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验及对祖国大陆的启示论文

wenlong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wenlong”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台湾经验及对祖国大陆的启示论文(共15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台湾经验及对祖国大陆的启示论文

台湾经验及对祖国大陆的启示论文

加入WTO后,祖国大陆新兴的证券市场面临扩大开放、实现国际化的急迫任务。祖国大陆的证券市场与推行QFII前期的台湾证券市场相比,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如股市低迷、股票市盈率过高、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弊端。而QFII制度在台湾的实施过程中,克服了上述弊端,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其经验值得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并予以借鉴。

一、台湾的QFII制度

所谓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制度,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条件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审核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它作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成为那些货币没有自由兑换、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新兴国家或地区实现有序、稳步开放的特殊通道。推行QFII制度的国家对于外国机构投资者,往往会限定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包括资格条件、持股比例、投资额度、资金的汇出入、投资登记(托管)及范围等等,并可以灵活地根据具体实施情况对开放的程度进行微调,达到减少开放对经济冲击的目的,而在这方面台湾的成功经验可为祖国大陆提供有益的借鉴。

1、台湾推行QFII制度的措施及其演变

台湾自1991年1月起正式实施QFII制度,允许QFII直接投资证券市场,但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对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并在该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微调,对各种限制条件逐步放宽直至取消部分限制。台湾对QFII制度的限制措施及其演变如下:

(1)对资格条件的限定;

(2)持股比例的限定;

(3)对投资额度的限定;

(4)对资金汇出入的限定:1991年1月,台湾监管当局规定,QFII须在核准后3个月内汇入本金,汇入本金后满3个月方可汇出本金,并将QFII资金的汇入汇出控制在一年内不超过4个来回。,取消本金、利得汇出期限限制,更是允许QFII汇入台湾市场的金额在不超过5000万美元的情况下可以免经台湾外汇局的同意。投资者汇出资金时,需通过“中央银行”进行兑换,同时交纳20%的利息和股息税。到,将本金汇入限制放宽至两年。

(5)对资金运用范围的限定: 1991年1月,台湾监管当局规定QFII需将汇入资金的10%开设3个月定期存款账户,而到1992年则放宽为可将其汇入资金的10%投资90天以内货币市场工具,到了1995年将投资货币市场工具的限额从10%提高到30%.在开始允许QFII投资期货市场,到则允许其投资可转换证券和金融证券。

自1991年开放外国专业投资机构投资台湾证券市场,至月23日止,台湾监管当局共核准QFII投资台湾证券市场申请(包括首次及再次申请)1958件,共核准596家QFII首次投资台湾股市,核准金额约2300亿美元。QFII的成交金额和持股比例不断上升,截至9月持股比例占同期市场总市值的9.49%,交易金额占总成交值的比例也在8%上下波动,已经成为台湾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2、台湾推行QFII制度的绩效评析

在稳定和完善台湾证券市场、促进其对外开放及国际化的进程中,QFII制度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具体绩效如下:

(1)激发投资者信心,稳定了台湾证券市场

除发生亚洲金融危机的19,QFII历年对台股都是买超,因其被认为是理性且投资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其买入的股票常常受到其他投资者的追捧,故而激励了岛内外投资者投资台湾股市的信心。而在 - 19亚洲金融危机中,正是因为大部分QFII坚持了长期投资的理性观念,在危机中不曾有大的买卖动作,才使台湾证券市场保持了大体的稳定,躲过了几乎席间整个东南亚的这场金融风暴。20以来,台湾股市熊市绵绵,QFII资金流出很少,而且持续买入,对市场稳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提高了台湾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比重

QFII的引入给台湾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带来了可喜的变化。1991年,96.9%的成交金额是由台湾地区自然人所带来的,台湾地区的法人只占3.1%,也就是说当时台湾证券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散户市场。而随着QFII的引入,间台湾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大大改善,台湾证券市场投资者中自然人的比重下降到84.4%,而与此同时法人的比例提高到了9.7%, QFH的比例则为5.9%,后两者的合计比重为15.6%,在这10年间台湾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比重提高了4倍多。

(3)降低了上市公司市盈率

在台湾证券市场实施QFII的过程中,其股票的市盈率也逐步与国际接轨。1991年台湾证券市场的股票市盈率为32.05,高于同期纽约市场15.08与伦敦市场14.20的市盈率水平。而到了年10月,台湾与纽约和伦敦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已经非常接近。

(4)活跃了市场交易

QFII的介入,不仅直接带动国际投资者在台湾证券市场的交易,而且也激发了岛内投资者的交易。如194月的“摩根效应”后首个交易日成交金额达到770亿元新台币,当月总成交金额达到2万亿元新台币,刷新了1995年2月以来的纪录。

(5)提高了与国际市场的关联性,推进其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在台湾引入QFII的初期,即1991-1995年,台湾证券市场与纽约、伦敦市场的相关性较小;到了第二阶段,即 -,相关性有所提高;而使用2001年各月数据计算,台湾与纽约市场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682,与伦敦市场的相关系数更达到了0.785.这表明台湾股市越来越受到纽约和伦敦市场的影响,市场有一定程度的连动,其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加深。

二、祖国大陆现行QFII制度的特点

2011月8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自年12月1日起施行。此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随后于12月1日同时发布了各自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这些标志着QFII制度在祖国大陆的正式推行。但在有关政策出台后的首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却跌幅双双超过2%,此后股市持续低迷,表明了市场对祖国大陆现行QFII制度的看法。与1991年台湾推出的QFII制度相比,祖国大陆的QFII制度存在如下的特点:

1、资格条件要求相当苛刻

《办法》中对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的经营时间、实收资本、管理证券资产的规模或者排名都提出了具体标准,几乎所有的标准都远远超过了台湾地区当时的标准。所有类型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管理证券资产的规模均不小于100亿美元,而台湾地区对此的限制在3-5亿美元;经营时间除基金管理机构与台湾地区一样是5年以外,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均要求30年以上,而台湾地区仅要求保险公司从事10年以上保险业务。

2、投资额度要求十分严格

《规定》明确限定单个合格投资者申请的投资金额不得低于等值5000万美元的人民币,不得高于等值8亿美元的人民币。而台湾地区规定单个QFII投资额度上下限分别为500万美元和5000万美元,只有祖国大陆相应额度的1/10和1/16.

3.资金管理政策严格,本金汇出的门槛较高

由于祖国大陆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尚未自由兑换,而

QFII涉及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本金和利得的汇入汇出问题,从《办法》中的具体条款来看,资金汇出方面的管理也是较为严格的。在本金汇出的时间要求上,封闭式基金要求汇入满三年后方能汇出,其他境外投资者则须满一年方能汇出。而台湾地区只要求本金汇入满3个月即可汇出。

虽然这些限定有利于国内市场投资者素质的提高以及市场的稳定,但同时也把很多已专门致力于投资祖国大陆境内股市多年和欲投资中国股市的境外小型专业投资公司排除在外,而这其中不乏资信状况良好、对祖国大陆证券市场持有长期投资理念的公司。同时,相当一部分全球著名的外资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及证券公司的高级管理层都表示由于祖国大陆QFII的进入门槛较高,公司将对申请QFII投资祖国大陆股市持谨慎态度,并希望祖国大陆监管机构完善其QFII制度。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祖国大陆QFII制度推出后市场反应冷淡的原因。

三、台湾经验对祖国大陆的启示

虽然祖国大陆出台QFII制度后股市持续低迷,同时在其促进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会带来一定的国际金融风险。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台湾QFII的大量流入也是在其推行QFII制度之后的两三年后,即QFII制度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QFII在帮助台湾避免陷入亚洲金融危机上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我们不能因为短期的市场冷淡而怀疑QFII制度的效果,不能因为QFII可能带来的国际金融风险而否定QFII.相反,祖国大陆应该借鉴台湾的经验,坚定不移地推行QFII制度。而对于QFII制度带来的国际金融风险,可以通过祖国大陆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抗风险能力的逐渐提高与有关监管当局的有效监管而得到有效防范与化解。

目前祖国大陆有关监管当局通过对进入的QFII的资产托管人、交易委托人和资金汇出入限定等诸多要求,构建了证监会、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审慎监管,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结算机构的交易、结算监管和托管商业银行、受托证券公司协助监督的全方位、多层次、分工合作的监管格局,同时《办法》中第四条“合格投资者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也将QFII纳入了中国全部法律法规的监管之下,综合形成了对QFII的有效监管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参照台湾的经验,并结合祖国大陆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适时地、循序渐渐地调整祖国大陆的QFII制度:

1、逐渐放宽对QFII的资格要求

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大量新兴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在香港、新加坡、韩国等地,他们熟悉QFII的运作机制,同时比较了解及看好祖国大陆市场,有投资祖国大陆市场的期望,但因为中国QFII对资产规模、经营年限、世界排名等资格条件方面存在的较高门槛而止步于中国市场之外。笔者认为应参照台湾的经验,放宽对QFII的资格要求,但在审核QFII申请时着重资信状况与其投资经营理念,并择优通过。

2、逐渐放宽对单个QFII的投资额度的限制,但对所有QFII总的资金流入进行比例管理。

可根据证券市场总市值确定QFII资金进入总规模。当初台湾市场QFII占总市值的2%,但考虑到祖国大陆的证券市场和外汇规模与当初台湾相比所具有的巨大优势,这个比例大致可以取3 - 4%,并可根据证券市场发展状况提高该比例,直至最后取消总的额度限制。

3、逐步放宽对QFII汇出入资金的限制

祖国大陆对QFII汇出入资金的严格管理固然能避免国际游资对祖国大陆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但同时降低了QFII资金的流动性,使相当一部分极为追求资金流动性与全球配置效率的机构投资者被拒之门外。祖国大陆可以参照台湾的经验,采取在资金的汇入时间、数量以及汇出期间、汇出方式上设置相对较多的限制,并在实施中逐步放宽,但在本金汇出期间上降低期限限制这一对投资者较为有利的安排,并采用征收一定的利息股息税的税收政策。

4、对不同产业实施有差别的持股比例限制,并逐渐放宽QFII投资上市公司的总体及单一股权上限管制。

实施有差别的持股比例限制,如对公用事业、影视传媒等部门规定一个比普通上市公司更低的上限,以利于贯彻祖国大陆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同时对属于非限制性投资领域并且QFII所关注的行业适当放宽股权上限,一方面使外资控股上市公司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为上市公司吸收国际资金和战略投资者创造了条件。

篇2:台湾有机茶经验对我省茶叶发展的启示

台湾有机茶经验对我省茶叶发展的启示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素和牧畜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尽可能地在最大可行范围内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农场以外的.有机废料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来保持土壤生产力和耕作[1].早在1924年,德国就将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引入了农业.发展有机农业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作 者:高香凤 王庆森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福安,355015 刊 名:茶叶科学技术 英文刊名: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4) 分类号:F3 关键词: 

篇3: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论文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论文

人们总是惊叹德国产品的精细和品质,盛赞“德国制造”的质量,而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德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为了探究德国职业教育的奥秘,笔者与来自全国各地中职学校电子专业的24位一线骨干教师,来到德国黑森州一个名叫大盖劳(Groβ-Gerau)的美丽小镇进行学习培训。大盖劳小镇上有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我们将以学生的身份在这所学校开展学习,体会德国的职业教育。

学生管理的松与严

到达大盖劳小镇的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一栋建筑物前。翻译人员对我们说,这里就是我们即将开展学习培训的学校。虽然说这是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但是却没有校门,教学楼前面的路边有几根一字排开的彩色铁柱子,仔细看,路旁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一串德文,这是学校的名字。教学楼旁边是三五成群的学生,有的在抽烟,有的在聊天,偶尔有几个学生拥抱在一起,像是久别重逢。这些学生打扮时髦,将头发染成五颜六色,有的男生还戴着耳环和精巧的鼻环。教学楼大门打开了,穿过一个玻璃门,径直进入教学楼,笔者发现,这里的地板和墙壁都十分干净。

几天学习下来,笔者对德国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有了大致的印象:校园是敞开的,没有围墙,没有保安,没有防盗网,但每一栋教学楼的大门都紧锁着,教学楼里的每一个教室,甚至卫生间都上了锁,教师不来开门,学生只能在外面等,教师离开教室的同时也会把门给锁上,这样一来,桌椅和实训设备被学生无故损坏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了。学校对教学楼的管理十分严格,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抽烟。我们一行人中有个老烟民,一次下课后,他独立走出教室,来到走廊尽头,习惯性地点燃一根烟。谁料一根烟还没抽完,翻译人员的电话就来了,提醒他不能在教学楼里的任何一个地方抽烟!原来,一个德国学生看见他抽烟,打电话告到学校教学秘书那儿去了。

