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活力―探究型课堂活动的理解与策划论文

潮汐锁定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潮汐锁定”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活力―探究型课堂活动的理解与策划论文(共14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对活力―探究型课堂活动的理解与策划论文

对活力―探究型课堂活动的理解与策划论文

“活力-探究型”课堂以彰显活力、激发探究精神为主,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课堂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活力-探究型”课堂的重头戏,教学的智慧便蕴藏其中。

一、对“活力-探究型”课堂活动理解的误区

理解误区一,活动是吵吵闹闹。

表面上看来,相对于传统模式下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活力-探究型”课堂最鲜明的特点是将安静的课堂变得热闹了。于是,不少人认为,活动就是吵吵闹闹,并忧虑这样的课堂只是表面改革,不是真“活力”,且容易肤浅而没有深度。更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课堂不安静,尤其像语文课,需要读者对文本进行自主阅读、感悟,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更有人认为这样的课堂是瞎胡闹。

“吵闹”的课堂实质上是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其实质是参与,而教育的本质是重在参与。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参与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必要环节。

当然,能放自然也要能收。“吵闹”的课堂不代表无序、无组织,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在课堂中的地位是随着课堂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当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参与热情不高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出手,不可拘泥于形式,一味追求学生活动而不关注活动质量,而要根据课堂的内容、节奏,适当地引导、点拨,让课堂活动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理解误区二,活动是“吃大锅饭”。

在“活力-探究型”课堂中,以小组合作活动居多,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是一个组甚至全班通力合作来完成的。于是有人说,课堂活动就是“吃大锅饭”;还有人质疑,一遇问题就小组合作,学生的独立自主又如何体现?

其实,在“活力-探究型”课堂中,活动是有序、有层次的,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体现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人文关怀。通常分为三层比较合适,即第一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第二层是中等发展水平的学生,第三层是学有困难的学生。一般将班级三十几名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其中,每个学习小组的正副组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每组两至三名中等发展水平的学生,其余两名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有了明确目标以及竞争对手,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气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会交流、能合作。

二、认真策划“活力-探究型”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设置要激发学生兴趣。

“活力-探究型”课堂活动的策划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趣味性的问题设置可以变枯燥的讲授为活泼的探讨。许多文章趣味性强,内涵颇深,我们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撩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讨论,达到弄清结构、明确主旨的目的。如《皇帝的新装》可设问: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显然是受骗了,是谁骗了他呢?在兴趣盎然的讨论中,学生弄清了故事情节,起到了突破一点、带动全文的作用。提问设疑的目的是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究新知的欲望。

2.课堂活动能奏出生命乐章。

“活力-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力图使师生都呈现出奔放、昂扬的精神风貌,都沉浸在和谐融洽、携手共进的情感氛围中。有效的问题设置,比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有位教师在引领学生赏读《天上的街市》时,诗中有这幺一句话:“你看那朵流星,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她问学生:“这句诗中的'‘朵’是否用错了?”多数学生认为没有错,却又说不出什幺道理。于是她接连提出三个问题:“‘朵’是一个量词,一般用来修饰什幺?”学生回答:“花。”“花会带给我们什幺感觉?”“美。”“诗人用‘朵’来修饰流星,说明流星与花有相似之处,相似点是什幺?”学生很快领悟了:“‘流星’和‘花’一样美。”这时,教师趁热打铁进行总结:“可见,诗中这个‘朵’字不仅没有用错,而且用得很恰当,很形象,很有艺术性,同时也十分符合诗歌语言必须优美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提问,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人作用,还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索以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课堂活动让智慧飞扬起来。

在“活力-探究型”课堂活动中,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得到结论的同时,要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言训练中,学生只有真正实现了“见得纸面的文字一一是诗人心情动荡的表现;读它的时候,心情也起了动荡,几乎分不清那诗是诗人的还是读者自己的”,我们才能说“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读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过故人庄》,就能感受到课堂上存在的那一种“动嘴”辨析的冲动,一种在“历练”中生长的“拔节”声。坐在这样的课堂上,你能够感觉到一种课堂精神的境界在提升,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在高涨,课堂活动让智慧飞扬起来。

4.课堂活动让课堂灵动起来。

课堂需要个性,切忌人云亦云;课堂需要思想,最怕墨守成规;课堂需要实效,不可浮光掠影;课堂需要灵气,不能机械重复。“活力-探究型”课堂追求的是学生生命的灵动,情感的放飞,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升华。

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疑密切相关,互为依存,它们共同成为教学的整体,提问与释疑构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风景。如宁鸿彬老师教授《皇帝的新装》,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他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给这篇童话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再一个就是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一节课仅仅用两个问题,便“拎起”了整堂课,生出万般精彩,真让人佩服!面向全体学生的设问,既引导后进生,又推动优秀生,达到整体提高。借助提问,巧妙地点拨学生,挖掘文本的内涵,真正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在“活力-探究型”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也会因此出现一些教师在课堂活动策划时未能设想到的“意外”情况,这样的突发状况越多,课堂中思维的碰撞就越激烈,就越能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篇2: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与想法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成为我们的主战场。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让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对高效课堂由一个门外汉到有一点的了解和感悟。反思出来一点点的认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高效课堂是否高效?表现在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8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3: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与想法

我对高效课堂的想法: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1、研究教材是课堂高效的基本点

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提高教材处理功底的途径主要有三条:阅读教材、分析

教材、整合教材。理解教材和熟悉教材有较大的区别,熟悉教材是表面化的,而理解教材是深层次的,即要理解教材设计这些内容其预期的功能是什么。还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开发、创造和延伸,更好地发挥教材设计的“原始”功能,扩大教学效果。

2、问题设计是课堂高效的生长点

在课堂教学中,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呈现方式如角度、时间、次序等不同,引起的教学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问题设计时必须紧扣教材重点与难点知识,呈现清晰的教学思路,从纵向与横向的知识点综合考虑,彰显课堂的线索和结构。要大体有一个问题设计的走向,体现出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好能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环环相扣等特点。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不应是简单的一问一答。

3、学情分析是课堂高效的突破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 1)预测分析。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潜心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设计。 ( 2)实时分析。真正的学情源自于课堂,最有效的学情分析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我们必须重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时进行学情分析。

( 3)反思分析。经历过课堂教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我们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了解会更加准确;从课后学生完成练习的质量,既可以看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学习的效果,也可以

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4、适时点评是课堂高效的关键点

点评”就是“点拨”与“评价”,这是高效课堂教师必备的两种教学行为。如何“点拨”? 一是把握“点”机。二是遴选“点”招。三是锤炼“点”语。作为点拨性语言必须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和牵引性,力求起到一语开茅塞的作用。

5、教学机智是高效课堂的支撑点

我们在落实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实施中,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节教学的节奏与步调,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烁的亮点,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的信息资源,利用教学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处理效果,往往彰显教师的智慧,也能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养。

总之,高效课堂不应被模式所困,关键在于基础夯实、思绪激活、突破有效、拓展有度,从而实现“无模式”的境界。

篇4:我对与中华民族的几个概念的理解论文

我对与中华民族有关的几个概念的理解论文

第一、炎黄。

我们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可以推断出,炎帝和黄帝都生活在距今50左右的时期――如果准确的推算的话(前提是,你相信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今年应该是在距今天47的时候成为所谓的人主――帝――的。还有一些相应的传说――这些传说,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因为,口碑史料有可能在转述过程中失真!

与炎黄两帝相应的,还有一些名词;诸如三苗、蚩尤、炎黄子孙等等。

炎黄两帝的后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华夏族的主体。

第二、华夏。

华夏这个词汇的出现,大致是在春秋 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中原的各个邦国,都自称为“华夏”,并且开始认为自己都是所谓的“炎黄子孙”。

与华夏相对应的,还有夷、蛮、戎、狄等。这里的夷泛指来自东方的少数民族,蛮泛指来自南方的少数民族,戎泛指来自西方的少数民族,狄泛指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就是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狄人建立的国家。

华夏族的后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汉族的主体。

第三、汉族。

汉族这个词汇,自然是汉朝以后才可能出现的。在经过了春秋战国和秦朝的大规模动荡之后,中原终于再度统一。而这次统一的时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长久的――如果我们将两汉之间的短暂动荡忽略掉的话,那么这次的统一前后长达400年之久。在这400年间,生活在中原的各个民族――他们以以前的华夏族为主体,还融合了部分进入中原的夷、蛮、戎、狄各族,形成了日后汉族的主体。

第四、中华民族。

严格说来,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中国近代才有的.,是孙中山先生以后的事情。

两汉以后,汉族又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吸纳了其他很多民族的新鲜成分,日益壮大――这个日益壮大的过程很值得我们思考,不过,这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到了近代,随着中国境内各个民族都日益受到来自西方的外来民族的欺辱,渐渐地,这些不同的民族终于发出了同一个呼声――团结起来,抵御外辱!

逐渐的,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产生了!

与上述几个词汇相对应的,还有一个特殊的词汇――汉奸。

其实,汉奸也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明末清初和中国近代。

在明末清初,汉奸仅指那些投降清朝的汉族人的代名词;而在近代,汉奸则成为那些所有投降外国侵略者的中国人――尤其是投降日寇的中国人――的代名词!

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能混淆起来的!

前些天,有个学者说到了下面一句话,“如果洪承畴是汉奸,那我就不是中国人!”此话一看就是不懂中国历史的人所说的话!他应该看看我的文章,补补中国历史这一课!

