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到实践论文

座敷童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座敷童子”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从理念到实践论文(共1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从理念到实践论文

从理念到实践论文

文化是城市的血脉和灵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精气神和软实力,对于增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扩大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榆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着力以文化力促进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激活创新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一、打造引领发展的城市文化系统

城市的发展和竞争,最终比拼的是文化。有学者说,建筑可以使城市变大,文化才能使城市变成伟大。着眼于文化强市、文化兴市,立足于文以育人、文以化人,几年来,榆树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实施了“城市文化系统规划设计与推广应用”工程。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询、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密论证,对榆树市的文化内涵、文化资源、文化精神、文化标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梳理、整合和提炼,按照传承历史文脉、立足文化现状、引领文化走向的原则,研究、设计并推出了城市形象定位、城市精神、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服务理念、城市口号、城市市歌等城市文化建设品牌形象理念系统;公务员行政行为规范、企业诚信规范、市民公约及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公关危机管理规范等城市文化建设品牌形象行为系统;市标、市树、市旗、吉祥物等城市文化建设品牌形象视觉系统;政府事务用品、交通工具、服装制式、公关用品等城市文化建设政府形象传播系统。规划设计了城市空间规划系统、城市树种绿化系统和再生系统。为扎实有效地做好城市文化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把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起上下联动、层层推进的责任落实机制。通过硬件建设、软件打造、媒体宣传、公益广告、载体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推介和推广应用,使城市文化系统逐步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对内增强了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大力建设惠民便民的公共文化设施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基础。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榆树市委市政府突出抓好“建、管、用”三个关键环节。几年来,先后投资2.3 亿元新建了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健身训练馆、标准400 米田径运动场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投资4700万元建成了小乡展览馆。修建了种榆书院、魁星楼、一座国家三级文化馆和一座国家二级图书馆。修建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 个,基层服务点24 个,村级服务点195个。按照“一站多能、广泛覆盖”的思路,不断加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力度,到目前为止,全市80%的乡镇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均达到国家部委颁布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在全市的388 个行政村中,村村建有“农家书屋”,363 个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室”。按照有场所、有设备、有活动、有队伍的“四有标准”,全市258 个行政村建有“欢乐庄稼院”。在建好设施的同时,着力在管好、用好上下功夫,探索建立了政府管理、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群众自主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提高了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遵循惠民利民便民的原则,目前,市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馆、博物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均已实现免费开放。着力完善流动文化服务网,配置流动服务车,重点在边远乡镇和外来工集聚地,开展图书、演出、展览、讲座和电影等流动系列服务,有效满足了群众休闲健身和文化娱乐的需求,真正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和公益性的功能作用。

三、为百姓提供“可口”的文化体育大餐

组织开展群众便于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是活跃基层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着眼于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和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注重整合资源,坚持在黑土地上“种文化”,常年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共组织“送戏下乡”演出120场,深入各部门演出达30多场。注重满足群众需求,以“唱响榆树·共筑家园”为主题,每年举办一届文化艺术周、社区艺术节、农民文化节、全民读书节、青少年艺术系列大赛,目前这些活动已形成品牌,吸引了群众广泛参与,深受群众喜爱。围绕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国庆等重大传统节日,精心举办具有地方风情、民族民间特色和群众喜爱的节庆活动,丰富节假日期间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周末广场文化活动,推动开展周末剧场、周末电影、周末文化沙龙等周末文化系列活动。精心举办农民节、红色歌曲广播电视大赛、农村文化大院健身秧歌大赛及全民运动会、健身展示大会等文化体育赛会,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注重提升文化品位,成立了东北大鼓传习所,发现培养东北大鼓传承人110人,组织开展了东北大鼓专场演出,有力推动了东北大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展演。成功举办了“抗洪抢险图片展”、“榆树文物精品展”、“农业发展成果展”、“天下第一粮仓杯”全国著名书法家《兰亭序》手卷精品展等大型展览展示活动。加强“二人转”创作和排演,在全省二人转汇演中实现“七连冠”,涌现出了《清风亭》、《戏中有戏》、《典型妇女》等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曲目。策划并组织拍摄了反映榆树农村题材的电视短剧《花儿朵朵》和《小乡有喜》,在吉视乡村频道《家长里短》栏目播出,受到社会关注和好评。

四、大力发展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

特色就是竞争力。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榆树市坚持走特色立足、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之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立足于榆树作为农业大市的实际,我们研究确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七大重点行业,即创意农业、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民间工艺、服务外包、广告设计和教育

培训业。围绕这些重点行业,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加快促进“小乡红色旅游基地”、“文化体育活动中心”、“365 现代生活馆特色文化商业街区”、“霸家湖文化旅游休闲区”等重点文化项目的.建设。突出抓好特色品牌,通过宣传推介、推荐评选、政策扶持、品牌打造等举措,大力宣传推介榆树的文化名企、名品、名人,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产业文化的互动融合,将榆树玉米、大米、大豆、疏菜、白酒等特色产品注入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以品牌吸附社会资本、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突出抓好政策扶持,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在用好、用活和用足现有政策的同时,结合榆树实际,抓紧建立和完善扶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争取省市文化产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大力扶持和引导旺角广告、震宇广告、青岳草编、盛世紫鑫电影城、365 现代生活馆、小百灵艺术学校等文化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五、大力培养充满活力的文化人才队伍

繁荣发展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着力配好配齐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目前,全市有专职文化干部151人,现有舞蹈、二人转、乐队、老年艺术团等各类民间艺术团体40 余个,培训文艺人员2 万多人,文化志愿者千余人。在队伍建设上,榆树市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每年都要对全市理论骨干、新闻从业人员、新闻发言人、宣传委员、宣传干事、文化专干、舆情信息员、文化站(馆)长、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轮训,学习新的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提高了宣传文化工作队伍的能力素质。在20榆树市首届全民运动会期间,通过以会代训,培训文化站长、教练员、大会工作人员达300 人次,有效提高了基层文化干部业务能力。全市24个乡镇的宣传文化队伍均已配备到位,得到了中央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建立了榆树市宣传文化人才库,对各类人才实施分类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培训,重视发现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目前已登记书法、绘画、剪纸、竹编、二人转等民间艺人400多人,他们已成为活跃基层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在自觉自信、自强自立,重在以人为本、拓展深化,重在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重在传承辟新、择优勇进。榆树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大力推进文化榆树建设,大力促进榆树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系统的推广应用,在文化的滋养和浸润下,努力把榆树打造成为富民强市的摇钱树、价值认同的亲情树、根深叶茂的参天树,为把榆树市建设成为粮食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和有利的文化条件

篇2:从理念到行为习惯读后感

陈春花的这本企业文化管理书总体还是很不错的。书里面的内容虽然有些枯燥,读了些许日子,好多东西我不太记得了,但这本书让自己真正从理论方面了解了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企业要搞企业文化,企业怎么搞企业文化;当然看书的同时,自己思考最多的还是中圣公司如何创立自己的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与经营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源于对竞争力来源的理解;企业文化是在日本企业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基于竞争力派生出来的;企业文化是竞争力的一个核心元素。我的理解,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引导并自发形成的共同理念、共同行为。中圣公司已初步形成中庸而为、团结协作、快乐工作,目前缺少的是进取精神、诚信意识以及服务理念。

为什么企业要搞企业文化?