在国内,职业技术学校在学生仪容仪表的管理方面想尽了办法,即便如此,也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德国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既松又严,松与严之间,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在个性与自由之间拿捏有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双元制”职业教育

位于大盖劳小镇的这所职业技术学校实施“二元制”职业教育,全校近3 000名学生,教职工人数总共不到200人,这种师生比例的格局与国内的职业技术学校一样。据了解,这所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是12至20人,而国内职业技术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人数是40至60人,每个教师的课时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经过深入了解后得知,德国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在学校上课,还要到教育企业进行实习。比如,一个班级共有20名学生,他们可能来自于18个不同的企业。

为什么说这些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企业呢?原来,德国学生中学毕业后,愿意上大学的可以直接报读大学,愿意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可以直接到企业申请工作,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企业每个月支付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补贴。当然,这些学生必须一边工作一边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比如:一年级学生每周在企业跟班实习两天,在校学习3天;二年级学生每周在企业跟班实习3天,在校学习两天;三年级学生每周在企业跟班实习4天,在校学习1天。学生毕业时可获得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在该企业工作的资格。这种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教育模式,就是“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双元制”是德国独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职业教育制度。

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核心。在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有两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在学校是学生。学生有两个学习场所:一个是企业,一个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学习费用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从表面上看,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二者相互分离,但从学生个体而言,则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学生毕业后就能够实现无缝对接上岗。因为学生的实习培训是在工作现场进行,真刀真枪地进行操作训练,对工作环境十分熟悉,掌握着一定的工作规范,所以毕业时能够掌握良好的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双元制”是德国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近年来也被国内的一些学校借鉴。但是,完全照搬“双元制”教育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是在学校进行,由于实训条件有限,因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同步进行,大部分实训操作是仿真模拟训练或现场参观实习。学生毕业后虽然持有职业技能证书,但是离无缝对接上岗还存在距离。有鉴于此,有的学校采用“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道路。一方面,企业参与制订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避免了培养目标脱离实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有利于调动企业助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企业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还能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元制”职业教育在国内水土不服,笔者认为是受到了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因为人们普遍对职业技术从业人员存在偏见。为更深入了解“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我们考察了西门子公司、奔驰汽车装配厂等,还参观了他们的教育企业,如PBA、BZL等。笔者发现,在德国企业,企业会将技术专家的简介和他们的技术革新产品或设备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技术工人地位之高,非同一般。而在国内,技术工人的身份地位是不被人们看好的,目前,我们需要改变这种观念。

“行动导向教学”

在学习培训期间,我们以学生的身份体验了“行动教学法”。有一个项目是“自动控制百叶窗的制作安装”,教师要求我们3人一个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完成这个项目。以我们具备的专业水平以及掌握的技能,完成这个项目一点问题也没有。在操作前,我们做了具体分工:设计图纸、设计自动化控制的程序、选择和检测制作百叶窗的器材,最后通力合作进行组装和调试。“行动导向教学”的6个步骤是: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反馈。在完成了前面4个步骤后,我们静静地等待老师的检查和反馈。检查时,各个小组先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德国教师开始提问:你们这个作品的成本是多少?向客户的报价是多少?你们选用的控制方式是由谁决定的?跟客户沟通了吗?客户满意吗?一连串的问题把我们问得哑口无言。

在我们的`思维里,这些问题不重要。成本多少?学生以后工作了,去商店买材料就知道了;控制的方式当然是由我们决定了;客户在哪里?学生参加工作以后不就有客户了嘛!对于这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工作以后自然会懂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会控制程序的设计、器材的检测以及百叶窗的组装步骤和工艺。

但是,德国教师不这么认为,他们十分重视完成一项工作的细节及过程,这引起了我们的反思。目前,国内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以上问题,甚至将这种忽略美其名曰“善于抓住教学重点”。仔细想想,我们的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想过这些问题的,这会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了几年之后,仍然掌握不了所需的技能,在毕业后参加工作时感到手足无措。

“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为了今后的“行动”而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学生从行动开始,到学会行动结束,以技能教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

学生的动与静

在德国的第三天早晨,笔者发现小镇上德国汽车的噪音很大,受好奇心驱使,特意到小镇上转了一圈,因为正值周末,街道显得十分安静。原来,汽车噪音那么大,不是汽车的问题,而是街道太安静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笔者对动与静的理解和体验也越来越深刻。在德国的商店里、火车上,人们说话总是轻声细语,学生在学校里、课堂上也是如此。教师不提问,学生会安静地坐着学习,教师讲课时的声音也并不十分洪亮,刚开始我们很不习惯。国内的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讲课声音小还得配戴一个“小蜜蜂”扩音器,否则根本盖不过学生的说话声。在德国职业技术学校的课堂上,笔者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耳根清净”。直到有一天,校园里举办的一场学生毕业狂欢带给笔者另一番惊喜。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校园里通过扩音机大声地唱歌,兴奋地跳舞,在毕业狂欢会上整蛊老师,哈哈大笑。平日里严肃认真、拘谨的德国教师也会参与狂欢活动,放松身心。

在位于波恩的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技术研究所参观时,德国一位教师说:“比尔·盖茨不可能在德国出现,因为比尔·盖茨就是在一个没有窗户的地下室起步的,而德国是不允许作坊设在没有窗户的地下室,所以德国不会有比尔·盖茨。我们每进行一项改革都很艰难,我们很保守。”其实,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他们的改革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并且形成了“双元制”这种卓越有效的职业教育制度。虽然德国的职业教育有很多优点,但由于体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只能借鉴他们先进的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本国国情,积极探索合作育人、开放育人的路径,让“崇尚一技之长”的理念成为社会风尚,这才是国内职业教育的春天。

篇4: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经验及启示论文

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经验及启示论文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这些国家农村教育还存在数量、质量、均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现实,亚太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做法有:强化国家行为,重视教育扶贫;政府办学为主,鼓励社会各界和家庭参与;学校教育为主,兼用多种办学形式;提倡基于学校的管理,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性;等等。这些经验对我国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是: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同时继续鼓励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农村教育应发挥多种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地制宜,制订切合的教育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实现全民教育目标。

[关键词]亚太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农村教育

一、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数量问题

在世界银行宿务研讨会上,亚太发展中国家同行就农村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问题请教了中国代表团。中国专家对其他亚太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教育情况也给予了关注。有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世界上发展中国家30%的学龄儿童在校外闲散或做童工;82%的失学儿童在农村;世界上80%以上的文盲在亚太国家。亚太农村教育成败与世界全民教育进展息息相关。这些国家虽然小学、初中的入学率逐年上升,但普遍的辍学现象让各国头痛。越南、泰国、印度均已实施免费的小学义务教育,但由于农村小学生中途辍学者多,至今未能真正普及。东帝汶义务教育的辍学率甚至达16%。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80%,辍学主要发生在农村。导致辍学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家庭贫困、教师水平低、课程内容偏难或脱离农村实际、女生人群不稳定是共同的原因。学校布点不合理,有些地方没有学校,学生离校太远,则是哥伦比亚教育部指出的首因。在印尼、菲律宾等多岛国家,交通不便、旧的习俗、缺乏教师也会成为制约因素。墨西哥教育部还认为,就学与健康也有关系,疟疾、霍乱会导致部分群体性辍学。

(二)质量问题

亚太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让学生“学得好”的问题已开始得到关注。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国家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师资薄弱、缺乏教研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老挝教育部同行介绍:本国寄宿制学校不足,学生上学远,到校不整齐,组织教学不容易。老挝虽小,却有49种在用语言,教师难以熟悉学生母语,交流沟通存在障碍,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越南、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情况亦然。墨西哥研究表明,贫困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很多人看来,三年级不会写书信,五年级不能解应用题,七年级不能讲日常外语就表明学生没学好。而这种情况,在亚太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司空见惯。

(三)管理问题

在亚太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农村地区,教育管理水平低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是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过于强调地方负责,中央政府作用发挥较小,各地自行其是,不易整合力量。二是农村学校管理理念有待更新,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校长的专业化水平低,未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三是对学校评价的标准和程序尚未普遍做到科学全面,不能对多数学校以有力的引导,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四是农村学校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道路交通状况不良,周边环境脏乱情况比较常见。

(四)均衡问题

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是国际社会的理想。但在教育普及和基本质量尚未做到的情况下,亚太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不均衡的问题较为严重。最突出的是,城乡办学条件差别大。笔者曾在不同年度到泰国、印度、柬埔寨、菲律宾、墨西哥、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亚太发展中国家考察过农村教育,亲眼看到这些国家的农村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均与其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亚太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实际上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管理都比较差。当然,农村教育差,最主要的是差在农村教师队伍上。泰国、老挝、越南、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同行称:本国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队伍不稳。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工作条件差,农村教师要在简陋的环境中付出辛勤劳动;二是因为生活条件差,工资、津贴低,住房没保障;三是因为发展机会少,接受培训、经验交流等每年不到一次,有的教师教学能力多少年原地踏步。在教育落后的状态下,一些亚太发展中国家往往把有限的资源向一部分学校集中投入,因而建窗口学校、重点学校是普遍的做法。在菲律宾,当地安排参观的'也是其重点学校,而且校内还有按学业成绩组成的重点班。近年来,墨西哥致力于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分配教育资源,但由于整个社会形态落后,因而出现教育效率低下、缺乏生机活力的情况。

综上所述,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比较薄弱,有其共同的原因。首先,自然条件制约。这些国家或山区较多,或岛屿较多,群众居住分散,交通相对不便,学生走路远,家长不放心。其次,经费保障不足。虽然近年亚洲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底子薄,世界上三分之二每天生活水平在两美元的人口在亚洲;发展中国家60%的人口在农村,世界上四分之三的赤贫人口在农村,亚洲居住着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在一些亚太国家,贫富差距加大,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更是如此,失业者众多。再次,亚太发展中国家社会变动较大,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人口流动加速。印度、印尼、越南、墨西哥等国都面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问题,城市学校容量不断受到挑战,贫民窟中的教育谈不上什么质量。

二、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基本做法

(一)强化国家行为,重视教育扶贫

农村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必须保障的事业。各国中央政府注意发挥政策引领、项目推动、资金支持、督导评估的重要功能,对全民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进展予以投入、统筹和监测。

为了资助农村贫困学生,一些国家的中央财政出资启动了有关项目。至初,亚太地区有20个国家启动了“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计划”(CCT,即Conditioned Cash Transfer)。中央政府出资,通过银行进行拨付,资金直接发到受益者,减少中间环节,运行费不超过5%。贫困程度越深,得到资助越多。孟加拉国开始实施对小学40%的贫困学生和初中所有的女生实施资助。底,在哥伦比亚,CCT项目每年出资3.5亿美元,约占GDP的0.04%,让150万家庭受益。墨西哥政府协调财政、教育、健康、社会发展部门一起行动,筹集31亿美元,于19启动了CCT项目,取名“机会”(Opportunidades)。其旨在为农村学生和其他处境不利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机会,进行教育与健康干预,采取补贴贫困学生、提供干净用水、保证学生营养等措施。资金额度从每人每月22美元至100多美元不等。资金使用效益可观,从年到,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23%提高到65%。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国实施学校用餐计划,由政府出资,免费向农村学生提供午餐,作为吸引儿童少年留在学校的一种手段,效果也比较好。 (二)政府办学为主,鼓励社会各界和家庭参与

公立学校是农村学校教育的主体,由于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公立学校在不断改进。印尼、菲律宾的公立学校开始重视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印度长期以来公办教育薄弱,私立学校条件较好,但收费昂贵。现在,这种一般平民百姓难以问津的状况也出现改善迹象。但从总体上看,政府举办的农村学校还只是具有了初步教育条件,尚不能满足全社会各类人群的需要。所以,各国政府并不包揽农村教育,而是鼓励社会部门积极参与。哥伦比亚全国咖啡种植者联盟负责人杰拉米罗(Palbo Jaramillo)介绍,该联盟与政府、大学、筹款机构、非政府组织保持合作,组成理事会参与举办农村教育。杰拉米罗坦言:私营部门投入教育不是为了慈善。在他们举办的学校和教育机构里,课程包括学校与咖啡、信息技术和学校与食品安全,这些课程贯穿初中、高中及成人补偿教育。他断言,在21世纪,传统的种植方式缺乏竞争力,而受过较好教育的咖啡种植者必将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在咖啡生产和经营方面更具竞争力。

为调动基层办学积极性,鼓励社区筹集资金,孟加拉国地方政府乐于提供配套资金。如果基层社区筹集到一定的办学经费,地方政府则支持其同样额度的资金。“孟加拉国农村提升中心”(BRAC)动员社区筹集资金,实施非正规教育。社区负责维护学校设施,保证学生按时就学,确保学生安全,举办家校会议,协助学生6年级后向正规学校转学。据该项目主任伊斯拉姆(safiqul Islam)202月10日在宿务对笔者说,在孟加拉国有714个非政府组织创办了8250所这样的农村学校,覆盖了24.8万名小学生。