篇5:阳丹四中青年教师活力课堂赛课周活动策划方案

阳丹四中青年教师活力课堂赛课周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宗旨:

值此校庆八十周年之际,为积极开展“活力课堂”内涵研究、探讨“减负增效”的新路子,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进一步传承与弘扬“市中精神”、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特举办此次青年教师赛课周活动。

二、活动细则:

1、参赛条件:本校20**年8月后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参赛学科为政、语、数、英、物、化、生、史、地九大学科。

2、参赛规则:

1)比赛中,做到三个统一:统一时间(集中在4月19日~23日进行比赛);统一课题(各学科均以高一年级的课程即时内容和课程标准为基点,进行比赛。);统一标准(组织部门制订统一的评审标准进行评审)。

2)所有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有课堂训练环节,必须体现“精、活、实”的课堂教学理念。

3)各参赛教师应在赛前做好教案、课件、练习等教学准备工作。赛后将教案(或教学案)交教务室z老师处。

4)比赛分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组和文科综合组五个组别进行。

3、评审奖励:

1)评审团的组成:评审团由学校行政、教研组长、学科教研员及兄弟学校的市学科中心组成员构成。

2)奖励:奖项设立试行双轨制(即既按得分又分学科),由校长室根据比赛成绩设立奖项各若干。赛后学校进行集中表彰。

三、活动程序:

1、3月26日——4月9日:组织准备,宣传发动。

2、4月10日——12日:确定课题。

3、4月13日——18日:参赛教师准备。

4、4月19日——23日:赛课周。

1)4月19日(周一):语文。

2)4月20日(周二):数学、英语。

3)4月21日(周三):数学、英语。

4)4月22日(周四):文综。

5)4月23日(周五):理综。

5、5月初:总结、表彰。

四、附件: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组织机构、赛程安排表与成绩汇总表。

篇6:简述壮族对色彩的选择与理解论文

简述壮族对色彩的选择与理解论文

[摘要] 壮族在与包括汉族在内的兄弟民族大融合之前,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壮族对生活色彩的独特选择,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他们对色彩的审美追求和理解,反映了这个民族的个性和气质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壮族对色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而缓慢的过程,是从少到多,从单色到复色的变化过程,壮族认识和选择色彩的历史便是本民族不断发展进化的历史。

[关键词] 壮族;色彩;选择;理解

壮族作为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55个少数民族大家庭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壮族在与包括汉族在内的兄弟民族大融合之前,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壮族对生活色彩的独特选择,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他们对色彩的审美追求和理解,反映了这个民族的个性和气质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红色是壮族的吉祥色

壮族人对红色的喜爱是从孩提时就开始了的,壮家人在童年时代最难忘的颜色莫过于红色,它最先来源于大人逢年过节送给娃崽的红鸡蛋。壮家小孩常常把红鸡蛋挂在脖子上,连续好几天都舍不得取下来,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对红色的喜爱。其次是过年的春联和嫁娶的婚联。壮族喜爱红色是与生命有关的,血液、太阳和火这些与生命直接相关的东西给人们予红色的信号。壮族喜爱红色还与民族习俗有关,他们对红色的选择一般是在办“红事”的时候,例如新生、新婚、新年、新造等。在多子多福的年代,婴儿的诞生无疑是被视为红事。新婚是红事的典型代表,这与传统的性文化“红花闺女”有关。过年的时候,人们用贴红纸的方式来乞求来年的好运,寄托美好的愿望和喜庆的心情。在壮族人的心目中,红色还起到驱邪的作用。民间巫术就有在门梁上帖着用红纸剪成的驱邪图案的做法,用以驱赶鬼邪,去除病魔。

二、黑色是壮族的传统色

如果说红色是象征壮族“生”的颜色,那么黑色就是“存”的颜色,即从生到死的一个过渡性的颜色。说是黑其实也不是色谱意义上的黑,是一种蓝草分离出来的普蓝色。这就是壮族象征生存意义的颜色了。大多壮族支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解放初期都穿着黑色的衣服,男女老少无一例外。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民族在多个民族杂居的环境下,这样长时间和大范围地使用黑色作为他们的服装颜色,而且是纯粹的黑色,这在目前仍然是个难解之迷。笔者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1、壮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因民族纷争和民族歧视而被驱赶到中国西部山区,依仗深山老林的躲避才得以生存的。正如动物身上的保护色一样,逃避和躲藏使他们本能地选择了近似于大自然色彩的黑色(深蓝色)。因此黑色大概是壮族逃难的先民们有意无意地传承给后代的颜色。

2、出于民族的尊严,同时也是民族的保守与落后,其他民族的服装色彩等服饰文化被人为地拒绝在壮族群体之外。认为改变自己民族习惯是伤风败俗的事,因此壮族服装色彩就这样我行我素地演绎了一千多年,这不能不说壮族曾经也是封闭和保守的民族之一。

3、究竟是黑色塑造了壮族沉着、朴素、耿直的民族性格特征,还是壮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稳重、厚道的民族气质与黑色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涵,黑色无条件地成为壮族的朋友,也成为壮族人民精神世界的寄托,进而成为壮族人民的象征,可以说黑色即是壮族的“本色”。

4、不排除壮族的祖先们具备了基本的审美知识和经验,通过黑白对比使一张张白净的壮族人的面孔在服装色彩的衬托下突显出来,这是美术知识中补色对比的效果,就这个意义而言,黑色的使用恰到好处。

5、印染工艺不发达,纺织出来的白布除了用蓝靛着色之外,其他印染工艺一概不知。壮族不直接使用白色布料做衣服,除了下文将述的原因之外,白色布料还有容易被弄脏的特点。因此黑色服装是以做农家活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壮族人的.必然选择。

三、白色是壮族的忌讳色

纯粹的白色在壮族人当中被视为“死”的颜色。人死了办丧事称之为“白事”,用白纸写挽联,用白布作挽帐,在坟上插白纸串,在坟边摆白纸扎成的动物。参加丧礼的人们(尤其是孝男孝女)身着白衣或者黑衣加以白布盖头和扎腰,一派白色恐怖的气氛。这个白色的选择无疑是与红色相对的,壮族人认为,人死了便是一无所有,回到他最初的未来世之前的那个地方,和白色一样成为最苍白最原始的颜色。同时也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不带走一丁污点的象征。因为白色习惯为丧事所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壮族很忌讳白色,就连白色的家禽送给别人都不受到欢迎,更谈不上让壮族人穿上白衣白裤了。

四、壮族对混合色彩的应用

壮族对色彩的选择除了黑、红、白分明之外,也存在着同时对多种色彩的选择与应用。壮族对混合色彩的选择可见在绣球的制作工艺上。心灵手巧的壮族姑娘先用红壳或多层布制成柑桔瓣状并在每瓣上用色丝或加上色布绣成各种精美活泼富有民间寓意的花纹和图案。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都绣上或印上各种吉祥物,外观上整体呈圆形的工艺球体,瓣片上可以绣龙、凤、鸳鸯、仙鹤、梅花、兰花、菊花、竹子、祝词等,整个绣球五彩缤纷。绣球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也有用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甚至黑色和白色作为绣球的主色。绣球的上端系一条便于投掷的彩带,下端系一条五彩的丝坠或重穗子,抛在空中,球儿连着彩带彩穗飞行十分好看。

黑白相间格子布是壮族服饰中被称为最“花”的装饰。其实格子布只有两种颜色,是由黑线和白线交织而成的,不同面积的黑白搭配构成了品种繁多的花格效果。格子布一般用来做女子的头巾,特别是壮族中老年妇女,喜欢用三尺来长的花格头巾把整个头包扎得形同三角粽一般。这种格子布还被大量地使用在被套的制作上。格子布是壮族利用有限的颜色创造出纷繁图案装饰效果的成功例证,也是壮族从单一色彩向多重色彩演化进程中的第一步,可以说格子布是最原始的壮锦。

五色饭是壮族三月三或清明节扫墓祭祖时蒸煮的食物和供品,一般有黑、红、黄、蓝、白等五色。小时候盼望清明节的到来更多的是盼望能看到和能吃上五色饭,因为它不仅好看,而且好吃。好看的是因为色彩美的诱惑,这种美感一年才可以享受一次;好吃的是因为用来制作这些色彩的特种植物香味散发在嘴边。五色饭的制作工艺是很讲究的,黑色是用墨米直接蒸煮,或是用稻穗杆烧成灰然后经过过滤后得到的色水;红色是用红兰草捣烂后过滤得到的色汁;黄色是用一种树上开的黄花来熬制成的色浆;蓝色是用新长出来的枫树叶子捣烂后过滤制作的。用各种颜色的水分别将糯米浸泡后滤干,然后按不同的颜色分层装到一个特制的蒸笼里,蒸熟后倒在一个宽大的簸箕中。趁热时把几种颜色的糯米饭拌匀,五色饭就这样制成了。一眼望去,像修拉的点彩画。双手捧着香喷喷的五色饭,揉成一个饭团,吃在嘴里,令人无穷回味。传说用五色饭来祭祖,是向神灵乞求全方位保佑的意思。这里的五色和易学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是相通的,易经中的五行有包罗万象之说。

刺绣是女孩的“专利”,从制作到使用都是她们的,没有男人的份。刺绣的色彩可谓是五彩缤纷,尤其是红色和浅绿色在黑色的底子上显出了原始的黑、红、白装饰风格。壮族的刺绣一般是绣在鞋面上、被面上和小孩背带上,以花鸟类图案居多。以绣花鞋为代表的壮族刺绣,是壮家妇女为了装饰自我,吸引异性,显示自己心灵手巧的一种方式。不仅如此,刺绣还扩展了壮族对色彩的选择和使用的范围。丰富的刺绣色彩是壮族妇女利用购买到现成的多色丝线,根据表现对象而随类赋彩的结果。无论是植物的花色还是动物的色彩都能绣出微妙的变化,有栩栩如生,呼之若出之感。显示了绣女们具有一定的色彩审美情趣和色彩搭配能力。在一种色线底子上挑绣另一种色线,使色彩表现得更加丰富,变有限的色线于无限的色彩是刺绣色彩调和的一大特色,与绘画体系中的色彩并置规律相一致。

壮锦是用丝绒和棉线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它以原色的棉线作经,用五彩的丝绒为纬织入起花,采用平纹组织作底,这样就在织物的正反两面织成了对称的纹样。壮锦色彩鲜艳、绚丽,常以红、黄、蓝、绿、白为基色,对比强烈、明快,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明清时期,壮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织工们逐渐尝试着在纺织过程中加入彩色的绒线使壮锦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多色服饰的选择标志了壮族的觉醒,强化了这个民族对客观世界多样性的适应与吸收的意识。壮族是色彩革命最保守、最缓慢,然而一旦觉醒却是革命最迅速、最彻底的少数民族之一。当今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留着他们的传统服装样式和色彩,而壮族的“本色”除了在偏僻山村里还可以从老年人的身上偶尔看到,其余的几乎都荡然无存了。

综上所述,壮族对色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而缓慢的过程,是从少到多,从单色到复色的变化过程,壮族认识和选择色彩的历史便是本民族不断发展进化的历史。

