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分析论文

岁欢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岁欢”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美日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分析论文(共12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美日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分析论文

美日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分析论文

【摘要】美日的企业融资模式都是以内源融资为主,在外源融资上分别是以证券市场和银行为主要渠道,这与两国的经济制度、金融体制、文化法律环境、税收体制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而表现为在企业融资结构、企业治理机制、经济绩效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不能笼统地得出哪一种更优的结论,两种模式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会产生优势互补效应。

【关键词】融资模式融资结构企业治理

一、美日企业融资模式概述

经济学家通常以外源融资方式为特征,将企业融资模式分为两类: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融资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融资模式。从美日企业的融资结构来看,二者都是以内源融资为主,注重企业留存收益的积累。但在外源融资上,美国企业主要依靠证券市场,而日本企业则主要依靠银行。

许多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美国企业融资基本上遵循“啄食顺序理论”,即内部积累占主导,其次是债务,最后是发行新股。而日本则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国家,在战后很长时间内,日本企业都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从股权结构上看,美国企业奉行股东利益至上原则,企业股权高度分散,股权流动性强。日本企业所有权结构表现为以较高比重的法人资本和以较低比重的个人资本相结合的特征:企业股权高度集中,法人相互持股,股权流动性差且股权结构相对稳定。

二、美日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

企业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体系、文化法律环境、税收体制、经济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治理模式、破产重组方式等。以下从制度环境、模式风险以及经济绩效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美日企业融资模式的差异和共性。

1.企业融资结构形成的制度因素比较。

(1)文化和法律环境。美国实行普通法系,注重力量的制衡和权力的分散,推行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产权制度,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美国主流的、核心的价值观,因此美国企业的股东大多是个人股东,企业股权高度分散。日本是集权制国家,实行大陆法系,对于产权的界定较为模糊,崇尚集体主义,强调忠诚和服从,企业股东多为机构法人,实行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等企业制度,从而既确保了企业的长期稳定,也为实现法人控股提供了重要的微观基础。

(2)税收制度。美日都实行以所得税为核心税种、以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美国针对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实行双重征税,从而诱导企业将利润更多地用于追加投资和弥补折旧。日本政府对股息的课税较高,但对股东的资本利得部分是免税的,使得企业倾向于扩大投资规模,加速了折旧和技术进步。所以说,美日的税收制度使得两国的公司都倾向于将税前利润用于追加投资,这也是美日企业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占据较大比重的主要原因。

(3)融资体制。格林斯潘将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视为具有互补关系的宏观金融调控手段:当直接或间接金融当中一种失灵时,另一种可以担负起稳定金融系统的责任。美国的金融体系长期实行分业经营模式,《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分离,商业银行禁止从事股票交易活动,企业所需的外部资金只能通过证券市场融通,这也促进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日本银行业发达,商业银行既是企业的债权人也是企业的大股东。银行向企业提供商业资本的同时,承销公司证券的发行工作。

(4)市场秩序建立的基础。美国是市场导向型经济体制,日本是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两国降低交易不确定性的方式是不同的,从而对企业融资模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美国实施明确契约市场交易机制,即契约的实施依靠第三方所强加的明确惩罚来约束。比如美国产权法规的执行非常严格,市场违约成本很高,法律条款所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各项规章相互弥补,有利于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日本的市场交易机制是一种隐含契约方式,既没有明确的书面规定,也没有监督契约实施的第三方权威机构,违约方不会受到第三方的强制性惩罚。日本的银企关系就是建立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之上。

2.融资模式的风险比较。

(1)流动性风险。美国的资本市场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发达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资本市场的高流动性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条件。为防止外国资本的进入,日本实行的法人相互持股制度,造成了日本股市的流动性很差,企业不能在证券市场筹资,又不得不转向银行贷款。这显然违背了股市作为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功能的发挥。

(2)价格波动风险。美国资本市场的高流动性必将伴随着大规模的投机行为,经常出现股价的大幅波动。而日本股市的低流动性极大地降低了投机行为发生的概率,企业股价较稳定,但日本企业是典型的高负债经营模式,银行风险无法分散,造成了金融体系风险高,泡沫成分大,特别是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之后,银行积累了大量的不良债权,资本市场也不能发挥“后备军”的作用。

(3)委托———代理风险。尽管美国拥有严格的信息披露、会计核准、限制关联交易等法律约束条款,但资本市场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对于企业的行为不能完全掌控。日本银企间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银行对企业的真实信息非常了解。所以单就模式本身而言,在代理风险上日本模式要低于美国模式,但日本由于股东权力的架空,导致了经理人权力过大,反而增加了委托-代理风险。

3.融资模式的经济绩效比较。

(1)融资模式对企业治理的影响。融资结构不但是对融资契约的选择,其实质是通过产权主体相互依存、共生互动的制衡机制而形成的企业治理结构。

1)股权治理。法人相互持股造成了日本企业的股权结构非常稳定,法人企业间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法人股东不会抛售所持的股票,从而造成了股市的流动性差,股权治理机制失效。

美国企业的股权高度分散,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的投票权限很小,不能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所以只能采取“用脚投票”的方法行使投票权,使企业经常面临“敌意接管”的市场约束。

2)债权治理。债权融资契约有效性的前提是债权契约能够被履行,企业债务如不能按期偿还,那么企业的信用等级就会下降。美国企业债权契约的履行建立在声誉机制基础上,美国的破产法规非常严格,偿债信用等级十分明晰,拥有权威的信用评估机构。日本主银行对企业采取相机治理模式,正常情况下,主银行不干预企业的行为,同时通过为企业提供短期信贷和开立账户、与企业高层沟通等方式监控企业的经营状况;当企业业绩非常差时,主银行会通过更换管理层、破产接管等方式,对企业行使控制权。因此说日本主银行对企业的债权约束力较小。

3)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对经营者的监督可分为董事会监督与市场监督。美国企业董事会中外部独立董事所占比重较高,外部董事通常会得到股息分红、股票期权等物质激励。董事会通常包括执行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在日本企业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例远低于内部董事,而且外部董事大都来自企业集团中相互持股的公司、银行,所以说日本企业实际上掌握在内部董事手中。董事成员一般会获得事业型激励,如职务晋升等。股票期权等物质激励也是有缺陷的,安然财务丑闻,就是因为管理层人为地提高股票行权价格,隐瞒了企业的真实信息,从而扭曲了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相比之下,日本企业实施以年功序列制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更有利于经理人员忠诚度的培养。

美国有效的外部市场治理机制对经理人的行为和决策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一旦企业被收购,管理层将面临被更换的风险;另一方面,经理人市场的存在使得经营者不得不以良好的表现来维护自身的声誉。由于存在着“债券软约束”、法人股东监督流于形式以及外部市场治理机制的失效等问题,日本企业内部经理人控制问题严重。

(2)融资模式与金融市场效率。

1)资源配置效率。在高效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美国的证券发行实行核准制度,发行主体自我承担风险、自我约束。

日本资本配置权的'非市场化使得资本的使用效率大大下降,利率被人为地限制,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给,形成了“超借”、“超贷”局面。

2)金融市场监控效率。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市场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监控机制是不同的。美国的监控体系是分离的、相互独立的,事前监控主要基于有效的信息披露、独立审计等制度,通过证券评估机构完成的;事中监控是股东以“用脚投票”方式对经理层进行监控;事后监控则是靠有效的外部接管市场和严格的破产法规实现的。相比之下,日本对企业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任务全部由主银行承担,三个阶段统一于主银行对企业的治理中,主银行通过相互持股、派遣董事与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从而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此外企业集团的成员也会相互监督。

3)企业退出效率。美国和日本对企业破产所作出的反应是不同的。在美国如果银行对企业施以同情心,那么它将失去破产程序中的优先索赔权,所以银行会争相对企业逼债,加速企业破产进程。相反日本主银行通常会接手企业的不良债务,分担企业的风险对企业进行救助。所以,美国模式使企业时刻充满危机感,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而日本的模式则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3)融资模式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期,以信息技术、高科技服务、生物制药、海洋技术、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为股市飙升的主力军,企业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美国发达的证券市场(包括NASDAQ在内)、经理人市场使得资本和人才等关键要素的流动性非常高,价格机制确保资源向优势产业、朝阳产业配置,从而为美国经济实现长达120个月的增长提供了保障。

日本在战后实行的银行主导型企业融资模式,为日本经济在短时间内恢复和飞跃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但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投资收益的良好预期和日元的升值,日本聚集了大量的国际财富,日本企业将土地、股票等投机性很强的资产作为抵押,商业银行也放松了对项目风险的评估,争相把资金借给企业投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于是形成了放贷-泡沫膨胀-放贷的恶性循环,银行资产直接受到了股市波动的影响。泡沫经济的破灭最终使日本银行业背上了巨额不良债权的沉重包袱,使日本陷入了十多年的“复合萧条”。