企业的持续竞争力主要不是来自企业外部,而是取决于企业组织与文化;面对目前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所遇到的变化和风险越来越明显,而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和竞争互动的加快会使竞争优势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动态变化趋势,动态竞争将改变企业战略的思维力,导致企业必须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即新的企业文化;只有企业文化的建立、更新、开放与学习以及自我超越才正是企业可以持续经营的根本动力。我的理解,为什么要搞企业文化,一方面,好的企业文化具有提升业绩、帮助管理、树立形象、延续寿命的功能与好处;另外一方面,是为了企业可持续的经营发展、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更好的参与竞争、增强内在动力与信心。中圣公司目前存在政策重大风险以及前所未有的挑战,做了几十年的环评业务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没有相当的竞争力,将面临生存危机;所以,越在困难时机越要敢于“亮剑”,除了战略策划转型外,企业文化的建立已迫在眉睫。

企业怎么搞企业文化?

书中提到TCL集团靠“鹰式蜕变”、“鹰的重生”企业文化从死亡边缘拉回到稳健经营轨道;迪士尼乐园靠将顾客称为“客人”而不是“顾客”的企业文化驰骋全球;阿里巴巴靠“顾客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企业文化不断发展壮大;德胜公司靠“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企业文化多年稳居行业首位;华为靠“狼性团队”企业文化快速占领市场发展壮大;企业文化绝对不是虚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实”是指企业的产品和员工行为。我的理解,企业要怎么搞企业文化,首先应该查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再去挖掘经营管理中做的好的并起决定性的东西,最后再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寻找需要重点建设的要素;把这几方面的答案找出来就是这个企业需要建立的企业文化。中圣公司运行近8年,最近4年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好多问题,当然也有多年形成的好的做法。目前,企业面临生存挑战,核心竞争力——环评资质已取消,我们没有选择,只有提升竞争力转型发展,挖掘新的要素,形成中圣公司的企业文化,以更积极的心态在市场中去竞争并力求抓住新的机遇。

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智慧、努力与执着,我期待着中圣公司尽快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持续前进,继续在全国环保咨询业务中处于领先地位。

篇3:从理念到行为习惯读后感600字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在日常运行中所表现出的各方各面,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文化体系并不断倡导和塑造。

企业文化建设上首先要树立一个信字,商鞅变法立木为信,信首先就是讲诚信,奖罚分明,及时恰当。信是责任感的基础,是闭环工作的基础,是评价工作干事靠谱不靠谱的基础。有了“信”正确的任务反馈机制就建立起来了。“信”是管理上追求“效率”的根基,如书中所提的“劳动效率、组织效率和个人效率”,不“信”就无法调动效率,这也是我们文化建设的最基本动作。

信的另外一层意思是“相信”,我们中圣的核心价值观“中庸而为,圣之不矫”要大家“真信”,真信我们所从事工作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提升荣誉感、幸福感、归属感。我们的行业定位和市场定位就是作疑难杂症,作别的公司作不了的项目,具体工作的困难恰恰是我们契合市场得以生存的根基,这也是我们能屡经变革始终发展壮大的原因。每个员工投入其中得长期学习历练、成长发展,拓展认知和事业边界,提升层次。但是,从兼顾家庭和生活来讲,我们的工作常常需要让员工投入多,放弃的休息休闲的时间较多。我们的工作特点就要求我们做好文化建设,做好思想引导,往实处作,提高思想引导的频次,从内部先建立起我们的心理堡垒,要有企业自信,文化自信,视企业为自身发展的强大后盾和卓越平台。

除了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作优化调整,拉开竞争差距,奖勤罚懒,纪律严明;在文化建设上,加强人文关怀引导,在工作当中一起享受奋斗,有花有果,有笑有泪,做到文化“活”企,体现公司的人文情怀,盘活公司和部门的活力、战斗力、凝聚力。

篇4:从理念到行为习惯读后感600字

在看《百年中行新变革》时,肖钢曾讲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企业文化。这也不是我对企业文化感兴趣的原因,倒是自己经历了多家公司的工作后,发现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是企业文化不健全,甚至没有。而我在与越来越多的员工接触时,更深切体会到了加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性。我也对企业文化方面的东西更感兴趣,于是就选择了陈春花的《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一则对陈春花教授的欣赏和崇拜,二则是书名本身与我自己的认知相符合。

一本好书要带来理念的冲击。很多时候,我们会固执于自己的某些认知,对知识、对社会甚至对人,根本来讲,自己是无法判断对错的,但自己内心却坚信正确。比如陈春花教授对“有文化”的释义,她讲到“有文化的人知道环境要什么,能够适应环境,并利用和创造环境”;又如对企业文化的载体,她认为是产品;再如她对今天环境下思维方式的阐述,都会给我带来启示和全新的认知,可能自己知道,但还是不够系统,陈春花教授给系统总结出来了。

好的企业文化如何构建。陈春花教授从文化的认知谈起,先后讲了企业文化的认知、文化是神产品是形、文化是神员工是体等内容,详细讲解了确定核心价值观、成为领袖、全球思维、新理念和打造企业文化,书的层次清晰,透彻。读完全书,就我本身对打造企业文化的认识,我觉得应该还是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策略有着清晰明确的规划,能够上下一心,达成共识。只有企业的目标清楚,员工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自己欠缺什么等;二是公司高层和中层,乃至基层管理者都能够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管理活动中坚持,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养成行为习惯。陈春花教授讲到,企业文化应该允许思想的不同,但有统一的行为方式。思想统一会造成员工僵化,应该营造开放、积极的思想氛围,这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三是想方设法的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再好的企业文化,也是有员工共同建立的,稳定的员工队伍会让企业文化建设稳步发展。无论是通过目标期望、授权还是经济保障、激励、学习,着力提高员工敬业度、忠诚度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为良好企业文化形成创造条件,还能推动企业文化向良性循环。

我制作了《从理念到行为习惯》的思维导图,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篇5:从理念到行为习惯读后感600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如果把中国经济发展归功于中国人民活性的释放以及公司有效组织各种资源的话,相信有很多人同意这个观点。但是30多年来我们却面临着这个尴尬:中国企业很难成长为跨国大公司,甚至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可怜的3到8年。很多专家和学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见解和分析,《从理念到行为习惯》则是从企业文化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刻分析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方面的弱势,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日本的企业管理经验,对中国的企业文化管理提出了很多建议,并希望能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助益。

企业文化这个概念,是美国商界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解释日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尝试,这种文化更多是企业的共同理念和集体行为,并且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生存形式。在这个概念出现之前,西方国家的很多大型企业已经有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技术,他们很多人性的管理方法至今仍被沿用。而在这个概念之后,美国的很多企业迅速转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并且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超越了日本,继续领跑世界经济。所以说,企业文化这个概念在公司产生之后也已经存在,只是在一个适当的时机被突出出来,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公司作为国家利用、整合资源的方式,需要得到整个国家甚至是世界的支持;中国是一个极具历史底蕴的国家,也就是说,她的国家文化或者民族文化足够用来滋养公司文化,但30多年来我们很多的公司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至今为止仍没有一个能在世界上称雄的公司,究其原因(在此不讨论政府管制对公司的影响,也不考虑国有企业)是很多公司没有自己成熟的企业文化。《从理念到行为习惯》就是从这个切入点开始,论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中国已经有诸如海尔、华为、联想等企业开始逐步成长,他们有着很多先进的做法和做法,并在成长中初步形成自己的文化,但这只是探索,未达到成熟阶段。而在西方国家和日本企业,诸如IBM、星巴克、丰田等很多企业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愿景、管理团队、组织架构等一个很好的执行系统和企业文化,保证企业的常青基业。中国与大型企业的差距,就是企业文化有和无、多和少、长和短上的区别。

作者本人研究企业文化多年,对很多国内外企业的文化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且有相应的企业管理经验,在介绍企业文化管理的具体操作上也省去了很多学究气。本书通俗易懂,叙述上娓娓道来,有点像课堂上的讲课。但对于中国企业文化的分析直接、透彻,对于中国企业现存的企业文化管理问题鞭辟入里,提出的企业文化构建建议有一定的针对性,值得细细品味。

篇6:从理念到行为习惯读后感600字

上个月上课的时候,旁边的教室里面坐满了人,外面站了不少人。一打听,原来是陈春花老师在上课。可见其魅力多大。我的德国同学问我,她是谁,她的厉害吗?