篇7:研究与及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的哲学论文

文本研究与及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的哲学论文

认真清理一百多年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史,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随着时代问题的凸现和转换而生发出来的对马克思思想形形色色的解释,大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反而是那些基于扎实的文本基础和严谨理性的研究态度而作出的理解,仍然具有恒久的价值。就国内马克思主义的专业研究来说,曾经受到过前苏联的巨大影响,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并没有超越苏联的水准,特别是没有形成一支马克思文本、文献研究专家队伍,出现有世界影响的文本研究论著,反而文本、文献研究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可能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反思,在近年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人们意识到文本问题的重要性,一些中青年学者也自觉地把研究重点转向这一领域。但或许是过去研究方式和路数的惯性使然,从总体上看,文本研究目前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格局中仍然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论者言说其重要性的多,但真正实际介入这方面的研究的少,很多人并没有把这种研究看作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础、是理解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途径,因而应该是每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份内之事,反而把它看作只是少数学者的特殊兴趣和研究路向;更有甚者,当这一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取得一定的进展、涌现出一些成果的时候,已经引发出了不少负面议论,有得还颇为尖刻。我本人作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成员,对照大家的评论,经常反省自己的研究工作;同时为了保持文本研究的良好态势和应有生机,我也想在这里澄清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文本研究只是做版本考证而不研究思想。

或许是受到一时表面现象的影响,新近国内发表的马克思文本研究成果中,考察和清理马克思著述的总体状况及其流传情形、介绍和评论国外“马克思学”界的研究成果以及MEGA2编辑的最新动态、梳理和甄别某些文本个案(如《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过程和版本源流等方面的著述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引起论者的关注,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即文本研究只是做版本考证而不研究思想。这种看法甚至引发了早几年前率先在国内开始系统地研究马克思文本的学者的“反叛”,指责我和同道只做缺乏“思想”的“伪文献学考据”。

究其实,上述看法的形成可能是由于不了解我们对马克思文本研究工作的通盘考虑、阶段设计和完整构思所致。正是痛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迄今为止依然十分盛行的寻章摘句、断章取义的方式的恶劣后果和影响,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新一代研究者特别期望通过扎实的文本研究体现或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规范和通行规则。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完整的文本研究应该包括前后相续、层层累积而又相互支持和融通的三个步骤、三个阶段,即版本考证、文本解读和思想研究(每一个阶段又包含很多环节)。从中可以看出,版本研究只是文本研究工作的一个部分,并不是文本研究的全部内容,毋宁说,它只是更为重要的文本解读和思想阐释的前提性、基础性的条件,文本研究的意旨和归宿仍然是思想研究,但与过去的研究路数的不同是,马克思原始思想的理解和把握绝不能再靠思辨和想象,不能离开对具体文本写作过程、刊布情形和版本源流等方面的考察和梳理,离开对构成文本的各个具体章节所进行的翔实的剖析和解读,单纯依据作品中的片言只语便对马克思的观点进行无限地概括和提炼,对其思想作出随意的阐释和评论,更不能天马行空地“制造”出一个“没有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我认为,不论研究者的个性多么独特,在介入某一项具体研究时,你必须遵循这样一种严格的步骤和程序。

版本考证的成果将为客观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思想提供扎实的文献基础,解构长期以来这一方面存在的“过度诠释”现象。以在我国影响巨大、被约定俗成地命名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为例,迄今为止我们基本上都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第2版第3卷(与单行本一致)来阐释其思想的,这样的结果是,将只在其中第1部分手稿中阐发的“异化劳动”的观点抬升到这一文本核心思想的地位,进而认为这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巴黎时期”(即1843年10月—1845年2月)的主旨思想。然而通过版本考证的新成果就会发现,这种概括所依据的文献学信息是不全面的,因而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结论也靠不住。其一,流行的研究没有还原马克思当时实际的写作情境。作为我们研究基础的文本,只是一部被后人将并不是连续写作的3部分手稿撺掇在一起的所谓“著述”。其实这一时期,除了这些手稿,马克思还穿插着写有9册经济学笔记;不仅如此,马克思当时还有一个编纂“一套社会主义史的资料汇编,或者勿宁说是一部用史料编成的社会主义史”[1]的计划,因此,他当时直接阅读了与其思考的主题有关的法国的文献,并且通过德译本或法译本了解了英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2],并且都做了摘要。因此,研究巴黎时期马克思的思想,单独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众多材料中撷取出来,没有完整地呈现马克思当时的理论视域,由此所进行概括必然是片面的。实际上马克思思考的议题很多来自他自己阅读和摘录的书籍和文献,“异化劳动”的思想不过是其中之一,只有把这些书籍和文献中所涉及到的思想通盘考察,才能厘清马克思思想的实际状况,从而避免作出“过度诠释”。其二,这部著述名称中所谓“经济学”、“哲学”的提法[3]割裂了马克思当时理论活动的整体状况。实际上在马克思的研究活动中没有我们后来习惯了的、作为现代学科分类的什么“经济学”或“哲学”的分野。第1部分手稿中所论述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是经济学议题吗?其实马克思把它们看作是当时的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个阶层不同的三种收入形式,由此描述出他们悬殊的社会境遇,以透视当时森严的社层结构、相互关系及其未来命运,这是分明属于哲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是固守于马克思巴黎时期研究的所谓“经济学”领域,而把它们与他当时正在为甄别和了断与青年黑格尔派思想渊源关系而写作《神圣家族》和随后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开,怎么能完整地勾勒出当时马克思思想的原貌呢?

强调文本研究中版本考证的意义,极容易被指责为“唯文本至上”,搞“本本主义”。然而,从以上的叙述中不难看出,研究者之所以下如此大的功夫梳理和甄别作者的写作情形、作品的版本源流,正是认识到,虽然我们把文本看成是作者思想的表达,然而同时又必须保持警觉,即文本与原始思想之间其实不可能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未必已经完全通过文本本身已经表达尽净了。文本本身其实只是作者表述其思想的一个载体,那么它的表述就有可能不恰当、不完备。按照文学理论中的“冰山原理”,作者的思想只有六分之一露出水面(是其自觉意识到的),六分之五则是处于形成过程中的或混沌状态的水下部分(自己也不明所以),如此说来,文本只能是对其六分之一部分的描摹和表达,那么它与这些确定性的`思想之间是否达到了自洽?作者的思想状态、写作心理与文本的表述方式之间是否存在差池?等等,就要求研究者者借助文本之外的佐证、作者同时代的文献研究以及同一文本的不同版本作出分析、判断、推理和构想。这是文本思想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前提步骤。

甄别思想与文本之间复杂关系的工作,对于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马克思本人的情况来说,显得尤其必要。尽管他从少年时代便开始写作、毕生最善于用文字表述其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但回到他的文本世界就会发现,其生前发表过的论著不到其全部著述的三分之一,在他的著述中,已经完成的定稿也很少,大部分是成型稿之外的准备材料、先行稿、最初草稿、过程稿、修改稿、誊清稿、刊印稿、失佚稿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因此要理解马克思、把握他的思想,单纯从那些现成的著述中概括是最方便的,但也是最不可靠的,因为马克思很多重要的思想就保留在那些杂乱的材料中,需要我们去悉心梳理;还有一部分思想甚至没有形诸文字,需要我们借助他阅读过的书籍、与人的交往情况、当时人的回忆等材料作出推断。

特别需要指出是,由于中国马克思研究的特殊性,他著述的原始手稿的复制件我们基本上没有收藏,于最新文献的掌握上很容易出现纰漏甚至差距,在具体研究中我们不占有优势,长期以来又不重视文本、文献材料的收集和研究,这些方面欠帐很多。但决这不意味着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必须放弃这一基础性的研究环节,可以凭空抽象马克思的思想。科学的态度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国外“马克思学”界在马克思具体文本、问题的探讨中所做过的工作及其最新进展,结合我们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作出自己的梳理和评价。我们喜欢强调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特色,但我认为这种中国特色应当是建立在具备国际视野、把握学术前沿动态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另劈蹊径,与国际马克思研究界互不了解、互不往来。

误解之二:文本研究只是复述原著的思想而没有思想建树

很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不愿意介入文本研究,还有一个观点作支持,就是较之于原理研究和现实问题探讨,文本研究只是复述原著的思想,谈不上研究者个人的见解和创造,因而属于“次一层次”乃至“低一档次”的研究。

其实,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来建构了新的思想体系,在中外思想史上都不乏其例。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注经”、“解经”可以说是思想家、哲学家们表述和阐发其思想最普遍的方式之一,大都数思想形态的建构是通过注释经典来完成的,比如,王弼通过为《道德经》和《易经》撰注而成为魏晋一代玄学大家,朱熹更是通过《四书集注》而成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西方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名义进行对话以阐述其思想观点而开辟了希腊哲学的新阶段,中世纪一大批《圣经》解读者建立起经院哲学的宏伟大厦,康德、黑格尔的后继者更是通过对先贤著述的解说、其思想实质的揭示以及与时代关系的思考而提出“回到康德”、“回到黑格尔”等口号,实际上发展出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等流派,在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这种情况也相当盛行。

就马克思文本的解读而言,我这里特别想提醒国内的研究者不要低估了文本解读的难度。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为例,过去我们一般都以中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为蓝本,而在具体概括其思想时又仅仅以其中“正面阐述的自己的见解”的《费尔巴哈》章为依据。按照这样的选择所进行的解读,读出了什么?充其量是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及其原理的一种领会和证明!现在可以说,这种理解远没有达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本人的思想高度,而是处于“前马克思”的思想水准。理由是,《全集》第3卷是根据俄文第二版翻译的,而这一版本由前苏联的维列尔准备、阿多拉茨基编辑,它根据当时苏联流行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把马克思原始手稿中的编码打乱后重新进行了编排,“建立”起《费尔巴哈》章的结构;不仅如此,他们还把一部“事先并没有经过十分严密的通盘考虑和筹划,而是由多个事端引发,写作计划和框架结构几经变动、更改,由若干写法不同、篇幅长短不均的章节所组合而成的相当松散的、并且最终也没有全部完成并出版的著述”编辑成一部俨然是“完整”的著述!根据这样的版本所进行的解读怎么能不造成误读和歧解呢?

根据我自己的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结构并不能仅仅靠《费尔巴哈》一章来支撑,其中全书最难解读的是占了其中十分之七篇幅的《圣麦克斯》一章。如果不算这部著述的“先行稿”和第二卷中遗失的两章,那么按照中文第1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版式翻译成中文它有620多页,而《圣麦克斯》一章要占424页!不仅是篇幅巨大,就其思想容量和深度来说,这一章阐述的很多观点也是《费尔巴哈》一章替代不了的。

《圣麦克斯》章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作为青年黑格尔派一名重要成员、其实在这一群体中显得非常另类的圣麦克斯·施蒂纳当时引起轰动的一部书《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极其详尽地考察和分析。他们基本上是按照施蒂纳原书的结构来进行论述的。这一部分思考路向貌似逻辑实则散乱,叙述方式经常转换,条分缕析的解剖和淋漓酣畅的揭露杂糅在一起。迄今为止,包括前苏联和西方马克思研究界,没有详细解读和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章的著述发表,由此可见解读的难度。总括地看,《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所阐述的见解与马克思、恩格斯对它的解读和批判,可以说是观照和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的交锋和驳难,常常因为思考的起点、过程、倾向、意旨诸多方面的不同,很容易将对方的观点看作是充斥荒诞的谬见。现在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承认世界不是一种存在、一种理解、一种诠释,那么需要站比论争双方更高层次来分析他们之间的驳难逻辑与观点得失。可以说,这样一种不适宜于作出简单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的解读,也正是考验新一代文本研究者耐心、见识的地方。

篇幅所限,我这里只举贯穿这一章始终的一个重要问题,即:精神世界究竟该如何把握?

