筑工程都会将避雷针进行实际安装,而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其能和避雷针产生相同的效果,都能有效降低建筑物受到雷电的影响。在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中,建筑物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也更容易受到雷击的可能,采用接地技术,可以有效抵御电视工程通信受到雷电的.影响,并降低雷击对建筑物体的破坏。总之,接地技术是为了避免广播电视通信受到雷电的影响,因为雷击会使其产生巨大的电流,以至于破坏通信设备的可能。同时,雷电还会产生很大的电磁,广播通信会因此受到很大干扰,继而影响广播电视通信的正常运行。所以,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运用接地技术是势在必行的。

2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和安装注意事项

广播电视工程属于十分复杂的系统,特别是在进行安装和调试时,会有很多大功率设备,继而产生相对较大的磁场干扰,甚至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其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导线和电源之间。在广播电视工程中使用接地技术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通过接地就能使系统和地面之间的连接有效进行,并不会对广播电视工程设备产生其他的电磁干扰,所有设备都能正常运行。

2.1连接视频和音频设备的注意事项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视频和音频设备的安装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而在对其进行接地处理时,系统的信号地和其他接地连接的先后顺序,安装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来操作,以保证接地方面的安全。同时,接地电阻可以适当减小,其中,接地电阻较大的是信号地,在安装时,必须提前对这些问题加以考虑,避免设备处理信号出现问题。随着数字信号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很多设备都自带数字地和模拟地两种模式,因此,在这种设备使用的时候,安装人员需要先分别进行接地处理,然后再次进行合理汇聚,才能确保设备运用过程的安全性。在进行接地时,需要尽量在母线位置进行合理的接地处理。同时,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设备,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机柜外壳接地和设备外壳接地,接地的次序是在进行接地时,必须高度注意的地方,一旦弄错次序,就会对接地的实际效果产生影响,甚至埋下一些不利的安全隐患。

2.2规范机房数字设备接地

当前,越来越多高科技设备出现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设备的应用更是十分普及,这会导致出现越来越多的机柜外壳地线和信号地线。因此,在进行接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规范性的进行数字设备的接地,确保准确、安全的实现地线接地。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将几条并行的、系统外壳绝缘的接地母线,合理设置到机柜中,以利于不同设备的接地线都能够顺利的接应到与之较近的接地母线上,而设备内部的屏蔽地,也能良好的与机柜外壳地母线进行连接。同时,通过采用这样的操作方法,可以保证设备的各种线,能在机柜内部进行规整的排列,并有利于工作人员后期的检查和操作。另外,母线还需要和很多地线进行合理的连接,所以,必须保证母线能时刻处于电气性能良好的情况下,而电阻也应当在标准范围内。

2.3三相电源中性点电位的注意事项

根据广播电视工程的具体情况来看,三相四线电源供电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负载电量,且都是在不同的用电时间段,因而极有可能出现三相不平衡的情况。同时,如果中性线接地状态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就会导致三相四线电源中的中性线位置产生偏差,最终由于电压不稳定而导致供电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更有可能对整个供电设备造成破坏。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源中中性点接地工作时,必须认真、严格的进行检查,以有效提高中性点接地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机柜内的工作接地线可以使用电缆来完成,并避免采用没有绝缘的金属编织管,因为其不能有效实现地线绝缘。同时,必须避免工作接地线和保护接地线接触到一起,接地体也不能使用金属编织管,而在对接地体进行埋设的时候,必须保证在规定的深度,然后加入适量盐水,将碳粉撒在周边地线上进行实埋,才能使电源的导电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2.4接地的保护与屏蔽

广播电视工程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没有做好电源接地措施而让电磁干扰到电源,还会通过电源线传输至设备,从而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相应的影响。同时,设备的运行还会因为电磁感应太强而受到影响,所以,做好设备的屏蔽工作,必须受到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即通过实际的设备情况来选择铺设的最佳方式进行电缆铺设。另外,为了广播电视工程设备的运行能够正常进行,必须要降低设备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第一是防雷接地;第二是电阻的适当选择等。除此之外,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还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在机房接地中,其必须要实现数字设备接地,将电子磁场和数据信息在通信中进行相互转化。所以,必须要将并行地线和半环型加以设置,并选择比较小的电阻。

3结论

目前,广播电视工程中已经普遍应用到接地技术,其能使广播电视工程的安全性有效提高,能为广播电视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重要作用。同时,接地技术还在多方面具有不可获取的作用:第一是抗电磁抗干扰;第二是接地保护;第三是抗雷击等。至今为止,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这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累积经验,更加深入的去探究这门技术。

参考文献:

[1]李雷.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6,4(8):187.

[2]叶如剑.浅谈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及其使用价值[J].江西建材,(11):72,75.

[3]李亨平.广播电视工程的接地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5(10):197.

[4]凌佳豪.刍议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5(7):167.

[5]张闵.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的应用[J].大科技,2016(24):261-262.

篇4:工程测绘中GPS技术的运用论文

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促进当前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在逐渐的增加当中。工程项目在建设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测绘工作,才能为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指导。工程测绘工作的有效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建设施工效率的不断提升。GPS技术作为重要的工程类技术之一,能够为工程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当前工程项目开展工程测绘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GPS技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积极掌握有效的应用方法,重视基础性的测绘内容,实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1 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优势作用

工程测绘能够起到良好的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积极应用了GPS技术的优势。GPS技术具有较为多样的功能特征,能够在工程测绘工作中提供连续性的、实时性的三维动态位置,同时为还能够迅速实现定位,从而促进测量和导航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程测绘过程中积极使用GPS技术,能够达到简便快速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GPS技术操作十分简便,只要对开关设备进行安装,就能够在远程进行调控,从而有效实现全面准确的位置判断目标。同时GPS技术耗费的时间较少,GPS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静态定位方法来进行测量的,这样对于各个测量目标的完成度较高,同时能够较为准确和快速的收集到各项数据,通过GPS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更新,GPS技术的测量时间在不断的缩短当中,有效提升了工程测绘的工作效率[1].

篇5:测绘工程中GPS技术的运用的论文

测绘工程中GPS技术的运用的论文

摘 要:传统的测绘技术有很大的缺陷, 随着GPS测绘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并在信息科技时代下不断地发展完善, GPS测绘技术已经克服了传统测绘技术测绘精确度低、需通视全程、耗时高、效率低、操作复杂等特点。现如今GPS测绘技术广泛应用于测绘工程中,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程质量, 使得GPS测绘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阐述了GPS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相比于传统测绘技术的优势, 并探究了GP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GPS测绘; 工程; 应用研究;

1、GPS技术

1.1、工作原理

GPS系统是运用全球定位中的距离交汇法的全球定位系统, 运行时主要依靠固定的GPS接收机, 所说的固定就是指GPS接收机的位置不是随意的, 它必须要固定一个位置, 才能准确接受到定位信息。但是因为定位信息发送时间不确定, 所以GPS接受机接受信息的时间也是无法固定的。当GPS信息接受机接受到信息之后, 它需要运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来对信息受到的时间地点进行计算、整合、分析, 最后以三维的形式表现出来, 也就是利用三维立体坐标方便人们获取、识别信息。

1.2、特点

GPS技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定位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技术, 有很大的优势。