柬埔寨教育部指出,要扩大社区参与,以保证所有学生入学,调动社会支教资源,监督教师出勤情况。其他国家代表认为:有必要强化跨部门协作,比如教育与农业部门要加强在农村教育方面的合作。还有必要整合教育资源,鼓励高校参与农村教育,在培训教师、提供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作用。

世界银行研究表明:政府为主举办教育,决不排斥公民个人对教育的贡献。私人对公立教育可以发挥明显作用。…支持学校发展,家庭亦不应免责,家庭对学校的赠与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同时,家长有权为学校发展提出建议,甚至组成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而不是学校举办家长学校,教训家长。学校允许家长观察教师成长,观察孩子在校是否专注。在哥伦比亚,家长至少每两个月要到学校一次,确保学生按时就学,讨论学生学习情况。

(三)学校教育为主,兼用多种办学形式

农村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农村学校教育须符合农村实际,课程和教学体现相关性。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农村学校应为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村扫盲教育提供必要支撑。除此之外,各国还提倡多种形式办学。拉美19个国家启动了“信心与快乐”(Fev Alegria)项目。这是在全纳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多种形式办学,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广播教育、教师培训等。这个项目自1955年创办以来,非常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学生、贫民窟中的学生,帮助他们接受教育,完成学业。

复式教学是亚太发展中国家高度关注并津津乐道的教学形式。越南、老挝、泰国、蒙古、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专家认为,针对偏远地区学生分散、缺乏教师的情况,复式教学不失为提高就学率的重要措施。越南教育部制订了复式教学指南,给担当复式教学的教师提供津贴和进修机会。20,越南接受复式教学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泰国教育部代表说,本国43.5%的学校不足120人,对为每个班都配备一名教师感到困难,表示复式教学要作为全国性政策在全国推进。当复式教学的作用受到质疑时,与会倡导者辩驳道:复式教学有用有效,它并不是随便一个乡村教师敷衍了事的,真正从事好复式教学,对教师要求其实很高。复式教学中,教师充当协调员,而不是高高在上、单向传递。教师还需结合当地实际对教材内容做适当调整,以增加儿童兴趣,或提升教学内容与当地实际的相关性。

印度尼西亚从实施“单顶学校”(One Roof School)评建项目,采取灵活办学形式,帮助偏远农村少年完成学业。选点要求是:地处偏远、孤立、困难地区;学生数量30人为宜;离其他公立或私立学校不少于6公里;原学校校舍基本可用;当地社区提出申请并表示要积极支持。如属新建项目,则另外还有两个标准:一是至少有2500平方米的用地;二是地方政府要承诺聘任校长和合格教师,提供运行经费,配备教学设施。至年“单顶学校”已新建和修缮学校2791所,其中2191所为教育部拨款,另600所系地方政府贷款兴办。

(四)提倡基于学校的管理,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性

基于学校的管理,在过去的十年里,成了很多国家的流行做法。这与基础教育地方分权的现实以及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的呼吁是一致的。倡导者认为,好的教育不光是资源上的投入,还包括改善学校和教学的鼓励措施。基于学校的管理方法,就是要给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其办学积极性。选择、竞争、诉求可以影响实践,绩效机制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促进工作,改善效果。各国与会者认为:基于学校的管理,首先要划分好校长与各种管理委员会的关系;其次要取得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教师支持;再次要得到社区和家长的拥护,形成合力,共同努力。

(五)制订基本办学标准,构建儿童友好型学校

亚太发展中国家重视制订农村学校基本的办学标准,要求利益相关者为达到此标准而共同努力。在国际机构的倡导下,儿童友好型学校(child Friendly School)的标准成了一些国家农村学校的基本目标要求。儿童友好型学校的提法如同环境友好型城市、资源节约型经济、用户友好型界面一样,在很多国家已经比较流行。会议期间。笔者参观了马波咯(Mabolo)小学的儿童友好型学校。校长泰佳娜(J.B.Tejano)介绍,儿童友好型学校有7个目标:鼓励儿童在学校和社区的参与;注重儿童健康和福祉;确保学生安全;鼓励全勤,遵守纪律;保证儿童取得良好学业成绩;提升师德水平和育人动机;动员社区支持教育。每个目标下又细分了4~11项具体指标。依据这些标准和指标,马波咯小学提出“5H教育”,即:善于用脑(Head),富于爱心(Hearl),能够动手(Hands),保持健康(Health)和家庭参与(Home)。菲律宾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学要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还提倡年长学生对年幼学生的照顾。为此,在教师培养培训、课程资料开发、设施设备配置、考试评价安排过程中都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六)分析问题症结,促进教育性别平等

推进女童教育、实现性别平等是全民教育六大目标中最为薄弱的方面。促进性别平等,亚太发展中国家还要走很长的路。除了个别国家更需关照男童外,促进性别平等就要加强女童教育。女童就学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涉及入学率和完成率等指标。制约女童进入学校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家庭因素。有的因家境贫寒不能交纳由于就学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开销;有的家长认为送男孩上学日后更可得到回报;有的认为学校教育对女孩未来的生活帮助不大,或担心女孩离家到学校后可能会受到性骚扰,莫不如尽早让她们在家里料理家务,照看弟妹;有的父母甚至较早地安排了女儿的婚姻。二是学校因素。学校离家较远,路途中可能会招致安全问题;校内缺少女生专用设施,特别是卫生设施跟不上;教育工作者对女生不公正,认为女生理所当然地要帮学校干些后勤事务;一些教师断定女生学业不如男生,因而在教学中缺乏对女生鼓励,给予提问、辅导的机会较少。三是个体因素。不少女生既要做家务,又要上学,身心疲惫。有的感到学校所学的东西与日常生活和未来就业关系不大,缺乏学习兴趣;有的看不到周围有多少成功的女性,学校中女教师也少,缺乏学习动力;有的较早地操持家务、务农或外出打工从而放弃了继续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亚太地区各国女童教育协调员联合体,定期组织讨论,每年一个议题,深入交流看法,共享发展经验。近年来,亚太各发展中国家对性别平等问题开始重视,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一是专门对女童提供经济支持,如助学金、奖学金等。二是为女生提供够用、适用的学校卫生设施。三是在农村地区多聘女教师,以便对女生一些咨询,并让女生看到学习的希望。四是多做家长工作,使之转变落后观念,树立男女平等意识。五是提倡在边远民族地区用母语授课,减少女童学习压力。 (七)加强教师培训,实施课程革新

亚太发展中国家教育部普遍关心如何培养教师、招聘教师、留住教师、提高教师质量的问题。其基本手段包括提高工资、提供住房、组织培训、号召校本进修。马来西亚针对受过培训的优秀农村教师流失现象,采取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予以防止。柬埔寨修订了教师资格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开展教师培训,招聘合格教师,淘汰混事人员。

进入21世纪后,各国为适应新的科技形势,开展了渐进性的课程改革。没有轰轰烈烈,却也不断推进。新课程增加了现代科学知识,删减了庞杂的学科内容,强调发展学生能力,加强教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国家统一规定核心课程,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空间,实行课程分级管理。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的分量加大。泰国自来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触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管理方式的变化及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世界银行专家建议:各国的课程革新要制订科学可行的课程标准,强调结果导向,采用合适教法;要加强学生生活技能及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要跟上,体现激励,并照顾男女生的学习特点。

(八)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首先,信息技术有用有效。世界银行专家阿树涛希(chandra Ashutosh)在对40多个国家在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进行调查后认为:在迅速变革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应对信息技术不理不睬,不能让农村孩子远离现代文明。信息技术对城市学校并不成问题,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其实是对农村教育的支援。信息技术可用来改善管理,可用作教师培训,可用作教师特别是偏远地区教师与外部联系及愉快生活的手段。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学习常常也需要借助电脑。信息技术让过去只有城市和发达地区学生享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到达山乡,让那里的孩子受益,并使他们了解外部世界。

其次,信息技术只是辅助。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对信息技术在学校运用的效果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评估表明,若一堂课超过一半的时间用电脑,就会降低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无限夸大。课堂上,既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以信息技术为中心,而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比较好,机器不应取代人成为主导,也不必任何课都用信息技术。传统的方法不能轻易丢弃,教师作用不能降低。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还指出:将计算机放到教室比建计算机室好;多大年龄引入计算机学习还不确定,但决不是越早越好;如果指望靠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那么及早停止吧,这在拉美国家已证明了是不行的。

再次,信息技术需要条件。政府资金投入、企业参与、社区捐助、电力到达缺一不可。教师是否适应、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与世界银行研究结果不同的是,蒙古教育部官员称,在学校设立电脑室是他们国家的做法,由于资金所限,不能让人人拥有笔记本电脑,集中使用比较合算。哥伦比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积极推进现代化教育手段,而今却不敢妄称成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推介下,柬埔寨、印度等国近年试行“100美元电脑”计划。推介者称100美元就可配一台笔记本电脑。事实上,100美元的电脑功能太差,扩充功能后则超过了200美元。目前,这个计划风声大,雨点小,并未得到大面积推广。

三、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若干启示

(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同时继续鼓励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

缺乏充足经费是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共同问题。这些国家的理想是,政府大幅度提高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提高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并向农村教育倾斜。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是否重视教育,不在于口号多么好听,关键看这个国家的政府是否一如既往地投入教育。事实上,对学校建设的投入,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长远来看则可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撑。借鉴“有条件现金转移”的办法,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要从暗补变为明补,让贫困学生直接感到受益,激发学习动机。

对于农村教育政府投入为主,不应排斥社会各界和家庭对学校的自愿资助。学校依法接受捐助,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不必视而不见。人民群众追求的是高质量的教育,而未见得是省钱的教育。当然,学校必须妥善管理和合理使用各种来源的经费。

(二)农村教育应发挥多种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我国借鉴亚太国家经验,除保持和发挥农村学校固有的教育教学功能外,还应逐步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当地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社会文化知识传播中心、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精神文明的辐射中心。在农村,分散地建这设施、那场所不一定好,而整合建设和使用学校设施则可一举多得。学校的设施要尽量为农村开放,学生课余可返回活动,家长周末可进去打球,农民农闲可前往接受培训。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学校应在返乡农民丁培训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动辄课后清校,为人进出的门紧锁,已经不受欢迎。

(三)因地制宜,制订切合的教育规划和政策措施

亚太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一些发展中国家一直在搞树下上课、非正规教育、社区简易办学。这些国家在交流经验时,对此津津乐道,说既节能又环保,国际机构也较为推崇。然而,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太发达国家,则不去效仿。这说明,因陋就简,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多数亚太国家的与会者都表示继续扩大复式教学,属无奈之举。毕竟,有比无好,让学生接受复式教育比不受任何教育要强。各国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谋划本国的农村教育。生搬硬套,势必南辕北撤。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当然更多的是应实施正规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建立一些寄宿制学校,以控制辍学,减少复式教学,并避免让学生每天走得太远。虽然寄宿制也有弊端,但利大于弊。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中一些有益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加强学校管理,实施儿童友好型学校建设,构建和谐校园,项目推动工作,重视典型带动,逐步全面普及。这些措施在我国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过程中,可以参考借鉴。

(四)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实现全民教育目标

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信息共享,增强了教育工作紧迫感,推动各国如期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教育目标。因而,国家间教育交流与合作需要继续进行。国际组织启动的“快车道计划”就是一个全面教育合作项目。只是,中国学者参加亚太地区教育会议,特别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行在一起时,少了新鲜,多了自豪。因为很多时候,这些国家讨论的问题是我们曾经遇到、现已解决的问题。但这不应成为我们浮躁或自大的理由。中国仍然可以从其他国家农村教育中得到启迪。即使不能马上学到新经验,我们也可开阔眼界,丰富思维,坚定信心,少走弯路。亚太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经验,特别是教师培养和培训计划、绩效工资制度很感兴趣。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人口大国,中国也应该与世界共享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艰苦努力、光辉历程和经验教训,为亚太农村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5:发展海洋经济经验及启示论文

发展海洋经济经验及启示论文

一、国外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经验

(一)陆地产业先行。日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突出特点,可称为陆地产业现代化先行。即在大规模开发海洋、建立近海产业集聚区之前,陆地原有产业区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临港工业是海岸地区产业发展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形成海洋经济区域。并以大型港口城市为依托,以海洋技术进步、海洋产业高度化为先导,以拓宽经济腹地范围为基础,形成了关东广域地区集群、近畿地区集群等9个地区集群。由产业集群发展到地方集群,以海洋相关技术为先导,集中地方优势,开展适合本地特点的海洋开发。