三、结论与启示

美日企业融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看各具优势,不能概括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因为一国企业融资模式和金融体系归根到底是服务于经济发展,通常与一国的经济制度、法律文化环境、经济发展战略、税收制度、企业制度和组织结构相联系。对于我国来说,内源融资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企业的首选,此外应培育多元化的外源融资模式,加速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协调各融资主体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种融资模式的优势互补效应。

篇2: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分析论文

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现代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上也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为促进对民生经济的增长发展,并通过对其中的重要性,和制约性的发挥等,都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来进行汇总分析。在进行互联网金融助推下的企业融资发展分析,现代P2P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在此类金融模式下的发展推动,其不同的模式,其影响也更为巨大。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微小企业是对我国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也极大的缓解了现有的就业压力,促进了现代经济体系的成熟稳定。而就我国现阶段的微小型就业企业的发展模式来看,不同的就业模式对整体的生产结构建设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在这个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微小型企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个瓶颈,其主要的障碍就在于技术和金融制度上的障碍。其中由于传统银行的信贷风险和融资资金的应用问题等,可结合金融领域内的企业发展进行探究分析。为探究其发展的实际融资环境与社会价值,下面进行简要讨论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分析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从我国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理念来看,其金融尚且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标准,而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的金融概念,主要就在于对互联网大环境背景下的金融定义。这其中,对于不同金融模式下的预支形式以及便捷的使用格局等,都会造成市场信息上的应用改良,而如何保证其信息的运输安全性,就可以结合市场的需求,进行综述调整。对于使用程度上的交易安全性来说,网络金融行业,与中介差异不大,这也导致在实际应用上,容易出现配置效率上的问题出现,这样对经济的增长差异等,都会导致在应用幅度上出现交易成本问题。而在银行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是指对银行的金融机构,在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下的一种金融营销模式。对于互联网的信息金融服务模式,相比较穿欧婷金融的结合精神,也可以更好的满足对新兴领域内的互联网保护执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不同观点,以及应用的定义逻辑等,都可通过现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金融服务,从兼容的结构运营模式来看,其透明力度,对传统金融的结构运行模式,和使用的金融透明程度强度等,都能够更好地满足对使用度上的保护。

2.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在实际的应用中,互联网金融具有如下几大特征。首先,其发展给予大数据时代。随着现代的互联网时代到来,人们的生活逐渐形成数据化的模式,而在这样的金融核心资产中,给予大数据的运行运用,在高频交易汇总,就可能出现对社交情绪以及分析信贷风险内容等多个方面的应用危机。而这样的使用,也将直接影响到传统的银行金融业务。其次,在银行的金融服务偏向上,互联网金融,其理论与传统银行二八定律存在差异,其中,不一两成客户为主,而是采取更多的八成小客户为主要资金吸纳点,并进行小额个性化服务,同时实现对传统金融体系中,原本无法获得较好资金利益的基础上,完成对金融和服务体系内部的优先性执行。对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体系,结合在不同优势环境下的有效改良中,可结合相应的社会需求,进行综合性的论述分析。然后,互联网金融高效性和便捷性,都要优于互联网金融业务。随着人类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进行相应的业务使用过程中,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标准,对业务的处理速度,以及客户所提供的便利性高效性发展上,都极大的满足了对电信数据库的应用需求。而通过网络数据值的快速发展应用,其不断的发展基础,就更进一步的完善了在信贷工厂的全面建设。最后,互联网金融服务成本极低。随着互联网模式的不断推进,人类意识到,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金融体系服务执行,其应用的信息甄别技术,以及匹配的定位交易作用等,都极大的改善了对利润上的最大化分配,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这一问题,对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资金使用,都更好的满足了在开放性透视标准上的有效性建设。而从消费者的开放性透明度来说,在P2P平台上,也能够更好的找到适应资金的金融产品,并减少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发生。

二、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小微企业的容积情况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因小微型企业在融资渠道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内部融资包括自有渠道内的资金等,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这些,都给资金的使用带来了不便。除此之外,外援融资,又存在着信任危机,从而导致在使用上,容易形成不良产业链。除此之外,债券以及股票形式的公开形式,对社会的影响也十分的严重,导致了诸多的经验权限出现问题,需要对基本的企业密集型进行综合执行,并改善对企业自身在控制权方面的应用。但是,其单一性渠道的使用问题,对基本的股权引进模式等,都会造成不良的安全管理问题。

2.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成本相对更高

相比较传统规模的融资机构来说,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规模较小,且管理不够规范,从而导致诸多的信息统计方式不够标准,对外界的经营模式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而这一问题,对于成本的使用等,也哦度会造成不良情况的产生。而针对微小企业在财务制度的管理上,也更多的应用现金交易,缺乏较为可靠的财务报表和银行记录,这就更容易导致其在信用使用上,出现审核方面的问题。而这一问题,都极大的加重了融资的`成本问题,并为其后续发展增加了金融风险。

3.传统金融体制下的小微企业融资状态

由于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是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引导作用,而在这过程中,就会导致在企业使用上,更容易出现制度和规范化等双重歧视问题的影响。而针对国企在这一类问题的处理方式上,小微企业的发展,对于个体户的在资金注册方面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贷款的信用问题。如企业自身不具备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规模,那么银行无法提供贷款,就会造成在风险投资上,出现诸多的成本问题出现。

三、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创新分析

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会间接影响到在发展过程中的开放性问题,而其中所普惠的金融发展关系等,对基本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都产生了极大的思路发展模式问题。而如何确保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对小微金融企业的创新发展,应从以下几点进行简要分析。

1.P2P网络信贷模式探索

P2P是对现代网络服务模式的一种全新理念,最为成功的典型为人人贷,通过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资金的双方面众筹匹配,促进在不同的匹配流程上的信贷平台发展,并为中介平台使用提供一个较好的应用标准。投资人在进行贷款发放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贷款公司的各信息资料进行审查,在确定安全无误后,方进行信贷投入,这样即大幅度降低了信息的对称度,同时也保障了企业的信息安全性。

2.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的发展

针对现代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在进行海量信息的非结构性数据应用中,互联网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其中创新性的资金融通工作,如阿里蚂蚁金融等,都极大的满足了在现有服务体系内的信息服务平台供应,其海量数据信息,对电子商务的企业所开展的信息能力等,可结合相应的基本数据来进行融资分析。通过全网新共享,从而更好地完成对企业在负债信息上的审核,也能够更好的确保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促进。

3.众筹平台的融资模式创新

相比较传统的规模性投资问题,现代金融模式,通过众筹形式进行创业融资,能够更好的保证企业在资金供应问题上的表达,而这个过程中,其运营的模式,都能够刚好的确保对项目时间和资金量等多个方面的应用问题,其作用,也更好的确保了利润的分布供应作用。

四、总结

总的来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的资金发展,对整体的相关性发展等,都形成了一个简异的供应信息连,其发展对所覆盖的面以及运营范围等,都有较好的发展作用。其监督管理效果,相比较传统模式,能够更为直观的实现对信息的监督管理,在应用,有着较为广泛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洁,隗斌贤,揭筱纹等.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4):92-96.

[2]晏妮娜,孙宝文.面向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与决策优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7):74-78.

[3]徐乾,张佳.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20):171.

[4]安宝洋.互联网金融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创新[J].财经科学,2014,(10):1-8.

[5]单纯.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剖析--源自中小微企业的P2P和众筹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35(24):177-181.

[6]刘海雄.面向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D].云南财经大学,2015.

篇3:小微企业融资创新模式分析论文

小微企业融资创新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下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人们越来越高的关注,作为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能够有效的促进就业,但是由于融资的问题使得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本篇文章就通过对当今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对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小微企业融资创新模式做出相关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环境;小微企业;融资;创新模式

近几十年来,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急剧增长,已经逐渐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有效的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这对社会的经济增长和保证社会的稳定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衍生出互联网金融这一全新的行业,这将给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发展困境带来转机。

1、小微企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小微企业是由我国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以家庭作坊模式为主的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规模较小、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种类比较单一、员工人数较少、经营决策权比较集中且融资范围较小是小微企业的主要特点。小微企业的这些自身特点有一定的优势和缺点,首先规模小,比较容易进行内部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但同时在资源上较为缺乏,比如人才资源较少、资金资源相对匮乏、设备资源不能及时更新等情况,这些情况会导致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出现,虽然能够减少一定的劳务成本,但也会造成企业内部人员的职权和岗位职责不能明确的划分,从而造成企业内部管理的不稳定;再者小微企业服务的业务范围偏向单一,范围较小,业务流程操作相对较为简易,这对于节约企业成本,降低企业风险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同时对企业的发展和转型以及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2、小微企业传统金融模式下的融资现状和问题

我国的小微企业在进行融资时,经常会陷入出价的价格高但是获得的资源却较少的情况,造成融资价格和信贷资源的不匹配状况,这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在进行银行借贷时往往需要更高的成本,另外在融资的资金来源上也比较狭窄,所以说当前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情况非常的不均衡。有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小微企业在进行外部融资的首要渠道就是银行贷款,一般情况下,小微企业所需要的贷款金额较小,贷款的期限也相对较短,由于周期性较强,因此贷款需求会比较急切频率会比较高。由于缺乏相关法律制度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提供的信贷服务过于繁琐且外部融资渠道比较狭窄,没有建立健全相对应的融资担保体系,这些都造成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困境。