施蒂纳声称他的书意在“书写人生的历史”;那么,对人而言,什么最重要呢?他认为是精神。他特别注意到,对精神的追求和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艰难的过程,因为同样是精神,其中有层次、境界等方面的区分,诸如贫乏的精神还是丰富的精神,不完善的精神还是完善的精神,类的精神、某个个体的精神还是“真正的和真实”的精神、“理想的、彼岸的”精神,等等,都是有差别的。精神探索史、追求史不可避免地就成为前者向后者嬗变、转换的历史。由此他认识到,任何世俗存在都没有力量驾驭精神,寻找这万能的精神的引导者、征服者——“唯一者”就成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归宿。对施蒂纳关于人的发展及其精神历程的这样煞费苦心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以极端挖苦的口吻称之为“思维的绝技”和种种“花招”。认为他探讨精神但根本没有触及精神本质,研究思想“根本还没有触及这些思想,因为这些思想是表达现实关系的。”[4]

那么能不能据此就说施蒂纳的探索完全没有必要和价值了呢?恐怕不能下如此决然的断语。我们知道,精神、观念、思想诚然有现实的根基或依据,但同时她们的奥妙、奇异、诡谲确实又是超现实的、非逻辑的和非常规的。正因为如此,她们才值得人们去苦苦追索和反复深究。如果用一种外在于精神、观念、思想的规则、尺度、标准来衡量和探究精神、观念、思想,确实可以看到这一世界的荒诞和离奇,但据此而舍弃了对纯粹精神、观念、思想的研究,也将是极大的错失和遗漏。我们必须说,施蒂纳对精神世界探索的价值不是体现在本体论意义上的(这方面他的观点和推论确实有荒谬之处),但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思路推进了人对精神世界无穷奥妙的理解,这是不能一笔抹杀的。施蒂纳正是痛切地感到,“现在我们才知道,我们迄今根本没有用精神来观察世界,而只是对它呆望而已。”[5]于是他做了应该说非常曲折地思考和探索,他的错误在于,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对世界的探索陷入纯精神的领域,而离开了与现实的关联。恰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他“没有经过考虑和清点”;他不知道,精神离不开它之外的现实,不仅是根源上离不开,过程和归宿上都离不开,它们是一体两翼,共存于一个世界系统,相互规定,相互表证,相互否定,相互提升。

以上这样一种解读,能说只是在复述思想吗?

误解之三:文本研究有意回避现实问题因而体现不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这里首先需要对什么是“现实问题”做些分析。其一,社会上存在的所有形形色色的现象和事件,彼此之间差异很大,重要程度很不相同,有的表征着时代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向,有的则与此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因此,“现存的并非都是现实的”;其二,每一个时代都属于该时代自己的“现实问题”,并不是说只有当代的甚至目前的问题才是“现实问题”;其三,不只是社会物质活动和实践领域的事件是“现实问题”,重要的思想潮流和理论动向也属于“现实问题”。

循此我们看文本研究。由于我们选择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在19世纪写作的文本,特别是在具体研究中为了尽可能客观地再现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原初状况和整体面貌,我们力戒从当代(目前)发生的那些具体问题甚至事件出发,去马克思的文本中寻找解释、说明和答案,因此在文本研究的第一阶段即版本考证中,的确没有触及这些当代的问题和事件。但由于马克思的文本本身不是抽象的空论,甚至也不完全是他本人生命历程和人生体味的记录,而是他对自己所属的那个时代重大的社会问题、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反映和剖析,更是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和探究,因此在文本研究中,特别是第二、第三阶段的文本解读和思想研究中,我们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回避那个时代的“现实问题”。我们不得不一再回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发展状况,厘清什么是那个时代处于重要地位的社会问题,再将我们所解读的文本所论述的问题与此相对照,以判别作者是否准确地把握住了自己时代的脉搏,是否客观地反映出问题的视域,是否到位地考虑到问题的症结,有没有独特的、解决思路,等等。

此外,文本研究需要对马克思思想作出评价,而评价需要有参照系,因此研究者还面对当时斑斓的思想图景和一系列复杂的理论“事件”。一方面要梳理与马克思发生过直接关系的思想家及其派别,诸如恩格斯、布鲁诺·鲍威尔、费尔巴哈、施蒂纳、海涅、魏特林、威廉·沃尔弗、赫斯、卢格、格律恩、蒲鲁东、拉萨尔、福格特、巴枯宁等人,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共产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同盟、德国社会民主党等思潮或党派与马克思复杂的纠葛及思想差异。另一方面更要甄别虽然没有与其直接接触过、但对其思想发展和理论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思想先驱与他的思想关系。终其一生,黑格尔哲学可以说是马克思观照、把握世界,理解和诠释时代最为重要的参照系,迄今为止,就二者的关系而言,无论是对他们思想关联的具体细节和演变轨迹的探询,还是从整体上对黑格尔的实际影响作出程度和实质性的判定,都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这也直接关乎马克思思想与旨在全面颠覆黑格尔哲学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此外,在还有一个比较的层次是为人们所忽略的,那就是与马克思处于同一时代、同一思想传统和社会环境,但思想意旨却迥然不同的思想家。比如被奉“存在主义之父”和鼻祖的克尔凯郭尔只比马克思小三岁,19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的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同时诞生的思想体系。相同的时代、相同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现实为什么会“塑造”出、怎样“塑造”出这些思想“另类”?这些比较和分析,可以凸现出人类哲学和思维探索的多元进路,以及在这杂色斑斓的图景中马克思的思想处于一种怎样的地位。

这样比较方式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下去,即梳理马克思文本中提出的思想或问题在后来哲学史、思想史严谨中的传承与变迁,辨析这些思想或问题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表征或地位。不理解这些传承和变迁,很容易把在马克思那里还处于十九世纪特定时代诠释的思想,无界域地与后来所获得的新的内涵混同起来。而把马克思的原始思想提升为当代的思想,实际上无助于确立其客观的历史地位。当然这不意味着否定马克思的时代与当代社会的本质关联。尽管二者已经有了一个半多世纪的时间距离,世界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但如果从资本所开辟的“世界历史”的运演看,在社会结构要素增多、社会现象空前复杂等程度和层次差异而外,二者尚有诸多本质上的相似性、同构性,因此马克思当年的言说至少仍能诠释当代的部分现实,马克思的文本及其思想不是已走进博物馆的陈列物,不只是记录一段思想史的文献,尽管解决纷繁复杂的时代课题未必会从那里找到现成的答案,但迄今它仍然指导并且参与着对当代现实的“塑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寻找当代社会与马克思当年的思考的内在关联,将会理性而客观地使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呈现”出来。

而文本研究的目的、主旨和当代性不也正在于此吗?

[1]《恩格斯致马克思信(1845年3月17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29页,人民出版社,1972。

[2]当时马克思已经掌握了法文,但还没有掌握英文,他对欧文的作品就是就通过法译本和论述欧文观点的法国作家的著作来了解的。

[3]这是1932编入MEGA1第1部分第3卷时编者为了命名方便而加上的。

[4]Karl MarxFriedrich Engel.Die deutsche ideologie.in: Marx-Engels Werke 3.Dietz verlag Berlin,1958.S.111.

[5]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篇8:关怀型课堂之生活世界的还原与超越论文

关怀型课堂之生活世界的还原与超越论文

摘要:当前课堂的问题在于悖离了生活世界,所以课堂必须还原与超越,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关怀是人的生命本体意义上的概念,具有自然性、价值性和行动性的特征。关怀型课堂在过程向度上坚持以生命的方式把握人,在目标向度上以培养健全人格为旨归,在内容向度上以探询生活中的问题为纽带,提倡宽容、尊重、真诚,从而使课堂在有效地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还原与超越生活世界。

关键词:关怀;课堂;生命;生活世界

Abstract:The current problem of classroom lies in its isolation from the life world. So the classroom has to revivify and transcend to the life world so as to give the classroom vitality and energy. Care is the concept of the meaning of a person#39;s life esse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natural, valuable and active. Caring classroom stresses treating person in way of lif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establi-shing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39;sound personality, inquiring the life problems and taking them as the link with teaching contents, advocating tolerance, respect and honesty , thus makes the classroom revivify and transcend to the living world in the process of effective construction.

Key words:care; classroom; life; life world

课堂作为教学的现象与规律发生的主要“场域”,它综合地包含了诸如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活动、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课堂日益丰富多彩,然而我们所期望和追求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却并未达成,个体并未因为课堂生活而获得存在的价值、发展的力量以及精神的超越。

生命展现于生活,生活是生命的形式。生活世界是人类一切有意义的活动的发源处,是一切人的生命、生活、组织、社会的存在基础,是个体生命存在的真实根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1]教育在近现代听命于另一个与生活世界相对立的科学世界的召唤,科学世界的工具理性使生活世界的意义被“遮蔽”,使得课堂逐渐脱离了生活世界。原本脱胎于生活世界的课堂,既达不到对日常生活与科学生活的和谐观照,又没有协调学生的当下生活与未来生活。相反,它也越来越忽视课堂的“为人性”和“人为性”,课堂已从学生的生活蜕变为学生的“炼狱”。

生命是生活世界的核心概念,“其实每一个生命都需要关怀,从作为个体的人来讲,每个人一生中都离不开关怀与被关怀;从作为类的人来说,如果失去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延续下去”。 [2]目前课堂之所以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是因为课堂把生命作为一个孤立于生活世界的因素来对待,没有真正地实现生命关怀,没有看清楚对生命的关怀来源于生活世界。对生活世界的还原是指课堂要充分认识生活世界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要把课堂当做学生和教师的主体生命“在场”为存在前提,同时承认生活世界各种活动和系统的复杂关系;对生活世界的超越是指课堂引领师生感悟生活世界的真谛,并不断地从整体上构建生活世界的意义从而积极地创造生活。