(二)交通运输先行。交通运输业是日本海洋经济依托的重要支柱产业。相当多的港口或机场建在填海建造的“人工岛”上。有数据显示,日本投入运营的大型人工岛多达15个,仅次于美国而名列全球第二。建造这些人工岛的初衷,大都在于扩展交通运输产业之“锚地”。另外交通作为海陆产业集聚区联络及互为依托的纽带,无论是人工岛,还是固有的小岛,链接陆岛的交通运输建设都先行于产业集聚区的创建。依托海岛的产业集聚区,机场、铁路、公路、轮渡码头等“立体”交通设施一起上。

(三)河口海岸和河口岛屿成为开发重点。河口海岸和河口岛屿地处江海接合部,其通江达海的独特区位条件使其拥有外通大洋、内连深广经济腹地的突出优势,因而往往成为世界顶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祥之地,成为各国海洋经济开发的热点和重点。如,位于美国哈得孙河口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纽约及其享誉世界的河口岛屿曼哈顿,位于美国密西西比河口的工业重镇新奥尔良,位于英国泰晤士河口的全球级世界城市伦敦,位于荷兰莱茵河口的鹿特丹,位于埃及尼罗河口的`亚历山大以及位于中国长江口的上海、珠江口的广州和香港等。

(四)重视科技支撑作用。美国现有海洋类研究与开发实验室700多个,聘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美国的3/5,政府每年的投资达到了270亿美元。政府针对不同的海洋发展项目重点、有针对性地投资建设了一批科学研究机构,并根据不同区域的海洋资源为依托兴办了不同形式的海洋科技园区,如在密西西比河口区和夏威夷开办的两个海洋科技园。日本依靠科技力量,海洋开发向纵深发展,已形成近20种海洋产业,如沿海旅游业、港口及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土木工程、船舶修造业、海底通讯电、缆制造与铺设、海水淡化等,构筑起新型的海洋产业体系。

(五)积极鼓励私营企业投资海洋领域。美国注重与私营企业主合作,将海洋经济发展一切可调动的因素联系到一起,保证了开发推广的资源、资金、服务和市场。日本在发展海洋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采用“官民合作”体制,无论从建造沿海人工岛,还是连接海洋产业集聚区的大众交通,大多采取官民合作与合资形式。如关西空港及其人工岛在建造的过程中吸纳了大量民间投资,由此形成了一个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私人投资于一身的合股公司。通过多方合股,不仅减轻了政府筹资困境,而且确立了一种混合所有的企业制度,由此大大拓展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也提高了国有资本运行效率。

(六)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强。新加坡港口运输的发展最具特色的是其优质服务。为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新加坡政府建成了四个服务中心:国际箱管和租赁中心、空港联运中心、国际船舶换装修造中心、国际船舶燃料供应中心。新加坡有着完整的港口和海事服务,以及全面的物流服务方案。同时,银行、保险、航运网络、电子信息系统、快速处理行政、法律文件等服务也有很大发展。

(七)发挥综合协调机构作用。美国20世纪50年代后,成立了“海洋资源部门委员会”、“美国海洋资源和工程发展委会”、“国家海洋大气局”,负责管理全国的海洋资源、环境、科研、服务等工作。“海洋联盟”由30多个海洋机构参加,为建立联邦政府与民间企业、海洋科技机构与业间的伙伴关系提供了组织保证。英国成立了海洋科学技术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各部门和企业公司之间以及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政府、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三位一体的联合开发体制。

二、国际经验对宁波发展海洋经济的启示

(一)加强海陆互动。一是海陆产业互动。发挥临港大工业优势,建设好“2+8”十大产业集聚区。二是大力发展以海铁联运为重点的集疏运体系。按照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在推进甬台温高速复线、构筑市域“一绕五射”公路网、推进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同时,着力发展海铁联运,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对接。加快宁波海铁联运集装箱中心站和港口支线建设,提升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功能;同时,加强与长江沿岸和国家铁路干线城市合作,开通到江西、安徽、四川等省的集装箱班列,切实增强面向长三角和中西部的辐射功能。三是海陆综合管理。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机构,重点协调海陆管理部门之问的矛盾,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对陆上污染源以及沿岸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监督和管理,海陆互动,共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海洋高科技、培育和扶持新兴海洋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以北仑、杭州湾新区和三门湾区域为重点,以高技术专用船舶为重点,着力发展海上钻井平台、石化成套设备、高性能轻工机械装备、核电设备、风电设备、海洋环保设备等,提升技术集成和设备成套化水平。推进宁波LNG接收站及储备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海岛和近海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建设象山东南沿海、杭州湾新区、国电北仑穿山半岛风电等风电场。发展海洋生物育种业、现代海水健康养殖业、高端远洋捕捞业和海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海洋渔业产业链,增强海洋渔业综合竞争力,重点建设象山港、渔山列岛和韭山列岛等三个海洋牧场核心示范区。依托大唐乌沙山电厂、国华宁海电厂等在水处理方面的先进技术,加大对海水的直接利用技术研究,提高海水直接灌溉和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中科院材料所在海洋新材料技术开发、成果转换中的优势,积极开展海洋防腐材料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发绿色环保、节约资源、高性能防腐材料。

(三)大力开发岛屿经济。一是重点开发梅山岛、大榭岛、南田岛、高塘岛、花岙岛、檀头山岛、对面山岛、东门岛、悬山岛、田湾山岛等重要海岛,着力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综合利用岛、港口物流岛、临港工业岛、海洋旅游岛、清洁能源岛等,努力成为我国海洋开发开放的先导地区。二是充分挖掘南北两翼丰富的港湾资源,加快象山湾、杭州湾、三门港湾建设,适时建设滨海轨道交通,建设一批海洋文化、影视产业、休闲渔业和海洋博览等海洋旅游项目。

(四)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发展海洋产业基金,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增强资本的支撑作用。支持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银团贷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等业务,满足海洋经济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

(五)加强港口服务能力建设。建设三大中心,一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提升、航运要素集聚为核心,全力建设成国际一流水准的大通关与综合政务窗口服务平台,一流的电子口岸与物流市场信息平台,一流的航运及服务企业集聚的窗口平台,成为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综合性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二是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建设成为区域性、行业性国际贸易和会展企业总部的集聚区,进出口产品与装备的展览贸易区,进出口电子商务平台的先行区,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引进的服务区,进出口贸易口岸优质服务的示范区。三是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核心,强化银行、保险、证券、会计、咨询等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总部和办事处的引进与培育,提升产业金融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功能,力争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主要组成部分。

篇6:古代制瓷经验对陶瓷经济管理的启示论文

制陶业是最古老的手工业之一,陶瓷有多种类型,其中包括艺术陶瓷、生活用瓷、以及陈设用瓷等【1】。瓷器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需要较高的工艺技术,从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来看,从当初的产生到如今的繁荣发展,陶瓷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丰富管理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古代制瓷经验对现代陶瓷经济管理的启示深入探讨。

一、古代制瓷工艺的经验理论

陶器的发明是中国人的光荣,随着陶瓷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对于制作瓷器的过程却没有相关的理论记录【2】。因此,中国古代制瓷工艺只停留于手工生产上,无法深入的了解陶瓷的科学制作方法。对中国陶瓷科学理论的研究最初是由于外国人开始的,直到现在才对陶瓷的工艺理论进行研究。

1、瓷器的原材料

原料是制作陶瓷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部分,首先要了解原料的性能,我国古代最初采用的原料是田泥、地表等易熔粘土制作瓷器。这种泥土含有较多杂质,而且含铁量较高,烧结温度较低。随之选用的是粘性适度、泥质较细的红土、黑土等粘土作为原料,与田泥相比,其更适合制作瓷器。

2、瓷器的成型方法和理论

在制作瓷器过程中,瓷器的成型具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手工捏塑法、泥条盘筑法、泥片围接法等,其中手工捏塑法比较适合制作小的瓷器,这也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成型方法。泥条盘筑法是将泥土搓成泥条,接着从器底起从下往上将泥条盘筑呈器壁直至器口,再用泥浆胶合成型,最后抹平器壁盘筑时留下的泥缝。

二、古代制瓷经验对现代陶瓷经济管理的启示

1、讲究兼容并蓄,不断推进技术进步

瓷器最初是以晒干的形式制作而成,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演变成用火烧至而成为器。经过历时的演变,人们吸取制作瓷器的经验,并借鉴行业内外先进的理念与工艺技术,在瓷器的造型方面借鉴其它手工业技术,比如,石器、青铜器等,使得瓷器的制作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烧制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尤其对于景德镇陶瓷来说,是全国名窑之大城,在制作瓷器方面有着精湛的技术,良好的窑炉,将国外优良的颜料、制瓷的技术以及装饰技巧应用于瓷器制作中,成为全国制作瓷器的文化名城。由此看出,兼容并蓄,注重制瓷的方法以及借鉴国外优良的工艺手法,对推动古代制瓷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陶瓷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成就,与国外相比,我国还需要不断的提升竞争力,只有兼容并蓄才能不断获得进步,提高生产技术的水平。

2、注重分工与协作,提高瓷器生产率

中国古代制作瓷器十分注重合作,在制作瓷器过程中通常都是分工协作,尤其在商朝时期,分工化成为制作瓷器的主要方式。随着陶器行业的发展,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对于瓷器的制作与生产都采用了内部分工,有效促进了制瓷业的良好发展。另外,由于制作瓷器的过程十分复杂,到了清代,社会分工更为完善,这种细致的分工,使陶瓷制作更加出色,提高了陶瓷行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制瓷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各个瓷器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合理的分工现象,使得瓷器制作的效率无法提升,严重阻碍了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因此,当前制瓷企业在瓷器的制作过程中,应当吸收古代制瓷业的经验,加强分工与协作,以此提高生产效率。

3、注重品质与品牌,提高产品和企业知名度

中国古代制瓷业对于瓷器的品牌与质量十分重视,在制作瓷器过程中的原料上刻意求精,不计成本,只为瓷器的质量尤精。注重瓷器的质量有利于瓷器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且古代制瓷业非常注重瓷器的品牌,常以铭文作为标识,提高瓷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到了宋代,由于瓷器业的快速发簪,瓷器品牌意识也逐渐加强,形成了以商标作为品牌的命名。到了清朝,制瓷业不仅注重瓷器的品牌,还注重瓷器的店号、制作者,瓷器成品的知名度逐渐得到提升。品牌是一个企业的象征,代表着企业的`无形资产,其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3】。消费者认同某个产品的质量,就是对产品的品牌认可。由于古代的商品经济受到一定限制,消费者对品牌的要求还不够注重,但是从古代制瓷业的品牌与质量的论述来看,古代与现代陶瓷行业都比较重视瓷器的质量与品牌。因此,现代陶瓷行业要根据古代制瓷的经验,在保证瓷器质量的同时,加强瓷器的品牌建设。可以从产品的包装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达到外观新颖的条件下,注重实用性,比如,携带、使用方面,并且选择品牌策略,借鉴知名品牌的成功经验,加强品牌的设计与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其次,还需要将产品与生产和销售者知名度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知名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古代陶瓷制作经验丰富,其对于现代陶瓷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4】。因此,现代陶瓷企业在制作瓷器过程中,可以根据古代制瓷的经验,讲究兼容并蓄,注重分工与协作,注重品质与品牌。以此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瓷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和生产者知名度,从而促进陶瓷行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王骏凯 单位:景德镇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郭建晖.中国古代制瓷业经验对现代陶瓷经济管理的启示[J].中国陶瓷工业,,04:50-53+35.

[2]黄义军.古陶瓷研究中的地理学视角[J].东南文化,,04:69-73.

[3]鄢涛,解敦亮,张纯.景德镇陶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研究[J].企业经济,,12:106-108.

[4]王亚红,孙万欣.陶瓷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来自景德镇的证据[J].景德镇高专学报,,01:5-11.

