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管理中的超理性决策解析的论文

小D老师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小D老师”参与投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浅谈高校管理中的超理性决策解析的论文(共13篇),供大家参考。

篇1:浅谈高校管理中的超理性决策解析的论文

浅谈高校管理中的超理性决策解析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决策 直觉 超理性决策

论文摘要:超理性决策是一种墓于经验和直觉的非常规决策,在高校政策分析中经常运用。文章试从超理性决策的界定,采取超理性决策的原因以及影响超理性决策的相关因素等几个方面,对超理性决策予以学术探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政策的倾斜和教育投人的增加,全国高校都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作为高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在日常管理和实际决策过程中,却常常面临着比过去复杂得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处于艰难选择的境遇下,许多重大的问题需要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发展的机遇甚至使学校陷人困境而难以自拔。而且由于时间、资源的限制,他们往往不可能按照理性决策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决策,而是采取非常规的超理性决策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探讨新形势下高校中存在的超理性决策对高校管理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一、决策与超理性决策的界定

决策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高校管理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决策。国内学者通常把决策定义为:“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国外学者常常将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从两种定义的比较可以看出,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或领导者。决策的本质是一个思维过程。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即决策不仅仅要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用机会。决策的关键在于选择,这种选择是基于政策分析后的选择而不是盲目地挑选行动方案。

超理性决策是一种特殊的决策,目前学界还未做深人地探讨。笔者认为,超理性决策是基于管理者或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在综合分析各种资源的前提下,凭借直觉或灵感来做出选择的过程。超理性决策除了具有一般决策的特征之外,还需要说明的是:

1.超理性决策不是非理性行为。r.m.克朗认为,“当没有理性逻辑推论过程或者超理性过程超过前者的时候,超理性就会影响人的行为和决策。超理性过程不是非理性行为,后者常由在恐慌状态下产生的紧张和焦躁所引起,但是在超理性过程与非理性行为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可见,超理性决策与非理性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2.超理性决策不是超出理性的决策。超理性决策是基于经验和知识的决策,不是没有理性的盲目决策,在实际决策中也进行充分的理性思考而不是纯粹的无理性选择,整个决策过程中始终伴有逻辑的推测和判断,只不过是没有按照理性逻辑推论的步骤而已。之所以说它是超理性的决策,也主要是由于它更强调的是一种瞬间顿悟,即在决策时决策者更多的是凭借直觉和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超理性决策不是神秘主义决策。超理性决策过程中确实有凭借一种无以名状的直觉或灵感来判断的成分,但依据的主要是决策者本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在采取具体行动前决策者通过直觉思维已经运筹帷握、心中有数了。超理性决策并不是意味着决策与某种超自然的神秘主义有关,更不是完全由人力之外的神秘力量来支配着决策。

4.超理性决策过程主要是直觉思维过程。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其名著《教育过程》中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迥然不同,它不是以仔细的,按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其特征的。……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的有关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并多少需要以后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重新检验所作的结论”。

可见,超理性决策并不是什么神秘决策,而是一种基于决策者经验、直觉的非常规决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二、采用超理性决策的原因分析

对于高校管理中的决策而言,理性化的决策分析无疑是可取的,高校决策过程应当按照理性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是获取最优化决策结果的合理方法。然而在高校实际决策过程中理性化决策却显得过于理想化,事实上,高校管理中的很多问题是纯理性的方法所无法解决的,而且理性化决策本身也有一定的功能缺陷。正如学者伍启元的研究表明“利用超理性和反理性决策方法的次数,远较用纯理性和有限理性决策为多”。那么,决策者为什么会频频采用超理性决策模式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环境的`复杂性。当前高校的决策者们面临的决策环境比过去复杂得多,诸如:政策导向的变化、经济运行的状况、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学生家长的诉求、社会对高校的期望等等,都对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并且许多问题根本无先例可援,决策者只能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来抉择。而理性决策者往往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希望用线性关系找到所谓的最优的解,但我们的世界基本上是一个复变函数关系,很少可以找到哪个关系是线性关系,因此,那种纯粹的理性决策模式对高校的实际决策意义不大,它忽视了环境的复杂性,纯粹的数学模型也许只能在理论上找到满意的答案。

2.事件的突发性。高校中的大部分事件是不会因为人为的安排而按时发生的,它们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学生的打架事件、学生的意外伤害、教师的教学失误、急传染病传播等等都是不可预期的,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和决策,如果按照一般的理性决策处理的话,往往是既没有考虑的时间又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效果,而基于高校决策者经验的超理性决策,常常可以得到尽管不是最好但却令人满意的结果。

3.信息的缺失性。信息化的今天,各种信息纷繁芜杂、瞬息万变,高校决策者们也许永远处于信息缺失的地位,在决策过程中要收集到与决策状况完全有关的全部信息是不可能的。如果非要满足这个条件,那将意味着决策者永远会因信息缺失而无法进行决策。同时,任何一个决策者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对信息作出最优化的处理与分析,在既缺乏信息又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决策者无法作出一个具有普遍承认的绝对最佳决策。事实上,高校的决策者并不是在得到全部信息后再作决定,而常常是在了解了决策状况的基本信息后就作出相应的超理性决策。

4.时间的紧迫性。在高校管理中,决策者们即使有可能收集到解决某一个复杂问题的全部信息,也会由于时间的限制,而不得不在信息还没有收集齐全的时候,就被迫作出决策。而且,由于决策事件总是不断地变化发展,即使花很长时间得到了与决策相关的所有信息,找到所谓的最佳方案,也可能因为错过时效,原来的最佳方案也会变得毫无实际价值。例如:校内的意外骚乱,决策者一定是先控制事态,稳定学生的情绪,避免扩大化,然后再调查事发原因,找到有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而不会是一味地去追求信息的准确和全面,以求得最佳方案。

5.资源的有限性。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比以前增加了近4倍,生师比失调,学校的资金、校舍、图书、用地等都严重不足,可控资源明显短缺,很多学校都在超负荷运行。在这种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高校决策的成本和代价就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决策者一般不会因为节支问题而不惜代价的一直讨论下去,在关键时刻,会根据所能掌握的现有资源在最后的期限内做出相关决策,这个决策很可能是权宜的,但却是符合实际的,它可以解决高校的现实问题。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限制,在高校实际管理和决策中,决策者无法完全按照理性决策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决策,而不得不采取超理性的决策模式。

三、影响超理性决策的相关因素

尽管美国学者r.m.克朗指出“大量的证据表明,纯粹由有经验的领导者根据经验作出的决策也可以是高质量的政策行为,而且这种做法仍旧是世界上很多系统制定政策时的行为规范。然而超理性决策毕竟是基于决策者的经验,凭借其直觉和灵感作出的选择,因此它与决策者自身的素质有很大关系,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作出正确的超理性决策。笔者认为下列因素将影响超理性决策的准确性:

1.全面的知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决定了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高校决策者知识的多少对于形成超理性决策具有基础性作用,它直接影响决策的成败。作为高校的决策者要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懂得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理论,还要学习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外历史、人文、地理,并对文学、艺术、体育等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只有这样,才能视野开阔、观察敏锐、善于明辨是非,具有远见卓识。否则,对问题的有关知识一无所知或残缺不全,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并作出准确的决策。

2.丰富的经验。经验是对事物感性认识的总结,是理论的直接来源。高校决策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超理性决策具有很强的决定作用。当前高校都在寻求进一步发展的途径,机遇稍纵即逝,关键在于谁能把握住,而这时经验对于决策者就显得至关重要。决策者要善于总结以往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决策经验。那些从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完全涵盖现代社会复杂性的全部,实际决策中最忌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什么都搞一刀切,决策要有针对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综合能力。高校决策者越来越处于复杂而多变的决策环境中,高校决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意见整合的过程,看准问题是一个方面,能否采取统一行动是问题的另一方面,这都需要决策者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对各种偶发、随机、不稳定事件迅速作出反应。高校决策者应具备战略思考能力、协调能力、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综合运用,能使高校决策者统观全局、权衡利弊、兼听多谋、通达权变,说服不同意见者,并最终作出令人满意的决策。