说实话,我不知道。直到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我老公推荐给我的。也是我读到第一本陈春花的书。正值所在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相关文件都曾经我手整理,也了解到这文化的前世今生以及现行政策的生成过程。积累了很多的疑问. 所谓的企业文化,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执行,还是自下而上的潜移默化?所谓的企业文化,是口水乱飞的鼓吹,还是落到实处的推行?企业文化究竟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才能更有效地普及及传承?这疑问因为我的位置和高度不可避免地转化为上班时的腹诽和下班后和老公交流时的Q&A。 即便他比我好很多,但是由于两个企业的行业特点不同,还是未能释疑。

所以,当我读陈春花的书的时候,是带着问题去读的,这样很多似是而非的疑惑和疑问,在这本书娓娓道来她对企业文化的理解里面得到了初步的解答。所在企业是一个合资企业,两种文化的冲突暗流涌动,磨合与交融的方式以及达成的效果两个文化阵营的人都各自评价。春花老师书中对于此类情况的观点和建议实施的方法给我初步答疑。

不过最让我震撼的一句话,具体记不清,大意如此: 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利用环境运用知识才是文化。这是学以致用的大白话解释,却让我对学以致用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的德国同学决意选陈老师做导师,可惜普通话不过关,没选上。她很遗憾。

篇7:从理念到行为习惯读后感600字

转眼在新的工作岗位任职已两月有余,平日总觉得很忙很累,把以往爱看书的爱好也随之搁置一旁,春节放假期间有幸拜读了陈春花教授所著的《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一书,也是本人所读的第一本企业管理书籍,自觉受益匪浅,下面谈谈个人感想。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创业初期BOSS们凭借着对事业的热情、信念和拼劲成就了企业的雏形,这个阶段的企业一般稳定性稍差,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文化建设往往被忽视,在经历一段成长期后,企业进入缓慢且稳步发展期,这个时期的企业需要更优秀且稳定的人力资源,此时企业领导们开始提出、实施和建设企业文化,并把这种文化灌输给每一个员工,让他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安全感及归属感,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在当下大部分企业老板都会认同企业文化的作用,但真正实施起来十分艰难,坚持并能做好企业文化,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企业少之又少,甚至很多企业引领者对于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都很模糊或理解有所偏差,所以导致国内大多企业没有真正打造出企业文化,那么什么又是“企业文化”呢?

引用陈春花教授在《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一书中提出的有关企业文化的理解如下: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整套共享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以至得以促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这种共同的的行为模式则是企业文化最强打的力量所在。

也有其他解释为企业文化这个概念,是美国商界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解释日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尝试,这种文化更多是企业的共同理念和集体行为,并且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生存形式。

由以上两个概念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是群体行为而不是个别精英概念,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就把个别的人才及其说话及做事方式当做大家共同认可的文化,当做企业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也造成了此人才的流失会给企业造成重大危机,而被忽视的大多数员工则会失去安全感、缺乏归属感,同时也就失去了对企业的责任感,看不到希望,觉得没有发展空间,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文化是对环境的认同并不等同于知识,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快的变成优秀人才,但并不能保证我们可以因此而生活的更好,相反,很多人因为掌握了知识,反而更加远离现实社会,更多的批判社会,以至于让自己无法融入社会,这恰恰是因为知识远离了文化。

工作这么多年来从未思考过“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往往将二者意思同化,认为知识就是文化,而文化就是知识,实则知识与文化有很大区别,知识能让我们了解社会、剖析社会、适应社会,只有能够认识环境、利用环境,才是真正的有文化。文化是一种生存方式,具有文化的人,能够认知并认同这个社会,适应社会,寻找到社会认同的生存方式。

李春花教授在书中提到文化是生存方式并无高雅低俗之分。

企业的文化不是“虚”的,而是“实”的,很多人认为,文化这种东西,犹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有充斥在我们周围。

企业文化的最终载体还是员工的行为习惯陈春华教授在本书第四章讲到文化是神员工是体,文化最重要的一点表现是统一行动,一致的行为习惯,可以带来统一的意志,这样,文化的作用就会发挥出来,所以企业文化最终会表现为员工一致的行为习惯。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潮下,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价值也越发深刻和清晰,如何认识企业文化?如何管理好企业文化?如何让企业获得更好的业绩?如何让企业组织更好的成长?这个问题,已不仅仅是HR的工作职责,而是从领导者到全体企业员工所有人,需建立的一整套共同的行为模式、理念,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企业通过企业文化提升整体的形象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增加业绩,增强企业的实力。而企业管理者越来越从实际的业务操作中抽身出来,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入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之中。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一家企业从小做到大,可以从最初的创始人的个人魅力,企业发展理念吸引,再到确立更清晰的企业发展目标吸引越来越多的同道者加盟,凝聚更多力量,这种螺旋成长的过程里,企业文化逐渐沉淀,而后立文成型,全体职员一起遵守。这个企业文化确立的过程便是从理念到行为模式的确立过程。万物归一,道法归一,任何事情做到最后,都会归于同一哲学,归于思想的上层建筑的层面上,企业文化也不例外。在企业管理方面,在中国企业一度流行公司业绩纷纷效仿美式管理方式,日式管理方式,最终都要回归中国式管理方式。中国式管理,这也是最适合中国人性格以及国情的管理方式。美国式管理像打桥牌,抓到牌找到资源再按规则合作做事。于是美式管理也被称为有用文化。而日式,严格规整得一丝不苟是其特点。可用围棋形象代言,生即是生,死即是死,黑白分明。而中国式则是麻将,四人即和又不和,窝里斗成团,这也是中国文化,五四破四旧,中国文化呈现倒退,集体无信仰,信与不信,散漫无道德底线,整个社会短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于是中国制作虽然走向世界,却总是在产业链的最低层徘徊,艰难突破。其实,突破的核心就是文化,挖掘凝聚于产品之上的文化附加价值。让中国文化寻找到合适的产品,这也便是从务虚到务实的艰难一步。说起文化,看似摸不着,有点虚的东西,特别是企业文化。但通过研读本书之后我理解了它是企业得“魂”有着无限的能量,它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持续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是企业战略的根基。虽然它是无形的,但我们并不是完全找不到它的影子,企业员工的行为中表现着,企业的领导者实践着。

篇8:《从理念到行为习惯》读后感

企业文化并不是虚的,而是非常实的,所谓“实”就是体现在四个方面:共同事物、共同语言、共同举止、共同感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员工摸得到、看得到。文化不是口号,而是全体员工的工作信条和行为准则。文化理念作为行动先导,必须经过转化才能确保落实到行动上。