3、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小微企业融资的创新策略

3.1第三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支付方式

所谓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指一些非金融机构参与收款与付款的过程进行网络支付和转账等业务,企业在选择非金融机构时要注意其是否具备一定的信誉。通过第三方支付的方式,企业不需要进行抵押就能获取一定额度的融资,能够有效解决企业交易成本高且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难度。在当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断发展下,客户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服务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同时有利推动了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推出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也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合适的信用融资服务。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为小微企业的贷款服务提供很大的便利,对小微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2通过大众人群进行融资

小微企业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大众筹资,主要是对自己设计的创新产品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并发布,网络上的网友可以通过团购或者是预先订购的方式购买企业设计的产品,从而使企业筹集到资金,但是在这种模式下的资金筹集有一个限定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或者超过事先设定的目标金额才能获取资金。众筹模式的兴起颠覆了传统模式下的企业项目融资渠道,有效降低了融资的门槛,让大众人群能够参与到企业融资过程中,小微企业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回报方式,降低融资的成本。

3.3P2P网络借贷模式

P2P网络借贷属于一种民间借贷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小额资金的聚集实现的,需要进行融资的小微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找寻适合自己的借贷用户,这种网络借贷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P2C,另一种是P2B,这种融资渠道有线上渠道,主要是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借贷;另一种是通过网络进行申请,实际的处理放在线下,最后一种则是企业选择合适的借款人,作为中间人将债券转给投资方。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融资,只需几部简单的电脑操作即可完成借款申请,并且还可以随时查看借款的进度,归还借款也可以通过此平台完成,这将大大提升企业的融资效率,很好了解决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程序的时间限制,互联网平台会让双发之间的交流趋于透明化,能够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企业还能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贷款类型,这些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都是大有裨益的。

4、结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造就了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这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互联网金融较传统的金融模式更具优越性,互联网金融不仅大大推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带来了转机,小微企业一定要善于抓住机遇,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之前的融资模式,勇于开拓其他的具有可行性的融资渠道,扩大外界资金的来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从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付惟,李萱,吴栋.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0):83-84.

[2]谷秀娟,张夏婧.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1-104.

[3]林玉辉.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1):52-53.

篇4:浅谈小微企业融资瓶颈及模式分析论文

浅谈小微企业融资瓶颈及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步在金融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互联网金融也为小微企业融资开辟了新领域。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以第三方支付、众筹、网络信贷平台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如破竹。相对于传统的金融行业贷款渠道来说,它是一种极大的进步。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融资瓶颈问题亦不容忽视。本文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创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瓶颈;创新模式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都深受人们的重视,在当今互联网金融的宏观背景下分析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对促进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微企业融资瓶颈

在当今中国的经济体系中,小微企业对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促进员工就业,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1月广发银行发布的《中国微小企业白皮书》显示,当前我国小微金融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高达22万亿元的缺口,超过55%的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瓶颈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抵押、质押标的物缺乏,借贷风险大、融资途径单一、融资成本偏高、放贷手续琐碎。

1.抵押、质押标的物缺乏,借贷风险大。我国的相关抵押、质押等制度还不能够及时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仍然需以不动产、动产等作为主要的抵押、质押标的物。对银行而言,其放贷对象必须满足信贷标准、放出的钱能按时收回等要求,以确保银行自身贷款低风险率、降低坏账率,保障银行利益。但由于小微企业的资产经营规模较小、管理经验不足、财务制度不完善、企业融资政策和信息不畅通、经营方式简单不规范等特点,导致银行很难精准掌握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也冥冥中提高了小微企业融资的门槛。

2.融资途径单一。从融资渠道来源上来看,小微企业融资可分为“内部融资”方式与“外部融资”方式两种。目前,内部融资成为我国小微企业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选择使用内部留存利润进再投资。近75%的小微企业通过自我融资,资金通常来源于合作伙伴、企业员工筹资以及亲戚朋友等。从经营年限和总体的比例来看,小微企业无论是处于创业期,还是发展到一定阶段,越是经营多年的企业对于融资的需求越大,自我融资占比也更大。可见,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且单一,内部融资占比高。

3.融资成本较大。经营业绩不稳定、经营信息不公开、财务不健全、融资经营规模较小等诸多问题使得小微企业融资融资能力低下,许多传统的金融投资机构不愿意放贷给小微企业,有些金融机构干脆提高贷款利率,拔高贷款门槛,以此来规避坏账风险。这就涉及到商业银行必须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在对商品定价时,既要能达到满足客户金融需求,也要满足支持商业银行收益。59.4%的小微企业借款显性成本在5%-10%。除此以外,还存在贷款资金存放银行,或者强制购买理财产品等隐性成本,从而推高了小微企业融资的总成本,为融资带来一定的难度。

4.放贷手续较为琐碎。商业银行主营业务的本质就是吸收储存资金,发放贷款。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向大型企业或小微企业放出同等额度的贷款,其利益是没有多少差别的。但是,大型企业要想获得贷款资格,商业银行仅需要查找并收集部分信用记录资料以了解企业的信用情况从而做出较为明智准确的判断。相反,要将等额贷款发放给一家小微企业,银行就得收集大量企业财务经营信息,在无形中增加了银行征信难度,同时也提高了银行征信成本。

此外,银行还需承担无法估量的'放贷风险和较高的发生坏账的概率。小微企业在取得贷款资格后,常常会因苛刻的审核标准面临复杂的放贷手续。由此可见,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银行繁琐的贷款手续已无法适应小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

二、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

互联网融资模式是不同于传统融资服务的基于信息技术,云计算,搜索引擎和社区网络为结构的融资模式。以互联网金融为背景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实质上是基于线上网络实现资金融通的融资模式,扩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的困境。

1.建立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从平台的角度,互联网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是立足于一个开放的网络资质平台上的。其实质就是构筑了以债权转让渠道为基础的互联网信用体系融资模式。互联网平台为新型融资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一套详细的信用体系,成为有别于传统银行征信体系的互联网信用体系。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互联网信用体系的指标来考核融资对象进而决定发放融资额度。而采用第三方支付,小微企业可在相关的金融平台上发布融资要求,贷款方通过平台进行交流,确定合作意向。降低借贷双方的匹配与量化的风险控制,实现产业化资本融合目标,从而进-步满足小微企业融资时间快的需求。第三方支付平台既可以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高,还同时可以为因银行小微企业的贷款手续繁琐、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而造成融资困难提供解决方向。

2.拓宽融资渠道。从金融的视角,融资渠道主要涵盖了两种类型,一种就是小微企业的股权众筹渠,另外一种就是创新项目众筹渠道。大数据下的互联网融资的途径简便、快速、高效,融资的提供者和需求者的交流方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信息技术解决了传统金融服务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融资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来扩大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的交流渠道,传统金融机构中介功能将被逐步弱化,大数据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对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可以直接在网上发行和交易贷款、股票、债券等。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利率没有市场化的不足,从而吸引更大量的资金供给者,从而突破小微企业融资困局。

3.建立新型融资服务模式。从大数据的视角,互联网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还有别于其他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技术。金融机构的作用就是实现有限的资金的最优化分配,而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数据的处理。大数据金融具有非常巨大的优势,可以对于小微企业提供非常良好的融资服务。所谓大数据金融即借助于大数据来进行实施的金融服务,有助于信息数据挖掘技术等一系列的新技术,能够科学合理地分析苏宁等电商来建立起来的小额贷款公司,为了迎合电子商务环境中多样的数据,能够获取更加有效的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从而能更好的了解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的现实需要,通过大数据来科学合理地为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融资等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志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02).

[2]于雅静,李寻.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经济天地,2016(07).

[3]王琛.小微企业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融资分析与探讨.金融天地,2016(22)

[4]张淑丹.互联网金融新形势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研究.时代金融,(04).

[5]丁增稳,郑兴东,薛晓丽.互联网金融视闺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设计,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01).

[6]郑志来.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与中小微企业融资路径研究.西南金融,2015(03).