4.创新的精神。今后高校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每所高校能占有并控制的资源将逐渐减少,学校要想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强项和特色。高校决策者要能不被传统思维、习惯势力和环境压力所束缚,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决心,对认定的正确目标要百折不挠地去努力实现。高校决策者要有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这样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抢先一步并开辟出新路径。那种等等看、慢慢来、随大流的保守思维永远也不会催生出超理性的决策,也就无法产生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与进步。

5.超凡的胆略。高校决策者在关键时刻要具有超凡的胆略,这是决策者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品格。胆略不是鲁莽拍板,不是赤膊上阵,不是盲目冒进,而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超理性决策能否进入执行阶段,执行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怎么解决,由谁来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对高校决策者胆略的考验。决策者要敢于当机立断、果断决策,要敢于承担责任、能够顶住压力开拓前进。否则,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势必错过决策的最佳时机而贻误大事,痛失发展的机遇。

四、对超理性决策的评价

超理性决策作为一种非常规的特殊决策,在高校实际决策时经常使用,然而以往人们误把它当作是纯粹的经验决策或是非理性的决策,总是担心决策不够理性和科学。需要说明的是,超理性决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科学的决策。超理性决策的形成有自己固有的心理机制。超理性决策基于决策者的经验知识和直觉以及与其相关的直觉思维。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在人的五种官能外,还存在第六种感官及官能―直觉。“直觉是直接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正在领会或知道的方式。直觉是在交感神经控制的内脏器官和脑神经控制的第二信号系统共同运行下实现的,它的形成类似一个“观察―感知―意会”的模式。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直觉分析、判断与自己密切相关、确实知道它存在,却又无法清楚地表达的事物;而且人们常常依靠这种不能明确加以表达的、模糊的“感觉”来作出决定并付诸行动。因此,超理性决策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它是人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通过某种潜意识直接把握认识对象的思维活动。它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头脑中原有的某些知识、经验和能力等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经过非逻辑推论而突然沟通时所产生的认识上的飞跃,它不仅是观察的结果,更是人脑在快速综合分析以往经验的感性认识上形成的综合判断。

我们强调超理性决策不是要排除其他行之有效的决策方法,更不是为某个领导者的独断专行找理论依据,笔者只是意在探讨超理性决策合理性的学术价值。事实上,没有什么万能的决策方法让决策者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高校决策者只有将理性分析的科学与超理性分析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理性的系统分析提供工具,超理性的分析提供智慧,才能在实际的决策活动中作出令人满意的决策。如果仅仅单凭一厢情愿的超理性分析就盲目地决策那也是不可取的。

篇2: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理性思考论文

1高校体育社团的特点分析

卢元镇先生认为体育社团具备民间性、非营利性、互益性和同类相聚性这四种性质。高校体育社团在秉承体育社团的一般特征时,更是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校内其它类型社团注重培养会员的社交、组织能力等,而体育社团在提高社员社交能力、运动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这是其他类型体育社团所不具备的特性。由于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开展具有一定安全隐患,且活动开展方式多种多样,所以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与其他类型的社团又有不同之处。现今高校体育社团蓬勃发展,然而体育社团活动的管理建设愈发满足不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其自身管理建设方面出现了滞后性,导致体育社团在高校中所具有的自身功能与价值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来。

篇3: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理性思考论文

高校体育社团是一种基于学生自身需要而自发组织的一种非盈利性体育组织,其最终目的是以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来实现高校体育社团价值的最大化,因而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应围绕社团活动的开展而设定,以使社团所涉及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所以,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应落实到实处,以社团会员为本,以社团可持续化发展为基本点,明确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五大方面的管理要求。其一,计划是指高校体育社团在秉承章程或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就实制定出社团发展总体规划和详实具体的分活动计划。其二,关于组织,个人认为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社团的组织结构,清晰并完善社团的职能部门,形成稳定合理的内部关系;二是社团的活动组织,主要表现为开展方式、次数、场地器材、社团会员及工作人员的安排等。其三“,指挥”在宏观的层面上讲是高校相关领导对于该校体育社团发展的整体把控及规划,充当一个掌舵人的角色;在微观的层面上讲是一个社团的直接负责人或社团干部,以自身能力及可调动的种种资源来对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与分配。其四,“协调”是指在整个活动策划实施过程中,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统筹与调动,使得社团活动效果达到最优化。其五,社团的控制主要是指对于社团的管理监控,具体主要体现为经费保障、活动效果等多方面的调控。

3高校体育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以会员为本”的理念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然后是安全需求。社团体育活动是一项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集体活动,由于学生自身锻炼方法不当等多方面原因而发生运动伤害的几率较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安排指导教师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运动指导与帮助以保障学生的安全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调查显示,只有少数的学生社团有指导教师且经常指导,大部分的社团有指导教师但不经常指导。当会员在满足了自身的安全需求后,便会希望得到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学生依据自身需求与意愿进行社团活动的设计及组织实施,可以使得学生从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努力来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赞许,增强个人信心,进而达到在社团活动中自身价值的实现。然而据了解,社团活动的内容一般由体育教师或体育社团负责人来设定,由社团干部进行组织与实施,很少由学生自己依据自身意愿提出活动方案而组织活动,这就造成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起初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性很高,然而随着对社团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参与度与积极主动性却大打折扣。社团活动的主体是作为会员的学生,缺乏学生积极性、参与度低的活动是不能取得很好活动效果的,当然也达不到社团活动开展的意义。

3.2管理模式不明,职责不清

我国高校体育社团主要有以下两种管理模式:一是有学校团委负责,下设学生社团联合会对学生社团进行管理;二是由学校团委及体育部门共同负责。体育社团不同于其他类社团,在体育场地、器材、技术、竞赛等方面,更需要体育部的指导、支持与协助。由团委及体育部共同负责的`管理模式,容易因为两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协调不足而造成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出现。管理模式的不完善,甚至于是缺乏管理,对于体育社团的发展方向及活动组织都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高校体育社团的未来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统一的管理模式。

3.3忽视社团的反馈与监督制度的建设

判断一个社团活动开展的好坏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会员对于所参加社团活动的反馈、社团干部对于社团自身建设的总结与反思及学校相关领导对于该社团的认识与考核。然而,很多高校体育社团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较多注重活动的前期准备,而较少涉及活动后期的意见反馈和监督机制所带来的激励作用;较多沉迷于自身发展、固步自封,而缺乏与其他社团的交流与共同成长。从学生层面上讲,只有少数社团设立专门的会员意见反馈与监督渠道,更鲜少有社团会真正依据会员的意见而结合社团实际情况进行自我改进与完善。从社团负责人的层面上讲,社团负责人较多注重自己在任期间的短期成绩,而较少考虑到社团的长远计划。社团负责人的换届缺乏思想上的沟通,新上任的负责人多数推翻前任负责人制定的计划、目标和管理办法,造成社团发展和内部管理低层次的重复发展。从学校的层面上讲,很多高校没有制定专门的关于体育社团的监督和评比条例,使得社团在自身发展中没有活动依据及目标追求,忽视了评优、监督活动所能带来的社团之间的激励效应,各体育社团看不到其他同类社团的优缺点,无法相互学习与补足。

4建议

4.1注重激励机制、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相关部门应当制定体育社团评比标准,且依据这一标准,对校内各个体育社团进行评选,对于发展较好的社团给予一定的奖励等。注重激励机制,通过奖励等外在行为化为体育社团的内部动力。与此同时,完善社团相关的制度建设也是很有必要的,规范社团申请成立的程序、每个社团按照章程的活动实施及建立专门的会员反馈意见的渠道等。

4.2做好社团干部的培训,强化指导教师的认识

社团干部作为社团骨干人员及活动组织管理者,应当加强自身领导能力及管理能力,提高自身认识,做好交替工作,加强沟通与交流,批判地继承前任负责人的工作计划与要求,避免重复劳动和多走弯路。与此同时,应当注重强化指导教师的正确认识,明确指导教师在社团活动的任务及要求,增强教师责任感,同时合理安排社团活动指导的时间与次数,使得学生能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颇有收益。