第一, 精确度高。GPS技术可以采用静态测绘法, 在静态测绘中, 它可以精确到毫米水平, 这是无论哪一项传统测量技术都无法比拟的, 可见, GPS技术在精度上有很大的进步。

第二, 测量速度快, 效率高。GPS技术已经有一定成熟的水平, 衍生出了相应的软件, 无需像传统测量技术一样必须要几位测量技术人员相互合作才能完成, 它只需要一两名技术操作人员就可以在软件的协助下完成测量工作, 并且失误率比较低, 大大减少了测量时间, 提高了测量效率。

第三, 操作简单, 方便快捷。GPS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 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人员操作也越来越便捷, 只要在测量领域安装对应的仪器设备、接通电缆, 观察天线高度以及天气现象, 就可以轻松快捷地完成测绘工作。

第四, 无需要通视。在传统的测量方式下, 测绘工程需要对全部需要完成的工作通视才可进行, 给测试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测绘时间一般都会很长, 测试效率也就降低了, 但是GPS技术的应用, 不需要通视全部过程, 已经得到了测绘工程领域高度认同。

2、GPS技术在测绘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2.1、GPS技术在测绘工程相关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GPS技术虽然相对于传统测量技术有很多优点, 但是在很多方面也存在很多缺陷。首先是测绘工程的检测, GPS测量技术只能在工程完成之后对工程进行检测, 事后控制会有可能错过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的最佳时机, 一般等到工程即将结束之后才发现问题, 将极大地提高工程建设的风险性。此外, 在实际工程测绘检查中, 检查严谨性不高, 导致很多需要重点检查的程序都没有落实到位, 可能出现测量单位失误。

另外, 工程测绘是一项工作复杂, 内容繁多的测量工程, 因此测绘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员工和资金。随着技术的发展, 工程的施工工期都比较短, 测量工作经常性地因为某些技术人员自身以及工程建设本身的原因, 导致测绘工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要加强测量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 保证测绘工程顺利完成, 提高工程建设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2.2、GPS定位技术在测绘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GPS技术是一种采用科技产品的技术, 在测绘工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打破传统测量方式的静态GPS定位测量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利大坝监测、高层建筑测量以及隧道贯通等各种高技术难度的.工程中。GPS定位技术不仅可以实行静态定位, 还可以进行动态跟踪。比如我们常见的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各种电子地图软件, 其采用的最主要的技术就是GPS定位技术, 它通过比例以及地形的图形绘测的方式, 对实际地形进行高度浓缩, 实时更新, 避免了传统地形测绘方式的局限性。另外, GPS的网精度不会受到GPS网络结构的影响也可以对现实情况进行跟踪测绘, 及时更新内容, 更好地服务使用者, 因此GPS的网精度完全可以达到测绘工程领域测量的基本要求。

2.3、GPS技术在测绘工程领域中的主要方法分析

每一项工程的规划与建成都依赖于测绘工作的精密度, 只有较准确的瞄准控制点, 才能够提高测量工作的进度。传统的测量控制工作相对GPS技术来说, 都只能粗略地测量, 并且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GPS技术在测量中可以较好地控制, 大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并且采用信息测量, 测量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 GPS技术应用到常规测量中也是可行的, 这意味着GPS技术可以大范围的使用。

3、结语

在当今的GPS测绘技术中, GPS测绘不仅可以将位置以坐标点的形式展现给使用者, 还可以将测绘的时间、地点、速度等信息传递给使用者, 进一步扩大了使用者对测绘信息的认识面。另外, GPS测绘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导航领域中, 现在电子版地图几乎已经替代了纸质版地图, 人们只需要一只装有导航系统的手机就可以自动规划最优路线,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后, GPS测绘技术还应用于海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等领域, GPS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它的发展历程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敏东.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 (08) :227+230.

[2]耿强.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 :75.

[3]刘晓晴.GPSRTK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7, 14 (28) :33+35.

[4]郎赞文, 丁坤.关于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测绘, (03) :53-54.

[5]刘伟.GPS技术在测绘工程的应用初探[J].科技与企业, 2016 (09) :164.

篇6:工程测绘中GPS技术的运用论文

GPS技术在工程测绘的相关工作中的应用程度较高,能够积极有效的发挥相关作用。当前工程测绘对于GPS技术的使用,对于工程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GPS技术主要是使用了空间卫星、地面控制系统以及卫星接收设备等。GPS技术中的地面接收控制西戎,主要是通过五个监测站和一个主站、两个注入站共同构成的。空间卫星群中分布着二十四个卫星,能够对卫星的信号提供一定的发送服务,而在接收服务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气象仪、数据处理软件以及接收机等方面。GPS技术中的各项组成部分,有效促进了GPS技术发挥积极作用和价值[2].

3 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3. 1 GPS技术在控制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工程测绘工作中的应用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实时动态差分法,这种方法能够在野外实时测量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数据,从而为工程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GPS技术在控制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对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城市在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使用频繁、控制面积大以及精度高的特点,特别需要做好规划区和建成区的分界工作[3].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的整体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预计,这样才能够降低对城市布局和公共环境的破坏,因而需要加强城市测量的相关工作。城市测量之中对于GPS技术的使用,主要是城市测绘部门中积极建立自身的CORS站,通过开展GPS测量工作,从而对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充分采集,并根据城市建设目标进行适当性的调整。通过GPS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城市建设的水平[4].

3. 2使用GPS技术进行定位工作

GPS技术对于野外测绘工作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使用GPS技术进行工程测绘的时候,首先需要做好相应的定位工作。选择合适准确的测量点,在GPS技术的应用中十分重要。工程项目在选择测量点的时候,需要确定出一定的测量范围,并确定好有效的观测点,从三个以上的方向进行定位工作,从而固定好GPS技术的相关测量设备,这样能够保证GPS技术的标志中心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做好测量点的选择工作之后,还需要做好GPS技术的布网工作。在进行GPS技术布网的过程中,确立好全面有效的布网规划工作十分重要,在对不同区域进行全面布网工作的时候,需要针对具体的现场情况采用有效的措施,主要是从现有的公网或者信息网形式加强布网的改进工作,这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GPS设备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其本身具有良好的坚固性,能够通过相应的野外测量工作,准确获取到需要测量的数据[5].

3. 3积极发挥GPS技术的实时动态测绘优势

GPS技术应用在工程测绘工作之中,能够使用实时动态测绘的方法,这种方法又被称作是RTK,主要是在地面测量点中安置一个GPS接收机,将这个GPS接收机和卫星进行连接,这样能够对测量的信息进行及时获取。GPS卫星在收获到信息之后,还能够将信息及时传送到测量流动站和中心测量站中。通常情况下,测量流动站不仅需要对GPS的.卫星信号进行有效接收,同时还需要接收到其他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通过GPS导航的原理,能对各项信息进行有效的对比和分析,从而获取到流动站的具体位置信息,当这些信息全部进行回传之后,能够作为实时动态测绘的重要参数,从而做好相关的测绘工作,实现测绘目标[6].