篇5:商业银行飞机融资模式分析论文

商业银行飞机融资模式分析论文

长期以来,中国航空运输业持续的快速增长令世界航空业惊叹。根据波音公司预测,至2030年中国将需要5000架新飞机,价值6000亿美元,中国将成为美国以外的全球最大飞机市场。在此背景下,在未来数十年里,国内商业银行发展飞机融资业务将面临难得的市场机遇。飞机融资是指航空公司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商业银行的金融手段和一定的法律程序,来满足飞机采购资金的需求。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飞机的价值昂贵,航空公司仅靠自身积累是很难扩充机队规模、发展壮大的。因此,寻找和开拓合适的融资模式和渠道,一直是影响航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除了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采购以外,目前国内航空公司飞机融资模式主要包括境内直接贷款、出口信贷、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税务融资租赁和转贷款等。笔者拟对现阶段我国飞机融资的主要模式以其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对商业银行开展飞机融资业务和航空公司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提供参考。

境内直接贷款

国内航空公司可采用简单的贷款模式,以飞机作为抵押,向国内银行申请贷款来进行飞机采购。该模式的特点是融资结构简单,交易环节少,贷款文本简单,交易费用少。对国内航空公司来说,这一融资模式的优点主要是:融资时间短,可以节约法律咨询成本。但该模式也存在以下问题:不利于改善航空公司的债务结构,有可能影响航空公司的综合信用评级和后续融资能力;融资来源依赖境内银行贷款,受国家和银行信贷政策影响较大。对贷款银行而言,通过该模式可以直接获得飞机第一抵押权和保险权益转让,贷款风险相对较低,但因占用银行自有资金且融资期限长,这类融资会对银行信贷资金有较大压力。

出口信贷融资

出口信贷作为政府参与的一种贷款形式,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为支持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所有的工业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设立了官方出口信贷机构,专门办理出口信贷和出口信贷保险业务。

目前,飞机融资方面的出口信贷支持机构主要为美国进出口银行和欧洲出口信贷机构。一般情况下,美国进出口银行和英国出口信贷担保局主要为美国波音飞机提供出口信贷支持,欧洲出口信贷机构主要为法国空中客车提供出口信贷安排。

该融资模式有以下主要特点:飞机价格的85%及出口信贷机构的担保费由出口信贷银行提供融资,出口信贷机构为贷款提供担保,飞机价格的15%由商业银行提供融资;设立特殊目的公司作为出租人;建立信托,委任担保受托人;担保受托人代表所有贷款人运用款项及执行担保;需要具备“双重保证”条件――飞机抵押权和国内银行的担保。

这一融资模式对境内航空公司来

说,优点主要包括:在出口信贷机构的担保下,相对容易获得境外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可以获得优惠的贷款利率。

不利因素主要包括:融资过程、结构比较复杂,融资所需时间长;交易费用高;资金安排方面不灵活,出口信贷贷款必须在规定年限内还清,无定制还款计划;“双重保证”加重了航空公司负担,清偿全部债务前飞机产权不属于航空公司,而且还必须给国内担保银行提供反担保。对出具担保函的国内银行来说,不占用银行自有外汇资金,但是不能直接享有飞机的抵押权,担保收益往往也不高。

融资租赁

飞机租赁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融资性租赁,另一种是经营性租赁。飞机融资租赁方式一般是由航空公司等在开曼群岛这类避税港注册一家特殊目的公司作为出租人。出租人在法律上享有所有权,但实质上飞机所有权的风险和报酬已向航空公司转移,是具有融资和融物双重职能的一种租赁方式。航空公司选定机型,与飞机制造商谈判确定使用的飞机。出租人出资购买飞机,具有所有权,飞机由航空公司使用。出租人收取租金,对飞机的检验、交付、维护、使用以及经营中的风险不负责任。

该融资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航空公司购机合同须转让给特殊目的公司;

特殊目的公司购买飞机,并作为法定的飞机拥有人将飞机出租给航空公司;特殊目的公司必须作为借款人;飞机租金的.支付必须与贷款的分期还款相匹配;

一旦贷款全部偿还,飞机的法定所有权将转让给航空公司。

一般航空公司(承租人)需要在租期开始时支付飞机价值15%左右作为首期租金,这样就导致初期的投入比较高。另外,我国对于融资租赁飞机的审核批准程序也较为繁复。对交易各方来说,飞机融资性租赁业务法律文本较为复杂,除了贷款协议、租赁协议、抵押协议、保险权益转让协议以外,一般还包括购机合同转让协议、各方参与协议、信托协议、权益转让协议、飞机引擎质量保证协议以及设立特殊目的公司的相关法律文件等数十份协议,涉外融资文本一般采用英文,适用国外法律,相关的交易费用也比较高,融资过程比较长。

经营租赁

经营租赁即航空公司(承租人)从飞机租赁公司(或直接从飞机制造商)选择一定型号、数量的飞机并与飞机租赁公司(出租人)签订有关租赁飞机的协议,在一定的财务或保证金保证下,按期交付租金以换取对飞机的使用权。

这种租赁的租金比较高,租期比较短,通常不超过几年,租金一般按月或按季交付。此外飞机的日常运行、维护费和保险费也是由租用人支付的,租赁到期时退还飞机。租期结束后,以未融资余额的未来值为基础,由承租人选择飞机续租、留购、退租。

经营性租赁又可分为干租、潮租和湿租。干租又称光机租赁,只租飞机不包括机组人员和飞机备件。承租人必须自己提供机组、燃油,甚至自己提供维修服务。潮租是指在干租的基础上加飞行员。湿租是指在潮租的基础上加空勤人员,除了出租飞机外还为飞机配备机组人员,提供维修等服务,航空公司可以节省大量生产准备投资。

从经营策略角度考虑,目前航空公司引进飞机有必要保持一定比例的经营租赁飞机。开展经营租赁飞机对航空公司的好处主要有:可以改善航空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和财务状况;解决了购置飞机资金不足的困难。航空公司不需一次投入大量外汇资金即可享有飞机的使用权;简化了航空公司引进飞机的手续;具有生产经营的灵活性,航空公司可及时引进飞机,满足运力的需求,迅速扩大航空公司的资产规模;具有技术上的灵活性,航空公司不承担飞机技术落后和残值风险,可引进使用新一代的飞机,保持整个机队的年轻化及技术安全最优化;促使航空公司更加注重经济效益。

法式税务融资租赁

税务租赁融资是通过租赁中的投资抵扣、加速折旧等政策手段,在保障银行收益的同时,降低出租人及承租人的融资成本。税务租赁融资通常运用在国际市场中飞机、船舶及其他大型设备融资中。法国税务租赁是法国银行利用本国税收政策的优惠,通过注资设立特殊目的公司作为借款人和出租人,同时将税收上的优惠让利给航空公司,从而达到降低航空公司融资成本的目的。

该融资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特殊目的公司及其母公司必须注册在法国;欧洲地区以外的银行不得给特殊目的公司提供贷款,境内银行只能以次级参与的方式与欧洲银行签订次级参与协议认购贷款份额。其中,特殊目的公司的融资来源通常包括:商业贷款、资本金和预付租金。一般在租赁期前4年,承租人(航空公司)不得提出提前还款再融资;在租赁期满后承租人(航空公司)有固定价格的飞机购买权利。

对航空公司来讲,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融资成本低,可以同出口信贷、境内直接贷款等其他融资模式相结合。不过,该模式也有明显的缺点:交易主体多,结构复杂;审核批准程序繁复;融资协议数量较多;承租人(航空公司)需承担因法国税法政策变化导致融资成本增加的风险;法律费用高;对航空公司再融资期限有约束。

飞机融资转贷款

飞机融资转贷款,是指中资银行总行向出口信贷贷款行筹措出口信贷资金,通过分行转贷给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以贷款购买飞机并将飞机抵押给中资银行。出口信贷支持机构为出口信贷贷款行提供担保,融资金额至多为飞机价款的85%。

该融资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设立特殊目的公司(即出租人),航空公司直接成为飞机产权的所有人,飞机抵押给转贷的中资银行。在经济性方面,转贷方式保留了利用出口信贷获得较低利率的优点,航空公司无需给国内担保银行提供反担保,减少了担保费用,而且通过转贷避免了利息预提税,从而降低航空公司的成本。该模式贷款结构简单,整个转贷行为适用中国法律。对国内银行来讲,不占用银行自有资金,转贷的综合成本也能接近现汇贷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直接贷款、出口信贷、融资租赁、经营租赁、法式税务融资租赁结构、转贷款等飞机融资模式各有利弊,它们都有各自的运用机会和市场地位,国内航空公司均在不同时期采用过这些方式引进飞机。商业银行在各类融资模式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充当高级贷款人、安排人、代理人、参与人、担保人等不同角色。航空公司也可以根据自身财务状况、机队发展规划及宏观环境等,综合资金成本、交易成本、税收负担、办理手续及审批程序的繁简、能否改善债务结构等因素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模式相组合来引进飞机。商业银行应当基于对客户需求的分析,综合融资收益、风险、客户信用、审批难度、专业经验等方面因素,灵活运用现有融资模式,同时不断创新产品,为航空公司提供优良的飞机融资业务服务。

篇6:企业融资论文

一、西部民营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缺口大,融资困难

西部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这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瓶颈。世界银行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中国有81%的民营企业认为“一年内的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60%的企业“没有中长期贷款”。国家统计局的《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表明,在生产经营上,融资比较困难和很困难的企业仍为68%和14%,资金不足成为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

(二)融资方式单一

在我国民营企业中,融资的方式非常不对称,95%以上都是向银行贷款,还有5%的是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银行贷款,然而,垄断了信贷资金达80%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将发展战略定位于“大行业、大企业”,使中小企业在借款时,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不仅很难获得优惠利率,而且还要求支付比国有大中型企业借款多得多的浮动利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中小企业还要付出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融资成本偏高。