4.3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活动范围

学校相关部门及社团负责人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条件和学生群体广、信息传播快的特性,注重宣传,深化学生对体育社团的认知,便于学生有目的且有针对性的选择自身想要参加的体育社团,降低社团选择的盲目性。与此同时,增加与校外社团的交流机会,邀请校外社团到本校交流技术经验,亦可组织社团成员到校外参加比赛、交流。校内活动与校际交流双管齐下,使得体育社团多为人所知所熟。

篇4:浅谈高校德育管理的理性思考论文

浅谈高校德育管理的理性思考论文

摘要:

高校德育管理具有政治方向性、组织开放性、效果后显性、隐形性等特点。当前影响高校德育管理实效的“瓶颈”主要表现在经验管理普遍、形式主义泛滥、管理意识淡化、队伍建设滞后等方面,需要从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管理评估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关键词:高校德育 德育管理 德育工作

高校德育管理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把握德育方向、完善德育功能、提高德育实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德育管理的特点、现状与优化等方面对高校德育管理进行一些阐释。

一、高校德育管理的特点。

1、政治方向性。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高校德育目标: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

2、组织开放性。

党和政府是德育管理的最高组织者。在我国,有关德育的指导性文件都是党和政府纲领性文件,学校承担着德育组织管理责任,教育行政部门、群团组织等社会有关方面同样承担着德育组织管理责任。另一方面,从德育管理组织活动范围看,也已超越了学校的界限,家庭德育、社区德育、网络德育以及其他媒体的德育作用是学校德育的有益补充。正是德育管理的组织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德育管理要注重科学合理的配置校内外一切德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壮大德育力量,形成德育合力,增强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3、效果后显性、隐形性。

德育管理要把德育的内容、任务、要求具体落实到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文明细则中,通过有效的讲解与示范,使受教育者自觉地运用文明细则、道德标准来规范约束个体行为,并逐步把这些体现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理念纳入自己的思想观念体系,成为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评判标准,并外显于行为。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做大量的工作才能见效。而且,这种后显的作用也是深远的,会产生一系列的功效增值效应。

二、影响德育管理实效的“瓶颈”分析。

1、普遍的经验管理。

多年来,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对今天仍然有重要的价值。但就总体水乎而言,高校德育从传统思维定势出发的经验型管理多,研究社会转型期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新办法不够。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着多重压力与考验。一是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二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所分散;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允许学生结婚;学分制使学生原有的固定班级组织、固定而集中的学习、生活场所难以为继;自主择业使部分学生重智(技)轻德;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在毕业时间、管理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学生在校外的时间增多了,对社会的依赖增大了,自主性、选择性、灵活度更大了。三是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也对青年学生的心灵产生着腐蚀作用。这些新的变化对学校的德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德育管理者或对变化视而不见,或对形势把握不清、研究不透,仍然凭主观经验,按“老黄历”开展工作,结果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而疲于应付。

2、管理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评价被忽视。

目前的高校德育管理中重形式轻效果、重眼前轻长远、重表面轻实质的倾向还比较严重。投入的课时数量不少,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不多;开展的德育活动不少,感染学生心灵的不多;用制度约束学生的多,善于解决思想问题的少。一些管理者在运用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时,忘记了制定规章制度并不仅仅在于管理学生的行为,而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目的,不认真考虑这些制度与学生道德发展的关系,对学生道德生活的关心形式就是警惕学生不要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学生人数多的情况下,只要不违反制度,学生一般会游离在管理人员的视线之外。只有违反了制度的学生才会进入管理者的视野,成为批评教育的对象。还有一些德育工作者看不到实效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喜欢走过场,搞形式,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结果造成德育缺乏实效性,损坏了德育的形象,使学生对德育产生了逆反心理。另外,在评价德育工作时,忽视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应该以学生的进步为主要标尺。现实中较多的是对工作本身的评价,而缺少对学生接受程度的评价。评价多以获得了多少次上级部门的表扬,组织了多少次活动,获得了多少奖项,发表了多少论文等为指标,而学生对教育的内化程度怎样则知晓得并不多。

3、管理意识淡化,“组织虚设”现象严重。

在高校德育工作管理部门多,“组织虚设”导致高校组织管理的松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组织机构设置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第二,组织制度不严谨、不规范,时紧时松,忽左忽右,随意性大;第三,组织目标不明确,责任不清。有许多部门都负责学生德育,但工作目标都是笼统的,没有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和实际形成具体可行的.、层次分明的目标。

4、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工作机制滞后。

一个时期以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人们思考的兴奋点和关注点主要是学生的教育,却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思想理论、道德情操建设,忽视了教师育人能力的研究,忽视了建立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工作机制。比如,在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方面,往往考虑的都是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而忽视了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以学生健康向上品质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立志成才。

三、提高德育管理实效的主要策略。

1、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管理实效,恐怕还不仅仅是建立体制的问题,更为根本的是要明确体制运行中的职责问题,避免“组织虚设”现象。基于这样的思考,完善高校德育管理体制,必须明确学校中谁是德育的第一责任人,哪个部门是德育的牵头部门,如何界定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职责,等等。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权责明晰,主辅明确,科学设计,合力育人的效果。

2、培育良好的德育环境。

学校制定或自主采纳及维系的教育管理制度的体系,它对学校道德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德育制度对德育的参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学校德育制度确认德育的内容,把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将德育内容具体化。二是通过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培育学校成员的道德意识,让健康的道德意识内化到师生的精神世界,由此学校成员关于是非善恶的价值观念就会被制度所蕴涵的道德意识所认同。三是通过学校德育制度为学校成员行为导向,因为制度内含道德价值,通过制度赞扬或表彰道德行为,禁止和惩处不道德行为,规范学校成员的道德行为,指导他们做出道德行为的选择。

3、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学校党委要把德育队伍的建设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主动关心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其次,要有明确的政策。不仅包括对德育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工作经验等的规定,也包括对一线德育工作者的政策倾斜。再次,要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遴选班主任,不仅要看其业务水平、科研能力,更要看其思想品德及行为表现,不仅要看其“为学”,更要看其“为人”。

4、加强学生党团组织的建设。

加强学生党团组织的建设主要抓四个环节:一是挑选好支部书记,支部书记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愿意为广大学生服务;二是组织生活要正常化,要提高党团员的政治觉悟,加强党团员的纪律观念;三是支部工作要进行评比表彰,要树立榜样,发挥其表率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是要严格培养积极分子,严把入党入团的关口。

5、健全高校德育评估体系。

德育管理评估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工作效果为主,以平时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和积累的基础材料和原始数据为依据,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相结合。评估目标应突出重点,简明、科学与合理。评估办法要易于操作和切实有效,不能过于繁琐。评估周期以学年为单位,不能太过频繁。评估过程既要照顾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既要重视他评,也要注重自评。在德育工作评估中,应把辅导员、班主任的育人工作列为重点,把考核的结果与辅导员、班主任的遴选、职称职务晋升等环节相挂钩。对学生个体的评估应与业务评估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学年考核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奖惩结合起来定期进行,严格把关。并且要把它作为学生参加论文答辩、授予学位和参评优秀学生、参评奖学金的重要条件。对学生个体的评估要避免流于形式、有形无实的”软约束”和”一好遮百丑”的重智轻德的现象。

篇5:高校项目的绩效管理解析论文

高校项目的绩效管理解析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政府对高校项目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如何合理整合这些教育资源也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绩效管理、项目绩效管理和高校项目绩效管理这三个概念进行研究之后,分析现阶段高校项目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针对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效益最大化;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绩效评估

高校是聚集着大量社会人才的载体,拥有其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承担着大量科研工作。但由于目前高校项目的竞争十分激烈,导致出现绩效评估重立项而轻验收、重科研数量而轻质量、重短期效益而轻长远影响的现象。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国家,社会和政府对效益产出最大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对我国高校项目绩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换言之,国内高校为了整合高校各方面资源优势、提高学术水平、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提高科研实力和教学质量,也亟需开发出一套合理且科学的体系。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研究甚少,尚未形成公认的高校项目绩效管理体制,因此高校项目的绩效管理问题已成为高校绩效管理部门急需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项目绩效管理基本概念