4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使得当前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当中。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是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目标,由此就需要良好全面的掌握工程项目的施工信息,包括其施工周围和现场的情况,这其中就需要积极开展工程测绘工作。GPS技术在工程测绘的具体应用中,能够积极发挥GPS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工程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工程测绘的准确度和真实度,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工程测绘工作中积极使用GPS技术,需要积极开展定位工作,并积极发挥GPS技术的实时动态测绘优势,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其在控制城市建设和野外测绘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延忠。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及特点[J].科技传播,(7) :198.

[2]孙玉松。论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7) :82.

[3]康宗道。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的应用探析[J].河南科技,(5) :53.

[4]林新超。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 :87.

[5]徐仁广。 GPS 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 :146.

[6]郭倩倩,李辉。工程测绘中GPS定位测量技术的重要作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6) :116 - 117.

篇7:大比例找矿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运用论文

大比例找矿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运用论文

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被广泛的运用于地质找矿工作。因为当前社会的发展对于矿产方面的资源有着较大的需求,而中小比例找矿技术不能够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所以,更多的地质研究人员,对大比例找矿技术进行研究,并合理的应用于地质找矿,为我国矿产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1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的基本概述

1.1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的工作任务分析

大比例找矿的技术中,相关的找矿人员可对矿产方面的资源,实行具体的定位。因为找矿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已完成对区域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的分析工作,同时做好储藏量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地质找矿企业的实际信息有明确的了解。此外,相关的企业在当前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找矿计划。所以,大比例找矿技术在应用的过程,需结合具体的比例,明确实际的范围,将采矿的区域逐渐缩小。若比例为1:50000的大比例,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对矿产的具体分布状况,加以进一步的勘察。实行大比例放大工作,具体来讲1:10000的比例尺寸最为理想,主要是由于这时候整体测矿的面积,低于10km2,进而可实现对深层次矿产资源的精准定位工作。此外,其还可以充分的掌握实际的储量情况。由此可见,大比例找矿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需对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充分的了解,可结合工作的实际任务实行技术方面的操作。

1.2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的使用地域分析

大比例找矿技术,对于地质环境有明确的要求,而并非任何地域均适合使用这方面的技术。大量地质找矿的研究显示,大比例找矿技术工作的程度、研究的程度,均较高且效果较好。主要由于这些地域均于不同的程度实行开采工作。此外,长期相关的开采人员对于当地地质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有效开展找矿工作。这一部分的地域,在应用大比例找矿技术的时候,可确保找矿的相关数据的精准度,并提高找矿的效率。

1.3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的分层次预测分析

大比例找矿技术合理的运用,可确保分层次实行预测工作。分层次预测,即为分次找矿。主要结合矿产的深度情况、矿区的类型。而分次找矿具有较好的效果和效率。对于找矿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实行大比例的找矿范围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可结合具体的层次实行划分工作。

客观来讲,以1:25000~1的比例进行划分。50000的比例尺寸可划分成4个层次,相关的找矿人员需针对具体的相应层次,实行矿产资源方面的分析,以便于更好的找矿,于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矿产的部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结合分层次的方式、预测的程度、实际地下的深度,获取准确的信息。

1.4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的特点分析

大比例找矿技术,属于交叉性的找矿技术,其涵盖较多的技术,如地质勘察技术,其属于预测技术之一,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会对地质找矿情况造成直接的影响。大比例找矿技术在实际应用的阶段,应联合相关的技术进行辅助,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矿。大比例找矿技术应用的时候,需对环境实行具体的探析,并应做好勘察技术的辅助工作,以有效的将矿产位置进行定位。

1.5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在矿产开采中应用分析

大比例找矿技术需贯穿于用于整个矿产的开采工作,由于这方面的找矿技术在应用的过程,能够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加以合理的分析,以对找矿技术实际应用的情况实行针对性的指导,对矿产开采阶段实行安全方面的监测。找矿前,应对矿产资源加以普查,以创造找矿的有利渠道。

2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的应用探析

大比例找矿,属于矿产业广泛应用的找矿方式,采用的比例尺寸非常大,能够有效的扩大找矿的范围,同时还可对矿区实际的矿产资源储量情况进行了解,并掌握实际地质的基本信息,以加强找矿的准确性,并保证找矿的效率。合理的运用这方面的找矿技术,可对矿产资料实行探测,进而保证矿产资源埋藏预测方面的精准度。

2.1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的应用原则

大比例找矿技术,可帮助工作人员找到准确的矿产资源,并掌握地质的信息。使用这方面找矿技术的过程,应对相关的信息实行全面的考核,以加强找矿的效率。可通过分布找矿工作的形式,开展大比例的找矿工作,可有效的`保障矿产信息的完整性。预测的阶段,应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更新,以保证找矿信息的准确性。选择适宜的地质勘查方法,如电法和磁法、重力法勘查,可对大范围的矿产信息实行综合性的预测,准确找到矿田,实现大范围、低成本、调查便捷的效果。

2.2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的应用流程分析

大比例找矿一般可分成:资料收集、模型构造两方面。相关的工作人员需对实际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并有效的利用地质勘查的方式,获得地质方面的信息,储存于数据库中,以利于工作人员查找资料。而模型建构应从对找矿工作进行合理的指导,结合具体的资料进行模型的构件,进而对矿床地质的构成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不断完善找矿工作。

2.3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的应用模式分析

只用成矿模式、找矿模型对矿产情况进行预测,为当前地质方面的工作人员最为常用的预测方式。主要由于其通过复杂地质、不同类型的找矿资料,对相关的特征、标志的资料进行有效的预测。成矿模式,属于矿床对地质环境、内外部的特征,以及成矿物质的来源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有效地将复杂的地质转化为地质方面的理论,通过图、表、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进而加强人们对于相同类型、类似矿床成矿情况的功效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成矿模式一般可划分成:成矿模式、矿床模式两种。其中区域成矿模式,属于区域成矿模式的基本写照,其主要以成矿的时间、地质环境、地质功效,以及物质的来源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探析,进而构成相对完善的成矿区带。对成矿带/矿田找矿工作,进行合理的指导,矿床成矿模式,在研究的过程,应对其成矿的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对成矿的效果、分布规律、成矿时间等进行探析。

最后,需要找出矿物质的主要来源、矿溶液迁移富集的方式加以检查,并对其预测矿田、矿床进行正确的指导。

3总结

大比例找矿技术有效的应用于地质找矿中,对于金矿业有着关键的作用。我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其会受到地域、地形、地势、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影响,进而促使整体矿产存在较大的开发困难。所以,应合理的运用大比例找矿技术,以对矿产资源位置、范围进行测量,找到更多可利用的矿产。

参考文献:

[1]任海鹏,李墨。分析地质工程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23(23):268.

[2]谢力云。分析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3,5(5):409.

[3]杨建岭。分析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9):106.