一、课堂对生活世界的悖离

在《欧洲科学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一书中胡塞尔指出:“生活世界是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且能够被经验到的世界。” [3]后来哈贝马斯突破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单纯现象学解释,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直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生活世界(life world)由三个要素即文化、社会和个性组成。文化指‘随时可动用的知识储备’;社会则主要指‘那些合法的秩序’,借助于这些秩序,社会成员能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保证他们之间的团结一致;个性是‘主体由以获得言语和行动的功能的那种能力和资格’”。 [4]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结,形成个体的受外部环境制约的为交往双方理解的由文化知识与生活规范以及自身能力相互作用的系统,而课堂恰恰在这三个方面悖离了生活世界。

(一)课堂中的主体被异化

生活世界最本质的含义是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作为主体,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独立性,即自主性,是对自我的认识和实现自我的不完善;二是主动性,是对现实的选择,对外界的适应的能动性;三是创造性,是对现实的超越。这是对主体性的本质规定。” [5]然而,深入反思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却无论如何也无法用这三个特征来表征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首先,新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的更新使教师似乎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但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虽颇有进展,但现行教育活动运动机制,至今仍未脱离集中机制之窠臼。教育规范的权力话语特征和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仍然受到严格规定,几乎难以越雷池一步。教师所能够做的,不过是执行预定的目的和计划,从事既定的活动,而事实上,“没有什么比失去对工作的支配更容易引起异化和失落感了”。 [6]课堂并未使教师激情燃烧、智慧绽放。其次,由于课堂设共相、求预成,这种压迫性的理念使学生自身行为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逐渐达成对制度仪式“一呼百应”的敏感,如在课堂活动中,经常会听到“停!停!停,好了”“一!二!三,请坐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表扬他,顶呱呱”等口令,其实质预示着一种强制,一种条件反射般的服从,学生在这种规训中逐渐失去生命活力和张力,走向物化与腐化。“现在的孩子活得像大人一样累,甚至比大人还要累,连未来也成了一团灰暗的沉重,没有色彩,没有欢乐的诱惑,更不光辉灿烂,只有各种负担和压力的集合。” [7]可见,在课堂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人的主体性都被异化。

(二)课堂中价值冲突被规避

在生活世界中,不仅有占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的存在,同时也会有非主流的价值体系的存在,这就使得冲突无法避免。日本著名教育学者村井实认为:“教育只要是实际存在的问题,那么在教育问题中就不能回避价值的问题以及对价值的态度。” [8]如今人类面临着种种困境,置身于开放的世界体系中的社会中原来以历史形态依次更替的不同文明时代的价值观念共时性地存在着,并表现出价值观念上的巨大冲突。在课堂中,由于许多教师认为知识是“中立”的,规避着价值冲突的社会意义,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和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在其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没有进入课堂的视野,课堂教学自然成为一种外在化的装饰,学生获得的不过是没有生活胚基的零碎观念而已,而对人生及世界的真切认识无以形成。更进一步,由于许多师生没有合理的价值目的引导,他们不仅事实上承受着太多的所谓“痛苦”的煎熬,并衍生出诸如人生灰暗、情绪低落、牢骚满腹、生不逢时等诸多不良感叹,而且他们自己陷入这种心境不能自拔,甚至导致精神的错乱与迷失,用一种已经被扭曲了的心态去看本来正常的人生和社会,滋生了许多错位的判断。

(三)课堂中文化知识被限定

知识论哲学建构了确定性的、线性的、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宇宙观和系统观,这样中小学的一些学科在追求其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系统性方面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向较严重,特别是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更为明显。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我们对本身是生活问题却习惯于用非生活的视角来透视,并用科学世界的话语方式来表述。千百年以来,虽然人们都生活在随机中,但是我们过去的文明都是建立在“清晰的、总结好的理论”基础上的,其实“清晰的理论”只是“随机的理论”的特例,就好像放电影一样,快速变化的连续图像是真实的,而定格的图像只是特例和片断而已。如果我们用片断定格的规则来指导连续的真实,自然是本末倒置。另一方面,即使是用生活世界的视角来分析问题,我们也总是先设定一种模本,力图用其剪裁生活并教导人们去过这样的一种“标准的生活”,目前能进入教育视野的通常是那些“宏大”的事件或人物。例如,学习一篇课文,一定要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一定得出“歌颂什么”“揭露什么”“批判什么”的结论,而对那些细小、琐碎的事件或人物多是漠不关心。学生被这些“宏伟”之物所牵引和支配而不能仔细体会、感悟、思考和质疑其中存在的深层次的、细微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各种课程使人感到了“我”“应该”是什么样的,而遗忘了“我”“原本”是什么样的。

二、关怀型课堂及其特征

(一)关怀的含义

关怀是人的生命本体意义上的概念。在我国,“关”在象形字的最原始之意为“门闩”,逐渐引申出“牵连、涉及”的意义。“怀”是“胸前”和“心意”的意思,引申出“想念”和“围绕”的意义。 [9]现在,“关怀”一词常被解释为“关心”,而对关心的解释为“留意”或“(对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 [10]在西方,关怀(caring)在通用英文词典中的解释是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engrossment)”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 [11]关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它常与“关心” “关注”“关照” “关爱”等词混同,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我们认为关怀是一个价值性的术语,它与爱、责任相关联,意味着对某事或某人负责,保护其利益,促进其发展。一般认为,关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自然性。关怀从其最根本的形式来看是人类间的一种联系或遭遇,因为人类间联系和遭遇的普遍性,关怀也由此获得了渗透全部人类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由此,关怀作为一种联系或遭遇是根植于人类生活的属性,并不是强加的属性。第二,价值性。关怀不只是源于自然之情,它还是文化的、生活的网络交织下的产物。关怀包含着期望、责任和道德理想等,就说明关怀在自然性的基础上还具有价值性,为了体现关怀就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并付出努力。第三,行动性。关怀通过行动表达,关怀行为就是当考察到具体情境中的特定个体及其特定的需要所做出的旨在增进其福祉、有益于其发展的行为。关怀行为具有首尾相继的某种连续性,从而使关怀在生活世界中不断地体现出来。

(二)关怀型课堂的特征

从深层看,缺乏生命关怀是现行课堂的机能性缺陷。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对成长中个体的关怀,这是教育的本然使命,然而这一本然使命在现行的课堂中却屡屡遭到放逐。透过课堂生活,我们发现师生对课堂中流淌的人性与诗意似乎很少关注,课堂没有成为师生当下生存状态充盈的时空,课堂正在陷入一种难以名状的困境,诸多的问题必须逐步解决。关怀型课堂就是以生命的存在为起点,以知识学习为平台,以生命的和谐发展为目标,提倡宽容、尊重、真诚等人性的关爱、呵护和照料的课堂。关怀型课堂旨在构建人性化的情境,通过关注个体的生存境遇,直面人的生命,使师生获得对知识、智慧和人生价值的感悟,激发个体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不断地构建生活世界的积极意义,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稳步前进。我们希望通过构建关怀型课堂,守护教育过程的伦理性,追寻生活世界的意义,点化与润泽生命。关怀型课堂具有以下的特征。

1.真实性。关怀型课堂强调以“我”的存在为前提,关注“真实的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近些年来,校园的“风景”变化非常大,有些人坐着私家车来上学,有些学生只能靠两个馒头艰辛度日。关怀型课堂关注“我”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每个人独特的生活境遇,以个体特有的生命形态和生存经验为基础,引导积极地交往、感觉、发现和理解,使个体感受到对真实生命成长的关爱和呵护之情。同时,关怀型课堂提倡尊重,允许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化存在,体现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通过创设自我关切、自由选择和自我发展的课堂生活场境,突出个体的存在和发展特性。

2.激励性。关怀型课堂提倡真诚,展示人格的精神力量,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以知识为载体,以心的交流、爱的呼唤和生命的感动为特质的生命交往。这样,课堂在学习知识、激扬文化、推动创新和文明进步的同时,使个体的人格在课堂生活中存在着、生成着、完善着。教师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同学生往来,这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它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效能动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将学生的认知和情意关系展现出来,引领远大壮美的理想。同时,学生的积极反应和对教师的关怀同样具有精神感召力,它能提高教师发现问题,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成为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合理性,克服职业倦怠的重要动力。

3.开放性。关怀型课堂师生间心灵开放,体现在打破封闭、内向的文化体系,提倡交流和碰撞,敞开个人的教育理想以及现实化的可能性及其限度,从而敞亮师生相对独立的思想与实践空间,显现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的创造性与活力。让学生谋求相对独立的问题意识,努力敞开现实被遮蔽的问题域限,通过不断激发、唤醒、发现个体潜能,并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为自主性的提高,赢得足够的自由空间,自主获得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力量。关怀型课堂个体以自己审视和追问个人特有的生命价值和经验,理解、反思自己的生存意义,从而进行生命价值的自主判断、选择、内化和实践的过程,使课堂为生命的发展铺设出联系过去生活、现在生活与未来生活之间的通道。

三、关怀型课堂:生活世界的还原与超越

教育的原初含义是“引出”,把个体内在的天赋本性引发出来,从自然性引向社会性,从单一性引向普遍性,把人的心灵、精神从低处引向高处,从黑暗引向光明,把人从无格的自然存在引向有格的社会存在,并且不断提升人之格。柏拉图说:“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12]教育是要营造一汪沐浴灵府的深潭,让人沉醉于其中,使人神清气爽,让人们有可能去经营生活、咀嚼生活、品味生活,成为一个性情通达、才智清明的人。

(一)在过程向度上,关怀型课堂在以生命的方式把握人中实现对生活世界的还原与超越

1.课堂关注生命的自然价值

生活首先意味着“生命的存活”,人在世界中展开人的思想与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存在,更是宇宙无可取代的存在。人是一个双重生命的存在,既具有自然生命,又具有超自然的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以往课堂过于关注生命存在的社会性价值,而在一定的意义上忽视了自然生命存在。媒体中关于师生自杀或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目惊心。据上海市儿科医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海市8个区2500多名中小学生中,竟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自杀未遂者达到1.71%,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其中曾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人数也达到15.23%。 [13]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上,有专家指出,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 [13]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能只看作是心理问题,更要从生命存在意识缺失的角度,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症结所在。关怀型课堂作为一种以提升师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与意义为目的的特殊的情境空间,必须把生命的快乐、幸福、自尊、纯真和活泼作为人之生活权利的一部分而加以尊重,并且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这是涉及课堂是否“人道”、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根本性问题。