一、具有共同的事物

共同事物可以让员工和组织保持一致,与公司形成共识。企业应该尽可能给员工提供一些共同的事物,公开的办公场所、员工一起用餐的餐厅、公司的标识系统、办公用具以及工作环境等。

二、具有共同的语言

作为一个企业,三个关键词很重要:顾客、合作、解决问题。如果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是谈论这三个词,那么员工所形成的共同语言就可以产生顾客导向的文化和行为习惯,就可以形成相互合作、配合的企业文化和行为习惯,就会形成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的企业文化和行为习惯。

语言所创造的氛围一定会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习惯,所以企业要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以及要求,在企业内部引导员工谈论共同的话题,具有相同的语言是形成文化共识的第二个部分。

三、共同的举止

典型运用“共同的举止”达成共识的是军队。任何一个军人都会要求自己一切举止符合要求,无论是行走、吃饭、训练以及睡觉,这些完全一致的行为举止训练,使得军队形成强大的组织。我们在形成企业文化的时候,也一样需要员工具有共同的行为举止。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行为举止包括:对待所有工作关系人员(顾客、合作方、政府、内部上下级、同事等)的沟通交流方式,会议的参与,品质的标准等;这些都是企业中的日常行为举止,这些行为举止的一致性和高标准,就可以形成一个一致的团队。对于举止和行为一致性的训练,是达成共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四、共同的感觉

员工的感觉是第四个达成共识需要关注的部分。海底捞的经验说明,给员工好的感觉有着非凡的意义。这家公司从员工的衣食住行入手,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服务,这些举措使得员工感受到特殊的待遇,并因为这样的待遇感受到公司对于他们的尊重和珍惜,在内心萌发了自豪感和当家做主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一旦成为员工的共识,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当一家公司的员工评价公司说“公司对我们很好,我们喜欢这个地方,我以在这个公司工作而骄傲”,那么这家公司就形成员工的共同感觉了。

篇9:从理论到实践分析论文

从理论到实践分析论文

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建立发展以来,呈现出“涟漪式”的叠进走向,法国学派强调实证性研究,美国学派补充了非实证性的审美研究,而中国学派中曹顺庆提出的变异学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向。文学变异学是针对全球化发展的现状与跨文明语境下的文学变异所提出,它紧扣跨越性、文学性与异质性等特点,重新规范了影响研究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变异学解释了文学交流比较中的文学变异现象,它的比较基点不再是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求同”,而着眼于文明的异质性,建立了“求异”的比较范式。同时,随着一些学科的发展,如译介学更多地关注了在翻译中的文化变异,又如形象学更多关注了形象制作的主体能动性,这些都不再是用传统实证性研究方法能解决的,变异学的提出使这些学科从原先实证性研究中分列出来,归为变异学研究,重建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变异学的提出,凸显了不同文明圈中的文学与文化的异质性,以和而不同为研究目标,有助于破除某种文明中心论,建立多样化的文化生态。

一、变异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曹顺庆在《复旦大学学报》第1期发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一文,提出变异学定义,即“比较文学变异学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支点,它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现象交流的变异状态,以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上的异质性和变异性,从而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所在”。同时在该文中,明晰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四大研究范围,一是语言层面的变异学,也可称为译介学研究;二是民族国家形象变异学研究,又称为形象学;三是文学文本变异学研究;四是文化变异学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曹先生在《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中拓展变异学的研究层面,增加了文学“他国化”和跨文明研究。变异学理论建构起了全新的比较文学视野,但它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具备着坚实的理论依据与填密的理论体系。

首先,从人类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提出文学变异学。纵观文学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异质文明发生碰撞使不同文学间相互交融、发生变异,从而产生文学新质,呈现文学丰富多彩的面貌。如禅宗文化就是在中国本土化文化与印度宗教碰撞后变异形成,禅宗不仅对禅理、禅观、禅的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化起到了广泛的影响,对中国文学影响也颇为深远。在文学内容上,南北朝时期因佛教的影响,原先占主导地位的“玄言诗”被“山水诗”所代替,用描绘山水来体现禅趣。在诗情诗意上,随着诗人们学禅悟道,说理偈颂的写法被他们有意无意间汲取,到了宋代就有了“学诗浑似学参禅”的说法。在文学评论上,自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理喻诗理以来,后世文论多承袭之。尤其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更是使本为佛家语汇的“境界”成为中国传统文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特色性名词。由此可见,是源于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状态,这种冲突的结果“能够激活冲突双方文化的内在的因子,使之在一定的条件中进入亢奋状态。无论是欲求扩展自身文化,还是希冀保守自身的文化,文化机制内部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异”’。正是这种外来的异质性文学因素引起本土文学传统中出现了变异现象,从而形成新的文学可以促进文学的发展。因此,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研究文学变异应成为文学研究的主要视角之一。

其次,从差异可比性的角度提出文学变异学。一方面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来看,关注差异性已成为学术前沿,后现代思潮力求打破现有的单元秩序,倡导多元。如解构主义的代表者德里达,他的“延异”理论就与逻各斯中心主义针锋相对,不同于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存在固定的意义。德里达认为,理解建立在两个领域中,在同一性的领域即是已经显现的和将显现的领域,而实在的领域是一种“延异”的领域,理解是在与其他意义的差异中产生的,得以延续的。落实到文学比较上,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于连就围绕着中国思想与西方思想的“差异性”与“无关性”展开其思想体系,他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西方概念模式标准化的时代”。而打破这一西方中心的格局就须要看到不同文明的差异性。如朱利安所说“文化的本性在趋向同质化的同时也在不停异质化”。在这种追求差异性的思潮之下,传统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都没有对这样的文化趋势做出反应。法国学派中梵·第根、基亚等学者强调“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法国学派倡导实证性的影响研究。美国学派打破法国学派的限制,将没有实际影响与关系的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进行比较,即是倡导“平行研究”。但美国学派的学者也没有认识到不同文化圈内的文学差异性问题,他们的可比性也都是建立在求同的基础上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建立在“同源性”基础之上,平行研究的可比性是建立在“类同性”基础之上。而与“同源可比性”和“类同可比性”不同,变异学的差异可比性研究范式是建立在“同中求异”的学术思维上,以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现象为研究目标,探索出一条新的文化批评路径。另一方面从跨文明方面看,当代世界的文化现实表现出西方、阿拉伯、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圈都有其显著而稳定的特性。而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出现,给我们一个警示,未来的冲突将是文明的冲突。怎样化解这一矛盾,跨文明的对话就极其重要。西方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如美国学者厄尔·迈勒的《比较诗学》就指出要打破西方中心论;伯恩海姆的学科现状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放弃欧洲中心论,将目光转向全球。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一书,主张不同文明间要进行对话。而中西文明是否通约又成为一核心问题。一些学者如韦斯坦因等认为跨越文明圈的比较是不可行热把文学现象的平行研究扩大到两个不同的文明之间仍迟疑不决……也有一些学者如钱钟书就坚持“东海西海,心理枚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充分倚重“求同”的观念。这就成了一个学术困境,建立以实证性的影响比较有很大的局限,同类比较为基础的平行研究也显得牵强,新的比较文学学科范式听待建立。变异学就是以这样的跨文明比较出发,用“求异”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跨文明变异研究的提出,彰显出文化差异的区域区别性特征,为跨文明对话提供了坚实基础。