篇7:日本开发中环境保护经验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日本开发中环境保护经验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1.日本北海道开发中环境保护经验

北海道是日本的四大岛屿之一,总面积为8.345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面积的20.1%,人口557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4.3%。日本对北海道的开发始于明治维新时期,迄今巳有14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二战后日本加大了对北海道的开发力度,将其作为日本战后经济的特殊资源供应地,先后实施了6期综合开发计划,在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粮食自给率达到200%,掌握着日本粮食安全保障的命脉;城市化率达到了73%,高于全国66%的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71%。日本在推进北海道开发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创造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1.1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减轻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承栽压力。日本最初对北海道的开发主要是鼓励移民、资源开发和开垦农田。二战失败后日本为恢复经济,把北海道作为重要的能源主要是煤炭和粮食基地来建设,随着煤炭等资源的大量的开采和沿太平洋海岸工业的发展,也给北海道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日本在环境问题上觉醒早、行动快,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他们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能源由自给及时调整为依靠进口,重点发展农业、渔业和以物流、电子信息、旅游观光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即使是工业也以组装加工为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产业结构的及时调整和日本人在环保问题上的及时觉醒,使北海道避免了走重度污染、高难度治理的老路。

1.2加强环保立法,依法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日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上升到了政府和全体公民的层面,以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为指导,北海道开展了一系列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法律的保障和国民的认同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可以说,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日本国民超强的执行力是推进环境保护的根本保证。

1.3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序、有度开发,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日本包括北海道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划定保护区域。为了保护环境日本划定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国立公园、国定公园等以加强对重点生态区域的环境保护。北海道人也深知北海道的环境对国家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支撑北海道品牌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生态环境、生物物种的保护高度重视。二是加强重点污染区域治理。如网走湖因海水流人和污水超负荷发生了严重的绿藻、绿潮等水质障碍后,网走市采取盐淡分界层控制、水质净化、水草割除、底泥清淤等多种措施加以整治,使网走湖的水质得到了大的改善,保住了该湖水产养殖产业。三是开展与环境和谐的旅游观光。加强对景点地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展开造林运动以抵消旅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通过北海道创建具有先驱性的植树技术开展造林活动,新造了大量的'道路防雪林尼石缓冲林和利用混播技术再造接近自然的树林,以此推动旅游观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4积极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促进循环利用,是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北海道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一是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北海道认真审视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并寻求建立一个限制自然资源消耗和减轻环境负担的社会,认真开始做三件事,即首先尽量避免产生废弃物;尽量将巳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对不能以任何方式再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为此他们动员起每一个公民组成一个整体促进循环型社会的创建,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建立起白石清扫工场和山本垃圾处理场等垃圾处理设施,对可燃烧垃圾进行焚烧发电,不能焚烧的集中填埋,对产生的垃圾尽可能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同时也促进了垃圾的减量化。二是积极开发新能源。积极利用国家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补助政策,北海道积极开发新能源。共有10个项目成功人选日本国内“新能源百选”项目得到政府支持。如雪冰热利用、太阳能发电、天然气汽电共生、绿色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在北海道都有了一定的利用。三是厉行节约,减少资源消耗。日本也包括北海道人都深知本国资源的缺乏,有很强的危机意识,特别注重资源能源的节约,这种观念已深人到他们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切实减少资源消耗带来的环境压力。

2.日本经验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应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教训,在制定西部开发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把环境保护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人点,切实抓紧抓好,确保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找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合理确定地方主导产业,注重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努力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碰。

2.2发挥政府在推进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北海道综合开发计划的制定、环保法律法规的建立、新能源开发补助政策的出台等无不体现了政府的主导和决定作用,是一种自上而下、上下联动政策性推动的结果。

2.3广泛动员组织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强化全体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明确了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公民的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使保护环境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一种工作责任、一种自觉行动、一种道德规范。

篇8: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对我国的经验启示论文

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对我国的经验启示论文

摘要: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大部制改革进行了探索。我国在推行大部制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的经验,注意解决好权力的配置与划分整合,大部内部的运行与磨合,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分离相协调等问题。

关键词:大部制;权力配置;机构整合

一、西方国家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经济、社会等职能大规模扩张,但是政府职能的急剧膨胀,最终使政府陷入全能主义危机,政府职能与责任增加,管理成本上升,造成财政危机;政府部门庞大的规模造成了管理的低效率;越来越多的法规对经济社会事务干预过多,造成社会对政府部门的不满。全能政府的危机是其进行改革者的直接动因。另外机构设置过多,对经济社会事务干预过多的政府部门机构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信息化的社会。这使政府对其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按市场优先、社会优先的价值取向,将原来承担的部分经济社会职能推向市场与社会,保留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收缩政府职能,政府结构上实行大部制。社会的转型是其进行改革的深层驱动力。

二、西方国家进大部制改革的分析

(一)政府纵向权力关系的配置。大部制改革表面上体现的是中央政府一级权力配置,但仅考虑到中央政府横向的权力分配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有中央与地方的纵向权力配置问题。西方的改革中的政府间权力的分配朝着分权、自治的方向发展,地方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如日本中央与地方分权改革的特点是事权相对集中。但同时向地方分权是适当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治理模式不仅停留于传统的中央政府制定、地方执行的单纯治理模式。

(二)中央政府内部结构优化。实行大部制的同时,为提高政策效率和加强决策能力,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中央政府机构中形成一些核心部门,这些部门在中央政府部际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除核心部门制外,内阁委员会制、联席会议制、共管机构制也同时存在。内阁委员会是协调内阁部门的议事协调机构,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就某些方面和领域的政策进行研究,为内阁决策提出建议。联席会议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协调部际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联席会议成员是机构而不是个人。联席会议主要是由成员单位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和协商,提出议题、问题及政策建议。大部制改革也可能会出现部门间职能的一些交叉或者是漏洞。为避免这种情况,有的国家会在一些部门之间设立了两个部门共同管理、共同属于两个部门的机构。

(三)大部制改革中的分权化。英国将决策和执行两权分离,把中央政府各部门分成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两个部分。由部长和少数高级文官构成精干的核心部,负责制定政策和对执行机构的动作进行监督、协调与评估。执行机构由部内的中下层组织转化而来,负责执行政府的政策和提供服务。主管部长与各执行机构负责人间约定双方责权。这一改革实现了上下级关系的转变,上级对下级的控制从着眼于工作流程到着眼于工作效果的转变,体现了决策与执行分离的趋势。同时还缩小了政府规模,增加了组织的灵活性和决策与执行的公正性。

三、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权力划分、配置整合问题。大部制改革中,国家治理结构中横向和纵向的权力关系问题是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理顺中央政府一级的部际关系,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对大部制的改革成效有重要影响。这样大部制也才能真正地运转起来。

在中央政府一级,部与部间横向关系方面,首先要确定的是各部门的权力职责边界,但是各部门的边界问题并不好确定,往往有些职能相近的部门无法合并到一块。另外而有些部门合并以后可能会造成有些领域无部门管理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法国共管机构的经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其次要注意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不能只靠临时的协商来实现,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应该建立一种常制,比如类似西方发达国家的委员会制度或者联席会议制度。再次是综合管理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我国目前综合管理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影响了专业管理部门的作用。

在理顺中央政府部际间横向关系的同时,要理顺的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关系。大部制改革在中央政府一级的实现不等于大部制的真正成功,虽然大部制的机构设置不等于要求地方政府中也要有相应对口的机构,但没有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纵向权力关系,大部制的效果恐怕不会很好。因为在国家治理结构中治理的效果还是体现在地方。新的大部门管理权能的增加意味着其与地方政府的相对力量得到了增加,相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其权能是有一定的'减少,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会受影响。

(二)机构内部运行与磨合问题。我国在推行大部制改革时,应该注意不同部门整合成大部之后可能会出现原来部与部间的矛盾转化成为部门内部司与司间、局与局间的矛盾的问题,最终导致机构改革分分合合的反复。大部的成立无疑会增加部门内部的运行成本,增加部门内部协调的负荷和难度。大部的建立使大量工作转到了部门内部,减少了部与部间的负担,虽然部内的协调比部际之间的协调在效率上有它的优点,但是组织控制幅度的增大,部内的协调负担的增加,会影响到组织内部沟通的效率性和有效性,影响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因此部内各司局甚至各司局内各科室间的协调一致就显得尤其重要。

由原来属于不同部门整合成的新的大部,在磨合上也要经受一定考验。在走向组织一体化的过程中,首先是组织文化的融合问题,如何使原不同部门的文化相融合,产生一种新的组织凝聚力,是一个重要问题。在部门一体化的过程中,原不同的部门在新的大部门内会对人员配置、资源分配等一系列利益问题上产生冲突。因此在没有达到一体化之前,需要花许多精力去处理可能由内部的部门主义导致的各种问题。在磨合期内,部内各司局间或者处室间的矛盾可能不亚于部与部间的矛盾。所以如何避免权力部门化的倾向向部门内部更小的单位司局级扩展,这都要求部门领导者的控制能力和领导艺术。

(三)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的分离与协调问题。可以说大部制的整体构建中权力配置与运行机制是以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为基础的。如何达到政府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将会是大部制改革的一个难点。目前我国中央政府中部门在许多时候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这样很容易产生部门利益化的问题,从而导致部门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局面。在成立大部之后,大部的权能大大增加,对其权力进行监督又是一大难题。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政府整体功能的发挥,政府职能的有效实现,应该是大部设置的一个出发点,也是进行决策、执行、监督分离协调的出发点。既应该要在中央政府部与部间的设置中体现出决策、执行、监督的适当分离和相互协调,也要在大部内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汪玉凯。冷静看待大部制改革[J]。理论视野,(1)

[2]石亚军。施正文。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 。中国行政管理,2008(2)

[3]王四方。“大部制”改革研究综述及前瞻[J]。当代社科视野,2008(2)

[4]施雪华。孙发锋。政府“大部制”面面观[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5]竺乾威。“大部制”刍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篇9:韩国推进公平教育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

韩国推进公平教育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

论文摘要: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发展,我们可以对韩国推进公平教育的经验进行借鉴。韩国调整教师队伍、依靠不均衡投资谋求教育公平所取得成效很大。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方式选择方面和具体教育政策方面存在若干问题。为此,要看力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推进教师流动制度、缩小校际教育差距,推进我国的公平教育。

论文关键词:韩国;公平;教育

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标志之一,任何国家都致力于教育公平。我们说教育公平出了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方面,是对公平没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在认识上有些不一致;另一方面,是在一些教育制度和政策上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些群体可能由于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能够享受到一些较为合法优势,一些人可能在制造了不公平以后,也没有受到任何制裁和制约,没有付出这些人所应承受的代价。为此,我们应通过一些政策和制度的不断改进,让不公平被压缩到最低限度,让我们这个社会的群体享受到尽可能多的教育公平。笔者认为,教育的公平是参与机会均等的起点公平,更重要的是能否让有能力的人接受与其自身情况相一致的教育,只要做到这两点,教育结果就会更加公平一些,教育公平也就会得到大家基本认可,从而发挥好教育公平促进整个社会公平的作用。

一、韩国推进公平教育的经验分析

韩国以法律形式在教育法第一条对其教育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作了较明确的阐述,韩国教育的目的在于协助所有的人完善其个人的品德,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取得能参加建设国家和促进全人类繁荣活动的公民资格。

1、调整教师队伍,谋求教育公平。

韩国从教队伍建设人手,谋求教育公平。韩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教师进行流动教学的义务性,严肃地规定一名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的年限,这样来看,整个教师队伍就处于动态的流动状态之中了。韩国还制定了完善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从而使教师流动操作起来更有规范性。整个教师流动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同时韩国以法规的形式规定教师流动的定期性,依靠程序的制度化操作保障教师流动的公正、公平和合理,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防止流于形式,形成一套既完善又有效的教师定期流动轮换制度。这一制度已在韩国不同地区实行多年,得到了科任教师和校长的认可。韩国政府在待遇上给予教师流动以很大的支持。韩国教育部规定,教师无论在哪所学校,经济待遇及各项福利不能改变,而且随着教龄的增长,待遇也会相应地增加,因而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在韩国实行的情况较好,给韩国教育公平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无论是从教育公平理念的角度看,还是从学校、教师的发展角度来看,韩国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是必要的。从学校这个层面来看,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有利于保持学校之间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结构的相对合理。从教师这个层面来看,有利于保持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新鲜感,激发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自身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更好地进行施教。

2、依靠不均衡投资,谋求教育公平。

为了促进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韩国政府在不同地区的教育投入有其不平衡性,他们优先把资金投入到落后地区。以推进初中义务教育为例,韩国政府在推行初中教育时,他们确定免费的顺序首先是由偏僻较为贫穷的农村、岛屿开始的,以此为开端,再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推进。从总体上来说,他们的教育投资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式。正是通过这种不均衡投资,韩国政府力求最大限度地来保证了国民教育机会的均衡性。

二、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1、具体教育政策上存在一定问题。就教育公平而言,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二是人人都能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从实践来看,我国目前接受基础教育的入学方式主要是行政划片入学。行政划片入学方式的产生是为了在客观上营造一种公平气氛,试图通过强制手段来淡化人们的“重点”意识,以此来保证所有学生入学的公平,但这样做的结果恰恰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教育公平。同是接受义务教育,由于所处地段不同和所在学校教学质量不同,有的人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有的人则只能接受低质量的教育。显然,实行行政划片的入学方式会导致那些天资优异、成绩好的学生仅仅因为所居住的地段关系,而只能进入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导致这些学生因受学习环境的影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使其动力不足,淡漠对目标的追求,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事实上,行政划片的方法并不能真正杜绝目前在基础教育中颇遭人非议的择校行为,一些家庭背景较特殊的学生,仍可以通过种种办法达到进入重点学校的目的。因此,对那些天赋较好、成绩优异而又无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来说,便显得很不公平。