2.课堂促使生命的灵动与创造

生命是自主的、自由的, 生命是永远向着未来开放的可能性。马克思“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质思想,柏格森的“生命冲动”思想,兰德曼的“人为文化创造者”的思想,都彰显着人之为人的生命的灵性所在。“要使个人的生活成为整体,它必须体现一个人所有的创造性冲动,而且他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能够启发和加强这种冲动的教育。” [14]课堂中过多的限制只会压抑师生,使他们处于沮丧的、无奈的、消极的情绪之中,使生命丧失了心灵舒展、思想飞翔的能力,这无异于一种摧残。关怀型课堂珍视生命发自天性自然的那种主动权,创设饱含支持、鼓励、肯定、接纳、承认、赞扬、欣赏等积极成分的环境气氛,让学生带着渴望、带着创造未来的冲动去成长。人从不满足周围的现实,始终渴望打破他的此时、此地、如此存在的界限,不断追求环绕他的现实,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当下的自我实现。

(二)在目标向度上,关怀型课堂在培养健全的人格中实现对生活世界的还原与超越

1.课堂着眼于人格之情感性

在工具理性的引导下,在升学主义的笼罩下,课堂独重逻辑—认知发展,造成了现代社会中“单维度的人”(马尔库塞语)。现代学者已经意识到,学生可能取得很高的学业成绩,但却是以牺牲人格健全为代价,于是提出“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必须对“完成认知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的”的现状保持批判的态度。 [15]“逻辑—认知”与“情感—体验”是两类不同质的教育层面,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但他们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构成相辅相成的共存关系,发挥着整体的功能。课堂生活是师生生命最重要的时期所获得的一段经历, 这种经历是由很多刺激性的令人向往的高峰体验所构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 那些激起体验的知识可能被忘却, 但它对人的心灵开启和灵魂震撼却会作为一种经验永远保存下来。关怀型课堂中教师能够真正理解情感的重要性并且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并创造很多成功的机会,师生双方的交流感受、情感互动,共同获得了对知识、智慧和人生的感悟。

2.课堂着眼于人格之文化性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正如荣格说:“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 [16]人格着眼于人之本体,它强调人的精神,它是人的行为的内在依据,它不仅是过去生活的积累,而且制约着未来的发展。国际教育基金会专家汤姆·菲利普斯先生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说:“科技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社会需要人格教育。”他说,自私的极端个人主义和短视的及时享乐主义,在一些社会成了生活主流。许多人丧失了对国家、社会、家庭甚至自己的责任感,越来越依靠物质包括吸毒、性自由来填补心灵的空虚。并且指出:“这种精神污染的道德混乱环境,将使人的良知变迟钝,最终导致人生失败,并进一步带来社会混乱。” [17]关怀型课堂扎根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中的基础上,消除市侩式的世故虚荣,引领远大壮美的理想和科学的进取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师生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发展的内在力量,着眼于卓越的眼光和豪迈的胸襟,形成达观的人生信念,使心智视野向着时代和未来开放的过程中提升人格的力量。

(三)在内容向度上,关怀型课堂在对问题的探询中实现对生活世界的还原与超越

1.课堂中的问题以生活经验为基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情感体验方式等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并对他在学校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以作文教学为例,作文理应是学生对生活感受的一种表达,但长期以来,作文却只是被当作“学问”来教,作文也就开始远离其本真的功能。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构成以后认知的必要基础,教师在对学生施加某种影响时,他面对着的不仅仅是此时此地的学生,而是一个由过去、现在乃至对未来的渴望所共同影响与决定着的学生,学生目前的存在中留下了由以往生活经历所产生的烙印,同时又被学生的理想涂抹上了未来的色彩。关怀型课堂就是要通过教学使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暴露出来并得到剖析,使课程中确定无疑的结论不断受到质疑,使学生头脑中的定论不断遭遇冲击,从跨越当前的过去的和未来的时间纬度上来探询生活中的问题。

2.课堂通过问题的解答开放生活世界的意义

“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 [18]当一个人从孩提开始走向成熟,开始独立自主地思考人生的重要问题时,他就一直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什么样子的?我过怎样的一生才能使茫茫宇宙中微不足道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意义追寻,现代社会的人们来到学校、来到课堂, 然而,付出生命最宝贵时间中不可逆转的岁月,年轻的生命在问题解答中仍然看不见前进的方向。教育是对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教育,是在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命历程中展开的。因此,课堂必须通过问题的解答开放生活世界的意义。开放性意味着生产性、诠释的多层性以及意义世界的多样性。要获得这样一种开放性,知识应该是丰富的、复杂的和本体性的,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问题的解答不能仅徜徉于现实生活的表面,而要对生活进行高远而深邃的洞察。

篇9:千克与克对课堂产生的撞击论文

千克与克对课堂产生的撞击论文

一、“千克”与“克”课堂教学现状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大部分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入新课,再现生活情境。如“千克”与“克”的课堂教学,我们老师设计了学生称体重、农民卖菜、水果摊卖水果等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千克”与“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消除了学生对这一数学知识的距离感。在新课中教师会组织较多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掂一掂、说一说、称一称、比一比,加深学生的体验过程,牢固树立“千克”与“克”的概念。

二、“千克”与“克”在生活中应用的现状对课堂教学产生的撞击

计量单位国家法定,教材都使用了法定的计量单位,计量器具所标的都是克、千克与吨,市场、超市流通商品标签上呈现的也都是克、千克与吨,这无疑给学校“千克”与“克”的课堂教学找到了坚强后盾。但我们也看到“千克”与“克”在生活中呈现的是两个面孔:标价是克、千克与吨,谈价论价的是斤、两、公斤;新闻媒体播报的也多为公斤,毕竟人们使用习惯的是以“1”为基数的.单价;日常人们实际生活中到市场买粮买菜,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谁用千克与克讨价还价?斤两已被人们使用习惯了,在市场上人们的使用观念中似乎也没有人想强制使用“千克”与“克”。总之,生活中种种应用“千克”与“克”的现状,无疑给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体验中产生了困惑迷茫之处。

三、正视“千克”与“克”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不尽衔接之处,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

从现今“千克”与“克”的课堂教学现状不难看出,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的是千克与克,通过一系列的生生活动感知千克与克、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说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蛮好,应付学校的各种考核游刃有余。我们的教师也都明白“千克”与“克”的教学与学生生活的不尽衔接之处,却视而不见,唯教材是教材、课堂是课堂,视而不见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之处,或害怕触摸被人冠以不适应课改的名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呈雾里看花,使学生不能体验学习的优越性。因此,正视“千克”与“克”的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不尽衔接之处,才能做到为学生发展着想。

四、正视“千克”与“克”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不尽衔接之处,使课内向课外延伸

我们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当学生一旦走进生活,就容易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容易用数学的视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研究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那种唯教材教学“千克”与“克”,对城区的学生稍好点,但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就很不容易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是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学之前之后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重量单位的演变历史,熟悉生活中的知识的现状,使学生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因此,注重课内、走向课外才是“千克”与“克”教学的必然。

篇10:分析公众建筑对城市活力的影响与贡献论文

分析公众建筑对城市活力的影响与贡献论文

1 引言

一栋栋建筑物拔地而起的过程也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史。其中公共建筑常常在一个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作用, “标志性建筑”这个词就是描述这种情况的。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公共建筑的建设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因为公共建筑作为一个载体, 常常承载着一个城市过去的历史、现在的文化和未来的发展, 而这些因素都将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活力, 而且好的公共建筑将会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 常见的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是只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一般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交通运输类建筑等。实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公共建筑必不可少, 且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都在不断地提升, 因为人们的活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与他人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公共建筑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就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办公建筑是大部分人工作的主要场所, 那么办公建筑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到各公司对办公的需求。商业建筑主要包括各类购物中心, 由于购物中心规模的差异将在建筑设计阶段就产生很大的不同。旅游建筑的娱乐性就比较强, 轻松可能是它更为关注的主题。科教文卫建筑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学校等建筑, 带有强烈的文化传递色彩, 那么在设计时既要考虑它们的严谨性, 又要考虑到其特殊性。通信建筑则对于通信线路搭建的要求会更高。交通运输类建筑如火车站、飞机场等则要考虑站点、航站楼等功能使用的特殊性。总之, 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公共建筑涉及到人们在工作、娱乐、教育、出行等方方面面, 因此在进行公共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功能差异性, 针对不同的使用目的, 建设具有针对性的建筑, 而且这些建筑中的某一类, 如机场, 在城市中的数量并不会很多, 因此在满足其基本功能性的基础上怎么去体现一个城市的独特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它们都将会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与整个世界进行交流。

3 公共建筑设计分析

3.1 商业建筑设计分析

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因此在对商业建筑进行设计时, 所参照的标准和居住建筑之间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了。商业建筑的格局要求相对于居住建筑来说可能会表现得更加地严谨, 区域布局也会显得更加地方正。对于办公大楼来说, 一般都是整层的大通间, 然后各公司在租用楼层之后根据自己的规划做相应的改造。那么最初的建筑商所要考虑的问题则是要区分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相比在层高要求上的差异, 洗手间的设置, 楼梯间以及电梯井的设置, 并且在门窗设计上也会与居住建筑有很大的差异, 比较大型的商业建筑多采用全玻璃外墙, 而非钢筋水泥的结构。

当对购物商场建筑进行设计时, 外观设计应该要更能凸显出它的特点与差异, 优秀的购物商场建筑能够形成一个城市的标志;在对购物商场内部进行设计时, 对商铺位置的设计要考虑到顾客在逛街时的行走路线, 手扶电梯与直梯的`位置安排怎样才更合理, 购物商场人流量大, 为了解决顾客在商场中的分流问题, 电梯的数量就不能过少。在大型购物商场的设计中, 可能存在A组与B组建筑, 两栋建筑之间如何进行连接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购物商场在设计之初不可忽视的一点则是它未来的定位, 这个商场在未来将要满足什么功能, 例如是只满足购物需求, 还是建成一个综合体, 这两者虽然都是以购物为前提, 但是在细节上就存在很多的不同, 因此所需建筑面积和内部结构也会产生差异。

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的区别在于人们在商业建筑中的活动是灵活的, 因此为了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上就应该考虑得更为全面, 且对于外观的要求也更为多样化。

3.2 科教文卫建筑分析

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音乐厅等公共娱乐建筑的设计因需求不同而产生差异, 这些建筑作为现代城市建设更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其所要传达的东西不仅是在建筑功能性的满足上, 设计也不仅仅是设计师对自己设计理念的传达, 还应该结合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独特之处。博物馆的展品一般都要包括对这个城市历史的单独介绍, 每个展厅展示什么东西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考虑, 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与实际需求相符合的建筑物。在图书馆的设计中, 需要考虑图书分类问题, 因此在设计之初设计师需要和图书管理员进行交谈, 了解未来图书馆的布置工作。这个交谈能够帮助设计有更明确的区分度, 每一层楼的功能也更明确, 那么对于其余设施如洗手间、楼梯间、水电管道布局的设计相信也会更加的合理。