绩效管理这一概念来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自从该概念提出以后就受到各国的推崇,至今已在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能够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采用一系列合理而科学的方法,对组织中员工的绩效目标计划进行实施,全方位评估员工的业绩、个人表现以及综合素质,并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员工能够朝着组织期望的目标奋斗,从而能提高个人及组织绩效的整个过程。在理解绩效管理过程中,需要将其与常见的绩效考核相区分,二者并非等同关系。绩效考核仅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局部环节,而绩效管理则是一个完整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绩效考核侧重于对员工表现和业绩的评估,强调事后的评价,而绩效管理侧重于实现组织发展战略而开展的活动,强调事前信息沟通。项目绩效管理是结合项目和绩效管理二者的特点,其与绩效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与项目相伴相生。首先,项目绩效管理是为了辅助项目能够完成预计的各项目标,其具有较强的目标性;其次,由于项目绩效管理与项目相伴相生的关系,因此在项目结束之时,项目绩效管理也会随之终结,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具有时效性;再次,项目绩效管理面临的难度更高,由于项目中的成员可能来自于不同的领域或者不同部门,也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的项目当中,项目经理在进行项目绩效管理时需要协调其他项目和部门;最后,项目绩效管理应当依据项目的进展来进行,不适合采用普通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固定考核周期,由于项目目标与部门目标存在差异,因此项目绩效管理需制定有别于部门考核的标准。高校项目绩效管理是项目绩效管理的一个分支领域,高校项目以教学和科研项目为主,从事一些非赢利性的项目工作,项目通常是由校内有声望的学者牵头工作,依托于高校丰富的资源背景,组建合理的人才团队。尽管高校作为非盈利性的组织,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与企业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其组织性与竞争性是大同小异的,因此高校项目绩效管理既有项目绩效管理的普遍性,同时也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高校项目工作的非盈利性决定了其工作成果的特殊性,一方面高校项目需要得到该项目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高校项目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履行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2)高校项目通常都是在国家的支持下进行的,无论是国家还是高校都相继出台一些政策来鼓励一些优秀的团队,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极大的帮助,希望能够使科研成果转化效益最大化;(3)项目成员不局限于本院、本校或者本省,在互联网时代项目组成员可以与全世界志同道合的学者进行交流沟通,并通过聘用客座教授等方式组建项目团队,集思广益,分享研究思路和成果。

二、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主要问题

高校内部在把重心放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上的同时,也应当多关注高校项目绩效管理,引导高校学者思考如何将本职工作转化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解决国家转型发展上来,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和监督作用,以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然而,我国国内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机制,因此现有的高校项目绩效管理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高校项目绩效管理指标不科学

目前国内高校项目的绩效管理盲目追求科研成果,尚未考虑高校项目的实际情况,忽略了隐性经济效益的指标,这样会限制高校项目工作的全面开展。如前文所述高校项目并非以盈利性为首要因素,其产出成果可能产生社会效益,推动社会的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这些是高校项目团队论文和成果指标所不能够涵盖的。因此在考虑高校项目绩效管理指标时,可考虑加入项目团队产生的隐性经济效益、项目团队人才培养和引进情况等指标。

(二)高校项目绩效管理评价方法不合理

现阶段高校项目的绩效评估主要采用在项目结束之后进行绩效评估或者项目审计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忽略了项目的流动性和持续性,将项目视作一个静态的过程,考核方式过于被动,且评价手段较为单一;另外,目前高校项目绩效管理通常只侧重于对项目组核心人员的考评,忽略了项目组的其他成员,因此目前高校项目绩效管理评价方法不够全面和科学。

(三)高校项目绩效管理制度尚未健全

当前,我国高校项目绩效尚未形成健全的制度管理,管理理念还相当落后,现有的绩效管理过多依赖于项目团队的自觉性,项目团队绩效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当下缺少严格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现行高校项目绩效管理较混乱。

(四)高校项目绩效评估结果反馈机制实用性不大

高校项目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以评估促进科研和教学、以评估促进管理,最终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但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绩效管理工作最终面向结论给出判别的评价,未能针对项目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想法,促进团队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重视结果不看过程的绩效评估方法,可能会导致高校项目团队出现急功近利等问题出现。

三、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改进意见

(一)合理选取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指标

对高校项目团队的评价应当更加重视非财务性指标,高校本就是非盈利性组织,承担着更多社会责任,不应当只用财务指标将高校变成一个急功近利的`地方。我们不能否认高校项目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以及为高校甚至是社会带来的一些效益,譬如说项目团队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提升了本校的知名度。因此,高校需要结合高校项目的性质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指标,这样才能调动项目团队的积极性,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二)引入专业的绩效管理第三方机构

高校项目绩效管理对实施者的要求较高,而往往进行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人员为学院或学校领导,可能缺少绩效管理的专业技能,导致以往的绩效管理依赖于团队的自觉约束。因此,可以考虑引入绩效管理专家或者借助第三方机构,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以此来确保高校项目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客观和公正,也使绩效管理工作更加透明。

(三)引入高校互评机制

高校项目绩效管理可以考虑引入兄弟院校的互评,将其与原有的上级领导评价机制相结合,以促进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例如,高校可以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纽带,建立高校项目的绩效管理平台,各高校的项目绩效管理部门可以互相交流本校项目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经验,互相考核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且定期对绩效管理平台上的高校所提交材料进行抽查。将高校互评机制与高校内部领导评价机制相结合,力求能够促进高校项目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四)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为了能够保证高校项目绩效管理的真实性,并实现其指导作用,在项目过程中我们应当建立高校的反馈机制,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项目进展过程中提出客观的意见。一方面可以对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核实,防止由于绩效管理者的工作疏忽造成的评价结果失真;另一方面,能够针对项目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想法,促使团队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以评估促进科研和教学、以评估促进管理,最终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多,王大为,刘海波.浅论高校科研项目绩效管理[J].中国高校科技,(12).

[2]萨仁其木格,李春华.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项目绩效管理[J].当代经济,(12).

[3]胡睿.我国高校绩效管理研究的文献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8).

[4]李巧林,程珺.高校项目团队绩效指标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10).

[5]马树欣.浅议企业有效实施绩效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0(5).

[6]何国昱,王健,皮水江.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现状分析与审计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

[7]赵福.企业项目绩效管理的实施要点分析[J].商情,2014(25).

篇6: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管理论文

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管理论文

一、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管理缺失

1.1部门分工与工作界限存在一定的矛盾性

在高校的实际工作开展中,一般工作,部门之间可以明确地进行划分,但是涉及具体的工作就难以明确划分;很多工作可以划分到这个部门,但是也可以划分到另外的部门,其工作本身存在较大的缝隙,如果工作不认真,就很容易出现工作空挡,导致扯皮等情况出现,这样无形之中就加大了办公成本耗费,降低了行政办公效率。

1.2职级权威和行政权力的集中

为了确保高校工作能够平稳运行,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各个部门以及院系单位,根据岗位与管理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职位级别,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管理分层;由于上级的行政命令与权利被认定具备权威性,这样就很容易让下级存在一种崇拜上级的情况,很容易将原本对工作任务的重视、负责转移到对于人的负责以及疏通人际关系之上,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盛行官本位的思想,加之部分人员对于人际关系过于注重,就很容易出现对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情况。

1.3基层工作负担沉重,部门间又人浮于事

绝大部分高校在行政管理中都采取定编定岗的方式,因事设职、以事定岗,以此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如此,在岗位的设置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岗位,其所负责的范围与工作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就很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甚至是同一个部门的人员工作出现不均衡的情况,导致超负荷与人浮于事并存,从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4行政管理过于依赖制度与责任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是依靠规则制度和岗位职责来进行的。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仅单调、机械,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成员逐渐丧失管理的个体精神,这样也会影响到整个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难以实现整体的工作目标。

二、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管理实行的方法和途径

2.1制订绩效计划,明确绩效目标

对于岗位,应该做出具体的分析,并且对岗位加以说明,明确岗位职责之后,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就应该提出具体的绩效目标。在绩效目标提出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上下之间的相互沟通,尤其是从下到上的沟通,应该让具体的员工参与进去。待绩效目标确定之后,再根据实际工作,由领导和成员一起制订绩效计划。就静态方面来看,绩效计划是关系到工作标准和目标的契约。就动态方面来看,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对于工作目标达成思想方面共识的过程。在一个周期内的.绩效计划,行政管理工作还应该明确完成的时间、完成的任务,需要完成到怎样的程度,都应该做到周密与详尽,进而确保绩效计划与目标的明确,满足高校的需求。