因此,要较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关键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提高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作为同一地区的来说,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学生的升学制度,在占有优质教育资源上做得更加公平些。

2、经济发展战略方式选择存在一定问题。

依据区域发展的梯度推移战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靠自身发展所固有的优势和国家所给予的带有明显倾斜性质的优惠政策。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运用梯度推移的战略,在极大地推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随着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西部地区的教育注定要为梯度推移发展战略付出沉重的代价,进一步拉大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无论是教育投资的绝对数,还是每年在教育上的投入的增长幅度,东部地区都远远地超过中部和西部地区,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三、韩国推进公平教育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教育公平,但教育公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整个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推进。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限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公平教育经验,不断完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政策和教育政策,依靠制度的改进和社会政策的不断调整,促进教育公平,应是最现实、最可行的有效选择。

1、着力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国家应对教育经费作出统筹安排,建设起公平合理的教育拨款体系。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改革政府教育资源投入配置模式是与增加教育投入相对应的。国家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应改变当前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模式,做到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配置,避免由于地区发展的差异,制造教育差距。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在教育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应以改革促公平,进一步调整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基本方向,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教育发展差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财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通过多种政策和制度,促进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包括办学经费、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等的均衡化,使一定范围内的适龄青少年享受到质量大体一致的义务教育。

2、着力推进教师流动制度。影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师资问题。作为我国来说,为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应借鉴韩国的形式,让优秀师资流动起来。

现在,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因对口支援的教师数量有限,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在个别地区试行外,各地还没有建立起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由于我国每个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等差异,以及在同一城市内重点学校、一般学校、薄弱学校教师间的实际收入也存在显著差距,因而实施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该通过阶段性目标,来实现教育公平的发展目标。为此,有必要借鉴韩国实施教师流动制的经验,总结国内实行教师流动制的地区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政策法规,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

3、着力缩小校际教育差距。时下的重点学校制度正在成为扩大校际差距的一项制度。一些建筑豪华的重点学校,与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很不一致,加剧了纳税人的教育负担。新一轮的创建“示范校”方兴未艾,很多地方热衷于建示范性高中,动辄投资亿元打造一所重点高中。目前,国内重点高中学校的硬件条件早已超过国内的重点大学的一些硬件设施,而且有些还超过发达国家公立中小学的水平,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很不适应,这是很没有必要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我国基本国情。

最近一个时期,正是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口号下,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加大了对重点、示范学校的投入。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已经被教育部明令废止,但实际上,少数“名校”仍然被继续“发扬光大”,一些重点学校在投资、师资、招生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不少地方甚至将“择校费”合法化,在择校费的收取上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花钱,让孩子到师资、教学条件好的学校择校学习;而经济拮据的家庭交不起所谓的择校费,孩子只能到差一些的学校去学习,眼睁睁地看着同样分数、甚至更低分数的“富孩子”站在“起跑线”前面,与自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应取消“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尽量采取措施,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站在更平稳、透明、公平的“起跑线”上面向自己的未来。

推进教育公平,是一项事关国家教育发展的大事。韩国在推进教育公平上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借鉴,对此,我们应立足我们的实际,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同时要借鉴一下韩国在促进教育公平上的经验,积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这样,就会在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上取得好的成效。

篇10:就业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有关就业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世界范围内就业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就业是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性难题。

工业革命以后,失业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基本表现是大量劳动者游离于经济发展过程之外。因为所谓工业化、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资本、技术不断替代劳动力的过程,是一个在物质生产领域不断减少就业的过程。随着工薪收入方式的普遍化,以及劳动者对工作岗位依赖性的增加,就业率的降低不仅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而且减少了总需求,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

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国家曾经在表面上实现了完全就业,但是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的。为了提高经济效率,这些国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而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失业是其无法避免的一个逻辑前提,失业率的高低与商业周期有密切的关系。在大量劳动力已经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情况下,西方国家依然存在大量的失业者。他们所谓的“充分就业”,一般含义是指失业率低于4%。

由于各国在经济发展阶段、人口、文化传统及政治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就业问题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也不一样。二战以后的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给了失业者基本的生活保障;虽然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但大大缓和了因失业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没有能力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失业率又大大高于西方国家,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又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对于我国就业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应当有一个充分的估计。

(一)西方政府对就业问题的态度和政策的历史变迁

工业革命直至20世纪30年代的很长一段西方历史中,就业问题没有被先行工业化的各国政府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当时流行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马歇尔的“市场供求决定论”等古典经济学观点,认为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没有什么区别,商业周期中的供给过剩会自动地恢复,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任何干预都是有害的。而事实上,失业成为这些国家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不稳定因素。

1929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大萧条,导致了空前的高失业率。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和社会动荡,动摇了人们对古典经济学的信任,要求政府出面干预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应运而生。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出台“新政”,从此拉开了政府干预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序幕。

二战以后,西方国家与就业有关的另一项改进是福利国家政策的普及。福利国家政策虽然不直接解决就业问题,但为失业者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缓和了因失业引起的社会矛盾。与此同时,随着西方选举制度上的改进,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社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半个世纪以来,在政府的积极干预下,西方国家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二战前那样的大萧条和大规模失业,社会稳定程度也大为提高。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战后的“黄金发展时期”结束,西方国家的失业率大幅度上升,西方国家开始反思凯恩斯政策,提出了所谓“福利陷阱”问题。即过高的福利降低了失业者寻找工作的积极性。宏观经济政策上则转向货币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但是,西方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调整,并没有改变各国政府在就业问题上的积极态度。促进就业依然是西方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在就业问题上的区别

二战以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于西方国家。前苏联解体之后,过去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政府,也都采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与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依然处在工业化的较低发展阶段,经济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即同时存在着农村的传统产业和城市的现代产业,而且大部分劳动力分布在农村的传统产业。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产业部分,迫于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生产趋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人力资源上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新增就业机会远小于失业人数的增长。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特点,城市地区的就业率,不可避免地要随着商业周期的变化而发生较大波动。 更大的冲击来自农村。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说法,在农村的传统产业中,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也就是说,农村传统产业中存在着大量低成本的剩余劳动力。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城市寻求工作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参与工作岗位的竞争,其供给能力大大超过现代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一方面有效地抑制了工资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则大大增加了城市就业的难度。

因此,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就业问题,要比一般西方国家困难得多。其主要区别是:

1.人口增长过快加大了就业的困难

1950年以来,西方国家的人口仅增加了4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却增加了31亿。目前世界人口总数中,发展中国家占了80%以上。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多数国家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一些体力劳动岗位出现空缺,吸引了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来就业。与此同时,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却出现了难以抑制的势头,适龄劳动力的大量增加,进一步加重了就业方面的困难。

2.就业质量远低于西方国家

近年来,西方国家不但失业率普遍下降,而且劳动条件大大改善;周工作时间普遍低于40小时,福利国家制度覆盖了所有的本国公民。由于最低工资法案的实行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没有建立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有关法规也不健全。因此,大部分的城市就业是在非正规部门实现的,劳动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工资低且不能按时发放,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任何保障。

3.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二元结构,决定了其失业率必然高于西方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西方国家的失业率基本稳定或呈下降趋势。近年来,美、英、荷、澳、加、瑞典等国的失业率已达到或接近充分就业水平(4%);法、德、意等国的失业率虽然较高(10%左右),但也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则居高不下甚至继续攀升,部分国家高达15%以上。原来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近年来的失业率也明显上升。总之,西方国家的失业率明显地随经济周期波动;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则长期居高不下,解决起来要比西方国家困难得多。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失业与贫困之间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促进就业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的优先目标

尽管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程度有很大区别,但所有国家的政府都把促进就业作为自己经济、社会

政策的优先目标。这不仅仅出于各国政治家争取选民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增加就业,消除贫困,保持社会安定”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共识。

1995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促进就业和消除贫困成为与会各国领导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会议承诺:“把促进全球充分就业作为各国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基础,尽最大努力使所有的劳动者通过自由选择的、生产性的就业和工作而获得有保证的、可持续的生活条件”。各国政府首脑在会议通过的《宣言》中达成以下共识:“我们承诺将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个基本优先目标”;“提倡能够最大限度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增长模式”。

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全球就业论坛”会议通过《全球就业议程》,《议程》强调:“使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潜力得以发挥的基本条件是,生产性就业被置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核心位置,使充分的、生产性的和自由选择的就业成为宏观经济战略和国家政策的总目标。”

在各国政府的具体实践中,采取了许多不同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就业。

二、国际社会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基本经验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讲,就业增长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经济增长,二是就业弹性(即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或者说每一单位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的增加。各国政府为增加就业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围绕这两个要素展开的。

在增加就业问题上,发展仍然是硬道理。如果没有经济总量的增长,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就业状况也很难改善。因此,二战以后,西方国家政府一改过去的不干预态度,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例如大规模减税和反周期的货币政策,来保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增长,尽可能将失业率控制在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上。

然而,国内外的实践表明:经济高增长并不一定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资本高投入也不会自动地转化为就业机会的扩大。例如,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不增加就业,还有可能减少就业。因此,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政府增加就业措施的重点,是鼓励就业弹性高的经济增长模式,引导本国民众选择适当的就业方式。

从二战以来的各国实践来看,除了大家熟悉的宏观经济政策外,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主要有这样几条: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完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体系;改进失业保障制度;协调劳资关系;发展教育事业等。

(一)鼓励发展中小企业

各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定义和划分标准不完全相同,多数西方国家把职工人数少于250人的企业称为(中)小企业。

国际经验显示,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在经合组织国家中,中小企业在创造的就业岗位占当年新增就业的60%左右。虽然世界各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但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区别:中小企业数量一般都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就业人数通常超过国内就业人数的50%;创造的产值接近GDP的一半。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还有鼓励技术创新、保持市场活力的作用。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小企业比重最高的是服务业,其次是制造业。

因此,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鼓励自主创业等。

1.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在资金扶持政策上,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援助模式和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贷款援助模式。

前一种援助模式中,德国侧重于税收优惠政策,法国侧重于财政补贴政策。这与前者实行的联邦制政体(地方自治),后者实行的单一制政体(中央集权)有很大关系。后一种援助模式中,美国主要采取的是贷款担保方式,日本则主要靠政府建立的专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服务。这与历史上的两国政治理念和政府运作习惯上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德国1984年开始实行对中小企业有利的特别优惠条款。目前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1)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企业免征营业税;中小企业营业税起征点从2.5万马克提高到3.25万马克,对统一后的德国东部地区营业税的起征点更是从15万马克提高到100万马克;(2)将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从10%提高到20%;(3)所得税下限降低到19%。此外,设立财政专项基金,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资助。

法国财政补贴的主要做法有:中小企业每新增一个就业机会,政府给予一定数量的财政补贴;对每个雇佣学徒提供1.6万法郎的经费补贴;对中小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可补贴其投资的25%;对雇佣青年和单身妇女的中小企业业也给予一定数量补贴;对节能企业,每节约1吨石油补贴400法郎。此外,新开办的中小企业免征3年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率提高到25%。

美国中小企业局(SBA)的主要任务,是以担保方式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具体做法如下:(1)一般担保贷款。对75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总贷款额75%的担保;对10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80%的担保,贷款偿还期最长可达25年。(2)对少数民族和妇女所办中小企业,可提供25万美元以下、贷款额度90%的担保。(3)对中小企业急需的贷款,提供50%额度的少量“快速车道”担保。(4)对出口及国际贸易企业的贷款担保,做法与一般担保基本相同。

日本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援助以政府设立的专门金融机构为主。目前,这样的金融机构有“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等。他们向中小企业提供低于市场2~3个百分点的较长期限的优惠贷款。此外,日本政府还设立了“信用保证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公库”,为中小企业从民间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此外,西方国家还通过创立风险投资基金的方式为高技术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在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是美国股票市场的“第二板块”――NASDAQ。

2.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在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方面,政府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各国共同的做法是:(1)鼓励创办中小企业;(2)简化各种行政管理和税收手续;(3)保证中小企业获得一部分政府采购份额;(4)制定鼓励中小企业进行资本积累的政策;(5)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此外,西方国家历史悠久的行业协会(商会),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出口等方面的服务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法国政府设立了“国家创建企业委员会”。这个委员会集中了所有行业的合作伙伴,专门负责接待希望成为中小企业主的人,并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和建议。根据他们的能力、物力和财力,在他们原有设想的基础上,为他们免费修改、设计和规划各种创业方案。此外,成立了“企业手续中心”和“

创建企业信息中心”;帮助中小企业办理各种与创办有关的手续,发布有关中小企业的最新消息,以增加它们的市场机会。

在简化行政和税收手续上,法国政府采取了“一次性申报”措施,来简化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手续办理,同时扩大减免税的范围,缩短行政机构的答复期限。巴西则推出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方便计划”,即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合署办公,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办事处,业主在1天时间内可以办完消防、环保、卫生、工商、税务等几十个政府部门的手续。