(三)非正规的融资现象严重

西部地区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数量不足,在无法获得各种正规融资渠道的前提下,中小企业不得不采取拖欠货款、私募股本、向亲人借贷和内部职工集资等民间借贷行为,在西部某些中小民营企业的资本构成中,民间借贷的资金占相当大的比重,有些小型的企业基本上是采取这种方式融通资金的。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大约有60%以上的民营企业发生过这种民间借贷行为。对于通过内部集资的企业来说,集中和联合社会资金的目的是为了分享其资金经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如果集资活动中缺少了必要的管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和纠纷。以非正规方式获得资金也很困难,即使获得了也往往资金成本过高,最终影响到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西部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民营企业自身的制约

民营中小企业由于其基本属性决定了自身的素质较差,这是造成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1、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水平低

西部的多数民营企业是从家族企业或者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的,管理制度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信息透明度差,导致其资信不高。许多企业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认可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甚至部分民营企业在贷款前才草率制作企业经营情况记录,弄虚作假。部分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凭借经验管理企业,管理水平很低,甚至在利润最大化面前违规操作,这种做法使银行对企业真实的组织结构、法人素质、经营状况及运行体系等背景资料难以准确判断和把握,增加了银行审查、监管难度,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从而银行拒绝给其贷款。

(2)民营企业未实现规模化经营

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经营决策者素质有限,经营管理无序和粗放,许多企业仍然停留在劳动密集型和一般工业品加工领域,技术研发能力差或者根本就没有研发组织机构,引进先进技术的能力不强,产业升级换代进展缓慢,经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较高的失败率。金融危机爆发后,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加大,出于风险考虑,银行更加谨慎贷款的发放,对于经营前景不透明,预期收益低的西部民营企业来说,获得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3)民营企业缺乏足够的资产可担保抵押

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发放贷款,贷款企业应提供担保、抵押,而民营企业自有资产较少,负债能力也相应较低,加之企业与企业相互之间不愿意担保,彼此之间拆借的能力差,由于无法提供必要的资产担保,无法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最终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二)企业外部环境的制约

1、民营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差,引资能力弱

我国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欠佳、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经济基础薄弱,积累不足,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加之西部地区在思想观念、人才素质、政府效率、市场和法制状况等软环境上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导致对外资缺乏吸引力,引资能力弱。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差,发展速度缓慢,获益能力和大型企业及东部地区同类企业相比都比较差,国家虽然有了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支持西部等利好政,但大多数资本的投资都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上,民营企业获得的投资少得可怜。对西部不仅利用外资数量少,而且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云南、广西、陕西五省市,利用外资最少的是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每年西部利用外资约占全国4%左右,增幅有限,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

2、金融机构贷款更加谨慎

随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商业银行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资金运用坚持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原则,由于西部地区的预期收益率低而投资风险相对较高,从而出现东部银行资金流入少,西部银行资金流出多的局面。金融危机爆发后,国有商业银行在借贷资金时更加谨慎,不仅考虑利润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考虑资本回收的安全性。出现了民营企业与政府及国有企业贷款不同的条件要求,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几乎全部都是短期贷款,而且贷款数量有限,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资金以及其他金融服务的需求,“惜贷”、“慎贷”已经成为金融危机时期银行的普遍做法,作为资金来源主渠道的银行却并未向民营企业提供足够的融资支持。

(三)资本市场不健全

资本市场是企业筹资、运作的场所,但是它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尚无通道可以进入,主要是缺乏一个场内与场外交易市场相结合、私人权益资本与公开权益资本相结合、一般投资公司和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者相结合的规范的、适于各类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小资本市场体系”。西部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赶不上东中部企业,从而造成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低下,证券化和票据融资受阻,使得西部地区资本发展相对滞后,股权、债权直接融资占的比例较小,上市公司少,说明资本市场的利用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

(四)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信用缺失、担保体系的不健全是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刚刚出现,但是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规范信用的法律,特别是规范民营企业信用的法律或法规。基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发展又缓慢,远不能满足众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实际需要。虽然政府部门有贷款担保机构,但大多数管理分散,规模过小,分布极不平衡,而且缺乏科学的管理和风险补偿机制,因此作用十分有限。在西部几乎没有担保公司愿意涉足这个高风险的领域。即使能够拿出好项目,民营企业也往往因自身存量资产不足而找不到合适的.担保机构,得不到信贷的支持,转而向民间非正规渠道借贷,其面临的风险过高。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在金融危机时期,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要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也要创造民营企业生存的良好外部环境,既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更要从机制建设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达到内外并行,合理规范,形成民营企业融资的良性循环体系。

(一)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增强融资能力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健全的财务制度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条件,民营中小企业必须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财务制度,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为提高其融资能力提供可靠的保证。强化管理者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改善资信状况,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加强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行业发展状况,做好市场分析和预测,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要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遵守诚信,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融资创造条件。加强融资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和领域,增加自有资金。民营企业应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成本效益观念、风险观念和法制观念,增强财务杠杆意识和融资责任意识,拓宽融资渠道和方式多样化,改变完全依赖银行融资的思维方式,努力增加自有资金和企业资产。

(二)建立健全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民营企业要拓宽直接融资体系。通过股份制改造,既可以快速筹集资金,又可以明晰产权,增强企业凝聚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高科技风险基金,提高企业技术等级,开发高科技产品,加大技术含量,调整民营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建立上市门槛较低、监管制度灵活的二板市场,为高新技术民营中小企业筹集资金提供有效渠道。完善民营企业间接融资体系。一方面通过转变观念,抛弃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的偏见,研究和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多种形式和成分的地方性、行业性和混合型的中小金融机构,专门服务于民营中小企业。完善民营企业信用制度。民营企业必须完善信用制度,提高信用度。建立一批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具有权威性的信用等级评估机构,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三)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

完善和健全民营企业融资的法律保障体系。通过法律法规明确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民营企业经营和融资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由于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自身存在弱点,需要政府进行适度干预和支持,加强宏观指导,制定发展战略,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困难。通过政府引导,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在政府支持下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发挥其在信用担保方面应有的作用,可以大大降低银行贷款的金融风险,消除其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李娜,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当代经济研究[J],(2):42-44.

2.李毅,解决中国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难路径选择,经济与管理[J],(4):63-66.

3.田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道路探究,商场现代化[J],2007(10):183.

4.刘卫,我国中小企业私募融资的SWOT分析,学术论坛[J],2007(10):122-125.

篇7:企业融资论文

摘要: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一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原因十分复杂,既有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还有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但只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相应的措施,总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企业的活跃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的活力。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重重障碍,特别是在资金筹集方面存在严重困难,许多地区真正能获得长期贷款的中小企业数量非常有限。当然,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有解决一些人为的、不合理的限制中小企业融资障碍,才能有利于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1、经营管理水平低。尽管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很快,但仍然给人以“差、散、乱”的印象。一方面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产品生产工艺落后、质量水平低,形成了因资金缺乏导致经营绩效差,因经营绩效差导致融资信用差,因融资信用差导致资金缺乏的恶性循环。许多中小企业负债率较高,极度缺乏经营流动资金和发展投资基金,导致其不能正常地进行经营和投资改造,无法通过提高盈利改变企业的资信以获得外部各种信用融资。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点多面广,涉及行业多,多头开户现象较普遍,金融部门难以掌握其真实情况。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中小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致使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难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中小企业主管人员缺乏现代融资意识。主要体现在:(1)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负债经营的现代意识和相应的管理手段,企业债务与企业经营盈利之间的关系认识有限,不能以发展的角度看待企业债务融资的作用。(2)绝大多数企业主管的经营观念未转变,没有从利润和现金流的角度把现代企业看成是一个资本价值增值和现金流最大化的过程,因而不能全面看待资金在生产中的地位,从而忽略了资本与负债、资本与管理能力、资本与经营风险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很多企业主管对现代融资工具缺乏认识,简单地认为融资就是向银行贷款,仅拘泥于银行贷款单一的融资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当传统融资途径被切断时,大部分中小企业便陷入绝境,不仅缺乏利用其他融资方式的思维观念,而且缺乏融资的操作能力,更谈不上进行现代融资的创新。

3、财务信息失真,银行不敢放贷。许多中小企业管理欠规范,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财务控制制度,财务信息失真,可信度低。有的企业从所谓的“自身需要”出发,提供虚假的甚至伪造的财务信息,使会计报表失去其可靠性和真实性。而银行发放贷款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财务收支状况,一个资产负债状况和财务收支状况良好的企业很容易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反之亦然。虚假的会计报表使银行的信贷资产难以得到保障,易形成不良资产,出于资金安全和自身利益的考虑,银行不会轻易地发放贷款。

(二)金融机构方面原因

1、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缺乏积极性。首先,我国商业金融机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而我国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薄弱、规模小、能作为贷款抵押的资产少,同时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找到规模较大的企业为其担保。其次,部分中小企业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高负债经营、效益差,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也不敢支持。