2.2做好绩效指导与绩效沟通

待绩效计划制订之后,行政人员就需要根据计划的内容,努力去完成组织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负责人应该对绩效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对于成绩不达标的成员,应该第一时间做好沟通,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提升绩效。这个环节是不可缺少的,为了达到绩效管理的目标,管理人员必须重视这一个环节。

(1)建立沟通制度,做好绩效沟通。作为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还应该明白在整个绩效管理当中绩效沟通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将绩效沟通作为一项重大的工作来抓,建立与之匹配的机制与制度,逐渐地培养出良好的沟通习惯。

(2)开放式绩效沟通网络的建立健全。高校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较少,但是,就行政管理来说,由于其工作环节较多,涉及面较广,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多个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所以,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同一个部门当中,只有通过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良好沟通,才能将部门的工作质量加以改善。所以,在高校范围内,应该建立开放式的绩效沟通网络来支撑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

2.3开展绩效考核

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来说,绩效考核是就是绩效目标的程度考核。一般来说,考核分为两个方面:工作结果与工作行为。工作结果指的是对于绩效计划,行政人员具体的的执行情况,也是对工作业绩本身的一种评价;行为评价指的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行政人员的行为表现以及态度等。在进行考核的时候,应该综合进行评价,尽可能多角度、多方向地评价行政人员,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4应用绩效考核结果

就高校行政的绩效管理来说,考核并非是其终点站,只能称之为对于一个绩效周期绩效效果的一种评价,如何将考核的结果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才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就高校来说,考核结果应该同教职工的报酬、晋升等实际的奖励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绩效管理真正地落到实处,才能将教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实现高校本身的办学目标。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考核的结果,应该在晋升、奖惩以及培训等多个方面加以应用,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就绩效考核,还应该建立一个正向与负向、近期与远期、物质与精神等相互结合的激励体系:第一,通过福利待遇和物质待遇通道激励员工,坚持优绩优酬、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第二,通过畅通的事业发展来激励员工,考虑到行政管理人员的基本需求,给出一定的薪酬与晋升空间;第三,利用培训激励人,通过终身学习的机会,来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2)建立行政人员档案。对于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建立档案,并且与其劳动报酬和职务晋升直接挂钩,也可以让行政管理人员主动去考核结果,从而提醒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在具体的结果考虑中,还应该联系到所在部门的整体考核结果,才能将其公平性、公正性完美地体现出来。

三、结论

作为教学与科研的前沿阵地,高校应该根据行政管理的实际规律做好相应的绩效管理,对于绩效的不同阶段管理进行科学的定位与实施,将高校本身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创新能力以及业务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通过持续改进以及动态式的绩效管理,确保高校行政管理事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下去,进而推动高校全面、稳定发展。

篇7: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解析论文

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解析论文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教学方面与文化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在跨文化交流中英语教学渗透的文化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引起了当前语言教学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随着当前的语言教学方式国际化和多元化趋势的加强,英语作为一种通用的交际语言在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的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比如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组织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高校英语教师既要重视对西方文化的导入和又要兼顾在日常教学中对中国文化的渗透。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长期以来,高校英语教学重点强调的是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西方人文,社会文化现象的课堂引入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足,使得高校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缺失现象,降低了英语教学的时效性,抑制了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发挥,造成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普遍不强。受到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没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没有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翻译英语时忽视了中国文化元素,翻译出来的句子体现不出中英文化差异。对于英语教师而言,传授给学生较多的是英国国家文化,很少提及本土文化,因此,学生赞美美国白宫却忽视中国故宫的现象时有出现,很多学生翻译的句子不能够将中英国家文化适当匹配,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受到中国传统教学制度的影响,目前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获取课堂以外的文化知识。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这使得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交流的工具,没有得到学生的充分应用。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专业英语翻译人才严重缺乏,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英语学习能力不强和对自己国家文化不了解。社会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人才需求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我国高校在英语人才培养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提高对国家文化的重视,并且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渗透。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素质。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才,高校的重点工作是向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高校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高校中进行的英语教学宣传的英语国家文化,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英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且要将中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融合。

2、可以中和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个体要想生活就需要适应出生地时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语言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学生有效结合自身的生活和文化背景,才能够提高学习效果。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习惯,学生学习英语也是在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因此,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有效加强中西文化的交融,进而促使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技巧。

3、能够最大限度满足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在需求。英语教学要想生活化必须从生活中获取训练材料,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增强对真实环境的体验和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同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4、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是正面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语言习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正面作用的发挥需要高校英语教师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让学生在正确认识的引导下,进一步学习英语知识,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大学生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发展的希望,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5.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目标。在课标要求下,高校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快速掌握和理解英语知识,提高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我国在世界上也获得了较高的国际地位。现阶段,中国要想实现更好地发展有必要加强与其它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高校中开展英语教学,可以进一步督促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更过的英语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交流更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方法

1、优化中国文化渗透的内容和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要提高中国文化渗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详细分析和研究中国文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进一步突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重点。在选择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的中国传统文化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内涵深厚,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渗透与英语教学目标相符的传统文化,这是高校英语教学中重点进行的工作。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教授切合发展实际的文化内容, 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要想让西方国家人们真正了解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要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2、对比中西方文化,组织有效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对比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比如讲授中国的宗教哲学时,可以对比分析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文化,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比如在教授“龙—dragon”一词时可以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对龙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龙是吉祥的象征, 素有龙马精神一说,但是西方文化中龙则是不吉祥的象征。因此,需要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不仅有利于英语知识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减少语言摩擦。

3、打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英语教学中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提高高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二是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渗透。高校英语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教学意识。英语教师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用英语谈论中国的日常生活,并且正确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探讨,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4、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材现阶段,很多高校的英语教材主要介绍的是英语国家文化,包括生活方式、人文风情等,很少涉及到中国文化,但是语言就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在传播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英语教材中过多地宣传英语国家文化,致使我国本文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我国本民族文化意识日渐淡薄。因此,有必要开发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高校英语教材。比如,在高校英语教材中更多地写入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增加中国优秀文章的英文翻译篇幅,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兴趣的同时还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5、发挥英语老师的主导作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发挥主导作用,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在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前提下,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第一,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宣传和讲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教学过程中要对涉及到的外来文化的由来表述清楚, 避免学生盲从;第三,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对比,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了解外来文化,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高校英语教师不能够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在课下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旨在促使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必要,不仅有利于让大学生练习使用英语描述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加深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面对高校英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需要引起学生、教师以及高校的重视,使他们意识到英语教育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减少外来文化对中国大学生思想产生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大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接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熏陶,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篇8:民办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解析论文

民办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解析论文

[摘要]通过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调查,发现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存在培养目标重管理轻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们对物流管理技能锻炼少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际分析;在充分利用各个民办本科高校计算机学院的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流信息技术方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从而把学生们培养成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的复合专门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信息技术通过直接切入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降低经营成本,直接产生明显的经营效益。它有效地把各种零散数据变为商业智慧,赋予了物流企业新型的生产要素──信息,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业务预测和管理能力。通过“点、线、面”的立体式综合管理,实现了物流企业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供应链的统一管理,有效地帮助物流企业提高服务素质,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整体效益[1-2]。物流信息在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提供迅速、及时、准确、全面的物流信息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3-4]。但是缺乏相应的物流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其原因是现代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尤其是民办本科高校所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更加不注重这方面的知识的培养和锻炼。进一步来说,民办本科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不够合理,以至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在学校获得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一、民办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重管理轻实践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对物流业务管理的认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现场管理能力和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物流企业从事物流管理的专门人才。从上述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于管理,培养学生们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学习怎样管理物流企业。然而实际上学生们毕业后去上班是从事物流的基层工作,需要利用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技术来完成工作,然后通过基层的锻炼,积累一定的经验,走上中层管理岗位。可以得出民办本科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重视管理方面的教育,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尤其是物流信息技术方面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结构性不强