美国的《1952年小企业法》规定,政府采购合同要按一定的比例留给中小企业。美国中小企业局作为这一规定的执行单位,具体负责筛选和管理这些采购合同。中小企业局有权将一些大的政府采购合同分拆为小合同,以便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还为争取获得政府采购合同的中小企业提供“能力证书”。政府是美国最大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目前每年的政府采购额中,有25%留给中小企业,其中5%必须留给妇女开办的中小企业。

鼓励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是前面已经提到的减免税和加速折旧措施。有些国家把减免税措施范围,扩大到中小企业的投资者身上。

为了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西方各国不仅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而且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接受中小企业的投诉。

3.提供社会化的信息、咨询和培训服务

中小企业规模小,需要外部提供市场、管理、技术上的信息、咨询和培训服务。政府提供此类社会化的服务,是向中小企业提供帮助的最佳切入点,比单独的扶持政策要有效得多。

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各种信息服务中心。从各国的情况来看,此类信息服务网络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以各种方式,如书面材料、电子布告板、软件等,直接为中小企业免费(或低价)提供或发布各种市场信息;二是在各种社会化服务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建立起一个便捷的联络渠道。这方面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的联系网络(LINKS)和英国的“工商联系网”。

在中小企业的管理、技术培训问题上,英国从80年代后期开始,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培训大纲,在沃里克大学牵头的12所大学中设立了“中小企业人员培训中心”。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企业主由政府统一安排轮训;职工则由企业组织安排。企业可以聘请由政府支薪的技术上有丰富经验的专家、退休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教员、顾问,也可以免费参加政府定期举办的短训。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都接受过英政府统一的岗位管理培训。

美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中的技术推广工作。主要做法有:一、建立了遍及全国各地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技术推广网络。这一网络由“制造技术中心”和“制造技术推广中心”组成;二、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企业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造就了一批以微软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的关键性骨干企业;三、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建立了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的培训机构。

(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服务是完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帮助劳动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近年来,西方各国就业服务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就业服务由政府公共机构提供,或者由政府出资向私人机构购买。因此,对失业者来说都是免费的。第二,就业服务机构与企业、学校及其他社会机构结成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缩短求职者与用人机构、培训机构之间的距离。第三,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为失业者提供人性化的、高效率的便捷服务。在西方国家,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失业者提供高效率、多层次的就业服务,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美国和德国的经验。

1.美国就业中心的“一站式服务”

美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职业介绍机构、培训管理机构和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之间,工作场地相分离、工作难以协调的问题。为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美国近几年提出了“一站式服务”(one  stop  service)的理念。将职业培训机构和失业保险服务并入职业介绍中心(JobCenter)合署办公,并与社会上的其它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求职者和用人机构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服务对象拓展到社区内的各类人员,包括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服务内容从过去单纯的提供职业指导和咨询,拓宽到为求职者提供学习和培训方面的服务。同时将参加学习和培训作为领取失业救济的重要条件。全美国目前大约有所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将全部改建成“一站式就业服务中心”,并将服务向社区和院校延伸。这一目标已写进美国《劳动力投资法案》。

美国就业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也是领先的。早在1979年,美国政府率先在州一级建立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化职业信息库,并与州内所有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连通。90年代初,建立了与各州联网的国家级“美国职业信息库”(AJB)和“美国人才信息库”(ATB),形成了全国连通的就业服务网络。最近,又开发了美国职业生涯信息库(ACINET),免费提供就业发展趋势、工资变化状况以及劳动力需求预测等方面的信息。目前正在开发“美国学习介绍信息库”(ALX),主要介绍各职业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开设的课程。现在,AJB每天向全美国发布几百万个职位空缺信息,ATB则免费为求职者发放个人简历,雇主可免费在ATB上实现空岗匹配。

信息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就业服务的效率,也使就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例如,随着就业服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美国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对象已经分化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就业能力较强的初次求职者或自愿转换工作的人员,他们可以通过“一站式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设施(AJB,ATB等)实现自我服务;第二类为需要中心提供基本服务的短期失业者,他们要接受基本能力测试,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学习使用AJB、ATB,自己选择学习、培训项目,掌握求职技巧等;第三类为长期失业人员、困难群体、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大规模失业的特殊群体等,在基本能力测试、就业咨询、学习、培训、领取社会救济等方面都需要帮助,成为中心重点工作对象。

从发展趋势来看,在信息手段自动化以后,就业服务机构应更多地关注困难群体和开展个性化的服务。

2.三方合作的德国职业培训制度

职业培训是就业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转岗培训(或称就业培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职业培训不仅是各国政府对失业问题采取的优先措施,而且成为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提高本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西方国家的职业培训,实行的是专业培训机构与“政府购买”培训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多数国家的专业培训机构,正在朝着与社会伙伴合作办学的方向发展。即在职业培训的办学体制、方向、内容等方面,在雇主组织、工会组织和政府三者之间建立起协商与合作机制。

有利于提高职业培训的吸引力,提高职业技能评估与资格认证标准的透明度和可靠性,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这种机制的建立,使职业培训向“需求导向型”模式又迈进了一步。信息手段的现代化,对职业培训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职业培训在时间和空间上受的限制越来越小。在西方许多就业服务中心中,免费的自助学习和个性化培训已经成为现实。

三方合作的德国职业培训制度早世界上最具特色,以德国特有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为基础的,集中体现了雇主、雇员和政府三大社会力量的协商与合作机制。《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对前述三方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合作的第一方是工商界的行业协会、手工业协会等雇主组织。它们的职责是:根据本行业的需要提出对职业培训的具体要求;承诺为职业培训提供的各种支持;负责考核和验收培训的成果。第二方是工会组织。工会组织在职业培训中的首要责任和目标是维护学员的根本利益。从这一目标出发,密切关注职业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时间,以及培训期间学员的福利待遇、安全卫生和培训后的就业去向等一系列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和决策。第三方是主管职业培训工作的有关行政部门,包括联邦教科部及各州文教部、联邦劳工部及其下属各专业机构。政府主管部门是三方合作中的主导力量,负责制定培训政策、监督政策的执行情况,落实培训计划等。当雇主组织和工会组织在某些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时,政府主管部门便及时介入进行调解,使矛盾尽快得到化解。

将接受职业培训,作为领取失业津贴条件的做法,在西方国家越来越普遍。

(三)改革失业保障制度

西方国家的失业保障一般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一次性的雇主赔偿金,第二层次是期限较短的失业保险金或失业津贴,第三层次是国家福利政策中的社会救济金。西方国家二战以后建立的福利国家制度,一直存在保障水平过高而影响失业者再就业积极性的问题。经济学上称之为“福利陷阱”。在全球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环境下,西方国家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设法将失业保障与鼓励再就业结合起来。其主要做法有:第一,适当降低对工人的雇主赔偿标准,将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失业工人职业培训计划。第二,将失业保险金改为“求职津贴”。失业者领取津贴一段时间后(青年为6个月,其他为12个月),必须参加培训才能继续领取求职津贴。第三,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抽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计划。

在国家福利政策方面,美国政府过去在社会救济金的发放上过于分宽容,加上高额的未成年儿童家庭补助,可以保证失业者家庭衣食无忧,但不利于调动失业者重新就业的积极性。8月,克林顿签署了“个人责任与工作机会融合法案”,正式拉开了福利制度改革序幕。克林顿的新法律对社会救济金领取者规定了严格的领取时间和领取条件,并将工作重点放在督促和帮助失业者再就业上,使他们树立“以工作求自立”的观念,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各类培训,通过学习专业技能,寻找新的工作,来实现经济自立。

福利制度改革的核心是“从福利到工作”(Welfare  to  Work)计划,简称W2,主要面向有孩子的长期失业家庭或单身父母。鼓励有劳动能力的父亲或母亲摆脱对福利制度的依赖,主动寻找工作,重新融入社会。该计划首先对领取社会救济金的期限和条件作出了严格限制。多数成年公民在一生中因失业而领取社会救济金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60个月(5年);领取社会救济金的单亲父母,每周必须参加社区服务等各种性质的`工作,包括“从福利到工作”计划的找工作活动,时间不得少于32小时;双亲父母上述工作时间加起来不得少于35小时。参加该计划的人必须首先进行为期4周的找工作活动。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不因自身表现的原因而失业;失业后一直在积极寻找工作,并愿意接受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任何工作。当然,W2计划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给予了豁免。

配合该计划的实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鼓励企业雇用失业者。首先,如果某个企业愿意雇用加入“从福利到工作”计划的失业者,“一站式就业服务中心”庞大的人才库和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就可以为这个企业提供免费的招聘及人才培训服务。其次,如果企业雇用一位3个月以上的失业者,就可以享受“纳税人所得税减免”优惠、“从福利到工作”纳税减免优惠,以及“工作机会信用”纳税优惠,总的优惠幅度相当于该工人年工资的25%到40%。此外,各州还给予企业一定的地方税减免优惠。因此,大大提高了企业招收领取社会救济金的失业者的积极性。许多企业把招收失业者作为对社会和所在社区作贡献的一种新途径,并引以为豪。

美国政府发布的资料显示,6年来享受福利救济的家庭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510万下降到20的210万,降幅超过50%,大批单亲母亲回到工作岗位,全国儿童贫困率也从上世纪80年代的22.7%下降到了16.2%,贫困人口数量也因此而降到历史最低点。

(四)协调劳资间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因商业周期产生的就业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完善了约束雇主、保护劳工权益的劳动法规,而且形成了政府主导的三方谈判机制。在雇主与劳工之间,劳工是弱者。因此,集体谈判及集体合同制度,在协调劳资关系、保障劳工权益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保持就业的稳定性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谈判的重点也从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劳工基本权利,逐渐向提高就业质量和保持工作岗位上转移。

在集体谈判问题上,日本的做法比较有代表性。

目前日本劳动关系的基本格局是二战之后形成的。战后在美国占领军的监督下,日本于1945年、1946年和1947年分别颁布了迄今具有重大影响的《工会法》、《劳动关系调整法》和《劳动基准法》。这三大基本劳动法律的实施,使日本原来主仆式的劳动关系及家族式的企业经营方式受到巨大冲击,并开始了向现代企业制度和劳动关系的转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已形成以企业工会、“春季斗争”和稳定的劳资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关系。其中,集体谈判和签订劳动协约(即集体合同),成为协调劳资关系的重要机制。

尽管目前日本工会组织率比以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50年日本工会组织率为55.8%,1975年为34.4%,目前约为24%),约占雇员人数的1/4,但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依然在协调劳资关系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原因是:(1)大企业工会同资方达成的工资增长率往往成为其它用人单位的“参照物”。日本大企业工会在每年“春斗”中,同资方集体谈判达成的工资增长水平、劳动条件改善等条款,对日本全年中小企业的工资增长水平,甚至公务员的工资增长水平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2)企业内部工会同资方达成的工资及其它劳动条款同样适用于非工会会员;(3)没有工会组织的企业也往往根据其它企业工会集体谈判的结果来确定本企业的劳动条件。

(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在西方工业化的历

史中,教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普及义务教育,成为英帝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日本利用甲午战争赔款,普及全国中小学教育,是二战后日本成为制造业王国的基础。在减少结构性失业,改善就业质量方面,职业培训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一个国家的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产品占有的国际市场份额。而一个国家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则不是取决于资源和财富,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力资本,也就是该国公民的素质。而在提高人口素质问题上,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西方国家的“终身教育”概念,是对教育与国家竞争力关系重要性的一种概括。

德国特有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和信誉的基础。这是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和《青年人劳动保护法》实施的。大多数青年(大约同一年龄的70%),能够通过“双轨制”职业教育,在中学毕业后得到一份国家承认的职业证书。“双轨制”职业教育由联邦、州和企业密切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决定;时间根据职业的不同,一般在两年到三年半之间;内容和标准按照未来职业对受训者提出的要求而定。“双轨制”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是:①大部分的学习不在学校里,而是在生产场所或服务性企业中进行;②职业教育有企业和学校两个承担者;③企业中的培训要按照各级政府有关职业教育的规定,在符合现代技术要求的机器和设备上进行。德国的“双轨制”职业教育,大大改变了青年就业的不利地位,缓解了青年的高失业问题,德国的青年失业率只有7.9%,是西方国家中控制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不过,“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需要企业和政府承担巨额经费,筹资始终是个难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普及义务教育的发展,对于增加本国公民的创业能力,增加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上面这些政策措施外,各国还采取了诸如政府通过公共工程项目、购买工作岗位等多种措施来扩大就业,但成效都十分有限,而且无法作为长期战略来坚持。