2、向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这主要是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造成的。在贷款行为中,借款人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和资金的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掌握较全面,而银行作为贷款人,只能通过财务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部分相关状况。企业借款人为了获得贷款,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夸大自己的优点,缩小甚至掩盖自己的缺点,其披露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相对较差。在其会计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国家对其进行的会计监督有限,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不可能要求中小企业普遍接受信息中介机构的审核验证。而以自主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放贷时必然要求建立在风险最小的基础上,为保障资金的安全性,金融机构难免不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3、向中小企业贷款管理难度大、成本高、收益低。首先,对中小企业而言,一笔贷款业务的贷款额度大小与贷款的管理费用的高低是不成比例的。无论贷款金额的大小,金融机构都要按几乎相同的程序进行操作,从贷前调查到贷款收回整个过程的管理费用相差无几,所以对小额贷款的单位管理成本必然会高。而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金额较小,它的管理成本也就高于对大企业的贷款,从而影响了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此外,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提供的信息可信度低,金融机构还必须采用其他方法去获取较全面的真实信息,这也会进一步增加贷款的管理成本。据调查测算,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远远高于大中型企业。因此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不会将中小企业作为首选对象,只有在国家强制或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向大企业、大项目贷款时,才会选择中小企业,这无疑也是形成其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其他方面原因

1、社会信用环境差。即社会信誉等级低,这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主要包括:(1)中小企业还债意识差,许多中小企业获取贷款后,不去积极还贷,而是恶意逃债、赖债、千方百计地拖债,不把还债当作必须履行的义务。(2)法律对债权人债权的保护能力差,法院对判决结果执行不力。债权人在通过法律程序保护自己的权益时,常遇“打赢官司,看不到钱”,还得支付律师费的尴尬。(3)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较多。如在企业转制期间,有的地方政府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的债权。这种社会信用环境,破坏了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使履行了经济合同义务的债权人反而处于被动的地位。如此信誉环境下,各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必然更加谨慎,这自然会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2、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向中小企业贷款和提供担保的风险都高,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系统性风险,这就需要国家通过一种机制把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降到金融机构可接受的程度。对此,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政府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建立了一批信用担保机构,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1)担保机构担保能力低,因为目前我国担保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而财政投资能力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2)担保机构为控制风险,都要求申请贷款担保的客户提供反担保,且条件苛刻,并不低于银行担保抵押贷款条件,使得信用担保机构失去本来的意义。中小企业寻求担保难,也就必然造成融资难。

3、“政策性风险”的存在。近几年来国家对企业发展采取了“抓大放小”的政策,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把“放小”理解为放弃中小企业。一些政策和措施在制定时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特点,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改革认识不清,导致需求与供给严重背离,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无法达到实际的需要量,力度严重不够。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应对策略

针对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中介缺乏、融资工具单一、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解决也宜从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方面入手,既需要中小企业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与银行的联系,也需要国家尽快制定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并借鉴国外经验为中小企业开辟较多的融资渠道。

(一)增强企业自身资金积累,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率

增强企业自身资金积累,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率和经营管理水平,以改变企业信贷资信能力,从而改变自身的融资环境。

1、企业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对产品进行改良和革新,并不断加强对新市场的开发,增加销售收入。

2、应引进先进技术及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善企业生产管理。

3、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尽快回笼资金增加流动资金。

总之,企业应从多角度出发,扩大收益,增强内部资金积累,使企业走上自有资金良性扩张的道路。只有企业自身环境改善了,生产经营水平提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才愿意向其贷款。

(二)改善并发展商业信用融资

商业信用是中小型企业融资的一种传统的方式。它属于短期负债融资,十分方便但不正规,一般是以良好的商业信誉为基础,并经常运用于业务联系紧密、关系十分固定的合作企业之间。在现有状况下,改善并发展商业信用融资体系的办法有:

1、充分发展企业之间纵向经营纽带关系,与生产经营的上、下游企业结成松散的经营联盟,并通过这种纵向关系发展商业信用。

2、与外贸中介机构结成紧密关系,如以资本为纽带的工商贸企业集团或固定的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商业票据。

(三)建立互利合作的银企关系

就目前而言,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更多的依赖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等小金融机构应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全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当然,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情况复杂、风险大,这就要求信贷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注重“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经营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合理、灵活而高效的服务体系。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能简单停留在纯粹的资金关系上,还可以凭借其在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信息、财务管理咨询等中间业务,帮助其解决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真正建立互利合作的银企关系。

(四)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中小企业发展有稳定、可靠、持久的资金投入,很好地解决其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问题。当然,作为信用担保是国际上公认的高风险行业,因此应采取严格的措施,识别、防范、控制和分散金融风险。一是提高市场准入条件,对担保机构、担保从业人员、注册资本金等做出严格规定。二是建立全社会性的企业信用系统,使得诚信企业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在资金取得时享有优先权和优惠。

参考文献:

1、志高,曹森.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2).

2、程涛.中小型企业融资的难点及解决的措施[J].现代企业,(7).

3、张胜林.中小型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的典型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金融,2005(14).

篇8:美日企业质量管理特色论文

美日企业质量管理特色论文

美国:强调程序化、规范化

美国企业一直重视质量管理,其质量管理起源于泰勒,大体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 制、全面质量管理、马克姆波里奇奖4个阶段,这里重点阐述马克姆波里奇奖的定点超 越。

20世纪80年代,日本产品因物美价廉大举进军美国市场,这对美国企业触动很大,决心学习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决定设立一个国家质量大 奖。1987年,美国颁发马克姆波里奇国家质量奖,该奖主要适用于3类企业:一是制造业 ,二是服务业(依据销售额判定),三是小型企业(雇员小于500人)。评奖标准很严,每类企 业每年最多有2个获奖者。

马克姆波里奇奖的核心是定点超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分析本企业与历史同期相比 取 得了多少进步,它能够激励本企业继续前进。第二步,企业要想获得巨大的进步,就要不断 地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最好企业的业绩比较,找出差距,然后迎头赶上,这就是定点超 越。

自颁发马克姆波里奇奖后,美国企业纷纷比照马克姆波里奇奖获得者找差距,然后定 点超越,结果产品质量大大提高。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重新树立了对日本企业的竞争优 势,马克姆波里奇奖的定点超越是美国企业质量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强调自主、主动

20世纪初,日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并不好,在人们心目中简直就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 当时日本人崇尚中国的“上海货”。但是,到了80年代,人们争相购买日本企业的产品,日 本货成了优质产品的象征。日本企业,从劣质产品到优质产品,前后间隔仅几十年,产品质 量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人们在探讨:日本企业质量管理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成功,得益于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1951年,日本设 立戴明国家质量奖。该奖主要面向日本国内的制造企业,评奖标准非常严格,获奖企业每年 最多1-2名,日本国内称戴明奖为“企业诺贝尔奖”。

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PDCA(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 act,处理)循环上:

1、计划阶段,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

2、执行阶段,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3、检查阶段,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

4、处理阶段,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个循环。

PDCA循环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企业总部、车间、班组、员工都可进行PDCA循环,找出 问题以寻求改进;阶梯式上升,第一循环结束后,则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循环;循环往复, 永不停止。戴明强调连续改进质量,把产品和过程的改进看作一个永不停止的、不断获得小 进步的过程。

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对日本企业影响很大,日本企业纷纷使用PDCA循环自己找问题,然后 改进产品质量。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达到最辉煌的时期,其产品如汽 车、家电等充斥世界各国市场。著名质量管理

[1] [2] [3]

篇9:企业融资风险成因分析论文

企业融资风险成因分析论文

一、企业融资的途径以及风险的类型

(一)企业融资的途径

一般认为企业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外源性资金,即来源于企业外部的资金。它主要包括: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来自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的资金、商业信用暂用资金、国家财政资金等。第二,内源性资金,即来源于企业内部的资金。它通常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积攒下来的的留存利润。

(二)企业融资的风险类型

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支付风险。是指取得债务融资后,企业经营不善而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或现金流来偿付到期债务或利息的风险。支付需求和支付供应是影响企业支付能力的两大因素,只有在企业的支付供应大于支付需求时,企业的支付风险才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第二、财务杠杆风险。由于在利润表中负债利息以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因此适度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通过财务杠杆效用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但当企业的负债率超过一定比例时,银行就会要求获得与高风险相匹配的高利息,债权人的这种高报酬率要求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企业的借款成本。当企业的债务资本所获得的报酬小于其成本支出时,负债就会给企业带来伤害。可见,财务杠杆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对这种效应利用不当,就会引发财务杠杆风险。

二、企业融资风险成因分析

(一)企业经营不善引发的企业融资风险

企业经营不善引发的企业融资风险是指在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造成负面影响事项发生的可能性。企业经营风险依据企业是否使用债务可分为营业风险和负债经营风险。营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情况造成企业经营亏损。造成营业风险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点:首先,因为企业的各项生产要素并非都是稳定不变的,诸如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等都在变化着,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企业会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损害股东利益。其次,企业融资所获资金用于投资,由于投资活动的未来收益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企业也就面临着所投资金收不回来的风险。最后,由于市场需求千变万化,一旦企业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企业就会面临着产品滞销的风险。由此可知,上述经营风险的存在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衰退。负债经营风险是指企业使用债务时所增加的风险。当企业负债经营后,一旦企业发生经营亏损,企业便无法按时偿还贷款,企业将很容易陷入债务风险中。