在很多民办本科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中,其学科基础课程中没有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必修课程,而开设管理类的课程却很多。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偏向物流信息技术方向的课程只开设办公自动化和VFP教程等两三门计算机类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偏向物流信息技术方向的课程只开设一门物流信息管理,而且该门课还是考查课,其重视程度较低。从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物流信息技术类课程不仅开设的课程较少,而且这些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低,并且所开设的课程实用性不强,VFP课程在实际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中应用极少,不能给学生们带来直接的好处。所以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方向的知识获得将更少,其实际运用就微乎其微了。

(三)学生们对物流信息技术锻炼机会少,质量不高

民办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实践动手机会少,如某校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VisualFoxPro9.0实用教程总学时为64学时(含32学时课内实践),课内实践32学时就是学生们在机房里上机,老师给出书上的题目和答案在VFP程序中运行,根本不能让学生们理解事物,用计算机语言学会处理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其教学质量根本不高。在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中,总学时只有48学时,其中含8学时的课内实践,这8学时学生们根本无法实现或者分组完成,因为这8个学时所需要的计算机知识较多,所以学生们无法实现一个简单的物流信息系统案例,同时该门课是考查课,对学生们要求也低了,无法促进物流信息技术的实践学习。还有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几乎没有,学生锻炼学习根本就没有实践平台。最重要的是,基于物流信息化方向的授课老师基本上没有,基本上都是跨专业调整过去的老师在给学生上课,自然而然学生对于物流信息方面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不如人意。

(四)物流信息技术方向课程开设较少,且相关教师严重不足

民办本科高校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一般都是基于物流信息技术方向的核心课程只有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联网与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等几门课程,而这几门课程的必修基础课程又开设较少,无法保障核心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无法理解和完成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练习。同时物流管理本专业老师又是很少,能上物流信息技术方向的课程的老师几乎没有,即使有老师上这些课程,该老师对这些核心课程认识又是肤浅的,在教学上无法保障正常的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学生们能了解和掌握的物流信息技术的知识就更加少,无法拓展这方面的知识。

(五)实训实验室较少,缺乏实践教学平台

就民办本科高校整体来说,实训实验室都是相对缺乏,更不用说物流信息技术方向的实训实验室就更加少了。对于某些理论课程有几个学时的课内实践环节却无法开展,其原因是没有可以上实践课的平台,即使有平台也属东平西凑的,实践课中好多项目却无法实施,保证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同时缺乏创新的实训教材和细化的实训方案,实训实验项目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所学习的`理论知识。

二、民办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

(一)物流管理专业带头人到高校进修以及挂职到企业锻炼

由学校出资鼓励物流管理专业带头人到全国重点高校进修学习,以提高专业带头人的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水平。同时开展专业带头人挂职到企业进行深入锻炼,更深入地掌握现代化物流信息技术能力。通过这两种方式的学习和锻炼,使得专业带头人具有系统而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熟悉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基本原理、方法,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较深的研究;具有开展专业建设、开发新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能提出能力标准或课程标准的修订意见和建议,能对教学培训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二)合理开设物流信息技术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

充分利用学校的计算机系的老师,开设物流信息技术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可以开设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SQLServer2005数据库简明教程、C程序设计、Visual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等专业基础课。同时优化物流信息技术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使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紧密衔接。这样,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就比较合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加容易掌握。

(三)引进物流信息技术方向的人才,定期开展

“企业技术骨干进课堂”活动针对缺少物流信息技术方向的专业教师问题,学校可以投入可观的薪酬待遇引进几位硕士以上的研究生,有在企业工作经验的优先聘用。还有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定期到大学课堂里对学生们进行职业化能力教育,同时这些技术骨干可以带学生到企业里进行参观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又学习到来自现场的实践知识,拉进课堂与社会的距离,实实在在提高其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

(四)新建或改扩建实训实验室,提供实践教学平台

民办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新建或改扩建实训实验室,使得物流管理专业有属于自己本专业特色实训实验室,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硬件平台。在软件方面可以购买物流信息技术综合实训平台、物流职业岗位体验平台等系统,把该实训实验室建设成学生物流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与管理水平的培养的平台,充分体现和展示现代先进物流技术,满足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设计、创新性实验和毕业设计的需要的教学平台,真实再现现实物流企业的操作细节与业务流程等目标。从而使得学生更加直观了解物流各个基本环节的操作与管理、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物流设备与技术的原理与基本操作和培训学生基本的物流管理与操作能力,从而真正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海.基于信息技术的物流创新路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101-104.

[2]李春艳.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2(5):137-138,148.

[3]吴爱东.中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4]沙尔旦尔.帕尔哈提.物流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以新疆企业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1.

篇9:高校管理中人性假设思考论文

高校管理中人性假设思考论文

摘要:学校管理是促进各种类型与层面关系总和互动的一项活动,高校作为社会人才输出主要阵地,不同的人性假设通过不同的管理思想与理念贯穿于高校管理活动的各环节与各层次中,探讨基于不同人性假设下的高校管理对于提高管理的效能,为更好地实现高校管理的目标,完成高校所承担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管理;人性假设;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无论是管理人,管理过程或管理手段,都是关于“人”、“人与事”的调节活动,这些都在一定的人性假设基础上,根植于人的本质属性之中。不同的人性假设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思想与管理基础,研究人性假设问题是对学校管理模式、管理形式的存在理由的根本性分析。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人性假设研究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以及学校管理制度,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探讨和确立适合我国高校管理的人性假设。

一、不同人性假设及在高校管理中的借鉴

人性假设是对人性提出一种预设,即对人的本性做出理论上的分类和认定之后,有针对性地建立一种管理模型,从而有效地提高行动效率完成预期的目标。西方管理学者对人性的假设认识大致经历了“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的人”等阶段。现将四种人性假设及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进行简介。前泰勒时代所遵循的工具人假设认为管理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将被管理者视为达到目标的一个工具。后来麦格雷戈用“x理论”来描述这种人性假设:人天生就懒惰成性,他们总是尽量逃避工作;人是没有进取心的,他们从不愿意承担责任,宁愿听从别人指挥;人是有感情的,往往缺乏理智。基于此人性假设高校管理中就会对教师与学生进行严格的监控与管理,还常采取必要的惩处方法鞭策懒惰的“工具人”。泰勒、法约尔、韦伯是经纪人假设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人不是完全被动的,人的活动是有经济动机的。管理的特点为了提高效率而强调科学、理性、精密性和纪律性;强调标准化的作业方式、理性化的组织结构、集权化的领导方式。高校运用此假设主要体现在用经济手段诱使教师与学生发挥个人潜能,因此学校会格外注重师生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学生奖助学金制度的制定。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并不完全是理性的,而更多受非理性的欲望、情绪等因素的支配;其二人是社会人,社会需要、团体归属感往往是人们更重要的行为动机,人只有有了社会需要,才会对管理有反应;其三是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组织的效率。基于此假设高校管理会重视师生关系、学生团体、师生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学校注重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提升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使其产生归属感。自我实现人假设,马斯洛将人类需要按优势出现的先后区分成五个层次需求,他提出了“自我实现人”的人性观,认为人性具有充分发挥潜力的特征,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自我实现人”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和发挥人的潜能。借鉴此人性假设高校会努力创造适宜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减少师生自我实现过程中障碍。

二、不同人性假设下的高校管理活动中的问题

不同的人性假设对应不同的高校管理形态,然而一般学校管理中,人性假设的基础看上去是混合交织的,各种问题又是重复出现的。对人性的充分展现和挖掘,决定着学校管理的实践方式和最终效果。因此本文将在此整理总结基于不同人性假设下当前高校管理中的一般问题。

(1)工具人假设下的功利化高校管理。工具人假设下高校的管理把人当成工具人,人成为管理者或学校达到功利性目的的工具。有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和短期效益而出现功利性行为,如学校管理者为追求快速打造学校品牌,变校名,编校歌,一味走形式主义路线,并未用心建设校园文化,此类学校中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都成了学校追求虚名的工具。高校担负着为经济、政治培养高素质发展人才,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直接有效服务的任务,但是比高校追求就业率路这一重要任务之上高校还承担着促进入的发展的非功利性使命。对学历、文凭的追求使高校堕落为经济的工具,一个功利化有才无德的高校毕业生即使有能力进行经济、政治建设,但自私的本性最终会以社会的资源损失,他人的利益为代价。