最后,从整合学术失范的角度提出文学变异学。长久以来,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形成了比较文学的全部理论,但是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提倡非本质的、求异的文化倾向。一些学者进行了创新的探索,如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产生于19世纪,为法国学派所钟爱,被划分在影响研究之下。长期以来,形象学主要研究对异国形象的渊源与流变的考证上。而现代形象学认为,异国形象是在“注视者”与“他者”的互动中诞生的文化产物,具有总体性与创造性;同时,现代形象研究强调文学性,这些研究趋势都是传统实证性研究所解决不了的。曹顺庆指出“形象学的重要概念—社会集体想象物本身就是一种不真实的想象,其中就蕴含着变异的因素’,。把形象学归为变异学研究范围的合理之处正是如此。又如比较文学对翻译的研究,早期法国学派十分注重不同国家间文学影响事实的考辨,翻译作为媒介的一部分受法国学者极大的重视。早在20世纪30年代,梵·第根就在《比较文学论》中专章论述“媒介”,那时对翻译的关注仍是十分完全、准确、逼真地翻译原作。但随着翻译领域的不断探索,学者意识到翻译文学译介中具有特殊性,它不再是单纯的媒介,它还是在不同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对原作的阐释,还要研究文化角度的语言变异。传统的实证性方法也渐渐不适用于发展中的翻译研究,国内学者谢天振先生的译介学研究就成为一种新的范式,如他所“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它探索一种文学与文化的双向阐发的道路。正是这些新生理论的蓬勃发展促使比较文学学科的重新整合,如乐黛石等学者强调:“新的理论资源影响渗透的结果,还使一些具体研究类型的学术意义更加突出,同时也使一些研究类型面临拆解、合并与重组的可能。回望对比较文学研究中影响颇广的一些教材,如卢康华、孙景尧撰写的《比较文学导论》,陈悼、刘象愚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陈悼、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犯等,它们在特定的时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及积极意义,但随着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已经不能解释学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如形象学中的虚构性及译介学中的主观变异、创造性叛逆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提出新的理论对出现的现象进行解释,变异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站在对学科理论高屋建瓶的角度上提出的。在由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学》(四川大学出版社)一书中将译介学、形象学从原先实证性研究中分列出来,归为变异学研究。把实证性的研究归入文学关系学,并以文学变异学统括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等分支。对比较文学的理论进行重组、补充,体现了比较文学学科的最新动态,克服了新旧研究类型所产生的冲突问题,建构起“涟漪式”的发展轨迹,将变异学与其他板块融合为有机整体,形成相对完整的比较文学理论。

二、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提出及其理论内涵

208月,在中国比较文学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曹顺庆正式提出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理论设想。与此同时,由曹顺庆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比较文学学》将文学变异学作为独立一章,内容涵盖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主题学、文类学、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建立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体系。20曹先生在《复旦大学学报》发文《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详尽地分析了变异学提出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领域,明确了变异学研究原则。年5月发行的《比较文学教程》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变异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这四大研究领域为主要内容,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教材的一个新体系。而后一系列文章《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学术背景与理论构想》(《外国文学研究》第3期)、《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当代外语研究》第7期)、《翻译文学与文学的“他国化”》(《外国文学研究》第6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新思考》(《外国文学研究》)第3期)等展示了变异学由理论到实践的进程,从阐释变异学的理论支持、学术主张,到规范研究范围,再到具体的理论指导翻译问题、指导学科建设问题等,变异学为比较文学学科注入了新力量。随着文学变异学的研究深入,曹顺庆对它的研究归纳为六个层次,.如下阐述。

(一)、语言层面变异学,主要是指“文学现象穿越语言的界限,通过翻译而在目的语环境中得到接受的过程,也就是翻译学或者译介学研究”。随着当代审美浪潮的袭来,翻译对传统研究模式进行了反思和质疑,极度呼唤翻译主体的能动性,推崇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注重异质文化在翻译中出现的碰撞和交流。正是因为译介学涉及了很多跨越语言与文化层面的变异因素,所以很难将译介学归属于重视实证的影响研究。正如谢天振先生所言,如今译介学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相对来说比较超脱,视野更为开阔,更富审美成分”。译介学的内涵超越了传统翻译、媒介学,而研究异质文化中的语言变异问题,这也正是比较文学中变异学针对语言层面的重要课题。

(二)、民族国家形象变异学,就是形象学,它是对文学作品中民族国家形象的变异做研究的。当代形象学认为,形象就其生成机制来看是创造式的,而非影响研究意义上的复制品。文本中的异国形象不仅是感知到的复制品,而且是作者再创造的结果。当代形象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更多地关注了形象制作的主侧——“注视者”。这样,注视者与注视对象,注视者所存在的“本土”与他者所处的“异域”构成两组二元对立的感念,在这对立统一的互动中,产生了文化过滤与文化误读的变异产物。正因如此,将形象学构成了变异学研究中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的一部分。

(三)、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即是文学文本在实际交往中产生的文学接受现象。不同文化、文明圈的接受者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对同一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与意义理解所产生的认识差异,就是接受学的研究内容。此外,研究还包括不同的审美趣味与追求所造成的对异域文学的接受差异和异域文学进入后是如何被本土作家改写、再创造而发生的变异。它不同于接受理论或影响研究,它将“接受者”放于主体地位,研究方法上以审美的研究方法为主,实证性为辅。除此之外,文学文本变异学还包括平行研究范围内的主题学与文类学,之前的研究多注重于“求同”,而在跨国、跨文明的研究前沿下,主题学和文类学显现出更多不同之处,变异学的研究就将那些经过文化变异的主题与文类归于研究范围,从多角度拓展变异研究的领域。

(四)、文化变异研究,其典型理论就是文化过滤。文化过滤指的是“跨文化文学交流、对话中,由于接受主体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背景、审美习惯等原因而造成接受者有意无意地对交流信息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创新等作用,从而造成源交流信息在内容、形式发生变异。叶维廉先生在《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就指出“文化模子的歧异以及由此而起的文学的模子的歧异”是比较文学所要面对的问题。不同的“文化模子”催生出不同的文学观、审美观和相应的文学意义建构方式以及美学特征“文化模子”的差异性越大,文化过滤的程度就越高。比较文学的变异研究应该重视文化过滤这一现象和作用机制,使其成为变异学的研究范围。

(五)、文学的“他国化”,是指“异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发生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同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他国化。文化的“他国化”道路就是对异质文化如何渗透到接受国并且产生新的话语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本国自身的文化传统,尊重本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方式,但更为重要的是尊重在流传过程中的语言、形象、文化模子的改变,在坚持本国文学的基础上,结合外来文学的特点,进行外来文学的本土化改造,为本国文化注入新活力。这就是变异学所提倡的尊重异质性,实现文化发展的多元化。

(六)、跨文明研究,目标在于彰显文明区域区别性特征,为文明对话和多极文化的建立提供坚实基础。当西方背景的比较文学研究进入非西方背景的异质文化的时候,中西之间的差异大于类同,跨国研究已经不能解释文学内部的很多东西。曹顺庆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一文中,提出“跨异质文化”的观点,认为“正在崛起的中国学派必将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这堵巨大的墙,必将穿透这数千年文化凝成的厚厚屏障,沟通东西方文学,重构世界文学观念”。而后由于“文化”一词的理解多义,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七次会议暨国际学术会议上,曹顺庆做了题为《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的发言,将“跨文化”改为“跨文明”,而文明的异质性就更多地体现为文化根性和文化趋势的根性演变“跨文明研究”就是以异质性对文化根性、文化过程、文化趋势的整合研究。跨文明研究以变异性为核心研究了不同文化圈文化的变异现象,极具跨时代意义,是中国比较研究理论创新的增长点。