对于这样达到公共建筑来说, 他们的目的性更为明确, 常常一个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只有一个, 因而在设计时所花费的精力也会更多, 考虑的因素也会更多。所以为了能够建设出更具有城市代表性的建筑物, 在前期与各个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4 公共建筑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无论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还是三线城市, 建设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在时代的大背景下, 城市建设越来越现代化, 由于发展脚步的推动, 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 就需要建筑物来承载发展的过程与成果。科教文卫类建筑物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记载着从过去到现在甚至未来的东西, 例如博物馆的设计就要反映一个城市从过去到现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文化特征, 而且还会融入一个城市在现阶段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展望。博物馆作为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主要手段, 它的设计必定是独一无二的, 而且还要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秀的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对于现阶段和未来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也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当人们通过博物馆去了解一座城市的时候, 他们会通过博物馆去看到一座城市发展的潜力, 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经济文化上的投入。同样地, 人们通过一个城市在建筑上的投入能够看到的是这个城市对于某个产业发展的支持, 而这也是吸引外来投资的一种方法。例如成都大魔方演艺中心的建设反映的则是成都对于文化产业的投入, 从文化入手吸引其他地区和成都进行文化合作, 增加对成都的了解, 相信在未来, 合作不仅只局限于文化, 还会延伸到经济、科技、交通等方方面面, 以实现城市更为全面地发展。当我们谈论到办公建筑时, 我们相信好的办公大楼反映的是一个城市在办公领域所能够提供的资源, 包括人力和物力等, 这样的办公环境能够吸引更好的企业到一个城市去建立工厂, 随之而来的就会为城市提供很多的就业岗位, 而且对一个城市在相应行业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能够看到, 这样解决的不仅是社会问题, 还解决了经济、科技方面的问题。

公共建筑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好的建筑所带来的好处是方方面面的, 因此应该着力进行公共建筑设计工作, 帮助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增添活力, 做出贡献。

5 结束语

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为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需求, 就需要建设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来承载城市发展的脚步。不同的建筑物因其需求不同所以设计方向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是在功能上的, 而且也存在于文化上。一栋新的建筑物的出现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城市中的公共建筑建设的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而且因为城市发展所从涉及的领域是方方面面的, 因此公共建筑的建设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设计团队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不仅要考虑城市发展的需求, 更要在满足城市需求的前提下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让建筑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 而且好的建筑所带来的益处不仅仅局限于当下或者说相关产业的发展, 而是能够让其他区域的人们通过这一个东西去发展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从而带动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 最后实现城市的整体发展。总地来说,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设计团队所要参考的资料包括基本的功能性需求之外, 还要考虑建筑所在地的文化特征, 将它们结合起来, 打造具有现代化城市建设代表性的建筑和能够促进城市长久发展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吴艳霞.探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门窗, (11) .

[2]卢朋, 徐敏.论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J].低碳世界, 2017 (35) .

[3]谢轶凡.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问题研究[J].科技视界, 2017 (33) .

[4]丁一飞, 张采慧.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研究[J].建材与装饰, (3) .

[5]王凯.探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7 (36) .

篇11:谈对品德课堂的有效性的活动设计论文

谈对品德课堂的有效性的活动设计论文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是品德教学的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多年,很多家长还认为,在小学,孩子只要学好语、数、外就行了,其他课程可有可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实施。为了充分发挥品德与生活学科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成为必要的手段。

课前体验环节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归根到底离不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以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为前提的。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有效教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成效,在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激起了越来越大的反响。钟启泉等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认为,有效教学是解决现存中小学教学问题的一种方案,是推动“新课改”背景教学实践持续深化的得力助手。

课前要有体验活动 课前体验是指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调查、参观访问、搜集资料等初步感知和体验。进行体验活动,学生能从中获得大量的材料,对课中的进一步探究和感悟会有很大的帮助。笔者所在的学校教学条件不是很完善,留守儿童也比较多,家长对于品德学科的认识也不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学生只能机械接受,认识比较肤浅,根本达不到预定的课堂效果。如果有了充分的课前体验活动,上课时学生就有话可说,有理可讲。他们一定会各抒己见,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多渠道地进行课前体验活动。

课前体验活动要有针对性 虽然不少教师能够进行课前体验活动,但在实际操作时,对学生的要求比较笼统,不够细致。有的学生做,有的'学生不做,有的学生不明白该怎么做。这样的学生课前体验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世界真奇妙》一课时,一些教师只是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世界有哪些奇妙的地方,但具体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没有要求,导致学生漫无目的地去找资料,课堂上学生说的内容和教师预设的内容完全不一样,差距太大,根本不能感受世界的奇妙。笔者在上这一课时,要求学生主要去研究各个国家的特点和别称以及世界上神奇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去搜集它们的图片,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点。这样,课堂上学生谈论的东西就有了针对性,也进一步让孩子感受到世界上这些事物的奇特,激发他们去探索世界的兴趣。

提高课堂活动实效性和针对性

小学品德教学目标是要回归生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课堂。很多教师为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气氛而在课堂上设计了很多活动。整个课堂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但仔细想想太过于形式,并达不到一定的课堂效果。例如,在教学《做生活的有心人》这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做事要有耐心,课堂上学生活动有气氛,笔者设计了一个夹弹珠的活动。但在活动中,孩子们在夹弹珠时经常会把弹珠掉下,而且当时的课堂十分混乱,最后导致现场有点失控。这样的活动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比较难掌控的。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学生、适合本课教学目标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课后实践活动与落实

儿童的生活是渐进发展的过程,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课后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内训练的补充,而品德课后实践活动形同虚设,一般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一些教师所谓的课后实践活动只在课堂结束时一带而过,或者教师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让孩子去完成,事后并不检查,久而久之,学生也不重视,因此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实践活动内容,以小组的形式让孩子们去完成,同时给予孩子们方法指导,在下次上课前做个交流汇报。这样长久地做下去,活动一定会有很大的成效。例如,教学《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后,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感恩,感受到各行各业的人对社会做的贡献,笔者让他们在节假日去帮环卫工人扫地,亲身去感受环卫工人的辛苦,之后写下自己的亲身感受,下节课前大家一起交流。孩子们都很积极参加,课堂交流氛围活跃。只要活动充分了,学生亲自参与了,认识就深刻了,了解到各行各业的辛苦,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就油然而生了。

都说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课后实践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能力,因此课后实践活动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在提倡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要做的还有很多。只要教师重视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业务学习,把品德课堂的教学策略每一环都落实到位,一定能创造出充满活力、高效的品德课堂。

篇12: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与策划论文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与策划论文

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文化馆在传播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进行文化艺术活动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且也是政府进行社会教化的重要手段。当前群众文化艺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不能为群众提供更加新颖的内容,因此需要文化工作者加强创新,转变思维,促进文化艺术活动形式以及内容的丰富,更好的满足群众需要。

一、进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意义

进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促进群众文化队伍的发展与壮大,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能够将文化工作者都集中在一起,使文化队伍扩大和稳定发展,业余活动的丰富与发展,会使一些业余的、有文化特长的群众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展示平台。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政府以及文化馆等部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馆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活动开展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群众心中文化馆的整体形象,因此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维护政府及文化馆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

要进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首先需要有创意,这是前提和基础,有创意的文化艺术活动才能够吸引群众,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追求原创

进行头脑风暴,可以让每一位成员都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不会受到别人的嘲笑与讽刺,能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氛围中,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挑选有建设性的创意。当前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文化艺术活动的内容也应顺应其发展,否则将会使群众产生审美疲劳,因此需要适当的进行头脑风暴,使群众文化工作者能够积极发散思维,提出更多更好、更有新意的活动意见,满足群众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2.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创新

文化馆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有优势,例如利用现有的舞蹈人员、绘画以及书法人员等,实现资源的有机结合,开创书画音乐会,实现动静有机结合,在悠扬的琴声、笛声中观看各位艺术家挥毫泼墨,群众能够深入其中,自由评说书画作品。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技术资源与文化艺术活动的有机结合,实现形式以及内容上的新颖,更好的满足群众文化需要。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可以安装射灯、播放音乐等使观众的视觉效果更好,并通过微信、微博等将文化艺术活动展示在网络媒体中,通过网络评比、投票等加强群众的参与和体验。同时开展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活动,由政府主导,寻求市场合作,充分吸收企业、商家的资金、资源,促进文化艺术活动质量以及效果的提升。

3.积极借鉴,促进发展

在进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还可以积极的学习和借鉴,帮助文化工作者进一步扩宽思路,避免陷入思维的死循环中,日常工作中要多留意国内优秀的`文化活动形式,借鉴其可行之处,并不断创新使其成为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

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

进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就是要对文化艺术活动进行设计研究,活动策划能够进一步指导活动创意,使文化艺术活动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

1.从群众需要出发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是要为群众服务的,因此必须要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群众的文化兴趣。活动开始前,应由文化工作者通过走访调查等形式了解群众的文化喜好,并结合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需要,明确文化艺术活动的目的、内容自己形式等,如果不从群众需要出发,策划出的活动与群众相距甚远,是不会得到群众认可与关注的。

2.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了解群众实际需要的同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自身可以调动的人员,物资以及财力。人员就是进行文化艺术活动时所有的人员,包括演出人员、后勤人员、安保人员等,物资就是活动中所需要的道具、灯光、摄影、音响、宣传展示等,财力就是举行文化艺术活动中可以使用的资金以及资金的分配情况,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统计与分析,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规模的文化艺术活动。

3.明确艺术活动的定位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不是大锅菜,不能将所有的元素都混到一起,要对文化艺术活动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够使文化工作者在活动策划中能够选择出科学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如果是在比较开放性的场地进行文化艺术活动,可以以表演为主,策划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活泼的活动。如果是在室内进行,就可以进行一些专业讲座、培训等形式的活动,要注意策划的内容的主题,满足社会群众的兴趣需要,还可以在节目中的某个时段加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因此文化工作者应进行科学的文化艺术活动策划。

4.进行精密策划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需要精密、细致,确保策划的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策划人员在策划活动时不仅要明确活动的内容、形式,还需要考虑到活动现场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如果事先计划是在室外的文化活动,但是遇到了不利天气或者观众骤然增多的现象,就需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现场出现混乱,造成人员伤亡。文化工作者在策划活动中要考虑全面、细致,并将所有的内容、事项都熟记,遇到紧急问题时能够沉着冷静的应对。