(2)经济人假设下的产业化学校管理。产业化的高校管理把人当成经济人,把人性基础建立在经济管理的基础之上。教育是一个不具有产业特征的事业,但如果高校太关注投入产出、生产效率而会忽略人性,这将背弃教育的本质。但目前高校有一类所谓“产学研”结合,实质是将教育市场化,学校企业化。此时育人将成为手段,利润将成为教育的目的,学校也将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营利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就倾向于简单地将学校学校管理视同为一般的企业管理,执行企业管理中的标准化、定量化、程式化、模式化管理,形成了学校管理的门面化倾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将缺乏人格引导、仪表示范、感情交流、价值观念提升等教育意识和精神;教学方法上,教师缺乏焕发学生潜能的主体性,而是采用权威式的接受式教学,教师使教育过程缺乏教育本质上应该具备的科学意义、人文意义,成为只重视单纯技术能力培养的过程。

(3)社会人假设下关系中的学校管理.社会人假设促使高校管理工作从以任务为导向转为以人为中心,但部分高校会存在对以往制度化管理矫枉过正过分注重管理中人际关系,当人与事出现冲突时,管理者往往不能人与事区分对待。因此高校中会存在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内容的分离,因过分注重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制度与管理原则会因不同群体的利益与“关系”进行合理化“调整”。

(4)自我实现人假设下的“自由”学校管理。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保证教育活动有序正常的进行。在自我实现人假设下,学校管理活动应该帮助师生共同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在人格,能力上日趋完善。然而有些高校管理者却过分强调教师及学生的“自我管理”缺乏一定的引导和干预。人性都是有弱点的,人是容易犯错误的,因此高校管理也要针对人容易犯错误的特点,通过道德与制度约束,尽量限制人性弱点的暴露减少错误的发生。

三、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

管理史中不同的人性假设逐渐发展显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但这些人性假设中的人依旧是劳动中的人,被管理中的人,纵使是为自我实现奋斗中的人也是人性假设中对人片段式的解读。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高校管理的价值追求,学校管理是促进各种类型与层面关系总和互动的一项活动,学校中的诸多主体是学校改革的策划者、参与者与实施者,他们的互相影响对变革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以人为本是将诸多主体视为管理的核心,一切高校管理工作都将围绕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人为本是不同人性假设发展后对人性的回归,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才符合当今高校管理的目的与本质。在信息化的今天,高校师生的终身学习,校外学习成为可能。第一,高校应该以师生需求出发,要满足师生发展的需要、成就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是要为教师提供比较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注重教师培训与进修;为学生提供有现实意义与价值的课程,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多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第二,在完善高校科学管理体系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管理因人而异,因时制宜。高校中的人是最喜创新之人,因此管理方法与措施一定要灵活且不断更新,新问题需要用新办法应对。第三让师生充分参与学校管理,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学校目标的制定与决策过程。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提出了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权利与义务,而教授治校的口号也已经提出了很多年。当做到管理以教师文本,教学以学生为本时,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民主管理增强了高校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师生的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了,高校的管理就完成了减负,变成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

参考文献:

[1]安文铸.现代学校管理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沙因.组织心理学[M].余凯成,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

[3]王海明.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4]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以涂尔干社会理论为视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5]刘铁芳.生命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6]吴灿华,詹万生.人生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0:高校管理中的人性化探讨性论文

高校管理中的人性化探讨性论文

一、高校人性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树立符合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在高校中实施和谐、人性化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要树立符合人性化管理理念。事实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早就有以人为本以及重视人性的特征,高校在管理中要灌输这些理念,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将提高教学效率的动力来源集中在人的身上,也就是学生与教师,因此,在管理中尊重教师和学生,以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管理核心,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造适应人性的工作环境

在高校中要实施人性化管理,还需要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高校中的教师选择在高校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教师比较重视高校文化和管理风格,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式,强调人性的重要,对于教师来说是比较受欢迎的管理方式。同时,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如果让教师身处于一种宽容、乐观、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明显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

(三)创造人性化管理的发展空间

高校既然实施人性化管理,那么就要为人性化管理创造出发展空间,也就是满足人性发展的空间。高校作为教师工作的场所,学生学习的基地,不仅向广大师生提供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平台,同时也辅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并提倡学生组织娱乐活动来丰富业余生活。创造人性化管理的发展空间,也就是在这些基础上,重视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开发,通过人性化管理帮助教师和学生选择适合的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并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最终帮助教师和学生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

二、和谐管理、人性化管理新模式的构建

(一)做到厚酬与浓情相结合

高校在对教师的管理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待遇来增大对教师经济上的投资,使教师产生教学动力。另一方面还要遵从人性化管理的主要核心,也就是“以人为本,以情感人”,对教师增加感情投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了感情,因此,感情的力量往往比经济更加容易影响到人。高校在管理中对教师营造出“以情感人,以情留人”的良好氛围,在日常工作中给教师一份关怀,那么教师将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用优秀的工作成绩来回报学校的关怀和培养。若长此以往,教师也会对学校产生深厚的感情。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在经济投资的同时,还要进行情感投资。

(二)做到施压与奖励相结合

高校在管理教师时,不仅要给教师施加一定的教学压力,还要在教师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时给予其相应的奖励。如今,在极具挑战的社会环境里,善于挑战教学重担是每个教师都希望完成且乐意去做的事,因为这样能够体现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优势。在高校管理中,要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尽量为每位教师提供发挥自身优势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并施加一定的压力,最后从中挑选优秀的教师来委以重任。同时,对授权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让教师可以尽情施展才能。千万不要对教师的处事方式半信半疑,这样将会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双方都顾虑重重。

(三)做到工作与休息相结合

在人性化管理中,应安排好教师的工作与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师还没精疲力竭时,要提早安排教师修养、进修,为教师养精蓄锐做好准备。高校要对教师的工作制定出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定期安排教师体检、进修、培训等。在教师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要适当提供进修或休息的机会。想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对每位教师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时刻掌握他们的工作状况和知识更新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做到扬长与避短相结合

在安排使用教师时,应权衡分析每位教师的性格特点,以及擅长的专业领域,扬长避短才能体现出每位教师的独特优势。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性格也是能够代表一个人的特点和个性,同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否良好,也要靠性格差异的融合来实现。因此,高校管理要将教师的性格特点进行了解,并根据不同的专业分配到适合的队伍中去,使具有性格差异的教师得到最佳搭配的组织结构,这样教师才能够顺利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管理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和谐管理、人性化管理的作用,将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和意愿放在管理的首要内容,为师生努力营造出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篇11:高校管理中的教师激励论文

高校管理中的教师激励论文

一、高校管理中教师激励的弊端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制度较为陈旧,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社会其他组织,再加上高校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在教师激励机制的运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教师付出与薪酬不成比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对其社会地位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经济收入有关。如今,高校教师的角色特征不仅仅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表现出作为“经济人”的经济特征。换言之,高校教师工作的动机不仅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学生,而且也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工资水平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提高,但我国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还没有完全体现人力资本价值。近年来,由于高校频频扩招,学校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许多高校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还承担着对学校和本人而言都很重要的科研任务。但实践中,教师的收入水平与其期望值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教师的薪酬不足以体现其人才价值。目前高校教师收入达不到期望值的现状不仅很难吸引优秀教师留校任教,还会导致高校科研和教学水平的下降。

(二)激励存在滞后性及短期性

激励必须讲究及时性,时间越短,激励的效果越好。但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一般都放在学期末,这样就使教师的良好行为和工作业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认可,高校教师激励的效果大打折扣。与此同时,高校对教师的科研速度提出较高要求,要求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对完成任务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则予以处罚。但原创性学术研究的进程和时间都是无法预料的,这种短期的激励扼杀了许多原创性工作的进行。

(三)激励方式单一

就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激励而言,大都属物质激励,单纯地将激励的重点放在薪酬待遇上,认为只要薪酬待遇高就能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也是社会人,既有低层次的物质需求,也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物质激励的作用在逐渐弱化,广大教师更渴望得到尊重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因此,在单一的激励模式下,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抑制,发展受到制约。