篇8:电子工程管理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论文

电子工程管理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论文

【摘要】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是人类科技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不但能改善操作者的作业环境,减轻了工作强度,还可以使管理实现自动化,从而提高了作业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对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情况,并且对电子工程管理重使用智能化技术的实际运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子工程;运用

1智能化技术简介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行业之中,并且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利益。随着现代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密不可分,而在电子工程管理中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对工程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为正确的判断做出有力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电子工程管理的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2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优势分析

2.1使生产设计更加简单

电子工程主要应用于工业设计生产之中,而智能化技术的引用是设计生产过程得了简化。在传统的设计生产过程中,电子工程管理者必须对设计生产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管理分析,而使用智能化技术后可以对电子产品进行自动化控制,代替了人工操作,只需要在设备中制定相关程序和数据,便可以完成高效率的设计生产模式,从而避免了在过程中由于不必要因素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智能化技术还解决了人为误差的缺点,在简化生产设计过程的同时,同样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整体效率[1]。

2.2使生产管理进度更加精

精确的进度管理,直接影响整个电子工程的施工进度,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之下,这种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可以根据施工进度的进程,智能化技术可以提前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在工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点以及问题,通过方案都可以及时的发现并解决,而且,所处理的实例问题都可以自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然后根据这些经验,以后出现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提前解决,并为其设计出更加适合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在电子工程管理进度的精确性上,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2]。

2.3提高质量管理

电子工程管理的质量问题是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以往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人对施工步骤进行规范管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利用智能化技术就可以实时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根据相应的质量管理需求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保障方案。全面智能化的使用可以使质量管理得到严格的控制,不会出现传统质量管理中所出现的差错,对提高电子工程质量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3.1智能化在管理性能的运用

智能化技术可以让电子工程的管理性能往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无论在管理效率以及精度上,智能化系统都可以将其不断的改善,利用自身快速高效的管理系统对电子工程的管理性能方面进行不断的提升。而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很好的保证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数控系统的完整执行,而且数控系统还可以得到很好的覆盖和剪裁,满足了更多不同客户的需求。

3.2智能化在管理功能的运用

智能化系统在网络安全管理中也被广泛应用,主要运用在围剿非法人员、设置陷阱。智能化系统可以构建网络安全防御协议,针对虚拟IP和网络接口进行防护和控制,当遇到网络垃圾或者是非法人员攻击时都能都及时的检测并作出相应的防护措施,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安全可靠的防火墙,对综合治理虚拟网络、网络病毒传染、反非法人员功能可以及时实施有效的针对方案,对网络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具有免疫病毒和主动攻防的功能,就好比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网络病毒还未出现就能够预防,或在非法人员入侵之前就主动防御并GPS定位到其现实位置。所以智能化系统在虚拟网络中的安全作用就体现,很好做出管理的同时也对其安全做出了良好保障[3]。

4结语

实践证明,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的中已经占据着重要地位,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管理制度不断的完善。所以就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智能化技术,提高我国智能化水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鲍伟.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04):273~274.

[2]刘兴俊.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02):5~6.

[3]卢锐霆.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18):38.

篇9: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运用论文

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运用论文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指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勘察手段和勘察方式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等地理条件进行实地地调查、测量和分析,确保建筑物地基的强度,防止建筑物出现沉降变形等质量问题,可以说,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一项综合性非常高的实地地质调查工作。

1.面对各地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岩土特点不同,需要加强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运用。

对在岩土勘察行业内勘察工作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备受忽视的的不合理行为,我们要采取措施增强勘察重要性的意识,创造勘察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

避免甚至杜绝不利条件。

降低工程后期处理的成本。

提高岩土工程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探究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属于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产物即岩土体。

它受地质环自然条件和人工活动影响较大。

存在许多复杂性、多变性对各个工程项目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勘察难度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勘察人员要认真思考、仔细分析。

要想办法了解并熟悉勘察场地的地质状况,准确客观的评价工程地质条件。

记录精确的设计参数,提出科学合理的工作建议。

1.GPS定位测量技术在岩土工程勘探中的应用。

GPS 技术是由美国在 20世纪 70 年代研制并用于军事方面, 其在我国岩土工程勘探测量的应用发展较晚。

GPS 的组成包括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站及用户设备三部分,但随着其在岩土工程勘探测量中的较好表现,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广。

在GPS全球定位技术中,主要借助于空间卫星群和地面接收监控系统的支撑,利用GPS接收机、以及其他接收终端来实现对检测对象的详细检测勘探数据的过程。

选择快速静态定位模式来完成测量要求。

由于工程点位于半山腰,山地地形复杂,树木茂盛,不仅对施工作业造成困难,也对岩土工程勘探带来了难度。

对工程勘探的准备事项,对整个工程进行拟定作业计划,准备相关仪器设备,组织相关人员收集工程资料,编写工程技术设计书,开展前期的选点、埋石工作,合理布置测控等级点,依照规范要求做好点标志。

对通信、交通、后勤保障问题进行事前安排,以实现对整个检测项目的合理调度。

再次是进入测量过程,制定详细的观测计划,对观测时段,设置的卫星截止角,以及几何精度因子等信息进行周密计划,并对相应的采集设备及软件进行必要的测试,通过对采集器的相应要求来设置,如采集间隔时间、卫星高度截止角、时段号等信息,完成采集并关闭接收机,最后形成观测记录。

2.GIS技术岩土工程勘探中的应用

GIS技术具有完整的数据库,可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制作图片,并且将制作出来的图片与原先的过程数据和信息进行比较,最大范围地找出数据和信息中出现的错误。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是空间卫星与地面接收站系统的有机结合,使得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运用GIS技术时,可以对获取的地质信息进行动态、及时地处理,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会越来越广泛,其实现资源共享、优化工程规划等优势也使其运用的深度也会更加深入。

不过,虽然地理信息系统的优点非常多,但是现如今还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因为基础数据的获得还是离不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的野外实地考察与室内具体分析。

3.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主要是钻探。

其信息的准确性比较难保证,由于钻探采取的是以点带面的方式,使得地质的界面是不连续的。

因此,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逐渐落后,取之的是一些新型的技术。

这里要讲的是工程物探技术。

所谓工程物探技术是指根据地下岩层的物体差异性,利用相关仪器来检测地质体的大小、形状以及与地面的距离,它是一种物理勘察的方法,在使用时不用考虑工程场地和地形的具体情况,可以极大地节约勘察的时间和费用。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技术。

3.1地震勘察技术

这种方法包括了浅层折射波法、发射波法和瑞雷波法这三类。

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根据地震波层成像的原理来分析获得的数据。

地震勘察技术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运用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的,其应用的范围和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地开发。

它主要是先选择恰当的激发位置和接收位置,依据其弹性波的速度来计算地质的分布情况,同时从地震波的走势形成相应的成像,有利于工程施工人员对工程场地的地质结构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这里所说的弹性波技术是指由于地底下物质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可以通过弹性波将物体的.各种信息传递到地面。

3.2探地雷达技术

这种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应用较为成熟,它是根据地底下物质的不连续性来勘察。

这种方法可以分为剖面法、单孔法、环形法等等。

探地雷达技术相比于地震勘察技术来说,具有操作便捷、效率高、损坏程度低、成像的分辨率高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施工工程中。

3.3电法勘探

所谓电法勘探是指根据地底下不同岩石的导电性、导磁性等的差异性来查明地质结构。

电法勘探可以分为电剖面法、自然电场法、高密度电法等,其中高密度电法的应用使得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观测的内容和要素比较多、信息丰富、成本低。

4.利用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注意事项

4.1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探技术实施时,做好良好沟通。

为勘察工作提供方便,如果勘察部门与设计部门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就会导致合作不利、工作分散、困难重重再加上勘察技术落后和岩土工程自身的原因。