结语

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促进文化活力的提升,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提升自己的创意以及策划能力,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使群众文化活动得以持续发展。

篇13:课堂检测与反馈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作用论文

课堂检测与反馈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作用论文

摘要:经常有老师抱怨自己辛辛苦苦讲了一节课,口干舌燥,可学生却没掌握多少内容,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本文拟从课堂检测和课堂反馈两方面提出一些简单的教学策略以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检测;反馈;优化课堂教学

一、探讨利用课堂检测及反馈优化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在以往一贯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重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认为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才能够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进而也就以为学生的学习有了效果。殊不知,教学的任务是要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应把时间留给学生,加大上课练习的力度,缩短教师的讲授活动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及时反馈,加深印象,查漏补缺。所以如何设计好课堂检测及反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也是当务之急。

二、优化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检测设计不同层次练习

(一)三种层次的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种层次的练习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实现课程大纲教学目的的重要步骤,在英语课堂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教师应逐渐形成重视学生练习的意识,加大练习的力度,彻底改变过去重教轻学、重讲轻练的习惯。

(二)三种层次的练习特征

按照新课程大纲的要求,英语课堂练习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机械性操练熟悉语言形式控制式跟读、回答、链式回答、替换、练习活动的形式既包含听说读写几方面的内容,也涉及到全班、分组、配对、个别等灵活多变的方式。能否设计有效和合理的练习,是衡量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1。控制式的机械性练习。所谓控制式,是指在活动方式上由教师牢牢掌握学生的回答,因为此种练习答案选择不多,学生无需过多思考便可回答,教师是可以预计到的。

第一层次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熟悉新语言项目的书面和口头形式,结合视觉、听觉和口头表达,使学生初步形成新的语言习惯。为此,安排的时间应紧凑、短促,一般以不超过8分钟为宜。另外,练习内容最好有1―2项,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如各种提示词、教具等。组织活动时,教师应示范准确、指令清楚。此外,应注意集体与个体的反应,适时检查全班或个别学生对新语言项目的熟悉情况,如拼写、句子结构和语音语调等。一旦发现学生的错误,应立即纠正。控制方面,难度要适中,节奏要快,密度宜大,频率宜高,使学生处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为下一层次的练习作好准备。

2。半控制式的意义性练习。所谓半控制式,是指教师在掌握学生的回答上给予较宽的选择余地,因为学生需要理解和思考才能作答。

第二层次的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新语言的理解,巩固新语言习惯,为在实际中进一步自如运用作好准备。只有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有机地联系起来,练习才具有趣味性。为此,设计时应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仿照表达,时间可稍长些,约10分钟。练习项目最好有3~4项,以配对练习为主。组织时,教师应提供例句,使学生能很快地理解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练习时教师要巡视监听,练习结束后抽查几组以了解练习情况。一旦发现错误,不必马上纠正,而是提问其他学生,让学生相互更正,在此基础上给出正确答案。这一层次的练习节奏应放慢,频率也应放低,但密度广度应加大,使学生处在较为活跃和热烈的气氛中,为下一层次的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课堂教学,就必须要重视优化课堂教学的评估与反馈

课堂教学中的评估应根据教学目标,对语言知识以及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达成度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时既要评估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情况,也要注重对教学方法、过程和效果的评估,评估时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评估的指标要明确具体,语句表达力求精练、准确,既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又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总之,教学评估与反馈必须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反馈要及时

反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语言活动的内容而定。在进行英语技能训练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要在其训练完毕再提出要求。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错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其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活动。具体做法是:当学生复述课文、造句或会话中偏离主题、忘记下文或难以继续完成时,要及时提醒或引导性地告诉他们,以免他们难堪,拖延课堂时间;当学生在朗读课文或对话练习中出现一些语音上的失误,在不妨碍意思、不影响整体时,教师要避免打断学生思路,可放在操练完毕后进行,以免加重学生心理负担,使其产生紧张畏难情绪,影响对课堂内容的学习。

(二)反馈要有激励性

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表情、眼神、语言与学生产生共鸣,多一些热情的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对差生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更应做到这一点。这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继续参加后面的课堂活动。

(三)反馈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作出反溃对差的学生要多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问内容要难易适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外语学习中有畏难心态的学生,哪怕其有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对好的学生我向他们提一些较难的问题,让他们积极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广度探索。对于中等学生,我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与满足。

(四)反馈要有启发性

当学生在课堂实践中遇到难题或尚不能对已学知识举一反三时,教师要作启发性的诱导。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巧妙点拨,使学生积极思维,逐步认识到,知识的掌握重在能力,进而思考更深刻,学习更钻研,从而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课堂检测及教学反馈既是要考查教师教学的效果,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是促使师生共同进步的良方妙药。教育教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凌国伟。关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几点建议[J/OL](―02―23)。钟楼教育信息网

[2]江坤才。教育模式研究资料汇编[G]云南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14:对“Drilling”和“Practice”的理解与运用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作者:佚名

中学英语新教材实施以来,教师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这就是五步教学法中的“Drilling”操练和“Practice”练习。

“Drilling”的含义是多次重复和强制形成某种技能,是形式上的练习;而“Practice”有练习、实践、使用之意,是内容上的活用练习。在每一项新的语言项目呈现后,紧紧围绕这个语言项目,让学生进行听说基本训练,达到强化记忆、熟练掌握,这个过程是操练;进而扩大语言内容,用所掌握的语言结构初步表达实际意义,这个过程是练习。但在具体操作时,我们经常会受到旧教材教法的影响,以为练会书上的句型,背出书上的对话并能表演就达到了交际,这实际上是将操练代替了练习,结果是学生尽管把书上的内容背得很熟,但到真实的交际场合还是结结巴巴,开不了口。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操练和练习的关系--前者是准备,后者是运用;处理好形式练习向内容练习的转化,从而使量变到质变,真正让学生用所学语言结构去实现交际的目的。

一.适时适度地进行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机械操作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新的语言项目呈现后,必须及时围绕这个语言项目,让学生进行听说练习,通过快速的、大量的、反复的模仿形成语言结构和组合形式的快速反应及自动化习惯。教师是指挥者和组织者,学生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参与训练。操练形式多样,有让学生听磁带跟读句型,或跟老师读;有师生问答,学生间问答等,且以集体活动为主,如全班或全组齐声跟读模仿,齐声按老师指令进行替换操练等;在集体操练后,可作小组的连锁操练或两人组问答。如教学第一册“like doing sth.”的语言结构时,教师可利用图片所表示的意思领着学生说:“I like singing/swimming…” 再用问答形式操练:“Do you like singing/swimming…?”指导学生回答:“I like…very much/a little.”“No,I don't like…”在学生上口后,教师进一步提问:“What do you like doing?”指导学生回答:“I like singing/reading…” 再问其余学生:“What does he/she like doing?”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回答:“He/She likes singing/reading…”并不断进行替换练习,接着指挥学生分两大组进行问答,两人小组快速问答。 此时老师必须要求学生语言表达正确无误,如有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因为操练是在紧接着语言项目介绍后进行的,所以通常是合上书本进行的,可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但有时也可在听懂介绍的语言内容后翻开书本进行,用书上方框里所给的词进行替换,看着书上的图画进行问答。通过这些模仿、重复、套用、类推等机械性练习,学生得以掌握新的语言结构,为以后的连贯表达打下基础。

在操练中一是必须掌握适度。操练不足,学生不能熟练掌握句型,操练时间过长,会引起学生厌烦,达不到好的效果,还会影响下一步活用练习的进行。二是必须善于判断学生对新语言项目的掌握程度,一旦达到必要的熟练程度就立即递进到下一步的练习活动。

二.扩大信息量,进行以“语言内容”为中心的活用练习

活动从机械操练到活用练习是逐步递进的,在学生掌握单个句型后,逐渐加大信息量,扩大语言内容,把新旧语言项目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表达实际意义,进行初步交际。此时教师扮演监听和裁判,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或不予控制,不限定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句子和词汇,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义。

1.进行真实的提问与回答

这种练习是就个人、当时、当地、本班、本校的真实情况开展问与答。当操练到一定程度,学生有些熟练时,老师就可以问一些真实的问题,让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回答,如在学生掌握了“like doing sth.”的语言结构后,老师可问学生:“Do you like watching TV?”“What do you like doing?”等,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的回答,这就在老师与学生之间达到了初步信息交流。在进行真实问答时,练习形式趋向个别。为了人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实际意义,应多进行小组活动,特别是两人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问答,老师巡回监听,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小组顺利正确地练习。

2.设置“信息沟”,进行信息交流

设置“信息沟”就是通过向部分人提供信息,向部分人保留信息来进行信息交流。如练习“Shopping”这一内容,老师可用卡片向“购物者”提供购什么、购多少的信息,向“营业员”提供有些什么商品及价格的信息,使“买”“卖”双方根据所提供的信息灵活使用语言进行对话。又如练习“打电话”,可分别给双方提供信息,以造成“信息沟”。如给A提供邀请对方去看足球比赛,给B提供××不在家,要代为转告,或本人没空不能去或同意去等不同的信息,让学生在打电话的对话中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所学语言。

3.设置情景,进行角色表演

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不仅能使语言交流更接近真实、自然,还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在“问路”的练习活动中,我在教室里设置街道情景,把课桌当成一个一个单位,让学生拿着“Bookshop”“Hospital”“Postoffice”等牌子,它们之间的走道也标好路名:“Renmin Road”“Zhongshan Road”等,设计一个少先队员帮助老大娘,向警察问路,并送老大娘到达目的地的内容,由三人小组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运用“问路”的语言结构(句型):“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No.1 Hospital?”“Yes,go along Renmin Road and turn right at the…”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想自己是在进行交际,尽可能多地用学过的用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What's wrong?”“Don't worry!”“I can help you.”等,在表演过程中发现学生语言有误,当时不必打断纠正,到表演过后讲评时纠正,让学生在以后的练习时注意。

由于从思想上、操作上正确处理了“Drilling”和“Practice”的关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不仅能在课堂上运用英语会话,也能在实际中运用。我班有位学生在她父亲所在外贸公司的办公室碰到两个澳大利亚外商,她能用英语和他们交谈;还有位学生逛商店时,看到两位外国朋友在袜子柜台前指指划划,营业员不解其意,无可奈何,他上前与外国朋友交谈,得知他们要买纯棉袜子,他就当起了临时翻译,帮助他们买成了袜子;还有学生在街上为不识路途的外国人指点介绍。所有这些都是课堂上加强了交际性练习的结果。

相关专题 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