(二)汇率及利率变化带来的融资风险

企业通过负债融得资金,那么市场利率的变动就会给企业的融资安全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通常来说,在经济发展的繁荣期,市场上资本流动活跃,物价快速上涨,这时候国家为了防止经济发展过热,避免经济运行不稳定便会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而对利息率的调整就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一旦利率上升,企业的财务费用就会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就会加大;在经济萧条期,市场环境低迷,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这时国家便会相应调低贷款利息率,利息率的调整虽然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但银行担心公司会因经济不景气而不能按时还款,便会对贷款人的贷款申请实施更为严厉的审查,这就导致很多企业融不到资金而导致资金链断裂,公司面临破产的危险。因此,利率的变动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只有把利率变动程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对企业的正常的经营活动产生大的影响,企业融资风险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汇率的变动对于那些从海外市场筹得资金的企业的融资风险的影响无疑是显著的。通常而言,外汇风险是指汇率变化对筹集外汇资金的企业的不利影响。在外汇市场中,一旦外币汇率上涨,企业就必须支付更多的本国货币来偿还债务,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风险。外汇汇率变动的融资风险,一般存在于有外汇融资业务的企业。当外汇汇率发生变化时,会引起潜在的市场价值和净现金流量的改变,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如企业通过借入大量外币来扩大规模,发展生产,当归还时,该种外币的汇率上升,会使企业以更多的本位币来归还借款,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外汇汇率风险。

(三)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融资风险

企业的融资结构一般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取得资金的一种构成。由于各种筹资方式有其各自的特点,并且在资本成本,内源性资金和外源性资金的比例、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数量等方面每个企业各有不同,多数情况下当下的企业筹资资本结构可能并不是最优的资本构成,也许在某个时点上这种最优的资本结构存在,但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开展,企业增加筹资或者减少筹资都会使原有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这种筹资资本结构的不断变化,会加大企业筹资风险。理论上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着最优的组合,但这种最优组合在实务中往往是难以形成并长期保持的。所以,在融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资本结构趋于合理化,达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当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时,会对企业的经营带了不利影响,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的外源性资金比例越大,其资产负债率就越高,相应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获得财务杠杆效益以及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企业在确定融资结构时,还应关注负债的`期限结构,如果长短期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合理,也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四)企业过度负债带来的融资风险

由于企业的债务资金成本是在税前支付的,通过负债融资企业就可以享受抵税效益和财务杠杆效益,由于债权人的所得报酬率相对较低,负债融资的成本也就最低,通过负债筹资,可以大大的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但如果负债较多,就加大了利息费用,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加大企业失去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可见,企业负债规模越大,其承担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五)法制不完善以及监管不严也会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

目前我国的金融制度还很不完善,存在诸多的监管漏洞,并且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违规违法操作现象。监管机构监管不严,贷款机构暗箱操作,融资企业违规成本低廉,这些无疑都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进而也会给企业带来融资风险。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是多样的,而造成这些风险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总会面临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但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企业只要能客观合理的认识融资中存在的风险,并积极正确的去规避风险,企业便能有效的抓住机遇,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篇10:企业融资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

企业融资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

摘要:一段时间内,如何有效破解企业融资两难问题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重要领域。本文在抽样调查某市部分企业融资需求及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基础上,重点分析造成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存在的瓶颈因素,针对促进企业融资增长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企业;融资;对策

近年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运行呈现出L型走势、大宗商品交易价格波动频繁、国内农畜产品价格震动剧烈等因素影响,企业融资普遍存在困难。

一、某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需求调查情况

1.企业调查走访情况。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上报《走访重点企业情况反馈单》显示,此次调查走访活动中,共完成走访企业314户。按所属行业划分:农林牧副渔业企业59户,采矿业6户,制造业82户,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加工业20户,建筑业11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3户,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户,批发和零售业71户,住宿和餐饮业14户,房地产业3户,其他行业31户。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9户,中型企业52户,小型企业192户,微型企业43户,个体经营者19户;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划分:国有企业18户,民营企业295户,中外合资企业0户,外商独资企业1户。2.企业融资需求情况。从融资需求调查情况看,本年无融资需求的企业合计91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223户。有融资需求企业的融资需求金额合计111.8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贷款需求53.86亿元,流动资金贷款需求52.88亿元,其他用途资金需求5.06亿元。有10户企业选择需要政府部门协调解决融资前置条件,其中7户需要协调解决土地问题,3户需要协调解决环评问题。选择需要政府部门协调政策性担保公司给予增信支持的企业有19户,金额合计为3.64亿元。需要走访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企业有197户,支持金额合计99.18亿元,需要走访银行以外机构进行支持的企业有8家,金额为7250万元。3.金融机构融资支持情况。《反馈单》填报数据显示,某市金融机构针对企业融资需求能够积极予以满足,并明确了支持时间。金融机构年内已经完成授信和在12月前给予贷款支持的企业154户,占全部被调查对象比为49.04%,贷款支持金额合计79.19亿元,决定在底前对走访对象进行支持的企业有18户,贷款金额合计4.29亿元。此外,利用农业发展银行产业投资基金进行支持的企业有2户,金额合计2.04亿元,通过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授信支持的企业有1户,金额为500万元。4.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情况。企业填报经营地址的有193户,填写组织机构代码的企业有150户。融资方式中选择流动资金贷款的有202户,选择项目贷款的有2户。担保方式中,选择信用的有1个,选择保证方式的90户,选择抵押方式的93户,选择质押方式的6户。融资用途中,选择基本建设的7户,选择购买原材料的156户,选择扩大再生产的9户,选择市场推广的3个,选择支付经营费用的27户,选择其他用途的5户。留下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信息的企业有204户,填写融资需求有效期限的146户,填写财务指标信息的有176户。

二、融资需求调查及银企对接活动开展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1.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融资意愿不足。此次融资需求调查与银企对接过程中,金融机构走访企业314户,其中有91户反馈为无融资需求,占比为28.98%,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在经济发展前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背景下,大量企业选择稳健发展,并不愿意扩大融资,盲目生产。另外,从企业贷款大量为流动资金贷款,而项目贷款仅有3笔,也间接反映出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不高,显示出企业融资更趋合理。2.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对企业要求更高,抵押物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融资的重要瓶颈。汇总数据显示,尽管金融机构在与企业洽谈融资过程中,愿意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但是明确担保方式多为抵押和质押,而信用方式的贷款总量占比明显偏低。需要提供抵押、质押方式的贷款占比为48.53%,保证方式占比44.12%,而信用发放贷款仅1笔。显示出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更趋审慎,反向则反映出企业融资难度在不断提高,在没有地方政府政策性担保公司提供增信支持的前提下,难于获得资金支持。3.财务软约束正逐步演化为制约企业融资的`掣肘因素。从金融机构反馈的短期内不予企业支持的原因选择中,可以看到部分金融机构正将企业财务情况作为重要的前置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小微企业长期存在财务软约束问题,特别是微型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严谨的、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准确的财务数据,造成金融机构不能全面准确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加之没有有效抵质押物的情况下,企业难于获得融资支持。4.地方政府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增信资源有限,限制企业增加融资。此次调查中,部分金融机构尽管想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但是明确了需要地方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给予融资增信,但某市现有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仅有13家,而且大部分分布在县级行政区域,注册资本金数量不大,一般在1000万元及以下,有限的增信资源难于满足企业的实际增信需求,制约了企业融资。5.金融机构传统支持行业与新兴产业融资难度加大。某市宏观经济持续发展一直对房地产业、煤炭行业和资源性企业存在较高依赖。但是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运行整体环境,如国内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趋紧、国际上大宗商品交易价格波动剧烈以及有色金属价格处于低位运行的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对相关行业企业支持力度呈下降趋势,此次调查情况也论证了上述问题。如:金融机构走访房地产业企业仅有3户,建筑业企业仅有11户。此外,金融机构对新兴行业的支持力度也明显不足,针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仅走访4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仅走访13户。相关行业企业融资难度在不断提升。

三、工作建议

1.地方政府应强化政策配套支持,加强融资增信能力建设。针对企业融资总量快速提升的工作实际,以及小微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两难问题,地方政府应积极给予相应配套政策支持,出台更多利于企业融资的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激发企业经营活力,同时将出台的有关政策与金融政策开展有效对接,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增加财政资金供给,吸收民间资本,增设融资性担保公司,壮大风险保证基金,为企业融资提供增信,促进企业融资合理增长。2.金融机构应提振信心,加大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力度,积极落实金融监管政策,有效增加信贷资金供给。不断加大分支机构建设,加强信贷部门人员队伍建设,主动深入企业开展调查走访,按照一企一策工作原则,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对于产品有市场、有竞争力,产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不抽贷、断贷、停贷,结合经营实际,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落实国家金融监管政策,对于能够按时结息、或者是通过追加授信总量能够促使企业恢复发展获得的企业要执行更加灵活的信贷管理政策,继续给予有力支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3.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好政策性再贷款,积极对接好涉农小微企业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抢占优质客户和信贷市场份额。尽管当前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的政策性资金设置了利率管理要求,造成了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利率定价出现了“双轨”现象和提升了管理难度,但同时也为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拓宽了低成本资金来源渠,即贫困县法人金融机构全部可以申请使用再贷款资金。而且政策明确提出可以为涉农企业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供支持,贷款发放利率还显著低于其他大中型全国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对于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是一次抢占优质客户的有力机遇。4.企业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加大产品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随着社会法制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融资,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度会持续提升。需要企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增强法人治理意识,加快财务硬约束管理进度,深入研究金融政策和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制度要求。同时要对市场进行科学研判,要加大产品科技要素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作者:潘红梅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农村信用联社