(四)职务激励普遍存在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思想仍然有较大的影响,一些高校管理者认为给教师最大的鼓励就是赋予其一些行政职务,让他们在授课的同时拥有一定的行政权。这些高校管理者认为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师的地位,同时也能给教师一种压力或动力。但这种激励使许多已经立足行政岗位的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仕途升迁而非授业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个人和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改进高校管理中教师激励的建议

在高校管理中进行教师激励是为了调动广大教师学习、工作和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和体力。高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激励的目标,在实施教师激励项目时应实事求是,联系教师的实际情况,做到不高估、不乱评、不武断,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具体而言,高校管理中的教师激励要做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统一,充分发挥薪酬激励的主导作用,适当拉开工资差别,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设置相应的科研时间,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实现教师的最大发展;实现公平激励与倾斜激励相统一,注重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实行教师激励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做到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正当需求,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篇12:小学班级管理中情绪与理性研究论文

小学班级管理中情绪与理性研究论文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涉及的“理性”问题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涉及老师的“理性”

老师作为一类群体、一类职业,其“理性”因素在学生管理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老师来说,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很多规范、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这就要求老师有“理性”,使各方面达到规范状态,不能超越老师应有底线。同时,老师应不断提升个人教学水平与个人修养,使自身素质有一个更高水准。当小学班级管理中遇到问题时,老师应运用“理性”管理,将各方面问题协调好,保证管理更有艺术和智慧。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涉及学生的“理性”

小学生正处于特殊阶段,受到年龄影响,这一阶段学生由许多特性。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在学校他的角色是一名学生,因此学生不仅要有孩子的本性,还要有学生的样子,这是教育的要求。在学校,学生受到学校、老师的规范和约束,应保证行为的合理性、合规性,这就是学生的“理性”。若一味强调学生的个性,那么就会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那么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就会乱作一团。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的转换

小学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老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通过解决问题,做好“情绪”与“理性”的合理转换,是小学班级管理的基础。小学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小学班级管理中,老师既要充满爱心,又要严肃有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班级管理良性循环,才能使小学生得到培养。通过情绪化理性和理性化情绪指导,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确保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得顺利。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情绪化的理性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理性”方面,若只严格执行规范、条例,缺少弹性空间,就会使学生的活动受到局限,这是管理中的弊病。要是老师一味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会把学生培养成没有主见、没有观点的“生物”,对小学班级管理来说是悲哀的。因此,小学班级管理中,要在理性基础上进行调试,形成一种情绪化理性管理。在理性管理的.指导下,增加一些艺术性和智慧性,对学生进行授权,使学生得到尊重。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选出班干部,发挥班干部班级管理的作用。二是保证每位学生有事干。要求每位学生参与到班级日常管理中,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义务。三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帮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得到锻炼,丰富体验和感受。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理性化的情绪

小学班级管理中,一味运用情绪进行管理,会使管理走向极端。因此,应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提倡“全员参与”的形式,保证班级宏观调控,形成一套自律管理模式。老师单纯依靠情绪管理,会对学生造成极大危害,小学生自身具备的天性对教育来说是十分可贵的。所以,小学班级管理中,老师应在保持一颗爱心的基础上,采取严格的方式方法,形成理性化情绪,对学生加以约束。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包含管理智慧。小学老师通过对小学生“情绪”与“理性”的把握,不仅增加管理中的艺术,而且提升管理中的温暖,使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管理”得以转换,以此实现教育本质。因此,使小学生学习、老师教育、班级管理到达应有境界。

篇13: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解析论文

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解析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高校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舞蹈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深化。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为出发点,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和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此来促进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美育,是指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陶冶学生情操的一种教育。不过,对于美是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的,美只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所以,审美教育也只是培养学生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应当以特点的时代和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情感为核心,以形象为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主力军,其美学的修养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直接的影响,只有真正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够拥有更加优秀的品格和才能。由此可见,加强对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价值

舞蹈是人类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舞蹈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特征。舞蹈教学中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舞蹈的形象美,舞蹈演员身着特点的舞蹈服装,用灵活的身躯,优美的舞蹈,再加上舞台灯光和音乐的配合,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将舞蹈当中的内涵美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更好地体会到美的感受。而形象美也是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中最先能够感受到的,也是最直观的审美效果。比如:《雀之灵》当中,孔雀少女的一系列肢体动作,能够直观的给观众带来美的感受。第二,舞蹈的力量美,舞蹈演员能够通过动作、姿态等展现出舞蹈中的力量美,特别是那些以男性为主的舞蹈,在舞蹈当中就需要表现出男性的强悍。舞蹈演员就需要通过一系列有力、一致的动作,再加上粗犷的舞蹈风格,为观众展现出舞蹈中的力量美,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舞蹈的独特的魅力。第三,舞蹈的神韵美。舞蹈是人类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舞蹈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用肢体来表达出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实现各种情感的融合和爆发,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感染到观众,充分体现出舞蹈当中的神韵美。神韵也是舞蹈的灵魂所在。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在高校教育中的意义

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打造人力资源强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所制定的教育目标,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德育、智育和美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美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进行美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发展。高校舞蹈教育属于艺术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的美育价值,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1]。舞蹈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学生能够通过舞蹈学习,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领悟到人生当中的真、善、美,使得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道德情操得以美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意义

在高校教育中,舞蹈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接受美育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会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肢体和表情去表现美和创造美,从而慢慢地体会到舞蹈当中的审美要素,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舞蹈还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舞蹈演员需要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去诠释舞蹈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而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会结合自身的情感和想象产生不同的感悟。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对舞蹈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再结合自身的情感去理解,运用肢体语言去将作品中的情感全面的诠释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理解力[2]。例如:在学习芭蕾的过程中,芭蕾舞中的动作更加注重表现力,表演者需要用芭蕾中都有的舞蹈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但是芭蕾舞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很大的距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运用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进行不同的方法创造,从而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三、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欣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对舞蹈的欣赏,进一步的认识到他们所要学习的舞蹈,掌握舞蹈的风格和特点,并更好地感受到舞蹈中的美。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多舞蹈进行欣赏、分析和总结。多媒体设备集声音、图像、影视、动画为一体,能够让学生在舞蹈欣赏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到到艺术的魅力,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艺术震撼。另外,多媒体设备,还能够对舞蹈表演中的舞蹈动作进行重放和慢放,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欣赏舞蹈中的艺术表现力和技巧性,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舞蹈中的内涵,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当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舞蹈欣赏,提升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二)联系生活,丰富舞蹈教学的内涵

高校舞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美化学生的道德情操,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丰富舞蹈教学的内容,实现无痕化教学[3]。这就要求教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有关于美的题材,并将其运用于不同的题材和不同内容的舞蹈教学中。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所熟悉的生活题材,来更好地感受舞蹈中的美,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并且也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优化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在高校的舞蹈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就必须要对传统的舞蹈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舞蹈知识和技巧,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舞蹈教学进行改革:第一,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理解舞蹈内涵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舞蹈的理解,自由的发挥,自己设计舞蹈动作,进行自编自排。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检查和修正,然后由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和检查,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4]。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第二,教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要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表演小组,让小组进行舞蹈编排,并进行表演。各小组内成员可以互相讨论舞蹈动作技巧的编排和演练,并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舞蹈的动作,完成舞蹈作品[5]。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各小组进行舞蹈表演,小组之间相互欣赏,并提出意见,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基础上,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精神。第三,教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照成名作品,在欣赏和学习的技术上,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说一说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大胆地指出作品中的缺点和不足,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有效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舞蹈艺术中美进行探究是永无止境的。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只有学生在不断的舞蹈实践中才能够真正的得到提升。舞蹈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更加能够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从而实现从形体到心灵追求更高层次美的升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晶.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神州,2011,(23):32.

[2]薛峰.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大舞台,2012,(03):208.

[3]于涛.关于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探讨[J].科技风,2008,(19):130.

[4]姜玲玲,胡博.浅析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融入审美教育[J].通俗歌曲,2016,(03):45.

[5]赵冰心.功利主义及其超越―――试论非职业舞蹈教育的价值取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03).

[6]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专题 浅谈理性