使得勘察部门与设计部门脱离,勘察报告不能如实反映工程地质状况。

最终导致设计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岩土工程的信息,无法有效设计。

在勘探前要充分分析拟建工程的特性和要求,对勘探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以促进整个勘探工作合理、便捷、准确、有效,避免误判和项目返工。

4.2选择合理的勘察技术方案 。

一要收集岩土工程技术数据,在使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之前,要广泛地收集施工所在地的地质、水文等具体数据,结合设计施工的技术资料对岩土工程勘察进行正确合理地评价,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二要布置勘探点,在结合施工所在地的地理条件之后,就要科学地布置勘探点。

勘探点的布置要坚持均匀的原则,同时要满足后期基坑边坡支护的设计要求。

具体来说,勘探点要分布在建筑物的周边线上,如果在同一范围内出现受力层起伏比较大的情况,可以加密勘探点,从而获取更加准确的勘察数据。

4.3加强新的勘探技术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岩土工程对勘察技术与勘察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的勘察技术与勘察设备不断被人们开发利用。

采用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不仅可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而且可以提高勘察单位在勘察工程中的竞争实力。

合理应用新的勘探技术,可以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可以有效解决岩土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对岩土勘察进行科学的管理,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岩土工程的工作效率。

新的勘探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勘探技术,它综合了各学科的知识,无论在操作方法上还是实现效果上都有较大的优越性。

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新的勘探技术,大力培养岩土工程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大岩土技术研究的力度,促进勘探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结束语: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勘探对于整个建筑工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快新技术在岩土工程勘探的应用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信在我国未来的勘探领域将会涌现出更多便捷操作、勘探准确的技术。

篇10:城市测绘工程中RTK技术的运用论文

城市测绘工程中RTK技术的运用论文

摘 要:RTK技术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过程中引起普遍关注, 当前已将其应用于城市测绘工程中, 该技术优势鲜明, 可以构建信息交流基站, 整合所采集的数据信息, 加强与卫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确保工作效率。在本文中, 阐述了RTK技术及其原理与特征, 探究了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RTK技术; 城市测绘工程; 应用;

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城市化进程日益推进, 人们对城市测绘工程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城市测绘工程施工过程中, 主要是对城市建筑所需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 在城市建筑之中, 城市测绘工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利于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 将RTK技术应用于城市测绘工程中极其必要。

1、RTK技术概述

1.1、定义

RTK技术主要以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进行数据测量, 为城市工程建设提供数据保障。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应用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主要是通过基准站进行载波相位数据采集, 并将数据信息传输到用户借手机上进行数据分析。

1.2、技术原理

这种技术主要采用的是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的方法, 在应用RTK技术时需要将一台全球定位系统设备作为基准站, 其余设备则要充当移动站, 由此可见在RTK技术至少运用到两台以上的GPS设备, 并且在RTK的系统当中, 基准站的GPS设备和移动站的GPS设备都要随着多种卫星进行定位。在跟踪卫星的过程中, 基准站会将观测到的卫星数据进行收集, 然后通过电台等设备传递给移动站, 移动站就会对基准站观测的差分观测值进行处理, 最后制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1]。

1.3、技术优势

RTK技术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应用, 就是因为RTK技术具有诸多的优点。首先RTK技术作业效率高, RTK技术可以一次测完普通地形中5千米的半径区域, 而传统的测量法则需要搬运相应的机器进行多次测量, 并且RTK技术所需人员较少, 只需要在每个放样点停留一秒到两秒即可。另外, 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RTK技术也可以实现多个流动站共同测量的功能, 使测绘工作的效率提高。然后, RTK技术能够实现全天候作业, 要开展工作只需满足两方面的要求, 也就是电磁波通视以及对空通视, 因此天气不易影响RTK技术。除此之外, RTK技术具有较高技术精准度, 在开展测绘工作过程中, 这一技术已实现作业自动化, 使人为误差出现的概率降低, 在工作中即使已经出现误差, 也不会累积与传播, 可以有效避免其影响数据信息[2]。

2、城市测绘中影响RTK技术的因素

在城市测绘工程中, 影响RTK技术的因素较多, 第一项影响因素便是全球定位技术, 该技术对于RTK技术至关重要, 是其重要支撑, 全球定位技术具有鲜明优势, 即观测率高。不过, 该技术的劣势也比较突出, 其功率较低, 要跨过障碍物难度较大, 当进行城市测绘时, 做好山区以及林区等的测绘工作极其必要, 但是这些建筑物也非常容易将全球定位信号阻挡, 导致RTK技术受到较大影响。然后, 数据链电台传输距离也会对RTK技术产生影响, 当对RTK技术进行应用的时候, 包括高山以及建筑物等周边环境会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该技术的作业距离, 如果该技术的作用半径不在所允许的.范围内, 将导致较大误差出现。除此之外, 在城市测绘工程中, 电离层也会影响RTK技术, 若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应用RTK技术, 需要避开中午十二点到一点这段时间, 在这一小时中电离层对RTK技术所造成的干扰非常大。

3、城市测绘工程中实际应用技术

3.1、大规模全向跟踪

在对RTK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全球定位功能是其主要优势, 能够实现大规模全向跟踪, 其精度较高, 同时也已实现全天候连续跟踪。此外, 还可以向主系统反馈跟踪过程中所获得的跟踪数据, 并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相较于人工跟踪, 该方法的优势更为鲜明与突出, 其精确性以及有效性都更加强大。在今后工作开展过程中, 传统测量方法必定会被这一方法所取代。

3.2、实时监控

通常情况下, 当进行传统测量时, 所应用的方法主要是简单补测法, 主要设备是平板仪, 由此实现测量的目的。而且同传统测量工具合作也是较为必要。所以, 不利于获取测量结果, 导致其出现一定偏差, 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工作效率, 无法在第一时间更新数据。若是错误出现, 无法及时检测出来, 进一步导致测量大漏洞的出现。若是对RTK技术进行应用, 将使其实时监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只要发现其中存在的错误, 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解决与调整, 从而为项目质量提供重要保障。举例来说, 当进行桥梁施工时, 若是处于基础阶段, 桩间距极为重要, 只要出现相应误差, 必定会导致较大问题的发生。不过将新型技术应用其中, 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有效跟踪获取新数据, 将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中, 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与手段, 有效解决所出现的问题[3]。

3.3、陡峭地区RTK技术的应用

将RTK技术应用于城市测绘工程中, 通常所应用的方法包括线路设置与测量以及带状地形图等。当进行测量的时候, RTK具有较高准确度, 相较于传统方法, 该方法的作用与功能更为突出, 能够充分满足对方需求。若是所处的地方较为陡峭, 仍旧具有较大应用便利性。

4、城市测绘工程中RTK技术的应用

4.1、环境测绘, 确定全球定位控制点

在应用RTK技术开展作业的过程中, 第一步要考虑的是实际测绘环境, 对相关地理位置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以相关实际情况作为重要依据, 由此选择与明确施工名称, 将测绘目标作为重要参照, 设置好主机的多项参数, 并且合理转换坐标参数, 进一步确定全球定位控制点, 确保工程放样的精确度。