语言层面变异学、民族国家形象变异学、文学文本变异学、文化变异学、文学他国化以及跨文明研究共同构成了变异学的研究领域。它以差异性与文学性为立足点,构建了一个稳定而开阔的学科体系。它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变异学厘清了学科体系,在顺应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对现有理论进行了有机重组。比较文学长期被分为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与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但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对既有的研究思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学科危机,第三世界的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站在了边缘文化的立场上,获得了一大批跨文明研究的重大成果。在学科整合方面,由于实证性与非实证性具有对立性,与现代比较文学教材体例上不相吻合。曹顺庆提出文学变异学的构想,通过《比较文学学》与《比较文学教程》的调整,把实证性内容放在一起成为影响研究,把变异性的内容单列出来,称为变异研究,这就解决了比较文学学科分科不当的情况,使学科体系更加的清晰,被评价为“换时代的比较文学教材”。二是文学变异学促进了国际文学的研究,变异学以跨越性为特征,从跨国、跨学科到跨文明,都不断打破固有藩篱,尊重多元文化,促进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另外,变异学还提倡研究文学他国化,就是更加重视在编译过程中产生的语言规则的改变,催生出新的'文学样式,而新的文学样式的产生势必为世界文学提供新的风采。三是变异学提出了差异可比性的研究范式。回顾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可比性都是建立在“同”的基础上,如法国学派的同源关系比较,美国学派的类同性比较。而随着跨文明的比较,那些“求同”的研究方法就失效了,而变异学就是以“求异”为根本的研究方法,它的提出为跨文明研究指出了一条道路,站到了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锋位置。

三、比较文学变异学:从理论到实践

比较文学变异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理论创新方面,提出以“异”为主要研究目标,为世界比较文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学科建构上,打破之前历时性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两大模块,解决了译介学、形象学等理论的学术分类问题,构建出新的比较文学体系;在学科理想上,倡导跨文明的研究,消解西方中心主义,促进多文明圈共同发展。在实际的理论运用方面,比较文学变异学也具有极大的实用性,为多种文学、文化现象做出解释,也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运用变异学解决了学术难题。

文学变异学的实践首先体现在语言翻译上,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基础不同,而翻译作为跨国研究的重要手段就非常重要“牛奶路”就是翻译史上的一段逸闻,1922年赵景深在翻译契诃夫短篇小说《樊凯》(今为《万卡》)时,将“Milk Wav”简单直译为“牛奶路”,遭鲁迅先生嘲讽“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乌鸦疑不来,迢迢牛奶路”。提出应译为“神奶路”,而后又有译者意译为“银河”。这表明“Milk Wav”是一个文化意象,在发源国指的就是希腊神话中赫拉的乳汁形成的天路,而在接受国中国的意象中牛奶路却没有对应的意象,而类似的银河却也失去了“WAV”的含义,这就是翻译的变异。谢天振先生就此问题解释为“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好的翻译就须要正视这些文化意象的变异,调动译者的能动性,促进文学交流。又如我们流传甚广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就是殷夫翻译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的诗,他进行了更为彻底的变异,在韵律上赋予了原诗歌并不具备的形式美与音律美。这些翻译变异的问题在文学变异学的理论中都获得了解释,谢天振先生的《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梳理了翻译传统,又提出了创造性叛逆、翻译与文化差异等前沿问题。曹顺庆《翻译文学与文学他国化》(《外国文学研究》20第6期)在译介学基础上提出了翻译可改变语言规则,促成文学的他国化。

和语言的变异一样,国家民族形象在流传、接受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变异,比较文学变异学主要针对的形象是“异国的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冬。最常见的对外国形象的概括来源于平时的口头禅,比如称呼美国人为美国佬、称呼日本人为日本鬼子、称呼印度人为印度阿三,这都是源于注视国对他者形象的一种再创造。当然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社会心理的变化,这些异国形象也会产生新的样貌。体现在文学作品上,如老舍在伦敦生活时创作的小说《二马》中对英国人的形象是傲慢的殖民主义嘴脸,而当老舍回国后,在《英国人》一文中回忆英国人的形象就变成了正直的印象。外国人看中国形象也有着差异,如《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国形象及迁移》(代迅《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中所列举,唐代的中国在日本学者井上靖笔下是世界文化的交流地;在元代《马可·波罗游记》中,中国是高度文明的国度;而在清代,中国的形象在孟德斯坞的笔下是专制而恐怖的。这些形象的产生和变迁与注视者、先见、身份、异国环境及注视者和他者的关系有关,变异学的形象研究就立足于此。

文学在不同文明传播接受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因接受时代、环境、接受者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变异现象,变异学的接受学理论正好能阐释一些长久以来令人匪夷所思的文化现象,如寒山诗的流传与变异。寒山隐居山林之中,诗文不讲究格律用典,通俗易懂,知音甚少。直到宋代黄庭坚、陆游等人才对他有了一些关注。近代白话文运动中,寒山诗因为简明通俗,被胡适、郑振铎等人推崇,但30年代后期,这股热潮消退下去,又变得无人问津起来。不曾想到,寒山却在美国世界焕发了新生。美国翻译家斯奈德首先翻译了寒山的诗作,而后阿瑟·韦利、伯顿·华等译者翻译了百余首寒山诗歌,寒山诗歌一度成为美国人的口袋书,成为美国人的精神指引。赵渭绒《从变异学的角度看寒山诗在中美的接受差异》(《中外文化与文论》)年第2期)一文就是运用了变异学理论去解释这一文化现状。文章着重阐述了寒山诗从文化放送国到文化接受国流传的这一动态过程,看它在接受过程中的创造性改变。寒山诗的研究仅是一个案例,这样的文学现象仍有很多,这些现象在变异学看来是“在不同的文明体系中,当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中时,就必然会面对一个吸收、选择、过滤、误读与变异的再创造过程”。

文学变异学存在十分复杂的形态,除了文学的语言、形象、文本文化变异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变异,就是文学从一国传播到他国后,在他国文化语境中被他国文化所同化,而发生的深层次的语言方式与文化规则的变异,形成文学的他国化。在中国作为文化的接受国,接受了印度佛教而逐渐消解重组构成中国自己的语言模式,形成了禅宗。而中国作为文化的发送国对日本文学影响深远,在日本形成的汉诗就是中国诗歌日本化的结果。自南北朝时期,日本就和中国有着文化的交流,到了盛唐时期,交流更甚,李白、王维与晃衡等都有着诗作的往来,第一部日本汉诗集《怀风藻》也是在盛唐时期完成的。从日本受容来看,起初他们笼统地接受中国古典诗歌的范式以及其中的儒家功利文学观念,无法自如地使用汉诗这种外来形式来表达内心情感。在其王朝末期,营原道真提出了“和魂汉才”力求日本汉诗的创新,而从奈良、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日本汉诗创作内容走向审美内省,创作技巧上多用杂言体形式,加上日本汉字与假名,日本汉诗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文学传统。日本汉诗的发展体现了它从崇拜、模仿中国诗歌发展到融入本民族文学传统的总体趋势。对此,马歌东(《试论日本汉诗对杜诗的受容》,《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肖瑞峰(《中国文化的东渐与日本汉诗的发轫》,《文艺评论》第5期)、吴雨平(《唐诗选本的日本化阐释及其对中晚期日本汉诗创作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等进行了详细研究,是变异学中文学他国化的体现。