三、国际经验对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启示

国际经验显示,失业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得到有效的缓解,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介入。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虽然不能直接增加就业,但缓解了因失业引起的社会矛盾,保持了社会的稳定。然而,过度的保障不利于调动失业者再就业的积极性。西方国家促进就业各项措施背后的政策导向是一致的,即:创造公平、自由的就业环境;鼓励公民自主创业;促进劳资关系和谐;保护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这些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对缓解就业问题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鉴于国际化的大趋势不可阻挡,只有加快经济的发展,才能够缓解就业矛盾。工业化过程的放慢或中断,只能使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一)我国就业问题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至今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二元结构特征,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就业质量低下、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我国目前都是存在的。这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失业问题有较大区别。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失业问题与经济增长问题密切相关。失业率增加时,就意味着经济出现了衰退。如果政府通过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抑制经济衰退并使经济恢复增长,失业问题就会缓解。我国则不管经济增长情况多么良好,还是存在2亿左右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也就是说,中国的失业主要是由发展因素,而非市场因素引起的。除了前面分析过的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主要特征外,我国失业问题的特殊性在于:

首先,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将农村剩余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和户籍制度的松动,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性迅速增加,农村中的隐性失业开始在城市地区显性化。

第二,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现代产业部分存在严重的“企业办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面临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把提高效率作为主要任务,开始“主辅分离”,“政企分离”,“社企分离”,释放出大量多余的劳动力。

第三,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现代产业部分不仅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而且在地区和产业布局上存在很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老工业基地和三线军工企业面临艰巨的结构调整任务。大量的国有企业职工因此而面临下岗、失业问题。

第四,虽然从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制度,但由于原来的人口基数大,目前每年的新增劳动人口仍然超过1500万。

第五,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化,使我国的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  。

因此,我国的失业问题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二)从国际经验得到的启示

改革开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搞清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企业、市场之间的分工。如果政府要求企业下岗分流,再让企业去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那就实际上颠倒了政府与企业的角色。正确的做法是在劳动法的基础上,赋予企业以充分的用工自由;政府负责维护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公民自主创业;为失业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再就业服务网络,在保持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的基础上,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鉴于失业问题在我国还会长期存在,政府就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短期问题来处理。国际上也不存在那种能够迅速地增加就业岗位的灵丹妙药。因此,国际上缓解就业问题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就业问题虽然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是经济总量的问题。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加快经济发展都是缓解就业矛盾的根本出路。虽然加快经济发展会带来一些结构性矛盾,但增加就业的效果是不容质疑的。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总量过剩,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要减少失业人口,就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扩张经济总量,来增加工作岗位的供给。很多专家测算过,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几百万个就业岗位。在经济增长速度停滞或回落的条件下,再多的促进就业措施也无济于事。各国历史显示,现代工业生产对传统产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依托传统产业去容纳就业是根本不可能的。尽管西方国家也没有摆脱失业问题的困扰,但它们国内失业问题的严重性,要比发展中国家低得多。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道路上的任何犹豫,都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在“就业优先”已形成社会共识的情况下,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一点。

2.“扶持中小企业”应当作为一项长期政策来坚持

国际经验证明,从增加就业的效果来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最为有效的政策。由于中

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同等数量的投资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根据1995年的全国工业企业普查资料分析,在我国,大型企业创造一个就业岗位需投资22万元,中型企业创造一个就业岗位需投资12万元,小型企业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只需投资8万元。同等数量的投资,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人数是大型企业的2至3倍。虽然中小企业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要小一些,但由于它们容纳了更多的就业,长期来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对市场变化反应敏感,在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地区经济布局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技术、管理、市场信息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以及减免税、贷款担保等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应当作为政府促进就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坚持下去。

3.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西方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制造业的资本密集度不断提高的趋势无法逆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中走劳动密集型的回头路,而是在第二产业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服务业)。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标,我国年的城市化率只有37%,落后于19世界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12个百分点。因此,为了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必须扫除农民进城的各种障碍,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率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自身存在的积聚效应,必然会派生出大量新的服务需求,包括生产性服务需求和生活性服务需求,也为城市居民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就业岗位的增加,而且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4.以职业培训为中心完善城市再就业服务体系

根据前面的分析,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结构性失业。19以来,在中央“两个确保”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城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体系。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条块分割,各个城市的再就业服务体系之间是割裂的,职业培训工作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由于上述结构性失业者的年龄偏大(所谓“4050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对于他们的再就业来说,职业培训十分重要。此外,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缺陷,未参加工作的青年人,对职业培训也有很强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在目前城市再就业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联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职业培训体系。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在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上,应当坚决地实行〖JP2〗“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切实履行政府的责任,以保证“4050下岗人员”〖JP〗目前和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同时进一步推进城市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将其改造成一个开放的系统,以便接纳城市化过程中的新移民。

5.失业保障应当采取“雇主赔偿  +  社会救济”的办法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下,各种缓解就业矛盾措施的作用都是有限的,较高的失业率在今后一个时期还会长期存在。从这样的前景考虑,基于商业原则的失业保险制度只能发挥十分有限的作用,应当把“雇主赔偿+社会救济”作为今后处理失业问题的基本政策出发点。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存在收入上的巨大差距,以缴费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制,还难以覆盖所有城市中的从业人员和失业者。对于城市中低收入的打工者,不存在参加失业保险的基本条件;由于离开农村时间较长,又不可能继续享受村里的集体福利,他们最容易受到失业的威胁。因此,在保持城市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的同时,要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就只能采取“雇主赔偿  +  低水平社会救济”的办法。这种做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减少雇主解雇工人的任意性,增加他们的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改善劳资关系。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就业压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政府购买工作岗位,安置下岗工人就业;扩大高等院校教育招生等。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而且有明显的副作用。因此,除了以上意见外,还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积极探索增加就业的新途径。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篇11:就业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有关就业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世界范围内就业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就业是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性难题。

工业革命以后,失业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基本表现是大量劳动者游离于经济发展过程之外。因为所谓工业化、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资本、技术不断替代劳动力的过程,是一个在物质生产领域不断减少就业的过程。随着工薪收入方式的普遍化,以及劳动者对工作岗位依赖性的增加,就业率的`降低不仅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而且减少了总需求,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

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国家曾经在表面上实现了完全就业,但是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的。为了提高经济效率,这些国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而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失业是其无法避免的一个逻辑前提,失业率的高低与商业周期有密切的关系。在大量劳动力已经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情况下,西方国家依然存在大量的失业者。他们所谓的“充分就业”,一般含义是指失业率低于4%。

由于各国在经济发展阶段、人口、文化传统及政治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就业问题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也不一样。二战以后的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给了失业者基本的生活保障;虽然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但大大缓和了因失业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没有能力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失业率又大大高于西方国家,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又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对于我国就业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应当有一个充分的估计。

二、西方政府对就业问题的态度和政策的历史变迁

工业革命直至20世纪30年代的很长一段西方历史中,就业问题没有被先行工业化的各国政府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当时流行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马歇尔的“市场供求决定论”等古典经济学观点,认为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没有什么区别,商业周期中的供给过剩会自动地恢复,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任何干预都是有害的。而事实上,失业成为这些国家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不稳定因素。

1929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大萧条,导致了空前的高失业率。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和社会的动荡,动摇了人们对古典经济学的信任,要求政府出面干预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应运而生。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出台“新政”,从此拉开了政府干预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序幕。

二战以后,西方国家与就业有关的另一项改进是福利国家政策的普及。福利国家政策虽然不直接解决就业问题,但为失业者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缓和了因失业引起的社会矛盾。与此同时,随着西方选举制度上的改进,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社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半个世纪以来,在政府的积极干预下,西方国家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二战前那样的大萧条和大规模失业,社会稳定程度也大为提高。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战后的“黄金发展时期”结束,西方国家的失业率大幅度上升,西方国家开始反思凯恩斯政策,提出了所谓“福利陷阱”问题。即过高的福利降低了失业者寻找工作的积极性。宏观经济政策上则转向货币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但是,西方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调整,并没有改变各国政府在就业问题上的积极态度。促进就业依然是西方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篇12:《过秦论》对写作的启示论文

写议论文,不可不用事实材料,然而许多学生对较长的叙事材料却不善于处理:或不加选择,全盘照搬;或不辨轻重,详略失当;或不作分析,观点欠鲜明。《过秦论》一文用大量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在叙述史实时,作者又力避平铺直叙,而根据表达观点的需要,作了各种技术上的处理,对中学生写作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一、根据观点,截取材料

秦国若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为诸侯时算起,其历史可谓久矣,经历的君王可谓多矣,史迹可谓浩繁矣,如果一一写来,不仅有拖沓之嫌,更主要的是有些史实不能足以证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观点,于是作者只从公元前361年即位的秦孝公开始叙述秦的历史。那么为什么要选取秦孝公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史实呢?因为他们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的策略,使秦国逐渐强大,以致诸侯恐惧,“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便进一步证明了全文的观点。以上均为正面材料,接下来作者根据观点的需要,又选取反面的材料(“仁义不施”)来论述。秦国统一以后,“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这说明秦国不仅不再施行仁义,反而以人民为敌,使攻守形势发生了变化。至于最终灭亡,不亦宜哉!可见定向取材,不枝不蔓,文章的观点才鲜明有力。

二、服从观点,调配材料

材料截取以后,孰轻孰重,孰详孰略,还要根据观点的需要,作合理调配。《过秦论》对历史材料的处理,可以说匠心独运。文章对秦孝公时的“兴”,“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时的“强”,“及至始皇”时的“盛”都作了较详的叙述,有的甚至还用反衬的手法进一步突出,其目的是为文章的中心更加鲜明突出。又如对九国人才一一列举,可谓详备之至。一般人认为用“人才济济”四个字来概括也未尝不可。其实作者是以极言九国人多势盛,来反衬秦之极其强大,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如此强大的秦国,为什么最终灭亡了呢?这样就自然突出了全文的观点。

《过秦论》有时选材非常简略,即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高度概括,如对始皇以前的孝文王、庄襄王只说了九个字:“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这当然是事实,但也并非一点可写的事没有。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间,帝业虽已基本建立,然而尚遗留两项任务:一是扫尾工作,二是建立新帝国的规划。只是这些史实与全文观点联系不大,文中只以“拱手”二字作概括。再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八个字,实际概括了前334年至前318年之间苏秦两次游说六国合纵攻秦,前298年魏、齐、韩三国联合攻秦,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的史实。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横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宽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事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由于本文对史实作了高度概括,使人觉得文章饱满充沛,简练而有力度。

三、突出观点,分析材料

有些同学在引用了一大堆材料后,不作任何分析,只在最后用一二句话点明就结束全文,将观点硬塞给读者,观点与材料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材料,只是一种现象,若不进行分析,读者就不明白材料所揭示的意义,不明白作者引用的意图,就起不到文章应有的启发、警策、教育人的作用。《过秦论》则不然,在前面层层铺垫、定向叙述史实的基础上,紧接着又围绕观点比照议论:陈涉之位与九国之君比,尊卑悬殊;陈涉的武器与九国的器械相比,利钝大别;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军比,众寡极异;陈涉之谋与九国之士比,智愚径庭。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令人不得不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接下来作者便照应总结全篇材料,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材料,“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材料,“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材料,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既不唐突,又不生硬,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对材料进行分析的效果可见一斑。

1.论文的写作要求、步骤与论文写作技巧

2.学术论文的写作

3.论文写作要求

4.论文正文写作

5.关于论文的写作总结

6.论文的写作过程

7.论文写作流程

8.论文写作的步骤

9.论文写作的要求

10.论文写作时间安排

篇13:日本经验对我国院士制度的启示

日本经验对我国院士制度的启示

在调研日本院士制度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对日本院士制度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探讨日本院士制度的`特点及其对科技进步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日本院士制度的经验总结,以期获得完善我国院士制度的启示.

作 者:赵明 徐飞 ZHAO Ming XU Fe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安徽合肥,230026 刊 名:科技管理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年,卷(期): 30(11) 分类号:C962 关键词:日本   学士院   学术会议   院士制度  

篇14:国外污水处理市场化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污水处理市场化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污水处理市场化的一般概念 污水是对排入排水系统中各类废水的总称,泛指生活污水、生产污水以及其他排入排水管网的混合污水.污水处理,就是采用一定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减少或分离出去,或将其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以使污水得到净化,达到恢复其原来性状或使用功能的过程.

作 者:辛萍 孙钰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刊 名:天津经济 英文刊名:TIANJIN ECONOMY 年,卷(期): “”(12) 分类号:X7 关键词: 

篇15: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从政府、学校两个层面分析了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提出加快福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即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扩大应用型人才办学规模,重视研究生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官产学研协调机制推进产学合作,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7(5) 分类号:G640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台湾   高等技职教育  

相关专题 台湾祖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