4.2、精确转换坐标及其参数

通过RTK技术开展测绘施工的过程中, 应该已经获得准确坐标, 只有在此条件下才可以实现相关参数的精准转换。但是, 现如今城市测绘仍旧无法满足该要求, 为数较多的城市测绘工程中, 往往将本地坐标作为被测点的坐标, 相较于实时坐标, 本地坐标的独立性更为突出, 其精准度更低, 针对此, 必须应用多种有效对策与手段, 精确转换坐标。一般所完成的转换主要有两种。其一, 设置全球定位控制点, 必须确保它在测量区域的均匀分布, 进而确定两项坐标, 分别为WGS坐标以及测量目标区坐标, 并且完成与两种坐标相关的参数的转换。其二, 合理选择基准点, 主要为具有开阔视野的位置, 然后以基准点为依据, 选择与明确WGS坐标, 进而对所获取的坐标进行整理, 其中部分坐标相较于整体非常不同, 单个测量这些点, 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还能够实现相互转换坐标参数。

4.3、科学合理应用外部设备

当测量测绘数据时, 有必要应用相关外部设备, 发挥其辅助作用, 例如说基准站测量设备等, 为所获取数据的精确性以及传输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除此之外也能够对周边模糊程度进行精确计算, 大大提高测绘工作效率。在进行实际测绘时, 需要将相关实际情况作为重要依据, 有所针对性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基准点存在于坐标系中, 尚未对其位置进行确定, 需要以测量区域的位置为依据进行确定。对其较为有利的地势优势鲜明, 主要包括地势高、高电台覆盖率以及周边不存在无线干扰。

4.4、基准站的安装

安装基准站, 这一操作的开展主要在控制点进行, 将接受装置开启, 录入当前已设置的两项参数, 分别为天线高度以及控制点编号[4]。当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 还需录入另外两项参数, 即控制点高程、具体平面坐标, 保证接收机接收信号数量, 最少是五颗卫星, 在结束以上操作之后, 设置流动站点, 确保其对频率的接收与所设置的标准相符, 还需要对指示灯信号接收范围进行仔细检查。此外, 科学合理应用已经得到的本地坐标, 使其对比测量值, 确保RTK技术精确度。在结果达到所规定的标准之后, 方可应用, 开展测量工作, 在测量时实时更新数据, 并且对信息进行反馈, 在计算机中处理这部分数据, 使其形成测绘文件, 那么也就完成了RTK技术的全过程测绘工作。

5、结论

总而言之, 在城市测绘工程中RTK技术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该技术具有鲜明优势, 主要包括作业效率高、可全天候作业以及精确度高等, 可以使其作业得到充分发挥, 使城市测绘工作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充分满足这一工程发展需求。因此, 必须不断提高相关测绘部门的重视程度, 加大城市测绘工程中RTK技术应用的研究力度, 明确存在其中的问题以及全球定位技术与数据链电台传输距离等相关影响因素, 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有效解决, 从而促进城市测绘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盖喜武.在城市测绘工程中RTK系统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 (11) :331.

[2]陈华南.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河南建材, , (4) :437-438.

[3]濮兴江.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11) :2635.

[4]杨焰, 马石林, 瞿国寻, 等.工程测绘中RTK测量技术与表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13) :143.

篇11:石油工程中新型采油技术的运用工程论文

石油工程中新型采油技术的运用工程论文

1采油技术发展

1.1石油开采实验阶段

20世纪中上期,我国的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基于国外采油技术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是建国初期,整体科技水平较低,设备装备不足,缺少相应的人才,要发展我国的石油产业就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培养相应的人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的地质条件,研究出适合我国的开采技术,例如防砂解堵,火烧油层,蒸汽吞吐等。

1.2分层开采技术的应用

我国的主要油气开采技术是分层开采。分层技术主要是以分层采油、分层注气注水、分层测试压裂、分层调整治理等技术手段对油层进行开采的。例如,分层注水是通过封隔器分隔,将不同的水量注入到不同油层中,通过吸水剖面来调整不同层位的注水量。

1.3多种油藏开发

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加大,常规油藏到隐性油气藏,区块的地质情况越来越复杂,成藏条件也不同,同一个区块也会有不同的油藏类型。所以在开发上增加了难度,针对不同油藏采用不同的采油技术,例如低孔低渗油藏、古潜山油藏、碳酸盐岩裂缝油藏等油藏有着相对应的开采技术。

1.4辅助技术手段开采

目前辅助采油技术有酸化压裂、电潜泵举、升防沙堵漏等工艺手段。基于辅助技术能提高油井的产出量,能更高效、更经济的开发,进而促使采油工程技术体系化,技术与效益、环保、成本等多方面对接,形成企业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的有效结合。

2新型采油技术的应用

2.1磁增注采油技术

磁处理技术是用磁场对油层进行化学反应和对原油进行物理反应的技术。在化学反应方面,磁处理技术是注水与原油反应,改变润湿性,从而减低油水界面张力;在物理反应方面,当亲水油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替能力,提升油产量。还有能在开采过程中,延长热流失减少油井结蜡,从而节约清防蜡成本。

2.2振动采油技术

目前振动采油技术比较常用,本文对该技术进行创新,分为两种方式水振动和人工振动。水振动是利用水振动形成的脉冲能够减少或清除原油杂质颗粒;人工振动是人工形成的振动,利用高功率振动形成低频波,其低频波能够改善油层的渗透性和原油的流动性。总的来说,振动采油技术能够使储层孔隙中的杂清除,从而提高孔隙度和渗透率,流动性变强,采收率得到提高。

2.3微生物采油技术。

其原理是储层中微生物的作用,是生物菌通过发酵和本身的催化能力,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储层中的.残余油能够得到有效开采。微生物技术能够得到应用有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是投资成本小,增加效益;第二是易操作、不复杂,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第三是生物菌注入后,持续作用,油藏可以不间断的采收,保证了采收率。该技术应用前景比较大。

2.4热超导采油技术。

热超导主要起物理作用,能够减少物质的热阻,使热阻降至到零。热超导使受热不均衡的原油和其他物质产生运动,这样可以增加原油的流动性,提高生产效率。

2.5声波采油技术。

该技术应用广泛,有效性高。其原理是声波能够规避采油管道中的盐垢所引起的问题,原油流通性增强,采油效率提高。声波技术还能对防蜡作用和减低原油的粘性有很好的作用。目前,在原油凝结前的采集中应用,声波技术能够分散原油中的相对较大颗粒,排除油层孔隙中部分杂质和气体,使其渗透性增强,进一步的提高采油效率。

2.6水力喷射泵采油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水力喷射泵来进行采油工作高压流体通过油管到泵中,通过泵嘴时,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进而降低压能,端面周围会产生“负压”区,实现抽吸效果,地层液是通过封隔器下部进到泵中,在喉管处于动力液混合,再通过扩散管进行扩散来实现压能的平衡,在其压能作用下混合液实现提升和输送,最后其通过油套环形空间被压到地面。该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提升采油效率及设备应用能力,对稠油油藏有很好的开采效果。

2.7二氧化碳驱油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来改变原油界面张力,原油的流动性增强,提高采油效率。该技术与磁处理技术相似,一般多用于低孔低渗油藏开发开采过程。

3结语

现在采油工程技术的创新是在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这样能够行之有效的处理采油工程中的问题。例如其耐磨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材料在采油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开采工程中,耐磨材料能够对设备的腐蚀和防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采油设备的使用时间。高分子材料能够对原油的腐蚀和气蚀起到保护,推动采油工程的应用和发展。新型材料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开发的成本,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另外一方面,微生物技术发展前景比较大,能够在资金成本、采油效果、生产环境等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缺点是微生物可控性差,实用性不强。总而言之,采油技术是要不断的创新,提高采油效率。目前,各大油田的采油技术都已经形成自身体系,有些新技术已经得到相应的试点应用,但是没有得到广泛推广。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采油技术会不断的提高,从而推动整个石油开采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廷有.石油采油工程技术中的问题及措施[J/OL].云南化工:1~3

[2]雷芬荣.采油工程技术措施优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08):93~94.