比较文学变异学自年曹顺庆提出至今近十年时间,变异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立足跨越性与文学性两大支点,建立以差异为主的可比性研究,具有时代意义。变异学的提出规范了比较文学体系,解决了众多文学现象与学术难题,促进了国际文学的交流与发展。变异学不仅是文明交往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比较文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更是一种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它坚持着跨文明研究的学科理想,提倡文学多元共生,文明和谐共荣,将世界文学定为比较文学的最终旨归。

篇10:从理念到行为习惯读后感1000字

知道陈春华大概是十年前了,其时在读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系列书籍,知道了彼得德鲁克在中国有这么一个的追随者,胡乱地翻过陈老师的几本书,就这么过去了,一晃十年。

最近读了陈老师《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一下子被其中的理念和观点深深吸引住了,很为当年的草率而惭愧和遗憾。有句话说得好:“栽一棵树的最好时机是二十年前,退而求此次则是现在”。还好,一切都不算太晚。所以这一次我读得很仔细,很担心遗漏掉哪怕一点点的精华和养分,十几个夜晚的挑灯夜读让我获益匪浅。

第一个感受是企业文化是个贴近现实、可以触摸的东西,不要把它神化,不要对其产生距离感。企业文化理念指导行为模式,要慎思笃行,要从内心发力,要贯彻到行动。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要紧紧围绕中圣公司“诚实守信,合作共赢”企业价值观管人理事,以“客户满意度至上”的经营理念提升服务质量,以“外塑形象,内提素质”的品牌理念管理和建设团队。任重道远,只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必定“纵去远,日渐跻”。

第二个感受是管理能力提升是每一个人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训,穷达之间,最重要的是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标准很多,最重要的是践约,兑现承诺,只要能够践约就可以认为是管好了自己。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践约,那么团队必然可以践约。所以说,管好自己是管好团队的前提,管好自己才能得到个人提升,才能获得同事信任,才能受到组织重用,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第三个感受是企业精神影响员工行为,员工行为反映企业精神。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这个关系想清楚。企业精神要有一致性和传承性,不能随意变化,任意更改,中圣公司“中庸而为,圣之不骄”的企业精神得来不易,要倍加珍惜,要坚持和发展;对待员工我们要做到“思想上包容、行为上严格、生活上关心”,这三者不可以颠倒,对待员工行为规范的建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失之于缓,要保持耐心和定力,克服困难和阻力,逐步建立员工行为规范体系。

第四个感受是企业文化是内生动力,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生长和培育起来的,对于企业文化不能采取拿来主义。最近一段时期,我们要展开全员企业文化和制度建设大讨论,对于企业文化和制度建设要在公司内部达成共识,让我们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深入人心,更要让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展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面对环保“放管服”改革、环评资质取消、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排污许可管理等环保行业变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我们必须秉承“中庸之道、圣之不骄”、“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稳定传统咨询业务、积极开拓新业务,转型发展,使中圣公司真正成为政府可以依托的好顾问、企业主可以信赖的好朋友、员工有归属管的好组织。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让我们一起向着胜利扬帆起航。最后用黎锦熙的一首小诗《龟德颂》结束此文,跟大家共勉。

任重能背

道远不退

快快儿地慢慢走

——不睡

篇11:从理念到行为习惯读后感1000字

“能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则,才能在其中活得自由与舒适”,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难,其中谈到的规则就是“社会文化”。

陈春花老师新书《从理念到行为习惯》讲的就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组织文化、企业文化,重点还是谈企业文化的管理,全书引经据典,尤其是对沙因的相关组织学说,让我对沙因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真。

书中一个故事给我印象很深,讲“有知道并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也不必有很多知识”的道理——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大染房》其实也提过此观点。

有学生问:“为什么这个老板没读过书,还赚了那么多钱?我把博士都读完了,现在要去他那儿面试,要由他决定要不要录用我。”这些学生觉得很郁闷,遇到这个问题,我往往会很认真地和学生们分析文化与知识的区别。其实学习到博士阶段,只能说明具有了一定的知识,但是有知识并不等同于有文化,因为知识只是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但并不能保证我们可以以此而生存得很好。文化则是一种生存方式,具有文化的人,能够认知并认同这个社会,寻找到社会认同的生存方式。也就是说,有文化的人能够知道环境要什么,,能够适应环境,并可以利用和创造环境,这就是文化和知识的不同之处。这个老板可能没有博士读的书多,没有博士的知识多,但是他很了解环境,并且能够找到自己适应环境的生存方式,取得成功;对于博士而言,虽然拥有博士学位,但是并没了解环境,、也就没有找到适应环境的生存方式。因此目前只能够交由没有读多少书的老板来判断博士的能力。P8

有知识不能理解文化(了解社会),我们只会被知识禁锢——很多博士毕业找不到公司说的就是这事儿;有文化(了解社会)没有知识,多半会让自己知识受限——很多老板没上过学开很大企业,但是公司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去商学院深造——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只是为贴金。

本书给出了如何即有知识又理解文化的方法——主要还是针对组织如何发现文化,保持文化而言的。

篇12:从概念到形式读书笔记

第一步,调查阶段

立项(调查业主的目的)

场地勘察(调查场地的尺度)

场地分析(调查潜在使用者的需求)

第二步,概念设计

哲学概念:表达一个项目的外形、本质特征、目的以及潜在的特点。(在设计中具有地方特色(地方文化)和个人特点)

功能概念

篇13:从概念到形式读书笔记

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个很令人头痛的事就是把概念转化为特定的、详细的空间组织形式。《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提供的一些生动、实用的技巧,能把这一转化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使之更富有成效。《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中提供的方法在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景观设计中得以印证,为设计思路和方案图提供了概念和哲学方面的基础。里德利用几何图形和自然图形色画出最终的设计方案。

《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以生动形象的风格,使得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这一转化过程变得切实可行。因此这是设计师应用快速、简便技巧进行设计的实用性工具书。里德的这些设计手法无论是对室内空间设计,还是室外空间设计,都饱含了引人注目的、有价值的、可操作性的闪光点,这使《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成为风景园林师、建筑师、景观规划设计师及相关学生的理想参考书。 本书系美国景观的权威机构--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组织编写的景观设计书籍,作者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用新的视角重点介绍一些实用的设计方法,是国内景观设计师较理想的参考资料。 本书适用于景观、规划设计人员及相关大中专学生。 地形是室外环境中的基础部分。他链接景观中所有因素和空间主线,从面使他们一直联系到地平线尽头或水体边缘。 地形的作用如同建筑物的框架,地形能系统地制定出环境的总顺序和形态。其他因素被看作叠加在这构架表面的覆盖物。 地形还可作为其它设计因素布局和使用功能布局的基础或场所,它是所有室外空阅相用地的基础。平坦地区常具有-种强烈的视觉连续性和统一性。平坦,起伏平缓的地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轻松感,而陡峭、崎岖的地形极易在空间中造成兴奋和放纵的感受同样,人所站立的地表面倾斜度也会影响空间气氛。一个人站在平坦地面上时比站在斜坡上略到更安全、更轻松。斜坡地而使站立在感到不舒服,并易使他不断滑动路基平整乃风景园林设计不可分别的一部分,因此,它必须在平面图上与功能和形式分布一样,同时受到周密的考虑。没有经验的设计师往往在总形状和位置已定形后,才对路基平整加以考虑,这种倾向显然是不正确的,它往往会给设计过程的后期带来麻烦。 地形可通过各种途径来加以归类和评估。这些途径包括它的规