篇11:我国企业融资问题分析论文参阅

我国企业融资问题分析论文参阅

摘要:该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简单分析,指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方式单一、直接融资渠道缺乏、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是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并从政策体制、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几个角度出发,就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拓宽其融资渠道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近年来,新增就业人口中,绝大多数都在中小企业中就业。江浙、广东等中小企业发展趋势良好的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但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作为一个整体,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一直处于一种极为窘迫的状态,即企业发展中的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内部。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所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且其他融资方式几乎与它们无缘。融资困难正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为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政策力度,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引导各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不断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目前,全国已设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000多家,共筹资金290亿元,累计受保企业约5万户,累计担保额约1180亿元,新增利税102亿元。

但近些年来由于企业竞争的激烈,使许多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更多,主要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多给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促使它们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

2.1间接融资方式单一

据中国人民银行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比率偏高。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将日益严格,增量贷款普遍要求投向AA级以上企业。中小企业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的约束,一般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2.2直接融资渠道缺乏

企业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我积累,来自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据浙江省统计,全省民间投资中自筹资金占55.9%,银行贷款仅为20.1%,直接融资则不到1%,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仅占30%左右,股权融资占到18%,金融机构贷款占到42%,大大高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相应比率。由于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导致民间资金普遍不敢介入创业投资领域。创业板又迟迟不能完善,影响了中小企业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包括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非正式证券市场。由于发育不成熟,运作不规范,难以起到为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重要补充作用。

2.3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够健全

经过多年努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受市场信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控制风险和提升信用的能力仍较弱。据调查,即使是在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份,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总拒贷额也高达56.1%。而在银行商业化经营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为了降低贷款的风险,一般都要求贷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则更为严格;而经营较好、可信度高的企业为避免资产风险,又大多不愿给他人提供担保。

2.4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局限性

首先,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程序和制度,给金融机构贷款前的调查和信用评价带来了很大困难。其次,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客观上处在为大型企业配套的地位上,市场前景不明朗,对于贷款尤其是长期贷款来说风险性很大。再次,很多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很差,借到钱不是用来投资和发展企业,而是想方设法逃废银行债务,严重破坏了企业的整体信誉。

3.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3.1努力改善创业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所采取的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摆脱融资难的问题。务必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资本以促进高新技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国家应该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我们的国情,设立相关部门,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

3.2调整商业银行战略,发展中小企业

调整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使商业银行尽快真正打破国家、国有银行、国有企业“三位一体”的扭曲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完善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建立一套专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针对中小企业量多面广、分散化、多样化等特点,适当延伸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审批效率,改进和完善信贷激励和约束机制。首先是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收益激励机制,将信贷人员的'收入与其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挂起钩来,调动信贷人员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其次,还要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的约束机制。对那些按信贷原则和程序发放的贷款,由于不可预见的市场风险和非人为因素造成贷款损失的,不追究信贷人员的个人责任,只作为考核其工作能力的标准。再次,商业银行要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不仅要争夺大企业、优质客户,而且要逐步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因为随着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对大企业,优质客户的争夺,会趋于白热化,利润空间将会大大压缩。而中小企业的业务相对来说会大有可为,尤其是如果能发掘培育几个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的话,其收益将不可估量。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3.3发展间接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同时我国目前还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外企业外源融资的90%以上来自银行,因此更决定了创新中小企业体系的重点。

应鼓励面向中小企业的多种金融机构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的地区,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中小银行,按照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经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及国家政策必要的引导及监管,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可以采取发展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力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等措施。

3.4发展直接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企业的外源融资结构仍不尽合理。因此,构建直接融资体系对满足中小企业的长期性资金需要,调整改善资金来源结构,进一步发展完善债券融资市场,发展完善股权融资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经验,创新融资方式。金融机构应考虑,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等一系列改革势在必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对该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尽管在我国中小企业还有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端正态度,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金融制度、创业环境以及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并在相互之间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就可以逐步克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丽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探析.经济体制改革,.(1):103.

[2]杜稳灵,王俊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化解之道.经济论坛,2003.(1).

[3]芮玉巧.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江苏商论,2003.4.

篇12: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论文

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论文

一、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一)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在小微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其融资的渠道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外源融资,二是内源融资。其中,外源融资也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间接融资形式、直接融资形式。以债券或者股票的方式,向社会公开进行资金募集,则为直接融资,而通过中介,如信用社、银行等进行的融资则为间接融资。而小微企业的内源融资则主要包括自有资金、营业积累的资金、风险资金以及借贷资金等。由于小微企业具有密集型的劳动,且具有高度统一的经营权与所有权,而企业管理者考虑到自己的控制权,就不会通过直接引进投资者的方式进行融资,因而一般会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熟人借款或者利润积累等方式进行融资。

(二)融资成本高

由于很多小微企业缺乏标准信息的统计、规范的管理,同时发展的规模也相对较小,因而其经营的状况外界很难进行准确的掌握,这就造成了小微企业很难获得外界资金的支持。同时小微企业习惯通过现金进行交易,财物制度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且银行流水记录以及财务报表等也缺乏一定的可靠性,这就导致了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因而容易出现停业、破产的情况。另外由于民间借贷具有较低的交易和信息成本,且灵活方便、手续便捷,因而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能够进行有效的解决。

(三)缺乏健全的融资体制

在我国以往的金融体制中,对于小微企业存在两种歧视,即规模和所有制两个方面,这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由于国企产权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属性相同,且结合历史经验,一般更倾向于通过国有企业进行贷款发放。由于小微企业属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很多大型的商业信贷都会尽可能的将其避开,再加上其融资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造成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并不理想。

二、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

由于小微企业大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不规范以及规模较小等问题,且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融资方式以及成本体制等,依然不能适应其日渐增长的需求。而互联网金融,由于具有“协作、平等、开放、分享”的特点,因而使得普惠金融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互联网金融也为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解决,提供了创新的模式和思路。而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主要包括三种:一是P2P网络信贷模式;二是众筹平台融资模式;三是大数据金融模式等。

(一)P2P网络信贷模式

P2P网络信贷又称之为点对点信贷,即企业或者个人利用第三方这一独立的平台来匹配借贷资金的双方,其中介平台即为网络信贷平台,在该平台上,借款人通过借款标的发放,而投资者通过竞标则将贷款发放给借款者,这样的模式则称为P2P网络信贷,例如宜信以及拍拍贷等。正规金融机构对于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解决,才催生了这种信贷模式的星期和发展。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金融促使小微企业克服了信息不对称的困难,同时在融资的过程中利用这种模式,小微企业就能对利己的贷款利率进行自主的选择,从而促使交易成本获得了极大的降低。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则需要通过P2P网络信贷来进行。

(二)大数据金融模式

依托于非结构化、海量数据的融资模式则称之为大数据金融,利用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信息化方式,专业化的分析和挖掘大数据,同时再结合金融方面的传统服务,就能开展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融通资金的工作,例如阿里小贷等。在该模式下的融资平台,其金融服务的开展主要是电子商务企业,其拥有海量的数据,并且还能快速的从这些数据中搜索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与银行相比,大数据金融模式是在企业行为数据的前提条件下,对其还款能力进行判断,而不是按照企业的负债资产来确定贷款,这样就促使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获得了良好的创新和发展。

(三)众筹平台模式

通过SNS传播以及互联网的特性,项目发起人发动公众的力量,并将公众的渠道、能力以及资金集中起来,从而为创办企业、个人或企业进行某种项目或者活动提供一定的援助资金的模式,则称之为众筹平台融资。众筹平台融资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其特点主要为融资门槛低、小额大量、且判断标准不再是以企业的商业价值为主。随着近些年的发展,众筹平台融资的运行模式也变的多种多样,即借贷制众筹、募捐制众筹、股份制众筹、奖励制众筹等。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微企业融资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的解决其融资困难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上,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主要可以通过众筹平台融资、大数据金融融资以及P2P网络信贷融资的模式来实现,这样就能有效的解决小微企业融好资存在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洁,隗斌贤,揭筱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04:92-96.

[2]徐细雄,林丁健.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06:144-148.

[3]纪赛丽.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5.

[4]黄超.互联网金融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5]范晓浩.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D].云南大学,2015.

相关专题 美日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