[3]李宇慧.石油采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14):161+164.

[4]刘金亮.油田开发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07):132~133.

[5]韩冰冰.多元热流体井筒传热和强化采油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篇12: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运用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遥感地质勘探技术以其宏观性且多层次的特点,在地质研究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比。然而我国当下的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尚不成熟,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标准化程度偏低、勘查技术水平滞后等问题,亟需加强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规范性。基于这一发展现状,本文从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概念入手,对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遥感地址勘查技术;具体应用;研究

0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质勘查与地质研究技术不断革新,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勘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较之其他范畴的地质勘查技术,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具有其独特性,它利用影像直观地分析某区域的地质特性,搜集多元化的地质数据;然而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也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其地质状况分析过程必须经过实验室化验,获取手段较为复杂。因此,对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效益。

篇13: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运用研究论文

1.1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概念

所谓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主要是利用飞机与卫星等遥感器等对检测地标的地质数据进行电磁、光谱的扫描与识别,从而深入地分析检测地标的地质特性,从而摸清地质信息与地质特征,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更好的理论与数据依据,以便地质勘探与研究的'顺利进行。较之传统的地质勘查技术相比,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凭借其多层次、综合性及宏观性的特点,大大提升了地质勘查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具有技术先进、检测结果准确等优势,在现代地质勘查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

1.2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特点

第一,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遥感技术的利用,为地质勘查工作数据采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我国的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应用例如卫星、飞机等高端遥感器对检测地标的具体地质状况进行科学的计算与检测,电磁技术、光谱技术同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化航拍器械的结合,使地质扫描工作更具科学性,为地质勘查与地质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勘查数据与地质资料。第二,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具有较强的精确性。随着矿产需求量不断增大,我国地质勘查工作不断细化,对地质勘查技术的精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利用电磁技术与光谱技术对地质状况进行扫描与分析,满足了地质勘查工作的精细化需求。

篇14: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运用研究论文

2.1对于地质构造信息的获取

在一般情况下,内生矿通常处于地质构造的异常部位与边缘部位,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板块构造不同体的结合部位,这些地质信息都可以利用遥感地质勘查技术进行检测,在遥感器航拍的空间信息可以清楚地检测到板块构造边界地带的矿床。在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地质标志信息时,一般选择与检测区域具有成矿几率的线状、带状影像,同时在获取地质构造信息的过程中,对断裂与推覆体这一主要控矿构造模块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在利用电磁与光谱技术扫描地质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多方面的影响,图像成像的部分地质纹理信息与地质线性形迹难以清晰显示[2]。对地质构造信息的“模糊作用”可以合理利用专家目视解译或人机交互等科学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利用科学的计算机图像恢复技术或目视比值分析等有效措施,突出重点地质构造信息。在地质构造信息提取的过程中,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可以利用地表岩性特征、地质地貌特征等数据对地质构造隐性信息加以提取。

2.2利用岩矿光谱技术进行识别

岩矿光谱技术是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理论基础,适用于多光谱技术与高光谱技术,通过对多光谱蚀变信息的提取,对地质进行岩性识别与高光谱矿物识别。由于多光谱技术的光谱分辨率较低,导致岩矿的光谱特征表现力较弱,因此岩矿光谱技术主要基于图像线性信息与图像灰度特征,对岩矿的反射率差异进行分析。高光谱技术可以获取连续光谱信息,直观地识别地质类型,这是区别于多光谱技术的主要特征。岩矿光谱技术可以利用多光谱技术与高光谱技术有效地识别岩矿类型,识别与成矿作用有直接关系的矿物蚀变信息,对蚀变强度进行定量,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3利用植被波谱特征进行找矿

矿产资源受到地下水微生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可能使蕴藏的金属资源或矿产资源产生化学反应,使地表层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结构变化,影响土壤层的成分组成[3]。地表植物对矿产资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聚集度与吸收度,使得地表植被的繁盛光谱特征产生不同的差异。基于这一特征,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可以根据提取到的植被光谱异常信息进行分析,将植被光谱的异常色调进行有效的分离与提取,根据异常植被光谱对该地区是否存在矿产进行合理判定,提高矿靶区勘查工作的准确性,指导相关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针对植被对金属含量呈现的差异性,相关部门可以在既定矿区详细地收集植被样品的光谱特征,通过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分析较为特殊的植被光谱,在光谱分析过程中,明确波谱测试技术灵敏度的有限性,对植被微弱的金属含量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当地地质地貌实际情况科学地判定当时是否存在矿产资源。

3结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就越来越大,利用有效的矿产勘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一方面较之传统的勘查技术确实更具效率与精确性,可以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与评价,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另一方面随着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增大,遥感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应用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过程中,应不断对遥感技术进行完善与创新,实现对矿产资源的有效监控。

参考文献:

[1]刘现华.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遥感找矿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9):21-22.

[2]花冬蕾.浅议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14):48.

篇15:地质工程导论论文

地质工程导论论文

摘要: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的热门专业。本文根据物联网本身的技术特点,结合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讨论了物联网工程导论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及教学方法,其教学目标是使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对自己今后要学习的主要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和熟悉本专业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物联网;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方法

一、引言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络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物体通过智能感应装置,再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载体,再经过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智能处理[1]。,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部公布了140个高校新设本科专业,重点培养与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其中,“物联网”专业排名居首,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设或准备开设物联网专业。

二、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从物联网的技术构成上来看,主要包含感知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2][3]因此,物联网专业涉及多个专业方向,其基础教学体系的建立也需要多个专业的汇聚。对于不同的大专院校,由于自身的情况、特点以及优势不同,可以建立不同的具有各自特点的理论课程以及实训课程。物联网工程专业面向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以培养从事物联网专业领域的研发、设计、工程及制造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或方向应建立以提升工程素质为根本、以培养物联网工程能力为核心、以掌握物联网工程学科知识要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4]