模、特征、坡度、地质构造以及形态形态乃是涉及到土地的视觉和功能特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水平地形是所有地形中最简明、放稳定的地形。由于它没有明显的在的高度变化.因而水平地形总处于静态.非移动性. 并与地球引力相平衡 这种地形还具有与地球的地质效应相均衡的特性。正因为如此,当一个人站立于或穿行'--平坦地形时,总有一种舒造和踏实的感觉。在平地形的视觉中性.使其具有宁静、悦目的特点。这一特性使仰平坦地形成为静水体的合适场所。反过来,水体的这种宁静的特性,又提高和增强了该地形的观赏特性。水平地形除能作为中性背景外,它还可被称作为具有多方向特性的地形。 第二种基本地形类型地凸地形。其最好的表示方式.即以环形同心的等高线布置围绕所在地面的制高点。它是现存地形中,最具抗拒重力而代表权利力量的因素。 凸地形在砚觉上高度的增强还可借助于那些与等高线相垂直.并延凸面地形边缘顺延朝顶部走向的线条和造型,反过来,那些缠绕于凸地形.并与等高线相平行的线条和造型 则会削弱其视觉高度。凸面地形对外部环坡中的小气候具明显调节作用的地形要素对坡方向,风向的优势44页从功能上来说,地面直线型的高差能将彼此两个区域隔离开来。在景观中被称之为碗状洼地。它并非是一片实地,而是不折不扣的空间。当其与凸面地形相连接时,它可完善地形布局。凹面地形是一个具有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它可将处于该空间中任何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中心或底层因地形通常给人一种分割感 、封闭感和私密感。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起到不受外界侵犯的作用。由于凹地形具有封闭性和内倾性,它从而成为理想的表演舞台, 人们可从空间的四周斜坡上观看地面上的表演。 凹地可以躲起掠过空间上部的狂风。凹地又似个太阳取暖器。它还个缺点,那就是比较潮湿,由地面内的降雨如不采取措施加以疏导.都会流入并淤积在低洼处。凹面地形潜在的功能,充作湖泊,水池.或者充作雨水蓄水池。 谷地, 它也与脊地相似.也呈线状具有方向性。因而也极适宜在景观中的任何运动,谷地典型地属于敏感的生态和水文地域,常伴有小溪,河流以及相应的泛滥区,因而它也是个产量极高的农作物区,影响我们空间感的因素是坡面,空间的底面区域,是地平天际线,它代表地形可视高度与天空之间的边缘。 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总在刻意强调园林和景观的区别,但是事实上,只是国内流派学术观点不同而已。园林设计、景观设计本就是同根同源的。 刻意区别二者是极其不利于本学科的发展的。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我通常接触到的, 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分为硬景观和软景观。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1)城市与区域规划:即区域的景观设计,就是在几百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以及交通等;(2)城市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3)风景旅游地规划:包括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4)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5)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设计;(6)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7)景观与区域规划和自然景观的重建;

(8)城市广场和步行街设计(9)滨水区设计(10)墓园设计。

中国大陆的景观设计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其中突出贡献者是俞孔坚大师。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读了这本书以后则可以使得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这一转化过程变得切实可行。这是设计师应用快速、简便技巧进行设计的实用性工具书。让我们跟好的跟快的进入设计的大门。

篇14:学术论文从观念到细节

学术论文从观念到细节

朱永通君曾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后又从事教育刊物和书籍的编辑工作,本书是他在教育领域多年观察和思考的心得的一个结集。他是一个有心人,无论是到学校采访,出席论坛和活动,看稿件和报道,还是女儿的上学经历和反应,他都能从中发现生动的细节,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的细节》是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他用来做全书的书名,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关注细节正是他的教育思考的特点,也是本书的特点。

浏览本书,有三个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用它们来阐释我对本书的解读,亦引申出我自己的思考。这三个概念是观念、细节和一厘米。

“观念”是本书第一辑的主题,也蕴含在其他各辑的论述中。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人的行为的方向。哈耶克指出,哲学的影响是最大的,它用一般观念影响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又用根据一般观念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影响大众。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教育更是如此,人生观决定了教育观,一个时代的教育状况背后必有一种起支配作用的基本价值取向。基于这个理由,我本人一直认为,要革除中国教育当今的诸多弊端,关键在于正本清源,澄清教育的理念。

观念并不抽象,正如第一辑标题所示,人是“活在观念里”的。这个在生活中无处不起作用的观念,不管是源自文化传统的基因、意识形态的灌输、生存环境的浸染,还是社会转型的折射,一经铸成,就如同幽灵一样深藏在无意识之中,操纵人们的行为。这就有了“细节”的重要性。如果说观念决定方向,那么,细节则体现了观念,正是从细节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真正起作用的观念是什么。

看一所学校的教育观念是否对头,不必看校园文化是否有声有色,教育改革是否轰轰烈烈,考核指标是否名列前茅,这类表面文章有时还是反面证据,一个细节就足以让背后隐藏的丑陋暴露无遗。本书中有一个例子。在一所重点小学,校长带作者参观,一路娓娓介绍校园布置如何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上课铃响,两个男生急匆匆迎面跑来,见到校长,一脸慌张,想躲闪而无处可躲,硬着头皮继续跑。这时校长突然铁青着脸,把两人喊住,厉声训斥。作者被校长判若两人的表现镇住了,由此想道:学生迟到是常见现象,却像试纸很快就能检测出教育行为背后的价值含金量。

的确如此。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迟到,是否尊重“差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布置作业是否用心思考让学生的学习既有效又省时,能否尽力给学生的个性差异留出空间,给不给小学生留出足够的睡眠时间,这些都是细节,却体现了教师是否爱学生,学校是否以学生为本位,教育是否立足人性,总之,体现了基本的教育理念。

这就要说到“一厘米”的.概念了。德国统一前两年,驻守柏林墙的东德卫兵亨里奇射杀了一名企图翻越柏林墙出逃的青年。柏林审判时,被告律师辩称,受审人当时只是执行命令,没有选择的权利。法官的反驳十分精彩,指出即使执行命令,仍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可以选择打不准。作者把这个典故应用到教育工作上,提倡“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积少成多,以此引发更大的改变。确实,我们不能改变整体的教育体制和环境,但是任何体制和环境都取消不了个人的相对自由,而这个自由正是体现在你如何处理一个个细节上。

当然,“一厘米之变”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在一定意义上,这是教育界有良知之士在现行体制下的无奈选择。倘若行政主导、功利至上的教育体制无根本改变,“一厘米之变”往往也是困难重重,坚持者会被边缘化甚至遭到逆淘汰。

作者耳闻目睹中国教育界太多的怪现状,有按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放学十分钟后清空校园的“减负”新政,有教学楼里布满书架、书架上摆满廉价垃圾书的著名“书香校园”,有打造“教改”神话、不到三年吸引50多万人参观、门票收入3000多万元、拉动周边第三产业获利45亿元的“品牌”乡村中学,不一而足。我读后无语。观念有正确和错误之别,而比错误观念更可怕的是虚假观念,在被歪曲的“减负”“书香”“教改”等招牌之下,教育舞台上上演多少荒诞剧!我不得不说,现在我对教育的唯一期望是减少荒诞,回到常识。

相关专题 理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