三、物联网工程导论实践教学

物联网工程导论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本专业的入门课程。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本科新生来说,这是他们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新入学的学生对物联网这一新生事物了解的程度较差,头脑中没有相关的概念。因此,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授课的主要内容应以介绍物联网基本原理及知识和物联网的一些常见应用为主,在教学中以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作为中心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对整个物联网专业的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整个学科的课程体系有一个初步了解,包括核心课程的简要内容和在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相互关系等。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他们在今后四年学习中的迷茫和困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适当增删教学内容,讲授内容忌深、忌细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以面向应用为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删减。教学过程中切忌讲的过深过细,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程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引导性课程,基本上涵盖了物联网这一学科知识体系的各个主要方面。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在介绍每一方面内容时,应从宏观层面入手,对学生做一个较高层次的高级科普。讲课内容要能反映物联网科学技术和产品的最新发展,在使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和术语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同时更多的了解最新流行电子产品的功能和基本原理;这些内容比较适合一年级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有利于提高他们对物联网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引导学生思考物联网在发展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兴趣,为更好的学习相关的其他课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大学新生入学后,学校一般会安排入学后的专业教育,但是由于时间较短,效果有限。很多学生仍然不太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因此,物联网工程导论作为新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介绍物联网的基本知识,还要着重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中学阶段,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大量而紧凑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时间由学校安排,老师实施灌输式教学。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老师对于课程的安排非常详细和周到,使得同学们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只会去被动的记忆和背诵。到了大学,老师的课堂讲授相对减少了很多,在课堂上的不会讲授全部的教学内容,而是以自学为主。课外时间都是自己安排,自己找老师讨论问题,自己去图书馆看书,自己找志同道合的人研究问题。学习过程中也不再采用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方法,需要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尤其对于物联网专业而言,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根据中学和大学学习特点的不同,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去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一方面,要和学生一起分析中学和大学的学习特点,使学生明白二者的不同,从而主动的去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通过读书报告、专题讨论、课程实践等方式,训练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要使同学们明白,除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课,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在教高[]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5]。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考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在中学阶段,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把时间全部用在了知识学习和完成各种各样的作业题、模拟题和考试题上是唯一的选择,而对于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无暇顾及。从中学进入大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根本的变化,因此学生要利用好业余时间,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能力:即自学的能力。对中学生来说,学习就是按照学校的安排,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课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在大学中,需要学生自主地安排学习计划、主动地获取知识,不仅仅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在课下的时间还要去读书、去思考、去实践,逐步的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创新能力:所谓创新,就是用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大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面对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面临的各种挑战,有效的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在工作当中运用自身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工科专业的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尤为重要,因此,在大学阶段,应该着重加强诸如课程设计、实验、实习、大学生科技竞赛等环节的学习和训练,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交流能力:交流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交流能力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代表了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本科学生无论毕业后无论进入那一个行业,都是在一个团队进行自己的工作,因此,如何与团队内外人员的进行良好的交流对于自己的研究和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导论课程在本科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物联网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去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学生的思想当中逐步树立起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最终成长为一个高素质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张小平.物联网知识讲座(一)[J].物联网技术,,1(5):91-92

[2]沈苏彬,范曲立.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6):1-11

[3]袁静.物联业务的发展及网络融合趋势[J].电信技术,,1:10-12

[4]柯强.物联网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物联网技术,,1:80-85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7]2号文件

篇16:地质工程的论文

地质工程的论文

(一)必须明确医院发展目标,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

预算管理是在医院发展目标和中长期规划的指导下,将年度计划和业务指标进行量化分解,据以执行、考核的管理方法,在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下去执行预算管理,其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医院应当在对内外部医疗市场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后,确定医院发展目标,这些目标包括业务发展、研究发展、医院形象等。明确医院发展目标后,医院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通常是三年、五年规划),通过中长期规划来逐步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

(二)要有完善高效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离不开制度保障,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更需要一套完整的、高效的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预算工作组织通常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执行与控制部门和各责任中心构成。医院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全面预算工作。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院长负责。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是以财务预算为核心,因此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财务部(科),负责预算管理的具体事宜。医院各相关职能部门对预算实行归口管理,各责任中心负责预算的实施。组织体系是否健全、在医院管理中是否具有实质性作用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能否成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三)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制度

为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医院在广泛听取院内各部门意见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及相关细则,将其作为指导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制度中详细规定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任务、基本原则、组织体系、编制流程与方法、预算内容与编制依据、预算的执行与控制、预算的调整、预算执行的分析考核和激励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四)编制预算要保证较高的准确性

预算的准确性(相对准确)是预算管理中的关键问题。预算在管理中的主要职能有四个方面:优化资源配置、协调整体行动、控制医院经营、考核部门业绩,准确的预算为完成这些任务提供了参照尺度,一旦丧失准确性,上述职能的发挥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出现偏差的原因主要有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管理者的素质、预算组织和方法、激励方案等。

提高预算准确性应从多方面入手:

1.要保证业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业务预算是反映预算年度内医院可能形成现金收付(现行医院会计核算制度没有现金流量的概念,可参照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规定)的经营活动的预算,一般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材料采购预算、人工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业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和基石,其准确性直接关系预算管理的效果,因此编制较为准确的业务预算必须对医院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医院内外的相关信息,把握市场动态和内部技术进步等因素,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编制出既符合实际又易于实行的业务预算。

2.加强预算管理分析。

要根据年度预算计划,分解编制月度预算,建立月度分析制度,定期召开预算执行情况讨论会,总结预算执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对偏差的预算进行修正。对预算修正的动因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预算编制的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预算修正应当经过必要的批准程序,对年度预算的修正次数不宜过多,否则预算就会失去管理意义。

(五)预算管理要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

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企业立刻就会陷入经营困境,严重的甚至会倒闭和清算,相关的实例并不少见。医院方方面面的经济活动如设备物资药品的采购、职工报酬的发放、后勤服务支持等都离不开现金,因此现金流同样也是医院的“血液”,现金流管理对医院预算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现金流管理不是简单的让院长在每张报销单据上签字,然后医院财务部门再报销支付现金。现金流管理的内容包括现金预算管理、现金的流入与流出的管理、现金使用效率管理和现金结算管理等,比日常现金管理的范围要大。现金预算是按照现金流量表(未编报现金流量表的医院应当参照企业会计规定增加本表)主要项目内容编制的反映预算期内一切现金收支结果的预算,要根据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量的要求并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筹资预算为基础,来组织有关现金收支的汇总。各预算责任单位应当强化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按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特别是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调节资金收支平衡,切实防范和有效化解财务风险。

(六)严格控制资本预算

资本预算是在预算年度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和金融投资预算,医院通常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资本性投资的特点是投资额大、项目建设期长、占压资金多、资金使用成本高、回报不确定性大,常因建设资金不足而挤占医院正常的经营流动资金,为医院日常运营埋下隐患。

预算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投资项目必须符合医院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的需要,必须进行全面的科学论证,并根据自身实力量入为出,对投资项目不得留有资金缺口。预算年度内资本性项目借款的还贷额,应当作为资本支出纳入预算;预算年度内的固定资产折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投资来源纳入预算。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应当根据有关投资决策资料和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编制。

(七)预算的考核与激励

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果,因此设计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与激励措施对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来讲至关重要。

1.考核指标的选择

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较多,难以全面考核,考核指标过多容易使考核效率低下,因此应当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考核预算执行效果,应同时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主要有业务收入完成情况、利润完成情况、药品收入比例、资产负债率、收入利润率等,非财务指标有门诊人次增长率、住院病人增长率、床位周转率、平均住院天数、门诊平均收费水平、出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等。

2.激励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要依据预算考核结果建立相应的预算激励制度,明确的预算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发挥预算执行者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完成预算指标。如果激励制度不完善,往往会使预算指标丧失约束作用,甚至会使整个预算工作失去应有的功效。当然,医院在制订激励制度时,应当在国家有关薪酬规定的框架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

相关专题 放射性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